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社会学范文

时间:2023-02-21 21:59:47

组织社会学

组织社会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学想象力;科学管理主义;新制度主义;决策分析学派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235-02

一、组织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社会学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的视角就成了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说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心智品质,“人们只有将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历史这两者放在一起认识,才能真正地理解它们”(米尔斯,2001)。

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组织社会学,以组织现象为研究对象,组织和个体的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就成了组织社会学分析的切入点,也即组织社会学发挥其社会学想象力所在的主要领域。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必然使得在本文中放弃传统的那种文献梳理方法,而换以一种或许较为狭隘的理论比较法。

二、组织社会学的几个理论流派中的社会学想象力

吉布森早在1966年就写过一篇关于组织理论中关于人的本性的文章。他提出组织中的成员是不诚实的,而且组织本身创造了鼓励不诚实行为的条件。他将已有的关于组织中人的本性的研究分为三类:机械主义的传统、人本主义的挑战和现实主义的综合。机械主义传统将组织中的人视为对组织忠诚的、始终如一的,无个性和可塑造性的个体。人本主义的挑战则提出,人是组织结构中具有意识的一种独特元素,人本身具有结构性的需求而且个体之间是具有差异的。现实主义的综合的关键特征就在于将人看做为组织中诸多相互依赖和互动着的变量中的一种,人是在组织的情境中采取行动的(吉布森,1966)。

可见,组织社会学对于组织中人的定位和看法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本文主要以组织社会学的科学管理主义、新制度主义和决策分析学派为分析对象,以它们关于组织中人的看法为切入点,从中洞见组织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想象力的具体体现。

(一)科学管理主义

科学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泰勒,他探索了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出职能化组织原理。一般人认为泰勒是个效率主义者,他的管理思想本质是一种物本管理,泰勒把工人看成是靠金钱刺激积极性的“经济人”,而看不到在物质之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的“社会人”(谢水明,2002)。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提倡用精确的科学管理方法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方法,认为程序化、非人格化的机械动作,可以将员工偷懒与懈怠的可能降到最低限度,主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密切合作,要科学教育、培养、训练工人,他认为杜绝管理不当造成的浪费、消除怠工,最大限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在于科学管理(马俊峰、邓俊英,2005)。可见,在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主义那里,组织中的个人是完全理性的个体,组织中的个人就是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只要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工人就愿意按照通过科学方法测量和设计出来的方式进行劳动和生产。因此,在科学管理主义这里,组织中个人的能动性是十分低的。

(二)新制度学派

自20世纪40年代起,组织开始受到制度学家的关注,并且逐渐成为制度领域的研究重点。最早将新制度主义引入社会学组织研究领域的是西尔弗曼,他认为组织的环境不仅应该被定义为是资源的提供系统和产出的目标系统,而且应该被定义为是组织成员的意义来源(郭毅、徐莹,2007)。

迈耶通过对美国各州教育体制非常相似这种现象的观察,提出了组织中的制度趋同命题,认为组织结构本质上反映的是制度化的规则内容;另外,很多制度一旦被制定出来以后就成了摆饰,从本质上讲是与组织的内部运作过程处于“松散连接状态”。为了能够解释这一现象,迈耶又提出了合法性机制这个重要的分析概念,强调合法性机制可以在无形中迫使组织接受特定制度环境中所要求的具有合法性的行为模式(迈耶、罗恩,1977)。

迪马久和鲍威尔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推动了组织社会学制度分析的发展,提出有三种机制导致了组织在结构、制度以及行为上的趋同,分别是强迫性趋同机制、模仿性趋同机制和规范性趋同机制(迪马久、鲍威尔,1983)。

托尔博特和朱克分析了美国各州采纳公务员制度的情况,发现当大多数州都逐步接受了公务员制度之后,模仿其他城市的做法则成为公务员制度得到采用的根本原因(托尔博特、朱克,1983)。也就是说,当一种制度被社会上大多数组织采用后,往往会形成一种观念制度的力量,使得这个制度得到维持和沿用(周雪光,2003)。

总之,制度学派强调组织并不仅仅是技术性的产物,或者是复杂的关系模式的产物,组织同样也是文化规则的理性化的产物,这种文化规则为组织的建立构建了独立的基础(涂洪波,2006)。

可见,在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那里,组织中的个人被隐匿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对组织的制度场域的关注,然而,新制度主义并没有完全无视个人的存在,因为它将被视为人们主观认知中的一种结构。组织制度学派最本质的特征是通过人的认知来解释制度。个人不再是经济人假设中的那种完全理性的存在,制度对人具有一种常常是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约束力,个人是无法做到完全理性的。不过,个人的能动力也不是完全空白的,而是具有一定能动性的,是会运用一些诸如将检查、评估等活动仪式化的策略的。

(三)决策分析学派

决策分析学派中的个人具有高度的能动性,是作为决策行动者的存在。决策行动者所表示的真正含义在于,“它认定一个行动领域之中的所有个体总是在始终不断地推测他们的同伴……在这一领域中,每个人都被设想成积极的存在者。”(费埃德伯格,2005)

李友梅指出组织决策分析的最初假设是:“个体在工作中的行为从来不会被完全限定;为了达到其个人的目标而追求理性决策的个体是一个自由的行动者……人们只有使自己站在一个寓于已定情境和已定约束中的行动者的立场上,才能比较恰当地运动理性决策或游戏规则这样的术语。”(李友梅,2009)

因此,决策分析学派理论的出发点是关于组织中的行动者具有高度能动性的认识,行动者的理性是一种情境中的理性,“理性始终是文化性的理性,而且理性始终是情境性的理性和以经验为依据的理性。”(费埃德伯格,2005)

三、小结

可见,每个理论流派对于组织中的个人的看法和定位是存在差异的,而这即是每个理论流派社会学想象力之体现。在科学管理主义那里的个人是与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相似的个体,是可以被作为科学的实验对象来对待、可以被科学的方法和设计所操控的,因而其能动性是很低的。新制度主义学派尽管很少提及组织中的个人,然而制度本身的存在却是在人们日常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并且内化于人们的观念之中,因而,个人都是制度存在的载体,受制于无形的认知结构,个人的理性是不完全的,但在面对制度要求和组织实践的矛盾和冲突时,个人还是具有一定能动性的。而决策分析学派出现的基础就在于它看到了组织中的个人是具有决策能力的个体,其理性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具有实践性的一种情境理性。而行动者的能动性则是十分高度的,维持和争取扩大自己的自有余地才是行动者真正在乎的事情。每一个行动者,都会根据具体情境和游戏规则来计划自己的行动策略。

参考文献:

[1]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7.

[2]James L.Gibson,Organization Theory and the Nature of Man,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9,No.3,Special Theme:Theories of Organizations(Sep.,1966),pp.233-245.

[3]谢水明.人本管理:泰罗科学管理的本质[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

[4]马俊峰,邓俊英,陈志良.重新解读泰罗科学管理原理[J].学术论坛,2005,(10):1-5.

[5]郭毅,徐莹.新制度主义:理论评述及其对组织理论的贡献[J].社会,2007,(27):14-40.

[6]John W・Meyer,Brian Rowan,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7,(2):340-363.

[7]Paul J・DiMaggio,Walter W・Powell,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in Organizational Field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147-160.

[8]Pamela S・Tolbert,Lynne G・Zucker,Institutional Sourcesof Change in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s:The Dif-fusion of Civil Service Reform,1880―1935,AdministrativeScience Quarterly,1983:22-39.

[9]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0]涂洪波.制度分析:对新制度主义的一种解读[J].广东社会科学,2006,(6):95-100.

[11]埃哈尔・费埃德伯格.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M].张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组织社会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学校组织 社会互动论 学校组织冲突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01

学校组织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在人们有较大教育需求时产生的。①学校自产生起,就是一个组织化了的社会机构。而另外一方面,学校作为一个组织,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它是一个为了履行某种社会职能、实现特定社会目标而形成的社会群体。②学校组织的社会性就提供了对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可能性。学校组织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人,即教育者、学习者以及教育管理人员等,进而再根据不同的角色和责任组成不同的群体。而这些人和群体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就形成了学校组织中的“社会互动”过程。为了保证学校组织运行的顺畅和高效,我们有必要对学校组织进行基于社会互动理论视角的社会学分析。

1 社会互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是指人和人、人和群体、群体和群体等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在行为和心理上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有: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和强制。

2 从社会互动论视角分析学校组织的概念、特性与结构

2.1 学校组织的概念分析

学校是社会专为实施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而设立的一种正式的规范性社会组织。社会互动论强调基于一定社会关系背景,人与人、人与群体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在学校组织中,整个学校组织架构,由学校行政系统、学校教学系统、学校后勤保障系统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背景。而学校组织中的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个人以及学校党支部、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校工会等群体便构成了学校组织中社会互动的主体单位。

2.2 学校组织的特性分析

学校组织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学校组织具有一般组织的共同特征,除此之外,还具有其自身独有的个性特征。学校组织具备以下特点:

(1)学校组织具有开放性。③学校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处在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过程之中,是一个随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开放系统。由此可见学校组织的开放性要求学校组织须与社会环境进行互动,这里的社会环境包括知识、价值观念、社会的期望目标和办学资金等等。

(2)学校组织具有松散结合性。学校的教学系统是学校组织的主体,它具有松散结合性的特点。该特点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学校的教学系统具有自身教学行为的相对独立性。学校管理层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很难实行严密的、统一要求的。这体现了符号互动理论中符号意义的相对性、动态性和独特性,提示学校组织成员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要设身处地、站到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

(3)学校组织需要人本关怀。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系统。教师的工作除了受经济和物质条件因素的驱动以及由教师职业道德带来的职业自觉性的驱使外,更多要靠人本关怀等社会心理因素的激励。这种关怀要求成员之间相互进行,而社会互动理论强调人与人、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通过良性互动就能成功营造学校组织成员间自由、平等、博爱的组织氛围。可以说社会互动是学校组织这种人本关怀氛围得以形成的基石。

(4)学校组织具有多重目标。其一,学校组织的影响主体包括政府、教育投资者、学生家长、教育理论家等,每个影响主体都具有不同的组织目标。其二,学校组织既有育人功能,又有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功能,不同功能带来了其多重的组织目标。其三,学校组织的育人目标也是多重的,包括学力保障和成长保障双重目标。

学校组织的多重目标性要求必须沟通各种目标,从而使各个目标相互协调,产生互动“合作”的效果,而非互动“冲突”的效果。尤其是要重视学校组织的不同影响主体之间的互动合作,使政府、学校、社区、家长、教育理论家等多方形成教育合力。

2.3 学校组织的结构分析

如今的学校组织都倾向于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模式。首先,学校是一个异质结构。这种异质结构体现在成员差异、目标差异和观念差异等三个方面。其次,学校是一个多层次结构。传统的学校组织结构有明显的科层性。现在受学习型组织、以人为本等思想的影响,学校组织也开始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管理。不论是传统的科层组织模式还是如今的扁平化组织模式都是一个多层次结构,在一个多层次结构的组织中各层级之间的有效互动是十分必要的。

3 学校组织运行过程中的冲突

冲突是组织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学校组织运行过程中的冲突主要有学校组织内部的冲突、学校组织间的冲突以及学校组织与环境的冲突。学校组织内部的冲突包括:学校不同层次或不同部门之间的冲突;行政职务与专业职务之间的冲突;师生之间的制度性冲突等。学校组织之间的冲突包括:在同一级学校组织之间的冲突。主要是竞争性冲突,竞争可能促进学校的发展。但是,因竞争与冲突是两种十分相近的社会互动方式,前者很容易转换为冲突;另一种是发生在不同级的学校组织之间的冲突。学校组织与环境的冲突是指学校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学校组织与学校组织之外的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家长等之间在权利、观念等方面的冲突。

