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现象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6:02

语言文化现象

语言文化现象篇1

关键词:间接言语现象 跨文化 差异性 共性

一、问题提出

当人们在交际当中说出一句话时,除了用语言本身进行表达,同时他们也在用行动进行表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口语交际的最小单位不仅包括语言本身,还包括了一些言语外的行为表现,比如请求和致谢。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众多的学者们才开始研究言语行为,然后逐渐注意到间接言语现象。

间接言语现象在中英跨文化交际中是一把双刃剑。长久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式,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语言交际是间接和含蓄的,而西方则是直接和外放的。事实上间接言语现象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存在于每一个文化和每一种语言中。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间接言语现象也承载了大量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即它也有巨大的跨文化差异性。

二、中英间接言语现象的共性

在汉语和英语中有一些间接性的语言表达,它们语言构成形相似,表达的言外行为也相同,包括规约性间接言语现象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现象。

(一)规约性间接言语现象

1. 迂回语

Brown和Levinson(1987)提出规约的过程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迂回”的推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A可以由B推测出,那么在表达A的时候,人们往往使用B来进行缓和表达,B就被人们是A 的一种迂回语。通常用于表达此种用法的语言结构有:疑问句、祈使句、代词复数、以及其它任何一种无语境歧义但是却有言外意的短语和句子。而所有这些语言结构都能在汉语中找到对应。例如:(1)E: May I stop to eat some food? C: 我可以停下吃点东西吗?(2)E: You wouldn''t mind my singing here, would you? C: 我在这唱歌你们不介意吧?(3)E: I''d like you to move the table for me. C: 我想请你帮我挪一下桌子。

2. 委婉语

委婉语同迂回语,也从属间接言语现象。人们在表达一些具有攻击性或不太好听的话时,往往采用委婉语进行替代。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一些传统的表达方式:用不具攻击性的词来替代禁语;用词美化表达,减少交际中的不愉快。比如:在英语中,“fall asleep” 是 “die” 的委婉语,相应的在汉语中,“安息”代替“死”;在英语中“sanitation engineer” 是“garbage collector”的委婉语,汉语中用“环卫工人” 或者 “保洁员”代替“扫大街的”或者 “掏粪工”;在英语中,“laid-off” 是 “unemployed” 的委婉语,相应的在汉语中,“下岗”代替“失业”。

(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现象

非规约性间接言语现象是指在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一些由语境决定其间接语义的语言表达。比如,当一位英语说话者说出“He is now involuntarily leisured”,中国的聆听者将其翻译为“他现在在家待着”,在此种语境下,他们都知道间接语义是“他下岗了”。非规约性间接言语现象的典型表现是同义反复和反讽。在使用同义反复时,两个说话人之间应该有相通的已知知识、同样的常识和相同的文化背景。在此种情况下,尽管说话人表达的话语表面上看并没有清楚的告知性信息,但是听话人仍然可以正确理解其话语的含义。比如:E: Women will be women. C:女人就是女人。另外在使用反讽时,说话人本来想表达批评或者抱怨的话语意思,但是却说了与之相反的话。例如:A: Aha, he is an advanced worker indeed. See, he sneaks away again! (哼,还全厂的先进呢,没到下班时间就走了。)B: Ha, he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everything.(人家这也是一种带头作用嘛。)

三、中英间接言语现象的差异性

由于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并且语言中的言外行为也受到语言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在交际过程中,说话者为了表达礼貌常常不得不使用间接言语,所以中英间接言语现象注定存在差异。

(一)文化习惯影响间接言语现象的差异性

文化习惯的多样性影响着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间接言语的使用。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言语交际是间接和含蓄的,而英国则是直接和外放的。在英语文化背景下,说话者常常是为了平衡和听话者之间的消耗和受益这种关系而采取间接言语进行交流;在汉语的文化背景下,说话者则采取贬低自己、尊重他人来达到顺利交际的目的。比如在英国,通常人们会对一个建议或者一个邀请说出“Yes”或者“No”来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而在中国,当邀请者提出邀请后,被邀请者通常在第一时间会拒绝邀请,等到邀请者再二甚至再三的邀请后,被邀请者才会接受邀请或者最后拒绝邀请。

下面举例说明:

1. 首先是两个英国人的交谈,A邀请B吃饭:

A: Would you like to have dinner with me? B: Oh, I''d love to.

上述对话中,A虽然用了迂回的表达方式(would you like to…),但是由于文化习惯的影响,B直接表达出了他自己的真实意愿,那就是“Yes”——爽快接受。

2.下面是发生在一位中国的准婆婆和准媳妇之间的对话。准婆婆想要邀请准媳妇去家里吃饭。A:明天来吃饭啊。B:不来了,太麻烦您了。A:麻烦什么呀?菜是现成的。B:那也得烧呀。A:你不来我们也得吃饭。一定来啊,不来我可生气啦。B:好吧,就随便一点。上述对话中,媳妇前两次客气地拒绝;而婆婆三次邀请,表达诚意;最后媳妇接受邀请,也表现出懂事和谦虚。

(二)语境提示影响间接言语现象的差异性

在口语交际中,人们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通常不是字面意思,而常常隐藏在字面意义之下,而有时隐藏得太深以致于必须要根据在此语境之中的上下文提示才能够推敲出来。语境提示指的是那些可以帮助说话者明晰或者引导听话者去理解自己所表达的言语当中的真正含义,它包括一些口头语言的、副语言的以及非语言的提示。简单一点的说,语境提示就是指的那些说话者和听话者已有的文化背景、共同的已知知识和他们相似的经历。下面举例说明:A:那块烤肉究竟去哪里了?B:这只狗看上去很高兴。很显然A正在对烤肉的去处进行发问,B没有直接回答烤肉去哪里了反而用陈述句描述了一只狗现在的状态。咋一看觉得两句话牛头不对马嘴,答非所问,但实际上从语境提示来分析,B这样的回答是基于他们两人共有的知识和经历:狗爱吃肉——狗吃了肉很高兴。所以尽管B看上去根本没有回答A的问题,实际上A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答:烤肉被狗吃掉了。

(三)中英间接言语现象的差异性成因

价值观是我们行动的基础,它引领着我们的行为,帮助我们区分对与错。价值观体系往往又受文化环境的影响,所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它决定人们交际行为有所不同。那么在中英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影响中国和英国的间接言语现象的背后原因,也就是中英两国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又分别是怎样的呢——那就是以集体主义为中心的中式文化价值观和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英式文化价值观。

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一般被认为是以集体主义为中心的一种文化价值观。在这种文化价值观里,个人就被定义为了与他人相关的个人,所以日常生活中,个人常常会秉承一种和谐的观念。由此在我们讨论的言语交际中,争论式的、直面式的言语表达就会被避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谦虚和含蓄的表达方式。

而英式的文化价值观恰恰相反,他们把个人看成是独立和完整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个人的自主性和隐私是他们十分看重的。所以在言语交际中也是如此,面对邀请、表扬、建议、致谢、致歉等他们会直接的说出心中感受。

四、结语

正确理解和掌握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能让我们相互包容,然后更好地学习对方的语言,轻松自如地进行交际,本文从中英两种文化背景下的间接言语现象的共性及差异性进行了讨论和举例,并且简要分析了这种差异性背后的原因,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广大的语言学习者有所启发和帮助,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Brown, P.&S. Levinson,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Gu, Yueguo,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0, 4.

[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4]唐德根.跨文化交际学[M].长沙: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

语言文化现象篇2

关键词:语言 物化 《金锁记》

文学创作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且,常常是高雅的心理活动。作家提炼或升华生活,人类世俗的物质生活因而成为审美对象。但有的作家似乎更愿意展示、渲染生活中的丑,至少在他们看来创作就是还原生活,所以,写作就是描摹现实世界,不管其美或丑。张爱玲就是这样的作家。

下面是张爱玲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一段话:

(1)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红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这一段话解构了大多数文学作品极力渲染的美好爱情,当然,这也跟小说的内容有关,它聚焦于一个世故男人的男女关系。从修辞上看,“红玫瑰”在得到的时候是“蚊子血”,未得到的时候是“朱砂痣”。“白玫瑰”则分别对应为“明月光”与“饭粘子”。总体而言,这几个喻体都比较世俗,甚至俗到恶心,最高雅的是“明月光”,但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高雅沦落为低俗,精神化为生活中具体的俗物,这就是张爱玲文学语言特有的物化现象。

我们暂且不论小说为什么贬抑爱情,探讨小说在语言上如何物化精神世界。事实上,这只是一例,最有张爱玲特点、最有说服力的小说当推《金锁记》。《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语言的物化现象也堪为典型。

