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范文

时间:2023-09-21 16:46:28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范文第1篇

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

中医学所讲的整体观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是由若干个脏腑、组织和器官组成的,每个脏腑、组织和器官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生理功能,这所有的生理功能组合到一起就构成了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要依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身的功能作用,另一方还需要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以及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人体生理上的平衡。每个脏腑器官都有各自的不同功能活动,又在人体的整体活动下分工合作、有机配合,这就是人体局部和整体的统一。

人体每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功能上相互联系、相互支持而又相互制约,在病理上同样也会相互影响。一般来讲,人体某一局部的病变往往会与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都有关系。因此中医学在诊疗疾病的时候,也会从整体出发,往往通过局部病变来分析整体的病理变化,把局部的病变与整体的病理反应统一起来,并通过望闻问切,来了解和判断患者内在的病变情况,从而做出正确判断,进行适当的治疗。

比如中医讲“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说患者肝脏患病,医生应该明白肝脏的疾病会影响脾脏的功能,向脾脏传变,如果不及时调理的话,就会导致脾脏功能失常,所以患者肝脏有病时,在调理肝脏的同时也要顾及脾脏,对脾脏进行调理。这种整体的治疗观念,防止了疾病的传变和蔓延,保护了没有得病的脏腑。中医学这种“人体就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整体观念,与整合医学所倡导的“从整体出发、从全身出发”完全相符。

人体和自然界也是一个统一整体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第二层含义是,人体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人类依赖自然界而生存,同时,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而作出相应的反应。这种反应在生理范围内就是生理反应,超越了生理范围,就会成为病理反应。比如人体会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春夏时,气候暖和,人体皮肤松弛,容易出汗,秋冬时,天气寒冷,人体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也跟季节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讲春季常见温病,夏季中暑多发,秋季容易得燥症,冬季常见伤寒。

地域环境对人体也有很大影响,比如江南一带湿热重,所以那里的人们皮肤肌腠比较疏松,而北方由于比较干燥寒冷,因此生在北方的人皮肤往往致密,这些原因导致不同地域往往各有当地特有的地方病,比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大骨节病、布鲁氏菌病等等都属于地方特有的疾病。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范文第2篇

教学内容的改革既要保持中医学特色,又要兼顾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的现实,需要找到两种医学体系相互关联的通道,便于医学生理解中医理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的趋同性是两种医学体系可以进行有效交流的基础。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其中整体观念又是辨证论治的基础。整体观念是中医的一种思想方法,它贯穿中医理、法、方、药等所有的领域。它认为人体是有机的整体,由许多组织器官所组成的,脏腑、经络、肢体、孔窍和气血津液等,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的有机整体。在生理方面相互密切配合协调,病理相互影响。同时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界的变化,时刻给予人体以影响。人体对于自然环境具有主动适应能力,但气候变化剧烈,超过人体调节能力,即会导致疾病。

现代医学模式随着医学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着转变。现代医学模式是指在现代医学、科学和哲学基础上形成的医学观和医疗卫生结构体制,也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本模式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系统整体,它不是单纯的自然生物体,而是与其周围的社会、自然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社会联系的社会生物,它不断与环境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所以人的健康与疾病不单纯和自然及生物因素有关,社会及心理因素也与之密不可分。因而在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研究中,不单考虑到自然与生物因素,也要考虑到心理和社会因素。

医学模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是系统论、整体观在人们头脑中的作用的结果。整体性客观地存在于自然、社会和人的认识。而现代整体论,是上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的思维趋势。当前不断发展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整体医疗模式,也是系统思想、整体分析的一种应用。可以说现代整体观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哲学基础,医学模式的转变必须围绕整体观这一方法论才能进一步得以实现。不难发现,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中医整体观念不谋而合,从现代医学模式角度去理解和学习中医理论,可以让临床专业医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以整体观为基本特点的中医理论体系。

2中医学教学内容的整合

整体观念认为人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机体各部分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相互协调的关系,与外界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整体观念相关理论体现在中医学体系的各个方面,因课时有限,需要围绕整体观念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并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在基本理论上,哲学基础方面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和元气论,这是整体观念的源头。气是构成世界万物最原始、最基础的物质,其运动变化而构成自然界万物。元气论既对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加以阐明,又阐述了人体结构功能及病理等方面的整体性和联系性。阴阳五行学说认为,运动变化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彼此形成一个密切的有机整体;生理病理方面主要有脏腑经络、病机学说和气、血、津液学说,阐述人体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在心理医学方面,说明了人的心理活动与生理功能也是密切联系的。人的正常生理与心理功能的有机融合即“形神合一”,而心理的失调往往可产生多种躯体疾病等等。

在诊察方法和辨证理论上,主要是包括四诊八纲。四诊是诊查过程中使用的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手段,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及气味声音的变化,问病人起病和转变的情形,寒热、汗、头身感觉、大小便、饮食、胸腹、耳、口等各种状况,以及脉诊和触诊等方法来全面收集病人的相关信息;在四诊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辨别证候的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属性,诊察和辨证过程是整体观的具体运用。在治疗原则和方法上,扶正与祛邪是中医治病的两项重要原则。扶正是使人体战胜疾病的抵抗力得到增强,使用益气、养血、滋阴、补阳补益中药,提高生理功能,祛邪则是用祛风、散寒、清热、解毒、利水等方法消除致病因素,促进疾病的转归。根据药物性能的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酸甘苦咸)、升降浮沉及归经的差别,结合病人的体质、发病时节、所处环境的不同而选方用药,运用整体观指导辨证施治。

3结语

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的教学,限于教学时数、教学对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以整体观念基本特点、核心思想教学为主,医学生掌握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并能在未来工作中自觉使用中医思维和方法进行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等于达到了教学目的。现代医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医学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趋于一致,这为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渠道。中医思维模式的重点是把生病的“人”做为整体对待,坚持整体观为主线的中医学教学,既突出中医学的特色,也是对现代医学模式的有效推动,可以改变只见“病”不见“人”的西医思维模式。坚持选择与整体观念相关的有科学依据理论、方法作为教学内容,摒弃机。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范文第3篇

【关 键 词】 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中医医学模式;天人整体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medicai model)是人类对健康与疾病总体认识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医学本质、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活动和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每当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医学模式也必然会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这种转变的终极目标是运用医学模式思想的指导,最大可能地满足人类对健康的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日见端倪,它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用孤立、静止的观点考察人体,把人体看成一架精密的仪器,越来越精细的分科,无法看到作为疾病的人的整体。所以,它无法解释有些疾病的心理、社会病因以及疾病造成的身心反应,无法解释生物学和行为学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各类致病因素中自然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心理因素等产生疾病的诸多因素构成比例已超过70%,生物因素不到20%。

