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辅导书范文

时间:2023-03-17 14:59:02

上海高中辅导书

上海高中辅导书范文第1篇

面对教辅书在校园里不断升温的现象,近日,本刊对江西、辽宁、北京、吉林等省市部分高中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认为有必要看教辅书的占75.5%,可看可不看的占16%,不用看的占8.5%。可见,教辅书受到了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那么,应该如何选择教辅书并将教辅书与教科书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让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下面就听一听学生、家长的说法,看看教学一线老师、校长以及专家们的观点。

A)高中生:教辅书让我欢喜让我忧

江西省南昌市某高中姜媛媛:

老师并不怎么主张我们买教辅书,但很多同学和家长还是四处求购,特别是寒暑假期间。以高考教辅书为例,现在以“状元”为书名的辅导类书籍特别多,买的时候有时没注意看,回去才知道又买重复了。

其实,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够多的了,买了书也没多少时间看,很多新买的教辅书,我连翻都没翻开过,既浪费了精力,又浪费了钱财。我们学校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他们常常会根据考试大纲,给我们选择习题做,避免了重复劳动,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北京市大兴某高中徐蒙:

我不是经常买教辅书,我认为学习仍要以课本为主,牢记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点。即使是买教辅书,我一般只选择自己薄弱的科目购买辅导书,比如物理、化学,因为这两门要多做练习题才可熟能生巧,但也不能一味地搞题海战术。

我觉得只要讲究方法。在做题的过程中总结规律,就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并不一定要做大量的习题,因为很多参考书上的题目都是类似的,重复做相同的题目只是浪费时间,不如把这些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面,比如放松心情与同学聊聊天,或者帮助家长做些家务活等等。

四川省成都市某高中程娟:

我的参考书不是很多,大部分是妈妈给买的。妈妈帮我买书有一个特点就是“跟进”。每次去买辅导书的时候,妈妈都会带上我班上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去书店,看她买什么教辅书,然后就给我买什么书,一点也不顾及我的学习实际。我们学校老师给成绩好的同学订了一些类似“尖子生题库”的参考材料,妈妈知道后也非得给我弄来一份不可。从不问我是不是“尖子生”,学那些东西吃不吃力。

不过。有些辅导书也是很管用的,老师讲完课之后,随后做些辅导书上的练习,既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又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一举两得。

湖南省益阳市某高中卢倩鑫:

我主要买关于数理方面的辅导书,因为我数学和化学不是很好。买书时主要看是否有答案和详解,不然买了也白买。我买书时会参考老师的意见,老师向我们推荐的书目或是告诉我们上课可能讲到哪本书上的题目,我才会去买。即使是自己买来的,也会请老师帮忙“鉴定”,如果老师说没有什么利用价值,我是不会花多时间在它上面的。

B)大学生:教辅书的“帮补”有必要

辽宁师范大学刘阳:

转眼间高中毕业已经两年了。回首过去的学习生活,我觉得教辅书对我的帮助很大。从小偏科的我高中时更加明显了,文科较好而理科却一塌糊涂。高考复习时,多亏班主任向我推荐几本教辅书,才让我对书本知识有了一个深入的巩固和提高,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

当初,我对选择教辅书很头疼,教辅书的种类太多,而且大同小异,如果不精挑细选、优中选优,就会做许多无用功。所以,我建议学弟学妹们。看教辅书是很有必要的,但不要图多,更不能面面俱到,要选择几本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辅书来看,做到有的放矢。

东北大学丁雪鹏:

我对教辅书的看法是,选择的种类不宜过多,但也不能一本都不看,应把时间重点放在几本好的教辅书上仔细研究。

教辅书毕竟是辅的材料,作为高中生还应该以书本知识为主,吃透课本考试时也就胜券在握了。当然,高中时期的教辅书与大学的教辅书也不一样,高中的侧重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消化,而大学的则更多是知识面的拓展和延伸,不同时期要选择不同的教辅书来充实自己。

C)家长:课堂要“学”。课外要“辅”

山东省龙口市学生家长王源庆:

我会为孩子选择主要学科的教辅书,如语、数、外等。我认为教辅书主要是对教科书上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补充,使孩子更系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现在升学竞争这样激烈,只靠学校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几本教材也不能涵盖所有考试的要点,有不少学生反映中考或高考的试题,他们都曾在练习册上做过,可见教辅书的重要性。

湖北省十堰市学生家长李晶然:

我觉得孩子在中学阶段只学习教科书上的内容,成绩是很难拔尖的。做大量的课外习题,能多方面接触不同类型的题目,既巩固了书本知识,又增加课外的知识。比如,最近高考作文的阅读材料是从一些杂志上摘录的,如果孩子平时能够多阅读课外书,多看辅导材料,就会在脑海里形成印迹,考试也就轻松多了。

吉林省长春市某高中学生家长宁海波:

现在给孩子买教辅书是一件极为头疼的事情。各家出版社为吸引读者眼球,想尽办法创造新奇名词,如“黄金搭档”、“阅读先锋”、“金牌”、“五星教练”等诱人的标题,似乎只要购买了这类书,就可以“一书在手,考试无忧”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有很多书目只是换汤不换药,结果浪费了孩子很多时间。因此,家长在为孩子购买教辅书时,一定要细心。要有选择,考虑到教辅书和学校的课程是否同步,能不能即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D)老师:选择要有针对性,切忌杂乱无章

辽宁省葫芦岛市杨利伟高中语文组韩淑娟:

高考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掌握以及能力的运用。而目前绝大多数高考教辅书都是按知识块进行编排,因此高中生在选购教辅书时,应该选择那些能提升综合知识体系,和课堂教学相配套、紧扣教材的同步训练。

语文学科重在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近年来,高考试卷也在力求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作出有个性的解答。从高一开始,学生就应该有意识地接触一些指导高考的考试类书籍,选择题量适中并难易适度、能真正拓展学生视野的进行练习,提前开发自己的潜能,培养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家长给孩子买教辅书,要做到不能让孩子对教辅书产生依赖性,更不能将教辅书取代教材。教

辅书的使用贵在精。如果太多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没有主次。此外,还应根据孩子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特点的书籍,可适当选择具有指导分析性的教辅材料,习题集要尽量少选。

辽宁省沈阳市138中学数学组李兵:

现在教材改革的力度较大。新数学教材形式上比较活跃,内容反而相对简单,考察的是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知识面广泛,这一教育的大环境导致学生们只做书上的习题肯定不行。数学这门学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的东西往往是表面的、肤浅的,需要通过一定量的课后练习。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现在学生家长盲目地给孩子购买教辅书,有的教辅书与地区考试不相符,有的知识点是过时的。我觉得在购买教辅书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选择与孩子教材的版本相符的,还要结合孩子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购。比如,基础较差的学生,最好选择一些以巩固性练习为主的教辅书:而成绩不错的学生,则可以买一些提高类的辅导书。第二、检查教辅书是否有正规出版社的书号,是否为正规出版物,有的教辅书装帧非常精美,动辄十几二十元,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并不在少数。第三、要注意看看里面的一些题目、题型是否“很眼熟”,有无创新,最好选择在业内有知名度的名师、名校、名社编写和出版的优秀正版辅导图书,或者购买任课教师指定的教辅书。

辽宁省沈阳市91中学外语组丁智慧:

英语方面,选择图文并茂的音像型课外教辅资料是最好的,能让学生产生由感性到理性的理解。听、说、读、写当中,“说”的课外练习是最少的,这是我们学习英语的难点,也是家长最容易忽视的地方。我认为,家长要多选择那些符合高中生自身特点、题材适当或以日常交际为目的的口语课外习题,少选那些以应试为目的。以解题为中心的,要善于利用好教辅书,在课余时间里,多侧面多角度地提高孩子“说”的能力。

与此同时,还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孩子进行英语阅读,课本、教辅、阅读各占1/3为好。这就要求学生多看资料,增大课外阅读量,特别是多读一些地道的英文原版材料,多做一些有代表性的、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的题目。这样多读、多看、多做,拓宽阅读面,就能形成自己的见解,增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江西省南昌市某高中政史组李老师:

教辅书买来之后如何使用呢?这是一个关键。我认为不在于做题的量,而是能否把握关键的题型。一般来说,好的习题集可以做,但要有挑选。首先学的是什么版本必须做什么版本。其次,根据每年的高考题,挑相关题型做,挑自己的薄弱环节做,比如在历史科上,学生如果对历史年代及相关历史事件不熟练,那就有针对性地多做这类题目。

教辅书只是对平时学习的一种补充,不能作为“主粮”。另外,看答案比做题本身更重要,因为很多时候,学生在做题时理解并没问题,但表述起来却出现了漏洞,往往会出现前后矛盾、回答不到位的情况。所以学生在使用辅导书时,不要一味做题,可以尝试着从答案看表述,看一下别人是怎么论述、怎么安排结构的。比如,政治的论述题和材料说明题,高考试卷的答案并不统一,如何使回答条理清楚,不漏知识点,而且主次分明,这就需要语言组织能力了。

E)校长:教辅混乱,缘于高考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高中马凤云校长:

一年一度的高考去之又来,来之又去,一直是高中生学习的“指挥棒”,而教辅书的急剧升温也是在围绕高考“指挥棒”下大做文章的。无论是身处高三,还是高一高二的学生,选购辅导书、参加辅导班甚为关键。按常理,教辅领域是一片不容玷污的“文化净土”,然而如今鱼目混珠的教辅资料、良莠不齐的辅导班,让高中生跟花缭乱,不知如何是好。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到了老师的正常教学,也影响了高中生正常的学习和备考,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据某校高三学生讲,高中三年他买参考书共花掉1500多元,参加课外辅导班花掉3000多元,这些费用远远超过了学费,可是学习成绩却一无是处,结果只考个了专科。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疑问,如何看待教辅书?

