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功能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12 15:42:12

语言功能教育

语言功能教育范文第1篇

课堂话语 语言特征 语言功能 互动策略

教师课堂话语不仅是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同时也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它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教师课堂话语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甚至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2]。对于英语教学而言,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话语,既是教学的手段――教师借以传递信息、组织活动的媒介,又是教学内容――学生所需的语言输入和所要仿效的言语行为[3]。使用娴熟、准确、得体的目的语授课,是高中英语教师最重要的专业素养之一。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探究了推行新课改十年来,影响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因素,以唤起英语教育界对高中英语教师提高课堂话语有效性研究的关注,把我国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推向深入。

一、研究设计

1.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法,抽取X省X市四星级、三星级和普通中学三个层次8所学校150名高中英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问卷当场发放,填好后当场回收。发放和回收问卷150份,剔除无效问卷26份,共得有效问卷124份,有效回收率83%。

2.量表编制

本研究使用《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研究调查量表》[4]。量表正文包括3个一级维度,11个二级维度,26个三级观测点。一级维度包括语言特征、语言功能和互动策略。二级维度语言特征部分包括真实性、逻辑性、规范性和重复性;语言功能部分包括教学功能、交际功能和反馈功能;互动策略包括师生话语量、师生互动、课堂提问以及协商手段和类型。三级观测点真实性部分包括教师话语情景的真实性、语言的真实性、内容的真实性;逻辑性部分包括课堂话语的层次性、课堂话语的连贯性;规范性部分包括课堂话语应规范、准确和得体;重复性部分包括突出重点、增加理解;教学功能包括介绍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导入新知、讲解语言知识、组织活动、提供语言输入、维持课堂秩序;交际功能包括激励功能、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反馈功能包括反馈形式和反馈质量;师生话语量均衡;课堂提问包括问题类型、候答时间;协商手段和类型包括追问、链接、确认核实和澄清请求。

量表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法进行编制,26个三级观测点按符合程度分为“不符合、不太符合、不确定、基本符合、完全符合”五个等级,并分别给予1、2、3、4、5的等级赋分,要求调查对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客观做出选择。

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和EXCEL等统计分析软件录入、统计和分析相关问卷数据。

二、讨论与分析

1.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总体表现

从总维度得分来看,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总维度得分均值为4.03,在语言特征、语言功能和互动策略等三个维度,均值分别为4.22、4.02、4.05,均高于临界值4。统计结果还显示,各维度得分最大值均为5,最小值超过3的达96%,各维度得分均达到统计学“符合”以上的水平。这表明,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总体水平较好。但个别子维度得分较低,如语言功能维度女教师得分最小值为2,高三英语教师的语言功能维度得分最小值也为2;中学一级教师语言功能维度的最小值也只有2;语言功能维度中学一级教师和中学二级教师得分最小值均为2。这说明,少数高中英语教师对自身课堂话语的语言功能不够满意。

2.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性别差异

为考量性别对高中英语教师有效课堂话语的影响,本研究以教师性别为自变量,对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总维度得分均值和亚维度得分均值进行统计。

调查结果显示,女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在语言特征维度得分最高,为4.27,各维度得分的总体水平高低依次为语言特征>语言功能>互动策略;男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在语言特征方面得分最高,为4.13,各维度得分的总体水平高低依次为语言特征>互动策略>语言功能。在语言特征和语言功能维度,女教师的水平明显高于男教师,而在互动策略维度,女教师的水平则低于男教师。

单因素方差分析还发现,总体上,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在性别方面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但在语言特征维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教师的课堂话语有效性水平高于男教师,其主要原因是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女教师更加注重其语言的真实性、规范性和逻辑性的把握,更为注重通过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来达成教学目标;男教师则不大关注自己的语言特征和语言功能,而是对技巧性的互动策略比较关注。

3.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年级差异

本研究分年级统计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英语教师的问卷时发现,任教不同年级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水平有一定的差异。

高二年级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得分均值最高,为4.18,大于高三(M=4.11)和高一(M=3.92)年级的英语教师。高二年级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有效性在语言特征维度得分也最高,达4.43,各子维度总体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语言特征>互动策略>语言功能;高三年级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有效性在互动策略维度得分最高,为4.22,各维度总体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互动策略>语言特征>语言功能;高一年级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在语言特征维度得分最高,为4.00,各维度总体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语言特征>语言功能>互动策略。

总体而言,在语言特征和语言功能维度,高二的英语教师对自身课堂话语有效性的满意度要优于高三和高一的英语教师。从互动策略来看,高三的英语教师对自身课堂话语的满意度要高于高二和高一年级的英语教师。这可能是因为互动策略涉及“师生话语量的均衡、鼓励学生启动话轮、课堂提问的技巧、参考性问题的选择、追问、链接、确认核实和澄清请求”等多种语言技巧的灵活运用,需要教师具有极高的教学机智。高三年级的英语教师通常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所以在这个维度得分相对较高。而高一年级的英语教师三个维度的水平都低于高三和高二年级的英语教师。

4.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职称差异

为考察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职称差异,本研究分别对未定级、中学二级、中学一级和中学高级英语教师的问卷进行了统计,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不同职称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学高级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得分最高,为4.24,中学二级教师最低,为4.00。课堂话语有效性得分的职称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中学高级>未定级>中学一级>中学二级。

从各亚维度来看,语言特征维度层面,中学一级教师得分最高(M=4.26),中学二级教师最低(M=4.12);语言功能维度,未定级的英语教师得分最高(M=4.22),中学二级教师得分最低(M=3.94),可能是因为未定级的英语教师刚刚从大学毕业,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要高于其他老师;互动策略层面,中学高级教师得分最高(M=4.25),其次是中学一级教师(M=4.09),中学二级教师得分较低(M=3.94)。

综合而言,中学二级教师对自身课堂话语的满意度不高。这部分教师从教时间通常在6~10年之间,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进入“高原平台期”,工作缺少激情与动力,所以对自己的课堂话语是否发挥了应有的功能未作过多关注。

5.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教龄差异

不同教龄阶段的高中英语教师有着不同的课堂话语特征。本研究比较了1~5年、6~10年、10年以上不同教龄教师的得分均值,结果显示,教龄是影响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因素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在均分层面,1~5年教龄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得分最高,为4.15,最低为6~10年的教师群体,为4.08,教龄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1~5年>10年以上>6~10年。

