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专业范文

时间:2023-03-17 01:52:21

中职机械专业

中职机械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机械专业 教学效果 能力培养

进入中职的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相对于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差距。中职机械专业所开设的课程相对于大专院校机械专业的课程内容几乎相当,难度也没有降低多少,这就决定了中职学生在学习机械专业课程时面临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教师不但要能够准确地向学生传授机械专业课的知识,还要根据中职学生这一特殊的受众,灵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组织教与学,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专业素养的作用

教师职业能力的大小决定了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师的专业能力可以决定专业教学的深度与广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也愈来愈高,教师也应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与专业素养。教师应从知识更新能力、教育能力、教学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自身建设。

2.教师提高专业素养的途径

一是理论学习,形式有校本培训,大学进修,专家讲座等。二是校企合作,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实现互惠互利的双赢结果。实行校企合作后,校方可将没有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安排到企业进行锻炼,以提高教学能力,还可聘用企业实践型高级技能人才来学校指导生产实习活动。

二、教学内容要有取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学应区别于大学机械专业的教学模式,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即培养社会上需要的所谓产业工人。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设备维护能力、设备操作能力以及产品制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课程中的概念、定理、工作原理、相对简单的设计等方面可以作为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地方,而涉及公式的推理,复杂的设计、计算等方面在教学中可以提到,但不详细展开论述。还要从教学环节、教材建设以及实践性环节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使教学内容化繁为简,根据教学大纲调整设计、公式、原理等理论课程,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帮助学生在牢固掌握机械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分析设计机构、拟定系统方案、绘制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分析平面机构、设计齿轮机构以及计算齿轮的系传动比等综合能力。通过这样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做到为社会输送创新型人才,实现中职专业教育的价值。

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可以利用三维软件实现交互式教学。机械专业课程中静态方面涉及零件、机构、机器,动态方面涉及受力,变形与运动。无论静态还是动态,首先要掌握的是机器的构成、运动原理等。这就要求学生学习好机械制图、机械基础两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习机械制图课程对空间想象力的建立至关重要,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技术所能提供的手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利用inventor软件建构空间模型,在“相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看到具体的“相贯”效果。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要具备很强的手工绘图能力且费时费力才能呈现的结果,在inventor软件的应用下,可以轻松地得以呈现,让学生很容易理解“相贯”这一概念。在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关于齿轮传动、链传动、带传动、凸轮机构、间歇机构、螺旋机构等可以通过运用inventor来制作相应的数字样机,实现在不同的条件下受力与运动的结果,这种交互式地教学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现代技术教育优势,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从而达到深化课程、改革教学的目的。

四、实践出真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学习了机械专业的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相当比例的实习生产时间,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反过来更有益于学生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能力本身就弱,况且机械专业课程中会涉及复杂的计算、推理及空间想象,这些极易学生磨灭学习的兴趣的内容。如果在学生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合适地安排实习,在实习中让学生动手去做、用眼去观察,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在课堂上理解不了的专业内容,也容易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中职机械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职教育 机械专业 一体化教学

新经济时代,机械制造业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产业,为了能够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中职院校应当实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近些年中职机械专业的毕业生源数量来看,学校应当缓和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避免人才的供需失衡。中职机械专业教师不能仅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应积极采用新时代的教学方法。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正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在中职机械专业领域的应用效果显而易见,那么,教师怎样面对当前出现的问题,积极实行中职机械专业一体化教学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专业设置一体化

在当前的中职机械教学中,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开始实行一体化的教学,比如机电一体化,传统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指的主要是机械和电子两个方面,并且整体侧重于机械一面。根据当前的科技发展状况,应当将机械专业课程和电子技术做到完美的衔接,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使得机械实现智能化转变。目前的科技发展十分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并且更加注重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所谓的机电一体化就是能够同时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机械技术。一体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实现互补,与此相关的交叉学科主要有机械工程学科、电子信息学科等。所以,专业设置应当注重一体化,将电、机和计算机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高效教学。

