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幼教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20 15:52:58

职校幼教专业毕业总结

职校幼教专业毕业总结篇1

一、就业意向的调查与分析

1.毕业生的就业意向

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大部分本科毕业生选择了考研和公务员,而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61.0%选择了就业,因此,就业是他们的主要选择,11.0%的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这说明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这可能与目前不断出台国家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有关。选择专升本和出国的分别为15.9%和3.7%,表明一部分学生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升学,以进一步积蓄知识,谋求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毕业生的就业地区

从表2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选择

东南沿海开放地区和本省省会,分别为52.4%和28.0%,两者总共高达81.4%,而选择西部边远地区和内地中小城市就业的人数只占3.7%。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2005届和2006届毕业生实际就业地区为:本省省会为43.4%,东南沿海开放地区39.7%,京津地区3.7%,省内中小城市11.8%,其他1.5%。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毕业生对于就业地区的选择集中在东南沿海开放地区和本省省会。可见,无论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还是其实际就业情况,都是与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培养城市幼儿英语教师的目标相一致的。

表1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表2毕业生倾向的就业地区

3.毕业生的就业单位

从表3可以看出,国家机关幼儿园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意向,共占52.4%;其次是公立学校附属幼儿园,占17.1%;私立幼儿园占3.7%。因此,选择公立幼儿园就业的人数远远高于选择私立幼儿园。近年来,随着私立幼儿园的迅速发展,所需教师大大增加,而愿意到私立幼儿园就业的人数仅为3.7%,绝大部分选择待遇较好的国家机关幼儿园和公立学校幼儿园就业。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2005、2006届毕业生中,在私立幼儿园就业的占40.0%,国家机关幼儿园就业的占26.0%,公立学校幼儿园就业的占13.0%,其他占20.0%。可见,事实上大部分毕业生在私立幼儿园就业。

表3毕业生倾向的就业单位

4.毕业生期望月薪

收入是反映就业状况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由表4可知,毕业生期望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仅1.2%,1001-2000元的达74.4%,2001-3000元的占17.1%,7.3%选择在3000元以上。共有24.4%的毕业生选择2000元以上。而在现实生活中,要达到这一标准是很难的。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系副主任岳昌君参与的国家“十五”重点课题“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对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

统计结果显示,2005年的高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1588元,其中专科毕业生为1333元,本科毕业生为1549元,硕士、博士分别为2674元和2917元。

表4毕业生期望月薪

5.毕业生的求职方式

要努力创造条件保证毕业生成功就业,我们应当了解他们比较倾向的求职方式,以便采取相应措施。经调查,毕业生倾向的求职方式前三位依次为:校内大型招聘会,老师、校友、学友推荐,自主寻访。校内招聘会被毕业生认为是找工作的最佳途径,不仅成功率高,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老师、校友、学友推荐之所以排在第二位,这与长沙师范专科学校悠久的历史有关。

该校已有近100年的历史,许多校友都已成为幼教战线的精英,因而充分利用这种资源,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就业。

表5毕业生倾向的求职方式

二、择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1.个人就业的目的。个人的就业目的与就业意向有着密切的关系。该问卷调查设计了就业的8大目的,请被调查者选出其中的3项并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得出的描述统计结果如下:

表6个人就业目的排序

注:表中的总分是以对排序第一、二、三分别赋值为“3、2、1”所得。

从表6可以看出,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个人就业的主要目的居于前四位的分别是:“实现自身价值”、“充分发挥自己兴趣爱好”、“生计的需要”和“施展能力和完善人格”。这表明毕业生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非常重视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渴望自身价值能够得到他人及社会的认可。也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社会人才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与完善,毕业生自身的主体意识、成才意识和成就动机亦逐渐加强。特别要指出的是,“为社会做贡献”在就业的主要目的中排在倒数第一位,表明目前毕业生的择业行为具有较强的利己性和功利色彩。

2.影响成功就业的因素

为了解促使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问卷调查设计了“除了专业因素,你认为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的提问,统计结果见下表。

表7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排序

注:表中的总分是以对排序第一、二、三分别赋值为“3、2、1”所得。

从表7可以看出,有利于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居于前五位的分别是“社会关系”、“应聘技巧”、“学历”、“工作或实习经验”、“外貌和身高”。

由此可见,社会关系是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关键,这一方面说明目前的就业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社会关系在就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外语系历年毕业生就业率高与学校和各幼儿园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关系密切相关。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工作或实习经验是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这主要与当前单位的用人观念有关,许多单位为了节省成本,都愿意招聘能够马上上手工作的人,在招聘时都要求应聘者有相关经验。此外,在当今人才高消费的情况下,学历无疑成为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排到了第四位。

3.择业不顺利的因素

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的实现会受到自身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往往不可能一帆风顺。从毕业生对“您认为择业不顺利的主要原因”的回答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居于前五位的因素分别是“缺乏社会关系”、“自身缺乏竞争力”、“大专层次学历偏低”、“专业不热门”、“信息严重不足”。见表8。

表8择业不顺利的因素排序

注:表中的总分是以对排序第一、二、三分别赋值为“3、2、1”所得。

由此可见,缺乏社会关系成为了毕业生不顺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进一步说明的社会关系在毕业生就业当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毕业生就业还与自身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学生缺乏竞争力与学校的教育培养工作和学生自己的努力程度密切相关。这里再一次证明了大专学历是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人们对户口的淡化,户口对毕业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因此排在倒数第二位。

4.择业主要考虑的因素

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该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择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见表9。

