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范文

时间:2023-07-13 16:58:00

中职护理

中职护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护理技能实训现状改革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153-01

护理教学的重点在于护理实践教学,而护理实训是护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培养护生护理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护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的中职护理教育是护理教育的主体,中职护理教育承担着培养护理人才的主要任务。但是,很多中职护理学校的护理技能实训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导致护理技能实训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对护理技能实训进行改革,完善实训条件,修改实训内容,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在实训中培养学生综合护理能力。

1中职护理技能实训现状

1.1实训条件简陋。拥有完备、完善护理实训基地的中职护理学校还仅仅是极少数,护理实训场地面积严重不足、实训器材陈旧是目前大多数中职护理学校护理实训的现状。如今,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日新月异,一次性医疗护理操作用品普遍使用,如一次性导尿包、一次性灌肠袋等;到处是方便、快捷、新颖的护理操作器材,如全自动洗胃机、管道式给氧装置、管道式负压吸引装置等;而学校的护理实训器材还在使用传统的无菌导尿包、氧气筒式给氧装置、漏斗胃管。由于实训场地狭小,实训器材陈旧,使护理学生不仅动手的机会少,而且对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普遍使用的护理操作用品缺乏认识,导致学生进入临床后,面对临床普遍使用的护理操作用品不会用,新技术不会做,那学校的护理技能实训就失去了意义。

1.2实训内容陈旧。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让护理技术操作日趋简化,加之大量一次性医疗护理用品的广泛使用,导致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很多护理操作项目的操作程序、操作内容、操作要求发生变化,但学校的护理实训内容还在按部旧班地依照教科书进行。如关于“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临床护理工作中早已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和真空试管进行血标本采集,但教科书还在讲解传统的注射器静脉穿刺抽血后注入普通试管的方法。这样的护理技能实训内容,与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严重脱节,势必影响护理技术实训的效果。

1.3实训方式单一。许多教师采用“示范练习指导”的模式进行护理技能实践训练,这种机械、单一、重复的实训方式,不仅让学生容易疲乏,产生厌学情绪,也不利于护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导致护理技能实训的效果不理想。

1.4实训考核方法不完善。目前护理技能实训的考核方法大部分以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为主,考评的重点在于考核学生的护理操作步骤是否正确,操作动作是否规范,忽视了学生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的护患沟通能力及其他能力的考核,如应变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等。

2改革措施

2.1实训环境临床化。加强护理实训场地建设,建立仿真的临床护理环境,增设护士站、治疗室、抢救室、ICU病室等护理环境,配备的实训机械用具要紧随临床护理的新进展。仿真的实训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实际护理临床的感觉,对学生熟悉病区护理工作流程起到很大作用。为了方便护理学生进入临床后能较快地适应护理工作,护理技术实训时的器材应注意临床化,尽量使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操作用品进行护理技能实训,让学生在护理实训中就能接触到今后在工作中使用的新技术、新产品,让护理技能实训与临床护理工作零距离。

2.2实训项目要实用。确定护理技能实训项目时,应首先考虑其临床实用性。以护理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护理专业的岗位需求为依据,在对护理实习医院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来确定护理技术实训项目。注意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删除陈旧项目,增加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新技术、新项目[2],如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技术、微量注射泵注射技术等,避免学生进入临床后出现“实训的内容在临床工作中用不着,临床工作中需要的内容没学过”的状况。

2.3实训方法多样化。突破教师示范、学生模拟的传统方法,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临床问题的真实情境,以病例为引导,将问题的解决与实训目标相结合[3]。采用角色扮演、护理情境模拟、临床护理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实训,不仅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意识,并在形式多样的护理技能实训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护理能力。

2.4实训考核综合化。改革以操作考核为主的实训考核机制,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护理能力评价。从护生仪表、操作前评估、操作物品准备到操作步骤、卫生宣教、物品处置,全过程制定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考核,对操作中涉及到的相关护理能力,如操作中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应变能力等也进行考评。并且,考核分层次进行,单项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以考核学生操作能力(操作程序的完整性、操作动作的规范性)为主,在护理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考核;综合护理技能考核以评价学生的综合护理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主,在学生临床实习前进行护理技能集中训练后进行终结性考核。参考文献

[1]赖薇.高职护理实训教学探讨[J].职业教育,2010,(2):144

中职护理范文第2篇

儿科护理的特点是评估难度大、观察任务重、护理项目多、操作要求高。这就需要儿科护士具有扎实的专业护理知识并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护理患儿。课堂教学是护生获得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提高儿科护理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儿科护理人才,是儿科护理教学的主要任务。

1儿科护理教学在临床护理中的地位

儿科护理是护理专业重要的临床学科之一,其教学在护理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不仅是帮助护生将课堂所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也是使护生具备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

2影响儿科护理教学质量的因素

2.1学生素质低,学习目的不明确近年来,中职护理专业招收的主要是初中毕业生,绝大多数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未能考上高中,加之年龄较小,进入卫校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还有一部分学生迫于父母的压力而学习护理知识。有关资料显示,54.08%的中职护生听从父母意见而选择护理专业[1],对学习毫无兴趣。

2.2读书无论影响缺乏学习动力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形势严峻。大多数护生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护士社会地位低,不受尊重,没有发展前途,护理工作只是简单的打针、输液,无形中对其造成负面影响[1]。有些学生意志薄弱,自觉性差,久而久之便产生厌学情绪,失去学习动力。

2.3儿科护理教材内容枯燥,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儿科护理内容琐碎,数字多、公式多,理论性不强,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加上课时少,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少,学生难以记忆和掌握相关知识。另外,有些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功底不扎实,业务水平不高,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教学质量。