4 社会互动论角度分析学校组织运行过程中的冲突

社会互动理论认为,冲突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认为有些冲突可以促成组织目标的达成,称之为“功能性冲突”,对于功能性冲突,有强度界限。当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时,它对组织具有正面效应,可以成为一种促进冲突双方紧密团结的力量,并且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当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它对组织会表现出负面效应。学校是全体教职员工工作、生活的地方,学校冲突程度过高会造成组织的不稳定,对学校正常管理是非常不利的,而过于融洽的组织又会对变革表现出冷淡和迟钝。因此,只有当组织的冲突处于合适的状态时,组织的绩效才是最高的。④在学校组织的运行过程中,功能性冲突能为学校发展提供积极动力。

为了使学校的冲突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也就是维持在功能性冲突的水品,就必须从深入理解学校组织的内涵、特性和结构出发,在组织成员和群体之间进行合理而有效的社会互动沟通。具体而言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要多运用互动理论中的基于组织成员间互惠的交换、有利于达成共同组织目标的合作、公平而适度的竞争以及一定水平的强制等互动形式。

其二,要保证组织社会互动中的内容,即互动的“符号”具有正确而充实的意义和意思表示,这有利于组织中互动沟通的有效和深入,并使组织保持一以贯之的主组织文化。

其三,在学校层面需要减少互动沟通层级,同时增加互动沟通的渠道和方式,使学校可以快速有效地传达相关信息。另外,也可以建立对话的平台,为学校成员和群体的沟通创造机会,引入一些非正式的沟通渠道。例如定时或不定时地进行非工作聚会,如生日晚会、趣味运动会、春游活动、午餐会等,通过这些轻松愉快的社会性互动活动来促进学校成员的沟通和交流,减少学校组织中可能存在的过度冲突。学校领导也要认真对待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外部的家长、教育科研工作者等的意见和建议,并鼓励学校组织成员特别是其中的管理人员积极思考,为学校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促进学校的建设。

注释

①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54.

② 庄西真,杜立云.学校组织及其功能分析.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4(34):12-15.

③ 马菁菁.学校组织变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组织社会学范文第3篇

本次研究采用实地访谈的方法,深入了解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务的直接组织部门和协同工作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和经验,对志愿服务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湖北省志愿服务现状,进而分析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本次调查选择了湖北省的宜昌市和武汉市江汉区两个调查地点,调查对象是共青团湖北省委直属管辖的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学校,受访者都是这些单位的负责人或志愿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个案访谈资料也是本次研究所依据的主要资料之一,本次研究共调查了来自十几个不同单位的15名访谈对象(文中用其姓名拼音的首字母代替),涉及青年志愿服务的各个主要参与部门,其中,政府部门有4名,事业单位5名,国有企业3名,学校3名。

二、青年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现状及问题

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来讲,任何组织都有它存在和发展的特定环境,组织的环境系统是一个由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特定环境诸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一个组织的环境系统可以分为组织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而组织的外部环境又可区分为工作环境和一般环境(刘祖云,2002)。青年志愿者组织是一种典型的组织形式,其保障机制涉及到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系统,本文将依据此种分类方法,将青年志愿者服务的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逐一呈现。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将青年志愿者组织视为一个组织系统环境,分析在组织运行过程中,各个系统存在的问题,以明确权责,更好地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笔者通过深入访谈发现,湖北省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宏观保障机制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的运作系统

1.组织管理

青年志愿服务是在团中央领导下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它不同于社区志愿服务和个人志愿服务两种模式。社区志愿服务模式强调自下而上发起,自上而下推广;个人志愿服务模式是自下而上发起,自下而上扩展。而共青团组织的青年志愿服务模式是自上而下发起并推广,因此,它更强调团组织的领导带动作用,甚至可以说团组织的领导、组织能力决定着青年志愿服务的水平。调查发现,共青团组织的志愿服务在组织管理上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组织管理人员配备不合理虽然全国青年志愿者组织网络已基本建立,但相配套的运作机制却并未实现同步,团委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在人员配置,尤其是基层人员的配备方面有很大的漏洞。访谈对象“LSJ”:人员方面,没有专门的工作机构和访谈对象,宜昌市的志愿服务工作由团市委负责其他工作的领导兼任,区里更是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人手。由于团委日常工作也很多,所以真正用在志愿服务方面的工作时间还是很有限的。调查中像访谈对象“LSJ”这样,同时兼任其他工作的基层团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负责人还有很多,他们坦言真正用在志愿服务工作方面的时间很少。由于缺乏专门的访谈对象,基层团组织大都把有限的人力、财力投入到团委其他工作,而难以再抽出更多精力积极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强大的组织号召能力是团组织的青年志愿服务的突出优势,但由于基层青年志愿服务的领导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导致青年志愿服务的触角弱化,这样势必会影响青年志愿服务的社会横向延伸。

(2)青年志愿者队伍稳定性不足青年志愿者作为我国志愿者队伍的主体,在规模和组织化程度上一直保持领先优势,然而在调查中,笔者却发现青年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存在很大问题。访谈对象“SX”:志愿者管理应该更加规范,最好能像党员入党那样的严格管理,这样对加入这一组织的人有一种自我约束性。访谈对象“YY”:主要问题是在注册志愿者时的组织号召方面存在困难,对于志愿者也没有具体的约束,因此我们只能扩大志愿者的范围,在需要志愿者时候能够保证人员到位,对于志愿者的约束也不能硬性约束,而是需要以人性化的方式来约束,保障志愿者的召集和充分。访谈对象“SX”提到的实际上就是注册志愿者管理,在学习国外先进志愿者管理经验的过程中,我们早就提出要实行志愿者注册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方面原因,这一制度基本未能真正落实。规则的制定是为了提高效率,志愿者注册制度不仅可以保障志愿者来源的稳定,便于志愿者管理,还能增加服务对象好感,增强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之间的联系;正如访谈对象“YY”所指出的,松散的志愿者管理只会增加志愿活动开展的难度,也是对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不负责任的表现。

2.制度管理

(1)缺乏对志愿者管理的规范及长效机制志愿者的管理制度包括志愿者的招募、培训、激励、考核和保障等方面,做好志愿者规范化管理工作,既能保障青年志愿者更为专业、规范地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又能使志愿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支持,还可以建立起志愿者的成长机制,保障青年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初青年志愿服务在我国初步开展起,我们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国外先进志愿者管理制度的学习,这些学习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虽然青年志愿者管理已趋向规范化,但仍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访谈对象“XX”:我们区团委的活动是比较多的,与市里(合作进行志愿服务)更多的还是要通过教育局,一定要通过我们的上级来安排,直接跟学校沟通不太合适,做好事也需要一定的程序……至于学生这块的志愿活动,(我们)最担心的是学生的安全问题,每次搞活动,都要为学生买保险……(希望)上级能更多地为我们提供方便,比如给学生一些车费、午饭钱,如大型活动,学生要集中,最好就要包车。另外,上级部门也要做出相关的表彰,不管是组织、单位或个人都需要,有激励机制会更好开展活动。访谈对象“TKZ”:培训只有讲座,其实很多活动也不需要培训,这些问路、打扫什么的也不需要培训。希望加强动机教育,丰富培训的形式,增加体会感,增强意义性,另外,加强团队意识、安全知识、服务技巧的培训。访谈对象“YD”:对于志愿者的培训缺乏正规的培训和甄选机制……缺乏对于志愿者的激励机制,(现有的)大多只是进行单一的精神激励,其实应有人性化的激励机制,现在的激励机制缺少对于志愿者来说有价值的激励,表现为社会激励缺乏,组织激励不足,只是依赖个人的自我激励。访谈对象“CLS”:应该给志愿者基本的志愿活动补助,如交通费、电话费……应该有专业社工来指导志愿服务,一方面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提升志愿服务者自身能力,以提高志愿者参与积极性。通过上述访谈资料,我们可以发现青年志愿者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在志愿者招募方面,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动员不足,参与渠道狭窄,很多人想要加入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却不知如何参与,而志愿服务参与也缺乏甄选机制,不能满足某些志愿服务对志愿者的特殊要求;在志愿者培训方面,普遍存在重服务轻培训的现象,很多志愿服务不组织专门的培训,而已有的培训又因形式单一、内容乏味而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在志愿者考核方面,由于志愿者注册制度未能很好落实,志愿者考核制度也只能流于形式,更建立不起志愿者的成长机制;在志愿者激励方面,如访谈对象“XX”和“YD”指出的那样,当前的青年志愿活动更多依靠的是志愿者的个人激励,而团组织并未充分运用激励手段,如精神奖励、少量的经济补偿、政策性补偿、时间储蓄制度中的补偿等(丁元竹、江汛清、谭建光,2007);在志愿者保障方面,大多数志愿活动都未能给志愿者提供安全、医疗保障,志愿活动中产生的费用也只能由志愿者自己来支付。

(2)志愿服务活动不够规范,缺乏长效推进机制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志愿服务的效果,因此开展服务活动前要全面评估活动的价值和可行性,除了特定的大型赛会外,应尽量保证志愿服务的长期稳定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青年志愿服务缺乏长效推进机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活动组织者仅从志愿者角度考虑,试图通过举办一次或少数几次志愿服务活动达到对志愿者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是在推进志愿活动中,并无长效的制度保障,活动缺乏稳定性。访谈对象“DGQ”:他们一次来了40多个学生,而我这里的老人也没有这么多,而且老人也有各自的特点,我只能安排一部分人进入老人的房间和老人进行聊天,(另)一部分(就)分配他们打扫卫生。这种形式我们平常并不需要,只在组织大型活动,比如说节假日时候为营造热闹的氛围可能需要多些人来。志愿服务活动若要长久、切实地发展其实不需要这样的形式,这么多的人。访谈对象“YB”:(建议要注重)志愿者服务的连续性,应该对于志愿者有一定的约束,才不至于造成连续性上的缺失,这对于特殊教育的服务,只有长远做下去才能有志愿者的成就感,也更利于特殊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对于这种“扫荡式”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组织者原本是希望通过志愿服务对本单位或志愿者个人产生良好影响,然而由于这种方式过于形式化,对志愿者的正面影响很小,而且更可能因忽略了服务对象的需求,对服务对象产生负面影响。访谈对象“CLS”:团组织领导经常更换,领导很可能按个人偏好选择不同活动,影响活动的持续性……(建议)保障活动内容的持续性,不会因为团组织领导班子的更换而不断改变活动内容。现行的共青团组织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大多由各级团组织的领导决定,而没有组织制度对志愿活动予以保障,一旦领导调离工作岗位,现有志愿服务活动就失去了支持力量。一旦志愿组织活动不依赖于制度而依赖于组织者,就给志愿活动本身带来风险,并且严重影响志愿活动的持续性和效果。

