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线上教学范文

时间:2023-12-05 11:37:09

中职线上教学

中职线上教学范文第1篇

一、广开招生渠道稳规模

(一)统筹协调,加强指导。一是河北省农广校2022年初下发《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关于中等职业教育2022年招生及教学管理工作的通知》,从拓宽招生渠道、拓展办学模式、严格教学管理等方面对全省的中职教育工作进行安排。文件还增加了重点培育产业振兴带头人,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内容,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全省做好2022年招生及教学工作。二是下发《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及教学注意事项》,对招生范围、教学过程、线上线下教学安排进行解读,更具针对性地指导市县农广校开展招生等工作。

(二)多措并举,促进招生。一是勤调度,常沟通。2022年受疫情影响,在不能进行实地调研指导的情况下,河北省农广校加大了和市县校的沟通联系力度,通过电话、微信群等方式指导全省招生及教学管理工作,做到勤调度、常沟通、一对一指导,根据当地产业确定各地主要招生专业,解决市县校在招生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在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期开培训班的情况下,为做好中职教育与高素质农民培训衔接工作,指导各市县农广校根据本地高素质农民培训进度采取“培训+中职”或“中职+培训”两种模式开展中职教育招生工作。三是建立农药经营人员中职教育培训基地。经过河北省校遴选和评估,确定将石家庄市农广校和遵化市农广校作为河北省“农药经营人员中职教育培训基地”,统一负责全省农药经营人员培训工作,对有需求的河北省中职在籍学员进行农药经营相关内容的培训,培训结束经考试合格,由省校颁发农药经营人员培训证书,既规范了培训又增强了中职教育的吸引力。在全省各级农广校的共同努力下,截至到2022年10月中旬,全年共招收中职学生4258人。

二、规范教学管理提质量

(一)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河北省农广校在2021年调整专业结构的基础上,结合中央农广校下发的《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关于印发农民中职2022级统开专业及教学安排的通知》,2022年根据各专业招生对象与高素质农民培训衔接情况,综合考虑课件制作和选用教材情况,重新制定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了各专业课程安排。将教学过程由原来的“理论+实践”调整为“线下教学+线上教学+自学+实践”四种形式,并分别确定教学时长,规范基层校的教学工作。

(二)充实线上教学资源。为了满足线上教学的需求,河北省农广校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线上教学资源。一是在2021年上报中央农广校的“优质课评比”课件中精选了11个课件作为《语文》《思想政治》两门课第一学期的教学课件。二是河北省农广校从中央农广校近两年制作的中职教学课件中选取了9门课的课件,用于河北省“融媒体教学培训”平台中职教育教学版块,充实丰富了教学内容。三是制作优质课件。在全省农广校系统中进行了授课教师征集活动,从中择优遴选优秀教师进行平台课件录制,完成了5门课共计11个小时的线上教学课件制作。

(三)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春季学期组织2500多名农民学员使用省校“融媒体教学培训”平台进行线上学习和考试。秋季学期组织了2021年秋季和2022年春季入学的共计4935名学员进行线上学习。针对不同专业开放了九门课程,定期在中职教育管理微信群通报学习和考试进度,督促学生按时完成线上学习和考试,学生反应良好。

(四)开展教学管理示范校评估。为进一步规范河北省各级农广校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切实提升办学能力和管理水平,河北省校组织开展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示范校评估活动。采取线上、线下两种形式分批进行。石家庄市所属3所县级校进行线下实地评估,其他14所县级校利用腾讯会议方式进行线上评估。最终确定平泉市农广校、丰南区农广校等10所县级农广校为河北省“中职教育教学管理示范校”,为河北省中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树立了可学习可推广的典型。

三、深化教学改革谋发展

(一)打造特色专业。以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休闲农业生产与经营、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三个专业为抓手,继续优化课程体系、培育精品课程,从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专业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打造特色专业。

(二)改进教学方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省校打造的“融媒体教学培训平台”,通过不断充实丰富线上教学资源,开展线上教学,推动了教学方式的改变。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将线上课程内容与线下课程内容交叉衔接,把优秀的师资和优质的教学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增强了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学成本。线上教学的技术手段除了为线下教学模式辅助提高效率外,还可以满足农民的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改革教学内容。注重培养掌握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电商、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等全产业链环节的专业人才,为乡村产业振兴培养一批不仅懂技术善经营,而且示范带动性更强的领军人才。

(四)推动改革试点。扎实推进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按照培养方案落实教学环节,总结农民中职教育培养模式,目前形成了“高素质农民培训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全产业链嵌入式”“教产践融合3344”“依托田间学校开展中职教育”等可推广可借鉴的农民职业教育案例。

四、加强师资建设固根本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省校致力于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愿奉献的基层农广校教师队伍。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政治站位,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教师工作能力,推动河北省农民教育培训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组织开展“教学能手”比赛。为打造农广校体系骨干教师队伍,2022年上半年,举办2022年全省农广校教学能手大赛。通过各市县农广校精心组织,层层选拔,推荐了最优秀的一线专职教师参赛。各位参赛教师通过优秀的课件、完整的教案、清晰的板书、精彩的讲解进行了现场教学比赛。经过评委现场评审,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8名。通过开展“教学能手”比赛活动,提升了专职教师教学水平,促进了河北省农民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开展课程标准化建设。为规范省校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锻炼教师队伍,提升教师能力,组织相关市、县农广校教学及管理人员成立教研小组,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10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工作。省校要求各教研小组在充分分析课程结构和学生发展方向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取适当的教学形式,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从整体上进行分析与优化,注重实践课的培养,突出实践教学,制定出符合农民学员特点,具有农广校特色的课程教学标准。

中职线上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突破

在几何当中,点和曲线之间的关系主要就是通过曲线的方程和点的坐标来进行标示的,所以在平面解析几何当中,点在曲线上是一个最为重要和基本的表述,在采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时候,主要就是通过点在曲线上这个表述来完成的.

一、对中职院校学生现状的分析

随着我国高校事业的发展,近几年高校都在不断扩招,使得很多的学生都能够完成自己的大学梦.对于中职院校来说影响比较大,高校的扩招使得中职院校在招收学生的时候生源质量变差,但是为了学院的发展和生存,中职院校也只有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在现在的中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以及学习习惯都有着明显的降低,他们在学习过程当中主动性和自觉性都比较差,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是不得不学的一门课程,学生对于数学没有什么兴趣.而平面几何作为数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如何来找到平面解析几何当中的突破点,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中职的数学教学当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在平面解析几何当中点和线之间的问题

中职的数学教学中,在讲解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关系时,点在曲线上是一个不可能避免的问题.首先应该先将点的坐标设定好,然后代入到曲线的方程式当中再进行一定的分析,也可以是通过曲线的方程式解算出点的相应坐标然后再进行分析.在处理点在曲线上时,上述这两种方法是最常见的.

例如,在一个以O为原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当中,在三角形OAB当中,直角的定点A的坐标是已知的,同时还知道|AB|=2|OA|,而且知道B点的纵坐标是大于零的.那么需要学生去进行计算的问题就是:是不是存在着一个实数a,可以使得相应的抛物线y=ax2-1上总有两个关于直线OB对称的点?如果是有的话,需要计算出实数a的范围;如果没有的话,也需要说明理由.

那么中职的数学教师在向学生进行讲解的时候,也可以采用上述所说的两种方式――代入法和解出法来进行讲解.在这个实际例子当中,因为点P和点Q的坐标在进行计算的时候是假设出来的,那么就可以直接利用点在曲线上,将点P和点Q的坐标代入到已知的曲线当中建立相应的方程式组,然后再对这个方程式组进行简化计算,就可以得到最终的一个方程式组,最后利用判别式来进行解算,那么这样的一种方法就是代入法.但是如果是先利用相应的关系式建立方程组,然后对点P和点Q的坐标进行解算,最后结合题目当中的一些其他条件,利用判别式来解算出题目的最后答案,那么这一种方法就是解出法.

这两种方法虽然在得到点的坐标时方法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利用了点在曲线上这样一个已知的条件,同时在解决其他问题的时候,这两种算法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三、在研究曲线方程的时候采用渐近线方程

在研究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时,如果是从平面解析几何方面开始的话,就可以先对双曲线的方程进行分析,然后再利用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这方面的知识,从而来引入渐近线的方程.

结束语

平面解析几何主要就是一门采用代数的方法来对几何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数学学科.它主要的方法就是利用数和形的对应关系,首先就是把形的问题转化成数的问题来进行研究,然后再把数的研究转化成形的问题来进行讨论.但是在曲线当中,很多的因素都会对几何的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就会使得线或者是点按照不同的方式来运动.而且方程和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是比较抽象的,中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是很好理解,所以这就要求相关的数学教师应该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所突破才能够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平面解析几何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黄展荣.培养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探索与实践[D].广州大学,2012.

[2]邓学宏.浅谈平面解析几何教学的思想方法[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6):35-36.

[3]罗天琦.数学软件在解析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9.