3提高儿科护理教学质量的措施

3.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进步的强大力量。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从临床实践出发,提出临床实际问题,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紧紧围绕教学大纲,根据临床需要、专业特点、生源等调整授课内容,删繁就简,打破教材常规,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同时引入新知识、新技术,加大信息量,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彻底改变“教得累,学得难”的局面,把学生由“要我学”的消极态度转变为“我要学”的积极态度。

3.2不断探索新的、灵活的、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由于儿科护理教师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性差,学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无法及时将自己的疑惑传递给教师;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及时为学生解惑。这就需要教师探索新的、灵活的、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将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式教学法、启发诱导法、案例法、互动式教学法、讨论法、自编歌诀法、图示法等)适时运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学效果[2]。

3.3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突破了沿袭多年的“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出优势[3]。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简洁性,弥补单纯说教的不足,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开阔教学空间,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缩短理论与临床的距离,增加单位时间内知识的输出量,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快乐、兴奋中接受知识。新晨

3.4改变单一的考试模式目前,许多学校的考试模式仍以闭卷考试为主,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期末考试。儿科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考试涉及内容多、范围广,试题若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则无法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应用能力的全面考核。这就要求采用多元化考试模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把平时考核(如口试、随堂测验、单元测试、阶段性考试、实践操作、病例分析等)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以督促学生注重平时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英.中职护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8,21(11):34~35.

[2]谭安雄,周效思,万佑湘.药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7,17(1):81~83.

中职护理范文第3篇

1.1花费大量教学学时,考核效率低下目前的护理操作技能考核评价方式是在每项操作训练完成之后,由老师根据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考核给出具体分数。以1个60人班级为例,学生完成1项操作考核通常需要的时间是15min,如果分2组2位老师监考,需要7.5h才能完成全班的考核。考核所需学时较多,会影响整个教学进度。如果要在安排的2或4学时内完成所有学生的考核,则老师必须同时对2位以上学生进行监考。监考过程中,由于监考教师注意力有限,很难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客观评价。

1.2考核不能起到很好的反馈以及矫正作用以静脉输液为例,该节内容安排8学时实验学时,示教安排2学时,练习2学时,考核安排4学时,作为基础护理学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练习学时数太少,学生在2学时的练习当中,很难熟练掌握这项操作技术。同时受考核学时限制,该操作考试由2位老师监考,每位监考老师同时对3~4名学生进行考核,监考老师无法仔细认真察看每位学生的操作,无法客观公正给予考核评价,更不能体现考核的反馈及矫正作用。如何在考核中将考核技能训练效果与操作评价反馈相结合,同时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探索了在口腔护理操作中进行同伴考核评价法,以期克服以往教学考核中存在的弊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2同伴考核评价法的主要内容

2.1确定考核目的及评估标准以书面的形式确定口腔护理考核目的及考核评估标准,详细制定考核评分标准,操作考核评分表打印出来并且发放给全班同学。

2.2同伴考核者的挑选从班级当中挑选16名平时成绩较为优秀同时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责任心强的学生,作为同伴考核评价者。

2.3同伴考核者培训、考核同伴考核者与非同伴考核者在口腔护理操作练习上并无差异,仍然是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安排进行,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同伴考核者进行考核,确保同伴考核者在操作技能知识上面具有考核能力。考核结束后教师对所有的考核者进行统一的培训,强调考核的注意事项。2.4考核过程将接受同伴考核评价的学生随机分为8个考试小组,每一考核小组安排2位同伴考核考官,按照已经确定的考核评价标准进行考核。考核评价标准为一式两份,同伴考官应在评分表上及时记录考试过程中的扣分情况,考核结束后2位同伴考官要对被考核者进行口头考核情况反馈,同时将一份考核评价表交给被考核者。另外一份考核评价表留底存档,用于统计该被考核者该项操作考核得分。

3同伴考核评价法的实施体会

3.1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建构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应当在教学当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同时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同伴考核评价法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考核评价,在考核其他同学过程中也是在进行学习,同时也能帮助被考核的同学清楚知道自己操作的缺点,这种考核方式较以往的考核方式更为严格,考核过程明了、公开,在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考核压力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练习的兴趣,使他们练习时更认真、更仔细。

3.2提高了操作教学质量同伴考核评价法较以往的考核形式更为严格,参与的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更大,练习也更认真。特别是成为同伴考核评价者的这部分学生,因为承担了考核评价的任务,对其来说是一种荣誉,同时也是一种压力,他们不希望自己的操作表现落后于其他非同伴考核评价者,这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更加端正,练习也更刻苦,操作技术水平也提高得很快。

3.3教师监督应该贯穿于整个同伴考核评价的全过程很多的教育者虽然提倡同伴评价,但同时也担心它的准确性或客观性,Carson等[2]发现,中国学生不愿意批评同伴或反对同伴的意见,这些都会削弱同伴互评的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有些同伴评价者面对的如果是与自己关系良好的被评价者,往之不能客观地指出被评价者的问题,当然有些评价不准确也与同伴评价者自身操作水平有关,种种因素的存在使得教师对整个考核过程的监督非常有必要。

4小结

学生相互评价是学生互相学习的一条重要渠道,因为同学之间是朝夕相处,同伴之间较容易看到优点和缺点。有学者回顾1998年以前有关同伴评价的文献,认为影响同伴评价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同伴评价之间的可靠性、在同伴中的人缘、同伴的水平是否相同等。同伴评价最大的优点在于提供实时的反馈,比较适合作为过程性评价;另外同伴评价如果能多增加评价人数,将产生更为稳定、可靠的评价。在目前众多中职卫生学校中普遍存在学生人数多而教师人数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一项设计较为完善的同伴评价有可能会优于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在国外和国内的其他教育领域中有类似成功的研究,但目前未在国内其他学校的护理教育领域中见到尝试,希望我校开展的同伴评价能够成为有助于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们还将不断探索和研究,使之进一步完善。

