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保健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3 05:15:57

中医保健工作经验总结

中医保健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优质护理服务;中医技术操作

自从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以来,我科作为全院第一批参与优质护理活动病房,全体护理人员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该项活动中,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注重专科护理水平的提高,将中医特色护理文化融入到优质护理示范活动中,使护士更新观念,患者得到了系统的中医特色护理,将祖国医学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使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得到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现将我科开展护理优质示范活动工作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1营造学习中医文化氛围

1.1结合护理部学习计划,制定本科室中医理论学习计划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计划,科室建立中医学习成绩考核档案,将考核成绩记录在案。

1.2科室详细制定的专科护理常规及症状护理常规,从实际出发,体现中医特色,制定本科中医护理特色操作,并制定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1.3护理部每月举行全院中医护理学习讲课,由资深中医护理毕业护士授课,由浅入深,自制幻灯片,全体护士参加。

1.4科内每月组织中医专科护理学习,由护士长等高年资中医院校毕业护士讲课,内容与科室实际内容相结合,并每周一题进行提问,使护士能够熟练掌握本科专病的护理,并运用于临床。

1.5每月开展大型中医护理查房一次,同时学习讨论疾病相关理论知识,提高中医护理理论水平。

2将中医特色护理贯穿于患者住院全过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2.1入院护理

病人住院首先接触的是护士,护士的言行至关重要,尤其是服务态度。我们改善了服务态度,加强了与病人沟通,拉近了患者与护士的距离。在与病人的沟通中,通过望、闻、问、切,对病人进行详细的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病症、年龄、职业、文化修养、、性格等选择合适病房,使病人性情相投、心情愉悦,有利于身心康复。如阳虚阴盛的患者安排在温暖、光线充足的病房;阴虚阳盛的患者,安排在光线略暗、凉爽的病房。

2.2住院护理

开展优质护理以来,我科实行对患者责任包干,使责任护士对患者能够提供连续的全程的护理服务。在人员安排上,责任护士由主管护师以上的护理骨干担当,根据患者量及重患多少实行弹性排班,增加午班、节假日薄弱环节时的值班人员,适时增加早晚班,加强基础护理,做好晨晚间护理,大大降低了患者陪护率。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对病人进行详细的住院评估,并进行辨证施护,使病人得到有针对性的、全面的、系统的、动态的护理。如在饮食护理方面,对阴虚发热者应多食滋阴生津之品,如新鲜蔬菜、水果等,忌食香燥、温热助火生热之品,如花椒、生姜、辣椒等;对于每因烦恼与怒眩晕发作者,其护理措施重在调节病人情志,开导病人,鼓励述说病人内心的烦恼与不畅,经过宣泄内心的苦衷,使其肝气调达,并告知患者在心情不畅时不宜饮酒、进餐,避免因肝气不舒、气机郁结,导致病情发作。在用药方面因时因症给药,正确给予服药方法,如一般汤药宜温服,对于寒症者中药汤剂宜热服,以助药力。

我科根据本科疾病特点,制定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我科开展的中医技术操作项目是:穴位按摩、耳穴埋豆,主要应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等。穴位按摩通过规范、熟练的手法,并将其节奏的快慢、用力的轻重以及手法刺激的性质,与患者的具体病情、患者的体质强弱相结合,发挥调整脏器、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等作用。如对血压高的病人采用按法、揉法或拿法、推法,取太阳、鱼腰、印堂、风池、风府等穴,根据患者症型,采取虚补实泻,调整阴阳。高血压患者耳穴压豆,主要取降压沟、耳尖、肝、降压点等穴,用王不留行贴压,每日按揉三次,每次每穴2-3分钟,疏通经络,平肝潜阳,清利头目,达到降压效果。

在与病人沟通时了解病人所需,详细讲解中医文化知识,宣传传统中医特色技术操作,如拔罐、刮痧,穴位按摩等,并教病人实际操作,使患者能更好的进行康复保健及疾病预防。

2.3出院护理

在预知患者出院时,提前为患者做好出院指导,重点强调中医康复及疾病预防保健知识,从中医一般护理、生活起居护理、情志、饮食、用药以及中医常用操作几方面进行指导,留下联系电话,定时回访。通过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3总结

中医保健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创建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为载体,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和作用,不断提高我县中医药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统筹兼顾、共同提高,推进中医药在中医药服务机构、综合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全面发展;坚持继承优先、科学创新,既保持特色优势,又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坚持事业发展、产业联动,推动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协调发展。

