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6 00:37:05

音乐课总结

音乐课总结范文第1篇

临近新课结束时,我又向同学们做起了宣传,最后俩节课是“考试时间”,请大家要认真对待,很多同学纷纷打听,是否有和以前一样的免试名额,当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大家有些兴奋和惊喜,纷纷猜测这次的“幸运儿”又会是谁呢?也有同学在下课前的空余时间里认真的翻阅音乐教材,和同学交流本学期学习心得,似乎想从那里多找出一些免考的机会(哈哈,考试,考试还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

一、平时表现

这项分数有同学们评议完成,有同学们选出你心目中音乐课中表现较好的(标准一开学就已经制定了,如:遵守纪律,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发言精彩,大胆表现等方面),通过同学们举手表决,没班选出了表现他别好的五名同学,因此拿到了满分60分,同样,表现最差的同学也是由大家筛出来的(原以为小家伙们会像大人一样碍于面子,不好意思选,结果却相反,这一点上孩子们比我们做得好),最后大家还是以发展的眼光为他们打了45分。

二、笔试

倒数第二节课前半节课,我进行了笔试测试,试题选自综合练习音乐湖,内容牵涉到本学期所学的歌曲、聆听的经典作品、掌握的音乐知识以及乐器音色听辨、乐曲结构划分等等,看似有些难度,却又是对本学期的一个小结,随着考试的进行,很多同学皱起了眉头“这首歌的曲名是什么?”“它是哪个国家的?”“这是什么乐器的声音?”“乐曲是两段还是三段?”……但是也有一少部分同学在默默的答题,还不住的点头或者对着天花板思索着……(考试真是老师的法宝,真是难为了不少人呢,但是那些平时偷空复习的同学心里一定高兴坏了)

后半节课,全班进行了互换批改,看着他们分分计较,争得面红耳赤,有的还专门跑到我面前来理论,寻求一个最标准的答案,我很高兴(其实,考试不是目的,让他们多学一遍,多记住一点知识才是重要的,争辩不是坏事,这样他们会记得更多,我偷笑着)

分数全部评完后,我进行了统计,并且告诉大家,凡是成绩较好的前10名同学都能获得免试的机会(即技能也可以不考了),考得好的同学乐开了花,考得不好的同学,有的无所谓,有的也开始后悔自己没有好好复习(期待明年有更多的同学免考)

三、技能考试

本次考试我示先做好了五个签,每个签上都有几句歌词和8小节乐谱,按学号分组考试,抽到者可先练习3分钟,然后再考,经过测试,其实也发现有很多意外。1、很多表现很差的同学音准节奏都非常好,反之,有一些同学唱歌不成调。

2、多数同学忽略歌谱,有个别同学竟然直接说“不认识”或“不会唱”

3、……4、……5、……

通过这次考试,反映出我自己本身存在的问题,如平时歌谱教学忽紧忽松,教学过程中引导不够,导致有些学生感受力偏差很大,对部分音乐作品印象不深甚至没有痕迹等。

但是这种考试方法我认为还是比较合理的,通过学生们的验证,不是很难,而且大家也乐于接受,今后还要在考试形式上多做思考,相信只有通过正确的考试形式才能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断从学习中学到知识,得到快乐。

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及策略思考

音乐课总结范文第2篇

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质量相比在几年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随着时间巨轮的转动,小学音乐课堂更加需要教学质量与创新水平共存的场面,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与见解。其中,音乐课堂良好的气氛就是让学生对音乐充满兴趣的前提,而此篇论文便是针对如何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做出一些探究

关键词:音乐教学方法 营造课堂气氛 音乐文化

一、前言

如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所需的精神文化更是相应的提升,而师生平等的观念现在也已深入人心。众所周知,音乐课是一门拓展德智美各个层次的课程,在培育学生倾听能力、表演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各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小学音乐新课程已实行多年,仍在实践探索中不断的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音乐教育收到了空前的重视,更是将音乐教育目标大致概括为四点: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热爱祖国家乡、热爱人民群众、热爱辛勤劳动、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教育和活泼开朗乐观的情绪以及“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的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深入浸透到音乐教育里面,让学生成为新一代“四有新人”。2.启发丰富的智慧、陶冶优雅的情操,培养端正的三观,使学生身体以及心灵获得健康蓬勃的发展。3.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程及音乐的兴致,基本掌握音乐知识和简易的技巧,让学生具备通晓简单曲谱的能力。4.认识我国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提高学生对我国音乐艺术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以,并开始接触优秀的外国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兼并感受音乐和展现音乐的能力。我们可以看到,根据教学大纲的总结,小学音乐课堂更加需要教学与创新并存的场面。

每一代教师都有自身对音乐教育独特的看法与见解。其中,音乐课堂良好的气氛就是以学生对音乐充满兴趣为前提。然而用老套的教学方法,不止不能让新时代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欢乐与乐趣,甚至还会给学生一种“音乐课是用来开小差”,“音乐课就是玩玩而已”的想法。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就需要教师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题,围绕着学生的所思所想,在他们感兴趣的方面引入音乐教学,脱离枯燥的课堂,让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引领课堂。那么如何与学生共同创造一个活跃的教学环境,如何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殿堂,提升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已成为当今很多音乐教师共同所探讨的一项课题。

我在这里就是要探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能够让教学过程的气氛活跃而不失严谨,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提升课堂效率,培养出学生们的优秀音乐品质,并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观意识,提升学生们的全面素养便成了音乐课堂的重要任务任务。

二、营造课堂气氛与教学质量的探究

不少人都会误以为为了营造课堂气氛就一定会导致嘈杂,吵闹。其实不然,“乱”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特点,没有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如果我们给予学生正面的指引、积极的去鼓励学生特有的优点,正确利用小学生没有形成完善的自我约束力特点,从而完成课堂互动。在音乐课堂中,要怎样做到乱中不缺秩序,活泼而不嘈杂呢?首先,师生对话过程中,发挥教师的领导作用,指引学生参与到对话中,为学生的主动发言给予鼓励,多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抓住学生们的心理,提供体验机会。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我们作为教师必须勤加思考、多去探索,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亲身体验,让他们对音乐课产生无限的浓厚兴趣,真正的成为音乐课堂的领导者。

