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发言稿范文

时间:2023-03-14 06:14:21

意识形态发言稿

意识形态发言稿范文第1篇

1983年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召开前,我负责陈云同志的发言稿。当时,由于改革开放,有些人出国转了几天,回来便鼓吹中国不如外国,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陈云同志知道@个情况后十分重视,说:“对于这些人,我们要批评教育;对其中做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志,经过教育不改的,要调动他们的工作。”他特别嘱咐我,要在发言稿里写上这句话,并写上“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最后要高呼“社会主义万岁!共产主义万岁!”

当时,陈云同志从简报上还看到,有些农村党员集训,除了给伙食补贴之外,还要发误工费,甚至有的党员不给钱就不去开会。他把这件事提到执政党党风的高度,也要求我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的发言稿里强调一下。他说:“这在党执政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解放前,同样在农村,支援战争,运送弹药、伤兵,非但没有误工补贴,而且常常因此而受伤或死亡。相比之下,现在这些误工补贴能算合理吗?拿误工补贴的共产党员应该想一想,这样做是不是合乎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共产党员的标准是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我看一切集训、开会要钱的人,不能成为共产党员。今后,全国不要再给集训时的误工补贴,凡属要求误工补贴的党员应。”

有一件事,是我不在陈云同志身边工作后发生的,同样能反映他始终不忘共产主义大目标的心境。那时,由于有关改革开放的一系列相应的法规制度一时跟不上,加上党内出现了只注意物质文明建设而忽视精神文明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个别领导干部甚至鼓吹“一切向钱看”的理论,造成一部分人钻改革开放的空子,社会风气和党风中的问题比较突出。针对这种情况,陈云同志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书面讲话中指出:“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用,是完全正确的,要坚持。但同时要看到,对外开放,不可避免地会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作风的侵入。这对我们社会主义事业,是直接的危害。如果我们各级党委,我们的党员特别是老干部,对此有清醒的认识,高度的警惕,有针对性地进行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教育,那么资本主义思想的侵入并不可怕。我们相信,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真理,一定会战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作风的侵蚀。”?

意识形态发言稿范文第2篇

学习英语和文化认可是彼此渗透、彼此推进的,学生可以从英语中了解其文化,可以从文化中明白语言意义。根据教学英语实践和对英语文化的深入,探讨历史和主题情景的配合方式。(一)以意识形态为依托的主题情景创设。意识形态即对事情的某种看法,表现在主题应用课堂上,比如,通过一些美术作品、文化作品等帮助学生理解西方国家文化中所表现的文化特征,通过歌曲、写作、视频等表达意识形态类的主题情景创作。(二)以生活背景为依托的主题情景创设。生活下的背景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语言内涵,教师通过选取电视、电影、文章中的不同桥段,可以表现生活背景类的主题设计。(三)以经典桥段为依托的主题情景创设。例:以生活背景为依托的主题情景过程:阅读英语课本,学生按照文章内容设计导游发言稿,通过PPT和解说文将课文内容复述出来。学生复述片段:Wel-cometotheLouvreMuseum.AfamouspaintingintheLouvreMuseumistheMonaLisawhichwascreatedbytheartistLeonardoDaVinci.Itwascreatedbetween1503and1506...效果:“……导游”的表演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具体结构的理解。在解说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英语表达的叙述方式、解说特点,也同时强化了对西方国家文化特点的了解,为以后自主学习西方文化打好了基础。

二、结合语法知识,提高主题情景的充实性

语法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将语法融入主题情境教学中能够将抽象的语法形象化,便于学生掌握。下面,笔者针对语法知识与主题情景的结合方式进行总结。(一)以词汇为主链设计主题情景。以词汇为主链设计主题情景是指将单词或短语的多个含义串联到一个情景中,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二)以语法为主链设计主题情景。以英语语法为主导设计主题情景是指将英语和语法内容串联到一个情景里面,通过引用该语法内容并与其相似的语法点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例:为accountfor设置主题情景的经过如下:Hecouldnotac-countfor(解释、说明)thereasonforhisabsence,buthisabsencehasaccountedfor(导致)theintensificationofthefire,andtheaffectedbusinessesaccountedfor(占据)sixtypercent,sohemustaccountfor(负责)this.效果:将该单词的多个意义融入一段话,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三、牢抓情景,有效提问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白“学”与“思”之间的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需要互利共存,相互作用,这就是学习知识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在应用情景教学法时,我们首先应该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利用与教学实践内容相关的情景进行文案的设置。在教学英语过程中有用提问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教学方式,其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维并解决相关问题,所以在情景教学法中经常被利用。教学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独特体验,启发学生关注特定环境里的细节,寻找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来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的语言、情感,在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得到发展。比如,在学习“festival”一课时,涉及“birthdayparty”的相关知识,我采用给学生开生日派对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家在吃寿面、唱生日歌、说祝福语、切蛋糕等一系列生动活泼、感性、有趣的情景中,积极对话、主动表达,有利于更快、更牢固地掌握在生日时常用的交际用语。这样就可以非常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教育者,而是思考者。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问关于教材中出现的桥段在哪个电影中出现过,或通过各类电影的名字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

作者:苏晓娟 单位:千阳县职业中等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李建霞.浅谈情景教学法在教学英语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1(16).

[2]钱进.让英语课堂生动起来:高中英语情景教学四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0(31).