《金锁记》讲述了女人曹七巧在金钱、之间的搏斗。综观小说全文,曹七巧始终是一个物化女人。她出生于小商人家庭,深懂钱的好处;因钱与人交易,她来到姜公馆,套上金钱枷锁;她迷恋更沉湎于金钱,她的内心有一个跷跷板,无论偏向哪一方,她的喜怒哀乐莫不与物关联。可以说,曹七巧是一个物质化的女人。她是张爱玲小说系列物化女人,如“白流苏、淳于敦凤、霓喜、梁太太”中的一个,更是最有深度、最鲜活的一个。曹七巧的物化可以从多方面解读,小说语言就是一个不错的角度。就目前的研究现状看,还没有人专门讨论该问题。后文试举数例分析语言物化与人物塑造上的关系。

(2)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是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

这是小说开头的一段话,连用了两个比喻,月亮是湿晕、是泪珠,这忧伤的诗意,似乎是七巧悲剧命运的暗示,也为下文的叙述基调做了铺垫。修饰语“陈旧而迷糊”使小说有一种往事依稀的感觉。后文对七巧的一生做了回顾,那个泼辣、放肆、刁蛮、阴毒但又十分可怜的七巧已化为尘土。“铜钱大”不仅指明月亮的大小,还指向月亮的颜色;而铜钱则似乎对应小说名“金锁记”。因此,小说的起始也算俗中有雅,这反映出张爱玲遣词造句十分用心。

且看七巧的正式上场:

(3)那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了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香滚……

对七巧衣饰的描写真是花了一番功夫:一是色彩词汇精当,二是色彩前都有具体的物。这些“物”通常是世俗生活中常见的,如“银、葱、雪”等。其次,这种写法符合人物特点。物修饰颜色,颜色修饰七巧的衣服,衣服是七巧的门面。七巧的打扮吻合她的个性,她穿着高档但精干,不肯输给别人。在她所处的物化环境里,她会为个人的物欲与别人、自己斗狠争勇。

七巧是人生的失败者,除了钱财,她所得甚少。强势的七巧从来就不认输,她一直在复仇。战场在家里,女儿、媳妇、儿子都是她任意攻击的对象,就她的能力,她也只能在晚辈头上撒泼。儿女们的幸福是眼里的沙子,她容不下。在这个封建家长的桎梏之下,晚辈的未来就是没有光的所在。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成人的儿女先天缺钙,他们没有青春光鲜的面庞,没有旺盛的生命活力。

(4)她再年青些也不过是一棵较嫩的雪里红——盐腌过的。

这句话描述的是七巧的女儿长安,应该是20岁左右的长安。正是青春好年华的长安,再嫩也是“腌过的雪里红”。这个比喻是张爱玲式的。尘世中必需的生活俗物总是最先进入她的视界,经过大脑发酵,一个鲜活精当的比喻句诞生。将妙龄女子比作腌过的雪里红,这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但用来形容长安,这个比喻却再恰当不过了。在新旧过渡的时代,少女长安也曾上过学,好学上进,但在七巧的粗涉下,这棵幼苗彻底放弃向上、向外拓展的愿望。她的生命激情与活力被七巧,她似乎不是一个活物,而是腌过的雪里红。作为生命,她生犹如死,所以,在生命的长河中长安没有未来。

媳妇芝寿则被七巧扼杀了。先看新婚之日七巧给芝寿的下马威。新人进门,难免被人评头论足,芝寿嘴唇厚,对应了“嘴唇厚强”的民间说法。当有人把这一点拿出来说事时,七巧有一顿臭骂:

(5)还说呢!你新嫂子这两片嘴唇,切切倒有一大碟子!

虽然七巧的人性被扭曲,但她的本性尚在,她护犊,对别人的孩子她极尽民间刁钻泼妇的刻薄、阴毒。芝寿算是坠入了苦海,她就像一个没有所指的语词,她的内涵悉被七巧抽取,她是一个无声的悲剧。芝寿很快就郁闷死了。

(6)芝寿直挺挺躺在床上,搁在肋骨上的两只手蜷曲着像宰了的鸡的脚爪。

张爱玲喜欢世俗化的比喻,但这个比喻未降格,不存在精神现象的贬抑,反而很贴切。芝寿的手像宰了的鸡脚爪:一是明示她就是挨宰的,二是暗示芝寿快死了,三是说明她在家里很郁闷地活着,所以丑怪。

在小说结尾,七巧物化为金与玉。叙述者先是评价临死之前的七巧,指出她戴着黄金枷锁害人性命。其二,小说将镜头对准了七巧手腕上的玉镯子。这里运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先后被叠加在一起的画面有:躺在床上骨瘦如柴的七巧将腕上的镯子推到腋下;年青时有滚圆的胳膊;婚后手腕上的镯子只能塞进洋手帕;做姑娘时七巧露出雪白的手腕上街买菜;喜欢她的小伙子朝禄、丁玉根、张少泉等。“玉”对应七巧的,年青时她手腕、胳膊雪白、滚圆,玉镯子戴在腕上,有众多的追求者;临死前,玉镯子毫无意义地套在瘦骨嶙峋的手上。从表面看,金与玉,是滚滚红尘中人的最爱,从实质看,七巧一直挣扎在金与玉之间。七巧的物欲与分别化作金锁与玉镯,这既是对人物的极佳概括,也是一种语言物化现象,也只有物化为金锁、玉镯,语言才能准确地评述七巧。

综上,《金锁记》语言的物化有下列几种情形:一是物化语言吻合描述对象——俗人、俗物、俗事,如七巧骂芝寿的语句和小说结尾对七巧生命的暗示性概述;二是受害者形象仿若俗物,如活着的长安恰似腌渍过的雪里红,生命的鲜活被七巧抽取殆尽;三是雅中有俗,如小说的开头似乎很诗意,而且,将七巧悲凄的生命也诗意化了,但“铜钱大”“红黄”等形象与颜色词汇使读者联想到钱财。这些都反映出语言物化在《金锁记》里是一种普遍现象,它形成了特点,是张爱玲小说风格的有机构成要素。

物化语言自身的内涵昭示了小说的世俗化倾向。金、玉、银、铜钱等隐藏着世俗女子七巧的物欲与,它们的在场就是物化女性的自我展示,甚至包括内在隐秘欲望的搏斗也展露无余。因此,从语言角度看,通俗是《金锁记》的风格,推而广之,这也是张爱玲小说的风格。

除了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语言物化现象主要事关作家本人的一种价值取向。张爱玲是一个作家,但她是一个世俗的市民作家。张爱玲在《童言无忌》中坦承:“一学会了拜金主义这名词,我就坚持我是拜金主义者。”按道理说,她出身名门,父母都貌似清高,不至于拜金。但是,因为张爱玲成长于上海消费主义环境中,再加上张成人后必须自食其力,拜金对她而言是早晚的事情。在现代作家中,张爱玲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堂而皇之地向世人宣称自己拜金,这对从事精神生产且依然背负儒家人格的中国作家来说,是革命性的宣言。显然,张反拨了儒家价值观,她的观念确立在上海消费文化环境中,是一种新型市民价值观,是拜物的价值观。拜物是语言物化的前提,如果作家志存高远并畅谈阳春白雪,语言就是雅化而非物化了。张爱玲为上海市民讲述俗人俗事,七巧一类人物最符合市民文学消费需求,物化语言最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张爱玲的物化语言有一种独特的俗趣。从切实懂得物质对生活的重要到深入地领会世俗生活乐趣,这是轻而易举的一步,张爱玲做到了。张曾说:“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张爱玲是一个融入了都市的市民,都市繁华在她的血液里流淌。因此,张爱玲笔下的世俗生活有滋有味,如《童言无忌》《公寓生活记趣》对吃食的描述,这种趣味全然不同于周作人《故乡的野菜》的淡雅。张沉湎于吃食的俗趣在小说中屡见不鲜,如“雪里红、鸡爪、厚嘴唇切下有一大碟子”等。张的语言状俗物之鲜活,在现代堪称一绝,这皆源于张癖好俗物以及能得俗物之乐趣。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2011年高校科研项目成果,项目名称:金钱意识与张爱玲的文学世界,编号:Y201119839。)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散文[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语言文化现象篇3

关键词:有声语言;文化现象;魂的再塑;乔臻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0-0125-05

外语片在20世纪初进入国内,最早以原声影片形式出现,由于语言障碍未被大众广泛接受。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引进苏联及东欧电影,70年代后引进欧美等世界各国电影,经翻译汉语配音逐渐进入国内影院并为国内观众所接受。国外影片作为经过汉语有声配音而成的译制片,这一新的艺术形式给20世纪后期国内单一的电影文化形式注入了新鲜血液,我国电影译制业因此逐步繁荣开来并造就了一批优秀的配音艺术家,如邱岳峰、毕克、尚华、曹雷、乔臻、丁建华、刘广宁,等等。各位配音艺术家对有声语言艺术的创造性语言运用,使得电影这一视觉艺术注入了对“听觉”的关注,造就了汉语译制片的独特艺术魅力,促使观众在视觉感知中提高了听觉艺术修养。其中,乔臻以其天赋般的音域和独特的声音,运用汉语口语为一系列外语片人物形象配音,重新塑造人物个性的语言艺术创造,为观众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形象。这样的创造,即对原声电影的审美探索成为那个时代汉语配音的一个文化标志。更确切地说,用汉语重塑外语片人物形象,是对语言极富想象力的使用,是一种使观众直观地接受外国电影的新的艺术形式。它运用有声语言艺术化地融合中外两种语言,突破文化冲突,重构声音审美维度,再塑电影人物个性并实现审美超越的艺术创造,使有声语言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归结下来,核心之处是对外国电影人物进行了魂的再塑。