当前,“高考经济”的丰厚利润使一些商家和一些与教育根本不搭边的出版社也蜂拥而上,打着“权威专家”、“名师名校”的幌子乘虚而入,造成教辅市场混乱。另外,人们攀比心理还在作怪,有的学生以为“别人有教辅书就能考出好成绩,我也应该有,否则考试就会掉队的”。家长们也大都存在这种想法,特别是寒暑假时,一定要给孩子买厚厚一摞教辅书,不管孩子有没有精力看,他们都要买全了。因此,学生和家长盲目地购教辅书,就很容易给不法出版社和商家以可乘之机。

F)专家:科学选择,理智“加餐”

渤海大学王香老师: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大量信息扑面而来,应该学会选择和加工,否则就等同于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面对知识的竞争和升学的压力,教辅书已成了学生及家长课后关注的重点,有的家长片面地认为孩子成绩不好是因为题做得不够,教辅书看得少,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其实,教辅书只是起到辅助作用,重要的还应该以课堂学习和课本知识为主。但是,我们并不否认,好的教辅书对于学习是有帮助的,我们只能利用教辅但不依赖于它,不能把提高学习成绩完全寄托在教辅书上。教辅应少而精,每科最好选择一两种质量较好的并完整地利用。在备考复习之初,学生还是要以一两本教辅为主,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南宁师范学院曾茂林老师:

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辅书,首先要根据个人的能力和兴趣选择。作为学生,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定位,树立起自己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由于学生的自身情况各不相同,学校不可能全面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有目的地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教辅书,提高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有,在选书时应“以人为本”,从实际认知能力出发,针对自己薄弱的知识结构,选择难易适中的教辅书,才能较轻松地学好功课。

沈阳工程学院赵洪恩老师:

中学生仍是一个相对比较稚嫩的群体,所以教师不仅要给他们传授知识,也要让他们学会分析辨别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竞争的需要。面对种类繁多、鱼目混珠的教辅类图书市场,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个“质”和“量”的关系。适量的课外习题训练,能够使学习达到一种“质”的飞跃;而一味地追求“量”,则会引起学生精神上的疲劳,会产生负面情绪,严重者甚至会看到教辅书就反胃。

从近几年教辅图书市场销售

情况来看,名校、名师、名牌出版社出版的教辅书,是学生购买时的首选。与此同时,学生不要一味地去追求难度,如果理解能力很强,可考虑多做难题,但对于理解力一般的学生,则应该做合乎自身知识基础与结构的题目。而且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做到教辅书与课本的有机结合,相互弥补。

G)相关链接:低质量教辅以应试为目标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曾花2万余元购买了市面上85%~90%的教辅材料,并专门组织了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30多位专家对这些教辅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了目前的中小学教辅读物存在着不少问题。

[质量分析]

从抽样调查看,低质量的教辅读物。普遍以应试为基本目标,以习题为主要素材,特别是以高考、中考、小学奥赛的试题为重点内容,所以基本不能体现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难度大大地超标,又背离教学辅导的基本原则,难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学习欲望,只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取向分析]

1、低龄化。应试类教辅读物由集中于高中和初中毕业生,扩展到中学其他年级,现在又扩展到小学各年级,尤其是小学奥数,近两年已经延伸到小学一年级。

2、成套化。越来越多的出版社,都是成套编写出版应试类教辅读物。

3、“套中套”。有的出版社在出版一套习题集、试题集后,再配套出版一套解答。有的还成套出版课本习题的解答大全,提供完整的解题过程,学生做作业就不必思考,只要照抄。

[存在问题]

■封面自命“灵验”,引诱读者。不少教辅书名起得相当巧妙。打出“考试高分,新招高招”或者“名校教师联手打造”的旗号,内容却名不副实。

■前言公然鼓吹“应试教育”。有些教辅前言里要求学生要“反复演练”,一套题目要做几轮才达到效果,考出高分。

■作者虚名假名,抬高身价。目前有许多教辅编写者不用真名。在虚假姓名的“掩护”下自称是“高考命题组专家”,或者“二期课改编写者”。其实不然。

■暴利定价,增加负担。某语文教辅定价94元。某数学教辅定价173元。有关专家指出,如此定价完全不合理。

■习题超标离本,繁难偏旧。举某本语文教辅为例,在新课标中已经杜绝概念性的知识在试卷中出现,但是该教辅依然搜罗了语音、字型等选择类、填空类题目1000多道,与新课标完全脱节。

■内容重复抄袭、差错屡出。教辅互相抄袭现象严重。加上质量低下,导致错误流传。

■印刷粗制滥造。字体太小,纸张质量太差。

■发行渠道杂乱,花样百出。有的书商甚至直接找到学校的各个教研室,进行回扣交易。

[记者感言]

上海高中辅导书范文第2篇

您好,现在是周六中午12点30分,我刚参加完上午的奥数课程,在教室里边吃饭边给您写信,马上我还要去少年宫上舞蹈课。

今年我刚上初一,就感觉到了学习的压力。我是重点学校重点班的学生,同学们都憋着一口气互相比拼着,虽然平时作业挺多的,但大家周末都要补课,每周只剩下半天休息了。

一哥,我是个男子汉,所以并没有和爸爸妈妈抱怨过。我知道他们都是为我好,我也希望能考上重点高中,读最好的大学,一直学到博士后,也明白练习舞蹈对我很有好处,我更是深深知道,这一切都不能凭空得来,没有现在的辛勤努力,就没有硕果累累的收获。

可有时候,我还是提不起精神来。特别是考不好的时候,我害怕自己越来越笨,也害怕去学校,可越是紧张越是出错。

你知道《不想长大》这首歌么?呵呵,你一定知道。有时候我想快点长大,长大了有好多事情可以做;有时候又害怕长大,我还没长大,就经历这么多艰难,不好玩!就像那首歌里唱的,“长大后这世界没有童话”。刘毅

亲爱的小毅:

你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我为你高兴,也为你的父母骄傲,同时,也很为你担心。

前不久,一份题为“上海市少年儿童学业负担状况研究”的调查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834名上海市初中生中,95%的家长给孩子购买了课外辅导书;70%以上的学生参加了课外补习班;73.6%的学生表示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52.4%的学生认为自己现在努力是为了将来。一个初中生,会想到为自己将来的工作而努力学习,这个原动力并非来自各科功课的吸引,而是来自家长、老师灌输给孩子的社会竞争与就业压力。过早为将来担心,导致过重的心理负担,孩子们对未来产生了恐惧。

我想,你也感受到了这些压力,也把竞争当成了学习的动力,对吗?虽然家长、老师都认可你的学习态度,但他们不知道你正背负着的心理负担有多么沉重。当学习不能带来快乐,厌学情绪就会不请自来。

小毅,请你不要独自承担这些,要对父母说实话,告诉他们,你承受压力的能力有多大;你真实的学习成绩是怎样的;合理的前进目标应该确定在哪里。有了心理负担,切不可将烦恼闷在心里。试着向父母说明你目前的状况,请他们帮助你改变现在的状态。你们一起来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让学习变成乐趣,让分数成为奖励。披荆斩棘确实很有成效,然而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的利器。

你可以试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多多锻炼身体,运动能给你带来新的活力,让你对自己有全新的认识。

上海高中辅导书范文第3篇

李毅是个开朗热情的姑娘,一头齐耳短发,个子不高,婴儿肥的脸庞上总是挂着温暖的笑容。她喜欢解释自己的名字:“毅,就是要做事有毅力,不放弃。”而谈及她的求学故事,李毅毫不避讳地说:“我就是一个农村来的土娃儿,上学对我来说不是一件一帆风顺的事情。“但是,李毅坚信,“生而为学,学而为赢”。

