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创新范文

时间:2023-02-24 01:23:54

组织管理创新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第1篇

文章从管理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三个层面分析法治新常态下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存在问题,认为法治文化的缺失、公民意识缺乏,政府权力的法治化约束滞后、政社关系不顺;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体系不完善、缺乏激励机制等因素是我国法治新常态下社会组织管理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社会组织管理创新需要健全公民结社法规,简化登记审批制度,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建立信用等级制度,强化组织监管制度,推广注册志愿者制度,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

关键词:

法治新常态;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法治化路径

“新常态”一词是同志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并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从九个方面对当前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进行了概括。意指通过改革,破除传统的不适应的思路与模式,形成一种新的符合规律性的长期稳定的发展趋势。“新常态是符合发展规律的趋势性、常态化的发展路径选择。”[1]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决定了社会管理的新常态,也赋予了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机会与紧迫性。我国社会治理已迈进制度化、规范化的法治新常态阶段,传统管制型、随意性、单向度、封闭式、垄断性、行政化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甚至不能适应新常态的发展,必须进行社会组织的管理创新。法治新常态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指的是以法律为依据,用法律的精神、法律的眼光、用法律的方法与手段管理一切事务的一种状态。法治化是我国法治新常态下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法治化面临着不少问题,如何破解,如何在法治新常态下进行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本文拟从社会组织管理理念、运行机制、管理体制三个层面进行思考与探讨。

一、法治新常态对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我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我国社会治理迈进制度化、规范化的法治新常态。“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己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2]这高度概括了“法治”的二个基本要件:一是制定的法律必须是“善法”,这种“善”不仅仅是法律本身所体现与追求的诸如公正、平等、公平、正义、效率等的精神价值与法律品格,还包括法律体系的完整性、结构的合理性、法文的一致性、程序的正当性以及执行的可操作性;二是“善法”必须得到普遍的服从。体现法律地位的至高无上性与效力的普遍约束性,任何人,不因其财产、种族、血缘、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差异,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没有例外。法治新常态下社会组织的管理创新就是依据社会组织运行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态势,运用法治的精神、思维、手段与方法,对社会组织从包括管理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以实现社会组织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过程。法治化之路是法治新常态下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必然。

(一)法治化是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要求与保障

法治化是纠正社会组织失灵,实现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外在要求。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本质就是纠正社会组织失灵,实现社会组织良性治理。社会组织是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有效纠正,然而社会组织同样也存在社会组织失灵(也叫志愿失灵),萨拉蒙将其概括为社会组织募款不足、社会组织的特殊主义、社会组织的家长制作风、社会组织的业余主义四个方面[3]。社会组织的失灵,仅仅依靠社会组织自身无法克服,需要通过社会组织管理创新,从社会组织以外的方式予以纠正。通过鼓励企业的社会责任、构建普惠式的税收减免、开辟专项的社会慈善税种等措施为社会组织筹措资金拓宽渠道;培育公民的志愿精神、弘扬社会公益文化、完善组织财务制度以克服社会组织的特殊主义;规范社会组织内部管理、推进社会民主治理变革、提升组织者领导能力以避免社会组织的家长制作风;提升社会组织的公信力、提高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强化公民的职业教育以克服社会组织的业余主义,等等。这些社会组织失灵的纠正措施远非社会组织本身所能实行,需要通过社会组织管理创新,需要从理念、机制、体制层面,用法律的方式、手段、思维进行制度化的规范与革新。法治化是实现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目标的内在要求。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目标,就是要形成良好的社会组织治理与善治。“治理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管理过程,它包括必要的公共权威、管理规则、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4]。法治是治理与善治的基本要素和内在要求,通过法律的规范与治理,才能有效地调节与规范治理主体间的关系,创造并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才能将公共权威、管理规则、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以规范的形式加以约束,赋予其以稳定性、合理性、合法性根基;才能防止治理的行政化、形式化、边缘化与随意性。法治化是推进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创新是一系列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权力的再分配、利益的再调整、管理流程的再造等,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只有在法治化的轨道上推进,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社会组织的潜能、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使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成果具有确定性和维持性。

(二)法治化是我国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现实需要

非法治化手段导致了我国聚积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用法治化的方式进行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社会问题频发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严酷现实,一方面一些传统的社会问题,如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保护、贫富分化、城乡分割、青少年犯罪、失学等问题仍然存在,个别问题甚至更为严重或者更显性化;另一方面一些新的社会矛盾或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如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流动人口、老龄化、拆迁等问题。社会问题的积重难返与我国非法治化的社会管理手段有着直接关系,政治性、行政性、人治等非法治化手段的运用,使得我国社会公共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度的压制,社会组织缺乏正常生存与发展的现实空间,管制式的社会组织管理难以及时有效回应社会需求。而且,传统家天下文化、缺失社会公益意识,法制化滞后、欠缺全民激励,导致了我国社会组织面临诸多发展困境。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是解决诸多社会问题的关键,诸多的社会问题既为社会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意味着其黄金机遇期正在到来。必须要从制度层面、运用法治的手段创新社会组织管理,规范与转变政府职能,约束政府权力,破解社会组织生存发展的困境。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体制改革释放越来越多的公共维度与自由空间,以法治化的方式进行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是巩固这些成果的前提与条件。这些公共维度与自由空间是社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基础,如目前成为热点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民生等等领域,社会组织不仅可以、而且应该大有作为。但是如何确保社会组织的充分有序参与,如何保证公共维度与自由空间不被随意地侵犯或剥夺,如何保障这些改革得以深化、巩固好这些成果,目前仍存在不少观念、体制、机制方面的诸多约束与限制。只有通过法治化的方式进行社会组织管理创新,保护公民权利、拓宽参与平台、完善激励机制,才能巩固与拓宽社会的公共维度与自由空间,为我国社会组织拓宽生存的空间。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暴露的管理问题需要以法治化的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使得传统的管制型、单一化、单向度、封闭式、垄断性、行政化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常态的发展,导致了诸多社会组织的管理问题,如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亟待提高、缺乏科学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社会公信力不足、资金运行缺乏透明度、财务制度不健全、社会组织运行的行政化官僚化等。社会组织的管理问题,需要用法治的手段从理念、管理体制、治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法治新常态下社会组织管理创新面临的问题

(一)法治文化的缺失,公民意识缺乏

我国缺乏法治的文化传统,这使得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法治化失去思想基础与文化的根基。历史上以家庭为单位、基于血缘与宗亲、满足于自给自足的传统自耕型小农经济,形成了严重的人身依附关系与差序有别的熟人社会,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权力的高度集中的家国同构的封建专制体制,国家成为一族一家甚至一人的国家,人治色彩与官本位意识深厚,权大于法、情大于法、人大于法,广大民众缺乏“作为社会主体的社会公众的主体性与自我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对法律的自觉认同和尊重”[5]。在这种历史传统中,社会受到极度压制与排斥,社会组织缺失其存在与发展的现实基础与文化土壤,民众被限制在极度狭小的私人空间中,被剥夺了参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公共事务的权利。这导致民众法治文化缺失,志愿、平等、热衷公益的公民意识无从谈起。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法治化的治理一直是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政府主导的法治化演变模式使得我国法治进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传统的人治文化与官本位意识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公民的法治文化难以短期内在社会层面生成并根植于民众内心,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识没能在社会上得以普遍弘扬。

(二)权力的法治化约束滞后,政社关系不顺

权力的法治化约束滞后,政社关系不顺,使得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法治化失去政治基础与制度保障“。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6],政府权力的法治化是权力制约的基础与前提,只有规范约束行政机关的职权行为,明确行政职权的界限,才能保障公民的权利和社会组织应有的空间。通过法治化的权力约束,使公共权力与政府行政得以有效运行,社会组织作为政社关系的纽带与桥梁才得以良性发展。然而我国一直以来对政府权力约束的法治化滞后,传统高度集权造成的唯权是从与官本位,社会公共空间受到严重压制和挤压又导致社会组织生存空间的丧失,因而呈现出明显的“强政府——弱社会”状态。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发展的需要,政府有计划地向社会释放了部分权力与公共空间,社会组织的合理存在有了部分合法性基础,但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思维与方式仍然具有典型的管制型色彩,政社关系缺乏法治化的规范,社会组织呈现出严重的附属化、精英化、营利化、离散化特征,社会组织在社会需求的合理性空间中、在政府管制式管理的夹缝中艰难地异化发展。

