音乐课应该舍弃什么

时间:2022-08-03 12:13:18

音乐课应该舍弃什么

新课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新的理念新的教材突破了传统的框架模式,突出审美的核心,深刻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音乐课堂的确比前几年鲜活、华丽了许多。授课老师设计活动之新,运用多媒体手段之活,环节过渡之巧常赢得喝彩。但是透过某些精彩热闹的背后,笔者还多了一些深深的担忧。笔者谈谈教师应该怎样大胆舍弃一些不合理、不合适、不合情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抛弃花俏的教学手段

常常能在公开课课堂或者优课比赛现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一节课利用课件从头到尾排满视听素材,甚至连教师的串讲词也已事先录制,教师几乎不必讲解和示范,点点鼠标、敲敲键盘就完成授课任务。然而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恰恰不是教师所能预见到的,一旦多媒体出现故障,大部分情况只能是音乐教师呆立一旁,看着电脑教师忙上忙下,一节精彩的课就此搁浅。即使从头再来,学生、就是也都没有了先前的投入。而且那些经过华丽包装的课,在学校日常教学中是不可能大力推广的,教师在平时的备课、教学准备中也不可能做到每节课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

教学手段永远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不是唯一的选择,许多好的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应该抛弃。只要能同样达到课堂效果,简单而实用的教学手段为什么不能成为教学首选呢?在开展音乐有效课堂研究活动中,有一位教师示范了一节没有任何多媒体辅助的实实在在的家常课,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步步深入,悦耳的歌声、流畅的教学过程让人听了心旷神怡。因此,在“课改”的领域中,还是应该力求寻找一条将“传统”与“现代科技”有效结合的道路,让朴实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学校这个小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抛弃无效的合作

新课程倡导合作探究,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里的协调能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合作精神,推动自我反省。可是,有的教师简单地把它理解成为合伙学习,也就是同桌或4人一小组相互问答讨论。表面上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很热闹,但实际上在真正讨论时,学习好一点的学生可以说上一两句,而学习差一点的学生毫无合作的意味,只是在走过场而已。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围在一起大声讨论起来,似乎很热闹,可是只要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并没有生生间的互动。因此要坚决抛弃那些无效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明确思路,分工细致,责任到人,以一个学生的指导者、评价者的身份来参与,并给予科学、及时的指导,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求知的快捷通道。

抛弃失真的评价

受“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的影响,赏识教育现在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为此,教师大费周折,赞赏的语言充斥整个课堂。只要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不管什么情况,都大表赞赏之词,即使是学生回答的问题不够正确,有所缺陷,教师为了不打击其积极性,也给予肯定的评价。这其实是种过程赞赏,忽略了对学生不良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有一天,教师会发现,学生已经对鼓励感到疲惫,他们已经不再乎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当教师的赞赏太多太滥,这样的鼓励还有多少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当赞扬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语言,当掌声成为一种形式上的表演,这其中还有多少真情可言?这种脆弱的表扬还能坚持多久?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和兴奋。长此以往,就有可能助长华而不实的学风,含糊的甚至错误的评价语言更可能会是谬误流传,误人子弟。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慎用表扬,只有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才能真正形成具有魅力、具有价值的音乐评价。

抛弃无谓的学科整合

新课程又指出音乐不是独立的学科,它与文学、戏剧、美术等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提倡音乐学科要与其他学科综合。于是常常在很多课堂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说了演,演了画,一节课热热闹闹,可唯独没听到教师一步步地指导学生怎样把难点唱准,怎样把歌曲情绪表达得完美,没听到期望中的赏心悦目的歌声。音乐教学应该与其他学科整合,这是值得提倡推广的,但这种整合应该是有一个中心的,这个中心不是别的,正是音乐课本身的音乐性。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一切教学方法、一切的综合应该是充分利用“音乐”这一情感艺术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必须以音乐主为线展开教学,从而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渗透和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

蒙泰韦尔迪说过:一切好的音乐都是为了拨动心弦。在教学实践中,只有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特点出发,抛弃那些无效的教学手段,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喜欢音乐,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课,才能让音乐课深得学生的喜爱,才能让童心在音乐中飞扬。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新区小学)

上一篇:音乐教学如何搞好学业评价 下一篇:平面设计故事――初尝平面设计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