[4]曾磊.中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中职线上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中职数学;云班课

数学,是人类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理应接受必要的数学教育,进一步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进而形成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的基本素质,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的能力。数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价值功能之一是为专业服务,数学在学科中的工具作用很早就有了体现,特别是到了今天,几乎找不到一门学科一点也不使用数学手段。数学充当一切学科的工具,各种学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数字化倾向。中职数学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承载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对中职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进而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当前的中职教育中,学校对基础学科越发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障教学质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对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利用基于云班课进行混合式教学创新,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一、中职数学教学现状

虽然学生一直在学习数学,但是对数学没有深刻的认识,仅小部分学生明确知道学习数学能够培养思考能力、计算能力及空间想象力等,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数学,同时数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表现得也不是很明显,致使学生感觉不到也发现不了生活中的数学、身边的数学,进而在数学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中职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害怕,觉得学不会、学不好,没有学习的动力,加之数学教师一直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更注重对知识点的讲解,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觉枯燥乏味,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针对目前的学情,要吸引网络时代出生的新生代中职生的关注,中职教学教师就一定要采用新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否则很难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保证高效课堂的实施呢?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多次的调查分析,并参考其他学科高效课堂的教学经验后,发现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辅助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吸引学生关注,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对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施混合式教学

二、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当前,中职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困难,缺乏学习动力,对此,笔者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数学教学进行改革。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飞速提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已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线上教学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时间、空间限制,线上教学平台可以微课、慕课等,基于此,信息化教学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其中,慕课作为课堂之外的补充,能让学生享受免费的、开放的在线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通过课堂内外的学习提高了数学成绩,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有了信心,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能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对数学的持续关注与学习。近年来,专科升本科的学生逐渐增多,而这部分学生在升学考试,以及今后的继续学习中可以利用慕课提高学习成绩,即线上慕课的学习可以对其起到一种补习的作用,学生在寒暑假、实习期间都可以进行慕课线上学习,从而复习数学知识。慕课将数学课堂延伸到课外,跨越时空的限制,把育人贯穿整个学习生涯的全过程。因此,慕课作为数学课堂外的一种补充教学手段,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除了慕课之外,线下数学课堂教学中可应用的信息化手段也十分丰富。教师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几何画板等软件设计的数学资源库为平台,优化教育过程,以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同时达到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目标[1]。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如高拍仪、电子白板等进行教学,使得学习内容更加直观,学生更容易理解。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有效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教学环境更加轻松,学生更愿意参与中职数学的学习,并且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于情境的创设更加快速且有效[2]。针对信息技术在中职课堂中的运用,笔者尝试应用了云班课,如此,学生可以利用该平台在线上学习,并与教师讨论,增强了课堂的师生互动;同时还实现了翻转课堂教学。具体而言,翻转课堂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重构了课堂安排,可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优势互补[3]。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变为引导者,即教师变成了课堂的组织者,从而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理念。

三、基于云班课的中职数学混合式教学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职数学的教学形式趋于多样化,教学中教师应突破传统,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创新。对此,笔者尝试将云班课引入中等职业教育的数学课堂,这样既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笔者以中职数学“数列”单元教学为例进行教学实践的总结分析,以期提升中职数学教学效果,也为同行开展中职数学的混合式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云班课的教学功能

云班课是一款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学习平台。用户可通过下载登录,在客户端自主完成学习资料的下载、学校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云班课的功能界面可以开展丰富的活动,如问卷调查、头脑风暴、测试、直播讨论等,课程功能很强大,且可以设置多门课程,不同课程下可以新增不同的班级。教师建立班级后,可以进行班级管理,将班课号发给学生,让学生加入班级,班级管理界面可以添加各种活动,如签到、选人、抢答、讨论、课堂练习、问卷、评分、分组任务、直播、群聊、通知、评分等。另外,云班课不但具有互动功能,还具有资源功能,可以上传包括图片、视频、课件等形式的资源给学生使用。基于此,教师可采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活动。

(二)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实践

近几年,中职数学线上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才开始出现。换言之,在不同的学习平台上构建线上课程这方面,大学课程的慕课开发比较成熟,但中高职数学慕课的开发尚未成熟,关于中职数学慕课的文献研究较少,也没有供全国统一使用的中职数学慕课。中高职数学慕课的研究零散,其中周守成[4]提出慕课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进行教授的新的教学手段;徐金芳等[5]在《MOOC+翻转课堂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出提出通过将慕课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数学教学效果,进而实现有效教学。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使得移动学习和网络学习成为现实,而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混合式教学,这将成为未来学校教学模式的主要形式[6]。因此笔者将云班课教学平台引入课堂,利用云班课中职数学的慕课,实施混合式教学。笔者现以“数列”的混合式教学为例进行阐述,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笔者基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实施混合式教学。首先,做好课前准备,包括上传教学资源,如微课、课件等,并利用云班课制作慕课,让学生预习;其次,课中主要是利用云班课进行师生互动、现场测试,可以立刻得到反馈;最后,在课后,教师根据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讨论情况、问卷结果等,引导其进行总结。

1.课前。

笔者首先在云班课建立了数学课程,在课程中新增了班级,并将班课号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进入班级。在上课之前,笔者所在的教研室已经进行了集体备课,基于此,笔者将事先准备好的微课、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在云班课上,包括第七单元“数列”的电子版教材、相关微课,如“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并通知引导学生进行线上自学,即通过查看多媒体课件、观看教学微课,学习慕课,在这一阶段,学生主要是自主学习“数列”的相关知识点。为了使知识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笔者选用了大量的动画视频,如利用动画演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使抽象的符号变得活泼生动起来,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换言之,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呈现的知识点更加直观易懂,可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而为了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笔者设置了主题讨论活动,学生可以把不明白的地方放在主题讨论活动中进行讨论,从而提高学习主动性。

2.课中。

教师应立足云班课的功能实施线下课堂教学,首先可利用云班课的签到功能完成对学生的考勤,当学生进入课堂后,便要对学生课前学习存在的共性问题予以针对性的解答;然后围绕教学重难点内容开展各种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可采用案例剖析、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期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借助云班课的头脑风暴、答疑等功能,引导学生深化自主学习和研究,使学生实现自主思考、合作分享、达成共识。接着由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指导、点评,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进行巩固深化。值得注意的是,在答疑环节,教师可利用云班课的随机选人功能,调动课堂气氛。例如,在进行“对比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部分教学时,笔者立足云班课平台的功能实施线下课堂教学,先解决了学生课前预习遇到的问题,然后利用云班课的主题讨论功能了“比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异同”这一讨论主题,通过案例剖析法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思考、探究、合作。期间,笔者利用监控教学,通过分析学生的回复了解有多少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后还利用云班课的测试功能课堂测试,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测试内容笔者已经提前设置好,为了节约时间,测试以判断题和填空题为主,并且这两个题型测试结束后,学生可以直接看到答案。其中的一道测试题目为“数列1,2,3和3,2,1是相同的数列”,这是一道难度系数很小的题目,测试结束后,笔者在学习通看到90%的学生都回答正确,可见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数列的基本概念。由此可见,利用云班课的各项功能实施课中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3.课后。

在学习完新课之后,笔者了课后任务,包括课后作业与主题讨论,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作业是必不可少的,课后作业笔者布置的是同步练习,但是由于不一定所有学生都会写作业,因此还了相关的主题讨论,可以用来答疑,也就是不会写的作业的学生可以在主题讨论里进行师生互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笔者认为除了备课上课,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与评价同样十分重要,故笔者在课后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点?”“同学们,今天的内容你掌握了没有?”等,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与反思,并从中反思教学效果,从而可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前做好备课。

四、基于云班课的中职数学混合式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可从学习体验、学习效果和认可度三个维度来检验。在基于云班课的中职数学混合式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服务功能,注重教学能力的提高,做好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工作[7]。基于《中职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数学新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分析结果,笔者在以上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形成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性评价标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标准量化表”如表2所示。基于云班课的教学实践后,笔者对参与教学的班级学生进行了过程性评价,而通过分析学生自我评价和学习数据反馈可知,学生总体情况良好。对比传统授课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有显著提高,学习成绩也明显高于传统授课班级,可见基于云班课的中职数学混合式教学效果显著。

五、基于云班课的中职数学混合式教学反思

“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加丰富灵活,表现出多元共享的特点,基于此,教育信息化改革是当下教学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教学现代化的必经之路[8]。而云班课在中职学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信息时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符合国家对职业教育进行信息化和现代化改革的需求[9]。笔者将云班课引入中职数学课堂,通过实践发现,云班课提供了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相结合的一种实践,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0]。具体而言,通过利用云班课,教师教学变得很方便,能够节约时间,特别是由于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学生完全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同时通过教学互动,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云班课在教学反馈方面十分及时。虽然基于云班课的中职数学混合式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本次教学实践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混合式教学对教学环境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且要求教师的多媒体水平要跟得上时展,因此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同时,实践后很多学生反馈,线上学习时会受到网络因素如网速等的限制,因此云班课的使用要保证网络通畅。其次,混合式教学中,没有体现出思政育人。对此,今后在尝试混合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思政内容,进行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将爱国主义、科学人文素养、良好道德三观等思政元素,融入中职数学课程,让中职生明白数学强则科技强的道理,同时让中职生具备建设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感,从而激发中职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进而保持持续关注,提高学习成绩。教师在今后可以探索更丰富的教学模式,如采用基于“项目驱动式教学法+雨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体系,深度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11],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持续优化中职教学混合式教学。

六、结语

笔者进行了基于云班课的中职数学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目的在于在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先进理念下,更深层次地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由于职业教育设置有专业课和文化课,课程种类繁多,数学课堂教学受到课时限制,无法像初中和普通高中一样设置充足的课时,因此中职数学有部分章节在课堂上是无法进行讲解的,特别是针对对口中职升学的高考复习。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开发线上慕课,让学生享受免费的、开放的课程在线学习。具体而言,教师可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制作慕课,并在云班课平台上开发在线资源,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为中职学生,特别是具有升学意愿的学生提供帮助,这对学生的继续教育有着非凡的意义。信息化手段的进步、线上课堂的丰富性,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符合“三全育人”的先进理念。针对全面育人,笔者认为除了云班课线上教学,传统的讲授也是必要的,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手段两者灵活结合,实施混合式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能适应时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石永福.数学的信息化教育方法探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09-112.

