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5 16:41:14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我国的室内设计与西方相比较,并不是存在创意水平上的高低,更主要是创意方式和创意风格上的不同。不论中西方,其创意方式和创意风格都是在各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历程各不相同,这期间也不排除异域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但丝毫不会影响本民族文化特征中的鲜明个性与面貌。

一、中西方艺术的差异性

谈到中西方艺术的差异,首先必须分析中西艺术的各自特点。艺术作为一种人性的表现方式 ,主要是指人们作用于客观事物而产生的行为。中西艺术的差异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造成的,人们的意识差异导致了艺术的差异。

古希腊时代,是西方艺术创作中的一个代表时期。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儒家思想产生并盛行的时期。 这也是比较中西文化一个有代表性的时间起点。谈到艺术,必然要谈到文化。中国人历来都是以含蓄为美,这是中国人的美德,也是一种文明,是属于人性的东西。而西方人则恰恰相反,他们在一些行为举止上面往往都表现得十分直接,中国人含蓄、内敛,西方人直接、张扬,这是中西方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最大的差异。西方艺术偏重直接去赞美客观事物,他们更关心美的存在形式,偏重表现认识客体,而不在于表现认识的主体--人的情感因素。在当时西方的大部分建筑、雕塑、油画等等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很相似地找到艺术家们所喜欢的一个认识客体--人体(人体艺术是近代才传入中国的,至今还是很难被国人接受)。而中国艺术则讲究一种意境美,它是朦胧的抒情的, 往往更多的是在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意识本身,客观事物仅仅是表达的载体,比如诗歌,文字和语言都是载体,而艺术家融入了个人的感情,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种差异,衡量的标准不同,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中西方艺术特点是由各自文化所约定的,中国艺术家含蓄的特征,西方艺术家直接的表现,都各自产生了不同的艺术美。虽然各国的艺术审美文化不尽相同,都有其个性的一面,但是,他们又都同属于人类社会艺术领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世界文化"同中求异"的现状和良性的文化生态环境。

二、中西方艺术差异性对中西室内设计的影响

1、西方室内设计的特点

英国室内装潢杂志的专家认为:"90年代以来,居室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增加空间感。空间是居室的最大财富,室内装潢与设计就是要尽量增加空间容量,居室不仅仅是为了看而设计,更重要的还应该实用,换句话说,就是看上去舒服用起来便当。因此人们不再玩技巧,而是设法让居室变得更加休闲、宽敞与舒适, 更为理性实用。眼下,现代居室装饰也崇尚返璞归真,体现出人与物的本来面貌,并显示人们居住环境的特点,这就使设计与工艺手法贴近自然,回归自然,现在人们之所以崇尚自然,是因为在都市中工作生活节奏快,人们精神紧张,而终日身居钢筋水泥"森林"中,更有压迫感。加之环境污染,人们渴望宁静,向往自然,求得身心得到放松。

2、我国室内设计的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通常还表现为室内对称的空间形式,在多数的宫殿和厅堂中,梁架、斗拱等都是以其结构和装饰的双重作用成为室内设计表现的一种艺术形象。从装饰上说,大量建筑室内天花藻井、家具、陈设等上面的图案,无不含蓄的表达出喜庆祥和、光耀门楣、长寿多福、家和兴旺之类的期望与祝愿。从空间布局上说,室内除了固定的隔断外,还有移动的屏风、半敞开的罩、博古架等与家具相结合,这些半开半闭的通透的隔断造成含蓄内敛的气氛,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藏"的精神,都体现在这亦隐亦现之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镇楼宇化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的不断提高,在室内设计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流派,比如:新古典主义、新地方主义、新少数民族风格、中国现代主义、后现代风格,这些流派的出现使我国的室内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从目前我国建筑室内设计方案中,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和汲取了西方现代主义设计中的简洁、明快、洗练的设计风格,同时采用了色彩、质感、光影与形体特征的多种手法,其中也包括了把现代高新科技的装饰材料用于室内装饰装修上,由于在设计时充考虑到了本国国情、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经济技术条件等,因而设计出来的风格又带有中国设计文化的底蕴和特色。

三、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

1、室内环境设计学科的相对独立性日益增强;同时,与多学科、边缘学科的联系和结合趋势也日益明显。现代室内设计除了仍以建筑设计作为学科发展的基础外,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的一些观念、思考和工作方法也日益在室内设计中显示其作用。

2、室内设计的发展,适应于当今社会发展的特点,趋向于多层次、多风格。即室内设计由于使用对象的不同、建筑功能和投资标准的差异,明显地呈现出多层次、多风格的发展趋势。但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现代室内设计都将更为重视人们在室内空间中的精神因素的需要和环境的文化内涵。

3、中西设计理念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使得设计风格多样化,不单单是形式、符号的结合,而要了解中西方设计背后的文化内涵,使之相互融合。西方设计界甚至认为"没有中国元素,往往就没有贵气"。

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说,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和了解,不仅只限于形式、造型,更重要的是对古代文化艺术中传统的美学思想、民族文化气质和哲学内涵的理解与继承。在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民族情、国际观、时代感的发展理念仍然是中国的艺术设计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现代艺术设计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 面对变化万千的现实社会,每一位艺术设计工作者应当扪心自问,我们哪一天离开过传统?我们在享受着现代文明的同时应更加珍惜传统,传统造就了今天,今天则是未来的传统。优秀的传统文化永远是人类赖 以生存的土壤和汲之不竭的源泉,关键是我们如何正视传统,发展今天并创造未来。

【参考文献】

[1]房萍:-89-91.浅析中西建筑教育的差异性中国科学教育论文中国教育出版社,2005.18

[2]刘天华. 《凝固的旋律-中西建筑艺术比较/中西艺术比较丛书》[m]. 上海古籍出版社.

[3]李志雄.中西艺术比较 [m].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轴线;文化;景观;差异

一、 概述

16-18世纪中国处于皇家园林的繁荣发展时期,而欧洲国家则兴起了乐诺特尔式园林,中西方的帝王园林更是分别代表了中西方当时造园艺术的最高成就,因此本文主要以16―18世纪的具有典型特征的园林中轴线做法作为参考。

中轴线在中国及欧洲出现有其共同原因,但基于文化影响上的差距,他们又以不同的形式表现。本论文则从文化视角分析了基于中西古典园林轴线差异的深层原因。提出当今全球化的景观规划设计轴线设计趋同的问题,并呼吁文化识别性在规划中的重要性。

二、 中西文化比较对轴线的影响

1 地理背景影响下的轴线差异

从地理区位上来说,中国地大物博,属大陆文化,而西方临近地中海,是海洋文化。大陆文化因受山岭江河阻隔而造成狭隘性与封闭性,因对土地的私人占有而产生封疆与世袭观念,又因土地占有的面积大小与山岳的高低形成等级制度。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轴线多以封闭院落形式组构而成,而轴线上的建筑高低起伏象征着等级制度。

海洋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天风海涛,最能启迪人们想象与幻想;而险恶的风波,又能培养人们的冒险精神,使航海成为勇敢者的事业。海洋是流动的,变化的,宽容的,有较大自由度,较少狭隘观念与保守思想。因此,西方的轴线往往更为宽敞开放,像一幅平面的图案,有较大自由度,常见各种地毯式花坛,非常壮丽1。

2社会心理引起的生活方式不同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轴线中我们常见到那种院落围合而成的轴线,园林以静幽取胜,而西方园林中的轴线形式则非常张扬,体现西方人外向的特征。

中国人生活方式有明显内向的特征,不是向外探索自然界规律,而是向内探索人的心灵世界,重视人格修养,追求道德意识的完善。修身养性成为知识分子读书人独特的生活方式。这不同于西方人外向型的认知取向,向外探索自然物的结构成因,追求纯知识是基本特点。在对于自然之物的探索,中国人不是追求对自然界纯规律性的认识,而是用自然界的规律来说明人身道德意义和做人的道理。这些都表明了一些内倾的取向。这些内倾的取向在园林中就要求达到两点要求――启迪人心与赏心悦目。而西方人把宇宙自然看作是对立面,人要认识宇宙,征服自然。因而西方17到18世纪的轴线变现的极为理性。

3思维模式

密西根大学研究小组通过心理学实验科学证明,西方人在观察物体时,专注于中心物体,而中国人会用更多的时间观察背景,透过环境看物体。西方人把事件看作具体动因的结果,而中国人则把事件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之下。研究人员表示:东亚人生活在相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有固定的角色关系,因此关注背景对有效的职能运作非常重要。相比之下,西方人的社会约束较少,强调独立性,他们较少关注环境。西方人虽也讲究关系,但西方整个社会建构在法律和契约之上,个体的发展与其出身背景和社会关系的相关性已相对降低。

中国依环境设置轴线,注重轴线与周边环境的联系,中轴线上注重于周边山水环境的关系,轴线更虚,而通过点景物联系,这是在欧洲园林轴线布置中所没有的。而规划中功能分区的理念也是由西方传入中国。

4伦理道德

在人情与契约上,中国人重人情,人情是维系中国人际关系的主要纽带,而西方则是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自由,契约也就成了西方人际关系的基础;在罪感与耻感上,“耻”为中国的基本道德底线,因而中国人强调内心的自律,而西方文化则是一种“罪”感文化,强调由外向内寻求解释,以实现对“道”的追求。

在园林轴线中的表现,中国有着严密的宗法礼教制度,中轴线上的建筑及空间的错落布置表现了等级秩序,尊卑有序,表现了中国人重人情及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西方轴线则以主体建筑为中心,没有其他建筑与其构成错落有致的尊卑秩序,表现了西方以自我为中心的伦理道德观念2。

5审美情趣

中国人总是努力把美直感化、直觉化、使之融入生活、融入自然、尤其是融入自我。相反,西方美学从古希腊的柏拉图时代开始,就一直与哲学、科学密不可分。西方美学家倾向于让科学意识统摄生命意识。因此,中西方美学从本质上就不同。

