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题范文

时间:2023-03-05 06:58:38

语文阅读题

语文阅读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考语文 名著阅读题 探究

文学名著是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及永恒的文化魅力。阅读名著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其写作能力,还能够启迪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

一、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的特点

首先,遵循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体现人文精神的重要理念。自从新课程标准颁布并实施以来,我国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不仅愈发的迎合新课标的基本精神,且有意识的遵从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此类题不仅极具科学性,更加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贯彻其中。

其次,命题更具开放性和综合性,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从以下的几个方面中可以得到较完整的体现:其一,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发展趋势。近些年来我国中考中语文阅读题不仅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考察相对稳定,其题型不断的创新,其内容不断提纯,其知识不断淡化,其不断呈现出情境的设计及有创新的表达,语文实践越来越多的得到教育界专家、学者和教师的重视。其二,中考语文阅读题的选材以书中的内容为主,注重课内外的有效结合,并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鲜明的人文特点融入其中。近几年来,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着眼于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考试的价值取向由原来的要求学生较好的再现结构性知识而转向了要求学生以知识为平台,生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价值判断,体现真正的人文关怀。其三,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名著阅读题,笔者赫然发现,现阶段的中考名著阅读题,其主要考点由过去的文学常识向故事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转变,并且,此类题型绝大多数都是以主观问答题的形式出现的,着重考察学生对于整篇名著的认识及理解。

第三,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的命题愈发灵活、多变,以考察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主。伴随着我国考试制度的不断改革与深入,我国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的题型愈发灵活、多变,这不仅有助于考核学生课内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还有助于学生应变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的有效应对方法及备考策略

首先,遵循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为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奠定良好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等。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等对于中学的语文教学以及中学生能力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作为中学的语文教师,应该严格遵循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科学的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感悟人生,从而提高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其次,选好阅读教材、确定阅读范围,不断增进自身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中外能够称之为名著的书籍很多,而学生的时间却极其有限。所以,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读完那些充满着人类智慧与精华的名著呢?从这一点上而言,名著书籍的选择便显得尤为重要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附录二以及课标教材中都相继的推荐了一些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读性的名著读本,教师可以先有计划、有针对的引导学生对推荐的读本进行阅读,以提高其阅读的能力与水平。此外,教师运用恰当、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名著的阅读也相当重要,应该引起中学语文教师的重视。

第三,重视对考点和重点的训练,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名著阅读是对学生阅读状态的一种考察,其主要目标是要使学生详细的了解中外名家的作品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及知识面等,其具体重点和考点如下:掌握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了解主要情节、事件以及主要人物;识记作品中的相关诗句、成语以及歇后语等;通过对作品的了解发表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并能够根据作品内容对其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三、小结

总而言之,中学的语文教师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名著阅读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走进名著,并让阅读名著成为伴随学生一生良好习惯,让阅读名著成为学生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王玉芬.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策略[J].现代教育.2011.

[2]张永林.对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的分析与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09(02).

[3]黄本荣.关于中考现代文阅读选文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09(08).

语文阅读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 低效 原因

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教育外部的,社会的原因,也有教育内部的,自身的原因。内因是起主要作用的,我们不能总是怨天尤人,要多从自身找找原因。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多种思潮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师铆足了劲对阅读教学进行探索,也许是为了出“新”,为此出现了许多本末倒置的现象,导致阅读教学出现种种问题。

一、课件滥用充场面

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错又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时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尤其是公开课,许多教师都认为不用课件就不是一堂好课,有些地方赛课,不用课件就评不上奖。在课件热闹的氛围下,无论哪一级别的公开课,只要有条件的就一定会用课件,而许多课件无非起到了小黑板和挂图的作用;有些课件做得花里胡哨,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如复习课文中的词语,一位教师利用课件将其做成各种各样的鱼,教师点击之后就出现一个词语,然后请学生读词语。请问教师如此兴师动众有必要吗?不就是读词语吗?直接读不就行了吗?简单问题又何必如此复杂化?在平常阅读教学中,不用课件或少用课件就能达到同样效果的,还是应该不用或少用课件。毕竟制作课件成本较高,既费时又费力。

另外,小学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它重视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学生的阅读、品味、理解、感悟产生独特体验。课件使用不当,反而有碍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课件只能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应成为充场面、讲排场的手段。课件只有有利于解决阅读教学的重难点,实实在在为学生服务才能显出它的价值。

二、活动花俏迷人眼

由于语文新课程对跨学科的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如画、唱、跳、演等等,可谓是十八般武艺全用上,煞费苦心,弄得人眼花缭乱。好好的语文课变成了表演课,课堂是变得热热闹闹、学生也学得“不亦乐乎”了,可这样的语文课还姓“语”吗?学生的语文素养能提高吗?

如理解“高耸、低陷”“山峰、山谷”这几个词时,让学生拿出笔在纸上画一画,再在图上标一标,无需多言,学生便能一目了然,像这样省时又高效的学科间的整合才是必要的。学科间的整合也应注意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开展和语文无关的活动,阅读教学将失去自我,成为表演的舞台。语文教学是要开展一些活动,但是花架子、和语文学习无关的活动不应充斥我们的课堂。

三、不甘冷场放声读

现在的语文教学课堂,朗读之风盛行。教师采用自由读、分组读、齐读、对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为了表现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教师花大力气引导学生放声读。尤其是公开课,教师生怕课堂静下来出现冷场,于是读大多采用出声读的形式,“书声琅琅”成了他们课堂值得炫耀的亮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理解。”默读有助于学生用心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有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学习课文,放声朗读一般来说放声朗读应出现在刚接触课文或对课文有了自己的理解感悟后。对课文有了自己的理解感悟后再放声朗读是为了通过有胜于言体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而要想真正进入文本、产生自己独特的体验,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默读,对高年级学生尤其如此。让学生学会静思默想、让课堂暂时“冷场”吧!

