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就业指导范文

时间:2023-03-13 02:34:57

职校就业指导

职校就业指导范文第1篇

一、让学生明确职业教育的性质,设计好职业目标

身为工作在职业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们能够清楚感觉到,有不少职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认识偏差问题。其中,认为自己是职校生而感觉前途渺茫、没有出路、就业压力过大而造成心理失衡的学生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这种长期存在的心理负担,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观,而且还严重打击着学生的自信心,影响了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心理成长非常不利。因此,学校要把职业指导纳入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用各种技能成才事实说明技能人才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他们同样会受到社会的尊重。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能够正面职业教育,直面就业,明白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生产一线所需的大量的中高级技术人才,毕业后直接走到生产一线,深入车间,通过自己在校所学的专业技术进行生产劳动,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让每一名同学从踏进职业教育的大门起,就充分认识到自己将来工作的性质,从而清楚设计自己的职业目标和方向,全面了解社会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客观地认识自我,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只有这样,我们的毕业生才能沉下心来,不断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刻苦训练操作技能,努力提高所学工种技术水平,为将来就业提供基础资本: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就业面前,做到心平气和,有所准备,愉快接受工作岗位,尽快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

二、就业初期,学校和家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思想引导

现代职业存在着复杂性、多样性、紧张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承受能力。比如对自己的能力估计恰当,具有正视现实、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愉快稳定的工作情绪、良好的意志品德等。因此,心理健康是适应现代职业的重要条件之_。学校和家庭都要重视关心学生的就业情况,随时了解毕业学生的思想动向和行为举止。当前社会五彩缤纷,对于刚走出校门、踏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来讲,可谓是花花世界,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充满了挑战和诱惑。沉迷网吧,频繁出入歌厅、迪厅,对这些年轻人来讲,仿佛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然而,我们不少的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过于放心,长时间不管不问,或者说是管理不严,对子女缺少足够的思想交流、教育和正确的引导,任由这些被遗忘的年轻一代在社会上闯荡。那些自制力不强,本身又经常无组织、无纪律的学生,极容易被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所危害,如果监管不及时,管理不到位,在这个时期朝着坏的方向发展,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家长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来,关心他们的工作,关心他们的精神成长,指导好他们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富有激情、有自己的个性是每个年轻人独有的财富。然而,正是这些个性,使刚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容易忽视虚心学习的机会,常以自己在校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而盲目自大:殊不知,知识的增长和技术的提高需要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因此,我们必须教导他们要尊敬同事和领导,更要放下架子,虚心地向师傅学习。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增长技能,寻找工作的乐趣。

三、指导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观念

通过对近几年已经就业的同学进行了解,我们发现,原先在校期间一直以学习为主要努力方向的一些优秀学生,到了工作岗位后却疏于学习,甚至是放弃了学习。安于现状,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目前简单的工作,致使他们的知识结构老化、技术含量逐年降低。工作时间越长,他们越觉得工作索然无味,上进心越淡,到最后就成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科技突飞猛进、生产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的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如果年轻的从业者毫无创新精神,不去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新技术,长此以往,其结果不仅仅是这样的职工得不到企业的欢迎,更直接的是这样的职工终究会因不适应新形势下的生产岗位而遭到淘汰。因此,年轻的毕业生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特别是对专业前沿技术要加强学习和钻研,用现代信息、高科技技术和教育手段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适应科技的进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得到企业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

四、指导学生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

职校就业指导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卫生类高职校 就业指导 问题 对策

卫生类高职校担负着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要增加学校的办学活力,必须切实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构建全新的就业指导体系,促进学生有序、有效、顺利地就业,引导学生健康成才,实现完美的人生目标。

一、卫生类高职校开展就业指导的意义

卫生类高职校加强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能使毕业生人尽其才、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岗位,同时又满足用人单位用人的需求,使单位找到能胜任岗位的优秀人才,尽可能达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赢。

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除受社会需求与毕业生自身素质的影响外,还受就业指导工作好坏的影响。许多毕业生就业时,对工作岗位尚不太了解,对自身的能力尚不能正确评价,在择业时常较盲目,易犯片面性、绝对性、理想化错误。正确的就业指导能增强学生适应就业形势的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搭桥铺路,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工作岗位的性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卫生类高职校培养的毕业生是医疗卫生单位增添新职工的来源之一。将这些毕业生安排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单位工作顺利运转的重要保障。学校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帮助用人单位全面了解毕业生的专业、特长、心理需要等,为妥善安排工作岗位提供参考依据,使人才资源能得到合理配置,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二、影响卫生类高职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

1.学生选择专业的被动性

通过近年对新生入学动机及对专业了解的调查了解到,因中考成绩不理想不得已上职业学校者占46%,其中由父母选择者占88%,自己选择者占12%;对所学专业不了解的学生占75%;有明确的职业目标,想学技能者占25%。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不了解,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高职校对学生选择专业的这种被动性常没有足够的重视,部分学生通过5年的学习,既没有“成人”,也没有“成才”,没有真正获得就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这是影响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

2.学生就业理念存在误区

传统的就业观念要求福利待遇好、一次性就业(进单位编制)、专业对口等,这种就业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就业的机会,使部分学生毕业后处于待业状态。

3.用人单位录用条件提高

许多用人单位为了适应上级部门评估的要求,在录用新员工时常追求高学历,一些专业性、技术性要求并不高的岗位也设置学历门槛,限制了卫生类高职校部分专业学生的就业,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4.学校就业机制尚不够完善

目前卫生类高职校虽已对学生的就业有所重视,设立招生就业处负责学校的招生与就业工作,开展了就业指导讲座、组织用人单位召开招聘会等工作,但这些工作主要是层面上的多,针对不同学生、不同专业个性化的帮助较少,仍有部分学生需要熟人介绍、自己参加社会招聘会等进行就业。