二、主要目标

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年11月底,县基本落实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任务,并完成自查验收工作。此基础上由县创建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年初向市申报创建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验收报告,力争年底建成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三、创建内容

一)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

1.政府出台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中医药工作纳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建立与下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推动中医药工作的协调机制,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制定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县政府成立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领导小组,制定示范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每年至少研究一次中医药工作,向相关部门分解发展中医药的工作任务,落实人、财、物等各项基础保障。

3.县卫生局有分管中医药工作的局长,设有中医药工作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干部。主管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和专职干部熟悉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管理知识和我县的中医药工作情况。

4.中医药事业费实行财政预算单列。县级中医药投入占全县卫生总事业费不少于20%用于中医药基础条件建设、服务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中中医药服务项目经费比例不少于1/5

5.深化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1)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床位补助标准提高到同级综合人民医院床位补助标准的1.5倍。

2)将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乡镇卫生院必须设立中医科、村卫生所必须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3)医保经办部门严格落实城镇医保中医医院起付线降低一个档次,报销比例提高10%优惠政策。对定点医疗机构使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年版)中的甲类中成药、中药饮片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年版)中的中成药、中药饮片,为城乡居民诊治疾病所产生的费用按照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给予全额报销。将定点医疗机构自制生产、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并只在本院使用的院内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用药范围,按照甲类药品给予报销。

4)新农合经办部门严格落实县级以上中医医院起付线降低30%报销比例提高20%优惠政策。对定点医疗机构使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年版)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年版)中的中成药、中药饮片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以治疗为目的基层实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和全省统一调剂使用的院内中药制剂,为城乡居民诊治疾病所产生的费用,分别在门诊和住院统筹资金中定给予全额报销。

5)根据疾病谱排序确定10个优势病种,编制中医药协定处方,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利用地产中药材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由新农合全额报销工作覆盖率达到100%

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销售工作覆盖率达到100%实施零差率销售工作中,对中药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较多的社区和乡村卫生机构适当提高补偿标准。

7)公立医院改革中充分考虑中医药服务费用低廉的特点,科学合理增补中医药服务收费项目,适时调整中医药诊疗服务收费标准。

二)加强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1.中医医院基本条件。

1)基础设施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要求,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

2)一级临床科室达到10个以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为必备科室)市级中医医院一级临床科室达到15个以上(除中医科室外,ICU为必备科室)临床科室命名符合国家《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要求。

3)医院设备配置符合《中医医院设备配置标准》要求。县上还要积极为医疗机构配置中医诊疗设备。

4)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中药煎药室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要求。

5)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从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体现中医药文化的特点。

6)信息化建设达到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要求。

2.综合医院中医药基本条件。

1)设立中医药管理科并设有专职工作人员,门诊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住院部设立不少于总床位数5%中医病床。

2)中医临床科室达到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要求。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中药煎药室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要求。

3)将中医药内容纳入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基本指标和日常业务工作考核指标,建立西医临床科室中医药业务考核评价体系和工作促进激励机制。

3.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基本条件。

1)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标准化中医科和中药房,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2)建成10个以上有中医药特色的乡镇卫生院,中医就诊人数占总就诊人数的1/3以上,中药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1/3以上,中医药收入占总收入的1/3以上。

3)建成1个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2个以上在当地有影响力的中医药优势病种。

4)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根据中医临床诊室设置情况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包括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推拿治疗凳、针灸器具、火罐、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设备、刮痧板、电针仪、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等。

5)中药房应配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消毒锅、标准筛等,中药饮片不少于300种并能提供煎药服务。

4.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基本条件。

1)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电针仪、TDP神灯和中医治疗包(箱)内含针灸器具、刮痧板、罐具、艾条等)等中医诊疗设备。

2)所有村卫生所开展利用地产中药材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农民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由新农合全额报销工作。

3)90%以上的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200种,村卫生所的中药饮片可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送。

5.建立中医药业务对口帮扶与协作机制。积极争取市级中医医院与县级综合医院和县级中医医院建立业务帮扶合同,对综合医院进行中医药技术指导,对中医医院进行业务帮扶。

6.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中医药业务协作。县级中医医院设置基层指导科,安排专人负责,对乡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要组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专人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所开展中医药技术业务指导,定期对基层中医药人员进行培训。

三)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1.综合医院院内参加3个月以上西学中培训班学习人员占西医临床执业医师总数的60%以上。综合医院西医临床科室至少配备1名中医执业医师。

2.县中医医院院级领导班子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60%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比例不低于60%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60%

3.积极开展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县卫生行政部门每年至少督导检查一次师承教育工作,强化日常监管,保质保量完成经省级有关部门批准备案的省、市、县、乡、村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任务,出师合格率达到90%以上。开展本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