从小学开始,李毅的成绩就在班上名列前茅。平日里的小测验总是满分,那些作为奖品的橡皮她收藏了厚厚一摞。每一次期末大考,李毅毫无例外地都是获得第一名,而她的理由是“考了一次第一名,第二次不拿第一就会被妈妈骂的。”也许,从这时起,优秀已成为了李毅的习惯。

然而,李毅生命的转折点始于初中登灜中学。那时候,李毅的母亲患上了腿疾,不得不待业在家,成为这个家里第二个拿到残疾人补助金的人。所有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到本就腿脚不利索的父亲身上。

因为生活拮据,李毅决定每天带饭上学,整个班级、甚至是整个学校,只有李毅一个人选择带饭到教室里吃。几棵青菜,三两拌咸菜,一团米饭,这就是李毅一成不变的食谱。现在,李毅还能从柜子里找到那个微微暗淡的银色饭盒,笑吟吟地说“这个是我的幸运物!”是的,即便是在生活最黑暗、学习压力最大的时候,李毅也咬紧牙关挺了过来。李毅很少和同龄的孩子到镇上去玩,埋头念书,充满灵气的眼眸里闪烁着求学的渴望,稚嫩的心中装着鸿鹄般高远的志向。在踏入高中的大门之际,李毅立下了人生的第一个愿望——当医生。

进入崇明的最高学府崇明中学就读,对这个来自农村的女孩李毅来说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省钱,李毅不得不先在姨母家寄居了一年半,而在文理分科之后,她在学校附近的小路边租下了一间不过二十平米的小平房,月租仅有八十五元。吃饭用的折叠桌子亦是做作业的书桌,低矮的小柜子上摆满了各种辅导书,液化气瓶摆在门边,隔着一张饭桌就是她和母亲的木板床。

但是生活给她的艰辛远不止这些,她需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应对超出她能力范围的课程。农村的英语教学一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从口语到听力,即便是最基础的语法,李毅都是一片茫然。她不得不从头开始自学基本语法,不得不靠着听磁带做课文的听抄来练习听力。为了扩大知识面,面对校图书馆相对丰富的藏书李毅仿佛是一只小老鼠跌入了米缸,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露,每两周读完一本书,有时甚至是每周一本。渐渐地,对于高中的课堂李毅已经驾轻就熟了,作为团支书的她还组织同学到小表妹的小学里去开设英语角,丰富课余生活。

高中阶段,是她追逐梦想的重要历程。在这个时期里,她最感谢两个人。

第一个人是黄海东,她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白领。通过县民政局举办的“蓝天下的挚爱”活动,李毅结识了温柔而漂亮的黄海东。在与李毅结对子之后,黄海东先后资助了她四千五百元,此外还将数本世界名著寄到了李毅的家里。成为李毅最珍贵、最有纪念意义的第一批藏书。李毅说:“我最爱读的是那本《海的女儿》,安徒生笔下的世界里有悲伤与不幸,但却又充满了希望。”之前李毅一直都被社会上热心人的事迹所感动着,但是真想不到,这样的幸运也降临到了自己身上,她也希望,当自己能够驾驭生活的时候也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爱满天下。

第二个人是她的班主任沈向风。李毅对他的描述是“胖胖的,戴着黑框眼镜,有着熊猫一样的可爱,非常宅心仁厚的老师。”如今,沈向风在崇明中学里已经任教有九个年头了,他因为经常照顾家境贫寒的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连续多年被评为“金爱心”的荣誉称号。李毅就是受其恩惠的其中一个学生。沈向风不仅热心地帮助李毅申请学校的助学金,还主动给她免费补课。最让李毅感动的是,沈向风时不时地给她买来水果,满袋子的大红苹果是李毅的最爱。

后来,李毅如愿以偿地考入上海交通医学院的五年临床专业,现在已经顺利毕业,踏上了工作岗位。李毅怀着感恩之心回到了崇明岛,成为县医院的一名儿科医生。她之所以选择回来,是希望“自己能够看着崇明逐步发展起来,及时知道家乡何时最需要我,让我可以回报她“。

上海高中辅导书范文第4篇

当年,中国新千年的头件大事就是抓“减负”。2000年1月7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负担。“减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各地纷纷出台“减负”具体举措。其主要内容有:

课本的选择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的进度和负担。限制了乱买教材和辅导书,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社会、自然课程,每门只准使用一本经审查通过的教科书。任何部门、团体、机构、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小学生统一购买教材以外的教辅材料、图书、报刊和学生用品,更不能以此作为考核、评奖的依据。学校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依据儿童学习和生活规律均衡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下午以活动和做作业为主。不得增加周活动总量,更不得增加学科教学的学时。不得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更不得收费上课、有偿补课。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它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一小时以内。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除语文、数学外,其它课程不得组织考试。首次提出小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取消百分制。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要坚决落实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入初中的规定。任何初中入学、招生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选拔性的书面考试。禁止任何部门、团体、机构和学校,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组织小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读书活动,以赛促销,以赛代销。

减负故事

这一年,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减负”举措也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与争议。当时,该校校长张人利和学校老师们发现,“减负”不是书包轻不轻,作业多不多,活动够不够这么简单,甚至不仅仅取决于教师上课用心的程度。事实上,他们以往更多地关注“怎么教、怎么学”,而忽略了研究学生在什么年龄阶段学什么更合理?更多地关注学科研究,而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本身的研究。在综合了解学生生理、心理和智力的发展水平后,该学校对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进行了改革,提出了按学生的“最佳发展期”设置课程,对他人不敢去动的“主课”进行大胆创新。他们认为,每一门学科都有最佳发展的学习年龄,学生学习某门学科效益最高的年龄段,就是学习这门学科的最佳发展期。而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是逻辑推理差,对数学抽象概念学习比较困难,但模仿能力强,形象思维强,是学习语言最佳时期。根据这样的理念,他们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把抽象思维比较强的学科重心上移,小学一年级不设数学必修课,而通过数学活动课让学生有一些“形感”、“数感”;把形象思维比较强的学科,如外语、语文等“重心”往“下”移,一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

上海高中辅导书范文第5篇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1](P112)。长期以来,我国课堂教学所施行的是传统的传递――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养成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形成过分强调接受、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这种过于强调接受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学习不再是一种乐趣,而是一种痛苦的煎熬。结果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课堂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没有乐趣的地方。这种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如何培养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是当前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转变教师教学思想,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势在必行。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获得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学习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当人类社会步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的浪潮便以不可抵御的态势席卷全球。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教师和学生不得不重新审视知识,重新思考有限的时间和无限的知识之间的关系,使我们不得不在知识的内容、价值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等方面重新选择。自主学习、独立获得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每一个学生未来生存、发展的必备能力。面对信息化的社会,教育必须作出一种选择,作出相应的变革,教育由原来的“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使学生掌握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和技巧,从而能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掌握最适宜的知识[2](P137)。

二、自主学习方式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自主性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激发“我要学”的学习动机,做自主学习的主人。要培养自我识别能力,如通过章节测验、学业考试了解自己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个性特点了解自己的学习差异和学习风格,找到最适合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通过引导,有意识地把它转化为对知识的热烈探求的求知望。据说在曼哈顿计划中负责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就是小时候祖父给他一块矿石,因而激发了他强烈的求知欲,从此爱上科学的。在教学中,创设新异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好奇心就能得到有效的启动[3](P89)。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就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入手,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若突然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他们,刚开始往往像久囚笼中的鸟一样,放飞后不敢飞或不会飞,所以必须进行科学的养成教育和方法指导。教师在实施自主学习教学的初期,要宏观调控好学习过程。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会变得积极主动、科学得法。在此讲讲自主学习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指导:

1.预习指导

预习法,即学生在课前对老师要讲授的新知识进行预先学习的学习方法。它具有对已知知识的复习、巩固、运用的作用,对学习新知识的准备作用,对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作用,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良好心理品质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提前消灭听课中的“拦路虎”,提高听讲水平和笔记水平[4](P106)。

预习应注意的方面:(1)英语课一般每天一个课时,最好在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这样印象较好。(2)初中生要学的科目较多,每节英语课预习的时间最好不超过20分钟。高中生可灵活一些。(3)由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不同,理解记忆能力也不同,优等生预习内容可多一点,钻得可深一点,中下生应尽量保证一些最基础的知识的预习。

2.听课指导

听课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中心环节。预习、复习、作业和应试等环节都是围绕着听课这一环节而进行的。听课,是搞好学习最关键的一环。我国老一辈物理学家严济慈指出:“听课,这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要想学的好,就要会听课[5](P227)。”