意识形态发言稿范文第3篇

在中共代表团到达的当天,赫鲁晓夫照例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欢迎宴会。虽说是欢迎,但气氛并不友好,依然很紧张。在祝酒词中,赫鲁晓夫说:“我们还是希望两党能够消除分歧。苏联共产党已经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我们对中国共产党是怀有友好的感情的。”

邓小平郑重表示:“我们也是带着团结的愿望、友好的愿望到这里来的。我们真诚希望消除分歧。”赫鲁晓夫见时机已到,接下来就说:“苏共二十大、二十一大、二十二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我们将继续坚持。”

这正是中苏两党的分歧所在。赫鲁晓夫的意图很明确,只有中国共产党接受苏共的观点,分歧才会消除。对此,邓小平表示,“即使分歧一时消除不了,也可以保留各自的观点,不要把意识形态方面的争论扩大到国家关系上。”赫鲁晓夫有点坐不住了,加重语气说:“至少应该做到相互在报刊上停止攻击。”邓小平回答说:“我们要表明态度,让两党全体党员能够了解双方的观点。”赫鲁晓夫显得不耐烦了,把餐具敲得丁当响:“要团结就必须停止相互论战。”邓小平不慌不忙地说:“停止论战是中国共产党早就提出的建议,可惜你们一直没有重视,不接受我们的正确意见,实际上一直在攻击我们。”

正式会谈开始后,首先由苏斯洛夫发言。他准备了一份长达70页的发言稿,讲了两个多小时。他除了不失时机地攻击中国共产党外,还在发言中大谈他们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和“三和”(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两全”(全民党、全民国家)的观点。邓小平在后来的发言中立即质问苏方,为什么在谈到双方分歧的时候,苏联对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和撕毁所有合同一事避而不提?邓小平的质问,弄得苏斯洛夫面红耳赤。

7月20日会谈结束的当天晚上,赫鲁晓夫为代表团举行告别宴会。大概是在会谈中吵得太多的缘故,以至于双方在祝酒时都无话好说了,只是为彼此的健康干杯而已。就在头一天,赫鲁晓夫在莫斯科举行的苏联匈牙利友好大会上还大骂中国共产党。可在宴会上,赫鲁晓夫还装着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对邓小平说,我们两党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分歧,那些分歧都是臆造的。

邓小平坦率地告诉赫鲁晓夫,我们之间有分歧,你在苏匈友好大会上指责中国共产党搞独特的路线,搞分裂,而你们才是马克思主义路线,这不是分歧吗?你们代表团几次发言不是都讲严重分歧吗?事实上也存在着严重分歧。

赫鲁晓夫还狡辩,为什么要用这些词呢,让作家去写吧,反正我认为没有什么严重分歧。但是,邓小平仍然强调,中苏两党之间存在严重分歧,不过,我们希望通过讨论来消除分歧,增强团结。

宴会结束,7月21日下午,邓小平率中共代表团分乘两架飞机回国。对邓小平这次与苏联的斗争是满意和赞赏的。后来,还多次在不同场合,表扬邓小平“对付苏联人有一套”。

意识形态发言稿范文第4篇

【1】强化看齐意识严守纪律规矩发言稿

群力谁能御,齐心石可穿。看齐代表着思想的统一,彰显着力量的凝聚,诠释着共同的担当。当前,武警部队深化改革实质展开,年度大项任务全面推进,能不能把看齐意识落实到工作实践中,是能否迎接改革大考、有效履行职责使命的关键所在。

强化看齐意识,就必须做到思想上高度一致。行动上的看齐是一时的看齐,思想上的看齐才是长远的追随。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现实深刻变革,社会矛盾相互叠加,各种思潮交融交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有的党员干部对党和军队的战略方针精细钻研、把握内涵还不够深刻精准,辨不明、道不清;有的在落实上级命令指示、党委决策部署时,以客观因素、实际困难、特殊情况等为由选择性落实,没有立起落实的刚性,没有做到无条件执行;有的在面对社会上、网络上杂音噪音时,满足于自己不信不传,没有积极批驳,这些都是思想上没看齐的具体表现。作为领导干部,做到思想上看齐就是要经常对上自己看齐,对下常喊看齐,学深悟透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和方法,自觉锤炼不掺任何杂质、不含任何水分的绝对忠诚,始终与党组织同心同德、同频共振,做到思想看齐不含糊,信念坚定不移志,擎旗引领不偏向;要自觉强化理论武装,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官兵,着力在掌握科学体系、领会核心要义、自觉看齐跟进上深下去,勤补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做到本固基强,努力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真正做到知党、爱党、信党、护党,铁心跟党走。

强化看齐意识,就必须做到行动上同步向前。思想上的看齐是内在的要求,行动上的一致才是看齐的目的。当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这场改革大考是思想上的考核,利益上的考量,但归根结底是政治上的考验。面对改革时代大考,行动比表态更重要,落实比口号更实在,要自觉做到进退去留不讲二话,撤并降改坚决服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对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指挥。要将看齐的准星牢牢锁定在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上,以实际行动在改革强军进程中扛重任、作贡献,就是要紧紧围绕强军目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足岗位主动作为,不散光、不走神,始终把勤勉敬业作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持久之力,永不松懈,真正做到面对困难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险境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失败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面对繁重任务敢于牺牲奉献,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和战斗的工作姿态投身强军实践。

强化看齐意识,就必须做到作风上从严从实。作风上从严,工作上才能从实。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以部队建设大局为重、以服务改革强军大势为重、以广大官兵的长远发展为重,始终保持务实作风,坚决克服浮在面上、概略抓建等现象。在工作指导上,要多一些脱靴下田式的调研,少一些走马观花式的督导;多一些跟踪问效式的帮建,少一些罗列问题式的检查;不能只看开了多少会,关键要看落实了多少工作;不能只看到蹲点多少天,关键要看难题解决有多少。在盯抓落实上,要有一抓到底的韧劲和狠劲,对每项工作都要有部署、有检查、有讲评,切实形成闭合回路,把每项步骤、每个环节、每条要求,都扎扎实实的落实好,确保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不能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特别是对重点工作、难点问题,要抓全程、抓节点、抓细节、抓末端,确保真正落到实处。在服务官兵上,要始终树牢士兵至上、基层第一的理念,心往下想、眼往下盯、劲往下使,真正沉到一线、走向哨位、深入官兵,搞调查、摸实情、解难题,着力解决好基层关注、官兵期盼的急事难事,努力赢得官兵的信任和支持,切实在转作风、尽职责、效使命中强化看齐意识、践行看齐要求。