4.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比例不低于30%

5.100%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所至少有1名以中医为主或能运用中西医两法防病治病的乡村医生。

6.开展中医药人员和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有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1)有具体培训计划和措施,并注重培训的正规化、系统化,近3年县级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药人员,乡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均参加一次以上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率达到100%

2)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培训,提高乡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中成药应用水平,临床类别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培训率达到90%

四)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1.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

1)至少有2个市级以上或3个县级以上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

2)急诊科(室)具备常见危急重症的救治能力,常见危急重症救治成功率不低于80%

3)临床科室能够根据我县疾病谱科学规范制定并实施本科室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本科室医师熟练掌握本专业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含中医诊疗技术操作及常用中药方剂等)熟练运用本科室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4)中医非药物疗法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不低于10%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以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计算)不少于60种。

5)住院病案甲级率达到90%中医处方书写符合《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要求。病床使用率不低于95%平均住院日低于卫生部门公布的县内平均住院日。

6)积极使用中药饮片和全省统一调剂使用的院内中药制剂,门诊处方中,中药(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处方比例不低于60%中药饮片处方比例不低于30%常年应用的全省统一调剂使用的院内中药制剂不少于20种。

2.提高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

1)门诊至少设立1个中医综合诊室,开展中药饮片、中成药、针灸、推拿等不少于4种的中医药服务。

2)中医临床科室门诊日均中药饮片处方数和中医非药物疗法人次占本科室门诊人次比例不低于70%中医临床科室日均门诊人次占全院日均门诊人次比例不低于5%中医病房病床使用率不低于80%

3)每个西医临床科室至少有1个中医优势病种或2个病种的中医优势治疗环节,严格执行有关中医药诊疗规范,治疗过程能体现辨证施治。

4)建立并完善中医临床科室与西医临床科室的会诊、转诊制度以及体现中医药特色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平均全院西医临床科室申请中医会诊次数不少于每月10次。申请中医会诊的西医临床科室占全院西医临床科室的比例不小于80%要在急诊科、ICU开展中西医结合急救工作。

5)中医药管理科对全院临床科室中医药服务比例、中药使用比例、中医药特色三级医师查房、中医医师会诊、中医非药物疗法、康复治疗人次等中医药服务内容建立考核体系,有考核分析记录,有改进建议,有激励措施。

3.提高乡村和社区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

1)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站能提供基本的中医医疗服务,门诊、病房、出诊、家庭病床等工作中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处理常见病、多发病。

2)有中医药特色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充分结合当地疾病谱排序,至少确立3个以上重点发展的中医优势病种。优势病种的门诊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比例不低于80%

3)一般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诊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数占全院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

4)村卫生所利用地产中药材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处方数占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50%

4.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1)县级中医医院设立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有专门的示教室,配置视频会议系统、录音录像等设施设备,制定完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制度,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5名、每个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有1名医生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2)投入专项工作经费,为基层配备必要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设备,配备的必要设备不少于5种。

3)建立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队伍,并以师资为主要成员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家指导组,建立长效的业务指导机制。

4)分层分类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①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系列丛书,重点向基层临床类别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推广临床简易、安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成药合理应用知识。

②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系列丛书,重点向基层中医类别医师和以中医为主的乡村医生推广针灸、刮痧、拔罐、敷贴、推拿、熏洗、耳压、蜡疗等临床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③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三册系列丛书,重点向县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推广平衡针、铍针等中医药新技术。

5.积极开展中医药康复服务。

县级综合医院开展中医药康复服务。县级中医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能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骨科术后功能障碍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

五)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1.健全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院成立中医科,配备中医药人员,研究运用中医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方法与途径,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

2)卫生监督所成立中医药监督科,负责监督检查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对中医药法律法规、有关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考核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医药工作量,净化中医药服务市场。

3)县级中医医院设立中医预防保健科室(治未病中心)按照《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要求,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并对基层中医预防保健工作进行指导。

2.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根据居民不同体质开展健康指导,居民健康档案记录中中医药内容不少于30%

3.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城乡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药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90%以上。

1)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提供中医药健康教育资料。每年提供不少于10种有中医药内容的文字资料,播放不少于2种有中医药内容的音像资料。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设有固定的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年至少有4次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3)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公众健康中医药咨询活动,每年至少举办4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城乡居民学习和掌握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