三、卫生类高职校开展就业指导的主要措施

1.健全就业指导机构,保障就业指导工作有效开展

学校领导要从宏观上调控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从人员配备、资金落实、与用人单位联系等方面确保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顺利进行。招生就业处负责开展具体工作,组织开设就业指导讲座、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组织召开用人单位招聘会,为学生就业提供良好平台。全体教师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要贯穿于教学始终,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

2.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学校首先在学生入学时就要做好专业思想教育,开设专业入门课程,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其次,教师在进行专业教育时注重专业思想教育,将专业思想教育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让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学习,在学生技能训练时及早接受职业的熏陶,努力做到技能训练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3.加强就业教育,转变学生就业理念

通过开设讲座、组织讨论、请毕业生现身说法等形式帮助学生正视自我,准确定位、就业时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树立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的职业理念,选择适合自己、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职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工作后发展的观念。

4.加强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就业服务能力

学校配备专职和兼职就业指导人员,并加强就业指导人员的队伍建设,首先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就业指导人员对本职工作的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其次加强业务建设,使就业指导人员具备必要的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市场学等方面知识,全面提升就业指导服务能力。

5.开展多形式就业服务,为学生就业搭建良好平台

第一,在校园网设立就业信息专栏,及时公布用人单位招聘信息,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选择适合的岗位进行应聘。第二,建立学生信息系统,记载学生的就业意愿、成绩、奖惩、特长、性格爱好等情况,以便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目的的推荐及便于用人单位挑选。第三,就业指导人员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深入用人单位收集招聘信息.掌握人事动态和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第四,为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良好服务,每年认真组织校园供需洽谈会,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现场招聘。第五,根据不同专业对招聘人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面试与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随着卫生类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渐显现,优胜劣汰是必然结果。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卫生类高职生除了自身要勤奋学习、练好内功、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转变就业观念外,学校还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学生的就业搭建良好的平台,使招生入口和毕业生出口畅通,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建敏.职业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2]王正才.职业学校开展专业思想教育的思索[J].当代教育论坛,2010(8).

职校就业指导范文第3篇

【摘要】中职学校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结合本校办学的理念,开发适于本校学生需要和当地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职校校本农村职校实习就业指导课校本课程作为国家统编课程的补充。本文就本课程的开发理论依据、原则、程序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关键词】农村职校 校本课程 开发策略

课程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课程一般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关于开发校本课程的政策规定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我校根据职业教育的实际,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推进课程改革,高度重视校本课程建设在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办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下面结合我校多年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经验,围绕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因、目标、策略的研究等方面进行如下阐述。

一、分析中职教育现状,急需开发校本课程

(一)我校作为一所农村中职学校,2005年以来实施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采用弹性学习制,每年利用3至4个月时间(含假期)让学生到企业实习,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育人效果。但在实习就业的管理中,我们发现了现行的国家统一使用的公共文化基础课程不能有效解决学生在实习就业时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

(二)当今的中职生大多是中考落榜生,学生文化基础比较差,学习方法欠缺,学生厌学思想严重。而大多公共文化基础课程教材内容陈旧,难度偏大,很少体现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有的理论性课程过多,实践技能性课程过少,缺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内容。因此,学者难学,教者难教,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三)针对就业指导的课程虽然有《中职生职业道德》《职业生涯与规划》,而且文化课程、专业课程实际实习工作之间有严重脱节现象,有的课程与实际工作无法衔接。目前,还没有一门专门、综合性、指导性较强的课程,造成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很多事情无法解决,亟待需要一门相应的课程去指导他们。

因此,我校决定研究开发一门实习就业指导课程。实习就业指导课涉及学生在顶岗实习时必需的知识、技能,是一门实用性、趣味性、互动性、综合性的公共文化基础课程。该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自治区课程相辅相成,可以填补现中职课程体系的缺陷。

二、校本实习就业指导课程开发的原则

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一线技术型人才的地方,而学生刚进入中职学校,还没有完全进行系统学习,就面临到企业实习体验。因此,确立“够用、适用、实用”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向,着眼于企业发展的需要,着重于学生的实际,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开发原则具体表现为:

(一)市场(就业)导向的原则:本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充分体现职业理论、职业技能、职业能力要求,使学生实习时、毕业后都能够适应职业岗位,胜任职业岗位现实要求。

(二)课程内容以实用的原则。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易懂性、够用性及时效性,及时引入企业文化,确保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接轨。课程内容要切合学生的感受、兴趣以及接受能力,适当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

三、校本实习就业指导课程开发的目标

本课程旨在开发 “以实习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本位”,适应“产教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习就业指导课程,将课程设置与岗位任务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相对接,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生活情境相对接,使学生和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学员掌握实习就业中必备的简单实用的基础知识、技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成才观,懂得感恩,懂得做事,懂得做人,实现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零距离”角色的自然转换,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文素养较高的人才,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四、校本实习就业指导课程开发的程序

(一)建立组织机构

首先,要成立校本实习就业指导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由校长、主管副校长、科研处、教务处、就业处和学生会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作出正确决策,组织人力物力,协调各方关系等。其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员,由本校教学科研中心的负责人、资深教师和企业管理员组成。他们涉及各个研究领域,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研究水平较高的一线教师,其中1人是县“百名优秀技术人才”之一。其主要任务是起草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方案,组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组织专题研讨与经验交流等,学习课程改革的重要文献和最新理论,制定研究开发方案、并进行具体研究。最后,成立校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小组。教师通过相关知识的培训后该教学任务,并在实践中协助修改该教材。

(二)确定实习就业指导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路径和方法

首先,通过调查和沟通,获得企业生产对岗位人才的需求及中职生知识、技能等第一手资料,使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良好对接。其次,确立跟踪机制,跟踪调查了解我校的实习就业生在企业中做人、做事的情况。再次,通过企业对我校实习就业生工作满意度的信息反馈,检验校本课程的适用性。

(三)确定实习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实习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是由实习就业指导课程研究小组人员设计的关于校本实习就业指导课程的基本标准。它是编写教学指导书、师生进行教学和教学评价的依据。《实习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由“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教学内容及其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和“ 教学评价”五部分组成。

