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范文

时间:2023-03-05 12:36:35

艺术设计学

艺术设计学范文第1篇

设计是计划,是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它既不限于事先构想,更不排斥实践,是人类智慧和技能表现得最为充分的领域;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例如造物,从原始到现在,造物的种类和数量不计其数,而在造物活动中,使物蒙受艺术光彩的因素就是“形”。作为一种创造行为,设计就是将某种观念转化为实体(给予特定的形)的过程;也是利用某些物质材料,在特定空间中“创造物体形象”的计划。考察物的造型过程,即可发现:

1.设计(即计划)是造物过程的中心环节。它源于需求,规约制作,决定使用。由此可见,自原始时代人类开始制造工具以来,设计就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实践活动。

2.产业革命迅速改变了手工艺者个人从事设计与制作的情况,出现了设计师这个新职业。造型计划也随之从混沌的生产关系中独立出来,这才产生了设计学及其后的发展。设计学是研究产品造型及其环境的学科,旨在总结人类设计活动的经验,以指导设计创作,创造某种体形环境。它的内容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有人反对用这样的观点来谈问题,但学科细分化却是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分化与综合是有机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分子的分化,哪来量子力学的发生和发展?)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设计的关心逐步加深,设计对象不断扩大。于是,造型计划又有了更细的分化。

其一,造型计划的性质有所不同。若将其按功能性、使用性或相反的无用性、无观赏性的要求进行整理,则造型计划的范围如下表所示。

通常我们所看到的造型,多是对材料和物体进行组织或加工、综合。这是专门研究“物与物”关系的机能造型和以“物与人”关系为目标的造型。前者的计划主要在工学方面(基于工学的知识和技术)进行,例如齿轮、发动机、人造卫星等。而后者,则还必须考虑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即便是后者,又有把使用者的生理条件作为设计重点的,即把人作为活动的物体来处理,例如驾驶座的设计。以上,一般被称为“工程设计”①。也有重视使用和接触制造物之人的生理与心理条件的(即寻求心理的、生理的、物理的条件的均衡),例如衣服、家具、住宅的设计等。这种计划常常不能用复杂的计算去解决,而更强调艺术感觉。此外,还有使用物体和物质来表现形象和色彩,以吸引注意,并打动受众的心,传达某种意义。此种情况是把造型作为作者与观众精神联系的媒介,通过物来建立“人与人”的交流关系,例如宣传画、广告等。以上,都被称为“艺术设计”,余者则属于“纯美术”②。

由此可见,艺术设计乃是一个技术和艺术融通的边缘学科,而并非理工科或者纯艺术的分支门类。再加上其又以实用性为基础,这就是为什么要叫“艺术设计”而不叫“设计艺术”的原因。艺术设计不是“艺术和设计”(写作“艺术·设计”),而是对design的意译(在国外,“设计”和“design”也是分别使用的),其内涵虽然也渗透到实用的造型计划中,但主要是指实用的、美的造型计划。

在这个领域中,复杂的公式和高等数学的计算方法无济于事,本质的东西在于以简化的公式为基础的方向性的估测,被称为“以直观为基础的力学意识和为探索方向而迅速、大致的估算”(属于直观感觉的技术经验领域),从而才有了艺术设计师自由驰骋并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空间。在实用的造型领域中,绝对不变的物理法则的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艺术设计师只能密切配合工程师的工作,做二度创造(人性化设计)。而在纯粹美的造型领域里,则是美术家纯感性的专业范围(尽管有所谓“美术的工艺化”,那只是特种工艺,而不是艺术设计的主体),但艺术设计却可以帮助纯美术将“只可意会”变为“可以言传”的科学③,破除玄学。

其二,机械以机能价值为目的,却是为了人类而存在,所以必须适合人类并有秩序。遗憾的是,近代的科学技术排除了难于定量化的人类要素和社会道德等方面,只遵从容易对象化的自然法则,这样才在物的方面完成了急速的发展。不过,“无时求有,有时求好”。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和普及的时代,机械的形态也应该是美的,应该是反映一定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社会艺术思潮的艺术品。因为美与真、善一起是人类最根本的愿望,具有最重要的价值。而且近代的产业组织又要求一切方面的专业化,于是,艺术设计学作为新的职业而诞生,并有了日益扩大的发展空间。这一点,完全可以由工业设计④的诞生得到证实。

传统的设计领域只有图案设计、工艺美术和建筑学。到20世纪初期,作为现代主义运动的一部分,视觉传达设计、工业产品造型、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才逐渐发展成为设计领域的独立分支,并统一为“艺术设计”。这是一种崭新的视觉文化,它将新的视觉现象(大众社会、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与艺术、广告以及新媒介结合为一体。

二、艺术设计学的性质和特点

艺术设计的产品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集中表现。从原始社会以来,造物活动始终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历来以“衣、食、住、行”来表达人类生活的基本要求。艺术设计学产生于人类的造物活动,又服务、指导着人类的造物活动,从而创造出新的生活方式。所以,如何应用造型技术和艺术来创造合适的环境以满足各种社会需求,是研究艺术设计学的根本任务,也是艺术设计学最基本的社会性质。

艺术设计学服务的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不仅要满足人们物质上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要求。因此,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政治、文化、宗教、生活习惯等的变化,都密切地影响着设计的技术和艺术。此外,艺术设计学的美学意识自然受到社会思想潮流的影响。这一切说明艺术设计学发展的原因、过程和规律的研究绝不能离开社会条件,不能不涉及社会科学的许多问题。

艺术设计学是融技术⑤与艺术为一体的应用学科,它不是“艺术与技术”的相加,也不是“艺术与技术”的相乘,而是融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任何一件从美学观点上公认的杰作在技术上都是一件优秀的作品。这足以证实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关系,其具体表现为:

1.艺术设计追求机械和人的关系有机化。所谓有机化,就是把近代科学、技术纲目很难抄取的美、善、社会正义等对人类社会来说最珍视的要素,挽回到狭义的技术中,使物-人-社会的关系变得更和谐。也就是说,艺术设计师是在工程技术所提供的可行性条件下进行艺术创作的,所以艺术设计不能超越当时技术上的可能性和技术经济的合理性。而作为技术要求的约束总是保持为一个自由度的界限(只作为单一的下限或上限)。这个自由度将允许任何一个艺术设计师的创造性,即使在严格的技术约束下,也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艺术品。反之,在一定条件下,艺术又会促进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2.艺术设计师是凭经验和感觉去解决问题的,但这种经验和感觉与艺术家不同,是把计算与直观综合起来,把一个技术上正确的工程变成一项真正的艺术品。所以,千万不要让学生认为艺术设计学的学位就等于一个艺术家的毕业证书。艺术设计师是一个营造师,他以人类所知道的最难于表现的语言,也就是功能的、力学的、施工技术的语言来解决具体问题,并使它具有美的形式。不过,艺术设计师也不同于工程师:艺术设计师必须以简化的公式或方向性的估测来理解和掌握力学——施工的领域,为的是能够创造新型结构的造型方案,并大致定下尺寸。而对工程师来说,则应该有足够的数学理论知识,才能够对已确定结构的各个部分予以分析,并定出精确的尺寸。简言之,工程师能给人以规矩,不能与人巧;艺术设计师则于规矩之外,更与人巧。盖非精熟规矩,不足语于巧。

