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17 09:11:49

中职语文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范文第1篇

1、将中职语文教学和生活“零距离”对接是中职语文学科性质的必然要求

人教版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将语文课程的性质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功能”。我们从此教学大纲的表述中,就可以明显看出,和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相比,中职语文教学目标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及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这就使得我们的中职语文教学要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保持语文学科自身特征的前提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培养,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必要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基础。所以,我认为将中职语文教学和生活“零距离”对接,是一种可以促使中职学生有效实现语文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的可用之法。

2、将中职语文教学和生活“零距离”对接是语文教学和生活关系的合理诠释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而将中职语文教学和生活“零距离”对接就是提倡中职语文教学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要贴近中职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实现语文和生活、学习和就业的双赢。语文知识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它在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被广泛而又频繁地运用着,因此我们说语文课应该是最贴近学生生活、最具有使用价值、最丰富多彩的课。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斯指出摘要:“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教学活动离不开人类社会,而职业教育的市场导向性决定了我们应当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直接有用的人,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选择,因为职业教育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语文课堂呼唤生活的回归,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已成为21世纪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向。顾黄初先生曾说摘要: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我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它的改革,关键也在贴近生活,这是中职语文教学的“根”。将中职语文教学和生活对接,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道德情操状况、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构建实用性、活动性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把握语文基本技能,让学生具有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从而学会共处,学会做事,适应职业的发展。

二、中职语文教学和生活“零距离”对接的教学策略

(1)设置模拟生活的课堂教学环境

传统的语文教学环境过于封闭、单

一、压抑,学生被束缚在秧田式的课桌、椅子之间,面对的是冷冰冰的黑板、严厉的老师和拘谨的同学。而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注重设置模拟生活的课堂教学环境,营造一种宽松、无拘束、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教学环境,让课堂不再远离生活。这样的教学环境更符合中职课堂教学要求。

比如,当老师抛出需要讨论的新问题时,我们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性学习。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前后左右的同学为一个小组,大家凑在一起,形成一个团队,向聊天交谈一样地积极思索,探索新问题,寻求答案。讨论时间完毕后,每个团队派一个代表来陈述本团队的观点,大家相互交流。我们还可以以课文为蓝本,创设和课文内容类似的生活情境。在创设这一情境时,我们要根据学生所属专业和学生的特质来选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如模特表演精品班的学生,他们的表演欲望极强,所以在上《雷雨》一课时,我们就不必采用课件式讲解方法,可以让学生事先预习该课文,几个同学一组,先选择角色、制作道具、揣摩人物,然后上课时分角色扮演雷雨中的人物,将话剧《雷雨》中最出色、有较多对话的片段如周朴园和梅侍萍三十年后周家重逢等内容在课堂上重现,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更易理解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心得剧中人物形象和人物语言。同时也让参加表演的同学有了一次展示自己创造性、表演性才能,锻炼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这样既保持了语文本身的特征,同时又实现了中职语文为专业服务。

(2)将课堂教学内容和生活和学生未来生活链接

我们说语文是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而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太少,对于有些体验和感悟还不能完全明白,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再现生活、突出实用内容、关注学生未来生活,将课堂教学内容和生活和学生未来生活链接,使教学内容和生活融为和谐之境。比如,我在上《胡同文化》一课时,考虑到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去过北京,没有见过胡同,于是我在网上搜集了有关北京各种胡同的图片,下载了京味十足的胡同歌,将两者做成课件播放,作为新课导入,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到冲击,学生的注重力更集中,比较快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情境中,初步实现了中职文化课“抬头教学”的目的。因为胡同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该课的教学中我还展现了巴渝名俗文化——吊脚楼的许多图片,使学生对抽象的文化概念有了形象、具体的了解,同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征,谈一谈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现象。比如,市场策划专业的学生可以谈营销文化;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可以谈餐饮文化;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可以谈礼仪文化……。这样会使学生感到语文课虽然不是专业课,但同样有话可说,从而提升学习语文的喜好,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拓展。

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能够将语文运用到生活中,运用到职场上,能更好地工作、生活。在传统程式化的教学练习方法下,学生上完语文课,很难将语文用到生活中。学生背了那么多成语,做了那么多的阅读,写了那么多作文,最后毕业了居然连会议通知、申请书等应用文都不会写,说话语言也缺乏“艺术”。在毕业应聘时,见到面试官,做个自我介绍都显得语无伦次。试想,这样的学生怎么能进入职场,为工作打拼,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将中职语文教学和学生未来生活链接,讲究强化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把语文用于生活,用于职场工作中,让学生体验语文作为工具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成长等发挥的重要功能,从而更加主动的学习语文。比如,我们应该将比较多的课时用在每单元的情境口语练习中,如自我介绍、恰当汇报、如何打破僵局、如何赞美、巧妙提问、如何回答等,激发学生重视口语交际练习,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奠基。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听话”的练习,用电脑播放器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用书面答题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所听材料内容的理解,从而让学生知晓在领导和同事面前学会“听话”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修养。又比如,我们上《敬业和乐业》一课,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作为一名员工该如何敬业、乐业。