中国文化以和谐、含蓄、体悟与综合为其主旋律,并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观的独特性――模糊性。西方的审美思维更注重个体性和精确性,是一种解析性思维,习惯于从个体上把握描述对象,长于对整体中各个细节的精密分析,能比较深入的观察事物本质,却少了一种朦胧美感,少了一丝含蓄,多了一种直白。

中国式轴线不拘泥于形式,更加自由,但注重的轴线上各点之间的含蓄的联系,更临近自然,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西方的轴线逻辑性强,强调理性的秩序,西方常通过大水渠作为轴线、几何的水池及有规律的喷泉、雕塑或修剪整齐的花坛作为轴线上的视觉焦点,这些元素都是人类对自然界理性的创造。

6传统价值观念

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重风水思想,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如我国的寺庙园林,深山藏古寺,安徽休宁县的寺庙园林太素宫为江南的道教名山之一,中轴线上的建筑群左、右、后三面群山环抱,山势前低后高,前缓后陡。山门、真武殿以及对面的香炉峰刚好形成中轴线4。体现了中国人的风水思想及天人合一的观点。

三、 对当今规划的启示

从我国的世纪大道的建设与法国香榭丽大道的规划对比可以看出,香榭丽舍大道的历史比较久远,其演变同巴黎的市政发展紧密相连。三百多年来这条街道见证了法国的许多历史时刻早已成为巴黎最具景观效应和人文内涵的街道。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这条轴线既传承了历史,又憧憬了美好的未来。而世纪大道较为年轻,由法国事务所规划,规划初期就有很高的定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规划,当规划建成后,毫无历史积淀及文化传承,不符合人性化的需求,破坏了城市原有肌理。西方的那种宽大恢宏的尺度不适应民主化时代要求,西方的那种对轴线直白的表现手法更不符合我国的文化体系,在规划中不顾本国文化历史及市民的需求而刻意模仿将国外的轴线形式将导致文化认同感及归属感的缺失,该场地将最终成为城市的失落的空间。

四、 结语

中国人的老祖宗在每个中国人出生前,就把这种“炎黄基因”的大部分覆制传递到中国人身上,就是说,还没出生,中国人就不由自主地成为特定意义上的“中国人”。而德国人,或者说欧洲的那些西方人,也一样,也只能将他们祖先的基因传承下去。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的根之所在,设计师应努力将中国魂通过轴线展示给世界。

参考文献

1 (日)针之谷钟吉.邹洪灿译.西方造园变迁史――从伊甸园到天然公园[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59.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1999:8-9.

作者简介: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字:中西方建筑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总述

纵观历史,中外古代建筑普遍存在有明显的差异,不论是形体风格还是和谐审美上都表现出了各自独特的魅力。从目前的视野往前回顾,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建筑皆倾向于地面式的横向发展,表现为重重院落相套形成的巨大建筑群,给人一种宽广无限的感觉。而西方古建筑却都倾向于高度式的竖向发展,表现为体量叠加垂直向上的雄伟单体,给人一种挺拔向上的感觉。面对如此迥异的中西方古建筑形制表现,让我们对于建筑历史文化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概括来讲,历来一个社会或者说一个时期的思想文化都与当时统治者的统治思想密不可分,不论是饮食、医疗、服饰、教育还是我们本论文讲的建筑都为统治者们服务。中国古代帝王所居为皇宫,皇宫形制为院落式组合结构,各地民居也是“家国同构”,所建的住宅形制按故宫比例缩小;而在古西方,统治人民思想的是主流基督教文化,统治者非帝王而是教皇,故我们可以从高耸云天的教堂建筑窥见各式各类向上挺拔的西方其他建筑。

二、细述

中国向心式与西方外向式

中国古代建筑以群体组合为优势,其别擅长运用院落组合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其建筑灵魂是庭院式中国古建群体布局。中国庭院建筑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它能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的生活环境。受正统儒家观念的影响,中国人习于培养不骄不躁的谦虚品质,体现在建筑上,也可以深深的表现出来,不张扬、向心性的庭院或许还有接地气的平铺布局,表现出中国人的内敛性格。可以说,庭院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低位,也就是俗语所说“无庭不成居”。

与中国古建不同,西方古代建筑是呈现开放向高空发展的单体空间格局,采用体量向上和垂直叠加的创作手法,由巨大而富有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的整体布局。由于基督教义中倡导人人平等与西方传统观念中家庭观念的淡薄,所以西方建筑住宅其形制与中国传统庭院式建筑大大不同,没有围墙的实物压迫,没有家长等级的精神威慑,子孙非长辈的附庸,故其形制相比于中国平面布局也较平淡,只是更多的向天空中发展,形成傲然屹立与自然对立的鲜明特征。这与中国古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围合特性截然不同,不仅体现出西方人外向开朗的性格,也通常给居住其中的人一种明亮、通敞的感觉。

中国礼乐文化与西方酒神文化

(1)礼乐文化

中国《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中就点明了中国古建筑城市规划中的整体规划定制,即,表现出礼乐文化中上下尊卑的伦理秩序、讲人治、讲究皇权至上、尊卑等级、人伦道德、主从关系、层次分明的社会秩序等字眼背后的独特文化意义。

北京故宫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代表性建筑之一,在利用建筑群来烘托皇帝崇高与神圣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主要是在1.6km的轴线上,利用长的、横的、方的不同形状的院落,与不同体型的建筑物相配合,构成连续的、对称的不同气氛的封闭空间。如图1及图2,自午门至神武门南北轴线严谨对称,层次脉络分明,体现封建统治阶级威慑森严的意图,强调了礼制文化的深刻含义。

图1 图2

老北京四合院,其形制如同皇宫,有“家国同构”的意味,也是以其院落组合形式体现封建礼制文化的代表。主要表现为以各个庭院为中心,进行大小、深浅的空间组合变化以形成整个建筑平面。通常一个老北京四合院是三进院落,而当一个院不够就在后面增加一个,要是大家族聚在一起,就主轴线上再旁边分出支轴线,以成为多组院落的并列组合。例如明清时浙江东阳县卢宅即有15公顷占地面积。如图3为正统老北京四合院建筑形制。

图3

整个四合院以垂花门为节点,由北至南,倒座房为仆役住房、贮藏等,北房为全院中心是家长所居处(据说未出嫁的女子也在此与父母同住),耳房也做储藏所用,东西厢房分为儿子所住,东厢为长子,西厢为次子,倒座属外院,通常为男仆等居住,为便于守门护院只用。整个四合院中轴对称,等级分明,秩序井然,宛如京城规制的缩影。

不管是皇宫还是民居,其建筑格局都是适应着国家政治、社会关系的秩序,都反应出中国古典建筑的等级观念、等级差别,是中国历史上君权胜神权的社会制度造成的独特产物,由此,更深刻的显现出其区别于西方国家文化的独特礼制文化。

(2)酒神文化

如果要谈论西方的酒神文化就要追溯到古希腊文明时代,古希腊文明时代有两大精神文化,一个是阿波罗为形象的日神文化,一个是狄奥尼索斯为代表的酒神文化。这两大精神文化被认为是互补构成为西方文化,是从同一现实分裂出来的两种对立的宗教精神,前者被认为是精神的沉醉,后者则是梦的沉醉。而著名哲学大师尼采认为,在艺术创作中,酒神精神是本质创作的基本动力,而日神只不过是为酒神提供具体象形。早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就有了“大酒神节”,每年三月为表示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敬意,都要在雅典举行这项活动。在此活动中,人们打破一切禁忌,狂饮烂醉,追求一种解除个体化束缚、获得与世界本体的融合欢乐。作为艺术创作之一的建筑创作,其文化意义深深地反映出酒神文化的精神特质。

图4图5

图4为西方园林具象之绿化,不规则的几何图案,随意混乱排列,有序井然形成。图5我西方园林具象之水体,其气韵恢宏、灵动感较强,表现为奔放、热烈之势。这两幅图皆是重在表现所筑物在所处大环境中的奢华绮丽、夺目外露之感。

3、“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

中国古建筑构建最重要的理念之一便是“天人合一”的建构思想,在民间主要表现为风水思想的合理运用。下面将以民居中,“门”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受风水学影响,老北京四合院的外门一般不开在中轴线上,而开在八卦方位的“巽”位上,即东南角的位置。据风水,巽为风,门开在此有助于藏风聚气,按老百姓的说法即可以开门讨平安、顺顺利利,即风水里的“坎宅巽位”。而对于门的设置,也就是说人们在进入大门后走入主人正房的行走路线的设置。通常进大门为一小天井,正对门楼设一影壁(按现在通俗的说法就是大门开进设一遮挡视线的墙以保证主人隐私不让一览无余),穿过隔墙上的门洞,才到轴线上的第一进院落。中国院门之所以如此设置是由于北方风水学的影响,此学说认为鬼(即煞气)走路不会拐弯,所以住宅进门通常为“之”字形路线。不管是怎样的趋吉避凶、祁穰求福,都是表现“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机人文观。

而西方却完全不是如此,西方基督教中的自由观念深入人心,教父通常都会教导教徒们勇于突破自我向上发展,表现在建筑上就形成了不同于我国倾向于地面形制变化的高体量形制。典型的我们可以看他们的哥特式教堂建筑,以德国的乌尔姆市教堂为例,它高达161米,建筑形制表现为强烈的向上动势。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同时也是城市的文化标志(表明在最黑暗的中世纪获得一点有限的自由)。巨大的空间尺度形成与不近人情的高耸入云建筑高度,都反映除了西方古建中非人性化,人与自然机械相处的环境生存观。

三、结论

在不断发展的现代化今天,建筑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由此,作为业界有识之士务必做到“以史为鉴,方可知得失”。继承建筑传统,需从深层文化思想内涵入手,合理分析其表象诠释,再结合中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最终将能够得出今后设计的指导内涵。