但是,在各亚维度又略有差异。语言特征维度层面,教龄1~5年的英语教师最高(M=4.31),10年以上的次之(M=4.18),6~10年最低(M=4.15);语言功能维度层面,同样是教龄1~5年的英语教师得分最高(M=4.08),其次为10年以上的英语教师(M=4.03),得分最低为6~10年的英语教师(M=3.98);互动策略层面,教龄为10年以上的英语教师自我满意度最高(M=4.19),其次为教龄为6~10年的英语教师(M=4.10),1~5年教龄的英语教师得分最低(M=4.05)。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初入职场的高中英语教师,刚刚接受过比较专业的语言训练,所以他们课堂话语有效性水平较高,他们在语言功能和语言特征维度的得分均值都最高,但由于经验不够丰富,在互动特征维度得分略低。从教时间在6~10年的教师,工作激情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慢慢消退,他们在不少方面得分均较低。中学高级教师工作年限通常在10年以上,他们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擅长运用追问、链接、澄清请求等提问技巧,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他们虽然在语言的真实性、逻辑性和规范性方面不如其他英语教师,但他们在互动策略方面的优势可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丰富多样,学生的语言输出质量较高。由此可见,工作激情、实践经验和专业训练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必不可少。

综上分析可见,性别、任教年级、职称和教龄与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有效性具有相关性,是影响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总体而言,女教师的课堂话语有效性高于男教师;高二年级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较高,而高一年级教师较低;中学高级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总体水平最高,中学二级教师总体水平最低;教龄为1~5年的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总体水平最高,10年以上的教师总体水平最低。

从教经验对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互动策略运用有显著影响,互动策略维度对教师课堂话语的要求较高,执教者必须具有长期的语言教学经验,并善于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反思,方能关注师生话语量的均衡,妥善使用追问、链接、澄清请求等高技能的互动策略,促进学生语言输出质量的提高。

专业训练有助于提高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有效性。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与从教时间的关联曲线为“U”形,初入职教师和中高级教师的话语有效性较高,从教6~10年的英语教师则偏低。初入职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高是因为他们刚刚在大学接受了比较专业的语言训练,中高级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高是因为他们工作经验丰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课堂话语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同时也是反映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教师课堂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基本素养。在中国语境下的英语课堂上使用的英语更具有特殊作用,教师说的英语不仅具有目的语示范作用,而且具有语言输入、组织教学等多重功能[5]。限于时间和条件,本研究只对X省X市8所中学的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涉及地区不广,结论可能有失偏颇。但本文旨在抛砖引玉,期待英语教育界专家学者更多关注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研究,拓展我国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其课堂话语的有效性,提升其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Nunan,D.(1991).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 Text book for Teachers[M].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Inc:189.

[2] 周星,周韵.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3] 刘学惠.英语师范生课堂话语的建库、分析和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6(5).

[4] 朱洪翠.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5] 程晓堂.论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真实性[J].课程・教材・教法,2010(5).

语言功能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护理; 神经内科

doi:10.14033/ki.cfmr.2017.7.0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7-0080-02

脑卒中属于临床常见脑血管病变,病情发展快速,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等风险,在治疗后患者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后遗症,对患者的预后较为不利,故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1]。临床有报道指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实施时机对康复效果具有重大的影响[2],本次研究通过对2015年1月-2016年

8月共80例脑卒中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对其康复护理效果进行比较,以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1月-2016年8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头颅CT或MRI检查被证实为脑卒中,经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控制,但在恢复期遗留有一定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并排除意识障碍、精神障碍等患者。此次研究在患者或患者家属知情状态下取得其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许可。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0~85岁,平均(68.04±12.51)岁;包括脑梗死28例,脑出血12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1~86岁,平均(68.96±13.42)岁;包括脑梗死26例,脑出血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开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即从患者病情进入恢复期后开始实施护理干预,告知患者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知识,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并对患者的康复训练进行指А

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即开始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热情接待患者,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办理住院手续,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环境、病房设施,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耐心、详细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病情控制的重要性,并嘱咐患者如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适感,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2)功能锻炼。自患者入院后第3天开始,先指导患者摆放正确的,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肢体锻炼,以关节被动活动为主,运动量以患者耐受为宜;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鼓励患者多活动患肢;2周后,可指导患者进行行走练习,从下床直立、单腿扶拐行走到独立行走,再进行上下楼练习,循序渐进。(3)语言训练。语言训练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自患者入院后即可开始进行,先指导患者进行嘴唇开合和伸缩、舌伸缩和上举训练,可对镜练习;引导患者进行发音练习,先元音,再辅音,最后辅音、元音结合,反复练习;指导患者进行吹纸、吹乒乓球、吹蜡烛练习,以提高患者对气流的引导能力和对气息的控制能力;在房间内张贴语言训练卡片,嘱咐患者家属耐心与患者进行交流练习,并对患者出现偏差的发音进行矫正。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护理措施实施第1天)、干预后(出院前

1 d),对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肢体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和比较,其中,语言功能评估工具为汉语失语检查量表,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语言功能越良好[3];肢体功能评估工具为FMA肢体功能量表,主要是对上肢活动功能、下肢活动功能进行测评,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肢体功能越好[4];Barthel指数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的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好[5];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总分为0~100分,得分达到60分表示满意,60~79分表示一般满意,80~100分表示十分满意,不足60分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肢体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较干预前均明显增高,且与干预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患者脑血管阻塞或脑血管破裂出血而导致脑组织血流灌注出现障碍,进而导致脑组织受损,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约占脑卒中的70%,而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相对较高[6]。脑卒中属于急性脑血管病变,具有突发性,发病后患者的病情发展迅速,致残风险、致死风险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日常生活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是决定脑卒中预后的关键,当前,临床上关于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模式尚未形成统一化的标准,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指在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始进行的护理措施,该护理模式中的护理措施实施时间较晚,不利于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肢体、语言能力的康复,且护理措施不够全面,主要是通过语言交流、肢体康复训练指导,以期望能够达到改善语言、肢体等功能的目的,康复效果并不确切,无法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7]。

有临床研究报道指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关键在于把握康复护理干预实施的正确时机,越早越好[8]。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主要是指在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即开始进行的康复护理干预,其干预时间相对较早,可对患者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进行及早的干预,尽早规避影响康复治疗效果的因素,从而切实提高患者的语言和肢体功能康复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主要是从患者入院后在健康教育、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三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干预,干预措施循序渐进,且贯彻患者的整个住院治疗阶段,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影响患者康复效果的因素进行规避,使患者尽早接受康复护理,早日康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评分提高幅度均更加显著,充分说明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语言功能、肢体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康托Ч。此外,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说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实施还可加强护患交流互动,改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何东松.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84-85.

