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术语范文

时间:2023-03-04 01:46:40

中医术语

中医术语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术语学,认知,中医术语

中图分类号:H059;N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3-0025-04

引言

根据术语学的观点,一个学科术语的规范化程度直接反映一个学科的发展水平,一门科学越“科学”,术语就越完善。而中医药学因其悠久的历史,术语具有一些特性。比如形式独特且不简短,有时是字,有时又是短句,如“神”“木克土”“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而术语的意义往往较为广泛,一词多义的情况较多,如“气”;有些概念相对模糊,如“阴”“阳”,且没有明确界限;还有一些同义词,如“内风”也称“肝风内动”或“虚风内动”等。根据近现展起来的传统术语学理论来看,中医术语显然不符合术语学对理想术语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和标准,如单义性、准确性、简短性、系统性、不能有同义词等,这甚至也成为各界质疑中医科学性的论据之一。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近一二十年认知术语学的产生对传统术语学的观点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从认知角度来看,中医术语因具有浓厚的中国古典哲学、传统文化以及古汉语特点,具有很高的认知研究价值,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现象的特有的认知方式和体会。

一认知术语学理论源起与发展

术语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的萌芽阶段;70年代的确立阶段;90年代的发展阶段。也许不同术语研究者对于术语学发展阶段的划分会存在不同观点,但绝大多数术语学家都承认,今天的术语学处在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即认知术语学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认知术语学(когнитивное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首先产生于具有雄厚术语学研究基础的俄罗斯,是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在术语学研究领域的新拓展。

1993年俄罗斯术语学家格里尼奥夫(СВ Гринев)在《术语学引论》一书中使用“认识论术语学”(гносеологическое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这一术语,研究专业词汇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并指出术语在科学认知中具有记录知识、发现新知和传播知识的功能。该著作可以看作是认知术语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1998年著名学者阿列克谢耶娃(ЛМ Алексеева)在《术语和隐喻》一书中首次提出“认知术语学”这一术语。同一时期,西方学者也开始把“社会认知术语学”作为与传统术语学相对的概念提出来。此后,“认知术语学”这一术语开始被术语研究者积极使用。

2006年,俄罗斯术语学家塔塔里诺夫(ВА Татаринов)在百科词典中收录了“认知术语学”,并指出 [1]:

在认知术语学框架下,术语被看作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是人类对知识进行加工和结构化的产物。术语能够记录人类获取的信息,成为认知的工具,因为它能够总结科学事实、积累知识并传播给下一代年轻学者。它的研究基础是范畴化、概念化、概念模式、隐喻化和世界图景等问题。

认知术语学从认知科学中引入隐喻、隐喻化、概念化、概念空间、范畴化、世界图景等一系列概念,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范畴机制、研究方法、理论问题和发展趋向。它不仅是术语学的一个分支方向,它还是全新的观点体系,是对传统术语观的颠覆和重构,它对很多传统术语学的基本问题给予重新认识。

首先,认知术语学突破传统术语学的语言学界限,把术语看作是表达专业思想和思维的客体,是专业信息的载体和存储形式,它不仅承载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结果,而且是未来认知活动的手段,是专业领域认知和交际的单位。

其次,术语隐喻现象在传统术语学框架内被看作是术语构成的个例,是术语构成的手段之一;在认知术语学研究中则被看作是概念生成及系统构建的基本思维方式。

再次,传统术语学把术语多义现象看成是一个需要根除的“缺陷”,而从认知术语学角度来看,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的延伸,是人类范畴化、概念化及隐喻思维不断发展的结果,是科学概念及相应术语发展的普遍现象。

综上所述,认知术语学对很多传统术语学中的基本问题给予重新阐释,它将为中医术语研究带来新的视角和空间。

二中医学是一门独特的科学

论据一:俄罗斯著名术语学家列依奇克(ВМ Лейчик)指出[2]:

术语系统并不仅是与概念系统相联系,而且是与其背后的科学理论相联系。客观现实的多元性和不可穷尽性以及每个理论体系的有限性,导致同一个知识领域内可能同时存在多个理论体系,每个理论体系都有自己的一套术语系统,能够覆盖它所描述的客观知识领域。

例如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都是不同的理论体系,都有自己的一套术语,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中医学与西方现代医学对于生命现象这个研究对象完全建构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对人体和病理有自己的一套解释系统,医学实践中有很多中西医结合的例子。实践证明,它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论据二:“一门科学理论的术语首先是以某一自然语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它是该语言群体对世界的认识的体现形式。”[3] 而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由汉语建构的世界,其语言特质与汉语的文化特质相关,反映了汉民族生活现象的世界。它与西方现代生物医学的哲学基础、思维模式、认知方式都不同,术语系统的构建模式也因此不同。中医基础理论建立于阴阳、五行等基本概念之上,气血、经络等基本概念都是中医特有的,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关于生命现象的世界图景。

论据三:隐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尤其是抽象思维的工具。从认知角度看:“科学隐喻不仅有助于快速掌握研究对象,是描述科学理论的语言手段,还有助于人们探求知识、记录知识,是概念化的重要手段。”[4]从科学历史的发展轨迹来看,几乎没有任何科学理论是基于纯粹的逻辑建构。从生物学中分子的双螺旋体结构,到核物理学中的夸克,我们很难想象没有隐喻的“科学语言”。而综观中医术语的内涵,可以说隐喻无处不在。同时,相对于其他对象科学的拟人观(即以人的身体结构、功能、形象、性格等特征比拟非人类事物),中医学对人类机体的隐喻思维则是拟物观,即在中医学上,人的躯体就是缩小的世界,人与宇宙是同构的,从人体推及自然,人与万物的构成和运动规律是一致的,自然、情绪、社会生活、动物、植物、气象、兵法和等级制度等都被用于中医的认知原型。可以说,准确把握中医术语的隐喻特质是理解中医理论的重要一环。

综合以上术语学分析,中医是一门历史性和人文性高度融合的、最具中国特色的学科,其术语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

三中医术语的特点

俄罗斯著名哲学家弗洛连斯基(ПА Флоренский)曾指出:“任何一门科学的实质就是该科学的术语系统,术语的发展史恰恰反映了这门科学的发展史。”[5]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术语因此也具有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术语的特点,朱建平教授曾撰文将中医术语的特点概括为“历史性、人文性、定性描述、用具体名词表达抽象概念”[6]。

1历史性

中医术语多为古代汉语,中医术语可以是字、词、短语,还要考虑到古今词义的演变等,如“内风”在古代指因房劳汗出,风邪乘袭的病证,今指肝风内动,即由脏腑机能失调而引起具有动摇、震颤特点之各种症状的病理变化,与肝脏关系最为密切。

2人文性

中医术语大多包涵了较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如术语“三子养亲汤”中,“三子”是指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三种药材,主治老年人中气虚弱,运化不健。因其用三种果实组方,以治老人喘咳之疾,因此寓其“子以养亲”之意,蕴含了汉语言主体的民族传统文化。

3定性描述

中医术语包含大量的自然语言和生活语言,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事态来表述或比喻人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的原理等。多为定性描述,很少定量描述,如气虚、火旺等都是一个定性的描述,无法用确定的数值来衡量。