表9择业的主要考虑因素排序

注:表中的总分是以对排序第一、二、三分别赋值为“3、2、1”所得。

由此可见,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优先考虑的经济收入高,福利好。其次是自我发展的空间和前途,以及个人需要与兴趣的满足。此外,从他们在追求高收入的同时也注重工作的稳定性可以看出,毕业生在择业时存在求稳心态,缺乏一定的挑战和竞争精神。而且,在择业问题上出现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倾向,对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清醒,处理不够到位。

三、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发现,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同时找工作时呈现重发展讲实惠,就业地区、就业单位集中化,求职方式多样化等特点。根据调查结论,为有效的促进毕业生的就业,我们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加强就业指导,改变学生就业观念

从以上调查得知,毕业生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就业领域集中在国家机关幼儿园、公立学校幼儿园,期望月薪2000元以上的高达24.4%。毕业生的这种就业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愿望与现实有较大的距离。为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改变学生就业观念。要帮助学生确立起“职业平等,无高下、无贵贱”的职业观,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和成才观,鼓励学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同时,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缺乏应聘技巧是导致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重要因素,因此还应当加强对学生应聘技巧的培训和指导,多举办校园招聘会,以保证学生成功就业。

2.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据调查,“学生自身条件不足,缺乏竞争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使毕业生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应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围绕职业素质,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出适应工作快、换岗能力强、操作技能好、综合素质高的幼儿英语教师或高技能人才。

3.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调查对象中有11.0%的毕业生有自己创业的愿望,这说明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因此,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构建创业教育课程化模式,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和创业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自己是否是创业的合适人选,然后根据自己的条件到市场寻找创业机会。

4.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拓宽就业渠道

职校幼教专业毕业总结篇2

1 教师来源的基本情况

我园有保教人员39人,年龄都在23~33岁之间,大部分教师是中师、幼师毕业,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乡镇学校招考进来的,在幼儿教育的专业技能与经验方面参差不齐。其中从学校直分的教师有21人,幼师16人,中师5人,从事幼教工作在5-15年之间;从乡镇招考教师18人,幼师5人,中师13人,从事幼教工作在1-5年之间。从事幼教工作年限在5年以内的有17人,5~10年的有22人,10~15年的有10人。

2 教师素质及专业技能状况

(1)一少部分教师毕业于县职校幼师班,专业基础相对较弱,表现为教学技能技巧较差,专业理论知识欠缺。从省、市幼师学校毕业直分到园工作的老师,有较扎实的幼教专业理论基础,能较快胜任本职工作。但这些教师都是初中毕业考取幼师的,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弱,加之在她们当时上岗后在职培训抓得不紧,虽有基础但进步不大,表现为对先进的幼教理念学习不够,还停留在原来学校学习的那些知识层面上。

(2)乡镇学校招考的老师大部分为中师毕业,以前大都从事中小学音、体、美教学,即使有少数同志虽是幼师毕业,但在乡镇没有直接从事幼教工作,既无幼教实践经验的积累,也无幼教理论知识的提升。

二、从实际出发,分类推进,做好职后培训计划安排

根据实际,认真制定园本培训计划,将集中培训、培教结合和个人自学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拟定培训计划,每学期开展全园集中培训2次以上,并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中学习、研究十余次,把教研组的教研工作与园本培训有机融合。开学初在制定计划中,将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公开课、专题研讨会、理论学习会等内容全部纳入培训计划里。同时要求教师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拟定具体的个人自培计划,并将日常教学中的教学随笔、学习笔记、课题研究、课后反思、论文写作也纳入教师培训计划之中。

三、夯实措施,务求实效,努力做好教师职后培训提高工作

1 深入实际,加强指导

园长要高度重视。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及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这样才能看出问题,发现问题,才能发挥指导、示范、引导的作用。其次要定期、不定期深入班级听课,目的是找出问题,然后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指导教师解决问题。在听课中要注意三点:一是发现“好苗子”,及时帮她分析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加以肯定,重点培养;二是发现课程设计不合理或目标不明确的,帮助教师分析原因,及时调整;三是重点性听课,即听新教师的课。在听课之前给予充分的准备时间,听课后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分析和解决,使其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2 强化学习,提高素质

在加强教师政治学习的同时,更注重教师的专业理论学习,并采取新颖多变的学习形式,把理论学习、参观讨论、观摩教学结合起来,联系实际找差距,从而确定每个人的努力方向和应采取的培养措施。同时采取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个教师的保教工作、业务能力、完成任务情况、一日常规执行情况等等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或抽查。如:在常规检查时采用的是表格形式,让每个老师根据自己一个月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再由保教主任进行有针对性地抽查,保教主任通过对比、分析、总结,然后公示,让教师从中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

3 制定计划、逐步提高

制定好四个计划:一是幼儿园培训青年教师的长远规划;二是根据每个教师的情况制定个人培训计划;三是为每一个教师确立一个主攻方向;四是老师自己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个人自培成长计划,然后再根据这些计划一步一步实施、完成。与此同时,发挥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充分挖掘本园教师应有的潜力。

4 请进来、走出去,提高教师的业务及综合能力

为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定期请来专职老师或专家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还可以根据本园教师特点制定长期的各种技能提高培训,对教师基本技能进行分步实施训练,逐步提高,效果比较明显。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让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回园后再及时传达给全体教师,或进行观摩教学,对教师进行再培训,从而使教师们在学习过程中,全方位了解新的教育理念,认清自己的不足,寻找差距,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

5 肯定成绩,总结提高,再图进步

了解实际情况和正确评价是工作必须进行的步骤,而充分的了解和适当的评价,正是教职工成长的有力促进因素。因此,采取开放式的管理方式,定期对老师的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帮助他们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我,力图更大的进步。对每个人的优、缺点,大家都可畅所欲言,言无不尽,这对提高幼儿园整体水平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职校幼教专业毕业总结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 培养模式 改革

