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范文

时间:2023-03-08 02:25:29

意识形态主要内容

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基本内容 意识形态安全

中图分类号:A119 文献标识码:A

1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最开始是在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过程中,马克思不仅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的神秘主义,揭露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本质,还阐述了意识形态的问题。马克思在论述过程中批判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特征,他认为国家的意志和法律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们必然是要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服务;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坚持唯物史观的原则,坚持从现实出发,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出发来探索意识形态理沦问题,这也为其后来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既然是德国过去政治意识形式的坚决反对者,那它就不会集中于自己本身,而会集中于只用一个办法即通过实践才能解决的那些课题上去。”这说明马克思已经摆脱了唯心主义的观点,从而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去看待黑格尔在著作中所阐述的问题。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继续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并开始初步地论述意识形态的相关问题,逐渐形成了自己对意识形态的看法。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特征,而这种虚假性特征的根源在于异化劳动。马克思指出:“这种物质的、直接感性的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性的表现。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全部生产运动的感性表现,也就是说,人的实现或现实。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因此,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作为对人的生命的占有,是一切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是人对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身的人的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意识形态理论。一方面,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采取了扬弃的态度,在费尔巴哈提出的观点上开辟出新的道路。他指出“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另一方面,马克思还指出意识形态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存在,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只有在实践活动的指导下,意识形态才能摆脱其虚无性的特征,离开实践活动的人类的社会意识只能是单纯的直观感受。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创立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的完成标志着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形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忽略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只是单纯的依靠自己的感观能力去认识世界,而没有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改造世界,马克思更加全面的阐述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进一步指出,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特征,而且人们后来却被自己所创造出来的这种虚假事物所控制。

尽管马克思强调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并不忽视意识以及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力。他在揭露了意识形态的虚假性特征后,进一步指出,每一个企图代替统治阶级地位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而资产阶级就是利用了这种虚伪的意识形态来蒙蔽人们,欺骗人们,进而谋取自己的私利。因此,如果我们要揭示意识形态的本质,必须要认识到意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人们的意识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形态是一致的。人的意识是人自身的产物,不是神或者上帝创造的,是由人们的存在来决定的。我们的意识都是离不开我们的现实生活的。

在揭示了人们的意识是由人们的生活决定的基础上,马克思明确指出,意识形态不能够自己独立存在,不会客观独立的存在我们的生活中。相反,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需要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只要阶级的统治完全不再是社会制度的形式,也就是说,只要那种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说成是统治的东西的必要性消失了,那么一定阶级的统治似乎只是某种思想的统治这种假象当然也就会完全自行消失。”也就是说,意识形态不会自己单一地存在,也不会永远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意识形态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和发展。他在《资本论》中从各个层面来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理解。首先,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并且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进行了批判。他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本质规律,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质;其次,他还阐述了社会实践决定社会意识,意识是在实践中所产生的,意识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促进马克思意识形态发展动力,随着历史不断的变迁,客观的物质条件不断地发生变化,意识形态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它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化在发展,它也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完善而发展。

2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属于人类社会的一个哲学范畴,它是一种通过各种社会形态所表现出来的观念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也通过政治、文化、宗教和经济等各种形式所表现出来,然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意识形态能够与现实社会统一协调的发展。马克思从 “现实的个人”出发,得出了人的意识与人的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我们人并不是意识的产物,人的意识是通过我们的现实和实践所产生的,由我们人的客观生活方式规律所决定的。人类社会从开始发展的时候就存在着不平等,这会导致逐渐的出现矛盾并且出现阶级的对立,所以意识形态也具有了虚假性。无论意识形态的批判性有多少,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总是存在的,意识形态的这种虚假性的根源是在于其阶级性。正是因为意识形态总是作为一个阶级的利益与意志的观念表达而出现的,所以它总是具有虚假性的,这也是意识形态的主体特征。因此按照马克思的思路,只有消灭阶级的存在,消灭私有制的存在,在最大限度上做到平等,才能从根本上消灭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消灭意识形态。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还是统治者的工具,像宗教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每个历史阶段都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就会利用意识形态思想来巩固自己,控制与自己所对立的阶级。统治者用对自己有利的思想来说服群众,使群众能够接受这种思想,让对自己有利的思想在社会上占主导的地位从而达到控制群众的目的。马克思认为,作为人类社会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也不可避免地被统治阶级所利用,从而成为维护统治阶级统治地位和既得利益的特殊工具。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受统治阶级所支配的。马克思认为在统治阶段,统治者要真正的做到统一,就要做到各阶级的思想统一化,统一了阶级内部的思想才能真正的做到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如果统治阶级要想让自己的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能够在社会中起主导作用就必须要从思想意识方面对群众进行统治,而这种统治的方式就是通过不断地宣传本阶级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和哲学观点等,进而控制人们的精神和思想,从根本上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也使得意识形态成为了统治者的统治工具。

马克思意识形态还具有批判性,而意识形态具有批判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实践性。意识形态它是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具体思想,由于统治阶级是在自己相关的立场上代表着自己利益所建立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也是维护了自身的利益,那么这个统治阶级所建立的意识形态就是具有批判性的。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是意识形态,因为意识形态的批判性首先就是在革命阶级的意识形态中体现出来的。在不同的统治阶段,意识形态也完全不同,不同的统治阶级用不同的意识形态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进行革命的阶级与统治阶级一样,都要把自己的利益与意志说成是普遍的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与意志。

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发展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也在与时俱进的发展,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不是马克思独自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马克思在继承前面众多哲学家的思想基础上再次的深入探究所得到的成果。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意义,因为当前我国处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在不断的发展进步,随着人们社会生活不断变化发展,会出现不同的矛盾,正需要运用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来给予指导,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对于我们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有重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3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意识形态作为国家、阶级的存在而存在的统治工具和国家精神,它具有很多的现实意义并对阶级统治和维护国家稳定产生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真实的生产关系,它是批判资本主义的手段,指出了资本主义那些虚假的意识形态概念。资本主义用于统治的思想是一种在平等、自由、人权掩盖下的剥削和掠夺,而这时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无疑是虚假的意识。马克思的最终意识形态理论就是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对传统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摧毁。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扬弃的思想观念体系,建立科学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的基本思维趋向。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地位不受威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保证意识形态在政治制度和国家政权、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指导地位。意识形态安全实质上体现为人们对于意识形态内在思想的高度认同。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时刻影响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同时,意识形态安全还是其它安全因素的重要保证,可以为其它安全提供理论导引,提供精神和价值支撑。马克思曾说:“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国家,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时代框架,以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信念为价值核心,包括许多其他观念在内的体系。我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在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的等方面有着重大的作用。

随着西方意识形态的涌入和全球化的发展,这给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也给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新的机遇。世界意识形态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其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最晚,受到其它两种意识形态特别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压制和排挤,使社会意识形态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全球化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有利于相互间的了解,但也给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局势下,我们要强化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指导地位,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意识形态观,共产主义也是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必将坚持的理论指导。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可以使代表国家精神、观念体系的意识形态不断的适应时展的需求,增加意识形态学说的时代性和包容性。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地反应现实的生活,在形成意识形态之后又反过来指导社会客观实践,有利于增加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发挥巩固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的作用。

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环节。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维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地位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完整科学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属性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0+460.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2.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292.