3.在纯美术的创作中,美术家可以不受社会、经济、文化、生产等条件的制约,可以异想天开、随心所欲地去创造。而在艺术设计的范围内,由于受生产、技术、使用和消费等条件的制约,创作必须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必须创造出一种适应人们普遍心理、视觉经验和审美趣味的形式和内容。必须在充分考虑社会、文化、经济以及生产技术的前提下,在一定的设计意念引导下进行创造。确切地讲,艺术设计是在各种因素(机能的、直感的,生理的、心理的,共性的、个性的……)的限制中所进行的一种综合性创造。

三、艺术设计学的内容

艺术设计是艺术设计学的核心,这是因为指导艺术设计创作实践是艺术设计学的最终目的。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技艺,需要通过设计实践来学习。有关艺术设计的学科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总结各专业艺术设计(如视觉传达、产品造形、环境艺术等)的设计经验,按照各种艺术设计的内容、特性、使用功能等,通过范例阐述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另一类是探讨艺术设计的一般规律,称为艺术设计原理。其中,作为艺术设计基础的形态构成和立体设计是研究形态各部分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包括静态构造和动态构造)的学科。必须强调说明的是:设计技术不一定都是手头的工作,也不仅是仰仗手的灵巧,有不少是靠思考进行理智处理的成分。当然,大多数还是由手和眼这些人体器官的灵活动作所承担的。因此,特别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并加强设计感觉及判断力方面的练习上。感觉的练习,一是靠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二是要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觉它),三是依照“计算-视觉化-对临-背临”的步骤,将计算转为直观化。

艺术设计史研究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学发展的过程及其演变的规律,总结教训,以利其发展。研究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有代表性的艺术设计实例,从中了解前人的有益经验,一边为艺术设计汲取营养,一边又成为掌握潜在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之关键。

艺术设计理论因为“年轻”尚未达到十分科学的程度,留待研究的领域还很多。例如探讨艺术设计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探讨艺术设计实践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艺术设计的技术和艺术的基本规律。艺术设计理论与艺术设计史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故而艺术设计理论必须是设计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图自由驾驭的。也就是说,要有可操作性,否则只能束之高阁。

四、艺术设计训练的终极目标

艺术设计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造型及其组合,控制欣赏者的观赏运动,以达到宜人之目的。印刷设计是控制人的视点运动;工业设计是控制人的视点和绕观运动;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城镇设计则是控制人的视点和亲历运动,并通过此举调动人的思维活动,从而影响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另一方面,在大千世界中,运动的形态又是最引人注目的形态。由此可知,创造运动变化的形态是多么重要。

所谓运动变化的形态,并不一定是真实运动的形态。在造型活动中,最普通的是创造有运动感觉的空间形态。换句话说,就是创造“不动之动”。即:客观形态是不动的,给欣赏者的感觉却是运动变化的。这是因为,欣赏者的视点在动,欣赏者的人身在动(绕观或亲历),并由此带动了欣赏者的思维运动,从而产生了“超乎象外”的“惊人”效果。这就是所谓“形态的生命活力”。

中国传统造型理论早就把生物生长运动的形态与人的品格和精神联系起来,并且论述了运动变化的形态所给予人们的影响。这种不动之动(亦称“空间张力”)共有七种:

⑴主要导向——水平的(暗示低能量、平静的)与垂直的(暗示高能量、兴奋的)方向。

⑵框围的磁力——画面的框围、银幕的四边,对靠近它们的物体施展强而有力的拉力,尤其是四个角(两个主要导向——高度与宽度聚合的地方)大力地牵引着附近的物体。

⑶块体的牵引——大的块体比小的块体更具独立性、更稳定,块体越大,其牵引力越大。

⑷画面(银幕)的不对称——我们倾向于把焦点放在画面(银幕)右边的物体上。这种左右不对称同时也决定我们把倾斜知觉为上坡或下坡。

⑸图形和背景——人们把图形(经验或群化)当作物体知觉;而背景只是“无遮蔽”的画面范围的一部分。图形位于背景之前,是被包围的领域;背景是包围的领域,好像在图形后面延续。分隔图形与背景的线条属于图形,而不属于背景。图形比背景不稳定,与背景相比,图形看起来像要移动似的。

⑹心理描绘——采用最少的线索去充实心理上不存在的资讯,而达成一种易于处理的图样。具体内容有“整平化与尖锐化”⑥、“力象”⑦等。低鲜明度的影像强迫我们变成积极的参与者,只有在促进而非阻碍心理描绘时,才见美学价值。

⑺诱导力——把我们的眼睛从一点领到另一点上去的力。如果仔细查验视觉诱导力所运作的不同途径,很容易发现诱导力的三种类型:

轨迹诱导力:由可领导我们眼睛到某特殊方向的静态因素创造出来(透视消失线、位移和梯度)。

动势诱导力:由某些东西确切地指着一个特殊方向而创造出来(注意方向、动势和箭头)。

位移诱导力:由实际上移动的物体或看起来在画面上移动的物体创造出来。

总之,运动感是激发感官并因此对机体产生效应的物质能量(刺激)。发出运动或“不动之动”的刺激的形体是刺激物。运动变化的表情因素有:节奏、速度的快慢,动作幅度的大小,形状的曲直,张力的大小,方向的确定与含混,内在支配力的主动、被动等。所有这些,都是艺术设计师应该掌握的能力。

五、展望

艺术设计学范文第2篇

1.艺术设计美学的科技内涵。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使得人们的审美意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开始从科学技术中来寻找美、发现美。应该来说,艺术设计的科技内涵主要是指我们应该找到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契合点,理顺双方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讲,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实现产品设计中实用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进行艺术设计的核心之所在,它可以为艺术设计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科学技术是丰富艺术设计审美体验的有效手段。近些年来,但凡在世界上获得设计奖项的产品,无不有着高科技的参与和融入。比如,华硕笔记本就有着人性化的科技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同时其外观设计还非常具有美感。这是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进行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事实上,科技是艺术设计实现的最佳途径,有时还可以帮助艺术设计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它让艺术设计在科技的指导下,获得了更大的选择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与更新,艺术设计将成为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方法的有效载体。