二、教学内容一体化

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学内容是根据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转变的,就目前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学来讲,很多中职学校所用的教材及教学的内容并没有充分展现当前机电行业的总体发展水平,教学内容相对比较落后,难以脱离传统的教学内容,老版本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也无法适应当前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依然将各科分开来,相关的内容知识并没有做到完美融合和渗透,其次,课堂上的教学和现实的实践实训有着明显的差别,两者之间没有做到很好的融合贯通,传统教学无法让学生很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为解决这样的教学问题,很多学校开始结合学校的特点编制属于自己的教材,这是中职机械专业教学转折的关键点。自编教材不仅能够对传统教材加以补充,还能够体现学校的个性,这将有利于提高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中职院校的水平毕竟有限,短期内不可能有质的飞越。所以,学校怎样才能编制出高水平的专业书籍无疑又成为另外一个问题。对此,各个中职学校应当深入了解生产实际情况,从各企业中吸取生产实践经验,并且可以推荐一线技术人员加入教材的编写。

三、理论实践一体化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中职机械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中职学生所需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就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理论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是中职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在中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好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积极实行以实践为基础的机械专业教学,将专业理论课渗透到专业实行中,教学环节应当做重新的分解和整合。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专业模拟训练系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才能让中职学生加深对机械专业的认识,了解其中的工作原理,对操作过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具有实用性、高效性、综合性等特点,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很多中职学生认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能够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教师在学生的旁边边教学边指导让学生学起来游刃有余。

四、学科渗透一体化

随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各个学科之间的渗透性不断增强,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对于提高学生理解力有重要的作用,能够让学科教学之间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这样才能够形成更加完整的教学体系。很多企业要求机械专业的毕业生不仅拥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具备较强的外文阅读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水平,更应当具备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对此,在进行机械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教师不应当在专业课学习的最后跳跃性地加大课程内容的难度和深度,而是从学习的基础阶段就应当注重对专业课思想的灌输,并密切各个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操作考证――计算机实用技术这条教学主线,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现代的技术工具,还能够加强学生对专业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思考,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课程讲授,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人才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师的综合水平和教学方法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中职学校需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具备理论基础的学者,还应当是具备扎实操作技能的劳动者。中职机械专业一体化的教学应当善于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优化教学环境,全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只有这样的教学过程才更加适合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煜.中职机械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探讨[J].文理导航(下旬),2013,09:23.

[2]王煜.中职机械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探析[J].时代教育,2013,24:71.

[3]陈志琴.中职机械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探讨[J].科普童话,2015,47:63.

[4]王淼.基于中职机械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2014,11:79.

中职机械专业范文第3篇

1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理念落后

中职学校的教学理念较传统,教师进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时,仍以相关知识的讲解为主,没有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且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是按部就班,向学生灌输机械制造的知识,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机械制造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实践课程,大部分的课程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使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空有理论知识而不会运用。

1.2师资力量不足

中职机械制造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足,使得学校的教学水平较低。机械制造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较高水平的教师进行此专业的教学。但是,部分中职学校教授此门课程的教师缺乏牢固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不足,且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无法完全地阐释该专业的知识。不仅如此,多数中职学校的教学条件不足,无法提供机械制造专业需求的复杂性较高的教学器材,降低了学校的教学水平。

1.3学生实践能力不强

部分中职教师偏重于机械制造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得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低下。中职学校机械制造专业教学课程注重理论知识,脱离了与实际生产的要求,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多数学生只会纸上谈兵,无法在实际中解决相关问题,相关的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差,实际操作技能较弱,无法达到社会综合型机械制造人才要求。

2优化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的对策

社会在不断进步,市场人才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在此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应根据当下社会对机械制造人才的需求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科学制定机械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使机械专业人才质量得到提升,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2.1转变教学理念

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的重点在人才培养上,中职学校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人才的培养,通过利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职教师进行机械制造教学时,应将课程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上,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的能力达到人才标准。

2.2加强实践教学

机械制造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中职学校应根据机械制造的专业特点,结合该专业的市场需求,科学设置机械制造实践教学课程。教师进行机械制造实践教学时,应让学生掌握该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并通过实践过程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同时,中职学校应根据学生专业的发展方向,增加与企业的互动,尽量为学生争取实习机会,同时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及时掌握社会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要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中职学校应积极与机械制造工厂进行沟通,让学生能够多到厂房观摩和学习,对机械制造的原理、常用结构、操作技术等知识进行巩固,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专业人才。