(3)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中有这样一条即“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同时《新课程标准》中还指出“学校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学校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为教育是培养社会的人,非凡是我们的中职教育更应如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不能闭门造车。

我国闻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其中有两大主张就是“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陶先生指出摘要:“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轻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和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和社会生活隔开了。相反“社会即学校”则是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他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实践相联系,反对死读书。而“教学做合一”是陶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他说摘要:“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和学都以做为中心”。因此他非凡强调要亲安闲“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由此,我们要变理论教学为主的教育为边学习边实践,开展一些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知语文的魅力,感受语文的实用性。同时还可以活跃校园气氛,加强班级之间的交流,增强大家学习语文的合力。

比如可以让学生关注天天的新闻及社会焦点新问题,然后在上课时用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新闻。也可以创办手抄报,布置学生进行新闻采访,充当校园讲解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举办征文、朗诵比赛,或举办文学社团、文学沙龙,让学生读名著谈心得,推荐一篇美文、一部影视剧、一篇习作等,都是一举多得的活动。这样,学生走出了课堂,走出了教材,走向了生活,扩展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提高了自己的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悟出人生的道理,提高自己的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使得中职语文教学恰如其分地发挥了它的育人功能。

中职语文教学范文第2篇

1.1基础语文能力

所谓的基础语文能力,就是一般学生都需要掌握的“听、说、读、写”语文基础能力。通过语文教学培养中职学生的听说能力,让中职学生学会倾听,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而利于中职学生在从业过程中能够与人交流及自我推销。而培养中职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自学能力、欣赏能力,中职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其基本的写作能力,从而为中职学生今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1.2职业语文能力

职业语文能力,就是在中职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语文能力之后,根据职业活动需求对中职学生进行相关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中,中职语文教师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结合中职学生的专业性质对其进行不同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师对中职学生开展专业化、职业性的语文教学,训练学生掌握满足就业需求的相关职业语文能力,以便提高中职学生进入职场的适应性。

2、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改革

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是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部分。中职语文教学能够达到高效的课堂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学方法的影响,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引起中职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中职学生尽快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

2.1设置人文性、实用性兼容的教学内容

在中职语文的教学内容设置上,需要注重人文性、实用性的兼容,通过语文教学令中职学生掌握知识,学会做人。语文教学本身具有浓厚的人文性,其能正确引导中职学生的思想与情感,同时中职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能力,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

2.2制定实际性、阶段性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能够帮助中职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教师根据“一课一得”的教学原则来制定实际性、阶段性的语文教学目标。如此,中职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制定学习目标,从而激励中职学生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努力学习,最终让中职学生取得实际收获。

2.3采取公平性、鼓励性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使用是为了辅助教学方法发挥功能性,以促进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每一个中职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其具有参与学习的基本权利,因而教师应采取公平性、鼓励性的教学手段,一视同仁关注每一位中职学生的学习进步。

2.4组织多样性、新颖性的教学形式

中职语文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开拓新思路,组织多样性、新颖性的教学形势,以突破传统语文教学形式的局限性,进而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极具趣味性、新颖性的教学形式能够为中职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让中职学生充分投入到语文教学中。

2.5保持系统性、长期性的教学效果

开展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中职语文的教学效果,培养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长期保持中职语文的良好教学效果。教学本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也需要长期坚持,以保持系统性、长期性的语文教学效果。

3、中职语文教学的课程评价方法改革

传统的课程评价方法往往通过单纯的考试分数来体现,这种评价方法缺乏全面性,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评价。于是乎,中职语文教学在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课程评价方法的革新,具体可以划分四种评价方法,包括:单项评价、加分评价、阶段与综合评价、自我评价。教师通过单项评价对中职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帮助中职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加分评价中,教师对中职学生好的方面进行肯定评价;阶段与综合评价,是教师分阶段对中职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在学期末尾便于教师对中职学生进行综合点评;而自我评价,是教师指导中职学生进行自我点评,帮助中职学生了解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利于引导中职学生自我反思,以促进中职学生的不断进步。

4、结语

伴随就业形势的越来越严峻,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中职学校要想提高输出学生的就业优势,就需要继续保持其注重技能与素质双重培养的教学特色。中职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同时还需满足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文化素质要求,重视对中职学生的语文教育。改革中职学校对语文教学的狭隘教学理念,让中职学校充分认识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以培养中

中职语文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语文 教学 改革

中职学校要实现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的根本且标,文化基础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时展的趋势,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必须要进行改革,这也是职业教育本身之特点与语文教学内在规律的当然要求。那么,应当如何去改革中职语文教学。切实为中职教育服务呢?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一、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见解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创新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局限于书本,不盲从于权威,不依从于常规,而是将现有的知识作为基础,根据实践进行独立思考,通过大胆地探索,勇于提出自己的新思想与新思路,创造出和谐而活泼的气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切实得到发展。专制的课堂氛围会给师生之间的交流造成障碍。学生唯有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对此,语文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能自由自在地大胆质疑,充分满足其表现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之中,积极探索与创新。可以说,学生的各种说法都是很有创造性的,因为这是学生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一旦教师积极鼓励学生们畅所欲言,那么课堂气氛就变得十分活跃,这样就能达到一种意料之外的理想效果。当然,尊重与鼓励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并不等于放任学生随口乱说。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有所不同,对于一件事、一个事物的观点,常常会存在差异,有时甚至会大相径庭。正是考虑这种差异,随口乱说只会养成不负责任的不良品质。所以。教师在积极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个人观点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用一种负责任的学习态度,发挥其敏捷的思维能力,使回答富有意义,有利于学生自身的提高。