[2]齐晓旭.信息化教学模式背景下高职高专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及策略[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9):279.

[3]任耕辉.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管理学”课程中的探索与思考[J].科教导刊,2021(33):100-102.

[4]周守成.“慕课”视角下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6(29):154.

[5]徐金芳,涂中元.MOOC+翻转课堂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1(39):152-153.

[6]周翔.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4):173-174,179.

[7]李瑜陈,莹镔林,炯智.云班课平台支持下的高职信息化教学应用研究[J].山西青年,2022(14):11-13.

[8]黄莹莹,陈永邱,诗铭.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J].大学,2022(14):145-148.

[9]孔维霞.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2(4):88-90.

[10]任欢.蓝墨云班课在化学实验实训中的应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3):171-173.

[11]阮雪景,李清清,韦秀梅.基于多样化混合式教学法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5):79-83.

中职线上教学范文第4篇

中职院校机械专业课程设置中,《机械制图》是其中较为基础的专业课程之一,在中职教育重要性得以进一步凸显的当代社会,如何构建中职机械制图教学高效课堂,值得每一名中职机械制图专业教师分析探究。本文围绕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实践,从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属性特点分析入手,重点总结构建中职机械制图教学高效课堂的策略要点,以资借鉴。

【关键词】

中职;机械制图;高效教学;要点

中职机械制造等专业在课程设计上,《机械制图》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由于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涉及到一些较为缜密负责的计量及计算内容,学生需要兼具机械绘图技能及极强的逻辑思考能力,最终落实到机械设计或制造图纸上[1]。而受制于中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等因素,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需要在教学模式上加以创新,打造契合中职教育特点的机械制图高效课堂,以此改善及提升中职机械制造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一、以激发及调动学生的机械制图学习积极性为目的,构建教学新模式

中职教学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围绕专业课程基础知识讲述及知识实践应用而形成一种教学模式或常态。以往中职专业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主导型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一方面有悖于中职教育注重实践性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受此影响,中职课堂教学收效不高。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涉及到较多的逻辑思维及抽象思维运用,需要学生充分调动学习热情,以此作为营造构建中职机械制图教学高效课堂的基础和前提。作为教师而言,其在设计机械制图教学计划,或确定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时,要充分顾及到中职机械制造专业学生的学习力,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跟进,构建融合专业性、科学性及充满学习乐趣的课堂教学氛围[2]。例如,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涉及到制图部分的基础知识,如点线面及其投影,内容较为晦涩枯燥,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其逻辑思维及抽象思维,该部分内容就成为中职机械制图学习的难点。此时,教师可以将教室的墙、面及学生的位置方位作为比喻对象,通过设置空间直线段及空间平面形的方式(如:以教室墙壁作为面,以学生座位作为空间点,以学生课本作为空间平面形),可以辅助学生总结制图中点线面及相应的投影之间的内在关系,再经由师生讨论交流,最终突破教学难点。

二、丰富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的方式方法,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经过实践验证,在教学收效上较有保证,例如,涉及到机械制图中的字体设置、零件装配图纸、制图的尺寸要求、图线的布局及画法、机械制图图纸的阅读等,早期教学环节形成的教学做法,如板书书写、板图绘制、线条设计等,都符合国家制定的机械制图标准范式。对这部分内容,教师应沿袭以往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制图严谨的思维意识。此外,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一些较为重要且抽象的知识点学生在理解上较为困难,例如,结构复杂体的模型制作、截交线及相贯线等,教师除了可以采用实例教学方法外,针对机械几何体截交线及相贯线,以及相应的投影画法等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使教学过程兼具图文多样性及视听综合性,如此就可以让学生在更加形象直观中获取相应的知识点,增进课堂教学效果。而在机械物体的内外部空间演示上,教师可以综合采用模具实例教学、多媒体教学、AutoCAD教学等多种方式,通过动画演示及步骤分解,使学生对机械复杂物体及元件的构成及绘图要点加以全面熟悉及掌握,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关联学习,尽快掌握AutoCAD软件使用技巧,达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分配及设计中职机械制图课堂线上线下教学内容

首先,在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环节,针对机械制图的基础内容及重要内容,教师应通过着重讲解的方式,在师生互动交流学习中,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针对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应更多采用精讲的教学策略。在线上课堂中,由于课堂讲授时间有限,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时间也较短,教师此时就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生源特点,摸清学生的学习能力状况,注重采用直达重点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式教学,将机械制图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进行集中讲解及突破[3]。作为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来说,机械制图是机械制造专业学习的基础及前提,教师在教学目标上应围绕提高学生的制图及识图能力设定,通过采用《AutoCAD》教学及机械制图交叉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能够通过混合学习,对相关知识点达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在对重点进行集中讲解后,教师还应趁热打铁,对学生理解过程中较易陷入误区,或在练习中较易出错的内容进行课上专项训练,让学生可以在线上课堂教学中就能够对本节课的重点及易错点加以深入理解[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教育重要性愈发凸显的新时期教育背景下,中职教学应在方式方法上予以丰富创新,在教学模式上进行重新建构。作为中职机械制图专业教学而言,其存在较大的教学及理解难度,中职机械制图教师要着眼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结合中职学生实际情况,通过教学手段的扩充,线上线下课堂练习的跟进,提高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的成效。

作者:姚园园 单位:泊头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陈艳.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论坛,2012,(20):30-32.

[2]刘颖.浅谈中职《机械制图》中徒手绘图能力的培养[J].装备制造技术,2013,(9):220-222.

[3]蒋春霞.浅谈中职机械制图与机械CAD课程的教学整合[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3,(11):3-4.

中职线上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 中等职业教育 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谢革新(1960- ),男,江苏江都人,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综合科科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教育社会学。(江苏 扬州 22520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09-03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提出:“把农村和西部地区作为工作重点……国家采取措施,扶持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并正式提出了实现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比例大体相当的“1∶1”目标。“普职比”是衡量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一地方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GDP”。国家一直在积极推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但是,当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依然步履维艰,处于相对滞后的局面,与国家提出的发展目标不仅仍距离较远,而且未见缩小的趋势,这不得不引起农村职业教育的决策者、研究者和实施者的深刻反思。

一、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优质学校布局不尽合理,农村地区数量偏少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农村中职学校,全国各地虽然具体实际有所不同,但整体上来说,中职学校的分布都不尽合理,优质中职学校更甚。农村地区优质中职学校数量偏少,已经成为阻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以江苏省为例,截止到2012年6月,江苏省通过三星级以上评估验收的中职学校有150所,再加上前三年为中职阶段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41所,全省共有优质中职学校191所。其中,苏南地区82所,占42.93%;苏北地区109所,占57.07%。与两地人口分布(苏南地区32548654人,占41.38%;苏北地区46111249人,占58.62%)相比较,可见优质中职学校布局与苏南苏北两地人口分布的匹配吻合度较好,相对误差小于2%。全省分布于农村地区的优质中职学校共99所,其中苏南农村地区36所,占36.36%;苏北农村地区63所,占63.63%。与两地农村地区人口分布(苏南农村地区18594559人,占32.70%;苏北农村地区38262049人,占67.30%)相比较,可见优质中职学校布局与苏南苏北农村地区人口分布的匹配吻合度存有一定的差异,误差不显著,平均相对误差为3.67%,小于5%。仅就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苏北地区而言,苏北农村地区人口占苏北地区的82.98%,但优质中职学校数量却只占苏北地区的57.80%,可见苏北农村地区的优质中职学校布局与苏北农村地区的人口规模匹配吻合度存有较大幅度的差异,相对误差为15.66%,大于10%。进一步分析整个江苏省优质中职学校在城市与农村的布局,城市地区共有92所,每百万人拥有4.2195所;苏南农村地区36所,每百万人拥有1.9361所;苏北农村地区63所,每百万人拥有1.6465所。由此可见,城市和农村两类地区优质中职学校布局与人口分布的匹配吻合度差异较显著,城市地区显著优于农村地区,而苏南农村地区也好于苏北农村地区。

(二)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质量明显落后

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质量直接反映了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准,反映了中职教育的质量和内涵。但是,目前农村地区中职教育的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质量仍然比较落后,与整体发展水平有显著差异。有关中职教育的各类技能大赛和优质课评比竞赛,可以从一个侧面较好地反映出中等教育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质量。笔者即以此为标准,对农村地区的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质量进行了横向考察与评估。以苏北农村地区为例,2011年苏北农村地区获得优质课竞赛一等奖22项,只占苏北地区(74项)的29.72%、整个江苏省(143项)的15.38%;获得技能大赛一等奖37项,只占苏北地区(105项)的35.24%、整个江苏省(368项)的10.05%。2012年苏北农村地区获得优质课竞赛一等奖20项,只占苏北地区(73项)的27.40%、整个江苏省(143项)的13.99%;获得技能大赛一等奖27项,只占苏北地区(110项)的24.54%、整个江苏省(386项)的6.99%。相比较而言,两年中苏北农村地区取得的成果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其落后程度愈加明显。结合前文所述的优质中职学校在苏北地区及苏北农村地区的布局进一步分析,2011、2012两年苏北地区和苏北农村地区中职学校在江苏全省1040个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和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中的获奖比例仅分别为34.81%和10.19%,与其优质中职学校布局所占份额(苏北地区和苏北农村地区的优质中职学校分别占江苏省的57.07%和32.98%)有较大差距,相对误差大于20%,按照统计学的概念已达到“大幅度”的显著程度。上述事实说明,苏北农村地区在优质中职学校布局显著偏少的情况下,其现有的63所优质中职学校在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质量上整体来说仍与江苏省其他地区优质中职学校存在显著差距,因此苏北农村地区中职教育在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质量上仍然比较薄弱。同时,不仅苏北农村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整体在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质量上比较薄弱,整个苏北地区的中职教育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质量整体来讲也同样比较薄弱,这可能与苏北农村地区拖了整个苏北职教发展的后腿有关。因此,必须不断努力扭转农村地区中职教育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质量明显落后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职教育整体的健康发展。