(三)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体系不完善

我国社会组织管理的制度性建设滞后,社会组织管理的制度匮乏问题突出,这使得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法治化失去组织基础与体系保障。首先,1982年宪法规定了公民的结社自由权利,但具体可操作的法律支持有待完善。其次,现有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依据位阶比较低,目前具有最高法律位阶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法律也只是行政法规,缺乏更高位阶法律的保障。再次,目前我国社会组织管理法规管制性特征明显而服务性不足,严重阻碍了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社会组织较高的准入制度、非竞争性组织生存、双重管理等,导致了社会组织的精英化倾向,造成了大量适合社会市场发展需求而又不符合管理要求的草根社会组织长时间、无序、非法地游离于政府管理体制之外。最后,我国对社会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是特惠制而非普惠制,大量社会组织缺乏正常的渠道获得政府的税收补贴和支持。而税收优惠递减的不合理融资捐赠制度,使得社会组织的生存缺乏充足的资金保障。此外,社会组织的监管制度、评估制度、参与激励制度等也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规范。

三、法治新常态下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培育法治文化,塑造公民意识

“仅仅拘泥于法律的文字(法律实证主义)和正当程序的正规性,但违背社会上广泛持有的基本价值和伦理规则,是建立不起法治的”[7]。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全社会形成懂法、遵法、守法、用法、护法、普法的意识思维与行动逻辑,让法治文化成为民众的生活方式与基本信仰,为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法治化提供思想基础与文化土壤。培育社会的法治文化,就是要通过教育、引导、熏陶、启迪甚至行政手段,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权利、维护权利和敬畏权利的意识。在社会组织管理中牢记宪法至上、法律至上,以法律为准绳协调、规范与引导社会组织发展,在法治的轨道上管理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创新,依靠法治解决社会组织管理与创新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使法治的意识、法治的精神、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信仰贯穿于社会组织管理的始终,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管理状态。社会组织管理的法治化推行需要塑造独立自由的人格、自觉关注公共利益、致力改善公共生活、富有奉献与公共理念、理性节制的公民意识。“假如没有公民意识,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就可能沦落为一场每个人对所有人的战争”[8]。公民意识激发社会民众对公共事务的主动关注与积极参与,强调作为公民身份的独立性与自治性,主张主体间关系的协调、平等与宽容,是维系个人与国家间关系以及社会组织得以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与强大动力,使人们彻底摆脱对国家、政府的依附。

(二)加强权力的法治化约束,规范政社关系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9]。政府权力的法治化约束需要从两个维度完成,一是以法治的方式框定政府的权力,在法治的框架内推进政府权力的调整与改革,二是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中,应正视政府权力的弊端与不足,进而以法治的方式厘清政府权力的边界,重视社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构建多维度多元民主协作参与主体关系。应通过政府职能改革的深化,明晰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责任,实行政社关系的彻底分离。运用制度规范政府职能,使其真正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这四类职能上来,公民个体、社会力量能够自主解决的,市场竞争机制可以调节的,社会组织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事情,原则上应由政府之外的力量进行解决,一般不要通过行政机关运用行政手段。社会组织应当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优先选项,而不应只是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最后选择与补充。加大减政放权的力度,促进社会自治。“培育成熟的社会自我治理是政府应有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是政府的责任”[10]。通过公民参与自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可以逐步构建起以公民为主体的新型公共管理的架构,形成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和国家与社会的相互增权,扩大社会的公共空间,优化良好的社会治理环境,从而形成一个政府行政能力强大、社会组织充满活力的局面,最终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互为信任、相互依赖、通力合作、相互制衡的理想社会境况。

(三)健全结社法规、改革管理体制、建立激励机制

首先,改革与完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一是简化登记审批制度。探索按行业性质为标准的分类登记审批制度,简化登记审批流程,适当调整进入条件的限制,降低准入门槛。二是完善日常管理制度。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社会组织业务指导部门与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与权力界限,健全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培育社会组织的自治理能力。三是打破垄断局面,建立社会组织的良性竞争机制。政府应解除社会组织之间竞争的法规限制,由社会组织的业绩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命运,激发社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四是建立信用等级制度。由独立的第三方根据社会组织的贡献以及社会的反馈与评价等指标,对社会组织进行综合、全面、客观地评估,据此作为社会组织获取捐赠、税收减免等的重要依据,并决定社会组织的合法性生存。五是强化组织监管制度。加强对社会组织年检、审计、财务、社会捐赠使用等活动的全方位、多元化监督,增强组织的透明度,提高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其次,逐步建立社会组织的激励机制。一是明确鼓励社会捐赠的税收政策。通过减免税条件的界定、完善社会捐赠的细则,规范捐赠税收政策,形成民众和社会捐赠公益和公共事业的价值导向,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和资金保障。二是建立注册社会工作者制度。要求社会组织成员进行注册登记同时还要每年坚持一定时间的社会服务工作,这样才能够建设一支以注册社会工作者为骨干规模庞大的社会服务队伍,为社会组织和社会事业的更好发展创造组织条件和人员保障。三是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设立社会服务的“时间账户”,把参加社会服务的公民参加服务的活动次数、累次时间记录在案,在其自身需要社会提供帮助的时候再从中提取这一“时间储蓄”,并优先得到他人相应的服务,以此作为对参与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奉献行为的尊重和认可,鼓励更多的公民参加社会服务。四是建立受益者社会服务回馈机制。对享受社会服务的公民造册登记,动员和组织其在适当时候参加公益活动,并根据实际规定其从事社会服务的最低时间。对有能力却不服从安排的受益人,应采取有效手段(如曝光)进行制约。

四、结语

“社会组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11],是政府善治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传统管制型、行政型的社会组织管理已远不能适应法治新常态的发展,必须要以法治化的手段进行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发展与水平的差异,我国社会组织管理必然面临不同的问题与情况,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法治化之路也应因地制宜、差别对待。应采取理论探索、先行试点、总结完善的原则,通过改革与试验,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稳步推进,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组织管理法治状态。

作者:谭玉龙 吴湘玲 单位:河池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再生,白彬.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J].中国行政管理,2015(3):38-42.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65:199.

[4]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1):20-32.

[5]姚建宗.法律与发展研究导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421.

[6]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侯健,范亚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42.

[7]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韩朝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203.

[8]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G]//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41.

[9]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25.

[10]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7.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两新组织;社会管理创新;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13)01004804

“两新”组织,是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新经济组织,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中国内地公民私人、港澳台商、外商全部所有或绝对控制的新出现的经济组织形态。它包括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个体工商户、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等各类非国有集体独资的经济组织。另外,从所有制特征上看,现行法律法规把这类组织统称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是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新涌现出来的相对于政党、政府等传统组织形态之外的各类民间性的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同志曾就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时特别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党的十报告关于两新组织的发展也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以及“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等重要论述。这就为两新组织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为两新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奠定了政策依据。

一、两新组织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关系

两新组织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又是社会管理的客体,二者是相互依托、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首先,两新组织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社会管理是由国家和社会组织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组织调控的活动,目的在于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使社会系统能够协调发展。有效的社会管理应该是多元主体参与的管理。党的十报告就指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这说明政府不是社会唯一管理者。两新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一部分,理应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承担责任,并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其次,两新组织又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客体。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两新组织管理创新本身就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领域,应主动把两新组织的管理和服务纳入社会管理创新的整体框架。

总之,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两新组织的参与,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创新,而目前两新组织也是社会管理服务比较薄弱和缺失的地方,所以,必须适应新形势要求,予以重点加强。

二、两新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两新组织发展迅速,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加人民就业、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充满活力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虽不是政府机构,但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支力量,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同时也要看到,目前,两新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政府部门对两新组织认知和态度方面存在问题。首先,体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势尚未完全转变,对两新组织作为社会服务管理重要力量的地位认识不足。社会管理职能创新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凝聚各种社会力量。党的十报告就明确提出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从理论上来看已成共识。然而,实践中许多地方政府对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仍有抵触心理,重政府包揽、轻多方参与的现象很普遍,社会管理工作往往成了政府的“独角戏”,社会参与和监督严重缺失。其次,体现在对促进两新组织发展心存顾虑,要么不关心,要么不热心,没有真正形成重视、关心、支持两新组织发展的良好氛围,从而造成一部分两新组织长期游离于社会管理之外,成为社会管理的盲区,随之而来的是引发诸多无法预料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

