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化产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21:26:40

音乐文化产业论文

音乐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1篇

《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指出,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它的目标。广义地说,文化产业是指物化的文化产品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服务进入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产业部门。2004年国家统计局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为包括核心层、层和相关服务层。核心层包括新闻、出版、广电和文化艺术等。层包括网络、娱乐、旅游、广告、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相关服务层包括提供文化用品、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业务的行业,主要指可以负载文化内容的硬件产品制作业和服务业。笔者认为,音乐文化产业是当代社会中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其核心是向音乐受众(消费者)进行音乐文化产品流通,通过各类音乐文体作品提高音乐文化产业份额。音乐文化产业是一个包含音乐文化教育、音乐文化生产、音乐文化流通、音乐文化营销和音乐文化服务的“产业群”。音乐文化产业是在现有信息技术的背景下,采用先进的流通与传播手段,运用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刺激音乐文化产业链条的中介,使音乐文化产品迅速向传统音乐文化渗透(笔者在另一篇关于音乐文化数据库的论文结果显示,各艺术类院校对于传统音乐文化领域重视日益加强,对传统音乐形态进行开发并通过特定的数据库形式加以展示)。因为在音乐文化产业无论是音乐传媒和音乐科技,还是音乐保健和音乐治疗等商业服务,都是一种商业行为,所以音乐文化产业还需要关注知识产权等著作权问题。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是一种文化传播,音乐文化产业实质也就是在音乐文化产业链中围绕着音乐传播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为公共提供音乐文化、娱乐产品和音乐文化服务等活动。如,作曲创作、舞台表演、和声编配、数字打谱、乐谱数字化、电影配音等环节都可以形成一类音乐文化产业,为社会创造价值。音乐文化产业以生产和提供音乐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不仅具有一般行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特点,更为关键的是其对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服务业、信息产业等具有诱发和乘数效应。综上所述,本文所谓音乐文化产业,是指按照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方式来从事音乐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经营和服务性活动的行业。也就是说,音乐文化产业是对音乐文化中可以走向市场和用产业方式运作的那部分音乐艺术行业、音乐艺术产品和音乐艺术服务的总称。

二、发展音乐文化产业的意义

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于此民族的文化,基于统一文化的民族与国家可以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团结民众,提高社会发展进程。音乐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化形态,可以提高国民素质,国民素质越高,执政难度越小;国民素质越低,执政难度越大。要想减少执政风险,化解执政难度,降低执政成本,就需要用音乐开启民智,提升整个国民素质,塑造国民人格。江苏省作为中国的相对发达的省份,其文化产业已经取得了较好的业绩,通过音乐精神、音乐服务和音乐产品的传播与开发创造出特色的“江苏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1992年起全省GDP连续2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2年,全省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平稳增长。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4058.2亿元,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18.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7121.9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23518.0亿元,增长9.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8347元,比上年增加6057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860.7亿元,增长1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15.3亿元,增长15.0%。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1707.2亿元,增长20.5%。进出口总额5480.9亿美元,增长1.5%。其中,出口3285.4亿美元,增长5.1%,进口2195.6亿美元,下降3.3%。从以上江苏省政府公布的数据可知,自此次金融危机以来,虽然江苏的经济保持较高速度的发展,但是,还需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对江苏而言,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和扩大内需为经济新的增长点的目的的实施,音乐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江苏省作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已经与中上等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相当,其人均GDP、综合竞争力、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全国各省第一,成为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江苏省对于音乐文化的消费需求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其音乐文化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江苏人口密度大、数量多、素质高,在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之后,对音乐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将会越来越大,欣赏音乐实现心理与情感的满足将成为江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江苏具备潜在的音乐文化市场发展规模。音乐文化产业作为“无污染、低消耗、高效益”的朝阳产业,除了能够生产“情感产品”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修养,更可以通过产业的发展在音乐产业价值链中创造价值,拉动内需,创造就业岗位,进而反哺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江苏省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江苏音乐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产量多精品少、音乐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和音乐产业文化人才不足等规模性、结构性、体制性、音乐文化企业市场化程度较低等问题。

(一)产量多精品少

1980年,江苏省各地市编印的地、市、县的民歌集中江苏民歌数量达到12500多首,在此基础之上《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收集的江苏民歌达1200首。单从江苏民歌的数量可见江苏省民歌的产量巨大。然而能够像《茉莉花》等精品作品较少。另外,虽然江苏省省委、各地级市市委、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南京市音乐家协会每年组织各类音乐作品创作、评奖活动,每年创作大量音乐作品,但缺少震撼人心的现实题材作品,缺少能够在舞台上立得住、在观众中传得开、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产品。如2011年由文化部主办的第十六届全国音乐作品(交响乐)评奖中共评选出获奖作品34首,其中大型作品11首,中型作品9首,小型作品14首。其中江苏的作品只有南京艺术学院王建元教授的一首中型作品《藏风》获中型作品三等奖。又如2012年由泰州市市委、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为了打造精美的地域音乐名片,加快“文化名城”建设步伐,吸引国内外朋友体验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水巷深处的天籁之音,开展“名人故里•祥泰之州”———中国泰州歌曲创作大赛征集活动。虽然泰州具有2100多年历史是充满灵性的水城水乡,是施耐庵、柳敬亭、郑板桥、梅兰芳的故里,范仲淹、岳飞、孔尚任、林则徐等在此主政或兴业,既有“江淮第一楼”望海楼、“戏曲三家村”、溱湖湿地、水上森林、千岛垛田等人文旅游景点,也是红色旅游之都,新四军黄桥决战、苏中七战七捷、人民海军诞生地。根据此主题创作的音乐作品完全可以展示千年古城泰州的历史文化魅力,彰显水城水乡独特的古韵风采,但是此次活动却并没有能够产生像《断桥遗梦》、《春天的芭蕾》、《王昭君》和《红颜知已》等具有高水平的音乐作品不多。综观往届的全国音乐作品评奖活动,江苏省的获奖作品都不多,这与江苏的经济文化大省地位不相称。

(二)音乐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

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不包括计算机、旅游在内,仅文化产业自身的价值占GDP的比重就达到10%-12%。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2014年1月20日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指出,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处在以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文化产业涉及资金近400亿元,这表明中国文化产业将加强我国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江苏省以南京为例,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440亿占GDP比重5.4%,但是江苏省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仍以政府为主,民间投资不活跃,微观经营市场不成熟。作为文化产业重要支柱之一的江苏音乐文化产业,近几年的发展遭遇瓶颈期,整体实力及经营水平不高,缺少在国内著名、国外知名的音乐文化品牌。在音乐文化产业化进程中缺乏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音乐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产业结构呈现失衡状态,音乐文化本体产业规模小,特色不鲜明,所占比重小于相关产业尤其是音乐用品产业;音乐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管理模式相对封闭,至今没有形成江苏特色的音乐文化产业的行业管理机制。江苏音乐文化产业集聚区虽然数量众多,但小、弱、散,缺少龙头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缺少大品牌。如江苏省南京市高校云集,开设音乐艺术类专业的高等院校也有十余所,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并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音乐文化市场,尤其是在新的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环境下,江苏省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力度不够大,占文化产业总量的比重明显偏小,市场竞争力不足。

(三)音乐文化领军人才不足

历史上江苏自古文化艺术人才辈出,如民间音乐家华彦钧(1893-1950)江苏无锡东亭人,小名阿炳,其器乐演奏深为群众欢迎,创作大量器乐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成为中国民族音乐殿堂中的瑰宝。刘天华(1895-1932)江苏省江阴县人,著名作曲家、民族乐器演奏家、音乐教育家,编写的47首二胡练习曲,41首琵琶练习曲,奠定了二胡专业创作和演奏的基础。马可(1918-1976)江苏徐州人。记录、整理过大量民族资料,创作200多首(部)音乐作品,其中以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们是民主青年》、《南泥湾》、《吕梁山大合唱》,秧歌剧《夫妻识字》和歌剧《周子山》、《白毛女》、《小二黑结婚》,以及管弦乐《陕北组曲》等响誉海内外。然而,随着江苏省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其音乐文化产业方面的专门人才,尤其是音乐文化领军人才表现出严重不足的状况。音乐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文化拔尖人才和优秀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综观江苏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江苏省文化界评选的“十大文化名人”———叶兆言、吴建宁、吴为山、陈应歧、许钧、孙晓、陆剑杰、陶琪、黄丕谟、缪炳文,没有一位是与江苏音乐文化产业相关的“名人”。这种文化名人璀璨,而音乐文化名人匮乏的现象,是江苏省音乐文化领军人才不足的一个典型范例。江苏省音乐文化产业作为该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音乐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如何培育江苏省音乐文化产业,如何培养高精尖音乐文化人才发挥其人文优势,如何使江苏省音乐文化产业为江苏省社会构建“两个率先”服务,促进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江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音乐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2篇

