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20 13:09:40

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1篇

《语言与文化研究》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语言与文化研究》是一本汉语言文化研究的学术期刊,旨在促进汉语言文化的研究,提高汉语言文化的国际化水平和世界声望。其特点是对汉语及其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探讨,既注重学术理论研究,又关注实践问题,涵盖了多个学科门类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其内容涵盖多个领域:语言学:包括语音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对比语言学、历史语言学、方言学等方面的研究;文学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现代文学作品的语言、思想、艺术风格等进行分析和探讨;历史研究:主要聚焦中国传统文化、民俗、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历史演变过程、文化内涵等问题; 哲学研究:主要是探讨汉语哲学的特点和内在逻辑,分析汉语中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社会文化研究:主要涉及社会文化现象的语言表现、交际方式、文化习俗等问题,包括日常交际、商务谈判、外交谈判等多个领域; 语言教学:主要聚焦汉语教学的方法、策略、教材研究等方面的问题,探讨汉语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

总之,《语言与文化研究》是一本涵盖面广、学科交叉、探讨深入的学术期刊,旨在促进汉语言文化的研究和发展。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2篇

在海外,英文是社会的主流语言。相比ST,中文作为一种珍贵的“语言文化遗产”,备受挑战。由于华人分布相对分散,第二代华人从小只有和父母才用中文交流。在英语国家的大语境下,即便在家里,第二代华人接触的仍然是大量英文信息,如英文的广播电视、音乐、游戏、互联网、书籍、报纸杂志等等。一旦出了家门,他们更是进入了广阔的英文世界,无论在学校还是工作场所,英文是维系社会关系的必需品。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是情感维系的纽带,是文化的载体,中文的式微将会导致一系列连锁效应,宛若一张轻轻倒下的多米诺骨牌。遗憾的是,这种状况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中国人的孩子,中文说得好,便鼓励孩子开口说英文。哪里知道,一旦孩子习惯讲英语后,中文水平就开始慢慢退化,甚至不能用中文沟通。

在海外学习中文,任务艰巨

2013年4月笔者来到英国贝尔法斯特市华人社区的中文学校,为一年级班担任中文教学助教,直接参与第二代华人在儿童阶段的中文学习过程。刚来中文学校,这些孩子看起来似乎和在中国长大的小孩没什么不同。他们笑着,闹着,相互追逐打闹,有说不出的旺盛精力。可他们一开口说话,就听见一阵叽里呱啦的英文。笔者试图跟两个8、9岁大的小孩用中文聊天,可是一个孩子马上笑着跑开,另一个小孩则用一种难以理解的中文和笔者对话。后来,学校里经验丰富的老师说,有的孩子们可能听不懂中文对话,最好用英语夹杂着中文跟孩子们讲话。

在一年级班上,一共有9个孩子,其中最小的5岁半,最大的8岁,都来自中国人的家庭。每个礼拜天下午,他们来中文学校学习两个小时的普通话,周一到周五则到英国的小学接受正规的英式教育。这意味着这里的小孩每周只有两个小时正规的中文学习时间。第一个小时,中文老师先按照课本教孩子认生字,然后让孩子抄写在作业本上。第二个小时,带着孩子们做游戏,从游戏中让孩子们巩固所学的生字。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发现孩子们在学习生字时存在很多困难。除非孩子父母有意教过孩子汉字,否则孩子的成长环境里很少出现中文字。这造成了孩子在抄写的过程中有被写字的规范。一个汉字常常被孩子们写得多一笔、少一笔,或者干脆拆成了两个汉字。此外,发倒笔更是孩子写字的普遍现象。对此,中文老师认为,在有限的课时里能帮助孩子写出完整的汉字已经很不容易,哪里管得上笔顺问题。

由于这里上学的小孩英文水平普遍比中文好,孩子们很容易用英文思维来学习中文。一次课上,笔者指着小女孩Melisa(6岁)作业本上抄写的汉字,问她“这个怎么念?”Melisa歪着脑袋想了很久,反问笔者“How could I spell it?(我该如何拼读呢?)”在英文里,字母的组合可以发音,然而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却无法准确预测发音。Melisa希望通过英文发音的方式来念汉字,但由于中文和英文相差甚远,使用英文思维无法有效地帮助她的中文学习,这从侧面反映了华人移民在国外学中文的困难。

学习中文的态度因人而异

一年级班上转来一位插班生,名叫Tommy(6岁),Tommy出生于英格兰,父母均来自中国。他在英国的一所正规小学读书,是英文班上唯一一个中国小孩。在来这所中文学校之前,他从未上过中文学校的课。

Tommy刚来中文学校的时候,专心听课,认真抄写生字,中文对于他来说是那么新鲜。然而,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多,Tommy不那么专注了。在他第四次上课的时候,他显然对自己的玩具更感兴趣,当笔者提醒他要专心听讲时,他紧蹙着眉头露出痛苦的表情,并用英文告诉笔者“learning Chinese is so boring,(学习中文太枯燥了)”第五次上课时,老师正在教大家“戴”这个生字,而Tommy根本没有抬头看黑板,笔者再次提醒他,他才抬起头说到“我看不见黑板”,紧接着,他看着黑板上的字突然涌起一股情绪,只见他双手紧紧地抱着脑袋,大声用英文喊着“too tired,too tired!(太乏味了)”

对于Tommy来说,他对中文的兴趣似乎被枯燥的反复练习消耗殆尽。通常说,对事物赋予的意义是动力来源的关键。一开始,Tommy对中文学习充满好奇,这种好奇驱使他专心听讲,认真练习。但当这种好奇满足后,他显然认为中文学习不那么新鲜有趣,更重要的是,他看不到学习中文的意义。反复的练习让他觉得很乏味,他不知道学这门语言有什么用。在家里他和父母可以交流些基本的中文;周一到周五,他可以和班上的英国同学用英文交流。他心里大概在想如果几乎使用不到中文字,为何还要费神去练习这些奇怪的符号呢?

并非所有的小孩都不喜欢学中文,比如说Carol(6岁半)。Carol对学中文很感兴趣。她不光专心听讲,还帮同学写正确的中文字,多次得到老师的表扬。有―次,Carol在硬纸板上写“我家五口人,我爱我的家”。尽管字写得稚气,但是却不乏一个小孩的纯真和对家人的爱。她骄傲地说:“这是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想让他们高兴。”

Carol很喜欢学中文,学好了中文能让她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也能让她帮助不会写汉字的同学,让她们表达对家人的情感。由此看来,学习中文对她是有意义的,这促使她坚持学习中文。当孩子对中文学习赋予积极的意义时,他更有动力学习这门语言;而当孩子消极地看待中文学习时,他则缺少继续学习的动力,需要长期不断的提醒和激励。很多孩子因为不知道学中文有什么用,学到一半就不肯继续学习中文,这种现象非常可惜。

中文对海外家庭的影响

Linda(5岁半)在班上从未说过一句中文,她父亲告诉笔者,她在家里也从来不说中文。她父母和她讲中文,她就用英文回答。此外,她还有两个姐姐,姐妹之间也用英文交流。笔者问这位父亲,孩子们一直用英文讲话,万一父母听不懂怎么办?他父亲听了愣了―下,随即耸耸肩说“那也只好这样了。”