中职护理范文第4篇

从本质上说,双语教学源于沉浸式教学法,该教学法于20世纪60年代于加拿大兴起,之后在美国受到重视并迅猛发展。英国著名的《朗曼现代英语词典》中双语教学的定义是: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对双语教学内涵的理解因国家、地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我国,双语教学一般是指使用除汉语以外的一门外语作为主要语言进行教学活动,语言的具体定位主要是汉语和英语。在我国现行的双语教学中,英语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通过英语教材、多媒体课件等在传递本学科知识的同时间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不是通过双语教学来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

2在护理学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我国大部分学生的英语仍然停留在“哑巴英语”的状态,即拥有较大的词汇量,阅读能力尚可,但口语、听力以及写作能力较差。这些短板在学生时代体现为阻碍对最新医学信息的接受和学习,而若延续至今后的工作中,则可能由于语言障碍,不能及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从而得不到国际同行的认可[1]。为促进我国与世界接轨,提高我国护理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护理专业学生能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在中职卫校实施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3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3.1适用教材缺乏

在双语教学中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可直接研究和吸取国外先进的护理教育理念和内容,但国外原版教材的编写思想和内容与中文教材差别较大,教师备课的时间、精力投入大,学生理解掌握存在困难,且国外原版教材价格昂贵,难以推广使用[2]。

3.2师资力量薄弱

我校高水平的英语专业教师(通过CET-6、TEM-8)不多,大部分教师是相关专业科班出身,只具有一定的英语读写能力,而听说交流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地将护理专业知识用英语传达。

3.3学生外语基础差

学生普遍感觉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授课时只是照本宣科,简单地将英文内容翻译成中文,大部分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认为双语教学只是一种变相的翻译课,因而产生了抵触情绪。同时,学生的英语基础差,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普遍不高,再加上学生接受能力有别、个人兴趣存在差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又做不到因材施教,教学效果自然不佳[3]。

4实施双语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4.1转变观念,加强对双语教学的认识

很多人对双语教学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双语教学费时费力且效果不好,但护理学科的无国界性使双语教学的开展显得十分必要。因此,首先要求教师和学生转变观念,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双语教学,真正下功夫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词汇,培养使用英语进行临床思维的良好习惯。教师也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双语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重大意义,以更饱满的热情进行教学。

4.2选择适宜教材

学校可多购置国外原版教材供教师和学生参考,在充分比较各种原版教材的基础上,组织教师改编或自主编写包含各学科主要内容和最新进展、符合国内实际情况的双语校本教材,并配套讲义和专业词汇表。教师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教材,可以吸收先进国家最新的护理教育理念,优化和改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4.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双语教学实施的关键是师资,专业素质与外语素质“双高”是对双语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这就要求护理专业授课教师不仅精通专业知识,还能用准确、流利的英语讲解专业知识,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比较理想的双语教学人员是曾在国外学习、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归国学者,当然也可以从现有师资队伍中选拔听、说、读、写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定期去外语学院或者国外进修培训。我校护理学专业现任教师大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部分教师有国外学习、工作的经历,外语教学能力总体有了极大提高,为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4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

当前双语教学的基本模式有以下3种:(1)沉浸式双语教学:要求用外语进行教学,使学生完全沉浸于弱势语言(外语)的教学氛围中;(2)过渡式双语教学:要求在前一阶段部分或全部科目使用母语教学,但一段时间过后,则全部科目使用外语教学,最终目的仍然是向沉浸式双语教学过渡;(3)保留式双语教学:针对当前护理专业学生的现实情况以及护理专业英语词汇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在一开始应采用保留式双语教学模式,再逐渐由过渡式向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转变,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从讲授专业术语、定义、小结到部分用英文授课并辅以英文解释,逐步过渡到全英文教学。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可以做到以下几点:教师整理出相关课程的专业词汇,并配以音标及英文释义,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教师授课采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在直观画面上配以英文标注,辅以英文发音,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后让学生查阅英文参考文献、浏览相关外文网站、翻译一些药物或医疗器械说明书等;在平时创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可以组织学生聆听国外访问学者的演讲,鼓励学生与国外交流学生多进行沟通等[4]。护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是我国护理专业迈向国际化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护理人才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在护理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充分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逐步改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有效地达到双语教学的理想效果。

中职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职院校 中医护理 教学实践

中医护理技术具有不良反应少、简便易行、经济、患者容易接受等独特优势,在临床中起着重要作用[1]。文献显示学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护士多数为西医院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中医护理的学时有限,导致在工作中出现这样的局面: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学得少,临床应用不扎实,影响临床工作开展。尽管有些医院为了更好地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开展了一系列加强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的方法,但是效果不佳。如何通过对中职护理专业在校生的培训,使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中医护理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好地将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临床,是困扰中医护理教师的难题。在中职护理专业进行中医护理教学实践和探索,笔者进行了一系列课题研究。

一、中医护理教学实践与探索

在中医护理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笔者及课题组成员通过电话联系、问卷调查等形式请教了临床专家、临床带教老师,以及通过电话联系、访谈确定了实习学生、毕业生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难点。在中医护理教学中,计划安排耳穴、推拿、穴位贴敷等教学内容。

1.针对在校生的问卷调查

在学期初,对护理专业在校生进行了有关中医护理课程的初步调查,在学期末,学完中医护理的教学内容,对护理专业在校生进行了教学内容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