营造课堂气氛,一定要在在平等,自由,愉悦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堂音乐课。现在依然有不少教师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这种传统而老套的教学方法不仅容易羁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套牢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思想。还会导致课堂气氛阴沉烦闷,一个如此的课堂,怎能让学生们对音乐课甚至是音乐的学习提起兴趣?当老师提问完一个问题,有的同学起哄,有的同学事不关己,整个课堂七零八落混乱不堪,那么现在要怎么办?我小时候上课时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都是大吼一声,随后草草讲完课,也不懂我们是否真正的理解,只想快点结束这40分钟。这样的做法不止让我们对音乐课更加迷茫,也会对音乐老师产生负面情绪从而牵连音乐课。那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这样的情况呢?那就是用心做好上课之前最重要的课前准备工作。吸引自己的不一定吸引自己的学生,要围绕着学生为主体,将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音乐,玩具模型与自己所讲述的内容融为一体代入课堂,从而吸引学生的目光与注意力。

(一)营造音乐课堂气氛该如何准备

老话说了“不打无准备之仗”,一堂让学生们身心愉悦的音乐课,高质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在讲台上站满40分钟并且时刻吸引学生的主意,还要随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单单只靠课本内容去临场发挥就显得捉襟见肘。进行一堂音乐课时,教学思路要规划的清晰,教学目标更是要明朗。想要教学任务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有没有用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便成了最好的佐证。 每一份教材歌曲,我们都应该先去理解作者的音乐思路,去探寻作者创作时的具体背景,才会更有效率的从这首歌曲中探索出更为有用教学信息,之后拓宽视角,寻找作者写歌同时期的趣闻趣事来增加课堂的新鲜感,更是增加了学生们的见识。

此外,要让学生有效的学习,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即时摸清学生的学习程度,摸清学生的学习想法,选择适合学生现状,浅显易懂,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授课方法。当制定了切实实际的教学工作计划后,还需要一点,就是以所准备的教材为基础,尽量充分的使用直观教具与多媒体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授课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在用心良苦的准备课前工作的时候,莫要忘记教师不可以随意越位,为了创新而脱离实际去盲目的追求创造性,这样俨然违背了教材内容的初衷,与原先的音乐教学理念大径相庭了。我们就是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把教材用的鲜活、用的充实,放眼于学生长久的发展,以更高、更好,更远的眼光来归纳总结教材,最终完成音乐课程的尽善尽美与拓展延伸。

最后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能把生活中的种种感情带到课堂之中,教师在心态不好的状态下讲课,心中被烦闷所扰所困,之前备课备的在完美也会因为心态原因受到不小的影响。以学生为根本,实实在在的贯彻每一项工作,每一堂课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不允许负面情绪影响到我们无瑕可击的音乐课,更不能让负面情绪带走本该属于学生们的快乐。

(二)营造音乐课堂气氛的过程

在教学中,巧妙的将多媒体与音乐教材相结合,把多媒体浓厚的感染力和丰富的表现力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欲望。设立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环境,利用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以对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让他们懂得主动去推敲问题,加以适当的引导与学生主动交流。如此,沉闷的课堂气氛就在不知不觉中被转换,学生真正能在课堂中主动的加入探讨 。当学生愿意去思考时,这就说明学生对音乐学科已经产生了最初的好感,而不是继续的事不关己。

与以往音乐课不同的是,在新时代,科技发达的今天,充分利用现在成熟的多媒体技术,以音乐学科作为载体,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音乐情景,在培养学生创造力,促进发散思维的同时,也极力为学生学习音乐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课堂上,我们就可以利用课前准备好的互联网丰富多彩的资源。例如我们能将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乐器,简单方便并且形象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用多媒体的介入而变的更加生动。再挑选所展现乐器的经典曲目,促进了多感官的识别能力,让学生们去感受所展示乐器的发音特性和效果,以图,文,声三种形式复合教学更会增强学生们对各种乐器的记忆力分辨力,有效防止教师浪费精力、心思和时间去对着2D平面的书本空谈乐器的外形。更能防止学生对乐器音色特性的知识点死记硬背的不良现象,当学生感受不到死记硬背的困扰,而是被多媒体所展现的内容吸引时,那将极大的吸引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为了营造更为强烈的音乐课堂气氛,可以将固定的一行一排座次形式改变成半圆形,圆形,方阵型等各种花样座位模式。这样可以让学生们相对于学习文化课时一成不变的座位模式感到新奇,有效缓解固定班级模式所带来的心理障碍,极大程度的缩短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心理距离,为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在小学音乐的课堂上,不如初中生高中生,往往难以表达的情景。这时考验的不止是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应与之配合的便是形体言语,与情景再现的互动能力。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把这一段相应情景演示出来,这样学生更容易记住这堂生动的音乐课。

当我们采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引出学生兴趣的同时,也需要转变教学理念,要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培养学生的尚未禁锢思维能力为主。学生在课堂中是否按照本意发挥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我们就是要提高非音乐理论课的效率,现在很多小学不止有专门的音乐理论课,更是增加了音乐课的分支―活动课与欣赏课。而音乐活动课与音乐欣赏课都是对音乐理论教学课程的添补。而所谓的活动课,主要提倡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再加以辅助。一节师生互相合作,共同参与的课堂,不但能让课堂变得朝气蓬勃,营造出一种欢乐活跃的教学气氛。也让学生尽情享受音乐音乐所带来的乐趣,沉浸在活跃音乐课堂之中。