【2】强化看齐意识严守纪律规矩发言稿

党的十以来,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入实施,中央直属机关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突出对党绝对忠诚,着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加强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强化看齐意识,就是要保持思想上的高度清醒。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的清醒是看齐的基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但是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世情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交锋日趋激烈;从国情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显著增强;从党情看,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日趋复杂严峻。要保持思想上的高度清醒,就必须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全面准确掌握基本理论及其精神实质,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把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点,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和根本任务,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要把贯彻落实好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关键,深刻理解关于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一系列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两个一百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积极投身三个陕西、美丽西安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强化看齐意识,就是要保持政治上的高度坚定。政治上坚定,就是要站稳政治立场,遵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关键时刻不迷失方向。当前,只有保持政治上的高度坚定,才能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自觉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必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做到三个坚决、三个绝不:坚决维护党的领导和团结统一,绝不容忍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方针路线,绝不对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绝不姑息违反政治纪律的人和事。必须服从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自觉与中央和省市委思想上同心、政治上同向、行动上同步,把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转化为碑林的工作实践,加快转型优化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环境品质和治理能力,实现更高水平、更加持久的发展,努力把碑林建设成核心功能彰显、人民生活幸福的现代化美丽城区。

强化看齐意识,就是要努力践行三严三实。提出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是我们领导干部的为官之道、成事之要、做人之本,是向中央基准看齐的前提和保证。必须牢记三严要求,坚持严字当头。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党性锻炼,提升思想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要心系群众、用权为民,谨慎行使权力,不搞权力特殊化、不搞权力私有化;要自重、自警、自省,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清廉为政。必须践行三实标准,坚持实处落脚。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从实际出发,多谋打基础之事、多上利长远项目,求实实在在的发展,求惠及民生的发展,求可持续的发展;要以踏石留印的狠劲、水滴石穿的韧劲、一往无前的拼劲,直面困难,不避矛盾,担当责任,下足实功,成就实效;要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做到对组织忠诚老实、对同志诚恳实在、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人民真心实意。必须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制度保障。三严三实是推进作风建设的新标尺,不仅要有自律,更要有他律;不仅要有价值导向,更要有制度导向。要把三严三实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遵循,细化制度措施,强化纪律约束,严肃查处违法违纪问题,让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把三严三实作为考察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准,树立崇严尚实的用人导向,把各级领导干部锻造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

【3】强化看齐意识严守纪律规矩发言稿

省级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如何保持过硬的作风,不断提升凝聚力、战斗力?如何做到思想上方向正确、政治上立场坚定、行动上令行禁止?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不断增强看齐意识,自觉向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看齐,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人心齐泰山移,步调齐夺胜利。全体党员干部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和有力支撑。当前,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形势,面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治污染、惠民生的艰巨任务,我们要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以实干实政打好河北发展翻身仗,尤需不断增强看齐意识。

在思想教育上,中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从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讲党课、专家辅导,到原原本本学、结合实际学,再到集中培训、重点调训中直机关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向基层、向普通党员干部、向各个领域广泛延伸。

中直工委强调,坚定不移向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看齐,最核心最根本的就是要对党绝对忠诚。在实践中,中直机关各单位切实把抓好对党绝对忠诚教育摆到突出位置,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真正把对党绝对忠诚体现到强化信念信仰、坚持党性原则上,体现到爱党护党兴党、对党感恩报恩上,体现到真抓实干、勇于担当上。

纪律和规矩是党的生命,增强看齐意识,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此,中直机关持续开展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专项检查,组织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千人问卷调查,召开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座谈会,举办机关党委书记、纪委书记专题辅导报告会,召开机关党委书记述职会中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始终把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作为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政治原则。

厚植基层,固本强基。中直机关各单位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制度机制,对机关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党支部书记选配、党员管理监督、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等作出明确规定;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服务群众功能,从严教育管理党员干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岗位练兵

意识形态发言稿范文第5篇

非理性崇拜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国民经济较为落后的状况下,中国政府采取了高积累、低消费的建设方针,6亿多中国民众压抑着自己对物质生活的欲求。与之相对应,在文化领域,则以“红色英雄”引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他们艰苦朴素、合已为人、自力更生、献身国家,这正是新中国建设者需要具备的素质。

而这一时期,社会大众对于“红色英雄”的崇拜也是发自内心的。当时的中国人对美好新生活充满信心与期待,人们精神抖擞、激情满怀,相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更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如此的精神理想与“红色英雄”的精神气质暗合。那个年代,“对于榜样,只有一种类型,人们没有其他的选择。”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张晓辉说。

当年,人们对“红色英雄”的狂热―点也不亚于今天的追星族。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42年被介绍到中国。其后,小说主人公保尔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属于我们只有―次。一个人的―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被印在语文课本中,被青年人记在日记里、抄在小本子上,在无数的发言稿中被反复使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在中国上映后轰动一时,保尔手握铁锹、头戴布琼尼军帽、大衣被风吹起的形象令无数青年人痴迷。保尔与冬尼娅小布尔乔亚式的恋情也成为那个年代的时尚代言。