(二)组织的支持系统

共青团组织的青年志愿服务本身是一个成本低但作用巨大的社会服务形式,但其长期以来却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法律支持和资金支持是其面临的两大困难。1.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一个领域的法制化是其运行规范化的重要标志,因而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做保障,志愿服务要想形成良好的发展局面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国的志愿服务立法开始于1999年8月,广东省的《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区域性志愿服务条例,随后福建、河南、黑龙江、吉林等省和南京、宁波、杭州等市相继颁布了地方性志愿服务法规或条例。然而对于全国性志愿服务立法,虽民众呼吁已久,但仍未正式制定(于良佐,2007)。法律法规对志愿服务的保障体现在两个方面,从宏观层面来讲,其主要是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志愿服务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从而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法律的认可能够提高广大民众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增强人们的志愿服务意识。从微观层面来看,法律法规主要是对志愿服务起到规范化作用。首先,规范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将志愿服务的招募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通过立法规范起来,推动志愿服务的科学化。现行的共青团组织的青年志愿服务往往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开展活动时重视政绩宣传,忽视了真正的志愿意识传播,因而开展的志愿服务往往是“活动式”的。这样的志愿服务动机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往往只能流于形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志愿服务都是类似的形式,但这种形式只适用于大型赛会等特定情况,如果将这种“活动式”志愿服务随意照搬,不仅不能产生预期效果,反而可能会失去志愿服务本身的意义。其次,要在法律上明确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确定青年志愿组织、志愿者、服务对象三方的法律关系。志愿服务强调志愿意识和奉献精神,其突出特点就是服务的不计报酬或低补贴,但是如果志愿者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则势必会影响志愿者的积极性。志愿者的基本权益主要包括人身安全保障和基本物质补偿。调查也证实,这两个方面是志愿者的普遍需求,同时又是当前志愿服务保障工作中的软肋。有权利就要有义务,志愿服务的规范管理更离不开志愿者自身义务的履行。笔者:您认为在志愿组织的管理方面存在怎样的问题呢?访谈对象“LY”:学生属于未成年人,对学生安全的责任是最担心的,因为他们年龄小,而环境比较复杂。访谈对象“YB”:缺乏一些规范性的制度吧,尤其是对于志愿者的约束制度。访谈对象“LY”的话反映了当前学校青年志愿者面临的人身安全和医疗保障问题,从调查情况来看,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于各个志愿者群体的。由于经费等多方面原因,当前的大多数志愿服务活动都没有为志愿者提供人身意外险。前面访谈对象“XX”指出的志愿者物质补偿问题,现在即使是在全国性的大型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自己支付活动费用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但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法律上确定志愿者基本物质补偿的必要性,才能使志愿服务补偿方式逐渐正规化。另外,访谈对象“YB”也正是遇到了前面访谈对象“YY”指出的志愿者组织困难,才提出建设志愿者约束制度的建议,实行志愿者注册制度,明确志愿者行为规范,也是志愿活动规范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总之,建立全国性的青年志愿服务法律,严格规范志愿服务的运作过程,明确青年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是当前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全国青年志愿服务者的一致呼声之所在。

2.缺乏资金支持从国际上的情况来看,各国政府在志愿服务中的投入力度都是非常大的,如加拿大的政府年平均投入占志愿服务总支出的60%,意大利的是60%,日本的是38%,新西兰的是56%,美国的是43%,而所属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每年约有40%的经费是由政府提供的(丁元竹、江汛清、谭建光,2007)。在我国现阶段处于志愿服务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的志愿服务意识发展程度较低,一旦政府支持力度偏低,经费就会自然成为青年志愿服务的一大难题。当然,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不能完全依赖政府,还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吸引企业参与,鼓励企业捐赠,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这样才能推动志愿服务发展的良性循环。笔者:我想了解一下你们这个义工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来源于哪里?访谈对象“YD”:经费一部分来自民政部门的拨款,一部分是通过社会筹资和爱心捐助。访谈对象“LSJ”:没有专项资金,现在的志愿服务大都是从区团委其他工作中节省出来的……有些志愿服务活动由商家提供赞助。笔者:你们在与团市委的协同合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或问题?访谈对象“YD”:主要是经费支持问题,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都需要经费的支持。由上述访谈资料可以发现,青年志愿服务正在尝试多渠道筹集资金,他们资金的来源主要有四种:上级团组织拨款、商家赞助、社会筹款和爱心捐助。可见,面对普遍存在的经费问题,多渠道的资金征集方式是满足迅速发展的青年志愿服务需要的积极尝试。

(三)组织的环境系统

从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外界环境来看,社会民众对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作用看似无关紧要,但要明确的是,社会民众不仅是青年志愿服务潜在的和直接的服务对象,还是潜在的志愿者来源,社会民众对青年志愿服务的认识甚至关乎青年志愿服务的未来发展。然而,目前社会民众的志愿服务意识的形势并不让人乐观,很多人对志愿服务的认识还停留在“学雷锋”“义务劳动”“义工”等词汇上,这也说明民众首先在认识上就已经受到限制,更谈不上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了。访谈对象“LSJ”:志愿服务群众基础不够,市民志愿服务理念不够,区内的注册志愿者仅占市民总数的8%。如果人人都是志愿者,宜昌市的文明进步将不止提高一个层次。访谈对象“YD”:社会信任体系失调,很多志愿服务对象不信任志愿者以及提供的服务。访谈对象“KJ”:对志愿服务要多加宣传,提高人们的志愿服务的意识,增加人们了解志愿服务的渠道。访谈对象“LSJ”所说的是志愿服务的规模问题,虽然不可能做到人人皆为志愿者,但是如果拥有更多的志愿者,尤其是长期稳定的注册志愿者,不但可以完成更多的志愿服务项目,还可以加深人们对志愿服务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志愿活动的参与率,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而访谈对象“YD”则提到了民众对志愿服务的信任问题,正是由于志愿服务发展不成熟导致的,社会公众对志愿者缺乏认识,民众才会产生这种不信任。访谈对象“KJ”指出的也正是解决民众不信任问题的主要方法,即志愿服务要加强宣传,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

三、结论与讨论

当下,志愿精神已成为社会动员的一种新型的巨大能源,同时它也蕴藏着巨大的组织潜力。与其他志愿团体相比,青年志愿服务团体拥有更多的组织资源,其突出表现在于青年志愿服务团体得到共青团组织的支持。共青团组织是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它独特的地位和拥有的资源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动员性和组织性。进一步完善青年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将为共青团组织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管理改革铺平道路,对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从以上青年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的分类探讨中,笔者尝试提出建立青年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的主要措施:首先,在各级团组织建立负责青年志愿服务的专门的组织机构,基层团委至少要有专门的青年志愿服务负责人,同时要保证负责人具有相应的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另外,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不因领导的更换而随意改变。其次,加快青年志愿服务立法进程。一方面通过立法确定青年志愿服务的地位,促进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另一方面明确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组织机构、志愿者、服务对象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再次,完善志愿服务活动管理制度。建立志愿者的招募、培训、激励、评价和保障制度,并以此来指导、规范志愿者的服务活动,避免志愿服务流于形式。最后,加大对青年志愿服务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管理力度,并尽快建立项目管理制度。政府应认识到志愿服务的巨大发展潜力,要协助青年志愿服务团体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积极吸纳企业、基金会及个人的资金支持。

组织社会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组织社会学》教学方法 大学生

《组织社会学》是一门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该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组织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视角,培养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社会学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观察、研究组织现象的基本能力,通过对知识的掌握学生了解对于组织现象的分析水平是怎样被提高的,从而增强学生通过表面现象揭示本质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本课程达到上述教学目的,我根据几年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学经验及根据《组织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工作。

一、实践教学法

因为《组织社会学》这门课程面向的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践教学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人本―实践性取向的教育,学生主要通过专业实践的过程内化自己的社工价值理念,获得专业态度,积累实务经验,掌握专业知识和方法,形成专业能力。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重要的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核心。因此,注重实践是推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改革,有效实现社会工作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我通过实践推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选择其中一到两章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或者实地调查掌握知识,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实践教学主要利用课外学时开展,课外学时针对的课外学习内容是指由教师根据课程大纲提出学习要求,专项布置并参与指导、检查进程、验收成效,由学生课外完成的小项目、小课题,以及对章节进行的自主学习。课外学时计入课程总学时。

如在讲授“组织文化”这一章时,我就利用课外学时开展实践教学。具体做法是在讲授这一章的主要内容之后,让学生利用课外学时按照要求开展社会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即要求每位学生都自选一个组织(可以是政府组织,也可以是企业组织,等等)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参与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方法调查该组织的组织文化,最后在此基础上,完成一篇调查报告交给我批改,我再反馈给学生,最后大家一起讨论这次课程作业的心得体会,从中总结经验和不足之处。

学生反馈,通过开展实践教学,他们对组织文化这部分内容印象最为深刻,因为他们每人都深入现实的组织当中开展调查,还归纳总结了调查组织的组织文化。他们普遍认为通过实践,收获不小。

二、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又称个案研究法,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完成,后被哈佛商学院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实践,逐渐发展到今天的“案例分析法”。在教育教学中,案例分析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评论,使学生受到法制教育的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具体的法律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案例相当于典型调查材料,通常的做法是对已经发生过的真实典型事件,由撰稿人尽可能通过种种来源收集可靠资料,并以客观和公正的观察态度撰写,所写案例必须能够充分说明与事件有关的完整情况,并力图再现与该事件有关的当事人的观点,特别是再现置身于某种情景而且必须做出某种决策的当事人的观点,以供读者评判。[2]

实践证明,案例分析法特别适合组织社会学的需要。因为组织社会学的实用性很强,它的重点不在抽象的推理,而在说明许多问题在实践中是怎样解决的及这种解决的方法应该如何推广。我在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组织社会学》教学时,主要应用有两种模式,一是“案例研究”。一般是在讲课过程中发给学生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师生一起站在局外人、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地讨论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并找出组织社会学的一般原则。二是“案例分析”。案例分析要按一定程序进行,比如问题是什么?事实和原因在哪里?对策是什么?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判断力,其重点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上,使用的案例多是现实发生的组织管理之类的问题。

我在讲到组织目标这一章内容时,以小组协作方式这个案例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从案例出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讨论自己对目标管理的认识。在讲授“组织结构与设计”这章内容时,以中国和国际汽车公司销售机构设置对比为案例展开分析讨论,让学生根据案例内容,分析讨论:各个汽车销售公司的组织结构特点有何不同?对于组织结构而言,有无优劣之分,为什么?学生们纷纷针对这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气氛非常热烈。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讨论时,我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针对有争议的问题,引导他们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广开思路,做发散性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思路,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通过各种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议题进行讨论,把讨论引导到正确认识的轨道上。在总结时,我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阐明案例分析讨论中运用的理论知识、讨论的难点和重点、需要深入思考之处,并指出本次讨论不足之处与成功之处。

案例分析方法可以说几乎贯穿每一章的内容,实现了理论讲述与案例教学的良好结合,重点进行典型案例的分析,并穿插理论观点介绍,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组织社会学》的兴趣。

三、研讨式教学法

所谓研讨式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授课内容,于课前拟定讨论的主题,组织学生围绕相关问题展开学习和讨论研究,以充分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3]郭汉民认为,研讨式教学法是一种“将科学研究与讨论交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的目标,并不仅限于“上好一堂课”,而在于将研讨式教学“贯穿于一门课程的始终”,进而上好一门课程。[4]

在具体的操作程序上,研讨式教学法大致可以分为五个主要步骤:(1)老师以导读的方式,对课程内容和问题线索进行概括性的介绍,明确课程的研讨任务,并根据研讨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研讨小组,做好教学示范;(2)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学安排,组织学生认真阅读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并针对相关领域的重点、热点问题,布置主题发言的研讨小组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写好课堂讨论的主题发言稿;(3)由研讨小组在课堂上进行主题发言;(4)组织学生围绕重要问题进行研讨;(5)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督促其根据课程内容和个人研究兴趣,做好学期论文的写作。[5]

我在讲授第二章“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时,就按照这五个步骤进行研讨式教学。首先对这部分内容做个简单介绍,然后列出相应的经典著作为参考书,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分小组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写出发言稿,一个星期后各小组在课堂上分别进行主题发言,学生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通过研讨式教学法,学生对这章的组织理论发展过程、理性系统组织理论、自然系统组织理论、开放系统组织理论,以及行动者系统组织理论等知识都有了更深入的掌握,达到了教学目的。

总之,讲授好一门课程并非自始至终只用一种教学法就能做到,而是应该根据不同章节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故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上述三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采用了这三种教学方法,效果明显: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充分调动了主动性和创造力;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课堂气氛活跃,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更快,掌握更牢固,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何丽坤,廖冬庭,王永方.论案例分析法在教育法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

[2]李庆钧,崔金云.公共管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法[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2).