4)每个村卫生所采取多种形式举办中医药预防保健科普宣传,每年不少于4次。

4.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妇幼保健院积极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包括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产后康复等)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以及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等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针对老年人、妇女、儿童以及亚健康人群等重点人群制定中医药保健方案,指导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养生保健活动。

6.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不少于5种慢性病(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肿瘤、骨关节病等)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中医药干预。

7.卫生行政部门应将中医药纳入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并及时总结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的工作经验与成果。

六)促进中医中药的协调发展。

1.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陇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并出台当地的实施方案,投入一定资金,扶持地方中药产业健康发展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积极开展当地中药资源调查,择优确定符合地方工作实际的优良中药材品种,研究制定并积极推广道地大宗中药材的人工种植和加工技术规范。

3.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有关机构以道地中药材为主要原材料,研发院内中药制剂、中药新药、保健产品、日化用品和中间提取物。

4.支持有关企业研发中医诊疗新设备,并积极引导我县医疗机构优先使用省级招标目录中的地产药品和医疗器械。

5.集中农林、旅游、中医药等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建设以中医药文化资源为题材的生态旅游区,积极建设中医药博物馆和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新闻出版和广电部门能够以艺术形势传播中医药文化,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

七)提高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

城乡居民中医药常识科学知晓率不低于90%对当地能够提供的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不低于85%对中医药服务满意率不低于90%辖区内的中医药人员对中医药相关政策知晓率不低于95%

四、职能分工

发改局:积极争取项目,统筹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单位严格落实在深化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卫生局:作为创建工作的主要实施部门,要对中医药工作实行统一规划,经常性开展对创建工作的督促、指导、检查和考核;配合财政部门做好创建经费的测算工作。

财政局: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中医药事业费实行财政预算单列,县级中医药投入占全县卫生总事业费不少于20%用于中医药基础条件建设、服务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中中医药服务项目经费比例不少于1/5要保证中医事业费和各项专项经费及创建经费及时到位。

人社局:优先解决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及人才引进工作,落实中医药工作管理机构负责人待遇。

工信局:按照《关于加快陇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并出台我县的实施方案,促进地方中药产业健康发展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教育局:学校宣传中医药文化,努力提高老师、学生中医药常识科学知晓率。

农牧局:集中林业、旅游、中医药等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建设以中医药文化资源为题材的生态旅游区,积极建设中医药博物馆和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林业局:积极开展我县中药资源调查,择优确定符合地方工作实际的优良中药材品种,研究制定并积极推广道地大宗中药材的人工种植和加工技术规范。

药监局: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有关机构以我县中药材为主要原材料,研发院内中药制剂、中药新药、保健产品、日化用品和中间提取物。

文体局:以艺术形势传播中医药文化,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

广电局:积极宣传中医药文化,努力提高城乡居民中医药常识科学知晓率。

五、实施方法和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由县政府召开创建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营造创建氛围,研究制定创建具体工作方案。

二)自查评估阶段:对照《省中医药先进和示范市(州)县(市、区)建设标准》进行自查评估和经验总结,形成书面申报材料,积极创建全省(农村)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三)巩固提高阶段:积极总结工作经验,全力巩固创建成果,完成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建设任务,建成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四)建设验收阶段:由县创建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完成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申报工作。进一步对照标准,查漏补缺,全力完成各项建设任务,顺利通过省上评审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卫生局局长为副组长,发改、财政、人社、工信、教育、农牧、林业、食药、文体广电等部门为成员的创建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领导,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中医药事业发展。县上每年将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向相关部门分解发展中医药的工作任务,落实人、财、物等各项基础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负责创建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日常事务工作。

二)密切配合,协同实施。各有关部门要相互协作,严格执行创建内容,共同推进创建工作,要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认真落实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共同推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

三)完善网络,全面监管。卫生部门要转变管理职能,实行中医药工作全行业管理。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工作管理机构的职能,制定中医药事业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要建立和完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从业人员的行业准入制度,依法加强对各级各类中医服务机构和中医医疗行为的管理和监督,不断完善中医药行业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承担中医药工作的业务指导与检查。

四)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使中医药行政管理模式及中医药行业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中医药学术进步与现代科技水平相适应。要根据中医药各个领域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制定不同的发展政策,实施分类管理、分类指导。中医医院要积极推进以人事分配制度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转变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领域。积极稳妥地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建立民营中医医疗机构。

中医保健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截至2012年12月30日,太原市卫生局长郝宝清上任满一年。对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的宝清局长来讲,市委、市政府这次是给了他一个重新归队的机会。研究生毕业后,他先后在政府部门、企业及文物战线上工作。为人低调务实,喜钻研,干工作不盲目,重方法重谋略,是外界给他的评价。