2.3增强师资力量

机械制造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的教学水有利于学校人才的培养,因此,中职学校应重视并培养机械制造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本校的教学水平。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师必须掌握前沿的知识和技术,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对此,中职学校应重视教师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鼓励教师进修,支持教师进行科研,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技术操作能力和教学能力。中职学校应重视教师的发展,科学制定教师管理制度,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为教学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2.4运用多媒体技术

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内容较多,理论知识较枯燥,教师一味地按照传统方式进行讲解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中职机械制造教学应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进行机械制造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相关专业知识直观化,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造教学中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机械制造的相关知识。例如,教师对机械制图的内容进行讲解时,可以将点线面的投影以及齿轮设计内容制成PPT课件,增加图片或视频,将机械制度的关键知识形象地展现出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不再需要反复的讲解比较复杂的机械制造知识,无需学生凭空想象相关知识的应用情况,减小了教学难度。

3结束语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此,中职学校应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机械制造人才的培养,增加实践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除此之外,中职学校应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不断地提高本校机械制造教师的专业水平、技术能力和教学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并积极引入多媒体技术,完善教学模式,增强机械制造课堂的生动性,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中职机械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数学;机械专业;运用

中职院校的发展核心内容主要是为了增强中职生的就业机会,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在中职教学中,主要是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而在文化课方面学生并没有抱有多大的兴趣,使文化课尤其是数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大多数中职院校都开设了机械专业,然而数学在机械专业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中职生就业机会来看,数学课程的好坏也在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为了强化中职生对中职数学的重视,促进中职生能够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数学,在机械专业中合理运用中职数学,并对其运用进行有效分析。

一、中职数学在机械专业中的价值意义

数学是基础课程,对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中职生要熟练掌握和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同时也要具备相关的技术能力。中职生在掌握和运用数学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职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进步,并可以提高中职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其继续学习。

机械专业是江阴中等专业学校的品牌专业,机械专业主要是要求学生学习机械制图和机械基础等知识,同时要学习工程力学、工艺学和生产实习等课程。这就要求中职生必须有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为学生学习技术技能奠定运用基础。

在机械专业中运用数学,首先,学习数学可以推动机械专业学习。同时,根据机械专业学习的要求,数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更加明确的肯定。其次,根据机械专业学习的需求,可以将数学内容的教学顺序进行合理的调整,推动中职数学的发展,也提高了中职生对机械专业的掌握能力。

中职数学和机械专业进行有效的整合,使中职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并且数学源于实践,也服务于实践,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中职生的学习兴趣,推动了数学更好地为专业知识服务,提高了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的质量和效益。

机械专业中运用数学时,合理制定机械专业数学课程运用方案,保证了数学在不同专业中的合理运用,提高了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中不合理的教学。

数学和机械专业得到有效整合后,教师会不断地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这样不仅改善了数学课程,增强了学生对数学课程的重视,也为社会培养了具备综合水平和高技术水平的人才,使中职数学更好地为学生专业学习进行服务,并发展了数学的基础功能、服务功能。

二、中职数学在机械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在研究中职数学在机械专业中的应用时,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并进行有效的调查问卷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数学的认识,为教学方式提供科学依据。中职数学在机械专业中应用时,需要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同时要做好修改和完善工作,并进行有效总结,做好专业知识和数学案例分析,提高数学在专业知识中的应用水平。

1.机械专业教材要全面体现专业化数学

学生在学习机械化专业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并可以熟练运用数学,就要在机械教材中全面体现专业化数学。比如,在进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通常就会涉及数学中的三角函数,并且三角函数与机械制图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在机械专业中的钳工工艺方面,学生在学习时就需要利用数学计算,并要很好地进行公式推导,并且学生在机械专业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要熟练掌握车床操作,而在车床操作进行工件加工时,就需要运用到数学中的圆,圆的周长、面积以及速度计算等等都与车床操作相关,并要熟练运用圆的计算公式。比如,在机械切削运动速度时,就需要涉及圆的周长公式:c=πd=2πr。而在每一分钟内,外圆的周长乘以工件转速,就能够得出工件转过的距离。这时就可以将数学有效融入机械专业知识中,分模块和分项目运用数学理念,专业知识和数学有效结合,促进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数学与专业课的联系,将数学有效渗透到专业课程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重视,增强学生熟练运用数学的能力。