(三)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的比例仍不相当

国家早在2002年就正式出台了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1∶1”政策,《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码)中指出“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明确强调,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由此可见,“1∶1”政策是国家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以贯之的政策。2005年江苏省教育厅通过媒体宣布“江苏基本实现普职招生大体相当目标”,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各个地区的具体实际中已经完全贯彻落实,是否就真正解决了中职学校特别是农村中职学校的招生难的问题呢?据笔者所见,这项政策的执行情况并不尽如人意,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苏北农村地区某些市、县,已经被淡化、被变通,甚至被束之高阁。为了切实反映这项政策的具体执行情况,笔者对江苏省扬州市2012年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线上与线下学生数进行了统计。扬州市地处苏北地区,为省辖市,下辖宝应、高邮、江都、仪征、邗江、广陵6个县(市、区),现有人口4459760人,2012年全市有41212名学生参加中考。“线上与线下比”基本上反映了该市“普职比”的框架,并且是普职之比的下限,或称理论线,离上限、离真实的普职比还有一段距离,即高中线上人数中不选择就读高中的(包括选择就读五年制师范、职校和弃学的)不会超过5%,而高中线下人数中不选择就读职校的(包括选择复读初三、弃学务工及因身体、智力或非智力因素而失学的)可达25%。

统计表明,2012年扬州市全市中考学生数41212人,高中线上数25735人,线下数15477人,“线上与线下比”已经达到1.66∶1。具体来说,宝应县中考学生数7727人,高中线上数4996人,线下数2731人,线上与线下比1.83∶1;高邮市中考学生数7612人,高中线上数4750人,线下数2862人,线上与线下比1.66∶1;江都区中考学生数9033人,高中线上数5255人,线下数3778人,线上与线下比1.39∶1;仪征市中考学生数4844人,高中线上数3083人,线下数1761人,线上与线下比1.75∶1;邗江区中考学生数4012人,高中线上数2660人,线下数1352人,线上与线下比1.97∶1;广陵区中考学生数7984人,高中线上数4991人,线下数2993人,线上与线下比1.67∶1。经统计,扬州市整体的“线上与线下比”已经达到1.66∶1,也就是说,扬州市“普职比”应该高于1.66∶1,即便就算是1.66∶1,与“普职招生大体相当”也有一定差距,而且其所辖的6县(市、区)中也只有高邮市、江都区达到或高于1.66∶1的水平。以普职比水平最高的江都区为例进行具体分析,该区划定5255人在高中录取资格线上,线下留给中职学校的招生空间有3778人,说明该区在制定招生计划时就已突破的“1∶1”的概念。当然,当地教育部门可能认为1.39∶1已经属于“普职招生大体相当”的范畴。但是,事实上,线下的这3778人中,由于种种原因成绩较差的居多,因而失学不上、弃学外出务工的比例会比较高,另外一些成绩稍好一点、比较接近资格分数线的,如果家境允许,很可能会选择复读再考。按照线下人数中未选择就读职校的占25%来估算,线下3778人中能够就读中职学校的理论数字应是2833人,而线上5255人中即便有5%未选择就读普高,那么普高招生数仍为4992人,此时4992人与2833人的“普职比”为1.76∶1。这也就是说,即便计划制定时的“普职比”为1.39∶1,教育部门可以自诩达到“普职招生大体相当”的目标,而实际的“普职比”仍会大大突破“大体相当”的范畴。笔者还对同样地处苏北地区的盐城市作了调查分析,同样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由此可见该问题的普遍性和严峻性。

正是由于生源数量越来越少,中职学校的生源大战越演越烈,其激烈程度甚至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在这场生源大战中,农村中职学校的劣势地位明显,为了在生源大战中分得一杯羹,很多农村中职学校一切工作都以招生为核心,不惜压缩本已可怜的用于教学环节的经费,投入本已捉襟见肘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年复一年的生源大战致使农村中职学校的价值理念逐渐发生倾斜,将内涵建设抛于脑后或仅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口号,对教师的使用和评价一切围绕招生、取决于招生,学校的软硬件建设、教师教学等都处于应付和敷衍状态。这样的后果是,农村中职教育对社会的吸引力不增反减,农村中职教育的发展进入恶性循环,为招生做出的动作一年比一年大,招生的成效却仍一年比一年差。

(四)流生现象严重,给普职比目标的实现增加困难

流生问题一直是农村中职教育耿耿于怀却不愿示人的隐痛,农村中职教育的流生远超出普教和社会公众心目中一般意义上的流生概念,而且也不容易有效减少和预防,因而农村职教管理者和农村教育行政机构不轻易统计、公布农村中职的流生数量和比例。在笔者能够查阅到的所有关于农村中职教育的文件中,均未发现有关某地农村中职流生数量和比例的调查与统计。与农村职业教育不同,农村基础教育的流生问题却时常被关注,由此也可见农村职业教育的弱势。笔者通过对扬州市江都区(原江都市,2011年11月撤市设区)中职教育流生问题的跟踪调查,总结出流生产生的几种情况:一是已经确认报名上职校并且也办好了所有手续,开学时又来退学退费的,即没有真正进入中职学习的流生(虽然他们未正式入学学习,但其报名手续完备,已取得了中职生的资格,因而完全可以作为招生名额上报,纳入招生普职比中计算),占8.24%;二是从入学后到第一年内的中职流生,占13.14%;三是从入学一年后到第二年内的中职和从入学一年后到第三年内的高职流生(中职第三年实习,视为没有流生,不作统计;高职的第一、二、三年视为中职阶段,按中职进行统计),占8.05%。也就是说,江都区中职学生从报名取得学籍到完成学业的全过程中产生的流生共占29.43%,接近三成。这一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同时走访和了解了苏北地区其他几个县(市)的农村中职教育机构,均有类似的流生情况。在普通高中招生较大幅度超出计划的前提下,农村中职又存在比较严重的流生问题,这使得本来就有较多泡沫的“普职比”水平进一步大打折扣,给实现“普职比大体相当”或“1∶1”的目标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调动社会力量办职教

在我国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不能继续套用普通教育的发展模式。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联系紧密,正因为如此,职业教育同时也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长期以来,农村社会普遍只重视普通教育的发展,而忽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得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成为事实上的弱势教育。对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仅仅依靠政策扶持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走市场化道路,增强其自身的造血功能。要打破教育行政部门独家主办农村中职教育的惯例,引入市场机制,推动农村职教办学体制深刻变革,进而逐步实现管办分离。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职教的独家垄断、自办自管,既容易滋生教育腐败,也不利于农村职教与产业结合、与企业合作,不利于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因此,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调动社会力量办职教,在明确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职教办学责任主体的同时,提倡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为此,国家1996年起施行的《职业教育法》已明确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适应农村经济、科学技术、教育统筹发展的需要,举办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开展实用技术的培训,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鼓励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中也明确提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指导并支持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型界限,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办学效益”。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再次强调:“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

提倡农村职教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意义,其一,并不是甩包袱,而是进一步转变政府的教育行政职能,明晰职责,革除制约农村职教健康发展的体制障碍,突出县级教育行政对农村职教发展的管理功能、服务功能和督导评估功能,减少对职校的不必要干预,而集中精力通过规划、计划、审计、督导、预测、评价等手段来加强对区域内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督导和管理,通过加强对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制定适合农村实际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逐步形成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从而有力地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其二,并不是不重视,而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现资源、机会的合理配置,在明确办学责任主体――县级人民政府不动摇的情况下,逐步实行管办分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中职学校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农村职教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从而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其三,并不是减少投入,而是在保证公共财政足额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投入渠道,合理吸纳社会资金,并提高投入的针对性、有效性。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有效提高农村中职教育的吸引力。要真正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吸引和留住优秀的职教师资和人才。对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企业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农村职教机构享有与原教育部门公办职教机构同等的待遇,非公办职教机构的属性不影响其聘用的师资的属性。非公办职教机构可以通过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人事部门公开招录与聘用享有公办正式教师待遇的师资,师资的人事管理统一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绩效工资的基础性部分由县级公共财政负责,奖励性部分由师资的聘用单位――各类农村职教机构自行负责。这样既有利于促进优秀职教师资和人才向农村各类中职教育机构流动,激励教师和优秀人才长期地献身于农村职业教育,又有利于减轻各类非公农村职教办学机构的财政负担,提高非公农村职教的办学效益和办学积极性,使之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改善办学条件上,从而增强农村中职教育的吸引力。