[4]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 工作特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党建研究会2016年重点立项课题,课题名称:保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定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项目编号:GXDJ2016A19,主持人:高欣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阐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对于高校而言,其占有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地位,肩负学习和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因此,鉴于教书育人的工作方针、教育对象特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突出特点,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关键作用。

一、高校意R形态工作的特点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

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点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

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重点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即高校以“两课”为基础设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思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教学内容。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旨在加强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价值理想,以较为客观的视野认识世界发展趋势。

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在课堂

由于承载突出的教学任务特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阵地也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方面。高校一般采取课堂班级教学来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由于当前网络教学的发达,有的学校也采取微课、慕课或者“尔雅”来尝试多媒体教学,这一方面使学生在任何网络环境都可以进行学习,而不必拘泥于教室的集中学习和老师的授课,另一方面也因学习的个性化大大降低了学习效果。

3.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要对象是年轻大学生

全国高校教育主体是19-24岁左右的年轻大学生,他们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对象。这批年轻群体同时也是思想和身心正在迅速成熟的群体,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他们也是网络主体。除了思政、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专业学生,其他专业学生一般以公共必修课的方式学习“两课”。但是,在大学流传已久的“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戏谑传言中,“两课”无疑是他们首选的逃课对象。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现状

如前所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呈现教育内容主流化,教育阵地单一,非课堂教育效率低下,教育对象年轻化等特点,因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现状尽管在内容上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主,但是也显示出了教育阵地缺失、教育主体难以驾驭的现状。

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单薄,方式单一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以对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来开展,辅助的手段有网络自学,但是从方式上来讲主要是传统一对多的传授,对于一门在考核上多以开卷,教学方法上多以照本宣科的大学通修课而言,当然其不被学生所重视的地位可想而知。

3.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要对象身心发展属于特殊时期,理论学习程度有限,主观上学习观念淡漠。

二、保持主流意识形态定力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性

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备着社会主义教育和办学目标的应有之义,即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面对当下意识形态教育方式、群体、环境等现状也存在的诸多矛盾,保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定力及与时俱进地重申其教育重点十分必要。

(一)要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但提供认识世界的观点,也指导青年树立正确人生信念和理想的方法论。在和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现状不断结合的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表现形式集中体现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中。因此,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应当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放在首位。

(二)要保持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之中

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2]。传统文化滋养民族发展繁衍至今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面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渗透和影响,强调中华文化厚重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更应当树立文化自信,对其中哲学的、道德的、文化伦理的精髓自动吸收内化,转变为现代人面对当下生活的精神动力。而高校也应当将其作为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进行重点建设和引领。

(三)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对世界发展前景和其他可借鉴的文化有清醒认知

如前论述,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是一种正确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结合了中国的实际,融合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底蕴。与此同时,因为文化所具备的强大渗透力量,大学生通过便利的网络途径会接受到各种文化即意识形态冲击,这些冲击有的以文化传播的形式十分隐秘地进行,有的直接是裸地对社会主义中国和制度的攻击和诋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理当训练学生接受正确的世界观的引导,以科学的方法论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发展进程,并有鉴别地吸收世界上其他文化产品。

三、保持意识形态工作定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鉴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其显著特征:即它是以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教育引导和训练的,这一特点也内涵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意识形态特点和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出教育方向和目标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教育内容和方向直接决定了社会将得到具备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社会公民和建设人才。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引领内容并指明了建设目标。我国高校就是要培养具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青年,使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现状中能够看清事件发展主流,能够辨识世界发展方向,并因为具备如此客观的眼光而能够意识到发展中的矛盾和主流,并树立一种面向未来的信和理想。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指明要以主流意识形态榻逃内容,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新的着力点

在多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负责教育的党政人员、理论课教育人员及相关的辅导员班主任都在关注此方面的教育质量。鉴于理论教育的难度和深度难以把握、学生接受度低等困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以开展学生活动为媒介,以活动建设引领学生方面卓有成效。然而,以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阵地建设不应也不能够替代,或者不应该弱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内容。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包含深厚的理论教育内容,也赞同将理论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和实践。面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可以作为其质量提升的着力点。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工作重点

高校全体教师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 从高校实际而言,一般会将学生管理部门教师、团务工作者、辅导员、班主任作为专职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这些人是真正工作在思政工作的一线。但是在功能上这些人一般并不承担理论教育任务,只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因此,譬如高校辅导员一般被定位为“知心朋友”,当时“人生导师”功能发挥得并不突出。这一方面源于工作实际,一方面也表现出思政人员并不清楚自己的工作重点,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指出: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2]。可见,一名思政人员时必须具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知识储备的,并且应当具有一定的理论教育能力。所以,不论是从教育职责、工作重点还是职业要求,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工作重点。

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3]

据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政治意义和社会辐射性不言而喻。高校教书育人,既是专业教育,更应当首先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一名大学生首先是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底蕴的公民,如此才能是一名有职业感、有责任感、有技术的社会工作者。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才占有“极端重要”的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才具有突出意义,才能够也必须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2] 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C].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202.

[3]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S].(教思政〔2014〕2号)

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范文第3篇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意识形态工作

意识形态工作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是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将此项工作列为本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全面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一是建章立制。党组书记、局长焦洪武同志带头贯彻落实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专题研究组织制定工作方案,真正履行了岗位职责,形成“一把手”负总责、相关科室密切配合的工作合力,进一步把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位。二是强化工作的领导主动权。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及主体责任意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把意识形态工作同各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设立微信工作群,分享时事新闻及相关政策文件,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

二、加强理论学习,确保思想宣传到位

坚持把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主要途径,扎实推进理论武装工作。一是加强学习,构建意识形态工作新格局。制定了《区农业农村局2020年学习计划》,建立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制度、考核制度、考勤制度、培训制度等工作制度,对学习时间、内容、人员、质量、交流、检查等作了具体明确,形成了用制度管学习、促学习的良好格局。二是深化学习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认真落实党组中心组学习、e支部网上在线学习、干部自主选学等学习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交互式领导干部学习平台,通过简报、电子显示屏、微信、QQ等多种形式,宣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指导原则、基本要求,提高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及清廉为民意识,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的主体作用。

三、多措并举,意识形态工作稳步推进

(一)完善责任体系,落实工作职责。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党组书记为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一是健全责任分工体系。建立党组统一领导,各科室、各事业单位落实意识形态各司其职工作格局。建立了分管领导负责、各科室具体分工,一环扣一环、层层相连的工作责任;二是建立责任追究体系。对照党组(党支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责任,对意识形态工作中出现问题的领导干部,依据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和约谈。

(二)拓展工作载体,提升教育实效。一是深入开展文明礼仪进机关活动。倡导全局机关干部礼貌待人、微笑迎人、阳光服务,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教育,进一步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品德意识,有利于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到包保的江北街道江北社区、河口街道河口社区和红土崖镇大境沟村义务劳动,不断激励和引导机关干部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提升自身道德文明素质,塑造团结友爱、勤于劳动、甘于吃苦、乐于服务的农牧人形象。

四、树立正确舆论导向,意识形态工作满载正能量

在舆论引导与对外宣传中,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尊重舆论宣传规律,讲究舆论宣传艺术,提高舆论引导效果,为我区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一是把握导向,规范舆论宣传。进一步健全完善信息互通的平台,对一些苗头性问题努力做到早预见、早发现。注重把握不同时期宣传重点,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抓早抓小、防患未然,对重大事件及突发性问题及时介入并做好预案,特别注意掌握网络舆情,牢牢掌握新闻报导主动权。二是强化载体,占领舆论阵地。通过微信群、QQ群等,宣传“两学一做”、廉政法治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强化宣传载体建设。