孩子不会说中文直接导致了家庭沟通出现障碍的窘境。由于父母的英文水平有限,不一定能完全听懂孩子们用英文说什么,也不一定能够将自己的意思用英文完全表达清楚,这就大大降低了家庭沟通的层次和内容。

当然,并非每个孩子都不能说中文。笔者在和大一点的孩子聊天时,发现有些孩子对父母说中英文混合的语言。他们解释道,当他们不知道如何用中文表述自己的意思时,只能说英文。可见,他们想和父母说中文,但是中文程度有限,实在不知道该如何用中文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只好用英文来表述。

此外,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对话时,这些孩子更倾向用英语。笔者和一对姐妹聊天时,得知尽管她们和父母用中文沟通,但是彼此之间则用英文交流。原来,她们的母亲在她们小的时候让她们相互说英文,久而久之她们便习惯了这种交流方式,改不回来了。通常,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对生长在海外的孩子们来说,英文显然是更方便的交流方式。

家长对此态度矛盾,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好英文,以便适应当地的生活学习环境。笔者曾在华人社区接触到一户华人家庭,爸爸常教育6岁的儿子“学会说英文,以后让妈妈享福”。于是小家伙在家里除了会说一些简单的中文单词,其余时间就说英文。另―方面,大人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丧失说中文能力。笔者和一位华人家长聊天时了解到,这些孩子长着一副中国人的面孔,到哪里都被认为是中国人,因此学习中文理所当然。尽管如此,有时家长们不得不对现实妥协。倘若孩子不愿意学,家长也无可奈何。有一个14岁的男生,从5岁开始就被家长逼着学习中文,可―直到现在,他仍非常不喜欢学习中文。对此,他母亲只好作罢,顺其自然。笔者问这位母亲“倘若他放弃中文学习呢?”她答道:“孩子毕竟生长在国外社会,可能觉得学习中文没什么用。以前常有当地的同学邀他周末出去玩,但他却因为要学习中文去不了。如果不学中文,他可能会更融入当地,这样对他也好。”

中文与文化传承

一次,笔者在华人家庭聚会上发现几个小孩,聚精会神地捧着_本儿童英文读物,似乎深深地被其中的故事情节吸引,便走到他们身边问:“为什么不拿一些中文书看呢?”一个8岁的小男孩抬起头,说:“中文书太难了。”中文水平限制了孩子们对中国文化的接触和了解。孩子们更倾向用他们熟悉的英文去阅读书籍,体验英语文化。

有趣的是,尽管第二代华人的中文水平普遍不好,但是如果他们和别人讲中文,会觉得有种莫名的亲切感。阿迪今年23岁,他2岁时就移民到英国。他告诉笔者,在外面他一般说英文,但如果偶然碰见一个人能用中文沟通,他就会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觉得很亲近。语言能产生一种凝聚力,将共享同一种语言的人联系起来。

对于第二代华人,他们既了解中文,又会说英文,宛如一架摆钟,摇摆于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文化世界。由于从小生活在海外社会,他们更熟悉海外生活,更有认同感。与此同时,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和本地人微妙的差异。典型的中国特征让他们在一群老外中一目了然。由于从小受东方家庭的熏陶和教养,他们更加内敛、沉静、勤奋,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文化桥梁的作用。正是中文让他们可以和父母沟通交流,让他们保留住自己的文化根源,传承到中国人宝贵的精神文化。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3篇

当你受到别人的帮助、称赞,或者要打扰对方询问情况等时,即使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也应说声“谢谢”。英语的这种表达怎样才能恰如其分,要看你对人或对事的感谢程度以及要用的语气来决定。下面提供一些说法供参考。

1. 通用表达: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Thank you for sth.(or:doing sth.)/ Thank you very much indeed./ Thank you all the same./ Many thanks./ Many thanks for sth.(or:doing sth.)

2. 非正式的表示法:Thank you so much./ Thanks./ Thanks a lot./ Thanks a million./ Thanks very much.

3. 较正式的表示法:I can never thank you enough./ I really don’t know how I can thank you enough./ I’m really very grateful to you./ It’s very kind of you./ You are very kind./ You are very helpful.

4. 对致谢的常用答语:Not at all./ No trouble at all./ You are welcome./ Please don’t mention it./ It’s a pleasure.(or:My pleasure.)/ That’s all right.(or:That’s OK.)

询问健康

关心别人,询问别人的健康状况,是讲礼貌、有教养的人应该做的。中外文化和生活习惯有差异,其询问健康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1. How are you? 是寒暄语,并非真要问别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如果关系一般,只回答:Fine, thank you. 如果关系好,也可照直说自己的身体情况。

2. 当你看到对方身体不太舒服时,不能按中国人习惯问:Are you sick?(你有病吗?)这样对讲英语的人说可能会引起不快。关心他人健康,语气委婉而又诚恳的说法是:You look as though you’ve got a cold.(你看上去似乎感冒了。)or:You seem rather tired. Are you OK?(你似乎很疲倦,你还好吗?)or:You look a bit pale. Are you feeling all right?(你脸色有点苍白,你感觉好吗?)类似的例句同学们平时多留心收集一下,丰富自己的表达。

3. 当你得知某人患了什么病时,按中国习惯常说的如:“你要当心啊,小病不治会成大病的。”英美人听了这类话会觉得不舒服,应该说:I do hope you’ll be feeling better soon. or: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 如果按中国习惯说:Drink plenty of water. 或 Put on more clothes. 英美人认为这种劝告带有家长命令的口气,另被看做不礼貌。

4. 劝慰别人注意身体健康的常用英语表达举例如下:Go and see a doctor./ Get a good rest./ Don’t work yourself so hard.(别过分操劳。)Take things easy.(别紧张,别着急。)/ I’m sure you’ll get over it soon.

小议OK

OK在英语中词汇意义十分丰富、使用范围极为广泛,多用作形容词和副词,意为“对”“好”“不错”“可以”“行”,此外也可以用作名词,意为“赞同”“认可”,还可作动词,表示对某事同意或认可。

1. OK用作副词:

1)意为yes, certainly,表允许、同意等。

“May I use your dictionary?”“OK!”

“Would you like some bottles of orange?”“OK!”

2)等于all right,表示赞同对方意见。

“Come in. This way, please.”“OK!”

“Let’s go there by taxi.”“OK!”

3)等于That’s all right. 不客气,不用谢。

“Thanks a lot!”“That’s OK.”

4)相当于then, now,表让步、迁就等语气。

“We can’t put the box on the table. It’s too big.”“OK. You’d better put it in the corner.”

2. OK用作形容词:

1)意为good, all right, 表示正确、完好或安全等。

“Is it broken?”“No, it’s OK.”

2)等于fine , well,用于应答对方的问候,或表示身体健康、疾病痊愈等。

“How are you?”“I’m OK. Thank you.”

“He’ll be OK if I do one small operation(手术).”

3)等于never mind,用于应答对方的道歉等。

“I’m sorry. I’m late.”“That’s OK.”

3. OK可用在一个陈述句的后面,相当于一个附加简略问句,读升调,带问号,表示征询对方意见或请求对方许可等。

“Now let me call your names,OK?”“Yes, Mr Wang.”