2.艺术设计中美学的情感内涵。任何艺术设计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人是具有情感的动物,因此,我们说,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具有一定的情感内涵。它主要体现在艺术设计要符合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其中的心理需要主要是指人们对于艺术设计的精神需求,代表了人们的情感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艺术设计又是情感外化了的设计活动,它将客观存在的事物与所要表达的主观情感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是人们对于客观物象充满情感的诠释和再现。应该来说,艺术设计中的情感与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情感并不完全相同,它必须基于一定的人性化需求,要能够实现科学技术与设计情感的完美统一,从而建立一种平衡的关系。它是艺术设计师的情感向产品、再向消费者传递的一种高层次的信息输送的过程。一般来说,技术水平与情感需求之间成正比关系。消费者可以从高科技那里获取精神层面和心灵深处的愉悦感和满足感,这样的艺术设计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产品的商业价值。比如说,手机现在已成为了大众化的电子产品,人们对于它的要求从最初的功能需求更多的转向了艺术设计需要,因此,手机市场上就陆续出现了涵盖了丰富情感内容的手机产品。例如,LG巧克力手机深受恋人们的欢迎,这是因为它在冰冷的科技外壳下,还拥有一层温暖的情感外衣,成为了科技与情感完美结合的典范。

3.艺术设计中美学的文化内涵。艺术设计是人有意识的创造活动,而人必定生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这就使得艺术设计具有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同时,艺术设计本身与审美情趣也是分不开的,其美学理念与美学体现中必然都会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艺术设计师们在进行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特有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的重大影响,一般来说,都会使艺术设计打上深刻的文化烙印。因此,任何一种艺术设计在提升美学境界的同时,都离不开本土文化的参与和融入。可以说,艺术设计的过程就是从艺术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其集中再现了某一种特定的设计文化氛围。纵观世界,各种成功的艺术设计作品都是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统一,正是因为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才使得这些设计作品能够长期屹立于世界之林。比如说,日本的设计师原研哉,其设计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他的作品设计中有着对日本独特民族文化的解读,加上同时运用了现代化的设计元素,最终形成了一种大胆创新又很好地传承了日本本土民族文化的设计风格,使得设计出的产品具有一种现代化的简约之美。因此,我们说,艺术设计的风格与文化之间是互动的关系,应让产品通过艺术设计展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

二、艺术设计中的功能美和形式美

艺术设计中的美学主要是以设计实践作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艺术设计实践是美学原理升华的最终结果,其主要目标就在于满足人的需求。因此,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属于设计美学中的高级范畴,既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美学价值,更体现出了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那么,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艺术设计来说,其美学基本上包含了功能美和形式美两个方面。功能美和形式美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表述如下。

1.艺术设计中的功能美。这主要是指人类在长期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美的创造和追求,从简单到复杂,在整个造物过程中体现了人们对于产品的实用性需求。他们在进行艺术设计的时候,最初是出于实际使用的需求,从原来无目的的造物到后来有意识的选择,从改造到制造,都经历了一个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些过程集中体现了艺术设计中的功能美。一般来说,艺术设计的功能美主要是产生于人们对产品的预定功能需求,一旦顺利地实现了,就证明了该艺术设计的目的性与规律性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当人们在使用该产品的时候,就获得了应有的功能,从而满足了人们对于这些产品的使用需求。因此,我们说,艺术设计的功能美具有鲜明的功利性特征,它是在人们对物品的使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在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同时,让人们感到了愉悦和满足。从本质上来讲,艺术设计的功能美是人类造物活动中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完美统一,是人类根据一定的自然规律对物品进行改造和创造的结果。

2.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如果说艺术设计的功能美是外在表现的话,那么,形式美就是对功能美的抽象化表达,它是将具体的物品进行抽象和提炼的审美体验,是人类创造的物品的自然属性和组合规律的集中反映。这些形式美不仅包含了实际的内容,还暗含着丰富的观念。从本质上来说,艺术设计的形式美超越了一定的设计内容,且保留了形式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意蕴与性格特征。我们这里所提及的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构图形式,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组成的美的形式,主要包含了造型、色彩、艺术技巧,三者缺一不可,共同调和而成了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这些形式美越突出,所设计出的产品就越鲜明。它主要取决于设计事物的本质属性,而非量的大小,其对于艺术设计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首先体现为自然美,但是,自然美只是美的低级阶段,而艺术设计的形式美最终则要通过艺术技巧展现出来,属于一种更高层次的美。它是在一定的美的法则的指引下,所实现的设计产品与设计形式之间的完美统一。它可以通过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一定的设计内容,是对功能美的艺术再现。

三、艺术设计中美学的应用性思考

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必然会有一定的实用性,这一点应该会在设计过程中得到具体的应用。因此,我们应在掌握了一定的设计美学的基础之上,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以把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充分地展现出来。具体来说,我们要从历史发展的动态规律中去把握设计美学的应用价值,要注意对艺术设计中的功能美与形式美进行正确的理解与应用,抛开过于功利性的设计目的,还要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美学的复杂性,要认清其充满逻辑性与形象性的多元化的思维特点,从而在进行艺术设计的时候,能注重从辩证的角度来审视这些艺术设计作品。此外,由于当前社会追求绿色设计观,因此我们还要让艺术设计美学符合生态美学的理论要求,从“人”与“人造物”的关系出发把握住“以人为本”的设计观,从社会生态的角度定位艺术设计的社会作用,从而让艺术设计实现科技与艺术的统一、艺术与情感的统一、实用与美学的统一。

艺术设计学范文第3篇

一、艺术设计中蕴含的功能之美

从本质角度来看,产品所具有的实用性功效与自身所产生的功能之美并无过多的联系。可是从主体范畴而言,实用性质的功能对它的审美评价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功能范畴所产生的美感从某种程度上深刻体现了对它审美体系的评价,在其中所能表达出的东西都能深刻体现出一种极致的美感。功能范畴的设计对十八世纪以来仅是注重外在的表现形式且忽略内在的错误理念进行了最大范畴的纠正。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尤为简洁,具有现代气息的崭新风格,能对功能范畴的结构之美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