目前,高职音乐专业建设滞后,缺乏资金支持,师资力量薄弱等传统问题还没有得到切实有效解决,制度、机制建设也早已不能适应社会、市场发展变革的需要,这些都成为制约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

1.缺乏发展的资金急剧的盲目扩招和跨越式发展使高职院校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教学经费不足是很多高校面临的一个问题。高职院校随着招生规模和校园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资金也是捉襟见肘。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主要依靠财政支持,政府投入是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的主要来源。大量音乐器材设备的购置和场馆的建设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完全依靠社会资金显然无法满足其发展要求。现有的体制机制并没有为社会资金的进入提供畅通的渠道。

2.缺少高素质的师资

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本应该是“双师型”,但遗憾的是,在我国高职院校的规划建设中,都偏重汽车、园林、信息工程、机电设备等实用性较强的理工类专业,对于音乐等艺术类属于文科范畴的学科建设重视不够。一些高职院校是从普通中专转化而来的,师资力量就更加薄弱了。我国有些省份的高职院校并没有开设音乐专业,没有音乐院系,甚至没有音乐教师。这些院校大都是从专业性较为单一的中专转化而来,即使设置了音乐文化教育课程,也过于简单,师资队伍难以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

3.缺乏师生的认同与参与

目前,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和思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仅仅局限于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机电设备等工科专业,至于音乐文化等文科范畴的专业,合作形式较为单一,合作内容较为简单,有时仅仅局限于校内,并没有真正地实现走出去。这种与社会对接主要依靠高职院校的音乐院系来完成,很多活动具有公益性,难以真正调动学院、老师和学生三方的积极性。从目前一些电视台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好声音选拔比赛的现场活动来看,很多优秀歌手并不是真正专业性的音乐院校培养出来的,有的甚至没有大学文凭,只是一名普通的打工者。高职院校开展的音乐文化产业化建设并没有考虑社会、市场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自身的实际需要,自然无法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

4.缺乏管理部门的重视

许多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并没有实现与市场的对接,一些制度上的局限并没有被突破,管理部门对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高校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化在制度建设、体制创新、资金支持、人员保障等方面逐步弱化,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变革与实践发展的需要。

5.缺乏自由发展和创新能力

目前的高职院校走外延式扩张发展道路,学校建设规模和招生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学校的内涵却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内涵主要指管理体制和机制。没有制度的创新,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化就缺乏自由发展和创新能力。脱离社会实践需要和市场发展需要的高职院校音乐文化很难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6.缺少适应市场发展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空白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在高职院校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学校的音乐系并不具有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权力,也不是市场化运作的主体。这种身份上的尴尬处境将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与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割裂开来,也脱离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然不具有竞争优势。

7.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

相比于一般的高等院校,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是相当凌乱、模糊不清的,也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不相适应。由于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发展难以融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潮流之中,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路径

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化要想取得更大发展,只有统一规划,化不利的制约阻力为发展动力,才能实现音乐文化产业化的进一步创新。

1.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

本着谁投资、谁发展、谁受益的原则,高职院校应建立一个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促进其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在当前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应改进管理体制,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推动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规范管理体制,主动融入社会发展需要之中。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师资队伍上:普通高校的教师是研究型的学术型的;而高职院校囿于其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其师资力量应该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队伍,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更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试想,一个连舞台都没有上过的老师怎么可能教出舞台表演娴熟的学生来,一个连车床都没有摸过的老师也教不出熟练的高级技工。因此,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适应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3.深化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改革

在积极稳妥的前提下,应循序渐进地推进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改革,赋予音乐院系及老师学生更多的发展权利,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院校、院系、教师、学生参与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畅通院校(系)与市场和社会对接的渠道,变单一为多元,积极促进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4.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参与程度

可以通过增加学生的话语权来激发他们参与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虽然没有普通高校那样完备,但是旅游、通信、电气、艺术设计等实用性强的工科专业还是很完备的,可以尝试相关院系学生在自身的专业实践设计中融入音乐文化元素,既提升了自身专业的发展,又促进了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找准切入点,增强大学生对音乐文化认同感和参与度,使学生通过自身体验与感受,能真正深入理解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激发他们参与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情,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建立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基地

重视应用性和实践性的高职院校,对信息、电气、旅游、物流、测量等实用型学科的发展具有敏锐的捕捉能力,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及时促进音乐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因此,有必要在高职院校建立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基地,依托高职院校优质的教育资源,推动音乐文化更好地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从而实现音乐文化自身发展的目标。

6.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产业融合只是为各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次机遇和平台,要想实现产业本身的发展,还得依靠产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融入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中,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只有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才能提升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在文化市场和社会发展中的竞争力。

7.制定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要利用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依托高职院校自身专业设置的优势,制定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短、中、长期规划,积极推进音乐文化产业与旅游、信息、物流、建筑、电子等产业的融合,加强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体系的建设,逐渐形成区别于普通高等专业院校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品牌。并通过合理吸纳其他专业资源,提升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在在文化产业领域中的作用。

音乐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复合型人才

作为文化产业较为重要的分支,音乐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文化领域,所占比重都在不断的增加。特别是一些产业基地的设立及创意文化展区的开发等促进了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得音乐产业有不断上升的势头并倍受各界关注,从而也掀起了一股音乐文化产业的研究热和讨论热。诸多学者和专家们对于当前音乐文化产业的相关问题都有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近两年来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其重大意义,笔者试图对2012年―2013年度音乐文化研究做一个综述。针对本次论文所搜集到的资料以期刊论文为主,共14篇。就对资料的整理分析来看,目前学界对于音乐文化产业的讨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文化产业发展;2.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3.音乐文化产业的个案研究。

一、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搜集到的资料中,涉及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文章共有8篇,且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在《文化创业产业视野下的民间音乐开发》一文中,作者宋迪认为,由于自发性的民间音乐文化产品不能适应社会文化需求,加之资金的匮乏及管理部门的忽视,使得民间音乐面临着消亡的危机。为拯救民间音乐,作者以文化创意为视角提出了以下4点措施:“加强文化资源开发力度,提高民间演出质量;政府要努力为民间音乐文化发展创造积极条件和良好社会环境;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民间音乐演出场所;加大对民间音乐的扶持和研究力度”i以此来鼓励发展民间音乐,繁荣民间音乐文化产业。有别于上述文章民间音乐文化的研究,秦晶对整个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做了论述。虽然讨论的都是唱片行业,但叶青在他的《网络数字音乐力量与我国唱片音乐转型》文章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作者认为尽管数字盗版,网络音乐等的发展影响了传统型唱片的售卖,但“这一危机也恰是契机所在,通过促进音乐产业集群式发展,促进现代大型综合演出市场的发展,促进版权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不但可以丰富音乐内容的生产,更可以让音乐产业驾驭好新的环境,完成健康的升级与转型。”

(二)其他

随着音乐文化产业的蒸蒸日上,音乐文化产业产学研究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在《音乐文化产业产学研究协同合作的探究》一文中,作者毛文华认为“要发挥政策主导功能,增加政府投入;发挥高等院校资源优势, 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引领产业精英的音乐文化产业人才;强化学术交流,举办音乐文化系列活动,提升全民音乐文化内涵,全面促进音乐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李方军2012年发表于《黄钟》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产业研究活动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一文是一篇信息量相对较多的文章。作者围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音乐产业的研究活动为主线加以展开主要围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音乐产业的研究活动为主线加以展开,以及音乐产业研究活动与文化创意产业、艺术管理、音乐产业、音乐传播等领域的实践和学科的关系,特别是它们之间互动演化发展关系及规律。

二、专业人才的培养

音乐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要顺应经济发展大潮跟进文化产业发展步骤,更需具备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和专业性音乐文化产业人才。不少学者认为专业音乐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并一致认高校教育应以培养音乐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广西艺术学院顺应音乐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作出了一系列的教学调整。如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完善科目设置,并加注实践,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将有力推动广西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李艳昆在《音乐文化产业新语境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契机》一文中说到“我国音乐文化及其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深度调整和转型时期,在社会语境、产业格局、内部结构因素、载体内涵等方面都体现出了新的特征和要求,而这些也为我国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提供了目标、模式和创新体制等方面转型的动力和契机。”作者观点与上篇文章观点趋同,认为当下高校应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此外,作者补充的是,音乐人才培养要具体化,复合型人才要在专业化的基础之上,而不是泛泛的通才。

三、音乐文化产业的个案研究

关于音乐文化研究的成果,共有5篇文章涉及。多是教学科研成果或地方局指令性计划项目,研究方法步骤也多为相似。因此,仅以《麒麟区洞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途径探索》和《潘阳湖生态经济区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两文为例。前文作者晏丽芳认为:麒麟区洞经音乐是麒麟区开发特色文化,丰富地方文化不可多得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第二篇文章略有别于第一篇,潘阳湖作为一个正待开发的经济文化区域,音乐文化产业相对于其他地区相差甚远。因而,作者提出了“大力开发音乐文化资源,形成产业链及音乐文化创意园,打造创新的音乐文化品牌”等系列建议。

结语

通过以上文章的整理分析,近两年对于音乐文化产业的研究多倾向于: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弊端及解决措施;音乐文化产业高精尖专业人才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市场调研,个别区域的音乐文化产业研究等问题上。此外,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高校音乐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要求,为顺应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其发展,教育部门在教学上应有新的要求,以培养市场所需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而不仅仅是文化素质的培养,脱离了市场。

注释:

i 引自作者文章。以下“”同。

【参考文献】

[1]吴霜.音乐学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以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的教学建设为例[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13(01):220-223.