五、工作中存在问题

半年来,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习教育活动持续时间短、缺乏常态化的学习机制保障;二是宣传教育工作的方法、形式、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三是对宣传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适应新形势的能力偏弱;四是信息报送不及时,数量质量偏低;五是意识形态工作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努力克服自身不足,认真总结,努力把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每一项工作抓出实效。一是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职责。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主线,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意识形态工作原则,党组书记做到重要意识形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意识形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意识形态事件亲自处置。二是常态抓好理论学习。以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创新理论学习方式,丰富理论学习内容,不断完善落实好理论学习活动。三是切实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加大经济宣传、主题宣传和典型宣传的力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四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努力打造一支思想理论好、综合素质高、具有丰富意识形态工作经验的农牧队伍,做到人员落实、责任明确、制度健全。

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意识形态;虚假意识;上层建筑

中图分类号:B0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183-02

如同“空气”这一概念发明之前,我们也没有停止呼吸一样。同样,早在特拉西提出意识形态概念前,意识形态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早在公元前,柏拉图所提出的“理念世界”就可以被看做是意识形态的雏形。在西方进入中世纪后,出现了宗教对科学的迫害,科学沦为了神学的侍女,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幻化成了全知全能的上帝,人类思想被谬误和偏见所左右。随着中世纪世界观的崩溃和新教的影响,到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讨论意识形态的直接先驱如弗朗西斯・培根和托马斯・霍布斯等思想家。培根在《新工具》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共有四种幻想:种族幻象、洞穴幻象、市场幻象和剧场幻象。”培根认为:“迄今为止,人类的智慧都被那些他成为幻象――错误的、不理性的概念――所蒙蔽。“四幻象假说”为其后的意识形态学说奠定了基础,它是现代社会科学的开端。

一、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

虽然拿破仑“模糊不清的形而上学”的讥讽使得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广为流传,但意识形态的概念之所以像今天这样流行,还是由于马克思及其著作的影响。尽管马克思在批判意思形态时熟知特拉西将意识形态看做一门有益的“观念的科学”,马克思还是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了它。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不是什么“观念的科学”,只不过是特定的一群人用来自我辩护的一种虚构。[2]在其对意识形态集中阐述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看作是“虚假意识”,并援用照相机的比喻来说明。马克思认为:“迄今为止人们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3]

意识形态在作为“虚假的意识形态”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思辨性、抽象性和对现实的非批判性的特征。最典型的例子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援引的:“一个好汉突然想到,人们之所以溺死,是因为他们被重力思想迷住了。如果他们从头脑中抛掉这个观念,比方说,宣称他是迷信观念,是宗教观念,他们就会避免任何溺死的危险。”[4]二、是对现实的歪曲的反映的特征。马克思之所以称意识形态为“虚假的意识”主要指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为了麻痹被统治阶级而向被统治阶级灌输的思想观念。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进行批判的时代环境及写作目的。马克思在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德国到处流行的是受黑格尔影响的唯心主义及剥削阶级的意识,他的写作意图就是为了与当时流行的这些“虚假的意识”进行斗争。所以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的是以往的意识形态的认识内容而不是意识形态概念。[5]

(二)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称为观念的上层建筑,亦即统治阶级的思想。马克思在《路易・巴拿马的雾月十八日》说得明白,他写道:“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之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6]很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整个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当然包括意识形态这一基本的社会意识内容。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与统治阶级的权利和利益相联系,他的“一般的意识形态”就是指统治阶级的是想体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写道:“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变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得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7]马克思还说过:“在这一阶级内部,这种分裂甚至发展成两部分人之间的某种程度的对立和敌视,但是一旦发生任何实际冲突,即当阶级本身受到威胁的时候,当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好像不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而且好像拥有与这一阶级的权利不同的权利这种假象也趋于消失的时候,这种对立和敌视便会自行消失。”[8]

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意识形态的。使统治阶级的意识转化成意识形态的,是由于分工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关系之间的冲突。首先,体力和脑力的分工导致了劳动与劳动产品在数量和质量是那个的不平等分配:其次,分配的不平等,造成了私人财产的存在,以及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不一致。公共利益在现实生活中就以虚幻的共同体国家的形式出现。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冲突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相互之间的斗争,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等,不过是一些虚幻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9]各种不同阶级之间的真实的斗争,使得实际上社会已被利益的冲突撕裂,为了不让它崩溃,这些对立被掩盖以为社会的权利不平衡分配辩护的思想观念,统治阶级的思想自此具有了意识形态的力量。“例如,在某一国的某个时期,王权、贵族和资产阶级为夺取统治而斗争,因而,在那里统治是分享的,那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会是关于分权的学说,于是分权就被宣布为‘永恒的规律’。” [10]

在马克思看来作为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的都是“虚假的意识形态”,它是当时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基础,这是历史的现实。所以从这点说“虚假的意识形态”又是“真实的意识”,作为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

(三)作为革命的“粘合剂”的意识形态

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和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不是绝对统一的;在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中,只有那些使得宗派关系永恒化的部分才是意识形态。所以,任何阶级都能产生意识形态。但是,当工人阶级还不是革命阶级时,一盘散沙、没有统一起来,尽管有共同的利益和社会心理,其所产生的意识还是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当工人阶级只有在转变为革命阶级时,才有属于自己的用来号召和团结广大群众的旗帜――作为革命的“粘合剂”的意识形态。

当然,在革命胜利后,革命阶级的意识形态必然会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但在革命过程中则存在着不同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

在马克思看来只有消灭了剥削、消灭了国家,使得宗派关系得到彻底消除,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才会得到消失。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说:“不管阶级对立具有什么样的形式,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却是过去几个世纪所共有的事实。因此,毫不奇怪,各个世纪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千差万别,总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这些形式,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其特殊利益的,任何剥削阶级的特殊利益都和人民大众的普遍利益相冲突。要想使特殊利益消失,只有进行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因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它的利益是与全人类的普遍利益一致的。

二、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论述的意义

(一)第一次全面系统的对意识形态进行了论述

无论是柏拉图的“理念的世界”、特拉西的“观念的科学”、亦或是培根的“四幻象说”都只是阐述了意识形态的一部分,缺乏对其全面系统的表述。马克思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表述意识形态概念的,通过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相互联系阐述了作为社会存在对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和社会意识的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马克思通过社会意识和社会主体的互相规定和生成关系来阐述了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马克思通过社会意识的存在样式及如何被认识和起作用阐述了意识形态的认识性特征和作用机制。最终,马克思完成了对意识形态概念全面系统的表述。

(二)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论述具有科学性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大都是运用唯心主义方法论证意识形态。马克思说过“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上是有害的。”唯心主义指导下的意识形态犹如不授粉的花朵,即使再鲜艳也不能在结出香甜的果实。而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证的意识形态与以往的意识形态相比具有科学性。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法国革命的实践向结合产生了法国的巴黎公社、与俄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产生后来与帝国主义头号强国并列为超级大国的苏维埃人民公共国、与中国的革命时间向结合产生今天令世界瞩目的新中国。所以说,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进行的论述具有科学性。

(三)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论述孕育了之后的各种意识形态界定的胚芽

包含对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完整论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论》出版后得到了世人的关注,使得人们开始更多的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拷问和解答现实中的社会现象。复杂的社会生活又反过来加剧了意识形态语义的变化和逻辑认知的断裂,从而产生了后来各式各样的意识形态观的出现,如:“意识形态终结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各种意识形态观等。这些意识形态观的出现与流变,与我们的某些社会现实和之前的相关理论有及其深厚的渊源。从这点看,作为对意识形态第一次做出全面系统科学说明的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中对意识形态的众多论述,隐含着后来对意识形态进行各种界定的思想胚芽。

参考文献:

[1]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P1

[2]利昂.P.巴拉达特.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P9

[3][4][7][8][10][1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3、P4、P43、P43、P43、P17.