可以说,默读能力对于生活在信息量与日俱增的现代社会中的学生来说比朗读更重要。现代人必须善于默读,善于在默读中思考、比较、鉴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呼唤默读教学的回归,让学生学会静思默想,让学生成为富有文化底气的读书人。

四、作业被挤出课堂

虽然上级三令五申要为学生减负,但小学生仍普遍感到课业负担过重,这与我们的阅读教学有一定关系。有的教师唯恐学生这里不懂那儿不能理解,于是一些自认为是精华的句子左分析右讲解,放弃了让学生背诵积累的时间,低年级的孩子写字不能在课堂上完成,导致一些孩子的字间架结构不正确,学生握笔姿势不正确。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教师开始布置作业。这作业便成了孩子可见娱乐的“死对头”,它占去了孩子玩耍放松的大好时光。虽然孩子人在教室写作业,可心早已飞到了教室外。学生的作业由此造成了字迹潦草、正确率低下等后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阅读教学中穿插几分钟做作业的时间,或在课堂上留几分钟写作业的时间,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写字作业一定要在课堂上完成,在教师的行间巡视下完成,让每一个孩子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课后就留给孩子们多看看自己想看的书吧!

五、教师无视学生阅读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要牢记小学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我们肩负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亮丽的底色,让小学语文课堂真正回归本质吧!

【参考文献】

[1]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秘书处编著.《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杨再隋.呼唤本色语文[N].中国教育报,2005-12-23(5)

语文阅读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精读;泛读;默读;问读;查读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217-02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的最重要的方法,不能有效地阅读,学习会处于被动的地位。中小学生阅读水平函待提高的现状以及对新课程改革实现语文课程三维目标的追求, 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 重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针对学生的阅读现状,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成了很有必要的举措。本文从提高阅读技巧的必要性开始探讨,最终提出提高阅读技巧的指导方法和有效路径.

一、普通阅读技能综述

阅读技能是阅读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表述的方便,我们把阅读技能分为普通阅读技能和专业阅读技能。普通阅读技能是指适用于各种阅读材料的阅读技能。它包括基本的阅读技能、常用的阅读技能、高效的阅读技能等等。

(一)基本的阅读技能方法:精读和评读

精读是对读物内容和形式作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的一种基本阅读方法,是进行阅读深度训练的主要方式。精读要求“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特别适合阅读教科书、经典著作、重要文献等读物。精读讲究很多原则:一要求精勿滥,阅读内容适宜经典,不宜一味追求数量;二要熟透贯通,即从字词句读,到篇章结构,从各段要点到全篇主旨,都要透彻明了,融会贯通;三要精思深想,对读物要有深层理解,包括对内容的概括分析,对言外义、比喻义、象征义的挖掘,对各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把握,对文中人、事、物的品评等等。

评读是读者为理解文本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往往会对读物的是非、优劣进行辨析。对读物的评价,可以从整体上评价;也可以从局部进行评点。从总体上评价,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和阅读经验;从局部来点评,要抓住文本的关键点、新颖点、疑难点、触发点。评点关键处,帮助理解关键词语、总括句、重要片段,引起重视,加深思考;评点新颖处,可激发阅读兴趣;评点疑难处,呈现讨论和争论的观点;评说触发点,对课文中容易引起情感共鸣或比较、迁移、联想、想象之处作评说,丰富情感。

(二)常用的阅读技能: 略读和浏览

略读的目的在于扩大知识面,追求的是阅读广度。提取读物重要信息、解读物要点、搜集各种有用资料、迅速地概括主题、平时的消遣性阅读都会用到略读。对总体的把握,可采用“以绕为进”、“以避为进”的方法.阅读时碰到生字,在不影响对大意的理解的情况下,可以跳过去,以免影响速度;遇到新词,要善于根据词的排列组合和上下文的联系推断它的含义;对于长句,要善于抓住主干。

浏览,从整体上去把握读物,不必咬文嚼字,注意感知阅读材料的基本精神和重要信息。它没有非常明确的任务,可以在轻松的阅读中丰富自己的信息,大多用于阅读“消闲的书”和阅读量比较大的报刊。带着阅读任务的浏览是“寻读法”,即在阅读时忽略文章中与意想目标无关或并不新颖的内容,以搜索相关信息为目的,它是目光跳跃式移动的一种阅读方法。用寻读法浏览阅读材料时,眼睛以迂回的方式由上至下扫过页面。

(三)高效的阅读技能:默读和速读

默读,是用无声言语在自己的心里面“读”,通过内部语言来对所读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和概括综合。默读时,阅读材料的信息会给大脑皮层以某种刺激,伴随着一记忆、想象和思维,这种刺激会在大脑皮层上留下痕迹。

速读,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文字信息的阅读技能。速读的对象多是英国培根所讲的“可以回回吞下的书”。提高快速阅读效率,可以采用首尾阅读法、框架阅读法和点睛阅读法;抓住文章骨骼,抓住文章大意,抓住文章重点。按照视读的广度,人的阅读通常可以分为点式阅读、线式阅读和面式阅读三类。点式阅读的视幅很小,目光移动一次只能看见一个字或一个词,线式阅读以一个词组或短语为单位,视幅可达几个字或十几个字。速读时,应尽量扩大视幅,采用整体认读法,达到面式阅读水平

(四)突破性阅读技能:问读和查读

问读,就是读书的时候带着好奇的或审视的而不是迷信的眼光去读书。根据阅读思路去推测问题、提出问题。首先要从疑问入手,“疑”是“悟”的先导,善于从表面上看来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用审视的眼光去读书,获得的思想和知识会在头脑中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问读也要考虑到文章的时代背景,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眼光去评判文本中的观点。