4浓厚鲜明的古汉语特色

中医术语多为古代汉语,由于汉文字的特殊性,中医术语中的词法、句法非常灵活,极富弹性。有很多概念的术语表达不完全符合形式逻辑及现代术语学的要求。此外,中医术语往往意义广泛,一字多义。如“气”是中医中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一个术语,“有人将《黄帝内经》中的‘气’分为270多种,其概念内容很难清晰界定”[7]。

5独特的抽象思维方式

汉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与中医学科体现的抽象思维方式是互为影响的,尤其体现在隐喻思维模式上。如五行是古人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朴素认识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因此医学上所说的五行并非指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五种物质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

四中医术语的外译

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十二五”规划,意味着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已被列为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方面。在强调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导向下,中医术语的外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是推动中医走向世界以及平衡“文化逆差”的必经之路。

术语翻译不单单是完成两种语言表达手段之间的转换,还要实现学科领域内的科学概念之间的对应,不同语言相应学科领域的概念之所以能对应,其理论前提是科学的国际性和科学认识的普遍性。此外,在传递概念基础上,还应该保证所翻译的术语相互联系成一个整体,也就是保持原有的概念体系。从概念出发、从概念系统出发是术语学的一条基本原则。[8]

也就是说,不同语言间术语表达手段的转换具有不同于一般语言的突出特点,因为术语同时属于语言系统和专业知识系统。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语言和非语言的综合因素。

然而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中医所具有的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底蕴,其独特的理论概念在目标语言中没有对应词,中医术语的外译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因此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首先,中医学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它的很多理论的科学性已逐渐被证实,因此在很多中医术语翻译过程中,不仅考虑双方语言特点,还应考虑中医理论体系的继承性,不要单个解决术语翻译问题,而要注意保持术语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制定统一可行的外译处理原则和方法。对基于这些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及名词的译介应保持中医固有特色,不能以西代中,也无法取代,如气血、经络、三焦等中医独有术语在西方现代医学中缺乏对应词。另外,基于不同理论体系的中、西医术语,还存在名同实异的情况,如中医的心、肝、脾、肺等概念的内涵与西方现代医学中概念有很大不同,这种情况尤其需要注意。

其次,中医术语的规范工作需要语言学家和中医学者的共同努力,进而,其外译也不应仅局限于汉语言使用者,还需要目标语国家的汉学家和中医工作者的合作。对于一些翻译原则和方法不宜过于教条,除了考虑保持我国文化传统、思维习惯和语言特色之外,目标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和认知特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对于同一个术语外译,中国人的翻译和外国人的翻译肯定会有不同的地方,尤其对于中医这样一门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的学科。因此做好与目标语国家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协调和沟通工作,在不破坏中医理论精髓的前提下选择更为恰当和合适的表达手段,对于中医的传播和交流更有好处。

参 考 文 献

[1]Татаринов ВА Общее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Словарь / ВА Татаринов / Российское терминологическое общество РоссТерм[М]Московский Лицей, 2006:82

[2]Лейчик ВМ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предмет, метод, структура[М]Белосток: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Белосток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2007:100-101

[3]Романова НП Язык науки как результат и источник познания[С]//Татаринов ВА Истори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го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я(ТОМ3) Москва:Московский Лицей, 2003:218

[4]Алексеева ЛМ Метафоры,которые мы выбираем (опыт описания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ой концептосферы)/ЛМАлексеева[C]// любовью к языку:сбнаучтрудовМВоронеж:ИЯ РАН,Воронежгосунт, 2002: 293

[5]Алексеева ЛМ Философия термина в русской традиции[C]//Терминология и знание Материалы Ⅱ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симпозиумаМосква, 2010:18

[6]朱建平中医术语规范化与中医现代化国际化[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7

[7]邱鸿钟 中医的科学思维与认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73

中医术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医翻译史,中医术语,错译,误译

中图分类号:H059;H083;R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5)06-0026-04

收稿日期:2015-04-09

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通识教育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XJY15034)

作者简介:方廷钰(1935―),上海市人,汉族,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中医传播与研究中心主任,第二、三届中医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翻译分会首席顾问,研究方向为医学英语教学和研究。通讯作者:陈锋(1967―),江苏镇江人,硕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医学英语教学和翻译。通信方式:。

一中医翻译历史

翻译和文化交流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纵观中国历史,晋至五代,中医学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影响至东南亚和阿拉伯地区。公元561年,苏州人知聪携《本草经》《脉经》《明堂图》赴日,途经高丽,居一年,传授中医学。隋唐时期,高丽留学生8000余人来华,《伤寒论》《千金方》《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遂传入高丽,《本草经集注》中载有人参、五味子等来自高丽的药物。到两宋时期,医学交流达到高潮。中日医学交流始自公元562年,公元754年鉴真去日本传习道医。宋金时期,日本以中医为蓝本出版了《顿医抄》《万安方》等书。公元1487―1498年,日本田代三喜来华学医,崇尚医家李杲、朱丹溪,写成《启迪集》。中印之间很早开始医学交流,唐代的《千金方》中载有天竺按摩法,《隋书》中记载译成中文的印度医书有11种之多。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医学交流始于公元2世纪,阿富汗僧人译《胞胎经》。公元518年,波斯药物进入中国。公元10世纪,阿拉伯医生阿维森纳撰著的《医典》中有《脉经》的资料。宋金时期,《回回药方》译成中文。中欧医学交流主要始于明清时期。1644年,波兰传教士卜弥格(Boym, Michel)来华,首先将《黄帝内经》《脉诀》介绍给西方。1656年,《中国植物志》被译成拉丁文。1674年,荷兰牧师赫尔曼・布绍夫(Herman Busschof)出版了Het Podagra(《痛风 脚》)一书,介绍了艾灸治疗痛风和关节炎。英国的约翰・弗洛耶(John Floyer)受德国医生安德烈・克雷耶(Andreas Cleyer)翻译的《脉经》的启发,发明了测试脉搏的机械装置,他于1707年在伦敦出版了The Physician′s PulseWatch(《医生脉诊表》)。凡此种种说明,中医翻译成外文已有悠久历史,翻译成西方的拼音文字也有几百年的历史。由于历史原因,国内一直没有系统的中医著作和医理的翻译作品,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翻译才获得足够的重视。

二中医术语翻译中的问题

由于国内翻译人士的学术、语言水平差异较大,中医文化又深奥难懂,要把方块汉字演绎成西方拼音文字有很大难度。西方人在翻译中医的时候,由于缺乏对中国文化和哲学的了解,也不能做到得心应手,所以至今中医术语的翻译还不能达到统一,实际上还是各家说各家的,甚至出现不少误译、错译现象,妨碍了中医药的国际交流和传播。近年来,国内陆续出版了一些中医汉英词典,有些综合类词典中也包含有中医的内容,但是我们发现,许多翻译不尽人意,今摘选部分分述如下。