二、形成有效的语文课程体系

在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要通过社会调查、跟踪来预测社会发展动向,明确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把握机遇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要在专业建设中通过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明确各专业学生各自的培养目标。要根据岗位层次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开发课程,构建出良好的课程一体系。比如,可以将语文教学分别设置成文本阅读、应用写作、口语及书法等四个不同的模块,并分别在四个学期内完成。考虑到阅读教学的学时量最大,可以在前三个学期内完成,并将《口语》和《应用写作》作为独立课程,结合校本教材与地域特点确定学习的时间。为了让学生接受更为全面的语文教育,可以尝试将语文课程和相关专业进行综合化设计。确保文化课与专业课程的基础性,为学生树立扎实的专业文化基础。

三、强化中职语文技能训练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它正确地反映出语文学习的必然规律,体现出语文技能训练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因为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各自独立成篇的不同文体、风格的文章所组成的,应当说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通过对语文例子的逐个分析与研究,让学生逐步了解到语文学习的本质,从而熟练地运用语文学习的技能。也就是说,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从个性到共性的发展过程,语文教师使学生通过对各具特性的例子剖析,达到举一反三、顺利掌握语文学习工具,完成由读到写的全过程。目前,许多中职语文课往往读是读,而写是写,阅读时不考虑到写作,写作时不依靠阅读。读与写成了相互毫不相干的事情。为更好地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技能,应当将两者相互结合起来。不断发挥读与写的双重职能,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学生说的能力。开展读写结合的一个共同点是进行思维训练。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围绕教学目标来理解教材,从而让学生深入到课文之中,促进了知识的内化,挖掘了说写的素材。在阅读教学中的作品时,读者首先所能捕捉到的,往往都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中职学生的内心体验和作者的理解、感受相互撞击之时,就会产生分析自身经历或生活的欲望,产生抒发与表达自身感受的强烈愿望。于是,潜在的写作激情就这么进发出来了。比如,《故乡的榕树》是一篇描写思乡的文章,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自己家乡的某人某物,这就是开展写作训练的契机。教师在上完这一篇课文之后,就可引导学生进行以下内容的构思训练:①你的家乡有哪些令你难以忘怀的景物?②家乡有哪些令你难以忘怀的人?③你的家乡有哪些特殊的风土人情?通过这样的训练,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

总的来说,中职语文作为学生重要的技能工具,已经在实践中证明了它的重要价值。对于中职学校来说。与专业课程相-比,语文还是一门容易被人忽视的课程,这就需要正确定位语文课在中职教育中所具有的地位,认真处理好语文课之中的各个环节,实现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余爱民,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应实现四个转变[J],职业教育研宛2009(1).

中职语文教学范文第4篇

一、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职学生大多是经过升学考试筛选过的,他们往往内心自卑,缺乏上进心,思想素质较差。若教育不当,容易使其成害群之马。因此,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在教书授业的同时,必需要强调传道育人。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可从教师本人以及作家作品〔介绍作者生平人格、探挖掘作品主题〕两方面实现。这对于思想淡薄的学生来讲无疑起到双管齐下的作用。比如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诗人屈原,多数学生只闻其名,却不了解他终生报国、投江殉情的可泣事迹。因此我在教《屈原列传》一文时,向学生大致介绍了他的生平故事,尤其是他的两次遭流放的惨痛经历。即使被流放,他仍然心系楚国,不计个人得失,最后怀石投江而死。学生听后唉声一片,有的骂楚王昏庸无能,有的哀叹屈原遭遇悲惨。再比如我们还可以从李白身上看到乐观飘逸,从杜甫身上懂得厚德载物。只有循循善诱,才能于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感。

“ 审美是一种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因此,一个人对生活中的这些真善美如果都无法感知,那将失去多少乐趣。”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创设情景和读写体味。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以情动情,寓教于乐,对学生进行情感迁移,这也是一种语文审美情趣的培养。例如我在上《麦琪的礼物》这篇课文时,课文中描述女主人公一头漂亮的长发,我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然后我创设情景假如我们拥有这样一头无比漂亮的头发你会怎样呢,下面的女生都相互微笑着,说那一定当成宝贝。可是我很沮丧的告诉他们我们课文的主人公后来卖掉了她这一头漂亮的头发,学生带着对美丽长发的想象在小说中寻找答案,从而发现课文中男女主人公的美好心灵和真挚的爱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听说读写这条途径,适当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感悟课堂内与课堂外的多种美。通过朗读一些美文佳作,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多方面的感知教材,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语言美,同时也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使文章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从而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够多方位地感受审美对象的美。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要认真指导学生朗读,可进行多种形式的的表情朗读,特别是抓住课文中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让学生体会语言美的同时,还感悟到其他的诸如人格美、自然美、生活美等等。