一、经典的重塑:才子佳人电影的审美造型

才子佳人类型电影是中国观众最喜爱的电影模式之一。乔臻最早成功地塑造了外国电影中这一类型的代表性人物,如美国电影《魂断蓝桥》里的罗伊和墨西哥电影《叶塞尼亚》里的奥斯瓦尔多。这类电影人物,往往是容貌俊朗漂亮,遇事果断有力,为人沉稳可靠,具有时代人文精神,敢于冲破世俗陈腐观念,勇于大胆追求爱情的理想男性形象,因而对中国观众极具吸引力。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当中国经历了在“”时期对人性的普遍压抑时,这些角色如一道道火光点亮了整整一代年轻人的心灵之窗,不仅使观众通过听觉更好地理解了异域文化里的人物,而且还通过听觉沟通视觉,让观众进入到丰富的自我感知的精神世界(电影世界)之中。这种文化效应正是基于乔臻独特的音色和对角色的细腻把握,使有声语言的美感形态与人物塑造实现有机结合,从而将这一类型人物烘托至完美境界的结果。这种艺术创造在推动汉语配音影片彰显人文精神的同时又积极融入了汉文化因素,最终产生出如化学反应般的特殊的文化移植现象:在原产国放映时观众反应平平的影片,经过汉语配音后在中国反而好评如潮且成为经典影片的独特文化现象。

通过有声语言潜移默化地移植中国文化是汉语配音译制片的一大特色,这在中国传统文化高度认可的才子佳人类型的人物形象身上产生了突出的审美效应,如《魂断蓝桥》。这部拍摄于1940年的美国影片在本国上映后反应一般,美国影评界认为这是个老套的爱情故事,该片仅在第13届奥斯卡奖上获得摄影、音乐奖项提名,上映后几十年里很少被人提及,以至在20世纪末美国评选百部佳片时未能入围。但是,该片于20世纪70年代经汉语配音后却在中国成为影迷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爱情经典而久映不衰。究其在中国成功的原因,核心在于译制过程中所产生的综合效应。乔臻、刘广宁的完美配音展现了汉语有声语言与外国人物形象巧妙结合的故事场景,在有声语言艺术美感与电影人物之间创造了绵长的意境美,这是该片在中国大受欢迎的重要原因。特别是乔臻以其独特的声音魅力,用汉语言神形兼备地抓住人物个性,使极富磁性的“美丽”声音与原演员的英俊外貌实现最佳配合,重塑了主人公罗伊的形象。如片中“雨中相会”的经典台词:

罗伊:玛拉,你认为我们今天该干什么?

玛拉:我……我……

罗伊:现在你没有时间这样啦!

玛拉:哪样?

罗伊:这样犹豫! 你不能再犹豫啦!

玛拉:不能吗?

罗伊:不能。

玛拉:那我该干什么呢?

罗伊:去跟我结婚。

玛拉:哦,罗伊,你疯了吧?

罗伊:我知道我疯了。这是奇妙的感觉。

玛拉:哦,罗伊,千万理智些。

罗伊:我才不呢!

玛拉:可你还不了解我呀!

罗伊:那我就用我的一生去了解你。

玛拉:现在是战争时期。你只是,只是因为快要离开,因为你觉得,你要在48小时内活完你整个的一生。

罗伊:我们现在就去结婚!就是你,没错,别的人我永远都不要。

玛拉:可你怎么能这样肯定?

罗伊:好啦,亲爱的。你不许再这样支支吾吾啦!

如罗伊在战乱中邂逅出身贫寒但聪慧美丽的玛拉,当即向玛拉求婚的电影片段。乔臻在用声音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紧紧抓住了青年军官罗伊的个性特征,表现了一个出身于贵族家庭、受过良好教育、前途无量但却不受英国正统观念束缚、敢于大胆追求幸福的青年军官的内心世界。由于乔臻对人物性格的准确把握,加之对语气、语调、音高的娴熟运用,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男主人公当机立断、不失时机表白爱情的情景,语调温柔又坚持,语势舒缓而坚定,因而能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应当说,罗伊的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从男女主人公的对白中可以发现,通过语速、语气和调值的综合性巧妙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这对在战争中相识的恋人形象。影片原期望通过叙述战争对爱情的摧毁来揭示战争的罪恶,然而乔臻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塑造了战争时期追求美好爱情的青年男子形象,其个性化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男主人公对爱情的坚持和执着,从而使观众淡化了战争背景而凸显了凄婉的爱情故事。从人物个性来说,罗伊的大胆率性也衬托出玛拉外柔内韧的个性。作为女主人公,玛拉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对爱情忠贞执着,正当她憧憬美好未来时却得知罗伊战死的不幸消息,因理想彻底毁灭而被迫沦为了风尘女子;战争结束时玛拉又意外地与罗伊相逢,因不愿欺骗对方且不愿玷污未婚夫的家族荣誉而最终走上了绝路。故事通过有声语言较强的表现张力揭示了玛拉与罗伊的爱情悲剧结局,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实,该片在中国的成功,是与该片的主题同东方式的道德观和审美情趣十分吻合相关联的,并经过有声语言配音与原作发生了有趣的变化,进而强调了影片的悲剧格调:汉语片名的翻译首先增添了影片的悲剧色彩。该片英文名是Waterloo Bridge,直译为滑铁卢桥,含有“失败”的意思;“蓝桥”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翻译的。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蓝桥”具有爱情悲剧意象,是唐朝裴航邂逅仙女云英的地方,有白居易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为证。此后,在中国传统文学审美心态里,“蓝桥”象征恋人向往人间天上相逢的美好愿望。“魂断”则形象地表现了男女主人公令人扼腕的爱情悲剧结局。可见,汉语表达比原标题更具丰富的意蕴,加上乔臻与刘广宁所进行的探索性的艺术配音,最终实现了现代汉语境里的才子佳人爱情悲剧的审美艺术效果。

不仅如此。乔臻在配音时追求通过生动、形象的汉语来表现电影人物的神韵,注重在有声语言艺术中运用错落有致的语调传达出电影人物的风采。对才子佳人类型中的英俊小生的声音塑造,往往选取最佳音域、最佳音量,施以明亮、圆润、柔和、甜美、宽厚等音色,产生绘形传神的配音,形象地展示人物的内涵与张力,恰当地体现人物的身份。墨西哥电影《叶塞尼亚》里奥斯瓦尔多与叶塞尼亚在河边的一段经典对白中,乔臻就采用口语化的台词来表现奥斯瓦尔多的智慧并最终赢得姑娘的爱情。一开始,奥斯瓦尔多强吻叶塞尼亚并遭到了叶塞尼亚的反抗,被叶塞尼亚用石头砸晕,苏醒过来后,运用语言策略徐起进攻,先是埋怨的口吻,奥:“你想杀死我?”叶:“是的,是你逼的我”;接下来,又以嗔怒的语气说,“你就这么讨厌我亲你?”接着又采用慢慢征服的策略,“好吧,我不该这样,可这还是你的错,你没发现自己长得很美吗?我只想看看你的眼睛。”从艺术表现力来看,乔臻在处理这段配音时十分注重语言与银幕形象的高度吻合,用声音唯美地体现人物性格,每个细微的语气处理都恰到好处,不是虚浮于表面的配声,而是用生活化的口语将人物内在的性格、气质表露无遗,从而使观众沉浸在艺术的美感氛围之中。

二、文化冲突的重构:中年

角色的音声审美维度探索 塑造经受岁月考验的中年人的情感世界是电影配音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艺术实践活动,乔臻在反复探索中形成了浑厚而富有弹性、阳刚而具有磁性的音色,上升到了电影配音艺术的至高境界。他在为《廊桥遗梦》和《人世间》配音时,成功地塑造了前述这一类型的人物形象。他用深沉的声音色彩,深入剖析中年人的思想内涵,通过感性知觉和声情语态传达出人物的心声,从深刻性层面探讨人的感情世界和生命价值。