二、艺术设计蕴含的材料之美

当前形势下,在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进程中,材料实质上发挥了尤为重要的功效,材料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视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撑,在社会的发展方向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在现代化科学技术能有效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上,材料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所以,现代社会的艺术设计与材料也是息息相关的,务必深入细致地处理产品结构层面以及环境设计范畴,产品在形态范围,颜色范围,质感角度和肌理层面的处理,如此一来就能够充分展现出新颖材料所具备的重要特点。运用各种恰当有效的方式去有效处理各种材料,就能从多角度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从而在通过艺术设计之后的材料中获得一种美感享受。对于各种不同的材料来说,工艺上所采取的手段也是大相径庭的。例如我们经常说的材质漂亮,工艺巧妙,对于各种迥异不同的材料必须彰显出与众不同的特征,这就对产品所具有的功能性与美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对于手工艺品来说,需要制造者务必真正意义上用手去触摸材料,深入细致地了解材料自身所具备的质地优势。譬如我国拥有古典风格的各种家具中,具有明式特点的家具就充分展现出了一种质地层面的美感。各种不同的器具,在材料的选用上、制作方式上、技术加工上都彰显出各种与众不同的特点,艺术设计者务必深入了解材料自身所具备的特征,采取与之特征相适应的设计方案,方能让器具在设计上通过材料体现出一种极致的美感,最终让产品、材料、美感、设计融为一体,这样就能彰显出艺术设计中的材料之美。

三、艺术设计蕴含的形态意境之美

所谓意境实质上是指艺术层面的形象与情境融为一体所展现出的情境交融景象。从艺术设计层面而言,意境通常不是一个十分具体的形态,可是意境绝对是通过形态所生发出来的,人们看到某种具有美感的形态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进入一种想象性的境界,最终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高艺术境界。从上述角度来说,艺术设计蕴含着形态意境之美。所以,从艺术设计范畴的角度看,形态意境是能够让艺术设计作品产生审美价值的重要因素,它能让欣赏者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美感。艺术设计的形态意境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就是将设计者的感情转化为具体的形态,切实做到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让感情与意境和谐,让感情与具象融为一体;第二,设计者务必通过设计表现出一种暗示与象征的意向,让意象在具象中体现出来,最终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我国古代私家园林设计中很多借物造景的手法,就是形态意境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最佳体现。总之,形态意境是中华民族美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充分体现设计产品审美价值的完美概念。对艺术设计作品的欣赏,完全可以让欣赏者进入一种情景交融的自我陶醉境界,从而领悟到艺术设计的形态意蕴之美。

四、艺术设计蕴含的科学之美

在艺术设计的进程中蕴含着科学之美,这种美是一种极为独特的审美态势,充分体现出理智层面的相关问题。从形态范畴对艺术设计的科学之美进行思量,主要包括科学层面的伦理之美与科学层面的产品之美。从创作学范畴对科学之美进行思量,主要包括理论层面的创造之美与科学层面的实验之美。然而,科学范畴的设计美感并非是积极展现在研究成果之上,而最为重视的是科学创造的进程。科学之美务必经过理智层面的熏陶方能深入理解。这就充分体现了艺术设计科学之美的独特之处。艺术设计中的科学之美并非是在自然常态下存在的,更加展现出一种对实践生活的深刻感悟。在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中,最重要的是体现了自然常态下的一种和谐与融洽。不管是外在层面的设计,还是内在层面的设计,都能让人产生一种极致的享受之美,领悟到一种至上的全面之美。实质上,科技之美也完全能够作为美感体验中的一种最高形式,在归纳出审美的必然规律之后,进行无限创造。人类在不断创造发明的过程中,总结出各种符合自然规律的审美经验,这种审美经验完全可以和艺术设计融合起来表现出最高境界的科学之美。

五、结语

现代化的艺术设计往往能够在创新范畴给人们以审美的享受,设计者根据人们的审美品味和审美标准,对既定设计概念进行创新层面的挑战,展现出艺术设计的功能之美、材料之美、意境之美、科学之美。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务必紧跟时展的潮流,不断创新、不断融合,唯有如此才能让艺术设计中的美感被大众所接受!

艺术设计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材料美学

在经历了比较长久的发展后,材料美学逐渐成长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艺术门类,同时,材料美学也应该是一门普通的艺术。在传统艺术设计与现代艺术设计中,材料美学都能够以其独具匠心的表现形式给予人们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不论在历史发展的哪个阶段,材料美学都展现出其独有的魅力。在整个艺术史的发展过程中,材料美学都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材料自我表现形式和表现空间

在艺术设计当中,材料的审美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指材料本身或人工材料通过艺术家的设计加工而变为一种艺术性的语言,发挥着人文精神载体的作用。在这个层面上的内容只是单纯地将材料与人文精神结合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这与利益无牵扯,审美材料只是回到最终的感受层面。二是指材料自身所具有的譬如颜色、温度、坚硬度等在内的自然属性与天然属性。

回顾我们将现代纤维作为制造纤维制品的年代。在那个时候,纤维制品能够为我们抵御风寒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侵害满足我们温暖的基本生活需求,因此,纤维制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然而,在之后的岁月里,微点技术、激光技术、工艺合成等的发明与发展让纤维制品摆脱了单纯的实用功能转而成为具有特定价值的艺术品。

软雕塑和现代壁挂都是现代纤维艺术的主要形式。在壁挂众多采用平面的形式且应用各种材料与技法,此外还会将材料自身特点以及适用的室内环境、、空间的关系及其与墙面的和适度纳入考量,继而设计出切实符合墙面需求的纤维艺术品。早在二十世纪中期的时候软雕塑便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软雕塑便是事先制作一个支架,之后做好立体框架和平面纤维制品。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不用制作支架而完全倚靠材料自身的硬度来实现支撑从而实现设计作品的站立。在我们的视觉中,软雕塑常常是呈现出轻巧特征的纤维作品,它像雕塑一样有力度有刚性,但实际上软雕塑是利用了材料的表现空间与发展空间的功能。

材料的具体表现形式与抽象表现形式

如果一个成年人有足够的生活与工作经验,他往往能够通过经验对材料的特性做出准确的判断。如果跟他们提及任何与材料有关的事情,他们往往也能够马上有一种具象抑或是抽象的感受。对于材料自身来说,它所呈现出的抽象表达常常是通过视觉形态来传达给我们人来感知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人的生活产生影响。在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金属装饰艺术均是由传统的金属艺术转变而来,也因此,它们常常兼具传统金属装饰艺术的特点又有现代形式特征的显现,并寄希望于在将肌理得以丰富的同时赋予工艺材料以特定的品格。在当前现代美学中有诸多譬如浪漫、奇怪、夸张等现代艺术格调。这些格调在出现在人们眼球前的时候总是会给人以不一般的视觉感受,而这与材料的丰富性及其加工工艺的现代性密不可分。