2.中医护理教师访谈

通过对中医护理教师的访谈,收集教师对中医护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建议,以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记录,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

3.临床专家访谈

通过对临床专家的访谈,收集对中医护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建议,作为确定中医护理教学内容的参考。

二、中医护理教学实践与探索结果

1.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效果评价

在学期末,发放152份问卷调查表,收回152份,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医护理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可在教学中增加中医适宜技术相关知识点。

2.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

对中医护理任课教师进行集中座谈,5位老师分别就学生的上课表现给予评价。教师甲认为学生学习中医护理理论知识时兴趣不高,部分学生经常走神,但是进行中医适宜技术的操作授课时,兴趣很高,愿意动手在同学身上进行训练;教师乙认为学生对在实训室进行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很是接受,学生学得快、知识记得也牢;教师丙认为学生在进行中医适宜技术学习时更注重和同学间的交流和合作,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比起讲理论知识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强,上完课会有一种满足感;教师丁认为学生在学习中医适宜技术知识的时候,主动学习兴趣更高,教师上课时维持课堂秩序的时间减少,一节课的信息容量更大;教师戊认为学生在学习中医适宜技术时,更善于和同学探讨问题,主动问老师有关学习的问题更多,师生交流机会更多。

3.家长对于学生的评价

在学期末,课题组成员随机电话联系了几位家长,记录如下:

家长您好,我校在本学期进行了一系列《中医护理》教学改革,在课程中增加了操作性强的中医适宜技术内容,包括耳穴、推拿、音乐疗法等。请问您的孩子在学完之后,有没有给您操作过?您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什么建议?

家长:以前由于工作忙,和孩子的交流时间少。孩子周末回到家,看见我很累,就说,妈妈,我给你按摩一下吧。孩子在我的身上熟练地做着按摩,我觉得特别感动。她给我按摩头的时候,我竟然睡着了,特别舒服。孩子跟我说想考按摩师证,说在学校学习、考试,我很支持她。我觉得孩子在学完这些中医技术后,能在生活中用到,能给家里带来方便。学校这种教学很好。

三、中医护理教学实践与探索讨论

1.问卷调查显示,在学期初,学生对中医的认识很模糊,来源途径主要靠电视、网络等,但是学生对中医针灸、推拿、冬病夏治、音乐疗法等感兴趣。在学期末,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相对于中医护理的理论知识,学生更喜欢、更容易接受操作性强的、可以学以致用的中医技术。在随后教学研究中,中医护理教师可以进行中医适宜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按照知识、技能模块进行重组,从而在学校教学中引入更多、更实用的中医适宜技术,为培养具备中医素质的护理人才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2.通过对教师、家长、学生的访谈,可以看出教师、家长认可学生的变化,学生认可学到的知识,同时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可以缓解家人的不适。从而在学生、家长、学校之间形成良性循环,进而使学生受益。

3.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总结中医护理教学经验,自主开发适合中职护生的培养教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医疗卫生发展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在中职护理专业进行中医护理教学实践和探索,中医护理授课教师选取的教学内容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既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流程,又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医护理教学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防止出现单用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模式。通过在中职护理专业进行中医护理教学实践和探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收到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淑萍,杨青,田美欣.中风后抑郁中医护理研究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5):53-54.

中职护理范文第6篇

【关键字】中职护生;内科护理学;厌倦心理;原因分析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73-02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又与其他护理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职护生对该学科存在的厌恶畏难心理,笔者根据多年的内护从教经验,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中职护生厌倦内科护理学科的症结。

1 中职护生对各学科相关知识的连贯能力不强

1.1 中职护生缺乏横向比较和逆向思维的能力以及归纳整理能力

中职护生各门学科之间难以融会贯通,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时难以跟上老师的思路与节奏,尤其遇上老师讲课打乱前后顺序,进行知识连贯讲解时,更是一头雾水,连书本内容所在的位置都得老师提醒,上课效果可想而知。

内护教材中,病种较多,而且每一个疾病都有不同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特点、治疗原则、护理要点等内容。课后如果不经过有效整理和归纳,就会犹如一盘散沙,不能在脑子里对该疾病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和认识。对中职护生而言,打破疾病界限把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在没有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之前,似乎超越了她们本身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只是按部就班的摘抄课本的内容,没有经过认真思考,也没有进行高度概括和有效整理,最后作业中根本没有体现该疾病的知识体系以及知识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1]。因此,对疾病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平面的知识描述而不能转化成立体的知识框架,更缺乏横向比较和逆向思维的能力,以及敏锐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就算有老师出示了相应的样板题,要求她们自己进行总结,结果并不如人意[2]。

1.2 中职护生课后总结复习反思不够

中职护生绝大多没有课后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更谈不上对反思的理解和运用;其实,通过课后反思,可以进行查漏补缺,反省自身学习环节中的薄弱节,以此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起到不断巩固、强化的效果,例如:

在课外时间让学生以小组(3-5人为一组)为单位,对所学的“内科护理学”设计一例典型的病例,然后由别一组学生提出护理诊断,治疗以及护理措施。如赵某,男性,36岁,曾有胆结石的病史。昨晚独自在家中喝了几杯白酒后出现剧烈中上腹疼痛,迅速波及全腹并向后背放射,伴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吐后腹痛无缓解。查体: T38.9°,BP80/50mmHg,P110次/分,R32次/分,急性病容,右侧卧位,腹肌紧张,伴明显上中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脐周及两侧腰部有蓝色瘀斑。辅助检查:血淀粉酶320U/L(酶偶联法),尿淀粉酶520U/L(酶偶联法),血糖14.3mmol/L,血钙1.50mmol/L,B超示胰腺异常。这是一例由学生设计的典型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例,有病因、诱因、典型症状、典型体征、辅助检查。然后请别一组的提出护理诊断、治疗以及护理措施。二组学生的任务轮流互换再次设计新的病例,这样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2 中职护生对“内科护理学”缺乏浓厚的兴趣