而音乐欣赏课则是让学生拥有自己的独自思考的时间和小组讨论的时间。合理的安排每节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太难会导致兴趣全无,过易便会使学生无法深入思考。一个平等,自由,愉悦,多样的课堂能给予学生来自内心的的鼓励。传统的音乐课主要以教师为核心,学生们在台下昏昏欲睡的听着教师讲述音乐知识,学生参与性低。这样的课堂教学如此沉闷,根本找不到音乐课原有的活力和乐趣。也会磨灭小学生活泼的性格。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不能忽视学生的意见,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让学生拥有到在学习中的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活跃的课堂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合作就有竞争,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更容易培养出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讲述学生认为乏味无趣的内容时,采用组队抢答,组织小队比赛形式,营造一种积极的的教学气氛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性。因此,开展一堂良好的活动课更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之中。

这样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中,科学的课堂管理便成为了一个保障 ,我们每一个教师不止是只是的传述者,也要担任其课堂的合理管理,而一个活跃,积极,健康的课堂,这会让学生觉得自己被重视,被承认。我们需要一个民主,团结,宽容,平等的音乐课堂,在一个放松的环境下,学生尽情的表达自己观点,建立彼此充满信任,互帮互助的课堂气氛。每个班级里的学生的接受音乐文化能力的水平都是不一样的,所有学生都有自己对音乐的态度,教师更应该善于利用课堂中的每一次评价,对学生正确的引导与鼓励,让学生更有干劲,更有信心去进入音乐的殿堂。

(三)结束也意味着更好的开始

当一堂音乐课结束时,也是下一堂的开始。而一堂音乐课的结束应如大山之中久久回响的钟声,“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一般,让学生沉浸其中。新课标中提倡学生研究性学习,在课堂引起争议的问题,可以留到课下,让学生自己组织讨论,询问长辈,使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发现问题的能力求证问题的能力以及对问题的批判意识和质疑能力得到提升。每一节音乐课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这样的课才真实,我们只有在教学后做好总结,课下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积累思考,不能安于现状,认真归纳总结自己的每一节音乐课,争取把更好的音乐课展现给学生,真正的做到师生与音乐融为一体。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把平时的每一节课都高质量的完成。认真归纳总结自己的每一节音乐课,争取把更好的音乐课展现给学生。

三、结语

完成一堂优秀的音乐课,从课前准备熟悉音乐教材,到课程的设计与教课的水平,都是必不可少的。音乐课堂亦是“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每一堂成功的音乐课背后,都需要教师经过长时间的磨练与积累,才能真正的呈现给学生们一堂完美的音乐课。

参考文献:

[1]廖乃雄.论音乐教育[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2]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音乐课总结范文第3篇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又以下两个方面:

一 学生方面

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他们的身心发育和内心世界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观察、记忆、逻辑思维等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具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在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意见,对自我的需要也不断的扩大,需要满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二 教师方面

1.备课环节

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具有反应敏捷、精力充沛的内在素质。现代教育倡导学生主体,主导的教学方法,而一节音乐课的成功就在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师采用何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以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

2.教师方面

不乏音乐老师备课环节做得非常的好,但是上课时师生之间的互动却还是不尽人意,原因在于教师上课的情绪,例如《走进歌乐山》这一首曲子,教师上课的情绪就不能是平平淡淡,《走进歌乐山》的大背景是重庆歌乐山上为取得全中国胜利而牺牲的烈士们,此时教师的情绪应该是充满着激情,斗志昂扬,只有教师本身的情绪融入到了歌曲中才能把学生带动起来。如何才能做到音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呢?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投其所好。每个学年段的学生都有不同需求,小学生们总希望,音乐课就是他们的游戏课,而初中生们总希望,音乐课老师能教些流行歌曲,希望老师能不断的给他们带来惊喜。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所以老师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兴趣来实施教学,比如初中音乐课程中,可以在一节课快结束时播放一些流行音乐作为学生们本节课表现好的奖励,还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创编、即兴表演等活动,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对学生创编的动作或者表演的节目,进行评价、总结,这样就能做到“教”与“学”很好的互动。

第二,乐在其中。怎么样才能做到学生们乐于跟老师互动呢?关键是教师的引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要营造一种宽松、和平、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中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一些鼓励,让学生敢动、敢说、敢做,乐于与教师们交流、互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根据学生好玩、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通过游戏、分组比赛、课堂外教学等等,让学生们在游戏中轻松快乐的学习。课堂上注入了快乐的灵魂,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更加默契、融洽,课堂也变得生动。

音乐课总结范文第4篇

【摘要】一堂音乐课生动与否,是看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与配合。如果只有教或者只有学就没有默契可言,没有生动可言,更没有没有效率可言,没有效率就是我们教师的失败。怎样才能做到教与学的互动是我们一直苦苦探询的一个问题。本文旨在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和一些教学实践经验,并参考部分音乐教学论文和专著而成,以音乐课上如何来搭建师生之间的默契桥梁为主题,以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为目标,较浅显的做了以下论述。

