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本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05:21:09

新闻学本科论文

新闻学本科论文范文第1篇

尽管同1908年即诞生了第一家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美国相比,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起始较晚,且中间似乎一度中断,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为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英国的新闻与传播教育机构

最近,笔者对英国一些著名的新闻与传播教育机构进行了实地考察,这里作一概述。

伦敦大学

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创办于1983年,著名学者詹姆士・柯伦是其创始人。在建系前,该学院视觉艺术室就曾展开视觉传播教学。媒介与传播系成立后,最初提供的是传播与社会学和传播与教育学的学位教育,1985年起才开始进行媒介与传播学学位教育,20世纪80年代开始招收媒介与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该系有本科生471名,硕士研究生209名,博士生57名。该系的教学与研究在英国评价甚高。在2001年12月英国对研究型高校科研评估中,其研究能力被评为5星级(最高级),这在英国新闻与传播院系中是屈指可数的(英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推行这种评估,每6~7年进行一次,下一次评估预定在2008年举行)。在近年的英国高校教学评估中,它得分也很高,为22(满分为24)。

威斯敏斯特大学

威斯敏斯特大学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新闻与传播学教育,70年代起即开始进行该学科领域的学位教育。其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现有35名全职教工,另有约100名兼职教职员工;全院本科生约500人,硕士生约250人,博士生约50人。该院的本科新闻学专业和公共关系学专业最近3年在《卫报》对高校媒介教育的调查中位居榜首。

伯明翰大学

伯明翰大学是英国传播学研究文化学派的发源地,其当代文化研究中心首任主任霍加特(Richard Ho g gart)和继任主任霍尔(StuartHall)均是在文化与传播学研究中很有建树的国际知名学者,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的威廉斯(Raymond Will iam s)也为其作出了许多理论上的贡献。尽管目前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已解散,但该校的媒介、文化与社会研究与教学并未停止。在该校,从事这一领域教学的,是社会科学学院的社会学系。英国《卫报》新近公布的排行榜中,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在社会学领域排名第8;其社会学专业本科教育排名第4,传播学教育排名第2。

这几所英国高校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机构的各级各类本科和研究生(硕士、博士)专业方向点(新闻与传播学领域)如以下表所示:①

除了上述高校外,英国大量高校都设立了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领域的学位点(开展新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有72家),其中还包括利兹大学、拉夫堡大学、爱丁堡大学等许多综合性大学。

按层次设计培养目标

这几所高校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共同点之一,即都主张本科阶段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研究生阶段则突出深入主攻方向。

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除了国际媒介专业是以理论研究为导向外,其余各专业方向“既培养学生进行理论思维,也教授学生一系列从事媒介工作的核心技术。”②这些核心技术主要是收集信息、进行采访的技巧以及分析、处理信息的技巧。此外,该系也非常重视让学生了解传媒法和新闻传播道德。而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该系的“图像与传播”、“新闻学”、“纪录片”、“广播”、“剧本编剧”、“电视新闻学”和“故事片”7个硕士点,则深入到各个具体的媒介实务领域,进行强化训练。其课程设置,都强调培养学生的媒介实务能力及创造力和对媒介工作的分析能力。除了课程学习外,均要求提交“代表作选辑”(portfolio)。以该系新闻学硕士点为例,它要求硕士生每人交3篇新闻特写,除了个人作品外,硕士生还需递交小组作品项目成果(杂志文章)。“数字化媒介”和“媒介与传播研究”这两个专业,前者围绕关于“新”媒体的种种争论点展开研究,挑战技术决定论和对于视觉传播前景过于乐观的观点,强调媒介技术应用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后者则以跨学科的方式分析研究现代社会、文化与媒介,将对于传媒理论的强化研究和相关学科的相关研究相结合。该系的“媒介与传播专业研究型硕士点”(MRes in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媒介与传播专业哲学硕士/博士学位点(可硕博连读)的学生,则涉及广泛的媒介和传播领域,并从中选择课题,深入进行专项研究。

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的(大众)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教学,“重点在于将‘文化学研究’同‘媒介研究’结合起来”,核心在于“以传播学作为起点去理解社会的权力关系、社会关系和文化形式(cul-tural patterns)”。③而这也正是英国同美国在(大众)传播学教学与研究中的主要区别所在。科伦教授评论说,“美国的(大众)传播学研究倾向于从效果方面考察传播,将之视为社会中相互分离的、个别的影响之源。而在英国,(大众)传播学研究则倾向于将传媒视为社会的结构和文化的反映,从媒介在揭示社会本质方面考察媒介。”④在科伦教授看来,美国的传媒研究倾向于聚焦新闻传播学研究,而英国的传媒研究是同通俗文化/大众文化研究结合在一起的。这两个国家的媒介研究,在聚焦点和框架方面是不同的。这种区别,当然也在该领域的教育中反映出来:美国在传播学研究中主要使用实证方法,教学中强调实证的方法训练;而英国较为重视思辨式的研究方法,更重视理性分析训练。但是,他认为美、英的新闻与传播教育与研究各有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应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⑤使之优势互补。

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要求“本科生必须学习理论型和实践型两种类型的课程,大约各占50%的比例”,而在硕士生层面则“有所侧重”(但也并非可以全然不学理论)。⑥该校的新闻学本科教育的实践型课程,也重视新闻采访和报道的核心技巧的学习,然后,再进入按媒介种类(印刷、广电和互联网)划分的选修课程的学习。其公共关系学专业本科,内容既覆盖公共关系实践的各个方面,又包含对于公关行业的理性评判分析,考察公关行业在现代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及其同媒介的关系。该学院的研究生教育,依然关注理论与实践、媒介分析与媒介实务相结合,但突出主攻方向。例如,新闻学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是学习专业新闻实践和研究分析英国及欧洲的受众、媒介机构、历史与文化,但重在深入印刷媒介或广电媒介的专门领域学习。又如,公共传播与公共关系学专业方向尤其强调为学生进入公共传播和公共关系行业作准备,帮助学生拓宽、提高和更新这些领域的实践技巧。

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的媒介、文化与社会专业,因其学校性质及该校在媒介、文化与社会研究中的传统,定位成“并非培养新闻工作者,而是培养学生从理论上分析媒体”。⑦其本科生教育的3个学位点,不论是单项式的(single honour)还是合作式/组合式的(joint hon-ours)(有些类似于我国的单学位、双学位之分),第一年的核心课程大致相同,均包括媒介、文化与社会概论,文化分析,文化研究的技巧和方法;在第二学年,文化学理论也是必修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立,显然是为了给学生对传媒、文化与社会进行思辨式的、批判性分析奠定基础。而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各学位点的课程设置则有各自的侧重。

教育形式各有特色

我们发现,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与传播学区别明显,新闻学教育(或广义的操作性传媒教育)领域的硕士点,虽然不忘提供宽广的理论框架,但更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大众)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我们的研究发现,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的媒介、文化与社会专业研究生教育,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特点。该校社会学系的媒介、文化与社会领域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方向设置,就分为这3大类(英文表述分别为“Re-search Degrees”,“Taught Programmes”和“Research and Taught Programmes”)。在这3大类中,研究型课程对研究水平的要求最高,其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词,强调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教学型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最高,其硕士学位点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而属于研究与教学型(“Rese arch and Taught Programme”)的哲学硕士点(B型)则要求研究生修满3门课,并撰写2万词的学位论文。

就各校的特色而言,我们的调研发现,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很注意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是如此,约50%的研究生是来自国外。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带来的文化交融、文化争议等,一方面增加了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新闻与传播学领域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另一方面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对一些重要概念有不同理解,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在该院进行访问时,斯帕克斯教授特别谈到,来自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学生倾向于认为自己国家的传媒体制是自然的、正常的,该系在教学中试图让学生认识到各国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但这不等于其他国家的传媒体制就是不自然的、不正常的。

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的特点,是重视跨学科教育与研究,该系开设的“人类学与媒介”、“媒介与社会学”和“媒介与现代文学”专业都具有跨学科性质。鉴于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鉴于传媒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媒介、文化与社会专业更重视与其他院系的合作以及本系学术群体间的合作。该系开设的学士学位点,既有单项式的(single honour),又有合作式/组合式的(joint honours)(类似于我国的单学位和双学位),后者牵涉到该系和其他院系的合作,包括语言(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等)、历史学、戏剧学等专业。此外,该系的课程教学的讲座部分,采取主题式,由一个教师群体各人讲自己最擅长的课题。

学生评估多种模式

英国高校新闻与传播教学机构对学生的评估,既是规范的、严格按照程序的,又按照不同的教学阶段、学位点类型等而有所不同。这有利于在保证公平的同时,保护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适应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发展特点。