[5][6]倪跃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探析[J]文史艺术.2010[2].P99

[9]k.Marx,Selected Writings,ed.McLellan,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1977,P169

[6]《马恩选集》第一卷P611

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范文第5篇

与现代和当代西方语境中的生活观念不同,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日常生活观念一直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理想和现实相统一的丰富世界。首先,生活基于生存又高于生存。一方面,中国人所理解的生活是基于生存的概念。生活的基本语意就是活着。《孟子•尽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后犹言境况、生计和一切饮食起居活动。余华所表现的生活意义就是活着。同时,在中国文化里,生活又是高于生存的精神与意义之乡。生活不是异化生命的场所,而是生命生长的场所。生活是安心立命之本,在生活中获得自由。陶渊明辞官归隐就是归于田园生活,李白也是在纵饮漫游的生活中实现生命的自由。在中国某种场域可以异化人,如官场、生意场、情场。生活不是场域,而是精神的家,是生命之乡。个体在生活中可以找到自己,实现自由。其次,生活是内在生活与外在生活的统一。外在生活是每天的劳动、交往,内在生活是内心世界的修为。中国人不把外在生活看成是海德格尔所谓的“烦”,而是把外在生活与内在生活统一,让内在生活通过外在生活实现超越。孔子讲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借助日常生活进行心灵反省。梁漱溟便认为孔子的“所谓的学问就是他的生活。他一生用力之所在,不在旁处,只在生活上。”“他的学生所以值得赞叹,也是因为生活美善。”(5)王守仁把“良知”这个抽象的道德本体的超越性与先验性,落实在内在性与经验性之中,《别诸生》所谓“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因此中国人教育孩子成人首先要从生活做起,正如明朝朱伯庐《治家格言》所谓“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第三,生活基于日常又超越日常。中国人所追求的生活是在日常中有日新。生活与时间有关,生活就是过日子。近代社会以前,中国人的生活时间观是一种循环论的时间,日出日落,四季更迭,“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但循环的日常中又有超越,《尚书•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受进化论影响,进化论的时间观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线性的日新代替了循环的日新。中国人开始在过去、现在、将来的维度上建构“明天会更好”的生活梦想。第四,个体生活与群体生活相融合。个人与群体始终联系在一起。《大学》中“三纲八目”之关系主要论述个体生活与群体生活之联系。“三纲领”为“道”,是生活的目标;“八条目”是生活路径,是自内向外、由个体向群体的生活修为的统一。清人刘蓉讲“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很清楚地讲出了个体生活与全体生活的关系。进入20世纪以来,“生活”成为一个内涵日趋丰富、具有现代性的总体性概念。它连同“时代”“现实”“社会”等几个总体性概念的出场,搭建了中国现代性思维和语言兴起的某些方面的基本框架。它既指日常生活,也可以指政治、军事、经济与文化等领域的实践活动。我们之所以进入这个现代的社会,正是依赖于像生活、社会、现实、时代,这样几个总体性的词汇,才得以描述现代语境,确认我们和事物的内涵与边界。现代语境中的生活行为是在现代社会的权利、价值、生存状态、发展诉求等现代性尺度的影响下而发生的行为,因而具有了现代性的意义。在现代文化语境下,生活已经被赋予了社会性和政治性的意义,甚至具有了现代性改造功能。20世纪20年代末,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将培育现代中国人的路径从抽象的知识引入生活实践。在30年代“新生活运动”中,力图从日常生活习惯建设国民。发明的劳动改造也是依托劳动生活,改造人的某种文化侵入,使知识分子脱胎换骨。

二、生活意识形态的回归

近代中国的意识形态有一个从民族国家化到生活化的过程。民族国家化的意识形态是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独立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在不同社会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辛亥革命至1949年,受启蒙和救亡的时代主题的影响,形成了由启蒙与革命话语主导的意识形态,其内部也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处于多声合唱、此起彼伏的状态。但无论是三民主义革命的意识形态,还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意识形态,都是要完成一个民族国家现代化的目标,这种意识形态是一种宏大叙事,以国家独立、民族解放、阶级斗争等政治话语为主要内容。1949年以后,国家的意识形态仍然是民族国家话语的延续,只是在内部体系上变得一元化。意识形态成为一个由阶级话语和国家话语构成的思想乌托邦。1978年以后,国家的意识形态出现了民族国家化向生活化的转型,这种转型则是当代中国的国家意志、精英意识、大众诉求借助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形成的一种生活协商共谋的结果。首先,就国家层面而言,表现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活化,也就是说当代中国政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指向现代日常生活的政治。随着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同志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1978年以后,中国发展路线的转变标志着中国由阶级斗争的政治向生活的政治转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生活话语,成为中国新的社会动员内容。新时期以来,现代生活成为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和表达形式,现代生活不单是一种经济基础,而且是一种精神建筑。其次,就大众层面而言,大众文化、大众传媒正将大众的现代生活诉求意识形态化。大众不仅是国家意识形态的简单、被动的接受者,也是意识形态的参与者和生产者。大众在以经济为中心的生活中获益,形成日趋强烈的生活意识,大众的生活意识通过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形成社会互动,形成一种以生活为核心的公共的民间意识形态。同时,大众作为意识形态的接受者,同时也在生产着意识形态。他们把主流意识形态的象征形式进行生活化的理解。另外,国家意识形态要想发挥作用,也必须找到一个恰当的中介载体,才能进入大众观念世界。因此,主流意识形态与大众意识形态以现代生活为共同话语实现对接和融合。第三,就知识界层面而言,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生产日趋市场化、传媒化。精英知识分子一方面生产着精英知识、精英文化,另一方面面对文化市场化、传媒化的背景,他们的身份也逐渐成为一个现代生活意识形态象征形式的重要生产者。启蒙意识甚至精英意识逐渐瓦解,面对无孔不入、铺天盖地的大众文化,他们由对抗到迎合,文化的传播形式就是现代媒体,因此文化生产无可回避地要面对主旋律和市场问题,而文化精英在自身和主旋律及市场中间找的易于接受的中介就是生活。

现代生活意识形态被逐渐建构出来也有其历史的必要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社会逐渐分层,出现了不同利益群体,同时也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外各种文化观念也不断涌入,因此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逐渐多元化。因此,一种单一、纯粹政治化的意识形态已经不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也正是在这种时代的语境中发生着让步、转型和整合。正如汤普森所言,“意识形态不是简单的‘社会胶合剂’,……没有理由认为复杂的工业社会的稳定要求并依靠对特定价值观与规范的一种共识。只要我们社会有‘稳定的’社会秩序,这种稳定同样很容易来自信仰与价值观的多样性、个人、团体之间不断增加的分歧、反对态度可能被变成的政治行动共识。”(6)而就日趋发展进步的中国社会而言,这种政治行动的共识恰是以一种“生活”的协商和共谋实现。物质生活的富裕构建了社会稳定的基础,精神生活的文明促进了社会的理解和融合,政治生活的民主和法制加强了社会的和谐,生活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国家意志、精英意识、大众诉求等之间的共谋中逐渐建立,成为社会的共同价值协商域和凝聚力。现代生活意识形态在其本质上当然离不开社会政治的渊源,但它又不同于后现代语境中的“生活政治”,不能照搬西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思路,把生活意识形态理解为一种国家统治的微观控制,而应当回到中国具体的现代化的时空语境,把它理解为一种国家意志、精英意识和大众诉求的融合。21世纪的中国社会,富裕、自由、平等、正义、尊重等现代性政治价值正逐渐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社会共同理想,而要实现这个理想则需要宏观和微观两种政治策略的结合。在宏观策略上,且出于以“和平”“和谐”主题的时代诉求,国家自然把一种“革命式”的话语和行为变为一种“改革式的”话语和行为,实现一种“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渐进性的完善;而在微观策略上,国家则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宏大背景下,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发展中,逐渐实现一种自由、平等、正义等现代性政治价值建构。因此,中国现代政治,是一种把宏大的政治叙事转变为一种“日常生活叙事”的“中国式的生活的政治”。而且这种“现代生活的政治”和市场经济、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现代传媒相结合,通过一种文化的方式逐渐建构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说,一种合理的意识形态与大众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对立与统治的关系,更是一种融合和共谋。