1.没有理解中医词条内容

例1.把《内经》译为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内经》是《黄帝内经》的简称。“《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早期的一部医学总集,书名首见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该志记载了医经七家,其中包括《黄帝内经》18卷,《黄帝外经》37卷,《黄帝外经》和其他五家均佚,仅留下《黄帝内经》。本书成书于战国时期(475―221 B.C.),非黄帝所作,由多名作者书写而成,为了显示其价值,书名冠以黄帝。内容包括人体的生理、病理、解剖、诊断、治疗等内容,是中医药的理论基础。”在西医里,internal medicine是“内科学”的意思,《道兰氏袖珍英汉医学词典》对internal medicine的释义是“that dealing especially with diagnosis and medical treatment of diseases and disorders of internal structures of the body”[2]。《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只是一部医书的上下两册而已,绝不是讲述“内科医学”的医书,因此不能译成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例2.“证”“症”不分:“证是中医学所特有的一个诊断概念,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个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及病势等所做的病理性概括,是对疾病当前病理本质所做的结论,如阴虚证。”[3]英语里没有一个合适的对等语,所以根据它的含义,中外学者把它译成syndrome或pattern。syndrome的原义是a set of symptoms which occur together; the sum of signs of any morbid state(综合征),pattern指a characteristic set of traits or actions,意思相似。symptom指any subjective evidence of diseases or of a patient′s condition(症状),与“证”的含义完全不同。有的词典的中文词条“虚证”“实证”“寒证”都写成“虚症”“实症”“寒症”,从含义来看,这是错误的。

例3.对“邪”的理解不正确。有本词典将词条“邪”译为unwholesome environmental factor(有害的环境因素),与原义相去甚远。中医的“邪”出自《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包括内邪和外邪。拿风来说,既有内风又有外风,都能致病,正确的译文是pathogenic factor,或者译成evil。

2.译文混乱

例4.“虚火”“虚汗”“虚胖”“虚热”:这些词条都含有一个“虚”字,中医里的“虚”主要指正气不足,一般译成asthenia或deficiency。asthenia指lack or loss of strength and energy, deficiency指a lack or defect。有的词典把“虚火”译成deficiency of fire,使人摸不着头脑,难道是lack of fire (缺火)啦?中医里的“虚火”是伤阴引起的火热证,伴随的症状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烦热、口渴、盗汗等,一般可以译作fire due to consumption of yin,fire in a deficiency condition或deficiencyfire。

例5.把“本草”和“中草药”都译为Chinese herbal medicine。其实,这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的著作,包括图谱之类,称为本草。一般认为中药书上有记载,中药店经常出售的中药商品,与民间或草药医使用后的草药,合称为中草药。”[4]据Chinese Herbal Medicine:Materia Medica,关于“本草”的翻译有以下一段说明:“The phrase 本草, which we have translated as materia medica, did not appear until the Eastern Han,where it referred to both the materia medica and the knowledge to obtain them.”[5]《多兰医学词典》对materia medica的定义是“that branch of medical study which deals with drugs, their sources, preparations, and uses”[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把“中草药材”译成Chinese Materia Medica[7],符合原义。“中草药”译成Chinese herbal medicine未尝不可,但回译的时候,便可能被理解成“中草药医”或“中医”了。

3.解释性的翻译过多

汉英词典的主要任务是为读者提供汉英对等词,拿来后可以在句子中直接使用,只有在因地域、文化差异导致没有对应词的情况下,才考虑采用解释性译文。

例6.把“安神”译为relieve the uneasiness of the body and mind。按照中医理论,“安神”是指“治疗神志不安,心悸失眠的方法”。一般公认的译法是calm the mind。

例7.把“经脉”译为passages through which vital energy circulates, regulating bodily function。经脉出自《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即经络系统中的主干,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如果是解释,则本释义不够完全。目前,词典、教科书和论文中一般都把经脉译成channel或meridian,而且后者已见于《多兰氏医学词典》[6]。

例8.把“留针”译为keep the acupuncture needles in a certain point for designated period of time。“留针”也是中医针灸中常用的术语,出自《黄帝内经・灵枢・始终》,指针刺得气后,将针留置于穴位内,至预定时间再出针。一般译为retention of needle。

4.定义错误与错译

例9.把“饮”译为watery sputum(稀痰)。“饮”是病名,出自《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医诊断学》认为,“饮邪是由体内水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其质清稀。”中外学者按照中医定义,一般把“饮”译为fluid retention。

例10.把“药酒”译为poisonous wine,实在难以接受,一般译作medicinal wine,medicinal liquor或medicated wine。

例11.把“清热”译为relieve inflammation。字面的意思是“消炎”,清热是中医治疗八法之一,是指使用寒凉药物清除火热的治疗方法。中医中“热”是病邪,一般译为pathogenic heat,“清热”作名词处理时,译作heat clearing。

例12.把“肝气”译为hepatic qi。在中医里,“肝气”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体肝脏的精气,二是病症名,“肝气郁滞”的简称。本译文只表示其中的一个意思,但是它为什么不用约定俗成的liver qi,却使用了源自希腊文的hepatic(肝的)?这就显得太异样了。

5.中药译名不规范

从1988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英文版出版,其收录的中草药英文和拉丁文名属于国家标准。但有的词典所使用的中草药英文名与《中国药典》不一致。如“白芍”[中药] root of herbaceous peony,《中国药典》为White Peony Root;“白术”[中药] rhizome of largeheaded atractylodes,《中国药典》为Largehead Atractylodes Rhizome;“地黄” [中药] glutinous rehmannia [Chinese foxglove],《中国药典》为Rehmannia Root;“黄连”[中药] rhizome of Chinese goldthread,《中国药典》为Golden Thread;“黄精”[中药] sealwort,《中国药典》为Solomonseal Rhizome等。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不仅要为中国人民服务,也要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这样一门带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和哲学理念的医学在向世界传播的时候,必然要依靠外语作为媒介,所以把中医术语正确地翻译成英语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的课题。早在2008年上海举行的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上,中医翻译就列入专题论坛,可见翻译界对中医翻译的重视程度。通过几十年的实践,目前基本上有了中外学者公认的翻译原则如直译、意译、音译、借用、约定俗成等等。汉英综合性词典应该遵循上述原则来翻译中医术语,为读者提供经得起考验的译文。

参考文献

[1] 梁永宣.新世纪第二版中国医学史[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5.

[2] 魏纯熹,译.道兰氏袖珍英汉医学词典[M] .26版.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531.

[3] 王天芳.中医诊断学 [M]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112.

[4] 中医研究院,广东中医学院.中医名词术语选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277.

[5] Bensky 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Materia Medica[M].3rd ed.Seattle:Eastland Press,2004:xiv.

[6] W.B.SAUNDES COMPANY.多兰医学词典[M].29th ed.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1064.