2.1 中职护生对《内科护理学》的学习存在畏难心理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智慧、能力攻克难关,不断挑战自我,挑战困难是许多优等生学习乐趣的体验。对于中职护生而言,事实并非如此。由于我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的失利者,初中阶段的成绩并不理想,学习不再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旦布置的题目中出现难题,根本不愿花时间主动到书本中寻找答案,而是等着一些优等生做出答案后进行抄袭,或者稍好一点的同学没有经过深入思考,直接向老师寻求帮助。她们的理由非常多“反正凭我自己的能力,无论如何也做不出”“太麻烦了,很辛苦”诸如此类,都反映出她们在学习上存在着较强的畏难心理。而《内科护理学》51类疾病,内容多,任务重,中职护生时常给自己一些负面的心理暗示,“我不行”, “我不敢”等 ,从而限制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削弱了取得优异成绩的愿望,并缺乏对《内科护理学》的浓厚兴趣。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真实的病例或者经过精心设计的病例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3]。在各个环节应用经过精心选择、设计的病例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网络,使知识向能力转化,培养了临床护理思想[2]

2.2 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欠缺

在现实医学教育中,不少学生感到医学学科枯燥无味、难学,也有的觉得学习与自己无关,厌学、逃学,不去努力,上课经常睡觉,不屑一顾,把自己当成旁观者。学生何以会产生这种畏学和厌学的情绪呢?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情感教学,忽视对情感的提示有关[4]。

首先,从医学教材自身的特点看,教材的编写是以枯燥的文字、僵死的图像、冗长的叙述等教学内容展开的,尽管其中蕴含着一些情感因素,但由于教师未潜心予以挖掘,其次,从医学教学的现状看,教师教学语言枯燥无味、教学手段平庸无奇、教学方法音调单一,造成学生对医学学科的学习缺乏激情和兴趣;从师生关系看,常常是教师独自滔滔讲,学生茫然默默听,师生之间只有知识传输,缺乏情感交流[1]。学生访谈中发现,83%的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取决于教师,如果教师上课时条理非常清楚,语气比较幽默、学识比较渊博,学生对这门功课就会产生极大地兴趣。反之,如果教师只会照本宣科,不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运用一贯性的语速语调进行讲解,学生会非常反感,她们会用潜意识的抵触情绪对待这门学科,学习效果可想而知[3]。课堂中不同时间段插入不同的病例进行分析,激活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师生互动,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趣味性和参与性,提高了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及语言表达能力,扩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5]。

以上是就中职护生对该学科存在的厌恶畏难心理进行分析的几点反思,希望可以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何希江,陈利.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探讨.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4):

[2] 张东风.王群.病例分析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科技信息,2008(1):226.

[3] 郭丽.刘丽华.茹淑玲.病例教学在护理学基础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2,16(10):611-612

[4] 人文关怀在中职护生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9)

中职护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职护生;护理伦理决策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178-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富裕了的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也在增强,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但医务工作和一般的消费服务不同,是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很强的工作。在大量的医务工作中,不仅因为客观实际的医疗发展水平限制,还由于医务人员个体上存在思维判断能力、业务技术水平及道德水准等方面的差异,医疗事故和护理纠纷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而护士的外部形象、服务态度、业务能力正是内涵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在对护理事业、对人民健康利益的忠诚;对病人自、对病人人格的尊重;对个人隐私、医疗秘密的保密;对护理工作的尽职慎独等。用法律的知识和头脑去约束后,怎样才能以更加道德的眼光和态度去对待所从事的护理事业?就需要培养护生的护理伦理决策能力。

1 中职护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从心理学观点来看,他们属于青年初期,是学生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各年龄发展阶段的最佳时期,又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

2 护理实践赋予护理主体伦理特性与护理主体自身内涵的道德自主性迫使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做出符合伦理的决策。护理伦理决策是指护理主体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分析护理伦理难题所涉及的伦理原则和各方利益,制定可行方案,预设可行方案的结果,最终对最为有效的方案进行选择的道德实践行为。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包括:观察力、思辨力、学习力、探索力、判断力和表达力等。在临床实践中它有决定护理程序和护理技术合理应用的道德支撑作用。

3 培养中职护生的护理伦理决策能力

3.1 强化相关护理伦理学知识的学习。护理伦理学的发展与护理作为一门专业的发展是平行的。随着护理学从利用卫生学规则照顾病人演化到界定其实践领域为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的一门专业,护理伦理学也从遵循守候病人的行动规则演化到生命伦理学内一个确定的探究领域。 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包括如下方面:护士们最经常面临的伦理问题,例如护士与医生之间或护士之间缺乏合作,提出这个问题本身说明护士们对她们的社会责任以及她们在病人关怀照顾中所起作用的自觉意识日益增强;执业护士们的伦理推理能力和伦理判断,例如护士们做出道德判断的能力,护士对伦理问题的意识等;了解护士们做出伦理决策的方式,影响护士伦理决策的因素,护士对伦理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念,在关怀照顾严重残疾和长期接受人工喂饲的病人时护士经历的伦理冲突,在监护病房不进行抢救的病人如何使用护理保健资源,不进行抢救的决定对护理干预的影响;护士们在面临复杂道德问题时如何做出伦理决策和计划对病人的关怀照顾;单单从某一社会性别提出的或医生做出的决策的理论结构也许对研究护士的伦理决策不合适,如此等等。让护生明确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伦理问题,如给病人发药、注射前不洗手;注射时皮肤消毒范围不够。其次是通过临床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加深理解。如对一些隐私部位操作如导尿、妇科冲洗时,不注意操作时为病人遮挡,或未经病人同意就带学习人员观摩等。以此让护生知道护患双方应享有哪些方面的道德权利、应履行哪些方面的道德义务,从而给护生带来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促进专业护理知识学习,增强职业道德修养。