三、现代生活意识形态的内容和本质

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复杂构成,社会的意识形态自然也是一条由主流、各种支流、潜流汇聚而成河流,但任何时代社会成员对基本生活理解和诉求形成的生活意识形态之流应一直绵延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意识形态演进之河中,在不同历史阶段,它有不同的内容和表征,并处于国家整体意识形态河流中的不同位置。近现代中国社会开启以来,伴随中国社会大众对于一种现代生活的诉求,逐渐建构起一种现代生活意识形态。但由于启蒙、救亡和革命思想主潮的影响,现代生活意识形态被遮蔽,没有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一种主导意识形态;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得以凸显,并逐渐成为新时期和新世纪的主流意识形态。现代生活意识形态正是以现代生活为本体,经国家意志、精英意识、大众诉求的协商共谋,融通传统生活价值资源,融合当下有关现代社会生活价值,借助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由现代生活话语构成的观念形态。借鉴马克思对生活的基本领域的分类,我们把生活分为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四个相互交织的领域。社会生活,在此主要指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域以外的社会日常生活方面,生活具有整体性,社会日常生活本身也涵盖和交织着其他三个方面。因此,现代生活意识形态是以社会日常生活为依托,由三个层面的社会意识交织而成,即关于现代生活的物质层面、关于现代生活的精神层面、关于现代生活的政治层面。关于现代生活的物质层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走向富裕的生活;关于现代生活的精神层面,强调个体生活欲求与生活理性的统一,强调生活的真善美价值,强调生活的时尚和创新,强调生活的幸福和个体价值的实现;关于现代生活的政治层面,强调民主、法制和权力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意识形态不是一种政治乌托邦,而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社会共同意识,是一种将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融于日常的一种生活协商与共谋。生活意识形态可以在中国人的生活理解、生活内容、生活方式中得以见证。现代生活意识形态是与生活现代性相伴产生的,现代生活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就是生活现代性的追求。诚如一些学者所论,生活现代性是与启蒙现代性、民族国家现代性并生的一种现代性,三者互动共生、此消彼长构成中国现代社会一种复杂的总体现代性景观。生活现代性是个体生活的现代性,它是以尊重个体物质需要和个体价值为前提的一种总体性生活的现代性。如果说启蒙现代性致力于国民性改造,即“新民”;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致力于政治现代化;那么生活现代性,要旨在于民生的现代性,是一种基于日常生活的现代性。生活是普通人生活,生活的现代性首先关切的是“凡人的幸福”,而不是精英的启蒙理想和民族国家的宏大叙事。

三种现代性虽然内涵有别,但联系却是密切的。首先,生活的现代性所包含的“国计民生”的要义,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国家政权和统治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依据。其次,国计民生也是启蒙现代性的重要维度。如果启蒙话语、精英观念不能最终落实在人民的生活中,那么就只能是空洞而虚幻的现代性方案。诚如罗岗所说:“无论是‘主体的诞生‘’个人的出场’,还是‘自我的觉醒‘’个性的解放’,都不仅仅是一种停留在纸面的力量,这些新思想、新观念都要由‘语词’渗透到‘经验’、自‘精英’扩展至‘民间’、从‘观念形态’转化为‘日常生活’……唯有如此,特殊性理念才能普遍化为社会意识,乃至沉潜为社会无意识,从而在更广大的领域中发挥效用。”(7)总之,生活的现代性构成了中国现代性的内在动力和重要奠基。现代生活意识形态的核心诉求就是生活的现代性,其本质就是以“现代生活”为载体的一种多元而统一的社会价值和思想的协商域。中国式生活意识形态下观照的日常生活不同于西方日常批判理论所理解的日常生活。生活不是异化、控制和抵制,也不完全是一个角力场,而是一种协商共谋空间和行为,在生活中社会全体成员和各个层面经过协商共谋共同完成着生存发展的主题,社会正是在个体和群体的生活协商共谋中发展前进,而生活现代性正是当下中国人生活协商共谋的主题,也是现代生活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生活意识形态是一种建设视域下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范文第6篇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

镇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相关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一是重点突出主体责任,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组。二是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将意识形态工作分工细化,党委书记带头抓总,分管负责同志抓好各自分工领域,将意识形态工作相结合,确保每名班子成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

二、加强理论学习

镇党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方面的学习,一是我们镇狠抓理论学习,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党委中心组学习相结合。二是开展红色教育,七月我们参观了塔子山教育基地,十一月份观看了影片《杨靖宇》感受英雄事迹,增强民族自豪感。三是加强思想阵地建设,镇里和21个村都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三、把握舆论方向,弘扬正能量

镇党委宣传人民群众身边的正能量,通过村里的宣传,发动全体党员,鼓励群众下载使用“学习强国App”紧跟思想教育潮流,利用村里的公开栏、宣传板、条幅等固定宣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存在问题

全镇意识形态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用结合不紧密

能够坚持学习制度,但在真懂、真用上还有不足,联系实际不够,各站所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人员理论功底不足,实践经验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有效开展。

(二)阵地建设成效不强

镇文化站书屋作用发挥不明显,图书借阅率不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群众参与度不高。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提高思想意识

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述职评议内容。

(二)创新理论学习

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范文第7篇

【摘要】当今时代,文化已经成为商品,它对大众的影响是以往任何文化形式都无法比拟的,表示出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文化历来与意识形态都密切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就是意识形态的载体。

【关键词】意识形态 文化 文化建设

一、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是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诞生的。这一学说的诞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马克思作为革命家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的结果。正是在当时的实践斗争和理论斗争的“炼狱”中,马克思从最初的青年黑格尔主义者,即历史唯心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即历史唯物主义者;从最初的以“理性和自由”为口号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以“使现存世界革命化”为己任的共产主义者。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哲学基本范畴,是反映一定阶级或阶层的社会关系的思想体系。其内容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学说和观点,是统治阶级、社会集团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理念的思想理论依据。

二、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文化的定义从广义上看,文化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的、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亦称思想文化,属于精神生产范围,特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我们所讲的文化即狭义的文化,也就是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得知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相互依存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涵,而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承载。同志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的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可见,文化与意识形态是紧密相连、不可分离的。

(一)文化的核心――意识形态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是文化结构的四个方面,反映出文化结构的多维性。文化的核心,是社会的特殊文化系统――意识形态。意R形态只能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的精神文化体系,对整个社会文化具有支配作用,而观念和思想的体系及功能制约着文化诸体系的发展。

马克思深刻而辩证地揭示了文化的意识形态性。精神(文化)生产,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为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服务的,并受统治阶级所确立的主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文化特别是反映社会某个政治共同体成员的政治信仰、政治目标和政治行为规范的政治文化,其起主要决定作用的价值评判标准是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伸张自已的社会中心价值观,文化因素对社会的作用,受到意识意识形态的筛选。因此,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文化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二)文化的非意识形态性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文化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把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同起来。对“文化”的界定尽管可以千奇百怪,但它蕴涵的内容是意识形态所无法比拟的。可见,文化的外延要比意识形态广泛得多,意识形态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文化具有非意识形态性。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发展的互动效应

