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件讲稿范文

时间:2023-03-09 00:15:23

音乐课件讲稿

音乐课件讲稿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师音乐教学 多媒体课件 设计原则 运用

在当今的高师音乐教学中基于音乐教学的特殊性,课件的使用非常广泛。人们常说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但音乐的表演、音乐的欣赏也含有视觉的成分。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课件不是万能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仍有很多的优点和可取之处,因此,如何高水平地利用课件搞好音乐教学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

一、高师音乐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

音乐教学课件广泛应用于高师音乐专业的各门课程中,在技能课、理论课、欣赏课等中都可看到它的身影。它是根据教学目标或为了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而设计的,为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教师必须努力探索、潜心研究,精心设计出创意独特、构思巧妙,能体现个人教学风格的优秀课件。

1.科学、准确的原则。

这是课件制作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若失去了科学性,则后续的其他原则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首先,应正确处理课件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关系。设计课件时,先要吃透教学大纲和教材,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围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选择课件的内容,编排内容的顺序,考虑内容展开的方式。切莫照搬教材,更不可离开教学大纲和教材另搞一套。就后者而言,既不可超越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不适当地加大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又不可随意删减教材,而应做到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但目前有的教师为图省事,照搬与教材内容不相符的网上下载的课件,而不是自己下功夫亲自制作的课件,这种做法是要不得的。

其次,传授的知识应准确无误。准确无误是对课件的起码要求,课件中阐释的概念、法则,传授的技能不能有丝毫差错。包括图形要端正,图像要清晰,用字要规范。在上课之前应认真校对,保证不出科学性的错误。

2.辅助、从属的原则。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定了课件使用的地位是辅的,教师在教学中还是起主导作用,这是教学的基本规律。计算机辅教学亦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说无论将来科学技术多么发达,计算机发展到何种水平,计算机在教学中永远只能起辅助作用――辅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但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却一味追求高新技术,不顾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把课件搞成多媒体成果展览,致使学生从头到尾看到的都是大屏幕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图像,听到的都是音箱里发出的各种声音。原本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却只顾低头操作,而无暇与学生进行目光和情感的交流。这样的一堂课,虽然表面上看来新颖、花哨、动感,学生也能被新颖的形式和多样的内容所吸引,但是,教师忽略了音乐的本体和内涵,这样的音乐课绝不是一堂合格的音乐课,即使融合了再多的新理念,也违背了课程改革的本义。新课标指出: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剔除掉那些多余的和过于复杂的形式和内容,为学生创造体验音乐、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这些对于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

3.简约、艺术的原则。

音乐课件的制作首先要简要明了,主题突出。以音乐专业的和声课为例,课件中的文字部分可以把基本的概念、定义,常用的和弦连接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方便快捷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不可节外生枝,生拉硬扯。同时,文字要简明概括。运用时不可整版呈现讲稿,如果字体太小,教师又照本宣科,繁琐的内容就会使学生不得要领,思绪纷乱,继而情绪不佳,烦躁不安;照屏幕宣科则会使学生听着乏味,心不在焉,随之纪律松懈,课堂气氛压抑,从而导致教师威信降低。其次,版面上的背景要简洁。教学中,让学生感知的是背景上的图像、画面、文字等,背景只起烘托作用。若背景颜色不一,或背景上带有其他图案,即使是同色图案,也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这种干扰的存在肯定会影响注意的集中和对知觉对象选择的准确性。

课件的形式要充分运用对比、相关、均衡、对称等各种美感因素,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加工,做到既生动形象、实用,又美观大方、赏心悦目,最终,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课件内容的哲理美和形式的奇异美,进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高师音乐教学课件的运用原则

1.不可过分依赖课件。

笔者在听课时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一位音乐教师刚开始讲新课不久,突然断电,他准备好了的课件和VCD都无法使用,他非常着急,甚至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从停电到来电的这段时间,他没有将教学继续下去,没有通过语言、自己的歌唱和黑板来为学生继续讲解音乐,而是四处联系电工尽快修复电路。突然的停电确实给教师精心准备的音乐课造成了遗憾,学生听不到音响设备放出来的美妙音乐,看不到为配音乐而准备的精美画面。但是,难道音乐课就要因为多媒体课件的播放不了而就此停止吗?离开了电脑就不能上课了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此,我们还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和核心地位,如果过多地依赖多媒体而放弃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师无疑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附属”,成为工具的奴隶。不利于音乐教学和教师自身的发展。

2.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应该明白,在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口头讲解,而非展示的课件本身。那么,在课件的运用中,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呢?

首先,课件展示前,交代学习的任务。教师要讲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意义,使之明确学习目标,激起学习动机。同时概括地介绍一下新内容的组成部分,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心中有数。

其次,在课件展示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的感知进程。一要帮助他们学会排除干扰,舍去枝节,把事物的主要特征同次要特征分离开,从而使学生增强知觉的目的性。二要补充讲解课件中不明显的、较为隐蔽的或未展示出来的部分,以使学生增强知觉的整体性。三要点拨思路,使之多思深思,多疑善问,加快学生掌握知识的进程。

再次,随着课件的展示,要讲引伸和概括出来的抽象道理及规律性的知识,以引导学生尽快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还要讲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明白新知识的来龙去脉,并将之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

最后,一旦因某些原因致使课件无法正常展示时,就要及时果断地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保质保量地完成后续教学任务。

3.控制切换节奏。

课件教学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效率高,然而,若画面切换过快,如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就会让学生应接不暇,无法细看,更无法思考,导致教学过程中断。若短时间内知识量过于密集,就会使学生的理解、感知产生障碍,巩固知识便无从谈起,运用知识便一筹莫展。此时,从教师角度而言,教的程序似乎按部就班,而学的方面却早已停滞不前,岂不是教学过程的中断?而且,大量知识的涌现促使学生思维高度紧张,情绪处于应激状态,结果注意力分散,情绪懒散,头晕脑胀,自制力下降,听课走神等不期而至,随之对课件继续展现的一切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可怕的现象同样导致教学过程的中断。因此,课件展示的画面滚动的速度、配套的听觉媒体传播的速度及教师口头讲解的速度都不可太快,而应与学生思维的速度同步。

