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意识、问题意识、时代意识

时间:2022-06-07 04:29:28

主体意识、问题意识、时代意识

【摘 要】随着微博日益成为人们社交的重要工具,中国步入了微博时代。微博时代的新特点对当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挑战。微博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加强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和时代意识,坚持依靠群众、贴近生活、与时俱进。

【关键词】微博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然而,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成果却差强人意。解放思想、大开国门带来的同时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受阻。21世纪,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国进入一个思想更开放,传播更便捷的微博时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以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和时代意识为基本导向。

一、微博时代悄然而至

微博,是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被网友昵称为“围脖”,它的字数限制在140字以内,允许用户通过电脑、手机等多平台浏览,所发信息实时传达,并可一键转发。微博“语录体”的简单表述方式和方便的留言回复使用户之间便捷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导致了它的迅速窜红。今天中国,包括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在内的众多网站和媒体都先后推出了微博服务。据互联网监测研究平台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2012中国微博蓝皮书》称,现中国微博用户总量约为3.27亿,占中国网民数量(5.13亿)63.8%,19岁及以上的微博用户占比达到了88.81%,中国微博市场用户规模已基本稳定和成熟。这标志着微博时代已然到来。微博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等,尤其是改变了思想文化传播的技术生态,为新时期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二、微博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重重挑战

(一)国际上“和平演变”攻势日益凶猛

当今世界,资本主义仍然在世界范围内占优势,全球232个国家和地区中,社会主义国家只是极少数。尽管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和世界的主流,但是资本主义国家从未放松过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攻击,资本主义国家无时无刻不通过各种手段以使社会主义国家改变政治制度,向他们靠拢。进入微博时代以后,除了继续通过传统的经济、科技利益诱导外,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更是利用网络加大了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输出,中国作为正在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大国,首当其冲,受到的“和平演变”的攻击极为猛烈。除了通过小说、电影、电视剧灌输思想文化的传统方法外,微博时代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断通过在网上传播各种消息,宣扬甚至伪造资本主义国家的光鲜面,夸大报道甚至捏造社会主义国家的不光彩事件,恶意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攻击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和执政党,混淆视听,迷惑群众,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冲击,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挑战。

(二)国内改革开放进入纵深阶段,人民内部矛盾日益激化

当国际上的各种资产阶级思想在叫嚣的同时,我国的改革也进入到了深水区,改革难度加大,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挑战更加复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取得了蓬勃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成功显著,震惊世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各种人民内部矛盾也开始逐步显现。贫富差距加大,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制度监管不完善,现象常见,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出现生态破坏……种种问题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危害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前进与发展,给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难题。

(三)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上处于边缘地位

1、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再是热点又与现实联系不紧密导致地位下降。邓小平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正确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并提出了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发展了国家,富裕了人民,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个问题。当全国上下都将注意力专注到经济建设中去时,尽管党也明确提出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大家还是容易只专注于物质文明建设而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从而导致人们更关心经济事务而忽略了政治问题。

另外,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新问题层出不穷,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创新滞后于社会实践的发展,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能够直接指导社会实践,这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以及对当前实践的指导能力,使人产生“马克思主义脱离实际”,“马克思主义无用论”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宏伟叙事方式不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碎片化的文化方式导致少人问津。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高效率的追求使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进入微博时代以后,不仅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信息量也呈爆炸式增长。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和海量的信息的包围下,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享受快餐式的文化,吸收碎片化的知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往往是宏伟叙事的长篇大论,而往往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时候又过于注重理论的整体性和详细阐述,因此不符合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原本想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群众产生畏难情绪从而放弃,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3、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内容重复枯燥令人不胜其烦。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创新,但是作为宣传内容的理论却尚属单一,除了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外,往往只宣传老生常谈的几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且对理论的解释相当机械而肤浅。面对脱离实际而且对同一内容重复不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人们往往觉得不胜其烦、不堪其扰,甚至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产生抵抗心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行产生消极影响。

4、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方式传统单一让人毫无兴趣。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不仅理论的宣传内容枯燥而重复,宣传方式也往往传统而单一。传播采用由上到下的传播方式,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以教育者的口吻,通过课堂讲授或者是被传播者对大段的文字材料的学习进行传播。单纯灌输的传播方式、文字为主的传播载体,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单调乏味,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让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毫无兴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感到索然无味,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微博时代思想文化传播呈现新特点

