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18 21:31:58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网络环境组织结构创新

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创新的必然性

(一)从网络技术特征上看企业环境的变化

1.复杂性提高。反映环境复杂性的指标有三个:数目、多样性和相互依赖性。在网络环境下,组织实体的实际数目正逐步增加,另外,通讯技术和运输技术的显著提高,使单个企业能够发现和利用各种各样技术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机会,因此,出现了日益增多的社会专业化和多样化。同时,专业化也将进一步引起企业之间相互依赖性的提高。

2.变动性提高。网络环境变动性提高主要表现在单个事件速度的提高,知识进步产生的新技术缩短了单个事件的时间周期。例如产品研究开发技术,广告技术和运输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提高,使得企业新的产品周期和市场周期都大大缩短。

(二)网络环境对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的要求

1.战略制约下的企业组织结构优化。企业结构设计要服从战略,由于网络环境的变化,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市场进一步细分,个性化需求与服务要求提高。企业战略将在两方面呈现出“此消彼长”:一方面,竞争范围的扩展,即国际国内市场由于互联网作用完全融合,所有企业都面向国际市场,中小企业也要面向国际化发展;另一方面,产品线的缩减,即使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也要采取更加集聚的战略。

2.管理规模与管理层次的缩减。网络环境催生了众多数量的企业,但企业规模却有缩减的趋势,这是降低企业内部成本的必然要求,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可行性。在更加专业化的分工要求下,企业战略重点是强化核心竞争能力,而将非核心业务放弃,转而利用各种各样的合作形式。另一方面许多中间的管理层次因职能的弱化而被取消压缩,严格的层级概念退化,而各单位每个人都成为一个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保持信息沟通的节点。在此,网络技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技术对人力资源结构的影响。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变革对员工提出了知识上、能力上的新要求,涉及职位分类、工作设计与评价、绩效考核、人事管理方式、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设计、薪酬结构、人力资源的设置和配置等方面,从而对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提出了新的要求。

网络技术条件下企业组织结构的局限性

(一)企业组织模式和结构

1.H型结构。H型结构是一种控股公司型组织结构。较多的出现在由横向合并而形成的企业中,这种结构使合并后的子公司保持了较大的独立性。在较为普遍存在的功能性控股公司中,其子公司执行不同的经济结构功能而总公司则通过各种委员会和职能部门来协调和控制子公司的目标和行为。

2.U型结构。U型结构是集中的,按职能划分部门的组织结构(一元组织结构)。他是一种中央集权式的企业组织结构,将企业按职能划分为若干部门,各部门的独立性较小,管理权集中在高层管理人员手中。其主要缺陷是高层经理们由于陷入了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法做好长期性的资源配置工作。同时,由于高层经理人员总是从他们的专业和所处部门的立场来评价公司的政策,结果政策的制定和计划的编制,通常是有利害关系的各方协商的结果,而不是根据全盘需要而做出的反应。

3.M型组织。M型组织结构是一种多单位组织结构,它是一种分权式的层级制组织结构,其分支结构拥有较多自而成为利润中心。各事业部在组织内部类似一个个独立的企业,有着自身的任务和目标。企业的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两项职能实现了分离。

(二)网络环境对企业组织结构的挑战

1.直线职能制企业组织结构。它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各级生产行政领导下设置相应地管理职能部门,分别从事专门职能管理工作。职能部门拟定的计划、方案以及有关指令,由生产行政领导者批准下达,职能部门对下级领导者和下级机构无权直接下达命令或进行指挥,只起业务指导作用。直线职能制组织适应企业职能复杂化的情景,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了新的设计和改进,它吸取了职能制组织发挥专业管理作用的长处,有助于提高组织管理效率。但网络环境对专业分工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直线职能制组织容易产生部门间的脱节,导致信息失真,决策失误。

2.事业部制组织(部门化结构)。事业部是在企业统一领导下,根据产品、地区或市场而划分的,统一进行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事业部是企业控制下的利润中心,具有利润生产,利润核算和利润管理的职能,有自己的产品责任单位或市场责任单位,有自己的产品和独立的市场。其优点是便于灵活的根据市场做出相应的决策,取得竞争的主动权,有利于企业最高管理者专心致力于公司的战略决策和长期规划,有利于调动部门积极性,提升人才,进行业绩核算。但如前所述网络环境压缩了企业规模与组织层次,这些都对事业部结构提出诘难,其不足主要体现在事业部作用不同的利润中心容易产生本位主义,树立信息交流壁垒;各事业部设立的职能部门容易造成管理机构垂直,管理人员浪费,增加交易成本,与现代网络环境的要求背道而驰。

3.模拟性分散管理结构。它是一种类似于事业部制的组织形式,并非真正的分权结构而是人为的把组织分为若干“组织单位”,实行模拟分散管理。它适用于生产过程连续强和业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大型组织,其优劣与事业部组织类似。

4.矩阵制组织(规划—目标组织)。它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服务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是同一名职能成员既同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产品或项目小组的工作。项目小组的成员都受到双重领导。矩阵制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一元化领导关系,它可以使企业组织管理中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较好的结合起来,加强了职能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激发了成员的积极性,提高了技术水平,并且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但正因为这种突破容易在组织内部产生工作矛盾,除非对职权和职责关系有着明确规定和理解,否则这种类型的结构会给管理者带来问题并对作业效率带来牺牲,同样离网络环境的要求有一定距离。

网络环境下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创新的策略

(一)再造工程引导下的企业横向性组织结构转变

1.再造工程是一种业务流程彻底再设计的跨职能创新,它着眼于企业价值创造过程,采用全新的方式,摒弃所有有关现在如何工作的概念,消除工作流程中的死角和时滞,围绕关键目标和核心竞争能力来组织设计流程。

2.审查跨职能边界工作流程的再造工程势必引起企业组织结构的横向转变,这种转变摆脱了过去上层负担过多的职能结构与陈旧的部门边界。它的设计应具有如下特点:围绕工作流程而不是部门职能来建立结构;纵向的层级组织扁平化,只在传统的关键性职能部门,如财务和人力资源部门存留少量高级管理者;管理的任务委托到更低的层级。多数职工在多职能、自我管理型团队中工作,围绕诸如新产品开发之类的过程而组织。

3.关于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是新型横向性组织的基本类型,一般由5到30名员工组成,各自拥有不同的技能并经常转换工作,生产整个产品或提供整个服务。具有以下要素:被授权可以获得完成整个任务所需资源;团队包括各种技能员工并且优势互补;团队被赋予决策权与自。

由以上可知,横向性组织结构创新对网络环境具有可适应性;短暂的反应时间和快速的决策意味着更高的顾客满意度;部门间的壁垒被减弱或拆除;团队对管理的取代既提高了士气又降低了交易成本。就内部而言,每个团队能享受充分的激励,团队成员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而且由于相互间的充分信息交流与合作,团队的重新结合往往能完成许多以前不能解决的难题,并且这种组合的管理成本被降低到最低;这在根本上与网络环境相适应。当然这需要重新设计信息系统,以提供团队成员组织内外的信息,这可能导致更长的协调时间。

(二)动态虚拟性网络设计

这种设计方案是基于网络环境下企业灵活性要求与规模限制的矛盾而产生的。动态虚拟网络结构能很好的解决这个矛盾,因为它以自由市场模式组合替代了层级结构。企业自身保留关键活动,对其他职能如销售、会计、制造进行资源外取,使其成为企业的虚拟组织结构,以将企业或个人分离开,由一个小的总部来协调或处理。

动态虚拟设计不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商业战略,而是以相互合作为原则,关注企业之间维持交换和合作的共同标准,所以在资源交换价值不容易测定的条件下更为适合,不仅降低了企业内外部风险,而且提高其在网络环境下的稳定性与适应性。网络组织中企业的交易并非即期的与一次性的,所以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克服信息资源的垄断性和不对称性给交易带来的困难。同时,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作为物质保障,使信息在网络组织中自由流动且可充分共享,并使得这种以合作为基础的网络组织,成为合作企业获得信息资源的最佳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孙平.现代企业组织[M].西南财大出版社,1997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网络计划技术 关键路线法 建筑工程 应用