4.正确平衡运用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多媒体辅助教学这种现代技术手段运用于教学中,其动画声音等优势为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是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及的,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但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交流、不同观点的讨论、逻辑推理过程的分析、优美的板书等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多媒体课件所不具备的,同时教师的讲课风范、文化修养等软实力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不同专业的特性及学生个体的差异,都决定了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此外,还要发挥非语言手段的作用。非语言手段是由仪表、身姿、动作、表情、类语言(微笑、叹息、、轻咳、呵欠、嘘声)等作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有专家认为,在人们的交往中,有声语言只起45%的作用,而55%的信息则是通过非语言手段表现的。在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利用非语言手段补充和润色课件内容及口头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要通过学生运用非语言手段自然流露的信息判断教学效果,还要用非语言手段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调节学生的违记行为。而那些僵坐在或僵立在操作台前,表情凝重,目光只在电脑和大屏幕间回旋,很少面对学生的做法根本无法发挥非语言手段应有的作用。此时,无论课件制作的水平多么高,其效果无疑会大打折扣。因此,只有将传统教学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课件教学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从事音乐教育的每个教师都不容回避,只有勇于迎接挑战,提高对音乐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水平,将课件教学与传统教学密切结合起来,才能使高师音乐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吴修林.多媒体音乐教学的几点质疑[J].艺海,2008,(3).

[2]张伟.高职院校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偏差及解决措施[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音乐课件讲稿范文第2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高中音乐欣赏课是一门容量较大、知识面较广的课程。除了让学生欣赏音乐之外,还需要讲解音乐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的风格、乐队组成以及作品的曲式分析,展示乐曲谱例及相关图片等。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这些教学内容。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课的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尤其是为音乐欣赏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局面,极大地缓解了课时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许多优于传统教学的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逐渐成为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主流辅助手段。

一、快捷方便的音乐文件播放

音乐欣赏课需要播放大量的音像资料。传统存储媒体是录音磁带和录像带。由于我们每一堂课所需的音频或视频素材不可能恰好在一盘磁带上,即使是,所需播放的顺序也不可能就是磁带上存储资料的顺序。上课时,要找到我们所需的音乐作品或重复播放某一音乐作品,就不可避免地要对磁带进行快进或快倒,这往往会因为不能及时找到所需的素材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另外,影碟机和光盘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虽然可以快速找到所需播放的音乐素材,但音乐欣赏课分析音乐作品往往需要播放音乐作品中的某一片段,使用影碟机仍然会明显感觉到不便。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以上问题就可迎刃而解。通过利用计算机播放器的数字计时和播放进度条可轻松、快速地对任意一个文件进行快进、快倒、片段播放等操作,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无限次地重复播放,还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对音频和视频文件进行编辑、剪裁,自己制作出所需的音乐片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播放和处理音乐文件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节音乐欣赏课往往会同时用到录音磁带、录像带和光盘,在上课之前不得不派学生将录音机、录像机、影碟机、电视机和音响等设备搬到教室,下课后又得将这些设备搬走。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只需带上教案和存储课件的光盘或移动硬盘等即可。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展示大量的文字内容,传统的教学手段只能通过板书和教师口头讲授,但由于板书的容量有限,且书写比较费时费力,有很多内容不得不忍痛割爱。这种尴尬局面在多媒体教学中不会存在,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较大,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授课速度相对较快,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文字信息,有效地扩大了教学信息量,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从而能够使精力更为集中地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细节。

三、让学生展开丰富的听觉联想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比单一感官感知好。音乐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实现视听结合,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能更好地引发同学们的音乐想象,把握音乐形象,激起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对于高中学生应该给他们自由的空间去想象、去创造。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要让学生不仅听音乐,还要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以及视觉、触觉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多媒体信息网络的情境性完全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或讨论式的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自由度,发展他们的个性潜能和聪明才智。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提倡教师们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否则很难体现出自己的意图和教学特点,只能充当“课件放映员”。其次,多媒体辅助教学终究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主要是用来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突破重点和难点,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并非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内容,我们应该根据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和媒体的特性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补充。第三,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课堂信息量大大增加,所以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授课进度,突出重点和难点,否则即使是精心制作、功能全面的优秀课件,也容易使学生造成严重的“消化不良”。第四,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中,教师既是课件的操作者和使用者,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课件能非常清晰地体现教师的整体思路,但由于所有的内容和走向都是事先设定好的,所以它在教学中显得比较被动,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味的播放会使学生变成看客,多媒体教学也就成了讲稿演示。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课件以外自身主导性的发挥以及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调节。

音乐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很多,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应该明确其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音乐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设计出扬长避短的对策,切实发挥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的优势,辅助我们上好每一节欣赏课。

音乐课件讲稿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

高校音乐欣赏课是一门容量较大、知识面较广的课程。除了让学生欣赏音乐之外,还需要讲解音乐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的风格、乐队组成以及作品的曲式分析,展示乐曲谱例及相关图片等。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这些教学内容。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课的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尤其是为音乐欣赏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局面,极大地缓解了课时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许多优于传统教学的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逐渐成为各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主流辅助手段。

1 音乐文件播放快捷方便

音乐欣赏课需要播放大量的音像资料。传统存储媒体是录音磁带和录像带。由于我们每一堂课所需的音频或视频素材不可能恰好在一盘磁带上,即使是,所需播放的顺序也不可能就是磁带上存储资料的顺序。上课时,要找到我们所需的音乐作品或重复播放某一音乐作品,就不可避免地要对磁带进行快进或快倒,这往往会因为不能及时找到所需的素材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另外,影碟机和光盘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虽然可以快速找到所需播放的音乐素材,但音乐欣赏课分析音乐作品往往需要播放音乐作品中的某一片段,使用影碟机仍然会明显感觉到不便。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以上问题就可迎刃而解。通过利用计算机播放器的数字计时和播放进度条可轻松、快速地对任意一个文件进行快进、快倒、片段播放等操作,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无限次地重复播放,还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对音频和视频文件进行编辑、剪裁,自己制作出所需的音乐片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播放和处理音乐文件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