查读,是就阅读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或某个论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来帮助阅读理解。问读发现的问题,可以通过查读来解决。查读的途径通常有三种:身边常用的工具书;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网络的搜索引擎。使用工具书,要熟悉它的排检法。工具书是“无声的老师”、“案头的顾问”,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助手。图书资料的查找,要学会使用文献、书目、索引等可供查考的图书,才能简便易行。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充分利用网络可以作为学习工具的特点,快速而有针对性地查找有关资料帮助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二、阅读技能的培养策略

运用阅读策略是把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新的信息整合起来,灵活地去促进、监控、调整和维持理解,从而达到培养阅读技能和建构文本意义的目标。

(一)感知文本――筛选信息策略

筛选信息,是指在具体阅读时对阅读内容进行筛选,选择最精辟的部分进行梳理和分析。这个策略的关键是要用“慧眼”在阅读中区分文本的重要信息和非重要信息。它的过程通常为:过滤次要信息,筛选主要信息,使无序信息条理化,使隐性信息显性化加工信息并衍生出新的信息。筛选信息的标准因文而异,如阅读说明文,把重点放在说明的内容、顺序和方法上面;阅读议论文,重点要放在中心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上面。筛选信息的标准也会因人而异,阅读主体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重要的信息。我们一般从三个方面来完成信息筛选任务:运用丰富的人文背景知识来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用关于作者的看法、意图、目的等知识帮助确定重要的内容;运用关于文本结构的常识帮助确定和组织信息。

(二)加工文本――概括信息策略

概括信息策略是指在阅读中简明扼要地表述所读材料的内容梗概。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概括信息策略,具体的内容包括:概括句意;概括段意;概括文章某一部分的内容;一篇文章的内容;文章中心思想;一本书或数篇题材相同的文章的内容。概括句意,要抓住句子的主干或主要部分。概括段意,通常有三种方法:用段落的中心句或承上启下的句子来概括段意;指出段中的隐喻义或象征义;借助归纳推理把段落中涉及的若干事实和若干观点归纳为一个总结性的句子;从某一角度选用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短语或上位概念来概括。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概括,可以寻找文中的小标题,可把本部分的各个自然段的意思连缀起来,作为概括。整篇文章内容的概括,可以把文中各个部分的内容概括连起来,从而完整地表述文章的意思。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可以在了解文章的背景,明确作者写作的动机;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作者的思想脉络的基础上以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来概括。概括几篇题材相同的文章内容,一般来说,要从文章的立意、结构、材料组织、风格特点等方面,先说明这几篇文章的共同点,再说明它们的不同点,最后指出凡篇文章所反映的创作上的发展趋势及其意义。整本书内容的概括,则要从书的选材内容、体例设计、框架布局、主要观点、创新立意等方面来概括。

(三)评判文本――比较阅读策略

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相类似或形式相近的不同文本加以比较分析的一种阅读策略。阅读中比较的内容应当是十分广泛的,可以是作品的主题、结构、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也可以把作者与作者加以比较。

不同作者的不同思想情感和不同写作风格,在比较的过程中能加深理解和体会。阅读比较,先要明了比较的目的,选准参照系,然后再评判文章思想境界的高下、风格流派的差异以及表现手法的优劣,以此帮助阅读和写作。一般说来,阅读比较可分为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和立体比较。横向比较,找出形式相近的作品之间的不同。纵向比较,对不同时期的作品,结合不同时代背景,就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思想变化等加以阅读分析。立体比较一般不局限于具体的某两篇作品的简单比较,而是从宏观层面上加以比较,对比容量大,对比角度多,具有较强的立体性,便于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作品的总体特征。

(四)建构文本――对话阅读策略

对话阅读,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内心世界与文本间的交流。阅读对话理论将阅读行为看作是主体间的对话与交流,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对话阅读的互动性,一改以往阅读过程中

简单追求读者对读物的理解、认同和接受的做法,借助于开放性阅读活动,旨在激起阅读主体身上的文化“分子”与文本包容的文化成分之间的碰撞,形成一种双方互相兼容、互相修正、互动发展的阅读机制,从而创造性地解读文本。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而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各不相同,所以对世界的看法也必然会各不相同,阅读时要用生活体验、人生经历来参悟作品,促进问读技能的形成。阅读要摆脱离开文本的“似对话”,也要反对无视文本的不对话,通过主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新知识。只有当读者的“视界”与阅读文本所置身的“视界”融合时,才能在一种阔大的话语背景中进行对话,去感受文本,更好地理解文本。

(五)整合文本――整体阅读策略

整体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理解的策略。好文章都会有顺畅的思路,如果分开来分析,会不时地打断文章的脉络,阻断读者的思维,影响文章的整体美感。整体阅读策略的目的在于培养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使读者学会在纷繁的材料中分清主次,在众多的现象中看出本质,在复杂的事件中把握文章的主题。学会整体阅读,关键是要做到初读时从整体上去感知、分析文章局部时不忘整体、局部分析之后再回归整体。任何个体都离不开整体,个体是整体的一部分,失去了整体,个体便没有存在的价值。我们初读感知文本时,不能急于分层分段,肢解文本,获取零星的语义碎片。注意力要引向对全篇的整体感知,不要在阅读开始时就陷入局部分析之中。当然,我们强调整体阅读,也重视局部分析要对理解整体服务的重要性。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在浏览课文了解文本基本倾向、读懂文章基本内容、找出文中重点和疑点后,再对局部进行讨论和分析,才能分析得更准确、更透彻。

学会阅读是每个人必备的生存本领。语文课程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应首当其冲地承担起阅读技能的培养任务,教给学生阅读的策略,引导学生展开充满思维张力的悟意审美的阅读,帮助学生从茫然的“印象阅读”过渡到自由的高效阅读。

参考文献:

[1]赖国强阅读心理漫谈[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

[2]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3]何郁新课程我们怎样学语文[J].中学语文教学,2005(1).