二是从两新组织自身来看,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和客观能力不足的问题。首先,部分两新组织负责人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时,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足,对于其自身作为社会服务管理主体之一的身份认识不到位,缺乏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的责任感;其次,许多两新组织的负责人没有受过正规的培训,经营管理队伍的总体水平较低,因此,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往往是力不从心;再次,少数新社会组织行政色彩浓厚,参与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不足;最后,个别新经济组织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没有在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三是两新组织社会管理创新,关键在党,但从目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层面看,还存在许多不足。其一,党建工作氛围不够浓厚。近年来,全国两新组织党建氛围有所好转,但仍有一部分业主对建立党组织的积极性不高,还有一些两新组织党组织对开展党建工作有畏难情绪,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其二,部分“两新”组织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目前,仍有一部分两新组织党组织开展活动没有抓手,且组织活动内容不实、流于形式,仅限于开会、传达上级文件精神或仅满足于读报、汇报思想,没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其三,两新组织中部分党员的觉悟不够高。认为自己是打工者,赚钱才是工作的目的,过不过组织生活无所谓。其党性观念和先锋模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是从政策层面看,主要表现在社会管理法规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首先,社会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还没有形成,涉及两新组织发展和管理的法规体系尚不健全,还存在法律的空白,且立法层次较低。其次,已经制定出台的一些支持、鼓励两新组织发展的政策,往往宣传不到位,执行不到位,并且,其发展的政策环境不够宽松,优惠条件不多,吸引力不强。一些职能部门服务意识淡漠、办事流程繁琐、拖拉扯皮严重、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于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不利,已严重影响到两新组织社会管理创新作用的发挥。

三、两新组织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

(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引导和扶持两新组织健康快速发展。

1.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充分认识到两新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尊重两新组织作为社会服务管理主体之一的身份,要牢固树立“从思想上重视其地位、从政策上扶持其发展”的理念;要加强宣传、引导两新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承担社会责任。

2.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将两新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管理纳入政府规划,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明确政府与两新组织的关系,逐步把执业资格、资质认定、公信证明、行业核准、行规行约制定、行业评比等行业管理与协调性职能,法律服务、宣传培训、社区事务等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性职能以及业务咨询、统计分析、资产项目评估等技术服务性职能转移或委托给两新组织承担。

3.要积极完善支持两新组织发展的激励机制,将政府促进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发展纳入相关人事考核,以便为各地各部门支持和服务两新组织发展注入动力。

4.要尽快出台并完善两新组织在税收、贷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解决两新组织在自身发展、引进人才等方面的制度缺陷,逐步提高两新组织人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扶持和帮助其持续发展、逐步壮大。

5.要积极为两新组织搭建发挥作用的平台,在各级人大和政协会议中,增加两新组织的代表,充分发挥两新组织的功能,不断提高两新组织的政治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认识的深入,在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两新组织的代表委员人数应不断增加。

(二)从两新组织自身来看,要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优势和作用。首先,作为两新组织的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到其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地位,要自觉地、主动地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增强社会责任感。其次,要加强学习和培训,增强两新组织管理队伍的总体水平,提升两新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再次,对新经济组织来说,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规章制度、改善职工的生活环境、加强人文关怀,要完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企业代表组织共同参与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健全劳动争议协商、调解、仲裁机制,推动劳资双方就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劳动安全保护等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以保障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从而建立起良好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最后,对新社会组织自身来说,要不断完善自律机制。要尽快建立负责人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民主决策制度等,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制定其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推动信息公开,增强透明度,提高社会公信力;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培训计划,广泛开展负责人和专职人员培训,努力培养一批政策理论素养高、法律意识强、工作能力和专业化服务水平高的社会组织领军人物,为新社会组织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搭建平台。

(三)加强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1.加快党组织的组建步伐,夯实社会管理基础。首先,规范组织设置,创新组建模式。积极开展“建组织、扩覆盖”活动,创新“兼合式”党组织组建模式,通过缺额补建、空白派建、片区联建、行业统建等方式,形成点与面之间、条与块之间的良性互动,从整体上实现党的领导、党的工作、党的组织在“两新”领域全覆盖。其次,规范组织运行,建章立制。研究制定出台相关文件,从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党组织的组建、隶属关系,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党费收缴使用,党务力量配备等方面提出规范化的制度要求。最后,规范组织管理,强化力量。推行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两新组织制度,成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结合行业管理强化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推动。

2.发挥党组织的推动作用,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创新社会管理。首先,要实现党建思想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通过党组织的工作,引导两新组织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发展最根本的是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激发他们对党的热爱,形成“搞好党建工作为两新组织发展服务,两新组织要发展必须搞好党建工作”的共识。其次,要实现党的核心作用与企业的向心力的对接。通过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积极引导党员职工转变“临时”观念、“雇员”思想,为两新组织发展贡献力量,使党组织成为两新组织发展的促进者、两新组织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劳资关系的协调者。最后,要实现培养党员骨干与优化企业管理层的统一。两新组织党组织要注重在业主、管理人员、专业技术骨干和一线优秀员工中培养和发展党员,以实现最优秀的职工在党内,最优秀的人才是党员。

3.党组织要做好决策维权监督工作,在维护和谐中创新社会管理。首先,党组织要积极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一方面,积极主动参与两新组织生产经营战略、项目开发、投资方向等问题的研究论证,提出合理化建议。另一方面,建立党组织参与两新组织重大问题决策的工作机制,参与对改革、管理、分配、投资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其次,党组织要引导和监督企业依法经营。通过对业主的“团结、帮助、引导、教育”,预防违法违纪、偷税漏税、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等事件的发生,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最后,党组织要维护企业与职工的合法权益。引导广大员工尊重和维护出资者、经营者的经营自、财产处置权、收益分配权、用人自。健全职工代表大会、重大事项集体讨论以及民主恳谈会、党员议事会、民主听证会等制度,推动两新组织建立健全与员工的沟通对话和劳动纠纷协商处理机制,建立劳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维护员工的劳动、生活和民益。

(四)完善社会管理法律制度和政策环境,实现对两新组织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对两新组织的管理关键是依法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备就为两新组织的社会服务管理提供了有力依据。为此,对于各级党委和政府而言,首先,要健全两新组织相关法规,实现其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要设立主管单位,从制度设计层面上,考虑两新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管理的准入、教育、培训、评价、汇报等系列问题;其次,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对两新组织的管理中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实现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逐步消除部分两新组织游离于社会服务管理之外、成为社会服务管理盲区的现象,以督促其规范运作,使他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最后,要把两新组织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六五”普法工作中,把法制培训纳入两新组织负责人培训内容当中,把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情况作为评价考核两新组织负责人的重要指标。两新组织要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发挥法律顾问在依法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促进两新组织依法经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信平.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建设路径[J].人民论坛,2011,(11).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第3篇

(一)含义

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用语,但到底什么叫“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呢?目前学界对此概念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这会影响到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实践。笔者从其初源——熊彼特的“创新”概念谈起,尝试界定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创新概念被普遍认为是源自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以此来获取超额利润。熊彼特的创新最初属于西方经济学概念,一开始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1940年左右他在出版的《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书中对创新理论进行了系统化之后才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创新概念发展至今,已经演变为所涉领域广泛的概念,包括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等。本文属于其中的管理创新范畴。笔者认为,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是社会组织管理实践和管理环境变化的产物,是基于新的管理思想、原则和方法而对原有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制度、文化等管理要素进行持续改进和重组的系统过程,是一种既强调发挥创新主体的创造力、也坚持维护社会稳定的创新边界循序渐进的创新活动,目的在于构建一种更有效的社会组织管理范式,以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

(二)内容

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是整个社会管理创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项系统活动,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管理理念创新

管理理念的变革是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先导和基础,没有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活动就不可能启动。受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体制等制约,我国各级政府对社会领域长期以来秉持的是无限政府观、人治意识、管理本位等理念,成为阻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推动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政府首先必须改变落后的社会组织管理理念,顺应时代潮流确立正确的社会组织管理理念。进入21世纪以来,以美国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艾格斯为代表的网络治理理论风靡全球。该理论倡导一种“通过公私部门合作,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等多主体广泛参与提供公共服务的治理模式。”[1]在网络治理的框架下,政府意识到“政府失灵”的局限性,转而寻求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不再是目的,而是实现更好服务和合作的手段。网络治理理论明确了公权力的价值归属,引领各国政府在社会管理领域从管理本位到服务本位的理念转变,成为社会组织管理理念创新的价值取向。

2.管理制度创新

管理制度创新是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内在要求和突破口,它是指政府通过对管理制度的修改、完善,打破束缚社会组织发展的陈旧管理制度,建立起一套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激发管理者和社会组织活力的行为规范。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其制度空间的匡定,即可以在什么范围、原则和条件下对社会组织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根据我国社会组织管理的实际环境,管理制度创新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制度创新,主要是在已有政治框架下政府管理的自我调整,包含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组织登记规范、管理体制调整等;另一方面是激发管理者创新力的制度创新,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是一项风险性事业,应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考核奖惩制度,保护创新者、淘汰平庸者,确保改革创新的持续力。