在大多时候,处于设计的需求考虑,艺术家们会根据需要尝试突破常规的设计方法来进行创新性的设计,譬如在在处于流水状态中的水上安装一个下拉的链子。像这类材料语言,在刚刚走进人们视野的时候常常会惊奇一番唏嘘,会让人们感到惊讶与惊奇,在得到充分的思考与研究后,它们往往会引发人们更深层次的思索与研讨。当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倘若我们充分将材料的可塑性与随机性加以利用便可以给我们的艺术语言带来更多的亮点,可以在审美及其他方面将艺术语言得到不同程度的完善。

综合材料所体现的艺术形式

不论是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平面作品还是传统型的平面作品,其材料艺术都需要将设计的材料作为一个最最重要的元素加以设计,并竭尽地使用不同的形式与技法来表达出艺术作品所要传达出的思想情感与理念。在现代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艺术设计你连不断被影响、被完善、被推陈出新。在现代,艺术家们如果想单纯地通过堆砌设计材料来完成一个号的设作品是不可能的。他们需要在进行艺术设计的时候充分考量材料本身的诸多特性特点疑惑好似某一个突出的特点,在改变材料外在造型的过程中赋予材料以新的展现形式与内涵,自此将材料以一种全新的视觉形式展现在人们的跟前。总体来看,材料艺术的综合常常带给人的视觉感受是不全一样的,这当然也是一个需要艺术家们继续深入探讨与研究分析的问题。材料艺术在得到艺术家们的追捧与追逐的同时,满足了不同层次的人对于美的各类需求,为人类社会的艺术形式增添了色彩贡献了力量。在工业社会中,多数的现代性企业往往是为了凸显材料的实用而开始材料的打造工作,却鲜有去做材料的其他性能做更深入的研究。而综合材料的使用却通过多层次地利用材料的各项功能而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完善设计作品的视觉表现力与感染力。

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推进,材料以其愈加新颖的形式与表现手法活跃于我们的生活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鲜感与视觉美感。在我们应用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着重考量材料各方面的属性并加以充分的利用以发挥他们各自不同的功能,最终给人类生活带来绚丽多彩的视觉享受。

参考文献

[1]舒惠国.《高技术解读》[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2]藤菲.《材料新视觉》[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3]胡伟.《绘画材料的表现艺术》[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2.

艺术设计学范文第5篇

(1)实训教学课程应立足于展示“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貌。实训教学课程应该尽量全面展示“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风貌,同时可以邀请文化遗产传承者来学校授课,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湖南民间工艺发展过程及其文化特色,准确理解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精神内涵。文化被越多人分享,被越多人推崇,其价值才能得到更大的体现,才能具有更为明显的公共性特征。但文化公共性会受到社会关系影响,拥有文化的人有时候并不愿意拿出来分享,或者由于环境、语言等条件限制,使得他们拥有的文化不能对外传播,因此,保护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由其自身价值决定的。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存在价值,包括物质上的以及教育、研究、欣赏价值;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经济价值,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世界上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其旅游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遗产,并且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把湖南民间手工艺文化融入实训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师生进一步了解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价值,还有利于把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设计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2)实训教学课程应坚持开发与互动性原则。学校可以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担任实训课老师,给学生现场示范,展示作品创作全部过程,包括准备材料、设计草图、选择颜色、动手制作、展示成品等,给学生详细讲解演示,指导学生独立创作。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有困难、疑问,可以直接向文化遗产传承者请教,相互沟通交流,营造自由、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设计知识,熟悉操作流程,提高创作水平,这样才是真正有效的实训教学。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大多是湖南民间手工艺人,甚至还有少数民族,在语言、文化上有很大差异,让他们担任教学工作,同时还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教学方法实施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学校可以指定相对应的专职教师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一起来负责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教学研究,提供有效指导。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与认可。通过长期教学实践,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他们也会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从而改进接下来的实训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教学环境,保证实训教学活动顺利进行。(3)实训教学课程应采取分批分类的可持续性原则。实训教学可以采取分批分类的方式,每隔一段时间邀请湖南当地不同种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到学校授课。每学期初按照人才培养计划来制定整个学期的实训教学方案,合理选择湖南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针对性的要求文化遗产继承者来校授课,通过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专业教学队伍,真正把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湖南当地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成了艺术设计的资源宝库,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从专业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科学规划。所以,要传承保护好文化遗产,有效开发利用文化遗产,高校必须按照一定计划,分批选择文化遗产传承者来校授课,不断传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

2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的艺术设计实训内容

(1)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系列活动。该活动主要由省文化厅组织开展,湖南当地高校可以利用活动契机,在此基础上开展艺术设计实训教学活动,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扩大学校教育影响力。对于不同专业课程,学校可以邀请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遗产传承人来校授课,现场示范讲解,教学活动结束后要安排成果展示会,通过富有新意、充满表现力的作品来反映实训教学效果。这种影响力会深入学生群体,扩展到全校范围,甚至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有利于推动学校专业课程建设,树立良好学风,创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2)“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设计大赛暨设计展。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深厚的底蕴,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种类繁多,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虽然现代设计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但在当今多元文化社会,只有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把本国民族元素融入设计中,中国设计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可以举行“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设计活动,尝试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中,用全新方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通过设计作品给予人们视觉感官体验,从而传播民族优秀文化,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学校师生可以通过这种设计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锻炼动手操作能力,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了新思路。

3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的艺术设计实训预期成效

(1)特色鲜明,注重实效。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都以就业为核心,推进教育模式改革创新,努力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通过“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践行学校教育理念,湖南当地各高校可以把湖南民间手工艺传承保护和实训教学结合起来,打造专业特色。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扩大专业知识面,对于毕业设计以及一些设计比赛活动,应尽量要求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合理运用到设计创作中,全面准确把握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内涵,经过整合优化后用全新方式展现出来,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特征,传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十分有利。(2)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借助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力量来开展实训教学活动,有利于高效学生进一步了解湖南民间传统文化,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学生为民间艺术事业做出贡献。文化遗产传承人在课堂上展示技艺,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他们会感觉很新鲜、很好奇,在传承人示范讲解下自己尝试模仿操作,进行独立创作。这时,文化遗产传承人不仅是民间艺术家,更是一名实训教师,他们向学生传授自己的实践经验,让学生学习吸收,由于这种身份变化,文化遗产传承人必须提高个人知识理论素养,要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用规范、系统的理论知识形式,把民间传统技艺传授给学生。(3)“学”与“分”联系,规范管理。学校把学生参与活动情况作为考核指标,通过学分方式全面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设计比赛情况、创作水平等。制定表格对学生考勤、作业等进行量化评价,并计入平时成绩,传承人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学分,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传承人教学的严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会坚持做好每次作业、每件作品,在学习技艺技能的同时,培养了自己的意志力和创造力。学分制的规范管理为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4)完善机制,力求长效。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制,确保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训教学中有序顺利地开展。相关实训教学内容有:组织专业学生参与“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组织专业教师参与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记录并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手工艺技能,切实做好“遗产”的保护工作,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逐项将湖南省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进行讲学,陆续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在稳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下,形成实训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深度发展,形成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教学基地和观摩基地,逐步实现实训教学的特色模式。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民族和国家的“精神的高度”。许多非物质文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但遭到破坏,而且由于它的无形特征,其消亡的迹象被漠视。将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引入课堂,一方面使实训教学初具特色;另一方面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工作落到实处,取得艺术设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成效。