[2]邓颖.超早期康复护理对68例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8):88-90.

[3]李建芳,吴生蕊,郑建清,等.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6):98-100.

[4]王蕊,苗春艳.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7):131-132.

[5]王之庆,王荣.脑卒中恢复期躯体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与护理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1):79-80.

[6]周杰,王秀峰.58例脑卒中患者偏瘫早期康复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96-97.

[7]李红霞.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知识需求调查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2):108-110.

[8]李娜,王莹,徐晓红,等.早期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转归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3):118-119.

语言功能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母语习得;因素;启示

一、前言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重点研究儿童如何获得语言。通过心理语言学家对儿童母语习得过程的分析与研究,人们试图找出母语习得和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共同规律,这对目前我国的外语教育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儿童成长过程中母语习得的主要因素

1.大脑功能与年龄因素

就大脑的功能而言,随着大脑发育逐渐成熟,大脑的两侧分别被赋予不同的功能。智力的、逻辑的、分析的功能渐渐地被侧化到左半球,情感的社会功能则逐渐地受控于右半球。因此,人的语言功能主要集中在左半球。EricLenneberg(1967年)指出,侧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大约从两岁开始,一直持续到青春期结束。在这一时期,儿童逐渐地把部分功能分配给大脑的一侧,把其他的功能分配给大脑的另一侧,其中当然包括语言功能。另有发现表明,左侧脑损伤的人,其整个语言学习能力都会受到损伤。然而,左侧脑损伤如果是发生在青春期之前的儿童身上的话,他就能够把语言功能转移到大脑的右半球,进而“重新学习”第一语言,而且遇到的障碍极小。由此可以推断,青春期之前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大脑的这种可塑性使得儿童不仅能够学好第一语言,而且还有能力学好第二语言,即在青春期之前,儿童能够顺利习得两种或多种语言。

2.机制因素

Chomsky提出的“内在”论(The Innate Theory),或称“天生”论(The Nativist Theory)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这种心理机制的根本就是形式语法系统。儿童后天接触到的极其有限的语言材料(finite language data)对语言习得机制的发展起到的只是一种触导机制(triggering device)的作用。也就是说,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基本语言材料作用于儿童的习得机制,最终使他获得运用语法规则的能力,即Chomsky提出的语言习得模式:基本语言材料语言习得机制语法规则。因为儿童先天固有的语言习得机制是相同的,且都是由一套普遍语法组成的,所以,不管其智力因素、所处环境、所接触语言材料的多少,都能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掌握母语的运用。

3.动机因素

Halliday 认为儿童在习得语言过程中是在学习怎样表达意思(learning how to mean);因此,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逐步掌握以语言表示功能的各种可能方式(functional potential)的过程。他把能够帮助儿童做事的语言功能归纳为七种:工具功能、调节功能、相互作用功能、表达个人的功能、启发功能、想象功能、表现功能。母语习得伴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它与认知发展紧密联系。儿童在必须了解如时间、空间、情感等概念的同时,还必须学会表达这些概念的语言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母语的习得取决于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概念认识,反过来,语言符号帮助他加深了对周围这个变化的世界的认识,同时也促进了他的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

4.环境因素

(1)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是指儿童母语习得的客观外界条件。婴儿从出生之日起,除了睡眠时间以外,从早到晚都浸泡在母语中,他耳边的充斥着大量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 因此婴儿很早就具有对声音的分辨能力。很明显,儿童的母语习得是自然而然的, 他们习得的母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父母, 即被称为“照顾式”。其特点是简单重复,它能引起儿童的好奇心和兴趣, 使儿童感到温暖,从而能激励儿童反复练习所学的语言,并把学话当作是一种乐趣。

(2)人物环境。人物环境是指儿童周围的人,他们同儿童的关系,以及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父母同儿童之间的感情纽带和亲密关系对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使他们非常想用话语同成人建立联系。父母对儿童讲的语言速度较慢,语法、用词简单,讲话时不厌其烦地重复,并附之以手势、表情,使儿童易于理解。另外,父母对儿童学语过程所表现的耐心、鼓励、称赞和宽容等使语言习得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愉快的游戏,并且在这个游戏中,儿童以交际活动参加者的身份与父母或其他人进行真实交际并运用母语,这样不仅学到了地道的母语,直接形成了语言交际能力。

5.其他因素

交互作用论(interaction theory)认为有许多因素影响儿童语言的发展,这些因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儿童对母语的习得除了与其生理、心理的发育同步进行之外,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也是在一种语言系统中进行的,因此,其语言能力的发展,除了跟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步之外,还与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知识的接受,以及思想观念、价值的形成也是同步进行的,每个因素之间相互不会发生矛盾冲突。这些社会的因素会影响语言习得,而语言的习得也反过来影响儿童的社会能力的发展。

三、结论

Atkinson在谈到EFL教学中母语使用问题时,提到由于学习外语的人不可能是空无所有的白板(tabularasa),只要一有机会学生就会潜意识地在头脑中把所学的第二语言与母语进行对比。我们的教学应顺应这一自然现象,而不应阻止其产生。外语教育研究者可以从儿童成长过程中母语习得的因素研究入手,把它与制约成人二语习得的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希望从中能得到一些有助于成人二语习得的启示。

参考文献:

语言功能教育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4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有很大提高。有24例肢体功能障碍得到改善,有效率92.3%,语言功能障碍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均有所提高。结论 健康教育能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老年;脑梗死;健康教育

为了探讨脑梗死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效果,笔者对4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0例脑梗死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60~81岁,均经临床表现和CT确诊。初次发病者17例,再次发病者23例;伴有肢体功能障碍者26例,失语者8例,两者并存者6例。通过治疗和健康教育等措施,所有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有很大提高。有24例肢体功能障碍得到改善,有效率92.3%,语言功能障碍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均有所提高。