“Why don’t you come a little earlier? About ten minutes, OK?” 4. 作名词或动词用法举例:

No one will give them any OK.(名词,表“赞同”)

We’ve got an OK on it.(名词,表“许可”)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4篇

摘要:语言与文化紧密联系。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反映民族的全部文化。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根基,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源泉,并影响、制约语言。俄语数词是俄语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词类一样,具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内容,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俄民族的社会状况、等。本文叙述俄语语言文化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出语言文化单位这一概念,以数词中具有民族文化语义的数字为例论述语言文化单位如何表现文化。

关键词:语言文化学、语言文化单位、数词 一、俄语语言文化学的产生与发展 谈到俄语语言文化学的根源,必须追溯到俄语语言国情学产生之际,语言国情学诞生于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是在文化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启迪下诞生的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使语言研究领域冲破语言本身而进入到社会历史民族文化。它以原苏联语言学家Е.М.Верещагин 和В.Г.Костомаров 合著的《Язык и культура》一书为诞生标志。该学科自创立以来很长一段时期以词汇背景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事实上,和语言单位的内容平面一样,其表达平面同样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吴国华,彭文钊,2000:205)。早在1984 年,Г. Д.Томахин博士就指出,语言国情学应当是一门语文科学,是语言学的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应当是含有某一民族文化现实的语言单位,它的任务是利用文化知识更加完整地揭示词义和在交际活动中提供相应的知识准备,表达民族文化及民族生存环境鲜明的民族特征(Томахин,1984:9)。Е. М.Верещагин 和В. Г.Костомаров 在提出词的语言国情学理论(лингвострановедческая теория слова), 即词汇背景理论(теориялексического фона) 之后,他们继续思考语言国情学新的发展途径,并在对外俄语教学界和俄语语言学界对这门新诞生学科的争议中认识到, 语言国情学在学科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针对理论上悬而未决的问题, Верещагин 和Костомаров 在1999 年2002 年期间先后出版了三本专著。通过这三本专著我们可以看到,语言国情学的鼻祖仍在继续寻找语言国情学的出路,并对这门学科的继续发展提出了两个基本学术思想,即两个新的概念:语言文化信息单位(логоэпистема) 和言语行为方式(речеповеденческаятактика)。(刘宏,2005:47)基于对语言国情学的批判与继承,俄罗斯学者В.В.Воробьев 先后出版了《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ческая парадигмаличности》(Москва,1996),《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я: теория и методы》(Москва__________1997) 两本专著, 系统地提出了建构语言文化学这门学科的设想。与语言国情学不同,语言文化学是一门在语言功能中研究文化与语言所表现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整合性科学,这门学科的研究通过系统方法和对现代生活、文化取向的定位体现语言单位的语言内和语言外内容的整体结构( Воробьев,1997:36237) 。作为一门系统性学科, Воробьев以各民族跨文化交际为基础, 科学地论述了语言文化学的学科依据及主要研究任务, 提出了系统分析语言文化单位(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ема)的原则, 阐述了辩证地反映语言与文化特征的语言文化单位的概念及其分类, 通过与语义场进行对比的方法分析了语言文化信息场(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ческое поле) 的结构及特点。我们认为,语言文化单位是作者以静态的方法系统探讨语言与文化关系的途径,同时以“俄罗斯民族个性”(русская национальная личность) 这一语义场为例进行了语言文化场的系统分析,提出了从整体文化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有效途径。Воробьев 对语言文化学这一新学科进行了系统的语言学基础和方法论阐释。 语言文化学近些年主要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研究:1、语言个性(языковая личность)和第二语言个性(вторичная языковая личность)的研究;2、语言的世界图景的研究;(刘宏,2002:54-56)3、认清语言国情与语言文化的各自功能,在教学法中发挥作用。无论语言与文化研究在二十一世纪将向何方向发展,有一些问题,如词汇的民族文化语义、文化与翻译、文化与修辞的关系问题等,始终会成为语言与文化这个大领域里的永久课题。下面将研究具有民族文化语义的词汇即语言文化单位,对语言文化单位如何表现文化做进一步进行阐释。 二、以数词为例谈语言文化单位如何表现文化 语言与文化紧密联系。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反映民族的全部文化,又像一个窗口,揭示该文化的一切内容。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根基,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源泉,并影响、制约语言。不同的民族,由于传统文化、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数字的内涵也有差异,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数字文化。俄语数词是俄语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词类一样,具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内容,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俄民族的社会状况、、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诸多文化背景因素。下面将依次介绍俄语中几个典型数字反映文化的情况: 1、数字один“1” “1”是最小的自然数, 而一切自然数又都是由“1”重复累加的结果,因此,“1”被数学家尊为“万数之母”。翻阅一下《俄罗斯标准语词典》就会发现“, один”的义项有10 个之多, 其义项数量超过了其他任何数词。此外, 俄语成语中带“один”的有近百条, 达利(В.И.Даль)编写的《俄语谚语》中带“один”的谚语也有近400 条。这些现象绝不是偶然的巧合, 而是人类思维共同性的体现。俄罗斯民族同样懂得, 万物的本原是一, 没有一, 世上的一切无从谈起。因此,“один”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应当指出,俄罗斯人对“一”产生的联想是丰富的, 他们把“一”和“十”视为最神圣的两个数字, 将它们看成是“完美、圆满”的象征。俄语中借用“一”来表达此义或其他意义的词语比比皆是, 如одно целое;один Бог без греха; Что всем, то и одному;Бог отста -нет, так ниодин не встанет 等等, 不一而足。此外,один 还有“少量、少数”之意:Семеро одного не ждет。 2、数字три“3” 从文化史的角度看,宗教往往是一种文化的核心因素。俄罗斯是个宗教传统很深的国家。俄罗斯民族是个宗教观念很强的民族,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在俄罗斯都有虔诚的信徒,其中以信奉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东正教的人数最多。数字три(3) 是基督教的三个美德的象征:信仰、希望、仁爱。基督教教徒对最神圣的三位一体( Пресвятая Троица) 的认识是,他们认为上帝只有一个,但包含圣父、圣子、圣灵三位。(张红,2002:63)东正教教徒做祈祷时就用右手的三个手指画十字.在民间流传着: Бог троицу любит(若要把事情办好,应当做三次, 这样将会有好的结果—————上帝会帮助你的) ; Троица Троицей,атрех свечей на стол нас-тавь(桌子上放三支蜡烛,这是不祥之兆)。 3、数字семь“7” 俄语中数字семь(7)非常奇特,其内涵意义多为褒义,俄罗斯人十分崇尚7。这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从古时候起,数字7 就被赋予种种神秘色彩,被称为有魔力的7(магические семерки)。他们认为,数字7 是宇宙和精神世界井然有序的象征, 同时还代表自然界的轮回更替和完整统一。 《圣经》里常见到数字семь,其中讲到:上帝在6 天期间创造了世界,其中包括人类,而第7 天作为休息日,要祝福这一天,使其神圣化。书中还谈到:Семь мучных и семь тощих коров и такие же семь колосьев,意思是семь лет изобилия и семь лет голода на земле Египетской;обращение к семи церквам;семь свети-льников огненных; семь чашБожьей ярости。民间流传着: Седьмой день от бога (休息日);Семьпятей во лбу(绝顶聪明的人) ;Семь бед ,один ответ( 多犯少犯反正免不了责任) ; На седьмом небе (如登天堂);для милого друга семьверст не околица;(为了见好友,不怕多绕路);семь пятниц на неделе(直译为“一个星期内有七个星期五”,比喻总是改变主意,反复无常);за семьзамками(比喻藏得十分隐秘)等等。 4、数字тринадцать“13” 众所周知, 西方文化中对数字13 有着一种非常惧忌的审美心理。一个普普通通的数字13 成为西方头号大忌。基督教中13 这一主凶的数字,与《圣经》中的犹大有关。传说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共进最后的晚餐时,犹大为了三十个银币向敌人出卖了自己的老师耶稣,致使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由此,留下了这么一个传说:桌旁的第13 位客人可能会让他们其中的一个人死去,因此,应给第13 位客人单独摆放一个小桌子,而酒宴结束后大家同时站起来,为了不让魔鬼决定自己的生死。数字13 在西方文化里成了忌辰的凶兆, 黑道日的。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意识;翻译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并要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对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彩、影响等有正确的理解,以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歧义,落入翻译陷阱。