12月25日上午,占用了宝清局长两个多小时的宝贵时间,与之面对面的交谈后,我知道他这个局长的出发地是在哪个阵营了。他的开场白讲的是做卫生局长前后几次看病的经历和回农村老家的所见所闻。对看病难看病贵,他有自己的亲身体会。就任卫生局长后,他也借着自己在本市卫生系统初来乍到,还是一张生面孔,走进医院,走进基层卫生机构,让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让自己的内心去体验。

他用“了解人、了解事”这简单的6个字总结了自己的“任职前奏”;用“酸甜苦辣”为自己走过的这一年、或者说是一路小跑的2012作了注释。

“卫生上的事,市委、人大和政府、政协四大班子都非常关注,卫生事关民生,在中国,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国内有不少卫生工作率先发展的省会城市,百姓就医条件、卫生均等性都得到很大改善,但同样是省会城市的太原,由于过去政府投入不足、系统自身发展的主动性不够等问题,导致龙头作用没有起到,医疗卫生服务整体能力不强。这种情况下怎么办,仅靠卫生系统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

显然,宝清局长挑起的这副担子绝对不轻。2012年2月,他这个卫生新官上任不久,就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活动中,看到卫生局在十大参评部门中综合满意度倒数第二的现状。

面对这样一个局面,郝宝清安下心、开动脑筋,马力十足,开始了自己人生路上的又一段重要旅程。

郝宝清的农村卫生工作实践

今年的太原市卫生局,有了郝宝清这个新官,多次在市政府常务会上唱了主角。

市委、市政府也破天荒地专门为卫生工作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工作的决定》、《太原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3个规范性文件,这3个为太原市的医疗卫生事业的科学决策、结构调整、机制完善、跨越发展提供指导性纲领和前瞻性规划的文件以政府名义出台,在本市历史上还是首次,无疑,让从事卫生工作的人们感到精神振奋。

“先在全市范围内、尤其是领导干部心里树立一个‘大卫生’理念是卫生工作成败的基础。卫生工作说它是最基本的民生可以,最大的民生也可以,卫生和老百姓的关系最密切,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之路,迎接一个人的生命在医院,为生命送行也在医院。卫生工作搞好了,提升的是党的形象、政府形象。”

太原卫生工作在2012年党的十召开前夕,被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中考量和安排,一个政府牵头、部门合作、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大卫生”格局正在形成,不能不说郝宝清手里有了一把“尚方宝剑”。

十的召开,相信带给多数民众的是一份直抵人心的温暖和信心,是一份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十报告别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写入报告中,带来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春天”,更为中国卫生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012年8月1日,太原市成为率先推出新农合“先住院后付费”服务的全国首家省会城市,全市157家定点医疗机构为105万名参合农民开通了就医绿色通道。自实施以来,已经有16096人享受到该项服务,占新农合入院患者总数的78.4%。此举得到卫生部的充分肯定,社会各界也给予了高度赞誉。卫生部连续刊发三期简讯,对太原市新农合“先住院、后付费”进行了经验总结。

“这个项目在启动之前压力很大,包括新农合主任和一些院长们在内多数人不同意,有疑虑,大家担心完全由医疗机构垫付会导致医疗流动资金不够。由于释放住院需求,出现崩盘风险,又担心病治好了人也走掉了,出现医疗欠账。”

确实,在作出这项决定之际,不止一人对郝宝清说:局长,你这是冒的一种政治风险。

“局里给157个定点机构提出明确要求,符合住院条件的农民绝不能拒之门外;而不该住院的,就在门诊上解决。要把住这个关,把医保资金用在刀刃上。我对院长们说,我头上的这顶乌纱帽就押在你们身上了。其实我心里有数,我是农村长大的,农民都很朴实,他们值得你去信任。就算有拍屁股走人的,村里都有高架大喇叭,一广播,左邻右舍都知道了,他们脸上也挂不住。”

事实证明,从2012年8月1日开始,将近4个月,没有一例医患纠纷,医院让老百姓满意了,老百姓还给医院的就是一种诚信。此外,太原市卫生局还出台了出院时直接结算、延期分期结算及出具特困证明后减免医疗费用三种形式,真正做到让老百姓更满意,让105万参合农民病有所医。