2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节音乐欣赏课往往会同时用到录音磁带、录像带和光盘,在上课之前不得不派学生将录音机、录像机、影碟机、电视机和音响等设备搬到教室,下课后又得将这些设备搬走。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只需带上教案和存储课件的光盘或移动硬盘等即可。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展示大量的文字内容,传统的教学手段只能通过板书和教师口头讲授,但由于板书的容量有限,且书写比较费时费力,有很多内容不得不忍痛割爱。这种尴尬局面在多媒体教学中不会存在,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较大,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授课速度相对较快,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文字信息,有效地扩大了教学信息量,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从而能够有精力更为集中地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细节。

3 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听觉联想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比单一感官感知好。音乐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实现视听结合,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能更好地引发同学们的音乐想象,把握音乐形象,激起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

音乐艺术以声音为其物质材料基础,音乐中的任何一个声音都不会有确定的含义,不可能对某一客观实体或它的运动过程做出规定性的、明确的、不容误解的描述。音乐艺术的不确定性给予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体验和理解。因此,语言不可能代替音乐,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对音乐的解释只能有限地定向引导学生的想象,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将音乐与非音乐的因素相结合,就可以实现通过音乐来描述外部世界的目的,它们带给人的认识功能便会大大增强。如:与文字标题、诗歌结合的歌曲,与人体动作结合的舞蹈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歌剧,与电影画面相结合的电影音乐。因此,如果我们利用编辑软件给音乐配上生动的画面、图片或字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单一的听觉感受变为了视听结合,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来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这有助于学生思路的拓宽与创造力的培养,容易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4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固然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尤其是音频、视频素材的采集整理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但课件一旦制作完成就可以重复使用,下一轮上课前不必再整理众多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只需打开课件即可快速熟悉讲课内容、完成教案编写,进而轻松地完成备课。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真可谓“一劳永逸”。

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难免会存在一些缺陷,这往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才会被发现。任课教师只需在课后根据课上学生的反馈情况对课件进行调整或修正,还可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互动性,使课件设计越来越完善。由此看来,使用多媒体课件上音乐欣赏课可以使我们获得越来越理想的课堂效果。

5 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学生的学习

一些复杂的音乐欣赏多媒体课件往往涉及图形、图像制作软件(如photoshop),音频、视频编辑软件(如cool edit,adobepremiere pro,ulead videostudio 等), 动画制作软件( 如animatorpro,3dmax,flash 等)和课件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几何画板,方正奥思等)的操作,单独完成困难较大。这就需要多位老师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使教师们在课件制作中得以相互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由于一些积件式课件信息量大,教师只能选择部分内容应用于教学。对于拥有校园网络系统的学校而言,可以将这些课件放到网络上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其他内容,使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6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提倡老师们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否则很难体现出自己的意图和教学特点,只能充当“课件放映员”。其次,多媒体辅助教学终究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主要是用来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突破重点和难点,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并非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内容,我们应该根据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和媒体的特性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补充。第三,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课堂信息量大大增加,所以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授课进度,突出重点和难点,否则即使是精心制作、功能全面的优秀课件,也容易使学生造成严重的“消化不良”。第四,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中,教师既是课件的操作者和使用者,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课件能非常清晰地体现教师的整体思路,但由于所有的内容和走向都是事先设定好的,所以它在教学中显得比较被动,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味的播放会使学生变成看客,多媒体教学也就成了讲稿演示。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课件以外自身主导性的发挥以及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调节。

音乐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很多,但难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毕竟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许多方面还不尽如人意,直至成熟运用还需一个过程。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应该明确其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高校音乐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设计出扬长避短的对策,探索出一条高效音乐欣赏课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更新之路。

参考文献

[1] 赵易山,张路路.音乐多媒体课件制作[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17.

音乐课件讲稿范文第4篇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节音乐欣赏课往往会同时用到录音磁带、录像带和光盘,在上课之前不得不派学生将录音机、录像机、影碟机、电视机和音响等设备搬到教室,下课后又得将这些设备搬走。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只需带上教案和存储课件的光盘或移动硬盘等即可。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展示大量的文字内容,传统的教学手段只能通过板书和教师口头讲授,但由于板书的容量有限,且书写比较费时费力,有很多内容不得不忍痛割爱。这种尴尬局面在多媒体教学中不会存在,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较大,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授课速度相对较快,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文字信息,有效地扩大了教学信息量,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从而能够有精力更为集中地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细节。

2音乐文件播放快捷方便

音乐欣赏课需要播放大量的音像资料。传统存储媒体是录音磁带和录像带。由于我们每一堂课所需的音频或视频素材不可能恰好在一盘磁带上,即使是,所需播放的顺序也不可能就是磁带上存储资料的顺序。上课时,要找到我们所需的音乐作品或重复播放某一音乐作品,就不可避免地要对磁带进行快进或快倒,这往往会因为不能及时找到所需的素材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另外,影碟机和光盘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虽然可以快速找到所需播放的音乐素材,但音乐欣赏课分析音乐作品往往需要播放音乐作品中的某一片段,使用影碟机仍然会明显感觉到不便。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以上问题就可迎刃而解。通过利用计算机播放器的数字计时和播放进度条可轻松、快速地对任意一个文件进行快进、快倒、片段播放等操作,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无限次地重复播放,还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对音频和视频文件进行编辑、剪裁,自己制作出所需的音乐片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播放和处理音乐文件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

3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听觉联想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比单一感官感知好。音乐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实现视听结合,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能更好地引发同学们的音乐想象,把握音乐形象,激起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