[2]李艳昆.音乐文化产业新语境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契机[J].大舞台,2012(07):248-249.

[3]宋迪.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民间音乐开发[J].黄河之声,2012(11):22-23.

[4]秦晶.对当前音乐文化产业现状的思考[J].音乐时空,2013(04):78+63.

[5]许蕾.中国音乐产业的创新与融合发展[J].东岳论坛,2013(05):135-138.

[6]刘铁光.中国音乐文化产业的困境与出路[J].贵州大学学报,2012(03):37-42.

[7]叶青.网络数字音乐力量与我国唱片音乐转型[J].音乐传播,2012(02):38-46.

[8]毛文华.音乐文化产业产学研究协同合作的探究[J].北方音乐,2013(03):50-51.

[9]李方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产业研究活动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J].黄钟,2012(02):147-158.

[10]李萍.潘阳湖生态经济区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9):60-61.

[11]晏丽芳.麒麟区洞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途径探索[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01):86-90.

[12]韩博.对衡阳音乐特色旅游产业的思考[J].民间音乐,2012(01):54.

[13]马红军.城市音乐发展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以唐山为例[J].人民论坛,2012(09):180-181.

[14]陈曦.唐山市城市音乐产业化发展的传统思路及面临的挑战[J].大众文艺,2012(18):295.

音乐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4篇

主办单位:《音乐研究》、《人民音乐》、《中国音乐》、《音乐传播》

面向国家社会音乐文化建设和音乐传播学科及学术发展的现实,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活动正式启动。本届活动以“音心相印,乐至道存”为宗旨,以激发更多的音乐传播学术思想和追求,呼吁音乐传播研究的价值理性,倡导音乐传播的积极社会效应和人文精神价值,顺应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律、文化自强的时代潮流。

一、征文对象: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及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等),科研院所的青年科研人员,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媒体等领域的音乐传播从业人士等。

二、参考选题:下列为本届征文的参考选题方向,投稿者也可以此为提示,围绕活动精神自拟论题方向。

音乐传播理论研究 理论建设与学科建设;学术史与学术群体;传统文化思想与音乐传播等。

社会音乐文化建设 大众(社区、社会群体等)音乐文化生活调查研究;音乐文化产品创作品格、品位的社会导向;音乐文化特色城市/乡镇/社区建设等。

传媒音乐教育 音乐传播相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传媒与音乐研究 各类音乐传播媒介(报纸、广播、影视、网络、演出等)的运作特点和规律;各类媒介音乐产品(如影视剧音乐、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的生产、传播。

传统音乐文化传播研究 各民族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当代传媒音乐产品中的传统音乐元素等。

音乐文化产业研究 音乐文化产品创意;音乐文化产业链及各要素;音乐商品及市场的历史与现状等。

中国(高校)校园音乐文化建设 高校音乐类社团建设;特色音乐类公共选修课;校园歌手和音乐比赛;音乐演出进校园等文化活动与现象的调查与解读。

音乐期刊研究 音乐期刊编辑;音乐期刊的历史与现状、社会活动;期刊评估等。

流行音乐传播研究 流行音乐的生产、批评、接受(尤其是青少年)等方面的实证与文化研究等。

三、稿件要求:必须为首发原作,否则取消获奖资格。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0。来稿务必齐、清、定。

1.请使用Word文档标准格式(扩展名doc或docx,推荐存为doc格式),文件名须包含作者姓名和论文标题。

2.首页首行请写“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字样,论文标题写在第二行(黑体三号),第三行起写作者简介(宋体四号,包括姓名、性别、单位、专业、研究方向、电话、E-Mail、地址和邮编等,在职人员须写明职务或职称,在读人员须写明当前学习阶段和入学年份)。

3.论文摘要:100—300字,楷体五号;关键词:3—7个,楷体五号,用空格分开;正文:宋体五号;文内若有各级小标题,酌情使用其他字体和稍大字号以示区分。

4.文内注释:一律使用当页脚注,宋体小五号,每页另起编号(注释序号使用圆圈数字,如①②③等)。

5.参考文献著录:须包括主要责任者(作者、主编等)、文献题名及版本、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或刊期等(报纸文献须有版面号),外文文献和互联网文献著录可参考MLA规范。

6.按A4幅面排版,页面下方居中插入页码。论文若含照片、图表、谱例、附录,请分别按类编号以便指称。

四、投稿方式与截止时间:应分别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投稿,方为有效。打印稿请寄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70号信箱(邮编100024)。另请在信封正面写明“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字样。此稿恕不退还。电子稿请发往本活动专用邮箱。邮件的“主题”中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文章标题。联系人:韦杰、魏晓凡;电话:(010)657837102.投稿截止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五、征文评奖与使用:1.本次活动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优秀奖15—25名; 2.获奖者可获得主办单位等机构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等奖励;3.主办单位享有所有参加征文作品的出版权、使用权,可将优秀作品汇编成册或公开出版;4.经专家组评审后,组委会将于2013年12月公布获奖名单,并以电话或电子邮件方式通知获奖者。

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活动组委会

音乐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5篇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音乐传播与文化发展”。10月27日国内相关专家作了大会主旨发言,28日上午进行了分组讨论,分会场的议题分别是:音乐传播教育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音乐传播学的理论与文化发展策略;民族音乐文化与国际交流。其内容涉及音乐传播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音乐传播教育,民族音乐的文化变迁,商业环境下的音乐传播,音乐传播与艺术管理,音乐著作权,大型音乐演唱会的策划,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网络音乐传播,音乐传播声学、音乐治疗学等多个领域。

一、学科建设深化与教育体系建立

与前两届研讨会相比,本次会议音乐传播的学科建设与教育依然是代表们所关注、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学者们认为,学科的属性、定位问题应从学理的层面继续深化;学科的研究方法应多样,其基本方法应采用人文类研究方法(即定性研究的方法)、实证类研究方法(即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学科的发展应与自然学科相结合,如传播声学、治疗学等;音乐传播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等。

《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研究》(曾遂今)基于“对音乐传播现象是怎样依赖于时空的?人类音乐传播活动的发展演变,又是怎样影响着音乐传播活动赖以生存的时空环境?在今天音乐传播时空变化的条件下,我们的音乐文化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与机遇”等问题的思考,将音乐传播方式归纳为音乐的“零信道”传播、“信道”传播、“盲信道”传播、“网络信道”传播四种模式,由此产生两种效应:时空同向效应和时空反向效应。也是因为这两种时空效应观念,从而对音乐文化中的一些美学问题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对音乐美学、文化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在研究音乐本质问题上的探究,为今天的音乐传播学研究奠定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在音乐传播现象的研究中,把握时空观念,以时空作为该学科的切入点之一,是音乐传播学对音乐传播现象考察的关键环节。

《流动的声音景观――音乐传播与地域分布研究方法新探》(薛艺兵)通过对“声音景观”概念的界定和其理论引申的阐发,探讨了这一概念在音乐地域分布研究和地方音乐历史流变研究中值得思考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文中还提出“流动的声音景观”概念,并对其学术含义进行了理论阐述,指出音乐分布和传播研究应突破以往静态研究的局限,以时间和空间双维度动态变化的新视角去审视在历史过程和地理分布中流动变化着的“声音景观”。作者认为西方民族音乐学近年来常用的“声音景观”一词是一个值得肯定和推广的学术新概念,这一概念对于扩展我们有关音乐空间理念的认识具有理论价值,对于深化我国音乐传播学和音乐地理学的研究具有方法论启示意义。在发言时,作者就音乐的时空语境做了进一步的阐释,提出了空间概念、时间概念、传播方式、音乐声音手段分类。

《再谈音乐传播学的学科建设》(汪森)用图表分析的方式,从我国现行的学科设置、体系出发,通过与艺术学、传播学、音乐学的比较,并就美国该专业的发展状况提出:(1)音乐传播学科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地位。认为音乐传播学不属于横向交叉学科、综合交叉学科,而应围绕音乐与传播的本质构建其学科体系的内容和框架。(2)音乐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关系,在音乐传播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方面,可分为作为音乐美学的音乐传播和作为音乐社会学的音乐传播学两个层次。学科关系借助传播学的视角、观念、方法,结合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进行研究,至于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就更是传播学直接的理论来源。

