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思品新课标中的生命教育

时间:2022-06-08 08:11:53

探究思品新课标中的生命教育

摘 要: 2011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文对该课程标准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进行了细致比较,从中探寻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而帮助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并提出在思想品德课程中促进生命教育实施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程 新标准 生命教育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制定和印发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对于思想品德课程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相比,《标准(2011年版)》更加凸显了生命教育的内容。针对这一变化,分析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体会其中蕴含的课标理念,对于指导思品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展现“变化”的具体内容

(一)变化之一:从无到有。

与《标准(实验稿)》相比,《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生命教育新增添的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1.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增添了“珍爱生命、感悟人生”内容;2.在课程内容上,增加了“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的内容;3.在课程内容上,增加了“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的内容。

(二)变化之二:从有到新。

在《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标准(2011年版)》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也有了新的调整和变化:1.在《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将《标准(实验稿)》中“热爱生命”改变为“感受生命的可贵”;2.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将“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改变为“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3.在课程内容上,将“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改变为“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

二、寻找“变化”背后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带来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理解。

近年来,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从2003年的“非典”事件开始,我国开始步入公共危害事件频发阶段,如05年云南旱灾、08年特大冰雪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灾害、2013年H7N9病毒肆虐等。这些灾害促使我们关注人类生命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沙尘暴、雾霾、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凸显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造成的不良影响,引发了对生命质量的思考。同时,在自然灾害中还显示出公众缺乏自救自护的常识及自救救人的能力不足,据此,指导学生进行自救自护也成为教育改革关注的重要部分之一。

(二)人才竞争、不良的生活方式给学生带来了对生命的误解。

面对日益白热化的世界范围内的人才竞争,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加上目前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集中,对处于教育终端的学生而言,学习的压力可想而知。同时,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对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危害健康的行为缺少正确的引导,因而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进而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同时,网络等媒体的发达使得社会负面信息迅速扩散到学生群体,容易产生效仿行为,带来连锁反应。

三、品读“变化”反映的课标特点

(一)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凸显生命教育的时代性。

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既是教育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更是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教育“育人为本”,要将推动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人的发展离不开生命的延续,离不开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生命教育的内容在《标准(实验稿)》中有所体现,但是仅仅体现在课程目标中。与之相比,在《标准(2011年版)》中,国家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增添了“珍爱生命、感悟人生”内容。将这一要求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之一,凸显了当下时代背景下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在课程内容上,将“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改变为“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从“知道”向“理解”的转变,提高了对学生认识人类生命与自然关系的要求;从单纯的人类与自然的整体、部分关系,到人类生命对自然的依赖关系的转变,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环境问题频发的社会背景下,这种转变显示出强大的适用性,因而更具时代性。

(二)生命教育内容具体化,彰显生活主题的活力。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基本规范和质量的要求。《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将“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表述改变为“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这一变化将学习感受生命的具体内容提示了出来,更加明确了要培养“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可以说,与《标准(实验稿)》相比,这种表述的变化将思品课中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明确下来,显得更加具体,更具有指导性,便于教材编写者、教学工作者等进一步理解本课程的教育目标。

相较《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内容上,《标准(2011年版)》增加了“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内容,提出学生要具备基本的自救自能力。关注当下学生在自我救护的方面能力不足,从生活实际出发,注重救护生命的能力培养,将生活主题与学科主题相结合,体现了生活化的课标理念。

(三)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在过程中促进观念与行为的养成。

情感,不仅体现为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热情,还体现为情感本身的体验和内心世界的丰富。[1]思想品德课程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将思想品德转化为内心情感需要和道德行为。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通过感受生命的可贵,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在行动中落实贯彻这一价值观。

《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中用于表述生命教育内容的动词有:热爱、知道、体会、认识;《标准(2011年版)》中用的是:感受、养成、理解、认识、珍爱。由此可见,在《标准(实验稿)》中涉及情感的词汇只有热爱、体会两个,在《标准(2011年版)》中有感受、理解、珍爱三个。在数量的增加及词语的替换中,突出了对情感的关注,用“珍爱”代替“热爱”更加显示出对待生命的珍惜之情,用“感受……的可贵,养成……的人生态度”的表达方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地位,突出了人生态度要从“感受”的情感中深化培养,“养成”一词也暗含了《标准(2011年版)》重视过程观,强调学生态度、行为的培养要在过程中实现。

四、研究“变化”带来的教学启示

(一)从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入手,引导学生珍爱生命。

《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提出了“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的新内容。就具体内容而言,生命形态的多样性一方面表现在人类生命与其他生物的生命的平等地位、个体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的平等性,另一方面表现在个体的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多样性。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程中进行生命教育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人类与其他生物的生命平等出发,理解人类与其他生物、与自然的关系;从个体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的平等出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尊重、不漠视他人生命,同时尊重、珍爱自己的生命,不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在理解个体生命时,要引导学生分析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尊重人的双重生命价值,不仅要看到生命的短暂易逝,更要看到生命创造的永恒价值,让学生在对比感悟中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直面消极事件,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生命态度。

合理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是因为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代被凸显出来。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新媒体的活跃使得学生接触的社会信息越来越多,时效上也越来越快。在这样的客观现实下,对待生命的负面影响也能快速地波及学生群体。比如,出现了学生因考试考不好而自杀的新闻后,媒体的报道、社会的轰动容易带来效仿行为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一味地回避此类问题,应加强对这种负面影响的教育。一方面要利用正面事例的积极影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另一方面要通过负面事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客观评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和总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命态度。

(三)从情感体验出发,以境促情,以情养行。

德育的过程不同于知识的认识过程,生命教育更侧重于形成对待生命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的道德培养应该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外在强加的意识很难在个体的内部形成新的道德概念。”[2]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不能简单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观念的说教,教师应善于利用并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中产生情感体验,利用情感的力量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并指导学生行为的养成。例如,感受个体生命的可贵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关于生命孕育的过程,并用列表的形式呈现母亲孕期纷繁复杂的注意事项,以此体会“我”生命的来之不易。把握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由自己的生命推向他人的生命,认识每个人生命的不易,再辅以同龄人轻易结束生命的事例,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观念和情感去评价这种行为,在情感的碰撞中理解并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生命教育的内容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实施生命教育需要依靠的不仅仅是思想品德这一门课程,更需要依靠多种学科、多种教育途径的共同作用。《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生命教育内容的变化更加便于生命教育在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实施。思想品德教师认识这一变化,理解这一变化,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新课程标准,认识和理解思想品德课程的时代作用。

参考文献:

[1]熊志权.《思品》教学重在情感体验[J].现代阅读,2011(06).

[2]刘小梅.生命教育与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J].德育,2011(08).

上一篇: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中介机构 下一篇:关于道德教育视野下生命意识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