2.机械教材中要体现生活化数学

在机械教材中融入生活化数学,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江阴中等专业学校的办校方针主要是以增加中职生就业机会,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增强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就要联系实践、生活和生产,在机械专业中要合理运用生活化数学,增强中职生运用数学的能力,提高中职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实际数学教学中,许多数学知识都能找到实际背景,与生活和生产有着实际联系。比如,在数控课程中,会找到椭圆方程的运用。在机械专业中零部件的制图会用到勾股定理等。而在学习机械制图时,需要中职生有着良好的空间想象力。在数学中的立体几何课程,可以有效提高中职生的想象力。这时就需要学生很好地运行立体几何,满足机械制图的需求。

3.机械专业中要合理体现艺术化数学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逐渐加大了对美的追求。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妙之处,消除学生的枯燥心理,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实际上是一种美的教育,并能够在计算中发现美。比如,在机械专业中,需要学习机械制图,这时就涉及立体几何。而立体几何就会涉及数学的和谐美,而立体几何中的公式和图形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称美和应用美。而在数学中有着完善的结构美,在证明数学结构美时,可以充分体现数学的这种美。

4.加大教师的培养工作,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

在中职院校机械专业中运用数学,教师不仅要全面了解专业知识,也要掌握数学实践能力。这时就要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教师培养工作中,需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够熟练掌握机械专业的基础质量和专业知识,同时教师在机械课程教学中能够有效应用数学,同时也要加大机械专业的培训工作。在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中有着十多个机械专业教师,对于中职生的专业课来说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基础教师都不愿意向专业化教师转化。另外,由于教师年龄的不同,同时也要面临复杂的学习难度,这时导致中职院校缺乏科学合理的师资力量,并且专业教师也要掌握专业知识,需要承担很重的课程担子。因此,要加大中职院校的教师培养工作,提高教师的机械化专业知识,提高促进教师向双师型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中职数学在机械专业中的应用研究中,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机械专业中,要全面体现专业化数学、生活化数学和艺术化数学,合理运用实际案例,推动数学在专业知识中的有效运用。同时要加大教师的培养工作,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利均.论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的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8(35):156-158.

[2]周舒.浅述中职数学在机械制造专业中的应用[J].实践与探索,2011,37(06):113-115.

[3]刘忠菊.中职学校机械专业的数学教学[J].教学研究,2013,35(05):119-121.

中职机械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

一、制约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有效发展的问题

1.机械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职机械专业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与创新,跟上时代的发展,时刻满足社会对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但是,对于大部分的中职机械专业来讲,似乎还没能意识到教学发展的问题,依然运用陈旧的实践教学内容。例如,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普通车床已经慢慢地被淘汰,可是,在中职机械专业的实践中依然运用普通车床,使学生在工作中没有什么真实的技术,影响了学生的实践效能。

2.机械专业实训基地缺失

实训基地是学生有效进行机械实践的重要场所,一个好的实训基地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机械类技术水平与机械类技术素养。学生没有一个好的实训基地,就没有一个好的实践经历,也就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优点与不足,导致自己的机械技术得不到发挥与完善。

二、完善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措施

1.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技能

教师的教学经验与实践技能对机械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一个拥有专业机械技术水平与素养的教师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因此,中职院校可以鼓励教师多与相关企业交流,多了解企业中的机械专业发展,以此,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实践,使教学实践内容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高素养人才。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企业中的机械实践引入课堂,提高学生对机械专业实践的认知与了解。

2.加强校企深度融合

中职机械专业与企业合作,有助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有效地实践、操作机械,掌握扎实的机械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而且,学校与企业合作,可以使学校第一时间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助于学校针对企业的需要针对性地培养人才。这样一来,不仅学校的机械教学效率大大地提升,还使企业得到自己想要的人才,实现双赢。

中职机械专业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下,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基本导向并且在教育过程中随时体现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的教育层次。进行实践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培养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素质来增强岗位适应能力。近年来很多机械类企业对于毕业生都提出了不加培训直接上岗操作的要求,这就更加需要改进目前机械类专业的教学体系来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本文就对中职院校的机械类实践教学进行探讨。

一、优化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

对于中职类院校的机械类专业教学来说其教学体系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组成的,硬件基础主要包括了实验室以及实习基地等,软件主要包括了教学内容和方式等。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在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基础上必须有较强的操作能力,才可以实现毕业之后的无培训直接上岗。所以在进行教学体系改革和优化过程中必须以实践为核心来进行,遵循职业教学的教育规律来让学生逐步掌握职业技能。