三、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但是,现实的状况不容乐观。许多同学在周记中提到自己性格内向,但又渴望交到知心朋友。甚至有的学生靠乱拨电话、上网聊天寻找所谓的知心朋友。长期以往,势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影响他们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养成,继而影响到毕业生社会角色的定位。所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良好交际能力的形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实践表明,除了对个别严重焦虑者要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外,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最佳途径。语文教材中的论辩艺术、思想观点、语言积累(如名人名言、歇后语诗句等),都可以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增强说话的艺术性、逻辑性等,最终达到沟通情感解决问题。

四、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语文教材。

为了适应中职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培养方向,就业方向,中职院校应该采取一套适用于中职生使用的语文教材,就是一套与专业结合比较密切的教材。具体课文内容的选择以及编排可以试具体情况而定。例如,要顾及中职阶段时间短、课程多、实践活动占用教与学双方大量精力的实际,合理设置语文学科课文总量,精简必学篇目,以现代文、实用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为主,适当配给自读内容,较长的文学作品和较深奥的文言著作可安排在这一部分。这样,既能减轻语文教学负担,为培养职业技能让路,又保护了部分学生钻研文学艺术、提高人文素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朝不同方向发展。

五、灵活选用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

随着中职专业课的教改推进,语文课也要不断革新,除了大力提倡多媒体教学以外,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教学的新模式,在语文课上大胆尝试。例如:从国际劳工组织引进的创业培训教学法中,有一个教学法名为“头脑风暴法”。该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美国电力公司在解决高压线路除雪方案的案例。基本的原理就是: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可以开动大脑,让学生各抒己见,不要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对于不可思议的的观点也不要急于否定,因为往往不可思议的观点也许就蕴藏着最佳答案。我在讲述中职语文下册苏轼诗词《赤壁赋》一课中,让学生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作者创作思路。根据传统的教法就是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胸怀大志,壮志未酬的心情。但是学生运用了“头脑风暴法”以后,对苏轼的心路历程有了新的解读。有的学生认为苏轼并没有消极沉沦,而是时刻准备再次大展宏图。有的学生认为苏轼虽然没有在仕途得志却找到人生的真谛。这些认识都是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中没有的观点,确实非常值得探讨的难得的观点。

中职语文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语文素养 兴趣 情感教育 中职语文教师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的现状

从2005年到中职学校担任语文教师以来,我发现学生普遍存在课外阅读量少,语文素养较低,对语文学习缺少热情,在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中,写的能力最为薄弱,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不重视,他们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对语文学习存在误区,认为语文学不好也无伤大雅。

语文在实际应用中却是无处不在的。宋代周敦颐提倡“文以载道”,文,就是文章、文学。语文课读的是文章,赏的是文学,讲的是道理――传统的伦理道德,做人的道理;培养教育出的是谦谦君子。然而现实中学生的日常谈话中满嘴脏字,口语表达能力差,读书只读一些好玩儿但缺少教育意义的网络小说,他们对经典读物不屑一顾,认为没意思也读不懂。这些现状都制约了语文教学。

(二)教师教的现状

目前,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改革,中职语文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因此仍采用一成不变的“一言堂”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只是忠实的听众,教与学之间是分裂对立的。不少教师习惯把篇、章、句等知识嚼碎,详尽而系统地“喂”给学生,教师教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索然寡味。

这种教学模式满足于让学生听,重视教师的繁琐分析和现成的答案,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二、改变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对策

(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作文、作业、提问了解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使学生逐步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1.要鼓励学生勇于并善于进行口语交际。如讨论问题、即席演讲、讲述见闻、跟朋友聊天、与父母谈心和师长沟通等,并要求学生说话能注意语气,做到文明得体、清楚连贯,有主见,有条理,有根据,有感染力,有说服力。倾听他人说话要认真、耐心,能抓住谈话的主要内容,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说话的勇气。

2.语文能力读为先。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心,阅读教学的宗旨在于提高效率,培养阅读习惯,营造读书氛围,使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吸收人类先进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获得自学能力,学会终身学习。教师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一是结合中职教材推荐一些延伸性的读物,比如课文学到《合欢树》,推荐学生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二是让学生读经典,比如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必读,鲁迅的小说必读。三是推荐学生读一些与语文相关的,比如历史、心理学或者励志的读物。