(四)校本实习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

实习就业指导课程属于公共文化基础课,适用于实习前一个学期的学生或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的学员使用。本课程总学时为30―32学时,每周2课时。教学时间为30学时,复习考试+机动2课时。

本课程充分开发利用本校事业有成的毕业生、企业里的典型事例等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重视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和开发。教材分为 “感悟、学习、生活、实习”四大知识模块,内容涉及“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就业形势分析、厂纪厂规教育、语言沟通及请假条等应用文写作;工资核算;常用产品英文标识及公共场所英文标识;防火、防骗安全教育;体能训练等。教材打破传统的学科设计模式,以发展学生岗位能力为本,注重内容的设计和教法的创新,其融合多门学科内容,适应“工学交替” 的弹性学习制度,具有更强的实用性、针对性,能有效解决学生在实习就业的一些常见问题,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使他们圆满地完成顶岗实习任务、顺利就业。

(五)进行实习就业指导课程实践

校本实习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主要任务,就是在校本实习就业指导课程开发的正确理念指导下,围绕《实习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提出的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教学总体目标、教学内容及其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进行实践;结合教学内容,用课堂教学时间或其他活动时间,有计划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检验,进行完善、修订教材,最终达到预期效果。

五、校本实习就业指导课程的评价

(一)校本实习就业指导课程评价的内容

为改进和完善校本实习就业指导课程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不仅关注校本课程编写效果,还十分重视课程的评价。课程评价的内容一般是根据课程的目标确定的,也可以说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学生、学员对实习就业中必备的简单实用的基础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二是中职学生、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学员在学习、实习、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综合能力;三是学生是否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成才观,懂得感恩,懂得做人,学会做事,能做事,做好事。

(二)校本实习就业指导课程的评价步骤

首先,制定评价计划,建立专门的评价小组,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实习单位评价,确定评价的内容、标准手段等。其次,根据评价的时间表安排在学校、实习单位进行收集相关评价信息,并对所获信息材料进行研究,分析原因,并作出结论,提出落实改进建议的具体措施和条件。然后,通过教学评价得出的结论对校本实习就业指导课程进行完善、修订及推广使用。

总之,农村中职职校本《实习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发,以科学性为基础,以实用、够用为主线,经过实践证明,学生受到了新的理念、新的学习方式、新的评价方式的影响,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得到了提高,精神品质得到了熏陶。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出更多、更受学生喜爱的校本课程,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2]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林一钢.略论校本课程的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09).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职校就业指导范文第4篇

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生产结构的调整日益加快,市场需求结构急剧变迁,不少高职院校的现有专业结构不能及时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直接导致大学生在校所学专业与现实社会需求的矛盾,出现有者不需,需者无有,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导致结构性待业。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要求越来越多。对于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来说,工作经验最为缺乏。尽管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在高校学习期间都参加过实习,但由于时间短,实习的深度一般也达不到专业工作的水平。故现在有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

2、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就业教育认识欠科学,重视不够。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自身发展及社会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职院校普遍意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但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就业指导理论研究、教育实践起步较晚,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尚未到位,尤其是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认为大学毕业生应该先找工作,即先就业,再去创业。一些高校重“进”轻“出”,对招生肯花大力气,对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却开展不力,造成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存在明显缺陷,大多缺乏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能力,对自我、社会、职业的认知不清楚等。

2.2就业教育内容相对陈旧,形式较单一。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主要利用课堂讲授、报告会、讲座等形式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内容仅限于方针政策指导、就业信息、择业方法技巧指导等方面,存在空泛化和形式化的问题:一是教材的适用性不够、指导内容理论性过强,与现实社会实际联系不够密切,模拟性的求职面试等训练比较缺乏,指导过程缺少交流与互动;二是指导体系系统性不强,时间和内容安排不合理,尤其对大一、大二学生指导不够,而对毕业班学生则是一拥而上、临时突击;三是指导内容侧重对就业过程中的面试技巧、简历写作等指导,职业意识与职业生涯等方面的教育严重缺乏。

2.3就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水平有限。一是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人员多是“半路出家”,大多数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只是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或相近专业背景开展工作,严重缺乏专业化、规模化及理论知识;二是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在整支队伍中所占比例很小,工作量大,无暇顾及专业知识的钻研和自我提升;而兼职人员则更愿意把精力集中到自己的主要工作和专业中去,难以有效从职业生涯的层次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迫切需要理论的提升。

3、大力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

3.1大力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首先,改革课程设置,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学生的创业、就业来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同时,学院还应形成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以创业学以及企业管理、企业策划等基本知识为主体的选修课,使之与专业课程设置相配套;要把创业的社会常识、创业指导、创业心理和技能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增加进去,从而促成学生对创业理论的了解;其次,改革教学方法,促成学生创新思维的提高:(1)在课堂上可考虑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2)在课外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交流,开设创业教育课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实施创业教育;(3)定期举办对话交流论坛,请创业成功人士直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地对话,为学生提供创业借鉴与指导。

3.2加强校企合作或创办校办企业。高职院校一般都是采取“2+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2年,校外企事业单位定岗实习一年),高职院校应该在学生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建立桥梁,让学生的就业活动与企事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资源,为学生就业创设有利因素。高职院校也可以创办校办企业,在校办企业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团体协作,实现创业。

3.3加强社团活动的引导和管理,设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基金会。学校可以在社团管理中创立相应的机制,让学生在开展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提前进行职业练习或创业尝试,以社团为基础成立一些相关的实体,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长期良性运作,使社团成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实习基地。同时,学校可以依托学生社团,注入一定的资金作为学生就业与创业基金,指导学生经过深入调查后,对某行业或某项事业活动进行策划,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模拟运作,并定期举行评比,对优胜者进行奖励,对于运作不佳者及时进行经验总结。

