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农村中职生学好中职语文

时间:2022-07-20 11:53:23

帮助农村中职生学好中职语文

摘 要:农村中职生基本源于农村或城镇收入较低的家庭,因为环境的影响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教师要在教育、教学时,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同学,培养学生自信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地重组教材,帮助他们学好中职语文。

关键词:农村中职生;中职语文;自信心;兴趣;教材

调查发现,很多的农村中职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家庭收入较低,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父母的文化水平偏低),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农村中职生得不到健全家庭、文化素养高的那样的家庭教育,会影响到中职生的性格与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从而变成了问题学生。让他们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而失去自信心,没有学习动机不求上进。因些,帮助农村中职生解除心理障碍,学好中职语文对他们今后步入社会有重要的意义。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根据多年来我对本校学生的调查,农村中职学生80%来自较困难家庭,30%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90%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重点是赏识每位学生,让他们尽可能把自己的优点展示给其他人看,得到别人的认可,从而取得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例如:覃××同学,平时胆子小,说话逻辑混乱。我在上语文课时经常让他在课堂上发言,课余时间请他负责阅览室读书报,经过一年的训练后我让他参加全国第三届中职生“文明风采”作文赛,经过他的努力获二等奖,他的例子也带动了全班的学风。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对于他们的不良行为我不是视

而不见或是纵容或是包庇,而是用教师的宽怀和渊博的学识影响他们。我清楚地记得2008年6月,我带队去广东实习,有位女同学每天晚上都和男生外出玩,我知道后就和带队老师每晚12:00以后到企业外去找人,第一晚、第二晚都没有找到,直到第三晚才找到她。我看到她以后,不做任何表态,把她带到我的宿舍。因为我们同为女性,加之我已为人母,慢慢地与她聊有关人生、社会、女性在社会中的艰苦,以及女人在怀孕、分娩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变化,以及生育后所承担的责任。在我语重心长的讲解下,她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那以后,这位女同学再也没有和男生外出了,而且还经常帮助老师在女同学中现身说法地讲她晚上外出的见闻以及现在的后悔之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宽容了学生的过错,其实是给学生以信任,给其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自己教育自己,正如英豪创始人联所说:“上帝只救自救者”。可见,天下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战胜了自己就战胜了一切。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兴趣,我主要以课堂联系实际,创设情景,采用直观性,趣味性浓的情景教学。例如:我在上《国际民歌节展示南宁巨变》时,我把家中收集的第29届奥运会的吉祥物和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带到课堂上,请同学们讲讲吉祥物代表的意义以及设计理念和它们带来的经济效益,既让学生了解了时事、拓展了知识,又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最后转到旅游业、餐饮业、建筑业……这样把远离身边的事拉到现实生活来讲,既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观察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商业意识,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创业做好铺垫。

三、利用新颖的导入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新知课的导入是该课进行的开端,是教师综合素养和树立学生威信的开端,是一节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间情感共鸣的开端音符,更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在整节课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上《满江红》时,我课前查阅历史文献,上课时从精忠报国的精神谈起,分析他的人生历程和当时的社会地位,觉得他无愧于英雄的称号,许多同学被当时的气氛感染。我抓紧时机话题一转他的这种精忠报国的精神是怎样来的?请同学们听《满江红》进入课文去查证。让学生激情地进入课文,也为本课的爱岗敬业、为国尽忠的情感教育目标做了铺垫。整节课学生都主动、积极的学习,老师在教育、教学环节中相当轻松。上完这节课后,学生们都与班主任交流:听语文老师的课就是让你舍不得开小差,生怕别人比自己多学知识,一个字“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谁说我们农村的中职生就比普高的学生差人一等?

四、大胆改革课堂

中职生两年后就要以成人的身份步入社会,接受社会的考验。而学生是否会说话、做人,关系到学生的生存能力。为了学生今后能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在课堂上我主要做好如下几点:首先,开展课前五分钟活动,让学生朗读、即兴讲话;其次,课堂上多给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营造发言的环境,让学生想说、敢说;最后,教给学生说话的技巧,让学生会说。如:“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传达出的精神状况就不一样。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最容易与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现实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到处都需要运用语文。生活有多广,语文学习的天地就有多广。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相等。例如:《我的母亲》告诉学生的是坚韧、善良、宽容、勤劳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要感恩父母。《牡丹的拒绝》告诉学生要学会用另一种眼光看问题,教给学生积极的心态。

语文课和专业课相结合,强调实用性。例:《昨天和今天——关于时间的遐想》我利用自己是服装班的班主任,布置锁扣眼、十字绣、出黑板报等课余活动与我的语文课相结合,联系开学一年里同学们前后发生的变化,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找答案。通过教育教学,让学生亲自体会到了语文与专业相结合,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价值。

五、遵循语文学科特点,合理重组教材

由于语文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把理论的知识变成现实的具体事例来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把高深不可感悟的语言文字变成身边点点滴滴的事例,让他们体会与分析,让他们真实的感受到语文就在身边和它的实用性,而课本的文字只是一种记载工具,它所包含的道理和社会现实的不变性。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中的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是通讯,第二课是游记散文,第三课是散文,第四课是悼词;第二单元的第五课是夹议叙述散文,第七课是散文。第三单元的科普记叙文,到了第四单元的唐诗宋词,这些文章虽然由通讯散文唐诗宋词,一步步引导学生使用文字,文字记录当时的社会现实,但我却觉得不好理解和运用。教学时我大胆地把第三单元放在第一位,第二单元是原来的第一单元,还把讲课顺序调整为先第七课后第五课。实践证明,我这样处理后,学生从根本上认识了语文的作用,从而认识文字的魅力,进而去欣赏它、运用它。从根本上解决了语文枯燥和难理解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很好地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

总之,在语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活跃课堂,促进他们学好语文、好学语文,从而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让农村的中职生步入社会后尽快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2]周广强.好教师成长的6大支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李玉平.怎样上好一堂课关键要素总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蔡笑岳.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丁源溟,倪儿.存在与发展:语文教学态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6]钱理群.以“立人”为中心.教育参考,2000(2).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用“爱”去触动学生的心弦 下一篇:根据学生实际,巧用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