项目的存在已有久远的历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各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生活、军事对某些工程产生需要,同时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能实现这需要时,就出现了工程项目。因此,项目管理是古老的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然而,项目管理形成一门学科却是7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当时,大型建设项目,复杂的科研项目、军事项目和航天项目大量出现,国际承包事业大发展,竞争非常激烈,使人们认识到,由于项目的一次性和约束条件的确定性,要取得成功,必须加强管理,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于是项目管理学科作为一种客观需要被提出来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日益增长,建设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因此进行了数量更多、规模更大、成就更辉煌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活动。如第一个五年计划的56项重点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第二个五年计划十大国庆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大庆建设的实践;长江葛洲坝水电站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从事的建筑工程活动越来越复杂。工程建设中的许多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并影响着投资效益的发挥和建设业的发展。如何在即定的时间期限内,按预定的目标,保质保量地完成某项任务,以获取投资最大的经济效益,就成为人们日益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这就促进了项目管理这一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如不进行科学管理,任其自由发展,势必处长工期,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如若盲目追求进度,不顾一切地赶工期,抢进度,又势必加大成本,影响质量,给项目留下无穷隐患。为此,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进度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对项目进行分解、合理组织、有序实施,从而获取最好的效益。如何合理而有效地把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起来,使之相互协调,在有限资源下,以最短的时间和最低费用,最好地完成整个建筑项目,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即用网络图来表达项目中各项时间参数,确定关键活动与关键路线,利用时差不断地调整与优化网络,以求得最短工期。

网络计划方法因控制项目的进度而产生,是进度控制的主要方法,已成功地进行了无数重大而复杂项目的进度控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现在,在建筑行业里主方的项目招标,监理方的进度控制,承包方的投标及进度控制,都离不开网络计划,网络计划已被公认为进度控制的最有效方法。随着网络计划应用全过程计算机化的普及,网络计划技术在项目管理的进度控制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网络计划技术于1958年产生于美国,虽然是适应生产的需要而研制成功的,但有美国网络计划技术的起源其中有一个是“关键线路法”,是由美国的杜邦化学工业公司发明的。早在1952年,杜邦公司即注意到数学家在网络分析计算上的成就,认为可以在工程规划方面加以应用。1955年,杜邦公司设想将每一工作规起迄时间并按工作顺序绘制成网状图形以指导生产。1956年他们设计了电子计算机程序,用计算机编制出计划。1957年,他们将此法应用于新工厂建设的研究工作,形成了“关键线路法”。1958年初,他们把关键线路法应用于价值1000万美元的建厂工作计划安排。接着又用此法编制了一个200万美元的施工计划。由于认识到了关键线路法的潜力,便把此法应用于设备检修工程,使设备因维修而停产的时间从过去125小时缩短到74小时。仅一年时间就用此法节约了近100万美元。

关键路径就是项目网络中由一系列工作活动构成的工期最长的那条路径,该路径上的工作为关键工作。任何一项关键工作活动不能按时完成,所有处于其后的工作活动都要往后拖延。当关键线路上某些工作的作业时间缩短了,则有可能出现关键线路转移;关键路线的性质为:关键路径的线路时间代表整个网络图的计算总工期;关键路线上的工作均为关键工作;关键工作均没有时间储备;同一网络计划图中,关键路线至少有一条;如果缩短某些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关键路线可能化为非关键路线。因此,必须集中精力抓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经常分析和研究这些线路和工作是否有可能提前或拖期,并找出原因,采取对策。

关键路线计划具有深入彻底的研究,这可以让建筑团队对工程要求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和评估。在建筑工程领域里利用关键线路法可以做以下内容:

1.活动的历时估算可以准确估算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历时。实际上,项目的历时可能还会更长,不会比关键路径法估算出的时间短。如果项目有严格的最终期限,你就必须把这个时间期限加入到关键路么进度计划中,并满足这个期限要求。

2.为优化工程项目进度提供数据。不要指望通过猜测和某种意愿,而要通过活动的先后关系和真实的数据使项目的进度达到最优。

3.为工程项目的每个活动确定进度计划。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我们知道每个活动在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就可以为该活动合理分配资源,可以在活动需要资源的时候分配它们所需的资源。当然,我们最好提前雇用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否则就不可能在项目需要资源的时候提供有用的资源,甚至还会导致该活动进度延误。这种延误最终也将导致项目的失败或者项目失去价值。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我们确定该项目不会有结果,就应取消该项目,以避免浪费资源和成本。

4.能为负责工程的项目经理、每个活动经理和每个人提供一个“美妙的乐谱”,显示什么时候人们如何快速地实施活动。除了能在资源的进度计划方面提供帮助外,还能节省人们工作交接的时间。在复杂的项目中,每个活动之间的工作交接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延误后续活动的开始。在很多组织中,项目的资源总是同时工作在不同的项目中,这些资源都处于多任务的压力之下。由于项目之间的工作交接效率低、浪费时间,很容易导致项目的历时双倍增加。我们强烈推荐应该将项目进度计划、项目的网络图贴在公司墙上,包括每个活动的负责人和时间进度,以便人们时刻查看项目信息,并指明谁对下述工作负责。

活动开始时,在活动节点上标记每个活动的开始时间。

通知所有后续活动的活动经理,前导活动要结束(或满足SS活动关系的时间点)。

在结束时,在活动节点上标记每个活动的结束时间。

5.通过削减非关键路径上活动的资源,也有可能降低项目的成本,节省资源。在分配资源时,要优先满足关键路径上的活动,对于非关键路径上的活动,只要在该活动允许的时间内满足该活动的资源分配即可。

6.一旦项目开始实施后能为项目提供早期的预警。如在一个为期6个月的项目中,如果第一个活动的实际完成时间是4周,而不是计划的3周,那么活动时间的先后关系将立刻提示项目负责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关键路径上每个后续活动都将会延后一周开始,并且项目至少会推迟一周才结束。如果没有关键路径,人们很难会察觉到一个活动的延误会对项目剩余活动的影响。

7.当项目负现人察觉到项目进度有延误的时候,关键路径可作为一个工具,告诉负责人该如何压缩关键路径上活动的历时或者应该为哪些活动增加额外的资源。此时,负责人必须调整项目的进度,让它回到计划的进度上来。

8.借用计算机的帮助,关键路径法允许通过“如果—那么”的情况来分析项目的计划。如果项目负责人知道活动之间的先后关系,则可以尝试将一些假设加入以项目计划中,并评估因此而产生的影响。当进度延误或影响项目进度的不可预见的危险因素出现时,可以通过关键路径模型法来测试负责人提出的应急措施是否可行。如果没有关键路径,这种假设的影响也就不存在,因为人们不知道活动之间的先后关系。

9.关键路径进度计划可以帮助项目负责人区别,项目的延误是由于工作本身的特点还是由于活动之间的逻辑先后关系引起的,或者是由于资源的利用率低而造成的。

关键路径进度计划还有很多优点,但是很多公司都无法体会到。对于一些很小,很简单的项目来说,人们常常不采用关键路径法,也可以制定项目的进度计划。但毫无疑问的是,一旦公司中某个项目需要500人/小时 ,或者该项目历时为两个月时,都应该采用关键路径法。关键路径法有三个步骤:计划、时间安排和时间监控。建筑作业的计划包括确定必须做什么、如何做和做的先后顺序。时间安排是确定项目各部分开工和完工的日程。时间监控是实际作业进程与设计好的时间进度进行比较的过程。

针对不同情况可选用下列不同的方法来调整关键线路的长度:

(1)关键线路提前。当关键线路的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提前时,首先要确定是否对原计划工期予以缩短,可分两种情况进行:

A.如果不想缩短原计划工期,则可利用这个机会降低资源强度和费用,方法是选择后续关键工作中资源占用量大的或直接费用高的关键工作予以适当延长,延长时间不应超过已完成的关键工作提前的时间量。

B.如果要使提前完成的关键线路的效果变成整个计划工期的提前完成,则应将进度计划的未完成部分做一个新的进度计划,重新计算与调整。按新的进度计划执行,并保证新的关键工作按新计算的时间完成。

(2)关键线路滞后。当关键线路的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落后时,进度计划调整落后时,进度计划调整的任务是采取措施把落后的时间抢回来。于是应在未完成的关键线路中选择资源强度小的关键工作予以缩短,重新计算未完成部分的时间参数,按新参数执行,这样做有利于减少赶工费用。

利用关键路径法优化项目的进度计划:

当我们借用计算机来制定项目的关键路径时,正推法和倒推法是两种非常精确的方法。项目经理一般第一步要做的是制定进度计划,接下来要做的是为项目活动分配资源。一旦项目的进度计划确定后,项目经理就可以利用关键路径法来缩短活动的历时和削减活动的成本。

如果你想要缩短项目历时,就必须从关键路径入手:

两种缩短项目历时的方法:

1.将某些活动从关键路径上移走。例如,在一个建筑施工项目中,我们发现活动E可以没有后续活动B,我们就可以将活动B从关键路径上移走,从而缩短项目历时。

2.缩短关键路径上每个活动的历时,有三种不同的方法:

增加资源(工作时间)

使用不同类型的资源(例如用大型搅拌机代替小型搅拌机)

削减项目范围(这是最常见的方式)

网络计划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果不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优化和调整,基实际计算量大,调整复杂;对于无时间坐标网络图,绘制劳动力、资源需要量曲线较困难;此外,也不像横道图易学易懂,它对计划人员的素质要求高。关键路线法的关键是确定项目网络图的关键路线,这一工作需要依赖于活动清单、项目网络图及活动持续时间估计等,如果这些文档已具备,借助于项目管理软件,关键路线的计算可以自动完成,如果采用手工计算,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把所有的项目活动及活动的持续时间估计反映到一张工作表中。

(2)计算每项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结束时间,计算公式为EF=ES+活动持续时间估计。

(3)计算每项活动的最迟结束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计算公式为LS=LF-活动持续时间估计。

(4)计算每项活动的总时差,计算公式为TS=LS-ES=LF-EF.

(5)找出总时差最小的活动,这些活动就构成关键路线。

四、关于网络计划技术应用中的一些建议

(1)编写统一教材,制定有关规程,加强标准化工作。

编写建筑业网络计划技术应用教材,编制国内通用网络和标准网络图,以及网络计划技术编制和管理规程,统一画法、术语和 各种素型的网络模式。在网络计划技术方法上结合我省情况和行业特点,研究应用日历网络、分级网络、标准网络、流水网络等新的 方法,并逐步将网络计划技术应用于编制企业年、季、月计划。

(2)组织经验交流,努力开发管理软件系统。

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研究班和经验交流活动,必要时组织现场交流会,推动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发展,组织科研单位、高等院校 与生产单位共同研究、开发网络计划技术的通用电算程序,培养专业软件人员。

(3)大规模培养人才,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

对现有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在职短期培训,通过学会、研究会和地区有关管理部门,组织网络计划与电子计算机培训班。 对施工企业在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织培训学习和掌握网络计划技术,以期能初步掌握现代管理技术。

(4)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约束机制,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网络计划技术的控制。

要提高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水平,必须在建筑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中设立准入制度。并且在工程的策划、设计及施工 全过程管理中加以实施和应用,同时,还可以设立建筑管理技术咨询服务机构,由该机构组织编制网络计划,由施工企业定期报告执 行情况,须调整的,由咨询机构及时加以调整,并提出有效控制工期、资源、成本等措施。

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科学的计划管理方法,它在工程项目计划管理中的使用价值已得到了各国的认可。网络计划技术以缩短工期、提高生产力、降低消耗为目标。它可以为项目管理提供许多信息,有利于加强项目管理。它既是一种编制计划的方法,又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它有助于管理人员全面了解、重点掌握、灵活安排、合理组织,经济有效完成项目目标。因此,实践证明网络计划技术是很值得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大力推广的实用型技术。

参考文选:

1.《项目进度管理》朱宠亮编著,清化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2

2.《项目管理精要》毕星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2.7

3.《全面项目控制》斯蒂芬-A-德沃克斯编著,张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004.5

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郑梅编著,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2004.6

5.《工程项目管理》危道军、刘志强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4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网络管理功能;帐户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防火墙

一、网络管理的五大功能

1.配置管理是最基本的网络管理功能,它负责网络的建立、业务的展开,以及配置数据的维护。2.故障管理保证网络资源的无障碍、无错误的运营状态。3.性能管理保证有效地运营网络和提供约定的服务质量。4.安全管理采用信息安全措施保护网络中的系统、数据及业务。5.计费管理根据业务及资源的使用记录制作用户收费报告确定网络业务和资源的使用费用,计算成本。

二、帐户管理

拥有计算机帐户是计算机接入Windows网络的基础,拥有用户帐户是用户登录到网络并使用网络资源的前提,因此,管理用户帐户和计算机帐户是Windows网络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用户帐户能够让用户以被授权的身份登录到计算机和域,并访问域中资源。在Windows 2000/XP/2003版本的操作系统中,工作站或独立服务器中的用户帐户一般称为本机用户帐户,只能在本机上登录,而在域控制器上的用户帐户则称为域用户帐户,也称为活动目录用户帐户,可以在整个域中登录。在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和独立服务器中的用户帐户,都是为管理本地计算机而使用的,不同的用户帐户登录Windows系统具有不同的权限。为了更好地管理本地计算机,需要为不同的用户创建用户帐号,同时赋予不同的权限。一个客户机要想加入到域中,必须在域控制器上有计算机帐户,否则将无法加入到域中。在网络登录和资源访问时,计算机帐户与用户帐户都需要进行网络验证和权限审核,但它们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组是Windows 2000从WindowsNT系统继承下来的安全管理模式,用户组的管理思想是这样的:当管理员用户赋予用户帐户权限时,如果和用户帐户权限不相同时,必须分别为它们设置权限,但是如果它们的权限相同时,也要分别进行设置,这就做了许多重复的工作。有了组的概念后,就可以将这些具有相同权限的用户规划到一个组中,使这些用户成为该组的成员,然后通过赋予该组权限来使这些用户具有相同的权限,这就大大减轻了用户帐户的管理工作。在Windows 2000Server中,动态目录服务把域又详细分成组织单位。组织单位是一个逻辑单位,它是域中一些用户、计算机和组、文件与打印机等的资源对象,组织单位中还可以再划分下级组织单位。组织单位具有继承性,子单位能够继承父单位的访问许可权。每一个组织单位可以有自己单独的管理员并可指定其管理权限,它们管理着不同的任务,从而实现了对资源和用户的分级管理。

三、网络管理技术概述

1.网络管理协议。网络管理协议一般为应用层级协议,它定义了网络管理信息的类别及其相应的确切格式,并且提供了网络管理站和网络管理节点间进行通讯的标准或规则。网络管理系统通常由管理者(Manager)和( Agent)组成,他们间利用网络实现管理信息交换,以完成各种管理功能,交换管理信息必须遵循统一的通信规约,我们称这个通信规约为网络管理协议。目前有两大网管协议,一个是由IETF提出来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它是基于TCP / IP和Internet的。SNMP的特点主要是采用轮询监控。另一个是ISO定义的公共管理信息协议CMIP。CMIP是以OSI的七层协议栈作为基础的,它可以对开放系统互连环境下的所有网络资源进行监测和控制,被认为是未来网络管理的标准协议。CMIP的特点是采用委托监控。委托监控的主要优点是网络管理通信的开销小、反应及时,缺点是对的软硬件资源要求高,要求被管站上开发许多相应的程序,因此短期内尚不能得到广泛的支持。2.网络管理系统的组成。网络管理的需求决定了网管系统的组成和规模,任何网管系统无论其规模大小如何,基本上都是由支持网管协议的网管软件平台、网管支撑软件、网管工作平台和支撑网管协议的网络设备组成。3.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网络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通常简称网络拓扑结构)是决定网络管理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可以把其分为集中式和非集中式两类体系结构。