以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为例。其媒介与传播专业方向对学生的评估是持续式的,在本科第一、二年,依据的是考试和学期论文。而在本科第三年,学生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撰写学位论文,在这一情况下,评估依据的是学期论文加上学位论文;另一种选择是多修两门课而不撰写学位论文,在这一情况下,评估依据的是学期论文(包括多选的两门课程的学期论文)。另外,对于“代表作选辑”(portfolio)的要求则是本科三年一以贯之的,只是每年对作品体裁的要求不同。印刷媒介专业方向的学生,第一年要求有3篇报纸文章,第二年要求有报纸文章和以杂志文章为形式的小组项目成果,第三年要求有新闻特写加上网页制作。

该系新闻学或广义的操作性传媒教学领域的硕士研究生评估,依据的是课程考试或论文、法律考试、代表作选辑以及约7000词的论文。而传播学领域硕士研究生的评估则有所差异,主要依据6门必修课程的学期论文(约5000词左右)或课程的期末考试,加上1~1.2万字的硕士学位论文。

该系对本科生和硕士生一般无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但有严格的程序对学生论文进行评估。在新闻学领域,学生论文先由教师批改、评分,然后再由学院中的其他教师批改、评分,第三道,由校外专家评审(所有研究生的论文都需经过校外专家审阅、评分,但本科生的论文只抽取一部分请校外专家审阅、评分)。该系传播学领域对学生论文的评估,也采取类似的程序,但操作上与前者有所不同。第一道,由教师批改、评分,第二道,抽取样本,由学院的其他教师批改、评分。如果对某篇论文两次评估的结果差异较大,则进入第三道程序:找其他教师批改、评阅,并进行仲裁,然后再请校外专家进行评估。⑧论文答辩只是在一些可上可下的情况下才举行。⑨

对我们的启示

英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上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少启示。比如,其在本科阶段强调培养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研究生阶段突出深入主攻方向的做法,同我国强调理论教学,并且学位层次越高,对理论的强调程度也越高的做法是不同的。英国的做法,体现了术业有专攻的培养思路,新闻学教育/操作性传媒教育旨在培养应用性、操作性人才,即便是研究生层面也是突出其新闻实践的深广度;而以培养分析、评判传媒实践的人才为己任的传播学教育,研究生突出的则是理论知识的强化和拓展以及专项研究。从目前我国研究生报考允许跨专业、跨学科的实际情况来看,学位层次越高、对理论的强调程度也越高的做法,对于那些本科非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来说,会因缺乏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和核心专业技巧的积累而难以真正理解深层理论的问题。英国的做法,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选择。此外,对如何体现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英国的实践也是一种启迪。

英国高校各阶段/层次的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学位点,采取不同的类型、模式的实践,而我们采取的是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我们的研究生学位点,并无明确的研究型、教学型以及研究与教学型之分,甚至对文、理科的差异,也没有充分考虑,主管部门对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外语、政治、体育等,有统一的规定。这种单一模式与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之间,不无矛盾,在实际操作中,也容易陷入形式化的陷阱。实际上,把高校的所有学生培养成理论与实践最佳结合的理想人才是不现实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英国高校针对专业特点或照顾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选择的不同类型、模式,要求不一的做法,更能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也更具操作性。

英国新闻与传播教育机构对学生的评估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这一点,尤其反映在对学位论文的评估上。目前,我国高校对学位论文的评估,不分层次、不分专业,一律要求进行论文答辩。目前中国高校经过多年的扩招,本科生的规模,已经达到极为庞大的地步,其论文答辩工作需要的人力是极大的,答辩老师审阅论文的时间很有限。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毋庸讳言本科生论文答辩流于形式的问题是存在的,甚至硕士生的论文答辩都有此问题。而我们解决此问题的方式,往往是增添新的评审环节如送外校专家匿名评审、全市/省匿名抽查等。这可以起到督促学生、导师、单位重视学位论文的质量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带来答辩结果和外审或抽查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下究竟以何为准、依据什么为准的问题,而这本身也是对论文评估规范化运作的一种挑战。

当然,英国的新闻与传播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威斯敏斯特大学的斯帕克斯介绍,在英国,新闻学一直都在为自己在高校的地位而奋争,人们对实践性的新闻工作为什么要进大学学习还迷惑不解,因为从来没有大学设立开汽车专业。这似乎同我国“新闻无学”说有类似之处。看来,如何解决新闻学的应用性及其理论建设之间的对立统一问题,任重而道远,不仅在我国如此,在英国也是如此。■

(作者系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博导,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注释: ①根据我们在调研中所收集到的伦敦大学Goldsmiths学院、伦敦大学Goldsmiths学院媒介与传播学院和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的有关材料中提供的信息绘制 ②③④⑤⑧根据对伦敦大学Goldsmiths学院媒介与传播系高级讲师Angela Phillips和教授James Curran的访谈记录,2006年6月19日 ⑥根据对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系教授、传播与媒介研究所主任Colin Sparks的访谈记录,2006年6月16日。 ⑦根据对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Jo hnHolm wo od博士的访谈记录,2006年6月20日⑨根据伦敦大学Goldsmiths学院媒介与传播系高级讲师An-gela Phillips2006年7月24日给笔者的电子信件

新闻学本科论文范文第2篇

学科方向设置较细,细化学科方向的课程体系较完善

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个别学科方向设置较细。如本科阶段设有医疗新闻学。医疗新闻学包括编辑(医学);特写写作(医学);适用于卫生专家的排版设计;适用于卫生专家的出版法和伦理;适用于卫生专家的专业写作;新闻的语境;医疗保健工作政治学等课程模块③。再如,硕士研究生阶段设有传播政策。该专业所包括的必修课程模块有传播政策的政治分析(必修)和学位论文专业指导;第一学期的选修课程模块包括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技术和传播政策;传播理论;传播学研究方法;学习技能;第二学期的选修课程模块包括全球化和媒介;政治传播;媒介受众;性别,暴力和政治;政治传播等④。

点评 :学科细化与学科的深入发展息息相关。与欧美国家相比,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传播学教育)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并不算久。因此,中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总的来说存在学科方向设置线条粗疏的问题。当然,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和学界研究的细化,一些细化学科正逐步被列入教学方案。譬如奥运报道、健康传播等。但是,由于这些教学方向完整体系的形成还需假以时日,因此,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这些被细化出来的学科方向往往跟其他早已成型的学科方向难以有明显的界线,难以突出细化学科方向个性化的东西。不过可以期待的是,不管是从横向看还是从纵向来看,中国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应该并且会朝学科细化的方向发展,横向学科细化以媒体类别(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为维度;纵向的学科细化以传播内容所属领域或学科领域(如体育新闻报道、社会新闻报道、经济新闻报道、健康传播、传播政策等)为维度。

体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

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此点可由针对新闻学本科生的课程设置略见一斑。

另外,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以2006年第一学期传播学硕士课程《新闻理论》为例,该学习模块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新闻业与互联网、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

点评: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现今中国的新闻学教育最早借鉴于苏联。由于当时国际、国内特定的政治背景和社会背景,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尤其是90年代之前),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但是, “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⑥。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教育差别较为明显

英国大学本科学制3年,硕士研究生学制1年。本科生入学前无需经过统一考试,而是一般要经历提交申请、面试、录取等程序。一般可以同时申请6所学校。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所提供的本科生教育包括媒介学和医疗新闻学。所提供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包括传播学、传播政策、针对国际学生的新闻学研究、媒介管理,摄影新闻学、公共关系等。

本科生阶段教育理论与实践并重(甚至更重实践)。学生一般每学期要修两门理论课,两门实践课。前者包括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全球化、媒介消费、传播法方面的课程。后者包括印刷、在线和广播新闻、电视制作、广播制作或公共关系等。学生入校后,即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侧重某方面的实践。譬如对电视制作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实践课上学会摄影、编辑视频、制作演播室节目和制作纪录片等所需的技能。本科阶段的理论课在讲授时“多结合案例,与实践紧密相联,并不注重深入系统地介绍理论”⑦。多以教师讲授和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课堂。

硕士研究生阶段主要是深化学生的理论积累和培养其做研究的能力。实践课的重要性下降。理论课多以专题形式组织,表现出一定的深度,如2006年第一学期传播理论这门课涉及大众传播与现代化、发展传播学、意识形态与霸权、传播与文化、法兰克福学派、政治经济学等专题。课堂组织形式除教师讲授和小组讨论外,还包括一对一与导师面谈。在与导师面谈时间内,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老师深入探讨,老师会指导学生论文写作。

点评:国内新闻与传播学教育中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本科阶段教育与硕士研究生阶段教育之间并未泾渭分明。一些在本科阶段学过的内容还会出现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途径也许是更准确地把握不同阶段教育的定位,拉开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距离。譬如将本科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做”,将硕士研究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对做进行思考”。要教好本科生“怎样做”,可能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如硬件设备。硬件设备不仅体现在量上――量不足就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充足的熟能生巧的机会;而且还体现在质上――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用20世纪80年代的设备来训练21世纪的学生只能事倍功半。将本科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做”并不意味着只培养“匠人”,而是说,这是本科生教育的基本使命。将硕士研究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对做进行思考”,亦即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会站在理论的高度上描述现实、解释现实、预测与控制现实。