(二)引入市场机制,打开农村公办中职学校深刻变革的突破口

在提倡农村职教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同时,还有一项紧迫的任务,即实现对现有农村公办中职校的深刻变革。如果只是修修补补,将无法真正解决长期以来阻碍农村中职教育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要实现深刻变革唯有引入市场机制,借助市场经济的力量,打开对深刻变革起先导效应的突破口。笔者认为,对现有农村公办中职学校进行改革的突破口应是在办学模式上,应对现有的农村公办中职学校实施有效的办学模式变革,即在不改变农村公办中职学校办学性质和办学主体的前提下,将市场机制引入校外职教组织(行业企业、民营私立职教培训机构或城市的高等、中等职校等),以教学团队的形式受委托承办(或称承包)一个或几个专业的教学运作,或者参与专业办学。承包范围应包括所承包专业从招生、注册到实习、顶岗、毕业、就业等完整的教学流程。委托承办一个或几个专业的教学运作属合作办学性质,对外仍是一个学校、一个法人,对内是承包关系,不改变公办学校的政府所有权。委托办学须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备案,农村中职学校与承包方(校外职教组织)签订承包专业的委托办学合同,承包方(校外职教组织)依法取得相应的合理收益。承包方所承包专业的教学团队应由学校和承包方共同组成,学校公办教学人员应占承包方教学力量的1/2以上,占承包方教学工作量的1/3以上。承包式合作办学不仅享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农村公办职校的政策与资金支持,而且极大地调动和赋予承包方办学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承包式合作模式可极大地促进学校教师的市场经济意识、改革意识、质量意识和现代职业学校意识,促进教师在改革中成长,促进学校自觉摒弃靠计划经济方法和行政手段垄断生源、排挤非教育部门办职教的做法,走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内涵式发展、科学发展之路。学校和承包方发挥各自的优势,为了一个学校、一个品牌和一个目标,拧成一股绳,最终实现承包方、学校和地方政府的三方共赢。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是其他一系列重要改革的基础,办学模式深刻变革的实现将为农村公办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等一系列关键领域的深刻变革扫清障碍并提供推力。根据笔者的了解,目前这种模式合作办学成功的案例在苏北地区已经不是个案,但由于当前在政策和认识上尚未完全到位,因而未能见诸学术媒体。这一来自于底层的改革实践给笔者以极大的启发。

(三)改变投入方式,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引导农村职教健康发展

2011年10月,教育部、发改委、农业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11]13号)中明确提出:“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农业职业教育投入……依法督促农村、农业职业学校举办者按时足额拨付办学经费……各地在安排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时,要重点支持农村、农业职业学校。”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已成为国家的政策和社会的共识,这是不争的事实。当然,这种“加大”不应只是模糊的概念和表述,而应足以有利于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这就要考虑如何投入的问题,我们认为,必须要改变投入方式。教育投入的目的,一是维护教育公平,二是促进教育发展,二者兼顾。改变教育投入方式就是要能够更好地实现促进教育发展的目的,特别是促进教育的内涵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投入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经济杠杆作用,既规避教育腐败的产生,又促进农村职教质量的提高,既兼顾促进教育公平,又兼顾促进内涵发展。为此,我们建议将公共财政对农村职业教育总投入的一半以生均经费和教师基础工资(绩效工资的基础部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的方式划拨,另一半则通过考察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在各级教育行政、教研机构、教育评价机构组织的督导评估、考察考核、师生竞赛中取得的成绩),以奖励的形式发放。公共财政以生均经费和教师基础工资方式划拨给职校的一半要与职校的师生数量挂钩,以满足农村职校的办学成本需要;公共财政以奖励形式发放给农村职校的另一半(按省级范围或者市级范围统筹)总额应该与按生均经费和教师基础工资方式划拨的部分持平,但是不与学校的规模挂钩,只与学校的质量挂钩。所获得的奖励性公共财政资金除用于对教职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和对师生的奖励之外,剩余部分则作为农村职校的办学收益。这样便使得农村职校的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与公共财政投入挂钩,使得农村职校逐渐由注重规模发展转变为注重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Z].2002-09-24.

[2]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人民教育,2010(17).

[3]李挥.江苏基本实现普职招生大体相当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6-03-17.

中职线上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职;“O2O”模式;游戏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0-0059-04

一、引言

2014年浙江省出台的《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提出选修课模块教学时数原则上不能低于总时数的50%,同时指出“优化选择性课程体系”、“打造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体系”等要求,该方案将选择性课程建设提升到重要地位,同时也提升了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因而,中职学校势必将打造更吸引学生眼球、更符合学生兴趣、受众面更广、更有利于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选择性课程为课程改革方向。

毫无疑问,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教育信息化将会助力中职课改的顺利实施。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又将进一步激发教育领域发生更深入的变革和创新。“互联网+教育”不仅需要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教与学,也需要线下活动对线上活动的补充和拓展,更是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有机融合。

《咖啡技艺》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兼备的技能课程,原是酒店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一直以来很受欢迎。根据课程特点,将该课程开发为一门校本特色网络选修课,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开放。2012年起,学校着手开发了《奇妙咖啡之旅》游戏化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将咖啡技能学习虚拟化、游戏化,不仅解决了实体实训室资源有限的问题,而且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做中学”、“玩中学”。该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为选修课的开设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学生可以通过游戏化学习平台在网络上学习。同时,该课程实践性要求很高,学生必须通过实操才能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因此,该门课程很适合以O2O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

二、操作策略

如图1所示,O2O课程教学实践是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课程教学实践。

O(online线上):学生线上通过《奇妙咖啡之旅》游戏化学习软件、微课教学资源、虚拟互动社区,学习咖啡基础知识和技能,完成由初级咖啡师到高级咖啡师的晋级过程。

O(offline线下):学生线下根据教师提供的实践计划进行各种咖啡技艺的实操,参与咖啡服务实践巩固咖啡技艺。

2(to线上线下交互):线上学习情况指导线下教学策略;线上激励机制和线下学习奖励机制互通;线上虚拟社区展示线下优质作品。

三、教学实践

2014年秋季学期,学校开设了第一期《咖啡技艺》选修课,学生报名非常踊跃,有将近120名学生参与报名工作。由于是第一期处于试验阶段,因此在人数上做了一定限制,从报名人员中随机摇号产生了30名学员。经过两个多月的线上和线下学习,共有24名学员完成了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的学分,部分学员晋级到了中级、高级咖啡师,学会了使用法式滤压壶、摩卡壶、滴滤壶等器具制作咖啡,并成为了学校咖啡服务的主力军。

1.O(online线上)

具体来说,学生在线上通过《奇妙咖啡之旅》游戏软件平台进行咖啡基础知识的学习、模拟咖啡制作技能训练(见图2),同时还能在平台上的竞技场中规定时间内PK各种咖啡制作技能获得积分和提高排名(见图3),在虚拟社区和同学、老师进行有关游戏闯关技巧和咖啡相关知识的交流。

由于有些较难的咖啡制作技艺仅仅用游戏的形式无法完全体现出咖啡制作中的细节微妙之处。因此,在游戏平台中加入了微课资源,并在视频中设置了测试题以检查学生对微课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在看完微课后可以重新回到游戏中进行虚拟实操,增加微课资源较好地解决了学生课堂实操时易出现的细节问题。

平台的后台系统记录了学生线上学习的所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来指导教师在线下的教学活动开展。以跳舞拿铁咖啡制作为例(见图4),共30人参与了“跳舞拿铁”的网络课程学习。学生出错环节,在备器环节出现错误共35次,在放滤网盖的环节出现错误共2次,在取细、中、粗度咖啡粉时出现了14次错误,选择不同温度的水时出现了9次错误,咖啡萃取时间的选择出现了55次错误。

在软件中放置了相关操作的微课视频,并设置13道测试题(其中法压壶咖啡5题、手动打奶泡5题、牛奶咖啡分层3题),用来检验学生观看视频效果。在观看法压壶咖啡的视频制作时,30%左右的学生答对了所有题目。他们基本掌握了法压壶咖啡制作的要领,仍有小部分学生(约9.1%左右)在对法压壶的结构、法压壶咖啡的特点、法压壶咖啡操作步骤、法压壶咖啡所使用的水的温度等方面理解错误,18.2%的学生对法压壶咖啡适合的研磨程度选择错误。

第三步骤将咖啡加入到打完奶泡的牛奶中进行分层,所有参与的学生都获得了100%的准确率。这说明本视频在对跳舞拿铁分层原因、分层内容及吧匙作用对学生传达地比较到位。

2.O(offline线下)

在线下环节中,教师根据线上的数据,针对不同学习情况展开教学指导。以学员分层、学习目标分层及任务实施分层为特色,采取注重个性化、富有针对性的分层式教学方法,从学生学情出发,展开差异化、定制化教学,使每一位学生在咖啡技艺上有所提升。从一学期的实践情况来看,主要采用以下三种不同的课堂教学策略。

(1)课堂检测式

任课教师采取的第一种教学策略是课堂检测式,指在课堂上以检测的方式对学生在网络学习的情况以量化指标进行考核评价,这种形式对游戏平台中相应的虚拟仿真咖啡制作过程要求较高,适合较简单基础的咖啡制作训练。以《奇妙咖啡之旅》中单品咖啡的制作为例,游戏中完整地重现了使用意式全自动咖啡机来制作一杯单品咖啡的过程,游戏步骤清晰明了,和实操的契合度极高,即使没有微课教学资源辅助,学生也可以较好地掌握该技能。

(2)示范操作式

示范操作是笔者在咖啡选修课堂上所采用的第二种教学策略,即在学生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后,首先对学生展开一定程度的讲授指导,再由学生参加测试,同样以量化考核的指标加以评分。示范操作较适合难度中等偏上、游戏中无法体现咖啡制作细微之处的教学内容,如对打奶泡的合适力度和程度的把握。