1966~1976年的中国,是政治狂热的时代,生活的细节均都被打上意识形态或阶级斗争的色彩,在集体无意识的状态下,中国人卷入狂热的政治运动之中。“这一时期,实际上,全中国人民唯一的、最伟大的偶像就是。”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焦垣生说,“但是不敢叫偶像,只能叫伟大领袖、总舵手。”

“从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国家利用形象示范作用和精神感召力来完成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并力求将这种精神的呼唤转化成全民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力,按照预定轨迹,推进社会体制的架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影视系副教授、电影学博士凌燕这样评价当年人们对红色英雄的顶礼膜拜。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张晓辉认为:“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相对单纯、步调几乎一致,极易接受国家推动的榜样。”那个时期的“红色英雄”借助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威力,彻底俘获了公众;而公众面对如此强大的攻势,丝毫没有抵抗能力。

反思的年代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被认为是文艺复兴的年代,事实上,那也是―个充满迷惘的年代。集体主义意识的减弱、阶级斗争意识的淡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人性解放、思想自由观念打破了主流意识形态―统天下的局面。大众的思想开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凌燕认为,整个80年代,可以视作对“红色英雄”的反思。“挖掘普通人的存在价值是80年代挥之不去的主旋律,整个社会经历了从乌托邦向现实的复归,英雄逐渐走下神坛,普通人的价值和尊严得到承认。80年代的中国电影高举人道主义旗帜,推出一系列感人至深又具有人性光辉的普通人形象,寄寓了电影艺术家和整个时代对人的理解与期望。”

80年代,也是“红色经典”阅读的断代期。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焦垣生说:“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文学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与以前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说截然相反。”在新的批评理论面前,以前文艺理论和批评中那种国家话语的姿态正是他们要竭力消解的对象。个人解放取代了民族解放的政治口号,人道主义、人性化成为一种新的批评话语标志。

这―现象在张晓辉看来,盖因“受众不再像近乎―致地被置入传播系统的议程设置之中,而是开始分化。”其中一部分独立意识觉醒较早、较有个性思想的受众首先分化出来,他们重新审视和思考“红色英雄”,逐渐演变成引领公众的德见领袖。最为普遍的质疑是,“红色英雄”中的“高”、“大”、“全”难道只讲革命,而没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吗?

重塑与再造

进入90年代,“红色英雄”重新出现了繁荣的征兆。“这首先缘于人类跨越世纪末这一历史背景滋生出的历史怀旧情绪,”焦垣生这样评价这种复苏,“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世纪,在它即将翻过的时候,人们总会感到躁动不安。在对新世纪充满美好憧憬的同时,又伴随着对过去的感伤、回忆、缅怀与留恋。而‘红偶像’恰恰是―个能唤起文化记忆的历史文本。”

然而,“红色英雄”的再度走红,却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消费文化匆忙走向前台。这些怀旧的社会情绪很快被商品经济所利用,迅速转化为可以出售的商品,成为大众文化产业着力开发的重要资源。

“与此同时,消费时代的偶像过多集中于影视明星,偶像所能发挥的社会功能,尤其是正面价值极其有限。因此,主流意识形态一直试图整合这种社会力量,尝试着将偶像榜样化,希望偶像能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凌燕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意思的是,在实践中实现这种对接的有时常常是商业力量。因为90年代以来,商业影视剧的主流意识形态化和主旋律作品的娱乐化,一直是大众影视生产的基本准则。事实上,不断推陈出新正是消费时代偶像文化的基本规律。娱乐明星不尽如人意,于是将革命历史资源纳入到偶像生产之中,这样的诉求与主流意识形态不谋而和。”

受众也是今非昔比。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沈杰在《中国百姓蓝皮书・价值观与心态》中指出,中国^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情感和意向的表达,即社会心理,也发生了深刻的转折。“在价值观取向上,从注重理想向强调现实的方向发展,从注重义务向强调利益的方向演变,从注重集体向强调个体的方向转化,在社会心态上,从封闭化走向开放化,从情感化走向理性化,从单―化走向多样化。”

于是,为了迎合当下受众的口味,“红色经典”在传播的过程中,便出现了大量的衍生文本。“这些衍生文本,虽以母本为基础,但对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期进了大胆改造。”焦垣生说,“比如在主要人物身上编织过多情感纠葛,强化爱情戏;在人物造型上最偶像化,增加浪漫情调,在集体主以精神中挖掘个人英雄主义,在传统英雄人物身上挖掘多重性格,在反面人物的塑造上追求所谓的人性化和性格化。”

意识形态发言稿范文第6篇

【讲看齐见行动发言稿1】

要自觉做到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看齐。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来统一全省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确保中央精神在辽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强化看齐意识,就要坚定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职责。我们要聚焦中央、省委的中心工作不动摇,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要把握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政治导向、思想导向、文化导向、舆论导向、价值导向和审美导向。

强化看齐意识,要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引导热点、回应难点。要引导人们把思想和行动聚焦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上来,切实提振信心。

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自觉与党中央对表,这个表就是“北京时间”。在宣传导向上,省内媒体要主动与中央主要媒体看齐,与中央保持一致。在这件事情上,我们绝不能马虎,更不能做选择题、搞变通。

强化看齐意识,就要绷紧政治这根弦,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要恪守党性原则,在坚持政治家办媒体上,做到严而又严、一以贯之。要把党的政治纪律具体化为严格的宣传纪律,决不允许散播违背党中央精神的错误观点,决不允许出现“舆论飞地”,这是必须遵循的底线和红线,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逾越。

强化看齐意识,就要主动引领新媒体,牢牢掌握主动权。我们是互联网大国,尤其近几年,互联网飞速发展。新生事物犹如双刃剑,新媒体的发展也带来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媒体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如何加强法治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面前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打赢这场硬仗,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把新媒体管好、管到位。