[3]刘曼西.如何将课堂研讨引入本科教学中[J].高等教育研究,1998,(1).

[4]郭汉民.探索研讨式教学的若干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

组织社会学范文第5篇

对于班级组织来说,同时具有自功能性和半自治性。自功能性是指,一般来说,其他社会组织的“生存目标”都是指向组织外部的,而衡量生存目标实现与否是以组织之外的某种变化为标准的。班级组织作为社会体系的一部分,不仅是为了实现某些外向性的指标,而且更重要的是基于其成员学生自身学习性的需要,班级组织的生存目标具有内指向性,班级组织所产生的首先是与其成员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功能。半自治性是指,班级组织是非成人组织,并非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来管理自身,而是指相当程度上借助于外部的力量。而正是由于这些有别于其他组织的特殊性的存在,班级建设才更需要借助集体意识来团结班级组织,我们也可以将班级的集体意识看作成班风。班级中的集体意识在班级创建初期显得略微淡薄,而个人意识占意识流的主要地位,因为在班级创建初期,学生彼此了解甚少,就学生个人而言,自己曾经已有的经验和意识,会主导其行为。而在班级慢慢建设过程中,由于良好的集体意识会对个人成长发展以及对今后融入社会有重要作用,因此形成良好的班风就成为班级建设的重中之重。一个良好的班风不仅为学生的个人成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为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体现了一个班级的凝聚力,以及遵守班集体行为规范和维护班集体荣誉的个人意识。

二、优化班级分工

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每个人都在社会分工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职位,虽然工作的细分导致了每个人具有差异性,但是正因差异性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而更加紧密,彼此间的感情更加深厚。虽然后人在对他的社会分工论进行评析过程中认为,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过于理想化,忽略了阶层分化和冲突的存在,但笔者认为将涂尔干所规划的社会分工论,应用到班级组织结构中,会对班级结构的优化起到更好的效果。班级组织分为班干部、小组长和一般成员,由任命或推举产生的班干部,细分为管理班级的班干、各学科的课代表、兴趣小组长等,他们的工作职责是要对班级同学负责,这一部分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积极性高,并且在担任职责方面,会有权威的观念。相对来说,小组长的责任就少很多,而班级的一般成员则是一种“平民式”的存在。非正式结构中,学生间的关系是由个人决定,可以自行选择喜欢的玩伴,在这一结构中,有部分学生会明显表现出较高的人缘水平,这是由于他们的个人影响力而受到的选择,相反,有的学生会受到遗忘,当他们明显表现的不友好或是冷漠时,即使去选择其他同学,也可能不会得到相应的回复。将社会分工理论结合到班级组织中,体现在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首先是尊重学生个体的心理差异以及表现出来的行为差异,其次是尊重学生在班级结构中的所担任的职位差异,表现为在正式结构中,担任班干、小组长及普通成员的差异;在非正式结构中,受选择受拒绝程度的差异以及在非正式群体中,担任关键人物与在正式结构中任职人员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不免会引起冲突,但是笔者相信,通过借鉴有机连带社会形态中的社会分工理论,在对待有差异的个体时,不排斥、不打压、不冷漠,并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形成大的班级的整合,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三、典型群体的道德

涂尔干所认为的道德是在有机连带社会形态中,基于个体分化性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整合,它不同于集体意识,集体意识强调分化性,允许个别的存在。道德是社会群体连带的根本,通过抑制个体成员的自私并约束其行为,以达到社会的高度团结,因此,他认为道德是一种元素,具有凝结力量的作用。道德这种起作用的元素,在教育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甚至有很多教育家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人为善。通过对班级群体的分析,有学者总结出这样一种现象的存在:班级群体在受到熟悉程度、座位、性别、个人特征、个人影响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又分成若干小群体,有的小群体成员间能够传递正能量,例如学习互助群体,兴趣群体,游戏群体等,但不免一些典型群体行为的出现,例如:学习反面互助群体(花钱买作业)、反抗行为群体(学生个体对除自身之外环境和行为的反抗)、从众行为群体(随大流,会否定自我)等。笔者认为,这些典型群体的存在,对于班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会存在潜在的隐形的威胁,不利于班级组织的建设,从而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四、建设班级组织的目标

涂尔干对教育的目的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教育目的就是在协助儿童接受社会集体意识所确认的共同价值,并促进社会统整。在涂尔干看来,他所在的社会中,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有系统的社会化”,即教育是一种工具,社会通过这种工具,让儿童受到自身社会化的学习,以便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理想成人。将其理论应用在有机连带社会,表现为受教育者通过学习,在进入社会后,直接从事自己的职业,担任自己的社会职位,完成自己的职责。进而他提出了教育的功能相关理论,他认为学校教育应有四种功能:智识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学生在学习这四种功能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的重塑,经过选择后融入到社会。班级组织的存在按照涂尔干的理论而言是一种社会事实,它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仅是对作为班级组织主体的“学生”进行了探究。通过以有机连带理论为中心进行探究,应意识到在社会分工基础上形成的集体意识和行为法则、教育这些理论都是密不可分的,而这些理论对班级又有重要的影响,从而笔者归纳出以下关系:

(1)班级组织的目标要通过良好的班风,健全的班规和积极向上的学生群体来完成。

(2)班风班规的制定,不仅是对学生的约束,更是班级组织目标的体现。

(3)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对学生来说无论是在班级组织中还是今后到社会大环境中更是必不可少的宝贵财富。

组织社会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大学辅导员 沟通能力 组织社会学

一、组织社会学中关于沟通的界定

一个群体没有沟通就无法存在。良好的沟通对于任何群体或组织的工作绩效都十分重要。当然对于大学辅导员也是一样的。无论多伟大的思想,如果不传递给其他人并被他人理解都是无意义的。赫伯特·西蒙以决策为分析工具对沟通做出了如下的定义:“沟通就是一个组织成员向另一个组织成员传递决策前提的过程。”他认为特定沟通技巧的效力,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决策制订职能在整个组织里应有的分布方式,一个人能否制订某项决策,取决于其他人能否把制订该决策必需的信息传递给他以及他能否把决策传输给他希望影响其行为的组织内部的其他成员。社会学家莱维特从信息角度对沟通进行了界定:“首先,交流是发出信息,并且用信息击中某个目标。仅仅发出信息并不是交流。其次,要使某个击中目标的机会增多,就要求发送者对目标发射的精确性获得反馈。”无疑,沟通对一个组织起着关键性作用沟通,听者可以产生新的观点和思想,在其他方面的交流也有利于促进或加强相互间的关系,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相互间的学习。

组织社会学的沟通主要是从组织出发研究的。当然也可以延伸到大学中,大学也作为一个组织,大学辅导员和大学生也是作为组织的一员,他们也是立志于实现大学繁荣发展的这个目标的。大学辅导员的沟通不论是组织层面着手,还是从学生层面出发,都应该把握要点和技巧,实现沟通的顺利进行,促进大学的和谐以及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二、改善大学辅导员沟通的途径

(一)培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意识。

高校的辅导员首先必须加强和培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搞好沟通的前提和基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在各大高校兴起的,主要由于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严重制约着高校学生的发展,影响了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单向的、量化的考核方式跟不上学生的管理和服务。以生为本,就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力求从他们的实际情况,身心状况下去看待问题,努力的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积极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实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目的。所以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要积极去了解他们的需求,走进他们的内心。真正的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成长特点,这对于下一步的沟通是有积极作用的。

(二)积极调整沟通的方式。

人与人的进行有效的沟通是需要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的。辅导员应该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已经面对不同的人应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沟通方式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一是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有些同学内向,有些同学外向。内向的同学可能不会当面想辅导员交流,那么辅导员就可以主动通过QQ、飞信、电话等等方式和同学沟通,保护他们的隐私,又能促进他们有效的沟通。外向的同学,那么选择性就更多了,既可以当面沟通,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

二是沟通时间选定。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老师的时间观念是有出入的。在合适的时间段介入学生的服务管理是很有必须的。比如一个学生失恋了,那么作为辅导员应该在时间段介入其中是非常重要的,在第一时间呢?还是等他心情平复之后呢?这都是辅导员必须考虑的。

三是沟通场所的合理选择。一个适合的沟通场所对于学生的情感的表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的。沟通的地方是在办公室呢?还是教师呢?还是安静的角度呢?这些都是辅导员要费心和琢磨的。

(三)提高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一个辅导员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它包括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非语言的表达能力。其中语言是基本的信息载体和传递媒介。因此沟通主体辅导员的语言表达力对于沟通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加强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这就需要辅导员在私下里面得多多练习。而非言语的表达看起来不是特别显眼,但是有些时候的作用往往大于语言。语言在某些时候显得苍白无力。比如辅导员在倾听过程中,身体要略向前倾,始终与学生有眼神交流,保持微笑的面部表情 对学生表述的内容要做出适当的回应,如点头和 嗯,以鼓励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但也要注意不能随意打断学生的话。

三、结语

一个良好发展的高校离不开一群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辅导员。沟通能力是大学生辅导员应当掌握的基本能力的基础,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开展学生工作的关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的,良好的沟通能力不是一瞬间能够提高的,他需要辅导员在长期的和同学打交道过程逐渐的积累。通过辅导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改善学生和老师之间紧张的关系,避免可能出现的一些极端实践。这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沟通的双方都解决了实际的问题,使他们都走上正确的轨道,对于辅导员和学生都是有利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显洋.组织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朱道江,苏振威.组织沟通的改善[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2).