2 健康教育

2.1 教育形式采用书面教育、示范性教育及随机性教育等多种形式,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同时注意交流技巧,做到通俗易懂。

2.2致病高危因素及生活方式教育脑梗死的致病高危因素主要有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有文献报道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发病年龄早、意识障碍重、预后差,如能及早发现糖尿病并及时治疗是可以改善脑梗死预后效果的[1]。同时,脑梗死的致病与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过度饮酒、劳累、情绪激动等有密切关系。因此,提高患者对高危因素的认识并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彻底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可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改善疾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3 心理指导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脑梗死的相关知识,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必要性。鼓励患者积极锻炼,减少刺激和过度紧张,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从而预防疾病复发。

2.4 饮食指导应给予老年患者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食物,如水果、疏菜、鱼虾、豆制品、海带等,少食用动物脂肪和刺激性食物,如浓茶、辛辣的食物等。一日三餐均以微饱为宜,切勿暴饮暴食,特别是晚餐,适当控制总量,防止超重,保持大便通畅。

2.5 肢体功能康复指导康复训练要在治疗师、护士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会家属坐位平衡、站立平衡、步态训练、肌肉松弛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方法。力量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防止跌倒损伤。

2.6语言功能康复指导为了提高患者的语言能力、增强记忆力,应耐心、有计划地对患者进行语言训练。从发单音节、单字、单词、认识人、物品名称开始,做到反复读、反复认,经常与他人进行简单对话,促使他多说多练;经常做口控操、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坚持每天收听广播、读书,以提高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

2.7 出院教育指导患者生活要有规律,应克服不良嗜好,饮食应低盐、低脂、少糖。同时,要保持心态平和,注意劳逸结合,变换进动作宜慢,转头不宜过猛,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教会患者康复治疗知识和自我护理方法,告诉患者应积极防治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当出现肢体麻木、乏力、言语不清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有问题可采用电话咨询,并定期来院复查。

总之,健康教育能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语言功能教育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B-

0073-02

英语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了英语的语用交际功能,突出了语言功能教学的意义。同《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4的《功能意念项目表》保留了绝大部分的项目,增加了“判断与评价”、“警告和禁止”、“接受与拒绝”、“关切”等几项内容,要求学生在交往中恰当理解和运用表中所列功能意念的语言表达形式。所增加的几个功能意念项目,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认知判断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兼顾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同时,考虑到交际用语的灵活性,新增项目不再呈现具体的例子, 提升了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实践操作的弹性空间。

2012年秋季,江苏大部分初中均开始使用义务教育教科书 《英语》(译林版)教材。新教材虽然没有单独列出功能意念项目,但教材的Integrated skills(综合技能)板块蕴含着丰富的功能意念。板块的A部分是形式多样的听力训练,B部分Speak up是对话形式的口语训练。教师应在Integrated skills板块的听说教学中适当挖掘和拓展板块资源,精心设计,把对学生进行功能意念项目的训练自然地穿插在听说活动中。下面笔者以《英语》 (译林版)七年级上册为例,谈谈如何利用Integrated skills板块,开展课标新增的几个功能项目的教学。

一、语言功能的集中教学

Speak up 的编排特点为一个对话集中呈现某一语言功能,这样的编排有利于教师开展语言功能的集中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这类语言表达。例如,《英语》(译林版)七年级上册Unit 5 Speak up主要涉及的语言功能为用 “You seem very…”表示关切。我国的中学生较少接触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课堂之外使用英语的机会不多。因此,在学生对这一表达形式有了恰当的理解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真实的语境,使学生能在交际场合恰当运用表达“关切(Concern)”的句式。如:① Your good friend seems tired because he watched a football match very late last night. What are you going to say to him?② Your deskmate seems sad because he didn’t do well in the exam. How are you going to encourage him?③ Your two class-mates seem angry with each other because of something, What will you do with them?

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利用音像、多媒体以及网络等现代教学资源,提供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真实语言的语境,使英语学习更好地体现真实性和交际性特征。例如,《英语》(译林版)七年级上册Unit 6 Speak up涉及“点餐” 这一交际功能,在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 to order?”时,笔者播放麦力特英语口语视频,帮助学生在交际场合恰当运用表达“点餐”的语言形式。麦力特英语口语视频有几大优点:一是对话短小精悍,每段视频时长为一分钟三十秒左右;二是视频提供了带字幕的真实影视材料,方便开展模仿、配音等活动;三是资源丰富,光与就餐相关的视频就有好几段,如预约饭店、点菜、买单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指导学生根据语境的变化选择适当的语言进行交际,减少交际过程中的语用错误。学生在交际过程中,还附带习得“接受与拒绝 (Acceptance and refusal)”的常用表达方式(① 接受:OK. /Yes,please./ Just a little, please. ②拒绝:No, thank you. I’ve had enough.I’ m full, thank you.It’s very delicious, but I can’t eat any more.)。

二、语言功能和单元话题的整合教学

《英语》(译林版)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设计各个板块的教学任务。在Integrated skills板块的听说教学中,教师从所给的听力或口语材料中挖掘功能项目,找准功能与单元话题的契合点,开展功能与单元话题的整合教学,这既符合新教材的编排思路,也符合整体语言教学的理念。功能与话题的交织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敢于说、乐于说、善于说,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例如,《英语》 (译林版)七年级上册Unit 6 中涉及“判断与评价(Judgement and evaluation)”这一新语言功能。Unit 6的单元话题是“lifestyle”, 通过前面几个课时的学习和Integrated skills板块A部分的生活方式问卷调查,学生对该话题已有相当的知识储备。笔者呈现了连环漫画(如下图所示),借助风趣的漫画和简洁的文字,引发学生评价的欲望。

