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时间:2022-08-26 07:06:38

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摘 要: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能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音乐课是学校实施音乐教育的基本途径。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只爱唱流行歌曲,却不爱上音乐课。本文试图针对这一问题,根据有关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探讨如何让学生喜爱上音乐课。

关键词:交流平台;学生心理;音乐情感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十大理念之一: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热爱音乐是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教师要建立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构架起师生交流的平台

1.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是通过教师本身具有的人格魅力形成的。这样的老师会让学生对相应的科目产生喜爱之情。教师上课时要有饱满的热情和与音乐作品相符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教师应该微笑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带给学生的永远是朝气和热情,只有这样,才会充分调动每个学习音乐的兴趣。

根据儿童的心理,他们很容易得到满足,满足产生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感到失望,要让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在音乐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别在对待一些面对歌唱或音乐活动不是很自信的学生,我们在必要时也要给予肯定,有的学生总担心歌唱得不好或课堂表现不如人,就不愿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产生消极态度。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的音乐表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取音乐情感的体验。当学生唱错音、词或答不出问题时,要耐心指出错误或给予帮助和鼓励,用热情关注的目光注视学生。在课堂上发现学生咳嗽、嗓子哑了,可以让他将歌唱在心里,充分利用课前和课后的10分钟了解学生在社会上、家庭中接触的音乐作品,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体贴关心学生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也培养了师生间的情感。

好的人格魅力除了包括爱心以外还有教师的自信、胸怀宽广、沉着冷静等。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是体现教师人格魅力的关键,这些素质包括:知识水平、工作能力等。俗话说:“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师除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

2.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获得情感的互动和交流

单一的课堂模式和重复的教学手段很容易让学生对学习音乐产生枯燥感,音乐课往往是一张谱,一首歌,这样的单一形式阻碍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儿童不可能长时间地注意一件事物,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引起儿童的注意,才能使他们有效地学习,同时不断地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借助音乐游戏,发挥学生听、动、唱的能力,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如在教授双声部歌曲前,利用学过比较熟悉的歌曲:《春天来了》和《小星星》进行“异曲同唱”的游戏。两首独立的歌曲旋律完全不同,但声部放在一起很和谐。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教育性、趣味性,通过有效地适应学生心理的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网络,开展音乐合作、讨论、表演等活动,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根据学生心理实施教学

儿童的各种音乐活动都是受其不同年龄的心理因素所支配的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简单具体物易于接受,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调查表明:低年级大部分学生对舞蹈表演有兴趣,且易于被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色彩鲜艳的活动教具所吸引。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将唱歌和游戏相结合。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不再单纯追求主要作用于感官的感觉上的需要。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注意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着学生的兴趣,选择有利于调动他们积极性并能强化其参与意识的教学方法,让音乐走进学生心里。

音乐教育的特点是以声传情,以情感人。小学音乐可以表现的情感的特征是从音乐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学生积极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音乐本身产生的情感共鸣,进而体会到音乐的美。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实验中获得了优于常规教学的教学效果。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进一步阐述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因此,要让学生爱上音乐课不光要注重自身修养,也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孩子真心地喜欢音乐课。

上一篇:浅析小学低年级语文课中的儿歌教学策略 下一篇:高中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改革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