组织社会学范文第7篇

组织社会学 教师专业发展 组织维度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以往的传统文化结构正在不断解体,新型的社会结构正在逐渐发展,以往的个体文化正在变为共享文化,以往低流动性的社会结构正在变为高流动性的社会结构,以前的封闭现在也逐渐变为开放、延伸、自由。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理性化、人性化正在逐步替代过去保守的行政模式,这就造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诸多矛盾,使我们对于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整合途径的认识也逐渐加深。教师组织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组织维度代替了以往的个人思维,教师也由以往的客体变为自己的主宰者。这种新型组织的兴起,也代表了组织社会学的发展潜力。

一、组织社会学的内涵

组织的概念是源于organ这个单词,其有着器官的意思,器官构成了人体并且各自承担自己的使命。这本是自然科学的词汇,逐渐被用到了社会科学中,主要指的就是那些专门机构以及那些特定的人群。韦伯对于组织曾经提出了几个要点:社会和组织有一定的关系,在组织内部个体相互作用;组织是存在边界的,组织总会包容一部分人而排斥另外一部分人;组织存在秩序以及权威等级,在职责方面有分工,秩序被相应的负责人所维持;组织内部是协会性的人际互动,其是一个社会的实体,但是和家庭有一定的区别;组织活动往往存在着其特定的目的,组织活动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韦伯关于组织的解说,后来成为人们研究组织定义的基础。

因此,组织社会学就是关于各种组织的功能、结构、运转等相关问题的研究。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组织,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其利用了社会学的相关理论观点、立场、方法,以此来对社会组织建立、组织发展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组织社会学将社会学的研究传统巧妙地与社会组织研究的传统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在这个体系里面不但涉及到组织现象的研究,对组织过程中的价值、成员关系等相关方面也有所研究,涵盖了组织的目标、组织的诱因、组织的系统、组织的功能等各个方面。以组织社会学的视角来看,人是组织中的人或集体中的人,其行为往往和组织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组织社会学的分析研究,能够加深组织内外网络中人际关系的理解,并能够正确地处理这些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从而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益,对组织的资源进行高效利用。

二、教师专业发展组织维度的必要与可能

长期以来由于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分享合作、对话、互动等机制,使得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常常会表现出疏离感、无意义感、无助感等。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有很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很大的抗拒性、孤独感。按照以往的角度来看,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在过去、现在、未来单个维度上的培训以及发展,这显然是个人主义的、不完全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不但包括教师的基本素质、精力、技能、情感,还包括具体的社会环境、组织情感、具体环境等因素。站在组织社会学的角度来进行思考的话,会产生这样的结论:教师并不是一个人在真空中工作,其是组织中的个体,和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更好地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益。如果以组织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教师的专业发展,那么教师发展的组织维度是必不可少的。

1.教师专业发展组织维度的必要

(1)人具备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人生来所固有的,而社会属性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只有具备了自然属性才能够产生社会属性。相较于自然属性而言,社会属性是人最本质的属性,是人生产和发展的条件,自出生以来其就具有社会性、群体性。人无法独自生存,如果没有社会也就没有人的存在,社会生产人,人不断发展着社会,其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样的道理,教师也不是与世隔绝的,是社会中的人,在相应的社会氛围、组织环境下,教师才能找到自我,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更大的潜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组织的优势。组织是由单个的人组成的利益相关的整体,组织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往往受到各种外力的作用,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均衡的局面,虽然组织内会有冲突产生,但是其组织结构比较稳定,只有具备稳定的组织,才能更加稳定地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加工。当人们的关系都汇聚到组织内部的稳定结构中时,就能够有效地解决组织信息的不完备的状况,就能避免一些由于信息偏差而带来的风险,也可以解决组织的长短期利益的问题,为其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除此以外,组织可以积累经验、技术,当组织被稳定地建立起来,无论人员怎么更迭,由于组织的连续性运转,组织的经验都会在其结构、规章中保存下来,这就是组织信息相较于其他资源的优势。组织中的一些人占据了信息,但是却无法动摇其根源,虽然这些信息可能被转移、物化,但是其仍旧是组织的重要资源。

(3)教师组织的相关功能。教师并不是单独存在,他们会受到其他各方面的综合作用。在良好的环境下,教师会获得激励,更好地完成相关的工作,组织环境越好,教师获得的激励就越大。而教师发展了,组织也会变得更稳定,环境也会更好,两者相互影响,互利互惠。对于教师来说,以往的个体式的专业发展显然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环境,只有获得组织的支持,教师效能感以及成就感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才能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教师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其专业发展,才能够使教师之间取长补短,缩短发展的周期,更快地实现发展目标,并保持积极的人际关系,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增强自身的职业效能感与幸福感。

教师组织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精力、精神归属感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那些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深刻了解,精通教师培训的组织,对于教师的作用更大。教师通过参加组织活动能够发掘教师自身存在的潜能,当他们在教师组织中成为富有表现力的一分子时,其就能传播一些比较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就可以促进教学的发展。此外,教师组织还是社会和学校进行沟通的重要参与者,其能够创造一个安全的心理地带,加强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对话,这也说明了教师专业组织对于教师发展的意义。

2.教师专业发展组织维度的可能

(1)清晰的组织目标。人们建立组织的初衷是其发现了更好的社会安排,相比于一些零散的团体,组织更加稳定,其不但能够投入大量的资源,还可以减少制度性、程序性的麻烦,从而使任务的完成更加出色。组织在建立之初,就掌握了权力、财富、合法性等资源,这些是其打败其竞争对手的必要准备,也是组织得以长久发展的基础。如果行动缺乏必要的远见,在行动的实施中就难免会到处荆棘。所以对于组织来说,制定完善的方针,把握组织的方向对于组织是至关重要的。

(2)明确的组织行为。组织行为是组织的重要的体现,其是组织思想、理论的实际形成阶段,只有加强行动性才能更好地实现目标。为此,教师组织应该在教师的继续教育、权利义务普及、绩效考核、职业自由、关系维护、教学史书、社会保险等方面进行必要的组织行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3)严格的组织边界。这里所说的组织边界就是组织相较于外界的界限,任何组织都存在着这样的界限,职能边界主要由于分工不同,内外边界主要是因为分配的不同。边界设置得合理与否,对保持组织的完整、信息的畅通等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里所说的边界值的是区分教师组织成员及外部人员的边界。专业的发展使得教师中训练比较良好的成员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技能,并希望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其希望与那些没有此项技能的教师区分开。教师组织的发展,必须要设定一定的组织边界,这样才能使具备相应资格的教师进入到专业的领域之间,成员之间的交流就能够加强,就可以避免那些不正当的竞争发生。教师专业组织还可以设置一定的标准以及准则,这样教师专业组织不但可以互相担保自己的能力,还可以增强组织的荣誉感,证明组织人员的独特技能。

(4)广泛的社会网络。只有保证教师组织的边界清晰,才能将教师专业组织和其他组织、团体相区分,并维持其特殊性,同时还不失一定的弹性,不妨碍其他团体、组织之间的合作。相关的信息既能在组织内进行流通,也可以在其他的组织中流通,既能提高本组织内部人员的决策能力,还能和其他的组织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不但可以帮组织内部的人员提高相应地技术和能力,还能培养其他组织、团体相关人员的能力;既能对本组织的成员进行激励,以实现组织的目标,也可以加强爱组织之间、成员之间的交流、对话,这样才能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使组织充分升级和保持活力。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到广泛的社会网络对于组织的发展非常重要。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两个组织维度

一般来说,可以将教师组织划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科层主义取向的科层组织,这种组织的主要标志是其具有明确的、严格的行政管理以及规范的工作流程;另一个是专业取向的组织,其主要的特征是维护教师的尊严、提升教师专业水准以及开展相关的教育研究等。据此,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维度主要包括科层组织以及专业组织两种。

1.科层组织

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科层组织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接触到的学校、机关都带有明显的科层制色彩,我们也习惯将这种科层组织称之为行政组织,其既包括我们所说的那些较为人们熟知的组织,即那些看得见的组织,也包括哪些不正式的组织,也就是非正式组织。那些非正式的组织往往是根据一定的爱好、情感等建立起来的交往的系统。

2.专业组织

这里所说的专业组织是有一定的条件的,一般来说,其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以及雇佣,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其一,功能联盟,主要是指那些教师、顾问等相关人员;其二,小范围团体,主要是指的是那些英语社团、物理社团、社团等;其三,其他组织,这些组织和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对于组织的资格并没有限制,一个人不一定只能加入一个组织,可以同时是几个组织的会员,并且其相关的权益应该得到监督以及相应的保护。

当专业组织建立起来的时候,就说明专业的工作已经逐渐成形,只有具备这个条件,才能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稳定结构的组织,才能对专业发展产生引导,将组织和专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促进。一般来说,那些受到普遍认可的专业技术都具有一定的组织,因为这样可以提升其专业水平和专业地位等。从这点来看,教师专业组织对于保护教师的专业地位和权威具有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其具有合法的知识基础。通过一定的实践、浓缩以及必要的讨论,对教师的知识以及技能进行必要的考验。其二,其掌握着教师的专业实践。其能够对教师专业活动的相关水准做出比较明确的判断,以此来分辨其优劣,从而刺激其改正不良的表现,规范教师的专业行为。其三,控制成员的准入。通过规定和管理新成员的相关培训,来制定以及颁发相应的证书从而对教师进行资格认证,这样就可以使组织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并保证其教学的专业性以及教师组织的长远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 [美]彼得·M.布劳,[美]W.理查德·斯科特著.正规组织:一种比较方法.夏明忠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2] 杨昌勇,郑淮.教育社会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 尹钢,梁丽芝.行政组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陈佑清.学校变革的三种影响力量.教育发展研究,2012(4).

[5] 许楠,刘义兵.美国教师专业主义述评.教育发展研究,2012(4).

[6] 崔允漷.关于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调查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11(9).

[7] 丛立新.中国基础教育三级教研组织研究.教育科学研究,2011(9).

[8] 任其平.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培养模式.教育研究,2010(8).

组织社会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 组织架构 机构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3―0―02

一、相关理论

1. 韦伯之科层制理论

科层制建立在韦伯的组织社会学方面的理论之上,该理论将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强调规则,以规则作为组织的管理依据及方式,在效率及减少个人因素影响方面的效果较为突出,其稳定的层级结构为较多组织所认同及接受。

2. 考麦格雷戈之X-Y理论

考麦格雷戈区分出两种对于人及工作关系之理论,其中以Y理论之强调人的主动及积极性批判X理论之忽略人本身之动机,笔者认为人员流失亦是A机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而人员流失除了薪资等客观可量化的原因外,也参杂较多的主观因素,因此笔者在考虑人员流动之时,参考麦格雷戈之“X-Y理论”以及相关的人性管理理论。

二、案例背景及问题

N社工服务社注册成立于2009年,机构规模上机构发展至今仅有5个政府购买的青少年社工作岗位,一个由福彩公益金提供经费的项目,另有自筹项目“综合服务站”。人员组成上N机构现职人员除行政干事、机构总负责人和督导助理外,其他工作人员包括社工在机构工作时间均不超过一年,人员流动十分频繁。无论是在岗位数量、项目数量,还是人员流动性都比同年成立的有50个岗位4-6个项目的机构比起来逊色不少,这些因素对机构的发展都是不利的。而导致机构陷入困境主要来源于,机构2010年起自筹的服务项目。该项目在无任何收益的前提下,对场地装修项目运作花费很多,造成机构运作经费紧张。

三、问题成因初探

对A机构项目产生的问题可简单归因如下:(1)人员质素低。项目服务社工服务多为未毕业的大学学生,经验不足且流动性大,造成小区居民对于社工服务未留好的印象。(2)受众要求高。项目实施社区居民收入较高,对于各类服务的要求会比低收入小区要高,而机构服务不能满足要求。(3)未能保持中立角色。项目从获取场地始,因使用小区内部分人际关系,而陷入该小区内各关系群体之利益斗争。提供场地的单位因接到小区内与机构所在利益团体有冲突的另一团体的投诉。(4)服务频繁变更。项目服务方向经历较多变化,而每次服务方向改变也必然会有服务目标的变化,同时也导致了服务宣传停滞和居民的反感。

四、笔者分析之较深层之原因

1. 理事会之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N机构理事会现有成员4人,理事长只提供部分金钱支持,不过问其他机构事务。另有理事3名,1名民间组织成员,有丰富社会服务经验,但不太过问机构事务;1名为政府工作人员(后架构图中理事A),一般不参与机构事务,只在部分情况下以私人关系提供资金及人脉关系;另1名理事同为政府人员,为N机构自筹项目之初始资源联络人,现不过问机构事务。