音乐艺术以声音为其物质材料基础,音乐中的任何一个声音都不会有确定的含义,不可能对某一客观实体或它的运动过程做出规定性的、明确的、不容误解的描述。音乐艺术的不确定性给予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体验和理解。因此,语言不可能代替音乐,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对音乐的解释只能有限地定向引导学生的想象,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将音乐与非音乐的因素相结合,就可以实现通过音乐来描述外部世界的目的,它们带给人的认识功能便会大大增强。如:与文字标题、诗歌结合的歌曲,与人体动作结合的舞蹈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歌剧,与电影画面相结合的电影音乐。因此,如果我们利用编辑软件给音乐配上生动的画面、图片或字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单一的听觉感受变为了视听结合,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来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这有助于学生思路的拓宽与创造力的培养,容易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固然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尤其是音频、视频素材的采集整理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但课件一旦制作完成就可以重复使用,下一轮上课前不必再整理众多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只需打开课件即可快速熟悉讲课内容、完成教案编写,进而轻松地完成备课。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真可谓“一劳永逸”。

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难免会存在一些缺陷,这往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才会被发现。任课教师只需在课后根据课上学生的反馈情况对课件进行调整或修正,还可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互动性,使课件设计越来越完善。由此看来,使用多媒体课件上音乐欣赏课可以使我们获得越来越理想的课堂效果。

5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学生的学习

一些复杂的音乐欣赏多媒体课件往往涉及图形、图像制作软件(如Photoshop),音频、视频编辑软件(如CoolEdit,AdobePremierePro,UleadVideoStudio等),动画制作软件(如AnimatorPro,3DMAX,Flash等)和课件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几何画板,方正奥思等)的操作,单独完成困难较大。这就需要多位老师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使教师们在课件制作中得以相互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由于一些积件式课件信息量大,教师只能选择部分内容应用于教学。对于拥有校园网络系统的学校而言,可以将这些课件放到网络上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其他内容,使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6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提倡老师们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否则很难体现出自己的意图和教学特点,只能充当“课件放映员”。其次,多媒体辅助教学终究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主要是用来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突破重点和难点,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并非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内容,我们应该根据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和媒体的特性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补充。第三,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课堂信息量大大增加,所以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授课进度,突出重点和难点,否则即使是精心制作、功能全面的优秀课件,也容易使学生造成严重的“消化不良”。第四,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中,教师既是课件的操作者和使用者,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课件能非常清晰地体现教师的整体思路,但由于所有的内容和走向都是事先设定好的,所以它在教学中显得比较被动,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味的播放会使学生变成看客,多媒体教学也就成了讲稿演示。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课件以外自身主导性的发挥以及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调节。

音乐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很多,但难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毕竟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许多方面还不尽如人意,直至成熟运用还需一个过程。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应该明确其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高校音乐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设计出扬长避短的对策,探索出一条高效音乐欣赏课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更新之路。[论-文-网]

参考文献

[1]赵易山,张路路.音乐多媒体课件制作[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17.

[2]缪亮,郭刚,李捷.多媒体CAI课件制作基础与实例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4;11.

摘要:阐明了高校音乐欣赏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如音乐文件播放快捷方便、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听觉联想、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等,并指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

高校音乐欣赏课是一门容量较大、知识面较广的课程。除了让学生欣赏音乐之外,还需要讲解音乐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的风格、乐队组成以及作品的曲式分析,展示乐曲谱例及相关图片等。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这些教学内容。

音乐课件讲稿范文第5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

高校音乐欣赏课是一门容量较大、知识面较广的课程。除了让学生欣赏音乐之外,还需要讲解音乐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的风格、乐队组成以及作品的曲式分析,展示乐曲谱例及相关图片等。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这些教学内容。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课的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尤其是为音乐欣赏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局面,极大地缓解了课时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许多优于传统教学的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逐渐成为各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主流辅助手段。

一、音乐文件播放快捷方便

音乐欣赏课需要播放大量的音像资料。传统存储媒体是录音磁带和录像带。由于我们每一堂课所需的音频或视频素材不可能恰好在一盘磁带上,即使是,所需播放的顺序也不可能就是磁带上存储资料的顺序。上课时,要找到我们所需的音乐作品或重复播放某一音乐作品,就不可避免地要对磁带进行快进或快倒,这往往会因为不能及时找到所需的素材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另外,影碟机和光盘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虽然可以快速找到所需播放的音乐素材,但音乐欣赏课分析音乐作品往往需要播放音乐作品中的某一片段,使用影碟机仍然会明显感觉到不便。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以上问题就可迎刃而解。通过利用计算机播放器的数字计时和播放进度条可轻松、快速地对任意一个文件进行快进、快倒、片段播放等操作,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无限次地重复播放,还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对音频和视频文件进行编辑、剪裁,自己制作出所需的音乐片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播放和处理音乐文件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

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节音乐欣赏课往往会同时用到录音磁带、录像带和光盘,在上课之前不得不派学生将录音机、录像机、影碟机、电视机和音响等设备搬到教室,下课后又得将这些设备搬走。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只需带上教案和存储课件的光盘或移动硬盘等即可。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展示大量的文字内容,传统的教学手段只能通过板书和教师口头讲授,但由于板书的容量有限,且书写比较费时费力,有很多内容不得不忍痛割爱。这种尴尬局面在多媒体教学中不会存在,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较大,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授课速度相对较快,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文字信息,有效地扩大了教学信息量,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从而能够有精力更为集中地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细节。

三、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听觉联想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比单一感官感知好。音乐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实现视听结合,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能更好地引发同学们的音乐想象,把握音乐形象,激起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

音乐艺术以声音为其物质材料基础,音乐中的任何一个声音都不会有确定的含义,不可能对某一客观实体或它的运动过程做出规定性的、明确的、不容误解的描述。音乐艺术的不确定性给予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体验和理解。因此,语言不可能代替音乐,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对音乐的解释只能有限地定向引导学生的想象,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将音乐与非音乐的因素相结合,就可以实现通过音乐来描述外部世界的目的,它们带给人的认识功能便会大大增强。如:与文字标题、诗歌结合的歌曲,与人体动作结合的舞蹈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歌剧,与电影画面相结合的电影音乐。因此,如果我们利用编辑软件给音乐配上生动的画面、图片或字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单一的听觉感受变为了视听结合,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来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这有助于学生思路的拓宽与创造力的培养,容易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固然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尤其是音频、视频素材的采集整理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但课件一旦制作完成就可以重复使用,下一轮上课前不必再整理众多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只需打开课件即可快速熟悉讲课内容、完成教案编写,进而轻松地完成备课。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真可谓“一劳永逸”。