3.管理方法创新

管理方法是管理行为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支撑。我国公共管理水平长期以来并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手段较为单一,缺乏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和现代化”。[2]在社会组织管理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政社不分、运动式监管等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管理方式方法降低了社会组织管理功效,亟需管理方式方法的革新和变化。从世界范围来看,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正从单一的“命令—控制型”向“市场—社会型”多样化管理手段转变,从运动式监管到规范化建设转变,从管制到服务转变,这些趋势对我国社会组织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简而言之,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包含理念、制度、方法等三个方面内容,其中理念是创新的先导和基础,制度是创新的突破口,方法是创新的技术支撑,三者共同作用推动着社会组织管理优化。

二、和谐海西建设与社会组织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

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已成为中央决策和全国战略。无论是2009年国务院首次出台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原则性政策,还是2011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具体举措,都明确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是构建和谐海西的重要抓手,通过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可以促进社会和谐;而和谐海西建设也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

(一)理论基础:结构功能主义简述

阐明和谐海西建设与社会组织管理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在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functionalism)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理论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包括塔尔科特•帕森斯、K•戴维斯、M•J•利维、N•J•斯梅尔塞等社会学家。“结构功能理论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形式的系统;构成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其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相应的功能;社会整体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其组成部分虽然会发生变化,但经过自我调节整合,仍会趋于新的平衡。”[3]尽管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因为自身存在着一些缺陷而受到一些学者的批判,如只强调社会整合、忽视社会冲突等,但它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揭示了“社会和谐有赖于系统各部分的有机结合、系统能够通过改善自身的功能来维持社会稳定”等规律,为深入研究社会组织建设和构建和谐海西提供了理论依据。要建设和谐海西,就需要认识到社会组织与政府作为系统内不同部分存在的事实,需要协同治理一起发挥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功能。在社会矛盾加剧背景下,社会组织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随着社会组织发展变化,经过自我调节整合后会趋于新的平衡。也就是说,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只有通过创新实现自我修复、持续发展,才能达到社会和谐。

(二)和谐海西建设与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互动关系

1.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是建设和谐海西的客观要求。

(1)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是反映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当前福建省既处于海西建设的“黄金发展期”,又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等因素,处于“矛盾凸显期”,近年来,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污染、医患纠纷等问题引发的呈多发态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完善利益表达和矛盾协调机制。只有把社会矛盾化解好了,和谐海西才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而社会组织就能够较好地反映并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在协调利益主体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当社会矛盾化解的稀释剂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来进一步培育社会组织、增强其服务社会功能成为构建和谐海西的客观要求。如2010年底,晋江市陈埭镇商会成立福建商务领域的首个调解委员会,成立两年多来,商务调委会解决了数十起商业纠纷,有效地化解了矛盾纠纷,维护了和谐的市场环境。[4](2)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是倡导社会文明、推进公共道德建设、增强社会自治功能的内在要求。社会组织主要从事志愿互助、民间慈善和其他社会服务。它以社会的和谐至善为核心价值,弘扬扶贫济困、关爱他人的人道主义和志愿精神,塑造信任、友爱、合作的人际关系,能够发挥利益调整的剂作用,强化社会自我管理,促进海西社会的和谐发展。以福建慈善组织为例,至2012年底,全省慈善组织共募集善款60多亿元,积极开展多领域慈善服务,全省近500万人次困难群众获益。[5](3)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满足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加快实现社会和谐的客观需要。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就是要求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治理,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自身职能,从过去“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领域逐渐退出,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在提供公益服务、反映群众诉求、规范社会行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对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群众的需求、激发社会活力、增强社会凝聚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和谐海西建设的关键所在。

2.和谐海西的发展为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提供历史机遇和广阔空间。

按照中央的部署,未来近十年是福建各地实现和谐海西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对于我省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创新来说,也是一个重大发展机遇和空间。(1)不断深化的社会体制改革为海西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社会组织的作用得到了官方认同,通过不断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从中央层面看,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设专章阐述“十二五”期间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的基本规划;从福建地方层面看,福建省在《关于落实海西建设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职能配置,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机制,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可以说,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从上到下的各级政府加快政府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方式转变,这就给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创造了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2)公民社会的发展为海西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社会环境。随着海西社会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公民参与经济、社会乃至政治过程的机会越来越多,参与热情越来越高,公民自主、自治、结社的意识逐步培养和形成,推动着整个社会资本的建设,从而为海西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奠定了重要的社会文化基础。(3)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成熟为海西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随着海西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微观私人部门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复杂又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为了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迫切需要行业规则制订、信息提供、业务指导、评估培训等相关服务,而发育良好的社会组织正可以扮演起这些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海西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提供了市场的动力。

三、结语

当前,以福建为主体的海西各地正朝着实现和谐海西目标大步迈进,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已经成为和谐海西建设中一个具有战略性的问题。尽管近年来福建已进入社会组织快速发展时期,但现行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实践情况证明,中国社会组织繁荣与发展的决定因素主要在外部管理环境优化。外部管理的相关观念、制度、行为等成为左右社会组织成长质量的关键。”[6]因此,在推进和谐海西建设过程中,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是现阶段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组织发展的价值取向。基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和谐海西建设与社会组织管理创新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社会组织的发展对构建和谐海西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是和谐海西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和谐海西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而和谐海西建设也为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广阔空间。因此,要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融入和谐海西建设全过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两大建设融合进行,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本文来自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第4篇

旨在研究创新知识管理的范围,利用知识管理八个过程的概念,识别某一组织环境下知识管理创新的3种类型,验证这些创新成果的效果。考虑组织效益的4个方面:企业竞争力,收入,客户满意度和合作伙伴的满意度。涉及中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最后发现,学习型的组织在知识管理方面缺乏创新。

关键词:

知识管理;创新;组织效益

1文献综述

“创新理论”是由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被首先提出来的,他支持“创新”是“生产函数的变动”,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与动力。是企业家把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通过市场获取潜在利润的活动和过程。包括新产品、运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及实现新的组织。知识管理在整个管理系统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布斯特、劳步等提出了八个知识管理过程的概念,局部化,获得性,发展,分享,传播,借贷,存储知识,强调内部和外部的联系性,假设经理人了解知识资源依赖于在组织中依赖之处,每个雇员也参与到知识管理之中。知识管理的流程和系统的设计应充分利用员工的专业知识,让人们能够合作基于新信息增加新的价值,提取关键数据并对组织的需求进行适当的处理。杨俊祥等认为从知识管理角度看,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增值是知识管理的落脚点,知识创新要在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吸收和知识应用的动态过程中得以实现,是过程和结果的有机统一体。张军基于知识创造的动态理论,构建动态环境中企业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指出知识积累与知识内外、共享均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2理论与假设

2.1创新的范围和动机

本文讨论了知识管理过程中的3大类的创新,初步的调研在2010年,为了证明假设能够揭露创新的概念。

2.2假设

知识管理创新的范围和期望的创新结果共同导致了以下3个假说:H1:公司的规模(根据员工人数测算)与知识管理的创新能力呈正相关。H2:青睐创新知识管理的公司(根据公司对社会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的投资)与管理者基于公司竞争力的创新评估呈正相关。H3:青睐创新知识管理的公司与管理者基于公司收益的创新评估呈正相关。为了验证这些假说,使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测量相关变量的联系。分析采用了结构指标以反应某类概念与实践一致的企业的百分比。受访者评估创新知识管理在组织效率4个方面的影响利用一个5分数量表,其中1是最小的影响,5是最高的影响。数据被用于计算数),集中趋势(加权算术平均数),离差(标准偏差),峰度,偏度(皮尔森系数)。

2.3数据

数据来自于分层抽样的包括608个随机选择的企业,其中代表了不同的企业类型(制造企业、服务提供商、贸易公司以及大中小不同类型)。为了验证假说:公司的规模和行业也是极其重要的。尽管之前有一些研究认为大公司和小公司在创新效果上没有显著差别,那是以创新解决的质量和她们贡献的重要性来衡量,一些研究者认为,小的创新公司得到的竞争优势与大的创新公司得到的优势五大差别,研究中产品企业占(44.4%),贸易企业(27,9%),服务组织企业(27.6%),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20.7%),中型企业(25.3%),小型企业(25%),极小型企业(28.9%)。