中医术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医术语英译翻译原则翻译策略

1.引言

中医术语英译是科技翻译,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技翻译,翻译时要根据中医语言的风格和读者对象,实现内容准确完整,语言简练规范。要达到中医英译标准化,就必须先从中医语言特点着手。

2.中医术语英译的困难

2.1医哲交融导致中医语言模糊。中医是以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学科。一方面,中医从哲学的角度探索人生、生命,蕴涵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如中医学上的“阴阳”和“五行”学说原本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概念,其中“相生相克”的学说包涵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后被中医学用来阐释人体的结构、生理和病理状况。另一方面,中国哲学使得中医语言变得模棱两可,晦涩难懂,如阴阳、五行很难找到对等的英文翻译。

2.2文学性强导致中医英译文化障碍。医学语言文学化是中医语言特点之一。许多中医经典著作都以文言写成,其文体包含歌咏、诗赋等,语言具有浓厚的古典文学特点。因此,中医英译时常面临以下两方面困难:一方面中医和西医的文化背景有很大区别,另一方面中医中的一些治疗方法和技巧很难让西方人理解,甚至造成误解。

3.中医术语英译的翻译原则

针对中医英译的困难,中医英译时应遵循忠实、准确、统一的原则。

3.1“忠实”原则。这指正确地将原文语言的信息用译文语言表达出来,不苛求语法与句子结构的一致,却要求信息内涵的对等。奈达关于顺乎自然的对等的论述,同样适用于中医英译。中医理论中有一些概念,如阴阳、五行、藏象等,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因此,中医术语英译是向读者传达的是中国古老的医学科学知识,译者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如“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的“贼风”是指引起人伤风感冒的致病因素,即可翻译为现代的医学术语pathogen,无须为了保持外国人并不能欣赏的古典文学及哲学而生硬地翻译为thief wind。

3.2“准确”原则。这指译者在将原文语言内容转换到译文语言内容的过程中选词准确,概念表达准确。准确地选用译文词语是以正确理解原文为基础的。选词绝不仅仅是从医学英语词典上找到相应的词而已。它体现了译者的中医知识和对汉英医学词典词汇理解的深度。如“胸胁苦满”中的“苦满”形容胸胁胀满的不适之感,概念模糊,可翻译为stuffiness。而概括性地翻译了这一概念,使模糊的原文得到了准确翻译。因此,中医英译的准确原则主要是指原文与译文术语概念上的准确传递,而并不要求表面用词和结构的对等。

3.3“统一”原则。这指在中医术语英译的过程中,中医术语译名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统一,同一术语不应随意变换译名。当然,中医术语英译统一化需要广大译者和权威部门共同努力。如中医术语“三焦”最初翻译为triple energizer,tri-energizer,the Sanjiao,the warmers,the heaters等。术语英译不统一使读者耗费更多精力弄清楚各种译名之间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针灸经穴的国际标准化方案》将“三焦”译为triple energizer,译者就应该按照这一国际统一的标准进行翻译。译名统一化方便读者理解,更能顺利传递信息。

4.中医术语英译的翻译策略

分析了中医英译的困难后,在以上翻译原则的指导下,中医英译应灵活地采用音译注解、直译和语境译名等多种翻译策略。

4.1音译注解法。对于中医理论中具有典型的中医文化特色、含义抽象且又无法用英语作简短解释的术语如“阴阳”、“五行”、“经络”等,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无法准确地再现原文的内涵。为了在翻译中体现出中医的整体观和辩证思维模式,可以采用音译法。如阴Yin、阳Yang、气Qi。再如“失笑散”一方具有行血止痛祛瘀、推陈出新的作用,前人用此方,每于不觉中病悉除,不禁欣然失声而笑,故名失笑散。如果译成“对应”的英语,则不但表达不清楚,反而使读者误解,以为失笑散是治疗表情肌麻痹或心情抑郁的药物。因此,英译时,应采用音译法。把“失笑散”译为Shixiao Powder,避免误解。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方子的概念,可加注解:“a powder for dissipating blood stasis to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

4.2直译法。同样都是以疾病为研究对象,以防病治病为社会功能,中医和西医之间存在交叉共同的通约性,术语之间也存在意义对等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可以将晦涩难懂的中医术语用西医术语翻译出来,使其变得通俗易懂。也就是说,如果中医术语存在意义上对应、语法形式上相同的西医术语,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如中医病名“风火眼”译为“acute conjunctivitis”(急性结膜炎),“白虎历节”译为“severe and migratory arthralgia”(严重游移性关节疼痛),“鹅掌风”译为“unguium in hands”(手癣)等。但是翻译中医术语时切忌生搬硬套,因为译过了头,会让人哭笑不得,如把中医的“生气”(生命力)译为“发怒”,把“五脏六腑”译为“5个仓库和6个宫殿”。

4.3语境译名法。中医术语的语义丰富,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常见。应根据不同语境,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改变与原文形式上的对等而注重功能对等。如“肾藏精,精舍志”中的“精”指精气,应译为“essence”,整句应译为“The kidney stores essence and the essence maintains activities.”而“脉理精微,其体难辨”中的“精”指精深,应译为“profound”,整句应译为“The theory of pulse is very profound and the conditions of pulse are difficult to differentiate.”

5.结语

本文对中医语言的特点进行了剖析,并探讨了中医英译的翻译原则,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中医英译重要的是有效转换原文意义,使译文具有相当的信息运载力,因而必须对原文的结构形式进行调整,对内涵进行准确理解和分析,做到重神似而不重形似。

参考文献:

[1]张晓明.中医英语翻译问题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09.9.

中医术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医术语;定名;隐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219-02

一、中医术语隐喻概说

英语中的“metaphora(隐喻)”源自希腊语,就有“由此及彼”的意思。不难看出,所谓“隐喻”,其本意就是指将一事物转移到另一事物,涉及两个事物,一个是出发点,一个是目的地。[1]隐喻在中医药语言中可谓无处不在,其中中医术语的定名和使用居多。中医语言是一种基于隐喻认知的语言,中医逻辑是一种旨在发现而不重证明的逻辑。[2]中医术语使用方面中的隐喻现象是泛化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在定名方面,隐喻也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路径。

二、中医术语隐喻现象分类

1.方位隐喻。方位隐喻是指根据空间方位建立起的隐喻概念。中医术语中的空间方位与自然语言中空间方位的概念大致相同,但相比之下中医术语定名中的方位词就比自然语言中少很多,通常是采用一对方位词定名大部分中医术语的方位关系。自然语言中经常使用的上―下、高―低、前―后和内―外等概念具体性强,而中医术语更为抽象概括,就会产生某对方位概念概括整个相似方位的情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表”和“里”这对相对概念。

有关“表里”一词的中医概念,首先将它定位为八纲中辨别病位深浅的两纲,其次中医认为人体的皮毛、肌腠、经络为外,属表,而脏腑、气血、骨髓为内,属里。中医将“表”和“里”这对相对方位概念投射到不同领域,形成了“表证”和“里证”这一相对概念。表证是指病位浅表之证,主要见于外感初期,起病急,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身痛,苔薄脉浮等症状;里证与表证相对,是病位深入体内脏腑、气血、骨髓诸证的总称。根据解释我们可以看出与之相关的中医术语的定名都是来自于“表”、“里”这对概念的方位隐喻,例如表寒―里寒、表热―里热、表实―里实、表虚―里虚等,都是这对方位词隐喻的产物。

2.性状隐喻。性状隐喻是指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性状进行描述性比喻,从而达到见名知义的效果。由性状隐喻而定名的中医药术语通常集中于某个固定范畴,该范畴要具有性状、表意多样的特点。性状隐喻多发生在有关病象的定名中,喻体涉及范围广、数量多,通常是以一物多喻的形式呈现。以“脉”为中心的各种脉象是性状隐喻的典型代表。