博士研究生教育程序控制严格

博士研究生学制3年。拿到学位之前,一般要经过以下程序:提交研究计划――面试――注册――身份转换――提交论文――论文答辩。入学前无需经过统一考试,但要提交研究计划。如果学校认为有导师可以指导申请者将来的研究,就会组织面试,以了解其对该研究论题的把握程度及未来的研究潜力。申请者面试通过就会被录取。正式入学后就要在导师指导下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工作。首先要大量阅读与研究论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大学图书馆间资源共享,许多政府或社会网站上的信息完全公开,因此可供学生利用的信息资源特别丰富)。一年级第二学期初要经历注册程序,学生要准备书面材料,老师以面谈形式检查学生此前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二年级末要经历身份转换程序,一般需提交字数约为毕业论文1/3的报告,如果顺利通过专家小组的面试,身份就可由MPHil (Master of Philosophy ) 转为PHD候选人(PHD Candidate),如果未通过,就不能转换身份,只能修改后重新经历身份转换程序。身份转为PHD候选人后,就可正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接着是提交毕业论文及论文答辩⑧。由于目标清晰可见,博士研究生从入学的那一刻起就以理论突破为目的,并且有着明确的研究论题。由于导师与学生间的双向选择机制能确保学生的研究论题尽可能落在导师的研究领域(研究兴趣)范围内,所以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很充分地得到导师的指导意见。通过环环相扣的程序,一步步地完成始定的研究论题,可谓三年磨一剑。

点评:国内博士研究生阶段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所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有些学生所选定的研究论题与导师的研究领域(研究兴趣)出现错位,以致导师在指导学生做研究时不能那么游刃有余。此问题的主要责任并不在导师,而在于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机制并未能完全顺畅地运转。

留给学生主动寻求知识的时间与空间

英国高校教育每一学年包括两个学期,每学期正式上课时间为12周。2006年第一学期始自9月18日。第二学期始自1月15日。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只要求本科学生每一学期选4门课。硕士研究生的课程量要求不一,但也不算很多。以传播学硕士教育为例,要求学生在一年内修完3门核心课程和5门选修课程。公共关系硕士教育要求学生在一年内学完4门必修课和2门选修课。

点评:英国高校教育的工作量是每年24周,比中国少了近1/3。不仅如此,而且由于理论课上小组讨论和与导师面谈会占去相当多的时间,因此用于讲授的时间就更少了(每门理论课每学期约讲授十多个小时,当然也有的课会多些)。“老师只是给学生拉出一个知识框架,学生可以利用大量课余时间自己去探索、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13

必修课数量不多,选修课丰富

必修课程一般为核心课程,其在学生所修的全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每学期1-2门。以传播学硕士教育为例,必修课只有3门。可供选择的选修课则包括13门。

点评: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中,中国不少高校的必修课所占比重较大。不过此点只能作为一个客观差异来看待,并不能说明孰优孰劣。

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灵活

学生修完一门课,老师都会给出评定成绩。很多老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不是期末考试,而是根据学生的论文(多为理论课)、作品(多为实践课)等做出综合评价。譬如对本科阶段新闻学方向的学生来讲,老师会根据论文和设计方案来评定理论课的成绩,根据实际操作,个人和团体设计方案和分析自己工作的日记等评定实践课的成绩,没有期末考试。

点评:老师到底以何种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一种方式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都是有条件的。

学生反馈全面

威斯敏斯特的学生在学期末会拿到一份学生反馈问卷,以调查每一教学模块(model)的教学效果。这份问卷设计得相对较为详细,不仅会涉及授课本身,而且还会涉及到教学设备、教材等。以2006年该校学生拿到的反馈问卷为例,整份问卷共分为9个部分,前6部分为客观题,后3部分为主观题。分别为组织;材料与设备;讲授(lecture);小组讨论和实践/设计;评价;综合评价;你的观点;背景信息;附加问题。每一客观题均包含五六个六级量表。

点评:教学本来就是个双向传播的过程。传播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反馈的情况。由于学生反馈意见的根据是自己接受教育的效果,而教学效果不光会受到课堂教学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教学设备、试验室设备、图书馆资源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将这些内容包括在学生反馈问卷中会更符合实际情况。

注释:

③www.wmin.ac.uk/mad/page-400

④www.wmin.ac.uk/mad/page-269

⑤⑥⑧根据对威斯敏斯特大学博士生郭大为的访谈,2006年11月16日。

新闻学本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闻教育;改革;现实选择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论文(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历史、政治学、科学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中国新闻教育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一方面,高校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系统、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可谓不重视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比如一些高校实施的小实习(学年实习)、大实习(毕业实习)方案,尽管在教学时间上保证了学生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到媒体实习。但是这些实习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能够达到实习的目标和任务?恐怕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心里都没底。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媒体在市场化、企业化过程中,不愿承担高校学生的实习任务,多数高校实施的,各种实习都是依靠教师私人关系联系的,难以从制度上确保实习的规范化;媒体的指导教师也不愿承担指导实习生的义务和责任,如有的实习生在媒体实习过程中发生了人生意外事故,或采写稿件出了问题,而给媒体和记者本人带来了麻烦。更主要的是高校在这些实习过程中,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忙于科研,不屑于指导学生实习,这些实习的任务往往由年轻教师或辅导员担当,实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再如,高校新闻专业的实验室教学、业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满足于课内教学任务的完成,疏于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开放、第二课堂中的实践。这和美国新闻院校“希望教师能够非常努力的工作,花很多时间同学生见面交流,阅读而且一行一行地修改他们的作品。教师是否会专心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才是最重要的”,“新闻学院对教师的要求也很特别,教师每周都要给学生改很多作业,改作业花的时间往往是上课时问的若干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些好的传统也被丢弃,如教师高校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有序流动等等。导致实践教学的边缘化和非中心化的原因很多,既有体制的客观原因,也要人事人力的主观原因。究其根本原因,这与目前国内普遍流行的以学科建设和科研导向的人事评价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教师普遍埋头于科研学术工作,缺乏教学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一所以,无论从何方面看,只要高校现行的唯科研学术是瞻的体制不变革,重视实践教学就永远是侈谈,搭建校园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也只具有形式的意义。

4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急功近利的目标驱动下,各个高校人事选拔制度的门槛普遍提高,非博士者无法进入高校的师资队列中。俨然,高等教育打造的是一支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针对这种现象,新闻教育界早有有识之士对此提出批评:“在我国很多高校中流行的招聘教师必须要有博士学位的‘一刀切’的选拔标准和只以纯学术成果评价教师水平的管理思路,其实并不利于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是因为:学术型教师的辛要精力在“学术文章”上,不愿在教学上面花费时间精力,不愿把很多时间花在一字一句批改学生写作的报道文章上,也不愿把大量时间花在对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指导上;学术型教师没有媒体实践经验,就像没有上过战场的军事教官在指导学员如何打仗一样,这样如何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工作者,从国际新闻学教育发展趋势看,建立一支由“实务型教师”和“学术型教师”组成的融合编队是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的。这种既有学术高度又有专业高度的师资队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学”和“术”等各类知识的需要,能够担当起培养富有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富于崇高职业理想、掌握各种媒体技术能力的新闻工作者的重任。

但是,限于国内高校不具有办学自、院系没有人事权、从媒体到高校的人事流动渠道不畅等各种因素,充实部分优秀的“实务型”媒体人士到高校的师资队伍中来还只能是一种设想。即使这些“实务型教师”被聘请进来,如果相关的教师评价机制不发生改变,这些“实务型教师”也会无法立足、会被早早淘汰出局。

总之,只要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体制性因素不发生根本的变革,新闻教育要想在微观层面上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变革,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和空谈。当然,这些问题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有所改变,但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二、现实选择:以改革毕业论文(设计)为突破口

通过以上对新闻学教育微观层面问题的盘点。我们看到新闻学基本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难以克服的因素,似乎新闻学教育改革进入了死胡同。其实不尽然。从表面上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遇到的宏观和微观上的种种问题,矛盾处处存在,改革的掣肘和障碍重重。但是,新闻教育改革的现实性选择完全掌握在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手里。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现实,承认不足,积极创新,完全可以做新闻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从局部的微观层面改变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硬伤和漏洞。新闻教育改革有不少现实的路径(如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最先改革的应当是作为高校教学实践重要一环的毕业论文(设计)。

1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编辑。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自然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政治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工作量和责任心要远远大于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和责任心。比如,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比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新闻作品)选题容易的多。一般指导教师在阅读一遍学生写的论文后,很快就能发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一般指导教师要反复观看、反复阅读后,才能发现作品的各种细节的失误和表达缺陷。因此,不要简单的认为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比指导毕业论文简单容易。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选好报道题材,提炼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报道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是在象牙塔里完成大学学业的。尽管经历的各种校内外实习和媒体实习,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观察社会的角度还是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工作学习尚未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独立的找到好故事?