3.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厚积”自然就“薄发”了。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写好读书心得,或三言两语的评论,或感受最深的人、事、段及其写法等的点评,或写写读后的感想体会。点点滴滴都是学生的收获,应该写下来,久而久之,有助于习作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更让学生感受到与文本对话的乐趣;同时重视学生的听话、说话练习和作文训练,学生对课文写作特色的学习,教材中写作教材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格式,写作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尤其是应用文的写作能力,鼓励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以及对周围的景物、周边的人和事的描写。训练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以外,还注重学生对于社会现象,内心感受发出自己的声音,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先以真取胜,然后再练习作文的文采。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是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每个学生都是参与者,他们可以讲见闻、感想,也可以给大家讲一个哲理小故事。通过课前演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课堂良好的氛围打下了基础。教师还要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比如创设情景、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情景教学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境。”比如讲授《雨霖铃》时,我运用图片展现秋天的萧瑟和离别之苦,再运用多媒体播放诗词的诵读,把学生带入到诗词的境界。在分析诗词时,让学生体会伤离别的情感,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风格使学生完全沉浸于对诗词的鉴赏中,最后播放一曲邓丽君演唱的《雨霖铃》结束本堂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父母情、师生情、朋友情、同学情、集体情、爱国情等,这些发自内心的情感,都是学生的需要。著名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些作品给人以启迪,比如学生可以从史铁生的《合欢树》和老舍的《我的母亲》中学到对母亲深深的爱,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可以从《致橡树》体会出爱情的伟大;从《士兵突击》中感受兄弟之情和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我在讲授那些课文时总是有意识地发掘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如诗歌《我爱这土地》尤为突出。在诗中,诗人呼喊道:“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这里诗人所表达出来的就是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然后,作者笔锋一转,“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一种悲愤痛苦的情感久久地萦绕在“我”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此时,其情之切怎能不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呢?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有效的途径。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书法竞赛、辩论会等等,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又使他们的胆量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中职语文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

1.要重视自身的实践。叶圣陶指出:“实践出真知,语文教学的实践者是教师”,并撰写了《教师下水》一文,提倡语文教师“下水”:提倡教师“下水”作文,因此教师经常练练笔,或通讯报道,或诗歌散文,或经验论文等,使自己的思维活跃,笔不生疏,也使自己的写作能力逐步提高,有利于自己的语文教学;提倡教师“下水”读书,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因此,教师对自己提出阅读要求,利用寒暑假有意识地阅读一些书,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帮助他们分清良莠,辨别真伪,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要有创新精神,在教学中经常反思。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火花”总在闪烁,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见解,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到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中职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写教学反思,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哪些地方是成功的,哪些地方不足,都一一做记录,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大的收获。

中职语文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实际性;实用性;专业性

普通中学的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早已轰轰烈烈地开展,并逐步深化。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也应顺应发展趋势,完成自己的转变。但职教有其自身的特点:职业中学的学生多数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注,而中职阶段是他们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他们今后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结合实际,探索出适合中职语文教育的方法,切实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服务:

一、针对实际情况,融入职教特点

目前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且家庭情况普遍不好,语文素质不高,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中考的失败者,是初中学习的失败者。而这种失败对他们心理的打击和文化学习兴趣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的。“没有哪样东西会像学业的失败和挫折那样对学生的人格适应产生那么大的影响。”进入中职学校后,他们不由自主地会对文化学习产生一种畏惧感,这时如果不关注到他们的特点,而仍然延用与普通中学相似的教学方法,与普高大体相似的教学内容,那么就会磨灭学生仅有的语文学习热情;反之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突出职业特色,那么就能给学生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学生能认识到这种教学是适合他们特点的,这种学习是他们可以驾驭和掌握的,这样语文学习的信心又将重新燃起。

二、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

目前在大多数职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共性轻差异,重独立轻合作,重认知轻情感,重课内轻课外,重智育轻德育等传统课堂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普遍存在,这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也与当今的课程改革相距甚远。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现代企业要求技术人才能适应现代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这一点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

研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自我发现、自主探索来代替传统的被动接受,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它有利于造就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符合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所以课堂上可以测重使用研究性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注重听说训练,突出专业知识

由于许多中职学生初中语文的基础不好,致使语文学习兴趣缺失,听说能力普遍低下,主要表现是:(1)在公开场合不能也不敢大胆、有序、有理的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或看法;(2)不能认真、专注的倾听别人的讲话,不能准确领会说话人的主要意思;(3)方言浓重,普通话水平较低。

面对这种状况,简单介绍听说的基本知识,介绍交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几乎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能力训练:(1)开设普通话课程,全面推广普通话,要求学生说准、说好普通话,平时用普通话交流;(2)认真倾听是美德,培养学生认真、专注地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更能够使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全面提高学习成绩;(3)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内容,结合专业设置情境,进行听说训练。学生用熟悉的材料练习听说能力,会感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心理优势增强,胆子增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极大的帮助,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四、开设写字课程,提高书写能力

一手好字就是一个人的名片。广大中职学生迈向社会的第一项考验就是他们的说话和书写能力。然而,大多数中职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实在太差了,写的字不仅不规范、美观,还七扭八斜,令人无法辨识,而且写字速度也很慢,错字别字多。因此,中职语文课程应该开设写字、书法等课程,让每个学生都练成一手好字,既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准备一张有分量的名片,又为他们在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五、强化应用写作,培养从业技能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中职语文教学不能够简单照搬普通高中的作文教学要求和方法,写作训练应有目的的偏向于实际应用。各种应用文如求职信、个人简历等加强学生择业能力;也可从学生的专业课程的角度,侧重相近的应用文体写作,如公文写作、商务文书写作等等,以强化学生的从业技能。