3研究设计

3.1研究组织的创新

知识管理水平仅有24.3的企业追求知识管理实践,11.3%的企业计划建立和适合框架进行知识管理实践,创新活动(当前的预期的创新项目关于知识管理)和公司规模之间的联系表明,这些变量之间的统计相关性,证实了假设1,卡方检验是25.399,渐近意义(双侧)的值α不超过0.05。这一结果使得拒绝零假设。随着公司员工数量的增加,要求引进知识管理创新的企业的比例增加。表1显示了员工数量与公司知识创新与否的反应分布。T等于0.156表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弱。

3.2引进创新的动机

如果只有三分之一的公司宣布已经接受了知识管理框架,深入挖掘其原因,首先使他们采取这些做法的并不是指定一个单一的理由。超过40%的报告认为他们希望更高的创新(45%),与客户更好的合作(42.%)、更强的竞争地位(41%)和更大的灵活性(40%)。还有一些不期望员工的发展(38%),和更高的利润(35.5%)。改进的营销活动对于知识管理是最不重要的原因,(31%)。谈到行业差异,服务公司强调知识管理和更好的合作与客户(54.5%)之间的连接。贸易公司专注于更高的利润(45.1%),而生产商期望更强大的竞争地位(44.8%)和更有效的营销活动(37.9%)。在分析公司规模的结果时,没有一个类别的受访者提出溢价的灵活性。微型公司没有意识到较强创新能力对知识管理时间的关键性(15.6%),利润和与客户良好的关系被认为是最大的动机(46.7%),尽管好得客户关系被小型公司认为是最重要的(42.9%),其次是被中型公司认为重要(42.3%)。小公司把员工的发展作为接受知识管理的合理理由(42.6%),而中大公司把更强的竞争力作为理由(50%),公司的期望与他们每个阶段的发展联系,与一般障碍和威胁公司规模有关。

3.3创新的三个维度

从知识管理创新的三大类,社会创新似乎是追求最频繁。几乎60%的受访者提到他们。提到组织和技术创新的管理人员的数量是相同的(分别为46.5%和44.8%)。社会创新在所有创新有最大范围。然而,更多的管理者赞同的更大范围的技术创新(29.6%)比社会创新(27.4%),这似乎与他们的感知的相关性不一致。这一发现可能是有大众的观点引起的,技术基础设施是当务之急,这证明更重视技术创新的知识管理。在中小企业、制造商和服务企业的趋势是最强的。

3.4知识管理过程

超过一半的受访公司认为实施创新有三个知识管理过程:获取,利用和共享。绝对较少公司选择创新开发和创造知识(31.7%),存储(24.8%),传播(21.3%)和本地化(14.3%)。至于创新的结果和投资水平的范围,管理者优先考虑知识的本地化。27%认为知识本地化的过程是广泛和复杂的,和22.2%认为最昂贵。这个行业似乎并不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在知识管理领域。

4结论

在中国市场进行的研究通常集中在组织创新本身或知识管理的范围。研究很少把这两个问题合并分析企业如何应用知识管理创新。研究人员应该使用工具,从而更精确的测量知识管理创新的影响。他们还需要为竞争力水平的精确计算设计工具,这可能结合相对盈利能力和成本水平,市场份额,产品的差异化,公司的信誉,和买家的忠诚度。固定样本的时间序列分析将产生特别有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2]侍文庚,蒋天颖.社会资本、知识管理能力和核心能力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2,(04):62-72.

[3]杨俊祥,和金生.知识管理内部驱动力与知识管理动态能力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02):258-265.

[4]张军,许庆瑞,张素平.动态环境中企业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4,(04):59-67.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创新;组织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049

1 文献综述

“创新理论”是由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被首先提出来的,他支持“创新”是“生产函数的变动”,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与动力。是企业家把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通过市场获取潜在利润的活动和过程。包括新产品、运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及实现新的组织。知识管理在整个管理系统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布斯特、劳步等提出了八个知识管理过程的概念,局部化,获得性,发展,分享,传播,借贷,存储知识,强调内部和外部的联系性,假设经理人了解知识资源依赖于在组织中依赖之处,每个雇员也参与到知识管理之中。知识管理的流程和系统的设计应充分利用员工的专业知识,让人们能够合作基于新信息增加新的价值,提取关键数据并对组织的需求进行适当的处理。杨俊祥等认为从知识管理角度看,实F知识的创新和增值是知识管理的落脚点,知识创新要在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吸收和知识应用的动态过程中得以实现,是过程和结果的有机统一体。张军基于知识创造的动态理论,构建动态环境中企业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指出知识积累与知识内外、共享均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2 理论与假设

2.1 创新的范围和动机

本文讨论了知识管理过程中的3大类的创新,初步的调研在2010年,为了证明假设能够揭露创新的概念。

2.2 假设

知识管理创新的范围和期望的创新结果共同导致了以下3个假说:

H1:公司的规模(根据员工人数测算)与知识管理的创新能力呈正相关。

H2:青睐创新知识管理的公司(根据公司对社会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的投资)与管理者基于公司竞争力的创新评估呈正相关。

H3:青睐创新知识管理的公司与管理者基于公司收益的创新评估呈正相关。

为了验证这些假说,使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测量相关变量的联系。分析采用了结构指标以反应某类概念与实践一致的企业的百分比。受访者评估创新知识管理在组织效率4个方面的影响利用一个5分数量表,其中1是最小的影响,5是最高的影响。数据被用于计算数),集中趋势(加权算术平均数),离差(标准偏差),峰度,偏度(皮尔森系数)。

2.3 数据

数据来自于分层抽样的包括608个随机选择的企业,其中代表了不同的企业类型(制造企业、服务提供商、贸易公司以及大中小不同类型)。为了验证假说:公司的规模和行业也是极其重要的。尽管之前有一些研究认为大公司和小公司在创新效果上没有显著差别,那是以创新解决的质量和她们贡献的重要性来衡量,一些研究者认为,小的创新公司得到的竞争优势与大的创新公司得到的优势五大差别,研究中产品企业占(444%),贸易企业(27,9%),服务组织企业(276%),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207%),中型企业(253%),小型企业(25%),极小型企业(289%)。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组织的创新知识管理水平

仅有24.3的企业追求知识管理实践,11.3%的企业计划建立和适合框架进行知识管理实践,创新活动(当前的预期的创新项目关于知识管理)和公司规模之间的联系表明,这些变量之间的统计相关性,证实了假设1,卡方检验是25.399,渐近意义(双侧)的值α不超过0.05。这一结果使得拒绝零假设。随着公司员工数量的增加,要求引进知识管理创新的企业的比例增加。表1显示了员工数量与公司知识创新与否的反应分布。T等于0.156表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弱。

3.2 引进创新的动机

如果只有三分之一的公司宣布已经接受了知识管理框架,深入挖掘其原因,首先使他们采取这些做法的并不是指定一个单一的理由。超过40%的报告认为他们希望更高的创新(45%),与客户更好的合作(42%)、更强的竞争地位(41%)和更大的灵活性(40%)。还有一些不期望员工的发展(38%),和更高的利润(35.5%)。改进的营销活动对于知识管理是最不重要的原因,(31%)。谈到行业差异,服务公司强调知识管理和更好的合作与客户(54.5%)之间的连接,贸易公司专注于更高的利润(45.1%),而生产商期望更强大的竞争地位(44.8%)和更有效的营销活动(37.9%)。在分析公司规模的结果时,没有一个类别的受访者提出溢价的灵活性。微型公司没有意识到较强创新能力对知识管理时间的关键性(15.6%),利润和与客户良好的关系被认为是最大的动机(46.7%),尽管好得客户关系被小型公司认为是最重要的(42.9%),其次是被中型公司认为重要(42.3%)。小公司把员工的发展作为接受知识管理的合理理由(42.6%),而中大公司把更强的竞争力作为理由(50%),公司的期望与他们每个阶段的发展联系,与一般障碍和威胁公司规模有关。

3.3 创新的三个维度

从知识管理创新的三大类,社会创新似乎是追求最频繁。几乎60%的受访者提到他们。提到组织和技术创新的管理人员的数量是相同的(分别为46.5%和44.8%)。社会创新在所有创新有最大范围。然而,更多的管理者赞同的更大范围的技术创新(29.6%)比社会创新(27.4%),这似乎与他们的感知的相关性不一致。这一发现可能是有大众的观点引起的,技术基础设施是当务之急,这证明更重视技术创新的知识管理。在中小企业、制造商和服务企业的趋势是最强的。

3.4 知识管理过程

超过一半的受访公司认为实施创新有三个知识管理过程:获取,利用和共享。绝对较少公司选择创新开发和创造知识(31.7%),存储(24.8%),传播(21.3%)和本地化(14.3%)。至于创新的结果和投资水平的范围,管理者优先考虑知识的本地化。27%认为知识本地化的过程是广泛和复杂的,和22.2%认为最昂贵。这个行业似乎并不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在知识管理领域。

4 结论

在中国市场进行的研究通常集中在组织创新本身或知识管理的范围。研究很少把这两个问题合并分析企业如何应用知识管理创新。研究人员应该使用工具,从而更精确的测量知识管理创新的影响。他们还需要为竞争力水平的精确计算设计工具,这可能结合相对盈利能力和成本水平,市场份额,产品的差异化,公司的信誉,和买家的忠诚度。固定样本的时间序列分析将产生特别有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Bachnik, K.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light of breakthrough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 accompanying social trends[J].In Poskrobko,B.(Ed.),Sustainable economy based on knowledge.Bia?ystok,2011:297-309.