目前,集中式网管体系结构通常采用以平台为中心的工作模式,该工作模式把单一的管理者分成两部分:管理平台和管理应用。管理平台主要关心收集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计算,而管理应用则利用管理平台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和执行更高级的功能。非集中方式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包括层次方式和分布式。层次方式采用管理者的管理者MOM(Manager of manager)的概念,以域为单位,每个域有一个管理者,它们之间的通讯通过上层的MOM,而不直接通讯。分布式是端对端(peer to peer)的体系结构,管理者之间可以相互通讯或通过高级管理者进行协调。

四、防火墙

黑客实际就是在Internet中,利用一些软件或通过操作系统本身的漏洞达到远程破坏各种计算机系统的人。对于这种破坏,小到一些无聊的恶作剧或偷窥一下电脑中的隐私,大到完全控制你的电脑,并以你的电脑为跳板,做一些非法的事情,窃取电脑中的一些机密信息,比如QQ帐户、银行帐户、机密文件等,甚至破坏电脑中的数据。所以,如果不对他们加以防范,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对付这些来自黑客的攻击及破坏,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专业的防火墙系统。它可以在你的系统边缘构建一道“安全之墙”,防止外面的各种攻击破坏你的系统。防火墙可对网络通信进行监控,它只会让那些安全、核准了的信息进出,同时阻止那些可能会构成威胁的信息。通常防火墙的功能主要有:限制他人进入内部网络,过滤掉不安全的服务和非法用户,限定用户访问特殊站点,监视Internet安全。由于防火墙假设了网络边界和服务,因此更适合于相对独立的网络,例如Internet等各类相对集中的网络。

随着网络规模迅速扩大,网络的复杂程度也日益加剧。但是计算机网络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网络上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合理解决,也就需要越来越多的网络管理人才。网络管理系统提供了网络管理工具,成为了网络管理员的重要帮手,还有一些专门用于管理的软件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适应网络大发展的这一时代需要,在构建计算机网络时必须高度重视网络管理的重要性,重点从网管技术和网管策略设计两个大的方面全面规划和设计好网络管理的方方面面,以保障网络系统高效、安全地运行。

参考文献:

[1]周明天,汪文勇网络管理与技术.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

[2]郭军. 网络管理.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3]夏海涛,詹志强等. 新一代网络管理技术.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4]胡铮,《网络与信息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5]尚小航,郭正昊,《网络管理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P3 建设项目 管理 服务

三峡工程是一举世嘱目的工程建设项目,项目管理的任务其中包括进度控制的任务极其艰巨。业主单位确定应用P3软件作为进度控制的辅助工具已近五年时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笔者有幸从93~96年,涉及此方面的工作,对合理地应用P3强大的功能为项目管理,尤其是项目进度控制服务,提一点自己的看法。现分述如下,作为抛砖引玉供有关部门参考。

1 统一规定网络进度计划的表达形式

三峡工程因其规模宏大,需要采用分项直接承发包制,业主将与多个独立的承包商建立合同关系,如果承包商们在进度计划表达形式上不统一,各自采用他们习惯的表达形式,对单个合同可能是可行的,但对整个三峡工程的进度控制而言,将产生混乱的而导致无法进行。

网络计划的类型有肯定型、非肯定型,随机型、循环型等。在土建行业大多采用称作关键线路法的肯定型计划网络。而该类型计划网络以其表达形式来分有:双代号、单代号、与单代号搭接网络等表达形式。从业主与监理方使用的网络计划大多是控制性进度网络,以及考虑到工程建设项目的复杂程度与P3软件所能支持网络计划的类型而言,以采用单代号搭接网络最合适。由于它表达相同的计划对象时,可以具有网络的规模最小,表达最为简洁的好处。因为它可免除用其肯定型计划网络时,为了表达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而需要增加虚活动和要把完整的须加细分的敝端。关于规定统一用搭接网络的建议,必须取得建设各方的共识,并共同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把进度管理,纳入统一的、可操作的进度控制模型之内。

2 分析管理环境,合理确定进度计划网络整体结构

进度计划网络的整体结构是指进度网络系统中整个局部网络之间联系方式不同划分结构类型。

在选择进度计划网络的整体结构形式的时候,必须根据建设项目特点与管理模式出发予以考虑。从三峡工程业已招标发包的合同看,有的一个合同包含了若干个单项工程(如右岸一期工程合同);有的则一个扩大单位工程包含了若干项合同,如永久船闸工程。因此,业主项目与监理单位均处在多个合同管理环境下工作。这大大增加了项目管理的难度与工程协调工作量。我们在确定网络计划整体结构时,都要与上述多项目管理环境相适应,并充分利用P3软件所能提供的功能为前提。

关于进度计划网络的整体结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多级网络,如以三级网络为例,其示意图见图1。

图1 多级网络示意图

个工作(或称活动)。因此,分解的详细程度会直接影响网络计划中活动数目。过于详细,则增大网络图的图幅,不利于阅读与管理;分解得过粗,则对进度控制缺乏必要的指导作用。WBS分解的详细程度应考虑如下因素:

(1)WBS分解的详细程度要与计划进度的功用相协调,业主方的计划进度主要用于进度控制,宜粗些。通常分解到分部工程(最多到分项工程)的层次即可;对承包商实施性的进度计划所需的CWBS,可由承包商对其合同范围工程,在业主方WBS框架基础上根据需要,再自行细分;

(2)WBS的框架结构,要兼顾工程分标的具体要求。如永久五级船闸输水工程,宜将其再分成上游输水工程与下游输水工程,以避免出现一个分解单元跨两个合同的情况;

(3)分解的详细程度,对整个工程各部份要做到基本一致,以便能正确确定网络计划中各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

(4)WBS分解的详细程度应使之对应的活动,在施工现场较易识别,有利于进度检查与进度控制工作。

总之,WBS分解结构应有利于建设项目进度控制与其他项目管理的需要。

3.2 建立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分解结构(OBS)

为使项目管理机构管辖范围清晰、职责分明,常用组织分解结构描述业主方管理机构的设置。并把它与WBS终层次的分解单元对应起来,即把WBS垂直树与OBS水平树按项目管理组织的管辖范围,得出对应的交叉点,以明确其责任主体。OBS的详细程度可分至具体责任人。

3.3 建立为项目管理服务和方便P3应用的代码体系

设计出一好的代码体系与代码方案对于项目管理及相关软件高效应用至关重要,它可使诸如统计、分类、校对、查询、计划的整合、计划的拆分、数据组织、过滤等工作变得简单方便。由于限于文章篇幅仅列项说明如下:

(1)为拟订好WBS框架,建立统一的工程分解结构代码符与词典。并在最高层主网上输入,以便为各层主、子网所共亨。

(2)为拟定好OBS框架,建立统一的组织分解结构代码符与词典,并在最高层主网上输入,以便为各层主、子网所共亨。

(3)依照三峡工程分标设计,统一规定合同代号,并建立词典。

(4)约定各标合同项目活动代码,在单代号搭接网络模型下,活动代码为网络中节点代码,从活动代码易于做到唯一性的易于阅读网络图,建议活动代码的前两位为字母型(与合同代号一致),后4位为数字型混合码为宜。后4位阿拉伯数字均以0、5数字结尾,以便为以后网络中增加活动留地。