中医学在其理论体系形成的同时树立起“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因人制宜”“治病求本”的医学观念,但是后世并没有将其总结为某种医学模式。但在《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了“医道”,是指导中医学发展方向和实践方法之意,其意义等同于医学模式。随着近年来关于西方医学模式变更的讨论及对中西医结合问题的探讨,中医学的医学模式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普遍认为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内涵。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整体论不仅强调事物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而且认为事物和世界的本源是一个整体,各个部分都是由整体分化而来的。中医学一贯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认为虽然疾病从表面上看是身体上的不良现象,但疾病的发生还与所处的环境、心理等因素相关。要顺应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心身的相互沟通、相互协调,达到“天人相应”,和谐平衡。因此,中医学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十分重视自然、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二、以人为本

中医学的整体观是以“人”为核心的整体观,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作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想属性的统一体来对待,把人的健康与疾病问题置于时间、空间、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的核心来认识和考虑,即从人的生命、心神(包括心理和思维)、环境(包括社会、自然、精神环境)相统一上来认识和调理人的健康和疾病。强调认识病要先认识人,治疗上主要依靠人体自身的康复能力,用药不过是借以调动人体自身组织的康复能力,调整重建体内外的平衡协调关系。从这个角度讲,中医学是“人医学”模式,注重的是人的健康,而不仅仅着眼于对“病”的防治。这种模式在发展水平上虽然还是朴素的,但在性质上比其他医学模式更符合人的实际。

三、个体辩证

中医学模式将“人”置于自然、社会整体的核心,既注重人的群体共性,又注意区分个体差异,形成“辩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证是中医学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依据,是疾病本质的反映。而导致证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体对病因的不同反映,也就是体质。重视人的体质以及差异性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特色。《素问·三部九侯论》说:“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通过对个体的灵活辩证,确立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治疗观。所以,中医学模式不是就病论病、就人论人的孤立、呆板的医学观,而是以联系、发展、变化的观点来指导医学实践的。

四、取法自然

在治疗上,现代医学执掌的是“极端式思维”,追求的是“对抗性”策略,要么抑制“病灶”“扑杀”病源;要么“阻断”异变,“挖出”病变组织。中医学对待医学问题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取法自然。治病方法主要以中药为主,也包括针灸、推拿、食疗、心理、体育等疗法,这些方法都是从自然着手来解决人的问题。其中中药以天然植物、动物、矿物为主,而其他疗法如针灸、推拿等,既不损害人体的自然结构及形态,也无明显毒副作用,属自然疗法范畴。中医治病并非着眼于病本身,而是运用自然之理、自然之法,以恢复人体的平和协调状态。

综上所述,中医学模式构筑于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及其方法论之上,其中蕴含着丰富而合理的科学内涵。以上四点基本涵盖了中医学模式的主要精神。基于上述特点,笔者认为中医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天人整体医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从宏观和整体上运用联系、辩证、综合的方法把握健康与疾病问题。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西方医学模式由单一转向复合的整体医学模式背景下,中医学的整体医学模式将显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为人类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良荣. 聚焦卫生改革[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9~33.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西医院校;中医诊断学;教学质量;心得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1

从新中国建立至今,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都很重视中医,强调中医后辈力量的培养,除了全国中医院校的人才培养外,还规定了全国西医院校的学生都必需进行中医的学习。中医学发展呈现出从未有过的良好局面。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 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点,由于课时有限,多将中医课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由于中西医理论和认识疾病的方式有很大差异,给西医院校开展中医课程学习带来很大困难,《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其基本知识是学好中医前提,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学质量,提出相关教学建议,使学生对中医诊断学感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从事西医院校中医诊断学教学,总结了一些心得,以供同道参考。

1 掌握中医学科的特点

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在中医学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向学生灌输这样的理念,确切掌握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确切含义,在对理解中医诊断、治疗始终以整体观念为纲,辨证论治为目,将相关知识统率在一起进行讲解。在具体中医诊断学的讲解中,因为时间有限,一定要教会学生运用中医学的特点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纵观中医诊断学,不管是那一系统的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无不体现中医学两大基本特点的具体运用。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西医认为感染是主要原因,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炎症”,从很多医生,特别是西医医生首先想到的是“抗感染”,如果开中药是也一定要选用一些据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有明确的抗感染类中药,尤其以大量中医认为寒凉药为主,其实这就非常有饽于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我们知道,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很多病人表现为:张口抬肩,面色恍白,嘴唇紫绀,背心畏寒,少气,舌淡胖苔白腻,脉滑。按照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应该属于肺寒证,应用苓甘五味姜辛汤之类加减为宜。当然,我们不否认痰热雍肺等其它证型的存在。只有这样通过具体的实例,将中医的思维模式,运用到中医诊断学的学习中,才能将中医诊断学学好。

2 培养对中医诊断学的兴趣

在西医院校开展中医课程课时较少,中医诊断学学时总共不到20学时,这么短的时间里,教师要讲好,学生要学好,加上西医院校学生本身中医理论不够扎实,中医诊断学条条框框较多,中西医思维方式、理论体系又不一样,要学好中医诊断学,兴趣就很重要。传统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多采用板书的教学模式,讲课内容枯燥,呆板,也不强调对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容易造成学生困倦甚至厌倦的情绪。笔者认为,教学必须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并愿意主动去学,才能达到互动教学的目的[1]。中医诊断学教学过程务必要利用尽可能多的多种教学手段,突出特色,增强学生对中医诊断学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3 了解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

正如一位西方学者认为:研究东方文化,如果不研究中医,就只研究了一半。可见中医学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学好中医诊断学,了解中国文化和其包含的哲学思想,就非常重要。中医之道, 根在中华传统文化。脱离中华传统文化, 中医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习中医理论,必须从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开始。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以《易经》为哲学基础,在长期的医药学实践中建立病因、病理、诊断、治疗、预防及养生康复等科学理论体系[2]。它不仅具有哲学属性,充满朴素唯物主义和辨证法思想,而且蕴涵着自然科学属性。中华传统哲学是中医学体系的核心和灵魂,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和源泉,它认为精气是宇宙与人类共同的构成本原,通过气的中介作用将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精气学说是研究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只有站在中华文化和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角度理解和认识中医学,从而理解中医诊断学知识,才能正确理解、接受和运用中医诊断学为人类健康服务。