最好的例子来自乔臻为美国影片《廊桥遗梦》(原名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里男主角罗伯特的配音。该片改编自美国畅销小说,是20世纪90年代较为引人注目的一部影片。该片讲述罗伯特·金凯与弗朗西斯卡从相逢、相恋到相别的婚外恋情故事。由于这一题材经常会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是情感小说的,如何正确解读作品并通过声音展示中年人情感生活的深度和柔美境界,对乔臻来说是一次大胆的艺术探索。乔臻首先结合文化背景去理解电影。故事发生在美国艾奥瓦州的一个农庄,这儿土地肥沃,农场主过着田园牧歌式的宁静生活,植根于美式乡村农庄文化背景去探寻中年人心理情感的体验,这在美国是不会被指责的。但是,这部影片刚进入中国时曾引起很大的争论,争议的焦点是影片的题材涉及婚外恋,有悖中国传统社会道德观念。为此,在影片译制过程中,乔臻、丁建华等对影片做了相应的处理,很多台词被删掉,尤其是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她在沐浴时突然燃起强烈的欲望和冲动等情节都被剪辑掉,这对于完整理解作品虽有遗憾之处,但这样处理的结果使得影片的主题转化为“当爱情和传统道德观念发生冲突时,应该怎么抉择?”并在新的汉语译制片中着力表现男女主人公如何理性处理情感问题的情景,因而影片最动人之处是对男女主人公情绪的处理。乔臻用舒缓的语流,唤起男主人公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内在情感,以流动、立体的语言极具质感地表现男主人公的思想感情。通过运用有声语言负载细腻而深邃的思想感情,使情与声浑然一体,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充分展现了乔臻对人物思想性格的把握能力,显示了作为一代配音名家的深厚功力。例如影片中的这段对白:

罗:跟我走吧,跟我走吧。

弗:不。

罗:你不想跟我一起走了?

弗:我想来想去,总觉得我要是和你一起走了,这样做好像不对。

罗:为什么?

弗:我一走,人们的闲话会把他们压垮。瑞查德,瑞查德会想不通,我为什么要离开他。 他会抬不起头来,这对他不公平。他从来没有伤害过别人。

罗:他可以搬家,换一个地方。

弗:这农场是他祖上留下的。一百多年了。就像他的命根子一样。还有孩子们。

罗:不是都长大了。你说过他们变了,不大跟你说话。

弗:是啊,话是不多。可是卡洛琳只有十六岁。再说,她快成年了。要靠自己寻找幸福。 她会恋爱,而且很快就会建立自己的家庭。我要是走了,对她什么影响?

罗:那我们呢?

弗:你要知道,这个家在我走了以后,会完全变的。

罗:是啊,也许……会变好。

弗:无论我们走到什么地方,离这所房子有多么远,我,我总会想着这儿。每时每刻想着 这个家。我会责怪自己不应该爱上你。伤了这么多人。最后甚至,会觉得我们在一起 的这美好的四天是错的,可耻的……

乔臻配音的男主角罗伯特·金凯是个难度较大的角色,他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一个经历不幸婚姻而孤独漂泊的人。他来到艾奥瓦美丽而宁静的乡村,拍摄廊桥时偶遇弗朗西斯卡并请其带路。在拍摄廊桥过程中,两颗寂寞的心慢慢靠近,在短暂的四天中燃烧出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乔臻为罗伯特的配音情感细腻,用“平而不淡、声平语重”的语调,使影片始终流淌着一种深沉的内在的凝重感和沧桑感,通过平淡而沉稳的语态基调和情绪色彩贴合稳健的声音节奏,构成了哀而不伤的感人情景。对罗伯特的配音尽管描绘了细致入微的婚外感情,但由于译制时强化并表现出的仍然是一种较为正统的维系家庭的主题。所以,结合影片开始和结尾都在艾奥瓦宁静的美式乡村画面中展开的故事情节,乔臻用声音把罗伯特的内心思想感情在平淡中慢慢散发出来,与电影里的田园背景画面贴切吻合,仿佛是在追忆已经失去的理想,从而使影片因有声语言的活力达到了对人物形象的超越。

乔臻的声音颇有儒雅之风,长于表现中年成熟男主角的个性特征,这充分体现在他为巴基斯坦电影《人世间》里经历情感坎坷而个性深沉的律师曼索尔的配音上。在这部译制片中,乔臻通过声音表现出不一样的庄重美和融通美,从而紧紧抓住了人物个性,也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心。这部影片叙述了一位正直的律师解救一位被社会抛弃的歌妓的故事,是一部具有较强社会批判意识的作品。乔臻在配音过程中以极佳的台词功夫来激活影片的感染力,从青年曼索尔到中年曼索尔,他的声音越来越沉稳,刚毅中透出严酷和冷峻,略带阴沉和犹豫,把男主角经历的情感悲剧和对世俗的反抗表现得十分到位。《人世间》作为一部内涵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影片,通过对世俗家长制对年轻人爱情的压制,探讨中年人如何为社会伸张正义的主题,揭示了当代社会的伦理价值取向与情感平衡观念。“语言是存在之家”(海德格尔)。影片通过乔臻低沉而又松活自然的声音,极其传神地表现了一个阅历丰富而情感坎坷的中年男人形象。可以说,这种对中年人声音审美维度的探索,重构了文化冲突。

三、有声语言的魅力:

各类电影人物个性的审美创造 乔臻的电影译制配音艺术成果是十分丰富的,除了成功塑造过一系列正面人物形象外,也对一些奸诈反面人物和生活在底层的普通小人物进行过配音艺术尝试,例如电影《国家利益》、《追求铁证》、《心非石》《斯巴达克斯》、《记忆的证明》中的各类奸诈人物形象,以及电影《寅次郎的故事》、《红菱艳》里的普通人物形象,在塑造这一系列银幕形象时,乔臻用艺术化的语言恰如其分地打造出人物的身份感,不仅绘形传神,而且使人物形象生动而真实。

《斯巴达克斯》(Spartacus) 在乔臻电影译制配音生涯中是值得一提的重要艺术成就。该片由上海电影译制厂于1986年译制,乔臻在影片中为反面人物克拉苏配音,他一改以往塑造正面人物的戏路,以独到的声音绘制了克拉苏阴暗嫉妒的性格特征,从侧面衬托出斯巴达克斯这一英雄人物。影片表现了古罗马时期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奴隶大起义的故事。斯巴达克斯成为角斗士后遇到了美丽勇敢的女奴瓦里尼亚,并与之相爱,由于不忍与其他角斗士相互厮杀,愤而率领角斗士们揭竿而起,起义失败后,斯巴达克斯被处死。为塑造好主要反面人物克拉苏,乔臻以声音的高低、强弱、抑扬、刚柔、顿挫、虚实、疏密、疾徐等配音技法,以转换生成的声音变换,在重音确定、语气落实和节奏回环中,入木三分地把克拉苏扮成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脸谱化的人物,特别是通过控奏有节的语感运用,在气势上形成了与斯巴达克斯相抗衡的艺术形象。该片因出色的配音成就荣获1987年度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通过普通人物的喜怒哀乐和精彩纷呈的人生来展现生活的真善美是乔臻电影配音艺术的另一领域。在日本影片《寅次郎的故事》的配音中,乔臻以质朴的声音表现寅次郎憨厚的性格和真诚的为人,使人物充满喜剧色彩,成为观众喜爱的小人物形象。在《个性与特点》中,乔臻以准确的语感和语调把握主人公的个性特点,充分展示了一个在良知与罪恶的煎熬中痛苦挣扎的银幕形象。在《红菱艳》(原名The Red Shoes)中,乔臻及其传神地为舞蹈教练配音,以丰满的人物个性推动故事冲突表现。

乔臻用有声语言所进行的艺术创作活动,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语流、旋律、音色等语言材料,使语言与人物形象配合创造出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不仅增添了有声语言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创造出了一个个动态的、立体的极具质感的生动的经典的电影艺术形象。乔臻的艺术生涯贯穿了那个时代,更是代表了那个时代艺术家的品质和追求。应该说,乔臻配音为有声语言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

回顾和审视汉语译制片在世纪之交对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乔臻是这个历史境遇里出现的优秀配音电影艺术家,他对有声语言创作凝固了特殊的艺术品位,20世纪末汉语译制片成为时代精彩而温馨的记忆。乔臻用有声语言重塑的人物形象,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符号被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魂的再塑”是作者2007年4月27日造访乔臻先生时,乔臻先生总结自己献身电影配音艺术的感受。本文素材来自于乔臻先生的访谈。

[参考文献][1]张颂 .朗读美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陶东风.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黄高才.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11.

[4]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马以鑫.现代文阅读八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M].上海:三联书店,2010.