一、改革培养模式的实施背景

近年,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职业教育要求我们必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解决长期困扰职业教育的教学与工作实践需要、市场需要脱节的问题。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如果仍然脱离不了过去的那种以理论和学校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便会导致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入职适应期长,承担幼儿园教师工作有困难。学校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训中让学生感受到实际工作的氛围,承担具体的工作,培养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学生毕业后才可以直接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及学前教育专业对实用人才的需求。

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由学校管理的实习实训基地,不仅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实习、顶岗实习提供更多的方便,也有利于人员、资源的共享共用,推动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为培养幼教实用人才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建设“校中园、园中校”的主要目标

(一)总目标:建成产教一体的“校中园,园中校”

幼儿园毗邻学校,“校中园”的建设,使学生不出学校就能在幼儿园完成专业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各种训练,“园中校 ”的建设使幼儿园成为幼师生的实践学校和实训课堂。 “校中园,园中校”的实训基地形式,便于协调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育共建,互利双赢。

(二)目标一:扩建实验幼儿园,建设高标准实训基地

改善办园条件,扩大办园规模,建成多个幼儿特色活动室及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充分体现专业实训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新园的落成,建立了学校―幼儿园共享型的实训环境,满足学生多轮循环,不同层面实习的需要,实现学校和岗位之间的零距离人才培养目标。

(三)目标二:合作共享,实现“校““园”一体化

实训基地既服务于幼儿园学前教育,也服务于幼师专业职业教育。在资源共享、学生培养、“双师”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体现“校”中有“园”,“园”中有“校”,“校”“园”一体。

三、“校”“园”合作,培养幼教实用人才

(一) “校”“园”共建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课堂教学建构专业素质、特色培养满足专业需要、岗位实训强化专业技能、工学结合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课堂教学与特色培养需要在幼儿园见习,岗位实训与工学结合需要学校与幼儿园紧密合作,共同完成。

图示一:人才培养模式

图示二:“校”“园”合作共享方式

(二)建立“校”“园”一体化教学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此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建立并使用一体化教学体系,即幼儿园使用的课程,也是幼师生见习、实习、活动课教学法、专业课技能的课程。幼师生在实训活动中,将在实践中的疑惑和发现的问题理论联系实践反馈给课堂教学,使实践得以提升,理论得以验证。通过彼此反馈,及时调整各自的教学,互相促进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建设“园中校”实训课堂,实施新型教学模式

为了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幼儿园在各年龄段幼儿活动教室建设的同时,设立了奥尔夫音乐实训室、蒙台梭利教学实训室、科学活动实训室、美术活动实训室、幼儿舞蹈实训室、感统训练实训室、亲子早教实训室、幼儿阅读活动实训室、建构活动实训室、古筝实训室、手风琴实训室等。让幼师生在实践情境中学习技能,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实训室的建设与教学体系的建立相辅相成,既服务于学前教育,也服务于幼师职业教育,共享共赢的模式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亮点,也是幼儿园的特色。

(四)“校”“园”共同做好幼师生实习、实践工作

1.一年级见习体验、二年级专项实训、三年级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不断线。

2.规范实习流程,不断提高实习质量。

(五)教师共培共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验幼儿园教师既是幼儿教师,也是幼师生的实习指导教师,承担着双重责任。多年的锻炼与培养,形成了专业功底扎实,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不仅每学期承担见习观摩和实习指导任务,而且多位教师同时承担学校专业课的教学,如奥尔夫音乐、幼儿园活动教程等,深受学生欢迎。

学校完善教师定期到幼儿园实践制度,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深入幼儿园参与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幼儿园就业市场对教师的需求。

四、条件保障

学校制订《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计划》,对扩大实训基地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实训室建设、师资培训、教学体系建设、教材开发等均有具体的资金投入,确保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与条件。

五、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依托“校中园、园中校”,呼和浩特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走在了职业教育的前前沿,成为首府及其周边地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实验幼儿园改善了办园条件、培养了教师队伍,推动了课程改革与建设,提高了办学质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与幼儿园实现了共同发展,互利双赢。

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的主导思想下,突出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缩短了入职适应期,上岗即能全面承担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每年毕业人数与用人单位需求人数差距很大,供不应求。学校多年来还为各类高等院校学前对口专业输千名学生深造,为幼儿园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为本地区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贡献。

六、体会与思考

(一)建设实训基地是改革培养模式的关键

改革培养模式必须从改革教学模式入手,建设实训基地是中职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保证,也是改革培养模式的关键。建设自管的实训基地,方便人员调配、资源共享,降低沟通成本,能够更好的实现协调合作,共育共建。职业学校和实训基地毗邻而建,给学生实践教学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统一管理、教师交流、课程开发、合作互动提供了便利。

(二)改革培养模式应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

学前教育专业不同于其他技术性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承担育人的重任,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因此不能因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全忽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改革培养模式应当传承原有的、好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以培养幼教实用人才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幼师毕业生综合素质强、适应市场及专业需要的目标。

(三)改革培养模式必须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职校幼教专业毕业总结篇4

近年,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职业教育要求我们必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解决长期困扰职业教育的教学与工作实践需要、市场需要脱节的问题。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如果仍然脱离不了过去的那种以理论和学校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便会导致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入职适应期长,承担幼儿园教师工作有困难。学校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训中让学生感受到实际工作的氛围,承担具体的工作,培养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学生毕业后才可以直接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及学前教育专业对实用人才的需求。

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由学校管理的实习实训基地,不仅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实习、顶岗实习提供更多的方便,也有利于人员、资源的共享共用,推动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为培养幼教实用人才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建设校中园、园中校的主要目标