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个考验。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各种报道题材的新闻价值,回避报道难度较大的题材。指导教师必须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的采访能力及条件,因地制宜、脚踏实地的选择好报道题材。同时确立新闻视角,发掘新闻主题,提升题材的新闻价值。(2)要对新闻作品采写过程实施动态管理。指导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学生的采写过程,及时发现采写过程中的问题。指导教师从采访方案的确立、采访提纲的准备,到采访的实施和稿件的构思、撰写,都要全程参与,在采写过程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只是被动的等待学生交来作品,则很难发现一个静态作品出现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同时,实施动态管理也是监督、激励学生的一种方式。(3)要有编辑意识、总编眼光。指导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要转变社会角色,要把自己当成是媒体的编辑和总编,从媒体的角度和立场审视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既要从各种技术层面检查修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还要考虑这样的作品媒体是否会刊播?哪一类媒体(甚至是哪一类栏目等)会刊播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传播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等。只有当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闻作、一品)达到媒体刊播的要求和标准,指导教师才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放行。

新闻学本科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新闻教育 改革 现实选择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论文(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历史、政治学、科学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 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中国新闻教育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一方面,高校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系统、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可谓不重视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比如一些高校实施的小实习(学年实习)、大实习(毕业实习)方案,尽管在教学时间上保证了学生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到媒体实习。但是这些实习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能够达到实习的目标和任务?恐怕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心里都没底。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媒体在市场化、企业化过程中,不愿承担高校学生的实习任务,多数高校实施的,各种实习都是依靠教师私人关系联系的,难以从制度上确保实习的规范化;媒体的指导教师也不愿承担指导实习生的义务和责任,如有的实习生在媒体实习过程中发生了人生意外事故,或采写稿件出了问题,而给媒体和记者本人带来了麻烦。更主要的是高校在这些实习过程中,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忙于科研,不屑于指导学生实习,这些实习的任务往往由年轻教师或辅导员担当,实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再如,高校新闻专业的实验室教学、业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满足于课内教学任务的完成,疏于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开放、第二课堂中的实践。这和美国新闻院校“希望教师能够非常努力的工作,花很多时间同学生见面交流,阅读而且一行一行地修改他们的作品。教师是否会专心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才是最重要的”,“新闻学院对教师的要求也很特别,教师每周都要给学生改很多作业,改作业花的时间往往是上课时问的若干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些好的传统也被丢弃,如教师

高校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有序流动等等。导致实践教学的边缘化和非中心化的原因很多,既有体制的客观原因,也要人事人力的主观原因。究其根本原因,这与目前国内普遍流行的以学科建设和科研导向的人事评价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教师普遍埋头于科研学术工作,缺乏教学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一所以,无论从何方面看,只要高校现行的唯科研学术是瞻的体制不变革,重视实践教学就永远是侈谈,搭建校园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也只具有形式的意义。

4 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急功近利的目标驱动下,各个高校人事选拔制度的门槛普遍提高,非博士者无法进入高校的师资队列中。俨然,高等教育打造的是一支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针对这种现象,新闻教育界早有有识之士对此提出批评:“在我国很多高校中流行的招聘教师必须要有博士学位的‘一刀切’的选拔标准和只以纯学术成果评价教师水平的管理思路,其实并不利于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是因为:学术型教师的辛要精力在“学术文章”上,不愿在教学上面花费时间精力,不愿把很多时间花在一字一句批改学生写作的报道文章上,也不愿把大量时间花在对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指导上;学术型教师没有媒体实践经验,就像没有上过战场的军事教官在指导学员如何打仗一样,这样如何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工作者,从国际新闻学教育发展趋势看,建立一支由“实务型教师”和“学术型教师”组成的融合编队是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的。这种既有学术高度又有专业高度的师资队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学”和“术”等各类知识的需要,能够担当起培养富有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富于崇高职业理想、掌握各种媒体技术能力的新闻工作者的重任。

但是,限于国内高校不具有办学自、院系没有人事权、从媒体到高校的人事流动渠道不畅等各种因素,充实部分优秀的“实务型”媒体人士到高校的师资队伍中来还只能是一种设想。即使这些“实务型教师”被聘请进来,如果相关的教师评价机制不发生改变,这些“实务型教师”也会无法立足、会被早早淘汰出局。

总之,只要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体制性因素不发生根本的变革,新闻教育要想在微观层面上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变革,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和空谈。当然,这些问题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有所改变,但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二、现实选择:以改革毕业论文(设计)为突破口

通过以上对新闻学教育微观层面问题的盘点。我们看到新闻学基本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难以克服的因素,似乎新闻学教育改革进入了死胡同。其实不尽然。从表面上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遇到的宏观和微观上的种种问题,矛盾处处存在,改革的掣肘和障碍重重。但是,新闻教育改革的现实性选择完全掌握在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手里。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现实,承认不足,积极创新,完全可以做新闻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从局部的微观层面改变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硬伤和漏洞。新闻教育改革有不少现实的路径(如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最先改革的应当是作为高校教学实践重要一环的毕业论文(设计)。

1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编辑。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自然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

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政治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工作量和责任心要远远大于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和责任心。比如,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比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新闻作品)选题容易的多。一般指导教师在阅读一遍学生写的论文后,很快就能发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一般指导教师要反复观看、反复阅读后,才能发现作品的各种细节的失误和表达缺陷。因此,不要简单的认为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比指导毕业论文简单容易。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选好报道题材,提炼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报道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是在象牙塔里完成大学学业的。尽管经历的各种校内外实习和媒体实习,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观察社会的角度还是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工作学习尚未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独立的找到好故事?

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个考验。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各种报道题材的新闻价值,回避报道难度较大的题材。指导教师必须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的采访能力及条件,因地制宜、脚踏实地的选择好报道题材。同时确立新闻视角,发掘新闻主题,提升题材的新闻价值。(2)要对新闻作品采写过程实施动态管理。指导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学生的采写过程,及时发现采写过程中的问题。指导教师从采访方案的确立、采访提纲的准备,到采访的实施和稿件的构思、撰写,都要全程参与,在采写过程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只是被动的等待学生交来作品,则很难发现一个静态作品出现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同时,实施动态管理也是监督、激励学生的一种方式。(3)要有编辑意识、总编眼光。指导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要转变社会角色,要把自己当成是媒体的编辑和总编,从媒体的角度和立场审视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既要从各种技术层面检查修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还要考虑这样的作品媒体是否会刊播?哪一类媒体(甚至是哪一类栏目等)会刊播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传播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等。只有当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闻作、一品)达到媒体刊播的要求和标准,指导教师才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放行。

新闻学本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闻教育;改革;“向我开炮”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176-02

中国的新闻教育需要改革早已形成共识,相关著述也已是“琳琅满目”,与改革相关的讨论、会议更是“遍地鸡毛”,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新闻教育改革似乎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哪一所新闻院系真正杀出一条血路,形成一系列改革方案或某种改革模式的,大家都在观望、等待。地方院校在等211院校改革,而211院校又似乎在让人大、复旦、中传这样的名校先行,而教育管理部门则“雷打不动”,至今未有改革的意思。这就形成这样一种有意思的局面:人人都在谈新闻教育“走向何处”,但人人都在原地踏步。因此在我看来新闻教育改革不仅要谈,要集思广益,而且还要有“向我开炮”、“敢为人先”的勇气,否则,新闻教育仍将是死水一潭。

一、新闻教育的格局

如从1918年的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之时算起,中国的新闻教育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年中,新闻教育有进步也有倒退,而新闻教育真正的发展,则要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时。在这短短的34年间,新闻教育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问题也颇为严重。何梓华教授就认为我国的新闻教育优点有7,缺点有3。所谓的缺点,更多的是由2000年以来新闻教育发展速度过快所带来的。

“2000―2004年,全国新闻类专业5年共增加335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67个;2006年,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供的数据,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661个,也就是说,最近两年,新增加了202个专业点;在校学生人数超过15万。2006年后的情况更邪火:据我们了解到的最新数据,我国目前(2008年)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877个,最近两年新增216个,平均每年增加108个。”[1]所增加的专业点主要集中分布在各省省属地方院校,以安徽省为例,2003年全省仅有2所新闻学院校,而到了2009年则猛增到19家,这即意味着平均每年增加3家,这还不算做广告学。与全国数据两项对照,再清楚不过,新闻学专业主要的“生力军”是地方。

究其原因,无外乎是以下四个方面。其一,进入新世纪,各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张,高校间生源争夺战加剧。处在竞争底端的地方院校生存压力不断加大,为了能够维持发展,抢夺生源,它们只能从数量上取胜,扩大办学规模,寻找新的专业生长点;其二,很多地方院校为了甩掉学院的帽子,建设成为所谓的综合性大学,举办新专业也是不二之选;其三,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完全履行审批、监管职责,致使原本是“布控”专业,变成了泛滥专业;其四,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老百姓对新闻记者一直有所期待,新闻记者在老百姓眼中一直有光环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地方院校的生源。由此新闻学专业为很多院校所追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也是近几年新闻专业爆发式增长的根本原因所在。