“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由于脉象众多,不同脉象代表不同患者的病理特征,脉诊对医生判断病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围绕“脉”字产生的不同脉象名称是由性状隐喻的方式得来的,例如虾游脉是指脉来几不可知,却跃然而去,如虾游水一般。是用虾在水中的移动方式来比喻脉象的特征,更有脉象的画面感。与此类用法相似的脉象名有很多,如雀啄脉(脉连连数急,止而复作,如雀啄食)、釜沸脉(脉浮数之极,浮泛无根)、鱼翔脉(脉似有似无,如鱼在水中游动)、屋漏脉(脉如屋漏残滴,良久一滴,间隔不等)、解索脉(脉乍疏乍密,时快时慢,如解乱绳状)、偃刀脉(脉如刀刃,弦细而极紧)、转豆脉(脉来去捉摸不定,如豆之旋转)、麻促脉(脉来纷乱急促,细微至甚)、弹石脉(脉深沉,辟辟凑指如弹石)等。

3.人象隐喻。人象隐喻的喻体是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中的相关称谓,人象指的是“与人有关的各种关系的喻体”。用人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来看待人体部位的关系和相关功能,就形成了人象隐喻。[3]人象隐喻通常采用惯常的称谓词来达到定名范围的明确性,一些有对应性的亲属称谓词成为人象隐喻的组成部分,例如“母”与“子”这对亲属称谓,在中医术语的定名中就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母”与“子”这对概念本来是描述直系血亲之间的关系,在中医术语的定名中发生了隐喻,中医以此来指称人体内部的关系。例如:母气、母子相及、补母泻子、子气、子宫、子门等等。中医中的母子关系与自然语言中的母子关系相似,都有母体生育子代、二者相互影响的含义,所以带有“母”、“子”二字的中医术语大多都是由人象隐喻得来,表现人体间相互关联的内在关系。“母子相及”代表的是五行中我生者和生我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根据“母”、“子”的称谓特点进行转喻定名;“母气”和“子气”是一对相对概念,“母气”是指五行相生序中生我者之气,“子气”是指五行相生序中我生者之气,定名时则是依赖称谓词间“生育、孕育”这样的含义,与人体间存在的气作比,通过人象隐喻的手法定名。

三、中医术语隐喻现象的作用

1.提供了新的构词方式。隐喻手段为中医药术语的定名提供了新的方式,扩大了词义的指称范围。在词的隐喻中,我们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义场并置在一起,从而将我们所熟悉的存在于甲语义场的关系移植到乙语义场。[4]我们就可以借鉴不同领域的词汇,从而不断丰富中医术语,给中医术语的定名提供活力。同时,隐喻的使用也给已有的固定语素提供了多样的搭配对象,通过本体和喻体的结合,触类旁通地提供新词,补充完善中医术语的语言系统。

2.增强中医术语的解释力。通过隐喻的手段对中医术语进行定名,可以增强中医术语的画面感和解释力。喻体选择的多样性为中医术语的定名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众多词汇中挑选合适恰当的喻体来表现病象或病因,使得中医术语的说解释力加强,得到见名知义的效果。例如一些疮病经常使用常见事物的性状进行隐喻,定名就很具形象感:猫眼疮(发于皮肤,中央水疱似猫眼虹彩状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皮肤病)、椒疮(眼睑内丛生红色坚硬颗粒,状如花椒的一种眼病)、粟疮(胞睑内面泡样颗粒丛生,状如粟米的眼病)。不用过多解释,使用者就能明白该术语的含义,达到增强表现力、解释力的目的。

3.传承中国文化的思想精神。一些中医术语包含着宗教哲学思想,在命名的同时也传承者中国文化的思想精神。这类术语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有各自隐喻产生的起源,代表着定名时的时代风貌。例如:佛手(理气药,取自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取自佛教思想的慈悲为怀、解救众生的思想情感;儒教中宣传的“仁”学思想,相似点联系到中医术语中指人体的知觉、感觉,如不仁(触之无感觉);而道教中的阴阳五行,更是一种隐喻,木、火、土、金、水与人体的肝、心、脾、肺、肾相对应,构成中医基础理论。这些中医术语的定名在无形中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给中医打上了牢固的精神烙印。

四、小结

隐喻在科学理论的阐释过程中不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也是构建科学理论的基本成分。[5]同时,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在中医术语定名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主要对方位隐喻,性状隐喻和人像隐喻这几种常见的隐喻类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探求其产生原因以及功能作用。隐喻为复杂抽象的中医术语提供了新的定名方式,丰富了中医术语的语言系统,同时,根据隐喻本身的特点,将难以理解的本体意义通过简单易懂的喻体来表现,增强了中医术语的理解力。此外,中医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中,自然也蕴含了中国文化的思想精神,而中医术语的隐喻也渗透了一些宗教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了重要作用。

中医术语隐喻现象无处不在,而且涉及了语言、文化等多个领域,研究深度有待挖掘,希望随着人们对中医术语定名隐喻现象研究的继续深入,在这一方面能够取得更多成果。

参考文献:

[1]贾春华.认知科学背景下的中医病因病机的概念隐喻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08,(5).

[2]贾春华.中医学:一种基于隐喻认知的语言[J].亚太传统医药,2009,(5):11-12.

[3]张兴华.中医术语隐喻研究[D].湘潭大学,2008.

[4]王明忠.隐喻映射下的法医学术语[J].医学教育探索,2008,7(8):843-845.

中医术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医术语翻译 功能对等 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080-02

首先,认清中医翻译的首要性质是科技翻译而非文学翻译,属于信息功能文本,主要应该采取语义翻译。传递医学信息是中医翻译的核心。翻译的时候首先要翻译出其意思,再兼顾翻译出其种蕴涵的中国文化。切忌颠倒主次,虽然将行文翻译得如同文学作品般优美却没有达到传达信息的目的。纽马克就指出了,作为信息的载体,形式和内容一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翻译中,译者应该尽可能的让译文的形式和原文贴近,如果两者不能兼顾,那么按照文本功能进行有重点的取舍(廖七一,2000:169)。我们知道中医大部分古文写成,同时兼顾形式和内容十分难,所以我们也要根据它的文本功能进行取舍,因为是信息功能文本,所以首先传达其意思最重要,其次注意其形式并透过形式来传达文化信息。

其次在翻译中要看清楚和西医的区别,同时也要注意两者的联系,不能把中医孤立起来,现在有些译者主张用XIN GAN PI FEI SHEN来代替 heart,liver,spleen and kidney因为他们认为中医里面的五脏不仅仅是解剖概念而是更广泛的功能概念,如果将其译为西医中的heart,liver,spleen and kidney是不是西方学者无法接受?因为中医中脾主运化,而西医中只是个免疫器官。由于功能不同,所以一些人主张音译来以示区别。笔者要说的是强调民族特色是对的,但是,不能将中西医对立起来看,不能只看到个性而看不到共性。比如中医里面心主血脉,而西医里不也是心通过挤压将血运送到全身各处吗?而且他们大致解剖位置都一样的,只是功能范围不同而已,所以我说翻译时切不可孤立中医,要把中医推向世界,还是要比照西医术语,求同存异。那么下面笔者来简单谈一下翻译方法。