三、语言功能的螺旋式教学

学生要理解并适当运用某一功能项目,必须通过不断地加深理解,进而逐渐

掌握并加以运用。语言功能教学的“螺旋”体现在功能项目的相同而内容的深度、广度的适度加深上,而不是简单地再现或重复。例如,《英语》(译林版)七年级上册Unit 8再现“判断与评价(Judgement and evaluation)”这一语言功能时,笔者结合单元话题“fashion”,通过展示一段标题为“奥巴马夫妇被评为最有品位着装人士”的视频,介绍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他的妻子米歇尔在著名时尚杂志《名利场》公布的“最佳着装”榜单中双双登榜,然后展示了多幅他们出现在不同场合的照片,有参加郊游、舞会的照片,有打球、逛街购物的照片,也有出席首脑会晤的照片,引导学生对他们的着装进行描述,对服装与环境的吻合度作出评价。对比Unit 6 和Unit 8的 Integrated skills板块的“判断与评价”功能教学设计,不难看出笔者对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做了调整。从内容的广度看,在资源的选择上不再囿于贴近学生生活的身边事,而是将视角转向国际社会的新鲜事。功能教学与国际社会的接轨,能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和培养跨文化意识。从内容的深度看,对评价的要求有所提高,由一两句的简单评价演变为一小段点评,体现了语言功能学习的螺旋式上升。

总之,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任务,教师只有在充分理解新课程理念及新教材编排特点的前提下,遵循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规律,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搭建思维和表达的平台,才能促进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语言功能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趣味性 新课改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情

1.创设问题情境

“思维始终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在进行阅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粗线条的做法,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生问生答”以完成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学生自己提问自己回答,一方面使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劲头很足;另一方面,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全文,而且把听说训练也贯穿到阅读教学中去,综合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创设研究情境

创设研究情境,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实践操练的完整过程,可获得对特定语境从感性到理性的完整认识。如在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查阅文章相关的资料,然后参照文章写一篇短文,还可以利用文章题材,让学生写写自己曾经游览过的地方、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情。通过亲自参与,学生不仅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其创造潜能也得到了培养。

通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发生了转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基本能做到“乐学”、“会学”。本文对高中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讨,期待能对高中英语教学实践有所裨益,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已达到考试更高成绩的目的。

二、强化口语训练,丰富语言功能

同一意思的语言内容在交际活动中要运用多种不同的语言功能,使语言表达丰富多彩,如教师的命令可以用若干句型来表示。大多数教师认为这些语言功能只要在教材中出现,学生就可以自然从中习得,这种认为学生自然将语言输入变为语言吸收的过程是一种偏颇的想法。教师的帮助、示范及引导是学生将语言功能内化的保证,因此,要使学生吸收多少语言功能,教师就必须在师生相互的交际活动中频繁地、有目的地输入多少语言功能。词法教学要与师生课堂交际活动相结合,改变以前词法教学由教师逐条讲解词的含义和各种用法,然后举一些例子或进行句子的英汉互译,往往这些句子的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经历,学生对这些句子的内容提不起兴趣,感到枯燥无味。这种被动的语言输入,收效差是意料中的情况。如果把词法的教学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交际,其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

三、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内驱力

随着社会及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英语教育教学中不断改善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中学英语教育教学和培养新型人才的基本保障。有一位伟人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打动人的心灵的一把钥匙,是人们行为的动因、驱使力。它在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中具有动力、调节、强化、扩散之功能,具有无声的传递信息、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进行交际之功能。情感是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际关系中的主要成分和主要特征。师生之间接近、看法、需要,无一不包含有情感因素在内,因此可以说,情感也是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师生关系的主要成分和主要特征。爱,是情感的基础与表现。没有师爱生,没有生尊师,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教育,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学习气氛。所以教师要重视师爱,把师爱作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和要求,这是作为教师的起码准则。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学生就会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形成良性循环。因此,英语教师要从一开始就对学生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勤于思考、总结、勤问的习惯,让学生科学地分配预习、复习时间,掌握记忆规律和方法,学会用比较、推断、归纳、综合等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除此之外,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这也是学生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教师都要认真对待,因人而异,提出不同的要求。我们要尊重、理解、关注、帮助、支持、赏识学生,使学生感到被接纳、被信任,使其经历体谅和鼓励。

总之,树立信心是衔接教学的基础,夯实根基是衔接教学的关键,培养能力是衔接教学的目的。课堂上,要不断通过巧创情境、强化练习、习惯培养等多种方法来提升英语教学,使其潜能得到发展和发挥,让学生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来学习英语。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把中学英语教学工作做好,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语言功能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脑梗塞;护理干预;功能恢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39-01

脑梗塞是指脑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组织软化,好发于老年患者。脑梗塞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许多脑梗塞患者在抢救和治疗后悔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以肢体功能障碍为主,常伴有失语,心理障碍等。这些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因此对脑梗塞偏瘫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现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8例脑梗塞偏瘫患者的护理干预后的功能恢复效果观察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了88例脑梗塞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在58-89岁之间,平均(66.5±2.5)岁。88例患者均肢体偏瘫,伴有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无合并心、肺、肾等严重躯体性疾病并排除精神病史以及先天性智能障碍患者均为第一次发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CT检查结果所示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进行分析,无明显差异(P>O.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临床治疗和常规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效地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在脑梗塞患者生命征平稳、神志清醒、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h后[1],就应针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康复训练,每4h做1次肢体被动运动和按摩,卧床的患者将其肢体放置功能位,肢体按摩每四小时一次,每次30min帮助偏瘫肢体做关节伸展、外展、内旋等活动,由大到小的关节活动,有被动到主动的训练。对于偏瘫的肢体进行按摩肢,防止发生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然后练习床上翻身活动,促进肌力的恢复。随着患者病情好转,患者能够坐起时可以让患者短坐或者长坐,使躯干向前,向后,左右平衡旋转等活动。之后应进行站立锻炼逐渐过渡到行走训练,先做好平衡训练:指导患者先原地踏步,在进行身体躯干扭转、摆髋等训练运动,注意活动度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循序渐进的进行。协助人员可以扶住患者的腰部,让患者健侧上肢扶住协助者的肩部,逐步前进,等步态平稳后改为扶手,逐步过渡到能完全独立行走。

1.2.2语言功能康复训练通过在患者周围摆放生活日常用品,书刊、报纸、看电视等刺激患者的视觉、触觉、听觉的感知,提高患者的智力能力,可以给予儿童杂物进行看读,出现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早期可以录音,护理人员或者家属教患者从简单发音、单个词、简单的短语开始学习,反复训练语言,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

1.2.3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对与脑梗塞的患者进行简单的生活训练,如训穿衣、进食、上下床、大小便自理等日常生活的能力;根据患者兴趣爱好与活动能力,适当的安排散步、练习太极拳等活动,增加患者的生活乐趣,为尽快使患者生活自理创造有利的条件。