(1)听课前应准备好学习用具、书本和英语笔记本等,并集中精力跟上老师的思路。

(2)排除干扰,全神贯注地听课,强调“有意注意”,如在刚好轮到你作值日报告时,如果在课前做好了准备,上课时就能自然、大方地作好报告。当得到老师的鼓励、同学的赞许时,学生的思维很快就会涌入这一节课。

(3)积极思维,主动地听课。英语科在大部分时间里进行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这种上课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符合把英语课上成实践课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培养学生的“五会”能力是极为有利的。因此,要听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4)抓好老师讲课的重点,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EFC SB2B Unit 15 Lesson 57,老师的板书是新词,句型“SO加助动词加主语”的句型,以及句子“Would you like...?”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及时做好笔记,并理解透彻。

(5)认真弄清老师讲课的思路,理解、记忆当堂所学的知识。英语是一门言语课,很多知识需要记忆,课快结束时,要十分关注老师对本堂课的总结。学生应把老师的讲解与自己惯用的思维方法联系起来,充分调动联想记忆等方法,力争当堂记忆所学的知识。

最后,听课者应避免的不良习惯:1.主观判断本节课单调无味。2.不注重讲课者好的观点、思想,专找讲课者的错误之处。3.因为一点小小的理由,如脚步声、咳嗽声而中断聆听老师的讲课等。

3.完成作业指导

完成作业是一种学习,完成作业的过程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是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信息反馈、信息加工的过程,是强化大脑兴奋刺激、建立和加强对新旧知识的神经联系的过程,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1)英语课一般都是在上午,所以中午就可完成上交作业,一般花费15―20分钟的时间,最好能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完成作业。

(2)在做英语作业时,可先背单词,记忆其中的知识点、对话,然后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本课作业。

(3)当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应先独立思考。可先翻书,看笔记,查辅导书、英汉词典,再去跟别人讨论、请教别人等。

(4)有时间和可能的话可注意一题多解和一题多想。一题多解,就是一道题寻求几种解法和学习方法;一题多想,就是每做完一道题后要认真想一想,做这道习题运用了哪些词组、句型、知识点,这道习题主要考查什么?这道习题能不能变一变,从另一角度出题?等等。

(5)作业应保存好。应将英语作业保存好,这样到复习时,可随时拿出来参看。作业是学生平时辛勤劳动的成果,不注意保存好,就等于白白丢掉了自己的劳动果实。

(6)从一些优秀生的经验来看,他们在完成了当天的学习任务之后,会用空闲的时间,做一本与当天学习内容同步的英语辅导书(辅导书要有答案,答案越详细越好,而且要有答案的批注,哪怕字数不多,但却是解题的关键)。这样做直接促进了课内的学习。

4.课后归纳指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学生的知识会不断增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形成知识的系统性,教师可教给学生归纳的方法,指导学生适时的归纳,使学生自觉地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学习,长期训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教育的功能不仅是传承文明,还应让学生的能力、心理、人格诸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多鼓励,慎批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同他人协作、交流的能力和习惯,以及锐意创新、不懈追求、敢于展示自己的精神风貌。在现在的教学中教师虽然退出了绝对支配的地位,但其重要作用并没有被削弱,要求反而更高。教师除了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外,还要灵活应对自主学习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拓展延伸中学生提出的开放性问题,并作出及时评价。这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地备课,广泛查阅资料;具有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旭远.新课程 新理念[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世富.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

[4]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上海高中辅导书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内地新疆高中班 预科化学课程 学习经历 学习需求 学习态度

1 问题的提出

为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强新疆人才培养工作,国家自2000学年开始在北京、上海、天津等12个内地经济发达城市设立内地新疆高中班(以下简称内高班),招收新疆品学兼优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就读高中[1]。其后,内高班年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共在24个内地经济发达城市设立内高班[2]。内高班学制4年,含预科1年。学生不分民族统一编班,使用汉语文授课。预科重点补习初中的汉语文、英语和数理化课程,以达到初中毕业水平[3]。除预科一年独立编班外,内高班在高中三年实行与办班当地学生混班办学[2]。

笔者所在学校自2002学年开始承担设立内高班的任务。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内高班预科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和一定的学习能力,符合学习高中课程的基本条件。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是教师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起点,内高班预科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适当的重构以适应客观实际的要求。化学课程是中学重要的理科课程,也是中考和高考的考试科目之一。因此,极有必要了解内高班预科新生的初三化学课程学习经历和对预科化学课程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所持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判断和行为倾向[4],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包括对化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同伴交往等内容,它既是学生在以往化学课程的学习结果之一,也是影响其在日后化学课程的学业成就和学习表现的重要因素,内高班预科新生的化学学习态度值得人们给予足够的关注。因此,笔者开展相关主题的问卷调查以进行较全面的试探性研究。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以笔者所在学校内高班预科4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由于学生分别来自新疆各地区的城市或农村,且由新疆教育主管部门分派,研究对象也具有随机抽样的特点。其中,男生17人,女生28人;学生均为“民考汉”(指参加所在地区中考时使用汉语答卷,主要报考汉语授课的高中的少数民族学生)或“汉考汉”考生,其中24人曾在新疆区内初中班(简称内初班)学习;学生的内高班升学考试物理与化学科目总成绩为40.5~144分(总分150分),平均分为114.4分,90分以上的有37人,120分以上的有22人。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5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2.2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是笔者自编的调查问卷。该调查问卷共分为个人信息、学习经历、学习需求和学习态度4部分,问卷内容由笔者参考相关文献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已咨询过化学教育领域专家和资深中学化学教师,并且作出相应修改。在调查问卷正式施测前,笔者已反复完善调查问卷各题目的文字表述。

个人信息部分了解学生的性别、生活地区等背景信息。学习经历部分有2道题目,分别了解学生在初三参与某些化学学习活动的频率和拥有的化学课外辅导书的数量。学习需求部分有3道题目,分别了解学生对预科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需求、愿意参与哪些化学学习活动,并由学生自陈具体的学习需求和期望。

学习态度部分参考PISA 2006科学态度素养的维度[5]和学生问卷中科学态度的部分项目[6]来设计。学习态度部分有45个项目,分为对化学学习的自信心、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同伴互动3个量表,共7个分量表。其中,对化学学习的自信心量表分为化学学习自我效能(5题)、完成特定化学实验的自我效能(6题)和化学学习自我概念(6题)3个分量表;对化学学习的兴趣量表分为对化学学习的喜爱(6题)、对特定化学实验的兴趣(6题)、化学学习的工具性动机(6题)和化学学习的未来性动机(4题)4个分量表;同伴互动量表包含6个项目。这8个量表均是李克特4点量表,学生需要从每个项目的4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选项,分别给予4、3、2、1分。项目得分愈高,愈代表学生对项目内容持有正向的态度(非常同意、非常有兴趣、轻而易举);反之,则代表持有负面的态度(非常不同意、非常没兴趣、不能完成)。整份量表并未经过试测,但在本研究中,整份量表的Cronbachα值是0.91,各量表的Cronbach α值在0.71至0.87之间,符合量表编制的要求。

2.3 研究程序

问卷调查在内高班预科第一节化学课实施。笔者先向学生介绍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笔者所在学校化学课程开设安排和广东省高考的基本情况,随后即实施问卷调查,学生填答问卷的时间是20分钟。所有回收问卷数据均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3 调查结果

3.1 学生的初三化学课程学习经历

根据调查结果,53.3%的学生表示经常进行化学实验,46.7%的学生表示有时进行化学实验。这表示学生在初三化学课程具有不同的化学实验经历,近半数学生缺少充足的化学实验训练。另外,24.4%的学生表示经常参与化学专题研究,高达75.6%的学生表示以往较少参与该类活动。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缺少系统地进行实验探究的经历,可能缺乏足够的科学过程技能,其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易受限制。

在师生课堂互动方面,55.6%的学生表示有时会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这部分学生欠缺个人表现的主动性。这可能是他们自信心不足而畏惧回答教师的提问,也可能是他们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已经习惯了直接接受的学习方式所致。

分别有35.6%、46.7%的学生表示有时、几乎或从来没有在课堂上独立进行化学主题内容汇报,只有17.7%的学生表示有较丰富的经历。这一结果与初三化学教师的教学内容安排有关。相对而言,曾参与该类活动的学生具有较多的学习和表现机会。

只有13.3%的学生表示经常阅读与化学有关的科普书籍和刊物,分别有64.4%、22.2%的学生表示有时、几乎或从来没有阅读过这方面的资料。这表示大多数学生较少阅读与化学有关的科普书籍和刊物,他们了解化学知识的渠道可能仅来自初三化学教科书和化学教师的教学活动。本研究同时以学生拥有的化学课外辅导书的数量作为衡量其化学学习机会的一种方式。40.0%的学生表示没有化学课外辅导书,28.9%的学生表示有1本,31.1%的学生表示有2本或以上。学生拥有的化学课外辅导书数量越多,代表其相应的自学的机会越多,以上数据均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机会有较大差异。