一、语言、文化与翻译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习俗,每种语言都反映着产生它的一种文化,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具有某种文化的内涵。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干扰。因为语言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十分敏感,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不清楚,便不能透彻理解反映它的语言。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往往同一个特定的文化系统紧密地联系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地植根于语言。语言既是文化的反映,又是掌握一种文化的直接有效的工具。如果对一特定的文化系统没有相应的认识和了解,将会影响对其语言的深入理解和恰当运用。

人类自有文化就有文化交流。交流又促进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不是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长期处于孤立、闭塞的状态之中,或多或少都可以从交流中得到好处。现代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更是以空前的规模、内容、形式和手段,在直接或间接地进行着。因此,可以说,在现代国家中,绝对不受外来影响的固有文化是不存在的。

跨文化的交流又必须通过翻译。没有翻译,就没有跨文化交流。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既促进了各国、各民族自身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世界文化,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可见,语言、文化、翻译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二、文化差异——翻译的障碍

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译者,作为这个过程的主体,不仅应该精通原语和译人语这两种语言,而且应该通晓这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任何两个社会都有文化重叠现象。但是除了相似点以外,各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构成了交际的障碍。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面对不同于他们母语的一种异族语言和文化,常常碰到一些用自己的语言、文化和社会价值标准无法理解或者无法解释的事、物或者观念,这种跨文化的困惑在翻译实践中是屡见不鲜的。如:英文电视台新剧集《高校风云》(bos—tonpublic)中有句对白“no,youdidn’tdisturbus.wewerejustchewingthefat.”chewtheaft不指嚼肥肉,真正的意思是“闲聊”。所以,此句应译为“不,你没有打扰我们。我们只是在闲扯。”又如:刚刚才发薪水,有人提议周末大家一起上馆子打牙祭。一位中国女士想要减肥,好穿新近买的一条短裙,推辞说:“no,idon’tthinkicanmakeit.1wanttotightenmybeh.”后来,朋友悄悄地问她:“如果你最近手头不方便的话,我能帮你什么忙么?”该女士被问得一头雾水,解释半天才弄明白。原来,“tightenmybelt”是经济拮据,必须节衣缩食度日。例如:“theharvestwasbadlastyear,weallhadtotightenourbelts.”(去年收成很差,我们必须节衣缩食度日。)

看来文化差异引起的麻烦还真不少,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研究。

1.文化差异影响听话人获得信息的原因,往往是说话人越过了话语字面意义,传递一种带有文化因素的暗含意图。例如:thatguy’sgotamidastouch.作为听话人,我们首先要懂得midastouch是什么。

尽管我们知道它来源于希腊故事,midastouch指的是希腊国王midas的点金术(thegoldentouch),但仍不足以完全领会这句话的文化内涵,无法获得说话人要传达的信息。我们还需要结合社交语境(如商务活动),最终推断出这句话的意图是说那人很会做生意,他无需花费太多气力,就会像点石成金那样轻松赚钱。

2.汉英两个民族在各自文化熏陶下衍生出不同的思辨方式和推理模式,这种差异会导致他们在语言中产生不同的联想。交际双方如不注意这种文化差异,就会使交际发生障碍,造成相互间的信息传递不畅。例如:英语中的adultbooks一词语,从字面上看,这个是“成年人”,一个是“书”,放在一起自然就意为“成年人用书”了。然而这样推理出来的答案只是它的字面意义。从文化内涵上讲,它实际上是“色情书籍(刊)”的代名词。原来在西方社会,书刊充斥市场,为了遮人耳目,这个委婉词便应运而生。再比如seniorcitizens一词,许多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它所指的是“有社会地位的公民”。而实际上,这里的senior与社会地位并无任何直接联系。中国人有尊老的传统,人们也常常倚老卖老。而西方人谁也不愿意别人说自己老,更不想变老,老年意味着孤独,所以,就在“公民”前面冠以senior这一听起来堂而皇之的字眼。

对诸如此类的词汇,我们如果只注意字面意义,忽视其内涵或社会文化意义,就很难真正理解、正确运用。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不了解语言所负载的这种“文化信息”,有效交际势必受阻。如有人将字面意义对等和文化对等之间随意划等号,把“milkyway”理解为“牛奶路”,那更是不懂天文学而贻笑大方。

3.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了词语的文化内涵不对应,形成了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缺现象,出现了大量的“文化空缺词”。

例句:随着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化,这座昔日被誉为远东金融、经济和贸易中心的城市正在促进长江流域的经济中发展起着龙头作用。

译文:withitsdeepeningeconomicreform,hiscity,formallycrownedasthefinancial,economicandrade hubofthefareast.isplayingadragonheadroleinboostingeconomicdevelopmentintheyangtzeriverval—ley.

该句中把“龙头作用”译为“dragonheadrole”是不恰当的。因为在英文中,dragon一词的意思是:amvthicalmonster(thatresemblesalargefire—breezinglizard”柯林斯最新英语),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成为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甚至把它看做是光明的未来,而望子成龙”。可是英美却把“龙”视为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而这里所谓的“龙头作用”意指“引导、领头、先锋作用”。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误译。

应改译为:withitsdeepeningeconomicreform,thiscity,formerlycrownedastheifnancial,economic and tradehubofthefareastisplayingaleadingroleinboostingeconomicdevelopmentintheyangtzeriv—ervalley.

可见,文化差异会给理解和翻译带来诸多障碍和困难。有些东西在一种文化里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另一种文化里却是很难理解的;同一个词或成语在不同国家人民中含义往往不同。如不了解其文化内涵,很难正确理解、正确翻译。因此,翻译决不能只着眼于语言转换,而应透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含义。译者必须深谙所要交流的民族语言与文化。至于文化差异的可译性多高,则取决于译者的文化素养和语言的功底,取决于译者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

三、提高文化意识,跨越文化鸿沟

文化意识即译者认识到翻译是跨越语言文字、跨越文化的信息交流,而文化的差异跟语言文字的差异一样,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译者在进行语言文字转换的同时,还要注意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为此,译者不仅要精通译出和译人语言,还要了解研究诸多语言背后的文化,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而且要在正确翻译观的指导下知道在每一具体情况下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文化障碍。缺乏文化意识的译者,可能只顾到字面上的转换而忽略背后的文化问题,或者用母语传授的文化经验去曲解信息。这就会导致误译。所以,我们说,翻译不仅仅是个语言活动,它更是一种文化活动。英国译学理论家苏珊·巴思内特曾把语言比喻为文化有机体中的心脏。因此,语言的翻译不仅是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翻译既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