语文阅读题范文第4篇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知识输入过程,通过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积累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可是在阅读答题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审题不清、归纳概括不全面或者由于理解出现误差影响了问题的解答。根据近年来我校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本人就如何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谈几点拙见。

一、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这里主要考查的是从文章结构和主题两方面去把握文章的能力。分析文章结构就是分析文章如何按照全文线索来安排材料,弄清它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衔接等问题,这是分析的重点。把握一篇文章的结构,弄清它的层次关系,包括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以及一段内容内部的层次关系,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例如在学习《桥之美》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概括文章结构,并且试着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通过阅读和梳理,便于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并且概括出文章主要描写的内容是:桥之美态、桥之美蕴、桥之美感、桥之美境、桥之美形、桥之美趣……结构清楚了,主题也就不言而喻了。这样学生对作品主题也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全面的理解。在把握思路的基础上对文章进一步分析和概括。在理解文章时,分析是基础,表述是关键,要注意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智慧。

二、分析文体特征,理解表现手法

把握文学作品文体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是鉴赏评价、探究作品的基础。文章取材广泛,笔法灵活,文情并茂。对于大多数文学类文本来说,其主要特征一般就是“形散神聚”。学生在理解时要特别关注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和事件等,并且要关注组材的结构。学生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等手法来抒感、阐发哲理、表达志趣、寄寓情趣。

文章的写作目的大多是用来表达情感的,作者往往通过联想的方式将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材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需放开时“放得开”,要收拢时“收得拢”,自由而不失度,变化而不离宗。在题材上需要注意以小见大,特别重视“真实”,不仅描写真人真事,更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一旦作假,就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在行文上常常以某一事物为线索贯穿全文,使脉络清晰可见。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是文章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通过这些手法的恰当应用,学生的情感会透过多样的形式渗入到作品的内部中去,从而深刻感受到文章的内涵和本质。文章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各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若能合理运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等表现手法则更能使文章达到引人入胜的境界。

三、体会重要语句,品味精彩表达

所谓“重要语句”是指他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学生没有理解这些语句,就可能影响他们对文章的准确把握。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这是鉴赏评价散文的重要内容,也是探究疑难问题的基础。重要的语句在文中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文章的结构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一种是承载着作者重要情感、哲思的句子。重要语句更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和品味。

例如在学习《故乡》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品味“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通过分析这个重要语句,我们便明白了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因此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自主分析,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感受重要语句的言外之意。通过分析和探究,学生能深刻体会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一个“变”字,通过这个变字,学生能深入地挖掘原因,进而找到造成人物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对文章的把握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

学生要学会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在文章中涉及使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品味,选用什么句式来品味,选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品味等。对这些精彩语句加以品味赏析,从而加深对作品的语言风格的理解。

四、欣赏作品人物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

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赏析作品的本质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是多年来阅读文章的重点,也是考生答题的难点。在欣赏人物形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人物、景物和事物形象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和提炼,促使学生深入到文章的本质中去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充分发挥其潜能。

例如在学习《藤野先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通过肖像描写以及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描写,从多方面衬托出了藤野先生是一个不注重穿着、生活朴素、简单的人。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滋事,给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表达了他是一个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人。文章用不同的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将藤野先生的高大形象在学生的大脑中呈现出来,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

语文阅读题范文第5篇

小学语文阅读题,是小学语文考试中必不可少的题型,并且题型呈现方式多样,但各类题型各有其特点,笔者从教多年,总结了一定的阅读题解题方法,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记叙文的常规问题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的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6.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7.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内容相似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二、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时,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语文阅读题范文第6篇

思考源于疑问,问题得当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能发挥学生阅读的主体作用。但是课堂上的问题从何处来呢?

学生在思考问题是有这样三种情况:一种是根本不懂,也说不清哪里不懂,处于混沌状态;一种是虽然不懂,但能说清哪里不懂,可是不知怎样才懂;还有一种就是不仅能说清哪里不懂,而且对问题已经有了思考方向。前一种已经开始思维,后两种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的积极思维状态,是十分可贵的启发的最好时机。

针对以上情况,课堂上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产生。

一、教师提问题,让学生说看法,找理由回答

这是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办法,如小说教学中,我们可以问:“小说中的几个人物你最喜欢谁?说说你的理由。”散文教学我们可以问:“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的点拨、归纳、总结。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解读课文。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体现。

为了在课堂上能很好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在备课时要预设问题,考虑学生问题的可能性,将教师问题与学生问题结合,明确不脱离文本的答案。对于学生不知如何问时,要抓住机会启发,利用类比‘联想’举例等方法,使学生顿悟,提出并解决问题。

教师除了提一般的问题外,还可以故意设置一些争辩性质的问题,让学生在辩论中得到对课文的理解和认知。如学习《陌上桑》一文,关于使君的形象,教师可以这样问:“文中的使君在教参中说是一位仗势欺人,厚颜的官吏,而我认为他是个谦谦君子,那么同学们如何评价这个人物呢?”学生可就文章里使君的语言神态、身份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来分析。为此,教师要暂时隐藏真实看法,提出似乎偏激或错误的意见观点,以点燃学生阅读的激情,促进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挖掘文章的内涵,但要把握尺度,不能把学生领的过远。