3.2 学生对预科化学课程的学习需求

84.4%的学生认为预科化学课程在复习初三化学课程内容的同时,应该补充适量的高一化学课程内容,11.1%的学生认为应该直接根据高一化学课程内容进行教学,4.4%的学生认为仅需要复习初三化学课程内容。许多学生在陈述题都表达出预科化学课程需要复习和巩固初三化学课程内容的意见,希望教师能够做好初三和高一学习内容的衔接,“细讲一些对我们来说较难的知识”,“多讲初三上、下册几个重要单元”,更“希望自己在预科这一年把初中落下的功课补回来”。

笔者列举6种化学学习活动供学生选择(可多选),按照选择率的高低依次是:经常到化学实验室上课(86.7%)、经常亲身完成化学实验(73.3%)、进行一些化学专题研究(64.4%)、独立设计和完成化学实验(44.4%)、较多个人发言的机会(40.0%)、有大量的化学习题训练(40.0%)。许多学生在陈述题也重复提出相应的要求,希望教师“在课上多讲一些有关化学的课外知识”,“任课老师上课时不要太严肃”、“上课生动有趣,不要太枯燥”等。

3.3 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

3.3.1 化学学习自我效能

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是学生个体对自己有效解决化学学习问题、克服困难的一种自我知觉和评价。该分量表各项目的平均得分在2.62~3.04之间,学生的化学学习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77.8%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清晰了解在化学课程遇到的学习困难,86.7%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克服学习困难,但只有55.6%的学生表示自己能够理解最难的学习内容。“最难的学习内容”是因人而异的,但是近半数的学生在面对自己认为困难的学习内容时缺乏自信心。虽然有72.7%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化学课程要求的化学实验,也只有53.3%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具有熟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通过男、女生评分的t检验,男、女生的评分在该项目上有显著差异(M男=2.94,SD男=0.90,M女=2.43,SD女=0.74,t=2.074,p=0.044<0.05)。与女生相比,男生在“具有熟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这一问题上更具自信心,这可能与男生更倾向于动手实践的心理特征有关。

3.3.2 化学学习自我概念

化学学习自我概念是学生个体对自己拥有的化学学习能力和学业成就的一种自我知觉和评价。该分量表各项目的平均得分在2.36~2.96之间,学生的化学学习自我概念处于中等水平。75.6%的学生认为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是容易的,66.7%的学生认为其很容易就学会新的知识和一直都具有良好的表现,62.2%的学生认为其很容易就了解新的观念。59.1%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在化学课程的测验或考试中获得较好的成绩,但只有38.6%的学生认为化学是其初中阶段表现最好的科目之一。这意味着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能力和个人表现持负面、消极的态度,学生的初三化学课程学习经历对其化学学习自我概念影响甚巨,而这种负面影响又会延续不断。进一步的分析显示男、女生的评分在“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是容易的”、“我很容易就学会新的知识”这2个项目上有显著差异(项目1:M男=3.35,SD男=0.93,M女=2.71,SD女=0.71,t=2.593,p=0.013<0.05;项目2:M男=3.18,SD男=0.88,M女=2.64,SD女=0.62,t=2.378,p=0.022<0.05)。以上数据表示男生比女生更强烈地认为自己容易学习化学课程,这一结果也符合人们认为男生容易学习理科的社会印象。

3.3.3 对化学学习的喜爱

对化学学习的喜爱分量表是了解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内在动机。该分量表的项目得分越高,越能表示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动力是出于对该学科的爱好,能够从该学科的学习中获得满足和喜悦的感受。97.8%的学生表示不会放弃化学课程的学习,93.3%的学生喜欢获得化学课程的新知识和乐意完成习题。在对以上项目持肯定态度的学生中,可能有一些学生是考虑到化学课程的重要性而表示同意的。结合其他项目的回答情况,即分别有88.9%、86.7%的学生表示在学习化学课程时会感到愉快和对学习化学极感兴趣,这能够充分说明学生对化学学习持有强烈的喜爱态度,具有较强的化学学习内在动机。

3.3.4 化学学习的工具性动机

化学学习的工具性动机分量表是了解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外在动机。该分量表的项目得分越高,越能表示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动力是由于肯定该学科具有的独特价值,并且认为该学科的学习将有助于下一阶段的学习需要或未来的发展。学生对6个项目均持肯定态度,即肯定化学的独特价值,对化学学习具有较强的工具性动机。对于努力学习化学课程将获得何种收益,100%的学生认为能够增加对科学的认识和了解,97.8%的学生认为有助于了解生活上的一些问题,91.1%的学生认为能够应对高中的学习任务和考试,但只有77.8%的学生认为能够带来学校和教师的良好评价;在未来发展方面,88.9%的学生认为将对其未来从事的职业带来帮助,84.4%的学生认为能使其人生前景变得美好。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的态度与化学课程宣扬的“化学是中心学科”、“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化学能够造福社会”等观念相一致。

3.3.5 化学学习的未来性动机

化学学习的未来性动机分量表是了解学生在未来学习化学课程或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工作的意愿。88.9%的学生愿意在高中阶段多修读一些化学课程,只有46.5%的学生愿意在大学就读与化学有关的本科专业,分别有38.1%、32.6%的学生愿意在大学毕业后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工作或研究。以上数据一方面表示学生具有多元化的学习兴趣和就业愿望,另一方面也让人怀疑:这是否由于化学“有毒”、“危险”的负面印象促使学生对就读与化学有关的本科专业、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工作或研究失去兴趣?对于在该分量表中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教师有必要为其提供额外的学习机会和持续维持其化学学习的未来性动机。

3.3.6 对特定化学实验的态度

完成特定化学实验的自我效能分量表和对特定化学实验的兴趣分量表借鉴了PISA 2006以具体情景了解被测者对某些科学主题具体态度的测试方法。2个分量表选择的6个化学实验均来自人教版初三化学教科书。2个分量表分别了解学生对完成这6个化学实验感到的难易程度和兴趣程度,学生对这6个化学实验的态度评分分别列于表1和表2。

学生对这6个化学实验的自我效能评分相差颇异。只有实验3、5和6的平均得分在3分以上,其中得分最高的实验3达到3.34分,91.0%的学生认为该实验容易完成,该比例也是6个化学实验中最高的。得分最低的实验4为2.60分,55.5%的学生认为该实验完成困难;事实上,该实验的实验步骤并不复杂,其得分不高可能与部分学生不熟悉该实验的具体内容而给予低分有关。除实验3以外,24.2%~55.5%的学生对其余的5个化学实验感到完成困难。这说明部分学生的实验自我效能较低,需要接受适当的化学实验训练,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自我效能。

学生对这6个化学实验均感兴趣,这6个化学实验的平均得分均在3分以上,分别有77.8%~90.9%的学生表示感兴趣。得分最高的实验6达到3.50分,感兴趣的学生比例总共达到90.9%,表示非常有兴趣的学生比例也达到61.4%。另外,学生对一些化学实验既感兴趣又感到完成困难,6个化学实验在自我效能和兴趣这2方面的得分排序无必然联系。

3.3.7 同伴互动

同伴互动量表是了解学生在化学课程中与同学互动的意愿。88.9%~95.6%的学生对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化学课程学习经验或知识总结、讨论双方遇到的学习困难等持肯定态度,100%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与同学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化学实验。以上数据均表示虽然学生间相互认识的时间并不长,但对相互交流、合作和帮助具有较强的意愿和较开放的心态。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评价同学的化学课程学习情况持中立态度,对该项目选择同意的学生比例仅达到60%。选择不同意的学生可能是考虑到同学间的人际关系而选择回避,也可能是以往缺乏评价同学学习情况的经历而对自己的评价能力存疑。另外,男、女生的评分在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化学课程学习经验或知识总结这2个项目上有显著差异(项目1:M女=3.43,SD女=0.63,M男=3.00,SD男=0.71,t=-2.105,p=0.041<0.05;项目2:M女=3.43,SD女=0.63,M男=2.94,SD男=0.90,t=-2.131,p=0.039<0.05),至于是何原因促使男生具有相对较弱的态度则待日后深入探讨。