【关键词】师生;情绪;互动;教与学

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是通过聆听音乐、欣赏音乐而达到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活动。音乐课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的改革给我们的音乐课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学生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仍然是个通病,在音乐课堂中,音乐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缺少师生互动的现象仍然存在。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又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方面 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他们的身心发育和内心世界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观察、记忆、逻辑思维等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具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在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意见,对自我的需要也不断的扩大,需要满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在此阶段他们的情绪波动性较大,更带有一些叛逆的情绪。前不久我做了一份问卷调查“你们心目中的音乐课是什么样?”总结了一下,音乐课在学生们看来是“豆芽”课,是好玩的课,是他们一天紧张学习后的放松练习。 初中的音乐教程中涉及到很多的欣赏课,每次在上欣赏课的时候,教室里总会不时传出嘻嘻哈哈的笑声,不是因为音乐有多么欢快,而是学生们觉得老师播放的音乐听起来很搞笑。例如:在欣赏《白毛女》选段的时候,学生们就哈哈哈,居然还有人说,“老师这是什么啊?能换流行音乐听吗?”他们根本没有多少的耐心听下去。在上唱歌课的时候,学生大多数都觉得音乐书上的校园歌曲没有流行音乐好听,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就敷衍了事,哼唱几下就算完成了任务。当开展活动时大家还是很积极,但是大家想的都是“别人表演自己看”。例如:在学习《采金秋》的时候,学生们被分成了几个小组,要求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本首歌曲,讨论的时候还是很积极,当要求各小组派一两名代表时,大家就你推我,我推你,到最后上台表演的人是少之又少。所以无论是欣赏课还是唱歌课,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似乎缺少了一些剂,师生之间的互动似乎有些苍白。 2.教师方面 2.1 备课环节。 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具有反应敏捷、精力充沛的内在素质。现代教育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方法,而一节音乐课的成功就在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师采用何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以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此之前,教师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党中央提出要求教育要注意“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我们音乐教师的备课是否都做到以上两点,答案是否定,许多音乐教师的备课不乏程式化、模式化。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的体现是很模糊的,甚至有的音乐教师的备课直接从教参上照搬,缺乏创造性。 2.2 教师方面。不乏音乐老师备课环节做得非常的好,但是上课时师生之间的互动却还是不尽人意,原因在于教师上课的情绪,例如《走进歌乐山》这一首曲子,教师上课的情绪就不能是平平淡淡,《走进歌乐山》的大背景是重庆歌乐山上为取得全中国胜利而牺牲的烈士们,此时教师的情绪应该是充满着激情,斗志昂扬,只有教师本身的情绪融入到了歌曲中才能把学生带动起来。很深刻的一个体会,在学习《唱给小萝卜头的歌》时,学生们只听了一点小萝卜头的故事就议论开了,根本不听了,但是我还是满怀激情继续讲解,最终同学们都被我的情绪所带动。 如何才能做到音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呢?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2.2.1 投其所好。每个学年段的学生都有不同需求,小学生们总希望,音乐课就是他们的游戏课,而初中生们总希望,音乐课老师能教些流行歌曲,希望老师能不断的给他们带来惊喜。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所以老师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兴趣来实施教学,比如初中音乐课程中,可以在一节课快结束时播放一些流行音乐作为学生们本节课表现好的奖励,还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创编、即兴表演等活动,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对学生创编的动作或者表演的节目,进行评价、总结,这样就能做到“教”与“学”很好的互动。 2.2.2 乐在其中。怎么样才能做到学生们乐于跟老师互动呢?关键是教师的引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要营造一种宽松、和平、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中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一些鼓励,让学生敢动、敢说、敢做,乐于与教师们交流、互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根据学生好玩、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通过游戏、分组比赛、课堂外教学等等,让学生们在游戏中轻松快乐的学习。课堂上注入了快乐的灵魂,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更加默契、融洽,课堂也变得生动。2.2.3 情绪饱满、快乐学习。 一个人的情绪是极具感染性的,人们的情绪情感很容易相互感染,相互影响。在课堂上,教师的情绪应该是非常富有感染力的,不同的教学情绪收到的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学生们参加活动不积极,如果此时老师采用消极的态度,可能活动就没法再继续进行下去,相反如果老师主动的为大家起个好带头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可能此时的课堂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在我看来学习应该是非常快乐的,所以作为老师的我,时常都提醒自己要把快乐带到课堂上,带给我的每一位学生。教师快乐的教学,学生才会快乐的学习,作为非主科的音乐课更应如此。  目前教育界大力推行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的全新改革旨在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怎样才能做到呢,关键在于课堂中“教”与“学”,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与“学”的配合默契度,怎样来提高两者之间的默契度还值得我们继续总结、研究。

音乐课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师生;情绪;互动;教与学

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是通过聆听音乐、欣赏音乐而达到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活动。音乐课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的改革给我们的音乐课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学生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仍然是个通病,在音乐课堂中,音乐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缺少师生互动的现象仍然存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又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方面 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他们的身心发育和内心世界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观察、记忆、逻辑思维等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具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在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意见,对自我的需要也不断的扩大,需要满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在此阶段他们的情绪波动性较大,更带有一些叛逆的情绪。前不久我做了一份问卷调查“你们心目中的音乐课是什么样?”总结了一下,音乐课在学生们看来是“豆芽”课,是好玩的课,是他们一天紧张学习后的放松练习。

初中的音乐教程中涉及到很多的欣赏课,每次在上欣赏课的时候,教室里总会不时传出嘻嘻哈哈的笑声,不是因为音乐有多么欢快,而是学生们觉得老师播放的音乐听起来很搞笑。例如:在欣赏《白毛女》选段的时候,学生们就哈哈哈,居然还有人说,“老师这是什么啊?能换流行音乐听吗?”他们根本没有多少的耐心听下去。在上唱歌课的时候,学生大多数都觉得音乐书上的校园歌曲没有流行音乐好听,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就敷衍了事,哼唱几下就算完成了任务。当开展活动时大家还是很积极,但是大家想的都是“别人表演自己看”。例如:在学习《采金秋》的时候,学生们被分成了几个小组,要求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本首歌曲,讨论的时候还是很积极,当要求各小组派一两名代表时,大家就你推我,我推你,到最后上台表演的人是少之又少。所以无论是欣赏课还是唱歌课,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似乎缺少了一些剂,师生之间的互动似乎有些苍白。

2.教师方面 2.1 备课环节。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具有反应敏捷、精力充沛的内在素质。现代教育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方法,而一节音乐课的成功就在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师采用何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以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此之前,教师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党中央提出要求教育要注意“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我们音乐教师的备课是否都做到以上两点,答案是否定,许多音乐教师的备课不乏程式化、模式化。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的体现是很模糊的,甚至有的音乐教师的备课直接从教参上照搬,缺乏创造性。