(一)总目标 :建成产教一体的校中园,园中校

幼儿园毗邻学校,校中园的建设,使学生不出学校就能在幼儿园完成专业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各种训练,园中校 的建设使幼儿园成为幼师生的实践学校和实训课堂。校中园,园中校的实训基地形式,便于协调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育共建,互利双赢。

(二)目标一 :扩建实验幼儿园,建设高标准实训基地

改善办园条件,扩大办园规模,建成多个幼儿特色活动室及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充分体现专业实训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新园的落成,建立了学校幼儿园共享型的实训环境,满足学生多轮循环,不同层面实习的需要,实现学校和岗位之间的零距离人才培养目标。

(三)目标二 :合作共享,实现校园一体化

实训基地既服务于幼儿园学前教育,也服务于幼师专业职业教育。在资源共享、学生培养、双师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体现校中有园,园中有校,校园一体。

三、校园合作,培养幼教实用人才

(一)校园共建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课堂教学建构专业素质、特色培养满足专业需要、岗位实训强化专业技能、工学结合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课堂教学与特色培养需要在幼儿园见习,岗位实训与工学结合需要学校与幼儿园紧密合作,共同完成。

(二)建立校园一体化教学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此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建立并使用一体化教学体系,即幼儿园使用的课程,也是幼师生见习、实习、活动课教学法、专业课技能的课程。幼师生在实训活动中,将在实践中的疑惑和发现的问题理论联系实践反馈给课堂教学,使实践得以提升,理论得以验证。通过彼此反馈,及时调整各自的教学,互相促进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建设园中校实训课堂,实施新型教学模式

为了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幼儿园在各年龄段幼儿活动教室建设的同时,设立了奥尔夫音乐实训室、蒙台梭利教学实训室、科学活动实训室、美术活动实训室、幼儿舞蹈实训室、感统训练实训室、亲子早教实训室、幼儿阅读活动实训室、建构活动实训室、古筝实训室、手风琴实训室等。让幼师生在实践情境中学习技能,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实训室的建设与教学体系的建立相辅相成,既服务于学前教育,也服务于幼师职业教育,共享共赢的模式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亮点,也是幼儿园的特色。

(四)校园共同做好幼师生实习、实践工作

1. 一年级见习体验、二年级专项实训、三年级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不断线。

2. 规范实习流程,不断提高实习质量。

(五)教师共培共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验幼儿园教师既是幼儿教师,也是幼师生的实习指导教师,承担着双重责任。多年的锻炼与培养,形成了专业功底扎实,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不仅每学期承担见习观摩和实习指导任务,而且多位教师同时承担学校专业课的教学,如奥尔夫音乐、幼儿园活动教程等,深受学生欢迎。

学校完善教师定期到幼儿园实践制度,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深入幼儿园参与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幼儿园就业市场对教师的需求。

四、条件保障

学校制订《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计划》,对扩大实训基地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实训室建设、师资培训、教学体系建设、教材开发等均有具体的资金投入,确保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与条件。

五、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依托校中园、园中校,呼和浩特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走在了职业教育的前前沿,成为首府及其周边地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实验幼儿园改善了办园条件、培养了教师队伍,推动了课程改革与建设,提高了办学质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与幼儿园实现了共同发展,互利双赢。

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的主导思想下,突出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缩短了入职适应期,上岗即能全面承担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每年毕业人数与用人单位需求人数差距很大,供不应求。学校多年来还为各类高等院校学前对口专业输千名学生深造,为幼儿园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为本地区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贡献。

六、体会与思考

(一)建设实训基地是改革培养模式的关键

改革培养模式必须从改革教学模式入手,建设实训基地是中职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保证,也是改革培养模式的关键。建设自管的实训基地,方便人员调配、资源共享,降低沟通成本,能够更好的实现协调合作,共育共建。职业学校和实训基地毗邻而建,给学生实践教学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统一管理、教师交流、课程开发、合作互动提供了便利。

(二)改革培养模式应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

学前教育专业不同于其他技术性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承担育人的重任,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因此不能因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全忽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改革培养模式应当传承原有的、好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以培养幼教实用人才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幼师毕业生综合素质强、适应市场及专业需要的目标。

(三)改革培养模式必须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职校幼教专业毕业总结篇5

关键词:广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公费定向培养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15-03

广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个少数民族聚集区,经济落后和民族发展不平衡导致广西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低下和分布不均衡。为切实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广西教育发展重点工程和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2010—2012年)》等文件的有关要求,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推动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民族地区迫切需要实施本科层次的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公费定向培养措施。

一、民族地区落实国家免费师范生培养政策的需要

为了支持基础教育改革和落实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培养大批优秀教师到基层中小学任教,《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2007]34号])提出实行免费师范生培养政策,在部属师范大学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建立制度,往后逐步扩大,分步实施,鼓励和支持地方师范院校相应地跟进,最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师范生公费教育。在当今,上大学普遍要交纳学费和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情况下,免费师范生培养总计上亿元的中央专项资金的投放,凸显了国家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政策导向。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江苏、湖南、江西等相对发达的地区相继采取了形式多样的师范生公费教育措施,而广西在这一块还没有取得任何的突破。广西地处西南边疆,远离部属师范大学,本地师范院校在空间距离上离农村比较近,具有服务于本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的优势。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是民族地区落实国家免费师范生培养政策的需要。