四、参考文献

1、黄浩.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2011

2、黄国红.中西方城市空间特色比较.新建筑,1997

3、朱小雷.形式实验的追问――从中西文化比较视角看当代关注形式的建筑文化现象. 华中建筑,2000

4、俘裕哲.从东西方人聚环境理论的演进中谈建筑师创作思维的变化.建筑学报,1995

5、徐岩,王少飞.混沌思维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1999

6、韩永红.中西方建筑中的文化特征比较,2008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第4篇

思维方式则体现出许多的差异。从思维方式认识了解和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能够加深彼此之间对不同文化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增进信

任和实现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 思维方式 中西方 文化差异 跨文化传播

思维方式因人而异,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着不同民族和群体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就世界文化的共同发展而论,各种文化群体既有人类所共有的思维规律,也有在各自文化氛围中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思维习惯和方式、方法,如果凝聚到中西文化分析比较的层面,这也就包含有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性。

一、思维方式与文化的联系

思维方式与文化的联系,既表现为文化的整体特征对思维方式的制约,也表现为思维方式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制约,决定了由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文化孕育出的不同思维传统,既有共同性的一面,又有特殊性的一面;思维方式对文化的影响,则决定了不同文化在文化心理乃至观念系统等方面的深层的结构性差异。而基于这一理解,有的学者则把西方文化概括为:以逻辑思维为基本认识工具,以探求现象的因果关系和规律为目的的科学精神和文化。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一)感性直觉思维与理性逻辑思维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因而是模糊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是理性的、逻辑的,因而是清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是气的宇宙观,气的世界一开始就是模糊的。这种思维方式使得我们不能对事物进行严格的定义,不能进行逻辑的推理,更不能检验对错。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文化一开始就具有明晰的特征。古希腊第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泰勒斯就指出:“水”是万物的始基。是如此的确定,以至于再前进一步就得否定它,这正是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在否定中前进,具有着一定的理性分析思维。

(二)整体优先与细节分析

在对思维的基本的智力操作上,中国人偏向于综合思维和整体优先,而西方则偏向于细节分析的思维模式。对于西方人而言,要弄清楚一件事物,必须要首先把事物进行分割和拆开,才能弄清内部的结构。中国人在看待事物的时候,不是就事论事,把事物进行拆分、解析,而是把事物当成一个整体看待,充分注重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并把以往对待其他事物的经验移植到这里,进行类比式的判断和猜测。

(三)伦理思维与科学思维

中国是一个伦理的国度,伦理思维模式已经深入到了民族骨髓,而西方人则更注重科学思维。中国人注重人事、习惯人治并通过人治来实现政治一体化的思维方式。与古代中国人思维方式不同,西方人更注重科学的思维方式,西方人面对世界,通过理念或逻辑结构,使之变成一种可以交流的东西,以便所有人都能够依据公认的统一尺度决定对它的取舍。

(四)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中西文化都注意到了事物的矛盾对立,然而中国文化更加强调的却是“统一”,注重求同的思维方式,强调天、地、人为万物一体、和谐共生。而在西方文化中,更加强调的是“对立”,即求异,强调矛盾的斗争性的思维方式则是普遍的,西方人追求个体生存的意义,在面对群体和整体时,认为那是一种异己的、压抑自我的力量,个人应该随时抗拒这种异己的力量对自我的吞噬。

三、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文化根源

思维不仅是自然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更是人类社会发展、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晶。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最主要的是根源于文化因素。

(一)文化发展特点不同

中国的文化属于一种静态文化、一种国家文化。其传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农业经济。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形成一种封闭式和内向式的上层建筑的制度形式。中国传统的居住形式以家族聚居为主,这种安居乐业的居住模式容易促使静态文化模式的发展,尊老和祭祖现象必在这种模式下产生,家族观念、宗法制度也就逐渐形成并根深蒂固。这种静态文化模式促成中国仁、孝、礼、信为核心的贵和尚中的中庸思想。总得来说,中国文化是突出整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而西方文化则属于一种动态文化、一种斗争文化。西方文化三大起源均源自地中海沿岸,西方的地理环境、气候促成了流动性较强的文化。古代欧洲人利用海洋优势,发展海洋贸易和海洋运输等商品经济。在这种经济基础上所产生的并直接促使西方人的家庭观念相对薄弱,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得以发展传承,由此产生的竞争意识、斗争文化更是西方文化发展的原动力。在这种经济基础上所产生的西方文化,具有外向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以“争”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自然科学和科研为核心的文化发展特点。

(二)宗教文化影响不同

中国人受儒家文化影响颇深。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孔子所创立的儒学主张天人合一,即寻求人与周围环境、自然界的协调。这种注重天人合一、追求和谐的文化精神不仅是中国文化中的宝贵资源,而且在解决当今世界生态环境恶化、战场冲突等全球性问题上也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

而西方人则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肯定了上帝的绝对和永恒的存在。基督教追求人人自由平等的观念,“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督教义充分说明了西方文化中追求人格独立的特点。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思想使即使亲人间的界限也划分得非常明确。由此看来,西方宗教精神是完全对立于世俗世界,它所关注的是人如何超越这个充满罪恶的现实世界。

四、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一)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言语方式

思维方式的差异首先造成的就是言语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在文风上,中英文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对于记叙文,英语读者习惯于一种以直线式展开占主导地位的思维过程,而那种含蓄委婉、曲径通幽式的文风则只有中国人才会欣赏;对于议论文来说,中国人往往用具体的物象来表达深奥、抽象的道理,这种“取象类比”的方法寓义于喻,使人在获得丰富的联想的同时深刻领悟到某种道理。而西方人对议论文所采取的是冷静的逻辑论证,语言朴实、层层推进、结构清晰严谨,而且多用长句子。中国的表达和言语方式往往是诗意的,而西方的表达和言语方式则往往是冷静的、逻辑性强的。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西方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最明显的不同就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区别。在中国人的社会氛围中,祥和、安宁、合作、顺从始终占主导地位,每个人既依赖和顺从于集体,同时又从集体中获得安全与关照。西方人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对立和不协调,他们更注重个人的存在,个人的价值和自我的实现,在逻辑上认为他人是自我实现的障碍。在西方人看来,个人的权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别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有可能被认为是对自己自由的干涉。从这一点出发,西方人的自卫心理和危机意识比较强,他们的冷漠可能是出于对他人的尊重,而中国人的热情却有可能被看作是对其权利和自尊的侵犯。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

中西方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而导致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差异。英语中的“我”不论在任何语法结构中始终是大写的“I”,而中国人对别人往往自称“在下”、“不才”、“敝人”等,这样的说法会令西方人认为你非常不自信,而西方那种直来直去的说话方式也同样会让中国人觉得不舒服。中国人人际交往时往往不分你我,工作一起干,吃饭付费谁付都是一样的,而且往往是抢着付钱,而西方人则是明确地分清是非和你我,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先小人,后君子”,彼此之间保密隐私并不认为是不信任,而且,像中国人那样随便打听别人的收入、年龄和私生活,反而会被认为是极不礼貌的行为。

结语:

任何一个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都是发展变化的,了解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使思维方式相互融合,帮助不同文化的人们理性、客观地剖析和校正民族传统,实现对传统思维方式的超越,促进人类社会文化的传播发展与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1]中村元.中国人之思维方式[M].徐复观译.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

[2]谢亚平.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思维表达方式[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3(2):84~85.

[3]周义,徐志红.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王祥云.中西方传统文化比较[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对很多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来说,中国文化有无穷的魅力,它曾经在很多领域内处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它是唯一持有无数成就而又不间断的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化.要广泛地、深入地讨论美学问题.不仅可以站在宏观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的艺术形象,而且能从比较中寻求不同文化的发展规律,会更加突出中国艺术的重要性,领悟中国文化的实质.进而在当代学人的眼中树立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的形象的同时与西方绘画互补长短,逐步走出传统发扬传统。用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来引导我们指导我们的教学。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就能更深刻的理解中西美学在理论体系、具体范畴、表现方式、内在意蕴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差异.从而更准确的引导学生欣赏中外艺术作品.

在我们美术教学的欣赏课中,经常会引用一些中西方画家的作品,欣赏课的知识要点和具体的讲授内容一直以来没有一个准确的具体参考形式能从美学的本质上对东西方的文化背景、内容形式、形神绘制等艺术进行比较分析,使我们的脑海中理清教学脉络,更清楚传授知识的要点.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对待东西方不同的艺术特点和艺术语言时,能从美学的本质上以艺术的共同规律做深刻的富有特色的研究,而寻求跨文化的共同规律.会对学生认识我们中国艺术的无穷魅力会产生深远影响!

一、中西方美学的文化背景不同

在绘画作品中,一幅中国画和一幅西洋画,特别是古典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对比会产生巨大的差异,虽然它们都是中西方画家在头脑中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造活动而凝结的艺术意象但根本是不同的.也表明它们的外部世界不同,它们心理结构也不同.中西方人的外部世界和心理结构的差异表现在文化的各个方面,也表现在艺术和哲学上.由于哲学是人类心灵最核心、最精练、最明确的表现,艺术的最终差异也要追求到哲学的差异上。中国人的哲学反映:道、气、无、理、可以说全面抓住了中国哲学的根本核心。西方文化的前进往往是以否定之否定的方式前进,希腊是一个世界,中世纪是一个世界,近代是一个世界,当代又是一个世界.以毕加索、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当代西方艺术与古代世界和近代世界有明显差异。泰纳曾经在《艺术哲学》中说过:"希腊是一个美丽的乡土,使居民的心情愉快,以人生为节日."但是尼采却独具慧眼的看到了古希腊人的悲剧精神,其“日神说”与“酒神说”对现代西方的美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与中国人相比,西方人始终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存在什么天人合一人人合一的可能性,具有典型的悲剧色彩。

(一)有与无

有与无的哲学观念,是中西方最根本的差异。西方以有为本,从有到实体;中国则以无为本,从无到有。依西方的有无观,无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生有的。"或者是永远存在,或者是跟本不存在"一个实体的宇宙,一个气的宇宙;一个实体与虚空对立,一个则虚实相生。这就是渗透与各个方面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你看中国写意绘画是如此的虚实相间,往往留下一片空白。给予观者的感受是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山一水,但却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是澈透灵魂的安慰和惺惺的微妙领悟.进而产生了安定静穆和谐的天人关系,中国绘画画同时包含自己的弱点,失去了对空间的追求。以无为本,气的宇宙。捍卫了中国文化与自然的和谐。西方古典绘画是这样的写实,看看《最后的晚餐》看看《蒙娜丽莎》西方有与无的对立造就了进取、抗争、追求的精神,同时也含有弱点,在古代暗酝了命运的悲剧,当代则是弥漫开来的荒诞意识.当代西方的现代艺术绘画,用平面色彩、平面构图、平面造型的原则,搞时空的合一来表现精神的迷茫,混乱,骚动,荒诞......