4 和西医诊断学比较学习,融会贯通

西医院校学生在学习中医诊断学内容之前,已经学习完西医诊断学,由于学生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很多同学会认为中医诊断学内容有很多缺乏客观性的东西,甚至认为感观性知识多一些,存在很多不科学的地方。其实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两门课程虽然有差异,但亦有许多相似相关之处。如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其中问诊其实与西诊诊断学中的病史采集基本相似,只是内容有不同之处; 望诊与西诊中视诊相似;闻诊相当于西诊中的听诊和嗅诊;切诊包括切脉和按诊两个部分,其中切脉与西诊诊断学中脉搏检查相似,只是更复杂而具体,而且将切脉和舌诊作为中医辨证论治非常重要的客观证据,而按诊与西诊中触诊相关。西医诊断是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的阳性体征、实验室及器械检查来诊断疾病,中医诊断是在望、闻、问、切四诊基础上进行诊断疾病、辨别证候,两者思维方式虽有差异却有相似之处。教学过程中把西医诊断学和中医诊断学相似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要在西医院校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教师的讲授是主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地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教学的初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掌握中医学科的特点、培养他们对中医诊断学的学习兴趣、了解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加深理解中医诊断学内容、以及西医诊断学比较学习,融会贯通,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厉学,曲寿河,李野,等.论中医的哲学与科学属性.北方药学,2011(8)8:85-86.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范文第5篇

目前的针灸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由于受现代医学的冲击,往往偏向和习惯于运用或单纯运用现代医学之解剖学、生理和病理学知识来指导临床实践和解释针灸的作用原理,因而在临床中常常选取病变局部及其关联部位的腧穴或者是选取经验穴来治疗疾病,科研上常常借助于现代实验方法来研究针灸的作用机理,这种以现代医学“白箱理论”思维模式指导下的临床和科研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针灸医学的发展,并为其科学性提供了部分证据,但同时又使针灸疗法这一古老的、极具中医特色的重要治疗手段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丧失了它在治疗慢性病和疑难病中的优势。本文试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阐述针灸医学在认识人体生理现象、病理变化和治疗疾病过程中所体现和运用的整体思想,旨在引起同仁对整体观念在针灸医学中的重要性给予重新重视和注意。

1何为中医整体观念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在唯物论与辨证法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特点,也是中医学的精髓所在。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与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由此可见,中医整体观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①人体本身的统一性。意思是指人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人是一个由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及所有组织器官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又是相互影响。②人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中医所说的“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同时也包括人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灵枢•邪客篇》明确指出:“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岁露篇》亦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中医学认为,人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所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所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但自然界的气候和地理变化又对人体产生影响,如四季之温热寒凉,土地之高下柔刚,日月之斗转星移,都会对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其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了人体调节功能就会发生疾病。人与其外界的社会环境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中医学中的“七情致病”学说认为,不理想的生活、工作环境及经济状况变迁等社会因素均可引发七情致病。

2中医整体观念

在针灸医学中的体现针灸医学中,常运用人与自然界统一性的整体观念来对人体经络、腧穴等生理结构及其功能活动加以说明。例如《难经•奇经八脉篇》第二十七难中曰:“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此络脉满溢,诸经不能复拘也。”经文借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来说明奇经八脉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和必然:人们在地面上设计水沟水渠,目的是为了通利水道,以备未时之需;人体亦然,在大自然是沟渠湖泊,在人体就是奇经八脉。又如古人在进行腧穴命名时也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①借用自然界山水地貌而命名人体腧穴:如承山,近于外丘此当其下故曰承山;大陵:劳宫历掌骨有如历丘陵故曰大陵;其它类似腧穴命名还有四渎、外陵、外丘、支沟、阴谷等。②以天象、建筑物而命名:譬如,“天”指上部、“地”指下部,“宫”、“阙”居中,“廊”“窗”居两侧。地机穴因其脉自阴交而上,至此交过肝经之上,如经纬互综故名地机;上星穴因有如星之光上悬故名上星;其它类似腧穴命名还有璇玑、紫宫、玉堂、听宫、步廊、神门、气户、内庭等。将自然界水流比拟为人体气血而从功能特点上命名人体腧穴:如太渊,脉之会也,气之始此为渊海;血海,言其血所生之海也;涌泉,肾为水,此其泉之始达也;类似腧穴命名还有经渠、太溪等。

3中医整体观念对针灸临床的指导

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建立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整体观念的基础上。《医门法律》在强调中医整体观念时指出:“凡治病,不察五方风气,服食居处各不相同,一概而施治,药不中窍,医之过也。”中医处方用药如此,针灸作为非药物治疗方法的中医特色疗法亦不例外。

3•1取穴时强调人体经络脏腑之间的整体联系性由于人体本身各脏腑、形体和官窍之间生理相关、病理相联,因此治疗上就必须在注重局部的同时更应强调整体的调节。针灸医籍中所强调的“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知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及“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素问•五常政大论》)等,足以说明针灸治疗就是根据经络联系的整体性、通过对局部腧穴的刺激来调节全身机能状态从而发挥作用的。例如在具体临床中采用针灸治疗落枕时,有人认为因颈部有手三阳经所过,因此落枕这一局部病变与此三脉有关,临床治疗时除取颈部穴位局部治疗以外,还应当按疼痛部位循经选取手三阳经穴进行整体调整才能取得好的临床疗效。

3•2针灸方法应四时季节变化而变化中医治疗学中所强调的“因时制宜”,就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依据自然界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结合机体的机能状态,从而采用适宜的防治方法的一种学术思想,也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防治原则。如《素问•疏五过论》记载:“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之阴阳,四时经纪”;《素问•八正神明论》也强调:治疗疾病时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是以因天时而调气血也。”人与天地相参,与四时相应,季节变化对人体有一定影响。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冬气在骨髓。”《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可见,季节气候不同,气血分布有别,疾病发生各异,针灸选穴与手法必须“因时制宜”,即所谓“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素问•诊要经终论》)。具体有如《灵枢•四时气》所云:“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俞,邪在府取之合;冬取诸井,必深以留之。”又如《素问•诊要经终论》所记载的“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甚者传气,间者环也;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等等即是。《难经》中也有关于随四季气候变化采用不同针刺手法的论述,如《难经•用针补泻篇》第七十难中分别论述了两类“因时制宜”针刺手法的原理:第一种是“春夏刺浅,秋冬刺深”,因春夏气候由温转热,阳气浮而上,人体之气亦渐趋于外,因此在应用针刺手法上,应当浅刺;秋冬气候由凉转寒,阳气沉而下,人体之气亦渐趋于内,因此在应用针刺手法上应当深刺。第二种是“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即在春夏季节,开始下针时要深刺,达阴气所在部位得气后,再将针提举,引出阴气上达阳分;在秋冬季节则反之,以送阳气深入阴分。现今临床延用的在三伏天用艾炷灸或穴位贴敷肺俞及大椎以防治冬季易发的哮喘等肺系疾病,实际上就是依据《灵枢•病传》:“病先发于肺……冬日入,夏日出”而设的冬病夏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同样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因时制宜”的整体思想。这种将人与自然界的节气联系起来整体考虑的“节气灸”,不仅从整体角度全面综合考虑机体的正邪关系,更考虑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以及自然环境特殊变化与人体阴阳气血的关系。