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难免会存在一些缺陷,这往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才会被发现。任课教师只需在课后根据课上学生的反馈情况对课件进行调整或修正,还可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互动性,使课件设计越来越完善。由此看来,使用多媒体课件上音乐欣赏课可以使我们获得越来越理想的课堂效果。

五、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学生的学习

一些复杂的音乐欣赏多媒体课件往往涉及图形、图像制作软件(如Photoshop),音频、视频编辑软件(如CoolEdit,AdobePremierePro,UleadVideoStudio等),动画制作软件(如AnimatorPro,3DMAX,Flash等)和课件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几何画板,方正奥思等)的操作,单独完成困难较大。这就需要多位老师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使教师们在课件制作中得以相互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由于一些积件式课件信息量大,教师只能选择部分内容应用于教学。对于拥有校园网络系统的学校而言,可以将这些课件放到网络上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其他内容,使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提倡老师们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否则很难体现出自己的意图和教学特点,只能充当“课件放映员”。其次,多媒体辅助教学终究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主要是用来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突破重点和难点,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并非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内容,我们应该根据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和媒体的特性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补充。第三,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课堂信息量大大增加,所以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授课进度,突出重点和难点,否则即使是精心制作、功能全面的优秀课件,也容易使学生造成严重的“消化不良”。第四,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中,教师既是课件的操作者和使用者,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课件能非常清晰地体现教师的整体思路,但由于所有的内容和走向都是事先设定好的,所以它在教学中显得比较被动,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味的播放会使学生变成看客,多媒体教学也就成了讲稿演示。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课件以外自身主导性的发挥以及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调节。

音乐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很多,但难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毕竟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许多方面还不尽如人意,直至成熟运用还需一个过程。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应该明确其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高校音乐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设计出扬长避短的对策,探索出一条高效音乐欣赏课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更新之路。

参考文献:

[1]赵易山,张路路.音乐多媒体课件制作[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17.

音乐课件讲稿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音乐欣赏教学 创造性思维 探究欲望

所谓音乐探究性学习,就是教师要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积极创造各种方式和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的学习和体验,主动探索音乐中的各种问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传统音乐欣赏教学教师“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音乐的学习,造成现在许多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尴尬局面,而探究性学习是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使他们不仅学会音乐,而且会学音乐,以下是我在音乐教学中对探究性学习的一些研究与思考。

一、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1.以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触景生情,情由境生”。音乐的情境教学是指对一定教学内容进行形象性描述或对其环境的设置、模拟和设置出与之相匹配的场景,很快激起学生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并表露出内心的真情实感。

2.以情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的开头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一节课开头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这节课的效果优劣。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读,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甚至会导致教师的讲课成为学生的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导入新课的艺术效果。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在音乐课中,教师就要根据音乐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探究”的方式设计开头,巧设疑问,以疑激趣。例如在上音乐欣赏课《蓝色的多瑙河》的时候,开始这样设计:先提问学生四季分别给人的感觉,然后放《春之歌》的音乐片段给学生听,提问学生音乐的情绪怎样?给人以怎样的感受?如果用音乐形容四季中的一季,适合哪一个季节?解答后指出这节课要欣赏和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音乐。在音乐课堂开头,教师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摆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寻找答案,当找到答案后,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这种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

3.以疑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的认知活动经常性接受挑战,思维不断被激活,在学习中不断产生新的灵感、新的想象、新的问题和新的创意。

4.以比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争强好胜,教师可精心组织比赛,激发学生探究。比如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时,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欣赏几首不同民族的民歌,提问:哪个小组听出来的民歌最多?这些民歌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形成的?这样的比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探究的愿望也就强烈了。

5.以成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重视探究的体验,是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而成功的体验更是每个学生的渴望,可以说体验成功是学生持续探究的强心剂。在探究问题的设计上,要注意其难易程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同时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客观地给予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努力探究的收获,体会成功的愉悦,乐学、会学、学会,真正地培养起对音乐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给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

学生在学习中有三种层次的表现,即被动应答、自觉适应和自动创造。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追求第三种活动水平,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参与感知、操作、体验、讨论等活动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在主动完成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自我,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

1.营造和谐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思想的解放会给学生带来诸多探求创新的空间。学生只有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才能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才会勇于探究,为此,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平等地融入学生之中,做他们的朋友,揣摩他们的心理,倾听他们的声音,鼓励他们时时有新的认识,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地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使他们始终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之中,创造一个能自由探索的音乐空间。

2.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料。“提倡学科综合”是新音乐课标十大理念之一,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所以,关注探究学习过程要沟通课内外,融合学科间,让探究学习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化有限的教材资源为无限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到课外探究,允许学生把课外生活中的问题带入课堂,教师给予恰当的指导,为他们提供解决的策略,促使他们深入探究。

3.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郭声健老师在《艺术教育论》中说:“艺术活动本质上要求主体全身心地、主动地参与和投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否则,不管是艺术还是艺术欣赏都是难以顺利进行的。”如《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课前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有关民歌的调查,准备好材料,设计好讲稿,确定好讲解和操作人员,将材料带进课堂,然后在课上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如甲组介绍所搜集的民歌,乙组介绍一些不同风格的民族民歌,丙组介绍一些由民歌素材创作的歌曲,而丁组则用载歌载舞的形式表演一组民歌。整堂课教师只做了一些补充性的介绍。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网络技术与视听技术的发展,使音乐欣赏变得空前开放。在教学中可把学生带进计算机教室,把音乐欣赏带进网络世界,把电脑与组合音响接轨,充分利用校园局域网、Internet网的优势,引导学生对教材某些章节、内容的学习拓展开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音乐课题的研究。学生针对所有探究的问题,在Internet网上查找资料,下载、视听音乐作品,在局域网上共享资源。在一次“音乐与舞蹈”的课中,一位同学代表其小组,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其收集、整理的有关《天鹅湖》舞剧的资料、图片、音响,使全班领略了舞剧的美,很自然地调动起了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并激发起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三、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正确评价