1.2.4心理护理患有脑梗塞的老年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多会出现抑郁症,在患者住院期间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心理素质,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时态度要和蔼,语言要通熟易懂,可以有浅入深,有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各项治疗与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逐渐的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1.3效果评价①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法[2]进行评定,95-99分为轻度,85-94分为中度,50-84分为明显;②语言功能: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评定,3l-45分为重型,16-30分为中型,0-15分为轻型60分为良,41-60分为中,≤40分为差。

语言功能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构建 语言功能 教学模式

我国的英语教学创新还刚刚起步,面临许多难题,需要全方位改革加以解决。其中,教学创新、教材开发、英语测试、教学评估等,彼此互动,环环相扣。面对新的挑战,大学英语教学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鼓励创新,重视实效。

一、 积极构建语言功能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风靡全国很多高校的“疯狂英语”等教学方法的出现,向四、六级统考和传统的英语教学发起了挑战。它反映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英语教学在我国各级教育中的重要性、反映了人们对外语素质的关注以及对外语教学现状的不满。当前,我国普通高校的英语教学呈现出令人尴尬的状况。一些到合资企业工作的本科生、研究生连一般的电传、单证、信函也看不懂;许多刚从学校毕业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英语十多年,可大多数只能阅读一些文学类简易读物,而看不懂英文报纸,到图书馆查找资料文献也困难重重。这些现象的根源,在于我们英语教学中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我国的英语教育,似乎就是为了对付考试的。不少人辛辛苦苦考大学,念研究生,过四、六级,实际应用能力却极差。学生只会机械地接受各级考试技巧,对所学的英语实用与否甚少考虑。

二、 积极构建语言功能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语言学家N.Chomsky关于语言能力的理论唤起了人们对“能力”和“行为”这两个概念的注意。社会语言学家D. Hymes认为“交际能力”是指语言使用的规则。没有它们,语法使用规则掌握得再好也无济于事。M.Canale与M.Swain提出了一个交际功能的模式。他们把交际法语言教学的观点合理地使用并设计到一个具有语言学指导意义和对教学法非常有用的框架里。他们认为交际能力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巧:语法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交际法语言教学有强弱二式。弱式是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用英语达到交际的机会。这种教学的特点是试图把这类活动贯穿到整个语言教学计划中去。交际法语言教学的强式则认为语言只有通过交际才能获得。简而言之,学生只有使用英语才能学好英语。

三、 积极构建语言功能教学模式的实践摸索

提高学生学外语的积极性,教师把听说教学作为交往素质培养的基本内容和中心问题,摒弃那种“以语言知识为主,以语法教学为纲”的传统方法,真正把英语当作交际工具来教,力争做到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这就是构建语言功能教学模式的实践摸索。

交际大纲中倡导的为意念、功能、交际法语言教学提供不同的模式,其重要在于用英语组织教学,用英语讲行课堂授课、课堂提问和布置作业,增加课堂的英语气氛,让学生深受感染,激发用英语表达的欲望。课堂英语应从少到多、由易到难,逐步使学生能够没有阻碍地跟上教师的教学进程。增加朗读与会话训练。所学的每篇课文和会话,都要求学生在模仿录音的基础上,以正确的语音语调有节奏地朗读,并培养语流、语感。会话训练应在朗读熟练近乎全面的基础上进入角色训练,一连串角色的口语训练,对培养学生进行交际活动的思维敏捷性大有益处。

外语能力培养离不开词汇和语法,而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建构过程。 “哑巴外语”症结是缺乏建构能力的培养。教师以意义建构为指针,将词汇和语法教学合二为一。将二者联系起来学,采用模型教学法,结合语境,进行词汇和语法的积极建构。通过词汇和语法的意义建构,学生会发现英文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主要靠的是“词”,掌握了核心词的语言模型,注意了关键词的搭配,才能做到句义理解准确到位,遣词造句恰到好处。事实上,意义建构起来了,学生的认知优势得到了发挥,英语“输出”能力随之增强。语言的输出不仅得利于语言的输入,同时也能促进语言的输入。阅读是接收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分析、理解信息的过程。写作作为语言输出的一种形式,综合了用词造句、语篇安排和逻辑思维等多方面的知识,主要依赖作者记忆中存储的信息,并从记忆中提取出来用文字表达。这些信息是通过阅读这一“输入”形式积累形成的,很多学生写作时难以下笔,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只有通过阅读各种题材的文章,学习者才能增加知识面,提高认识能力,体会作者表达思想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篇章组织技巧。吸取英语语言素材和模式,获得足够的信息输入,才能进行写作活动,并逐步提高书面交际能力。写作在“输出”的同时也可以反映出语言输入的质量或存在的不足。因此说,阅读是写作的源泉,而写作是体现和提高阅读的最好途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语言基础训练包括基本词汇练习、句型练习等。词汇是构成文章的基础材料,在阅读中,要求学生掌握词汇基本用法,常用词及习语的搭配关系,辨别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用法。我们应重视组织句型操练、使学生熟记英语基本句型及转换规则,改变写作时反复使用简单句习惯。另外,“语境”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建构也不可低估。学习外语实际上是拿捏一种技能,即:参与国际交流的本领。这需要在“语境”中建构外语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系统地学习国际交流的规范词语和交际策略。不能满足于只言片语的外语学习,要具体感知外语情境,较全面地了解目的语文化,减少跨文化交际的误解和障碍。

总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让老师抛开考试制度、教材内容的束缚,以集思广益为原则,在与其他老师充分交流以及切合时代潮流的前提下,把中国学生们学习英语的态度由被动接受灌输转为积极主动学习,积极构建各种各样特色化的语言功能教学模式,当代外语教学将有一个全新的突破。

[注:本论文属沈阳农业大学科研立项《结合新题型四级考试构建大学英语教学与测试新模式的研究》。]