在新媒体的导向把关、尺度把握上,必须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打球,更不能突破底线,要营造繁荣清朗的网络空间,用正能量滋养网络空间,用好内容修复网络生态。

强化看齐意识,要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引导热点、回应难点。要引导人们把思想和行动聚焦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上来,切实提振信心。当前,由于外部环境影响与内部因素交织,我省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经济失速”“经济沦陷”“经济崩溃”等不符合辽宁实际的悲观言论时有出现。新闻媒体要客观科学回答受众关心的问题,不躲躲闪闪、不似是而非、不含含糊糊,在坚持实事求是中体现我们的底气,引导受众看本质、看主流、看趋势、看变化,坚定对发展前景的信心。

【讲看齐见行动发言稿2】

“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也是划出党员合格与不合格的“分水岭”,守住做人做事底线,也就守住了党员合格最起码底线。

底线是事物质变的分界线、做人做事的警戒线,不能触碰,更不能逾越。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道德底线的“四条底线”。“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党员干部划出做人做事底线,当把纪律规矩底线挺在前面。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如果说学系列讲话,重点是补“精神之钙”的话,那么学党规,则侧重是守“纪律之规”。系列讲话为党员干部指明了“前进方向”,党规则划出了“行走底线”。现在,我们党是拥有400多万基层党组织和87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如果没有“规矩纪律”的约束凝聚,各行其是、各自为战,势必是“空有数量”的一盘散沙。苏共在拥有20万党员时夺取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法西斯、2000万党员时却丢失政权,教训固然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纪律涣散、规矩丧失,党员自由散漫、失去信仰。

“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从有关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的讲话中,不仅触摸到了纪律规矩的分量,也能感受到“两学一做”学规守纪的底线。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起初,鲨鱼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尽管这边并不缺少食物,但它尝试突破每个角落去吞噬美味。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再后来,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不再越过去。从规矩意识的角度来说,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守纪律规矩也是一个习惯成自然的过程。开展“两学一做”,就是要在学习党规过程中,弄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块“挡住诱惑的玻璃”,守住共产党员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

时下,一些党员干部依然对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不以为然、不当回事。有的认为纪律规矩“束手束脚”,只要干好工作,打个球不算个事;有的觉得纪律规矩就是“碍事枷锁”,有规矩不自由,为官用权“不够爽”。明太祖朱元璋曾经问大臣:“天下何人最快乐?”对此,大臣见仁见智,有说“金榜题名者最快乐”,有说“功成名就者最快”,有说“富甲天下者最快乐”……群臣众说纷纭,朱元璋听了兀自摇头。“臣以为,畏法度者最快乐。”大臣万纲道出自己的想法,朱元璋听后点头称是。看看那些落马的党员干部的忏悔,无不以“不畏法度”而后悔不已。开展“两学一做”,守住纪律规矩底线,不仅要形成遵规守纪的自觉,更应调整敬畏法度的心态,既把党规做为做人做事的“警戒线”,更把党规视为为官用权的“护身符”,真正让“守法度者最快乐”成为内心的尊崇。

意识形态发言稿范文第7篇

关键词: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特色;特色化研究

1 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特色化研究的提出及其概念

关于我国档案安全体系特色化的研究,档案学界着墨甚少。较早涉及此问题的是张美芳、王良城两位作者,他们在探讨我国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提出要“坚持走特色化道路”[1]问题的当属于海燕,作者从“什么是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特色化、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为什么要体现特色化、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如何体现特色化、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如何实现特色化”[2]等四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对于档案安全体系特色化概念的科学界定,张美芳、王良城两位作者业已进行了尝试:“特色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就会失去生存的价值,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特色化就是要根据我国档案工作所具有的主要特点、根据本身的技术力量和专业优势和环境条件,有目的、有重点地发展、推进、整合和推广。”[3]于海燕在文章中引用了上述定义,并做了简单的说明,没有给出新的定义。

笔者认为:一、特色不仅是事物保持独立性、自立于世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对事物特色的研究有助于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利于事物的发展;二、从宏观上来看,我国档案安全体系特色化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特色、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三、对特色的研究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揭示,二是在此基础上的应用。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尝试给出如下定义:特色是档案事业生存和自立于世的内在要求,更是其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档案安全体系的特色化就是要在分析档案工作所具有的中国特色、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等的基础上,根据本身的技术力量、专业条件和物质基础,有目的、有重点地安排和建设我国档案安全体系。

2 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特色化研究的意义

2.1 特色化是档案安全体系的立身之本。“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4] 我国档案安全体系是产生于特定国度、特定专业背景下的档案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专门针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的保护而采取的所有手段所构成的防护体系,即具有特定的对象、方法和程序,这是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所在。

2.2 特色化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档案安全体系的特色化不仅包括其与生俱来的特点,还包含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具体环境因素所决定的特有属性,而档案安全体系的建设又受到综合因素的左右,因此,在对其特色化揭示的前提下,客观分析其固有特点及产生和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有助于其发展。

3 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特色化研究的内容

3.1 中国特色。宏观上来说,我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是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中产生并发展的,因此其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3.1.1 我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产生于中国的政治环境中。首先从其产生背景来看,我国档案安全体系的产生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历史等一系列因素,从产生之初就体现出了自己的特点:一是运动方式。简单而言,我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是以一次重大会议为发端,以重要领导人的发言稿为纲领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建设运动。二是成果形式。笔者选择了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以“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为“主题”,进行“精确”检索,截止到2012年4月15日,共获得111条记录,其中理论研究成果仅为39条,其余72条记录均为相关的会议报道、领导人讲话或经验总结。