《音乐传播导论》(赵志安)运用传播学的研究视角,指出所谓音乐传播,是指“信息化的音乐文化在社会环境中被交流与共享的系统活动过程”,进而提炼出作为学科范畴的音乐传播所具有的特征:(1)音乐传播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其内容就是“信息化了的音乐文化”。(2)音乐传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传播活动,主题是社会关系中的人,其活动的展开受到多重社会环境的影响。(3)音乐传播是一种动态的系统传播活动,其中包括多种传播行为和系统活动过程。(4)音乐传播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传播活动,其本质是依托音乐艺术符号和共同的艺术经验,音乐信息在音乐传播的传播、接受主题双方之间引起心灵共鸣的一种精神交流行为。

有关学科建设的论文还有:《实践是音乐传播学的永恒话题》(陈荃有),认为音乐传播的实践性很强,应密切联系具体研究对象和实践活动,充分挖掘音乐传播活动的特殊性。《流氓学视野中的音乐传播》(陈镇华),运用跨越了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和美学等多重论域,解析音乐传播过程。《“施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佟雪娜),论述了音乐传播调查方法的分类及步骤的重要性等。

音乐传播学的研究刚刚起步,建设具有科学体系的理论条件还不成熟,学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音乐传播学学科理论是建立在传播学基础之上,“对于音乐信息及其传播活动规律的深入认识,不仅要音乐学的知识素养,还需要依托一般传播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并且广泛吸收艺术审美、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乃至相关法学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尽管传播学是音乐传播学的学科基础、知识基础、观念基础,但音乐传播学毕竟还是音乐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更多地表现为“音乐学领域的传播学研究”,偏重于从音乐学的角度来研究音乐的传承、交流、传播。所以,从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治疗学等诸多学科中汲取营养,从而丰富本学科的理论来源,对于构建音乐传播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源泉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王建元从我国音乐传播学科的历史与现状出发,介绍了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音乐传播专业的定位,即以音乐学、传播学、管理学为基础,整合现代传媒、音乐文化事业 和产业等多种组合方式和管理手段,着力培养适应现代传媒和音乐事业、产业的应用操作型、复合研究型的高级应用性音乐人才。对于音乐传播学科建设的设想,他提出四个方向:一是培养音乐传播(音乐编导与策划)人才;二是拓宽音乐商务渠道;三是加强音乐传播研究;四是尽早开设音乐疗法专业方向。

宗晓军则从中央音乐学院艺术管理学科的成长历程,坚持认为实践是一个学科核心理论成长过程中的必走之路,新兴学科的理论形成与总结应该建立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念基础之上,而人才的培养必须和实践、就业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管理学科。

曾原纪则主要对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传播专业的发展和建设做了简单回顾,就该校在广播、电视、因特网等媒介教育领域的优势和培养人才的体系和模式做了简单分析。

《由南广模式引发的思考》(周烨)通过对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近几年的办学经验和自己教学的分析,尤其注重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创新教育的特色,认为面对音乐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努力为学生寻求可持续多元发展的道路,走实用性和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条必由之路。

由于音乐传播所具有的跨学科性质,因此对于该学科人才的培养尤显重要。在我国现阶段,艺术管理与音乐传播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表述,实质基本上是一致的。有的专家认为,音乐传播人才要有全面的知识结构,在立足于传播学研究的视角上,把对音乐传播这一特殊信息传播的研究,与多学科的知识理论联系起来。然而,当面对艺术管理专业或音乐传播专业学生时,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认识仍然很模糊。所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这种人才,如何建立合理的教育体系、就业体系,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传播现象分析与民族音乐传播

音乐传播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在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之间实现的。音乐传播现象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现象,因此,在对现实关注的同时(媒体新技术),离不开历史与传统(民族音乐),只有在音乐历史和音乐现实中充分地研究音乐传播问题,通过历史与当代的比较,才能发现音乐传播的规律,揭示音乐现象的本质。

《江南丝竹的传播》(伍国栋)通过江南丝竹历史的、现实的传播事实,尤其是对“天下彝家第一寨”迤沙拉的实地调查和对近现代江南丝竹的外传事实的梳理,运用个案分析与史料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认为在音乐传播学的研究视野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操纵音乐之主题成员流动,应当是音乐传播方向、途径、范围、影响诸多内容判断之根本的或核心的依据。根据这一乐种的传播现状而言,在现当代音乐传播学的研究视野中,物质的、人文的、精神的诸多因素,共同组成了音乐传播、流动、扩散的综合条件。现代音乐传播学作为一个独立化的人文学科,也就成为了一个艺术、传媒与教育结缘的综合性学科。

《音乐传播视野中的曲牌考释研究》(冯光钰)在特别强调实地调查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作用下,对音乐传播中的“传者”与接受者的“受众”的研讨,运用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将众多的曲牌放在传播视野中进行考释研究,通过追流溯源,力求找出各种曲牌及其变体的血缘关系及变化规律。

《音乐传播媒介与原生态文化保护》(吴非)通过参与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栏目编导工作的体会,对原生态文化传播理念、特点等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并对原生态文化的保护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作曲包揽制”、非繁衍性传播与中国戏曲声腔的“太监化”》(周来达),通过对目前戏曲音乐中出现的不良现象的分析认为,只要强大的戏曲音乐自身的繁衍能力能继续存在,戏曲和戏曲音乐的生存就大有希望,当务之急是要抓住戏曲音乐“创作”、“传播”两个根本环节,改变策略,恢复民间戏曲的主体意识和音乐创作机制等,努力改变戏曲音乐的生存环境。

《南高洛古乐本土受众的观演及听闻状况之田野观察》(邓志勇、史东宁)通过田野个案的描述,以南高洛音乐会的本土受众为重点,考察当下古乐的观演和听闻状况,强调本土受众在民间音乐活动所显示出来的流动性和行为的多元性,并初步讨论了本土受众对民间音乐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影响。

《大众传播的多元化音乐传播》(曾田力)就作者自己在北京搭建的传统文化传播平台为例谈了体会,进而从文化身份、文化认同、文化重建的角度提出了应加强对中西文化的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之上,运用多元化的传播交流手段,最终建立文化生态平衡,改变中国传统文化弱势的不利局面。

《试论数字时代新技术媒体对音乐传播的影响》(庄元),尝试用传播学的视角就数字时代新技术媒体(主要是指以数字技术平台发展的与音乐传播直接相关的数字音视频、计算机与MIDI、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通讯等个人媒体和大众媒体)对音乐传播的影响做较为深入的分析。

《当中国音乐家遇到传媒革命的挑战》(冯效刚)从以数字化为代表的传媒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出发提出:中国音乐家必须面对大众流行音乐文化的挑战;中国音乐家必须争夺大众传媒的“话语权”。

《论音乐传播中的现场互动行为――多重音乐语境中的比较视野》(张谦)力图将音乐传播中的现场互动行为还原到具体的音乐文化语境中,以多重语境的视野比较了西方艺术音乐、北印度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语境中典型的互动行为,关注互动行为产生的原因和结果。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从音乐编辑学、新技术媒体、音乐心理认知等的角度,分析、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代的一个重大命题,运用音乐传播学的视角,或者立足于以民族音乐的土壤为资料源泉,针对历史的、当代的音乐传播现象和行为,来探讨千百年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或者把研究的视野聚焦于当代的音乐生活,结合现代高科技,诸如媒体、网络、电视等来研究音乐传播现象的新发展。尽管上述每位专家、学者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层面不尽相同,但无论怎样,殊途同归,都会促进民族音乐传统和现实的研究与发展,深化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在当代意义的认知。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在研究文化变迁过程中,从音乐传播学的角度切入必将大有可为。

三、音乐传播事业与文化产业

“音乐除了拥有文化产品的特质之外,还有商品特质,音乐产品尤其是大众流行音乐产品更多地成为以商业利益为主而产制与分销的商品。”但是,盗版、侵权的发生不仅因为暴利的驱使,其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大众媒介的传播方式。大众媒介,尤其是广播、电视、网络提供了极为便利的音乐传播环境,使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音乐发生关系。在我国,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和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音乐著作权的保护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科技与版权夹缝中的音乐产业――从P2P技术所带来的音乐侵权问题谈起》(姚 杰),以P2P网络传输技术为例,认为音乐产业的前提在于传播科技的发展,而版权问题又是传播科技中音乐产业遇到的根本问题。作者从音乐传播科技发展的历史趋势、音乐艺术功能的社会共享性、音乐版权产业的利益博弈行为等综合角度出发,提出国家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强版权法的建设,积极引导传统唱片业与新生技术之间相互整合,构建一种和谐的利益分配关系。