二、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当前,素质教育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题。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使全体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不仅要学会学习,而且要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康、学会社交。幼儿园阶段和中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教师又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因此,素质教育对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的各方面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师范院校必须培养高素质的、能够实行素质教育的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当前,素质教育还要求师资队伍有进行更新换代的必要,因为当前大多数幼儿园和中小学在校老师多是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封闭的思想文化环境里、清贫的生活条件中成长起来的,相当多的老师习惯于填鸭式的教学,对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所表现的依赖性、自主性、开放性不适应,他们习惯于以自己的人生经历、教育观念和生活方式来衡量和要求自己的学生。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师生之间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标准上的冲突,从而影响到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何况,幼儿园和中小学生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开始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启蒙阶段,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逐渐形成的阶段。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自己行动的楷模,是自己心灵的镜子,如果继续让这些习惯了应试教育的老师来实施素质教育,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迫切需要与学生年龄更接近的优秀教师。

三、广西民族欠发达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地处西部民族集聚区的广西,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区内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悬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也存在很多差异,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区域发展出现明显的不平衡,农村和西部山区特别是一些条件艰苦的地区,幼儿园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中小学教师数量更是严重不足,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农村教师待遇普遍较低,生活、工作条件差,很多人不愿到农村和偏远山区任教。相反,农村少数优秀教师想方设法向条件好的学校流动,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的大量流失最终导致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中小学师资紧缺,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学历结构普遍较低,这样的师资现状根本无法实施素质教育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幼儿园和小学师资分布的不平衡状态更加突出。而实施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正是根据广西各县市区农村幼儿园和小学教师队伍紧缺的现实需要,统筹安排各县市区招生来源,对口定向培养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做到县市区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我们就为县市区培养什么样的教师。所以,这种培养模式能与社会需求有效地结合,培养公费师范生成长为农村当地教育的骨干力量,并带动周围的教师不断的成长,可以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教育质量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稳定当地教师的队伍结构。

四、改变广西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师资数量紧缺、素质低劣现状的需要

广西是一个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都相对欠发达的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学期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教师队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农村幼儿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缺口很大。据统计,2009年我国学前教育平均师生比是24∶1,而广西学前教育平均师生比是812018∶28922,即28.1∶1,广西农村地区超过这个比例,达到457412∶5296,即86.37∶1。2010年广西学前教育平均师生比是1185337∶37329,即31.8∶1,农村地区超过这个比例,达到358154∶8922,即40.14∶1。如果按照学前教育平均师生比28.1∶1的比例来计算,广西农村幼儿园教师需要16278人,大约缺口11000人,这只是针对在园幼儿的统计数据,不包括大量有待入园的幼儿。如果把有待入园的幼儿统计进来,师生比缺口之大恐怕更加惊人。与初等教育规模相比,目前学前教育比重相对较小。广西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更少,招生规模也不大,因此,师范院校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加大面向农村高层次幼儿教师的培养力度,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推动农村学期教育的快速发展,已成为迫切的需要。从农村中小学师资来看,广西缺口也很大。据统计,2010年广西全区小学专任教师220183人,其中,农村小学专任教师143432人,占总数的65.14%之多;中学专任教师160840人,其中,县镇和农村中学专任教师合计135240人,占总数的84.1%之多。由于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失,贫困地区农村的师资严重短缺,尤其是骨干教师的短缺,这无疑给贫困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带来沉重的打击;农村中小学供给和补充又极为困难,不少新分配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地区任教,有的即使去了,也很快就走了。据统计,2008年广西农村小学教师缺编严重,小学师生比超过了1∶20。其次,教师队伍出现老龄化结构性问题,断层现象严重。由于教师进口渠道前宽后窄,正规师范毕业生难以下到农村,新鲜血液补充不足;又由于财政编制人数有限,在老教师没有退休的前提下,年轻教师很难进入到教师行列中来;更因为农村教师生存压力巨大,待遇不高,生活条件艰苦,导致骨干和年轻教师向城镇流动,以致农村呈现“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局面。教师队伍的年龄老化导致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手段死板、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这些又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再次,教师学历层次较低,素质较差。据《2011年广西教育年鉴》统计,农村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学历层次普遍较低,职称也较低。从农村幼儿园现有6593名专任教师学历来看,研究生毕业的没有,本科毕业的有123人,占总数的1.87%;专科毕业的有1744人,占总数的26.45%;高中阶段毕业的有3929人,占总数的59.59%;高中阶段以下毕业的有797人,占总数的12.09%。从农村幼儿园专任教师职称来看,中学高级的只有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0.06%;小学高级的有130人,占总数的1.97%;小学一级的有241人,占总数的3.66%;小学二级的有411人,占总数的6.23%;小学三级的有102人,占总数的1.55%;而未评职称的却有5705人,占总数的86.53%之多。从143432位农村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来看,研究生毕业的只有2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0.016%;本科毕业的有14157人,占总数的9.87%;专科毕业的有82672人,占总数的57.64%;高中阶段毕业的有44882人,占总数的31.29%;高中阶段以下毕业的有1698人,占总数的1.19%。从23425位农村普通中学专任教师的学历来看,研究生毕业的只有2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0.11%;本科毕业的有13516人,占总数的57.70%;专科毕业的有9382人,占总数的40.05%;高中阶段毕业的有493人,占总数的2.1%;高中阶段以下毕业的有9人,占总数的0.038%。这还包括相当部分工作后通过函授提高学历层次的部分教师。这些足以体现农村教师学历层次之低和素质之差。如果跟东部省份相比,这种差距就更明显。

总之,作为民族落后地区,广西迫切需要实施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公费定向培养。广西地方师范院校熟知本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熟悉本民族的经济生活、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对本地区人们的社会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交往方式、人际关系等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这种本土化特征使广西地方师范院校培养本地基础教育师资有着得天独厚的情感优势,培养的毕业生更能够下到基层去,更能扎根在当地农村。地方师范院校从师范生一入学就培养他们对幼儿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树立将来走上幼儿园或中小学教师第一线工作岗位的职业信念,有针对性地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训练,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使学生坚定自己长期从事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工作岗位的信心和决心。广西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育师资队伍数量的稳定和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公费定向培养的师范生去保障,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有赖于高素质的师范生去推行,推行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措施已成为迫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09年广西教育年鉴[Z].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1年广西教育年鉴[Z].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庞革平.广西农村中小学教师严重断层,农村教师紧缺与城市师资过剩形成反差[EB/OL].(2010-05-25).