其次从管理体制和指导理念来讲,我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我国的档案事业管理框架内进行。我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要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有计划地逐步展开。

3.1.2 我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受中国的经济条件的制约。首先,从经济所有制的角度讲,我国目前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存的局面。基于此,我国的档案也是以国家所有为主体、社会团体和个人所有共存的状态。而我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所针对的对象就不能仅仅是国家所有的档案,还应将散存于社会团体或个人手中的档案纳入其中。

其次,从经济状况来讲,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国家和社会能给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提供的经济支持非常有限,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规模和效果。我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硬件体系建设,一是软件体系建设。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硬件体系建设会作为重点,尤其是档案库房安全建设。“据国家档案局馆室司统计,到2004年6月为止,全国3128个档案馆,其中不规范的有550个,比例接近1/6强。”[5]档案库房安全建设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基础不牢,其他的工作做得再好也是无根之木,迟早是要枯死的。

3.1.3 我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根植于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五千年的文明铸就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国人独特的意识形态。而我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就是在这种独特意识形态的沃土中生根发芽的。一、档案是历史文化的原始记录和浓缩,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档案信息的保护,这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二、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受我国公众档案意识的影响,而档案意识就是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执行者是深受我国独特意识形态熏陶的档案人,这会深化于他们的思想之中,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之上。我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主要任务的第一项就是提高思想认识,为档案安全构筑坚固的思想防线,可见其意义之重大。

意识形态发言稿范文第8篇

要和平 不要战争

1954年4月底,印度尼西亚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向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四国提出召开亚非会议的主张。12月,五国总理在茂物举行会议,确定了促进亚非合作的会议目的。

在受邀参加会议的29个国家中,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同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却已在其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1953年,总理接见印度代表团,谈到处理中印两国关于的某些问题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6月,总理正式应邀访问了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明中,正式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在日内瓦会议中,几次提到这五项原则,以此为指导推动会议的顺利进行。万隆会议的举行为亚非世界普遍接受五项原则起到了促进作用。

亚非会议的召开自然让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感到不快,他们不希望看到一个团结独立的新亚洲、新非洲,千方百计进行阻挠。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会前声称“对世界安全和稳定的眼前威胁现在集中在亚洲”。1955年3月,美国政府紧急召集其驻亚洲国家使节的会议,决定作出努力,要各国政府在亚非会议上把议程限制在经济和文化范围内,反对讨论殖民主义、军事集团和核武器试验等问题,企图把亚非会议变成一个午后茶会。同时,美国派遣了一个由70多人组成的庞大“记者团”到万隆活动,试图从会外操纵会议。

台湾的集团在得知亚非会议的主办者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是台湾当局参加会议时,绝望地说:“一个最危险的时机到了。”在美国的支持下,集团制造r震惊中外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因受邀出访缅甸而免遭劫难,他在得知此事后对代表团成员说:“文仗如武仗,不能无危险。”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1955年4月18日,亚非会议在冲破重重阻挠后在印尼万隆隆重召开。在前两天的一般性发言中,绝大多数代表表达了对和平友好的要求和对殖民主义的憎恨。但是,在美国的操纵下,有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团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这些发言使大会一次次出现紧张气氛。

面对会议可能走上歧路的危险,总理当即决定将原来准备的书而发言稿改为散发,并利用19日上午会议结束后的短暂午休时间,针对大会出现的情况,亲自起草了一个补充发言稿,准备在19日下午的大会上即席发表。而此时,美国的记者们正忙着把下面的“消息”发出去:“亚非会议将在今天碰到难关”,“将在今天驳斥贾马利”……

19日下午,轮到发言时,他一语改变了会场气氛:“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接着说:“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继续说:“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而且现在,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进入会场的人越来越多了。最边上的人很多都站在椅子上。全场鸦雀无声,大家静听讲下去: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互相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

针对两天来会上有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首先,谈到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问题。他指出,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两类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国家。他说,我们这两类国家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继续为完全独立而奋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可以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呢?

其次,说到自由的问题。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尊重有的人,我们希望有的人也应该尊重无的人。中国是有自由的国家,它不仅有七百万共产党员,并且还有以千万计的回教徒和佛教徒、以百万计的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这些情况并不妨碍中国内部的团结,为什么在亚非国家的大家庭中不能将有的和没有的人团结在一起呢?

再次,谈到所谓颠覆活动的问题。中国古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反对外来干涉,为什么我们会去干涉别人的内政呢?我们现在准备在坚守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亚非各国、乃至世界各国,首先是我们的邻邦,建立正常关系。

最后,用宏亮的声音说:“十六万万的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让我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为亚非会议的成功努力吧!”

说完,楼上楼下,代表席上,来宾席上同时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只有记者席上突然空了――所有记者都赶着发消息去了。

中国代表团短短18分钟的发言驱散了几天来笼罩在会议上的阴霾,使会议能够按照原定的目标进行。

意识形态发言稿范文第9篇

【1】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言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弘扬爱国主义是前提与核心。列宁认为,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里所爱之国指的是作为祖国的国家。爱国,也就是对祖国之爱。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千百年来一直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抵御外敌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以及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人作用。这种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华儿女总是对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人好河山表现出一种简中的、朴素的热爱之情。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在赞赏祖国的同时,对祖国前途、民族命运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参加反对国家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伟大实践。