(3)资源整合式

资源整合式是指采取线上微课教学资源+后台数据资源,线下要点提炼+测试式的策略。教师参考游戏软件后台管理数据,分析学生在游戏中的薄弱点。该策略适合难度较大的咖啡制作技能。例如跳舞拿铁制作,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学生在线上总体掌握情况,在确保基本掌握后再进入实操室进行操作。教师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学习策略,如表1所示。

3.2(to线上线下交互)

O2O互动是指线上到线下、线下到线上的双向互动。互动模式包括线上学习情况和数据反馈指导线下教学策略,线上激励机制和线下学习奖励机制互通,线上虚拟社区展示线下优质作品等内容。

线上学习情况和数据反馈指导线下教学策略,不仅仅是上文提及的个人学习过程记录,还包括对整个班级学生一个学期内所有线上情况的记录数据(如图5所示)。

线上激励机制和线下奖励机制互通具体指线上积分可用于线下实物兑换,如一定的积分值可兑换教师亲手调制的一杯咖啡,提高学生线上学习获取积分的积极性。线下的学习活动所获得的奖励可用于线上购买装备、丰富虚拟形象,如在学校咖啡馆里进行咖啡服务可用来增加线上的积分。

目前已在筹备创建线上《奇妙咖啡馆》虚拟社区,设置咖啡作品墙和咖啡梦想墙,作品墙展示线上的虚拟咖啡作品和线下实践作品,咖啡梦想墙展示线下采风的咖啡照片(如图6所示)。

四、选修课的特点

1.自由学习,灵活晋级

游戏化咖啡选修课的特点之一为学生学习时间的自由度和游戏中学生闯关晋级的自由性。学生可以选择任一时间自由反复地学习咖啡网络课程,体验咖啡游戏,也可以在游戏中的竞技场平台中任选一款咖啡(法压壶咖啡、摩卡咖啡、滴滤壶咖啡等)进行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充分自由。另一方面,不同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可以自由重复学习某一薄弱环节,从而达到更高效地学习。咖啡游戏中学生完成线上任务和线下实训测试后可以向高一级晋升,且排名会出现在游戏中,可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竞争机制,促进学生学习。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习得情况晋级,学生的积分、等级也反映出学生对咖啡课程和咖啡游戏的兴趣度和掌握度。

2.高效管理,差异管理

游戏化咖啡选修课程可以帮助教师更高效地开展课堂管理、课后管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差异化管理。教师通过游戏后台系统,可以查询到学生完成任务的积分、学生参加理论测试的分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些奖惩措施,可激发先行学生的学习热情,督促改善后进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游戏平台中测试的数据分析,教师可总结出学生在知识点掌握的薄弱环节,便于在线下课堂中及时指正,也使得教师在开展线下课堂的教学时教学目的更明确,教学效果更明显,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3.寓教于乐,调节性强

游戏化学习又叫做悦趣化学习,是一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找快乐的方式,是让学生感受到游戏的趣味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特别在游戏化咖啡课程开展前期,学生对咖啡课、对咖啡游戏的好奇心、兴趣度尤为明显。游戏化学习课程相对于传统的书本类、教条类的知识点更有趣味性和吸引力,例如《奇妙咖啡之旅软件》中关于咖啡豆、咖啡壶等的文字知识部分,由于和传统课本教材的知识点介绍并无太大差异,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很容易翻页或忽略,所以一款吸引人的游戏设计应该尽量避免大量的文字信息,而以视频、情境模拟等形式取代。又如《奇妙咖啡之旅》游戏中原来法压壶咖啡的分步制作图示,而现在采用了现场实际操作法压壶咖啡的视频,后者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助力性更加明显。

五、结束语

根据《咖啡技艺》一期选修课的教学经验总结,针对一期出现的问题,将进一步对线上的游戏软件、微课资源、虚拟社区等模块继续丰富、完善。对线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调整、改革,以期最大化游戏化学习软件的作用,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与学,为中职领域“O2O”模式的教学实践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魏婷,李艺.国内外教育游戏设计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9(3):67-70.

[2]恽如伟,李艺.面向实用的电子教育游戏界定及特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8(5):75-78.

[3]丁荣涛.面向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游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6):101-103.

[4]尚俊杰,蒋宇,庄绍勇.游戏的力量:教育游戏与研究性学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韩婉秋.教育游戏在职业院校教学中应用价值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3(22):152.

[6]叶展,叶丁.游戏的设计与开发[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

[7]朱海静等. O2O教学模式设计与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4(9):114-115.

[8]何运峰.中职微课在O2O教育模式下的应用[J].职业教育,2015(2):61-62.

中职线上教学范文第7篇

一、工作目标

针对我县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作用,统筹利用各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开放性、公益性网络直播平台,尊重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发挥学校和师生能动作用,整合适配的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电视、家庭电脑和智能终端等,有计划有组织开展“一校一策”网上教学、在线授课(听课)、资源点播和线上辅导、讨论、答疑等教学活动,指导家长督促学生延期开学期间在家学习,实现学生“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要求,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

二、工作原则

(一)统一实施。市教育局(市教育学院)负责全市中职学校网上教学活动的统筹规划、协调调度。县教育局负责本地中职学校网上教学活动的监督落实、技术指导和跟踪管理。中职学校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省和学校在线课程平台、以及其他在线教育平台和教学资源,负责本校网上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二)精准施策。中职学校充分利用本校教育信息化资源和教学资源平台,按照“一校一案”和快捷、易用、实用、普惠的要求,优先选用本地、本校应用成熟的平台开展网上教学工作。科学调整课程计划和课程安排,切实有效组织教师开展网上备课、授课、答疑辅导、作业批改等,确保网上教学活动安全有序、务实高效。

(三)确保质量。中职学校要充分考虑城区、农村等信息资源差异化,制定差异化办法和解决措施,灵活开展网上教学活动。不得组织线下集中学习和集中培训,减少人员流动和接触,确保师生安全。

三、组织实施

(一)落实“疫情防控为主”要求。把保证广大师生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把实现“延迟开学不停学、不停教”作为重中之重,最大限度实现中职学校春季延迟开学不停学、教学计划不缩水、教学标准不降低,教学活动覆盖全体学生。2月17日前,中职学校要制定网络教学计划(方案)、课程表,做好自有自建自选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和安排部署工作,完成网络平台班级、科任教师、学生等组建工作,并将教学计划、方案等上传至学习平台,做好学生网络学习的准备工作和教师网上培训、备课。2月24日前,做好开展网上教学所有准备工作,并按照调整后的教学计划适时启动实施网上教学活动。中职学校在原计划的正式开学日之前,不得提前开始新学期课程网上教学,可安排一些疫情防护知识、心理健康辅导、寓教于乐等方面的网上学习内容,确保学生度过愉快的假期。

(二)强化“网络资源”共享机制。中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先借鉴,再研发”办法,首次开课可选择国家、省级在线课程平台免费开放的在线课程或在白城市职业教育微信群中推荐的平台(如高教出版社、智慧树等中职学校学习平台,可自行遴选)免费中职通识网络课程,减少首次开课任课教师工作量和难度。学校信息化管理部门应为网上教学和相关培训做好必要的技术准备和技术支持,确保线上直播授课、同步课堂、自主学习、考核评价等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提前做好网络平台应用测试。

(三)做好教学有序衔接。中职学校制定网络教学计划、方案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尽可能保障能开即开的前提下,以中职学校必修课程(基础模块)为主,做好跟踪考核工作。学生线上网络学习要留痕、存档,与学期“正常开学”的教学工作有序衔接。延期开学期间,一律暂停组织包括毕业实习、技能竞赛实训等所有的实习实训活动,不组织不参加任何人员密集的各类活动。学生应通过学习平成任课教师要求的学习任务,及时与任课教师进行互动交流,确保学习质量。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合力。中职学校要做好线上网络教学的调查摸底和宣传工作,强调家校密切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导家长积极配合提前做好网络教学的准备工作,督促学生按时参加网络教学、完成网上作业,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防止沉溺网络和电子游戏。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教育局成立县延期开学期间中职学校网络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教学计划安排和教学内容安排,健全相关配套措施,中职学校、教师全面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并根据教学实效对相关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二)做好教师培训。学校要加强对一线教师的网上教学指导培训,按批次开展多批次远程培训,提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实效。市教育学院、县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要做好相关业务指导和服务保障工作。

(三)强化监督管理。市教育学院、县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要加强网上教学的监督管理,网上教学要做到有计划、有课表、有教案、有作业、有答疑、有作息时间表。学生网上学习时间暂定为:上午时间(教学指导时间):8:00—11:00;下午(自学、答疑、作业时间):13:30—16:30。中职学校、任课教师要提前一天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给学生推送学习任务、指导重难点和有关要求。要指导学生在家学习,按时完成作业,每天对学生作业进行批阅指导,并及时反馈结果,通过网络答疑解惑、纠错。

(四)建立奖惩机制。市、县级教育部门、教师进修院校加强对网上教学工作检查监督,将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各学校将教师组织、参与网络教学相关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对为推进全市网络教学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学校要加强教学工作的督导检查,严禁网络教学工作流于形式、对学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借机搭售其他商品和服务、商业广告进校园进网络空间等违法行为,保证网上授课活动科学规范、安全有序。出现问题的,视情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中职线上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化学 慕课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b)-0207-02

近几年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化学基础不扎实,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学对象,另外虽然在教学中我们也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但是教学手段仍显单一,教学和学习双方都比较被动,这大大影响了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结合教育前言,利用高效生动的教学手段,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1 教学手段的改革