职校幼教专业毕业总结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黑省中小学校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实施方法》为依据,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教师法》为指针。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目的坚持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才,解决专任教师短缺问题,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健康发展。

二、招聘学科与名额

(一)高中招聘教师29名。其中语文3名、数学2名、英语4名、物理2名、化学4名、生物5名、政治1名、历史1名、地理2名、体育3名、校医2名。

(二)初中招聘教师35名。其中语文5名、数学3名、英语2名、物理3名、化学2名、生物3名、政治5名、历史5名、地理4名、音乐2名、校医1名。

(三)小学招聘教师56名。其中语数22名、英语14名、音乐10名、体育7名、美术3名。

(四)招聘幼儿教师4名。

(五)职教中心学校招聘教师6名(其中统招进编2名。汽修、电子电器、职培、礼仪各1名,

共计招聘130名。

三、招聘对象与条件

(一)招聘对象

应、往届普通院校全日制大学毕业生。

(二)招聘条件

品行端正,1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无劣迹行为。

2身体健康。

3年龄在35周岁以下。

所报专业要与所学专业一致。4学历:报考小学教师应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报考初、高中教师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5教师资格条件:报考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应具有相应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资格。

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且具有本科学历。报考幼儿教师应是学前或幼儿教育专业毕业,6报考校医应具有本科学历公共卫生等医学专业。报考职教中心学校教师应专业对口。专科以上学历。

省派我县“大学生志愿者”及“三支一扶”支教人员。7与原人事局、教育局签定过委托合同的中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下列人员不得报考:

①曾受劳动教养或刑罚奖励人员。②曾被开除公职人员。③患有污染性疾病或有精神病史人员。④法律法规规定不能从事教师职业人员。

四、报名时间、地点及相关事宜

(一)报名时间:报高中教师(含职教教师)4月13日至19日;报初中、小学、幼儿教师5月12日至18日。

(二)报名地点:县教育局人事股。

(三)报名方法:由自己现场分科报名。

(四)报名时需提供的资料:往届毕业生提供身份证、毕业证、报到证、教师资格证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毕业生提供身份证、就业协议和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生学历、专业及已料理教师资格证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2寸近期正面同版照片3张。

(五)报名时由自己填写报名登记表、许诺书。

五、招聘顺序

由县教育局组织、人社局指导、监察局监督。招聘工作在招聘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一)口试

报考初中、小学教师考所报学科初中、高中现行教材内容,报考高中教师考试时间4月23日(校医除外)报考初中、小学教师考试时间5月22日。报考高中教师考所报学科高中现行教材内容。报考职教教师考所报学科职业高中现行教材内容,报考校医和幼师考相关学科内容。报考校医、幼师、职教教师考试时间另定)

一张试卷,分科、闭卷考试。满分100分,答卷时间90分钟。报考高中、职教教师依口试效果从高分到低分按聘用计划数13比例确定面试(试讲、实践)人选,口试分数相同时相应扩大面试人员比例。

(二)面试

报考普通高中(除校医)职教教师进行面试(试讲、实践)满分100分。试讲内容为所报学科最基础年级现行教材内容。试讲时间另定)自带教材。

口试成果(占70%)与面试(试讲、实践)成果(占30%)之和为报考普通高中、职教教师总成绩。

口试效果为总成绩,报考校医、初中、小学、幼儿教师不试讲。面试与考核同时进行。

(三)体检与考核(面试)

如总成绩出现并列,同时参与体检与考核。体检:统一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体检费用自理)体检不合格者取消聘用资格,再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考核:对体检合格者进行考核,主要看是否符合招聘条件。经考核不合格者取消聘用资格,再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考核、体检都合格且总成绩相同者,依次:学历高的优先;重点院校毕业生优先;师范院校生优先;所学专业与所报学科对口的优先;与人事局、教育局签定委托合同的优先;县任教的大学生志愿者与“三支一扶”支教人员优先;现正在县公办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优先;无法区分时同时入选或同时取消资格由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依总成绩高低,分科按招聘计划1:1确定体检、考核人选。

(四)公示与聘用

经公示7天无异议后聘用。被聘用人员布置到缺教师的中小学校任教,根据考核面试结果确定拟聘用人选。任教学科由学校根据需要确定。被聘用人员试用期半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资格。正式聘用的与学校签定聘用合同,聘期三年。合同期满考核合格且工作需要可以续签合同,考核不合格或工作不需要可以解除合同。被聘用人员自动放弃聘用资格或不服从组织分配的取消聘用资格,顺延聘用。

(五)其它事项

报名、考试、考核等费用200元,1应聘人员只能申报一个职位。体检费由医院按实际发生收取。

取消资格,2对隐瞒身份、凭虚假证明报考人员。责任自负。

证件不全的取消聘用资格下延聘用。3应届毕业生料理聘用手续时需由自己持毕业证、报到证、身份证、教师资格证、档案操持。

给予口试加分。4县工作的省派大学生志愿者和“三支一扶”服务期满人员按黑政发〔2009〕30号文件精神。

5县内乡(镇)村学校工作的第一学历为本科具有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的符合条件的允许报高中教师岗位。