[2]侍文庚,蒋天颖.社会资本、知识管理能力和核心能力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2,(04):62-72.

[3]杨俊祥,和金生.知识管理内部驱动力与知识管理动态能力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02):258-265.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组织资本 财务管理 创新

企业的组织资本对企业价值来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为了企业价值进行管理,应该无条件的对企业组织资本进行关注。成立以组织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财务管理体系,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十分重要,文章以企业对组织资本的定义为基础,进一步对组织资本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进行探究,企业今后的发展走向为基础,应该如何进行组织资本的财务管理创新。

一、组建企业组织资本价值的评估体系

企业的价值评估是财务管理中重要的内容,以企业的实际情形为主要出发点,组建一个具有科学性、合理的组织资本价值评估体系的重点,是对评估方法进行选择。在企业中,市场价值法和收益现值法中能表现企业的组织资本要素,但是不能在进行企业评估组织的资本价值中单独进行使用,账面价值法又不能对组织资本价值进行如实反映[1]。其他企业一般都是以企业的实体为基础,组织资本则不同,它是具有实际的单独价值的,这也正是为什么一些负债的企业仍然能够在市场上进行产品销售的原因。组建组织资本价值的评估体系,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对整体价值以及分拆价值同时进行考察

组织资本的相关评价要从组织资本包含的不同因素出发进行整体分析,对企业的整体价值进行具体反映,但是在市场上一些零散的企业仍然能够进行很好的销售,其主要是因为这种类型的企业中,具备十分有价值的组织资本系统。所以,企业中除了看重整体的组织价值,拆分价值同样很重要。企业管理人员要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分析企业的整体价值与拆分价值,具体分析其中囊括的不同因素[2],因此针对以上不同问题,各个企业应该采用合理、科学的方法进行企业组织整体价值的评估,同时要以此为基础,将各个资本组成要素的重要程度进行的全面的解析,并通过一定的权威性,对各个资本的不同组成成分进行不同价值的分配。

(二)重视企业组织资本的可持续性和预期

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其具有的对资金的合理预期,企业的财务管理的主要价值一般来说体现在企业预期的资金流动以及收益上,所以在进行企业组织资本评价的时候要格外注重其资金和收益的预期性,还要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组建组织资本价值的评估体系要具备可操作性

判定一个评价方式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准,就是其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在组建组织资本价值的评估体系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企业经过实践确认采用的方法是否合理,把公司的股权确认为已经确定的实际价格,把没有违约的债务看作执行价格,再对公司的价值进行计算,得出的结论再将人力资本价值,再按照传统的计算方法得到资产价值,就是企业的组织资本价值。

二、组建包括资本预算的管理系统

(一)组织资本预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企业的财务管理其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进行预算管理,进行企业的预算管理是确保企业实现既定目标的保证,所以为了优化企业的内部管理,要逐渐重视企业的预算管理,但是又很多企业仍然缺少对价值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分析,没有将组织资本资源里面全部的资源利用起来。

组建对组织资本预算的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企业的既定战略目标,而企业战略目标是通过财务指标来体现的。但是现在组织资本对财务影响状况比较笼统,因此要将组织资本与财务状况之间的关系相连接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所以可以在假设条件下进行组织资本预算体系的成立,对管理和调控进行负责。

对组织资本的各个因素进行叙述和量化。组建组织资本预算管理体系的基础是对组织资本包含的各个资源进行量化,组织资本的资源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不仅涵盖了其组织文化、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还包含了组织信息、知识以及策略方面的诸多内容,每个要素的自身的特点都不尽相同。把组织资本融入进预算管理体系中,需要对其包含的各个基本要素进行描绘和量化。

进行组织资本预算管理的首要条件,是要根据其实际规模、运营情况进行相关部门的成立,部门主要是对要素的不同特质进行分析,对组织资本资源的要素进行确定,以及相关要素的概述等等。管理人员要从整体角度出发,逐步分析各个要素对全局的影响[3]。

(二)组建组织资本创造价值体系

组建组织资本创造价值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生成组织资本,评估体系以及管理体系等三点。组织资本生成其中包括制度、思想以及组织等三个方面的要素。制度确定了组织资本在企业全局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自身发挥的重要作用,组织的重点是如何组建相关团队,思想是为了树立正确的组织资本价值观。组织资本评估体系包括评估的方式,进行评估的制度,以及评估的主体和评估的主要目标等等,其中评估目标又包括了市场交易上的管理以及内部的管理等两方面。组织资本管理体系包含编制资质资本的预算,对预算进行监管,以及进行预算考核等方面的内容。

三、结束语

企业进行组织资本与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其中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企业通过进行财务管理,并且对组织资本和财务管理创新是经济市场对企业的基本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盈利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创新的同时,要在组织资本的基础上,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和组织资本价值评估体系,从而发挥组织资本的作用,进一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进行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合理运营,可以更好的将企业自身存在的组织资本价值融入到企业之中,从而为企业之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鱼浩.企业组织资本与财务管理创新刍议[J].山东工业技术,2015,05:260.

[2]高楠,范火盈.试论企业组织资本与财务管理创新[J].时代金融,2015,11:178-179.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第7篇

关键字:公路主枢纽;组织模式;管理创新

干线运输主枢纽或者是骨架运输网络中的控制节点就是公路主枢纽,它是全国区域性的转运中心、公路运输的客货集散中心,主要的作用就是组织公路客货运输,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公路主枢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公路主枢纽进行规划和建设时一定要科学合理,而且还要采用科学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这样才能让公路主枢纽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一、公路主枢纽组织模式的分析

在计划经济下,政府部门不仅需要制定出和运输行业相关的政策,同时也要对客货运输企业的经营发展负责和管理,运输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只能够根据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来开展实际工作,企业看不到自身发展,也没有经营的自,对我国运输行业的长远发展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开始正确认识到整个问题的严重性,很多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也开始出台新的主枢纽建设模式,希望可以关闭按传统的运输企业国有化模式,使运输企业实行股份制模式,企业进行自主的经营,鼓励和支持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在公路主枢纽所有场站实现了股份制经营组织模式后,各个场站的建设模式和经营方式也开始变得更加灵活和多元化,在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新的组织模式中,公路主枢纽建设中的融资方式主要有横向融资和纵向融资。横向融资是通过金融机构或者金融市场来进行投资或者吸引外部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而纵向融资则是指企业自身的资金投入以及政府部门的投入等。

二、公路主枢纽管理创新的分析

公路主枢纽的管理模式可以根据现代化企业的组织和经营理念来进行创新,让公路主枢纽中的每个客运站成为一个单独的经济实体,自主进行经营和自负盈亏。和计划经济下的公路主枢纽管理模式相比,这种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创新,这种创新则主要是从下面这两方面来表现的。

1、政府部门职能的转换以及管理方式的创新。在计划经济下,车站在实现政府部门意图时主要是被动完成的,车站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并没有根据市场的实际规律来进行,自身的定位以及发展战略目标也较为缺乏。这样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所以需要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首先应该要根据科学和合理的规划来确定市场的格局。比如成都的公路主枢纽在刚刚进行规划设计时,就重点考虑到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流量的有效预测,然后根据当地城市路网的实际结构和特点,来确定出公路主枢纽车站的布局原则,将大部分主枢纽车站设置在靠近城外的地方,这样就能有效降低城市交通的压力,而且对外运输的时间也能缩短,让对外运输的辐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车站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来对班次进行调整,从而来合理的调配车站运力。其次是运输市场准入政策的创新,在公路主枢纽管理创新中,运输市场面向社会运输主体开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准入措施和政策,其主要包括承建、组件线路运营资本认证和车站经营股份制资格认证。承建、组件线路运营资本认证主要是针对线路的运营权,而车站经营股份制资格认证则主要是针对车站的经营权。第三要加强对不同层次运输市场的培养,通过合理和科学的措施来形成一个有序、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的运输市场,对运输企业的行为进行规范,人们的出行也将变得更加方便。第四要加强对旧车站的调整和改造,才能更好的适应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部分车站开始出现不协调,环境污染的情况也开始变得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部分旧车站进行改造和调整。最后还应该要加强和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相互衔接。