如小说《孤独之旅》,在写杜小康成长的同时,也写了鸭子的长大,作者是以鸭喻人写人,但为让学生认识此问题,可以这样问:杜小康将鸭子在芦苇荡里养大,鸭子最后下蛋了,我认为这鸭子的成长与人物没关系,你们如何理解呢?这样就是为促进学生进一步读课文,通过文中对鸭子的细节描写与杜小康的成长来比较,得出作者的本意。

二、学生自己提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语文的课堂主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生,学生提问题要教师来解答是在正常不过的,这时学生有问题来问说明学生已经进入到课文中,是值得鼓励和表扬的,但问题的质量可能不如人意,这就需要教师把握,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一篇课文开始,学生初读课文,提的问题只不过是一些字词的音义等,此时就是问对课文有哪些不懂,他们也不会提出较深入的问题,所以要让他们读进去,边读边思考,还要指导如何提问题。在混沌状态是提不出问题的,在似懂非懂,欲问而问不出时,要进行启发,可让前后桌之间先试着提问,把问题“成熟化”后再提出来。

问题提出来了,谁来解答?我的做法是先留给学生,让同学之间进行解答,看能不能解决,再由老师把握深浅来解决。

我在教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时,阅读后,学生太投入了,有人高举手提问:文中的我(若瑟夫)就是作者莫泊桑吗?这类问题其实也有学生曾问过,如《社戏》《故乡》中的“我”与鲁迅的关系。有的学生就能立即反驳:“不是,文中的我就是作者采用的第一人称的手法,便于叙述,同样是作者虚构的,可能有作者的影子,但不等同于作者。”

再如,学《范进中举》时,有学生提问:“小说中的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又嘲讽又挖苦,什么尖嘴猴腮,癞蛤蟆想吃天鹅屁等,可中举后,又说是天上文曲星下凡,这反差也太大了吧,应如何理解这反差呢?”这样的问题涉及作者夸张的手法,我随即问到:“那么你们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学生有的答讽刺了胡屠户的嫌贫爱富,势利小人,也有的说更揭露科举制度对一个人的影响,从而批判了科举制度。无论如何都针对课文在进行回答。其实这就是语文课堂的活力。

语文阅读题范文第7篇

1、明确文体。从表达方式来看,文章主要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文学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这几类。一般说来,“三大文体”中说明文阅读题较容易,议论文次之,记叙文较难;文学作品中小说、戏剧阅读题难度略小,散文、诗歌难度较大。所以,在阅读文章时,必须快速明了所读语段是“三大文体”或“四大文学体裁”中的哪一类。只有辨明文体,紧紧围绕该文体的“相关元素”解题,才是正确的。比如,记叙文姓“记”,它的“家庭成员”是记叙的中心、记素的要素、记叙顺序、描写方法、修辞方法等;说明文姓“说”,它的“家庭成员”是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等等。文体明确了,就能迅速打开阅读题解题的大门,就能进入解答阅读题的“自由王国”。当然,有时要对一个孤立的语段的文体作出准确判断,会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明白无论实际情形如何,一篇文章总是会以某一种表达方式为主、辅之以其他表达方式,这样问题就简单多了;况且,更多的时候题干中的“指出本文使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说出划线内容使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等等语句从侧面告诉了答题者该语段所属文体。

2、整体感知。仔细研读阅读语段,整体感知原文内容,这是解答阅读题的至为关键的一步。这一步忽视不得,省不得。读原文,读懂原文,则事半功倍;反之,则答偏、答漏、答反不足为奇。研读阅读语段,整体感知原文是因为: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显现或隐匿在原文中。——这是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一个总原则。阅读完语段,完成“明确文体”这一步后,若为记叙文,要能明确主题及作者的爱憎感情;若为说明文,要了解说明的对象及说明的特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若为议论文,要把握作者所持的态度和观点,再看一看作者是采用什么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的等等。对文中的语句只有在整体感知、领会文章立意、把握文章要领的基础上,才可能准确解答,切不可只答了该句的表面意思。此外,还应根据思维的特点,讲究研读过程的有序性,即感知——选择——筛选——概括。

3、把握要素。文体不同,其文体要素也截然不同。是记叙文,要抓住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要素;是说明文,要明白说明的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及说明的方法;是议论文,则要抓住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然后迅速联想到该文体的“相关元素”。比如,题目要求回答“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就要联想到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题目要求回答“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就应联想到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等。有的同学在解答阅读题时,文体也还能明确,但各类文体对应的“相关元素”则不甚明了,答题时往往出现“串调”的现象,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如将“论证方式”误答为“论证方法”;“说明方法”误答为“修辞方法”;“对比论证”答成了“比较说明”。

4、语言赏析。对阅读语段的赏析,是阅读的最高境界。一般说来,可从赏修辞、赏词语、赏句式、赏意境等几个方面入手。一篇语言优美的文章往往会大量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方法;语言生动性较强的文章,则使用动词、形容词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定然是其突出的特点。所以,认真赏析该词在句意表达上所起作用尤为重要:该词作用是修饰、限制还是强调?抑或是为了文章的生动形象?如果去掉或换掉,句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一般说来,记叙性的文章赏析的是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与艺术性;言语平实的文章赏析的是词语的准确性、限制性、修饰性。语言赏析时,宜采用“三步答题法”,即:值得赏析之处——举出例子——分析例子。