《盗之道,非常道――对中国音乐传播活动中侵权现象的思考》(冯玲),以“音乐传播产生权利”为基点,运用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学的视域,试图在音乐传播活动背景下,来探寻音乐作品使用中的各种侵权现象及其原因,从而提出了在传播中加强音乐著作权保护的意义。

文化传播从业人员张正军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公司在运营方面的困境,建议音乐传播要与商业紧密地结合,希望各位专家把好的理论导人到市场中来,以便规范文化市场运营,建立健全的市场法律保护机制;建立良好的音乐传播教育体系,在培养学生知识养成的同时,也要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讲诚信、不浮躁。

《音乐出版界的思考》(杜晓十)认为,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在文化产业上是一个弱国,究其原因是我国的文化产业体系还未完全建立,相关的体系保障还不健全。通过介绍人民音乐出版社近几年的发展,比较了国外专业音乐出版社的出版与经营状况,结合这几年和国外出版界的横向合作情况,提出了加强数字化出版的设想。

《文化产业与音乐的著作权》(谢涛)通过案例分析,就日本文化产业的运行、音乐著作权的保护做了详细介绍。认为日本的文化产业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在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下,他们不仅从艺术创作到所属公司再到所属的行业协会形成的一系列相对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还有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支撑着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的良性循环保障了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流行音乐产业环境分析及其发展》(黄德俊)从流行音乐产业的概念及特征出发,利用产业理论对流行音乐产业的一般环境和行业环境进行梳理,尝试运用SWOT方法分析其所具有的优势与弱势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我国流行音乐产业未来发展的途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文化产业职业经纪人就文化事业和产业间的关系,原创音乐在网络交易中遇到的一些困境,尤其是涉及到著作权的问题,唱片公司的经营理念、运作模式和成功经验,中国演艺业宏观管理中的政府角色等有关问题做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会议期间代表各抒己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首先,积极推动了音乐传播和音乐传播学的纵深发展。本次会议对于学科属性及定位的探讨,尽管个别问题(学科属性)还不统一,但是增强了大家对本学科整体的认识。针对诸多的音乐传播现象,观察问题的方法、思考问题的角度有所提高。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文化事业,关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等内容得到与会代表的共识。其次,会议代表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其中硕士生、博士生、年轻教师所占比重较大,对一些新的音乐传播现象,如“粉丝经济”、“3G音乐手机”等给予了积极的关注,表现出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潜力和蕴含的活力。纵观此次会议,笔者以为还有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学术组织,参与的广泛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出席本次会议有部分文化产业的职业经纪人,有利于音乐传播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但是,对于一个学科来讲,参会单位比较集中,缺少师范性或综合性大学的参与,缺少政府文化部门的参与,缺少全国性的参与,不利于该学科的全面建设。(2)音乐传播学的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化。音乐传播学既然是一门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结缘的交叉学科,那么音乐传播的一些基本问题就必须清楚。如音乐与传播的关系,音乐传播的目的、本质、社会功能,音乐为什么会传播,传播的特性,音乐传播与音乐传播学之间的关系,建立音乐传播学的学科理论与学科体系,音乐传播学的学科方法论,音乐传播事业与传承民族文化的关系等等。(3)尽快建立完善的音乐传播教育体系。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起艺术管理本科专业,艺术管理与音乐传播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各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认识却不尽相同。学生认识模糊,社会认可率不高,似乎艺术管理的人才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懂。从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都不尽相同,更缺乏专业教材。要汲取好的经验,构建招生――教学――就业一体化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合理的音乐传播教育体系,是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

会后,承办单位将从所收到的会议论文中,精选若干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继续编辑出版《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为这次会议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音乐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6篇

在学校外进行艺术实践,主要形式有:学院领导和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学校所在地政府、文化、教育等部门组织的大型演出活动、公益演出、下乡义务演出和对贫困山区中小学进行义务扶贫教育活动;或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学校、少年宫、艺术馆等文化教育单位参与艺术培训、教学辅导或编排文艺节目;利用寒暑假或节假日,到企事业单位、学校、文化馆等文化、教育单位,从事艺术培训、教学辅导或协助编排文艺节目等活动;与和声、合唱指挥、歌曲作法、民族民间音乐、小乐队配器、电脑音乐作曲与编配等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演唱、演奏、新作品试唱试奏等活动。参加政府、文化、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组织的各类比赛和竞赛;到民间采风,或观摩学习,以及大学生假期文化下乡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实践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一)实践是高师音乐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关键环节

(二)艺术实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保证

1、培养巩固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感悟艺术魅力,提高音乐和文化素养

3、参与舞台创作实践,提高综合技能

4、提高社会能力,满足就业需求

(三)艺术实践是高师音乐教育成功的关键环节

当前,我国普通高师音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技能训练部分。该部分主要由两个层面组成:(1)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视唱练耳、合唱指挥、电脑音乐制作等技能类课程,此类课程明确属于实践类范畴,是技能技巧训练、特殊语言表达和艺术情感表达的实践环节。(2)毕业论文环节。毕业论文环节看似与音乐专业技能训练的距离很远,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基础理论部分。基础理论课程是研究音乐构成规律及其创作法则的课程体系。一般讲,除了技法实训类(如声乐、器乐)和音乐史学、美学方面的课程外,音乐专业的所有集体类课程都可划入这一范畴,如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与作曲、复调等。

第三、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部分。我国普通高师音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个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片面地强调哪一个方面。加强艺术实践锻炼,对全面提升普通高校师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市场也逐渐形成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就要求艺术教育工作面对这个被喻为“朝阳产业”的文化市场作出及时调整,培养各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艺术实践以现代音乐教育文化产业的建立为契机,活跃全民音乐的文化氛围,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例如,高师艺术实践形式之一的“工作室制”。

“工作室制”是将艺术教育同社会发展、文化消费紧密相连,在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的同时,承担一些社会发展性项目的研究开发任务,使艺术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使产、学、研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实际的结合,给艺术教育注入了活力,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还与社会、市场紧密结合起来。

结论

音乐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7篇

音乐传播作为信息社会一个新的行业与专业,涵盖广泛,牵涉音乐与传播相关所有专业与从业人员,汇集着按传统职业和学科分类习惯难以划分的人群。音乐传播学科与专业的形成,是因为中国传媒事业的急速发展,产生出对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是应需而生的新学科和新专业,带有浓重的中国特色。可以说既无现成的西方模式可照搬,也无中国传统模式可承袭。所以,没有人能预料这架在新世纪强行起飞的“专业客机”的航向与前程,但可以明确的只是乘客们从事的是朝阳产业,乘客们想去的地方想干的事情,就是音乐传播的目的。

由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主办,中国音协音乐传播学会、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承办的“2007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于10月27-28日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音乐传播领域专家学者、师生与新闻出版单位文化传播人士1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大会论文60余篇。

音乐传播教育之现状

在26日上午举办的新闻会上,音乐传播学会会长曾遂今介绍了前两届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情况,及其教学与科研在各地院校的发展,指出从本科到博士的音乐传播专业教育平台在中国传媒大学已经形成,目前已有5届学生毕业。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院长王建元在介绍本院音乐传播专业本科毕业生分配与就业情况时指出,音乐传播专业本科就业率高达97%,以广播电视和文化传播公司为主,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举步维艰的局面下,已成为本院音乐类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记者从会议了解到,近十年来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等城市的高等院校相继开办了音乐传播专业,一个音乐传播专业教育平台蔚然形成。

音乐传播理论之思考

音乐传播(Music Communication) 究竟为何物?是学科、是专业、是研究方向、论文题目,还是职业方向,或者公司运营项目?从第一届音乐传播研讨会开始,这就是一个争论激烈的话题。这个争论也延续到本届研讨会。与会代表除开对音乐传播学的音乐学归属、传播学归属等学科性质地位的讨论继续深入而外,许多研究者跳出各执己见的争论,直接进入学科主体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曾遂今教授《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研究》与薛艺兵教授《流动的声音景观――音乐传播与地域分布研究方法新探》论文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前者提出音乐传播“零信道、信道、盲信道、网络信道”四种模式,探讨其时空规律,解释音乐生命力形成的时空原因;后者以论文为基础进一步提出音乐传播“狭域、广域、泛域、异域”和“即时、共时、历时、待时”时空传播各自四种不同的模式。王建元教授则根据音乐传播专业在本院建立10周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学科建设“音乐编导策划、音乐商务、音乐传播研究、音乐治疗”四个发展方向;庄元教授“试论数字化传播新技术媒体对音乐传播的影响”论文集中讨论了数字化传播对音乐传播的影响。冯光钰先生“音乐传播视野中的曲牌考释研究”和伍国栋教授“江南丝竹的传播”等论文则集中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与流变情况。