把文化与意识等同起来,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这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但是淡化或摒弃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则会使文化建设失去方向及内容实质,正如马克思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一)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我国的历史发展表明,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中国人民把握住特殊的历史机遇,从而超常规走上一条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并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震惊的伟大成就。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先进的主导意识形态,对于团结人民的力量、集中人们的意志、统一人民的行动上有着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因而党的工作布局上,党的工作方针上,是始终都把意识形态放到极为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文化建设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促进主导意识形态的完善和发展

(1)建设先进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凸显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紧迫性。先进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范畴,它的前进方向是由处于核心地位的思想道德,特别是世界观决定的。因此,发展先进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立场,它有利于增强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必要监控力。

(2)建设现代化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的完善与健全。我们发展先进的文化,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文化摆脱腐朽愚昧、落后的思想意识的束缚,建设具有正确的导向、健康的内容、新颖的形式、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多样化文化的需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克服我们原有文化中主体意识不突出、内容贫乏、形式单调的缺点。

(3)构建不同层次的文化思想平台,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应对西方思想意识演变的能力。我们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可避免会与外来意识形态发生碰撞和冲突,因而也必然遇到来自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攻击,特别是国外敌对势力企图利用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我们打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从而实现其“文化霸权”的野心,达到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士儒.牢牢把握前进方向 大力推进文化建设[N].光明日报,2000.

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范文第8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功能

知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理论、原则、规范的理解和认识。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认识,就难以产生正确的品德行为。情是人们按照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原则、规范去理解、评价周围的人和事时产生的一种爱憎好恶的情感,是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信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对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原则和规范的真诚信仰,是思想品德行为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意是人们在实践理想、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自觉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的毅力。行是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实践中履行一定的思想品德原则、规范的实际行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受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受教育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笃之以信、导之以行,帮助受教育者提高思想品德认识,养成正确的行为,帮助受教育者提高思想品德认识,养成正确的行为,并通过外界的支持和自己持久的控制,巩固和强化良好的行为动机,使人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中,采用一定的文化方式,通过文化武装人的头脑,提高人对不同层次、不同风格文化的分辨力、鉴赏力和创造力,通过文化进一步挖掘人的知识及技能的潜力,陶冶人的情操,增强人的道德自律性,从而提高人的总体素质,达到人的全面和谐与充分自由的发展,即马克思所说的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或本质的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选择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它对各种环境影响进行选择和调节,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有意识地抵制环境中的消极影响,甚至转移环境影响的某些因素,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轨道,从而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情景。思想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按照一定的社会、政治的需求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特性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本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进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教育。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把维护本阶级利益的文化确定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以它为标准和核心决定对整个社会文化的聚会,建立社会的文化体系,并通过其掌握的国家机器,大力张扬、传播和灌输,使之成为社会生活公共的文化观念,限制、排斥甚至消灭与本阶级意识形态相违背的文化观念。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决定了社会文化体系的性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其中政治教育是其主导内容。

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整合功能。

“所谓文化整合,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特定组织通过某种方式和手段,在容纳多种文化因子的基础上确立共同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使一定群体成员在保持各自立场、看法的前提下,树立群体成员对组织的基本思想与坐标认同,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有序性的过程。”文化全球化大势和文化多元化努力的并存和相互激荡,是随着世界经济和政治的迅猛发展而来的最重要的世界文化现象。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中西方文化价值的冲突更加直接、剧烈,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被削弱,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被解构,对人们的社会行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偷道德、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主要体现在它要在文化多元货摊背景下建设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积极建设国家文化的凝聚力,形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观念有效地传送给受教育者,内化为他们的政治认同与自觉追求,并始终引领各种文化思潮有序发展和谐共存。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面对多层面、多渠道的不同声音,又要维护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整合功能充分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计划性、目的性和主导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其文化创造功能丰富社会文化,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范文第9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扛稳意识形态责任

充分认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成立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意识形态研判机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把意识形态工作同经济、社会稳定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评,全力打好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战。

二、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党员理论水平

抓宣传思想工作,理论武装是关键。高度重视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认真贯彻党的精神、系列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

一是坚持突出学习重点,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的作用,把理论学习放到重中之重来抓,重点学习党纪政纪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机关干部作风大转变教育和廉洁文明家风建设内容,召开学习座谈交流会,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培育干部的执法执政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是坚持规范制度建设,抓好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局党总支书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亲自制定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和宣传思想工作要点,确定学习专题,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2020年,共开展中心组学习12次,主要学习领会关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党总支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掀起党员干部学习热潮。

三是坚持领导模范带头,增强意识水平。引导支部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促进工作,坚持学以致用,做到以学促用、学用相长,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成果和学习成果转化为运用科学理论、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干部头脑、指导业务实践、推动工作开展,切实增强全处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科学发展意识,努力提升全处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工作水平。

三、抓好舆论引导,传播凝聚正能量

积极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外宣传,提高的知名度和知晓度。传播凝聚正能量,正确舆引导论与对外宣传工作,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尊重舆论宣传规律,讲究舆论宣传艺术,提高舆论引导效果,为的和谐局面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一是把握导向,规范舆论宣传。注重把握不同时期宣传重点,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对重大事件、突发性问题和一些苗头性现象,努力做到早预见、早发现、提前介入,制定应急预案,防患未然,注意掌握网络舆情,牢牢掌握新闻报道主动权。

二是强化载体,占领舆论阵地。丰富宣传栏,在办公大楼一层设立宣传LED,宣传基层党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政法治文化、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抢占宣传舆论的制高点。

三是丰富活动,开展文明创建。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定期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完善了领导机制,丰富活动内容,深入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文化活动,举办爬山、钓鱼比赛等活动;开展文明单位、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评选活动,提升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党员的理论素质和政治觉悟稳步提升。

四、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一年来,我委宣传思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新闻稿件在报纸杂志上刊登数量不多,对内对外宣传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形式、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战斗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主要原因:一是意识形态工作督查检查不到位。没有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基层党支部年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二是对外宣传力度不大。没有积极探索网络宣传和管理方法,扩大对外宣传渠道,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要加强舆情控制力度,从严把关,防止出现不实报道。三是宣传队伍人员不足建设。宣传队伍工作人员严重不足,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五、2021年工作打算和工作措施

2021年意识形态工作重点将按照县委工作要求,针对不足找问题,立足问题找原因。

一要学习提高,促进观念转变。针对部分机关干部职工大局意识、集体观念淡薄,只顾个人眼前利益,不顾集体和长远利益;一些群众观念更新慢,对接受新理念、新事物积极性不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加强理论学习、观看先进人物电教片、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办法进行教育,从思想上彻底改变问题。

二是集中精力,加强工作领导。克服认为意识形态工作离我们距离尚远,无需操心错误认识;加大意识形态工作的协调发展,在理论武装、文化建设等方面要抓实抓好;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意识形态工作中。

三是加强宣传,做实思想工作。随着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影响人们思想的因素和渠道越来越复杂多变,党员群众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变化,导致各种不良思想凸显出来,增加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难度。这就要求宣传意识形态工作者,要加强学习,练好本领,提高新环境下辨别是非的能力。