2.2 教师方面。不乏音乐老师备课环节做得非常的好,但是上课时师生之间的互动却还是不尽人意,原因在于教师上课的情绪,例如《走进歌乐山》这一首曲子,教师上课的情绪就不能是平平淡淡,《走进歌乐山》的大背景是重庆歌乐山上为取得全中国胜利而牺牲的烈士们,此时教师的情绪应该是充满着激情,斗志昂扬,只有教师本身的情绪融入到了歌曲中才能把学生带动起来。很深刻的一个体会,在学习《唱给小萝卜头的歌》时,学生们只听了一点小萝卜头的故事就议论开了,根本不听了,但是我还是满怀激情继续讲解,最终同学们都被我的情绪所带动。如何才能做到音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呢?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2.2.1 投其所好。每个学年段的学生都有不同需求,小学生们总希望,音乐课就是他们的游戏课,而初中生们总希望,音乐课老师能教些流行歌曲,希望老师能不断的给他们带来惊喜。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所以老师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兴趣来实施教学,比如初中音乐课程中,可以在一节课快结束时播放一些流行音乐作为学生们本节课表现好的奖励,还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创编、即兴表演等活动,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对学生创编的动作或者表演的节目,进行评价、总结,这样就能做到“教”与“学”很好的互动。

2.2.2 乐在其中。怎么样才能做到学生们乐于跟老师互动呢?关键是教师的引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要营造一种宽松、和平、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中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一些鼓励,让学生敢动、敢说、敢做,乐于与教师们交流、互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根据学生好玩、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通过游戏、分组比赛、课堂外教学等等,让学生们在游戏中轻松快乐的学习。课堂上注入了快乐的灵魂,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更加默契、融洽,课堂也变得生动。

2.2.3 情绪饱满、快乐学习。一个人的情绪是极具感染性的,人们的情绪情感很容易相互感染,相互影响。在课堂上,教师的情绪应该是非常富有感染力的,不同的教学情绪收到的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学生们参加活动不积极,如果此时老师采用消极的态度,可能活动就没法再继续进行下去,相反如果老师主动的为大家起个好带头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可能此时的课堂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在我看来学习应该是非常快乐的,所以作为老师的我,时常都提醒自己要把快乐带到课堂上,带给我的每一位学生。教师快乐的教学,学生才会快乐的学习,作为非主科的音乐课更应如此。

音乐课总结范文第6篇

一、上好一节音乐课须克服的困难

音乐课给许多教师的感觉都是很容易上的。实际上,要上一节音乐课容易,但要上好一节音乐课就不容易了。

1.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对音乐的爱好不同

有些学生的音乐基础好,有些也可以说是五音不全;有些学生喜欢上音乐课但并不等于喜欢唱歌,这也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有关。

2.“众人口,味难调”

一碟好菜的口味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而音乐也一样,不是课本中所有的歌曲或所教的内容学生都喜欢,这和学生个人的欣赏水平、审美能力有关。

3.音乐课讲究的是“寓教于乐”

也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参与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这和学生的表现能力有关。

二、上好一节音乐课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严谨治教,认真负责,全心投入

音乐科目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课前认真钻研并吃透教材,精心备课,创造性地设计教案,有意识地贯彻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力求精讲精练;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与追求。

2.技能过硬,管理能力突出,教学有创新、有特色

①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决定性的因素。基本功、课堂的引导、授课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都是上好一节音乐课的关键。

②课堂上,学生是主要的参与者,同时也是课堂的主人,因此应该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③对授课内容的选择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音乐课的授课内容广泛,除了标准的课本内容之外,还有许多内容可以教授给学生。教材内容健康向上、富有时代性,同时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把课内和课外的内容交替进行,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④一般情况下,在音乐课上学生是比较活跃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内容适当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欣赏、演唱、比较等,也可以采取交换角色的方法,让学生来教学生,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也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现能力,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3.注重研究总结,善于反思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上一节音乐课并不难,但要上好一节音乐课的确不容易。因此在新课改教学理念中,要不断实践和改进,并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方面均要取得成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网络资源,自学、自制教学课件,把教学中的收获和遇到的疑惑及时研究总结,同时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喜好以及想法,并结合自身的教学方式积极采纳学生的建议。

4.大胆实践、富于创新,成绩显著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课程,它不但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课本以及课外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相关的音乐知识了解更多。同时也交给学生一些比较有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从而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音乐课总结范文第7篇