艺术设计学范文第6篇

一、陶瓷艺术中的形式美

以陶瓷艺术为主的设计,促成了传统设计艺术美学的萌芽与发展,与此同时,传统设计艺术的萌芽与发展,又推动了以设计艺术的发展。其实,简单的陶瓷造型设计更具有审美性,因为它的造型体感是明确的,它以抽象的概括性使其体现出外在线条美感,设计出使人惊叹的作品。陶瓷产品的画面装饰是优秀陶瓷作品的精髓,没有好的陶瓷造型就无从谈装饰。陶瓷造型有的简洁流畅,有的灵动怪异。要想设计出唯美的作品,就要求造型和装饰协调统一,不仅突出形态的内在美,还可以通过活灵活现的装饰,为陶瓷产品整体的视觉效果带来锦上添花的美感。陶瓷产品不仅有广泛的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特殊的形式美感和材质美感。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陶瓷产品凭借其丰富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造型语言,在设计师的灵动思维中,赋予其艺术生命力,使其具有自己的属性和特征。

二、陶瓷艺术中的工艺美

陶瓷产品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加工制作的过程中,它所体现出来的工艺性、画面的装饰性以及陶瓷本身的材料特征都是其他艺术品无法相比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的陶瓷艺术创作已有了时代性的飞跃,它不仅吸取了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底蕴,还与现代化艺术潮流紧密结合,不断地拓展创作的范畴,展现出艺术的多样性。把新的生产观念与新材料相融合,从而突出了陶瓷艺术文化中的感染力,增加了艺术作品中多元化的因素,在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使人们更加认可陶瓷艺术,也为今后发展陶瓷行业的道路增添动力。对于陶瓷艺术的创作而言,最体现其功底的便是设计者通过对陶瓷材料的认知,从而融入自己独特的审美见解进行加工创作。黑格尔说:“每一个艺术家都要用一种材料来进行工作,而能驾驭材料的,正是天才所特有的本领”,低级的材质在真正的艺术家手里表现出高级的艺术效果,主要是“因材施艺,匠心独具”。因此,只有做到真正地对陶瓷材料、特性熟知,才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陶瓷作品。现代陶瓷设计的理念是实用性与审美性兼备,也就是以“人”为中心。把人的需求放到第一位上,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理性设计,不再刻意的追求高超的技艺,而是在具有一定审美情趣的基础上考虑实用性的因素。设计就是为了产品而设计的,陶瓷的材质十分特殊,一定不能单独地只注重装饰,再复杂多变的装饰,也有其不方便的清洁因素。所以,一定要结合产品自身的特点进行设计研究。其次要做到思想观念上的突破。不要总停留在传统思想中所认可的艺术与技术相分离的观念之中,不能局限于所谓纯艺术与实用艺术的界限中。要把设计师内在的艺术素养运用到陶瓷作品的创作中来,把设计师的思维融入到产品的结构形态之中,激发设计师的创作情趣,并与设计师的艺术构思产生一种共鸣。在这个相互协调的过程中,使得作品被人们接受,创造出一定的社会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旧的陶瓷美术设计观念在新的设计观念的基础上接受美学和现代诸类观念的影响下而诞生了。这一新的现代陶瓷艺术设计概念是以欣赏者为中心的,这个设计过程,也是一个接受的过程,欣赏者在接受这个过程之中,也对新陶瓷艺术设计思想具有推动作用。所以这种关系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中,“主要,次要的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观点。

艺术设计学范文第7篇

(1)关于装修风格

家庭装修的风格多种多样,概括地说大致分为现代风格、欧式风格、东方风格和混搭风格,展开来讲,现代风格又可以细分为后现代(如图1)、当代经典;欧式风格细分为古典欧式、新古典,海洋风格(地中海,西班牙风格),法式,美式风格,田园风格;东方风格细分为中式、和式风格等等。为什么装修设计要讲究风格?因为家庭装修涉及到方方面面,从隔断造型、墙面、家具家电、地板卫浴到家纺软装等等,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材质要搭配在一起。这些不同品类的物件在同一个空间,能否达到和谐美观的效果,就看风格是否统一。所以,设计师能否运用智慧和经验很好地打造完美家居空间,首要的就是看其能否把控住整体空间风格。

(2)关于色彩搭配

吊顶色彩与家居的关系密不可分。其中近似色搭配是最常用、最成熟也是接受度最高的设计手法,基本统一的色性使空间浑然一体,营造和谐美观的家居空间。(如图2)

对比色搭配造成空间色彩的明显反差,从而使得空间的层次界限分明、错落有致。通常反差较大的色彩在整体应用中较少,多以条状、局部块状点缀装饰为主。中性色搭配(如图3)即忽略橱柜、墙地砖色彩,顶部直接采用黑、白、灰调的经典色系集成吊顶。另外色彩还有冷暖、轻重的区分,形成的视觉效果不尽相同,应该视不同案例酌情考虑。

(3)关于功能选择

功能方面,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场合适用的电器模块有所不同,应根据实际需要“量体裁衣”,比如照明分为平面照明、重点照明、辅助照明、情趣照明,在厨卫、阳台等处,需要区别运用;年轻人推荐使用光波取暖模块,家里有老年人和孩子的,可以加装双模暖风模块。友邦新出的平板音响模块,极大的提升高级感,可以推荐给追求品质生活的家庭等等。

大部分业主在选购集成吊顶时,不太注重照明设计的合理性。实际上集成吊顶与业主生活最为密切的即是照明灯光设计。对于厨卫空间照明光源的选择和运用都要进行充分的考量,根据每种光源不同的属性、光效合理设计。