乡村医生进退流转机制和“村来村去”的乡村医生定向培养计划也成为农村卫生工作的“太原模式”。

这一政策的出台跟郝宝清的一次回乡之行有关。邻村6名高年资乡医知道他回家的消息第一时间掀开他家门帘,跟他谈了村卫生所的现状。60岁以上的高龄村医在全市不是少数,因为没人接班,尽管年龄大了手抖眼花,连扎液体都成了难事,尽管多数都不会使用电脑,完不成包括建立健康档案等很多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任务,可他们担了个方圆百里的医生之名,就还得实医生之职。这些曾经为中国农村卫生事业作出贡献的村医们确实面临退出现状,但如何让他们有保障地退出,如何建立机制,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如何续接一支农村医疗卫生的新的生力军,郝宝清对这个问题是思前想后,最终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开始为方案落地几方奔走。

2012年的夏天,成为本市乡村医生的幸福时光。这个夏天,凡在岗年满60周岁、从医25年以上的乡村医生,成为由政府保障的乡村医生退养制度的受益者,即除享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待遇外,按市、县两级各承担50%的比例,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当地职工最低工资额一半的退养金。目前,已有319名符合条件的村医享受到此项政策。与此同时,由政府出资,在职村医补助标准也由每村每月6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00元,医学院校大学生到农村服务将参照大学生村官待遇执行。

另一方面,为乡村医生续接新生力量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郝宝清想起自己在与太原卫校校长交谈时,发现该校专门开设了一个农村医学专业,于是就提出了录用该专业首届毕业生计划。为保障后续毕业生的跟进和毕业生队伍的稳定,一个“村来村去”的定向培养计划也很快出台并全面实施。计划为150个村培养150名村医的信息一,就报了248人。2012年9月,第一批来自本市150个行政村的150名学生经过考试就读太原卫校农村医学专业,他们将在这里通过两年的理论学习,然后在县级医疗、妇幼保健、疾控机构实习1年毕业并取得相应资格后,由乡镇卫生院统一聘用、统一管理,分配到各村卫生室工作。

宝清局长的农村卫生工作实践还包括城乡对口支援帮扶行动。他们这个帮扶不是简单的医生派驻,义诊巡诊,还包括对县、区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的全面托管。以太原市中心医院托管娄烦县医院为例,院长和各科主任都由中心医院专家和管理人员兼任,中心医院专家轮流在这里出诊,中心医院能开展的手术在娄烦县人民医院也全都能开展。按娄烦县委书记的说法,以前的县医院没人去看病,有病都往省城跑,现在有病了想住进来,还要走领导的后门。

太原市人民医院也在对口帮扶中托管了晋源区的乡镇卫生院,着眼长远共建区域医疗中心;山西省人民医院与清徐县签订了3年合作协议;阳曲县受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帮助。凡此种种,有效提高了太原市县域医疗卫生的服务能力。

有媒体为2012年的太原市农村卫生工作作了四项总结:一是政府主导建网络;二是城乡帮扶提能力;三是多措并举稳队伍;四是实实在在惠民众。

具有太原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

关键词一:百院兴医

前面已经讲到,作为省会城市的太原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上属于一个欠账城市。采访中宝清局长又提供了一个数字,中部六省的省会城市,太原各项医疗卫生指标都排在末位,在全省11个市里,太原也处于中下水平。

作为市属卫生龙头的太原市中心医院,虽为三甲,但住院条件落后,设施设备陈旧,远落后于省里的其他几所三甲医院,市里其他医院的情况就更是如此。

在其位谋其政。上任伊始,郝宝清就动起了“百院兴医”工程的脑子。他也很庆幸在自己任期内赶上了政府倡导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的好时期。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太原市对100所医院113个项目进行改扩建的宏大工程正式启动。截至目前,“百院兴医”一期工程立项的25个建设项目,有11个已经投入使用,有6个主体完工年底可投入使用,5个已开工建设,3个正在办理手续,年底可望具备开工条件。

采访中了解到,这项工程列入太原市年度“十件实事”,一向以务实精神树行政之风的市委书记陈川平和市长廉毅敏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市长廉毅敏还亲自担任领导组组长。

“非常值得、非常艰难、也非常欣喜,”郝宝清用了三个“非常”形容推动“百院兴医”工程的心情。而通过这项工程的推进,我们看到,振兴太原卫生的工作热情在更大层面上点燃了。

关键词二:“连锁诊所”许可模式

2012年9月,《健康报》以一篇《太原推广医疗“便利店”模式》的文章,报出山西省首个连锁诊所——太原仁和诊所得到卫生部门的批复。据了解,在太原市卫生局明确鼓励社会力量开办连锁诊所之前,该市已有多家大药房试水连锁诊所模式。目前,仁和大药房在全市范围内有76家门店,每家门店都配置了一个诊所。大多数门店共两层:一层是药品销售专区;二层为诊所,配置有一名中医、一名西医,内设医务部、护理部、院感科等职能科室。