理事会主要作用为该组织对外争取资源,发展提供顾问。当4名成员中仅2名以单纯资金及私人资源的名义出现时,也就证明该理事会功能的缺失,而缺乏资源支持和顾问支持的N机构中、上管理层如何在有限资源中将该机构指引上蓬勃发展之路呢?以在自筹项目的事件为例,该项目在前期运作时有理事会成员前期介入,该理事在资源争取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而在项目运作期间问题频发时,该名理事已因不明原因不参与机构相关事务,导致项目在原有资源消失而没有补救资源,而N机构为了该项目运行避免成本无法回收 “拆东墙补西墙”调动机构其它部分资源,又引发N机构其他项目未得到充分资源而行程拖慢。

2. 战略决策失误。“决定企业关键职能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战略,企业采取不同的战略会导致关键职能的不同”[1]同机构拥有的资源不同,采取的发展战略也有不同之处,如何将战略与组织条件结合发挥效果是组织负责人需考虑的事情。

N机构在2010年发展,用人脉资源得到自筹项目机,精力多集中在此,为此投入其他项目精力明显不足,最终想要发展的服务未能成功竞标,人脉项目成功。我们可以看出N机构战略重点在于自筹项目,但并未因资源和人力不足放弃其它项目,项目之间没有主次及重点区分,组织现有收益较少,在摊子大而执行不稳定的状态下,必然会导致自筹项目发展中出现问题。

3. 机构组织运作设计不适应机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架构决定管理职责相互覆盖。“组织架构,是组织内的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通过职责,职责、职权及相互关系构成的结构体系”[2]从N机构组织架构来看,机构选择了直线式的架构。组织根据需要设立各部门,部门自身不在向下设立从属部门,部门内设立部长负责安排工作内容旅行“上传下达”任务,部门之间没有隶属管处于同级别,因此联络沟通较少。假定组织已经具有了独立管理和运作的能力,那么领导此部门的负责人就必须有丰富经验及能力,但在实际运作上因为中层管理人员流动打,各部长又没具备较丰富的经验及能力,为了保证机构运作,导致已有部门下面设立了多个分支,出现了多层级以弥补中层管理人员经验及能力不足问题,如下图:

这样交错叠加的管理形式,导致决策者不止1人,使上层和中层管理间的信息传递不畅需时间、精力及人员相互协调。造成下层员工听命多重领导要求,在笔者其他员工谈话中了解到,底层员工离职多为此原因。人员流动频繁机构就需要分散精力放在人员培养上,重复劳动导致精力不足充分造成服务方向不断变更,项目发展进度较慢无法适应外在环境的原因是机构问题之一。(2)机构构架中部分角色的错位。上文可知,N机构理事会4人仅2人在发挥作用,这2人又都未直接参与机构管理,导致理事应负责的争取资源、机构决策、监督都成了总干事的工作。N机构总干事除一般非营利组织总干事所具备的管理决策,又参与机构执行层人员工作安排等工作,承担职责过多只能将部分职能分给其他中高层管理人员承担。而承担者管理权不完全,事情最终还要总干事决定,所以决策可能会反反复复,执行层接受的信息不断变化也就进一步加剧该机构在架构上人员权则的相互覆盖的情况。(3)架构调整造成人员工作复杂及多重类型工作。N机构工作人员不足,机构现有固定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购买岗位及福彩项目支持,利用现有岗人员进行拓展自筹项目是岗位较少机构的通用做法。大量行政、设计人员等职能分摊在岗社工人员身上,造成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加上工资并未相应调整也是造成人员流动大的因素之一,而较无竞争力的薪资吸引不到新的优秀社工,竞争力也受到影响,执行层的无力直接影响机构的各类服务发展,最终造成恶性循环。

另外一方面,因为该机构架构中每层级间都有多重联机,这种多重沟通及协调,造成人员重复工作。某一环节一旦暂停工作,其他员工就会有更多繁重工作又为该机构项目的发展雪上加霜。

4. 社工机构所处环境

虽笔者认为机构内部管理是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但机构所处的客观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催发组织内部管理产生的问题,因此笔者在此就“环境”这一概念对N机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1)与社工机构有关的社会环境。深圳市,社工发展还有相关管理在起步阶段,能力不足达到香港等地将社工服务用商业手法运作的模式,因此社工发展仍处于依靠政府保护和购买生存的状态,在这样一个有限资源中,占得越多政府资源,意味着各类资本的雄厚,也就能够争取够多的资源。(2)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由于深圳政府对社工服务的发展还未形成较为系统的理性规划。政府采取竞标方式购买服务,如果社工机构的自主性较差,没能将自筹项目设计好,政府的购买就如同博注,若押错时运,政府对筹备的服务无购买兴趣,则有苦难言。N机构的自筹项目就为此类典型,在耗费较多资源争取后,地方政府对于此自筹项目并不“感冒”,因此也未将其列为购买对象,结果此项目耗费N机构本身较多“气血”,变成“鸡肋”,苦苦等待政府下次的“垂青”。

不确定性带来不稳定性,大的社工服务社拥有100多个岗位,本身的固定资金及稳定的人员构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组织本身抵抗外部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从而维持本机构之稳定性,而对于N机构此类员工人数极少,而内部架构本身不稳定的小机构而言,外部的不确定性加之内部之稳定性的结果是致命的。

五、针对机构现状之解决办法

1. 重组理事会。在重组理事会时,成员的职责设置上可参考香港台湾等的董事会,让他们肩负给予组织发展意见的职责、监察职责及为组织拓展资源提供协助的职责。为此建议将理事会调整不必进行“大换血”,但可吸纳有能力者进入,使理事会能为组织提供必要帮助。

2.调整组织架构。调整组织架构涵盖了组织架构设计、员工职权制度建立。以机构目前人力和面临的情况而言建议采取小规模调整:在层级较多,部门间互相指挥协调的情况下,将层级缩减,由总干事主要监察每位部门负责人的工作,行政同服务分开,综合部长统一监管行政等部门,也负责其他部门之考勤、人事档案等等,而服务项目一旦成型即配备独立的服务主管,以适应社工机构专业化需要。而副总干事及理事工作主要通过总干事联络,以总干事为中心展开,减少各管理层间的沟通环节规避重协调的成本消耗。

3. 调整战略设计。借用米歇尔•罗伯特关于企业战略决定关键职能的研究成果“低成本战略――明确的职责分工、高度的中央集权、严格的成本控制;标准操作程序、高效的资源获取和分销系统;以满足严格的定量目标为基础的激励;密切监督、有限的员工授权;经常和详细的控制性报告。聚焦战略――高层知道与下属决策在特定战略目标上结合,奖励和报酬制度灵活,与客户关系密切;衡量提供服务和维护的成本;强调客户忠诚;加强员工与客户接触的授权”[3]

建议结合低成本战略及聚焦战略,尽快花时间建立相关制度,减少损耗,而另一方面则是将各发展的项目作系统规划,计量出重点及需达成的目标。避免在某一非重点的事务身上浪费过多精力导致组织不舍得抽身及损失过大。这样节省的资金成本,就可投资在其他领域,也可将部分放入员工薪金的支付上面,以竞争力的薪资及发展的职位来吸引有经验同知识技能的人前来,以减少机构发展较晚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带来的影响。

4. 减少对于政府资源的依赖。从投资角度来讲“不可以将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减少对政府资源的依赖是每个机构都在尝试走的路。以N机构现有的实力,在政府资源这块大蛋糕被各社工机构瓜分的情况下,分到可供吃饱的蛋糕数量这种情况并不可持续太久。因此机构要求发展必须要从理事改制入手,减少对于政府资源的期盼,而增多对于社会其他方面资源的想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该机构的困境主要问题在于其组织管理,而外部的社会环境则其辅作用,若要解决此问题应当先从N机构之内部管理入手,自理事会至执行层之职权相关理清,在尽量不改变每个人司职的情况下,将构架尽量缩减以适应其人数较少的机构现状,以减少其机构本身内部之问题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压力,笔者希望通过其剖析,给予N社工服务社以有效的管理建议,使其可以减少阻碍,在社会服务领域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璞.组织机构设计咨询实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43)

[2]王璞.组织机构设计咨询实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43)

组织社会学范文第9篇

【摘要题】国际体育博览

【英文……

1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在不断提高,由此带来了世界体育运动的大繁荣。当今,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社会体育的规模都在不断扩展,涉及的部门和人员不断增多,体育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体育被认为是一种社会现象。[1]体育运动实践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写作体育论文,愈加需要靠体育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因此,体育社会学研究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了解、学习和借鉴国外研究者的经验,对提高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2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现状

从近年来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成果来看,研究的主要热点包括体育与社会关系、体育全球化和体育组织等方面的内容。

2.1体育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发展必然要受到社会整体发展的影响。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都在影响着体育运动发展的进程。因此,“整个社会和体育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体育社会学中最时兴的研究中心”。[2]

2.1.1体育与政治的关系

曾有些人认为,体育就是体育,它与政治毫无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体育与政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不少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者认为,体育经常也为一个国家的政治服务,体现国家的意志,得到政府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3]体育的发展由此而得到了来自外部的强大的动力。因此,各国体育工作者在制定本国的体育政策和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到政治这一重要的因素。日本体育社会学家认为:“日本的体育已被政治体系和经济体系所渗透。虽然它失去了自己的自主性,但是它却获得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力量。”[4]20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解体和东欧阵营的分崩离析,致使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西方文化在这些国家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引起体育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变化突出地反映了体育与政治的密切关系,这些变化也引起全世界体育社会学家的兴趣,成了20世纪90年代研究的一个热点。[5]长期以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竞技体育被国家垄断系统所推动,造成了大众体育因经费缺乏而未能得到发展。90年代初,这些国家的体育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政策就是在国民健康第一的前提下发展大众体育。然而,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这一政策是难以奏效的。

体育社会学的发展需要独立、自由思考的环境。因此,在开放的社会中,研究者选择课题经常是从个人偏爱出发的。然而,“近来,甚至在一些西方国家,在科学家的磋商下,执政当局显然已经建立了一些研究项目的次序,如果一个人希望他(她)的研究项目获得财政的支持,建议他(她)考虑那些政府优先的项目。”[2]这就是说,即使是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也不得不把政治作为选择研究课题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2.1.2体育与经济的关系

原来,相当一部分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大众体育主要为福利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体育运动规模不断扩大,使得社会对体育设备、管理、指导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各种体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需要有更多的经费投入。这些资源和经费主要是从体育“外部”社会获得的,除了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外,还要靠商业的运作,以争取到更多的资金。“因而,多数西方国家的体育运动受商业主义、政治色彩和群众娱乐的影响。不久前,商业倡议几乎是不存在的,今天,它弥漫于全部的体育运动中。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如芬兰的冰球,非官办的体育俱乐部在国际联盟中像商店一样地被管理人员和作为专职雇员的运动员所运作。”[2]体育与商业的相互影响给体育运动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因此,不少研究者认为,世界各国的体育组织需要有专业特长的商人介入,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商业运作的技巧,还带来了商业管理的观念和新的体育道德标准。商人的头脑是机灵的,在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开始研究体育与经济关系之前,国际上就有许多公司已经意识到体育是他们提高商业利润的新空间。学者们这一问题的研究总是落后于商人的实际行动。