至此,全国的新闻教育格局也已经基本形成。我国的新闻教育类院校可以被分为四类,一类是有博士学位授予点的重点院校和机构,如复旦、人大、中传、武大、浙大等;二类是只有硕士学位授予点而无博士学位授予点的院校、机构,如安徽大学、南京大学、广西大学、西北大学等;三类是那些分散在各省市的省属地市级院校,如南京晓庄师范学院、阜阳师范学院、宿州学院、周口师范学院等;四类则是一些民办院校、职业院校。

在这四类院校中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一类、二类院校问题较少也较为集中,而三类、四类院系若与传统新闻类的名校、名系甚或是办学时间稍长的一些院校相比,无论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办学规模、学生综合素养、就业率等都存在着较多、较大的问题。有些院校在开办了几年的新闻学专业之后,现在甚至是连办学条件都不具备了,如安徽的某学院新闻学,虽已采取隔年招生,但目前只有一名专业教师在苦苦支撑,他一人承担了几乎所有的新闻专业课程,这不单是对学生的严重不负责任,而且是对新闻学专业的“亵渎”。因此在改革中应区别对待,不应不加区别,所有院校等同视之。这也是很多学者在提出相应的改革之策时所忽视的,致使新闻教育改革未能获得广泛支持。

二、新闻教育改革要敢于“向我开炮”

新闻教育的症结已找到,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即是新闻教育改革向何处去。目前看来这也已不是问题,因为当我们在中国期刊网上输入关键字词“新闻”、“改革”时,映入眼帘的相关论文达700篇之多,这也即意味着,新闻教育改革已经被讨论得很是全面了。很多学者都提出新闻教育必须要改革。“毫无疑义,对我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施以大刀阔斧的得力改革已如箭在弦。”[2]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建议仅是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说白了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触及新闻教育改革的骨髓,也未完全刺痛新闻教育管理者。因为,目前看来并没有新闻院系实施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改革,细究起来,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并未有改革之意识。虽然教育部曾下发《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该通知中教育部表示,如果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将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3]。但这种做法与“扬汤止沸”无二,因为地方高校可以有很多种变通方式,如停招、缓招,弄虚作假提高就业率等,改革之日仍然遥遥无期。其二,新闻教育单位没有改革之动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部分院校的首次就业率不高,甚至是有些名校的新闻学对口就业率也非常低,但是这并不能让这些院校即刻实施改革,惯性使然,他们也没有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既然如此,那么保持“稳定”就是最好的;其三,以上所提改革之方法并未形成体系。关于新闻教育改革可以说是方法千万种,只是一种“大呼隆”似的方法,只是面上的,而没有针对性的方法,因为各个院校所要改革的程度、范围、方向各不相同,没有固定模式可循;其四,改革本身的复杂性和阵痛性阻碍改革。既然是改革,自然要触及利益,目前高校愿意保持稳定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源自此。改革时教师是否要淘汰、转岗?所教授课程要被调整?指导学生会否变化?科研压力会否加大?教学压力是否会增加?所有这些在改革中都有可能触及,这也是一线教师和院系领导不愿改革的根本所在。

但不管如何,新闻教育是不改不行。既然新闻教育改革已迫在眉睫,既然等、靠已经不现实,既然存在问题最多的是地方类院校,既然改革有阵痛性,那么现在新闻教育改革最需要也是最紧迫的就是要敢于迈出第一步,有“向我开炮”的勇气。

首先,要敢于向旧培养方案“开炮”。“新闻教育的危机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整体办学规模扩张过快,致使新闻传播类毕业生供过于求。二是由于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缺失,使学校教育与传媒业需求产生错位,新闻院系毕业生不能满足传媒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4]整体办学规模非各院系所能掌控,但是人才培养却是可以改变的。有些院校的培养方案就是简单地模仿抄袭名校的,而有些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过于老旧,不能够紧贴新闻业发展的脉络,依然沉浸在自我营造的“理论+业务”、“基础+核心”的教育模块中不能自拔。虽然像复旦、清华、中传等这样的名校在不断更新培养方案,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如复旦的新闻学专业培养方案,虽然重视通识教育,加大了实务课程的分量,让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但如果研究学生的心态便不难发现,很多学生愿意选择课程任务较轻的,而避开课程较重,或者是避开某个老师开的课程,而选择其他他喜欢的教师的课。因此,这样的选修对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要敢于向毕业论文形式“开炮”。笔者认为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相应地就必须要改革毕业论文形式,毕业论文应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合。毕竟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后一个环节。”[5]但是现在的毕业论文却成为检验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指标,不说学生是否具备科研能力与水平,单说这种形式,目前也已经失去它的功用,复制、粘贴,修修改改、缝缝补补一篇毕业论文就完成了。这就要求我们认识清楚,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人?“无论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应该是新闻工作者。”[5]因此,毕业论文可以变成有分量的调查报道、摄制新闻短片、策划电视节目、出版报纸、杂志,甚至是在实习中有稿件在省级及以上级别获奖等,都可以冲抵毕业论文。而且要制定相应的评判标准,其标准应更为规范和严格。这样做有利于督促学生的日常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为将来的就业增加砝码。

最后,要敢于向教师教学水平和方法“开炮”。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和知识的获得,因此要敢于打破原有的固定的教学模式,采取多元教学方法和手段,新闻学教育要尤其如此。现在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高中在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改变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但是我们的大学却在不断地“填鸭”。新闻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中完全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走出书本、走出教师课件、走出课堂。

学生不仅要走出去,教师更应走出去。有学者已经指出“新闻传播院系应该以培养富有批判精神的报道者为目标之一。同时,报道者的基本技能,是传媒职业赖以与其他职业区别开来的本质特征,也是新闻传播院系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6]随之而来的另外一个尴尬的现象却是我们新闻学专业教师有媒体从业经历的却少之又少。因此,无论是理论教师还是业务教师都更应该到媒体“实习”,接触媒体,观察媒体,认识媒体,这样在教学中才不会悬空,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新闻教育改革有了“向我开炮”的勇气并不意味着改革的成功,这只是向改革迈出的第一步,改革才刚刚开始,而事实上,往往是第一步才是最难最关键的,所谓万事开头难。笔者相信中国的新闻教育必定能够在“浴火后重生”。

参考文献:

[1]吴廷俊.问题与成绩同行:1978――2008中国新闻教育发展研究[J].新闻大学,2009,(2):35.

[2]欧阳明.对我国内地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现代传播,2010,(9):119.

[3]中国教育在线.争议:低就业率专业是否应被取消[EQ/OL]

http:///zt/201111/2012zyjy/.

[4]田秋生.通识教育打造媒体精英――复旦、清华新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01):89.

[5]谢雪.毕业论文改革:高校新闻本科教育改革的切入点――以四川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06):111.

新闻学本科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测度指标;模块化;主成分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2-0117-04

一 现状梳理

最近几年,地方本科院校新办新闻学专业迅速膨胀,以安徽省为例,从2005年起,黄山学院、合肥学院、宿州学院等11家地方本科院校都相继开设了新闻学专业。为了突出新专业的技术性和应用型特征,这些院校新办的新闻学专业大多选择了网络新闻、广播电视等作为专业发展方向,同质化现象严重,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以下几个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传统院系及专业的转型。以上述地方本科院校为例,新办新闻学专业大都隶属于中文系,由于专业拓展、招生及就业等方面的考虑,中文系的传统专业进行全面转型并进行了一些重大拓展,重大举措就是上马了新闻学等一批应用性突出的新专业;同时,许多院校的中文系也改名为文化与传媒系、文学与传播系等,以示转型。

其次,由于申办院校自身的在专业开设上软、硬件上的提升所致,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到2008年6月底,在我国高等学校设立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点达到了创纪录的877个,其中新闻学267个。在全国有267个新闻学点的高校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大多数都是近六、七年时间内申办成功的。

第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最近几年在吸纳人才上普遍的高要求:211高校甚至985院校,有的甚至需要硕士研究生学历。这对新办新闻专业地方院校的本科学生就业形成巨大冲击;另一方面,近几年,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却异军突起,对技术型、应用型、乃至全能型的新媒体人才需求与日俱增。据专家估计,2010年新媒体产业链人才需求超过200万,并势必以每年高达82%的幅度递增。新媒体产业链蕴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新的岗位,其中网络、动漫等专业的新媒体人才和技术人才需求量较大。媒介的融合趋势使得复合型或全能型人才脱颖而出,因此,大多数新办新闻学专业发展方向都选择网络新闻、广播电视等方向;