1.1 慕课

慕课是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慕课在2012年高等教育领域,开始掀起教改热浪。而这种改革浪潮对教育界的影响也令教育工作者对改革能够更加理性的思考,认识到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扬长避短,利用有利的教学资源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升级,结合先进的课堂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手段,中职教育也可以探索基于慕课背景下的“融合式”化学教学改革。

慕课通过更加立体的教学方式以及全面性的课后延伸对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弥补,但慕课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面对生源差异以及学生主观学习意识差等问题无法全面保障教学质量,与此同时还存在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线下讨论无法满足课程需求等问题,因此翻转课堂从理论上讲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应用于实际中效果却差强人意。

1.2 线上教学方式的有效应用

我们在传统课堂和慕课课程基础上,通过对教学管理以及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优化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在线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且针对学生存在的差异化特点,在线上提供不同的帮助。而在线下教学,即课堂教学中,则通过开展团队合作、课堂研讨的方式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活跃的气氛下更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热情。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线上完成,或者将自己的经验、感悟上传到学习平台同其他人一起进行交流。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鼓励学生线上交流,例如依照学生的线上课程完成度以及分享内容的多少给予学生平台活跃度或相应的积分,并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评价基础。

为促进传统课堂的有效改进,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保证线上教学方式的有效应用,对学生的考核也可以分为线上考核和线下考核。线上考核可以以学生在线完成作业的情况以及对教学资源的搜索情况以及自身有价值资料的上传情况、平台的活跃度等为基础。而线下成绩则以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线下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三方面为基础,以此全面推进课堂、线上双重发展的教学模式。

1.3 新课堂的基础――自主学习

同传统教学中的预习以及自习不同,这里所提到的自主学习是具体的具有指导性的自主学习。需要以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进行规划的。传统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质量无法测评,是不可控的,但是新型的自主学习是具有规划性的,学习资源以及学习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也可以随时咨询教师,这种学习模式是可测评的。

2 适应学生发展,实现多样化教学模块

2.1 引导学生对课程进行自主选择

对化学课程进行模块化设定,学生可以依照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需要选择不同的课程模块,这种自主性较大的选择型学习方式更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但是需要注意,这种模块的设置不但要以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为前提,还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爱好、关注点以及未来发展的能力、潜力等,以此正确的引导学生对课程模块的选择和对自身学习的安排。

2.2 创新教学方式

过去的传统教学中,对于化学教学中较为抽象的问题,教师大多依靠口述、板书、挂图以及幻灯片的方式进行讲解。这种方式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但是对于学生,由于理解能力不同、化学基A不同,因此对新知识的吸收程度也不同。并且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也打,无法独立思考。但是若教师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学手段,则课堂教学质量能够大大提升。例如,在讲到原子结构时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小球分别代表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然后制成动画,模拟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通过闪烁的方式及叠加的手段,展现电子云的特征。在比较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这两个概念时,动画模拟甲烷和氯气如何断键,氯原子与碳原子形成新键;乙烯中碳碳双键断裂,两个氯原子分别接到两个碳原子上,通过动画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两个不同的反应机理。尤其是有机化学的教学中,由于有机化学内容繁杂琐碎,其有机反应相对较多,教师在讲述新知识之前若能够通过多媒体对上节课内容进行温故,则能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也容易形成知识框架。并且利用多媒体教学以录像的形式对有危险性、危害性的实验进行展示,不但可以达到了教学目标,而且还保护环境,同时也是对学生身体健康负责。比如,在Fe的翠花作用下,液溴与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但是液溴会挥发有毒害的溴蒸汽,通过影响展示的方式不但能够在操作过程中对操作重点以及实验细节进行放大,录像的旁白介绍也可以让学生清晰的了解到实验的目的和内容。

3 加强教学反思

3.1 通过活动对学生思考化学问题加以引导

中职化学新课程体系中“化学与生活”模块是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要联系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在组织学生学习“环境保护”这一节内容时,先把教材的设计意图向同学们做了介绍,在学生明确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及保护环境的意义后,提出“请你介绍一种环境污染的现象、形成原因及产生危害”,要求分小组进行准备(双休日),并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组织进行,考虑到有的同学上网查找资料不方便,笔者印发了相关的材料供学生参考。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准备,该次活动成绩记入平时成绩。

3.2 创新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未必要按部就班,例如,做浓度对化学反应影响时,笔者见有教师作如下改进,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浓HCl和稀HCl,同时放进大小相同的Zn粒,迅速塞好带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上端系一塑料袋,袋内不留空气),2 min后,盛有浓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可膨胀70~80 mL,而盛稀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却膨胀不到10 mL,经过改进,实验可见度大,对比性强,定量性好,需要说明的问题简单明了。

4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中职教学质量的提升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中职化学教学必须摒弃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采用引导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去自我理解和思考所学习的知识。并采用更加新颖、趣味性更强的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中职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心炜.中职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法的探索和分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5):62-64.

[2] 朱利华.中职化学探究式教学法的探索和分析[J].考试周刊,2014(32):155.

中职线上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中职数学课程教学 教学现状 反思与改革 以生为本

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数学方面尤其突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运算能力较差、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发达、实用能力欠缺等情况普遍存在。如果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就必然会产生“教者烦,学者厌”的局面。因此,中职数学教学正面临着学生起点低、差异大、厌学现象严重,教师抱怨现象突出、急躁情绪明显等种种困惑与挑战。对中职数学教学进行反思与改革,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完成从“学数学”到“用数学”的观念质变,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中职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1.学生被动厌学。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既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的标准,又没有达到中职学校的招生录取条件。他们的学习基础差,教学内容很难听懂,从而产生厌学情绪。由于厌学,导致其成绩更差,最后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结果产生“基础差厌学成绩更差更厌学”的恶性循环。

由于受社会、家庭和网络环境的影响,一部分中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习动机复杂。不少中职学生不仅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就连来中职学校读书也是为完成父母的意愿。加之个人理想、人生理想的差异,其学习动机完全是被动的、低层次的。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普遍不喜欢学数学,对数学不感兴趣,认为“老师上课就是为了让我做数学题”的大有人在,很少将数学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与专业课结合学习也很少,这几乎脱离了职业教育的本质,无法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2.教学方法陈旧。

中职学生虽然不面临普通高考,但其数学课程仍然在统一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评价标准的驱动下进行教学,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层面上。任课老师的教学不依靠数学本身的魅力去调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是采用一些硬性方式去强迫学生学习。教学方法是传统讲授法,只专注于知识传授,忽视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环节,严重割裂了数学与生活的本质联系。以模仿、记忆、做题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的训练成为空谈,不仅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而且扼杀了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教学理念落后。

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大多任务繁重,有的既担任数学课程的教学、高职高考的补习,又担任班主任等其它工作。因此,数学教师很少有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进修的时间,自身不能与时俱进,更缺乏对数学课程和教学方法的科学研究。在教学观念上,不少教师认为“数学就是要学会做题”,教学就围绕“例题练习例题练习”,不断循环。因此,学生对于数学就产生了这样的观念:学好数学就是要多背例题、多做练习、会做题;部分教师也认为:“只要记住数学公式,会用数学公式解题就行了,不需要弄清公式的推理过程。”等等。数学教师教育观念的落后、教学方法的陈旧使得学生数学学习与专业课程相脱离,教学效果的欠佳致使其不能更好地为专业课程服务。

二、中职数学课程教学的反思

1.做好衔接性教育。

进入中职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基础差、学习准备不足,这些学生入校后,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很不适应,直接影响了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因此,在学生刚入校时,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等做一次全方位的“补课”,这主要是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促使其提高学习兴趣和基本能力,以更快更好地适应中职学校的教学,顺利达到中职学校教学目标的要求。例如,在开学之初,将实数、代数式的概念及运算,方程及方程组,平面直角坐标系等内容作为衔接性教育的重点,通过这部分的学习,来达到初中与中职的教学内容相衔接的目的。

2.区别化教育。

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数学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上采取区别化分层教学。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从低到高来编制数学大纲、教学内容上实行层次组合、教学进度与课时计划允许弹性来建立区别化教学大纲;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教学要求,使他们在知识方面分别达到识记、理解、掌握的层次,在能力方面分别达到模仿、学会、综合运用的层次来设计区别化教学目标;通过量力而行,实行提问、练习、作业层次化等区别化教学组织策略,使学生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

3.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要以学生参与为中心,形式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合作学习、主动探究、注重实践的过程与经验。例如,与汽车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立体几何》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构建立体几何模型,领会、理解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学习三视图、直观图的画法时,可借用某些汽车零件或汽车模型要求学生画三视图。应该说,这样的实践性教学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发展和充实,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一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较好的教育模式。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实施实践性教学,可以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由此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教师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感悟和实践,从直观现象到发现、思考、猜测、归纳,从而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理解数学,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

已知动点P在直线上运动,H是轴上的一个定点,试求内心E的轨迹。

设计思路:利用教学软件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轴上取一点H,作轴的平行线,在直线上取一点P,连接O、P、H成三角形,并且作出该三角形的内心E。

设计动画:让P点在直线上运动,跟踪E点的轨迹。

操作实践:①在直线上拖动点P,观察轨迹变化;②在轴上拖动点H,观察轨迹变化。

在这个实践性教学中,学生通过上机实践,首先发现E点的轨迹是抛物线的一段,在第二步操作实践后发现轨迹还可能是线段。观察的结果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为他们主动进行理论推导、分析图像形成原因、检验数学实验结果带来了可能。此时,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轨迹的变式,比如求三角形的重心轨迹、外心轨迹,让P点在其它曲线上运动,求解相应的轨迹,等等。让学生选择一种变式,继续做数学实验,观察图形的变化,并用数学知识进行逻辑论证,培养其探究、开拓、创新的意识。

