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建议

时间:2022-07-26 07:21:07

上海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建议

【摘 要】上海市地铁系统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这给广大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与置身于地上广阔空间的其他交通工具相比地铁有自身的局限性:群体性、密闭性、整体性等。本文对上海地铁安全管理提出合理建议这对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出行,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地铁;运营安全;管理

一、上海地铁概况

上海地铁第一条线路于1995年4月10日正式运营,是继北京地铁、天津地铁建成通车后中国大陆投入运营的第三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是目前中国地铁线路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目前,上海轨道交通通车的总长超过400公里,位居中国第一。上海铁路客运量持续攀升居高不下,就拿一、二、三号线来说,今年以来。尤其是10月份至今,三条线日均客运量达1365万人次,其中工作日,日均客运量近140万人次,周五日客运量经常超过150万人次,高峰时段车厢平均满载率已达抢7%,超高峰时段高达146%,运能与运量矛盾突出,客运压力很大。在巨大的营运压力下,营运安全风险也随之而来。

二、上海地铁目前运营管理模式

根据上海“十一五”轨道交通网络建设运营目标。上海地铁围绕网络化运营要求,一方面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积极强化网络统筹和系统优化,并采取“运营提前介入”等措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拟采取集中分级式管理架构,其决策形式、管理内容及特点如下表所示。

表1 集中分级式管理构架

上海实行网络化运营的基本目标是,构建一个扁平开放型、实现资源统筹配置集约型的网络运营模式。同时实现线网联动的,职责分明的,对紧急事故能快速反应的应急保障网络体系。

三、上海地铁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1)缺少关于地铁安全管理的强制性规定。上海地铁一号线的平均造价是每公里4.8亿元,尽管是全国范围内造价最低的地铁,但其完全符合建筑标准。然而相对于硬件设施的达标,关于地铁安全保障的强制性标准却由于多方面原因迟迟不见出台。(2)地铁系统的安全检查制度落实不严格。地铁安保意识薄弱是安全检查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与习惯性的安保思维有关。(3)缺乏专人专管。没有专门的人员或机构对地铁运营的风险活动进行管理,在日常管理中每个部门或每个人往往只对自己所任工作中的风险地采取一定的对策,但是缺乏系统、全局性的把握。(4)缺乏长效机制。地铁运营中的风险管理活动往往是瞬时或间断性的,意识到了就进行管理,事后则“好了伤疤忘了疼”缺乏长效实施机制。

四、加强上海地铁营运安全管理建议

(1)建立安全检查制度,预防运营事故发生。加强监督检查机制是抓好上海地铁运营安全工作的关键。安全检查是对安全工作实施有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2)预防为主,加强防患。由于上海地铁实行网络化运营方式,因此,对网络的安全性问题要格外关注,在日常检查中要对全网络的供电、信号、车辆、轨道等各地铁系统的设施设备开展全覆盖检查,并对查出的问题逐项整改。(3)应该扩大宣传,增强工作人员和广大乘客安全意识。认真组织各项消防活动, 全面落实消防法和防火安全责任制。要加强人员培训,特别是对地铁司机、站台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使他们能在突发事件中正确应对。(4)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立即开展“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落实安全工作责任,进一步改进工作流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以形成“地铁运营安全保障”的长效机制。(5)实施双重保障措施。去年上海发生的地铁事故,提醒铁路营运部门“任何技术不是万无一失的”。因此,在地铁技术化程度越来越高时,除了继续加强技术预防,还要加强人工预防。对于地铁可能发生的情况要想“一万”、防“万一”,实施双重保障措施。

上海地铁的旅客运输,在上海公交领域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为大众服务的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大容量、准时快捷、安全高效的优势,对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出行,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刘铁民,钟茂华,王金安等.地下工程安全评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钟茂华,史聪灵,符泰然.我国的地铁安全科技保障体系建设,劳动保护.2006,11:75~78

上一篇:立足“三力”,中职实训课堂求实效 下一篇:浅谈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若干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