音乐传播实践之研究

音乐传播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必然介入新闻出版、传媒工作的实践活动中去,会议一大批论文集中于各种不同的音乐传播实践活动研究。音乐传播,自然是传播音乐,从理论上讲不是一个问题,而面对实践却成为问题。

人音社杜晓十副总编发言以音乐出版现状介绍为主,指出全球化大潮来势汹汹,文化大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已被美国、欧洲、日本瓜分,中国文化产业的落后需要迎头赶上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音乐》赵志扬副主编的即席发言根据信息时代音乐文化传播出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局面,提出一个传播节制和有理性的理念。高级编辑黄大岗论文“音乐编辑学提纲”则分16个章节详细介绍了音乐出版行业工作的编辑应该具备的知识。《音乐研究》陈荃有副主编以“实践:音乐传播学永恒话题”为题作了发言,强调音乐传播的实践品格,人才培养基本功基本素养的重要性。《音乐与表演》冯效刚副主编发言探讨音乐家与传媒革命的关系,指出严肃音乐从业者面对大众流行音乐的挑战,要争取话语权,不要自说自话,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边缘地位。曾田力教授近年来身体力行于古琴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面对大河奔流的大众音乐传播主体,介绍了自己反其道而行之,传播传统文化“高雅音乐”的经验,提出音乐“高文化”传播的理念与实践方向,强调“小众传播”、“自然传播”的重要性。

显然,音乐传播是个开放性的话题。会议更多的论文集中于音乐传播实践具体项目的研究,曲妍《中国婚庆演出市场》讨论的是城市婚庆音乐演出活动;姜萌《唱片封面设计的视觉构成要素》研究的是唱片封面设计的音乐类型与表现手段;潘海啸的《3G音乐手机传媒》是运用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分析“3G”技术对音乐传播的影响;周茂凤《对网络音乐传播的反思》讨论的是网络传播对音乐传播的影响;李黎的论文主要集中讨论了“粉丝”经济与商业运作模式。音乐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话题,作为一个专门的圆桌会议进行了半天的探讨,有20多名代表从不同的角度发了言。

音乐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产业成果

中图分类号:F0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1)03-0018-08

一、引言:从迅速增长的研究势头说起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关系做了大量研究,许多研究成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系统总结目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厘清文化产业的今后发展方向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客观再现我国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研究的发展概况,我们以“文化产业”为关键词对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全文数据库进行了“精确”式搜索。从搜索结果看,1990年以前的文章极少,忽略不计。从1991年起,笔者将各年的论文数量进行整理,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数量在30年间呈明显上升趋势。如果仅按研究成果的数量进行划分的话,可将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分为三个阶段:1991-1999年、2000-2005年、2006年及以后。

从1991年到1999年,国内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论文数量较少,一共224篇,平均每年的论文数量仅为24.9篇。从2000年开始,国内对于文化产业研究的论文数量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并出现两个跳跃式增长年。2000年是第一个跳跃式增长年,从1999年的97篇跳跃式增长到2000年的257篇,2000年比1999年增长了1.6倍。其后各年是:2001年的论文数量为347篇,2002年的论文数量为450篇,2003年的论文数量为821篇,2004年的论文数量为1091篇,2005年的论文数量是1506篇,2000-2005年平均每年的论文数量为745.3篇,是1990年到1999年平均论文数量的30倍。2006年是第二个跳跃式增长年,2006年的论文数量是2005年论文数量的1.9倍,其后各年的论文数量分别是2761篇、2511篇和3303篇。2006-2009年平均每年的论文数量为2864篇,是2000年到2005年平均值的3.8倍,是1991年到1999年平均值的115倍。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研究的较少,即使有少量的研究,也主要是从理论上进行呼吁,宣传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一方面是传统观念的束缚,很少有人去思考将文化产品市场化的问题,更不要说产业化了。另一方面,与我国文化体制有关,当时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期,事业体制仍然是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形式,国家通过对文化事业单位进行拨款扶持,文化事业的发展几乎完全依赖国家拨款支持,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研究。

二、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变化与阶段性特点

文化产业政策可以被视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风向标与缩影,它影响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基调。深入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的变迁历程,有助于理清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发展的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初期,文化事业大多数由政府部门主导。当时人们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认为文化属于事业属性,理所当然应该仅由政府部门掌握和控制。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有部分行业开始出现了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趋势。这些行业包括大众娱乐业、广告业、文化制造业等,而针对这些逐渐市场化的行业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文化部门开始意识到文化产品产业化的趋势。

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的文化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许多对以后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产业政策。

1998年,文化部富有前瞻性地组建了“文化产业司”,专门负责有关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协调和管理工作。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标志着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承认和对其地位的认可。2003年8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七次集体学习,听取有关专家关于“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我国的对策”的报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政策发展的总体特点是: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重视程度空前,并出台了许多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为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2005年4月20日,《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首次对我国文化产业准入政策改革作出了明确规定,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准入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制度创新时期。同年,国家相继出台若干关于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的相关政策。主要包括《关于加强文化产品进口管理的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的意见》等。与此同时也出台了支持文化单位改制的有关经济政策,如《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次对文化产业发展做出的规划,也是指导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的,表明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标志着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10年3月19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30号)精神,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对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出炉,对我国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文化产业政策具有纲领性特点,发展文化产业正在逐渐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相关的改革政策已经提到了政府工作日程并成为文化改革的强大推动力。

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笔者将现有文献研究成果归纳为文化经济的研究、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和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四个方面。

1.文化经济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较为缓慢,急需经济来带动。因此,以经济促进文化产业的观点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杜长胜(1991)认为文化经济政策在当时急需调整,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则是促进文化事业的市场化。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也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此时以文化促经济的发展研究也相应出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21世纪后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响应,其代表性成果有乔然(2002)、郑百灵,周荫祖(2002)等。于晶娜(1999)、叶南客(2000)、姜燕(2007)等通过对文化与经济二者共生互动现象的深入研究认为,经济蕴涵文化,需要文化;文化依靠经济并反作用影响经济,经济与文化的并重和交融,文化与经济的复合化或一体化,将是文化发展和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走势。

文化经济研究的成熟也促成了文化产业学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方向而独立出来,提倡建立文化产业学的代表学者是胡惠林、刘吉发等。其中胡惠林认为,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文化产业学的任务就是通过文化产业的概念、范畴和逻辑架构的研究将三者的内容得以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刘吉发则认为文化产业学是文化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2.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

由于我国特殊的计划体制,文化产业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一直被认为是政府主导的,并主要由政府的文化部门负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文化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这一背景下,部分文化产品出现市场化趋势,与此相对应,政府开始反思以往的文化发展政策,学术界也开始关注这一新的领域,对于文化体制的改革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特有一种现象,这是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所致,如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向着正确方向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傅守祥(2004)认为,文化体制改革,不仅是发展经济、优化产业的需要,更是文化发展本身的需要,也是进一步促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p1任彦申(2005)认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人才,解放文化生产力,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刘轶(2009)以上海市为例指出,文化体制改革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强弱。

正确的文化体制改革方向是文化体制改革成功的基础。杨立民(2004)认为,“改革要从两个层面进行,对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主要采取: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对于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单位,采取: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张旭明(2004)则指出,

“坚持先进文化方向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首先要求确立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加速文化领域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现代文化制作产业链,进一步组建和发展行业协会四个重要环节,并处理好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体制突破和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化的创新、典雅文化和大众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与引进外来文化、国家重点扶持与市场机制调节等关系”。尹忠海(2004)认为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必须清除对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关系的误解,改革的顺利进行首先要清除观念。

文化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支持,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黄晓华和曹怀通(2007)列举了海南省为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而制定的相关政策,为其他地区改革提供了指导。马敏和傅才武(2009)将新时期文化政策定位为在大发展大繁荣目标下实现文化体制创新。

3.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学术界对于地区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广泛认同要结合不同地区的优势发展各自优势文化产业的观点。一般而言高新技术产业、影视娱乐产业以及旅游业是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例如钱光培和高起祥(1997)指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旅游为龙头的文化产业,铸成新的经济支撑点,是北京产业结构调整走出二难选择困境的战略抉择等。

在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问题上,国内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由于各个学者建立的指标评价体系不同,因而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果。例如,林熠(2003)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为理论依据,建立了测度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花建(2005)和赵彦云等(2006)运用统计指标赋权的方法,分别构建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4.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是文化产业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近些年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讨论。主要包括文化产业竞争力体系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应用方法的研究和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三个方面。