“同仁堂”、“万民”等药店的连锁诊所也相继开设。这种率先在全国实行的“连锁诊所”许可模式,被卫生部称之为“有利于行政监管、有利于患者识别、有利于医疗机构提档升级”的创新举措。

关键词三:健康小屋和远程诊疗

一年前的今天,总投入达1100多万元的太原市健康小屋及三位一体远程诊断系统启动仪式在太原市人民医院举行,标志着该市50个居民自助健康体检小屋和30个乡镇卫生院的三位一体远程诊断系统正式建成。这些投入使用的健康小屋,主要设置在居民区比较集中、医疗基础条件较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分布范围覆盖了六区一市,服务社区居民达70万人。每个健康小屋内都配置了7种常规检测仪器和一套信息系统,由太原市政府统一投资配备,包括身高体重仪、全自动血压检测仪、血糖仪、肺功能仪、心电图机、尿液分析仪、骨密度仪等。社区居民可定期就近到健康小屋,在一名医务人员的帮助下进行体检,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体重超标情况、血压高低、血糖水平、肺功能情况、心脏情况、尿液指标情况、骨质疏松程度等)。据悉,目前已有35个健康小屋的远程心电图机与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远程心电系统平台连接,检验结果由省城知名心电图专家进行远程诊断。

除50个“健康小屋”外,太原市还在30个医疗条件好、服务人群集中的乡镇卫生院内配置了X光、超声、心电图三位一体远程诊断系统。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将与太原市人民医院的远程诊断信息平网,实现远程诊断、会诊及技术帮扶,农民可以就近享受到三位一体远程诊断系统带来的便利。

据了解,下一步,太原市将实现健康小屋的体检结果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对接,便于及时对慢性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规范化治疗。

关键词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过去只在港台剧里见到的为家庭成员健康保驾护航的家庭医生如今来到了太原市民的身边。

住在太原市滨河社区的省城市民安丽文老人在2012年8月2日这一天,与滨河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以后有啥不舒服给自己的家庭医生打个电话就行了。”老人高兴地说:“以前觉得家庭医生是有钱人的专利,没想到我家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以后有个小毛病就不用一趟趟往医院跑了。”

“家庭医生就是由社区全科医生和居民签约,针对每个家庭提供综合服务。此项活动目前已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开展。2012年,太原市30万居民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这些家庭医生由在岗的全科医生担任,至少有3年以上的社区卫生工作经验,并熟练掌握多数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具备健康管理基本知识。”宝清局长介绍。

据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是辖区居民,优先服务的对象为65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人、慢性病人、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签约居民有健康问题或突发疾病,可以直接给家庭医生打电话。家庭医生不仅会用短信或电话提醒签约的孕产妇和儿童做检查、打疫苗,甚至连居民家里的药品怎么分类、保存、清理,也会上门指导。如果遇到家庭医生看不了的病,他们会帮忙联系转诊医院或预约专家门诊,与上级医院共同提供双向转诊和绿色通道服务。

“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达到‘一家一医’,使每个家庭充分享受到家庭医生式服务,实现家庭医生式服务制度全覆盖。”

关键词五:社区医学集中检验服务

家住太原市杏花岭区大北门东社区的李友亮今年73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经常需要做血液检查看看各项指标是否正常。以往为了抽血化验必须起个大早去医院排队、挂号、交钱、化验,还得再跑一趟取结果。

而从2012年10月份起,李大爷在社区就可以抽血,由太原市中心医院的工作人员负责样本收集并拿到医院进行集中检验,结果出来后再由社区通知患者来取。这项活动被称之为“社区医学集中检验服务”。

承担服务任务的医院目前有两所,太原市中心医院和太原市人民医院。这两所医院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着200余项医学集中检验,极大地节约了居民到大医院挂号、做化验、取结果、找大夫诊断排队等候的时间。

化验检查需要的费用由社区按照医院标准收取,其中一次性针头、一次性试管等一次性材料费和提取样本费全部减免,由两所医院免费提供。对于异常化验结果,由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联系专家为病人提供咨询、预约转诊等延伸诊疗服务。

“目前,我们先期选择了60个条件适宜和需求迫切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先行试点,成熟后将在太原市逐步推行。”郝局长说。

关键词六:“健康大管家”信息系统

很明显,这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是局长郝宝清在为太原医疗卫生工作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谱写的一曲前奏。

