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埙的历史发展轨迹

时间:2022-06-10 08:19:19

探究埙的历史发展轨迹

(注:作者简介:沈雷强(1973- ),男,汉,江苏无锡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江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讲师,中国民族音乐协会会员,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音乐学。)

(江南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摘 要: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也许正是埙这种特殊音色,古人在长期的艺术感受与比较中,就赋予了埙和埙的演奏一种神圣、典雅、神秘、高贵的精神气质,以致近年来深受现代人的喜欢。然而,埙的发展却是一段非常曲折的历史。本文通过对埙的产生,埙的发展直至濒临失传,以及埙的复苏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埙的发展轨迹,以使大家对埙有更深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发展埙文化,发展中国民族音乐。

关键词:埙;音孔

中图分类号:J63文献标识码:A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Xun

SHEN Lei-qiang

近年来,在中国民族音乐的表演舞台上,人们越来越多地被一种独特的、富有魅力的声音所吸引。这声音仿佛来自天籁,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深邃悠远,音质古朴典雅,酷似人咽鬼泣,凄凄惨惨,悲悲切切。其独具表现力的音色,任何乐器都不能替代,这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埙。

埙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吹奏乐器,用土烧制而成。最早的埙源于古代先民的狩猎工具――石流星(一种球形飞弹),远古多为石制、骨制,后来逐渐改用陶土烧制而成,以模拟禽鸟鸣声,作为诱捕禽鸟的辅助工具。形制有管形、橄榄形、鱼形、圆锥形等多种。《世本》有“辛公造埙”之论。《拾遗记卷》载“庖牺灼土为埙”陶埙为庖牺氏所发明,然而其说都难以考据。关于埙的可考得最早的文献记载于公元前六世纪的《诗经•小雅》,其中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的诗句。

从考古发现证明,在距今约六七千年左右,已出现了埙的初形,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黄河流域的半坡等古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早期的埙顶端有一个吹孔,埙体上有的无按音孔,有的则有1―2个音孔,多为陶制品。中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埙,是1973年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椭圆形一孔陶埙,距今7000多年,只有一个吹孔,可发一个音;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两个橄榄状陶埙,距今已有6700多年,其中一个只有吹孔,另一个除吹孔之外还有一个音孔,能吹出小三度音程,即两个音,分别是F与bA。这个小三度已经表明了在远古时期中国先民听觉上的一种已经形态化了的听觉尺度和音乐听觉的思维模式的初步形成。中国音乐史学家黄翔鹏先生曾指出:“这个小三度确实在我们民族音节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甚至在今天在我国民间劳动歌曲的呼声中,多数情况下也仍然是小三度占重要地位”。

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在今天山西万泉县荆村和太原市郊义井村,发现一种二音孔陶埙,能吹三个音。 其中荆村埙吹出的音,构成一个纯五度和小七度音程;义井埙吹出的音,构成一个小三度和纯四度音程。就是说,荆村埙能吹出相当于后来G调五声音阶中的la、mi、sol(羽、角、徵)或D调的re、la、do(商、羽、宫)三个音。义井埙能吹出相当于G调五声音阶中的la、do、re(羽、宫、商)或C调的mi、sol、la(角、徵、羽)三个音。当时人们尚无绝对音高观念,因此,这两个埙实际上就是在半坡埙所吹出的小三度音程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商”音或“羽”音。它们所构成的两种三音列,应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三声音阶。

埙的进一步发展是在进入奴隶社会以后。近年在甘肃玉门属于父系氏族社会晚期至奴隶社会早期的火烧沟文化遗址的平民墓葬中,出土了二十多个彩色陶埙。其形体呈鱼形,鱼嘴处是吹孔,埙体上有三个按音孔,鱼的两肩各有一个音孔,腹部左下有一个音孔。测音结果表明,这些埙的绝对音高各不相同,但都能吹出相当于后世五声音阶中的do、mi、sol、la即宫、角、徵、羽四个骨干音。有的埙还能吹出fa(清角)。少数埙能吹出羽、宫、商、角四个骨干音。据此推想,当时可能至少已有上述以宫、羽为调式主音的两种四声音阶调式。这一时期在陶埙下端已出现带有悬挂装饰物的小孔,距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河南安阳殷墟侯家庄1001号墓出土的骨制纺锤形五音孔陶埙,距今有三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埙的基本定型,大体在晚商时期。实物有河南辉县琉璃阁殷墓、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三枚一套的陶埙和殷墟1001大墓出土兽面纹骨埙。三者埙体均呈圆锥形,有五个按音孔。测音结果表明,辉县埙与妇好埙基音相同,均为a,因此当时可能已有绝对音高的观念。从辉县埙的音阶结构来看,实际上是在甘肃埙两种四声音阶的基础上增添了两个变化音。如以a为宫,可构成宫、角、徵,羽与清羽及变宫的音阶序列;或以e为宫,可构成羽、宫、商、角与清商、清角的音阶序列。变化音的出现,说明已存在使用色彩性变音进行变化装饰或旋宫转调――改变调高转换音阶调式的可能性。