(二)形式与整体

在西方文化中,存在的稳定不变的东西是实体。对实体的进一步认识是使实体作为人来存在,则是形式.形式是实体世界的具体化、丰富化、精确化、形式化。西方文化的发展史,也是形式原则不断变化、不断深入、内在矛盾愈来愈尖锐的历史。形式在西方文化中具有根本的意义,因为它是实体的进一步具体化,是科学明晰性的产物。形式结构是主客观的统一,与西方文化形式原则相反,中国文化强调整体功能,整体功能就是从整体出发,以整体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把握其功能,决不离开整体来谈部分,离开整体功能谈结构.西方也讲整体,但西方的整体功能是个部分功能相加等于整体.从骨子里还是从部分到整体,还是靠解剖和分析.中国的整体功能也讲部分,是从整体而来的部分.中国哲学讲"天人合一",中国绘画讲"气韵生动".把它作为绘画第一原则,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比起来没有什么大变化.平面构图、平面色彩、平面造型、线、墨、气韵、骨法......给中国美学带来独具的特色,"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中国人最反对的是以言为意,以指为月.要达到对事物、对世界最精微的认识不能靠工具,而只能凭心灵.心灵最深层部分与事物的最深层部分与天是相通的.这是庄子的"以天合天"和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正所谓“天人合一”。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立关系不同

从漫长的远古时代到现在,人类通过劳动使自己从自然界独立出来,作为人的对象世界的自然界分成两个部分:人的实践所直接改造的部分和未为人直接改造的部分.西方赫拉克利特指出“和谐来自斗争”,“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王之王.”在希腊神话的实体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古代宇宙是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冲突终可弥合,尽管有悲剧但总的说来是淋浴在阳光之中.人与自然的对立作为西方的命定因素弥漫在各个方面.与西方人和自然的对立相反,中国文化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强调了自然有机整体的一面.严格的说西方是在直接实践部分与自然和谐,而面对未知部分则与自然冲突,中国与整个宇宙保持和谐.从中国的两大类艺术汉赋和宋元山水花鸟画中体现出中国的"体无"精神.中国人"在一邱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表现了无限.所以他的态度是悠然意远而怡然自足的他是超脱的担又不是出世的,他的画是讲空灵的,但又不是极写实的他以气韵生动为理想,有充满静气.我们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就能更深刻的理解中西美学在理论体系、具体范畴、表现方式、内在意蕴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差异.从而更准确的引导学生欣赏中外艺术作品.

二、心师造化与模仿自然的异同

艺术以声光色影的形象展示出人类审美文化的历史,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审美倾向.一幅乔尔乔内的<<田园合奏>>,一幅马远的<<踏歌图>>,均选择了欢快的人物置于大自然背景下的题材.前者色彩清新明快,丰富的色阶变化以及焦距透视的取景表现出明朗多彩、景物清晰的田园.后者笔墨凝重擦染而成的层次感和游动视点取景造成了隐隐松林屋宇半藏的风景.它们同样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二者在表现手法、风格、意趣等方面却完全不同.“心师造化”与“模仿自然”代表了中西方艺术家处理自身与对象关系的两种不同态度,两种不同的方式.关于艺术创作,中国美学所倡导的不是充分发挥视觉,听觉的认识作用及手之技巧去揭示自然物象的具体特点,而是发挥心灵与视觉、听觉交融的感受能力,去领会物象与心灵的相通融之处.中国艺术家在创作时,以一种尽可能的亲近的情怀与对象交会,让自己的生命意识无滞无碍地流入对象之中,体察对象的亲和及自身一样的生命气息.西方人追求在艺术中“模仿自然”,"模仿自然"代表了西方艺术家对于自身与对象关系的处理方式,相对于中国的"心师造化"来说,西方"模仿自然"主要表现在"微观透视""征服对象再造自然"

(一)以人为本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人有着独特的看法.中国人认为自然不是外在于人的客体,“人与天”主体与客体之间是相通的,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是自然的人化,另一方面是人的自然化.本着“天人合一”的观念看待世界,在中国人心目中生命、灵魂决非人所独有,世界上不存在无生命、无灵性的实体,一切色彩形态组合的对象均是流转不居的生命形态,与人的本心有着共同之处.这样,人就会体会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有豪濮间想也,觉鸟鱼兽禽自来亲人."(<<世说新语·言语>>)于是,自然现象进入艺术家的审美知觉时,很容易超脱物理空间,成为关联着人事的物象,人的情感思绪也很容易脱出物理时间及客观的因果关系与自然对象相符.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艺术史上,“寒江独钓”、“春山欲雨”的自然山水画题材皆有美丽的画卷传世。此类绘画作品有的以无人之境的景物特写,暗示出主客体之间的微妙契机,有的则展开广阔的山水话面沟壑层层,富有灵性,人物与山水溶为一体。万象互为主宾。所以在中国人看来,似流水松涛,似鸟鸣莺啼的音乐并非来自自然界的音响,艺术并非于模仿,而是心于物交感的宁馨儿,所以中国的艺术创作理论十分强调心与物的交感作用,这完全可以说是天人合一观念的形象化体现。在画面的具体形式上,人与物皆呈现出似与不似之间的状态,化为整体意象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自然对象远不是客观对象本身,客体的存在并不是独立的客体,它是人赋予了主观情思的人化自然,正因如此,在艺术的世界中,自然对象无须以客观的面貌出现.

西方美学的奠基性命题,是毕达哥拉斯提出的美学命题:美是数的和谐。在毕达哥拉斯的哲学家看来,美不是主客体交融产生的朦胧意象,而是由人来规矩的形式:直线构成的最佳形式是黄金分割的矩形(长:宽=1:0.618);曲线构成的最佳形式为立体的球形和平面的圆形;音乐的和谐则取决于发音的长度、直径和紧张程度等的数量关系。既然自然世界处在于人的客体,万物之主宰的人要从事征服物质世界的生活实际,艺术地再现客观的世界就有可能成为这一生活实践的组成部分。既然物质对象是可测量的,美的形式有着精确的比例关系和具体的形式,主体的创造物就有可能成为对自然世界的较为客观、精确的模仿。自然世界是艺术的蓝本的“模仿说”正是基于此而产生的。以建筑体现人的理性精神,是希腊人的创举。那些大型神庙虽是为“神”而建,却集中体现着人性和人情,高大、宁静、洒脱,而且坦荡磊落,条理井然。用建筑的语言刻写下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的丰碑。现世人的理性精神带来了艺术的写实精神。而中国多用建筑营造一种意境。

(二)以形传神与依形绘形

艺术是一种反映,中西方民族无不将艺术的反映对象问题作为美学探索的重要问题。形象性是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中国美学认为,艺术的形象性要有其现实的原型,然而中国美学与艺术中的“形”更多的是与“神”联系在一起的。“形”“神”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对范畴,“形”是手段,“神”是目的。因此从本质上说,中国艺术反映的对象是“神”,而不是“形”。依照传神写照的要求,追求着“神似”的目标,中国艺术家力图通过有限的笔墨传达“韵外之旨”,“味外之味”。“传神论”被明确提出是在魏晋南北朝,恰是山水诗盛行,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科的时代,这决不是偶然的巧合。作为具体图像的山水景物在魏晋南北朝的绘画中广泛出现,虽然在画面上多作为人物的陪衬,但它却是使画中人物富有传神的效果。为使艺术创作者的意趣得以传达而存在的,而决非一般的装饰背景。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山水景物刻画,确实具有“传神”的意义。竹林七贤士的士大夫那飘逸旷达的神思风采正是在寄情山水中展示。山水之于人的作用决定了山水在艺术中有可能发挥“传神”的作用。自然的山水景物千姿百态,能够以丰富的形态进入艺术家的审美知觉,撞击主体的心灵,故而它在传达艺术家神思情感的方面,较人物题材有更广阔的天地。

关于艺术的反映对象,西方广泛流行着“模仿自然”说。尽管在不同的美学家那里“自然”的含义不尽相同,但就模仿自然再现自然这一点来说却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是“模仿”说的代表人物,他把模仿与学习知识联系起来,认为模仿自然是一种求知的认知活动。出于求知的目的,人们把自然模仿下来,创造为艺术。显然,艺术以现实世界为蓝本,模仿的惟妙惟肖、成功地发挥认识功能是其目的。从希腊早期的艺术来看,希腊的瓶绘艺术,初期以狮身人面像、野兽、植物纹样等东方装饰纹样为主,中、后期逐渐摆脱了东方的影响,产生出以日常生活场景和神话传说为题材的情节性画面,表现手段大为丰富,能在结构、比例和色彩方面将复杂的情节面处理得和谐自然。

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科学有了很大的发展。西方人在一个生成变化的世界中研究自然,尤其热忠于研究生命体的结构及生成变化,解剖学、病理学、植物学以及化学等均取得了崭新的成就.望远镜等科学仪器也被发明出来,为艺术模仿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一时期,美术家们更加兴趣盎然地讨论"模仿自然"的课题,他们认为艺术创作应当依照自然规律本身的数学、科学的规律,因而借助自然科学的成果很有必要.达·芬奇说:"鄙视绘画的人,既不爱哲学,也不爱自然.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唯一模仿者.如果你藐视绘画,你势必藐视了一种深奥的发明,它以精深富有哲理的态度专门研究各种被明暗所构成的形态".西方人这种尽一切可能发挥视觉的全部功能去"应目会心"自然物象与人事相似相通之处的观念,显然是很不相同的.绘画能够以它丰富的表现手段满足人的"最高感官",很自然地成了西方人推崇的艺术.西方艺术并不是不追求"传神"的效果,西方人决非单纯地强调模仿自然,要求艺术作简单的依形绘形.西方美学极重视理性,同时也不忽视与理智相对应的精神、情感世界.也有艺术世界高于现实世界的论述.