3•3地域不同选择的治疗方法不同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和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我国早在商朝就已认识到地理环境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至春秋战国时便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如成书于春秋战国时的《周礼•大戴礼》云:“坚土之人肥,虚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细,息土之人美,耗土之人丑。”指出土质的不同,人体体质存在“肥、大、细、美、丑”等差异。《黄帝内经》中也有关于区域不同而六淫之邪则各有偏胜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指出“东方生风”、“南方生热”、“西方生燥”、“北方生寒”、“中央生湿”。《素问•五运行大论》亦云:“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意思是说东方风气较盛,南方热邪较盛,西方易生燥邪,北方易生寒邪,中央则易生湿邪;地势高者寒气偏胜,地势低者热邪较盛。人和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因而地域不同治疗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吴颢昕通过对中医巨著《黄帝内经》的分析和归纳总结认为,《黄帝内经》从人的体质、寿命、性格,以及病邪、病种等多方而详细讨论了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提出了“一病而治各不同”的“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为“因地制宜”治疗原则奠定了理论基础。《内经》中记载了“因地制宜”的具体方法:东方“其治宜贬石”,西方“其治宜毒药”,北方“其治宜炙”,中央“其治宜导引按跷”,南方“其治宜微针”,以及“西北之气,散之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等。

4小结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范文第6篇

“医学模式”是一个理论概念,是指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的总的看法。西医的医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变化经历了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和现在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天人相应,形神统一”,早在《内经》中就已经形成,而且几千年始终不变,形成了中医学的特色,有效指导着临床实践。

1中医学医学模式

中医学理论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形成的,整体和系统是中医学思维方式的特点。中医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离不开整体观念。在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巨著《黄帝内经》中就有了健康和疾病的深刻认识,因此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在《内经》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内经》中没有“健康”一词,而“平人”就是中医学对健康人的高度概括,《素问•调经论》:“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灵枢•终始》:“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从以上经文可以看出,中医学的健康观不仅是身体上没有疾病,而是强调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以及精神与形体的统一。

首先,人体的生理活动必须与外界环境变化相适应,即天人相应。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界也是一个整体,人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要保持身体健康必须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适应四时的气候的交替。古人强调养生必须要法于阴阳,应四时而调神,才能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不能适应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必然损害健康导致阴阳失调,产生疾病。在《内经》中不仅强调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还意识到社会环境与人体健康也密切相关。人具有自然属性,同时具有社会属性,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一个人都处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之中,生活于一定的群体和习俗中,因此人的健康必然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社会变化了,健康和疾病也相应改变,“往古之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当今之人不然,忧患缘于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皮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由于社会地位的改变也会出现的心身疾病在《内经》已有记载,如《素问•疏五过论》:“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辟足为挛”、“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由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治疗这种由于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内经》提出:“诊可十全,不失人情”的治疗原则。《灵枢•逆顺肥瘦》还指出:“圣人之为道,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

其次,中医学的健康观还非常重视形神统一。形就是形体,包括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骨、脉、肉、髓等。神,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体现,狭义是指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在形神关系中,神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内经》非常重视精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认为正常的情志是保证体内气血通畅,脏腑和调,正气旺盛维持健康的重要条件,而情志内伤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灵枢•本藏》:“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内经》养生不仅要注重形体的保养,还非常重视精神的保养,“神明则形安”“守神而全形”都是强调重视神的调养,以保护和增强形体健康,古人一直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总之,中医学的健康观就是天人统一(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和形神统一(精神愉悦,以及躯体没有疾病的状态),而这两方面的失调就导致了疾病。因此,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可总结天人相应、形神统一,如果用现代医学模式的格式应该为自然-社会-生物-心理,中医学就是在这样的医学模式指导下认识人体,认识疾病并诊断和治疗疾病。

2中医学医学模式的意义

2.1构建了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整体观念

天人相应说明人和自然社会的整体性,形神统一说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这就构成了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整体观念,指导着中医学认识人体、病因、病机以及临床治疗。既然平人包括天人相应和形神统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失常也就形成了疾病,一个是人体与自然的不适应,包括了外感性疾病,一个是形神不统一,也就是内伤性疾病。治疗的目的就是使这两个方面重新恢复平衡和协调的状态。在治疗疾病时,中医学十分重视疾病的时间性和地域性。《内经》七篇大论的运气学说阐释了时间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灵枢•营卫失常》等篇章论述有关人体的生命节律,为中医学的时间治疗奠定了基础。还有《素问•异法方宜》中有东西南北中的地域性产生不同的治疗方法说明疾病的地域性。除此之外,中医学治疗疾病重视整体性还表现在强调从整体层次对疾病进行调节。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病在上者取之于下”。局部病变往往是整体病变在局部的反映,治疗还是要从整体出发,探求局部与整体病变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适当的治疗原则,形和神是统一的,病变时可以互相影响,中医学强调形神共养,神形共治。这些都是在中医整体观念下形成的。

2.2形成了中医学的诊疗特色—辨证论治

证是中医学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依据,是疾病本质的反映,由于证的不同,治疗存在差异。导致证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体对病因的不同反映,也就是体质。重视人的体质以及差异性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特色。在《内经》中对体质理论有详细的论述,不仅注意到个体的差异性,并对人体类型做了若干分类,以其独特的理论贯穿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后世医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灵枢•瘦夭刚柔》、《灵枢•论勇》等等多是论述体质的专篇。先天、年龄、性别、精神、居处环境、饮食都是影响体质的因素,所以,中医学在诊治疾病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做到“因人治宜”。《素问•经脉别论》:“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许多针刺药物的作用往往是通过对体质的调整而获得的。《灵枢通天》提出治太阴之人“不之疾泻,不能移之”,治少阴之人“必审调之”,治太阳之人“无脱其阴,而泻其阳”,治少阳之人“实阴而虚阳”,治阴阳平和之人则“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审有余不足”。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中医重视体质差异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内容。#p#分页标题#e#

2.3突出了养生的重点—调神

情志,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机体内部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等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情志是由五脏精气所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情志是五脏生理活动在精神活动方面的正常体现,五脏功能正常则精气充沛,五志调和。《灵枢•本藏》曰:“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正常的情志活动对人体是无损害的,当情志太过,或受到长时间的精神刺激,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范围,便会直接伤及五脏,引起气血失调而致病。《灵枢•百病始生》中说“喜怒不节则伤脏”,《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思则气结”。因此,情志内伤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内经》的养生观就把调养情志作为养生保健之要务,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治疗疾病也要“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强调医生必须全面掌握病人的情况,以病人的神气盛衰为根本和依据,因为神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力的外在表现,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素问五脏别论》“观其意志,与其病也”。作为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恰当运用心理疗法调节病人的心理,正如《灵枢师传》所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乎?”