4 讨论与建议

4.1 预科化学课程的设计

概而言之,学生对预科化学课程的学习需求可以归纳为以下4方面:巩固基础、适当提高、强化实验、激发兴趣。笔者将在日后的预科化学课程中尽量通过合适的教学活动逐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笔者在接手预科化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时,曾对该课程的定位思量良久。笔者认为预科化学课程必须能够顺利衔接初、高中化学课程,因而不应该是对初三化学课程的重新学习或简单复习,而应该是通过深化初三化学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减少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产生的各种迷思概念,建立或健全完整与科学融贯的心智模式,形成精致的化学知识和严密的知识结构。在落实上述要求的前提下,教师有必要以专题形式适当穿插补充高中化学课程重要的基础知识(物质的量、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使学生能够从更宏观的视野反思初三化学知识,并为高一化学课程的学习分散学习难点和减轻学习负担。

本研究发现学生的化学实验经历差异甚大,学生对进行化学实验有强烈的愿望。化学实验不仅是一种认识化学知识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解科学探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希望通过一系列引导式实验或开放式实验,逐步让学生形成提出假设、下操作性定义等科学过程技能,切实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体会科学是实验探索、论证和解释的过程。

某位学生提出“化学方程式带加汉意,多教读法,有便于背诵”,这显示部分学生通过机械记忆学习初三化学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加强学法指导,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整理方法也成为预科化学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本研究同时发现许多学生对于在公开场合发言持保守或抗拒的态度。合理地组织语言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学生必须具备和不断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笔者拟选择一些重要的初三化学主题知识,由学生整理其内容并作口头汇报,籍此提高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整理和口头演说能力。

4.2 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学生对化学学习具有中等强度的自我效能、自我概念和未来性动机,具有较强的内在动机、工具性动机和同伴互动态度。PISA 2006将对科学学习的自信心分为科学学习自我效能和科学学习自我概念2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否具有充足的自信心将影响其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和对未来的学习期望,而且自我效能与学习表现很可能是互惠的[5]。一些研究已经显示自我效能、自我概念与科学学习成就有密切关系。刘燕儒[7]使用PISA 2006芬兰、加拿大、爱沙尼亚、日本、香港与台湾6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探讨自我效能与科学学业成就的关系,结果显示学生的自我效能与科学学业成就具有显著正相关,而且自我效能对科学学业成就有影响力。陈玉桦[8]使用PISA 2006台湾的数据建立科学学业成就的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内在动机对自我概念与科学学业成就有直接影响效果,而且内在动机较工具性动机强烈;工具性动机对科学学业成就没有直接影响效果,必须透过自我概念对科学学业成就产生间接影响效果;自我概念在个人动机与科学学业成就之间起到中间变量的作用。换而言之,增强学生对科学学习的自信心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业成就。由此可见,除了常规的教学设计,如何激发学生形成正向、积极的化学学习态度也是教师在预科化学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不可否认,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厌倦和逃避与化学教师不恰当的教学方式不无关系;教学呆板、只重视机械记忆、忽视化学实验、一味强调解题训练都可能是造成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渐趋负面、消极的主要原因。因此,预科化学课程需要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结,提供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这或许能够为学生带来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3 未来的研究建议

虽然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有必要持续不断地追踪学生化学学习态度的变化情况。日后可以尝试建立动态的化学学习态度调查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水平,为实施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

囿于研究条件,本研究仅以笔者所在学校内高班预科4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不记名调查且人数有限,未能深入分析不同化学学业成就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有何差异。笔者计划在日后尝试联系广州其他设立内高班的高中,采用整群抽样对所有预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期获得更深入的研究结果。

内高班预科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预科化学课程也具有独特性,但却一直鲜见与之相关的教学研究报道。内高班预科化学课程的设计、学生在化学课程的学习表现等主题也值得日后深入研究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内地有关城市开办新疆高中班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教民[2000]2号

[2]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扩大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规模的意见.教民[2005]10号

[3] 教育部.关于印发《内地新疆高中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民[2000]8号

[4] 杨治良主编.简明心理学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75

[5] OCED. PISA 2006: Science Competencies for Tomorrow′s World, Vol. 1 Analysis. Paris: OECD, 2007

[6] OCED. PISA 2006 Student questionnaire. pisa2006.acer.edu.au/downloads/PISA06_Student_questionnaire.pdf

[7] 刘燕儒.自我效能与学生科学成就关系之探究――以PISA 2006数据库为例.南投:暨南国际大学比较教育学系,2010

上海高中辅导书范文第7篇

沉重的课业负担,频繁的考试竞赛,巨大的升学压力,使孩子们失去了快乐,“累”成了他们花季岁月里不约而同发出的叹息。

课业负担重,让孩子喘不过气

2013年7月25日,湖北宣恩一中部分学生因不满学校暑期补课,将书本从教室往楼下扔,继而发展为撕烂书本,纸屑漫天飞扬。该校校长龚光太介绍,校方决定今年暑假从7月30日开始,8月22日结束。对于这个“掐头去尾”的假期,在当地重点高中里,宣恩一中“补课的时间已经算是短的了”。

2013年7月31日,浙江省教育厅公布了《中小学校“减负”工作暗访检查情况的通报》。通报显示,省教育厅组织省督学赴5个县(市、区)的12所中小学校,通过随机访谈、实地查看、翻阅资料和问卷调查等形式暗访检查发现,嵊州市嵊州中学初中部、东阳市歌山镇第一初级中学和南马镇初级中学、武义县武阳中学这4所自称100%遵守减负制度的学校,学生课业负担普遍较重,严重违反“减负”规定。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样的口号喊了几十年,各地的“减负令”多达上百项,可是,“减负”就像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手上的巨石,每天被推上山,又滚下来,周而复始。

2013年上半年,湖州市吴兴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专题调研组,对该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发现,虽然近年来强化“减负提质”、推进素质教育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但与此同时,“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老师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十分突出,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缓解,甚至有进一步加重趋势。

对该区4所中小学1215名学生和1427名家长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很多家长一味地给孩子购买课外辅导书籍和练习册,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使学生身陷“题海战术”,身心疲惫不堪。

调查中,74.1%的家长给孩子购买了课外辅导资料,只有14%的学生每天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后,没有或基本没有安排课外作业,30.4%的学生平时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

虽然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控制校外补课现象,特别是严禁在职教师有偿家教,但事实上近年来参加校外辅导的学生越来越多,有偿家教现象也难以根本遏制。

吴兴区人大常委会在调查中发现,51.4%的学生参加校外辅导,其中中心城区学生参加校外辅导比例高达78.9%,且28.1%的学生补课3门以上,18.1%的学生每周参加校外辅导时间8小时以上,基本没有休息和娱乐时间。

“除了文化课,还有名目繁多的艺术类辅导,一些缺乏艺术天赋和兴趣爱好的学生,也在家长安排下参加各类艺术辅导班。”参与调研的吴兴区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说,特别是经商或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家长,往往更多地安排子女参加校外辅导。“不仅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在补课,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也在安排补课,甚至比例更高、负担更重。”

2013年7月19日,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2013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显示,“学业负担过重,锻炼时间过少,营养严重过剩导致学生体质下降”。2012年,我国6—15岁儿童中,城乡女孩超重以及肥胖比率高达21.5%;男孩超重及肥胖比率高达32.3%。

“过重的负担,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中国教育之弊、中华民族之痛。”8月2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发文疾呼。

是什么造成“减负困境”

据了解,早在1955年7月,教育部就发出新中国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1988年5月,国家教委规定,“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2000年2月,教育部紧急通知,要求“切实把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下来”;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把“减负”上升为国家战略。

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却越减越重。有专家认为,造成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还是应试教育体制造成的。

在一个家长QQ群里,不少人对学校“减负”反映强烈——考试制度没变,光“减负”有什么用?目前的考试选拔机制,一次考试定终身,一分之差决胜负,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榨出点滴分数,学生“拼性命”,家长“拼财力”,老师“拼时间”,谁还敢想“减负”的美事?