3.4开设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论坛。高校的校园网覆盖学生宿舍区和教学区,学校从事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的部门可以在校园网上设立学生就业与创业论坛,学生在网上对就业与创业进行信息交流、评论和探讨。由学生自己说自己的想法和故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由学校相关部门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引导,提供一些就业与创业的相关知识和信息,比如:创业思路的启发和创业项目的来源、创业团队的组建和组织、融资的方法和渠道、目前创业的外部环境、迈向成功的关键因素等等话题。

职校就业指导范文第5篇

高职就业指导服务机制建设的对策

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效能,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保障机制,使就业指导各项内容能更好地落实,各个环节能更加高效地运转,不断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就业信息公开机制常态化就业信息公开机制是就业信息及时、全面、高效传递的重要保证。它依托现代互联网系统,通过网络化平台快速反映各个参与主体的信息,主要内容包括传递就业政策、求职和招聘信息以及提供就业心理咨询、个性化辅导和职业测评等。首先,就业信息收集和要及时、全面。通过建立就业信息网络,综合各方信息,达到就业工作参与主体共享信息、增进互信、促进互动的目的。如建立学校与各地就业人才市场的信息交流制度,及时反映各地人才需求的分布特点、梯次结构等情况;建立学校与用人单位信息交流制度,及时展现企业文化,反映用工需求,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学生与用人单位信息交流制度,及时反映学生求职意愿,搭建供需交流平台;建立学校信息公布制度,及时反映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帮助学生获取各项就业服务支持等。其次,就业信息的更新和管理要高效。要进行动态管理,将已完成就业的毕业生资料和过期的就业信息从就业信息平台上清除,便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提高信息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要加强对就业信息的深入研究。如分析就业市场供求变化,就业岗位预警信息等。同时,要强化信息平台建设,做好网络的软硬件升级,为各方在第一时间信息、接受信息、交流信息,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就业指导提供支持。

个性化就业服务机制多元化

个性化就业服务机制是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顾客满意”导向型就业指导理念的重要体现。首先,要做到就业服务需求的个性化。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不同,有不同的成长背景和不同的个性,也具有不同的就业服务需求。因此,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在开展个性化服务时需要借助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评价,明确“他(她)是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样的就业服务”和“怎样进行服务”等。其次,通过个案方法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如在心理咨询中,通过各种测试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中的困难和挫折;在面对面职业咨询中,通过职业能力和素质评估,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职业定向,引导他们建立合适的职业目标,并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最后,要及时评估和追踪个性化指导效果。就业指导不是一次,需要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长期跟踪、及时评估并将就业指导贯穿学生在校各个阶段,可以建立就业指导服务个人档案,积极追踪、记录学生职业发展各个阶段的成长情况,全程化、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指导评估反馈机制制度化健全的评估反馈机制是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保证。一方面,在评价指标的设置上,要健全评估指标体系。除了传统的指标外,还可以从学生和用人单位角度增设一些指标,设置相关的评价项目,建立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另一方面,在反馈的质量上,要确保评估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及时性。评估的目的是纠正系统存在的偏差,开展就业指导评估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模糊、滞后的信息使评估的效果大打折扣,并最终影响到反馈质量和工作成效。因此,要有效发挥信息的作用必须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通过开发就业指导评估网络系统,方便就业指导工作服务对象及时地、真实地做出评价,也可以使学校相关部门动态掌握就业指导工作的情况,尽早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

职校就业指导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作者简介:王贤纲(1973-),男,辽宁大连人, 内蒙古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高等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研究”(编号:NGJGH2012090,主持人:高丽君)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5-0085-03

一、引言

西部少数民族区域不可谓不大。少数民族分布情况十分复杂,有些区域属于混居。少数民族分布在我国的新疆、甘肃、宁夏、青海、、贵州以及华西的四川、云南,以及华南的广西,在福建省也有分布。沿海地区的经济相对发达。在本案中,含少数民族在内的绝大多数人中的生活成本较高。但是,西部地区也就是在近几年才被列入西部大开发的行列之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以上情况致使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低,有些甚至连温饱都没有解决,前景并不乐观。教育可以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许多的职业院校也在西部应运而生,这些院校的建立为我们带来希望,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机会大大增加,就业前景大大改善,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指导。有了这些,我们就可以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提供大量的时间和机会去为未来人生做规划。此外我们可以从理想层面上提升学生实践的热情。本案中,学生有提升的空间,有可挖掘的潜能。少数民族地区的职校生应该弄清楚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的双重作用。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最宝贵的阶段。在职业院校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和职业理想等都可以得到很强的塑造,由此可以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较好的可规划性。同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让学生牢固掌握日后职业生涯中所需要的技能和本领,另外,职业院校还能为学生提供了解社会需求和职业趋势的渠道和信息。对一个职业生而言,最宝贵的不是金钱,而是时间和精力。随着时间流逝,精力日减,学生职业生涯的可规划性将有可能降低,职业规划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会慢慢减少。所以,在职业院校时期,就让学生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让学生度过一个美好的学生时代,而且还能为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促进自己的个性化发展。对于在校职业生而言,如果没有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作指导,他们将可能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迷失方向,进而导致学生减弱学习动机,扭曲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还会弱化适应社会的能力。由此可见,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成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此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宝贵的在校时光,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有效提高自己日后的就业能力,为自己增加就业机会。众所周知,就业是民生之本,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就业,这关系到教育资源投入的社会回报,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稳定,更关系到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有必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促使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有利于帮助学生积极学习、用心倾听他人、服务他人、理解他人,为日后就业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和认识社会。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职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使他们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及时调整知识结构,主动提升就业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而有专、专而有长,从而帮助学生在毕业后顺利就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综上所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职业生通过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了解,为自己合理确定日后的职业目标、职业方向,选择正确的职业道路,这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但是,从目前来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还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日后发展的作用。不少学生甚至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他们对自己的性格、能力、气质等不甚了解,对于日后想从事的职业也认识不清。另外,在对毕业以后职业取向的认识上,不少学生认为“先就业后择业”比较好,他们很少有意识地根据社会需求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基本处于“随大流”的态势。即抱有“有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的想法。这种种现状都不利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的长期发展,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比较盲目,甚至无措。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的重要任务。