(一)打破传统传播单一主体,个人成为信息源

在传统时代,官方机构才是信息的中心,才是信息源,即使是作为信息平台的媒体机构,也会受到官方机构强有力的监管。然而微博时代,官方机构的信息传播的垄断权一去不复返,信息变得简单而快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地信息。由于信息的简单和随意,以及信息源众多,官方机构对信息的审核和监管能力将大大下降。

(二)缩减传统传播内容篇幅,内容体现短、小、精

区别于以往的长篇大论式的信息,社会节奏的加快,信息量的暴增,微博时代的信息传播越来越追求篇幅短、内容精。以微博为例,每条信息字数的系统限制140个字符,这不仅降低了对文字素养的要求,更是提高了对内容的浓缩度、凝练度的要求。

(三)突破传统传播单调方式,形式要求多、新、奇

微博时代,创意、时尚越来越被重视,而且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唯有新鲜好玩的信息才能吸引人的眼球,才能得到关注。因此微博时代要求信息的传播方式一定要多种多样,不能拘泥于单种表现方式,而是要图文并茂,最好音像并存,表现的形式也要多种多样,配合潮流,还要够特别,够有创意和个性,能让人眼前一亮。

(四)缩短传统传播信息时间,实现零时间

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将一个消息传递给全国各省份一个人,在飞鸽传书的年代也许要几个月,在邮寄的年代也许要几个星期,在电话的年代要几分钟,但是在微博时代,基本上实现了实时传播,从消息到消息被接收,基本上是零时间,并且可以在的一刻被所有已建立联系的联系人接收。

四、应对挑战,积极推进微博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把握微博时代传播主体个人化特点,改变主体意识,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主体的多元化

1、转变传统的以权威为传播主体模式,传播主体多元化。在政府机关和媒体机构已经丧失了信息的垄断权,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源,而且民间的信息量远远大于官方机构的信息量的情况下,必须转变主体意识,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主体的多元化。传统模式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主体为党团、政府、官方媒体、学校,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相关部门,主体较为单一,在微博时代,要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包括学术界、文艺界、传媒界、商界等,以及普通个人,尤其是在网络上有极大影响力的机构和个人的力量,利用他们的网络影响力,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

2、坚定马克思主义传播双主体观念,加强互动性。微博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不应该以高人一等的姿态,以教育人的口吻进行传播,而应该以平等的方式,以讨论的口吻,被传播者进行互动交流,在互动中进行传播,在讨论中将理论深刻阐述。在微博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众,被传播者既是受众也是传播者,传播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化,传播的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互教互学的过程。

(二)联系微博时代传播内容生活化现实,加强问题意识,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现实问题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传播,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应该力图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被传播者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给被传播者解释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用贴近生活被传播者的事例来解释,用被传播者熟悉的语言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需要选择适合被传播者的,尤其是能为被传播者掌握之后运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传播。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为人民群众所需要,成为人民群众的思维工具和思想武器。

(三)抓住微博时代传播方式革新化机遇,加强时代意识,贯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紧跟时代潮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进行传播,以适应各种人群的需要,提高宣传效果。首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活动,在网络领域建立自身的平台,而不能固守于传统的宣传平台,对时代的新潮流视而不见。其次,要了解微博时代思想文化传播的种种特点,掌握各种传播的新方式,根据新特点,新方式,制定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模式。微博时代,人们习惯快速阅读,易于接受碎片化的知识点。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时,要注意这一特点,适当调整传播内容,提升理论关键点,科学分解理论体系,使内容短小精悍,方便接受。微博时代,新技术蓬勃发展,人们创意无穷又追求新鲜时尚。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应该积极利用各种新媒体、新技术,用多种载体进行传播内容,如使用流行的微博平台、微信平台,以时尚的微电影或手绘图的形式,避免大量的文字,而以精彩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来呈现内容吸引眼球等。

微博时代来临,思想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于正处于低潮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主体意识、问题意识、时代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面临重重挑战的微博时代突出重围获得成功的基本导向。为了在微博时代有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主体意识,紧紧抓住问题意识,从实际问题出发,跟紧时展的步伐,必须做到依靠群众、贴近生活、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邓赫,石黄洋.微博流行及其发展趋势解析[J].新闻窗,2010(4).

[2] 张文,侯锡彪.微博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治传播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学评论,2011(5).

[3] 殷俊,孟育耀.微博的传播特性与发展趋势[J].今传媒,2010(4).

作者简介:伍健婷(1990.03- ),女,广西人,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上一篇:中国梦视阈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下一篇:三网融合下的媒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