(5)约定活动分类码

活动分类码实质上是把某些特性用活动分类码的形式加以识别。P3可为活动提供20个分类码,这些活动分类码可以识别诸如:活动属何种工程;活动所在的工程部位、高程;活动的承包单位;活动的监理单位;活动的业主管理单位;施工活动还是管理性质活动;以及想要识别的其它特性。业主方统一建立活动分类码(包括代码结构、码值与词典)供参与工程建设的有关单位所共亨。

(6)制定统一资源类别代码

制定统一资源类别代码的结构、码值与词典,资源包括:资金、劳力、各种材料、各种专用施工设备等。制定统一资源类别代码,使各承包商以统一的代码把资金、劳力、各种材料、各种专用施工设备的需要量载入网络之中,不仅为承包商编制施工资源、配置计划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业主方通过主~子网络结构汇总各种资源的总量及其在时间上的分配提供方便。为业主的材料、设备的采购与供应,资金筹措,施工现场管理等提供信息支持。为了减少这方面的工作量,可仅对业主关心的资源进行,对承包商关心的资源可在其子网络上自行定义。

4 制定运行规则,避免混乱发生

业主与多个承包商建立工程施工合同关系,共同为项目进度目标的实现各自承担其相应的义务情况下,按照一定的准则,规定各方运行规则,是避免发生混乱所必须的,尤其是应用P3采用多层二阶主~子网络非直接传递结构模型时,尤为必要。其运行规则的内容概述如下:

(1)有关各方均应采用为业主方制定的代码结构、码值(符)、词典。最好在最高层主网上输入,以便为各层主、子网所共亨。

(2)为使在主~子网结构内运算协调,在运行进度计划调整、更新时,必须确定相同的更新日期。所有的子网应使用相同的数据日期,以避免冲突与混乱;如果相同的数据日期不可能,应在主网更新、调整,使其数据日期在主~子网上同步;

(3)进度计划调整、更新的数据日期,可统一规定在月支付后的某一天为宜;

(4)承包商在其子网上调整、更新进度计划(增、删活动、调整活动时间、改变活动逻辑关系等),必须在其子网络拷贝版上进行,然后交监理审批,经批准后才能作为正式的子网络,并将原子网络备份(存档)以便恢复或查询;

(5)经(4)所述步骤后,统一建立从合同到整个建设项目各层次的目标进度网络,为事后的进度评价建立基准;

(6)各承包商对各自的进度进行评价时,均以经监理、业主审核确定的实际完成的工程质量为基础进行,使进度评价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

(7)当在主网上增加不属于子网络的活动或里程碑日期时,应为主网络定义一个前两个字符的可与子网络活动相区别的活动代码符;

(8)业主、监理方为维护进度计划系统的安全,还应建立如下规定:在网络环境下,建立主网络与子网络的权限,及子网对主网络存取、访问的权限;用于所有子网络工作日历;用于调度/平衡计算如何选项的规定;资源、费用计算单位和小数点位数等。

5 扩大软件使用范围,发挥更大的作用

把P3软件作为项目进度控制的辅助工具,可发挥如下作用:

(1)编制与优化项目总进度计划与标段工程进度计划,按需对进度计划作出适时调整与更新;输出各种图表;

(2)计算时间参数,找出关键线路与关键活动;

(3)对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作对比,得出偏差,评价实际进度。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实际进度对计划进度的跟踪;

(4)汇总包括资金、材料、劳力、专用施工设备需用量计划及其在时间上的分布,为项目资源供应提供信息支持;

(5)在上述基础上,为制定中、短期进度计划提供方便和依据。

笔者认为,还可以在以下方面扩大使用范围,以充分发挥其P3功能:

(1)在合同管理方面,用于分析承包商提出的工期索赔要求与确定其索赔期限;

(2)为业主、监理在处理不同标段合同之间在进度上发生冲突时,提供最优调度的分析工具。即当不同标段间平行作业的活动会损害工程施工质量或危及安全时,可依据对项目目标实现最佳的原则,确定活动作业顺序,而主~子网络结构模型是最合适的分析模型;

(3)建立费用帐目把工程概算价格、合同价格、实际支出价格等载入网络计划之中,结合本国国情运用赢得值分析技术,还可在项目投资控制中发挥一定作用。

6 结束语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企业;网络;组织架构;传统;企业部门

一、传统企业组织架构在网络背景下的弊端

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给企业带来了全新的冲击和挑战。在企业中,其组织架构设计的愈加科学、合理,愈加能使企业流程正常运转、部门设置合理有序,并且最大限度地释放企业的正能量,让企业的经营运转更加有效。但是,目前在网络背景下的大部分企业却依然使用较为传统的企业组织架构模式,极少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改革和创新,这就致使企业组织内部信息传递缓慢、低效,组织部门设置不够合理,机构庞大臃肿,企业内部资源消耗严重等情况的出现,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内部信息传递缓慢

以直线式、矩阵式、中央集权等形式组成了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架构模式,并且根据不同的职能划分出垂直型组织架构形式。这些传统的企业组织架构模式,要求企业各职能部门人员之间的信息只能层层传递,尤其是垂直型的组织架构模式,在上级和下级之间,消息或指令必须逐级传递,速度十分缓慢,倘若一旦出现临时或突况,相关部门和人员不能及时根据上级领导层的指示做出紧急的反应和处置,势必会影响组织的应急处置效率,甚至会贻误组织最佳的危机解决时机或战略发展机遇期。在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互联网信息快速传递的情形下,企业如若不能根据相关信息及时做出内部组织或系统外部的调整和部署,很难适应当下的快速发展环境,必然会致使企业组织架构各层级的信息传递不畅,做出反应不及时,错失调整或发展良机。

2.组织部门设置不够合理

在传统的组织架构模式下,由于企业部门所设置的管理层次相对较多、一些部门人员的安放过量,再加上一些企业为了激发普通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扩大中间层管理人员,造成“中间大、两头小”的组织阶层架构模式,即中间管理层次较多,中层管理人员不断增加,高阶层、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基层工作人员相对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企业在中间层耗费过多的时间、精力、物力与人力,企业管理机构臃肿,甚至人员冗余,同时也致使管理成本投入的过量,消耗过大,难免造成过度浪费;与此同时,过多的管理层或中层管理人员,对于组织部门的职责设置不够清楚,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交叉、划分不清,也容易导致企业组织内部出现互相推诿责任、服务态度不佳等情况,造成企业管理工作效率过低,企业内部资源消耗严重,组织内部合作、协同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和不断发展。

3.过分强调企业管理和销售界限

传统的组织架构模式下,在企业的内部组织管理和外部销售过程中,企业下意识地划分出部门、人员、工艺以及销售的区域等界限,并且过分强调界限问题。殊不知,在网络背景下,过分强调界限问题就制约了企业的整体协调发展,使企业不能灵活地实现“无边界化”的网络运营新模式,也不能使企业可持续地变换或适时调整组织架构,让企业在运转过程中尽快地去适应新的网络经济变化。

4.过分关注内部自身平衡,忽略外部战略发展

传统的企业组织架构模式一般建立在单一的企业制度或企业文化背景之下,企业的制度一成不变,而面对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化信息的扑面而来,企业文化不断受到冲击,单一的组织架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投资扩大、业务分散的发展需要,企业会愈来愈觉得对业务的集中管理充满难度,于是部分企业过分关注内部组织架构对各部门权利的平衡,而忽视了外部战略发展的需要,一部分企业对于传统的组织架构模式便采取保守态度,一成不变,这样一来,势必会造成传统的组织架构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化经济的发展态势,贻误企业外部战略发展的契机;而另外一部分企业虽小试牛刀,但并不考虑整体战略发展的需要,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殊不知,企业组织架构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着蝴蝶效应的影响,即微小的不同可能带来巨大的差别,很容易导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二、组织架构改革和创新策略

针对传统企业组织架构出现的一些弊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认为:传统企业组织架构亟待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期更好地去适应现代化网络背景下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经营管理的运行和发展,从而为企业的大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组织架构的扁平化