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如何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一)引导学生重视服务业大发展的背景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速度非常迅猛,用“令人咋舌”来形容也不为过。我国的物质基础扎实。国家建设向着综合性方向迈进,并不断呈上升态势。重工业与轻工业融合,并迅猛发展,逐步扩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改善。但是,除重工业基础扎实以外,服务业仍需大力发展,这是整个国家的特色,此时也是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的关键期。因此,在国家大发展的趋势下,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水平也成为当务之急。对于西部地区的职业院校而言,当他们倡导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时,他们需要参考服务业大发展的大环境。他们要抓住机遇,首当其冲地大胆实践。使学生认识到服务业的价值,愿意在服务业上大展拳脚。

(二)调整课程结构,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对于职业院校而言,我们需要将课程设置得更具有均衡性和综合性。课程设置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例如江苏信息技术学院,这是一所省级职院校,在校生数1万多人,坐落在江苏南部的无锡市,辐射长三角地带。无锡这类苏南城市属于发达且发展迅速的地区,职校学生以发展地区经济,服务地区经济为已任。他们需要建立创意训练模式,为地区经济提供应用型人才,也就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如此,该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大大提升。因此,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要提升其战略格局,拓宽眼界。他们应该与企业合作,这种情况下,企业与学校共同打造教学计划。些外,校企还可以联合开发课程,共同培养人才。将企业培养人才的说明融入到学校教学和实践当中去。企业的工程师们,他们可以教学也可以指导实践。学生可以走进企业进行实际操作,直至毕业。这种方法对于职校学生的职涯规划很实用。此外,他们可以通过校企合体去清晰的规划他们的人生和未来的职业。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要关注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人才培训模式,深化与企业合作。顺应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了企业的深度参与,校方应加开相关专业以及相关课程,形成合作专业和合作专业方向。对于职业院校而言,不仅要进行学术教育,更要特别关注专业的基础实践。西部大开发中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们要做扎实现有专业,在此基础上,我们仍要依照西部地区特点不断创新发展。因此,我们可开发一些为地区经济服务的专业为西部建设服务。

(三)职校学生需在真实的专业环境中历练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要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因此,发展西部地区迫在眉睫,西部大开发势如破竹。如此急迫的形势也使人才的需求量大大上升,他们肩负着发展西部经济的责任。此外,他们须具备实战经验,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既要保证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培养此类人才又要真实环境,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西部经济发展的特殊形势。

西部地区有大量的综合型院校,这些院校之间相互交流合作。我们要利用各种途径与其他院校合作。特别是,对于一些职校的专业,我们尽可能的全部利用起来,也可采取各种措施都可以提升职校的专业层次。如此,科研成果将一个接着一个出现。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要保持优势专业并且以它们为基础。通过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实践培训,大量的专业将会得到强化,又有一些新的专业应运而生。这些专业也可以融入到优势专业中去。如此,西部地区职校的招生就业问题就得到了解决。职业院校要将向商务实务课程放入人才培养计划中,通过开设创业课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创业教育的渗透将有所加强。有许多可供学生实践的创业场所,可以去实现他们的梦想,如创业基地可供学生开始其职业生涯,创业街都是大学生的创意,如开设的品味书屋、奶茶吧等等。这些地方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创业氛围。这些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现创业梦想的原发动力。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也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不断深化创业教育和专业培养。那些后来创业成功的学生之所以成功,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规划是分不开的。不论是创业还是开始工作,发展能力的关键在于牢固的职业实践培训。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依托国家应用型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来培养稀缺技术人才。此外,还可以领先其他相关企业的培训基地,通过投入大量资金,依据企业的真实情况 ,学院可以独立建成各种专业实践基地以及高效实验室。

这也包含了生产实践教育基地,学校也可以发明工业零部件,通过参照其他院校的建设和意见,他们也可以与国内外的院校合作建立实践培训基地。这样可以深化校外实践基地工作。

(四)院校要为学生做好就业指导调查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指导与就业率紧紧挂钩。学校可以建立这样一个学习环境,通过一系列活动,如各种讲座、网络报告会或者读书沙龙等。在此基础上,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就能够构建良好的就业愿景。如果学生没有在这些企业氛围的活动中找到方向,所有的指导都将成为空谈。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传统文化将会被传承下来,并且有助于学校知名度的提升。同时,可以培养拥有技能和成就的学生。根据学校情况,可能广泛开设各种就业指导论坛,举办文化节和科技节,就业指导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效果更好。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校学生的就业形势较之东部,大城市要更为严峻。因为刚开始,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少之又少,就业形势严峻,因此,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就业指导十分有必要。大学生能够更好推动优势专业发展。通过教学团队,关注课程的指导,大学生能够顺利通过瓶颈,能够较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如此,理论变为实践,这样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学校应该调整课程安排,在学生找工作的前一年要安排就业指导课,这样可鼓励学生自己去创业。

四、结语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应该在关键课程中安排职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内容。可以把它看做是教学的首要的目标。我们必须同时采用教和学的发展成果,当学生开始学习理论时,教师可以把就业指导渗透到课程中去。如此,学生在一入校的时候就能意识到职业规划是多么的重要 。这样学生可以从理论层面上特别关注这一问题。因此,职业规划将在学生毕业和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种特殊情况下,学校有责任让学生为职涯规划和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丁玉平.职校学生职业发展阶段之我见[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2006.

[2]万庆元.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模式探讨[J]. 职业技术教育,2007(14).

[3]侯建,等.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J].山东社会科学, 2011(S1).