3.2 各专业基础课与临床专业课程中的贯彻学习。基础课课程如《药理学》课程的教学传授应着重教会护生药物的配制、保存,药物的配伍禁忌等。临床专业课程如《儿科护理学》对儿科患者要做到体贴入微,治病育人。要向母亲一样亲近他们,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爱好,做好心理护理,使患儿像在家里一样感受到长辈给与的照顾、体贴。临床决定的做出是基于在一定情境下对有关各方的利益和价值权衡的结果。是否坚持伦理原则要视情境而定:视在一定情境下坚持原则会不会带来积极还是消极的后果。

3.3 重视临床带教老师的选择。带教教师要求业务技能扎实,工作积极负责,有5年以上的临床经验,必须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有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重视带教教师工作的实际考核,只有考核优良者才能胜任。

带教中贯穿伦理知识的讲解.带教老师结合临床强化护生的护理伦理决策能力。临床带教老师可以结合实际,一面讲专科的理论知识及各项规章制度,一面讲伦理学的知识。

4 伦理问题存在于护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而从个人利益和职业利益出发几乎是一个人的本能,即自觉不自觉的,你将会按照符合自己的利益方向来进行活动,这就必然会出现多方面的伦理缺陷。护生应清醒地认识到护理工作中的伦理因素和重要性,并自觉将卫生行为整合到护理实践中,通过帮助他人找到更富尊严的生命,从而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能减少护患矛盾和纠纷,更大程度的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田容云.护理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7.

中职护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护女生;心理

在多年担任中职护理班班主任工作和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当好中职班主任不容易,尤其当好中职护理班班主任更不容易。中职护理专业基本上都是90后的女生。一般人认为,学习护理专业的女生应该都是很文静并且很听话的,管理好这样一个纯女生班级应该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其实不然。我们常说“女为悦己者容”,一个班级的构成全是女生,女学生之间少了在男生面前的害羞感和拘谨感,所以在言谈举止方面就显得随便和放纵,管理也比较麻烦。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通过与女生的长期近距离接触,摸索到了她们的一些心理特点。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正是由于抓住了这些青春期女生们的心理,才使得班级管理井井有条,学生之间友好和谐,学习气氛浓郁。

一、中职护理专业女生的心理特征

中职护理专业女生入学年龄多在15-17岁,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她们心理上的特点也逐步明朗化。概括而言,这个年龄阶段女生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感丰富易分心,情绪易变不稳定。女生与同年龄的男生相比,更富于幻想,易于被感动,被吸引。一篇小说、一部电视剧,或者只是一个虚拟的人物,都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引起她们强烈的情绪波动。她们一会儿欢天喜地,一会儿又涕泪俱下,仿佛自己真成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她们会为师长的一两句严厉批判话语而忧心忡忡,也会为同学间的一点小摩擦而耿耿于怀。而且,她们的情绪常常表现为不稳定、不成熟,容易被动失控,遇到不满和矛盾时,容易激动,甚至难以控制。如我带过的班里就有一个女生,痴迷于网络小说,竟然准备了两部手机,一部手机电耗尽了,马上换另一部手机接着看,好多时候处在小说场景中,情绪变化莫测,根本无心专注于专业和文化课的学习。

2.心胸狭窄气量小,性格懦弱易受伤。与男生相比较,大多数的女生性格都比较懦弱,胆小怕事,且遇事时往往表现出心胸狭窄,气量很小的一面。比如课堂上教师提问,很多女生不敢大声回答问题;小动作太多被教师批评时就觉得教师让自己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心里愤愤不平。女生之间的是非较多,学生之间交往时往往因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立刻针尖对麦芒,互不示弱,互不让步,让原本亲密的关系变得生疏无比。

3.身体发育迅速,爱美之心显现。刚进校的一年级女生,往往对穿着打扮不在乎,梳个简单的马尾辫,穿一身松松垮垮的校服就是在校的着装标志。而到了二年级,女生就开始注意自身面容和穿着打扮了,再不会像丑小鸭一样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下。一些变化悄然出现,如原来粗粗的眉毛开始变细了,脸上长个痘痘就想马上挤掉,嘴唇上开始涂上淡淡的唇膏,在肥大的校服下穿件别致的衬衣,脖子上戴条个性的项链,甚至有的女生留着长长的指甲,并把指甲染得五颜六色。

4.依赖性强,意志力弱;自信不足,怕受挫折。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们出于“独苗难栽”的心理,不仅不让孩子做家务,连自理劳动也由家长包办,使得很多女生越养越娇,弱不禁风。即使在班级里担任了班干部,但做事时往往缩手缩脚,患得患失。本来依靠自己的能力就能做得很好的事情,也要先入为主地寻求教师或其他人的帮助。一旦遇到困难,很少能去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而是选择甩手不干。