Ⅰ、照明模块的选择

A、厨房集成吊顶照明设计方案

烹饪区:吊顶中间通常设计平面照明模块,建议选择4100K左右色温的光源。

水槽位:设计显色性较好的2~3组射灯作为局部照明。

应景灯:如墙面有装饰画,可选择转向射灯作为应景装饰照明。

B、卫浴集成吊顶照明设计方案

平面照明:卫浴间照明强调温馨感,应以中色温光源为主。如空间较大,水晶灯也是不错的选择。

重点照明:主要满足如化妆、装饰功能,比如在洗漱台镜前灯、马桶上方、洗浴区上方、墙壁装饰画的应景灯设计,很好的提升空间格调与氛围。推荐选择2700~3500K左右的射灯,频繁开关亦不影响使用寿命。

情趣照明:制造空间浪漫氛围,搭配LED幻彩射灯和回光槽,特别适合洗浴位置灯光装饰。

C、节能环保型灯具盛行

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加强,现代家庭在选购照明电器时,普遍会选择低能耗、污染少的灯具。友邦集成吊顶首款LED照明模块,仅6mm至薄平板机身,与吊顶平面一体化完美融合。采用国际先进的侧背照明光源技术,光线柔和均匀,无眩光和黑影,健康更护眼。10000小时长寿命,耗能仅为普通荧光节能灯的1/3,是绿色节能照明的首选。

Ⅱ、取暖模块的选择

目前取暖模块主要分灯暖和风暖两大类型。选择时依安全第一、取暖效果、散热高效均匀等因素逐一考虑。传统的红外灯暖热效低、强光刺眼,有没有更好的材料替代?友邦原创的光波取暖模块,采用先进的四维光波管制热技术,红外光线柔和不刺眼,具有无需预热、发热超快、热辐射距离远、无强光刺眼、光线更健康等领先优势,满足家庭绿色取暖需求。

双模暖风模块是友邦根据消费者的即时洗浴习惯而研发,特别适用老人、儿童洗浴。双模暖风取暖模式,可在不同季节自由切换;先进的内循环空气加热技术,大大提升制暖速度和暖风量,实现了卫浴取暖技术研发的飞跃。内置负离子发生器释放高浓度负氧离子,取暖不干净,营造家庭氧吧。还有至薄双模暖风模块,9.7cm超薄机身设计,节省顶部空间。机壳采用ABS高强度工程塑料,耐高温、抗酸碱;独有智能互锁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故障,为安全加上双保险。

Ⅲ、换气模块的选择

选择换气模块的关键有三点:换气效能要高、电机使用寿命要长、噪音要低。注意风机转速是否流畅,转动时的噪音分贝高低,是否有异响。

友邦量能换气模块的原创发明,终结了以往同类产品出风量不足、换气不彻底的弊端,其大箱体和风轮的设计,最高可达300立方/小时海量,显著提升换气流量近1倍,独创ARS静芯TM技术,在海量排气同时实现极速静音换气,是目前行业内单体换气量最大的一款产品。至薄量能换气模块,9.7cm超薄机身设计,功能与普通量能模块无异,专为节省顶部空间设计。

友邦集成吊顶专用风幕机独创垂直风幕系统,90cm宽宏风幕自上而下,自然风幕墙模块,有效阻隔灰尘油烟,减缓温度传导,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和室内温度稳定。

Ⅳ、音响模块的选择

选择音响模块时,听音乐播放效果是否柔和舒适,是否高保真环绕立体声,音响模块是否能与吊顶模块和谐相融。

解决传统音响无法与吊顶和谐融合的难题,友邦集成吊顶原创发明平板无线音响模块,行业首款2.4G抗干扰无线通信,采用英国领先平板发音技术,极致纤薄机身,隐藏式设计,与集成吊顶装饰浑然一体,完美呈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美感,带来奢华的顶尖生活体验。

艺术设计学范文第8篇

1.更新观念,转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

面对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现实,如何在本科教育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及行业动态,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其今后的就业紧密联系,成为今天高等院校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设计教育现状中得到有益启示。以美国为例,实践是美国艺术设计学院的课程灵魂,学生通过实践课程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从而能很快进入职业轨道。学生毕业的就业率是衡量美国艺术设计学院知名度的直接标准。在美国,许多艺术设计学院的职业角色教育从新生入学第一天就开始了,并且一直伴随学生到毕业。

2.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思路,改革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要实现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绝不是靠几门课程、几个环节就能完成的,我们必须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思路,不断改革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才有可能达成。

在美国,许多艺术设计学院都会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提供各种职业实践机会给学生,包括暑期项目、国外旅游学习实践项目、纽约和欧洲工作室项目以及大量的与各大公司的合作项目。在许多著名设计艺术学院里,大量的教学课程就是与大公司合作的实际产品设计项目。这样,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就已充分与社会接触,并通过各种职业实践机会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以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为例,为适应社会及企业需求,其相应构建了企业型的设计教育结构,学院每学期都会有若干项目课程与企业密切相关(被称为“企业赞助项目”),同时,许多课程也是在专门工作室完成的。正是由于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构建起了特有的教学体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学院的数码设计专业、平面设计专业及娱乐设计专业等,在全世界具有领先水平。

3.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实践教学队伍

缺乏高素质、稳定的实践(实验)教学队伍,是当前制约高校实践教学的瓶颈。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要搞好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首先是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引进既有系统的理论修养,又有丰富艺术设计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其次,要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艺术设计行业的相关企业进行实际锻炼,以增强其专业实践能力;另外,还可以采取长期或短期聘用的方式,邀请国内外艺术设计行业的精英或专家来校讲学、授课,力争将最新的行业知识和信息传达给学生。通过上述多种途径的综合努力,我们就有可能培养出一支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实验)教学队伍。

4.注重与业界的横向联合,创造良好的实习条件

艺术设计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与社会相关行业的联系十分密切。如美国洛杉矶中心艺术设计学院和底特律创造研究学院的产品设计专业就与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和产品制造商进行了广泛合作,为推动全球汽车和产品制造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而企业也为学院专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上的帮助,如日本丰田公司每年资助创造研究学院的产品设计专业达100万美金之多。因此,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我们应在专业教学过程别注重与相关行业及企业的密切联系,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以不断增强其社会实践及应用能力。

5.加强实验室及工作室建设,设立系统的实验教学课程

对艺术设计专业而言,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可以使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或操作来检验理论学习的成效。因此,有必要加强实验室或工作室的建设,特别是基于艺术设计专业应用性强、行业发展迅速的特点,加大对有关实验实习设备的改造和投入力度。同时,我们还必须从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层面综合考虑,系统设置先后承接的、纵贯四年的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实验教学课程和环节,通过系统的学习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二、多维立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设想

针对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特点,我们可从实习与考察、课程实验、训练与竞赛、企业项目实践、设计与报告等五个维度来设计,每个维度由若干个具体环节所构成,分别分布到本科四年学习中。