三、结束语

中西方美学比较,不仅要向我们传统美学提问,也要向西方美学提问。不仅研究它们的历史,还要促进解决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思考在美育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美,是思辨的哲学、最微妙的心理学、最情感的艺术。美是文化精髓的集焦点。

四、参考文献:

[1]姚介厚《古希腊罗马哲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0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版

[3] (意)列奥那多·达·芬奇著 《芬奇论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 1979年11月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设计; 文化; 思维; 差异

2012年6月8日,伦敦奥运组委会公布了伦敦奥运会火炬的设计,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设计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很容易将该火炬与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进行对比,两者风格迥异,体现了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奥运会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难逢的重要的盛会,而奥运火炬又作为一届奥运会的一个象征,深受重视,因而我认为奥运火炬是最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设计风格的工业产品、艺术品。接下来我就通过对Barberosgerby奥运火炬和祥云奥运火炬设计风格的比较来粗略的谈一下中西文化及思维方式对各自国家工业设计风格的影响。

12年伦敦奥运火炬―Barberosgerby,火炬形状是易让人牢牢握住的三棱形状,金色代表了奥运圣火的光芒照耀着大地。火炬造型时尚现代流线型强,设计元素简单但却独特。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祥云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无论从整体设计风格上的形状,颜色,纹饰还是寓意元素的运用,两个火炬都是截然不同的设计风格,非常突出地体现了中西当代设计风格的一个差异,我认为是中西各自的文化下,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事物的认知,从而影响了人们在工业设计这一门类的不同见解。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祥云火炬的设计突出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又不乏现代感。相对于祥云火炬,伦敦奥运火炬―Barberosgerby体现的英国传统元素较少,多体现一种现代感。这种对待传统元素运用的差异的原因我认为这是由于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性质造成的。从文化上来讲,中国是高语境文化的代表,而英国相对于中国是低语境的文化。这两种文化的差异形成的一个原因就是两国的历史,中国用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英国相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积淀较少。正因为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而决定了中国人对自己历史文化的重视,这种特殊的重视体现在当代设计上就是对传统元素的运用,中国人希望弘扬历史文化,借助产品设计来体现历史,体现传统。而西方等国家,注重未来,这点我们从电影电视剧中也能有所感觉,西方的电影很多都是反应未来的生活,而我国的电影历史剧很多。由于这种认识的不同导致西方国家在设计上现代感甚至是未来感特强,而中国在设计上运用传统元素比较多。而中国文化的兼容性,决定了中国的文化并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情况加以吸收和创造,使之更好地融入本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因而我们看到祥云火炬并不是一味的使用传统元素,而是在现代的设计中糅合传统元素,是两者达到一种统一,甚至升华。

人们的行为习惯是由他们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而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是受各自的文化深刻影响的。中西方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因而对各自人民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观察问题的角度等造成了不同的影响。在工业设计中,中西设计师在解决同一个问题,做同一类设计时,考虑问题的方式及切入点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产品设计。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就是中国的设计师的切入点往往是感性的,类比的,甚至是一种比喻式的手法,习惯将设计赋予一定的寓意,使之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祥云火炬的设计就是运用了纸卷轴这一造型元素,使造型上具有纸卷轴的特征,让人们能够联想到纸卷轴这一事物,从而体现中国悠久的历史以及过去辉煌的技术。这种设计思路有利于赋予产品一定的寓意,增加卖点,但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好的影响,某些设计只追求形态上的寓意而忽视了与产品本身特点的联系,是我国的设计普遍出现一种杂乱,低水平的局面。而在西方设计中,切入点较为理性,逻辑性比较强,而不会过多考虑这种寓意性。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不同的文化,而文化的差异很重要是语言文字的差异,从文字上来看,中国人使用的文字是象形的,比如说甲骨文,是用图形,画来代表事物,而西方使用的文字是抽象的符号,用一组抽象的符号来表示某件事物,这种文字的差异对人们的思维方式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人思维方式较为理性,对事物更喜欢用可视化的方式进行表达,而西方人较为理性,对待事物更为理性,解决问题时逻辑性比较强,讲究合理性,而中国人多靠自己感觉来。这也同时影响了中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科技起步很早,但是发展缓慢,这是由于中国人在发现并解决问题时讲究一种经验性,不过多考虑背后所藏的原因。而西方,解决问题时逻辑性强,多乐于用抽象的思维来解决问题,用理论来证明经验的可行性,这导致了西方的科技突飞猛进,而中国一直滞后。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人们在设计上的很大的差异。中国的文化讲究中庸,较为保守含蓄,讲究和谐。而西方的文化略带侵略性,较为进取,寻求个性的发展,张扬自信。这种文化差异中西方的设计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西方的设计较为大胆,创新,讲究个性,造型上也很有特色,流线型造型突出。由于我国文化讲究静,而西方讲究动,我国的设计很多都体现一种沉静的感觉,而西方的设计风格上,动感,力量感很强。

随着设计的不断发展,文化也不断于设计融合,各个国家对设计的深入思考,以及对自己文化的合理运用,形成了他们国家设计的强大竞争力。所以,我认为在设计中应体现自己国家文化的精神,并通过工业产品将文化影响、传播到全世界。我们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们设计的产品不仅有创意,还具有我国的独特的文化风格,从而形成较强的设计竞争力,向设计强国迈进,不再沦为一些国外大企业集团的产品加工厂。真正摆脱中国制造,实现中国创造。

参考文献:

[1]罗怡.《在中国设计》.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2](2)Linell Davis. 《中西文化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3]李梁军 托马斯・霍夫曼. 《全球化设计》. 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

[4]汤志坚等. 《世界经典产品设计》.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5]何人可.《工业设计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西语言 文化差异 起因

中西方国家本身因为地理位置和地域环境、民族之间不同,就促使了语言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也就形成了中西方各国都自有文化上的差异,对于人文环境、语言文字等来说都是属于文化的一些因素,但是就单指语言的文字来讲,对语言的文化是具有制约作用、暗示作用、引导作用的。

一、文字的渊源、起因和发展就促使中西语言方面的差异

不论是我们中国,还是西方的国家,对于远古时候的一些文字起源都是像一些形近于国画形式的字体,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渐渐的都形成了各国独有的文字形式,例如我们中国,国画文字形式到象形的文字,再从繁体字体到简体字体。但目前为止,还能够看到一些形似于象形的文字,这是属于一种视觉和意向之间的转化。而一些西方的国家,从开始的国画形汉字到流线型的文字,之后在演变到符号形文字,这是强调一种运行的轨迹,这是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转化联系,是文字语言的另外表现的形式,也就是说只要文字的发展不一样,就肯定会促使语言之间带有差异,这是无法避免的现象的,甚至还是会形成巨大的差异的,其中对于语言习惯来讲,中西方就是存在差异的,西方的国家一般习惯是将名字放在前面,将自身的姓氏放在后面,在写书信的过程中先写收件人,后写接收人地址,但是我们中国的习惯是在称呼对方时,是习惯先将对方的姓在名字的前面,是不允许填到的,在写信时也是先写地址,后写收信人的,在西方是可以直呼长辈的姓名的,他们认为这样的称呼更为亲切,而我们中国在一般收稿i不允许直呼长辈的姓名的,那样会认为是没有礼貌的行为的,严重的还可能认为是不孝和大逆不道了,由此可见,由于语言文化体现的不同就会直接的制约了价值观、

二、语言的语音、语义、形、语法等方面都是存在差异的

(一)语音的存在的差异

语音实际上还分为语调和音调,在中国的母语汉语是有语调的,包括感叹、疑问和陈述等方面,就从语调上就可以很清楚的分辨出是陈述还是感叹,还是问话,音调包括一、二、三、四声、轻声、在读起来之后抑扬顿挫,很响亮也很好听,有规则,、音节的吧,就是有单音节,并没有存在任何的闭音节,如果是ha再加上t,那就只能是英文了,成了hat,在西方的语言文字中是讲究开和闭音节的,之中又包括请音节和中音节,单音节、多音节等,这些的种种特征都早就了在根本上的差异。

另外,中西方双方的诗句是最能够体现语言差异所带来的不同效果的,中国的诗句是讲究押韵的,押韵到艺术效果就会更好、感染力就会更强,而英文中的一些诗歌在相比之下押韵的数量很少,会出现一些间行韵、轻韵,例如西文有些诗有ababcdcd等韵式,韵脚的不断变化,使得诗歌、艺术效果相对减弱,感染性不强,音乐感降低。