针对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方法,这就是重探究过程,重相互合作,重集体评价,重激励引导。例如,为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音乐审美,音乐老师可以在初中音乐欣赏的考试中进行一些改变,即变书面考试为用表演自编音乐剧、配乐朗诵故事、小组唱等多种新的评价方法。教学必须从被动接受型、使学生学会知识、培养知识型人才,向主动探究型、使学生学会认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必须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方式转化。探究式学习不仅能促进思维提升、智慧增值、认知结构重组,而且能丰富情感,完善心理,促进身体器官的敏锐。另外,由于探究过程需要探究者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这对于增进和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将其融会贯通,十分关键。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在一个新的探究情境中,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获得了新的理解,产生出了新的意义。正所谓“温故知新”。

总之,“探究”是适应音乐课改革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优化音乐欣赏课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把“探究”带进音乐课堂,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让学生在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快、包容的氛围中学习、探究、体验音乐,人人有提问,时时有交流,自由地想象,主动地探究,让学生都能喜爱音乐、走进音乐、理解音乐、享受音乐。

参考文献:

[1]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2.

[2]初中探究型课程导师指导手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6.

[3]创新教育新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9.

[4]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8).

音乐课件讲稿范文第7篇

于漪老师为大家作了《教育的精神追求与骨干教师的当代使命》的讲座。于老师整整讲了3个小时,中间一分钟都没停歇,没喝一口水,没有课件,更没有讲稿。3个小时大家都是凝神静听,都被于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对教育的赤子情怀所深深地吸引着,我是奋笔疾书,生怕漏掉了一句。于老师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60多年,她说自己与其说一辈子做老师更不如说一辈子学做老师。多么谦逊的做人、做事的态度,让我想起张爱玲的一句话: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大凡在某一个领域里有所作为的人,都首先是一个异常谦逊的人。

我惊诧于于老师惊人的记忆力,她最初走上工作岗位时她的指导老师听完她的课针对她对“着”这个字写错笔画时说的话她都历历在目,她的老师说,老师课堂上的任何一个错误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辈子。于老师说这句话她永远记得。她说,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教师是以人阅人的工作。让我很有感触,我们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一个个不可复制的童年和青春,只有我们教师眼里看到了人的存在,着眼于人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才可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当于老师讲到自己小学上的最后一节音乐课老师讲的《苏武牧羊》,乐曲曲调温柔敦厚,老师讲得情深意重;中学老师讲的《少年闰土》诗情画意;数学老师培养了她的逻辑思维,语文老师两支粉笔,没有课本却依然将辛弃疾的词讲得慷慨激昂,如此种种,于老师如数家珍,历历在目。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她的老师还依然在深深地影响着她。多年以后,我教过的学生还能记得我吗?记得我曾经上过的一节课,说过的一句话吗?如果多年后我的学生能够记起一二,那么,这该是一种怎样的幸福啊。

于老师讲到汉代的韩婴说过的,智如泉涌,行为表仪者,为人师。还讲到俄罗斯的乌申斯基说过的,教育的一切是以老师的人格为依据,教育制度再完善都比不过教师人格的力量。于老师还举了西南联合大学短短7年多培养出的杨振宁、写出《雷雨》的曹郁、新月派诗人闻一多、苏步青。于老师还说了什么是合格,“格”就是国家的期望,人民的嘱托。要对得起孩子的生命!这是一种怎样的至真至诚的教育思想啊。

于老师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说得最多的就是学习,一把尺子量自己的短处,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学会借脑袋,每个人都有体会经验,都有思想闪光的地方,自己一辈子上的2000多节公开课没有一堂是十全十美的,她引用了罗曼罗兰的话: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更弥足珍贵的是于老师把学生也当作了学习的对象,她举了自己曾经上《白杨礼赞》时学生引用田园作家屠格涅夫的话来反驳她,还有一个学生认为作者“严肃而温和”用得不恰当,于老师肯定了学生深入肌理的思考,于老师引用了孔子说过的“一人温而立”来给孩子解释,我钦佩于于老师把学生当作学习对象的态度,钦佩于于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的老师,学生怎么能不喜欢。

于老师说,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一辈子的人格提升,一辈子的学术积累,才是生命涌动的课堂。她引用柏拉图的话: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把洞穴里的囚徒引出来往上升,达到真神之界。还有引用的《大学》里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于明德。于老师举了自己教《木兰辞》时关于对方位词的关注,屈原、曹植的铺陈方法,《儒林外史》中的“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例子。我想,这样厚重的语文课堂学生怎么能不喜欢。

于老师说,教师的工作是马拉松,成功与否在于韧性。她强调老师要读书,读大部头的书,每天坚持一小时,一通百通。她说自己一辈子最遗憾的是睡觉太晚,每天到半夜1点,这样的坚持与执着让人心生敬意。她依然说自己上了一辈子遗憾的课,她说,每一节课的质量都将影响孩子的生命质量,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我们要让他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要做人生的导师,恩泽生生。

上课就是用生命在唱歌。听到一位83岁的执著于讲台60多年的老人说出这样的话,说心里话,眼里有些湿润。我在一线工作了18年了,我爱每一个孩子,我爱每一个把自己的成长经历与我一同分享并把我当作最信赖的人的孩子们。面对这样一位对教育有着赤子情怀的老人,我汗颜,我想过,我想得不深,我望过,我望得不远。在于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干净,看到了纯粹,让我的心灵得到洗涤,让我的思想得到升华。

音乐课件讲稿范文第8篇

在学校管理中,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些问题:

1.大部分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面对父母的关爱,为什么无动于衷?面对父母的付出,为什么认为是理所当然?浙江省金华市的“徐力杀母”事件虽已过去多年,但它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却让人至今难忘。一高考“状元”因为大学迎新晚会上没唱好一首歌,受到同学哄闹,夜不能寐跳楼自杀,为什么狠心把养育自己多年的父母弃之不顾,让父母悲痛欲绝?