报名人数与招聘人数的比例原则上应为3:1,6应聘同一学科。最低不能低于2:1达不到此比例,应减少相应学科的招聘人数或取消该学科的招聘。

培训时间8月1日—8月15日,7料理聘用手续时间7月20日—7月31日。上岗时间8月20日。

六、待遇

执行国家规定工资规范。正式聘用后进入教育事业单位编制。

七、组织领导

八、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严格执行政策。做到报名条件、岗位、结果三公开,增加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坚决杜绝营私舞弊等违纪现象发生,出现问题从严查处。

职校幼教专业毕业总结篇7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园校合一;“三个三”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幼儿教育机构数量的快速提升,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对幼儿教师的技能及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对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成为了优秀中职学生培养的关键之所在,对于提高整个社会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我校作为葫芦岛市三产学校的龙头,承担了重要的幼师培养的任务。因此,研究出适合本校的科学、合理、有效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能够造福葫芦岛众多幼儿。

二、研究现状

关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工学结合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的研究者认为学校要培养出适合企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才就要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这一路径。这样做不仅能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同时也是职业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学生在第一学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并且安排1-2周专业认知学习,学习专业知识。第二学期将实习和实践课程紧密联系。第三、四学期继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交叉进行,并且加大实践教学课时。第三年主要通过校企合作,进行顶岗实习,实行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教学。将教学和企业实践结合,增强教学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

订单式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有许多相似之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根据企业用工合同或是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约定,定向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的人才培养方式称之为订单式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都直接对应岗位群的要求。

三、研究界定

“园校合一”:我校尝试依托校内实训基地――葫芦岛市实验幼儿园,构建园校合一的“三个三”人才培养模式。

“三对接”: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对接、教学活动与工作过程相对接、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相对接。

将实践型、应用型、技能型幼教人才作楸咀ㄒ档呐嘌目标,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对接。依托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葫芦岛市实验幼儿园,将幼儿园的工作流程和幼儿教师的工作过程引入课堂,使教学活动与工作过程相对接。依托校内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多轮循环的见习、实习,并通过“双导师”制,由园校双方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系统的、专业的职业指导,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实现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相对接。

“三融合”: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相融合、学校考核与幼儿园评价相融合。

将幼儿园岗位能力要求引入教学内容,通过专业文件解读使学生了解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使学生了解岗位要求、明确学习目标。聘请行业专家及幼儿园优秀教师为本专业兼职教师,与我校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及学生的实习、实训指导,并由园校双方共同进行学生评价。

“三证书”:毕业证、幼儿教师资格证、特色课程证。

第六学期对学生的弹、唱、跳、画、说、讲课、说课等各项基本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同时,开发、引进育婴师、奥尔夫音乐、儿童潜能开发等特色课程培训,使学生学有所长的同时,有机会考取各类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实现毕业证、幼儿教师资格证、特色课程证“三证书”的获得。

四、研究内容及实施策略

(一)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保障“三证书”的获得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综合性强、知识面宽、相关学科互相渗透的特点,在园校合一的“三个三”人才培养模式下,构建“基础、专业、拓展”相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三个模块的课程有机融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制定切合实际的实践方案,保障“三对接”的实现

实践,即实践实训,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必须经过的一道关,它的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是对学校专业课教育的总体检验。实践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实践过程是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过程,更是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学前教育学生的实践组织和管理意义重大,而制定切合实际的实践方案就是重中之重。

(三)构建“过程化”的评价体系,促进“三融合”

教育评价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使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必要手段。单纯以成绩评价学生行为和素质的优劣的模式存在很多弊端。所以,我们应该采用“过程化”的评价。

构建“过程化”学生评价体系。在学校原有的学生考评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园给出的各项能力考核建议,制定《学生过程考核评价方法》。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园校共同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建立“学生专业成长档案”,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实训成绩及成果以作品实物、影像资料、文档等形式进行收集、整理,对学生进行过程化、综合性评价。学生在校期间的学期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日常量化考核成绩+教学任务的完成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成绩(试卷考核成绩+实操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比例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分配。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主要由幼儿园和我校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期间各方面的表现给予综合评定。

四、结语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希望学校借着省级示范校建设的契机,踏踏实实地,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完善学生实践方案、构建过程化评价体系,真正培养出技能型、应用型学前教育优秀人才,造福葫芦岛众多幼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习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

[2]吴倩.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研究――以河南省南阳市学前教育专业为例[D].江西: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硕,2014

作者简介:

职校幼教专业毕业总结篇8

1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1.1学前教育教师的身份定位不明确,社会地位低

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以致学前教育教师身份显得很特殊.其虽是教师大家庭中的一员,但与中小学的教师不同,尽管拥有“教师”的称谓,却不能享受教师的名份和权利[2],甚至连教师的事业编制都没有.学前教育教师扮演着这种模糊不清的社会角色,使之处于附属、边缘的社会地位.这种情况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温州也不例外,据温州市教育局2005年12月统计,全市共有专任学前教育教师11426人,其中事业编制的教师只占9.85%,而合同制和临时辅助人员各占60.07%和30.08%[3].

1.2学前教育教师待遇不高,职业认同感和满意度低

学前教育教师的待遇分两类,一类是有事业编制的学前教师,主要分布在公办和国有民办的幼儿园,她们的工资福利待遇与小学教师相差无几;另一类是合同制的学期教师,绝大部分分布在社会力量办学的幼儿园里,她们的工资待遇较低,每月收入不到两千元,而且大多数人没有享受社会保险等福利.由于待遇和地位不高,导致学前教育教师的的职业认同感和满意度低.