最后,招生便利性及就业优势。新办新闻学专业,由于和社会人才需求上的紧密相连,受到学生和社会的双重欢迎,所以各校目前的新闻学专业生源都比较好。

然而,各校的新办新闻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上却遇到了两大共同难题: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新办专业,因其独特专业性质及新兴的专业发展方向,各校非常重视其实验教学,实验学时设置也是较高,平均都超过了30%以上,却遇到两大难题。

一方面是软件问题,即师资力量的薄弱,尤其是具有新闻从业背景、懂技术、能进行实验教学的复合型教师尤其缺乏;3-5个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师支撑一个新专业的发展已成为许多地方本科院校严酷的现实;

另一方面是硬件问题,即实验设备的严重匮乏,学生人均使用试验器材数、试验室占地过低、设备老套等诸多问题。以合肥学院中文系新闻传播多功能实验室为例,目前总投资达100余万元,基本建成了新闻摄影摄像实验室、报纸与电视编辑实验室和模拟演播厅,也只能保证每届50位学生的实验需求。

二 创新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 课程设置创新:模块化设置

面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人才需求特征,专家认为现行老化的课程体系难以应对融合新闻的挑战,因此必须进行组织再造、重新定位、观念革新、队伍涅、课程重构。模块化教学是德国应用型科技大学教改经验结晶,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和其有着许多相同的定位,比如地方性、应用型。

课程设置模块化是模块化教学的依据和体现,结合德国应用型科技大学模块化教学课程设置经验及新办新闻学专业实际,拟定下述九大模块组,并设置对应的课程群组和能力培养目标组,目的是实现模块组下辖的课程组培养出对应的学生技能(能力组),具体设置及其关系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模块设置和能力培养目标成正比,其函数关系为Y=KX。

2 实践教学过程实施创新

(1)实用性与案例鲜活的多体系教材选用

黄旦等在总结1956年复旦新闻系教材建设的意义时指出与其说为编几本教材,不如说是放眼世界,兼收并包,总结经验,从教材入手,以创建、推进新中国的新闻教育。因此,教材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长期以来,新闻学教材建设相对于高速发展的新闻事业及传媒产业明显滞后,现实大量鲜活案例没有及时融入到教材中去。因此,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教材不应盲从权威,而应实现教材选取的开放,注重实用性与案例鲜活的多体系教材。

(2)“应用型”课堂教学

“应用型”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在新办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培养学生应用技能为目标,因此,这是一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应用为上”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甚至是合作完成项目式,通过此种实验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3)“全媒体型”专业技能实训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传媒业的发展将越来越依靠技术规律、行业规律、市场规律和资本规律等内生力量。这同时,也将推动媒体用人标准的“技术化”、“市场化”、“专业化”及“复合型”。在此背景下,新办新闻学专业应围绕全媒体时代所需,培养学生的采、写、编、评、摄、录、播、传等综合能力,强化学生审美、采写、设计、摄录播传、经营管理、策划创意及调查分析等专业技能实训,使其成为能适应全媒体所需的新型人才。

(4)开放课程考核

以合肥学院采用“N+2”课程考核模式为例,其目的增加课程应用性含量,提高课程实验学时所占的比重,并进而细化出课程论文、读书报告、实验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所占的比重。例如,《新闻采访学》的“N+2”考核设计:

N,即平时成绩(50%),主要包括:期中考试(10%)+实验成绩(20%)+课程论文(10%)+出勤、提问、讨论等(10%):2包括:期末考试(40%)+课堂笔记(10%)

这一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平时积累,有效地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由于这种模式执行过程中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因此,该校便将N+2模式的N中的课程论文以及课程实验完成的次数、质量等计入教师的工作量,设立专门部门进行统计和监管,既调动了教师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又保障了工作的有序和规范。

3 多类型、多层次实习体系建设

(1)建立多类型媒体实践教学基地

正如前述,实践硬件设施不足是地方本科院校新办新闻学专业的共性问题,最近几年许多地方本科院校摸索出来的

一个有效解决途径就是建立校外媒体实习基地,和地方媒体合作办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部分解决了院校自身软、硬件的短板;另一方面,媒体通过此途径也选拔和培养了其后备人才,实现了学校与媒体合作办学的共赢。同时,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应覆盖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广告等多类型媒体,并有配有专门人员进行相互规范化的管理。

(2)多层次专业实习设置

各大高校对新闻学专业实习都是非常重视,且模式多样,以“暨大准记者南方训练营”为例,其模式是从二年级本科生与一年级研究生中挑选进行专门的新闻实践训练。从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系列讲座;第二阶段是暑期实习。

因此,学校在实习时间安排应注重认识上的层次性,“初期实习”――“认知实习”――“毕业实习”三个阶段,分期分批进行专业实习。大一为“初期实习”,主要在校园媒体锻炼,充分利用校报、广播站、模拟电视台等校内媒体资源,了解新闻的基本流程;“认知实习”由第4学期后的暑期构成。学生进入正式媒体,锻炼独立采、写、编、评、播等业务能力,真实体验媒体,加深专业认知;大四设置为期半年的毕业专业实习,通过最后的综合强化训练,实现实习与就业的挂钩。

4 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实践教学必须有高素质教师才能得以保证实施。实践教学队伍方面,许多地方本科学校按照学院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构建自我“双师型”师资队伍。

首先,聘请传媒资深人士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导师,定期为学生做学术报告。由于这些业界人士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素材及经验感受,在课堂上可以新闻现场情景再现,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新闻感觉,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的新闻敏感;

其次,在学生的专业实习中,实行校内教师和媒体记者的双重指导。实习期间,校内教师负责学生的理论指导,校外媒体记者则最主要负责学生的新闻采写实训;

最后,选派新闻专业的青年教师轮流到合作媒体挂职锻炼或者技术部门进行系统的技术学习,以提升教师自身新闻业务能力和技术素养。

三 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 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评价指标体系

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测度指标是对实践教学资源、潜力和结果的综合定量衡量,由于各个院校之间差异较大,因而相关测度指标的设立成为业界的难点。

下述指标体系是在结合了前述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并结合实践教学整体流程进行提炼,重点关注了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过程、实习体系、师资队伍等四大块。

在指标选取过程中,本研究注意整个指标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又关注到单个指标的独立性、动态性和代表性,力求能真实、全面、客观地衡量和评价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本研究最终形成了一个包含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体系,详见表2。

2  评价方法

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用借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进行因子分析法比较研究,其方法原理如下:

首先,对原始数据标准化(无量纲化)处理。这是因为各指标量纲不同,在对这些指标综合集成前,首先对指标进行标准化(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公式为:

其中,X1为标准化后的数值;X1为原始数据;X为原始数据均值;б为标准差。

其次,确定因子变量。一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根据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确定主因子的个数。

第三,进行因子旋转,使每个变量尽可能少的因子上有比较高的载荷。一个因子变量就能成为某几个变量的典型代表,因子的实际含义就更容易解释。一般采用方差最大法进行因子旋转。

第四,计算因子值。将因子变量表示为观测变量的线性组合,据此计算因子值。有了因子值,后期的分析研究就可以不再针对原有变量,而以各因子值作为研究的基础,从而简化为对各因子变量的研究,起到降维的目的。

第五,计算各项指标的综合得分。以因子变量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新办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综合得分。

使用因子分析法,通过因子得分,既可以进行地方本科院校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总体实力的比较,又可以在通过二、三级指标体系的得分发现实践教学体系中一些和问题和规律,从而有助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四 结语

新闻学专业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一个新办专业,其软硬件的问题一定时期内仍较难克服。一方面,我们尝试着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另一方面,又在这一体系之上建立一套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实现二者相互配套和校正,并最终推动地方本科院校的新办新闻学专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南长森.简论当前新闻传播学科教育的矛盾关系[J].现代传播,2010,(1):133

[2]王斌.2010年新媒体产业发展十大趋势[EB/OL]

[3]朱清河.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传播教育―全球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综述[J]当代传播,2009,(6):102

[4]徐理勤,赵东福,顾建民.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看学生能力的培养[J]高教探索,2008,(3):70-72

[5]黄旦,肖晶.走自己的路:新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先声”――1956年的复旦大学新闻系[J].新闻大学,2009,(3):16

[6]童兵,黄奇萃.中国新闻教育创新的压力和动力[J].中国记者,2010,(91:25-27

[7]董天策.专业训练营:新闻实践教学的一种新模式[J]中国国记者,2009,(3):43

新闻学本科论文范文第7篇

让新闻学的研究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上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学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新闻研究机构纷纷建立,仅公开出版发行的新闻学术期刊就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几家发展到今天的100多家,还有数百家内部发行的新闻学术期刊,每年出版发行的国内外新闻学著作也有好几百种。但是,一些院校和新闻研究机构的人员由于缺乏新闻实践经验,所发表的新闻学术论文和新闻学术著作,要么“前瞻性”太强,不符合中国新闻界的实际;要么堆砌新概念新词语,让人听起来玄玄乎乎却不知所云;要么是胡编乱造不着边际,或者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朱金平的新闻学术研究,既建立在新闻学术前沿阵地上,又紧贴中国新闻界的实际,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而进行的研究。