艺术设计学范文第9篇

一、真与幻

数码艺术是一种真实与幻境结合、现实和虚拟结合的艺术形式。在对于真实的再现和对于幻境的表现中,数码设计取得了一种完美的平衡。数码艺术利用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于真实的图形和图像进行后期处理,通过拼合、切贴、重塑产生新的图形、图像。经过数码艺术重塑的艺术形象是一种根基与真实之上的虚幻。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传统的绘画、摄影、影视等艺术专注于表达客观世界、客观物象,而数码艺术设计敢于表现主观世界,创造现实与虚拟融合的意象,表达对于虚幻的、未知的世界的追求。数码艺术的视觉效果总的特点是真实、生动,能够产生虚幻真实于现实的艺术效果。除此之外,数码艺术设计可以塑造多种质感的表现效果。如在一些广告设计中,数码艺术可以塑造自然界的万千物象,能够表现物象极端丰富的视觉效果,比如在一滴水珠中产生“大千气象”,在一片树叶中产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效果。物质的软硬和粗细,明丽或浑浊,模糊或清晰都能成为数码设计的客体。物象的形状、色彩能够在数码艺术的重塑下,产生不同的层次感、丰富和多样化的效果。在某种层面上,数码艺术并不是再现、表现客体,而是创造客体。数码艺术设计还可以创造多重空间,运用丰富、灵活的视觉角度观看多种虚拟客体,在时间的流动中赋予空间物体新的时空概念。

二、“体验”式的叙事结构

艺术形式的改变可以通过艺术的叙事结构表现出来,传统的文本性艺术,比如传统的小说、故事,是一种单线性的叙事,以自然的事件先后时间顺序为叙事手法;依托于科技的影视艺术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叙事;数码艺术设计是一种时间、空间以及超脱于时间、空间之外的叙事。数码艺术将听觉、触觉、嗅觉等非视觉感知方式和对时间、空间的体验进行以视觉化为主的多种感知方式结合的叙事方式。可以说,传统的文本性艺术是一种“听”的艺术;依托于科技的影视艺术是一种“看”的艺术;而融合多种感知方式的数码艺术是一种“体验”的艺术。

三、科学与人性的结合

科学促进了艺术形式的发展,为艺术提供全新的载体、全新的艺术创作语言,数字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展了我们可以接受的艺术世界范围。数码艺术设计是一种科学与人性结合的设计形式。数码艺术依托于高科技手段,但是表现出来的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因素,而是人性中的美好、温暖、温情。如迪斯尼数码动画《冰雪奇缘》,根植于传统的文本性艺术作品《安徒生童话》,超脱了传统叙事故事的经典,塑造了新的科技时代的经典。这个数码艺术的作品讲述了公主安娜和喜爱冒险的山民克里斯托弗,以及一只驯鹿、会说话的雪人一起踏上冰雪世界冒险的路程,而他们冒险之旅的目的是为了解除安娜的姐姐——冷酷的白雪女王所下的,让她的王国陷入永恒寒冬的诅咒。数码影像为这段冒险之旅创造了超脱人类想象的美好的冰雪世界,作品中的微观的“雪花”与宏观的“冰雪世界”完美融合,在《冰雪奇缘》中,人性之美的“爱”与“善”消除了人类个体之间的隔阂,消解了永恒的寒冬的诅咒。可以说,《冰雪奇缘》是经典作品在数码科技阶段的经典重塑,作品从头至尾在精美的视觉画面中带给人们沉稳、安静、美好的感觉体验,让人在沉思中偶尔微笑一下或默默流泪。作为一种特殊的技术和艺术结合的手段,数码艺术所展现的艺术境界是科学手段下的人性中的“美好”。功能化的数码艺术设计呈现着人性化的关怀,蕴涵着审美的诉求。

艺术设计学范文第10篇

一、美术学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起源与产生背景

第一,现代美术学的起源。产生于上个世纪的印象画派是对传统美术学的颠覆,是现代艺术的源头,现代美术起源于塞尚的印象派,后来的野兽派、立体主义画派以及抽象主义——都十分显着地受到了印象主义影响,推动了现代绘画的出现,也正是种种美术艺术形式成为了现代艺术设计的素材。第二,现代艺术设计的起源。现代艺术设计最早来自于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在20世纪中期以后,由于受到现代美术理念与艺术的影响,艺术设计也逐渐从传统方式中脱离出来,形成了全新的风格。

二、对现代艺术设计具有影响的美术学艺术

第一、印象主义。这一绘画理念产生于19世纪末期的法国,法国着名画家莫奈的《日出 印象》而诞生,这种绘画风格打破了传统绘画,画家们凭借画面来真实地再现了大自然的光彩。绘画者经过大量的实践发现,由于光线的变化与观赏者观赏角度的差异会呈现出千姿百态的世界,大多数画家在这时都走到了室外,将所观赏的客观事物用一些色彩与图画勾勒出来。这一绘画风格对后来的艺术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二、立体主义。这一美学艺术是上个世纪西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中的代表作品有《亚威农的少女》,在二十世纪初期一篇名为《立体主义》的美学文件的出现标志着立体主义美学艺术的正式形成。这一派别的画家也大大受到塞尚的影响,这部分画家将自然看成一个立体式形状,例如:柱体、锥体或者球体——在此基础上来对其进行处理,其中的道理在于:让绘画再现其存在的原因。

三、在美术学影响下现代园林艺术设计特点

第一,强调抽象的平面布局抽象是与具体相对应的,是对事物的理性诠释,也是对事物全面的表达。自从19世纪后半期,新型的绘画艺术产生,打破了传统绘画艺术理念,从此绘画从艺术本身的角度得到了重视,而不再是简单地对自然的再现,现代园林艺术与传统相比更加倾向于平面布局,在这一时期,艺术设计大大受到了美术学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设计的发展。与传统艺术设计相比,现代艺术最大的区别在于服务对象与平面布局的不同,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通常来讲古典艺术设计是对上流社会的服务,它代表着尊贵与权势,然而与之相对应的现代艺术设计则是面向普通民众,一些普通居民的现代居室设计都呈现为平面布局,平面布局是特别针对于一些都市风景而言的,现代艺术设计目的是为都市人民提供一个舒适、幽雅的生活环境。传统的艺术设计更加倾向于对称,颇显呆板,园林以规模宏大的建筑物为主线,主轴线与副轴线构成道路系统,一般在两条线的交接处形成小广场,从整体来看规格整齐,图案清晰。现代艺术设计则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简单、整洁、自由、灵活为主,同时也注重空间感与层次感。

上一篇:现代包装设计范文 下一篇:包装设计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