(1)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是研究如何用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文化产业竞争力。学者们根据自身对文化竞争力的认识与理解,提出了不同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花建(2005)构建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产业实力、产业效益、产业关联、产业资源、产业能力、产业结构、产业环境7个体系板块。徐桂菊、王丽梅(2008)设计的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文化资源系统、文化管理体制系统、文化市场系统、文化创新力系统、文化输出力系统五个子系统。应该说不同的指标体系都有其一定的科学性,都能较好的囊括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但是目前并不存在一种得到大众认可的指标体系,并且不断有学者提出新的指标体系。

(2)文化产业竞争力应用方法的研究。“钻石模型”是目前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较多的方法。毕小青等(2009)通过对已有研究方法的分析,以“钻石模型”为基础,构造了一个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张立伟(2005)、杜友君,商建辉(2009)分别讨论了“钻石模型”在不同区域的实际应用。除了“钻石模型”外,也有其他学者应用不同方法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曾咏梅(2009)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湖南文化产业竞争力做了实证检验。㈣也有学者通过SWOT分析法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估,主要有汪清蓉、杜学军、陈伟等。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于相同的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估结果也是存在差异的,每一种评估方法或模型都有其优点与局限性,如何根据地区实际采取相适应的评估方法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3)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即如何利用优势文化资源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史征(2008)建议要通过集群式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任彦申(2005)提出“文化体制改革应当加快推进”,而“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邢军(2007)提出了“优化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文化与现代高新科技融合,建立和完善文化科技创新机制”等3个具体政策。

此外,“文化产业”相关研究还有众多专著成果,它们是“文化产业”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

分。主要有:

(1)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研究。如《文化产业学》、《文化产业论》、《文化产业学概论》、《文化产业导论》等。这些著作从文化产业存在的背景,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历程,文化产业的概念、特征与基本规律,文化产业的结构、组织、运行机制、政策等众多方面对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的基本状况做了系统总结。这对于全面了解文化产业,从宏观和整体角度把握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2)文化经济学研究的著作。如《文化经济学》、《创意经济学》等。这些著作从文化产业的理论体系、企业结构与微观运行、生成机理以及文化产业在不同经济产业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对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做了系统详尽的阐述。

(3)文化产业发展案例的著作。如《国际文化产业典型案例选编》、《文化产业规划案例精析》等。这些著作除了系统阐述了文化产业概念、文化产业规划的基本理论,还整合经济学、规划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对典型的文化产业规划案例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对如何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规划,如何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一些深层的思考与透视。

(4)文化产业系列蓝皮书(包括各省市的文化产业蓝皮书),即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如《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等。这些蓝皮书汇集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独特视野,聚焦近几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引人注目的发展,予以思想性和专业性评说,对我国文化产业当年的发展状况予以深度扫描,介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的具体进展及国际经验,彰显了公共文化服务更为广阔的视域。

(5)介绍国外文化产业的著作。如《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美国文化产业》等。在这些介绍国外文化产业著作里面,由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陆地教授发起的“世界文化产业”丛书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该丛书以国别为单位,分别介绍世界上主要的国家文化产业市场的最新情况、管理制度和发展模式以及经验教训等,为中国文化产业的经营者、管理者、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望、借鉴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窗口。

(6)行业发展方面的著作。如《动漫产业》、《音乐编辑与音乐传播》、

《电视新闻》等。这些专著在对各自具体行业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总结国际成功经验,然后将中国的具体行业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探讨各自行业的发展模式,指出发展的路径,把脉实际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值得指出的是,由山东大学编纂的《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是国内第一套按年度编纂,系统反映文化产业理论进程的大型文摘类权威著作。目前已出版1979-2008年各卷,完整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化市场、文化经济、文化产业理论发展的学术脉络。闭今后将以《2009年卷》、《2010年卷》……的方式,每年编纂出版一卷,以期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学术研究、政策制定、行业模式、产业实践等产生持续而深刻的影响。

四、已有研究成果的特点、不足与展望

(一)已有研究成果特点

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1)研究持续走热,角度逐渐多元。从国内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整个研究过程来看,国内学者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呈现逐渐走热的势头,文化产业的研究内容趋向多元化。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文化产业内容界定和概念研究、文化经济关系(即文化产业学)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证应用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文化安全的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等。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催生了文化产业学、文化经济学、创意经济学等众多新生学科。

(2)阶段性特点显著。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文化产业还没有为社会所广泛接受,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也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仅有的少数文献也只是从文化角度探讨文化产品市场化的可行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003年,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产品需求日益增强,这直接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也逐渐增加,研究角度从结合具体行业发展文化产业到结合具体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等。2004年至今,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剂,国家也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国策,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更趋多样化。

(3)学术研究受政策影响较大。受特殊的文化体制制约,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受政策的影响较大,相对应的,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也受到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影响。比如,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研究,结合具体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研究,结合具体行业发展文化产业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等均与文化产业政策高度相关。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该类研究才逐渐成为热点。

(二)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不可否认,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研究水平不高,且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国的文化产业研究就已相当成熟,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研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内容。相比之下,我国关于文化产业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较少,研究水平普遍不高。

从研究内容看,虽然已呈多元化趋势,但很多学者只是根据自身的学术背景,从某个领域或某一角度出发来研究文化产业问题。例如,“非经济学派”尤为重视“文化”及“人文精神”在文化经济中的作用,将研究的重心放在文化属性上,强调文化在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地位。而“经济学派”则强调文化产业的市场化手段和产业化运营,强调文化产业的市场经济属性等。从整体来看,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2)研究内容不全面,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分布不广。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虽然角度很多,但是涉猎的内容并不全面。目前的研究热点多集中在结合具体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和结合具体行业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而对于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文化安全的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等方面相对较少。从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来看,多数集中在社会学、人文学、历史学、哲学等文科性质的学科,他们从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独立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是,由于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研究主题涉及到经济发展的问题,这就需要经济学者参与其中。而实际上,经济学者参与研究的成果所占比例很少,用到经济模型的研究成果则更少。

(3)从研究方法上看,定性研究较多,定量分析较少。目前,从研究方法上看,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于定性研究,进行定量研究的论文只占全部文献的很小比例。对于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文化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研究尤其需要应用定量方法的支撑,今后的研究应该更多的侧重于定量方法的应用。从研究内容上看,相当多的论文在进行理论阐述,而应用数据进行说明研究的论文只占较少比例。这一方面,这与文化产业的学科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文化产业的数据来源较少有关。今后的研究应该更多应用科学的数据对文化产业进行实证研究。

(三)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行文至此,我们已经对我国学术界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有了大体了解。正如前文所言,我们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学术成果的理论支持,只有将相关的学术成果有效的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而这对于今后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音乐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文化商品;重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4

根据文化商品的不同特性分为五类:文化遗产类,印刷制品类,传播媒介类,视觉艺术品类,以及电影摄影制作类。不同的因素在不同的商品贸易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总体来说,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起着关键性的正相关因果发展作用,语言,人均收入水平和互联网的普及都有着显著效应的推动发展作用,而地理位置的原因有反作用因素。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一个国家制定推动文化商品贸易的发展的战略政策可以提供一定的建议,也对文化商品相关企业在日后的发展中有着引导作用。

一、文化商品贸易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各类商品市场的快速延伸与发展,大部分商品都已经进入了固定的循环经济模式,尤其是生活必需消费品以及能源类消费品。另一方面,随着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活动也在不断增加,而文化商品贸易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二战之后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美国遭遇了经济大萧条之后,市场上民众的精神需求大幅度的增加使资本家认识到,经济效益不仅仅可以从工农产品上得到巨大的利益,文化价值同样可以创造高价值的效益,如果把“文化”实现产业化,实现文化艺术的产品化,文化单位和传媒机构的企业化,文化艺术领域和多媒体现代娱乐集团的资源融合化,可以使规模化的文化商品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通过近百年的发展,美国文化产业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中地位仅次于军事工业的支柱性产业,每年的产品出口超过了航天工业相关产品的出口,成为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而我们知道的,每年的美国文化产品出口不仅仅为美国传媒资本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给美国政府带来了相应宣传的“硬实力”表现。

“文化”的定义非常困难,因为其涵盖了很多虚拟的社会价值,比如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我们很难用一个框架来约束文化的定义以及其价值。而在世界范围内,我们更难去划分文化的界限,比如亚洲地区,日本、韩国很多文化都起源于中国,具有许多相似性。在西欧和北美地区,也有很多文化价值观都是通用的。因此,在本论文中,我们用“文化产业”的概念来定义文化的价值。文化产业最早产生于20世纪,是在霍克海默所著作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到,后来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用“创意产业”来加强了文化与政府间的相互依赖扶植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对其定义为: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而这个产业所诞生的所有产品都是文化产品。介于文化的特性,关于文化商品的研究相对比较少,而研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往来的很多。随着各个国家之间信息与基础商品的贸易增加,很多国家民众的思想认知都被外国文化所影响甚至改变。特别是很多发展中国家中,海外文化商品都占有一定的比例,甚至超过了本国文化商品的比重。中国就是典型的例子,这和中国近年来接受了许多海外投资带来的经济协作有很大的关联性。