5、句子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结构方面,二是内容表达方面。要审清题目,看题目要求从哪个角度作答;是从一方面,还是两方面作答等。结构方面,要明确句子在不同文体中所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往往不相同。比如,一般说关键语句处在文章的开头,常常具有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有的是文章的伏笔,有的是为下铺垫;有的是引出说明对象,有的是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处在文章或段落的中间,则是或强调突出,或呼应上文、或为下作铺垫、或承上启下;处在文章的结尾,往往有点题、照应开头、深化主题等作用。句子若是使用了修辞手法,则可从修辞手法的功用方面作答,比如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使用往往是为了使文章生动形象;反复的修辞手法的使用是为了强调、或造成往复回环的效果;排比修辞手法的使用是为了增强语言的气势等等。有时,还可联系关键语句在前后文中的地位和影响,来全面阐述其表达作用。

6、问题还原。解答阅读题时,应密切联系记叙文主旨、说明文说明对象的特征、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答,还应确定解答的有效“信息区”——解答的范围,在有效“信息区”中进行比较、筛选、推敲、提炼组织问题的答案。一般来说,答题应尽量使用原文中具有概括性、典型性、能说明问题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若题目要求“用原文回答”,则解答时哪怕是一点点的“自由发挥”都属于画蛇添足。解答结束还应将具体的问题和解答的内容还原到原文中,看一看问题是从哪里提出来的,是针对哪句、哪段提出来的,是面向全文,还是针对一句、一段或一部分提出的,据此确定所答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此外,解答时切忌把自我主观意识或语段外的信息强加给该语段,即使是开放性的阅读题,解答时也应“言之有理”;这“理”,不是偏激之“理”,也不是想当然的“理”,虽为“独到”,也还须是具有一定的“受众量”、可以接受的“理”。

语文阅读题范文第8篇

【关键词】阅读题 解答 技巧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基本能力,就是能认真地阅读给出的文字材料,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而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语言知识与阅读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除了布置相适应的阅读任务以外,在课堂上适度的精读指导是相当有意义的。培养快速阅读能力,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思维理解的方法。

一、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

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的打开思路。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也不例外。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粗心的同学往往会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通常阅读一篇文章,第一遍需要速读,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

想像说话,联系生活。学生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最怕碰到回答问题和想像写话,例如: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读文后的感受。或是: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几句话。这样的题目往往要先从课文中说起,你喜欢主人公的什么品质,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己是怎样做的。在平时的训练中,提醒学生写答案时要答满线格。我们在回答“为什么”类型的问题时,一般要讲清原因,再讲结果。讲清原因时,要写出人物是怎样做的,由此你感受到了什么。也就是要往中心上靠。回答问题时,要加入“因为??所以??”“由于??因此??”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例:《伟大的友谊》一文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我们可以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联系课文内容回答:“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在创造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是建立在共同革命目标的基础上的,所以说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

二、概括某段大意

1.要准确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每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没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总结概括。

2.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师》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一句来概括段意。

3.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很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4.联合法。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加以概述。例如《记一辆纺车》的第四段,就要综合三层意思:纺线使衣着自给,纺线使大家爱惜自己制作的衣服,纺线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

三、细找文中原话――巧借关键词句,进行答案定位

直接提取信息。大多数阅读试题会出自选文的某一处地方,其关键词基本涉及到具体的字词句,我们可以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找准问题的出处。答案一般在问题关键词前后的位置,可以在其上文和下文或是联系上下文进行搜索定位。有些试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低年级较为常见)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有些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直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有时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直接用原话来回答问题。如若它指定要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回答的话,就要将文中的原话加以理解,体会原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

有些题目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语文试题的开放性要求试题答案能自圆其说,答案最佳。因此在阅读的时候,要认真、深入分析,回答问题时,要仔细揣摩、根据体裁的特点,不同的语境,要准确的使用词语作答。提取信息后概括。有时候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如若它指定必须要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回答,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的原话加以概括。

四、合理控制答题时间,先易后难

解题时不要边看阅读理解的问题边从阅读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因为用这种方法难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深层理解阅读 理解的文章。首先应浏览阅读理解的全文,了解阅读理解全文的概貌。看完后,应记住阅读理解文章的要点,阅读理解重要的结论以及阅读 理解中的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 可用铅笔在文章中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语文阅读题范文第9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 个性解读 联想 有效作文

在指导学生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渗透作文技法的传授,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把一篇篇美文演绎成作文范文,让学生在做题中接受美文熏陶,感悟他们语言表现力的神奇,从而模仿学习借鉴。

一、现代文阅读题对有效作文的支持

以2010年江西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为例:

饮一口汨罗江

熊召政

汨罗一水,迤迤通通,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这苦涩,比秋茶更酽。

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杯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为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弛特意赶来的啊!

脖子一扬,我,饮了一口汨罗。

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窜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在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

愤世攘俗的味道真苦啊!

同行人大概看出我脸色难堪,埋怨说:“叫你不要喝你偏要喝。这水太脏了。” 我报以苦笑。 朋友继续说:“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

我得承认,朋友这么说,并不是讥笑我,他只是不理解。我的行囊中,带有青岛啤酒和可口可乐,为什么,我非得饮这浑黄的汨罗7

这小小的隔阂,让我想起禅家的一段公案。一次。著名禅师药山惟俨看到一个和尚,问:“你从哪里来?”和尚答:“我从湖南来。”药山又问:“湖水是不是在泛滥?”答:“湖水还没有泛滥。”药山接着说:“奇怪,下那么多雨,湖水为什么没有泛滥?”和尚对此没有满意的回答。因而药山的弟子云岩说:“是在泛滥。”同时,药山另一个弟子东山大叫道:“何劫中不曾泛滥!”