六、提倡开卷有益,引导课外阅读

中职语文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045-01

1 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表达观点靠语言,写出思想靠文章”。这其中就说明了语文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学不好语文,那么他与别人的沟通交流就会存在困难,他想写出自己的思想、观点也会存在种种障碍。语文在中职院校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两点。

1.1 语文是我国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代代传承下去的基本途径就是语文。通过语文,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各个朝代文人墨客的思想观点;通过语文,学生们可以看到各个时代的繁荣与衰落;通过语文,学生可以学习各文学流派的遣词造句方式。语文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教会学生怎么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语文,可以交给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方式,给对方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语文,作为我国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应该受到中职院校的重视,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坚实的文化功底。

1.2 中职院校语文可以促进专业课的学习

中职院校的语文根据学生的专业需要而开设的,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文写作能力、日常的沟通交流能力等。比如,会计专业开设的语文课程改名为“财经应用文写作”,通过语文课程,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会写自我介绍、工作总结、收据和借据、合同等。中职院校通过开设语文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2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归纳总结,笔者认为,目前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2.1 学校方面

中职院校主要是向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比较重视专业课的设计、投入。语文作为一门文化性比较强的课程,学校认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没有什么帮助,有些学校索性减少语文教学课时,有的学校甚至停止开设语文课程。他们认为,减少语文课时或停止开设语文课程可以不用聘请语文老师,减少一大笔薪酬福利。另外,也不用投入资金进行语文教学方法探索、语文教学改革等。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部分中职院校只开设与专业技能有关的课程,其他边缘学科基本上都被大刀阔斧地砍掉,语文虽然是传播我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但也被毫不吝惜的丢弃掉了。

2.2 教师方面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说的就是教师的知识水平、道德水平、教学能力等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目前,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的现象,包括学历低、知识面狭窄、表达能力差等。另外,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仍然采用“照本宣科”的传统授课方法,讲课内容比较枯燥乏味。比如讲解阅读理解,通常是采用老套的讲课方法,即先让学生划分段落,然后讲一下文章采用什么叙述方法、什么修辞手法等。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误人子弟,而且不能将真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2.3 学生方面

首先,中职院校的学生认为来到学校就是学习一技之长,从思想上坚决抵抗学校开设语文课程,认为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金钱,而且学不到任何知识。所以,可以看到学生从思想上就比较轻视语文课程的教学;其次,因为对语文存在片面之见,所以许多学生不愿意去上语文课,逃课旷课现象严重。即使有的学生去上课,听课不到几分钟便昏昏欲睡。所以,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对语文缺乏兴趣是当前存在的很大问题;再次,老师布置的写作、阅读等作业,学生不按时完成,总是拖拖拉拉。有的学生甚至不参加最后的语文考试,非让班主任死拉硬拽的才能把他拉进考场,勉强参加考试。这种现象不是偶尔才会出现,而是小概率以上事件,几乎每个专业、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学生出现这种情况。

3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3.1 基于可持续发展进行语文课程改革

中职语文教学可持续发展是指,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另外,不仅让学生在学校学会学习,还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保证学生走向社会之后还可以继续学习文化知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语文课程的改革主要包括:(1)明确课程目标。中职院校应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开设语文课程,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语文教学应以培养专业素养、职业素养较高的人才为目标,所以语文课程应紧密配合专业课的学习,与学生专业相结合。针对具体专业开设语文课程;(2)设置合理的课程内容。中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语文课程内容的设置也应该增加实用性。除了基本的文化知识学习外,更多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如何写作、如何交流等。另外,课程内容还应符合企业的要求,只有满足企业需要,才能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3.2 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

模块化教学方法是指,将整个语文的教学分成几个模块,根据模块严格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基础阅读模块,是指教师通过选择各类精美的散文、诗歌、古文、故事等来让学生进行课堂阅读或朗诵,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高普通话标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应用文写作模块,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各种应用文,尤其是专业应用文的写作,包括写作格式、写作内容、写作要求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专业素养,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口语交际训练模块,是指导学生学习日常礼貌用语、恰当表达观点的方式方法、张扬个性的方法等,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为以后找工作、自我推荐、阐述观点、人际交往等提供保障。

3.3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是实现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离开了教师一切改革都是空谈。要想推动教学改革的成功,必须提高中职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语文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多进行些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增强自己的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学历,学历是最宝贵的资本,可以为自己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溢.让中职语文教学精彩纷呈――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改革[J].教育学论坛,2012(20):116-117.

[2]宋正梅.能力本位模块化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新探[J].教学研究,2012(17):339,346.