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文化 意识形态 发展

[中图分类号]B036;C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6-0025-05

一、在某一个确定时段内,文化乃是某种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基础和结果

从意识形态内容的横向结构来分析。人们普遍认为任何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都可分为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意识形态和文化意识形态三个部分。政治意识形态是指维护或批判某种政治法律制度和国家政权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一般来说,在一种社会形态中,政治意识形态总是指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只有在社会的大变革或社会形态的交替时期,才会出现同一社会中的多种政治意识形态并存并相互对立和斗争的局面。这是因为政治意识形态的指向是国家制度和政权性质,会直接褒扬或贬损现实的政治法律制度;统治阶级为稳固自己统治的长治久安,对此方面的研究和说明都非常敏感,不允许有异端思想的存在。更谈不上其传播和发展了。经济意识形态是指维护或攻击某种经济制度、经济形式的思想理论体系,又可称为政治经济学。文化意识形态是相对于当前阶级而言,在历史上形成的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伦理思想、心理情感、风俗习惯、交往方式等与现实社会中为统治阶级所倡导的、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以政治法律思想为核心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的思维价值取向。不管是哪个阶级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意识形态还是文化意识形态都是那个阶级所处社会中的所有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当时那个阶级社会中的全部文化内容。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意识形态和文化意识形态都是政治、经济和狭义文化中的主要内容,但并不是政治、经济和狭义文化的全部内容。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意识形态和文化意识形态都是文化中的一部分,广义的文化就是这三种意识形态的基础和母体。

从意识形态内容的层次性来分析。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各种意识形式与经济基础关系的远近来看,意识形态可以划分出三个主要层次。第一层次主要有在当时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和经济思想。它们是以最直接的方式反映经济基础的,它们之间以及其内部的意识形态的内容与非意识形态的内容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但是,文化和意识形态都是以经济为基础,不同程度地对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产生不同程度的作用和影响。所有的经济、法律和政治思想对当时的现实的经济基础可能产生促进、维护作用,也有可能产生批判、反对和削弱作用;但是这些意识形式中的意识形态的内容对当时的现实的经济基础只能产生维护、论证、服务、引导等功能。第二层次是社会思想、教育、伦理和艺术等。它们离经济基础比较远,是意识形态总体中的中间部分。它们中的意识形态部分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伦理道德,对人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的形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三层次是哲学和宗教等。它们是离经济基础最远的,但在意识形态中的作用并不因此而稍减。比较起来,宗教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人们的信仰和行为,特别是当某种政治理想或信仰不能获得大多数人认同时。哲学虽然是十分抽象的,但它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抽象形式,其不仅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也影响着其他意识形式理论研究的方向和价值等内容。从而,有人认为哲学中的意识形态是整个意识形态的灵魂或核心。这三种层次中的所有的意识形式都是文化的内容和范畴;而这三种层次中的所有意识形式都包含有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可见,从意识形态内容的层次上来说,文化也是意识形态的基础和母体。

从意识形态内容的纵向结构上来分析。从奴隶制社会以后的阶级社会意识形态,其中包含有旧时代的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代表未来社会的意识形态。由于思想意识的历史继承性及其惯性作用,后一社会形态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前一社会历史时代的思想观念。这些观念有些是积极的,对现实社会生活仍然能够起促进作用;有些观念则需要经过内容和形式的改造,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注入一些新的内容而为现实社会所容纳和应用而获得积极意义;有些观念则完全是旧时代的意识形态的核心观念,只能代表过去,对现实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因而必须要抛弃、肃清其影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产生于现实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作为该社会精神支柱的思想观念,它直接为现实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服务,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观念理论体现。统治阶级总是凭借着政权的力量,利用各种媒介、途径向人们宣传、灌输甚至用行政的手段强迫人们接受这些思想观念,以便把这些观念逐渐变成人们的心理习惯、思维定势和行为上的自觉、自律,把统治阶级的理想目标教化成全社会人们的共同目标。保证统治阶级统治的长治久安。超前性的、代表未来社会、预示着社会发展前途的意识形态具有理想性,其中的一些具体目标可能还带有幻想的色彩。所以,它是现实社会人们的一种理想信念,对社会中的少数先进分子具有行为上的制约作用,但对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来说则不具有直接的实际作用。阶级社会中的文化,不仅是包含了旧时代的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超前性的、代表未来社会、预示着社会事物发展前途的意识形态;还包含了旧时代的非意识形态的文化、现时代的非意识形态的文化以及未来时代的非意识形态的文化。可见,意识形态只是阶级社会中文化的一部分,其本身的发展也会反映在文化的发展上,同时意识形态的发展还受到非意识形态的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到了未来的无阶级社会或者是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消灭了。剥削不存在了,国家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也将会终结。以前各个阶级社会中存在而且起着重大作用的意识形态都将成为历史和传统文化。

由于文化是意识形态发展的前提、基础和结果,所以说。任何社会只要发展文化就可以在总体上和基础上促进意识形态的完善和发展。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正功能或负功能。负功能主要表现为文化滞后和负文化。正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满足需要的功能。人的需要具有多层次、多样化、直接性、间接性、无止境性、发展性等特点,文化可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不同顺序地刺激人的需要、开发人的需要以及不同程度地满足人的不同需要。二是认知功能。文化的认知功能表现为人类所具有的一种知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文化的认知表现为人类文化的知识和成就。包括对自然、对自身认识的知识和成就;因为正是这些知识和成就,给人类的文化认知提供了具体的内容,文化的认知就是一种对于文化学习的过程。三是历史遗传功能。这是指文化具有储存、保护和教育、传播知识、信息和社会经验等功能。文化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等复杂的符号系统或者实物,能够储存社会经验并把它们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从上一个时代传到下一个时代,从一个国家传到另一个国家。四是规范和调整功能。文化

的内容中必然包括有关处理、约束、应对和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的标准、规范和制度,以实现人、社会、自然相互之间的和谐共处和持续发展。五是整合和凝聚功能。物以群分,人以类聚,反映到文化上,文化有一种认同的特性。正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形成了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和整合力。文化的凝聚力和整合力是来自于文化认同中相同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语言、风俗习惯、民族种族、生活背景等因素而产生的巨大的认同和抗异的力量。六是价值导向功能。任何文化都内含着价值观的内容,从而使文化的使用者形成某种十分明确的价值需求和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掌握某种文化的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目标和动机等。发展文化。发挥文化的正功能,抑制和减弱文化的负功能,都会对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促进作用。因为意识形态可以从发达的文化中吸取为已所用的更多内容和形式,并有助于自身的统治效率的提高,统治成本的降低,统治时期的延长等。