埙从一孔演变到六孔经历了约三千年,即新石器时代到商代。殷商时期,陶埙的形状逐渐定形,为下平上尖的卵形、或梨形、鱼形、珠形、管型。我国古代文献《尔雅注疏•释乐》载:“(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锤,六孔,小者如鸡子。”在周代的乐器八音“金、丝、土、木、丝、革、匏、竹”分类中,埙被列为土类乐器。在整个乐队中,埙起到了填充中音,和谐高低音之作用。古人说“正五音,调六律,刚柔必中,轻夺迷失,将以金石以同恭,启笙,芋而启批极。”

自商代以后的一千多年中,埙一直保持在五个音孔的水平上。至汉代,才出现了6音孔埙,但影响不大。宋代,木埙逐渐盛行,并大有木埙代替陶埙之势,曾有过7音孔的木埙,因统治者认为:有违八音古制,因而被明令禁止使用,所以没有流传下来。明代的《三才会图》中也有关于埙的记载。清代,埙仍保持在5音孔上。光绪十四年(1888年)吴渌源曾编有《棠谱》,是迄今仅有的一本埙谱。

历代以来,埙主要作为雅乐乐器在宫中使用,但在汉,特别是隋唐以后,由于其他乐器和丝弦类乐器的高速发展,雅乐衰微,由于埙的音量较小等种种原因,埙的使用越来越不被人们所重视,史书上的记载也就越来越少,埙这一主要用于雅乐的乐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并衰退至成为民间的玩具。虽然到了清代宫廷中古风盛行,埙又重新被运用到雅乐之中,但由于清朝后期至新中国成立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内忧外患,加上乐器本身的局限性,埙几乎近于绝响了。

解放以来随着音乐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音乐家们,尤其是笛子演奏家们,把埙拾起来又来研制它。

1979年以来,天津音乐学院陈重副教授在天津美术学院陶瓷艺术家尹德明等的协助下,对埙进行了研究改革,制作成功四种不同调门的九孔陶埙。该埙使用江苏宜兴紫陶土制作,在古制梨形七孔埙的基础上,放大肩部,扩其内膛,正面增加两个音孔,从而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可以奏出21个音(包括一个泛音和8个半音),音域由c1~a2,使之成为可以转调的乐器。音色古朴、醇厚、低沉、悲壮,极富特色,非其他乐器可代替。既能用于独奏,也可与乐队合奏。

1983年,湖北省歌舞团赵良山,在陈重九孔陶埙的基础上制成十孔木埙,音域由(b~#f2),而且半音健全,转调方便,音色柔和优美。他首次用埙在《编钟乐舞》中演奏《哀郢》,乐曲虽仅仅一分钟,但那种其他乐器无法替代的特殊表现力,给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轰动国内乐坛。

1984年,演奏大师杜次文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演奏埙曲《楚歌》,动人的旋律在广场上空回响,人们吃惊于一个以土为之的乐器,竟有如此丰富动人的表现力。他们评价说:“埙几乎和中华民族一样古老,它那特有的音色,很是迷人”。这种奇特的乐器是其他乐器无法替代的,他们称赞埙“是能够发出奇妙声音的音乐瓶”。

目前,我国在埙的改革制作中,音孔较多的为十五孔埙。它采用“一指两孔”的方法,健全了半音阶,但由于音孔过多,不易操作,音准难以掌握。比较成功的是十孔埙。它的音孔安排科学合理,发音灵敏准确,能够比较顺利地吹奏十二平均律,并且容易推广使用。

近年来,埙越来越多地出现于正式的演出舞台。我国许多著名音乐家开始为埙作曲,如谭盾的《乐队剧场Ⅱ:埙》。人们对埙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1993年,刘宽忍与当代作家贾平凹出版了《废都》的埙乐盒带专辑,也是国内第一个关于埙的音像制品,广大的音乐爱好者通过《废都》这部小说和这盘盒带认识了埙,了解了埙,可以说影响深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至今刘宽忍在埙演奏上所达到高度还无人能超越。1997年,张维良出了第一张埙的CD专辑《问天》以后,部分演奏家陆续都推出了埙的独奏专辑。

中国古人吹埙,吹了几千年,其声浊而喧喧然,寄托了古代文人雅士面对时光长河流逝如斯的失落感,但时光仍在无情地推进;中国古人吹埙,吹了几千年,其声悲而幽幽然,融汇了古代墨客骚人们对封闭而沉重的中国历史无可奈何的批判精神,但历史仍然在按中国既定的轨迹运行。从某种意义上说,埙,不是一般用来把玩的乐器,埙是一件沉思的乐器,怀古的乐器,这就难怪它“质厚之德,圣人贵焉了”。陶埙乐器结构简单,携带方便,音色具有神秘、空灵,沧桑的特点尤如天籁之音,有非常显鲜明的古朴风格,使人产生强烈的返朴意识。以致近年来深受现代人的喜欢,涌现出大批学习、演奏、研究陶埙的爱好者、专家,使埙这一中国文化瑰宝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上一篇:生态设计美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下一篇:数字电影时代的“影像本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