2.4成为西医医学模式的借鉴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范文第7篇

在中医现代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的今天,从儒家文明中找到中医学自身发展的科学精神,并作为指导今后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走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儒家文明的科技思想,其中不少就有先进及闪光的一面,“格物致知”便是其一。本文就“儒家文明的格物致知、儒家文明的格物致知与中医学、中医现代化需要格物致知重新崛起”等命题与同道们展开讨论,但求争鸣与共鸣。

1儒家文明的格物致知儒家文明是中华文明发展成熟的标志。儒家不主张对自然做那种穷究底蕴的形而上学式的思考,“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惟圣人为不求知天。”“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所志于天者,已其见象之可以期者矣。??”但儒家不否认人具有认识自然及其规律的能力,“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疾。”朱熹注孟子这句话时说:“德慧者,德之慧;术知者,术之知。”“德慧”,即人天生具有的知是知非、知善知恶的道德理性;“术知”,则是人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对未来发展作出预测的能力“,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顺应自然),则智亦大矣。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1]。人因为有“术知”这种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因而可以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推算出千年之后的冬至日。那么他们如何认识自然事物及其规律的呢?先秦儒家提出具有经验论性质的“薄物征知”说和“格物致知”说。“薄物征知”说是荀子提出的。“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明必将待天官之簿(薄)其类然后可也。”“薄”即接触、接近。“薄物征知”即耳目等感官通过接触外界事物而感知其声音、颜色、形状、大小,然而心再加以综合、判断,从而达到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格物致知”说是《大学》首先提出的。“致知在格物。”对于“格物致知”,郑玄、二程(程颐、程灏)、朱熹、王阳明、颜元、王夫之等人的解释都有所不同。其中朱熹将其解作穷理,与《大学》本义最为相近,虽然朱熹主要是从道德论角度来解释“格物致知”,即让人通过格一草一木来穷尽人间伦理,但其中包含了就自然事物而求其规律的科学认识论因素。事实上后来很多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儒家学者正是在后一意义上使用“格致”二字的,如朱熹五传弟子朱震亨将其医学著作称之为《格致余论》;明熊明遇以《格致草》名其介绍西学的著作;清陈元龙以《格致镜源》名其自然科学著作。到清末洋务运动时“格致学”更成为自然科学通称,而“格物致知”也成为自然科学的认识论。

2儒家文明的格物致知与中医学儒家文明是中医学形成发展的摇蓝。儒家文明的格物致知贯穿于中医学的始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治疗必求于本”的记载。《素问.标本病传论》云“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素问.通评虚实论》有“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记载,宜“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及“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关于“逆者正治,从者反治”的详尽论述。这些精辟的论述都是正确认识与处理宏观辨证标本关系的具体写真。可以说,儒家文明的格物致知与中医学的联系是从这里开始的。中医学常将本学科的“薄物征知”、“格物致知”思想,名之“治病求本”、“四诊合参”、“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等等“,治病求本”是中医学“薄物征知”、“格物致知”处理现象与本质这对范畴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儒家文明的格物致知与中医学的联系,体现在治病求本方面的例子及具有创新思想的医家是数不胜数,但对于治病求本富有挑战意义的要算清?周学海,他在《读医随笔.评释类》曰:“治病必求其本。所谓本者,有万病之公本,有各病之专本。治病者当求各病专本,而对治之,方称精切。”“治病求本”应当寻找诊治具体疾病的个性特殊性———“各病之专本”,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疾病的共性普遍性———“万病之公本”阶段。他在理论上对治病求本当求各病专本作了高度概括,是宏观治病求本思想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中医学的格物致知———微观探索方面,也有先期或萌芽的认识,如吴又可在《瘟疫论》中指出:“伤寒与中暑,感天地之常气,疫者感天地之疠气,在岁运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时有盛衰。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这里可反映当时已认识到瘟疫这种烈性传染病发病有其特殊的病原———疠气,及其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是非常难得的。可以这样认为,它是后世西方医学微生物病原体学说的先期认识。

清?王清任“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改正了古人对脏腑认识上的某些错误。如纠正了肺有六叶两耳、肝有七叶、心有七孔三毛等形态学(解剖学)思想。这些都标志着中医学在认识自然事物及其规律方面的格物致知化。而上述朱震亨的医学著作《格致余论》,从内容到形式都表明了中医学的格物致知化。从唐容川的“中西汇通”到张锡纯的“衷中参西”,从恽铁樵的“群经见智”到解放区提出的“中医要科学化,西医要中国化”,正如恽铁樵1929年在上海的一次演讲,“中医是符合国情的医学;西医自有长处;中西医化合是必然的趋势。”足见20世纪前50年乃至以前,在中西医学的实践中提出中西医“化合”的必然性。在1958年党中央和为卫生部党组“关于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总结报告”的批示后,全国范围内广泛组织了西医学习中医班,以“西学中”为主要形式的中西医结合实践活动形成了一个高潮。从《内经》“治病必求于本”,到后世丰富多采的宏观辨证的形成;从宏观辨证的不断补充与完善,到“治病者当求各病专本”的创新思想;从吴又可的疠气学说,到王清任的形态学(解剖学)思想;从20世纪前50年中西医化合,到后50年的中西医结合;从中医现代化的提出,到中西医结合从科学的论证阶段进入创新发展阶段的认识,整个中医学发展进程中儒家文明的自然科学认识论———格物致知尽在其中。

3中医现代化需要格物致知重新崛起近代著名学者蔡元培先生关于学术研究曾有中肯的评述:“研究也者,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这对于当今中医现代化是颇有启发的。那么对于中医现代化来讲,如何让自身具有的自然科学认识论———格物致知重新崛起?笔者认为主要应该把握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直觉灵感、特色优势等方面的重新崛起。