2.学校教师为什么对同事出现的困难漠然处之?为什么会出现职业倦怠?为什么会出现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

出现这些问题的本质原因是什么?我认为是学生不懂感恩,教师不懂感恩。一个不懂感恩的人,就不懂得珍惜,不懂得付出。感恩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品质,我们应培养出懂得感恩的学生和教师,才能构建和谐校园。基于这些思考,我们确立了“感恩教育”办学特色,将感恩教育贯穿于学校的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家庭教育中。

1.确定“感恩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体验亲情;学会感恩老师,体验师生情;学会感恩同学,体验同学情;学会感恩学校,体验爱校情;学会感恩国家,体验爱国情。

2.学校动员教师收集感恩教育的故事,经过筛选,我们把十六个感恩教育的故事编成校本教材,每位班主任人手一册,每班利用班会时间开设感恩课,每周一课时。班会课上,班主任教师讲感恩教育的故事,讲完让学生明理、激情、导行。通过开设感恩课,使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道德情感有所升华。

3.学校动员教师、学生收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童谣、歌曲,编辑成校本教材,让学生传诵感恩童谣,传唱感恩歌曲。

4.要求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把感恩教育作为学科渗透的一个专项内容,渗透在课堂上,强化在活动中。

5.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学校成为一部多彩的教科书、一部和谐优美的协奏曲。

一、感恩父母活动

学校开展了“感恩父母,亲情奉献”系列活动。

1.让学生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端一杯热茶。

2.给劳累一天的父母洗洗脚。

3.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

4.节日给父母打一个亲情电话。

5.父亲节、母亲节给父母写一封感恩信。

6.开展“我爱我家”征文比赛。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懂得孝敬父母了。一位学生在给妈妈捶背的照片下感言:我给妈妈捶背,听见妈妈说舒服极了,我看着妈妈脸上开心的笑容,高兴极了!孩子的妈妈感言:当你的小手在妈妈的背上捶来捶去时,使我深深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孩子,妈妈为你高兴。因为你知道了什么叫“爱”,爱在哪里,爱的种子将永远与你同行。

二、感恩学校活动

学校是教师、学生成长的乐园。学生来到学校,爱学校才会喜欢学习。老师爱校如家,才能感受成长的幸福。为了激发学生、教师爱校之情,开展了全校师生校徽、校训、校风、校歌设计比赛,师生们用心设计,爱校情体现在设计作品上。学校师生创作的《祝福文小》、《感恩文小》,唱响在各个班,师生创作的校歌《播种在文小》参加全区大合唱比赛获二等奖。每个班教室门上都有班主任寄语,寄语中充满了对学生的爱。每个办公室门上都有组长寄语,寄语中充满了对组员的爱。

三、感恩教师活动

教师工作非常辛苦,作为一名校长要心怀感恩之心对待教师,以爱育爱,以情感人。用真情感动教师,用真情凝聚力量,用真情打动人心,努力做到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

1.干群关系的和谐。每次大型检查或大型活动承办结束后,晚上回到家我都要给老师们发一条表示感谢的短信,劳累了一天的老师收到感谢短信,感到了学校领导对教师付出的认可,心里非常高兴。一条短信架起了老师心灵的桥梁,连接了老师感情的纽带。教师节的早晨,学校领导手捧鲜花站在校门口,为走进校门的老师送上一束鲜花,祝老师节日快乐。老师们手捧鲜花感到了来学校工作的幸福和快乐。六一国际儿童节,学校为教师举办亲子运动会。老师们领着孩子参加了各种有趣的比赛,当学校领导把礼物送给孩子时,老师们非常感动。有的老师说:学校想得这么周到,对我们的孩子都这么关心,我们一定要好好工作。老师生病,学校领导及时去慰问。元旦联欢晚会上,我把亲笔写的60多个感恩卡一一赠给每一位教师,他们拿到感恩卡,既意外又感动。因为在感恩卡上感受到了校长对她一年来工作的认可,也感受到了校长对教师新年的祝福和成长的期待。老师们说:拿到感恩卡的感觉比拿到200元福利费都温暖。晚上回到家,老师们把感恩的短信给我发了过来,看了老师们给我的短信,我既惊喜又感动。在这里我把其中两位老师给我的短信陈述一下:刘校长,您好:收到您的感恩卡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感动,听到您的肯定真的特别激动,我为自己能同您这样的领导一起工作而感到幸福和快乐,也真心地祝愿您新年快乐!还有一位老师发来短信写道:收到感恩卡,这是给我最大的感动!这张贺卡不在于它多么华丽,多么值钱,而在于它字里行间流露出领导对职工的公正评价。刘校长,今晚我反复看你写给我的寄语,眼角流出了热泪!是感动?是……总之我感触很深,祝您新年快乐!看着老师们给我的感恩短信,我久久不能入睡……第二天,我去了各办公室,老师们还在兴奋地谈论感恩卡的事,有的女教师把感恩卡骄傲地拿给自己的丈夫看,得到了丈夫的肯定。有的老师把感恩卡郑重其事地摆到客厅电视柜上,用心珍藏这张卡。老师们的工作状态又提升了一个层次。我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感恩卡有如此巨大的力量能拉近我与教师之间心灵的距离。这一个小小的感恩卡让我体会到:学校管理的核心是管人,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只有付出真情,才会以真情凝聚力量,凝聚人心,老师们才会无怨无悔付出。放假教工大会,一开始在《爱的奉献》主题歌中,我以PPT形式展示了每位教师一学期工作的辛劳,老师们看到自己工作的风采照片出现在大屏幕上非常激动,感受到学校领导对其工作的认可,紧接着领导以一首《感恩的心》献给全体教师,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并向老师拜早年,祝老师们新年快乐!最后老师们交流、共享一学期工作的收获,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今后工作的美好,老师们在共唱“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歌曲中结束教工大会。