2、运输企业内部的管理创新。对公路主枢纽进行管理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组织和管理各种生产要素,来向社会提供运输信息和服务,最终来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公路主枢纽应该要坚持市场化和政企分开的经营管理模式,对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要积极的借鉴和学习,通过创新和务实的精神来做好自身的主要经营业务,这样才能保证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场站的运营企业应该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整个行业的特点,加强管理创新,构建起完善的管理制度。

场站运营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要严格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来进行,建立完善的质量全面管理体系和目标责任制,让企业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清楚自身的责任和职权;在人事制度上,也可以根据现代企业的相关制度和规范来进行,建立起科学和合理的考核制度、激励制度,让企业人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

结束语: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路主枢纽的发展应该和城市的整体发展布局相适应,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让公路主枢纽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现,在实现自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标的同时,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娅敏.公路主枢纽规划建设后评价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

[2]关仕罡.公路主枢纽城市站场布局方法与方案综合评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5.

[3]吴强.公路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04.

[4]李晓峰.公路运输枢纽规划与建设模式[J].运输经理世界,2006,07:76-78.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企业组织资本 财务管理 创新体系

组织资本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起到增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为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扩大了工作范围。这就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要谋求新的发展方向,哪种运营模式才能够使组织资产在企业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问题,已经成为了相关业内人士所关注的重点内容。文章针对企业实际的运营情况,提出了要对对组织资本进行财务管理可以在企业内容建立起其价值的评估体系以及预算的管理体系。

一、企业组织资本概述

一个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都会遇到财务管理的问题,这一问题是保证企业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最大化的实现企业价值的关键。而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一定会受到组织资本的影响,这是因为组织资本的存在会使得财务管理的工作范围扩大。当组织资本不存在时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部门仅仅需要管理的是有形的企业资产,而组织资本一旦存在财务管理就要将无形的企业资产资源进行那个管理。但是组织资本也会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良好的运行平台,使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因而,企业组织资本的多样式使得财务管理部门要不断创新自身的工作体系,从而使企业朝着更加长远的目标向前迈进。

财务管理部门要想创新出科学有效的运行体系必须要对企业的组织资本进行详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财务管理部门更好的为企业的运营提供合理的资金支撑。首先,企业组织资本中的“组织”代表了其具备实体性、结构性、效率性的特征。实体性是指企业组织资本的形成前提是要有特定的实体才能进行发展,这个特定的实体可以是企业也可以不是企业,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不是真实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在有实体的情况下。结构性是指作为无形资产也和有形资产一样也是需要由众多要素组成起来的。效率性则是指每个企业会因各自的结构特征不一致而产生不一样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组织资本的财务管理创新应用

(一)建立价值评估体系

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价值判断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性的关键内容。企业要想把财务管理落实到日常的经营中,就要建立起完善的组织资本价值评估体系。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价值评估的方法。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两种方法是市场价值评估法和账面价值评估法。这两种价值评估方法在对企业财务管理内容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市场价值评估法能够将其中的管理要素提出来。然而,市场价值评估体系并不能独立存在,账面价值评估法又不适用于对无形资产进行价值评估。业内相关专家学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笔者在这里也提出了一些浅薄的认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对组织资本进行价值评估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内容。第一点,要将组织资本的财务管理进行整合性和拆分性综合价值分析。因为组织资本是由多方面内容组成的,这就意味着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组织资本中的每方面内容进行价值评估,然后还要将其整合到一起,使其体现出整体的价值。第二点,由于组织资本所包含的内容复杂,其内容的变动情况就多。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还要注重对其预期变化的控制、内容可持续性的控制以及内因变化的控制。第三点,是将财务管理的可操作性纳入到价值评估的体系中。可操作性是指价值评价体系是否能够将实用性体现到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特性。企业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就可以实现对组织资产的财务管理。

(二)建立预算管理体系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对预算的管理是保证企业资金长期实现稳定性的关键。而在企业中建立预算管理体系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进行预算管理的有效手段。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首先,企业要确定预算管理的目标。这样一来,组织资本就会企业的发展起到更加良好的促进作用。反之,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就会使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然而,由于组织资本是无形资产,企业很难对其目标的实现进行严格的控制。所以,建立预算体系时要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进行模拟处理,这是保证预算体系有效性的重要内容。其次,就是要对组织资本中的各项要素进行一定的量化和描述。最后,企业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来对预算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这一过程企业要充分考虑其实际的运行状态,如负责预算管理体系部门的工作人员是否具有掌控大局的能力、合理管理组织资产各项因素的能力。

除此之外,还要对所建立的预算管理体现制定出合理的运行制度。在这一制度中一定要包含这两方面:一方面是使组织资产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体现出其应发挥的作用。与此同时,使预算管理体系中运行制度能够明确管理工作的重点。另一方面,制度中应该体现价值评估的方法、主体以及目标等。而且企业应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采用与之对应的监控措施和考评手段,以此来规范预算管理工作内容。

三、结束语

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企业在谋求新的发展方向的过程中,衍生出了一系列的运营管理措施。组织资本企业在这一时期所研究出的运营管理方式之一,而由于其具有无形和组成因素众多的特性,使其在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一些管理阻碍。企业要想在组织资本这一管理方式上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需要对其的财务管理工作上下一定的功夫。组织资本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将其无形的资产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中,使其具有提高员工凝聚力、增加信誉度、强化行业知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鱼浩.企业组织资本与财务管理创新刍议[J].山东工业技术,2015,05:260

[2]高楠,范火盈.试论企业组织资本与财务管理创新[J].时代金融,2015,11:178-179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第9篇

1、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需要当前,经济建设“一手硬”,社会管理“一手软”的问题十分突出,总书记在专题班上说到的“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这些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阶层群体冲突增加;二是社会状态更加活跃,开放性、流动性问题增多;三是社会诉求不断提升,维权意识更加强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社会管理创新就是必由之路。

工会作为国家政权重要支柱,必须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各级政府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必然带来社会管理资源新的整合和调配。工会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支柱,应当主动承接政府部分管理资源向工会等社会团体职能转移的重要契机和有利条件,组织和代表职工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工会作为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一方。有义务准确把握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努力拓宽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新思路新渠道。

2、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旗帜

鲜明地接受党的领导的需要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工会最大的特色,社会管理创新是党面临的新课题,工会应当在党的领导下主动作为,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央领导提出的“把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组织”,是新形势下工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必备条件,是针对工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与新时期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必须拥有的资源手段不匹配的现实提出的。

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其实质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更好地开展群众工作。强调,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工会在党的领导下更好地开展群众工作,实际上也就是参与了社会管理创新。

二、工会组织参与社会

管理创新的措施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目前工会面临的新时代特征有:一是由于各地均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思路开展工作,企业的相对集中已成为事实。二是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农民工在城镇职工队伍中的比重大量增加。三是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党和政府追求的目标。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调整工作方式方法,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

1、适应企业相对集中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1)文化共飨,努力实现职工精神上的“富有”。由于企业的非公有化,出现了职工工作地点相对集中和企业压缩非生产区域建设的趋势,建设满足职工文化活动的区域性场所势在必行。企业的职工文化、体育、学习活动的场所有集中性、社会化趋势的倾向,区域性职工文体活动阵地是工会的形象。职工文化阵地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目前,很多文化宫、俱乐部被用作出租(租而不管),本身应有的面貌和性质发生了变化,影响工会形象。应当还其本来面目,予以恢复。

(2)规章共决,努力形成“未经民主程序的劳动规章无效”的共识。在“工业向园区”集中的过程中,职工民主决策往往被忽视,而新生代职工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加强。共决规章制度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我们力图通过“共决企业规章”,依法推动企事业单位普遍制定“条文合法、程序合规、职工合意”的劳动规章制度,源头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年,将召开省级层面的法规研讨会,提出完善法规的建议,努力形成“未经民主程序的劳动规章无效”的共识。