在企业的运营和管理中,组织架构担负着企业正常运营和发展的重任,它是构成企业管理的重要条件。在网络背景下,内部组织应该选择较少的层次架构--扁平化的组织架构,缩减企业部门间的中间层次,积极对企业内部组织的管控和反应能力进行增强,加快企业组织内部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同时也保证了消息的真实度和有效性。让扁平化的企业组织架构在现代化网络背景下,直面市场,及时掌握市场经济动态,对于出现的突发性情况,能够及时做出应急反应,并积极主动地掌握详细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整合,努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让企业更好的运行和发展下去。

2.组织架构的网络化

网络背景下,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可以通过无线互联科技建立信任并缔结合作关系,比如: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或钱货交易等。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出现,让企业节省了大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开销,企业可以大大缩减企业组织架构中的层次和环节,如可以不用聘用大量员工从事管理工作,以免造成管理人员过剩或闲置现象;也可以不用具备大量的生产和销售场地,大大减少前期的资金投入量等等。组织架构的网络化,使各企业、员工之间得到最大限度的交流和合作,在节省大量不必要的财力、物力、人力资源消耗的同时,增强了企业内部组织和外部运营的管理、销售力度,让企业通过网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增值、创收。

3.组织架构的无边界化

随着企业开始采用网络技术进行企业管理和运营,企业开始不太强调和限制对人员、地点、任务等的界限划分,着重关注对这些因素如何进行影响,才能最终达到将人才、信息、行动和奖励落实到最需要地方的目的。所谓的组织架构的“无边界化”,并不是说企业没有边界,开始肆意、放任自流的去经营和管理,而是指企业组织架构可以根据网络背景下的快速发展变化进行必要的自我改革和优化调整,以期让企业更灵活地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通过改革后的组织架构,制定出合理的职能规划、企业运转和部门设置等战略计划,以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释放企业正能量的效果。

4.组织架构的多元化

现代化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不再面对单一的业务和地域,跨区域、跨专业、跨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致使企业外部多元化业务开展愈加丰富,对内部组织架构的调整有了新的要求。在互联网背景下,内部组织架构的多元化,致使企业充分运用自身优势运营不同的业务领域,最大限度的利用国内外市场机会,最大程度的发挥利用优势资源的能力,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的各种资源,通过多元化的经营,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此外,组织架构的虚拟化、知识化、分散化等都需要进行必要的优化,以期让企业组织架构在现代化网络背景下变得更加完善、更加有效、更加成熟,并让企业组织更好地去发挥其协同效应,达到合理、优化的运营状态。

总之,在现代化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组织架构的合理设计与不断完善是企业运营和发展的“制胜法宝”。组织架构只有通过全方位的企业内的合作交流,才能实现企业、人员之间的双赢局面;组织架构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可持续的发展态势,是其更好适应当下网络市场经济的必要手段;组织机构必须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支撑下进行实时动态的调整,才能为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企业的组织架构必须在管理、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中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在企业的整个动态发展过程中进行相适应的改革和创新,在企业全生命周期中发挥着高效有力的作用,而只有设计出这样的符合如今网络背景下的企业组织架构,才能达到多赢的企业运营状态,才能为企业的发展不断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朱晓武著.动态匹配:组织结构理论?实证?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05.

[2]杨紫贤,侯晨.企业组织架构管理模式的创新[J].中外企业家,2015(05).

[3]马苏,李红.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架构的优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06).

[4]刘宏,刘冰冰,张芝露.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企业组织架构设计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08(03).

[5]聂清凯,夏健明.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组织架构重建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1).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网络计划技术;施工组织;施工管理;应用

网络计划技术方法既是一种编制计划的方法,又是一种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但其在我国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不容乐观。

1 现行施工企业现状

1.1 普及率不高 我国现有施工企业规模和企业内部人员素质差异较大。据统计,中央直属和省级施工企业管理水平较高,每年应用网络计划组织施工达40%左右;地市级施工企业每年应用网络计划组织施工在15%左右;而县级及其以下施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较差,每年应用网络计划组织施工仅为5%左右。

1.2 管理水平低 绝大部分施工企业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只停留在编制计划上,对计划执行中的监督与控制及计划调整缺少有效的管理方法。

1.3 深度不够 施工网络计划的编制往往只能反映整个项目中各工作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施工方法确定工作单元各项工作的相互关系,编制深度不够,更谈不上网络计划的优化。

2 目前状况产生原因

造成网络计划技术在我国施工管理中应用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施工企业自身素质不高的结果。

2.1 外部环境的影响 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工程设计多变、工期的确定受行政干扰多、工程进度付款没有与网络计划紧密联系、工程款拖欠等。工程设计经常变化给网络计划的制定和调整带来很大困难,使施工企业应接不暇,无法使用网络计划实行施工管理;有些工程建设期限的确定违反科学规律,工程竣工日期一再提前也使企业无法按网络计划去组织管理;工程付款不及时以及付款时没有与网络计划紧密结合,也在客观上减弱了企业应用网络计划的责任感。另外,目前市场上网络计划的编制软件很多,但适用于进度控制的软件却很少,而且通用性比较差,从客观上阻碍了施工企业应用网络计划实施项目进度控制。

2.2 企业自身素质的制约

①传统工作方式的阻碍。传统施工管理采用手工管理,且很多工作都是靠经验来完成的,企业对实施网络计划管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很多施工人员拒绝网络计划是因为觉得它会限制行动自由,没有传统管理方式那样得心应手。②施工管理粗放。施工管理中现场跟踪检查没有形成制度,随意性比较大,进度数据收集不全面、不完整,进度数据的整理、统计、加工、分析能力差,无专人负责等。③缺乏高素质管理人员。

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同时又是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往往只注重施工技术的研究,进度的管理依赖于横道图管理,对网络计划技术知识的掌握不系统。

3 处理措施

根据上述分析,施工企业提高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水平除了从源头抓起,尽快规范建筑管理体制,并制定有效的措施提高企业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积极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要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高度,通过全面实施网络计划促进企业管理上质量、上水平。

3.1 规范建筑管理体制,为应用网络技术提供良好的环境 ①加强工程设计管理,合理确定建设工期。通过建立规章制度,促进工程设计和工期确定科学合理,严禁设计的频繁变更和建设工期的主观确定。②完善项目监理制度。工程监理在监督工程质量的同时,要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监理,保证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投资控制的一致性和协调性。③建立严格按网络进度计划拨付工程款的机制。工程款拨付与网络进度计划紧密结合,不仅提高了企业应用网络计划进行施工管理的自觉性,同时也促使网络计划编制更可行。为了实现这种结合,签订施工合同时,应将进度计划中的主要工作与工程款拨付建立对应关系。

3.2 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 ①制定有关规程,加强标准化工作。结合国情和行业特点,制定网络计划技术编制和管理规程,统一画法、术语和各种类型的网络模型,便于推广和应用。②多途径培养人才。行业协会和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写实用的培训教材,举办网络计划技术与计算机应用培训班,对施工企业的技术领导和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和掌握网络计划技术;高等学校要增加现代化管理技术课程,使学生毕业后即能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③开发适用的网络进度控制软件。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与施工企业应通力合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开发实用的网络进度计划与控制的通用软件,培训使用人员。

3.3 提高认识,注重实效,扎扎实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施工企业是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主体,施工中全面实行网络计划管理是提高我国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

3.3.1 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重要性 网络计划技术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它能够提供施工管理所需的多种信息,有助于管理人员合理的组织生产。施工管理中推广应用网络计划方法必将取得好、快、省的全面效果,进一步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对于这个问题,企业的领导应该有充分的认识,把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放在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去重视,逐步抛弃传统的凭直觉管理的方式,克服困难,投入一定的人力与资金,推动网络计划的应用。