311中医现代化需要整体整理提供观念重新崛起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理论内核。整体观念存在的价值是自不必说的。作为整体的宏观体系是由许多部分的微观客体组成的,它又具有各个部分本身所不具有的整体性;或者说,在大量的个别部分组成一个整体时,要出现质的改变,产生只有作为整体才具有的新的性质。如果单一地强调辨病诊断、强调微观考察、强调单体药物,而忘记或淡化了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方剂配伍,就等于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没有从根本上把握疾病的本质。需要指出的是,整体观念的崛起十分需要建立在高度分析的基础之上,离开了高度分析谈整体观念也是形而上学的。中医学的发展进程中尤其需要补整体性本身缺少或不具有的东西。中医学理论不是建立在形态解剖结构基础上的,尽管形态结构是客观存在的对象,但没有进入中医学的认识视野。这说明中医学把握客观世界的超自然性,随着对客观对象的不断逼近,随着认识内容的不断扩展,需要中医学不断更新其认识形式,放弃不能准确反映对象的形式,从微观分析上认识它的客观对象。整体观念的重新崛起还有一个在整体中寻找出路的问题。没有整体就没有出路。宏观整体把握有不依赖于微观考察的一面,即宏观把握的相对独立性,认识这一点,对于寻找中医学的发展出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医学实践中,依靠宏观把握、宏观辨证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

312中医现代化需要辨证论治创新发展辨证论治是需要创新发展的。中医学的发展进程中尤其需要补充辨证性本身缺少或不具有的东西。当中医学的合理内核———辨证论治遇到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挑战时,人们首先从科技发展规律、自然观的发展阶段中寻找答案,由于中医学发展进程中缺少形而上学自然观这一阶段,而这一阶段主要使用微观分析方法,这一微观分析方法自然就有可能被引入辨证论治内核之中,此时中医学辨证论治(宏观辨证)的形式发展为微观辨证[2],而现代医学是以疾病作为认识对象的,它与辨证论治甚至与微观辨证都存在内容与形式的不一致。要使中医学认识对象不断逼近客观对象,当引入现代医学这一现存成果。笔者认为疾病诊断也可整合到辨证论治之中,这个内核至少应包括辨病(主要是现代医学的诊断)、微观(更先进的诊疗手段)、辨证(来源于宏观辨证可高于宏观辨证)三方面融一的内涵。名之曰:“专病微观辨证”。如果说微观辨证是用微观指标认识与辨别证,辨证微观化是探寻各种证的微观标准的话,那么,专病微观辨证是用更先进的微观指标认识与辨别具体疾病的证,专病微观辨证化则是探寻各个具体疾病各种证的更先进的微观标准[3]。辨证论治的创新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医疗模式转变的问题。中医学与西医学研究的客观对象是同一的,在认识对象上也完全可以通过借鉴医学之长而达到一致。在临床医学疾病诊断方面,完全可以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确立以辨病论治为主体的诊疗模式是实现中医临床医学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13中医现代化需要直觉灵感再创辉煌中医学是以形象思维为思维方式,以直接领悟或取类比象为研究方法的与唯象科学相似的生命科学。中医学的直观性,从形式上看似乎比较朴素,但未必没有存在的价值。也就是说,以形象思维为思维方式,以直接领悟或取类比象为研究方法的中医学也是有其存在价值的。也许你有这样的体验,在某事发生之前,你心里总有一种模模糊糊的预感。世界上到底有无灵感和直觉呢?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4]。人的悟性尽管有高低之分,但每个人都有预测的潜能。而且这种潜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实践得到开发和强化。以人本身的预测潜能为基础,通过开发和利用人类与生具有的这种超前认识能力来获取所需的未来未知信息,这种直观性尽管朴素,但可能已属唯识预测的范畴,其存在价值是十分显见的。但是,仅仅把握中医学的直观性,仅仅运用形象思维,仅仅运用直观观察、直接领悟和取类比象研究方法,只靠直觉灵感是远远不够的。

中医学是儒家文明的一个缩影,儒家自然哲学和科技思想的某些缺陷也影响了中国科学技术后来的发展。儒家本身不曾对思维规律作出系统研究,不曾产生亚里士多德逻辑学那样的形式逻辑体系。在儒家文明形成后,先秦墨家的逻辑学说也很快成为绝学。这一缺陷使中国数学未能产生欧几里德几何那样经过严密证明的数学体系。儒家虽然提出了实验、测验、试验等方法,但总的说,儒家的科学方法论是不系统的,尤其不曾提出对近代科学发展至关重要的数学方法,即在实验所得数据基础上提出一个包括察各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的方法。作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代表之一的中医学,在它的发展进程中尤其需要补充直观性本身缺少或不具有的东西。例如,当中医学的合理内核———辨证论治遇到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挑战时,人们已经从科技发展规律、自然观的发展阶段中寻找了答案,而中医学的直观性,如直观观察、直接领悟和取类比象等研究方法依从它的合理内核,也从科技发展规律、思维方式的发展阶段、研究方法的发展中寻找答案,由于中医学发展进程中缺少逻辑思维和实验性研究方法这一阶段,自然就应该引进借鉴这些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辨证思维和分析与综合统一的研究方法。直觉灵感的再创辉煌还有一个捕捉信息的问题。超级秘书网

中医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学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离开了临床实践,中医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其捕捉信息的途径主要依据临床。应当尊重临床证据,用循证医学原则确认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临床方案要按照标准化、规范化、随机化等原则。依据循证医学将中医学的直觉灵感再创辉煌。

314中医现代化需要特色优势发扬光大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尽管可体现在许多方面,不少学者也曾作了不懈努力,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与挖掘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如在目前中医临床的优势病种、中医诊治方法的特色和优势、中药在新药开发医药市场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学理论的特色优劣及其文化哲学基础、中医政策中医科研与中医特色优势的关系[5]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但从本质上讲它是整体、宏观、辨证的医学理论与实践。中医长于诊治多系统、多器官、多组织的综合病变,精神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疾患、病毒性疾病以及功能性、原因不明的病证等,而在形体和器质性疾病、原因单纯而明确等病变的诊治上,则与西医学不可同日而语。

这里的多系统、多器官、多组织的综合病变,精神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疾患、病毒性疾病以及功能性、原因不明的病证[5],今天可以说是中医有优势的一面,是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而当这些综合性、功能性及原因不明的病证一旦原因被揭示以后,是否依然还是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病症呢?或者说是否依然能保持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呢?因此,笔者认为,从中医学的本质性———“证”出发,在微观分析和形态结构上下功夫、找突破,不仅牢牢把握机能,而且牢牢把握形态,不仅牢牢把握宏观形态,而且牢牢把握微观形态,是中医现代化需要发扬光大自身特色优势的认识所在,也是中医现代化需要格物致知重新崛起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由及方面。特色优势的发扬光大还有一个临床疗效的问题。临床疗效的突破是中医学的生命。如果没有临床疗效的突破,结构搞得再清,机理说得再好也是徒劳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医学兴也疗效,衰也疗效,振兴崛起更需疗效。从临床疗效方面下功夫、找突破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马振铎,徐远和,郑家栋1主编.儒家文明[M]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99:289~308.

[2]沈自尹1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J]1中医杂志,1986,27(2):135~136.