职校就业指导范文第7篇

一、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中存在的问题

2003年“非典”以来,许多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年都来学校招聘护理专业毕业生。在这样的形势下,一部分学生及家长认为,只要学了护理专业,毕业后就有稳定的工作,期望值很高。但在实际就业过程中又会面对不少困难,他们反而无所适从。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种现象。

1.盲目跟从。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时存在盲目性,面对用人单位时,不是有目的地进行了解或实地考察,而是盲目跟从,一个报名,大家一哄而上。相反,较适合于自己的单位却无人问津。

2.片面强调对口就业。部分毕业生及家长在择业时过于强调对口就业,认为护士工作较稳定、待遇高,学了该专业就应在医院工作,只把工作目标锁定在医院。对一些与医学相关的专业,如美容护理、养老护理等不感兴趣,就业观念比较狭窄,缺乏创业精神。

3.部分毕业生眼高手低。有的毕业生只想在城市、大医院、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就业,对一些民营医院、农村乡镇医院不屑一顾,好高骛远,从而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导致一个个机遇从眼前溜走。

4.要求就近就业。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又以女生为主,很多毕业生就近就业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不愿到离家较远的地方工作。近两年外地一些医院来我校招聘护士,学校积极向学生推荐,但学生兴趣不高,愿意前往工作的人很少。

二、加强就业观念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讲授职业知识,进行择业观教育。从本地区医疗系统的职业状况出发,系统介绍对护士的素质要求、任职资格、求职途径以及需求情况等,为毕业生择业提供有效的指导。同时,通过宣传优秀毕业生创业的成功经验和先进事例、邀请往届毕业生回校介绍求职经历和工作体会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择业、就业和事业关系的认识,教育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观念,指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只要基本适合自己的岗位,就应尽快就业,跨出人生的第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教育。护士是为老弱病残的特殊群体提供护理服务的职业,怀爱心、有耐心、须细心、能奉献、耐委屈是对这一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要从入校起就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护士职业的特点,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理解他人、甘于奉献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扎实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实现就业打好基础。护士职业又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要加强对学生敬业爱岗精神教育,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若能在应聘面试时体现出敬业精神,将会大大增加就业的机会。

三、指导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

1.心理准备。由于影响择业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比较复杂,大多数毕业生的择业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因此要引导毕业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既充满自信又不盲目乐观,对困难应有充分的估计,对可能遇到的尴尬、挫折等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择业过程中轻装上阵,以平常的心态对待择业的成败。

2.就业材料准备。就业材料包括毕业生推荐表、求职信、个人简历、成绩表及其它各类求职证明材料等。就业材料是求职者的一张名片,是与用人单位沟通的重要桥梁,是求职成功的第一步。所以应指导毕业生准备好既扣人心弦又符合实际的就业材料,分门别类进行整理,装订成册,使人一目了然。

职校就业指导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数据挖掘;数据仓库;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2.06.012

Analysis of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ata Warehouse

LUo rong

( Jiangsu Yangzhou business higher occupation school, Jiangsu Yangzhou, 225000 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data mining technology design and the student employment guidance data warehouse realization, from data in search for regular pattern to reveal vocational schools during the period of school learning achievement, major, area structure, employ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time of student employment,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to provide the basis. On this basis, the design and the preliminary realized based on data warehouse of graduate employment guidance system.

【Key words】data mining; data warehouse; employment guidance

0 引 言

提高就业率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职业学校的重要目标。我国现代工业社会发展,对各种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加大,国家开始重视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这给我国职业教育带来了很大发展机遇,职业学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但随之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由于学生就业状况的服装行以及难于预测性,这给职校学生管理者的工作任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特别是近几年经济发展的不景气,职校学生的就业普遍不怎么乐观,这就无形中更加剧了职校学生的就业形势以及职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压力。[1-4]因而,在这一严峻的社会形势之下,借鉴目前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设计职校学生就业指导数据仓库,可以有效地完善职校的学生就业管理系统,提高职校学生的就业工作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在职校中设计并实现就业指导数据仓库用于毕业生数据的挖掘,可以高效地帮助职校学生就业工作管理者和毕业生在众多就业数据信息面前找到隐藏其后的有价值信息,进而归纳出其中的规律,为职校学生就业工作管理者和毕业生的决策判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1 学生就业指导主题的确立

学生就业指导仓库的建立,需要一定就业主题的指引,[5]因为,在建立学生数据仓库之前就确定好学生就业的指导主题,可以在数据范围、数据内容以及数据分析目标方面为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一个导向,现就目前比较重要并备受关注的就业指导主题分析如下。

第一,是职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学习内容上,职校学生在校期间,他们在学习通识文化知识的同时,其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是放在对专业技能的学习上。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各种技能竞赛等实践活动,来提高他们的职业综合素质,以为将来的就业提前做好准备。因此,职校毕业生的在校学习成绩,是影响他们就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变量。因而,通过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综合考察职校毕业生的在校学生成绩的影响因素,可以方便职校学生就业管理发现其中的职业技术人才需求。[6]

第二,是职校学生所学专业。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技术人才,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用人单位对于职校专业设置以及职校人才培养规格的方向,因此,对职校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出人才市场对于职校专业设置的需求状况。

第三,是职校学生地区结构。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职校学生,其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就业目标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以学生地区结构作为一个影响变量,对来自不同地区的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可以为不同地区毕业上的就业推荐提供一些针对性的指导。

第四,是职校学生的就业时间。受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平缓,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难较大,对就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职业学生是依靠技能就业,在此大环境影响下,很多职校毕业生在毕业后迟迟不能就业,因此,对职校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时间进行分析,可以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一些有效性指导。

2 就业数据仓库建模

概念建模、逻辑模型、物流模型是当前数据仓库建模比较通用的建模方式,现将这三层数据建模方式阐述如下。

2.1 概念建模

站在决策者的角度去集中分析几个主题,特别是从多个维度多个方面对所涉及数据进行分析,是概念建模的基本要求之一。[7]在概念模型设计中信息包图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描述方式,也是就业指导数据库概念建模的一种常见方式,现展示如下图

2.2 逻辑建模

易使用和高性能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主旨,因而,在此采取星型模型对就业数据仓库进行逻辑建模,具体如下图所示。