3.3.2 采用易于控制的形式 横道图是工程技术人员最熟悉的控制形式,具有直观、易懂、绘制简便、所需时间少、费用低的特点,但缺点是不能反映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对大中型工程的进度控制困难。可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和调整进度计划后,转换成横道图形式去实施,这种做法既有网络一样的严密性,又兼有横道图简单易懂的优点,减少网络计划实施中的阻力。

3.3.3 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紧密结合 网络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是建立在已知的施工方法基础之上的,施工管理人员除了熟知网络计划方法之外,还应了解各项工作的工艺及组织。根据网络计划法的性质和特点,并非应用网络计划法就一定能任意缩短工程期限,它只限于给管理人员提供应在哪些工作上合理赶工以及工期与成本的关系等信息,从而使增加的费用最少,成本最低。至于能否实施赶工,最终还是取决于施工组织方法和物质技术条件。因此,管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进度控制计划必须与工程技术人员紧密结合。

4 结语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纺织企业;应用

0引言

在我国纺织企业发展过程中,从百来人小企业到几千人的大中型企业,其管理方法、管理方式存在相似性,没有太大的差别,还是以原始的经营和生产管理理念为主,较注重其工作水平,而没有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来提升纺织企业与时俱进的效率。实际上,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在纺织企业的应用是重要的,可很好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1纺织企业的管理问题

许多纺织企业内外的信息沟通和交流,还是以传统的信息收集、传递和下达为准,这种以表格、卡片和传单的信息交流方式,不利于提升纺织企业管理的工作水平,还会降低管理工作的时效性,从而造成纺织企业在信息交流、沟通等方面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随着管理内容数据的不断增多,需要通过分类和统计等多个管理方式,提升企业管理工作水平。目前一些企业缺乏对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应用认知,也没有通过优化信息管理和反馈环节等形式来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方式的应用,这不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生产和管理各个环节的资源、工作情况,部分企业的管理决策和相关工作制度的制定还是以管理者的经验为主,导致纺织企业在管理和发展中缺乏科学性。因为缺乏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企业也没有通过充分挖掘计算机网络知识、资金和技术等形式,构建统一和完善的纺织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体系,进而不利于相关数据更好地通过网络管理体系进行传递和分享,导致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难以提升[1]。此外,为推动纺织企业的全面管理和进步,还需要通过创建纺织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队伍等形式,不断将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服务工作落实到位。当前纺织企业还存在缺乏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和队伍建设的问题,也没有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内容、技术等形式,更好地提升纺织企业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以及文化水平,导致纺织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生产经营等工作还停留在传统形式,这给企业的全面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不利于纺织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发展实现预期的目标,出现了纺织企业发展与时代和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工作脱节的问题[2]。

2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在纺织企业的应用价值

在纺织企业日常经营和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不仅有利于发挥计算机网络的辅助作用,还能提升纺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水平。通过挖掘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工作内容,也可以让企业更好地签定客户订单、销售合同,不断了解纺织企业在生产和发展中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机也能快速地核算成本、制定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给企业的诸多工作带来很大便利。相关部门在结合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技术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也能达到信息快速传递、快速整合的目标。企业管理层可以结合计算机系统,及时查询、统计、分析和掌握各个车间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员工的工作状态等,做到心中有数,促进企业管理工作和计划的有效实施。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工作,能保证企业在生产与经营中的品质,转变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结合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技术和资源,为相关工作提供保障。还能通过电子商务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或者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进行有效的消费、交易和流通,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还能更好地与客户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促进产品竞争力提升,推动纺织企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通过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也能构建企业内部各部门、资源的联系网络,达到各个信息之间相互交流和共享的目的,大大地节约了员工之间的交流时间,让企业的工作更加顺利[3]。

3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在纺织企业的应用策略

3.1提升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应用认知

在纺织企业应用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系统和技术中,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不是直接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工作和相关系统内容,而是通过提升对计算机网络知识应用的认知,加强纺织企业信息化技术建设,让计算机的数据更加真实、完整和准确。在纺织企业管理中,可以构建针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工作应用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等,通过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规范纺织企业生产秩序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形式。在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方式应用中,还要推动管理工作的程序化、管理业务的标准化和生产经营工作的统一化发展,加强对数据资料的有效整合、分析与编辑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在纺织企业发展的作用发挥出来,不断提升纺织企业在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技术和资源等方面的应用水平。此外,纺织企业需要加大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和技术的建设力度,通过为其提供良好的软件硬件设备保障等形式,才能更好地挖掘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服务资源和内容,不断为企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4]。

3.2构建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

所构建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还要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工作有效结合,并通过各项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之间共享、交流与整合等形式,达到相关信息和决策工作内容实时传递的目的。在开发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和系统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相关业务人员计算机网络知识应用能力和服务能力的培养,主动向业务人员介绍相关工作流程,也可以通过对业务人员进行计算机应用知识培训、技术培训等形式,让其更好地参与到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中,保证纺织企业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此外,在构建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时,还要明确各部门在计算机网络知识应用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通过正确应用计算机网络知识、技术等形式,提升各部门在纺织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水平,这样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及时通过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和管理系统,了解企业在日常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并通过解决问题,重新制定发展计划等形式,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5]。

3.3创建纺织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队伍

在全面应用计算机网络知识内容和服务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创建纺织企业信息化管理队伍,并且通过构建一支由系统工程师、应用人员、程序设计员和硬件维护人员组成的信息化管理队伍,促进纺织企业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在创建队伍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所招聘的业务人员,不仅要有纺织企业的日常管理能力,还要具有丰富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术,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到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的工作中。企业信息化管理队伍开发水平和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发的质量和应用效果,所以,可以通过加大对现有管理人员培训力度等形式,让员工了解更多与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等有关的知识内容,明确企业管理和服务系统的具体工作情况以及工作方式,更好地为纺织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在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网络知识的应用期间,纺织企业还要总体规划系统开发的方法和资源利用的原则,通过准确估计相关资源、计算机网络知识等形式,全面落实有关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工作。也可以制定分批配置设备和资金的投入计划,为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和相关技术的应用提供资金保障。

4结语

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对纺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构建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的过程中,纺织企业可以结合组织的体制、机构、人员和制度的实际情况,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还要通过调整和数据编码、统一报表格式等形式,尽可能地应用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工作,提升企业在日常管理中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国忠.纺织品企业电子商务战略管理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11):297-298.

[2]朱晓明.计算机在纺织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41(9):91-92.

[3]张丽云.计算机技术及其相关软件系统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J].轻工科技,2019,35(1):96-97.

[4]尤凯军,管明发,朱蕾,等.纺织企业智能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2):104-106.

[5]薛建昌.棉纺织企业智能化提升方案与应用探讨[J].棉纺织技术,2017,45(8):1-9.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篇8

企业网络大学的建设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拐点,经济必须向效率型转变。十三中全会的市场意义在未来几年将充分展现出来,主体思路是“国进民进”,越来越多的央企终将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充分竞争。而通过竞争,人的重要性将进一步体现。

我们的企业正处于改革时期。改革发展提出的目标是建设国际一流企业,世界一流电网,树立“百年老店”品牌。那么,怎样建设一流的企业?建设一流的企业,应该着力打造一支具有一定规模、高端引领、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员工队伍。这样,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说到底,员工的培训教育至关重要。构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企业“十三五”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平台和载体。这些,依靠固有的培训资源已然不能满足。在此背景下,建设一流网络大学,建立起高端引领,资源共享的培养开发体系已势不可待。

网络培训的发展及特点

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Internet,网络建设由此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随后,中国科技网、中国教育网和科研计算机网、金桥网和公用互联网四大主干网络陆续建成并联通。国际著名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曾经指出:“远程教育是各国政府在21世纪为国民提供终生学习的第一选择,也是21世纪为国民进行终身学习的首选形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终身教育系统和学习型社会的崭新途径和创新形式,远程网络培训的发展空间从学历教育逐步拓展到全民终身教育,角色亦从办学者拓展为教育服务者。