吴兴区人大常委会的调研发现,“高中择校竞争十分激烈,中考压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高考。”“为了考取重点高中,很多学生未雨绸缪、自我加压,学校也在自觉不自觉地加重学生学习压力。”

奥数、美术、音乐等原本给学生带来快乐的兴趣爱好课目,正在中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成为择校和加分的工具,陷入畸形发展的状态。

“很多缺乏艺术特长的学生,为了争取中考加分,盲目参加各类艺术辅导班。特别是出台艺术类加分当年考级才有效的政策后,出现初三学生集中突击补课现象,问卷调查的235名初三学生中,21.7%的学生参加各类艺术辅导班,使原本紧张的课业负担进一步加重。”参与调研的吴兴区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说。

虽然教育部门已全面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成绩排名,但社会对一所学校优劣的评价,仍是以考入重点学校或名校的学生比例为首要评判标准。调研也发现,社会各界对中、高考状元的过分追捧和对升学率的过多关注,无形中增加了学校的教学压力,阻碍了教学改革步伐,影响了素质教育进程,同样,也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

对家长而言,无论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还是为了孩子就业的“里子”,都在给孩子“增负”。很多家长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都想给自己的子女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和环境。

但由于家长自身对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缺乏科学认识,家庭教育容易发生偏差,往往期望过高、定位不准确,看不清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异。有些家长急功近利,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往往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由,互相攀比,盲目跟风,不断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

“学生在家长的思想灌输和压力下,自觉不自觉地加重了自己的课业负担。学校在推进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受到了来自家长方面的压力,不少家长抱怨学校放学时间太早、布置作业太少。”参与调研的吴兴区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说。

如何走出减负困局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事关教育事业改革和学生身心健康的一件大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一起努力,共同搬掉学生身上的“大山”。

在加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上,教育界人士把片面的人才观称为“万恶之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发现,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到前15名,54.7%的中学生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读博士。

有关教育专家指出,广大家长树立科学、理性的人才观,是减负的重要前提。不过,引导家长乃至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必须有政府引导,有机制保障,禁止就业歧视,摒弃学历崇拜,代之以公平就业,能力优先。

一个鲜明的对照是,德国非常重视职业技术教育。许多学生不考大学,而是去考消防师、美容师等各种证照,同样可以受到社会的尊重。在德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分流,一半以上进入职业教育。而在我国,虽然职业教育就业率不低,职教生的就业工资有的甚至超过了博士生,但很多人的内心并不认同。

“政府一减负,培训跟风涨”。多年来,在“减负”政策执行过程中,一些相关利益主体的跟风造势和“劣性互动”,成为减负屡减不降、频频反弹的重要原因。

吴兴区人大常委会在调研中发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区仅中心城区范围内就有各类教育培训机构127家,其中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的62家,很多培训机构不具备教育培训资质。”

“泛滥的校外培训机构既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给学生和家长带来沉重负担,亟待整治规范。”该区人大常委会的调研报告如此呼吁。

小学累,初中苦,高中拼,大学玩——有人如此概括中国教育。而按照学生的发育、成长和认知规律,恰恰应该是小学“玩耍”,大学“玩命”。这不能不说是教育制度设计的一个缺陷。

专家建议,通过调整学制,打通小学和初中的通道,采取九年一贯制办学体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制度设计。这样,就能够使义务教育过程不间断、不折腾;这样,就需要淡化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种升学考试;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负担推移到高中及以后。事实上,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区县正在悄然推进这一办学体制。一旦时机成熟,应该向全国推广。

8月22—29日,教育部新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在全社会公开征询意见。

“十条规定”对于作业量作出了严格要求,小学阶段不能留书面作业;小学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学校和教师不得在课余时间、寒暑假、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

上海高中辅导书范文第8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学;情感教学;能力教学

“素质教育”这个词已经成为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了。那么,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似乎也很难一言以蔽之。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应试教育是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片面而近视的教育。因此,在我的理解中,素质教育应该是以追求教育的长远意义为目标的教育。它应该是一种发展性的教育,即适合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而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情感教学和能力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下面就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

一、情感教学

1.丰富解读作品

“文学即人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对教材的把握中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小说《项链》为例,先前的教参往往把主人公玛蒂尔德定性为一个极端虚荣的女子,并作为一个反面教材来告诫我们极端的虚荣心会导致悲剧。当然,这是不错的。但如今,我们在看到其虚荣心的同时,还注意到玛蒂尔德及其丈夫以自己诚实的劳动去偿还债务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整整持续了十年,这种“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和守信的品质是不能被忽略的。人既然是一种复杂的生命体,那就不应该进行简单化的分析。经典作品之所以经典,也恰恰在于其深刻的诠释,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

2.感动自己

对作家而言,想感动读者,必须先得感动自己。那么,对教师而言,要想感动学生,也必须先感动自己。因此,备课中的这一环节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对于文学作品的体认,有的源于对人类共通情感的天然感动,有的源于生活经验,有的源于对文字的较强的敏感性,无论怎样,只要在自己被触动的地方,我们都应该停下匆忙的脚步,细细品味,然后将自己的感悟通过多种适合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使他们能更加深入地体味文学作品的内涵。

3.了解学生的情感倾向和情感表达方式

有时候,作品中的精彩处同学们能找得出来,但常常难以沉浸其中去品味其妙处。这时,教师应该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引领学生、感染学生。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音乐或者视频。在此之前,我们也可以通过设置预习问题,来了解学生的情感倾向甚至情感表达方式,以期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4.注重课堂中的情感互动

哲学的魅力在于其深刻的思辨性,数学的魅力在于其严密的逻辑性,而语文的魅力恰在于其丰富的情感性。语文的情感倾向是它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最本质的区别。语文教学不单单只是一种认知活动,更应该是一种情感交流活动。在这种交流中,既有教师被作品感染后又融入了自己情感体验的情感表现,更有被作品和教师所唤起的学生的情感。在情感的共同体验中师生产生共振,最终有望综合高效地完成教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等教学任务。

5.课外相关知识和问题的拓展

课堂上的有益体验也会促成学生在课后对相关知识和问题引发的兴趣。为了使这样的后续影响力得到深化,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后拓展性作业,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地体味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使语文教学回归到其情感教学的层面,才能为素质教育奠定丰厚的发展基础。

二、能力教学

1.评价一个事物如果一概地肯定或者一概地否定,都将是片面的

因此,对应试教育的评价,我认为,也不应该一棒子打死。应试教育中对于基础知识的强化和训练还是必要的。我们不应该因为提倡素质教育就谈“应试”而色变,这就如同社会文明的前进发展不能丢弃优秀的传统,新教材的编订也需要保留相当的经典篇目一样,素质教育的实施中也可以保留一些应试教育的有益的做法。对“应试教育”我想说的是,我们反对其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而不是反对其所有的做法。

能力的培养是基于一定的基础知识的积累的,许多基础知识的掌握需要机械性的重复记忆。因此,一些强化的训练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2.锻炼和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流畅的语言表达是沟通交流的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学生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吞吞吐吐,词不达意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的表达能力欠佳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课堂语言不同于口语,它带有更多书面语的特征,这同时也反映出学生书面语汇的贫乏。针对这一现状,加大阅读量,多积累,多表达是唯一有效的途径。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就要给予学生更多锻炼的机会,设置的问题也要根据表达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有意识地营造新型而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愿意说,敢于说。

3.训练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能力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情感的投射自然是不可或缺的方法,而掌握一些通常的分析理论和分析方法更有利于站在一定的高度对作品做深入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作品时,需要教授一些有关文学批评的理论,这样,在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同时,也能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4.厚积薄发,逐渐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是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而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小学的字词语的基础训练到高中阶段对思想内容、结构布局以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高难度的要求,这期间的积累过程是非常漫长的,我们需要积累的是对生活的体察、在大量阅读中对作品的体味,还要总结一些写作技巧。现在一些作文辅导类书,只注重技巧和分析,如果想通过看几本作文辅导书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水平的提高还有赖于计划性、系统性的有效训练,有赖于持续不断的长期积累。

无论是情感教学还是能力教学,都是围绕着发展教育这个目标的,只有个人的潜能得到发挥,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才会创设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这样也会反过来促成国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我想,或许,这便是提出素质教育的初衷吧。

上海高中辅导书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新课标;课外作业;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137-0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将“人的发展”明确为语文课程的两个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可见,“人的发展”在语文课程内的地位完全确立和落实下来了,这种在语文课程内确立和落实下来“人的发展”,形成了语文课程的“人文理念”。

“作业”是教学的过程中的一个常规环节,也是评价学生知识掌握能力与形成情感体验的一种重要的途径。朱绍禹说过,“只有练习,听说读写的技能才能成为自觉的本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在练习作业时,才能达到最高点”。我们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业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然,优秀的作业布置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创新的思维方式。当代《教育大辞典》解释得很详细,把作业分为“课堂作业”与“课内作业”两大类,以下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优化高中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几点思考。

一、充分考虑学科的教学目标设计作业

一方面,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共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三大领域,其中认知领域有理解运用、评价等六个层次,而六个层次又是相互递进的,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已经达成了识记与理解的两个比较底层的目标,那么在布置作业时就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在识记与理解上面。可以把作业放在更高的层次上面设计。

另一方面,作业的布置应该符合课堂的教学目标,我们要根据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有层次、有度、科学设计作业,使布置的作业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将课堂的讲解的内容同我们的作业设计密切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会更加的认真,目的更明确了,而做作业时,能体验成就感。以《登高》为例:有人认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无边”“不尽”有些多余,请你结合诗歌的意境,谈谈你的看法。这个题目看似比较难,但是根据教学目标,这是符合理解诗歌广阔无边的悲怆的意境的教学目标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很好的掌握本诗歌的内容,就不能做一个很准确的回答。