2.3 物理建模

就业数据仓库逻辑模型要想在物理系统中实现,[8]必须借助物理模型,其包括了逻辑模型中各种实体表的具体化。针对当前分析主题,数据仓库的物理表结构包括就业信息事实表、成绩档次维表、专业维表、地区维表、就业时间维表、就业状况维表和单位性质维表等等。当就业仓库物理建模完成后,我们还需要进行利用SQL Server 2000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就业指导仓库的物理存储,并利用关系数据库来构建输出仓库。

3 就业数据仓库的实现

首先,我们可以将学生成绩与就业信息形成一个总表,接着,再将近四年毕业生的就业数据信息汇总为就业信息总表,从而最终形成DTS转换和加载的基础数据。其次,我们可以利用MS DTS进行数据的转换和加载。例如,我们可以采用MS DTS作为新建就业数据仓库(jysjk_DW)进行数据转移和加载的工具,紧接着应用VBScript、JavaScript的脚本语言对ETL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转换。与此同时,还需把MSDTS当作ETL的工具,并通过ODBC接口对DTS进行数据连接与数据抽取。而此时的转换包对于就业数据仓库的实现而言,可以发挥极其好的机制作用。它可以很好地将各种与数据转移的相关信息储存在转换包之内,并当就业数据库需要的时候,它可以迅速地将包内的各种信息转换为数据以供使用。并且,转换包的数据信息可以对此重复利用,同时,它还能在同一时间之内执行多个表格的数据信息转换任务。

对于就业指导数据仓库的实现,其重要的重点和难点就是生成就业信息事实表。例如,学生成绩档次、学生就业时间、学生就业地区以及学生就业性质等基本新字段在基本数据事实表中的生成。就那具体的学生地区等级类来说,我们可以采取“A”、“B”、“C”三个值分别对应学生苏中、苏南、苏北三个大致的地区范围。对于学生就业时间、学生成绩档次以及学生就业性质都可以按照这一方法进行。现就其相应转换包展示如下图。

如上所分析,创建转换包并对其进行分析,当这一程序成功地实现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数据加载和执行转换包,此时,数据包中的数据会自动地加载到就业数据仓库jysjk_dw中,至此,就业数据库数据的转换以及加载工作顺利完成,然后再对事实表和维度表的主键和外键进行设置,完成就业数据库的最后创建工作。

4 联机分析处理

接下来,从就业地区结构与就业状况这两个方面,进行多维数据的建立和多维数据的OLAP分析。

4.1 建立多维数据集

完成以上的就业数据库的创建工作后,启动Analysis Services可以取得与数据仓库的联系,从而一星型构建进行多维数据集的创建。利用Analysis Services所提供的集成环境,可以方便数据库使用者对各多维数据进行浏览、切片、下钻、切块、上圈进行直接而高效的多维度分析。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多维数据进行下钻的时候,对“系别”这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带有“+”的这个符号都是可以往下细分下去的,“系”下面可以分为为“专业”,“专业”下面又可以再细分为“班级”。

4.2 分析学生的就业地区结构

利用EXCEL的数据透视表工具,把它有效地跟多维数据集结合起来,可以有效而可视化地将OLAP操作及其结果报表和图形展现出来,如下学生就业地区结构图所示。

通过分析以上的学生就业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就业地区主要地分布于B类地区,特别是扬州地区,学生的就业人数最为集中,这和学校的地区所在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学校本身就是培养扬州“三把刀”的培训基地,从这点上来看,学校应该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职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对专业设置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对于各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4.3 分析学生的就业状况

分析学生的就业状况,其重点不在于考查就业学生的这个群体,而在于对就业学生的系别和成绩等级的分布记性直观而深入的分析,同时,我们可以直观地把握就业困难学生成绩及所属专业。如通过分析一下的学生就业状况图,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食品工程系(烹饪系)的学生就业的数量较大,而成绩为C类的学生不能稳定就业的情况比较多。因此,通过对学生就业状况主义表面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有效地总结出学生就业状况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为职校在专业设置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方面提供一些科学的依据。

5 结 语

以设计与实现学生就业指导仓库为例,在确立了四大就业指导主题——职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所学专业、地区结构、就业时间的基础上,研究了就业指导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初步实现了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基于数据仓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系统。通过数据准备、就业数据仓库建模、数据清洗、抽取、转换、装载、联机分析处理等一系列工作,学校就业处可以快速、准确的得到量化的数据,为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在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提供一些有实用意义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Mike Gunderloy,Tim Sneath,SQL Server开发指南-OLAP(联机分析处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 Paulraj ponniah.数据仓库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 姜燕生,李凡.数据挖掘中的数据准备工作[J].湖北工学院学报,2011.12.

[4] 邓更生,唐恒永.高校科研决策系统中的关联规则挖掘 [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1):7-11.

[5] 郭琳,陈志军等.Oracle数据仓库解决方案概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0.7.

[6] 李拥军,余晨,彭志奇.数据仓库OLAP数据挖掘之间的关系[J].包钢科技,2009.10.

[7] 万芳. 基于数据库的管理系统设计和应用[J]. 制造业自动化,2012.5.