到了今天,移动互联网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个人PC、平板电脑、手机终端等设备迅速普及,功能加速升级,让我们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这些也为网络培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在这个重视效率的时代,远程网络培训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有效载体、服务平台和重要支撑,必然会获得越来越广泛的推广。

网络培训的特点

培训方式改变。企业网络大学突破了原有的单一传统面授学习方式,将在线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正规学习与基于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的社会化学习形式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保障了培训的时效性,丰富了培训形式,提高了培训覆盖率。企业网络培训的最大亮点是,倡导并深化全员教育培训。

培训效率提升。网络培训,可以将分布于企业各地的员工集中培训管理,提高培训效率,降低培训成本。同时,网络培训可以将企业参培人员、培训师、课件、试题库等信息共享,有效建立起教育培训信息化管理。这样可以优化整合培训教育资源,打造企业统一知识体系。

企业内部网络培训建设

在我们企业内部,国网江苏公司于2007年开始开展网络培训工作。初期建设的网络学院,只具备应用服务器、资源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经过不断努力和完善改进,公司逐渐组建成立了网络苏电大学,全面探索出将现有的培训体系从“培训中心模式”上升为“企业网络大学模式”的路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网络大学正在积极的探索中稳步前进。

企业网络大学的建设思路

在构建统一的教育培训管控体系思路下,企业网络大学的建设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培训组织与职责、培训制度与流程、培训考核与激励、培训持续监控与改进,实现规范化的教育培训流程;从培训需求管理到培训计划管理,到培训实施管理,再到培训评估管理全过程管理;规范人才分级分类培养,包括员工学习路径规划、员工学习提升、员工考试及认证、员工终身学习档案管理、员工知识援助等;搭建统一的培训管理与网络学习信息一体化平台,打造培训资源管理与岗位胜任力体系管理,为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支撑。

企业网络大学服务于开发并完善员工的能力培训系统,推行能力培训的新模式,提升各类员工的岗位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规范于培训项目流程管理,从培训需求到培训评估闭环全过程管控。统一于课程开发,以各类员工岗位能力模型为基础,建立并开发课程体系,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运用情况、不断更新完善课程体系。强化于考试管理,建立企业统一的试题库,深入开展常态化全员网络考试,建立“四级四类”人才考试选拔机制。健全于培训师资管理体系,建立起企业三级培训师资信息库,修订培训师选拔管理方法,鼓励公司高层次人才担任兼职培训师。

企业网络大学建设的组织与管理

网络大学平台搭建由企业总部一级部署,各分公司分布课件服务器及流媒体服务器。企业成立网络大学管理委员会,负责审定网络大学的发展规划。下设校长办公室,负责贯彻管理委员会的各项部署,组织编制网络大学发展规划、标准和制度,组织审定年度建设和活动计划,组织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审查,组织企业级推送学习项目,指导、推动、监督、考核网络大学的建设和运营活动等。设立网络大学运营管理中心,负责网络大学技术平台维护、学习培训活动策划与管理、网络培训资源建设与协调服务等。设立专业委员会,负责为本专业胜任模型设计提供专业指导意见,评审专业课程体系、网络培训课件、网络考核题库及专业知识挂网运行前的专业评审等。企业总部各部门专业负责制定本专业年度培训建设计划、组织本专业相关培训资源建设、负责本专业相关教学培训活动管理、策划和实施网络推送学习项目。企业各分部设立分院,负责完成本单位特有的培训资源建设、开展特色培训项目、为本单位员工提供专享服务。

国网江西公司的网络培训实践

国网江西公司2011年开始在培训中心建设电网仿真培训平台,《基于“云计算”的电网“大培训”平台开发与示范应用》根据电网培训特点,基于云计算理论,研究了培训异构资源的集成与管理、并行编程、电力系统三维虚拟漫游等技术。为全面深化全员培训考试活动,提升培训效率做足了工作。

电网仿真培训平台整合了公司现有的培训资源,开发了技术技能、技能鉴定、考试中心、培训管理、学历提升、专家大讲堂、学习交流等功能模块。到目前为止,试题库已有超过10万的题量,涵盖了电网企业的58个专业(工种),可以同时为各专业提供网络练习、测试和考试支持。公司使用在线学习、练习的人数已达11.5万人次,网络培训为公司系统提供了301期次、50256人次的普(调)考、竞赛和职业能力测试、测评、职称考试等。考试内容既包括人力资源、财务等管理工作,也包括电网十八项反措、变电检修等技术工作。同时,网络监控考试中心对地市公司及县公司开放了二、三级应用,涉及管理人员竞聘上岗、新入职大学生、安全生产等27个专业考试项目,其中人力资源、财务、安监等专业已经使用网络监控考试平台开展常态化月考。这些,有效地缓解了公司培训师资的压力,直接节约培训考试成本630万元。

基于仿真平台的优质服务、稳定运行,以及各类网络考试所积累的运维经验和不断丰富完善的题库资源,此类考试形式逐步为各单位所认可。因为系统评判相对公平、公正以及操作便捷,目前已有20多家县公司将其作为中层干部选拔考试的平台。

国网江西公司还积极开展网络大学资源建设。2013年,公司圆满完成了110kV及以下生产技能人员变电检修专业20课时(900分钟)的课件开发制作任务;积极参与题库建设,人力资源专业十大领军人才组建专家团队,为公司人力资源专业题库建设出谋划策;积极参与网络大学管理员培训,提出改进完善的有关意见和建议。

2014年1月,公司营销部开展了优质服务普考活动,利用网络考试平台,5天内顺利组织完成了全省范围内30786人次的普考活动。

2014年3月,江西公司作为试点单位,积极组织参加了国网公司的网络大学第一期验证测试工作。此次测试,目的是为了验证账户登录的有效性,课程推送模块,在线学习视频流媒体对网络带宽、服务器资源占用、系统部署是否合理,通信是否异常等情况。在线考试主要验证在线考试功能和考试组织流程的有效性。通过各单位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这项验证工作顺利完成。

国网江西公司并不满足于这些成就。下一步,公司将积极探索网络大学的推广应用,拓宽思路,加强宣传,挖掘员工培训积极性。以此更好地服务于员工,使员工享受快捷高效的培训。同时,公司还要将培训积分管理应用于评价培训成效,结合员工职业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培训课件、题库等培训资源建设。

企业网络大学建设的发展与展望

按照企业培训业务能力的提升和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重点,企业网络大学建设计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框架构建阶段。目标是初步建成网络大学信息平台、梳理培训管理制度和流程、初步搭建基于能力模型的培训课程体系,同时开发和完善电子课件,初步构建运行管理体系和试点单位实施工作。

第二阶段是拓展磨合阶段。目标是完善网络大学信息平台的功能,建设虚拟教室、专家在线、协作学习、知识中心、辅助决策等功能模块。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细化基于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并推广使用。

第三阶段是完善提升阶段。目标是提升网络大学的实用性,完善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岗位技能认证、职业提升等功能。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和流程,网络大学全面推广应用。

网络大学建设是构建国际一流企业的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模式。未来,通过业务融合、应用集成和技术创新,将打造企业级大培训一体化平台(SG Enterprise Learning Platform,简称SGELP),支持教育培训业务体系战略。

建设方面,将打造员工自主学习平台,平台中实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线、离线、移动应用、专家在线),整合企业级课程资源与知识资产,让员工可以即时、即兴地进行学习,支持工作绩效的提升。建成并完善培训业务管理系统功能,全面实现培训管理信息化,提升培训管理的运作、培训服务质量、优化培训成本,支持培训业务的开展和持续改进。实现SGELP与人力资源的应用以及其它系统的有效集成,服务于“人力资源集约化”,全面整合企业培训资源,统一企业渠道,提供全面教育培训监控和决策支持。

创新技术方面,网络大学将积极吸纳新技术,自主创新如移动应用、云技术等。提升系统的数据应用效率,大规模数据存储效能,大规模数据计算效能。

上一篇:消防防火安全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