[7]朱东霖,等.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8]殷国民.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论[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

语言文化现象篇4

[关键词]西域;多元语言文化;并存共融;大学英语教学

10. 13939/j. cnki. zgsc. 2015. 28. 292

1 古代西域多元语言文化并存共荣的状况

古代先民在西域文明的繁荣和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多元在此和谐共处、多元文化蓬勃发展、民俗文化和经济文化类型多样化发展,所有这一切都与古代先民之间多元语言文化的学习与交流密切相关,这种交流与学习对西域多元文明的兴盛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2 古代西域多元语言文化能够并存共融的原因

2. 1 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多元语言文化的交融提供了良好空间

从外部自然地理环境看,西域位于欧亚大陆中部,是古代中西沟通必由之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联系中原与中亚、西欧的交通要道,是东亚、西亚、南亚、北亚文化的结合带。东西方交通网的延伸,使得东西方人员往来、文化交流更加便利;从内地自然地理条件看,南北疆大漠戈壁之间遍布诸多绿洲,附近地区一些广阔草场,决定了游牧与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所创造的不同文明和诸多城邦国文化在此交融交汇,说明了西域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多元语言文化在此交融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2. 2 多种族、多民族在此频繁迁徙与定居给多元语言文化学习交流与吸纳提供了良好机会

西域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我国历代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不仅西域本土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也引来周边其他民族迁徙至此定居发展。虽然不同民族在此有冲突甚至战争,但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在此和谐发展仍是历史主流。多民族在西域频繁的迁徙,民族融合使西域本土语言文化在吸收外来语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整合,形成西域独特的多元语言文化生态景观。

2. 3 多种文明在此交汇丰富了西域多元语言文化

由于西域特殊的地理位置,世界影响深远的四大文明即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都对西域产生过重大影响。此外,作为丝绸之路枢纽的西域,成为了东西方宗教传播和汇聚之地,出现了不同民族信仰不同或相同宗教、同一民族信仰不同宗教等多种情况。这些情况都表明,多种文明在此交汇丰富了西域多元语言文化。

3 古代西域多元语言文化共存共荣现象对当代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古代西域先民在自然条件相对落后、知识信息相对封闭、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多元文化和文明,这与古代西域先民对各种文明采取一种包容心理,善于通过语言文化学习交流,吸纳不同文明的精华为我所用有着必然联系,这对于我们今天加强中英语言文化学习交流,吸纳世界先进文化、思想理念,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具有极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英语是当今国际通用语,古代西域先民多元语言文化并存共融现象对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英语教学也有重要的启示。

3. 1 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思维认知、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人类的思维认知在语言的形成与文化的发展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思维是语言产生的前提条件。有了思维,就要创造语言和文字来表达。不同的语言特征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语音符号系统,它可以表达思想和情感,认知和描述客观世界,是人类的思维工具,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与文化互为表里,密切联系。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表达方式;文化是语言的内核与灵魂,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

古代西域各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各种事物的长期观察、思考,用语言进行表达或表述,创造了多元语言文化,并通过对多元语言文化的学习交流与吸纳,从不同文明中吸取智慧,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和认知英语学习中语言、文化与思维和认知之间的关系,加强英语语言、文化与思维训练的同步学习与提高。

3. 2 教育学生高度重视英语学习中多元文化的认知与了解

多元文化是人类力量和智慧的源泉,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必须全力保存。

作为世界通用语的英语,其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多元文化思维,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对别国的多元文化进行认知、了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对之进行思考反思,通过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来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认知。

3. 3 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吸取世界多元文化的能力

古代西域各民族在长期的冲突与磨合中,在对不同民族多元文化的认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语言的交流与文化的鉴别吸纳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多元文明,这也告诉我们对不同文化的认知与了解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在《语言》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美国语言学家拉多(Lado)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掌握文化背景,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其特定文化,否则就很难有一个质的飞跃。

大学英语教学除了教学生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基础知识,学习英语词汇文化,如成语、俗语、谚语、俚语及典故等,还需要教学生学习其他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风土人情等背景文化知识、其他国家的民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文化观念,以及非语言形式的文化知识,如手势、表情、服装等。

参考文献:

语言文化现象篇5

在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语言学领域发生了一场科技革命,产生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人类中心论范式。这种新的范式与其相应的研究方法并没有否定以往语言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而只是提出了新的原则与研究目的。在人类中心论框架下,认知语言学和语言文化学成了语言学研究领域中新的热门领域。根据В.З.Демьянкова和Е.С.Кубряковой的定义,“认知语言学”主要研究作为认知机制的、用于对信息进行译码和编码的语言(Краткийсловарькогнитивныхтерминов1996:53-55)。按照Н.Н.Болдырева对认知语言学的评价可认为,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研究最现代、最具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因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与不同的思维结构、不同的进程之间相互作用中的语言,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人们提出了民族文化先例问题,并首先对语言学中对专有名词的民族文化先例语义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民族文化先例语义是对先例现象研究进程范畴化、观念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对民族世界图景现实性的一种评价。语言文化学———是语言学与文化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民族文化在语言中的表现,以及语言在民族文化中的表现。正如俄罗斯学者В.Н.Телия所指出的那样,语言文化学主要研究“语言中人的、确切点说是‘语言中的文化要素’和‘人中的语言要素’。这就是说,语言文化学是关于人的人类中心论科学的特殊财富,而这一人类中心论最有引力的中心便是‘文化现象’”(Телия1996:222)。其中的民族文化先例现象便是民族文化发展历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与民族价值和民族传统密切相关。先例现象体系是民族文化记忆代代相传的重要手段之一。民族文化先例现象作为一种道德标准记载着对该民族的现实评价。可见,语言中存在的大量民族文化先例现象是语言民族特色的最大表现,也是民族存在条件、民族文化、民族语言及民族精神相互关系的最大表现形式。正是以人类中心论科学为基础,结合认知语言学及语言文化学理论,人们开始对民族文化先例现象展开研究。俄罗斯学者Ю.Н.Караулов首先对民族文化先例现象理论中的“先例文本”的概念进行了阐释。他认为,所谓的“先例文本”(прецедентныйтекст-ПТ)是指对某一民族语言个性在其认识和情感方面具有其独特文化认知含义的文本;该文本是具有超个性性质的(сверхличностныйхарактер)、是该民族大众广为熟知的文本;是在该民族语言个性话语中多次被重复出现的文本(Ю.Н.Караулов,1987:216)。先例文本是民族文化先例现象中最典型的一种先例。语言文化学中,大量的民族文化先例现象不仅仅源于文艺作品,还可以以神话、传说、口头诗歌、圣经(библейскиетексты)以及口头民间创作等形式存在于民族语言文化之中。此外,以俄罗斯语言学家В.В.Красных为代表的许多俄罗斯语言学者也对“先例文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将民族文化先例现象理论置于认知语言学理论和语言文化学理论视角下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他们认为,先例文本也可以是语言外形态的,是与人们的民族文化认知密切先关的,应该从认知视角和民族文化视角不断拓宽对先例现象理论的研究。后来,俄罗斯学者Д.Б.Кудков、И.В.Захаренко、Д.В.Багаева,通过研究也对“先例文本”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并强调民族语言文化中的“先例文本”应该是独立完整的言语思维活动的产物,当这些先例文本,也包括先例语句、先例符号、先例名、先例情景在该民族文化交际过程中不断被该民族大众重复时,这就是先例现象。(Д.Б.Кудковидр.1997:107)。总之,通过对学者研究成果的归纳,目前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先例现象”体系。该民族文化先例现象体系中主要包括:先例文本(прецедентныйтекст-ПТ)、先例语句(прецедентноевысказывание-ПВ)、先例情景(прецедентнаяситуация-ПС)和先例名(прецедентноеимя-ПИ)等。其表现形式有口头先例现象和非口头的先例现象。例如,在民族语言中、文化交际中使用的具有民族文化认知的各种不同的口语单位及文本等言语行为通常被视为口头民族先例现象;而民族文明化认知中的一些美术作品、建筑、音乐作品等通常被认为是非口头民族文化先例现象。(В.В.Красных2002:46)此外,民族文化先例现象也可被概括为是该民族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实际存在的、在社会民族语言文化中为民族语言文化共同体成员所熟知的、具有超个体性质的文本、语句、名称、情景等,而且这些具有超个体性质的文本、语句、名称、情景在某民族语言文化共同体成员话语中经常被复现,是一种民族文化先例现象。