4.层次化评价。

任课老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要给予学生多次获得评价的机会,例如课堂提问、板演、练习、小组讨论等。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看两次考试的结果。如果一个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那么,在其成绩的评定方面可以考虑给“及格”,用来肯定他所付出的努力,并鼓励他继续努力,以期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学生成绩的评定方面,任课老师完全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师生共评”三结合的方式进行,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差异和实践能力。比如,某专业班进行了模块式教学的试点,学完一个模块后,评定一个成绩,然后在其期末给定一个综合成绩。比如在《立体几何》模块的教学评价中,必须打破“一张试卷定结果”的做法,可以将学生分成以四人为一小组,每小组根据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空间几何体,用卡纸构建两个空间几何体模型,分析它们的几何特征,画出它们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并求出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然后,再采用个人自评、同学互评、师生共评的形式给予学生一个综合考评分数。

三、中职数学课程教学的改革

中职学校要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级中级专门人才。因此,数学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应强调“能力本位”,淡化学科体系,又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要满足学生就业要求。

1.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相结合,突出职教特色。

对中职学生而言,上学是为就业做准备。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首先要考虑专业的需要,了解其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熟悉它们对数学知识的具体要求,主动对教学内容加以调整,让原本零碎夹杂在专业课中学的数学知识,归顺整合到数学教学的体系中,形成合理的知识链,构建出专业模块,“以生为本”地使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相结合,突出职教特色。

2.把握“基础+模块”的高弹性课程。

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将中职数学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数学平台和专业数学平台。基础数学平台教学内容包括预备知识、集合与函数、指数与对数、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初步、立体几何初步、微分学初步、积分学初步等内容,目的在于满足工科专业和现代服务业职业岗位对高素质劳动者共同的基本需求;专业数学平台主要满足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各大类职业岗位群对高素质劳动者的特殊需求。模块分为工科专业模块和现代服务业模块。工科专业模块包括平面矢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及正弦型函数、坐标轴的变换及极坐标、复数、逻辑初步与进位制、数学应用案例等;现代服务业专业模块包括导数及其简单应用、排列组合、线性规划等。各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的需求,选择专业模块的内容进行组合,构成本专业的数学课程体系,实施模块化、弹性互动、多层次的教学,满足专业岗位群的需求。

3.整合教学内容,体现以就业为导向。

任课教师可以适度拆分传统的“三角”内容,以适应不同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例如,介绍“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各个专业人才素质共性基本需求,列在共用基础平台内;把“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半角公式”及“正弦型曲线”放到工科专业模块,特别是对于机械类专业,增加“利用三角函数进行工件”的有关计算,满足专业学习和职业岗位的需求。

在解析几何方面,“掌握直线和圆的方程”、“建立方程和曲线的关系”、会利用“坐标法”解决简单问题,是各个专业人才素质共性基本需求,列在共用基础平台内;而“坐标轴的平移和旋转”、“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作为技术工人所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放到工科专业模块,满足数控加工的实际需求。

总之,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数学教学改革主要是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如测量、市场调查和分析、企业成本和利润的核算等;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的目的,更好地为就业服务。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教育观念上如何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上如何以知识传授为主线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如何体现中职数学教育的特点,凸显“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摆脱纯粹理论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如何将数学与就业更好地整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值得思考探索的中心议题,也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数学(第一册、第二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

[2]丘维声主编.数学(基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张维忠.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5]秦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实施策略研究.职教论坛,2005,(12).

[6]孔祥富.中职数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几个热点问题的解析与思考.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11).

[7]周勇,李绍荣.论数学教师与数学感觉.数学教学通讯,2008,(2).

[8]汤娟.关于职业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几点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06.7.

中职线上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翻转理念 微课 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创新教学模式引入到我国中职校园中,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也在得以不断更新与推广。其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尤为突出,授课教师将课程的重难点制作成教学小片段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阅自己想要的资料。学生甚至可以在网络中实现与教师、同学讨论交流,在线上平台能够展示自己,从而达到知识的内化与升华。目前,针对中职计算机专业贯彻翻转理念是十分重要的,将翻转理念与微课相结合,提升学生能力,提高实训效果。

1利用微课实现中职计算机翻转课堂的意义

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指的是在课堂当中加入十分钟左右的视频短片,来丰富课堂内容,制作视频的内容一般是整堂课程的重难点,通过在视频中插入音频、图片,将课程的重难点利用微课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到学生面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微课有着鲜明的主题特色,有趣的视频动画,都深深吸引了学生,许多教师也会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选取微课的素材。利用微课实现“翻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完全颠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老师说,学生记”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微课”引导学生主动翻开书本,更加乐于学习。

1.1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当中将所有的知识点都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记去背,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这样的课堂教师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会注意力不集中,对知识点印象不深刻。

而教师在课堂当中加入了微课教学,在讲解微课视频时可以把整堂课的教学重点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在教师建立的线上平台中,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还可以在线上平台中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与老师同学共同交流。

1.2拓展了教学知识层面

微课教学是一种基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的教学方式,微课中选取的内容源于教材,但在视频制作过程中可以加入系统的知识结构,一方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又能够拓展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

例如在教学“文件的下载”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为学生展示如何从网络中下载文件,然后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不同的下载方法及下载格式。比如下载一首歌曲时,在不同的网站中可以下载到不同的格式,也可以利用不同的软件进行下载。利用这样的模式让学生清楚看到文件是如何下载的,又能够在下载过程当中,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了解一些下载歌曲的渠道。

1.3微课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微课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补充,也是实现翻转课堂的重要教学模式,它不仅可以作为教师上课的工具,还能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重复观看,以加深对重难点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下载微课的情况,分析出学生哪些知识点掌握较为薄弱,可以在复习的时候重点复习这些知识点,促进学生整体进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2利用“微课”实现中职计算机翻转课堂的方法

2.1创新教学模式,巧妙运用翻转课堂理念

在常规课程中要求教师提前备课,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无论自己上过多少次相同的课程,都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将知识高效地传给学生,不从课堂内容、课堂结构、组织方法上做全方位的分析是不行的,也要从学生的基础与学习能力出发,针对学生的实训内容,尽可能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专业技能。教师在“微课”的内容设计上,要注意将声音、画面融为一体,将知识与趣味性相结合,使学生对教师制作的微课内容充满兴趣,才能为实现翻转课堂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学“文字及其处理技术”时,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汉字的来源,以及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利用文字解决问题,学会汉字编程。所以教师设计的微课需要让学生明白汉字的来源,可以在视频中设计一些学生常用的字的由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古时候人们会利用象形字来造字,通过一个图画来表达事物的含义,如“日”“月”就是象形字,在学生对汉字的来源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在微课中就要讲述重点的汉字编码,为学生介绍出汉字的三种编码方式,分别以演示法为学生展开演示,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如何在电脑中对汉字进行处理,学会使用三种编码方式,在观看视频之后就可以直接自主实践。这样的一个微视频就囊括了这堂课的重难点,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也能够受益匪浅,使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2.2科学设置项目重难点,适时创设微课

微课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将多元化的视频放给学生观看,学生在观看的同时学会新课程的知识点,但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础水平不同,学习能力也不相同,在实现翻转课程的同时采用分层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基础好、基础一般、基础较差等几个层次。制作出不同的微课内容,满足每一层次学生的需求,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进度。

例如在教学“信息的编程加工”时,这堂课程的重点是要让学生学会利用编程完成信息加工。但对于没有编程基础的学生来说,学习这一章节是较为困难的,所以教师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制作三种视频让学生观看。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在微课中给学生演示一遍编程的使用,基础好的学生就能够举一反三地完成教师在课堂中布置的习题。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设计微课,为学生详细讲述信息编程加工的过程以及如何运用,帮助学生理解。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微课中从创设情境,从学生的生活中找到类似的例子来辅助理解,例如在计算机中需要交换变量a、b的值,这时候如果直接交换是不被允许的,就像是一杯水与一杯饮料想要互换,只有再拿出一个空杯子才可以互换,这个空杯子就是程序中的TEMP。利用微课安排不同层面的视频,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2.3利用微课虚化课堂教学场景

微课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使学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微课虚化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在针对课程进行每一次的微课设计时,都能够让学生在细节上体会到不一样的感受,例如有些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喜欢将微课分成三部分,在学生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观看一遍,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再在授课过程中播放第二遍,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课程总结时播放第三遍,让学生深入思考。还有的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做出一系列的课程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到合适的微视频,对所学知识都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全面梳理知识体系,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使学生可以全面掌握高中信息技术的知识点,在全面的数据库当中,不仅有自己班级的授课老师上传的视频,也有其他班级老师上传的微课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

例如在复习项目实训整体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自己从第一堂课制作的微课以及最后一堂课制作的微课进行整合,可以将他们合成一个视频模块,也可以分成不同章节供学生下载,不同班级的信息技术老师可以合作,将各自制作的视频都上传到数据库中,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

2.4利用微课加强师生在线交流

教师在进行微课教学时,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学生可以借助线上平台说出自己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接收到学生的问题后,及时针对问题进行讲解。这类互动交流,既能虼俳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也可以让教师清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在线上交流时不断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使中职学生不再惧怕老师,而是将老师视为自己的朋友,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3结语

上一篇:公司财务成本范文 下一篇:电工弱电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