二、管理中职护理专业女生的方法

1.热心爱心和同情心。由于所处的生活环境、所受的家庭教育各不相同,每个女生的情绪、气质、意志、兴趣和爱好不尽相同。如果每个人都我行我素,各行其是,班集体就是一盘散沙。而班主任就要做一个把散沙拢起来最终成为一个沙雕的雕塑家。所以,班主任首先对自己的工作要热心,用心去学习,用心去探索,用心去工作。那么就能以真诚之心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学生把班主任当做可以信赖的人[1]。而对于自己信赖的人,就能敞开心扉,把自己内心的困惑、忧愁倾诉出来,把自己感受到的幸福快乐进行分享。也正是本着这样的带班原则,在和学生长时间的相处中,班主任就能使学生适应了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情绪逐渐变得稳定,人变得成熟起来,生活上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时,也不会轻易冲动行事了;和同学之间发生不愉快时也能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对方了。而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在于虽然是服务类专业,但又属于卫生事业,是和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专业。也就是说,护理专业服务的对象是“人”而非“物”。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宽容豁达的胸怀和较强的自控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同仁间相互尊重、友爱、团结、协作;具有同情心和爱心,能尊重病人人格[2]。而我们的护生培养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这样的素质,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付出更多的心血。

2.责任心、信心。责任心,是一个人爱岗敬业的标志。责任心是道德的基点。和其他教师相比,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他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班主任工作完全是一种心中的责任,一种问心无愧的责任。可以说,班主任的责任心体现在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课内课外、班内班外、校内校外,无处不在。简而言之,对学生的负责就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责无旁贷[3]。处在青春期的花季少女,爱美是天性使然。对此,班主任有责任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美。首先,班主任可从护士的着装要求上引导学生改变自己的着装风格。其次,班主任可利用自习时间让学生学习护理礼仪,从护士的站立、行走、坐蹲姿练起,改变平时生活中的不雅姿态。班主任还可让两个学生一组,互扮护士和病人,练习语言沟通,纠正平时言语中不礼貌的语言习惯。王尔德说过:“起先是习惯造就我们,后来是我们造就习惯。”良好的习惯对人生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虽然很多学生起初觉得按护理礼仪的要求做很吃力,也很害羞,不好意思挺胸抬头走路,也不习惯轻声细语地说话。但我一点也不气馁,先是播放护理礼仪示教视频,然后自己和几位性格开朗活泼大方的学生一起练习。慢慢地,那些平时胆小内向的学生也开始跟着做。做着做着,学生的信心越来越足,动作也越来越规范。逐渐地,班级的气氛越来越和谐,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初入学时大不一样,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为了让女生们对自己更了解,以利于今后的发展,我还为女生们做了一个心理测试,包括:你是一个乐观的女生吗?你是一个自信的女生吗?你是一个意志坚强的女生吗?你是一个宽容的女生吗?你是一个勤奋的女生吗?你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女生吗?你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女生吗?你是一个易于沟通的女生吗?你是一个懂得关心他人的女生吗?通过相关的项目测试,我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有所了解,判断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把自己性格中优秀的品质保持下来,把自己身上不利于今后发展的劣习摒弃,让自己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打下良好的基础。班主任的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女生班班主任的工作更是千丝万缕,不易理清。这就需要班主任用“心”去工作。作为一位女性班主任,我以女性特有的细心与气质去管理一个纯女生班其实对学生是很有益处的。这样既可以从母亲的角度去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让学生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又可以从教师的角度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会有很大的收获。因此,我的学生三年级进入医院实习时在待人接物方面落落大方,干练利索,做基本的护理操作时认真细心,动作敏捷,获得了医院护理部和病人的称赞。

作者:霍晓云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职业中专

参考文献:

[1]高胜礼.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甘肃教育,2014(18).

[2]李晓松.护理学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

中职护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职业教育结构得到了重要调整,卫生院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办学规模不断加大,每年的招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生源质量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因此,根据当前我国中职院校学生积极性偏低、生源质量不断下降的情况,深入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出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高的技能型人才显得尤为迫切。

一、中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外科护理主要以现代护理观念与护理理论作为指导,以临床外科护理知识为基础与前提,简而言之就是应用基本护理技能开展护理工作。中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是构成护理教学的重要部分,更是促进护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的主要环节,是外科护理专业学生获得从业资格的必备态度、行为与技能。[1]中职院校外科护理学习是广大护生从学生向专业护士转变的过渡时期,因而中职外科护理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护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所以,对中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改革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研究,探寻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中职外科护理教学道路,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二、中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

受传统医学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我国多数中职院校的外科护理教学目前依然存在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际能力培养的问题。也正是在这种落后观念的影响下,使得大部分外科护理专业教师都是以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方式为主,导致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到压抑,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不利于学生外科护理实践技能的培养。

(2)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当前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外科护理专业的师资整体水平不高,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对外科护理人才的实际需要。具体表现在师资队伍的结构层次不够合理,低学历、经验少等现象普遍存在,知识老化、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等问题十分常见。同时,院校为教师提供的培训活动、进修机会等也相对较少,组织的临床实践活动也不够丰富,导致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

(3)教材形式过于单一

我国中职院校的外科护理教学目前依然以纸质教材为主,在部分院校甚至是唯一的教材形式。这种单一的、落后的教材形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尤其是不利于我国外科护理人才在国际领域中的竞争力提升。另外,计算机、网络等多种新科技的飞速发展与广泛普及,都使得大力丰富我国中职院校外科护理的教材形式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2]

三、中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师资队伍是推动中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之一。所以,我国开设有外科护理专业的院校可以积极采用集体备课、专家讲座、研讨会、外派学习、观摩课等多种方式,强化教师的外科护理知识,拓展教师的外科护理视野,不断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大力支持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各种资格考试与临床实践活动,努力建设兼具教学能力与临床实践的“双师型”教育人才,进而提升中职外科护理教学的整体水平与能力。