二、作业的选材与题目要典型

首先,题型的设计既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的特点,激发学习的兴趣,比如,我们在学习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阅读《史记》,谈谈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解。这样的作业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因为《史记》对于他们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和司马迁的写作目的链接起来了,这样符合他们的学习特点。

其次,适应考试要求,有利于学生实习和掌握平时考试尤其是高考的题型。我们要研究与借鉴考高题型,填空题、简答题、选择题要合理有序地搭配。题量适当是前提条件,其中的基础知识,理解运用,拓展提高,鉴赏探究各占一定的比例。高考题型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特别是诗歌的鉴赏,必修四的诗词占了很大一部分,学习了之后,可以进行一定课外拓展,我们可以选一些典型的高考题型让他们做。

三、以探讨的方式设计作业

高中生的生活基本上都两点一线,生活相对比较单调,所以,对于平常纸质的作业形式兴趣不高。我们能否换一种方式让他们完成,比如和学生谈论生活、探讨价值观方式,或是让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完成自己的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与探讨。语文老师可以布置更开放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后自主讨论完成,比如学完《雷雨》后可以探讨对于周朴园与鲁侍萍的人物性格特点,与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四、作业的设计应该适当地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太过于“预设性”的作业会弱化学生的主动创造的意识,扼杀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生成性”的作业可以打破束缚学生思维的枷锁,可以让学生自由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关注他们的心灵成长,在设计作业时,可以适当结合课内外的阅读,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比如讲完《雷雨》我们可以布置一个作业:看该剧的电影,并写一篇观后感。还可以通过阅读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来品读作家的思想境界、人格魅力、道德情操。

五、教师适当自编习题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不难发现,名目繁多的学生配套的作业和课外的辅导书越来越多,但都是简单的旧体重组,重复出现的几率很高。因此,作业的质量相当的不乐观。而老师自编题目是语文老师专业化发展的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大部分的老师已经习惯了现成的旧体,很少有老师自己去编练习题。老师自己能够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能在适当地时候自己编一些题目提供给学生完成,那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需要,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比如,作文的教学。

总而言之,学生的人格、思维、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的是长期的积累。新课程需要创新型的教师,如果教师不能够常教常新。“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们对于有效地设计作业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因为好的作业设计,不仅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为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四月.

[2] 宋广文.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与学生学习关系的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09

[3] 肖艳芳.《改进语文作业设计,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

[4] 辞 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上海高中辅导书范文第10篇

由于自主选拔试卷由大学老师命题,针对的又是全国各地的优秀高中生,所以出题难度和范围并不严格受高考考纲限制。就难度而言,大部分高校自主选拔的物理试卷比高考难。不过,从近些年的命题趋势看,考试难度总体而言是逐年降低的。考生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考试范围。由于同一所高校的自主选拔试卷全国是统一的,所以对于不同学校的学生而言,一定要注意各校历年真题的出题规律和线索,对某些知识点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充,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利用有限的时间作有效地准备。

“门派”指南之2012年复旦“千分考”物理部分解读

复旦千分考由于题量多(200道)、题型单一(均为单项选择),所以不可能出过程复杂或难度太大的题目。2012年复旦选拔测试试卷物理部分有16题。知识点分布如下:

力学:运动的相对性、斜抛运动、通过p-v图求功、动量定理、弹簧的弹性势能、波动方程。

热学:热力学第一定律、多普勒效应、分子动理论、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电学:电路故障、部分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场中的导体(两题)、光学、原子物理:光的折射(两题)、单缝衍射两题(深度超纲)、双缝干涉、波粒二象性(微观实物粒子)。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只有16道选择题,但涉及超纲的知识点很多。参照2012年高考大纲,完全不超纲的题目仅4道。可见,如果考前不做准备,很难得高分!另外,16道题中,有5道题出在光学部分,有2道涉及电场中的导体,说明试卷在知识点覆盖方面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来看两道考试真题:

145.关于单色光作单缝衍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央亮纹最宽 B.中央亮纹最亮

C.单缝衍射现象与干涉无关

D.衍射花样是多束光干涉的结果

这道题涉及大学物理知识。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是由次波相干叠加而成的。所以答案应为C。只学过高中物理的学生几乎很难作出正确选择。

151.一端固定的弹簧振子水平放置在光滑平面上,开始时有一个方向与弹簧平行的冲量I作用下运动,以后振子每次经过平衡位置时,都有一个与速度方向一致的冲量I作用于振子。已知弹簧的最大伸长量为L,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振子的质量为m,为使弹簧达到最大伸长量,弹簧振子要经过的全振动次数最接近( )

A. B. C. D.

这道题涉及动量定理、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定量表达,答案为C。对考生而言,动量为选学部分,有些学校根本不教的,即便是选学动量的学生,要求也很低。至于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定量表达则是物理竞赛要求。

“门派”指南之

2012上海交大物理部分解读

2013年“华约”自主选拔考试中的物理学科独立成卷,物理的分量更重了,题型上肯定会有所调整。但是,“华约”的总体风格不会根本改变。因此,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2012年“华约”的物理考试情况。

2012年“华约”的物理与化学合卷,称为“自然科学”。其中物理部分一共11道题,选择题7道、实验题1道、推理论证题1道、计算题2道,总计70分(化学部分为30分)。

由于试卷题型丰富,特别是有实验、推理论证、计算这样的大题,“华约”试题难度更大一些。2012年“自然科学”考试卷物理部分的知识点分布如下:

力学: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测重力加速度)、机械波、动量定理、斜抛运动。

热学:分子动理论、内能。

电学: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容器、静电平衡状态、电磁感应、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

光学、原子物理:全反射、光电效应。

由此可以看出,“华约”物理考试涉及的超纲知识点也很多。参照2012年上海的高考大纲,完全不超纲的题目仅5道。另外,受题量限制(共11道题),知识点的覆盖面较小。

计算题主要考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其他学校对这部分知识要求很高,常常作为高考压轴题出现,所以这道题目对外省市考生而言难度并不高。但对于部分考生而言,这部分知识属于选学部分,难度就相当高了。

备考策略之

以知识点的补充为切入口

对于报名参加自主选拔考试的学生而言,高考要求的那部分知识大家都掌握得相当好了,因此很难拉开差距。真正拉大差距的是“超纲”部分,因为学生们在“超纲”部分的学习差异太大。所以,在考前这一段较短的时间内,考生应该以知识点的补充为切入口,集中精力迅速补充高考不考但自主选拔重点考的知识内容。会别人不会的,你的优势才会明显。

报名参加自主选拔考试的学生成绩都是很优秀的,如何在强者中胜出显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另外,由于自主选拔考试涉及较多超纲知识点,这些超纲内容本身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因此,寒假期间考生必须全力以赴,集中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自主选拔考试作准备。如果心挂两头,很有可能两头都落空。人生难得几回搏,有时候往往一点点差距决定了事情成与败,拼一拼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纵然失败也无怨无悔。

在备考复习方面,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自主选拔的辅导书,很多书非常系统全面。如果是暑假开始准备,这些书无疑是很合适的。但是到了寒假,各门学科再从头开始全面系统地学习时间显然不允许。要想在短时间取得明显成效,可行的办法是:不要按照知识体系全面系统学习,而是从“题目”入手重点突破。具体而言,通过“考试真题”摸清自主选拔命题方向,有针对性地补充超纲知识点;通过“模拟训练”提高实际解题技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样就使备考有了突破口、更加有实效。

考生应该注意的其他典型问题

另外,我参加了数次自主选拔物理阅卷工作,除了感受最多的累和压力大外,数万份的考生试卷又让我有了一些心得总结,在此,我把它们写出来,希望将来能加自主选拔的同学们在看过后能明白面对考卷应该怎么做。

字迹不清晰,在高强度的阅卷任务面前,干净、整齐的书写是得分的要素之一。虽然物理答卷不如文科答卷字数多,但一定要易于辨认,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字母要写清楚、写规范,忌字迹不清、潦草。阅卷时因为“v”不分,“G”看起来像“a”,希腊字母“ρ、μ、β、η”笔顺或者形状不对而被扣分已屡见不鲜。

物理学科中有些符号属专用。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号一定不要再另设符号,例如万有引力的题目中给出轨道半径为r,就不要写成R,这样会算错的。

一个字母在一个题目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忌一字多用。例如物体在运动第一阶段的位移用s1表示,第二阶段的位移要用s2表示,不能都用s表示。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乱。

注意沿用习惯用法,拉力用F,摩擦力用f,阅卷人一看就明白,如果用反了就会有误解。

上一篇:中小学课外辅导书范文 下一篇:高中基础辅导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