一、调查目的:通过对鄂州市音乐教学现状调查,总结鄂州市音乐教学现状及师资需求。 二、调查对象:鄂州市336所中小学、2所音乐培训学校、6所音乐培训琴行三、调查内容:音乐教材,教学设备,师资等。四、调查方式:采用调查调研和访问。五、正文: (一)、鄂州市中小学目前教学状况。 1、音乐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 1)学校鄂州市城区中小学音乐课上课时间基本正常;在农村中小学中音乐课形同虚设:按课程计划要求音乐课应该是每周2节,可实际上音乐课时间通常在上其他课程,使学生们整月都没能上音乐课,因为老师们都觉得这门课可有可无;2)培训机构鄂州市有音乐培训学校2所:馨雅艺术培训学校、高新艺术培训学校,培训对象是音乐高考学生,其教师来源于鄂州职业大学艺术系和各高中专业音乐教师;带培训的琴行6个:银可可、浪屿、博士、惠珍等,培训对象是中小学生、教师主要来源于鄂大艺术系学生。这些机构中的音乐课可以得到保障,但它们涉及面不广,只有少数学生可以学到相关音乐知识,要提高中学生的全面音乐素质还必须通过学校教育。 2、音乐课教材和参考资料情况 经调查,鄂州市农村中小学所用的音乐教材,是采用轮换方式使用。教材由音乐老师保管,上课发放,下课回收。这种教材使用给学生带来了很多问题:①、学生认为这门课无关紧要,学不学也无所谓。②、这是技能课,由于课本回收,学生课后无法练习,也就无法很好掌握课程的要求。 3、师资力量 鄂州市有中小学336所,其中高中10所、初中49所、九年一贯制2所、小学27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共有学生16万人、教师10933人,其中音乐教师193人——小学106人(音乐专科以上0人)、初中66人(音乐专科以上0人)、高中21人(音乐专科以上10人)。4、音乐教学设备状况据调查统计,城区中小学都有一间音乐教室,多半都有电钢一台,农村中小学基本没有音乐教室。 (二)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 1、对学生进行“教材适用度”的调查:60%学生认为,现在所用教材的知识太深听不懂;30%的学生勉强能接受;有10%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适量,难度适中。调查结果表明:孩子们从小接触音乐少,音乐课的教学又不是很正规,因此绝大部分学生对所用教材并不感兴趣,到高中后,虽然有少数专业教师,但因为老师太少,学生学习又过于紧张,除准备参加艺考的同学外,其他同学对音乐课的内容根本就不关心。 2、对教师进行“是否开设音乐课”的调查:70%的老师认为音乐课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有益,应该开设;20%的老师认为音乐课不用考试,开不开设无所谓;10%的老师认为,开设音乐课耽误学生的正课学习,没必要开设。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老师都觉得要上音乐课,而实际上音乐课的时间都被其他课程占用,可见在老师们的思想中根本就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 (三)鄂州市学校音乐教育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专业教师太少。解决办法:招聘专业的音乐教师;将现有的兼职教师送入音乐高校短期培训,便可提高音乐教师的水平。 2、学生用书不适用。解决办法:教材是学生能否对音乐感兴趣的基础,教材难度要适中,农村小学最好用教师自编,并让学生留用,从而更好配合学生进行音乐教学。 3、硬件设施不够。解决办法:配备一间音乐教室、一台钢琴,以维持正常音乐教学。 4、没有保证规定的教学时间。解决办法:保证音乐课的课堂教学时间;组织各种音乐课外兴趣小组,以提高学生的全面音乐素质。 (四)调查结果分析结果显示: 1、鄂州市音乐培训机构中,教学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效果良好,学生专业过关率很高,但培训机构学生涉及面不广; 2、鄂州市中小学学校音乐教学设备简陋,教材量少而且内容、难度都不适合学生要求,音乐教师比例失调,且专业水平很低; 3、鄂州市中小学没有按照音乐课程改革方案进行教学。结果分析:我国音乐教育蓬勃发展,音乐学院大量扩招,综合类院校中音乐专业也不断增多,因此能接受高等音乐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些都已经为我们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储备了大量的师资力量。目前只要鄂州市教育管理者们改变观念,重视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按师生比例引进音乐专业教育人才,再增加部分音乐课必备的教学硬件设施和适量的教材,就可以改变鄂州市目前的音乐教育的非正常现状。 总结: 1、鄂州市音乐教育的现状:音乐培训机构硬件设施齐全,教学时间有保障,师资力量雄厚,学生获奖率和高考专业过关率很高,但培训机构学生涉及面不广;农村中小学教学硬件设施简陋、师资力量弱小。农村学校没有专用的音乐教室、专职的专业音乐教师和专门的教学用琴;城区虽部分有专职音乐教师,但音乐专科以上的只有10名。 2、师资需求:鄂州市有中小学336所、学生16万人、教师10933人。要响应国家号召,提高全民素质,根据学校和师生比例,鄂州市中小学共需要专科以上音乐教师300余名。

音乐课总结范文第8篇

舞蹈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常常反省日常的音乐课堂教学存在什么问题,经过不断地实践探究,我发现许多音乐课堂教学往往片面地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素养的培育。

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

我想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这一尴尬大家可能都曾遇到过。

究其原因,自然很多。

“我喜欢流行音乐,书上的歌曲太老土。”“音乐课纪律太吵,我不喜欢。”有的同学干脆说:“我唱歌不好听,所以不喜欢唱歌。”很多学校到了期中考试,音乐课干脆变成了语文、数学课……总之,原因很多,但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凡事都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客观原因固然存在,但从主观方面来看,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是否思考过在目前现有的条件下,如何努力争取上好每节音乐课,也让学生真诚地说一句“我喜欢音乐课”呢?郭声健教授在《音乐教育论》这本书中提到,学科综合是解决音乐课堂教学片面强调知识技能传授的最佳途径。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要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在教学中,学科综合应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有机联系,在综合过程中对不同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进行比较,拓展学生艺术视野,深化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

音乐与舞蹈密不可分,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舞蹈艺术元素,会给音乐课堂教学增添新的活力,舞蹈能够帮助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丰富情感,帮助学生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的目标。

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审美能力及人格的完善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立论依据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早在1900年,瑞士的达尔克洛兹提出的“体态律动学”就是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节奏的因素,向学生介绍音乐、语言、舞蹈和表演,使他们能够掌握一种音乐和表演的即兴性,并且带有一种自己的独特的创造性。

达尔克洛兹认为,学生身体的各部分都是他们进行体态律动训练的工具。

他把孩子们的身体形象的比作一个管弦乐队,身体的各部分代表乐队中的各种不同乐器。

手指、脚趾、手、手臂、脚、足跟等就好比是乐队中的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单簧管、小号等乐器,可以分开独奏也可以一起合奏。

经过训练,孩子们都可以指出哪种工具表达哪种节奏效果最好。

在我国,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知识体系的不断进步,教育工作同样面临着不进则退的两难局面。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人就懂得:社会的发展应“不法先王之法”因为 “事异时移”,而墨守成规的 “守法弗变则悖”。

那么今天,同样面临着知识更迭大潮的冲击和严峻的社会形势,音乐教育如何发展、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在传承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汲取外来艺术的滋养,更是值得每一个音乐教育者深入研究的课题。

当前,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目前社会上用人制度相对的不成熟,客观上造成了各学校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学校要创牌子,升学率必须抓上去,主课成绩就必须提高。

于是出现了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去抓学生主课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丰富自己的音乐素养。

音乐课成了其它主课的“附属品”。

同时学校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与学生素质增长的需求相比也明显滞后。

然而“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音乐的重要性在于音乐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更重要的是音乐渗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是很多知识的载体。

它可以潜移默化的活跃思维开发智力,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

如何努力争取上好每节音乐课,是我们每一个音乐教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一下子给音教园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从《课程标准》新理念的确立,到教材内容的重新选编;从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到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都围绕着激发兴趣轰轰烈烈地展开着,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收获。

在艺术教育中,音乐和舞蹈在艺术教育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在艺术教育中也是不可分离的,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看得见舞蹈。

舞蹈这种直观性的艺术,非常符合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好动好奇、模仿性强等生理心理特点。