翻译者在处理文化因素时必须牢牢记住两点:一是如何正确地理解原作的意思;二是如何让译文的读者在其自身的文化框架中去正确地理解译文的意思,并尽可能多地吸收原语的文化养分。译者作为文化传播者,应尽力加强和增进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尽量缩短两种语言文化问的距离,清除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而造成的障碍。有了这种态度,译者才能让翻译真正成为传播文化的媒介。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语言文化的差异性,还要善于发现语言的共通性。如:speakofthedevil,andheappears.(说到曹操,曹操就到)。不难发现,中英文在这一成语上有着惊人的异曲同工之处。汉文化中,曹操素有“奸雄”的称号,而英语中就使用了“devil”这个词。中英文用法上有惊人相似之处的还有:he that has been bitten by a serpent is afraid of a rope.(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to wam a snake in one’s bosom讲述的正是我们汉文化中的“农夫和蛇的故事”。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种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翻译的观念、方法、样式、标准、风格等特征无不与时俱进。观察一下世界范围和中国国内的翻译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不难得出结论:翻译确实是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富活力、最敏锐的领域之一。

由于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因此,不同民族的文化间存在着众多差异,文化差异的存在决定了不同文化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反应不可能相同。不同文化中的读者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与文化有着独特的敏感性。读者的这一独特的文化敏感性正是作者在创作语言作品时的语用前提。因此,用某一种语言创作的作品只有生活在这种语言文化环境中的人才能做出作者所期待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也只能是大致相同。俗话说得好,读《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可见,翻译者对文化因素的处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翻译既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原作和译作都是文化的产物。因此,文化交流中翻译不仅要克服语言的障碍,更要克服文化的障碍。只有充分地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弄清词语的真实含义,把握好翻译的原因和尺度,既要考虑词语中的文化因素怎样在译文中得以体现,同时还要注意避免由于文化因素而产生误译,才能使得译文最切近而又最自然。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英语 文化 融合

众所周知,语言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交流沟通的媒介和工具,而语言的学习,却不仅仅要掌握单词、句法和句子表面的意思,更应当了解语言背后“看不见”的文化,这些文化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形中会推动我们走向快乐的语言殿堂。没有文化的支撑,语言的学习与应用便没有了学术上的意义,也就变成了没有内涵的空洞文字。英语作为全球第一大通行语言,我们在学习应用中,掌握其背景文化的意义尤为重要。

一、英语语言与文化融合的意义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若离开国家的文化背景,就会变得肤浅空洞,没有文化底蕴的语言学习,犹如将一部机器拆分成各个零散的部件,没有办法形成合力,也就发挥不了语言真正的魅力。作为世界第一大通行语,英语的使用范围最为广泛,使用人数也较多,除了西欧、北美之外,非洲、亚洲、澳大利亚等几乎所有大洲的人或多或少对英语都有相对广泛的了解。然而在这么广泛的使用对象和范围之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对英语的背景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说,只能说他们会使用这种语言,却不能说学习过这种语言。

二、英语语言与文化融合的几种表现方式

1.英语语言与姓名文化。在中外文化中,有许多差异,其中姓名差异就是其中的一种。姓名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代号,在更多程度上,一个国家的姓名传统承载着历史的足迹,关系着国家文化起源和民族的观念,对研究人类起源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在中国古代,由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百姓在为孩子取名时,通常取一些和农业有关的字,如“耕”、“犁”、“作”等等;而受过儒家教育的文化家庭,则会取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字,如“忠”、“志”、“仁”、“德”等,而现代家长对孩子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也影响了取名的文化。这是由于地理文化和传统文化决定的。而在西方国家则不同,他们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姓名的结构通常是教名+中间名+姓,他们为孩子取名还有一个标准,就是将崇拜的伟人或是孩子尊长的名字加在孩子名字之中。比如,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名字是Charles Robert Darwin(查理斯 罗伯特 达尔文),罗伯特是达尔文的父亲的名字,查尔斯是他叔父的名字,这体现了达尔文父亲期望他做一个像叔叔一样的人,这样的事情若在中国,可以算的上大不敬了。由此可见,姓名作为一种文化深刻影响着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

2.英语语言与节日文化。现在很多年轻人为追逐时尚,喜欢过“洋节”,然而,这些西方节日都有一定的文化融入其中,但大多数人过节只是图个热闹,并不了解文化内涵。其实西方节日也有许多文化包含其中。

例如2月14日,St.Valentine's Day (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据说瓦伦丁是一名早期的基督教徒,在当时,基督教徒意味着救人于苦难,他在治好了监狱里一名失明女孩的双眼,暴君因此将他斩首。女孩在他行刑前为他写了一封信From your Valentine(寄自你的瓦伦丁),两人的事迹催人泪下,这天正是2月14日,所以称此日为情人节。

再如4月1日,April Fools's Day(愚人节),很多人都知道在这天开玩笑,却很少有人知道,愚人节的起源其实与法国政治有关。在查理九世未改用新纪年法以前,新年为4月1日,在实行新法以后,守旧派依然奉行4.1日的新年节日,新派的人们为愚弄保守派人士,将其邀请至假舞会、送假礼物,因此,也被称为“四月之愚”。

以上只是两个人简单的例子而已,节日其实是一种表象,文化则是一种内涵。若是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连节日起源都不懂的学习者,无疑会贻笑大方。

三、如何将英语语言与文化更好地融合

如何将语言与文化相融合,就是勤学勤看勤练,最重要的是多多积累运用,在学习中主动接受语言环境的熏陶,如多阅读古典名著、诗歌、乐曲、歌剧等等,都有助于提升自己的语言文化水平。例如莎士比亚被奉为英国的名片,丘吉尔曾说:“我宁可丢掉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由此可见,莎翁作品中英国文化背景的含量。作为英语的学习者,不能畏惧前方的困难,要有学习经典的决心和勇气,才能更好的将语言与文化融合。而学习者在充分了解语言文化背景以后,也会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使自己日后的学习之路越来越宽。同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应当为学生介绍文化背景,使英语文化真正与语言融合起来。作为英语学习者的你也应该谨记,学好一门语言的秘诀就是从心里接受、认同这个国家的文化,只有将这种热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时,才能真正发挥语言文化的魅力。

总之,将英语语言与文化背景相融合,并能灵活应用,是对一个英语学习者能力的考验。综上所述,要想真正理解好、学习好英语这门语言,势必离不开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和钻研,愿每一个英语学习者都能够主动自觉地接受英语文化熏陶,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英文素养,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英语学习者!