2012年12月5日,太原市3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启动“健康大管家”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试点工作。系统正式启动后,社区医生可通过“健康大管家”信息系统,按照相关权限随时进行健康档案、慢性病、传染病、预防接种等的管理和孕产妇及儿童的健康管理。并可在随访或为签约服务对象服务时,记录病人情况,及时更新健康档案,形成完善的电子病历。再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社区卫生服务两方面的结合,使社区居民利用手机随时随地掌握自己的健康档案、体检报告,接受社区医生的健康提醒,并通过手机进行咨询和预约服务。

关键词七:两中心、三区、七专

整合资源,重新进行战略布局,增强太原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后劲,是宝清局长任期上的又一重大举措。

“两中心”分别指向:以座落在老城区里的太原市中心医院集团为核心,建立老城区医疗服务中心;以迁建的太原市人民医院,与山西大医院及厂矿部队医院共同构筑的新城区医疗服务中心。

“三区”战略则指向医疗资源的调整提升、充实完善和重点配置。包括对迎泽区、杏花岭区密集医疗资源进行调整提升;对尖草坪区、万柏林区及古交、清徐、阳曲、娄烦医疗资源进行充实完善;对小店区、晋源区医疗资源进行重点配置。

“七专”,特指将太原市属医院在省城医疗资源集中的背景下重新洗牌,综合性医院计划只保留太原市中心医院和太原市人民医院两所,其他走专科发展道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将转型为以老年病综合治疗为主的老年病医院。市妇幼医院将以打造实力雄厚的儿童医院作为发展方向;第八人民医院走专业妇产医院道路;第四人民医院走胸科医院发展路子,精神病医院向着部级精神卫生研究中心迈进。

关键词八:特色专科人才发展平台

今年的太原市卫生工作会上,市卫生局与科技局首次联合表彰了科研工作成绩显著的6个先进集体和21名优秀科技工作者,极大鼓舞了医卫工作者致力于医学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市政府《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出台,也将卫生人才的培养纳入人们的视线。

太原市中心医院每年预算100万元设立医学人才培训基金和科研奖励基金,对获得部级科研奖项的特色专科和学科带头人给予重奖;对特色专科学科带头人实行年薪制,为引进和留住人才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近年来,太原市卫生系统还陆续引进以色列国际著名医学专家托帕兹博士等20余名国内外著名专家,为特色专科建设积蓄了宝贵的智力资源。

2012年全市卫生系统科研立项23项,通过鉴定达到国际领先、先进水平的3项,国内领先、先进水平的10项。

在梅奥精神指引下

作为省会城市的卫生局长、食安办主任,肩负着守护省城420万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任,郝宝清坦诚自己倍感责任重大。上任一年,他几乎没有给自己放过一天假。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注重宏观指导,加强末端治理,用心履职,服务人民,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采访中,宝清局长重点提到“梅奥精神”。2012年7月,太原市卫生局在市属27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启动了“学习梅奥精神,服务百姓需求”系列活动。

“梅奥精神的实质是‘一切为了病人,不计成本,对患者施以仁心仁术,全身心地为患者考虑,对患者疾病感同身受……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希望我们的医务工作者能真正把梅奥精神融化到血液中,行动中。”

2012年4月1日,太原卫生局秉承“人民要求是方向,人民满意是标准”的理念,引申开展了“听群众心声,请患者评议”系列活动,省城137家医疗机构,22.79万名市民广泛参与。这是“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在卫生行业的延伸和固化为长效机制的有效形式,也是我省卫生系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民意测评。更应该算作是太原市卫生系统引进梅奥精神的序曲。

多家媒体报道,郝定清作为太原市卫生系统的一把手,在互动现场公布了个人手机号码后,一周内接到涉及医生收红包、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医保报销、过度医疗等电话、短信反映问题74件。期间,郝宝清口头答复、亲自解决50件,形成书面记录,责成分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调查解决24件。

我们看到,“崇法尚德执业、诚信卓越办院、包容博爱行医”作为太原卫生行业的精神正在卫生系统全面渗透。人们仿佛看到近几年医患关系从低谷走出来的曙光。

难忘2012年5月10日,一场以“感动生命”为主题的“太原市十佳白衣天使”颁奖晚会在青年宫演艺中心举行。从医60载的名医大家卫焘教授被授予“终身奉献奖”。子承父业扎根农村40多年的优秀乡村医生齐保林获得“特别贡献奖”,这场晚会经电视直播后,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弘扬了行业正气,提振了卫生精神,感动了患者和市民。

什么是梅奥精神?就是“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就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一切为患者利益着想。

上一篇:个人德育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下一篇:社区个人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