2.老师之间关系的和谐。为了加强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共享,我倡导写感恩接力日记,由我把第一篇感恩日记写完传给副校长主任老师,每位老师写之前,总要看一看前面老师写的内容,当看到自己被记录在日记里时,非常感动,又怀着感恩的心记录身边的感人事迹。小小日记本拉近了老师之间心灵的距离,小小日记本架起了老师间友谊的桥梁。老师们彼此传递着爱,工作起来更加和谐,配合起来更加默契!哪位教师参赛,全校教师帮着备课、帮着查阅资料、帮着做课件。哪位老师生病了,不用教导处安排,年级组教师自觉轮流去给上课,帮助管理班级,利用下课后的时间全组人员去慰问生病的教师。每年评选先进时,教师们互相谦让,处处为别人着想。学校开展各种活动,全校教师团结一致,共同组织、训练学生。每一个年级组就是一个温暖的“小家庭”,各个年级组产生的凝聚力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在这个精神家园中教师们体验到心理和精神上的舒适、愉快,感受到成长和发展的快乐和幸福。调入我校的教师非常喜欢学校的人际关系氛围。他们深有感触地说:来了学校再苦再累,心情是快乐的。因为每天都能得到同事的帮助,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当教师把帮助同事、善待同事当作提高自己的载体时,他们便把同事当作自己的亲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感受亲情、友情的温暖。

3.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在学校管理中,倡导教师之间互相关爱,倡导教师对学生付出真爱,要求教师关爱学生,把“学困生”称呼为“潜能生”,对“潜能生”做到六个优先:座位优先、上课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个别辅导优先、试卷分析优先、家访优先。要求教师去学生家家访,送喜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倡导学生给老师写感恩信,表达对老师的感激。

四、感恩国家活动

感恩是一种奉献精神,感恩是一种合作精神,感恩是一种敬业精神,感恩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恩是一种道德品质,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当一个人怀着感恩的心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对待他人时,才能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快乐。心怀感恩之心,人与社会会变得更加和谐。因此,从小培养学生感恩国家,长大才能报效祖国。

1.学生走进社区,为社区做好事,体验为祖国做贡献的快乐。学校组织学生去社区清扫卫生,清除垃圾广告,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学生走上街头,为行人发放文明城市宣传单,去交通岗亭站岗,帮助交警叔叔指挥交通,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2.组织学生收集感恩童谣、感恩歌曲,编辑成册。全校学生利用晨会传诵童谣,利用音乐课传唱感恩歌曲。召开了包头市“传唱优秀童谣,做有道德的人”现场会,当一千多名学生站在操场上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齐唱“祖国,我爱你”时,每个孩子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爱与责任”将铭记在每个孩子心中。

3.感恩国家,了解祖国的巨大变化,增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学校利用传统节日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报国之志。召开了“祖国在我心中”主题队会、“祖国成就图片展”、“世博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世博在我心中”绘画比赛、“童心共盼世博”第二课堂活动、“强身健体迎亚运签名仪式”、“强身健体长跑接力赛”,以实际行动迎接亚运。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了学生报效祖国的决心。

4.开展“献爱心”活动,感恩国家。当西南地区发生旱灾时,我们在操场上举行了“抗旱救灾”献爱心捐款活动,全校学生捐款合计6223 元。当青海玉树地区发生地震时,我们在操场上举行了“情系玉树,爱洒校园”捐款仪式,每一次捐款都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感恩教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情感扎根在学生心中。组织教师慰问军烈属,服务社会。

六、通过各种途径实施感恩教育,让学生、教师生活在感恩的空气中

1.召开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中队会。学校班班召开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中队会。参加各班中队会的一幕让我一生难忘:四年级一班召开了“感恩父母、拥抱亲情”队会,当班里的50个家长坐在凳子上,50个孩子蹲下身用自己的小手给妈妈洗脚时,孩子们哭了,孩子们的妈妈哭了,妈妈与孩子情不自禁地拥抱,在场的记者哭了、在场的老师哭了,每一个人感受到的是一种人间挚爱,感受到的是一种人间真情。六年级三班学生临近毕业,召开了“感恩老师”主题班会,邀请我参加。走进教室,让我看到了感人的一幕:大屏幕上红红的蜡烛点燃了,“感谢老师”的烫金大字闪烁着,感恩的心、感谢有你的朗诵回响在教室中,学生与班主任合影、拥抱,当孩子们说:王老师,是您教给了我们做人的真谛时,班主任王老师哭了。看到这一幕,作为校长的我为之动容,感谢我们的老师培养出了懂得感恩的学生。

2.召开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大队会。大队会上,学生们用快板、歌曲、舞蹈等形式表达了对父母、对老师、对学校、对祖国的感恩之心。学校表彰了优秀学生,表达对学生的感激之情。

3.召开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根据孩子们回到家孝敬父母,来到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召开了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大家探讨存在问题的原因,共享在感恩教育中的成功经验。这次研讨,让感恩教育的内涵得到了延伸,会后,每位班主任写了一篇感恩教育的论文,学校编辑成册。

4.每周一升旗仪式,学生以发现身边的感人事例写演讲稿,教育全校学生懂得感恩。讲话稿班主任老师亲自把关,当讲话学生站在台上叙述发生在校园的感人事迹时,操场上每一位同学听了之后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情感的熏陶。

5.评选“感动校园人物”,让校园充满爱。每年教师节,学校都要评选出“感动校园人物”,让先进人物的事迹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更多的人学会感恩。

感恩奋战在教育战线上的领导、教师,因为每一个人的辛勤付出,深深影响着身边的人。为什么我们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们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教育沃土,在这片土地上。

感动着我们的感动,

付出着我们的付出。

因为感动,

所以付出。

因为付出,

所以感动。

上一篇:教育工作总结讲稿范文 下一篇:农村脱贫实践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