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教学新方法

时间:2022-06-14 04:30:14

探究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教学新方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舞蹈形体训练教学作为高校舞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应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与基础的文化课不同,舞蹈形体训练课有其独有的特点,该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形体的基本功,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舞蹈形体训练教学方法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舞蹈是一种能够表达情感、丰富情感的肢体语言,能够通过具体的肢体动作将人的心理情绪表现出来,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形体训练是舞蹈教学的基础,训练以形态、姿态、气质训练为主,是舞蹈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动作要领,还能提高自己的美学意识和审美能力。舞蹈教学虽然受到了高校学生的认可,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一、舞蹈形体训练的含义及重要性

体形、体态、肢体语言是舞蹈形体的基本内容,体形即是人的外部体格的自然形态,体态是人在生活中习惯的身体姿势,肢体语言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交活动中形成的用肢体动作表达情感的语言。舞蹈形体训练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素质拓展训练,它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以美学理论为指导,通过科学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美学意识和审美能力,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锻炼身体素质。经常接受舞蹈形体训练的学生,能够改善自身的体态,矫正骨骼形态,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获得优雅端庄的气质、匀称的体态、优美的举止,塑造个人的外在美。美好的体态并不是一件小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外在美的人往往更具有征服力,表现的更具自信心和勇气。一个人的体态不仅关乎到自身的形象,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总体形象。第二,提高综合素质。舞蹈形体训练包含舞蹈、美育、体育等综合性知识,丰富多样的训练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使其深受大学生喜爱。形体训练课程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开拓学生的艺术思维,对知识、审美、趣味进行全方位的探索,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培养意志品质。舞蹈形体训练课要求学生勤奋刻苦,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性和持续性,长期进行形体训练,能够培养其刻苦、持之以恒、积极乐观的意志品质,为以后的舞蹈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舞蹈形体训练课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普通高校对舞蹈形体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认为文化课是学生的必修课程,舞蹈形体教学则可有可无。部分高校虽然也将舞蹈形体课列入教学内容,但是由于场地条件和器材设备的限制,使得舞蹈形体教学形同虚设。由于学校在场地建设和器材设备方面投资较少,教学设备陈旧且安全性较差,形体教学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2、教学方式传统。高校舞蹈形体教学多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一味地单向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这种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求,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此外,专业院校的舞蹈教学内容偏难,对学生的舞蹈基础要求较高,普通高校采用专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显然不适合。

3、脱离学生实际。大多数普通高校将舞蹈形体训练课定为选修课,农村学生占选修学生的大多数,由于从小没有接触过舞蹈,缺少舞蹈训练的基础,给舞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高校学生多数处于18-22年龄段,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和柔韧性基本定型,有一定难度的形体教学很难被大家所接受,甚至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舞蹈形体教学产生厌烦情绪,使得教学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这种脱离学生实际开展的教学活动不但没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会影响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兴趣。

4、教师水平有限。舞蹈形体训练课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熟练掌握形体训练的动作要领,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较高。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往往重视理论讲解而忽视动作示范和讲解,单一且较少的训练动作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动作练习的时间较少,不利于学生对技术的全面把握。

三、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教学方法探究

1、加强对形体训练课的重视。高校要想充分发挥舞蹈形体教学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对形体训练课的重视,加大对训练设施的投入。好的训练设施是开展形体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安全的场地内进行形体训练,激发其对形体教学的积极性。场地的扩建和设备的更新有利于激发学生形体学习的兴趣,加深其对形体教学示范动作的理解,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

2、调整教学环境和课程设置。舞蹈形体教学应围绕教学大纲开展,教学大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普通高校与专业院校不同,形体教学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开展,结合学生的特点设置教学大纲。由于舞蹈形体教学的独特性,在设置教学大纲时,应保障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致性,合理调整课程设置,以保证形体教学的质量。开展舞蹈形体教学要具备良好的环境,在宽敞明亮、木板地面、镶有镜子的教室,开展形体动态性教学和实践教学。

3、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素质,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以提高形体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和舞蹈性原则,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调整训练内容和方法,由简单到难的设计动作,规范训练动作,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同时,形体教学还要重视对学生美学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发现问题时及时指正,以促进学生美学素质的提高。形体训练的内容要遵循多样化原则,可以涉及芭蕾舞、集体舞、民族舞、街舞、有氧拉丁健身操等,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形体训练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内在美和外在美,达到健美身心的目的。

4、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受教室的专业素质和水平限制,形体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不高。笔者认为,舞蹈形体课不单是理论课,还要结合理论开展实践教学。教室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形体教学的质量。高校在选拔形体教师时,应提高用人标准,对其进行全方位考核,并定期对形体教师进行培训与考评。教师自身应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将形体训练理论知识、动作技术、情感融入教学内容,在学生面前加强动作示范和引导,为学生塑造生动、准确的可效仿形象。教师除了对学生动作训练,还要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学生的个性特点融入形体教学中,更好地展现舞蹈动态美的魅力。言传身教虽然对教师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但也能刺激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使其不断发展自我并完善自我,以便更好地应对形体教学。教师水平越高,学生对形体训练的兴趣就越浓厚,对舞蹈训练动作的把握更加准确,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5、强化动作的规范性。舞蹈形体教学要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无论是在舞蹈教材、场地器材的选择,还是在音乐选择方面,都要进行系统性、规范性的安排,保证学生接受规范化的形体训练教学。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既要重视形体训练,又要重视素质训练和技巧训练,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实际情况,开展系统训练,使得动作更加规范、更富表现力,促进学生舞蹈水平的整体提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舞蹈形体训练课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参与。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塑造学生外在美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实现形体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高校形体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只有积极探索与实践,才能实现舞蹈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一批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孙苇.舞蹈形体训练对中青年女性气质的影响.《艺术百家》.2012年2期

[2]姚伟.舞蹈形体训练在高校体育课准备活动中的应用研究.《教育界》.2014年15期

[3]张达成.浅谈将太极拳迁移至高校舞蹈形体训练的必要性.《劳动保障世界》.2013年20期

[4]郑大莉.舞蹈形体训练在音乐学课程设置中的作用.《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期

上一篇:摄影美学研究述评 下一篇:服装设计“雕塑感”塑造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