文化产品的崛起发展是在二战之后,和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是有紧密联系的,一般我们判断说人文发展指数越高的地区,其文化商品消费力会越强。按照传统的消费观念,人类的发展消费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人们的消费都集中于食物和衣物的消费,所以这个阶段工农业发展迅速,和第一次、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时间相吻合;第二阶段,人民的消费模式就转向了自我满足与表现,就会大量的购买生活消费品,比如餐具,厨具,书桌等等相对生活必需品,所以会带来科技技术与相对稀缺生产要素的大量移动与发展;而发展到现在,很多人们的生活需求模式已经转变到了第三阶段,生活娱乐与文化精神层次的消费过程。据统计,现在在欧洲国家,精神娱乐消费的支出,包括视听娱乐、电脑设备、CD、DVD等音乐设备,运动设施,玩具,新闻报纸读物,看电影,买等等行为已经占到家庭支出5%的比例,由此可证明,文化商品的贸易带动了各地文化商品的消费增长。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协会统计,世界文化产品的总产值在2007年已经达到了13万亿美元,并且每年保持7%的速度增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在调查报告中得出结论,组织成员每年的文化创意产业增长率都在5%至20%之间。世界银行也预计在未来10年中,文化产品的生产值会占据到世界生产总值的10%左右。而当今的先进科技技术与数字技术也更加加速了文化产品的传播与发展,文化产品所交易的并不仅仅是商业利润的价值,也附加着一个国家的形象价值。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品一直在世界贸易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今年召开的十六届七中全会中,主席强调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于文化产业价值创新的研究,在西欧国家,北美国家一直是作为战略课题进行研究,包括最近日本和韩国也强调“文化兴国”的概念,大力推动文化事业的创新与改革。而我们国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产品贸易情况研究也一直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没有具体的实证检验来验证分析中国当前文化产品处于一个怎么样的形势地位,所以在政策推动方面,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意识。

音乐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冀东三支花 文化品牌 文化产业 评剧 皮影 乐亭大鼓

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被认为是国家和城市复兴的必不可少的路径,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而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冀东三支花。其广泛的中外影响力和深远的品牌效应为唐山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与活力,本文将主要以冀东三支花品牌效应助推唐山文化产业发展为例来浅论文化品牌效应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虽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

一、冀东三支花历史沿革

“冀东三支花”是河北省唐山地区三种主要的文艺形式,即评剧,皮影。乐亭大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影响。

1.唐山评剧。评剧是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原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评剧起源于100多年前,形成于河北唐山一带。评剧的前身是莲花落,俗称蹦蹦戏。莲花落这种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流域甚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其说白唱词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厚,极受农民欢迎。评剧到现在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了,它从一种简单的民间说唱艺术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凝结着几代评剧艺人的辛勤劳动。评剧不断发展创新。成为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深受广大群众的喜欢。

2.唐山皮影。唐山皮影已有千年历史,唐山皮影发源于滦州,盛行于乐亭,其影人、道具用驴皮制成,人称“驴皮影”。唐山皮影历史较长,造型夸张。一个人形分成六部分。用铁丝和丝线操纵自如,从造型看人物高额通鼻小嘴,颇典雅。它是一种有着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唐山皮影以唱功见长,念白、唱腔极富地方风味,角色还分为生、小、髯、大、丑等行当。唐山皮影的传承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唐山皮影的唱腔、音乐、表演、造型有着本地域特有的风格。受到国内外同行和观众的赞誉,具有很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

3.乐亭大鼓。乐亭大鼓是北方较有代表性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广泛流传于冀东、京、津及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自形成以来,名人辈出,流传较广,有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底蕴。

二、唐山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唐山市紧紧围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党的十精神,针对二产在产业结构中比重偏高的现状,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对接,促进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使文化产业成为城市转型的新引擎,先后编制了《“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确定依托唐山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重点培育现代传媒、休闲娱乐等“七大文化产业业态”,延伸打造工业文化、历史文化等“十大产业链条”。着力构建南部海洋文化产业带、中部滦河文化产业带、北部长城文化产业带、中心区工业文化产业带“四大特色产业带”,坚持一地一品。大力推动县域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突出、特色产业和县域文化产业逐步兴起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从2008年起。唐山每年设立专项资金1200万元,用于支持引导文化产业发展。去年,又确定将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唐山投入的本金6000万元及收益分成800万元,作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并安排文化发展资金2.06亿元。从2013年起全面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大力开展中国评剧艺术节、国际皮影艺术展演和社区文化艺术节等大型系列活动,促使传统艺术不断创新、发展和提高,重现生机和活力。目前,唐山市在建、拟开工和正在做前期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65项。计划总投资1109.66亿元。

三、古韵三支花文化品牌的作用

近些年,冀东三支花发展迅猛,尤其随着唐山市皮影团经常赴世界各地演出。品牌效应越发明显,大大提升了唐山的知名度、美誉度,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中国评剧艺术节、国际皮影艺术展演和社区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中举办的文化产业项目推介招商会上,北京保利集团、中青旅集团等50多家知名文化公司和企业的代表参会,隆达陶瓷创意中心等16个项目签约。并与中国银行等3家金融机构签署了《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有力地支持了项目建设。

文化产业的竞争,核心是品牌竞争。品牌是市场经济的入场券。文化产业是一个创意产业,培育品牌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最终要求,也是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的重要推动力。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之所以成为支柱产业,与其文化品牌发挥的作用密不可分。美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绝大部分是由“迪士尼”、“好莱坞”等具有品牌优势的公司所创造的,无论是几十年来一直常演不衰的《米老鼠》、《变形金刚》还是今天的《蜘蛛侠》、《蝙蝠侠》都成为重要的品牌。因此,重视品牌的效应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要求。综上说述,我们的文化产业必须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充分挖掘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加强深度开发,努力培育一批知名文化品牌。不断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要紧紧围绕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大力提升“东方人类诞生地泥河湾、中华文明发源地涿鹿、新中国开启地革命圣地西柏坡”的“三大名片”、“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的“五大脉系”等文化品牌效应,助推我省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四、传统文化久传承品牌效应大提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它为一个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精神凝聚、心理认同、价值取向、生存理念和创造动力。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必然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漂流者,等待他的将是其他民族同化的命运。所以,我们必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以保证文化的延续、民族的兴旺,文化产业的复兴:如果没有文化的传承,血脉的消逝、精神家园的抹灭,还何来谈文化产业?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强调人的主体认知、情感体验、精神创造与智慧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要保护人类情感、精神与知识智慧的多样性文化传统。只有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真正的传承。才能保证文化的完整性,树立起底蕴充沛的文化品牌,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助推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文化复兴。

1.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文化传承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建设事业的主体。是党的宣传文化事业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无论是发展文化事业,还是壮大文化产业,关键要靠一批高素质的文化专业人才和文化管理经营人才,唐山为弘扬传统民族艺术,助力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提高中小学生艺术素质,开展了评剧、皮影、乐亭大鼓进校园活动。通过丰富的表演活动使学生们全面了解“冀东三支花”的内涵,达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艺术的效果。

2.不断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家达?芬奇说过:“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在当代,高新技术融入文化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引擎,是铸就文化艺术强劲肌体的重要元素。

近年来,唐山皮影戏在音乐、唱腔、操纵、影幕、影人、灯光、布景诸方面又有了很大的创新,使这朵民间艺术之花开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3.扩大文化消费。提高文化产业活力。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重要的是通过扩大文化消费,提高文化消费规模和水平。扩大文化消费,需要不断拓展文化消费市场,提高人民对传承文化的认知和认可,提升文化品牌的作用。发挥旅游消费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4.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升文化品牌效应。《决定》指出:“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输体系。”这一重要思想指明了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提升文化品牌效应指出了新的道路。

综上所述。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是互利互促的关系,当本地文化品牌效应得到极大地扩大化,相应的地方文化产业也将得到极大发展:反之,当地方文化产业取得巨大的发展,也能促进本地的文化品牌巨大提升。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力提高文化品牌的作用,是保障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熊澄宇.世界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艾文礼.文化强省建设的关键之举——关于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调查与思考[J].河北发展,2013,(01).

[3]张广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学习与研究,2012,(03).

[4]张凤林.唐山文化的渊源[J].新唐山,2009,(11).

[5]魏力群.中国皮影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问题[J].唐山艺术,2005,(61).

[6]陈倩倩,王缉慈.论创意产业及其集群的发展环境——以音乐产业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10).

[7]陈庆德.论文化产业的生产特征与组织多样性[J].思想战线,2006,(04).

作者简介:

张蕾(1981-),女,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唐山师范学院音乐系,讲师。

上一篇:音乐文化发展论文范文 下一篇: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