(二)在语形方面的差异

一说到语形上,我们立马就会想要我们国家的象形文字,例如“火”和“人”等。一看就会明白,各个方面都可以联想到自然的形象,联系起来就是一幅魅力的图画。还有像现在的一些书法,特点是非常鲜明的,意境是非常深远的,在字体的结构上也是上下和左右包围、就像是建筑的结构一样,立体互通的,自然就会融入到自然界,而西方的文字是非立体性的结构的,只是一些流线型的符号化了的字母文字,并没有向中国的象形文字,那些曲曲折折、玩玩画画的符号,人文性强,有逻辑联系,强调的是一种智力的运行规律、轨迹。这种外形、结构上的差别无疑产生的效果、效应不同,其主导暗示了某种潜在因素。比如:“大漠晚霞映碧空,黄沙浩瀚动乾坤”。写景诗文美中有境界,一年就气贯长虹,直入肺腑,再如:“明月别枝惊鹊”就是一副镜头而且是特写镜头,一下就放大了景物至少一个点,中国文字的优点使然。用外国文字就很难达到这种意境,尤其用外国文字翻译的中国古诗,美都给翻译没了。只剩下字面的意思和一些弯曲的符号,五味至极,这是西方文字的缺陷,也是语形的差异

(三)语义的差异

西方文字很精确,表达什么,表述什么都有确定的词。词的分类比较多,意多义少。中国文字则一音多义,并且很多,多一次比比皆是表意模糊,可有多种解释,使得中国文字的概括性高,综合性强表达简化,甚至一个字能释放一个境界,如“妙”。西方文字,表达精确,定义性强,讲求真,要分出第一第二。西方文化也就走精确求真的路,因此,寓意的区别也暗示了中西万户的差异

(四)语法的差异

西方文字在词法方面有前缀、后缀、时态等严格规定的同时有着机械、死板的弊端,例如拉丁语,词的词态、词性都用符号表示并标注在每个词后面,没有丝毫自由灵活。中国文字后安排就行对自由灵活得多,前后颠倒词的顺序,灵活多变,甚有像“上海自来水来自上海”的句子。反、正法意义不变,称“回文句”,运用相当灵活自如。创造、创新性提高,但语法结构、词法结构不太发达,一些介词运用也相对少许多。语形、语音及时补足遗憾。字形的生动含义、语形的多姿多彩弥补缺失,即自然万物、万事都有其组织结构并自行调节的功用,弥补短缺。中西文化也不例外,从最初的起源到发展,长亦发展,短亦补足,各有其发展的轨迹。也就形成了语法的差异,导致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李郁青.《中西语言交际中文化差异与翻译》

[2]曾剑平.《从词语看英汉民族的思维差异》

[3]张公,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 科学 出版社,2004。 转贴于论文联盟

[4]葛朝霞,史明兰;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休闲文化 差异 中西方

Differences of Leisure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Duan Zhongyu

Abstract:The study of leisure culture is flourishing around China,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business.This paper consists of clear illustration of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leisure culture,including their different etymological meanings,activities,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m.Besides,there are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provided as well.

Keywords:Leisure culture Differences China and the West

【中图分类号】G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8-0027-02

1.休闲文化在中西方的定义

1.1 在中国。

“休”是会意字,由“亻”和“木”两部分组成,表示一个人背靠大树歇息。休的本义是歇息,引申义指休假。又引申为完结、停止,再引申作使动用,表示使停止。“闲”是会意字,有“门”和“木” 组成。闲的本义是指设在门口的木栅栏。后引申指范围,常指道德规范。又引申作动词用,表示防范,使不能发挥作用。闲也假借为指一段无事可做的时间。引申指没有事情,与“忙”相对,又引申为安静,还引申为未加以利用,没有使用的。

1.2 在西方。

In modern English dictionaries,“Leisure” is usually defined as “n.Freedom from timeconsuming duties,responsibilities,or activities.[Middle English,from Norman French leisour,from Old French leisir,to be permitted,from Latin licēre.]”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以休闲和户外运动为主的生活方式,与slowlife互补,使人们在这个快速的世界里,得到放松与心灵的休息。

2.中西方休闲运动

2.1 在中国。

从运动休闲的活动性质来看,中国人以静态为主,如垂钓、观鱼、书法、象棋、气功等;从活动的内容来看,中国人的传统运动休闲活动多是一些平和、悠闲、修身养性的项目,如品茶、太极、养生等;在活动功用方面,中国传统的运动休闲文化重在向内发掘心灵世界,如猜谜、国画等;从健身方式来看,中国的则是从整体着眼,将强心健身与生活方式融为一体,如放风筝、踢毽子、逛街等。

2.2 在西方。

在西方,对休闲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把休闲誉为“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是科学和哲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这一思想已成为西方文化的传统。

西方人以动态为主,如拳击、击剑、登山、攀岩等;西方人多是从事一些运动竞技项目和具有冒险性质的刺激性运动,如滑雪、溜冰、蹦极、摔跤等;西方重在向外张扬人的个性,如斗牛、探险、长距离游泳、水球等;西方是通过定量化的身体运动来弥补其体力支出的不足。

3.东西方休闲文化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3.1 社会环境的不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们非常地渴望和平,因此中国人所喜欢的休闲是平静的。而西方多数国家工业非常发达,在市场经济下,推崇竞争和优胜劣汰,所以人们所喜欢的休闲活动也充满了竞争和冒险。

3.2 对待自然的观念不同。

生态(自然环境)与文化的关系密切,有的学者认为生态决定文化的类型和民族性格,有什么样的自然生态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各民族文化的不同,主要因素在于生态环境的不同。

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主张与自然为善,追求天人合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自然之天)人是相通的,倡导“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之说,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所以中国人追求比较中庸、平静的休闲活动。西方文化自近代以来,摆脱了神学的桎梏之后,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分、二元对立,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宣扬人是自然的主宰,相信人定能征服自然,不断地向自然索取,因而西方的科学技术很发达。西方人追求刺激的、挑战自然的休闲活动。

3.3 民族性格的不同。似乎欧美人的遗传基因中有更多“食肉动物”的成分,躁动、进攻、征服、野心勃勃。美国CNN创始人泰德?特纳是一名优秀的海上帆船运动员,也是一名出色的驯马高手,近七十的高龄还自己开飞机上天……;而善良中国人的性格里有更多“食草动物”的特征,内省、安身、守命、循规蹈矩。

3.4 价值观念的不同。

我国以传统的道德思想为价值取向,但并不完全局限在传统思想观念本身,主要表现为中年人的乞求安稳以及老年人比较保守,尤其在我国农村将持续较长的时间。具有这种价值观的人仍然会延续传统农业社会所沿袭下来的小农生活习惯,省吃俭用,积攒钱财以备他用,同时约束自己的物质享受,在选择休闲时往往会同时考虑到政治观念、法律观念、伦理观念、道德观念、家庭观念、生活观念、消费观念以及为人处世观念等等,同时并不认为休闲是必不可少的。具有传统休闲价值观的人往往疲于应付日趋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日益加速的社会变化,休闲潜力被大大削弱;另一类人对物质欲望需求的增长使得他们付出更多的时间从事更多的工作;最主要的是,很多所谓的“休闲活动”其实并不比“工作”省心。他们会很看重预先制定出休闲计划,确立休闲目标,寻找竞争对手,希望掌握特殊的知识和技能来不断完善自己,同时还要有效地利用时间,以期得到最大的收益。于是会出现的情况就是:一个人总是顾虑他/她是否能把事情做得足够好,却忘记了自己究竟是在工作,还是在休闲。这种对休闲的严肃态度使得很多休闲失去了休闲的真正意义。

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往往把从事休闲产业的人誉为“亲善大使”,因为他们既运用智慧,又付出爱心,以一种特殊的品质和技巧传递爱的精神,帮助人们找到真正值得参与的活动,使这个世界变得安全、温馨和美好;使人在休闲中既丰富思想,又陶冶情操;使人的生命既丰富多彩,又获得价值的提升。

3.5 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生产的快速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城市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断缩短。于1995年起开始实行五天工作制、周休两日制,1999年10月起又将法定节假日增加到10天,并通过假期的前后调整,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长假黄金周,实现了西方国家花了近100余年的时间才达到的水平,人们的闲暇时间大幅度增加。目前,我国已有法定公休日114天,这意味着我们每年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闲暇中度过。我国政府对休闲时间和内容的调整和制度性安排,表明我国已经开始启动休闲经济的闸门。这种制度性变革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消费结构变化的必然产物。到20世纪末,随着我国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消费结构出现了明显升级的特征,恩格尔系数已达0.41左右,居民用于娱乐、教育、健身和旅游等满足精神生活方面要求的支出迅速增加。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休闲有关的产业和行业在供给能力上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客观上为休闲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特别是在我国商品市场总体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买方市场初步形成,经济的增长从供给制约型转向需求制约型的条件下,发展休闲经济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从1999年以来的几个假日黄金周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我国休闲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也证明了休闲消费对于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4.休闲文化――跨文化交际的几点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人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休闲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几点建议如下:

4.1 中西方相互借鉴。中国人很多传统的娱乐方式可以传于西方,如书法:有人把练书法、绘画比作“不练气功的气功锻炼。”首先,书法讲究意念,练习时必须平心静气、排除杂念;其次,书法、绘画都讲究姿势,要求头端正、肩平齐、提时悬腕,将全身的力量集中在上肢,这与气功修炼的姿势极为接近。垂钓:适合垂钓的地方多在郊外,经常到郊外去走走,本身就是一种锻炼;其次,水边河畔,空气清新,能起到镇静、催眠、降压、减轻疲劳的作用。养花:养花不仅可以供人欣赏、美化环境、令人赏心悦目,而且花的香气还能起到灭菌、净化空气的作用。西方也有很多休闲方式可以让中国人借鉴,如旅游:旅游可以使人饱览大自然的奇异风光和历史、文化、习俗等人文景观,让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同时,置身在异域的风景,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让身心一次短暂的流浪,更能让人获得放松。探险:能够增强素质,提升个人的勇气,个人能力吃苦能力,对人生是很有积极作用的,同时培养个人的自力更生的能力。蹦极:能最大限度的刺激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更大的挑战自我。