《乐记,师乙篇》记载:“故歌之为言也……磋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说的是唱歌到激动时,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脚也跳起来了。

由此可见,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

舞蹈是以发展学生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中学生在伴随音乐进行舞蹈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的音乐知识,它是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喜爱的活动。

(二)理论依据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的实践活动。

随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音乐教育日益走向综合,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

而舞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集美术、音乐、表演、服饰、文学等一身,被人们称之为看得见的音乐,流动的音乐。

舞蹈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

舞蹈也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从感知方式的角度划分,前者属于听觉艺术,后者属于视觉艺术。

然而二者又相互结合,水融。

舞蹈借助于节奏,通过人体动作表现情感。

而人通过欣赏舞蹈画面或亲身参与舞蹈实践表演,则更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情感意境的理解。

三、研究内容

1、用舞蹈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2、用各类的舞蹈律动学习歌曲。

3、用形象的舞蹈动作帮助学生记忆歌词。

4、用即兴的舞蹈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搜集、利用相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为课题研究走捷径、求实效。

2、行动研究法。

强调规范性系统性,创设音乐学习的情境,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所描绘的世界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审美体验,加强舞蹈成品赏析,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3、调查研究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问答的方式,收集各研究阶段的学生反映。

4、个案分析与经验总结法。

不断反思自己的典型课例及相关教学细节,从中发掘和提炼有效的实施举措。

注意收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撰写论文、教学反思等形式,进行总结和提炼。

5、考核法。

采用公开课形式进行,检查各研究阶段取得的效果。

五、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20**年12月-20**年1月):规划设计阶段。

主要工作:确定实验对象为七年级学生;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目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确定学习的歌曲和舞蹈;设计课题研究计划、方案,确定研究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

第二阶段(20**年2月—20**年5月):开题研究阶段。

主要工作:

1、对研究方案进行学习,明确此次微型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目的。

2、分别制定整体方案和阶段性方案。

根据自己的研究工作,定期汇总,定期考核。

3、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问答的形式,摸清七年级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对音乐的理解;统计调查问卷;根据摸底调查结果。

分析学生的整体音乐水平,并对阶段性实施方案进行细化;按阶段性方案开展研究工作。

4、收集网络视频资料;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按阶段性计划,汇总资料,整理实施过程资料。

5、撰写阶段性考核总结。

第三阶段(20**年6月):研究深化阶段。

主要工作: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做好结题工作。

六、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创新点

沃尔特.特里说:“通过舞蹈训练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改进动作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韵律感、节奏感,增强学生的模仿能力,培养正确的基本姿态。

在情感方面,舞蹈对学生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纪律都有帮助,对学生个人言行举止、表情达意,也有助益。

跳舞除了身体和感情并用,显然还要精神集中。

如果身体按照规定的形式舞动,一定要提高警觉,训练有素敏捷过人。”众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因为接受舞蹈教育而进入一种良性循环:思想活跃、动作敏捷、成绩优良。

中小学音乐课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重视学生的体验,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的需要为基础,以学生的审美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主动探索为特征,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的发展。

舞蹈是艺术的一种形式,它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高级情感服务的,它通过以术来表现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情调,展示生命的内在活力。

它既可以美化学生的形体气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愉悦学生身心健康,更能增进学生的合作体验,拓展学生的想象创新。

从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使学生在终身的工作和学习中变的更富有情趣,更富创造性。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实施音舞结合之教学,加深“舞与唱”、“舞与乐”、“舞与说”等内容的教学,通过动作探索练习和音乐即兴练习,有益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欲,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审美能力及人格的完善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研究的角度新颖,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从自身的音乐课堂出发,以学生为本,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挖掘出音乐课堂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丰富自己的音乐课堂,让学生从中受益。

七、研究保障

1、专业支持:研究者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十多年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为了保证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展,与本校及所在县区同专业的同仁进行了交流与探讨,邀请了前辈进行专业指导。

2、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著作,搜集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信息,因此前期的调研、分析工作开展比较顺利。

音乐课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律动;游戏;集体舞;表演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103-01

小学音乐课,原则上是唱跳的课,是学生高兴、积极参与的课。可在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学生就背着手坐着,老师教一句,他们学一句,鹦鹉学舌似的,规规矩矩,一动不动。儿童的天性是好动的,在“鹦鹉学舌似的”的教学下,有些学生打起了瞌睡,还能张嘴唱的,都已经是声嘶力竭了,阴一声阳一声地跟着老师哼,整个课堂上,看上去,就是死气沉沉一片。长此下去,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上音乐课,成为了学生的一种负担。

一、音乐课上多“律动”

“律动”,它是以有些韵律的身体动作或姿态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简言之,就是在音乐课堂上,要让学生多动起来。在教学中,我多采用模仿律动,如:让学生模仿小动物走、跳或平常生活中的一些游戏、劳动动作等,如:拍球、跳绳、摘葡萄等。或让学生集体模仿我所示范的动作,从动作、听觉、训练入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发展他们的身体反应及协调感、听力等,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音乐游戏”不可或缺

“音乐游戏”,它是以有旋律的方式在音乐中对学生进行音乐基本素质的训练。简单有趣,形式多样的游戏,学生没有理由不喜欢。但怎样把音乐的基本技能知识融入到游戏中呢?这就要靠我们教师平时的发现,积累和创造。教师课前先制定出明确的教学方案,做好音乐游戏前的准备工作。如:在学习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活动《音的高低》一课时,我就在上课的一天开始安排了“抢凳子”游戏,教师敲鼓,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敲大鼓时学生绕凳子转圈,敲小鼓时,抢座位,人多凳子少,坐不上座的就被淘汰,看谁能坐到最后。然后教师提问同学们怎样区分大鼓,小鼓的声音?有的同学说大鼓声音粗、小鼓声音尖,有的说大鼓声音大、小鼓声音小等。教师正确引导并总结,引出课题《音的高低》,再进行教学,学生对音的高低更易理解,接受。类似这样的音乐游戏,学生非常欢迎,学习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通过集体性的游戏活动,培养了创造力和良好的品格行为规范。