(2)丰富教材教学内容

要想让中职院校的外科护理学生掌握全面的外科护理知识与技能,仅凭一本教材根本行不通。所以,当前我国的中职院校要紧紧抓住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的良好契机,在选用科学合理的纸质教材基础上,努力开发创新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模拟试题、实训手册、教学方案以及习题集等,形成丰富的多元化教材教学内容。同时,各种教材教学内容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与应变能力为核心,严格按照护理岗位的实际需求,有效补充外科护理领域的新知识与新技术,全方位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3)重视临床实习教学

针对我国当前多数中职院校在开展外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我国的中职院校应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外科护理专业的临床实习教学,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扭转外科护理人才“眼高手低”的发展现状。[3]同时,中职院校与各大医院之间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积极发挥中职院校的科研优势与价值,充分利用医院的实习条件,争取为外科护理学生搭建多样化的实践平台、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

总而言之,紧密结合当前我国中职院校外科护理的教学现状,制定强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实现中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的价值最优化与最大化,最大程度挖掘与发挥中职教育在培养技能型外科护理人才方面的功能与价值,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对外科护理人才的实际需求,保障我国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舟军,史瑞芬.改革护理教学方法 提高护生人文素养[J] 南方护理学报,2005(09)

[2]许敏,刘玉锦,高玲.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1)

中职护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职护理;护理教学;建议

近年来随着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护理专业作为中职教育核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成果呈现了一片繁荣景象,但在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的同时,随着而来的问题也出现了,有很多护生不愿上护理课程,在护理课堂上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甚至感到厌烦、枯燥。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护生感到没有兴趣呢?主要是因为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和陈旧、教学理念落后,导致中职学生不愿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按照中职学生的性格特点,他们都都有着爱动、好玩的性格,在护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是感到轻松的,学生应该是轻松愉悦的。但事实却不尽人意,部分护生失去了对护理学习的热情和激情,所以在日常的学习中学习很被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始终没有被激发出来。现在,护理专业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改变教学方法,要废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并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活跃的学习环境中来学习护理知识,他们才不会感到学习护理有压力,反而还能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把压力变成动力。只有这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护生为广大患者服务。是的,要想提高中职护理专业教学质量,中职护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护理工中,中职护理专业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但从目前的护理教学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护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了能够弄清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对中职护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同时也给出了几点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改革建议,希望对今后的护理专业教学有所帮助。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如下分析,具体阐述如下:

一、中职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偏离护理职业要求,缺少护理特色。

目前的中职护理专业教学中,课程编排注重护理基础知识,缺少临床护理模式培养,很多教材内容都是与护理无关。而且护理知识的内容比较过细、过繁,临床护理所学内容注重医疗等。

2、教材内容不完善

很多中职护理专业使用的教材,仍然是以前的教材内容。教材内容不符合当前的护理要求,再加上有的护理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落后,很难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这样才能突破教材,提升临床实际护理教学质量。

3、学生临床实践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中职护理教学中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大多数都是安排在学生毕业实习的期间。临床实践模式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时间融合到一起,但此时很多学生对于学到的理论知识几乎已经忘了,还的从新学习。另外在实践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注重临床操作顺序,缺少学生与患者之间的语言沟通培养,导致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不强等。

二、提高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1、倡导课程改革,灵活使用教材。

在原有的中职护理专业教材基础之上,教师要从实用出发,打破教材原有结构,因地制宜灵活使用教材,同时鼓励教师自编实践教学辅导材料,为学生在临床见习中提供参考依据。

2、极强师资队伍建设

护理教师要具备扎实的护理理论基础,还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加强对护理教师的定期培训工作。首先,对专业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安排专业教师经常到临床进行专业实践。其次,加强与医院的联系,实施产学合作,积极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医疗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可以和专业教师互补长短,共同提高。再次,对临床带教的护士进行教学考核,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带教。

3、在护理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护理教学案例教学法

护理教师按照护理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实际并不要脱离护理书本的基础知识来设计一个有针对性的案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讲的内容要联系护理教材内容知识,然后让学生给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后,不仅更增深了学生对护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对学生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实践中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帮助。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护理知识,最主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对于遇到的问题进行思索,然后对于在学习中遇到或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解决,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得到了提升,更增加了学习的热情。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护生通过扮演各种角色,体会和表达各种人的情感和感受。在角色扮演中,要求护生不仅要注意病人的具体病情,还要根据病情对病人进行指导、解释和护理,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护生为了达到角色扮演的效果,都会在课前认真准备,揣摩角色的心理,相互鼓励,认真探讨。这种教学方法能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能使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各种注射法的学习,护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真人真做”,每个护生都会扮演病人角色,护生亲身感受了注射前的紧张害怕和注射时的疼痛,在扮演护士角色时,更能理解病人的疾苦,能更好地与病人进行交流,形成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了实践能力。

结束语

从以上的阐述中,可以看出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职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和转变教学理念,才能适应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需求,同时这也是培养优秀护生的前提条件。文章阐述了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通过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护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改革建议,做了简单的陈述。由衷的希望,由衷的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描述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真正成功。

参考文献:

[1]王倩梅.生理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当代医学.2010年01期

[2]何和清.何峰赋.黄祥国.医学影像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04期

[3]李超彦.周媛媛.李文明.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的解剖学教学改革及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06期

[4]谭周进.申可佳.胡建中.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微生物学实验内容改革初探[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01期

[5]陈牧.高桃园.褚春民.王翊.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实践[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年02期

上一篇:德育常规管理范文 下一篇:工程资金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