(3)薪酬共商,促进高技能高业绩高薪酬。职工工资收入是职工的核心利益,薪酬共商是劳动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一线技术工人、高技能人才工资增长较快,针对这部分职工开展协商,能够起到较好地带动作用。我们努力促进高技能高业绩高薪酬的实现方法和途径,明确“三个倾斜”的协商原则,即:促使收入分配向生产一线技术工种和关键岗位倾斜,向有技术创新能力、出创新成果的一线职工倾斜,向辛勤努力、取得显着成绩的高业绩职工倾斜。

2、适应职工队伍结构变化,寻找新的工作切入点当前,农民工的大量涌现带来的两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包含农民工在内的培训教育的问题;二是农民工乃至企业正式职工有急难,工会怎样帮助和解决的问题。

(1)应当高度重视职工培训教育的问题。从政府职能看,政府部门在职能上没有把职工培训教育纳入,教育部门也采取回避态度,形成管理和引导的巨大空间。从职工自身的角度看,职工参加继续教育完全是依靠市场机制在运作,职工自己在寻找学习的机会和资源,缺乏应有的服务、鼓励和引导。职工在继续教育方面得不到满足和提升。从工会的角度看,工会完全有力量做好组织和服务工作,只需要动用少量的人力和财力,对社会资源进行运用,就可以在职工继续教育方面做很多事情,带来事半功倍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当前,应当检查、督促企业依法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并确保直接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为职工参加继续教育创造条件。

(2)工会困难职工帮扶的发展方向应是职工互助互济。目前,党政进一步重视民生工作,把改善民生作为执政的重要工作。在政府不断加大帮扶资金投入大态势下,一方面工会自身帮扶能力只能做到“救急不救穷”;另一方面是工会自身职能和资金的限制,如果工会帮扶工作仅仅依靠政府和社会资助,其生命力十分有限,工会帮扶工作也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在我国,由于工会在党的领导下,只有一个工会,组织网络较为健全,和职工联系十分紧密,开展互助互济有很好的基础。在国际上,国际工联对职工互助互济始终采取支持和肯定的态度。日本的全劳济、新加坡的职总英康、法国的互助会都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

3、适应工作方式转变,从“维护职工权益”向“创建和谐劳动关系”转变从党和工会的关系出发,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工会贯彻党的执政理念的最直接抓手。工会工作必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当前工会工作的主题,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铁路物流;运输组织;运输产品;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U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b)-0090-02

作者简介:马应玉(1982,7—),男,回族,宁夏银川人,本科,中级,研究方向:铁路运输组织

现代社会对物流运输的需求,是传统的运输组织不能够满足的。现代物流需要集信息、运输、仓储、装卸等一系列物流活动为一体,形成新型的集成管理体系。这种创新的现代物流组织能够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流服务的优质化。铁路现代物流必须实现创新改革,优化铁路运输组织的方式,树立物流全过程管理理念,提升全程物流运输的服务质量及效率,促进铁路运输组织的成功转型。

1铁路物流运输的市场环境分析

1.1需求的分析

我国现代社会飞速发展背景下,网络信息科技被广泛用于社会生活,极大地促进了物联网的发展。此外,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逐渐转向高效集约型,促进了社会资源运输需求的增长,各区域物流市场的需求快速增长。

1.2不同运输方式的竞争力

现代物流社会发展迅速,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空运等方式,都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和竞争性。首先,分析铁路和水路的运输方式比较,水运运输的价格远远低于铁路,仅是铁路的70%,因而铁路运输在水路运输辐射范围内并不具备价格竞争优势;其次是铁路与公路运输的对比,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能、环保性能虽然具有优势,但是铁路两端的装载和卸货体系并不完善,降低了铁路运输竞争力。但是国家对铁路运输价格的指导政策,缓解了铁路运输价格竞争力的窘境。

2制约铁路运输组织改革的因素

(1)运输产品。铁路运输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运输组织的自身情况,设计运输的产品类型,并未过多地考虑客户的要求和市场需求,很少有定制化产品设计的实践经历,全程化、时效化、集装化的物流快运模式的欠缺,使得铁路物流运输并不受到物流市场的刚需。

(2)运输的组织效率。办理铁路物流运输的环节冗杂,受理接去装车挂运卸车送达交付等,不能实现全程无死角监管。此外,调度指挥体系的不完善,对货物运输的时效性有极大的影响,降低了铁路运输的质量。

(3)运力资源的配置。我国还有部分区域铁路运能较为紧张,货运装卸滞后,导致了铁路物流运输的装备在集装和机械化方面水平较低,物流功能不完善。

(4)物流信息化建设。现行的运输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较为分散,并没有统一的铁路运输信息管理平台,相关数据信息不能实现互联和共享,物流全过程监控和追踪服务的实现受阻。

3铁路物流运输产品创新设计

作为铁路服务客户的直接载体,也是铁路物流运输被客户了解和选择的要素。重点发挥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性能等竞争优势,将运输产品的类型进行细致的划分,增强其时效性和便捷性以及附加值,推动铁路物流运输产品的创新以及竞争力的提升,能够个性化、多样化服务于客户。

3.1大宗货物运输——直达

对于铁路物流运输辐射范围内分布有较多煤矿、港口等需要运输大宗货物的地区。面对这样的需求,铁路运输可以开设直达班列,实现开行周期、车次、时间等的定时和准时。此外,加强与客户的对接和协调,开设大宗货物直达班列,实现运输中间环节的减少,能够有效控制成本,互惠互利。

3.2全程物流

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同步化的物流供应链生产业务流程。全程物流服务产品,能够促进铁路物流运输像现代物流的快速转型。加大铁路物流运输的营销,集成打包客户的运输、仓储、信息等需求,满足客户定制化、专业化的物流方案要求,将铁路物流运输模式创新拓宽。

3.3集装化运输

从战略上看,铁路物流运输的转型,还需要发展集装化运输服务产品,实现装卸搬运作业环节的高效灵活。首先,满足药品、电子产品等货物运输的精细化需求,研究和创新集装网、防磨垫等集装化运输用具,能够极大地提升集装化运输的比例值;另外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充分利用集装运输的优势,在价格和路线上提升铁路物流运输竞争力。

4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创新

4.1运力资源的配置优化

科学规划和统筹兼顾运力资源的配置,从大物流运输的角度出发,全面建设铁路物流运输的基础硬软设施,保障铁路运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的顺畅。

4.1.1建设物流通道、枢纽能力

合理规划和建设铁路物流运输通道,加快枢纽的有线电气化改造。另外,加快改造编组站的综合自动化,提升电线的配套设施能力,加快建设普速铁路,实现运输网的优化和完善。

4.1.2一体化建设港站和公铁

社会物流系统的连接、大物流运输网的构建,是促进铁路物流运输转型的关键。需要对铁路场站资源衔接社会物流系统的联网高度重视,密切对接港口、政府、企业等,实现无缝衔接,能够有效地降低铁路运输的物流成本,满足客户物流需求。

4.1.3推进建设综合物流网

场站设施作为物流网的核心组成部分,必须按照现代物流规范设计。首先是具备齐全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会展和监管的功能,并且紧密衔接城市物流园区、企业、物流信息平台及其他的运输方式,实现与各城市群、港区、大陆桥、重要城市的融会贯通,形成合理、功能性的综合物流网络。

4.2铁路物流信息化建设

铁路物流运输向现代化物流的转型,必须大力借用物联网、电子信息科技、数据信息等,采用互联网的战略形式,推进和加强铁路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快对外服务平台的完善,争取企业在网站的注册交易,打造个性化的铁路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另外,完善物流信息的共享平台;加快建设运输信息的集成平台,并研究和创新物流市场营销管理系统,提升对营销人员、市场分析、业绩等信息的管理效率。

4.3加强运输组织管理

运输组织作为物流服务的核心组成部分,铁路物流运输的关键优势之一。为了促进铁路物流运输的转型,需要加强市场的导向作用,树立物流产品作为运输组织依据的理念,拓宽运输组织管理业务,构建现代化的物流调度平台,健全物流调度指挥体系,对铁路物流运输组织不断进行创新。

5结语

总的来说,通过对物流产品服务的优化设计,能够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创新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起到了对铁路现代化物流服务能力的提升作用,能够实现其业务规模的扩张,提升整体服务效率,充分实现铁路物流运输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李思阳.基于差异化市场拓展战略的铁路物流企业协同发展合作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2]张先成.港口铁路企业创新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3.

[3]丁伟.现代物流联合运输区域协调管理及网络构建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4]韩伯领.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综合发展规划理论与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5]齐新宇.基于综合物流服务链的铁路货物运输物流化相关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

上一篇:装饰艺术范文 下一篇:装置艺术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