笔者在经过教学实践之后认为,对于中职院校的机械类专业学生来说,教学体系的设计应该采取两步阶段、三模块的方式。在模块上分为基本实践、实训实践以及综合实践三个部分,在每一个模块内部分为教学以及实践两个阶段。基本实践为最初的初级阶段,以简单机械操作、测绘以及cad等为主要内容。实训实践指的是结合机械类专业安排职业实践学习,例如对数控技术专业就需要单独开设针对数控机床的维修、设计等课程,这是进行职业教育的第二阶段。综合实践就是以岗位群实习来进一步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这是进行实践教学的高级阶段。在学习方式上,努力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增强学生在拟定实践步骤、独立完成实践设计的能力。

从学生学习周期角度来看,校内学习+校外实习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也是对中职院校进行教学体系改革的要求。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然后到企业内顶岗实习一年,这样就可以实现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工作而不需要磨合。

二、促进机械专业教学内容改革

在针对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时,应该严格遵循大方向与小选择相结合的方针,以企业需求为基本导向来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尤其是在目前企业生产更新速度加快的背景下,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更加需要以企业生产为基本参考。按照就业为基本导向来对传统课程进行重组,体现出中职院校鲜明的教学内容和特点。

第一就是强化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增加实践展示以及实验的课时来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同时起到提高实训技能的作用。第二就是拓宽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专业特色时还应该加强一般能力的培养,例如计算机基本操作常识、基本英语能力以及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检索的能力,这样学生进入企业后不仅能够完成车间生产和基本维修工作,还可以通过计算机、外语来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三就是重点突出核心技术能力,对于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来说其核心技术能力是机械cad或机械cam技术能力,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绘图以及数控技术等环节来逐步实现全面学习。对学生核心技术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综合实践以及专业实践环节来完成,这就要求老师增加探索教学内容来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就是强调复合实践学习,由于机械生产逐渐复杂化,一台操作机器就可能涉及到多个工种,例如车床、磨合、钻孔或维修等;而一条生产线中就可能涉及到压力、热处理等多种工艺技术,随着目前一体化设备的逐渐普及就需要在教学中逐步增加复合实践教学,强调将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工种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整合,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还有利于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来增强适应能力。

三、促进实践教学与日常校园生活的结合

相比较高等院校学生来说,中职院校学生都还处于青春期的年纪,尤其是针对机械类专业来说,枯燥的操作训练、技术学习很容易导致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缺失。这就要求中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时尽可能联系校园生活实际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实践学习与作品展示、竞赛结合来提升校园技术氛围,而竞赛形式的实践学习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积极性。实践学习还需要结合校园日常生活,例如焊工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就可以结合环保材料等来设计校园垃圾车,而数控专业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制作迷你车等。不仅如此,实践学习结合安全素质教育也是当下我国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频发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让学生在日常实践学习中就养成安全责任意识。

四、开拓中职院校校企合作新模式

中职院校发挥其在教学、办学上的优势,企业发挥出其在技术能力、实践空间上的优势来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将是之后一段时间内中职院校发展的新趋势。而校企合作办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对于中职院校,尤其是机械类专业学生来说还应该在教学内容设计、评价机制设计、录取考试以及教学体系等更深层次上展开。例如针对某一企业的特殊生产需求来“定制”学生来实现学生毕业和就业之间的无缝连接。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院校要把握主动性和全局性,尽管校企合作模式中以企业需求来建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但还是不应抛弃基础知识以及机械专业综合技术的学习来降低学生失业后二次就业较困难的风险。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中职院校还需要加强其硬件环境和软件条件建设,由于机械专业实践学习需要大量基础设备和实训材料,所以拓宽院校资金来源实现硬件建设升级以及强化软件条件是中职院校在之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结语:中职院校机械专业在以就业为基本导向的教学理念下的实践教学,其核心就是仅靠企业实现实践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在优化校企合作模式以及教学体制、内容、评价机制改革等方面做更深入、更全面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吕顺,林琳,余顺火,马道荣,杨雪飞.共建校内外实习基地 提升食品专业实践教学质量[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01)

[2] 苗传丽.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1)

[3] 韩晓.广告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设计[J].才智,2011(05)

[4] 胡瑛.论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J].新闻传播,2011(03)

作者简介:

中职机械专业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

近年来,企业对机械类型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中职教育中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当前中职机械专业中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多年中职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看法:

一、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提高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要从实践教学内容出发,以企业对机械类专业人才的要求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不断优化实践内容,引入实践新知识,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不断提高。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坚实基础课程够用、必备的原则,提高理论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对传统的重要课程进行精简、合并,构造出科学、合理、符合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其次,中职机械类专业要不断优化各个理论课程中的课外实践项目,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实验、演示、动手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强化,并学会一些最基本的技能,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增强实践教学的复合性

中职机械类专业要提高学生的实训教学的复合性,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中职机械类专业要根据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拓宽专业技能,除了对学生的未来岗位的专业技能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外,还应该让学生掌握一些与专业技能相联系的能力,如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等。另一方面,在机械类专业的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复合型实训教学在实训教学中的地位,通过课题研究和产品生产,让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的综合实践知识,并通过课程设计、综合能力训练、毕业实习、实训实习等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在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不断创新实践教学的方法,促进实践教学有效性的发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互动式、模拟式等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认真思考,促进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并在教学中主动学习和探索,发扬自己的创新精神和个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引进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技术,利用视频资料、电子教案、光盘、课件、模拟软件等各种新媒体形式来促进教学有效性的发挥。

四、教会学生实践方法

在学习方法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系统的实践方法,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实践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明确每一个具体实践环节的目标、内容、要求等,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做好听讲与记录,认真观察和记住方法,善于分析和总结经验,不断掌握实践方法和内容,及时改进实践中的不足,提高实践技能。当然,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还应该在顶岗实习和实际操作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并创造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在实际的生产操作中提高学生的机械技术水平,并积累实践经验,为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打下基础。

总之,在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学校与教师应该优化实践内容,创新实践方法,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瑛男.高校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2).

[2]庞荫铭.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1).

[3]彭三河.关于“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1).

[4]陈富标,石仕娥.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0(3).

中职机械专业范文第8篇

关键词:理论课 教学模式 反思

在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如何将中职学生培养成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是每个从事中职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当前各中职学校重视技能教学忽视理论教学的现象非常普遍,诚然,中职学校主要培养的是有一技之能的技工型人才,但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看,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是他们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保证。作为从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工作的理论课教师,我认为,学生在掌握技能操作的同时,更应该加强他们的理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

一、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现状

近年来,世界的大型制造企业纷纷落户中国,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一个新的增长点。各企业对从事加工制造业的技术工人的需求迅速增长,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作为培养技工的中职学校,这几年的机械专业非常火爆,在学生生源充足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意识到,当前中职学生现状,年龄普遍偏小、综合素质偏低、基础知识偏弱的特点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就拿中职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空间概念淡薄,空间想象力差,在学习《机械制图》这门理论课的时候,经常遇到困难,再加上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较差,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兴趣丧失,产生对理论课的厌学情绪。

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喜欢实际操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有很多实作能力很强的学生,但是他们的理论知识相当缺乏。同时,由于中职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因此在实作课中,必须加强他们的纪律观念,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安全的进行实作。

从近几年我校机械专业毕业生就业来看,大部分在富士康、仁宝、宝利根、广达、英业达等大型企业从事一线操作。由于在他们在学校进行过专门的实训操作,因此他们在各自企业生产线上的操作比较熟练,很好的完成生产任务。但是从长远来看,他们的实作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丧失,相比高等学校的毕业生生来说,他们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究其根本原因,中职学生的理论知识太贫乏,阻碍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掌握必要的专业的理论知识会推动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二、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学现状

由于中职学生的现状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机械专业的理论课又是一门比较枯燥无味的学科,因此如何将机械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值得每一个机械理论课教师深思的。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理论课教师还是走普教的思路,即粉笔、黑板、书本加以辅助的一些教具来进行传授知识,基本上是一个老师讲、学生听、然后练习的模式。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有限,机械专业很多抽象性的东西学生根本无从掌握,比如在《机械制图》中三视图的画法,由于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较差,根本无法理解老师所讲的一些基本原理,经常造成教师在上面讲的口干舌燥、学生无动于衷的场面,教学效果一般。

另一方面,各中职学校都非常重视实作教学,而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在课时上也偏重于实训课。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进行实训操作的时候,只重视锻炼学生的操作结果,很多学生只知道怎么操作,但是为什么这么操作?很少有学生能回答上来,也就是没有必要的理论的知识作为支撑。