体育与经济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体育运动的发展需要有经济作为基础,体育总是在经济的发展中而繁荣起来的。反之,体育运动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无限的商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日本体育社会学家KazunoriMatsumura在“日本农村社区体育与社会变化”一文中指出,二战后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使日本的经济实力上升至世界第二。日本逐步进入了消费社会,体育也成为当今流行的主要合成文化,一系列体育活动在日本得以流行。随着日本人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对闲暇生活多样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各种年龄、各个地区的人们对健康、创造性活动以及交往的需要在不断增长。为了满足公众的需求,1987年日本政府通过了“开发和建设综合度假区行动草案”。度假区计划包括了建造高尔夫球场、滑雪场及宾馆。日本的城市化程度很高,城市人口密集。城市中的白领阶层整天在办公室里从事高负荷工作,但由于土地价格很高,他们往往连一间小房子也买不起。度假区计划的实施给广大职工提供了在乡村休息、娱乐和健身的机会。当然,实施这个计划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反过来这一计划的实施又推动了日本第三产业的发展。“在过去20年里日本经济的基础从钢铁、轮船和石油化工转移到信息、高科技和服务业上。而且近年来转移到休闲业上,因此大大提高了日本可利用娱乐设备的范围和质量。日本的休闲市场是巨大的——1996年为84.4万亿日元。”[6]

奥运会作为人类参与面最大的社会活动之一,是当今体育与经济密切相关的典型,也是研究者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自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赢得了丰厚的收入以来,奥运会成了一笔有利可图的大生意。奥运会从此也告别了业余主义的“贵族式”宗旨。作为业已存在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商业化问题,引起了体育社会学研究者的广泛兴趣。

人们发现,在现代社会中体育与经济的关系日益紧密,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因此,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互动的机制、规律,以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2.1.3体育与新闻媒体的关系

在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当今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等传媒十分发达。新闻媒体看准了越来越多的体育观众、听众和读者,而体育也借助于先进的新闻传播技术扩大自己的影响,不断地推广体育运动。翻开世界上的各种报纸,可以发现绝大多数都设有体育专栏或报道体育新闻的版面。据调查,大约30%的美国人说他们是为看体育版面而买报纸的。在美国,甚至有些报纸用约50%的非广告版来报道体育。今天世界各国的电视台几乎都设有体育专用频道,不分昼夜地播放各种精彩的体育节目。[7]

在现代社会中,体育与新闻媒体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同样也引起全球体育社会学学者的兴趣。二者之间的频繁联系必然要产生许多社会学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就要靠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们深入进行探讨。一些研究者还指出,当前关于这方面研究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但是大多数都还停留在描述性的研究上,今后应当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机制和互动规律等问题的研究,提出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2.1.4体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全球体育运动的发展,促使各国建设大量的体育场(馆)设施。体育场(馆)设施的大量建成,对体育运动的发展无疑是十分有利的。然而,体育场(馆)设施的大量建成,也引起了一些人对生态环境的担忧。对体育空间进行生态的评论也成了全球的一股浪潮。[8]欧洲的一些研究者从文化生态——社会学角度出发指出:当前大量的同一模式的、单调的场(馆)设施遍布全世界。这些场(馆)设施大多数是直线型和直角型,且造型和功能单一,破坏了文化生态的平衡。这些研究者建议,体育建筑应当像欧洲的匈牙利、丹麦等国家那样,向人们展示出一种选择身心或心理的社会卫生性,而不是注重体育纪录的创造。这些欧洲国家的体育建筑常常融合了当地的文化特点,比如一些体操馆和舞蹈房是木质结构、弧形的墙、旋转形的屋顶,由此形成了与当地文化和谐协调的人文景观。

体育场(馆)设施的大量修建,特别是一些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如滑雪场、高尔夫球球场、足球及棒球场的修建,破坏了一些国家的生态环境,引起了一些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的批评和反对,也引起了体育社会学者的关注。如日本学者KazunoriMatsumura撰文指出,在日本许多球场被建在山脚下森林区。开发商修建时砍掉了树木,用推土机把山坡推平并整平山谷。用这种方式修建的高尔夫球场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另外,平时为了保养球场,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一个高尔夫球场每年就需要3~4吨的锄草剂、杀菌剂、杀虫剂、有机氯气和化肥。这些致癌的化学药品最终流入河流、池塘、沼泽、湖泊或海洋。日本的健康部门发现,许多地方的水质变坏与高尔夫球场的发展有关,日本的生态组织对已产生的环境破坏表示担忧。由于日本的土地资源有限,日本开始向东南亚一些国家投资修建高尔夫球场,以供日本游客享用。这些国家在出售廉价土地以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牺牲了本国的生态环境。因此,这些国家的居民结成联盟,反对在他们的土地上修建高尔夫球场,由此引发了社会矛盾。自1988年以来,这些国家以民族电视网络(如马来西亚的亚洲太平洋环境网络)为手段进行反高尔夫球场的活动,并逐步形成了反高尔夫球场运动的全球网络,掀起全球反高尔夫运动。

2.2体育全球化问题的研究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现代通讯和交通更加快捷方便,人们之间的交往十分频繁,尤其是经济活动的往来更加频繁,大量跨国公司的出现,把世界的经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此,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各国的体育文化交流也更加频繁。在电视等媒体的推动下,许多大型的体育赛事成了全球共同关注与参与的活动,世界性的体育组织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于是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们提出了体育全球化这一概念,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近年来,一部分体育社会学家开始对体育全球化的必然性、体育全球化的概念、体育全球化过程的阶段划分、体育全球化的模式、形式与内容等问题进行研究,大多数的研究是从增强世界性的交流的角度来探讨体育全球化的。英国社会学博士JoesphMagure借鉴了一些体育全球化研究的成果,于1999年出版了专著《GlobalSport》。他在书中指出,体育全球化过程包括体育资金的流动以及技术和意识形态的流动等多种多样的流动,而这些流动之间又是互动的并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该书还涉及了全球化体育产业和跨国股份有限公司、对体育产业与环境保护等问题的思考,提出了把相互依存的诸如体育运动的组织、媒体宣传、社团服务、销售公司和专利推销等形成连锁的设想,阐述了体育运动对个体、城市、国家及全世界的影响,试图发现体育运动全球化对人们的思维定式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显示出全球化体育运动的价值、情感和理念。

在全球化浪潮中,也出现了反全球化的呼声,一些国家的反全球化组织指出,全球化实质上是经济和文化侵略的借口。对于体育全球化,研究者们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在体育文化交流过程中必然要产生冲突,正是这种冲突推动着体育运动的发展。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不是排斥或压制,而应当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世界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而不需要霸权主义文化。日本在体育运动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体育,如相扑等,也对西方体育产生过抵制。日本学者JohnHorne指出:“体育全球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现代化理论;文化帝国主义/文化霸权;过程社会学和后马克思主义文化。”[6]Donnelly认为,“在有关体育全球化的辩论中,议事日程围绕3个问题:我们是否正在经历文化帝国主义或用新名称的美国化;全球化对文化和民族同一产生了什么影响;过程是如何影响体育工作者的国际交流的。”[10]

2.3对体育组织的研究

对体育组织的研究属于体育系统内部结构的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体育运动的开展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体育组织。随着体育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大众体育的兴起,世界各国的体育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1]体育的商业化和全球化使得对体育组织特性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近年来关于体育组织的各种研究有增加的趋势。

在奥地利的体育社会学研究中,有不少课题是关于体育组织的。[12]研究者尤其热衷于对机构庞大的体育运动组织和体育运动俱乐部的研究,这一研究的结果揭示了奥地利这个国家的大型体育组织与政治党派之间的关系密切,并研究了这种关系的历史。体育社会学家Hasibeder和Kapustin还出版了关于奥地利体育运动俱乐部和团体的著作。西班牙学者也十分重视体育组织的研究,他们研究的主要3个领域中就包括了体育组织这一问题。他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体育组织同政府的关系,以及在欧盟这个大环境中体育俱乐部不同的文化根源。[13]

日本学者对体育运动组织的研究也在逐步增多。日本学者把体育组织定义为:一个具有相同的目标和任务的体育群体。日本在经济快速增长的促进下,体育运动日益流动,体育组织产生的数量不断增多。日本的体育组织形式非常多样,如有:体育圈、爱好者俱乐部、体育队、运动队、体育教育团体、体育俱乐部、体育联合会和体育协会等。[14]日本的体育组织研究是从体育教育学习群体开始的,然后发展到社区体育组织研究。日本体育组织研究可分为3种类型:第1类是对小型体育组织的研究;第2类是对较大型体育组织的研究;第3类是普遍关注的问题和方法学的研究。对小型体育组织的研究又分为内、外部系统的研究,其中,内部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体育教育运动群体和体育俱乐部中学习群体的研究。这些研究多采用群体效应等社会心理学方法,对群体的功能、成就目标、群体团结、道德、内聚力等进行研究,同时还分析了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外部系统的研究主要是探讨体育队、体育圈、体育俱乐部与它们的外部环境之间关系,以及研究组织的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学条件及其社会功能。

一些研究还揭示出体育圈最近变得很流行的原因。研究者们都希望通过分析体育圈和社区之间的关系来揭示体育组织的社会功能。日本对大型体育组织研究相对较少,大部分是对各地区体育协会的研究。研究者希望通过分析某地方体育协会的组织管理过程来揭示体育组织的结构、功能与地方社区形式的社会特征之间的关系。

日本的一些研究者认为,大部分关于体育组织研究论文是通过调查当地的情况而写出来的,论文普遍缺乏理论解释体系。一些研究者还指出了对体育组织研究在方法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在分析体育组织时应采用其它相关学科的一些理论与方法,以提高关于体育组织研究的水平。

3国际体育社会学发展趋势

3.1瞄准社会变化前沿

变化迅速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当今社会随时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内容和特征。因此,研究者将时刻把目光投向社会变化的前沿,及时捕捉社会变化的信息,探讨社会变化与体育运动发展的关系。今天,世界的政治多极化,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甚至互联网的普及,基因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应用,都会给社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瞄准社会发展前沿,研究社会的种种变化与体育运动发展的关系,是今后发展的一个趋势。

3.2实证研究

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体育运动将面临着越来越多亟待解决的社会学问题。因此,研究者将更重视应用性研究,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年轻一代的体育社会学学者更加务实,他们更愿意应用社会学原理去解决体育运动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3.3方法学的研究

国外一些研究者认为,当前体育社会学研究课题较为零散,形不成主流,而且研究方法较单一,描述性研究居多,缺乏理论高度。[15]这是近年来人们重视应用性研究,忽视思辨性研究所造成的后果。因此,他们认为今后应当加强思辨性的理论研究,尤其要加强本学科的方法学研究。今后,来自母学科和其它分支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将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得到更多的应用,使研究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3.4休闲、娱乐体育的社会学研究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体育运动中去。体育成了现代人调节生活节奏、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如何组织开展闲暇时间的体育活动仍然是今后体育社会学的一个热点。

3.5老年人和特殊群体的体育社会学研究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如何开展好老年人体育活动,使大多数老年人保持健康和自理能力,是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促进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必然会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这也是体育社会学应当加强研究的课题。[16]另外,体育对增进残疾人的健康、自理能力以及自信心也具有特殊的功能;对一些特殊人群,如有犯罪和吸毒倾向的人的教育和控制还有其独到的功能。对于这些特殊人群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已引起重视。

3.6合作研究

合作研究是当今科学研究的一种趋势,体育社会学也不例外。无论是宏观、中观还是微观研究,单枪匹马都难以完成任务,只有加强合作,甚至多学科研究者之间的合作,才能达到研究的目的。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体育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体育文化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需要靠跨国合作研究。各国学者对本国的体育文化最为了解,但对本国体育文化的某些弊端却往往不知“庐山真面目”,而异国学者却能清楚地看出这些弊端。跨国之间的合作研究可以做到优势互补,确实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方式。因此,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对跨国合作感兴趣,这种合作研究方式是今后发展的一个趋势。

【参考文献】

[1]吕树庭,卢元镇.体育社会学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2]KALEVIHEINILA.ImpressionsoftheState,TrendsandProspectsoftheSociologyofSport[J].IntRevSocSport,1990,25(1):33-40.