直译―― 可以用在大部分简单的术语,稍微复杂点的词汇,带有文化色彩的可以在直译的基础上加注释,注释其内在文化含义避免出现文化缺省。王东风教授在其文章《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中称之为“文化补偿”也就是文内直译,有关文化缺省的说明则放在注释里面。这种译法优点在于能较好体现原作者的艺术动机和原著的美学价值,同时可以利用注释相对不受空间限制的特点,比较详细地介绍有关的出发文化和知识,这样读者也可以通过注释,解决了意义的真空点,沟通了与上下文的关联,从而建立起语篇连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医基础理论中术语直译的具体的实例。表格中的直译是字面翻译,目的是保留中医文化特色,而注解则是就是要将文字的表层意思转化为深层意思,达到传达医学信息的目的。有些直译就能在传达医学信息的同时体现中医特色的术语,则不用再注解。(见表1)

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含有较多与西医不同的观点以及中医独特的内涵,因此,我们在尽量直译的基础上进行了解释,这样有利于读者理解中医的内涵,也达到了传达医学知识的目的,求同而存异。关于一些不适合于直译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翻译我们将在后面章节进行阐述。

下面我们再看看中药的直译(见表2)。

我们再来看看中医方剂学里的直译实例(见表3)。

我们可以看出,方剂在直译方面是有规律的,可以分为以下类别:

一是主要组方药物名组成名称的剂型:直接译出方中所含药名再加上剂型,汤剂就用decoction(包括饮剂),散剂用powder,丸剂用pill,丹剂用pellet。

例如表3中的桑菊饮―― Decoction of mulberry leaf and chrysanthemum。

二是方剂的功效为名称的剂型:直接译出功效再加上剂型。如止嗽散―― Cough powder。

三是方剂作用部位与方式为名称的剂型,则直接译出方剂作用部位与方式,再加剂型。如清燥救肺汤―― Decoction for reliving dryness of the lung。

四是以方剂药物形状颜色命名,如紫雪丹―― Purple snow pellet。

五是以方剂中药物比重来命名如六一散―― Six to one powder。

意译―中医中的意译就是要将文字的表层意思转化为深层意思或者将将文字的深层意思转化为浅层意思。(见表4)

意译之二就是将繁复的医古文译为白话文再直接意译例如:邪之所奏,其气必虚 就是说体弱多病那么翻译为英文就更简单:weak physique is liable to illness。再例如: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则意译为:“the heart is like monarch from whom spirit emerges.”再如: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意译为:“winter is the season of shutting.When treating disease in this season,practitioners should prescribe more medicinal and apply less acupuncture.”

意译之三就是要比照西医,求同存异,将中医中的一些疾病术语名称翻译为西医中对应的疾病,这样就利于外国读者理解学习,见表5。

这种意译要建立在对中医和西医有足够了解并且有一定医学英语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翻译出来。

音译一在中医学说中,有些术语如果采用直译或者直译加注释会引起歧义,有些采用意译却又表达太冗余的术语我们只能采用音译来翻译,并且同时加上注释来阐明文化底蕴,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医方剂中名称中含有隐喻的那部分方剂的音译,见表6。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也有不少术语需要音译:如阴阳,气这些基本的概念。音译主要用于翻译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中医术语,穴位经络以及直译或者意译容易引起误解而不能表达出文化内涵的中医术语。

在总结了中医翻译的三种方法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注意中医翻译的程序:首先译者要是原文读者才能理解原文意思进行篇章分析然后再将其翻译为英文给读者看,译文阅读的对象是外国读者,那么我们中医文献的翻译程序就是:古汉语-现代语-外语。例如中医文献中有名的一句就是:“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上古天真论)翻译为现代汉语是:男子八岁的时候肾气就充实了,头发开始长茂密,开始换牙齿。再翻译为英语则是:“In a man,at the age of eight,the boy’s kidney qi is abundant,so his hair grows exuberant and his baby teeth are replaced by permanent ones.”在翻译行文的过程中要注意上面我们提到的术语的翻译,中医药文献翻译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既要传达医学信息又要表达中医文化。

以上就是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在总结别人和自己的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医翻译所作研究得出的结论,目前还没有人全面系统地从文化因素地角度上全面研究中医翻译,笔者希望本文能在该领域作出一些有益的探讨,同时希望能对对于中医术语的翻译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 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1.

[3] 黄嘉陵.最新汉英中医词典[M].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

[4] 李照国.中医翻译导论[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5] 乐梅.文化的翻译[J].读书,1998(2).

中医术语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医术语,经络,英译

中图分类号:N04;H159;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4-0022-04

摘 要:中医术语“经络”是中医独有的概念,其英译在国内词典和国际标准中都存在直译(meridian and collateral)和意译(channel and collateral)并用的现象。根据“经络”的命名及含义,结合功能翻译理论分析该词的两个译本,得出将该词直译为meridian and collateral能准确地传递原文信息、更易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而且回译性更好。

关键词:中医术语,经络,英译

中图分类号:N04;H159;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4-0022-04

由表可见,在词典和国际标准中,“络”字的译法比较统一,几乎都译为collateral,对“经” 字的译法比较不统一,有只译为meridian的,也有只译为channel的,也有兼收二者的,有把meridian作为词条首选的,也有把channel作为词条首选的。而且从时间上看“经络”的英译并没有与时俱进地趋向统一。因此很有必要考查这两个译本孰优孰劣,以促进中医术语英译的统一。

二 经络的命名及含义 经,古作“經”,《正字通·系部》:“经,凡识纵曰经,横曰纬。” [10]可见“经”本义指纵行之丝,后引申为南北纵行的干线。络,《辞海》:“络,泛指网状物,人体的脉络,如经络。” [11]《中医大词典》对经络的解释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分的分支称为络脉。《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12]这表明经脉和络脉连接人体内外并且遍布周身,络是可见的,经是不可见的,经脉是纵行的,既有可见的络,也有不可见的经组成,从经脉中支行出来的为络脉,经络是包括经脉和络脉[11]。从历史上看,首先“经”如《说文解字》的注解为“纵丝”,又为南北纵行的干线,公元2世纪张衡发明浑天仪、地震仪,公元3世纪斐秀用“经”“纬”平格坐标绘地图,至北宋铸成经络铜人,这反映了我国中医传统对天、地、人进行定点、定位、定标的天人合一的理念[13]。因此中医经络的命名是一种隐喻手法,用经纬定点来描述遍布周身的经脉和络脉。三 经络的英译分析 由于“络”字的译法比较统一,以下主要分析“经”字的译法。

1.意译为channel

在《新牛津英语词典》中channel与医学有关的词条为:

channel: Biology a tubular passage or duct for liquid[14](液体的通道或管道)

一些学者认为“经”意译为channel更达意,因为经络就是气血通行的主要通道,meridian指经线,是一条假想的线,而经络是实际存在的,应译成channel and collateral或vessel[15]。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缺陷,因为经络中的“经”含有“纵行”之意,译成channel就只剩“通道”而完全丧失了“纵行”这个重要的内涵。功能翻译理论认为作为信息型的中医术语在翻译中应该把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而且译成channel不仅没有传达到“纵行”之意,还散失了经络命名中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其实也不利于目的语读者深刻地理解经络的含义。