2004年是中国新闻界“抓典型年”,他撰写的《新闻典型论》在2003年底出版了,次年7月被再版。这本书梳理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宣传过的所有重大典型及其特点,总结了典型宣传的基本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受到有关领导的表扬。

这些年我国突发事件频繁,常常形成舆论的焦点。怎样搞好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既体现了各级党委机关与政府各部门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也反映了各媒体事件性报道的整体水平。通过对中外突发事件报道规律的深入研究,朱金平在2004年12月推出了《论突发事件报道》一书,对各种突发事件报道的重点、采写的方法及遵循的原则等作了深入的阐述,成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突发事件报道的新闻学专著,并为一些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考试提供了一个题库。

2003年3月20日爆发的伊拉克战争,让世人前所未有地深刻感受到舆论战在现代战争中非常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为此中央提出要加强舆论战、心理战与法律战的研究。朱金平最早在《军事记者》上发表了《论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的舆论霸权》的学术论文,并在全国所有杂志中最先开设了“三战”专栏,后来定位成“舆论战”专栏,先后刊发相关论文200多篇,成为我国舆论战研究的重要阵地。2005年,他撰写出版了《舆论战》一书,对舆论战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并从战前、战中、战后和平时4个层面上为我国舆论战的深入研究设立了框架结构,成为一些军事院校与传媒学科的重要辅助教材。总政一位领导看到这本书后给他打电话,称赞他为我国舆论战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2006年他出版的《新闻记者论》,由于紧贴中国新闻界与新闻人的实际,被一些新闻院校指定为学生必读教材。而他将编辑工作与编辑人员融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的学术成果《新闻编辑论》出版后,受到读者广泛欢迎,由报社新闻研究所、长征出版社和人民武警报社联合举办了研讨会,《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新闻报》等都作了报道。

在新闻学术研究的课题上,朱金平总是善于选择那些新闻人关注的新话题。他说,采写新闻需要抓问题,搞新闻研究同样需要抓问题,只是“问题”不同而已。所以,他的学术论文和新闻工作评论,尤其注重实用性。在相对和平时期,有些人对军事新闻不再感兴趣,于是他在《中国记者》杂志上发表了《让军事新闻走进寻常百姓家》;当20世纪90年代初深度报道普遍受到媒体重视时,他发表了《军事深度报道写作探析》与《分析性新闻之分析》的论文。针对有些媒体片面强调“专家办报”理念,忽视读者自然来稿来信的问题,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经验,在《新闻战线》上发表了论文《读者来信,新闻的矿床》。为什么现在的报纸越来越厚而读者越来越少?许多人将其归咎于网络的冲击,而他则认为时下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报纸上的许多稿件质量太差,缺乏新闻性,所以他发表了《伪新闻――报纸的第一公害》和《新媒体时代报纸生存和发展策略》的论文。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引发了人们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思考,他就在《军事记者》杂志当年第11期发表了《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报道探索》的论文,受到军内外新闻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许多媒体人将假新闻与失实报道混为一谈,他在新闻界首次提出将这二者区别开来,发表了《假新闻≠失实报道》的论文,认为二者虽然都是新闻的大敌,但表现形式不同、危害程度不同,因而纠正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对有关部门处理一些虚假报道提供了理论依据。面对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他在2010年第8期的《军事记者》发表了《怎样成为一个全媒体型的新闻人》。2011年他发表的《传媒公信力与受众忠诚度》及《微博时代的典型宣传策略浅谈》等论文,紧贴中国新闻界的实际,受到广泛好评。

近10年来,他发表的论文有20多篇被收入《中国新闻年鉴》与《中国出版年鉴》等各种文集,还有多篇被其他媒体转载。他编发的论文,有10多篇分别获得中国新闻奖和中国人民新闻奖等奖项。

将新闻研究的根基扎在新闻实践的土壤里

为什么我们一些新闻学术期刊发表的许多论文无人问津?为什么一些出版社出版的许多新闻类书籍备受读者冷落?关键是那些理论研究者的高论,与新闻实践相脱离。有些论文与论著的作者没有或严重缺乏新闻从业经历,理论研究空对空,没有什么实际用处。而朱金平的新闻研究成果,完全建立在新闻实践的基础之上,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都较强。

这首先得益于他本人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朱金平出生在江苏南通市,家乡的教育、文化与新闻事业一直比较发达。1974年正在上高中二年级的他,就在市广播电台发表了第一篇新闻稿件《这个照顾不能要》。那年,他才16岁。高中一毕业,他就被推荐参加了市里组织的为期一个月的新闻学习班,由此进一步激发了他新闻写作的热情。1978年他作为特种兵入伍到海军后,在基层部队当了4年业余通讯员,在报纸发表了许多稿件,因此被破格提干。1984年10月,他就被正式调到人民海军报社记者处当记者。1985年10月25日,山西晋城朝阳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22名矿工生死不明,海军北海舰队防救船大队的潜水员奉命前去营救。他得知情况后,迅速前往事发地点采访,采到了15名矿工被困井下11天获救的独家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全国主要媒体都先后刊发了他采写的消息与通讯,国外16家通讯社转发了他采写的稿件,美联社记者追踪他到人民海军报社采访他。他在现场组织拍摄的相关新闻照片,获当年全国摄影界金像奖。后来,他又参与我国第一支海上联合编队首赴太平洋合成训练的采访,采写的消息、通讯和拍摄的图片被多家媒体刊用。

在人民海军报社担任编辑期间,他就先后担任政治工作、军事工作、后勤工作与文化工作等多个部门的编辑。他担任责编的《水兵与法》、《导航鸟》和《大视野》专版,都深受部队官兵喜爱。1995年他调到报社任《读者之友》专版组组长。他在这个专版上编发的稿件,有50多篇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摘播。他编发的1篇稿件获五四新闻奖一等奖,采写的稿件1篇获五四新闻奖二等奖,1篇获全国省以上党报舆论监督好新闻二等奖。《读者之友》版当时被认为是军报最受欢迎的专版,每个月收到的表扬信就有几百封。1996年初,他从一张通讯员自发寄来的照片说明词中,发现了某部班长彭光荣爱兵带兵的事迹,经过深入采访,挖掘报道出一个全军重大典型,受到上至军委领导、下至普通士兵的热情赞扬,仅表扬信就收到7000多封,为此,授予彭光荣“模范班长”荣誉称号,将其破格提干。1998年长江一线发生特大洪灾,他主动请缨到抗洪一线采访,采写的长篇通讯《独生子女兵抗洪风采录》与《抗洪烈士遗属的高风亮节》受到广泛好评。从事新闻工作以来,他先后发表了2300多篇(幅)消息、通讯、评论及图片。丰富的新闻报道实践经验,为他从事新闻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思考的依据。

2002年初,组织上调他到《军事记者》杂志担任主编。虽然从事新闻业务研究,但他始终没有离开新闻报道的实践岗位,这是他的新闻研究区别于其他一些新闻研究者和新闻学者最重要的方面。无论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还是北京奥运会,无论是2009年的国庆大阅兵还是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他都通过各种方式参加文字与图片报道。2008年的年初,他还冒着严寒来到我国最北部的黑龙江省漠河某边防连采访,并在凌晨零下46℃的低温下与执勤战士一道站岗。回报社后,他共发表各类稿件23篇,其中多篇被评为军报当日好稿和全年优质稿件。2009年盛夏,他随报社领导参与了“东北边防记行”系列采访报道。这些新闻实践活动,不断给他的新闻研究提供新鲜素材、注入新的活力。

在他主编的《军事记者》月刊上,每一期都会根据当时新闻界有关情况,精心策划一期“专题研究”,注重实用性与指导性,受到新闻采编人员重视。为此,他先后在全国新闻期刊主编年会和全军社科期刊主编培训班上介绍了经验。实际上,他把刊物每期策划和组织的稿件,都当做学习的过程,并以此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他利用《军事记者》杂志这个平台,借助军报的力量,每年组织一次“军事新闻论坛”,将全军各新闻媒体的老总们集合在一起,每次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在为杂志获取高质量论文的同时,也启发了读者思维,开阔了读者眼界。

这些年来,他还先后担任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及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的硕士与博士论文的评阅或答辩工作,并为军地各类新闻学习班及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的学子们讲课。同时,他还参加总部机关舆论战和对外军事宣传的实际工作与课题研究工作,参与了我军外宣的第一部教材《军事对外宣传概论》的撰写。这些广泛的涉猎,使得他的实用新闻学研究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思考全局性问题,又使其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把新闻学术研究的文字写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打开一些新闻学专著或翻阅一些新闻学术论文,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其语言的枯燥乏味。要使新闻学术研究的成果受到读者的青睐,体现在文字上就是要尽量通俗一点,做到生动活泼。这一点,朱金平在他的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中做得很好。读他的学术著作,就像一位长者在与一位朋友进行亲切的谈话,寓事于理,娓娓道来。无论是各章节小标题的制作,还是段落行文,他的学术论文都能做到通俗易懂,充满新意。