细细品味这白话,不得不佩服禅家独特的思维品质。何水不脏?我想对朋友当头棒喝的这四个字,本源于何劫中不曾泛滥的追问。

不过。那四个字我终究没有问出口。然而由禅家推及诗家。我想得更多了。

汛期湖水泛滥,每个人都看得到。可是,干旱季节的湖水泛滥,又有几个人能感觉到呢?屈原淹死在汨罗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汨罗不只是湘北的这一条。也不尽然是由波涛组成,知道这一点的,恐怕更是微乎其微了。

何劫中不曾泛滥!还可以推补一句,何处没有汨罗江? ’

嵇康的汨罗江,是一曲裂人心魄的《广陵散》;李白的泪罗江,是一片明月;坡的汨罗江,是一条走不到尽头的贬谪之路:秋瑾的汨罗江,是一把砍头的大刀;闻一多的汨罗江,是一颗穿胸的子弹――到这里,我禁不住问自己:

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

江面上,二三渔舟以一种“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悠然,从我眼前飘过。不知道屈原为何许人也的渔翁。一网撒去,捞回来的是最为奢侈的五月的阳光。偶尔有几条鱼苗,看上去像二月的柳叶,也被渔翁扔进了鱼萎。那也是他的收获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

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住。都是明哲保身的遣世者,权力更迭,人间兴废,与他们毫不相干。船头上一坐。就着明月,两三条小鱼,一壶酒,他们活得好逍遥啊!你看这这因屈原而名垂千古的汨罗江上,屈原早就不见了,而渔翁仍在。

既如此。我的饮一口汨罗的朝圣心情。到此也就索然了。归去罢,归去来兮,说不定东湖边上的小书斋,就是我明日的汨罗。

由“嵇康的汨罗江~段,我们可以领悟到作者思想飞扬的灵动。尽显读书悟理之精彩。感情充沛,排比句富有气势。赋予汨罗江丰富的内涵,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英雄豪杰的追怀敬慕。

有效作文启示:学生通过阅读广泛占有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情感注入,归纳出历史名人的精神及对后人的影响。融入作者对人物内心精神的理解,化用名言,激活历史人物,让他们去演绎历史的真实。名家名篇表现出特点不一定都能被学生吸收消化,但可欣赏借鉴。根据学生各自个性特点去学习掌握,能力迁移就能进行有效作文。

(1)通过形象描摹创造“诗情画意”。

有一篇满分作文《诗意地生活》,开头一段便是:“掬一捧清水,我便醉倒在春风里。空气中尽是悠悠的香气,那些无比珍惜的年华便从指尖绕过,无声无息。”形象描绘,生动感人。再看下文,作者针对有人“抱怨生活中无诗意”。从“心灵充满诗意”“平凡也是诗意地生把”“苦难当做诗意去品味”等角度具体地诠释怎样生活才是“诗意地生活”。通篇虽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却能结合叙事、描写、抒情等方式来阐述观点,在严谨说理之中,恰当地嵌入形象的画面,使得论述也洋溢着诗情画意。本文在议论过程中相机“抓拍”几个特写式“镜头”,灵活地加以组接与铺排。让形象的描摹表现出诗情画意,从而增强了论证的艺术效果。

(2)通过超常联想用活修辞手法。

如果只是理解几种修辞手法,也未必能生动地运用在论述类文章之中;超常联想能够帮我们用活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比如一篇题为《怀想天空》的满分作文:

被细细的窗棂剪辑成四四方方的蔚蓝格子的,是天空。被短短的睫毛和长长的绿树枝丫分割成闪亮遥远的小碎片的,是天空。

天空投影在水的碧波中,于是有了梭罗坐在瓦尔登湖畔,垂钓水中一望无垠的夜空繁星。天空投影在人的明眸中,于是有了楚国的屈原仰望天空,吟诵奇丽诡谲的《天问》。哲人的天空,孕育了他们的灵魂。他们因此有了天空般辽阔的情思与胸襟。

第1段中“细细的窗棂剪辑成四四方方的蔚蓝格子”?短短的睫毛和长长的绿树枝丫分割成闪亮遥远的小碎片,固然运用了拟人手法,但作者是通过远距离联想实现的。本应是“从细细的窗棂的四四方方格子中仰望蓝天”与“从长长的绿树枝丫中仰望蓝天”的形状,现在通过远距离联想。把“窗棂”与“枝丫”当作主动发出“剪辑”与“分割”的动作。“窗棂”与“枝丫”能发出“剪辑”与“分割”的动作,是人们比较陌生的拟人手法,因此,这里是通过超常想象用活了拟人手法,进而创造了神奇的画面。文中这类远距离联想的句子比比皆是:“垂钓水中一望无垠的夜空繁星~星辰是天空的眼睛”“犹如人们对炙手可热的权贵的向往与敬畏…‘静谧流淌的谈黄色光芒中”“如同昆虫的复眼中呈现的景象”“云朵则是天空的粉妆”等等。

二、语言运用题对有效作文的促进作用

全面剖析例句在句式、修辞、意蕴(内容)等方面的特点,能使我们的仿写神形兼备。

例1:(2008年辽宁卷)请从“知识”“兴趣”中任选一个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在语意上形成对比。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勤奋地挤,总会有所收获;时间,是掌缝中的沙,如果你不太在意,就会全部漏光。

分析例旬:两例句都含有暗喻,其中一个例句的分句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复句,另一个例句的分句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两个例句的“有所收获”和“全都漏光”形成对比。因此答题:知识,是大地的绿树,只要你不断浇灌,总会参天茂密;知识,是山中的清泉,如果你截断泉源,就会逐渐干涸。

例2: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男写三个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知己,是一把伞,晴朗时轻轻收起,阴雨时豁然张启。

答题示例:(1)朋友,是一杯清茗,闻起来清淡无奇,入口时余香满口。(2)母爱,是一个港湾,晴朗时送你远航,狂风暴雨时拥你入怀。(3)家,是一个港湾,晴朗时是欢快的起点,阴雨时是幸福的终点。