[3]蔡辉.论专病微观辨证[J].中医杂志,1999,40(8):499~500.

[4]侯金川1信息预测的原理和方法[J]1图书馆11999,(2)11~15.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范文第8篇

天人相应“天人相应”语出《灵枢邪客》,其基本精神是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认识。因此,中医在理论上主张体自然之道,按自然规律办事,用自然之道去说明医理,依自然规律去处理生老病死问题。在应用上主张用自然之物,“天生万物,无一而非药石”,所以,中医自古至今,大都应用天然药物,“尽自然之力”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整体观念现代科技注重结构分析,将物体不断分割研究进而推断其功能,通过改变物体的组成结构达到改变功能的目的。然而,中医学却忽略结构分析,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整体的联系性、有机性和不可分割性,一方面人体与外界有机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其自身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基于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元气论自然观,它把宇宙万物视为一个生生不息的无限过程,着眼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进而理解和规定客观对象。在这种元气论的指导下,天是大系统,人是小系统,任何局部都是整体分化的一部分,局部包含整体又反映整体的状态。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一种整体所处的功能、结构与代谢状态,不是一个器官,一个细胞或者一个基因所能代表的。每一个人是其特有的气血、脏腑、经络、津液、骨、肉、肌肤等的综合,局部不能代替整体[2]。”

中医文化的学习与研究

功能观察法中医学秉承“司外揣内”的功能观察法,即通过“观象”、“取象”来获得生理、病理信息,并且据此构建“司外揣内”。它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人体,能够发现单凭局部解剖不能发现的人体功能,以肺为例,中医将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概括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如果这些生理功能异常就会通过情志、皮毛等表现于外,所以有肺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的“象”,这就是中医“有诸内必形诸外”的功能观察法。而且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还可及时和全面掌握病情变化。

心悟法“医者,意也”出自东汉名医郭玉,典型反映了中医的思维特质,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就讲究做学问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似乎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才能称得上“大家”。从现代思维方式来看,中医的这种“心悟”方法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直觉思维方法,即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法[3]。所以,同一个病人十个医生就会开出十个不同的处方,但它们都可以达到一定的疗效。清代名医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说“:心悟乎古人之言,能畅达古人言中之意,心契乎古人之心,能曲绘古人言中之意”正是对“心悟法”的阐释。

中医象数法《素问五运行大论篇》说:“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这里的数已不具有量的含义,而是象的一种符号。这种用数而非定量,用图像而非几何的特殊数学方法,即“以数取象”的象数方法。《内经》对阴阳、五行进行了象数规定,“阴道偶,阳道奇”,“东方、肝、木,其数八;南方、心、火,其数七;中央、脾、土,其数五;西方、肺、金,其数九;北方、肾、水,其数六。”其数之大小排列并不代表客观事物之间量的真实比例关系,这种文化思维的差异必然使中医走上了一条与西医的直观思维截然不同的道路,这其实是对古代哲学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文化全球化下的中医文化首先,我们应该看到自身文化的长处,承认不足。中国文化以群体为依存,重内向自省,强调“天人合一”,这使得中医学与自然建立了很好的联系,从理论到临床用药无不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这也是中医学历尽千年而不衰的原因所在。但是过于强调人文精神的中医学使得科学、逻辑实证行为落伍,阻碍了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这也是数百年来驻足不前的主要原因。从中医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知道中医体系基于古代哲学,文化全球化下的中医既不能“文化西方化”,也不能完全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在保持自己一定独立性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文化全球化要求各民族敞开大门,积极主动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互相沟通和理解,具体到中医文化的发展上来,就是充分利用全球化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去粗取精”为中医文化注入新鲜与活力,更好地推动中医学的发展[4]。

中医学面临的困境受西医学与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医工作者试图通过基因、实验等现代化的手段使中医学直观化,殊不知中医学的认识方法、研究方法完全不同于自然科学,这种盲目的做法反而会阻碍其发展。而且,中医的教学研究体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中医院校的学生中医西医都要学,结果“西不西中不中”,到了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往往为了追求效益而采用西医的诊断与治疗,造成中医学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就中医理论自身而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重伦理而轻科技的儒家思想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心理学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给中医理论带上了玄虚偏颇的倾向,使中医研究偏离了实践方向,是中医发展缓慢的文化原因。中国科学技术在近代整体水平的落后、中国传统文化环境的破坏以及重文轻理的教育思想等是制约中医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多元性发展中医

“中医究竟是什么?”这是对中医的定位,只有对这个问题很好的认识才能发展中医。医学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从童年的幼稚、青年的壮大、到中年的成熟。医学也是一种文化,它的存在和发展形式要受到文化的影响,与一定的时期、一定民族的文化相关联,所以医学具有了多元性的特质,这与文化全球化中的“文化西方化”的观点相背离。我相信:未来的文化将产生多元的碰撞,各民族的文化都将融入全球化,发挥本民族的优势与特长为全人类服务。因此,中医工作者应谨防“文化西方化”,摒弃西方文化中对中医学发展的不利因素,积极迎接挑战,从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角度融入文化全球化,使中医学不断突破本民族地域与模式的限制走向世界。#p#分页标题#e#

医学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健康与疾病,而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客体,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有生理特征,又有心理特征。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单纯的科技定位局限性日益暴露。因此,必须对医学进行重新定位,用文化来丰富和补充医学的科技定位,而中医本身就是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有机统一体。文化全球化下的多元文化对中医学也是一个机遇,挖掘与提升中医学将为现代医学视角的转换提供新的启示。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范文第9篇

中医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临床工作中有深刻的体会。

第一、整整体观念。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脏器、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保持协调平衡。从整体分析病情,治疗仪通判着眼,往往能出奇制胜。但整体两字,看似容易,却与医者的学识、经验密切相关,临床诊断时不认真、仔细观察不能体会。如:某患者,女 40岁,咽痛喑哑月余,经用西药消炎中药清咽泻火、等治疗均无疗效。四诊;面色不泽 舌淡苔白,咽部不红,声音嘶哑,自诉畏寒,咽痛如梗,口和不渴,两耳如塞,二便正常,有痛经史,脉沉细。诊断为。阴虚为何能至喉痹?其原在于肾虚。形寒畏寒,两耳如塞,舌淡、脉细,均属肾虚。肾属少阳阴少阴之脉入肺、循喉、挟舌本。肾虚之体感受外寒,郁而为热,挟阴循脉上泛发为咽痛喑哑。即给麻黄附子细辛汤季节杀太阳之表有温少阴之里。3剂音哑咽痛减轻,以后用原方加甘草、桔梗、藏青果、服7剂咽痛愈。继用八味丸巩固疗效。此即从整体观念审证求因,符合“上病下治”的原则。同时,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 因此,人要主动地适应环境。在治疗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就成为重要原则。