提倡荣辱观是最新教育方式。当今,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改革的时代,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西方道德观念的影响,出现一定程度的观念包括荣辱观念的多元和混乱现象,社会道德风气不尽如人意,人们的耻感下降,从枉、不正的行为无论在哪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使他们的价值观出现如下问题:首先价值观颠倒。抛弃正当的是非善恶观念,以膨胀的个人主义为荣辱标准。于是,一些青少年不以勤劳、节俭、敬业为荣,不以懒惰、奢侈、游手好闲、厌学为耻,反而把辛勤劳动的人讥为不懂生活,把节俭的人讥为抠门守财奴等等。他们期待的是不劳而获,追求的是骄奢淫逸。由于荣辱观念颠倒,制毒贩毒、抢劫盗窃、坑蒙拐骗、出卖肉体、傍大款、倚高官,不一而足。其次,价值观扭曲。以不该耻者为耻,不以耻者为耻,是非、善恶、荣辱观念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原因是市场经济本性驱使青少年注重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和来自西方价值多元化思潮的影响。再次,价值观辨别能力差。人是环境的产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众、上行下效、从枉走邪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导致社会羞耻感的普遍下降。放弃自律,追随,对于不正之风和现象麻木、容忍。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不同的价值观对价值主体的确立是不同的。价值主体可以是人类,可以是人民,可以是人群,也可以是个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把人民群众确立为最高的价值主体。

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手段。马克思指出:价值的实体!这就是劳动。单纯的自然物质,只要没有人类劳动物化在其中,也就是说,只要它是不依赖人类劳动而存在的单纯物质,它就没有价值,因为价值只不过是物化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只有通过劳动付出才会形成相应的物质凝结!社会财富(即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载体或物质承担者。在商品经济时代,价值表现人与人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恩格斯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原则。作为一种整体优先、社会至上的价值观,集体主义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个人合法利益;当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当然,在社会转型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把以往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整合为既不改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人的主体积极性的良性操作系统。即个人总是从属于一定的集体,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集体又总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荣誉不仅体现了对集体成就的表彰,也体现了对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肯定。集体荣誉包括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荣誉。代替过去的,将是一个以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可见,新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将是一个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利益的统筹兼顾的新时期人们的主要价值取向。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原则。

曾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种中国精神,需要经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化育和培养。各地各部门应认真领会《意见》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到制度建设中、贯彻到依法治国的方略中、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深化到群众性的精神文明活动中,真正让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改革共识,在国家层面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信念,在社会层面上助推公序良俗和文明风尚的形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2】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言稿

党的十以来,24个字的三个倡导,在人们心中引发强烈共鸣,兴起了关于价值观的热烈讨论,更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起全社会崇善向德的共识。无论是赞扬道德楷模、最美人物,表达对崇高价值、淳朴风气的向往,还是关注扶人问题、批评挺黄言论,深化对道德失范、社会丑恶现象的反思,都说明核心价值观寄寓国家理想、凝结社会期待、诉说共同愿望,是思想道德领域的最大公约数。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当其时,需要我们乘势而上、奋发有为。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决定着这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努力方向。市场经济本就崇尚身份平等和规则公平,现代社会更以公正和法治为价值核心。如果公平的阳光变得晦暗、正义的空气逐渐稀薄,市场经济就可能异化为茹毛饮血的霍布斯丛林,现代社会可能陷入你争我斗的零和游戏,社会主义本质就难以彰显和体现。相反,当机会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社会信任才会蓬勃生长,公民美德才会蔚为风尚,个体的绚丽人生才能绘入中国梦的美好图景。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语境中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不仅需要价值共识的弘扬,更需要利益格局的调整、制度文明的建设。十提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勇气,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消除体制机制的积弊,才能为公平正义的价值生长创造更好的制度土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繁荣,有赖于释放社会活力、激扬内生动力。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成为共同追求,当公平正义的阳光洒向每个角落,社会活力才会竞相迸发,内生动力才会充分涌流,改革发展和民族复兴才能获得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3】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言稿

我国广大农村幅员辽阔,农民人口多达9亿,长期居住在农村的农民大概7.5亿左右,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面向。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和谐稳定。从此种角度考量,在广大农村培育和践行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动农民提升思想境界,转变思想观念,发现生存价值,追求生命意义,进而实现中国农民的品格重塑、中国农村的和谐稳定,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的重大意义。

当然,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近年来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必讳言的是,当前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及不足。检点当代农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诸多方式方法,我们看到,仍然存在着重理性谈论轻大众化普及、重表层解读轻内在阐释、重客观凸显轻主体践行、重理论研究轻通俗设计、重短期效应轻长期规划、重刚性宣传轻文化熏陶、重功利实用轻深层渗透、重局部效果轻制度建设等种种问题,造成了理论阐释不够深入,主体认知统一性缺乏,宣传教育传播方式互动性贫弱,制度建设、制度规约和制度关怀普遍缺失等建设瓶颈,从而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真正进入农民的生产生活及其精神世界。

在此种意义上,江苏省华西村的发展实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示范性。作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华西村立足于我国农村社会现实境况,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方式,经由知、情、信、意、行等几个发展阶段,促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村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真正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过程和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探索出一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内涵、实践价值和借鉴意义。