二、民族文化先例现象的种类及功能

(一)民族文化先例现象的种类

根据Д.Б.Гудков等学者的观点,文化先例现象的种类包括先例文本(прецедентныйтекст,ПТ)、先例语句(прецедентноевысказывание,ПВ)、先例情景(прецедентнаяситуация,ПС)、先例名(прецедентноеимя,ПИ)等。1.先例文本:是指民族文化语言中完整并独立的言语思维认知活动产物,是复杂的文化认知符号,其成分意义(значение)之和与其文化内涵(смысл)并不完全相对称;此外,先例文本应该为该语言文化共体的每一个成员所熟知,并在交际中通过与该文本相关联的语句和象征能够多次得以复现。例如,русскиесамоцветы商店有这样一则广告“Островсокровищждётвас!”。此广告中“Островсокровищ”是作家Р.Л.Стивенсон的著名小说的名字,意思是“金银岛”。广告的创意人将这个先例文本引用到广告中,指出本商店的珠宝就像“金银岛”上一样,款式新颖、种类繁多。该文本指的是称名类的先例文本,多用于指出某种事物典型的特征及合乎某一标准的特征。2.先例语句:是指民族文化语言中再现的言语思维活动产品是,完整和独立的具有或不具有述谓性的单位(句子或词组)及复杂的文化复杂的符号,其成分意义之和与其含义不相对称。属于先例语句的有各种性质的引文———包括引文本身(文本片段)、作品名称、谚语以及一个或若干语句的完整复制。Чтопосеешь,тоипожнеш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Частерпеть,авекжить.忍得一时忿,终身无烦闷。这种文化先例语句广泛应用于俄罗斯民族文化日常交往中。3.先例情景:是指民族文化语言中由先例语句或先例名引发并具有某种文化伴随意义、标准和理想的情景。Вобщениис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мифинансовымиорганизациямиистранамиСемеркиРоссийское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ведётсебя,какдетишкинаВоеннойГрузинскойдороге,которыекричалиО.БендеруиИ.Воробьянинову:《Дэнгидавай!Давайдэнги!》(Изв.,1998)(这段话的汉语意思是俄罗斯在国际金融组织和西方七国交往中表现得就像在战争时期格鲁吉亚路上的孩子向О.БендеруиИ.Воробьянинову讨钱一样:给点钱吧)在该段话语中,作者利用小说中一些孩子向ОстапБендер索要买路钱这一情景,目的是借作品人物之口,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俄罗斯政府因面临的经济困难而不得不向西方七国伸手的窘境。文中出现的“先例情景”无疑对读者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从而收到借古讽今的效果。4.先例名:是指民族文化语言中与先例情景、先例文本的名称相关的个体名,其中包括人名、地名、事物名、民族名等。例如:революция(革命),марксизм(马克思主义),Владллен—ВладимирИличЛенин(列宁),одинадцатоесентября(9.11)等。

(二)民族文化先例现象的功能

对先例现象理论进行研究的语言学家对先例文本的功能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不同的阐释。例如,俄罗斯学者Г.Г.Слышкин把出先例现象的功能分为四种:包括劝诱功能(персуазивнаяфункция);•称名(指称)功能(номинативнаяфункция);•语言游戏功能(людическая/игроваяфункция)和•编码功能(парольнаяфункция)。(Г.Г.Слышкин1999:15)一般来讲,作者在引用先例文本时,先例文本就实现了劝诱功能,目的在于借用别人的文本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些文本本身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权威性。而所谓的编码功能,也被称为交际功能。为了针对具体的交际对象,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特意使用某些特定的文化先例现象,而且交际对象一定能够理解交际者的用意,并能了解先例现象背后隐藏的文化背景内容。在这一交际过程中,文化先例文本扮演了暗号的角色,只要交际双方具备了同样的文化背景知识就能顺利地进行交际。通常情况下,大众传媒、广告、电影、标语和口号中使用的先例句子都具备这种所谓的文化编码功能。此外,学者Н.А.Фатеева的文学语篇研究中提出了先例现象的意思构建功能(смыслообразующаяфункция)。Ж.Е.Фомичева提出了引入先例(引言)的两种相互补充的功能,即建立联系和对话的功能。而先例现象理论研究的权威专家В.Б.Гудков则认为文化先例现象具有表达、评价和编码的功能。(В.Б.Гудков2003:157-158)总之,通过总结以上各家之说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先例现象大致具有如下主要功能:(1)评价功能(оценочнаяфункция);(2)艺术创作功能(поэтическаяфункция);(3)编码、识别功能(парольнаяиопознавательнаяфункция);(4)称名功能(номинативнаяфункция);(5)交际功能(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аяфункция);(6)语用功能(прагматическаяфункция)。而且,先例现象的功能在不同的语篇中所表现的又有所不同:(1)科技语篇中:文化先例现象具有一定的鉴定、评价、礼貌(этикетная)和观赏性(декоративная)的功能。(Михайлова1999:11)(2)政论语篇中:文化先例现象具有一定的认知、美学、参照、表现力、评价、交际和语用功能。(Филинский2002:53;Базылев2005:14-16)(3)广告语篇中:文化先例现象具有语用功能,即先例现象对信息接收者产生语用方面的影响。

三、民族文化先例现象的特性

(一)全人类性

文化具有民族性,也具有全人类性,特别是文化遗产,更是具有跨民族的性质,比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高尔基的《童年》、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但丁的《神曲》、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等,都已经成为了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其作品中的人物为全人类所熟识和接受,因此,作品中的人物名称也慢慢被大量使用,变成了先例名,如“堂•吉诃德”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一个先例名,比喻像堂吉那样脱离现实、耽于幻想、行动盲目的人。具有全人类性的先例现象不仅仅来源于文学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许多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中,也产生了许多先例现象,如动画片《汤姆和杰里》、《聪明的一休》等等。在《聪明的一休》这部动画片中,“一休和尚”这个形象深入人心,也成为了一个先例名,来比喻聪明机敏的小孩。先例现象来源于人类的文化,正因为文化的这种全人类性,也赋予了先例现象理论的全人类性。

(二)文化性

先例现象是一个复杂的语言文化现象,它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是语言,以语言为载体进行传承,但是其中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先例现象的文化性体现在它的来源上,先例现象来自于人类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体现。这种人类文化既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既可以是文学作品、诗歌创作、名言警句,也可以是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建筑、音乐作品等。

(三)民族性

在任何一个民族中,语言和文化总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和相互影响的,由此便产生了具有全民族性质的文化先例现象,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俄罗斯文化”、“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等。任何一个民族文化中的先例现象都反映了该民族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他们的道德价值、处世态度、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这些先例现象集中体现了该民族的文化特征,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历史和民族性格。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自然蕴含在该文化中的先例现象也就不同。一个民族的文化包括寓言故事、谚语、神话故事、民族音乐、绘画作品、民族文学等等。因此,其中所包含的先例现象自然也就具有了民族性。

(四)群体性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要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人才能够很好地理解交际中所运用的先例现象,这样的文化背景就将交际者划分为了若干个群体。这个群体性可分为“大群体性”和“小群体性”。“大群体性”顾名思义,其范围较大、覆盖面较广,带有大群体性质的先例现象应该是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可以是“年轻人先例文本”、“大学生先例文本”、“作家先例文本”等。近年来,在网络上兴起了许多新兴词汇,如,提意见叫做拍板砖、支持叫顶、新手叫菜鸟、我叫偶、喜欢叫稀饭、不要叫表等等。这样的词汇仅仅局限在网络范围内,在网络世界中,运用这样的词汇,大家都理解,也不会觉得费解,但是超出了网络这个范围,就会让其他的人费解。“小群体性”范围可以是“家庭先例文本”、“朋友间先例文本”等,这样的先例文本仅仅局限在一小部分人中,覆盖面小,不能为大多数人理解。所以说,先例文本可以属于一小群人,也可以属于绝大多数人,既可以属于整个历史范围,也可以属于某一个年代。这就是先例文本的群体性。总之,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研究任何一方,把它另一方分割开来,进行独立研究都是不科学的。语言传承着前人遗留下来的民族经验与民族理念,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同时,文化又在发展中不断地丰富着语言。一个民族的语言与文化就是这样,在一代又一代人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历史洗礼中积淀而成,并且世代相传。语言的发展,始终受着文化因素的影响。由于先例现象理论蕴涵在文化之中,因此,先例现象理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语言文化现象篇6

【关键词】中介语僵化 外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027-02

“语言僵化”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美国语言学家 Selinker (1972) 提出的中介语理论中,用以描述语言学习的停滞现象。按照 Selinker 的观点,中介语是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个连续体,它以母语为出发点,逐渐向目的语靠拢。然而,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语言学习者都能达到目的语的终极。Selinker曾指出;95%的学习者对目的语的使用不能达到与母语使用者相同的水平,在半路上停了下来,这种现象就是中介语的僵化现象

本文在综合分析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中介语僵化现象进行尝试性分析,试图进一步探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语言僵化现象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外语教学改革对策。

1 僵化现象的理论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语言学家和外语学习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中介语及其僵化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对于中介语僵化现象的研究大多是以探索其成因为主。