三、中职机械专业理论教学的反思

通过对前面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和教学现状的分析,现在机械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应该值得我们反思,为加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性,结合本人在教学方面的经验,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让学生意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很多来中职学校来的学生,都是抱着一种来学习一门技术来的。没有意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因此不管在理论课还是在实训课中,都应该强调理论的重要性。使学生能有清醒的认识,只有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理论知识对他们的重要,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努力的学习。

2、合理选取教材,注重学以致用

现在市场上发行的机械专业教材可谓五花八门,非常之多,因此结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和企业发展的需要,选取合适的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更加贴近于当前生产生活的实际,实用性强的理论内容,并且注重实践训练,这样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以致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性

在进行机械专业的理论教学时,由于课程本身的枯燥性,再加上中职学生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比如:通过实物模型教学突出所教内容的直观性;通过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视频等更能使学生直观的了解所学知识;加强校企合作,充分运用企业课堂,通过相互比较课堂与企业的知识,建立起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知识理论体系,更有助于机械基础学科的学习。

4、注重各专业课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机械专业的兴趣

在机械专业各理论课的教学中,很多理论知识在各专业课中都会体现,比如中职《公差与配合与技术测量》主要讲述尺寸的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理论知识,在《机械制图》、《机械基础》中都提到这些内容,只是这些理论内容体现在具体的图纸上面。因此这些理论知识应该是想通的,如果离开了理论知识的支撑,机械专业最起码的一些机械图纸看起来是很困难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机械专业各专业课的内在联系,要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真正理解其具体的含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进行机械专业理论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论知识的传授时,将抽象的理论问题简单化、直观化、实用化。这样才能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总之,为加强中职机械专业理论教学的实效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以长远的眼光看待理论知识的传授,从思想上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提高教学的效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当前中职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反思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他们真正热爱机械行业,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高自身本领,有更好的发展。教师只有不断地在教学反思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这样机械专业理论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安小凡.如何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机械基础”的兴趣[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年01期 .

[2]安金辉.浅议机械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03期 .

中职机械专业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机械专业;创新思维;培养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经济。谁在知识创新中领先,谁就能在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新的时代给我们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设计能力,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培养机械专业创新思维是现实所需

培养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机械专业创新思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开拓精神。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学生可以提高对学习的兴趣,自我表现的欲望也会更强。其次,机械专业创新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在此过程中,学生能逐渐认识到机械专业的学习是自己的职业兴趣。再次,机械专业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完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合理充分地安排各种科技创新教育活动,使学生积极参加课余文化活动。最后,培养机械专业创新思维能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在培养机械专业的创新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扎实专业或者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机械创新、设计、制作的实践工作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培养优秀人才创造条件。

然而,考虑到机械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在机械专业实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往往习惯于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学生的技能训练几乎都是按照教师制定的操作要领、工艺方案进行的,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分重视学习成绩的优劣,评判学生的操作方法和工艺方案,设定统一的标准答案,严重扼杀了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意识。同时,很多学生因循守旧地一味服从、模仿,形成一种机械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二、加强中职生机械专业创新思维培养的措施

1.完善专门课程设立

设立机械创新设计类专门课程可相对系统地介绍创新设计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创新意识,开发创造力。目前,不少学校在机械设计系列课程中增设了“机械创新设计”,通过系统地介绍机械创新设计的基础知识、机械创新设计的理论及方法、机械创新设计的实例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新机构、新机器创造发明的普遍规律及实用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技术视野,同时通过课程的实践性环节和创新成果的技术分析,帮助学生积累一些机械创新经验和新机构、新机器实用性创新结构方面的技术资料。

2.注重提高创新能力

机械专业系列课程具有独特的内容和地位,在其中渗透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首先,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中包含着很多创新内容,要善于开发。“机械设计”中集成化设计与创新、模块化设计等,这些都是最新的设计理念。如轴、齿轮、轴承、法兰盘的集成化设计实例。其次,通过更新内容与体系,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对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进行创新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构思与表达能力、设计与创新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在“机械设计”教学中,精简内容,补充创新方案设计、商品化设计、价值工程设计等现代设计方法,同时结合教学内容,介绍国内外先进机械产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优化教学设计方案

培养创新思维,首先要从教师做起,教师要研究教学规律与学习规律。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多地使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另外,积极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是提高学生机械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机械学科注重实践与工程应用的特点,将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

4.广泛开展实践活动

机械专业课程的实践活动不仅是知识学习的深入、活化,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机械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机械创新能力。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在这一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例如,举办相关的科技讲座、学术研讨会;配合课堂教学,组织课外兴趣小组进行各种设计性的科技活动;定期举行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向学生开放机械创新设计制作实验室,充分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创新设计制作条件以及国内外优秀设计产品的展示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李银清.浅谈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6).