50多年来,特别是十以来,华西村党委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华西人的精神风貌和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崇德向善的良好村风民俗不断发展,并最终汇聚为强大的建设美丽的华西村更美丽、幸福的华西人更幸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加强教育引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村民社会生活。华西村把提升村民素质作为固本之策,不仅注重群众富口袋,而且还注重富脑袋,实现物质、精神双富有。华西村的思想教育无处不在、润物无声,始终做到既没有淡季,也没有旺季,而是几十年的一贯制。华西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为主旋律,善于通过宣讲、讨论、调研、节庆、专题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引导村民把自身幸福与集体命运、国家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1988年,全国出现了公司热,各种各样、形形、坑蒙拐骗的皮包公司遍地开花。针对这种情况,华西人提出:不能认为搞物质文明建设是硬指标,搞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而是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当年,华西村成立了全国独一无二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负责全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产、供、销,专抓看不见的钱。精神文明开发公司摒弃政治思想工作空对空说教式的方法,采取同村民生活、经济建设密切结合的做法,使思想工作取得了实效性的结果。针对社会上和封建迷信等丑恶现象,开办讲座讲的危害、和封建迷信的区别;针对有的村民夫妻不和,婆媳不睦,就举办学习班,讲《婚姻法》、《继承法》等有关法律,讲中国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把大道理化成群众的口头语,教育有内容,引导有目标,潜移默化的转化为村民自觉奉行的行为标准。同时,华西村的教育引导不是急于求成、追求短期效应,而是始终坚持宜快则快、宜慢则慢,不搞一刀切,让那些暂时想不明白、有不同意见的村民等一等、看一看,并最终做到真正认同、自觉接受和主动践行。

近年来,华西村又进一步加大了对青年人的教育和引导。村党委书记吴协恩提出,关心村里下一代的成长,是村党委、村委和家长最大的责任!只加财,不加才,那样就真的会富不过三代。培养年轻人,花多少钱都舍得、都应该。如果村里不去正面引导,他们就会被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所引导。每年村里的大学生毕业回来后,安排给他们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一线车间接受锻炼,让他们从辛苦中感受责任。2014年,华西村组织了58名年轻人,到贵州的一个扶贫村,与当地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他们从艰苦中体会幸福。对于年轻人,华西村不仅引导好,而且注重使用好。既鼓励他们勇于创新,又鼓励他们敢于尝试。正如吴协恩书记常讲的:年轻人要玩就要玩出名堂,他们有什么新的想法,只要是合法、合适的,我们长辈就要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哪怕他们跌个跟头,或者撞到墙头都不要紧,因为老一辈就是这样过来的。在群众路线实践中,为了更好地服务老百姓,华西还实施了党员联户教育新机制,由100名骨干党员担任全村970户村民的联系人,每周入户学习、传达各级精神,并听取群众需求,解决实际困难。联户学习时多用拉家常的方式,让村民交流感情,相互知冷知热,从而促进邻里融洽、村风和谐。

二、重视舆论宣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从1980年代末起,华西村就编写了以华西的天是共产党的天,华西的地是社会主义的地为主旋律的《华西村歌》,编写了华西村人人都能背诵的十富赞歌、十穷戒词,在全村开展了三史(村史、家史和个人成长史)教育,以此来规范华西人的思想行为。像华西村吴仁宝老书记30余年坚持宣讲社会主义富华西,其主旨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他提出六爱(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教育,其内涵就是国家层面要爱党、爱国,社会层面要爱亲、爱友,个人层面要爱华西、爱自己。新世纪初,华西村在村文艺宣传队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华西特色艺术团,充分利用身边的人和事,自编、自导、自演多种多样、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节目,不仅丰富了华西人的精神生活,更是通过华西的形象,展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内涵,被党和国家领导人称赞为中国农村第一团。近年来,艺术团演出了音乐舞蹈剧《老书记》、大型史诗剧《华西人》、歌舞快板《要看稀奇到华西》、戏曲联唱《创新理念赞》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淀到村民群众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世纪之后,华西村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针对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宣传态势,全面打造全媒体时代的宣传平台,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通过《华西月刊》、电影《吴仁宝》、微信公众号、网络等多种方式,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全面实施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宣传战略。此外,华西村还在村里的主要场所、机构、社区和路口,竖起了大幅宣传牌、海报,进一步教育和引导村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述做法形成了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取得了良好的舆论宣传实效,着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步伐。正如吴协恩常讲的,华西发展到现阶段,不是慢一拍、跟着走,而要早一拍、领着走。不管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继续落实两头保持一致,华西始终走在前、做在前。对于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华西人认为,每一个全面,都是一系列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每一个全面,都是一连串凝聚人心、体现担当的战略统筹;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的制度安排。吴协恩书记还进一步提出,贯彻落实四个全面,要进一步强化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的责任意识,继续推进共同富裕;要进一步强化解放思想要有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方向的辩证意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要进一步强化依法治企,依法治村的法制意识,继续规范制度约束;要进一步强化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的民本意识,继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华西干群一块拼,华西人民同心干,全力打造两个一百年百年企业、百年村庄。可以说,从中央的精神指导,到百姓的自我实践,都为华西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拓了一条思想创新、改革进取的新路子。

三、凸显文化熏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村民精神生活。华西村的文化活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潜移默化。其中既有传统文化,也有现代文化,还有国外文化,不管是哪一种文化,华西村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最先进、最优秀、最营养的元素融入到华西文化之中。在华西长廊的房梁上,有《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绘画;在华西隧道口,有《西游记》壁画;在华西公园里,有孔庙、孟庙、生肖亭、天安门、山海关、万米长城、二十四孝等独具民族传统的景点,也有美国白宫、德国天文台、法国凯旋门等海外景观。与此同时,他们还坚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各种专题活动、特色教育,不断增强村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几十年来,华西的村民对自身一直有着较高的要求,他们不与社会上素质最差的人比,而与社会上素质最好的人比。他们认为,与最差的比只会越比越退步,与最好的比就会越比越提升。个人与谁比,就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的真实体现。华西人既和身边人比,也和外面人比,既比做事,也比做人,既立足当前直接比,也着眼长远间接比。通过对比,分析自己的大局意识多不多、感受服务意识强不强、体会责任意识深不深。比的过程中,有差距就找,有缺点就改,找到差距就是突破,改掉缺点就是进步!

上一篇:清明扫墓发言稿范文 下一篇:道德讲堂发言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