4.2 广泛接触中西方休闲文化材料。广泛阅读中英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中西方休闲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4.3 转变一些传统的休闲观念。我国加入WTO已成事实。入世之后,中国的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休闲消费市场也不例外。

4.4 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充分地理解别人的休闲文化和经历,这对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很重要。

4.5 避免不必要的争论。交流是必要的,包括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交流,但是没有必要为一些不同点而进行争论,应该注意交流中的语言禁忌。

4.6 平等对待外国休闲文化。没有一种休闲文化比另一种休闲文化优秀的说法。所有的文化都是平等的,他们使我们的世界五彩缤纷。对一种文化的评判将会导致偏见和误解。我们要热爱自己的文化,同时应该平等对待外国文化。

5.结论

休闲是对生命的积极追求,休闲的意义在于从工作中获得自由。根据上述分析,中西方休闲娱乐各有特点。为了更好地休闲娱乐,中西方应该互相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 新华大字典编委会.新华大字典商务印书馆,2009(5)

[2] 胡文仲等.《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7)

[3]陈惠娜、彭业仁.我国体育休闲娱乐理论的发展 [期刊论文] -体育科学研究2009(2)

[4] 郑焱、刘婷.论我国乡村休闲度假旅游 [期刊论文]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5)

[5] 朱海华、白仲安.城市休闲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2008(10)

[6] 郭建松.中美休闲体育的比较研究 [期刊论文]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02)

[7] 林新媚.青年群体休闲文化的价值及其构建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3)

[8] 尹菲.中国传统休闲价值观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

[9] 牛晓梅、张瑞洁.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休闲时代的发展趋势 体育文化导刊 2008(1)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 要: 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的理解是一种包含示意和推理两方面的认知过程,接受者根据交际者的示意行为,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而获取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虽然该理论是基于认知科学而不是针对翻译提出的,但是对翻译具有很大的解释力。本文将关联理论应用于化妆品翻译,并将最佳关联作为化妆品翻译的最终目标。在关联理论指导下把化妆品翻译看作是一个交际过程,译者应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及不同的文化背景,视具体情况采用顺应译文规约的归化和保留原文特色的异化策略,以帮助化妆品消费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从而最终实现译文说服顾客购买的功能。

一、引言

随着中国在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人们对生活的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大家对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和观念。如当下倍受青睐的绿色无污染食品、张扬自我风格的服饰和通讯产品等。另外,曾经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奢侈物的化妆品也广泛普及。甚至它已成为中国第三大重要的消费产品。中国入世后,大量的外国知名化妆品品牌涌入国内市场,国内传统美容品牌也寻求国际化道路,因此,化妆品翻译作为应用翻译的一个分支,变得日益重要,同时也被认为是中西方语言和文化集中碰撞的交流之地。为了最大化地实现化妆品文本的说服功能,笔者将从关联理论的文化语境观入手,探讨化妆品翻译的策略选择。

二、关联理论的文化语境观和翻译观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是西方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基于grice的关联准则(maximofrelevance)而提出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虽然不是翻译理论,但它却能有效地阐释翻译,指导翻译的实践。sperber和wilson认为,语言的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而不是传统交际理论的编码—解码过程(encoding—decoding process)。关联理论的核心就是寻求最佳关联原则(the principle of optimal relevance),即人类的交际行为都会产生一个最佳相关性的期待,接受者(audience)要确定交际者(communicator)的交际意图,就必须在交际双方共知的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中找到对方话语(utterance)和语境(context)之间的最佳关联,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的暗含意义,从而获取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达到交际的目的。关联理论中的关联并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关联性的强弱取决于认知努力和语境效果。在同等条件下,认知努力越小,语境效果越大,则关联性越强。但在整个语言交际过程中,接受者需要的并不是最大关联(即以最小的认知努力得到最大的语境效果),而是最佳关联,即接受者希望能不用花费不必要的努力便可以从中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并据此推导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

sperber&wilson将其定义为“它是人们所明白的一系列能感知并推断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一个人的总认知语境是由他的认知能力和其所处的物理环境所决定的。语境有静态和动态之分,前者指语言前后搭配、上下文语言连贯等内在联系,后者指交际双方生成和理解话语时拥有的社会文化知识、认知能力等情景语境对语义理解的制约和影响。后者是认知语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在涉及到翻译这一交际活动时其作用更加凸显。它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审美观念等。

首先把关联理论应用到翻译领域的是sperber和wilson的学生gutt,他把翻译活动看作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并且包括两次明示—推理过程,而指导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在翻译过程中,原交际者和译者构成了交际的双方,译者从原交际者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找出最佳关联,通过推理形成对源语文本的理解,此为第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译者和译语接受者又构成交际的另一双方,译者通过译语文本把自己对源语文本的理解传递给译语接受者,从而使译语接受者能够推导出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此为第二次明示—推理过程。正如gutt所指出的:“成功的译文就是译者确保译文中交际者的意图和接受者的期待与原文一致。”关联理论虽然只是有关语言交际的理论,但gutt对翻译的解释却使人们对翻译研究有了新的认识。翻译作为一种交际活动,译者要传达的并不是源语文本的文字本身,而是源语文本所代表的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也就大可不必拘泥于形式上的句法与词汇层面的等同。

三、情景语境的中西方审美差异

以上简要介绍了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翻译观,也指出了认知语境中情景语境这一概念。下面则先后对化妆品翻译自身特点和对化妆品翻译起深远影响的情景语境之一中西方审美差异进行探讨。

(一)化妆品翻译

化妆品翻译是指对一切化妆品相关文本和话语的翻译,包括品牌名称、品牌广告语、产品特性或使用说明等。事实上对于宣扬美、创造美的化妆品文本,大多数情况下都被认为是一种广告,并且按照功能学派莱斯提出的目的理论划分,是属于倡导诱发性文本。因此在翻译此类文本时,就必须要明确文本的功能。化妆品翻译的功能首先是信息功能,即对某一化妆品基本功能成分的描述;然后是倡导功能,即是要诱发读者的做为,是原文作者一直追求实现的效果(功能)。

在化妆品文本中,为了激起读者的购买欲,作者即交际者都尽可能地寻求最有效的方式吸引读者,因为他们深知人们往往都想以最低的认知努力来实现最有效的语境效果(即实现最佳关联)。为了实现这一关联,一些交际双方不言自明的信息就会被删除。然而,在翻译过程中,在涉及到文化情景语境时那些“不言自明的信息”处理起来就非常棘手,因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认知空缺。翻译时,一国的化妆品推广者与另一国的读者的认知语境必然存在差异。如广告词“本是天然蓬莱草,贵妃驻容百媚生”(贵妃玉容护肤系列本草暗疮皮肤护理系列)的翻译,在中国“贵妃”是美的象征,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虽然没有人知道到底“贵妃”怎么个美法,但是大家还是很自然地联想到高贵的气质、光洁白皙的肌肤,而且作为化妆品的广告词,该化妆品的功效也就不言而喻了。然而,对于西方顾客,无论是译成“guifei”还是“yang lady”他们都很难理解,最多知道她是中国古代一个帝王的妃子,仅此而已。他们的联想可能就不是什么美肌了,而是一种昂贵奢侈的东西。笔者认为根据西方人线性的思维习惯,直接译为“milk-rosy skin”效果会更好。由此看来文化情景语境的作用不可小视。

(二)中西方审美差异

关联理论下交际双方的情景语境包括很多方面,在翻译这一特殊的交际过程中其又变得更加复杂。根据化妆品文本“传达美,创造美”的特点,笔者将分析中西方审美差异,以对后面的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的选择提供依据。

首先,不同社会对美的追求是一样的,人们都在所属社会的美的标准之上追求美。尽管审美标准不同,但是仔细研究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点,因为很多宝贵的艺术和建筑作品就受到了全球范围的推崇和青睐。另外,对女性美的标准也多有共通之处,如光滑、紧致、富有弹性的肌肤,年轻的脸庞都是千万女性共有的追求。

但是,由于地域和历史积淀等因素的交错发展,在很多方面审美差异还是普遍存在的,以下将讨论中西方审美的标准差异及其在化妆品文本中的体现。

(1)中国人的审美标准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完美佳人要:瓜子脸,柳叶眉,眼澈如一弯秋水,樱桃小嘴,齿洁如玉,身材窈窕,柔若无骨,十指芊芊若青葱。后来还出现了肩窄为美、脚小为美等。自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对美有了新的认识,自然为美,健康为美。目前,这一基本审美标准仍然盛行,但也有一些更细致的标准。

a.追求白皙的肌肤

不夸张地说美白是中国女性的梦想,素有“一白遮千丑”的说法。有些女性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不仅护肤品要具有美白功效,连饮食、运动中也要挖掘美白功能。化妆品广告中有“美丽不只是白皙,白皙却总是美丽。”(清妃柔白防护乳液);“由内到外的,如瓷般的净白,你不想拥有吗?”(细胞活能美白套装)。

b.内外兼修

中国人不但注重外在美,而且注重内在美。古代美女中就不乏才女,如西施、貂蝉、林黛玉都不仅漂亮还精通几门才艺。另外,年轻姑娘的纯洁也是美的重要部分。总之,只有内外兼修才是完美的佳人。化妆品广告也常迎合了这种审美标准,如“再现您心灵的真善美”(法国姣兰化妆品);“内在美,秀发才完美”(潘婷润发精华素);“挥洒每一丝魅力,凝聚每一丝自信,关怀每一丝骄傲,保护每一丝尊严”(桃丽丝玉兰脂)。