2.直译为meridian

在《新牛津英语词典》中对meridian做以下解释:

meridian: a circle of constant longitude passing through a given place on the earth’s surface and the terrestrial poles; 经过地球表面某一点和极点的经线;(in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medicine) each of a set of pathways in the body along which vital energy is said to flow. There are twelve such pathways associated with specific organs [14].(中医针灸)人体精气流经的路径。人体有十二条与特定的器官相连的路径。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meridian作为针灸的经络之意,已经被英语国家收入词典。下文将从信息传递的准确性、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以及回译性方面来分析直译为meridian的优劣。

1) 从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上考虑

翻译带有文化意象的文本时,只把原文中的基本意思传达出来还不够,还要求译文能尽可能地完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文化意象,例如,“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可译成“穷得像叫花子”,但译成“穷得像教堂里的耗子”就更好,后者不仅能传达原文的信息,而且还能丰富我们的文化意象[16]。

中医术语范文第7篇

>> 浅析《伤寒论》 《伤寒论》中的阴阳含义浅析 浅析《伤寒论》中桂枝配甘草的意义 浅析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的特色辨证 “一方二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浅析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中医术语的英译策略 《伤寒论》发汗五法临证应用浅析 《伤寒论》临证次第思想浅析 略论伤寒论中的服药护理 《伤寒论》辨证思想在体质学上的体现 小议《伤寒论》中的表里同病 《伤寒论》方治疗肾病的体会 《伤寒论》五泻心汤的不同用法 《伤寒论》方药在肝病治疗中的运用 《伤寒论》中的特殊煎药法 读《伤寒论》少阳病的体会 谈谈学习《伤寒论》发热的体会 《伤寒论》针刺期门穴的应用 学习《伤寒论》的方法与体会 伤寒论一条文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retrived 2016/11/09.

[4]梅国强.《伤寒论》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5]熊曼琪.伤寒学[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3:9-10.

[6]张仲景.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 Caused by Cold(ShanghanLun)[M].罗希文英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7]黄海.Introduction to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5:8.

[8]杨乐,周春祥.基于两个《伤寒论》译本的中医英译方法探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3,(8):2037-2039.

[9]张波,王洪武,程春芳等.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白散[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1):53.

[10]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94-402.

[11]张昀.中药方剂名的英译技巧与原则[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664-665.

[12]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1):40-44.

中医术语范文第8篇

有了药方,就要到药店去抓药。在药店里,你可以看到司药人员把处方放在柜台上,手里拿着戥子,到身后的药柜上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小抽屉里去抓药。如果是位老药工,他一看是几克。在小格里用手一撮,用戥子一量,准是几克。人常说熟能生巧,这种过硬本领是靠成年累月的抓药实践练出来的。新药工抓药,就达不到这样的水平了。

提起抓药,还有一段动听的传说。唐代药王孙思邈经常外出行医采药,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好的药材,他就不畏艰难困苦地去采药,或进入深山老林,或攀登悬崖绝壁,或穿越河川峡谷。因为采的药材很多,它们的性味功用又不相同,所以不能混杂放在一起。为了便于分类放置和使用,他就特意做了一个围身,在围身上缝制了许多小口袋,凡采到一种药材,就装到一个小口袋里,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一次,孙思邈行医采药来到一个村庄。忽然间一阵狗叫,只见有一妇女躺在地上,嘴里不断发出“唉呀唉呀”的痛苦喊声。原来这位妇女的小腿被狗咬伤了,鲜血直流。他急忙从围身口袋里拿出一种药来,给这位妇女敷上,不大一会,这位妇女小腿上的血止住了,疼痛也减轻了许多。她的丈夫赶来,见此情景,十分感激,忙拜谢药王的救治之恩。

药王就是这样采药走到哪里,行医治病到哪里。他给病人诊治后,就从口袋里拿出药来,因为药物配伍不需要很多,总是从小袋里一小撮一小撮地抓出来,所以人们就把它叫“抓药”。

后来,人们开药店,为了使众多药物不易混杂,更便于分类取药,店主也仿照药王的办法,将药柜内做成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小抽屉,小抽屉里再隔成三个或四个方格,来贮藏放置各种药材。小抽屉的外边写上中药名称,以便记取,免于混淆。直至今天,病人到药店买药时,有的地方仍叫“抓药”

虎撑

一天,孙思邈采药归来不久,忽听门外有惊天动地的叫声,抬头一看,一只斑斓猛虎正向这里冲来。孙思邈吓得几乎昏了过去,向旁边一闪,却见那猛虎来到门口不曾进屋,只在门外伏下身来,张着大嘴向屋里发出声。

孙思邈看了一会儿,明白了。这虎来此没有伤人之意,看它那张着嘴、摇头的样子,肯定是口腔里有病。孙思邈便不害怕了,他来到门口,向虎嘴里一看,果然有一根长长的骨头卡在了虎的喉咙上。他顺手摸起身边一只串乡行医时用的铜铃套在胳膊上,把手伸进了虎口,一使劲,把那骨刺拔了下来,那虎疼得一合嘴,牙齿正好磕在铜制的串铃上,才没有伤着孙思邈的胳膊。所以,后来铃医们都把串铃叫做“虎撑”。骨刺取出后,老虎就地向孙思邈磕了三下头,走进了山林。

打那看见孙思邈进山采药,那虎就来陪伴孙思邈,有时还让孙思邈骑在它身上。

铃医

铃医亦称“走乡医”、“串医”或“走乡药郎”,指游走江湖的民间医生,实为古代的基层医务T作者。铃医的由来相传始于宋代。

中医术语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医术语,结构类型,语法特点,翻译

中图分类号:N04;H059;R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5—0019—05

句法结构, 就是通常所说的词组或短语。熙说过:“词和词组成词组,有时也称为句法结构。” 根据词组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朱先生将词组分成偏正词组、述宾词组、述补词组、主谓词组、联合词组1。中医术语多为结构严谨、内涵丰富的四字词组,其内部成分间的语法关系复杂。 如“朝食暮吐”,形式上很像由两个状中偏正词组组合成的联合词组,其实不然,此术语采用了倒装的语法结构,其深层结构为“暮吐朝食”。它是述宾词组,“暮吐”为状中词组充当述语,“朝食”为定中词组充当宾语。《汉英中医辞典》的释义是:指早晨吃的东西至黄昏时呕出的症状2。《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传统医学国际标准名词术语》(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的译文为:vomiting in the evening of food eaten in the morning,译文完整地保存了原文的深层结构蕴含的语义。由此可见,准确理解术语内部成分间的语义、逻辑关系,是确定中医术语结构类型,忠实再现原文信息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将中医术语进行分类, 从汉英两种语言的语法特点入手,探讨中医术语基本结构的翻译。

一中医术语的基本结构类型

偏正词组、述宾词组、述补词组、主谓词组、联合词组是大家熟知的汉语词组的基本类型。由于述补词组在中医术语中所占比重很小,笔者拟将中医术语归入以下四种类型:

(一)偏正词组

偏正词组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根据充当中心语的成分的语法特点,可将偏正词组分为定中词组和状中词组。定中词组,其中心语以名词性词语为主, 修饰语作定语修饰、限制中心语。中医术语中最常见的是名词作定语修饰名词中心语的定中词组。如:阴阳学说、八纲辨证、命门之火、膀胱湿热等。状中词组的修饰语是状语,充当中心语的一般是谓词性成分,例如动词、形容词、述宾词组等。中医术语中的状中词组具有古汉语的特点,内部结构为状语+述宾词组。如:芳香化浊、苦寒泻火、苦温燥湿、渗淡利湿等。