中职语文教学范文第8篇

一、提高学生认知能力,转变学生对语文的看法

中职语文既要着眼于学生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又要从学生的特点与社会的需要出发,在职教语文教学中从各个方面感染学生,让他们发现语文教育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将语文教学与对学生职业创造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使学生适应市场人才竞争需求,在工作中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这样,语文教学才有社会现实意义,并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拓展课堂空间,引导学生融入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教学的开放性;强调引导学生融入社会企业和工作实际,中职语文教学就必须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体现并贯彻这种开放性的要求。

二、扩大语文教学空间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如果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将无法完成,广阔的社会课堂才能帮助他们完成从接触、体验到领悟、升华的蜕变过程。语文教学空间扩大,较之其他学科更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语文教学应由语文课堂扩大到其他课堂,由课内扩大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由学校扩大到家庭和社会的各个方面。语文教学空间的扩大,克服了书本传统教学的弊端,使学生感受到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领略到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学生自我发展创造了条件。笔者深切地感到,打破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空间,将之延伸到广阔的社会环境中,不仅是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也是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1.利用教材、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

语文学科要滋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学就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注重知识的传播,又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当下的语文教材,无不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中华历史坚韧朴实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教材,古今中外的先贤志士们为追求真理、寻求科学而不断探索、勇于献身的精神激励着新时代的中学生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锐意进取,顽强地向创新目标奋进。引导学生与优秀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尚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着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学生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

2.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

网络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矿山”,要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网络攫取具有时代性人的知识。事实上,网络上有大量的电子书籍和文章,如果学生有了一定的过滤能力,就应该引导他们自己去涉猎。互联网拉近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文学的距离。有什么理由拒绝现代文明的成果呢?人们通过互联网表现自我、交流思想、表达诉求、寻求知识,网络正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情趣、综合素养和行为方式。

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语文课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文学宝库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名著、名篇融入了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极好教材。语文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在经典名篇中汲取营养,构筑永恒的精神家园。通过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导,可以塑造其健全人格,逐渐使之构建起适应现代社会的道德体系,真正做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语文课不是枯燥地向学生灌输,而是让学生在阅读优美感人文字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挖掘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内涵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这也是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客观要求。

好的文学作品能陶冶人的性情,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例如,教材中的一些古典诗歌,积聚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情感,具有丰富的感觉美、意象美、情感美和难以超越的语言美。语文教学应该抓住这些最能调动学生审美情感的名篇佳作,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关怀。

4.进行参与式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

不能以教师的思维替代学生的思考,以教师的见解覆盖学生的感悟,以教师的努力包揽学生的尝试,以教师的“惟一”去统领学生的“多样”,而应该以课文为例,让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生命感受和观点,获得精神自由,个性化地感悟事物,体察社会和人情,创造性地表达人生。

中职语文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美育、激活、中职语文课堂

一、中职语文课堂之现状

每次教研时,总有不少老师抱怨,中职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厌学,学生趴睡、玩手机、讲话时有发生,教学中很难真正实现师生互动,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教学状况,几年来,本人以美育激活中职语文课堂,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美育,点燃中职生理想信念的火把

中职语文课堂气氛沉闷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深入了解中职生,缺乏对中职生的耐心,不知道中职生心灵的需求,造成美育的缺失,无法实现教学相长。蔡元培先生曽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伦理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充分体现美学的人文精神,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和优化学生的情感生活,文化素养,价值取向,精神旨趣等根本性问题,将美育引入中职语文课,从而明确中职语文教学使命:培养和造就中职生的文化品格。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自觉加强美育,发展学生心灵深处的真善美的成分,使语文学习,成为源自学生内心的自觉需求,点燃中职生理想信念,激活中职语文课堂。

三、美育,激活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媒介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已经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激活中职语文课堂的秘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中职生的内心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他们的内心同样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等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是照本宣科地完成知识的传授,更是要艺术化地应用审美教育、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从而实现课堂的有效性。中职语文的教育就是应该以学生的人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美育过程,让学生带着美的鉴赏情趣,沉浸在快乐语文的学习之中。

1、以美动人,引领学生对美的追求

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中客观存在着大量的美学因素,审美化的教学活动犹如“登山探宝,下海寻珠”。教师以美学的眼光,指导学生在课堂中发现美,欣赏美,品味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中职生的学习心理,结合学生自身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激发学生的爱美之心,去感受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壮丽雄浑之美,领略茂林修竹、草长莺飞的生机勃勃之美,品味精彩纷呈的社会之美。学生在美的体验中,提高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

如在教学《天山景物记》时,本人引领学生领略我国西北边疆天山的壮美雄奇,感受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在教学《我的空中楼阁》时,让学生沉浸在李乐薇精心营造的空中楼阁中,为她的美文、美景所陶醉。在作家的笔下大自然是生机盎然,凡美的东西都是活灵灵的,能唤起人的生命活力,老师的教学就是使学生有思有感,可赞可叹,让山水之美激起中职生的生命、思维、感情的活力。与学生一起感悟幸福的真谛,追求心灵的归宿,明白不是世界没有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通过通过美育,把课文与现实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学生的未来相联系,激发了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鲜活的教学理念,造就了鲜活的语文课堂,学生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流连忘返。

把美育引入语文课堂,扣动了中职生内心深处美的心弦,滋润了中职生的干涸的心田,使阅读的小苗在中职生的内心茁壮成长,摇曳多姿。这就是美育的魅力,美育引领中职生对美的追求。