语言功能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语言功能 文本类型 翻译

英国翻译理论家皮特・纽马克把语言界定为六种功能,即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祈使功能(vocative function),美感功能(aesthetic function),酬应功能(phatic function),元语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语言是人类交际最主要的符号系统,人们利用语言符号来传达复杂的信息,因此,语言作为交际、沟通的工具,它不但承载着表达者所要表达的意义,而且具备交际的功能,交际功能也是语言最主要的功能。对语言功能的划分,许多语言学家及翻译学家曾提出许多不同的见解,也对语言功能进行过不同的划分。语言的这六种功能,在汉英、英汉翻译的过程当中应该得以充分具体的体现,特别是在不同类型文本的翻译中,我们可以借助文本类型来认识语言的功能,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对语言功能的认识也对整个翻译的过程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表情功能

主要表达信息源(作者、言者)的深刻思想及浓厚感情,同时也激发读者的情感。抒情诗、短篇小说、小说、剧本、演说、感情奔放的自传、文章、私人信件等文学作品主要具备表情功能。

例C:……The wailing of the river over its last stones was difficult to bear,yet it was this that draw me back each day……

……, I retreated into a state of isolation. I fasted and abstained as much as I felt appropriate from water.……

……, the song that came out of the river didn’t bother me much……

……I would say very single prayers in the every, only an expression of camaraderie.……

In moments of great depression, of an unfathomable compassion in myself, I would make the agonized and tentative movements of a dance, like a long-legged bird.

译文:……河水流过残石的哀鸣令人难受,然而正是它的哀鸣每天将我吸引到河边。……

……,我过着遁世静修的生活。我禁水,尽可能地少用水……

……河水流淌的歌一点也不让我心烦。……

……晚上我念着极简单的祷词,仅仅只表示朋友的情谊。……

我极度沮丧,心中充满难以言状的怜悯,我愿像一只长腿的鸟,试探着跳起苦闷不堪的舞蹈。

此例文节选自一部文学作品,作者以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及敏感的情感描写了河流即将死去的悲惨遭遇以及河流的重生。引人们的深刻思考,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同时更加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之情、怜惜之情,把平时大家忽略的事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而又极富生命力。例如wail一词通常指人大声地哭诉,尤指痛哭,那么“wail(哀鸣)”在这里表明了河流的悲惨境地,也体现了作者对河流的怜惜之情。“the song that came out of river”,译者将其译为“河流流淌的歌声”,而不是“来自河流的声音”,前者赋予河流生命,给我们一种川流不息流淌的意象,并再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与其浓厚、密切的关系,而后者则只是单纯对事件的描写,并没有生命的气息,也没有融入作者的感情;“camaraderie”指友谊、朋友之间的信任,可以由此看出作者已经将其升华为自己的朋友、同志,再加之描写作者思想感情及动作的一系列词语retreat, abstain, depression, unfathomable, agonized, tentative就更加表现了作者对河流的怜惜、珍视、热爱,通过作者、译者对简单自然现象栩栩如生的描写,赋予了与河流之间如同朋友的深厚情感。

二、信息功能

信息功能反映了语言以外的现实世界,从客观的角度来传达信息,陈述事实。科技论文、技术报告、法律条款、公证、合同、学历证明、会议议程、新闻报导等文本主要具备信息功能。

例A:由于铝总是和其它元素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在自然界中找不到处于游离状态的铝。

译文:Since aluminum is always combined with other elements in nature, we can never find it free.

例B: 如果不适当地处理,锅炉及机动车辆排出的废气就会造成城市空气污染。

译文:Exhaust from boilers and vehicles causes air pollution in cities, unless it is properly treated.

此例文为科技文体,科技论文主要承载的是信息功能,其语言要求平实、自然、精确、严谨、准确、通顺,并能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本质思想内涵,这就需要了解专业技术知识,正确地表达专业术语。因此,科技论文的科学严谨性要求它避免使用第一人称你、我、你们、我们、他们为主语,多用非人称主语“it”或用事物名称为主语,故例A应改译为:Since aluminum is always combined with other elements in nature, it is never found free; 科技论文的结构严谨性要求在翻译中应将表达同一思想内容的相关成分尽量放在一起,修饰语应尽可能地靠近被修饰语,从而使表达的内容更加清楚,故例文B应改译为:Exhaust from boilers and vehicles, unless proper treated, causes air pollution in cities.

三、祈使功能

唤起、号召、感知读者、听众的意志、,从而使他们去思索,去行动,从而响应号召,也就是努力使读者、听众做出在语言中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效果、通知、广告、产品使用手册、招贴、公告、劝说性文本主要具备祈使功能。

例D:Easier dusting by a stre-etch!

拉拉拉长,除尘力强!

此为一则除尘布的广告,广告的目的是便人认识、理解某种商品或服务,以说服消费者行动。广告语言风格独特,富于感召力,翻译出来的译文也应做到简洁、生动、形象,富于感彩和感染力。Stretch除了是一种作为“除尘布”的品牌,这个单词的拼写也特别用了拉长的形式,生动地传达出了该词的本意“延长”,“延伸”,让人很容易感到此除尘布就如同将人手拉长一样,形象的渲染了这种除尘布的功效。译文中的“拉”字的重复再现了原文中stretch一词被拉长的效果,无论从形象和声音上都感觉到了“stretch”再拉长的效果。

例E:禁止吸烟

译文:NO SMOKING

这是我们经常在公共场所看到的一个醒目的告示,在传达信息的同时,用祈使句、大写给人一种严肃醒目的感觉,唤起人们不要在公共场合吸烟,希望大家能像遵守法律一样来自觉遵守它,这便起到了引人注目的作用。如用“Don’t smoke here”便失去了祈使句的强烈号召,引起注意的语气,也就没有完全体现其祈使功能。

四、美感功能

美感功能即感官的愉悦,一般来说,此美感体现在作品及译作的内容、形式和意境上。如果是文学作品,美感也会体现在音韵、结构、修辞等更多方面的效果。从而达到一种传达美感,使文章熠熠生辉。诗歌、散文、抒情诗等文学作品主要具备美感功能。

例F:

春 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

Not awake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此诗的译文无论在视觉上、听觉上,形式上都给人一种美感,美感功能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Wind and shower对应的“风雨”,使人马上就觉得如同沐浴着春风春雨,生动描写了风吹雨落的形象,再现了原作者的视象;在音韵方面,此诗原文及译文均为压韵诗,“lying, crying”, “showers, flowers”均为重音在前面的双音节词,给人持久、响亮的音韵美,译文中的节奏为四个平仄,属四音步抑扬格诗,节奏模式为“抑扬、抑扬、抑扬、抑扬”,循环往复,轻重抑扬有规律地交换更替,在听觉上,形成了优美悦耳的节奏,此诗意在表达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花落的怜爱,译文客观地译出了原文含蓄、温和的风格。

五、元语言功能

元语言即指语言本身,此功能是指语言解释或命名自身特色的功能,即用语言解释语言。

例J:Sentence is usually regarded as the largest grammatical unit of a language.