针对中介语的僵化现象,国外一些语言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解释。以 Lenneberg 和 Lamendella 为代表的“生物学派”认为语言学习有一个“关键期”,届时大脑两侧功能的分工已完成,在此之后语言学习会变的很困难,从而逐渐形成了僵化。语言僵化现象的首倡者Selinker 从心理学和神经学的角度解释中介语的僵化现象,将其归于五个心理过程:母语迁移、训练迁移、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和目的语泛化。而社会心理学派(Schumann, 1976; Stauble, 1980)视文化迁移(acculturation)为中介语僵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如果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差异很大,学习者就会在社会和心理方面与目的语保持一定的距离,习得语言的信心和成功率会逐渐降低,最终学习者只能依靠母语和自己的中介语来处理语言,从而导致了语言僵化。Krashen 从外语习得的认知过程考察第二语言的习得和僵化现象。Krashen把学习者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定义为“i”,把语言发展的下一阶段定义为“i+1”,并认为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材料属于i+1的水平,才能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发展,否则就会引起僵化。Krashen认为语言僵化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不足。

在我国,关于僵化现象的研究起步较晚。陈亚平(1997)从心理学的角度把僵化现象视为“高原期现象”,并提出缩短这个阶段所应采取的对策。张雪梅(2000)借助 Keith 和 Tomlinson 的技巧理论从认知角度对语言僵化现象进行了宏观分析。戴炜栋和牛强(1999)把僵化的研究置于学习过程中,重点讨论了Selinker 所提出的语言习得中的五个心理过程,并提出了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陈惠媛(1997)在进一步总结和概括国外关于僵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这些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意义。

2 中介语僵化现象的实证研究

国内外语言学者们对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僵化现象的研究大多是以探索其成因为主,缺乏实证调查与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辽宁医学院2006级120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和120名2007级来自同一专业大一学生进行了访谈,观察,测试和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来了解大学生英语学习阶段容易出现僵化现象的时间与产生僵化的原因。

2.1 僵化发生的时间

通过对两组学生的英语写作测试中各项错误进行的独立样本的T检验,其结果显示,大一学生与大二学生的写作质量无显著性差异。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大二学生表示自身的英语水平在大学二年级阶段无明显提高。由此说明大二阶段的英语学习比较容易僵化。

2.2 僵化产生的原因

通过对两组学生的实证调查表明,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不了解目的语文化及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等是导致僵化的主要原因。

3 中介语僵化现象对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中介语僵化现象的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僵化现象不可避免。本文结合对两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证调查,试图提出一些在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中防止和解决僵化现象的教学策略。

3.1 充分利用情感因素

所谓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是指在语言学习和教学理论中所提到的对所学语言的态度,内在动机和兴趣等。大量的研究表明: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积极的情感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 而消极的情感会影响学习潜能的发挥。因而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消除其消极的情感,培养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使学生意识到外语学习的重要意义。

陈亚平在其论文“二年级现象”的心理学解释及对策中指出大学本科外语学生在经过初级基础学习和训练,进入二年级后在语言运用能力方面会出现停滞不前的徘徊现象。问卷调查显示结果,很多大二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缺乏自信心。一般来说,语言学习者一开始对语言学习都抱有浓厚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兴趣而逐渐淡化。因而在外语课堂上,一开始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断调动学生的外语学习热情,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外语学习的价值。避免学生因对外语学习丧失兴趣而最终导致外语能力的僵化现象。

3.2 正确对待学习者的错误

在外语教学中,错误应被视为是学习者第二语言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错误的出现表明学习者在建立其中介语过程中积极地进行假设――验证,不断修正那些偏离目标语语言规则的语言现象,使之接近目标语系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允许错误的存在,对二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语误应持一种宽容的态度,有效把握错误演化的进程,以便使中介语逐渐向目的语靠拢。

目前,对于错误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纠正错误要有选择的进行。对于整体错误―般是指扭曲了整个句子结构的规则,使听者不能理解信息的某些方面,从而妨碍交际,教师需要把握时机予以及时指出,解释并进行纠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用法。而一些在一句话中某一部分中出现的局部错误,并不影响信息的传递,教师不必有错必纠,只要适当地提醒学生以免妨碍学习者进行有效的交际,丧失对外语学习的信心。

在Vigil和Oller(1976)提出的交互作用说中表明,肯定的情感反馈和否定的认知反馈是防止或避免语言僵化的最佳组合方式。因此,教师在对待学生错误时可以将两者有效结合,一方面从情感上对学生当前的交流表示认同,而同时又要把否定的认知反馈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其不断意识和改正自身语言表达中的错误,以减少或避免僵化现象。

3.3 注重跨文化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目的语文化意识

通过对学生的英语测试与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所犯的语际错误要多于语内错误,这是由于受到母语文化的干扰所致。众所周知,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使用的语言必然有差异。可以说教授外语是让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是在业已形成的本族语言文化环境中的外语语言文化的移入,吸收和消化。进而使学习者具备双文化交际的能力。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不断比较母语与目的语文化背景差异,使学生真正了解不同文化间的语言差异,这样才能防止并纠正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中介语僵化现象。例如,英语的”dragon”与汉语的“龙”表面上是对应词,但文化象征的意义大不相同。中国文化中的“龙”,象征吉祥和喜庆。因此,中国学生总是喜欢把英语中的”dragon”视为褒义词。而在英语文化中”dragon” 是恶魔的象征。

跨文化语言教学已经成为语言界所提倡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它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灌输,更多是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所学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只有在外语教学中这样做,才能有效促进外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4结论

开展对中介语僵化现象的研究在外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可以启发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和利用情感因素,正确对待学习者的错误,将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相结合,增强外语教学效果,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使外语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Brown, H. D. 2001.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 Cook, Vivian. 2000.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Ellis, R. 1997.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 Ellis,R.1999.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陈亚平.1997.“二年级现象”的心理学解释及其对策[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4): 56-60.

[7] 戴维栋,束定芳.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外国语,1994,(5).

[8] 陈慧媛.关于语言僵化现象起因的理论探讨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

[9] 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5).

语言文化现象篇7

关键词: 英语口语 石化现象 中介语言

一、引言

“语言石化”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美国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1972)提出的中介语理论中以描述语言学习的停滞现象。根据Selinker的观点,中介语言(interlanguage)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界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体系。它以目的语为出发点,逐渐向目的语靠近。石化是支配第二语言习得潜在心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某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被完全内化以后,学习者的思维模式也就相应固定下来,因此极易造成语言能力停滞不前,即便继续学习也得不到改善,这便导致了二语习得的石化现象。石化现象在英语口语中的表现尤为明显。

二、英语口语中石化现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为了找出大学生英语口语中石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本了一个问卷调查。研究对象是75位大四学生,其中包括53位英专学生及22位非英专学生。调查显示,大部分的研究对象认为自己的口语发音、重音、流利度及口语的地道程度都存在问题。47.2%的英专学生认为自己的发音受到地方口音的负面影响。半数的研究对象认为在刚开始学习英语时,英语老师的发音并不正确,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误导了学生。另外,不少研究对象表示,尽管能够意识到自己英语发音的错误,但是并不能及时改正,这就逐渐导致口语中石化现象的产生。对于英语的学习者来讲,讲一口地道的英语是最终目标。然而,绝大多数的研究对象都认为自己讲的英语不够地道。66%的英专学生和59%的非英专学生认为自己在说英语时实际上是在做“中翻英”。57%的英专学生和64%的非英专学生认为自己不了解不同情况下应该用什么样的英语表达法。

从上述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大学生英语口语中的石化现象的成因主要是母语的负迁移、培训的负迁移及文化的负迁移。

1.母语的负迁移。

母语迁移是指由于语言存在共性,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和容易产生语言的迁移现象。这种迁移有些符合母语和二语的语言习惯,我们称之为正迁移,而那些不符合母语和二语语言习惯的迁移称之为负迁移。母语的负迁移对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形成干扰,使学习者在母语的影响下难以掌握地道的英语。例如,由于在汉语中没有[θ]和[?奁]这两个音,很多英语学习者无法正确地读出含有“th-”的英语单词。由于受某些地方方言的影响,不少学生很难区分[v]和[w],会把very well读成“wery well”。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n]和[l]的发音中,有些学生受到地方方言的影响,像final这样的单词就无法正确发音。

2.培训的负迁移。

正如问卷调查中研究对象所反映的,在他们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如果他们的英语老师发音或语调不正确,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英语口语的把握,这正是所谓的培训负迁移。

3.文化的负迁移。

在文化迁移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s)的影响下,如果学习者的社会文化与所学语言的文化差异很大,学习者就会在社会和心理方面与目的语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在语言处理过程中,记忆和操作的过程就会受到限制。学习者无法融入目的语的文化中,长期以不完善的中介语为基础处理语言,也就导致了中介语的石化。文化的差异必然会通过语言形式体现出来。英语在词序、句子及固定表达甚至对概念的理解上都和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在讲英语时不会自觉地运用英语思维去使用这门语言。大部分人通常都是用汉语思维再做“中翻英”,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部分的英语学习者讲不了地道的英语。

三、消除英语口语中石化现象的对策

虽然语言石化现象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但通过探究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总结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1.克服母语对英语发音的负迁移,树立正确的英语口语习得目标。

英语口语的培养不仅要靠英语学习者本身的努力,而且英语教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讲解语言的一般规则及特殊形式,还要加强语用和文化方面的讲解。另外,还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共性和特性的比较,以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发生。英语学习者应该尽可能多地积累语言知识,同时不能忽略文化知识的积累。通过比较中英文化上的差异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

2.提高语言输入的质量,减少母语干扰程度。

正如前面问卷调查所提到的,有些英语老师本身的口语并不是很标准,从而误导了学生。在教学中应鼓励提倡多媒体教学和采用原版的音像资料,这样才能较为真实地体现英语社会环境中的民俗风情、人际关系、人生态度、价值观念。

3.创建良好的英语学习外部环境,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

目前,高校四、六级考试成为大学英语能力测试的一个标准。学生一旦通过了四六级考试就会放松甚至放弃英语学习,所学的知识就很快被遗忘或石化。因此,要打破用分数来衡量语言水平的旧观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活动中,可采用观摩原声电影、学唱英文歌曲、英语话剧比赛及英语文化讲座等活动使学生学习西方文化。这些活动能培养学生对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英语口语的石化现象虽然普遍存在,但是通过分析其成因,本文提出一些消除英语口语中石化现象的对策,以帮助广大英语学习者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1]肖敏.大学英语石化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第六卷)[J].大学英语,2009,1.