2、以情感人,实现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

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认为:“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就是美育,它直接作用于塑造心灵美,培养高尚的情趣,而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给学生精神上的追求,培养学生的终极关怀,培养人的信仰和信念。

对于中职语文的教学,我们应杜绝蜻蜓点水的教学方式,杜绝满堂灌,反对以讲为主,纠正以问为主,提倡以读为主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反复诵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读出思想,领悟文本中的思想感情之美,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使学生在真挚高尚的审美情感中得到陶冶,带着一种审美情感、自觉地进入审美天地。如教学《沁园春长沙》时,在反复诵读中使学生领略了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图,进而引领学生追寻伟人的足迹,与伟人实现心灵的对话,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去想象,体味,感受,把握作品丰富的内涵和高远的立意,在真情诵读之后,采用自由式讨论鉴赏,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引领学生回到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峥嵘岁月的年代,焕发学生青春似火,朝气蓬勃的激情,引导学生体悟文化内涵,感受伟人精神境界,思考伟人的人格力量,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明白了怎样在文本中发现人的价值,挖掘人的价值,明白了人格的力量和做人的道理。以情感人,美育,滋润中职生荒芜的心灵;美育,提高了中职生文化品味和精神素质。

美育的引入,让语文老师更加关注中职学生的精神历程,高扬人文精神,体现了文化导向,使语文课堂充满了人性情感和人道关怀,给予中职生精神上的关怀,实现中职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中职学生成为生活健康、心灵饱满有力的人。

中职语文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人们更加注重对技术的学习,而忽视了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尤其是中职院校,相比高等院校来说,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明显缺乏足够的重视,而且,自身底子相对比较薄,所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多障碍。本文将结合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为中职语文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目前在中职学校中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忽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教育。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作为受教育主体,很多人进入中职学校是因为不想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或者高考失利,想学一门技术,早日踏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他们更倾向于学习技术,以一技之长在社会上立足。对于语文、政治这种学科,就会存在一种无所谓的想法,自然没有兴趣,更不用谈及后天的学习了。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作为教育主体,一方面,一部分教师存在与学生一样的想法,没有认真对待语文这门学科,认为这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消极态度也使教师产生了语文学习对于中职学生可有可无的想法,他们的辛苦付出得不到回报与认可,进一步加剧了教师的消极情绪,结果往往就是连最起码的语文理论知识都不想讲解,更不用说让他们去深入地探究呢。

这就是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很不乐观,长此以往,语文这门课将逐渐淡出中职课程安排,中职学生也将失去一个提高综合素养、开阔视野、积累知识的机会,这对于教育及个人发展都是不利的。相关部门必须重视这一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这一现象加剧。

二、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落后

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各方对语文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造成的,学生没有兴趣学习,教师没有兴致讲解,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各方就会产生语文学习可有可无的想法,教学中越来越应付,不去追求教学质量,不探索教学模式创新。另一方面,中职语文教学不像小学、中学、大学那样,相互间存在交流与沟通,有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所以,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就无法在中职院校里得到应用。落后的教育模式使学生愈发失去学习兴趣,而且语文学习不像理科,比较生动形象,容易理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不能得到有效拓展,制约了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2.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

在初中、大学的语文课本中,多讲一些诗词歌赋、文学名著,能够引起很多学生的兴趣,即使与现实关系不大,仍然能够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但是,当前,对于中职院校而言,语文课本内容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大纲要求,本来学生兴趣就不高,如果课本内容枯燥的话,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认为课本与自己所学技术没有直接联系,这种学习是徒劳的。课本内容很难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代脱节,会使教学质量更加得不到有效提升。

3.教师缺乏教学技巧

首先,中职教师在知识储备、经验阅历等方面可能不如大学老师丰富,高等院校之间交流比较多,教师的教学经验能够在交流中得到提高,教学模式得到创新发展。然而,中职学校对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如一些专业技术,所以,教师的水平很长时间内得不到培训,或者很少有机会走出去交流,久而久之,教学思路封闭,方法依然拘泥于传统模式,最终就会阻碍语文教学的发展。

三、改进策略

1.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多接受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与高校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模式等,改变课堂上教师的主体意识,通过提问等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多与学生互动,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思考,开拓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兴趣。

2.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融入生活

鉴于中职院校学生不属于纯学术派,所以中职语文教学的课堂就要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需要更加灵活多变的课堂模式。这就敦促教育工作者出版适合中职院校学生的教材。

3.师生交流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交流不足,沟通不足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许多知识点。在当今课堂,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使学生理解模糊的知识点在交流与讨论中渐渐明朗,使学生不断进步。

本文在分析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目的在于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中职教学的关注,尤其对中职德育文化教学的关注,正是因为缺乏足够的重视,中职教学的某些学科发展长期处于滞缓状态,这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所以,希望通过本文,为广大中职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些许经验,以此来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畅,王君,李建青.“生活德育”理念下的高职德育课教学法初探[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54-58.

上一篇:中医学专业范文 下一篇:栽培管理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