答题可分三步走:先确定对象,这里我们最大可能地激活思维细胞,要大胆想象和联想,发掘思维潜力。例句对象是“桃花”,新选的对象可以是花。也可以是草、树、山、水。其次将这段话用指定的辞格写出来。最后将修辞一一落实到位。有些考生想不出恰当的比喻句,不是因为不懂比喻手法,也不是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欠佳。因此提高修辞运用能力,关键是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联想、想象能力。

语文阅读题范文第10篇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阐发与评价;

2.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

显然,这类阅读延伸题与一般的阅读理解、鉴赏题有一定的区别:一般题的答案往往在文中,解题关键在于搜索、筛选、整合,而此类题型相对而言则能力要求高,综合性也很强。解题时既要紧扣文本,又要借助平时积累。是阅读理解、积累体验、拓展迁移、探究发现、合理表达的综合。如何做好这类题呢?首先,心中必须有文本意识,以文本为立足点,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感悟力,行文要体现思维的缜密性和深刻性。其次,要有宽广的知识面,面对考题要有较强的联想力,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后,答题时要高度关注题干中的具体要求,要答即所问,既要规范还要灵活。对思维加以反思,使之更清晰,更完善,克服思维定势,形成见解独特、形式新颖的答案。

阅读延伸题的答题通常要注意:

1.句意理解是否准确,这是入题的关键;

2.拓展举例是否恰当、分析说理是否深入,这是升格的关键;

3.语言表达是否完整、有条理、简洁明了、通畅,这是得分的保证。

特别强调的是:准确理解是探究的起点;拓展说理是探究的关键;合理表达是探究的呈现。

阅读延伸题的得分点关键在于如何阐释分析“为什么”。其实对一个现象的追问、思考就是最佳答案。这需要考生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探究:

1.原因分析:就是写作思维由事物表层现象到深层本质的探索,而这种由表及里的思维实质上就是一种追寻事物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是从结果到原因的分析。结果是一种“现在时”的现象,而原因则是“过去时”的本质。分析出一种事物的现象赖以产生的原因时,就开始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如:造成丢失诚信的自我主观原因。

2.背景分析:思考某种社会、人事现象产生的大背景、大气候,发现这种大背景、大气候和人事现象之间的隐性因果关系。如:造成丢失诚信的社会背景、文化心理。

以上两种分析侧重由现在到过去的探究,追本溯源从而形成深刻的文字。

3.功能(影响)分析:指作者看到了现存某种现象(原因)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即它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功能——影响作用意义,由已知推出未知形成深远的立意。如:诚信或丢失诚信的意义、价值、后果、作用。

这三种分析都是对事物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链的分析,只是这三种分析的思路方向不同:原因分析面向现象之前的、过去的因果分析,背景分析是面向共时的、现在环境的因果分析,功能分析则是面向现象之后的、未来状态的因果分析。明白了这些,考生的思维就会更加主动和自由。

例如,苏轼在《浣溪沙》中写道“人间有味是清欢”,此句引起了你怎样的感悟?

学生实例1:诗人在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寻得一个晴朗的春日,看着眼前迷蒙在雨雾中的疏柳,听着清洛潺潺的水声,呷一口清茶,品一味野菜,叹道:人间有味是清欢。是啊,人生在世不过瞬息。那些荣华富贵,那些人情世故(原因分析),最终都将褪去浓烈的色泽,沉淀下的只有寓于生活点滴中的清欢(功能影响分析)。如庄周那放形于天地的逍遥,陶潜那遥见南山的悠然,这清欢是一种淡泊的坦然,是一种追逐本性的自然,是一种活在当下的开阔,是一种用心去体味每一次日出日落的感动(原因分析)。

(点评:抓住形象由表及里。文学作品的主旨和情感的表达,往往借助一定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把握形象的象征意义并由此推断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

又如《为兄轼下狱上书》一文中,如何看待苏辙“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学生实例2:本文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饱含苏辙对兄长浓浓的手足之情。苏辙对兄长狂狷率真的个性了如指掌,也熟谙他行为的不羁与过分自信。正是这种对彼此深入的理解才使得兄弟二人之间的感情无比深厚(原因分析)。这种深厚,超越了血缘上的亲近,幻化为一种基于相互理解的惺惺相惜(功能影响分析)。苏辙对苏轼绝不仅仅有着手足情长,更有着一份因气味相投而产生的敬慕。这种敬慕源于二人对彼此个性、气质的深刻体察(原因分析)。唯此,这份手足之情才得以超越手足之情而沉淀为一份更醇厚的高山流水一般的至情,让苏辙能够在兄长蒙难之时挺身而出,誓死相救(功能影响分析)。

(下转3-6版中缝)

(上接6版《北京高考语文阅读延伸题之解题路径》)

(点评:以自身原因为突破口,转换思维角度,会发现新的境界。)

再如2010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现代文第19题这样设题:第⑧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不少于200字)

学生实例3: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没有使作者的心从此远离祖国,反而使之更加贴近。不管走到哪里,故乡的海棠总是让游子魂牵梦绕。离之愈远,思之愈切,正是这遥远的距离激活了作者那颗与祖国一同搏动的心(原因分析)。的确,许多美好当我们享有的时候是体会不到的,许多深情是我们靠近时无法捕捉的。地坛里那个任性的男孩子,只有当生与死间的距离无法逾越时,才看到那一树合欢背后深沉到心痛的爱。很多时候距离会带来缺憾,但正是这种缺憾唤起了我们对生命中美好的珍惜与感动,让心与心得以连通,盛大的爱更加完满(功能影响分析)。

(点评:从深处挖掘,溯本求源,析因预果,探究事物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上一篇:评价方法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业信息化发展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