参考文献:

[1]史清.英汉交际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J].滨州师专学报. 2000(01).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7篇

《外国语言与文化》(季刊)创刊于2017年,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师范大学主办,CN刊号为:43-1536/H,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外国语言与文化》坚持"语言为本;质量至上、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深化外国语言和文化研究,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和文化,推出能引领学科发展、促进文化交流、服务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8篇

对于视觉文化的概念,目前说法颇多,没有定论。米尔佐夫认为“视觉文化是仍处于创建期的构想,而不是一个已经存在着的界定清晰的领域”,它更多的是陈述问题的一种方式、一种“策略”、一个“战术”。[1]11本文所指的视觉文化是相较于通过理性运思的语言文化而言的通过直观感知的图像文化形态,它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图(影)像为重要表意符号,以视觉性为本质内核,包括影视、广告、录像、动漫、游戏等动态视觉样式。

视觉文化和语言文化作为不同的概念范畴和话语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审美对象的差异。“语言文化”的审美对象是字、词、句等抽象的概念文本,这些文字的有序排列必须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转化成形象的内容才能被读者所理解。相比之下,“视觉文化”具备更多的新媒体特征,它的审美对象是图像、影像、声音等感受性文本,它们无须经过大脑转化就可以直接体验。在《话语,造型》一书中,利奥塔指出:“话语意味着文本性对感知的控制,概念性表征对前反映表达的控制,理性的逻辑一致性对理智的‘他者’的控制。它是逻辑、概念、形式、理论思辨作用和符号的领域……相比之下,喻形性(喻形是视觉图像的基本元素。引者注)是把不透明性(晦涩难解)注入话语领域。它反对语言学意义的妄自尊大,把不可同化的异质性引入被公认的同质话语……”[2]从利奥塔的表述中,我们不妨这样来理解语言与图像之间的关系:如果说语言是理性的、抽象的、整体统一的,那么图像就是感性的、形象的、个体差异的;如果说语言需要逻辑思辨才能理解,那么图像只要直接体验即可感受。因此,相对于抽象枯燥的文字,图像更具亲和力与可读性。

第二,传播媒介的差异。在语言文化中,“语言文字”作为传播媒介,表现方式相对单一。以小说为例,作家通过语言营造一个审美的世界,读者则借助头脑的想象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将语言转化成形象的内容,从而领会文本内涵。这是一种抽象地把握世界的方式,读者的生活阅历和教育程度对小说文本的理解有极大的制约作用。在视觉文化中,图像作为传播媒介,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涵盖了影像、画面、事件等一切传统阅读的东西。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视觉文化的传播载体越来越多样化,表现力也进一步加强。博客、电子小说、播客、微博……如今的阅读已不仅仅是读书,更是读图。相对于语言文化的阅读,视觉文化的观看是一种直观地把握世界的方式。比如,电影就是借助声、像、画等新媒体元素将体验者带入一个更加形象逼真的世界。

第三,审美方式的差异。在传统的阅读活动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有距离的观照和欣赏,也就是传统美学所说的“静观”。审美主体必须不断思考、领会并达到主客体的交融,才能参透作品的意境,而审美主体一旦与审美对象发生情感共鸣,就会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审美效果。而视觉文化则相反,图像既是媒介又是最终目的,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消失了,主体直接进入对象并成为对象的一部分。在强大的影像流面前,人们根本来不及细细体味、沉思就被裹挟其中,仅仅陶醉于视觉盛宴带来的心灵震撼与感官刺激,恰如我们在观影时的身临其境、一嘘三叹。这也正是视觉冲击所带来的浅阅读现象风靡一时的原因之一。

两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视觉文化目前之所以风生水起、风头正健,正在于它的文化亲和力和文化民主性。首先,与语言文化相比,视觉文化是一种更具艺术活力的文化。视觉文化非常强调视、听等感官欲望的开发与满足,因而它拉近了文学、艺术与人的本能欲望之间的距离,表现出对人的原欲的尊重与认同。与语言文化因理性而导致的压抑、专制相比,视觉文化保持了艺术的鲜活与灵动,从而更具文化亲和力。其次,视觉文化是一种更具开放性、民主性的文化。语言文化是精英知识分子的特权文化,对于那些目不识丁的人来说,语言文化即使再美也如海市蜃楼,遥不可及。视觉文化没有任何文化区隔,只要能看、能听就能体验它。它的通俗易懂,使得普通民众都能参与这一文化形式并享受它所带来的视听震撼效果。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视觉文化受到热捧,语言文化则遭受冷遇,越来越边缘化、圈子化。那么,视觉文化与语言文化是互相排斥、对立的吗?文化的“视觉转向”是否只强调图像而排斥语言因素呢?

笔者认为,视觉文化与语言文化的关系并非相生相克,而是相辅相成、互相借力的。从美学的角度来说,文字和图像各具特色,图像以其具体性和直观性见长,文字以其抽象性和联想性著称,它们各具所长,具备互为借鉴的基础。理想的图文关系应该是图文并茂、珠联璧合,在言尽之处“立象以尽意”,弥补语言的有限性;在象穷之际立言以深思,拓展图像的表意空间。也就是说,加入视觉元素,可以弥补语言文化的沉闷、压抑,使其更加活泼,更具可读性;融入语言思维,可以弥补视觉文化的简单、浅表,使其更加深厚,更具人文性。从实践的层面来看,视觉文化与语言文化的相互借鉴、互为借力已不是理论的假设,而已成为既定事实并显峥嵘之势。比如:图文书占据图书市场的半壁江山,成为阅读的新宠;文学名著被改编成影视剧热播并借此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和覆盖面;小说中的“电影化想象”、“动漫化叙事”现象越来越多;影视文学、摄影文学、动漫文学、网络文学、手机短信文学等新的文学样式不断浮现……

另外,视觉文化要发展壮大不仅不能抛弃语言文化,相反还必须以语言文化为根基,否则就会流于浅表化、快餐化。实际上,“看”作为视觉文化的核心,不是一个机械地接受刺激的被动过程,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提出的“视觉思维”概念对我们理解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通过大量科学实验证明:视觉并非纯感性的经验形式,也有选择、抽象、概括的过程,也是一种思维活动。他提出了“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3]5,56的重要思想。因此,武断地将视觉文化与语言文化对立起来并彻底划清界限是不可取的。

不过,在消费社会和商业经济的语境下,视觉文化的极度膨胀使图像挤压乃至抛弃了语言,出现了一些不良的文化偏向,从而造成了出版、银屏等文化传播行业不同程度的视觉污染。比如:胡乱拼图、盲目插图的劣质图文书的出现,过分强调视觉冲击力和“眼球经济”,抛弃语言深度模式的奇观电影(视觉大片)以及“趋影视体”创作的出现。与此同时,纯文学的审美意义开始削弱:作家的创作自由受到资本逻辑、市场逻辑和消费价值的严重制约,文本的超越价值和批判价值日渐稀薄。比如:世纪之交出现的“色情写作”、“小资写作”、“美女文学”等因过分强调感官体验或消费逻辑,而缺乏深度追求和精神超越,呈现出浅薄、媚俗的一面。上述种种,都是与真正的视觉文化精神背道而驰的。

必须强调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策略,视觉文化一方面是对过分强调语言的理性思维、忽视图像的感性思维的反拨,另一方面又是在语言与图像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发扬图像文化的优势而弥补语言文化的不足。在未来的文化发展中,视觉文化还需进一步地规范、提升,并与语言文化达成互相调适、互为借鉴的友好关系,才能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审美空间和格局。

参考文献:

[1]尼古拉斯・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文化研究(第3辑)[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89.