[2]姚桂玲.例说中职机械专业实习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中国校外教育,2011(1).

[3]高荣.机械专业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4).

中职机械专业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中职教育 机械专业 新课程 教育思想

新课程标准更强调中职生动作操作能力培养,并将之作为评价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在中职机械专业课程学习中,应注重对学生实训专业技能培养,增加学生实训时间和课程内容,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近年来,各中职学校都在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对中职教学模式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比如项目教学法、理实一体化等新教学模式的引入,都为新课程下的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有了实际性提高。但距离新课程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如教师教学偏重理论知识学习或操作技能训练,而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造力的培养不够;教学只满足于当前社会对中职生的基本要求,而缺少未来视野,制约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专业成长和个人素质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一、中职机械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方式落后,降低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面对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学校管理思想不重视等教育现状,中职教学仍然采用传统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兴趣降低,知识消化不足,缺少主动性,专业学习主攻方向不明确,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2.课堂缺少互动,犹如一潭死水。有效的沟通是成功开展课程教学的必要条件,是进行教学创新和实施的重要前提,是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的保证。积极的沟通可使课堂充满生机,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和谐课堂环境有着重要作用。实际情况是由于中职生入学时文化基础较差,对未来缺少自信,甚至产生颓废的消极态度。对此,教师应积极帮助其建立自信心,切忌言行粗暴,伤害学生。否则容易导致师生间产生隔阂,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提升,对学生成长极为不利。

3.缺乏能力培养意识,阻碍学生进步成长。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学中往往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学习,采用落后教学方式和手段。尽管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但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由于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认识不足,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缺少创新精神和意识,实践操作能力低下,致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学校所学与社会所需严重脱节,面临重重挑战,往往会节节败退,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这样中职教学就失去了意义,阻碍了学生成长,也制约了社会进步。

二、新课程下的中职机械课程教学探索

1.做足开课准备,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课前准备是成功实施课程教学的重要步骤,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程内容,认识教学内容的意义,从而明确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兴趣培养。新课程下的中职机械专业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重视理实一体化的教育观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教学中可以发现教材内容配套了许多贴近生活、生产的照片或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与实际紧密联系,有利于学生建立生活处处有机械知识的意识。另外,在教学开始时,教师还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活跃、调节课堂气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如设置一些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加深对我国机械工业发展史的了解,把握最新机械发展动态,使学生对机械专业有全面认识,整体提升教学水平。

2.发挥语言沟通魅力,营造和谐学习环境。交流沟通是开展正常教学的必要手段,对营造课堂氛围,开展学习合作,教学活动有序进行有着重要作用。课堂提问,有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教师一句鼓励、安慰的话语,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如在间歇运动机械教学中,通常要举实例加以说明,教师一般会举出自行车上的飞轮讲解。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什么是自行车的飞轮,尽管各自都有自己的自行车,天天骑车上学、办事。此时,教师切不可嘲笑学生无知,而应仔细地将相关资料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认识飞轮就是装在后轮轴与链条相连的那个构件,这样使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学习内容,有信心学好课程内容。

3.优化课堂教学资源,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模块教学是当下中职机械专业基础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模式,主要依据是: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需求为主线,以模块化实践为主体的总体设计要求。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照顾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课本内容分解为一个一个模块,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学习和专门化训练。如“轴”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教学模块:第一,通过网络视频的生产实例展示轴的不同应用场合;第二,让学生了解轴的不同类型“轴”及适用场合;第三,让学生操作,理解转轴的轴头、轴颈等组成结构,增强轴向定位意识。这样便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积极探索,为以后实践操作、形成规范技能打下基础,进而实现创新能力拓展。

三、结语

上一篇:中职机械范文 下一篇:财经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