[2]戴伟栋.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J].外国语,2002,(6).

[3]刘颂浩.第二语言习得导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4]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刍议[J].外语界,2006,(4).

语言文化现象篇8

关键词 文化语言学 诗歌翻译

一、前言

美国人类语言学家帕尔默所开创的文化语言学是认知语言学的继承和发扬,在其著名的《文化语言学理论》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Linguistics(1996)一书中,帕尔默指出“文化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根本上都是大脑意象理论”。在研究了认知语言学和人类学的波厄斯派语言学、人类语义学及言语人类学的三个传统分支过程中,帕尔默提出了文化语言学作为研究语言的新途径。文化语言学的核心内容是意象、语言、文化。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意象包括人们从各种感觉器官所获取来的具体意象,包含相关于具体意象但更为抽象的认知概念;语言是语言符号基于意象的排列;而意象则是由文化决定的。因此,意象的理论是文化语言学的根本所在,它试图通过各种相关意象来研究人们是如何使用并理解语言的。

本文主要以杜甫诗作《房兵曹胡马》的两个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文化语言学相关理论,研究诗歌翻译方法,以实现广泛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二、《房兵曹胡马》英译文本中的文化解析

原诗为: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本诗的英译本选取的是许渊冲版(简称许译)和任治稷与余正合译版(简称任译)。许译:General Fang’s Steed (Du Fu) /The steed from the barbaric west/Has angular frame and strong chest./Like pointed bamboo its sharp ear/As swift wind its fleet hoofs, O hear!/The way it runs will never end/Life or death on it may depend/When you have such a fiery steed/You can ride where you will indeed. 任译:Sergeant Fang’s Tartar Horse (Du Fu) /The tartar horse, a famous breed from Dawan/Sharp and pointed joints set our by a bony frame/Its whittled bamboo-stick ears spirited and steep/And the four winged hoofs light in flat-out sprints/It charges as if no space is ever spacious/A truly trusted friend through life and death/Such a brawny-powered and swift steed/Tyrannizes in and around ten thousand li.。

(一)音律与韵律

黑格尔曾说过:“诗则绝对要有音节或韵,因为音节和韵是诗的原始的唯一的愉官的芬芳气息,甚至比所说赋予意象的词藻还重要。”(黑格尔, 1981:68)黑格尔把诗的声律置于意象的词藻之上,还是从诗的美学特征着眼的。

比较本诗的两个译文,不难看出,许译非常注重诗歌的音律和韵。许译采用了英诗中常用的四音步抑扬格(tetrameter),将这个五言律诗译成了具有目的语读者比较熟悉的音律的英诗,按照四音步抑扬格的规律,可以将译诗划分为:The steed/ from the /barba/ric west, Has an/gular /frame and /strong chest. Like poin/ted bam/boo its/ sharp ear, As swift /wind its/ fleet hoofs/, O hear!The way /it runs /will ne/ver end; Life or /death on /it may /depend.When you /have such/ a fie/ry steed, You can /ride where/ you will /indeed. 每个音步都呈现了轻重格律,使诗歌读起来抑扬顿挫,如音乐般朗朗上口,凸现了诗的美学特征。

同时,许译还注重了诗的韵律。原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讲究在二、四、六、八(即偶数句)的尾字上押韵,还要押平声韵,不押仄声韵,中间也不许换韵。从本诗的两个译文来看,许译注重了译诗的韵律问题。许译采用压尾韵,形成了AABBCC的押韵方式。当然,为了能够押韵,许译还故意增加了一些词汇,如,O hear 和indeed,这些词不会影响整诗的风格和意义,反而却增加了诗的气势和乐感。

相比来说,任译的译文读起来没有许译的朗朗上口,也没有故意要符合英诗的某音步格律,也没有明显的押韵。

(二)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是文化记录的语言符号,它凝聚着人类的经验和智慧,是世界各民族观察、分析外部世界的心灵果实,是各民族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结晶。

本诗中的文化意象有:房兵曹、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竹批双耳、四蹄轻、骁腾、横行等等。

诗的题目“房兵曹胡马”中,房是兵曹的姓,兵曹是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官军防、驿传等事的小官。许译和任译中:“general”指“将军”,“sergeant”指“中士、士官、军士”,这些称呼是目的语的文化意象,易于目的语读者理解。“胡马”是指西域的马。许译为“steed”,意思是“a strong fast horse”强壮善于奔跑的马;任译为“tartar horse”,“tartar”意思是“someone who has a violent temper”,脾气暴躁的马。显然,这两种翻译在目的语文化中是不同的意象。根据原诗的文化意象,大宛马应是善于奔跑、体魄强健的良驹,用“steed”要好于“tartar horse”。

原诗的首联“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表现了大宛马出身不凡,傲骨铮铮。大宛是指汉代西域,盛产良马。在两个译文中,许译将“大宛”译成“barbaric west”,其中“barbaric”意思是“very cruel and violent”非常粗鲁暴力的西部地区。任译则直接译成汉语拼音“Dawan”段。对比这两个译文,在目的语读者的脑中会对许译产生出头插羽毛,身体,脸上涂鸦,手持长矛的野蛮部落的意象,而对任译则没有任何意象。笔者认为,汉代西域的确是一个没有被文明化的地区,西域人是游牧民族,生性刚烈,但是,与西方人头脑中的意象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若译成“barbaric west”只能表现原诗中所表现的西域人的性情,却不能帮助目的语读者形成真实的不同于本国文化的意象。然而,任译直接译成“Dawan”, 没有屈就目的语文化意象,符合了中国文化意象,其好处是让目的语读者了解异国文化,丰富目的语文化的表达方式,并使目的语读者了解更多的异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三、翻译方法

对于文化意象的英译应考虑在用词、句式、韵律上的对等,当然,根据帕尔默的文化语言学的理论,“意象是由文化决定的”,因此,文化因素是尤为重要的。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意象形成的特点,考虑直译、意译等方法。

(一)直译法

在意象转换中,当源语文化(source language culture)和目的语文化(target language culture)具有相似或相同的意象,这些意象可以使目的语读者产生和源语读者相似或相同的想象,此时,可采用直译法。

(二)目的语意象取代源语意象

如马致远的 “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一词,在中国文化中,表示痛苦可以用“心碎”、“断肠”等词;但是在目的语文化中,并没有“断肠”来表现心里痛苦的,如若将“断肠”翻译成 “intestine-wrenching pains”,那么会使目的语读者形成“肠断血流”的恐怖意象,根本体会不到中国诗词的优美和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在翻译此句时,只能用目的语文化的表达法“broken heart(心碎)”来替代源语“断肠”了。

(三)意象省译法

省译主要是由于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不具有相似或相同的意象,源语文化的意象不能使目的语读者产生和源语读者相似或相同的想象,像词牌名。如《清平乐・六盘山》一词的词牌名《清平乐》对于译者是比较难于转换成目的语文化意象的,因为词牌名蕴含着中国深远的传统文化,目的语读者是要经过更多的学习才能理解的文化现象。因此,对于译者一般会采用省译的方法。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比杜甫的诗作《房兵曹胡马》的两个英译文本中的文化意象的翻译处理,意在表明诗歌翻译中要了解中、英诗的特点以及源语文化意象和目的语文化意象,这样才能准确的运用翻译策略,以实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艾治平. 古典诗词艺术探幽[M]. 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

[2]丛滋杭.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3]黑格尔. 美学第三卷下册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4]任治稷,余正. 从诗到诗[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5]许渊冲. 唐诗三百首[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7.

上一篇:建筑能源与环境范文 下一篇:光污染的防治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