第二、要以发展变化的观念认识病理矛盾。如《伤寒论》三阴三阳的转变,即是说明病理矛盾不断变化,治法方药也应相应变更的道理。如某患者、女、20岁、发热5天,有时体温高达39.5°,西医检查无阳性发现,拟诊“发热待查”发热稍有恶寒,有寒热往来现象,汗出不畅,咽干口苦胸胁苦满,便结3天,小便短赤,舌红,苔薄白,脉弦数。发热6天稍恶寒,则是太阳表证未罢,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则又转入少阳,所谓“太少同病”,当解表和里,给柴胡桂枝汤2剂后,汗出较多,恶寒发热消失,表里均和而愈。本例之治所得,即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掌握其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方能凑效。

第三、分析标本缓急,抓住主要矛盾。在复杂的病理现象中,区别真伪主次,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必须胸有成竹。古今名家医案常有力排众议,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而获成功过的案例记载,这种证了方面的特异性,与现在医学标准的同一性存在一段距离,这也正是中医的特点之一。如:某患者,22岁。西医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住院多日,腹部胀满,肝脾肿大,心悸气急,唇紫汗淋,潮热咳嗽,停经2年余。曾有医者以其体虚投以补剂,内有太子参30克,服后胸闷加剧,气急难忍,大汗淋漓,辗转不安。诊为室女干血痨。嘱停其前药,待其病情稍缓,即用《金贵>大黄蛰虫丸加减治疗,三个月后月经已来潮。本例干血痨与寻常的淤血证不同。其体征必见虚极,误用补法则有“实实”之患。而一般的行气活血药,力量不够难以取胜。非蛰虫、虻虫、水蛭、蛴螬、等啮血诸虫以蚀干血不能显效。由此可见对疾病标本缓急的区别对待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范文第10篇

中医学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通过学生学习中医简史,生动地讲解中医学的历史及在世界医学史上的贡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导论部分时,重点讲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4大医学巨著。在讲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内经》时,可重点突出举例这本书中记载的人体食管与肠道的长度比例是1:35,而现代解剖结果是1:36.5,二者非常接近;同时对人体血液循环的描述十分丰富,如记载“心主身之血脉”,“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把人体的心脏、血管和血液联结在一起描述,是人类医学史上对于人体血液循环的最早论述,它比哈维•威廉姆所提出的血液循环要早1600多年[4];在讲述《伤寒杂病论》时,重点讲该书中的方剂组方严谨科学,效果显著,被称为“医方之祖”,至今为广大临床医师所喜用,对中医学发展影响极大。例举唐朝的《新修本草》是我国药学史上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比欧洲刊行最早的《弗洛伦莎药典》及《纽伦堡药典》要早800余年等[5],让学生领略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与神奇,以此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医学的热爱,为今后认真学习中医学奠定良好基础。

2培养西医学生的中医思维模式

对于具有一定西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西医学生来说,学习传统的、感性的、抽象的中医基础知识存在较大困难,所以对于西医学生的中医教学方法要重在使西医学生了解中医的思维方式,形象的讲解中医学是一个独特的理论体系,及其疗效的卓越性才能传承至今。教会学生在日后面对疾病时,要明白如何立足于中医理论、以中医思维出发治疗疾病,进而探索望闻问切、辨证施治、君臣佐使配伍组方等中医诊疗系统,配合西医治疗,更好地为病人保驾护航。

3比较中西医学理论的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学重视个体差异,治病核心是以人为本,三因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针对西医院校学生的特点,向学生传授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6]。中医思维主要是注重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生病与整体有关,这个整体包括人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还包括人与自然,与社会也是一个整体,绝不能只局限于某个局部,所以中医治病强调治病求本,强调三因制宜,而西医的思维主要是依据微观分析,确诊任何一种疾病都必须具备相关检验的结果支持。正因为中西医思维体系的截然不同,所以需要在日常教学中着重加强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深化学生的中医哲学思维认知,在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联系中,由着眼于微观、局部入手转变为从宏观、整体出发,探索中医、西医在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的共同点与交叉点,把中医的整体观,恒动观和西医学的生理病理,微观实验相结合。从而促进2个学科在理论教学,临床及科研方面相辅为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4生动教学,循循善诱

培养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生动的课堂教学是讲好中医课的重要手段。在讲课时,可采用取类比象的教学方法和做好生动的ppt以增加学生对中医学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中医学的积极性。例如讲述五行相生相克时,可以用生动的ppt[7],用图片说明水可以滋养涵木,以此类比“水生木”;古语中“水来土掩”很显然“土克水”。如此讲解,可以加深对“相生相克”关系的形象化理解和记忆,起到较好的效果。又如在讲解七情致病时,可举例“范进中举”大喜伤心,乃至癫狂。林黛玉抑郁日久得肺痨即悲忧伤肺;大怒伤肝,血随气逆而致中风等。通过这些简单病例的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七情致病的病理变化,加深学生学习七情致病的印象。如此讲授课程时做到循循善诱,生动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对中医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5结合临床病例,剖析中医理论

在教学中,适当结合典型病例进行讲解以剖析中医理论,如在讲解八纲辨证中的寒热辨证时,可简单介绍中医学对痹病的认识及中医药治疗痹病主要分寒痹热痹;普通感冒有风寒风热的区别等,在讲到病因疫疠和卫气营血辨证时,可结合近几年的“禽流感”运用“银翘散”“桑菊饮”的案例来讲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医学的临床价值和优势,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中医学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6结合科研讲课,拓展思维方式

渴望了解中医学的本质往往是西医院校学生的特点。因此,在讲授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同时,可引入与中医学相关内容的现代科研成果,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如:首届国医大师李济仁根据新安医家治疗痹证之寒热理论,研发治疗热痹的“清络饮”验方,用之于临床后取得的良好效果。该项研究曾发表国际SCI论文2篇,获中国发明专利1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2006年英国剑桥大学著名学者在国际药理学顶级刊物《TrendsinPharmacologicalSciences》上,将“清络饮”列为抗风湿病血管新生唯一的代表性中药复方并做专门评述[8]。“清络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印证了古老中医学的科学性。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听得懂,而且能激发他们对中医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中医学理论来源于社会生活和医疗实践,反过来又指导着医疗活动。对于西医院校的中医学课程教学,不仅需要课堂上的精彩讲解,还应该在医学实践中为学生示范或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所学到的医学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将会更加完美。

总之,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和拓展学生今后在临床中的辨证思维能力,如何讲好中医学课程,采用多元化教学的方式是最佳选择。

上一篇:地震灾害的预防范文 下一篇:提高农产品品质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