(二)述宾词组 

述宾词组是由述语和宾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为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如:泌别清浊、调和气血、和解表里、清化热痰等。

(三)主谓词组 

主谓词组是由主语和谓语组成的词组。主谓词组的内部结构成分之间有陈述与被陈述、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如:阴阳平衡、阴阳调和、阴阳转化、心肾相交等。

(四)联合词组 

联合词组是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个或几个部分组成,其间是并列、选择或递进等关系的词组。中医术语中最常见的是并列和递进关系的联合词组。如:阳亡阴竭、表寒里热、清营凉血、清热除湿等。

确定中医术语的基本结构类型,有助于对数目繁多的中医术语分门别类,正确理解每种类型的术语内部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为中医术语的翻译打下基础。

二中医术语基本结构的翻译

中医术语是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医学专业术语,鲜明的民族性必然给中医术语打上深深的汉语烙印。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少用显性连接手段,句子各成分间靠隐性连贯、逻辑关系和叙述的事理顺序来间接显示,不用或少用关联词3。中医术语内部各成分之间很少用关联词等显性连接手段,主要依靠语义关系和隐性的逻辑关系相连接。翻译时,译者先要准确地将术语的表层结构转换成深层结构,再用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具有英语语言特点的表达方式,将中医术语承载的信息精准地呈现给读者。

(一)中医术语偏正词组的翻译

这类词组中的定中词组和状中词组可分别借助英语名词复合法n+n和n+ving两种形式翻译。 

1. 定中词组的翻译

中医术语中定中词组所占比重较大,尤其是名词作定语修饰名词中心语的定中词组。名词定语与名词中心语之间存在诸如材料、用途、时间、地点、内容、类别等多种语义关系。名词作定语修饰名词中心语的定中词组与英语构词法中名词复合法有契合之处。复合法是英语构词法之一,是把两个或多个词干结合起来构成新词。复合词可以连着写、分开写或用连字符连接。如classroom、green house、honeybee等4。名词复合法有多种组合形式,其中n+n和n+ving两种形式在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中最为常见。

1)名词定语+名词中心语

中医术语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艺术性 翻译策略 文化交流 精确与模糊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205-01

中华传统医术语除了理性简约的科学性之外,还具有鲜明形象的艺术特性,比类取象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例如,“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气为本。(《黄帝内经·平人气象论篇》)”。中医术语艺术性产生的根源乃是人类在科学理念产生的初期囿于实践手段的原始以及认知视角的质朴,中华民族的先驱者们普遍采用了朴素辩证的认识论,所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易经.系辞下》)”,这是中医术语具有艺术性的一个基本渊源。

1 中医术语艺术性的表现

中医术语的艺术性在理论、诊断、疾病的命名及治疗手法上都有丰富的表现,这些术语基本上借助日常生活中各种相关的事物形象直接阐释各种生理或病理现象,例如:清心火、疏肝泻火、凉肝熄风、滋阴熄、祛风、清热、泻火、熄风化痰、清热熄风、虚火、心火上炎、肝火犯肺、肝阳化风、补益肝气、滋阴安神等。中医望闻问切诊断类术语艺术性的表达在脉象的类别上十分突出,例如:雀啄脉、釜沸脉、鱼翔脉、虾游、屋漏脉、解索脉、弹石、偃刀脉、转豆脉等,这些脉象在微、弱、大、小、浮、沉方等方面做了细致的区分,用形象的描述厘定彼此之间的细微差异。中医疾病分类与治疗方面的术语同样也采纳了众多的取类比象手法,例如:牛皮癣、青蛇毒、龟背、雀盲、鹅掌风、猫眼疮、瓜藤缠、鸡胸、蛇头疖、鼻渊、脑漏、天钓、内钓、耳菌、唇菌、落枕、豹文刺、雀啄灸、梅花针、七星针、滚刺、烧山火、透天凉、灵龟八法、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等等,以使人们对疾病的表征与治疗有形象直观的认识。中医术语的艺术性借助人类直观的感性认识形象地反映出中华先人对生理和病理现象的领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具备了精确性和可检验性等特征,与中医的科学性形成了相得益彰的客观表达效果。

2 中医术语艺术性的翻译策略

就艺术性而言,中医术语翻译可采用两个策略:文化交流策略及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策略。

2.1 文化交流策略

中医术语广泛运用比类取象手法,中医术语的翻译应尽可能保留其鲜明的形象,以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例如:清肝火clear liver fire、疏肝泻火soothe the liver and purge fire、凉肝熄风cool the liver to extinguish wind、滋阴熄风nourish yin to extinguish wind、疏风disperse wind、泄下逐水expel water by purgation、祛暑化湿dispel summerheat and resolve dampness、熄风化痰extinguish wind and resolve phlegm、清热熄风clear heat to extinguish wind、补气壮阳tonify and invigorate yang、正邪相争struggle between the healthy qi and pathogenic qi、虚火deficiency fire、心火上炎heart fire flaming upward、滋阴熄风nourish yin to extinguish wind、滋阴补阳enrich yin and tonify yang、清热泻肺clear heat and purging lung、清胃泄热clear stomach and purging heat、补益心气benefit heart qi、虾游脉darting shrimp pulse、弹石脉flicking stone pulse、偃刀脉upturned knife pulse、转豆脉spinning bean pulse、井穴well point、经穴river point、豹文刺leopard-spot needling、梅花针plum-blossom needle、君药sovereign medicinal、臣药:minister medicinal、游走痛wandering pain、青蛇毒green-blue snake toxin sore、头风head wind、烧山火mountain-burning fire、透天凉heaven-penetrating cooling等。

2.2 精确与模糊相结合策略

中医术语的精确性源于古代先人们对疾病各种表象的细致观察与体会,而中医术语的模糊性则源于古代先人们对疾病发病机理认识的哲理化思辨性思考。有些艺术性较强的中医术语可采用精确与模糊相结合的原则加以翻译以保留其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即结合西方医学术语和中华传统医学的艺术表述概括翻译,例如:病邪pathogenic evil、湿邪dampness pathogenic evil、热邪传里pathogenic heat evil passing into the interior、表邪入里exterior pathogenic evil entering the interior等。至于中医里有关生理、病理现象描述方面的专业词汇因大多可以在生活中加以验证,东西方医疗实践也都有大致相当的认识,外语翻译可以贴近原文直接对译,例如:谵妄delirium、烦躁agitation、面色萎黄sallow complexion、舌色tongue colour、舌象tongue manifestation、呓语sleep talking、痰鸣phlegm rale、口臭fetid mouth odour、自汗spontaneous sweating、胸闷oppression in the chest、暴泄fulminant diarrhea、丘疹papule、蛇串丹herpes zoster、耳菌ear polyp、唇菌lip cancer、落枕stiff neck、唇风exfoliative cheilitis等。当然,这样的译文是无法传递中医术语的文化艺术特征的。

中医术语的艺术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结晶,中医术语翻译不能忽视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特征,所谓忠实通顺在中医术语翻译上理应包含传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M].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

上一篇:学术思想范文 下一篇:改造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