(2)西方人的审美标准

中观古代西方,无论是古希腊,古罗马还是中古世纪,人们对躯体美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女性美丽的胴体。在大量的古典绘画、建筑和雕塑作品中半裸或是的人体随处可见。西方人对美人的标准可以概括为:a.性感:柔顺的头发,丰厚的双唇,圆润的肩部和手臂,结实的腹部,细腰丰臀等。b.局部纤细,小巧有型的鼻子,立体的脸部线条,紧致的小腿等。具体来说:

a.为美

让顾客看上去性感是诸多产品的卖点,西方人从不疲于对性感美的追求。如:“sexify your look”(christian dior’ spapedieure);“so rich,so creamy,it hugo your lips”(l’oreal,new colour riche.rich creamy lipcolour)。

b.张扬个性为美

另外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准就是个性美,它与西方人爱好自我表达、自我展示,推崇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息息相关。如“you have the right to be fearless.you have the right to be you.”american original(a fragrance for women from stetso);“barely makeup,sheerly you!!”introducing new cg smoothers spe 15 tinted moisturizer 。

c.健康为美

西方崇尚自然,喜爱户外运动,追求健康。不但肤色偏爱小麦色,而且体型也讲究力量和匀称。在化妆品广告中也常常发现:“hold that sets you free.for hair so healthy it shines”(pantene pro-v flexible hold hairspray with elastesse);“jour+ new hypo-allergenic bay care to keep your skin radiant and healthy ”(jour+ the new day cream from roc)。

四、由认知语境差异看翻译策略选择

以上说的中西审美差异仅仅是中西文化的冰山一角,但却是化妆品翻译过程中认知语境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处理文化差异过程中,一般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异化”是以源语文化为导向的翻译策略,要求保留原文化的风味,满足目标读者对源语文化的好奇和探知欲。而“归化”是以目标文化为导向的翻译策略,强调译文的易懂性,可接受性,尤其是用目标语的文化来解释源语文化。“归化”和“异化”是两种文化翻译策略,很多学者将它们想象成对立的两面,非要争个主次,以下笔者将从品牌翻译和广告词翻译两方面来分析这两种翻译策略的取舍。

品牌是一个产品的标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消费行为。因此化妆品品牌或商品名的翻译是产品营销的关键。关联理论认为品牌翻译强调找出最佳关联,即从源语文本的明示交际行为推理得出商品推广者的意图,再由译者在目标语消费者的认知环境中将此意图明示给目标语消费者,进而产生语境效果,引发购物行为。就以日常洗浴用品的一大品牌“飘柔”为例。这个品牌下面有一系列的洗发护发产品,它们的卖点是秀发柔顺、光泽,在中国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事实上该品牌在最早投放的美国市场英文名字叫“rejoice”,它是一个动词,意为:feel or show great joy,无论在词性还是在语义本身都符合前一部分所描述的西方人独立、表现自我、强调自我感受的性格和讲求个性的审美观念。如果采用“异化”手段,把消费者推向厂家,将此品牌汉译为“欢喜”或者是“高兴”,实在难以激发中国女性的购买欲,甚至让人觉得这个牌子有些俗套。而译为“飘柔”,蕴含了秀发乌黑、柔顺、丝绸般质感的意向,符合中国女性的含蓄美和对乌黑柔顺秀发的渴求,产品的功能和卖点不言而喻。消费者甚至觉得买了这个产品自己的头发也会有“飘柔”的感觉,也会成为拥有柔顺秀发的淑女。显然,在这里译者采用“归化”的策略,让品牌与消费者的共有认知语境最大化,从而实现了最佳关联。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跨地区跨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西方的很多审美标准渐渐为中国人接受,如健康、个性为美,甚至性感野性为美。其实,潜意识里中国人有些许的崇洋,认为在西方流行的就是好的。这就要求译者适当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猎奇和追求潮流的心理。

如一则英文唇彩广告:

dior addict ultra-gloss reflect

addict to brilliance

addict to vibrant color

addict to new sensations

ultra-reflective shine,extreme volume

extreme volume for ultra-sexy lips,an incredible volume effect:hyaluronic spheres integrated in the formula swell instantaneously upon application,for ultra-sexy re-plumped lips at any time.

中文译本为:

迪奥闪烁魅惑唇膏

极致炫亮

炫动色彩

轻盈愉悦

镜面反光 璀璨光彩

营造晶莹珍珠光泽,随着光线幻化出立体闪亮效果,时刻保持性感丰盈双唇

以上广告是世界顶级奢侈品品牌——迪奥——新推出的一款名为“dior addict”的唇彩的广告。广告中商家想要传达演绎一种迷幻、致命的诱惑,暗示该唇彩能帮助顾客营造性感双唇。按照关联理论,交际者在明示过程中传达意图,而消费者阅读广告则是一种潜在的推理行为,要看能否实现最佳关联就是要看双方的认知语境是否能帮助达成最佳语境效果。前面已经提到中国女性的审美观出现了西化,也追求性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与西方商家共有部分的认知环境。此时明智的译者需要首先从源语文本交际者的明示行为中找出最佳关联,然后采用“异化”的策略直接将交际者的意图传达至目标语观众。目标语观众则因共有的那部分认知环境(对美的认识)而花适当的努力顺利产生语境效果,接受到交际者的意图。

在这里我们需要仔细分析“addict”一词。根据朗文字典的解释,它是一个名词,意为“person who is unable to stop taking drugs,alcohol,etc.or person who is strongly interested in something”。译者不可能直接将它译作“吸毒的人”或是“沉迷的人”,而是要在第一个明示—推理过程中扮演读者推理出品牌商家的意图,即营造一种浓烈的迷幻氛围,让读者心动,忍不住尝试。然后,在第二个明示—推理过程中扮演交际者明示意图。在传达(明示)意图中,如果迎合中国传统保守的审美,采用“归化”策略翻译为“魅力”或是“吸引力”则使源语交际者强调的那种氛围荡然无存,导致交际失败;这里用“魅惑”则成功地实现了双赢,一方面,源语交际者的意图得意准确传达。另一方面,读者(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和期待得到了极大满足。

五、结语

最后,虽然笔者列出的例子十分有限,但是我们不难得出在化妆品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策略都是必要的。有时候单独使用二者之一更好,有时候则是两者结合更为妥当。一定要将两者争出高下的做法是不合理的,呈现能实现预期效果的译文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陈新仁.论广告用语中的语用预设.外国语,1998,(5):54-57.

[2]郑玉琪,郭艳红.浅谈英文化妆品说明书之美学翻译.中国翻译,2005,(2):8-12.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丁枫.西方省美观源流.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5]何自然,冉永平.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6]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外国语,1998,(2):12-18.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过于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传授,忽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现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本文拟从语言教学、真实语境、交际实践三方面着手探讨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英语跨文化教育。

一、引言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过份强调语音、语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传授,忽略英语语言中体现的西方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文化现象的传授,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不强。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也是为了加强中西文化交流和、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本文拟通过寓文化意识于语言教学中、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西方文化、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三方面着手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

二、寓文化意识于语言教学中

语言使用上的差异是由文化的差异引起的,在教学中,要使学习者关注语言的运用上体现的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差异之处,把文化差异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文化的洞察力和跨文化意识。

(一)词汇的文化差异

1、词汇在中西文化中的字面差异

龙在汉语中为图腾与吉利的象征,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却是罪恶、邪恶的象征。as wise as an owl中作为智慧的象征的owl与汉语中视为坏兆头的猫头鹰。汉语中农民无贬义,而peasant则是没有教养,社会地位低的人。红在汉语中常与喜庆相关,red则有多样化含义。red letter day 为“喜庆日子或纪念日”,to see red 为“使人生气”,wave a red flag为“做惹别人生气的事”,one’s face glowing with health为“红光满面”。to cast pearls before the swine则为汉语中的“对牛弹琴”。

2、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联想意义

涉及到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人物或事件的词汇,意义深远,要越过字面意义去了解联想意义。英语中shylock是《威尼斯商人》中的角色,意为惟利是图、心肠歹毒的小人。童话中灰姑娘cinderella指贫穷、善良的最终获得幸福的女孩子。willow是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奥菲莉、黛丝泰蒙娜的悲惨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成为悲伤命运的象征,“杨柳”形容离别与女子情感以及妓院等。林黛玉代表指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形象。

(二)语用上的文化差异

语言总是体现了某种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关注这些差异,有助于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汉语习惯以询问别人到哪里去作为寒喧语,西方则是对于天气的评论和预测。年龄、婚姻、收入等是西方禁忌的话题,属个人隐私,美国人对于称赞语一般坦然接受并回以“thankyou!”,中国人则谦虚地加以否定。再如对某个场所的表达。美国英语中rest room是剧院、商店等大建筑物中的设有厕所、盥洗设备等,供顾客、雇员等使用的房间,即是浴室、厕所的委婉说法,并非汉语中的“休息室”。

三、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西方文化

利用教材、多媒体、原版材料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情景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全方位感受语言,达到语言与文化的整合。

(一)挖掘教材、充分使用多媒体

以教材为核心,将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历史背景和故事传说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其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同时利用多媒体营造视觉、听力的真实语言场景,把教学中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加以形象化、具体化,培养学生主动对英语语言文化进行探询,引导学生关注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表达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二)选择原版材料进行补充

选择适量能反映西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的视听材料,了解真实语言环境下英语的运用情况,加深对中西文化内涵的理解,积累相关的材料。如体现了社会理念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介绍当前社会动态和社会问题的报刊,收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9)和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的节目,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英语基础选择部分国外英语电视电台节目观看,英语原版电影更是展现了英语民族如何进行交际的真实情景和鲜活语言,这些材料既煅炼了阅读与听力能力,又是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

四、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品味和体验文化异同,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创造英语交流的机会。如定期开设中西方文化知识讲座,用媒介语或英语向学生全面介绍英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社会风俗等;以某个西方文化元素为主题开展英语沙龙、英语演讲比赛,选择教材中故事性较强、情景性突出的文章进行情景剧表演等等;扩展交际空间,与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人进行语言交流,直接感受到文化的差异;创造机会参与涉外工作的翻译与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孙姣夏.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教育与职业,2006第21期。

上一篇: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范文 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