1.3学前教育师资分布不均衡,优质师资过于集中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各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财政投入不一样,造成城乡之间和不同办园模式之间的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学前教育优质师资不断向城市有一定规模的优势幼儿园集聚,造成了学前教育师资分布不均衡.从学前教育教师职称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大部分幼教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集中在省级或市级幼儿园内,县乡镇幼儿园高级教师很少,偏远山区和农村就基本没有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分布不均衡,导致人们对优质师资的渴望,主观上放大了学前教育师资供求矛盾,不利于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1.4学前教育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偏低

学前教育是启蒙教育,一位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是全面的、深远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的质量.就目前状况来说,幼儿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偏低.据温州市教育局2005年12月统计,在专任学前教育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29.25%;从职称构成来看,幼教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职幼儿教师全市只有366名,占总数的3.2%.另外,未评职称的学前教育教师高达9197人,所占比例达80.49%[3].

1.5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流失严重,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不稳定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之后,由于编制计划限制,很难考进有事业编制的公办幼儿园;到民办幼儿园工作,又可能面临工作待遇低和工作环境不够好的境况,于是许多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一毕业就改行,导致有限数量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流失,加剧了学前教育师资供需的矛盾.另外,当前学前教育以民办为主体,幼儿教师缺乏公办学校教师拥有的稳定感和归属感,跳槽、改行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加上幼师队伍的纯女性化,很多幼儿教师在成家之后不再从事幼教工作,造成学前教育师资的经常性流失,客观上加大了幼儿师资培养的任务.

1.6学前教育合格教师缺口大,优质师资补充渠道窄

由于有限数量的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流失和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不稳定,导致学前教育合格教师缺口较大.与此同时,优质师资补充渠道过窄.从温州来看,学前教育师资主要来源于培养质量较高的浙江师范大学幼儿师范学院、温州大学教育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以及职业中专和少数高职院校(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中专生和高职生;由于招生计划限制,高校培养的高质量学前教育师资犹如杯水车薪,每年缺口很大.

1.7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结构不合理

前些年,在师范教育从三级培养向二级培养过渡过程中,许多幼儿师范学校实行“关、转、升、并”,由于学前教育自身学科力量弱,在社会上又处于“边缘化”,导致大学里该学科得不到重视,其发展举步维艰.尤其在综合性大学里,由于培养目标出现偏差和缺乏师范生学习的文化氛围,师范生虽在知识、能力方面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未来教师气质和素养培养缺乏.另外,由于幼儿师范学校合并或升格,许多幼儿师范学校已不复存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承担培养优质学前教育的毕业生任务,虽然满足了一部分城镇幼儿园对优质学前师资的需求,但广大基层农村和民办幼儿教育机构很难求得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使各类中等学校幼师班获得生机,降低了学前师资初始的从业水平.

2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途径

在2010年7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主席提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任务,要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首先需要大批合格的幼教师资,这就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结合当前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现状,本文提出了如下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途径.

2.1推动学前教育立法,保障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法律制度的完善是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教育法律体系日趋完善的今天,唯独学前教育的专门性法律尚存空白[4].当前,学前教育立法甚为必要,应从法律高度明确学前教育重要性,使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延伸,将学前教育的重大意义、宗旨、性质、地位和政府及行政部门在发展学前教育中的责任,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下来[5].通过对学前教育立法,实现以法律规范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条件与行为,重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保障并促进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

2.2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着某些地方政府不重视或认识偏差,及其各职能部门职责划分不明晰、职能发挥不充分、协调合作不到位等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学前教育政府职责,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应重视学前教育,不能将学前教育简单地推给社会和市场,更不能将原有的公办幼儿园转制,应根据《纲要》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

2.3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改善学期教育教师待遇

当前学前教育经费严重匮乏,其所占全国教育经费比例10多年来在中一直徘徊在1.2%–1.3%.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公办幼儿园少、办园条件差、幼儿教师待遇低等问题,加速了学前教育队伍的不稳定和人才的流失.因此,依法落实学前教育教师地位和待遇,切实维护其工资、职称评聘和社会保障等权益,就必须有充分的经费保障,加大政府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也只有充分的经费支持,教育主管部门才能解决学前教育体制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学前教育教师待遇才能得到改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才能稳定.

2.4促进优质学前教育师资均衡分布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导致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甚至无法顾及学前教育的发展.地域经济的差异决定了学前教育也要差异性发展,不同区域不追求一个发展模式,不搞一刀切.在同一区域内,应尽量实现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不要只注重普及学前教育而忽略均衡发展.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农村公办幼儿园,充实农村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并积极采取扶助措施,使农村公办幼儿园教师成为学前教育师资合理流动链开端,加快缩小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差距;通过创新办园模式,积极推进名园规模的扩张和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拓展,以克服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短缺问题,为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5重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

提升学前教育水平的关键是师资.目前幼儿教师数量紧缺,高水平幼儿教师更缺,其根源在于师资培养体系不够健全.一是各地很少有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绝大多数幼儿园都很难补充到正规幼师专业的毕业生,造成学前教育师资学历和专业合格率不高.二是对幼师的培训内容基本上是按照中小学教师培训内容进行,没有高质量学前教育专门培训教材和培训大纲,培训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针对性.因此,应该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扩大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规模.在办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同时,集中力量规划建设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省级层面在办好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之外,可以规划开办1–2所学前教育专业五年一贯制专科师范学校,落后省份可以兼顾开办若干所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并不断扩大各个层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计划.高校应承担大量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任务,减少或取消职业中专或高中幼师班招生.实行学前教育专业提前单独录取,鼓励优秀生源报考学前教育院校和专业.尽快制定我国幼儿教师教育标准,提高幼教师资门槛,提升幼教师资整体质量.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依靠幼儿师范院校建立幼儿教师培训基地,提高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拓宽学前教育教师来源渠道.加强师范院校与幼教机构联系,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融合,确保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3结论

上一篇:汽修毕业学生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城市轨道毕业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