[3]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审美直觉心理学[M].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作者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9篇

人都是需要肯定的,使用俚语的过程就是认同的过程,这样的语言形式更容易被接受。第三,英语俚语反映的是一种对社会的态度和自身的文化素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普遍存在的,这就会出现对社会不满的人,对社会现实和不平等充满了厌恶,在他们的言语中就体现了这种情绪,这些都是俚语的表现形式。对于一般的人来说,也可以使用这些俚语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态度,逐渐地这种语形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在社会中被广泛地使用,促进了俚语的发展。同时,由于俚语的形式非常多,对于不同的人所使用的俚语也有所不同,使用者的教育程度也决定了俚语的格调。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文化素质就越高,所使用的俚语形式也多是褒义的。在文化素养较高的人包括大学生中,很难找到极其低俗的用语和不规则的表达法。第四,俚语这种语言表达形式是时展的产物。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这也促进了俚语的发展。经济科技的发展、新事物的产生必然要有相应的语言来描述,而规范性的语言很难对这些新事物进行定义。在这样的环境下,表达形式丰富多彩的俚语就发展了起来,对新事物进行完美的概括,表达出新事物的特点。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英语俚语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计算机用语、体育用语、校园用语也出现了俚语的形式。经过不断的发展,俚语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已经在特殊群体和普通公众中广泛使用,甚至在社会上层人士中也广为流行。

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体现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俚语是英语语言的一种特殊形态,它的产生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因此,英语俚语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性。第一,英语俚语产生发展的原因分析。英语俚语是一种语言形式,其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我们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分析英语俚语产生发展的原因。(1)英语俚语形式多样,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英语俚语的一大特点就是表达形式多样,这就符合了不同人群的语言需求,通过俚语的使用,不同的人群可以表达他们特有的价值标准、技术、态度及其个人思想感情。这就为不同人群表达思想感情提供了便利,其产生和发展就不难解释了。(2)社会经济的发展,英语俚语逐渐向主流文化渗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用俚语的亚文化群有了一定的发展,群成员内部的交流逐渐向外扩散,就导致了俚语在社会大众中不断地传播。英语俚语以简洁的方式、形象的表达,逐渐地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逐步地发展起来。英语俚语这种个人创造的语言形式渐渐地渗透到主流文化中,可以说这是英语语言文化的重大进步。(3)英语俚语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为俚语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俚语的进一步传播。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各种新事物不断地出现,传统的规范性语言不能对这些新事物进行界定。在这样的环境下,俚语以形象的、简单的语言补充了规范性语言的空白,推动了英语语言的发展,英语俚语的产生发展就是一种必然趋势。第二,英语俚语的社会文化性分析。英语俚语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下产生的,是时代的产物,就必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发挥着一定的社会功能。(1)俚语促进了沟通交流,可以营造良好的氛围。与人的交往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很多人不能实现交往的目的。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有着一定的开放性,在使用中不用顾忌太多,这样就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加强相互的了解,从而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例如,老师在提问时,可以说comealong,myboy,cheerup,thereisabsolutelynothingtoworryabout.这样的提问即使学生回答不上老师的提问,也不会感到尴尬。这样的提问方式既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目的又维护了学生的尊严。同样,俚语的表达方式也可以用在与陌生人的交谈中,俚语的表达方式可以让对方感到话语中的友善,就能够打破僵局,进行有效的沟通。(2)俚语的使用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每个人生活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在相同的环境下,使用俚语就能够加深双方的关系,因为在社会群体、行业集团的成员之间使用集团内具有代表性的俚语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令他们感觉自己和其他成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就会产生一种安全感,精神容易放松,并能创建和谐的关系。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俚语沟通就是在表达一种友善,说明我很了解你们,我们虽然环境不同,但是也能建立友好的关系。(3)俚语的使用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俚语作为语言的特殊形式,有着多种的表达方式,虽然俚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大众性的语言形式,但是通过俚语的使用也能确定说话人的身份地位。不同群体间的俚语表达是不同的,通过俚语的内容就能猜出说话人的身份。在军队呆过的人说话时就容易说出军队俚语,这是多年军队生活留下的习惯。学生的语言也有着自己的特点,表现出一种青春活力,带着明显的学生标志。例如:apple-polish(拍马屁奉承)、lady-killer(帅哥)等。同时,俚语的使用也可以体现说话人的地位。在英语俚语中有很多的词语有着一定的阶级性,通过他的言行举止就能够知道在社会中有着怎么样的地位,不同地位的人在讲俚语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状态也会不同。因此很容易从说话人的言行举止判断出对方的身份地位。例如,oldsport(老兄)这样的词语在上层社会就很难看到,像这样的词语有很多,这也是英语俚语大量的表达形式的体现。研究俚语就要结合这种语言形式的语言环境,在语言环境下真正地了解俚语的社会特征。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俚语是一种被英语国家广泛应用的语言形式,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保持一种密切的关系,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手段。但是我们要注意一点,英语俚语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这与俚语社会功能的发挥与社会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使用这种语言形式时要注意场合,如果不注重场合地任意使用,就容易产生误解或是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我们必须加深对俚语这种语言形式的认识,不断地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俚语的功能,增进国际间的交流,进行跨国文化交流。同时,对英语俚语的研究也可以帮助探索国外非规范性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进而加深对英语语言文化和社会结构的认识。

作者:李军 单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茶;文化;饮茶方式

提起茶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但是若要细问很多人只能含糊其辞,而不知茶的真谛。在中国的历史上很早就开始记录饮茶,现在也无从查起在哪个年代古人开始研究茶的。但是大概的时间历史确有记载,并且可以找到证据显示,世界上很多地方的茶是从中国引进的,很多人也都认为茶是中国人首先创造出来的,他们的种茶技术以及饮茶方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出。如今茶已经被世界各地的人们当做饮品饮用,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饮用中,茶的韵味、茶的香气、茶的语言符号互相交流,实现了中国特有的文化互溶。这也就从物质上的交流上升到精神上的交流,使得茶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一种文化。

1茶的起源

关于茶最早起源是唐代的诗人陆羽,他在《茶经》中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文化中,很多农业、植物、药草等等的起源都会追溯到神农氏,茶也不例外。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神农在野外采药时,用锅烧水,此时正好有几片树叶落进锅里,等水开了,神农发现这烧好的水,色泽稍微发黄,喝了以后可以生津止渴,并且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这在记载上是关于茶的最早记录,也是茶时代的开始。茶在最早的记录上,也并不是饮品,有的学者认为药品说最为成立。在《神农本草经》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慢慢演变成一种饮品。随着时代的进步,茶学不再单独作为一门学科,而是和植物学逐步融合,在对茶的研究上也涉及到了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因素,在茶树原产地上研究者更是做了极为细致的分析,从而得出论证,这样就充分证明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发源中心。在中国,茶树的大规模种植是在云南、贵州和四川这些地区,茶树也是当地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从植物学上分析去看,很多茶树在西南地区的集中,就证明了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发源区。茶树在当地发展中有着悠长的历史,茶也是在不断地变化中前进。因此,如果最是原始的茶树聚集在一起生长着,这可以说明这里是茶树的原产聚集地。在西南的云贵高原上有着大量的野生茶树,这些茶树的形态特征和古老的茶树极为的相似,也证明了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是茶树原产地。