三、“集体舞”,给音乐课堂长上飞翔的翅膀

“集体舞”,它是在音乐中集体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自娱性舞蹈,具有队形变化、反复进行的特征。进行舞体舞教学时,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首先是通过弹奏曲调,听录音等方法,让学生熟悉音乐;其次是学习动作,分好组后学生自编动作,这个环节教师的引导、指导非常重要,教师绝不能放手不管,要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所变现的情绪、内容,从而根据音乐进行创编。要启发他们展开联想,通过形象化的比喻来帮助他们创编动作。如:集体舞《大鹿》,我先出示人物图片小白兔、猎人、大鹿,让学生模仿他们的动作(教师总结指导),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三个人编一个故事,从而引出课题《大鹿》,再放录音,让学生总结歌曲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音乐中各个人所便显出的表情、动作、语言反应是什么样的,最后进行分组集体舞创编,学生自己分角色,有的演大鹿、有的演小兔、有的演房子、有的演小花、小草,学生随音乐表演的深动、有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得到提高。

四、“表演赛”,充分表现学生的自我意识、信心

表演赛,不光是让学生把知道的、学过的或自编的歌曲、舞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等进行表演,而且小组间进行比赛,充分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一课,将学生分成小组,其他学生做评委,一轮一轮比,唱动画片歌曲,不能重复,轮到哪一组唱不上来就换下一组,看哪一组唱的最多最好,同学们表现非常积极。另外表演赛在每学期期末测评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让学生按自己小组特长自由选材编排,可选相声、小品、歌表演、诗朗诵、小合唱、音乐剧等各种表演形式,进行创编表演。学生的创造力和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很好地发挥和展现,表演赛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展现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更是教师了解学生的过程。

音乐课总结范文第10篇

一、音乐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

课标指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高综合素养。而今的音乐课却完全违背了音乐教育的初衷。在音乐课堂中,音乐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缺少师生互动的现象仍然存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方面。

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他们的身心发育和内心世界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观察、记忆、逻辑思维等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具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在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对自我的需要也不断的扩大,需要满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在此阶段他们的情绪波动性较大,更带有一些叛逆的情绪。前不久我做了一份问卷调查“你们心目中的音乐课是什么样的?”总结了一下,音乐课在学生们看来是“豆芽”课,是好玩的课,是他们一天紧张学习后的放松练习。

初中的音乐教程中涉及到很多的欣赏课,每次在上欣赏课的时候,教室里总会不时传出嘻嘻哈哈的笑声,不是因为音乐有多么欢快,而是学生们觉得老师播放的音乐听起来很搞笑。例如:在欣赏《白毛女》选段的时候,学生们就哈哈哈,居然还有人说,“老师,这是什么啊?能换流行音乐听吗?”他们根本没有耐心听下去。在上唱歌课的时候,学生大多刀季醯靡衾质樯系男T案枨没有流行音乐好听,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就敷衍了事,哼唱几下就算完成了任务。当开展活动时大家还是很积极,但是大家想的都是“别人表演自己看”。例如:在学习《北京的金山上》歌曲的时候,学生们被分成了几个小组,要求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本首歌曲,讨论的时候还是很积极,当要求各小组派一两名代表时,大家就你推我,我推你,到最后上台表演的人是少之又少。所以无论是欣赏课还是唱歌课,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似乎缺少了一些剂,师生之间的互动似乎有些苍白。

2.教师方面。

(1)备课环节。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具有反应敏捷、精力充沛的内在素质。现代教育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方法,而一节音乐课的成功就在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师采用何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以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此之前,教师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党中央提出要求教育要注意“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我们音乐教师的备课是否都做到以上两点,答案是否定的,许多音乐教师的备课不乏程式化、模式化。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方面的体现是很模糊的,甚至有的音乐教师的备课直接从教参上照搬,缺乏创造性。

(2)上课环节。许多音乐老师备课环节做得非常好,但是上课时师生之间的互动却还是不尽人意,原因在于教师上课的情绪,例如学唱《共青团员之歌》时,教师上课的情绪就不能是平平淡淡,此时教师的情绪应该是充满激情,斗志昂扬的。只有教师本身的情绪融入到了音乐中才能把学生带动起来,很深刻的一个体会,在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时,学生们只听了一点楚汉相争的故事就议论开了,根本不听了,但是我还是满怀激情继续讲解,最终同学们都被我的情绪所带动。

二、实现课堂师生互动的策略

1.投其所好。

每个学年段的学生都有不同需求,小学生们总希望,音乐课就是他们的游戏课,而初中生们总希望,音乐课老师能教些流行歌曲,希望老师能不断的给他们带来惊喜。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所以老师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兴趣来实施教学,比如初中音乐课程中,可以在一节课快结束时播放一些流行音乐作为学生们本节课表现好的奖励,还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创编、即兴表演等活动,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对学生创编的动作或者表演的节目,进行评价、总结,这样就能做到“教”与“学”很好的互动。

2.乐在其中。

怎样才能做到学生们乐于跟老师互动呢?关键是教师的引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中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一些鼓励,让学生敢动、敢说、敢做,乐于与教师交流、互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根据学生好玩、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通过游戏、分组比赛、课堂外教学等等,让学生们在游戏中轻松快乐的学习。课堂上注入了快乐的灵魂,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更加默契、融洽,课堂也变得生动。

3.情绪饱满、快乐学习。

一个人的情绪是极具感染性的,人们的情绪情感很容易相互感染,相互影响。在课堂上,教师的情绪应该是非常富有感染力的,不同的教学情绪收到的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学生们参加活动不积极,如果此时老师采用消极的态度,可能活动就没法再继续进行下去,相反如果老师主动的为大家起个好头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可能此时的课堂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在我看来学习应该是非常快乐的,所以作为老师的我,时常都提醒自己要把快乐带到课堂上,带给我的每一位学生。教师快乐的教学,学生才会快乐的学习,作为非主科的音乐课更应如此。

上一篇:计算机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领导专题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