职校就业指导范文第9篇

1教学子系统

教学子系统,由学生和教师两部分组成,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数字化信息交流。教学同时也分为教和学两部分。

1).学生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众所周知,填鸭式教育已经不适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学生因为自己的个性和自身学习能力的不同产生差异。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与其他同学交流而得到培养,这也能间接激发起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因为专业、年级的不同,学生容易形成封闭的小团体,通过平台也可以和非群体内的同学交流,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

①:管理子系统

②:教学子系统

③:就业子系统

2).教师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教学经验交流。教学经验的增长与丰富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通过数字化平台交流,教师可以缩短这个过程的时间。由于学科的不同,教师教学的内容也会不同,但是教学方法都有其共同的地方,数字化平台的形成促使教育经验资源共享,共同促进教学发展。

3).学生与教师之间通过数字化平台共同交流。教师的角色应该从单纯的施教方转变为一个资源提供者、学习促进者、课程指导者、学术顾问者。让教学由单独的教室扩展为整个校园,让学生的学习摆脱地域、时间的限制,从而解决职校学生在外实习时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兼顾学习。同时,数字化平台也可以让学生享受到学校非本班优秀教师的教学指导,使学校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对不同学生的在线指导,积累自身教学经验。

2就业子系统

就业工作是职业学校的“生命线”,是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学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从这个角度,就业指导的本质是一种就业指导教学,内含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目前很多学校在一年级就已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就业子系统,由学生与就业指导教师组成,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信息交流。

1).学生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去了解和交流职业兴趣。职校学生入学时,很多学生并不真正清楚自己想学什么,将来毕业从事怎样的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应成为学生就业的限制。通过与同龄人职业兴趣交流,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并根据兴趣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这也符合现代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同时,职校学生在毕业前都要进入相关行业实习,在实习中发现新的就业需求,也可以通过平台和同学交流,增加学生的就业途径。

2).就业指导老师通过数字化平台去了解和交流社会的就业需求,掌握新的就业趋势。每位就业指导老师所接触的社会就业需求信息是有限的,就业指导老师可以同过数字化平台互相交流自身所掌握的信息,达到资源共享,促进学生就业。

3).学生与就业指导老师之间通过数字化平台交流。现代职校的就业指导老师已经不是单纯的推荐学生就业,而是成为学生与就业单位之间信息交流的载体,其目的应该是把合适的学生推荐到合适的单位就业。首先,就业指导老师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及时掌握学生的就业条件以及职业兴趣,有目的的去开拓就业市场;其次,就业指导老师可以将自己所掌握的社会就业需求及时通过数字化平台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能利用学校资源弥补不足,促进学生就业。

3管理子系统

教学子系统与就业指导子系统,更多的是注重于技术操作层面,即教出合格的学生并促进学生就业。而将这两者的信息进行整合,优化学校教学并制定职业学校的未来发展战略,就需要管理子系统将这两个系统进行融合衔接。

1).职校领导通过数字化平台及时掌握学校教学和学生就业两者的信息。通过教学子系统与就业子系统两者信息的整合来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

2).职校领导通过数字化平台检验教育改革的成效。改革是一种试验,必然有成败。通过和教师的信息交流和就业指导老师的信息交流以及学生的就业指标,及时检验学校的发展战略与规划是否合理,根据反馈情况及时巩固与调整,使学校的教育改革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二、结论

综上分析,职教教学数字化的目标是将全校的资源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数字化网络,让学生、教师、就业指导者、学校领导每个部门能得到其所需要的信息,并将各自的需求传达到特定对象。由于信息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只有在这种数字化构成的网络里,学校领导才能制定正确的学校发展战略并通过管理来深化学校教育改革,教师才能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就业指导老师才能开辟新途径促进学生就业,学生才能激发学习热情。数字本身并不能推动职教教学,数字化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只有将数字化看作是教育理念的转变才能真正推动职教教学。

职校就业指导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 就业指导 认知 运作

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中,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练意志的作用。

一、高职校园文化特色

建设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客观要求。高职校园文化有鲜明的特点。首先,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应该具备大学精神,坚守大学使命;其次,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再次,高职教育致力于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有区域特色。

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特色更为突出

高职校园文化以就业为导向,以校园精神为底蕴,融入了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是综合性文化。在培养高职学生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知识能力、身心素质的基础上,在高职校园文化氛围中,着力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实践型人才。

2.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重视实践性教学设施建设,按照要求加强物质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教学环境布置中有市场人才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业内成功人士的资料等与职业相关的因素,让高职学生从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中,理解职业感受和专业思想,提高学习动力。以完美的物质设施和严格的科学制度来保证浓郁校园文化精神的形成,打造出体现自身形象、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高职精神,加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培养,注重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养成。以市场为导向设置和调整专业,培养应用型、高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努力和奋斗的目标。

3.承袭传统文化沉淀,创优良品牌

高职院校有自身的历史和特点,有光荣的传统。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着眼于继承光荣的传统,挖掘历史沉积的闪光点,同时,把校园文化建设触角延伸至校外,与企业、社区、部队、媒体联合,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更好地融合企业文化和地方优秀文化,形成独树一帜的高职校园文化。

二、高职就业指导的独特育人功能

强化就业能力指导与培养,引导高职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职场竞争力和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为高职学生择业、就业、从业等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增强其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在就业指导中渗透特色高职校园文化

1.物质文化环境的强烈吸引

人的心理受客观环境制约和影响,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物质符号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以不同方式影响高职学生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状态。在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可以通过建设文化标志系统、提炼校企历史文化资源等活动,树立高职学生的爱岗敬业价值观念。通过对校园环境文化的解读,感受优秀文化的价值,与物质文化和形象符号形成非功利的精神呼应。

2.特色制度促进高职学生职业习惯养成

职业习惯是保证工作任务和质量的必备品质。自觉遵守职业规范和标准,主动养成符合工作要求的职业习惯即是职业道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制度文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安全意识和诚信意识,突显高职院校职业性特征。

3.立德树人的精神文化熏陶

高职学生的精神状态、道德行为和文化品位,是文化渗透的最终落脚点。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终极目的,承袭传统、积淀精神、价值凝练、风格独具的精神和文化,培育出具有强烈责任感、使命感的人。师生和谐、技能强化、职业道德修炼、多元文化融合贯穿于就业指导过程,从技能、职业道德等确定职业人的行为模式,通过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确定特色管理的行为模式,推进学生行为养成。

四、小结

高职院校应该通过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来实现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将其贯穿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价值等环节,对高职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一定要将文化认同转化为实际行动、价值追求和道德坚守。

参考文献:

[1]徐畅.基于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3(4).

[2]刘秀隆.高职学生就业指导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2010(5).

[3]杜庆.加强校企文化互融,提高职业指导有效性[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

上一篇: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范文 下一篇:网络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