译文:句子常被认为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

例子和译文正是用一个句子来解释、阐述“句子”这个语言单位的定义,即用语言解释语言,体现了元语言的功能。

六、酬应功能

顾名思义,酬应功能反映了交际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交际者之间保持接触,有些酬应词语的功能与汉语中是一致的。但有些词在汉、英中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例G:你吃了吗?

译文:Did you eat the dinner?

“你吃了吗”在中国是一句极具中国文化色彩的句子,旨在寒暄,而并非真正要询问你是否吃饭了,如果这样翻译,外国人会很难以理解它,此句子也不具有酬应功能,只是一句不太地道的普通话。因此,应改译为“How do you do”或“hello”, “Hi”即可表达原文意思。

例H:外宾: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showing me the way.

小王: Don’t be polite.

外宾: Why. You Chinese people are polite people.

显然小王在这里是想说“别客气”,他在句法上并没有错误,但他在翻译中就犯了逐字硬译的毛病,以致于外宾迷惑不解,所以汉语中的“不客气”也具有寒暄作用,译为“Not at all”或 “Don’t mention it.”即可。

例I:A: You’ve lost weight.

B: Yes. How are you?

A: I’m pretty fine.

译文:A:你瘦了

B:是的,你呢?

A:我很好

很显然A与B在寒暄,但如果译成“你瘦了”,下面B似乎应该说“是的,我最近比较忙”,然而,“You’ve lost weight”是英美人常用的一种打招呼的方式,是用来联系感情的问候语,是说对方看起来很健康,所以,可译为“你看起来很健康”或“你看起来不错”。

根据不同文本类型的大体划分,可以基本确定不同的语言功能,但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语言的前四种功能,信息功能,表情功能,祈使功能,美感功能是主要的,其它两种功能,酬应功能,元语言功能仅仅应用于局部,而主要的四种功能不能截然分开,在一个文本、甚至一段文字中,就往往可以贯穿多种语言的功能,只不过在不同类型的文本中,有的语言功能起主导作用,表现突出,贯穿全文,而有的语言功能则起到辅助作用,只体现在局部,这是因为不同文本类型对其语言功能有侧重点,有不同要求,例如在翻译法律条款,合同等实用性文件时就要侧重于其信息功能,祈使功能,其译文即要科学、严谨、准确无误,又要具有约束力、强制性;那么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就应侧重于美感功能、表情功能。所以,通过语言功能和文本类型的学习,使不同文本的语言特征更加鲜明,从而有助于指导我们在针对不同类型文本翻译时,对选词、语言结构、作者风格、语境等各个方面都要下一番功夫,也就是说,在翻译中,也有只有结合语言的多种功能,才能将源文表达、翻译得即忠实、通顺,又不失思想感情、文学色彩,使语言发挥出其最贴近源文本特点的语言功能。

参考文献:

[1]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陈刚,俞旭燕.论中国企业外介翻译的学术与行政管理[J] .浙江大学学报,2004 (2):33-40.

[3]陈婧.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与翻译标准的再讨论[J] .宜宾学院学报,2005 (1):103-105.

[4]丁建江.文本类型理论与翻译[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 (3):118-124.

[5]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公司,1998.

语言功能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针灸疗法;中风;偏瘫;失语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717-02

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主要表现为偏瘫和失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处理本病,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2例病例均为2010年1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2组。治疗组男16例,女20例;年龄48-74岁,平均(61.58±4.73)岁。对照组男17例,女19例;年龄45-75岁,平均(60.17±4.98)岁。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诊断标准 经CT或MRI确诊,符合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并出现偏瘫和失语者。

1.3 排除标准 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重度痴呆、认知障碍、精神异常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针刺穴位及其附近皮肤有皮损者、对本类药物过敏者均予以排除。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语言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包括使用胞磷胆碱钠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片、依达拉奉注射液等。连续治疗2个月。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和中药治疗。针刺选穴:选择语言一区、二区和三区、百会、哑门、通里、上廉泉、金津、玉液等穴,行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中药治疗以补气活血、化痰开窍为法,以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30g,生地黄、石菖蒲、胆南星各15g,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法半夏各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450mL,分3次温服。连续治疗2个月。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自发言语、复述、理解3项语言功能的得分变化情况。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1] 恢复:治疗后语言功能得分达总分的90%以上。显效:治疗后总分较治疗前升高20%-30%。有效:治疗后总分较治疗前升高小于20%。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甚至加重者。

4.2 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如表1所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7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5 讨 论

由于患者语言功能区或其联系纤维受到损害,致使中风患者语言功能受影响。早期语言训练是失语康复训练的基础,对患者及早进行介入治疗,可促进病灶周围组织的修复和重建,使神经功能得以代偿和恢复。

本病属中医学“暴喑不语”、“舌蹇语涩”等范畴,与心、脑关系最为密切。醒脑调神法是针灸治疗本病的核心方法。“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针刺头部穴位,可调节全身各脏腑的气血阴阳。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心主神,故针刺舌部穴位有调节心神之功,促进语言恢复。研究表明[2],针刺头部和舌部穴位可以调整一身气机,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提高大脑供氧量,使大脑相应的神经节和神经纤维修复为新的传导通路,改善脑损伤后引起的功能障碍。针刺言语一区、二区、三区,分别对运动性失语、命名性失语、感觉性失语患者疗效较佳[1]。针刺治疗的时间越早越好,因为疾病初期脑细胞尚未坏死,细胞的活性处于可逆状态[3]。补阳还五汤具有补气活血之功,为治疗中风偏瘫的经典方剂。加半夏、石菖蒲和胆南星化痰开窍,有助于语言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可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偏瘫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庄惠娟.头体针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9):27-29.

[2] 张鲜.头针治疗脑瘫伴重度听力障碍35例[J].世界中医药,2010,5(4):267-268.

上一篇:旅游危机管理范文 下一篇:地方文化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