2茶语言的表现

关于茶在古书上的记载,最早是《尔雅》,茶又叫槚或苦茶,在当时茶还不是最为盛行的饮品,但是,品茶慢慢融进当时人们的生活里,并且体会茶色,茶香。在《金陵琐事》说:“凡茶叶肥厚的,味道很甜但不香;茶叶瘦小的显苦涩,而苦的则香。”《茶经》也说:“啜苦咽甘,茶也。”在喝茶时要讲究茶的饮用搭配,苦茶则苦,但在细品中能感受茶带来的香甜,喝茶就要咽,如果不重视喝茶的方式也会尝不到茶的味道。继而茶从单单只是一种饮品,慢慢的发展到一种人生的体会,或是文人骚客对生活的感悟。水是茶的承载者,茶是水补充者,茶能让水变的超乎本身所拥有的价值。明代《茶疏》说:“水为茶母。”茶再好,也离不开水。好水沏好茶,好茶需好水。用不同的水泡出来的茶也是不一样味道的,泉水甘甜、河水清澈、井水清冽。在古代,人们常说,最好的水冲中品的茶,泡出来的茶也会成好茶;如果是用只有中品的水来泡一包好茶,那么茶水也只是中等的了。“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亦醉人。”茶汲取自然的精华,在用用水冲泡时就会散发出它独有的灵气,巧妙的自然之水便会把它变成幽香之水,可以让人们品尝到自然馈赠。由此可见,古人沏茶不仅是当做一种简单的饮品,而是从本质上重视茶的饮用材料和方式。想要找一包好茶,必须追溯到它的生长环境,大多数来自深山幽谷、或是在高山缭绕的云雾间,每日受雨露的滋润,远离尘埃飞扬的城市群。从古到今都有着这样的说法“深山幽水出名茶”、“山秀水美茶香”。好的茶叶是泡茶的基本要求,在采摘时也是有着特有的方法,采茶的最佳时间是清晨。不管是在采茶还是制茶的过程中,要是手上出汗,或是没有洗澡以及有什么皮肤疾病都会影响茶的质量,制茶中要求环境的清洁,器皿干净,才能造出好茶来。好茶品质清高、纯洁无瑕、一尘不染,“从来佳茗似佳人”(坡语)。对好茶的追求就像对人品的追求,古人们都想采用最好的方式去追求茶的完美。随着饮茶风气的形成,在一些地方开始盛行茶铺、茶馆之类,但是这类的饮茶方式大多是为了过往行人歇脚解渴的去处。四五成群的行人路过茶馆之类的地方都会聚集在一起,进行信息的交流,这种的简单的交流方式也促进信息的传播。茶语言在这些人中不断地提炼、传播,在文人骚客前对饮成章,使得茶语言得以传承,逐步形成饮茶方式上专有的文化,茶文化。

3茶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饮茶的风气形成,便会促进饮茶文化的萌发,各种民间故事,民间传说都不断地与茶有了联系。比如说在安溪,那里盛产铁观音,有着很长的种茶历史,在唐朝时就有茶叶不断地从这里运出。安溪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有天然优越的气候条件,温润的气候对茶树的生长非常有利,因为自然的优势,这里盛产的茶叶非常有名,比如本山、黄旦、大叶乌龙、梅占等。因此,安溪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称。铁观音原产安溪县西坪镇,可以说历史悠久,这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造就茶文化提供了一个基础。提到铁观音品种的由来,还得从明朝年间说起。相传安溪西坪上尧茶农魏饮对茶很有研究,他每天早上和晚上泡三杯茶供奉观音菩萨,十年从没有间断过,由此可见此人非常的有诚心。有一天夜里做梦,魏饮梦见在山上有一株透发兰花香味的茶树,正打算采摘时,被屋外大风天气惊醒。第二天,天色湛蓝,魏在去山里砍柴的路上,果然发现了一株与梦中一模一样的茶树。魏赶紧采下来一些树叶,并带回了家中,在经过精心制作之后,茶味甘醇鲜爽,饮用后使人精神振奋。魏认为这是所有茶中最好的品种,后来他干脆就把这株茶挖回家进行种植。几年之后,茶树长得枝叶茂盛。铁观音名字就是这样的传开了,从此铁观音就名扬天下。铁观音香气浓郁持久,音韵明显,带有兰花香或者生花生仁味,后人毫不夸张地说,铁观音泡七次还有茶香。在茶文化的传承上,大红袍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当地流传的故事可以看出,人们对这种茗茶的喜爱。大红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可以说品质非常优异。在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人们茶说这每座山都有不同种类的茶树,这大红袍、肉桂、名枞、奇种是属于岩茶系列,但是大红袍又是五大名枞之首,又单归一个系列。关于大红袍美名的由来,就有很多种说法,相传古代有一位皇后生病,经过多少有名的太医医治仍然没有好转,于是皇帝便拍亲信到民间寻找民间秘方,这位亲信在途经一座深山时,途中遇一位老汉正在遭猛虎追击,这位亲信救下了这位老汉。并告诉老汉来此山的目的,为报答救命之恩,陪这位亲信直往武夷山,采下茶树叶子,回宫后,将采来的茶叶煮好之后给皇后喝下,皇后的病情日渐有所好转,几天之后,病竟然好了,皇帝大悦,下了两道圣旨:一道是赐大红袍一件,为茶树御寒。自此,武夷山的老百姓就把这三株茶树称为大红袍。另外还有江南龙井茶的传说,也颇具神话色彩,清代的时候,乾隆皇帝有一次来到江南巡视,在龙井村附近的狮子峰下胡公庙休息。庙里的和尚知道乾隆精通茶艺就端上当地的名茶,从品相上看那茶有赏心悦目,品尝过后甘醇爽口,乾隆便对此茶赞不绝口。于是,乾隆召见和尚,问道这是什么茶,哪里采摘,和尚说:此茶是小庙的独有的茶树上采摘的。乾隆对这个茶树就更加好奇了,是怎样的茶树能产这么好的茶叶呢,在和尚的带领下乾隆来到茶树前,看到那茶树前碧绿如墨,整整十八棵沿山形排列,树形长势强劲有力。此时乾隆龙心大悦。就命名此茶为龙井,山名狮峰。为了能够每日尝到这龙井的茶香,乾隆当场封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为“御茶”。从此,龙井茶名声远扬。从这些妙趣横生的民间故事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茶的喜爱,不仅仅用故事将他们流传下来,还赋予他们各种神话色彩。这都在折射着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播茶文化。在茶文化的传播中不论以何种语言形式传播,都和茶文化的形成息息相关,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色,但是饮茶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饮品,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着,茶是君子象征,古语“茶可修心”、“茶可清心”,在品茶时,人们就像再跟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智者在谈话,同时也对饮茶者有陶冶情操的作用。此外,不得不提的是茶除了是饮品外,还有一定药效。医学上认为,茶具有利尿、助消化、除内毒、解疲劳、防衰老等多种效果,因此又被人称为“万能药”,在民间茶作为药材使用更为普遍,有俗语曰“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所以茶一直以来被很多人认为是养生的一种必备佳品。

4结语

中国的茶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在传播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时,中国的茶文化又换发出一种新的力量,形成新的饮茶文化。现如今,饮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们在悠闲的时光里喝茶,在忙里偷闲喝点茶,不论何时,已经把深沉的中国文化附着在饮茶上,使得饮茶文化的内涵得到了丰富。这样人们在饮茶时,提高自己的修养,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包大明,任天飞.中国茶文化历史漫谈[J].兰台世界.2013(28).

[2]方梦之主编.译学辞典[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梁晓宇.中国茶文化的特征[J].乌蒙论坛.2014(02).

[4]包惠南,包昂编著.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外文出版社,2004.

上一篇:无功功率范文 下一篇:化学课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