二、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并指导着文化的不断发展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在统治社会的过程中,人民群体对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在不断地进行的。阶级斗争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丰富,使文化在不停地创新、发现、传播、进化、涵化、改良和革命。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来说是第二性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深知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原因所决定的,但它并没有因此而否定意识形态的重要历史作用。恩格斯认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任何国家为了巩固其社会制度,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都必须具备两种手段:一是手段,即用政权和法制等强制力量规范人们的行为;二是意识形态手段,即用统治阶级的理论、观点、道德、信念等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感染人们的性情,陶冶人们的灵魂,进而加固和维护自己的统治。这种意识形态的手段就表现出其既是社会文化的核心,也指导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意识形态不是虚无飘渺的社会意识,而是存在于各种文化现象中的本质,并且通过各种文化现象表现出来。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从传统文化的流变到现代文化的发展,从外来文化的选择到民族文化的吸收,从遵循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到新意识形态对旧意识形态的超越和确立,都必须符合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在阶级社会中,精神生产或一般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主要是以意识形态的演变和发展为表现形态的,意识形态不仅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即阶级社会的维护意识,也是阶级社会的主流文化。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精神生产从一开始就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一个集团占有其他集团的物质劳动为前提的活动,所以阶级社会以来精神生产都是以一部分人的立场出发而进行的。尽管非意识形态阶层的精神生产活动可以在理论上被设定为是自由的精神生产活动,即摆脱了意识形态羁绊的创造活动,但在实践中,这一阶层总是有意无意地要受自己所处的物质生产状况、阶级状况以及先前的思想文化遗产等社会状况的影响。即便是自然科学家的自由创造活动,也必须以一定的意识形态作为自己的舞台,有时甚至还直接地为意识形态提供合理性根据。可见,在阶级社会中,所有的精神生产都必须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情境中进行,意识形态为人类精神生产提供思想文化的氛围和环境。人类的精神生产或一般社会意识形式,主要是以意识形态活动的面貌出现,意识形态承担着人类文化发展重要场所或载体的角色。当我们说意识形态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载体而存在的时候,作为人类文化发展主要载体的意识形态,其载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它作为既定的环境,制约着人们创造文化的视点;二是它作为既定的思维结构。制约着人类创造文化的方式;三是它作为既定的社会评价体系,制约着人们对文化的创造。也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文化主要通过意识形态的途径进行生产。因为在文明社会中,文化的制造者大多属于意识形态阶层,意识形态生产和文化生产在他们那里是一个同体的过程:意识形态的制造同时也是文化的生产,反之,文化的制造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的生产。因而,在经济社会中,文化总是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而意识形态也总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性。

意识形态是一种强大而具有深远影响的力量,它对人们的行为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在阶级社会中作为社会文化核心的意识形态对社会文化发展的指导作用可具有两种结果和效用:一种是推进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另一种却是阻碍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也总是利用新的意识形态作为前导,并为之开路的。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就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奏:“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就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当前。我国进行的改革,也是通过解放思想、克服旧观念,才真正打开局面的。

在阶级社会中,作为社会文化核心的意识形态其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价值导向功能、服务保证功能和教导育人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反映在了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身上,使实践主体在实践中无意识地、自觉地把意识形态所要求的内容体现和反映出来。文化对社会的整合往往是通过个人与个人、个人和社会之间的互动互补、相互选择来进行的,这个过程更多的是泛化的与非线性的特征相比。意识形态对文化的指导作用和功能具有强制性,其目的是理顺并规范个人意识的行为遵从意识形态的范式,它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控制形式和操纵结果。

意识形态的结构体系呈现出很强的自我认同、内在调节和本能排他,赋予一定社会、一定人的思维、认知、取舍上的模式,这就是它的价值导向功能。意识形态包含有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的内容,它具有认识上的立场界限性、分析中的观点指向性、判断时的标准取向性等。理想信念的导向主要是通过一定形式的意识形态教育使广大社会民众形成意识形态包含着的一定理想信念,并且通过这种理想信念来凝聚社会合力,激发社会动力,指导人们的行为等。如果人们具备了一定意识形态的理想信念,由于理想信念具有指导性、方向性、持久性、稳定性等特点,人们自然地就根据自己的理想信念所遵循的价值准则来分析问题、评价事物、选择态度和实施行为,也就会对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产生明确的指向性和导向性,从而产生出了各种物质文化成果及其对社会实践的新认识等制度文化、关系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奋斗目标导向主要是运用社会发展目标和人的发展目标进行导向,实现统治阶级的各项方针、政策,各部门、各单位的具体目标等。行为规范导向就是按照意识形态的伦理道德、法律法纪的准则和要求进行导向,是实现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保证,既具有规范性特性,也具有方向性特性,这种方向性是具体的行为方向。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和行为规范导向是意识形态从三个不同层次上对社会民众进行价值导向的表现,从而保证统治阶级的理想信念、伦理道德、法规纪律得到尽可能多的大众的内化和执行;同时也是引导社会大众进行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为各种社会生产提供价

值引导和行为导向,从而也是对文化的生产和积累提供精神动力、价值引导、目标激励等作用的过程。

意识形态的服务保证功能,就是意识形态是为经济和政治服务,保证社会经济正常发展、政治统治有序进行。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自己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批判和预防异己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能为自己的经济和政治作合理合法的理论论证,它或者推动自己的新经济政治制度成为统治地位的经济政治制度,或者巩固自己的已成为统治地位的经济政治制度。意识形态要在理论上系统论证自己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生合乎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它比被取代的或将要被取代的经济政治制度具有优越性和更光明的前途,因而更能得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认可和支持,并为他们带来较多的福利。这种论证是建立和维持经济政治制度的思想基础。失去意识形态的有效服务,经济政治制度就丧失了基本的保护机制,迷失价值和发展方向,最终会走上混乱甚至导致制度的动摇。列宁曾经说过,摧毁一种意识形态。就意味着一种社会制度。马克思也明确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思想的整合程度是一个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稳固的重要前提。意识形态的这种服务保证功能反映到社会大众的具体行为和思想政治上,就表现出社会大众的政治共识性、思想一致性和行动统一性。意识形态的这种服务保证功能,也是阶级社会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一种“粘合剂”。任何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领域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矛盾和冲突,意识形态的服务和保证功能可以维护社会的团结和稳定,为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前提条件:意识形态的服务和保证功能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化解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内的多种冲突,使其有一种核心的因素、力量、利益或观点占据核心地位,发挥中心作用;从而也使文化的发展形成一个主流文化,处理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矛盾发展的各种关系。

意识形态的教导育人功能。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一种制度、一系列与这个制度相关的基本价值的法理和逻辑基础,是系统的理论形态。作为具有法理和逻辑的理论系统总能说服人、影响人甚至左右人。人是理性动物,他一定得受某种意识形态的支配,在某种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建构自己的价值系统,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它能整合具有同样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的人们,在思想之形成高度统一,结成党派团体,变个体价值为团体价值,然后通过话语的转换、团体的力量和宣传的技巧使之成为社会的普遍价值形式。对社会大众和整个社会生活起着教化和导向的作用。这种作用有时是以公开的、自觉的、有组织的形式进行,如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有时是以隐蔽的比附性的形式展开,如一个社会的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流传。无论是宣传、教育还是流传都具有掩蔽意识形态价值观的群体性而使之普遍化的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讲的,每一个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把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意识形态思想教育、传授到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既体现了意识形态的教导育人功能;同时也使一部分文化的教育和传授得以完成,从而也使文化的传播得到进行。意识形态教导育人的功能也是通过一定的内容来激发人们的智力、潜力、创造力,任何人在进行各种思维和创作时必然会有文化产品的生成和创造,这就使意识形态的生产和文化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重合起来。

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的作用或功能并不总是正功能或者总是负功能。马克思曾经说过:“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评价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功能的性质及其大小,不仅要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还要从统治阶级本身的性质变化来分析。从文化的角度讲,文化有先进文化、落后文化、民主文化、专制文化等各种正负评价,如果某一阶级的意识形态本身包括的正向文化多或强,那么它的正功能较大,表现出正功能来;反之,则表现出负功能来。从统治阶级本身的性质来看,当这个阶级代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时。或者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其先进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其意识形态的正功能;反之,其意识形态就会表现出负功能来。一般而言,一个统治阶级在其争取政权或者执政时间不长的时间内,其主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其意识形态表现出正功能来。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前进,其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等会表现出滞后性,可能就主要表现出负功能来。在这种情况下,统治阶级一般都是经过改良和改革,或者被革命来解决这种阻碍,以使其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程度上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延长执政时间,或者实现改朝换代。这种先进、落后、再先进、再落后的循环情况,只有人类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时才能结束。

[参考文献]

[1]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叶启绩,文化市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上一篇:人口普查工作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意识形态工作主要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