[3]ELENIITHEODORAKI,anizationalStructureandContextsinBritishNationalGoverningBodiesofSport[J].IntRevSocSport,1994,29(3):243-268.

[4]KAZUNORIMATSUMURA.SportandsocialChangeintheJapanruralComunity[J].IntRevSocSport,1993,28(2):135-144.

[5]GYONGYISFOLDESI.East-West:ThepractiseofRevealingAspectsofFrenchandHungarianSocieties[J].IntRevSocSport,1994,29(2):149-170.

[6]OHNHORNE.ThepoliticsofsportandleisureinJapan[J].IntRevSocSport,1998,33(2):171-181,

组织社会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社会学;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式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5-0007-03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尔(Stephen T.Kerr)教授在1997年出版的《教育技术研究手册》中提出了“教育技术社会学”(Sociology 0f Educational Technology)的概念,并试图做建构分支学科的努力。可以预见,未来全面解读教育、技术与社会,从关注技术、教育、社会本身,转而关注三者的关系,关注随技术进步的社会与教育形态变迁,将越来越成为研究的主题。北京师范大学的刘美凤教授在《教育技术学科未来发展需要研究的课题》一文中,将教育技术社会学列为未来教育技术学科重要的分支理论。华东师范大学马和民教授在《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04)》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信息技术走入了日常的教育生活,对于信息技术在其所基于的“教育社会”中的起源、发展、结构、功能等基本问题的理论探究显得越来越迫切。因此,有理由预见,未来的教育社会学学科可能会进一步分化,产生一个新的分支――“教育技术社会学”。

一、教育技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门独立的学科首先必须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而这又与其研究领域、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等相关联。关于教育技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新问题,学界目前尚无普遍认同的观点。

一般来说,基于学科研究对象归纳的途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梳理:一是“演绎法”,即从学科开创者或代表人物的观点进行梳理;二是“归纳法”,即依据当前该学科群体的著述进行分析。

1.斯蒂芬・科尔的观点

从研究内容上来说,除笔者提出的“教育、技术与社会”(Educational,Technology and Sociology)构建性假设外,可供参考的重要研究成果是首次提出“教育技术社会学”(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说法的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尔(Stephen T.Kerr)教授在《教育技术研究手册》(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中第二章梳理的相关内容。

科尔提出的研究内容中有一种明确的教育技术研究的社会应用倾向,如“教育技术如何影响到班级、学校等社会组织?在学校中如何对特定群体(女性、少数民族)采用适合的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如何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去推动社会制度(教育制度)变革?”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下述内容:

(1)基于社会组织的教育技术研究。从教育技术如何影响教育组织中人们的工作方式角度进行考察。着重研究在教育技术支持下,学校外部的行政控制方式的变化、学校内部课堂场域中为达成特定目标的师生互动等组织方式的变化。

(2)基于社会群体和阶层的教育技术研究。集中讨论有关性别、阶层、种族等群体间教育技术的介入对互动方式产生的影响。

(3)基于社会变迁的教育技术研究。讨论教育技术引发的教育变革,试图确定社会的教育形态是如何变化的,教育技术是在何时何地引发这些变化的,而教育形态上的变化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存在何种相互影响。

(4)研究的社会学方法。社会学研究普遍采用的是调查法及问卷调查技术。科尔认为,在教育技术社会学研究中,界定什么是研究对象是困难的,可以是教育技术工作者(研究者),亦可以是知识价值的传递过程。但有三个方面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是教育技术通过教育工作者、学生、学校管理人员、家长和社区成员在教学中发生的直接关系(现在在教室和学校里发生了什么?);第二是通过教育技术试图解决的社会问题和教育公平问题,从而为下一代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完成后,会发生什么?);第三是通过教育技术变革,努力重塑教育系统本身,即运用新技术后新的工作方式是否对社会进步有促进。

2.当前国内关注的研究对象

从当前教育技术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涉及到的交叉性研究问题的内容来分析,实际上是一种“归纳性研究”。据此,可以识别出当前该类问题研究群体所关注的研究问题全貌。梳理从21世纪以来国内CSSCI期刊对相关问题研究的情况,可以将与教育技术社会学相关的研究主题分解为技术与社会关系、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教育技术的人文反思、现代教育技术与文化、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信息技术与网络教育、信息技术条件下教育现状实证研究、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师角色定位及师生关系等(见表1)。

从中可发现,国内研究的宏观研究占了研究主题的大多数(62%),直接关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角色及讨论个体社会化主题较少(16%),实证研究所占比例也不大(6%)。这表明当前研究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国内研究者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及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但限于研究条件及研究传统,多数研究者所关注的层面大多停留在理论介绍与发展展望上,并没有太多的实证研究。对照西方社会学对互联网的研究,国内社会学界在教育技术方面研究的理论背景与研究进程方面有明显的差异,缺乏西方研究中理论背景的五个传统。

这个分类显然过于笼统,研究对象的划分界限并不明晰,这也表明我们在研究主题文献整理归类的过程中的困惑:究竟什么样的“研究对象界定”才能涵盖如此多的研究问题域。

3.本文对教育技术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从归纳的角度来看,这个新学科的研究对象的雏形,应是一系列相似的研究问题域,这些问题域归纳起来,有三个最基本的“公因子”,它们分别是“教育”“技术”和“社会”,这些新出现的研究问题显然均与上述三者相关,或是对它们之间相互影响所形成的新关系、新问题的深入研究。笔者更进一步认为,教育技术社会学的提出,首先是基于新技术变革背景下学校教育行动及学校教育事实出现的新变化,有着深刻的时代性烙印。这一系列的研究问题,显然是在传统非信息技术(或电化教育)介入的教育活动中未出现过的新问题。

一般来看,基于不同的学科立场,可能对该研究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看法。如“游戏用于教育”的问题,教育技术学研究者,可能会更加关注技术对个体教育(学习)体验和效率的改善,而教育社会学研究者则会更加关注游戏对学习群体造成的社会行为变化的影响。但是,无论如何变化,它们研究的对象都是一个教育活动的事实。由于研究问题的学科交叉性,似乎我们又需要讨论一个老问题,即教育技术社会学在学科属性上需要澄清是偏“教育社会学”还是偏“教育技术学”的问题。关于学科性质的讨论,笔者认为本身并无多少实质意义。这一点日本学者柴野昌山在对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讨论中说得很清楚:欧美的教育社会学家现在最关注的与其说是这门学科性质及其自律性问题,不如说是这门学科究竟能“创造出”什么的问题。笔者倾向的教育技术社会学(Sociology of Eduction-al Techndogy)应是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来探讨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在学校场域内发生的问题,而不是社会学的教育技术研究(EducafionM Technology for Socidogy)。

据上,可以对教育技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作这样的界定:学校系统中与教育技术相关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简而言之,教育技术社会学是研究“教育技术参与的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通过该界定,我们可以演绎教育技术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二、教育技术社会学的研究内容界定

1.教育行动

所有学校中与教育技术有关的教育现象,从最简单、最零散的到最复杂、最系统的,实际上都源于师生运用教育技术的行为与活动。一个完整的教育技术行动至少包括行动主体(教师和学生)、行动中介(教育与教学途径、手段、教育内容)、行动者之间的互动。教育行动首先表现为“行为”,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业已对当下教育行动构成重大影响,因此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学校成员的行为变化应成为教育技术社会学研究的起点。

2.教育活动

一种教育行动需要一定的活动形式和一定的活动内容才能发生。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主要活动形式是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变革背景下,无论是学校内部的课堂教学形式、外部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均发生了新的变化,教育知识本身亦出现新的呈现方式,它们也是教育技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3.学校组织

学校中任何一种教育行动,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组织方式才能进行,教育技术的应用同样如此。因此,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应用下的班级组织、学校组织理当成为教育技术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4.教育制度

所有的学校组织,都是制度化的结果。教育制度从自发形成到自觉制定,表明了教育制度是从对行为的制约发展到了对组织的制约。教育的制度化过程实际上是在教育行动、教学活动、学校组织发生了变迁之后才逐步发展的。当前,教育技术的发展已在教育行动、教学活动甚至包括学校组织形式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促使它们加快变革。所以,教育制度及其他社会制度在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介入后的关系便自然成为教育技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事实。

三、教育技术社会学研究方式的讨论

教育技术社会学不能将研究成果建立在主观的价值判断、洞察力、臆断、传统的权威、传说甚至道听途说的基础上,而应将历史上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和技术专家们的诸多观点作为分析、理解和解释的教育事实作为研究的基础。教育技术社会学的研究,必须依赖于科学的证据,而这些证据应是通过对学校生活、其他各种教育事实的系统研究而获得的。

1.教育技术社会学的基本假设

教育技术社会学研究“教育技术参与的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这个基本假设实际源自社会学,但它又有自身的特点。教育技术社会学关于学校成员行为的基本假设可以分解为以下几点。

其一,学校系统中的个体行为(教的行为、学的行为、违规行为、管理行为等)不仅由特定的学校环境所塑造,而且还由其他的社会和社会环境所塑造。在这里,社会环境并非抽象概念,每一个学校个体成员所生活的各种周围环境,包括家庭、邻里、同辈群体、班级、学校、街道文化、大众文化等均作用于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从这一角度出发,教育技术社会学研究者可以认定,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使个体社会化。

其二,社会环境发生了改变,个体行为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对学校系统中个体特定行为或异常行为的解释,不能仅仅根据个体内在特征的差异(如心理差异、生理差异)来进行,而且需要从变化的社会大环境角度予以分析。故而,在信息技术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育技术社会学更关注区域信息化环境,区域信息化环境并非抽象概念。每一个学校个体成员所生活的各种周围实际环境,包括家庭、邻里、同辈群体、班级、学校、街道文化、大众文化等在不同的技术发展水平、条件下,均有其不同程度的虚拟化表现,这种“实”与“虚”的社会环境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其三,在信息化背景下,个体对学校生活具有创造性适应。在教育技术学研究者看来,相对于教育技术学研究诸如解决更加具体的“教”与“学”的效率问题,教育社会学研究者则大多关注宏观层面的问题。事实上亦是如此,教育社会学研究者多数主要兴趣是关注宏观的教育与社会大系统的关系,关注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的功能,很少有人主要关注教育过程的社会学层面或学校生活本身的社会学问题,这是一个研究视角的选择问题。笔者认为,教育技术社会学研究不仅应关注宏观的教育事实(如教育信息化政策、教育与信息社会结构、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公平等),更应该加强对微观的学校生活中教育技术影响个体行为变化的研究,从关注学校成员的个体行为开始,进而在中观层面展开对学校组织的分析,逐步深入到宏观层面的教育事实的研究。这条路径,可称为实证主义的研究路径。

2.教育技术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上一篇:体育社会学范文 下一篇:科学社会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