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数学高效课堂探究

时间:2022-04-26 06:14:51

新课改背景下数学高效课堂探究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是对于一项学习任务学生与教师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合作完成,它应该是教学境界里的最高追求.高效课堂是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一个长期目标,也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高效课堂当然不是让学生“学会”为唯一的目的,它还必须让学生享受“学”的过程,并生成学习的能力.因而,高效课堂的教学必须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根据以上四个要求,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呢?我认为应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

一、教师方面

1.充分的课前准备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做到“两个吃透”,吃透教材、吃透学生,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计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教学目标的定位应难度适中,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即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同时要兼顾到好、中、差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而要有的放矢,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2.活跃的课堂状态

教师的描述,教师的微笑,教师的目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师这些亲切的行为也会让师生关系变得和谐融洽,师生才能开展有效互动交流对话.同时,教师又不能跟学生“抢风头”.在小组活动中,老师做什么呢?教育家李炳亭老师一语中的,“老师退居‘二线’,找不到老师的课堂才是最好的课堂!只要有一个人会,教师就要闭嘴,教师‘闭嘴’才能让学生‘张嘴说,动手写’”.的确如此,课堂上教师讲得越多,占用的时间就越多,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的时间相应就会减少,学生就无法自己在经历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学习就变成一种被动的接受,慢慢地就会让学生倦怠、厌烦.所以为了学生的成长,教师必须“退居二线”,但是这“二线”背后,是一种更忙碌、更繁杂的工作,教师要精心备好学案,备好学生,也备好自己.

3. 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教师要“授之以渔”.初期要给学生出示完整的以问题为主的自学指导,并以提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指导学生通过对标题、框题、结论、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等内容的反复思考,提出问题,得出结论.然后再考虑对多数课题都适用的一般问题.如:这一个概念的关键词是什么,这一个定理的证明依据是什么,应如何应用这个定理等等.同时把自己整合、提炼的问题和不理解的问题用简练的语言记在本子上,以便在“互动”时提出并得到解决.当学生的自学能力明显增强时,可以把自学指导变为完全开放的,或只出示一个粗线条的提问题的区域.

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4.适当的激励机制

调动每一名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上不出现盲区.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从最后一名抓起,不抛弃,不放弃,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学困生回答,使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能积极发言、认真练习、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要及时地给予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做准备.

二、学生方面

1.课前预习习惯

预习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法宝,也是学生学习的起点, 50%的学生通过仔细掌握50%的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 70%的学生掌握70%的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怎样才能做到这点?一是学生针对预习的内容,看看那些能看得懂的、能理解的;二是找一找预习内容中看不懂的,把它做上记号;三是对于预习的内容,还有什么想法,也把它记下来.这样让每一名学生面对新知识之前都有一个充分的知识与心理准备.课堂上学生会讲的让学生讲,学生会做的让学生做,学生能完成的让学生自己完成,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放在学生存疑、模糊的30%的部分,使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既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又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 课堂学习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必须清楚每一课的流程.(1)预习自学,探究问题.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用红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2)完成练习,训练应用.在预习之后,自主完成练习,做题时,一要强化思考和规范;二要书写认真,标注清楚,用红笔记下自己不会的问题,注重题型、思路、规律的总结.(3)分组合作,讨论质疑.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环节,由小组长负责,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时一定要控制好时间,进行有效讨论,做好勾画记录,同时注意总结本组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展示.(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把自己提炼的解题思路展示到黑板上,由一名学生讲解点评,然后小组间进行修改或批阅,在批阅的过程中既学习了其他同学的优秀思路和想法,又可以注意到容易出错的地方.(5)清理过关,当堂检测.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思维比较活跃,这时需要静心总结归纳,反刍消化,清理过关.最后进行达标测验.

3. 课后巩固习惯

课后小组成员复习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未弄懂的问题以及新发现的问题,并进行组内交流汇总,由组长交给老师或进行小组间交流、评价.在此基础上完成老师布置的强化训练作业.

三、师生结合

一节高效课,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理打造而成的,尽管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但他是“平等中的首席”.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课堂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光教师“一头热”是很难产生高效课堂的.

总之,只要转变思想观念,合理利用学习小组,以学生为中心,有效地组织教学,关注全体学生,及时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就能优质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新课改下的创新能力培养 下一篇:浅谈中职数学在“做中学,学中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