“从火山爆发、地震降临、海啸逞威、洪水泛滥、森林大火、热带风暴、瘟疫流行等自然灾害,到飞机坠毁、轮船翻沉、火车出轨、恐怖袭击、种族格斗、逞凶、政治谋杀、矿井透水、瓦斯爆炸、桥梁垮塌等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在为新闻人提供大量新闻报道素材的同时,也使受众从这一篇篇突发事件报道中加深了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认识。”这是朱金平在《论突发事件报道》一书中的一段话,平实而不平庸,既有文采又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像躲藏在茂盛草丛中的狡兔,需要猎鹰睁大锐眼;像徜徉在密林深处的猎物,需要猎豹施展敏捷的身手;像游弋在大洋深处的潜艇,需要声纳不停地搜索;像隐藏在大地深处的矿物,需要勘探者艰苦地探寻。新闻,需要媒体人用全部身心去寻找和发现。”这段话出自朱金平的《新闻发现论》,一组排比句,洋溢着文采,生动形象。

“伪新闻,就像小沈阳扮演的一个娘娘腔十足而嘴里又声称自己是个‘纯爷们儿’的餐馆服务员一样可笑,又像一个旧时街头拉客的风尘女子身上却披挂着‘我是一个处女’的牌子那样滑稽。”这是朱金平在《伪新闻――报纸第一公害》的论文中,对伪新闻做的比喻,非常形象,又轻松幽默,读来如清风拂面。

朱金平无论在新闻学术著作还是在新闻学术论文中,都能做到以事明理,行文流畅,充满文采。这得益于他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广博的知识结构。从中学毕业开始,它就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和各种“杂七杂八的书籍”。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的朱金平,当战士时就获得了黑龙江大学中文系首届函授大专文凭,提干后又取得海军政治学院政工专业的大专文凭,后来结合工作又获得法学本科文凭,2001年取得海军指挥学院战略学的研究生学历。

这样的学习,铺就了他厚实的知识根底。他从中学时就开始了对口词、三句半、表演唱等文艺演唱材料和小说、诗歌、散文、话剧的创作,至今先后发表了300多万字长、中、短篇报告文学作品。他创作的唯一反映我国申办奥运会历程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打开奥运之门》获全国畅销书奖,《今生无悔》获全国短篇报告文学一等奖,《一个超极限生命的追问》被报社评为2008年度唯一获一等奖的报告文学。其哲理性摄影散文集《风景中的哲理》,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原主席邵华认为是中国摄影界、文学界和哲学界独一无二的作品集,获得全国书评二等奖和全军文艺优秀作品二等奖。他在1993年成为首届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后来他又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正因为如此,他撰写的新闻学著作和新闻论文,在语言和行文上才如此通俗流畅、形象生动,并令人回味。

新闻学本科论文范文第8篇

中国新闻史是丁淦林的学术专长,因而他在中国新闻史的教学与研究上收获丰盛、造诣精深。丁淦林曾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同时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三个层次开设有关中国新闻史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本科生教学重知识传授、硕士生教学重文献阅读、博士生教学重问题探讨的中国新闻史教学创新模式。笔者是丁淦林教授的开门弟子,对丁淦林重阅读经典原著、重第一手材料的收集、重学用结合的治学精神与方法曾有切身感受。早在1983~1984学年,丁淦林曾单独给正在读硕士研究生的笔者开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课程。当时,中国新闻史研究一般以1949年为下限,只有少数有胆识的学者才敢去开展新中国新闻史的研究。因此,这门课程在当时完全是一门新课,既无教材,又无参考资料汇编。丁淦林除了在第一堂课上采用讲课形式告诉笔者从哪里收集、怎样研读有关新中国新闻史的文献资料外,其余时间都要求笔者自己去图书馆、档案馆等处收集、阅读第一手文献资料,后又指导笔者从中精选出25篇重要文献进行重点研读,并要求给每篇文献作注释。最后,作为这门课程成绩评定的依据是一本约20万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教学参考资料》油印教材,后作为复旦大学新闻系1988年后升格为新闻学院)的内部教材使用了十数年。

在科研方面,丁淦林撰写、主编或参编的专著、大型辞书或教材有《邹韬奋年谱》《中国新闻图史》《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辞海》《简明中国新闻史》《中国新闻史文集》《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中国新闻事业史》等,还发表过《一九四七年的“反客里空”运动》《一九五六年我国新闻工作改革概述》等论文数十篇。其中1982年发表在《新闻大学》上的《一九五六年我国新闻工作改革概述》一文,最先系统总结了1956年我国新闻界开展的各项改革活动,并高度肯定了这次最终“流产”的新闻改革的重要意义,认为这次新闻改革为办好社会主义时期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开辟了道路、创造了经验。

丁淦林自1978年1月开始担任复旦大学新闻系副主任(时称系革委会副主任),在担任副系主任期间,丁淦林同复旦大学及其新闻系的同事们一起积极为在1957年被打成的我国杰出的新闻理论家与新闻教育家王中,并重新评价王中的新闻理论与新闻教育思想,使复旦大学新闻教育在国内最早拨乱反正、回归正轨。1979年5月复旦大学校庆学术报告会期间,新闻系举办的学术报告会以重新评价王中的新闻理论为主要内容,丁淦林等5位新闻系教师在会上发表了重新评价王中及其新闻理论与新闻教育思想的论文,引起了新闻教育界的关注与反响。1979年6月27日至7月4日,复旦新闻系发起召开了一次新闻理论教学座谈会,与会者有全国各高校新闻理论课程教师20多人,使这次“民间”自发举行的座谈会具有全国性的意义,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专门讨论新闻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全国性会议。座谈会讨论了一些在当时非常敏感、对我国新闻理论发展与新闻教育具有创新意义的重要问题,如关于新闻事业的性质与任务问题、关于党性与人民性一致的问题、关于新闻事业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问题、关于真实性问题等。但是,由于当时左的思潮尚未肃清,研讨会原拟由丁淦林介绍王中主要新闻观点及有关历史背景的报告,因个别与会者坚决反对而取消。1979年9月,由于深感对于王中新闻理论有重新评价与进一步说明的必要,复旦大学新闻系问题主办的油印刊物《新闻学研究》问世,发表了王中在1956年问撰写的《新闻学原理大纲》原稿和丁淦林撰写的《有益的尝试一关于王中同志新闻观点的提出及其意义》等研究论文。在此期间,丁淦林还积极参与传播学的引进工作,使复旦大学新闻系成为国内最早开设传播学课程、最早派出教师与研究生赴美国进修传播学的新闻教育机构。在改革开放初期,复旦大学新闻系就有了一支实力较强的传播学教学与科研团队。

1990至1993年间,丁淦林出任新闻学院院长。在担任院长期间,丁淦林积极推进新闻教育改革,特别注重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相结合,重建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上海乃至中央的新闻媒体的紧密联系,新闻学院院长获得了参加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召开的新闻工作通气会的“特权”,使新闻学院的教学研究工作与上海新闻工作实践实现了零距离对接。丁淦林还亲上北京,面邀新闻界前辈穆青担任新闻学院兼职教授,新华社总社还播发了穆青应聘担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的消息。

新闻学本科论文范文第9篇

新闻记者是“讲故事的人”

我们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意义和目标是什么?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目标应该是提高中国的软实力竞争力。作为软实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两点:观念的竞争和故事的竞争。观念的竞争指思想意识形态、价值观、学术理论界的竞争,更多的是理性思维方面的竞争,是学者之间、智库和大学研究机构之间的竞争。这一点是学者应具备的能力。

故事的竞争就是看谁的故事讲得好,讲得有人愿意听,传播的速度快,传播面广。故事具体而言是指文字、图像、情绪、感性方面的力量传播。故事传播力更多地是一种形象思维或者是感性思维。这一点是新闻记者、媒体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

我们每天都接触到网络媒体,网络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但是网络媒体传播的内容毕竟更多的是转发、跟帖,不是原创。网络媒体传播实际上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传播故事,二是传播思想。网络媒体的信息源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于传统媒体,一方面是来自于思想库、研究机构或者大学。传统媒体通过其故事承载观念和思想。例如,通过采访一个好的人物,对一个新闻事件的深入报道,对一个社会问题的深入揭示,通过这个故事的讲述, 来传播和承载中国的核心价值观。这是新闻记者的作用。说到底,新闻记者是讲一个故事,不是在传播理论。

思想库、研究机构还有大学,是思想政策和观念的策源地,更多地是理论的创作。大学里的新闻教育,很清楚,不是培养思想者、理论者,培养的是故事的叙述者,是讲故事的人,是形象思维者。但笔者认为,今天中国的新闻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难以培养出这样的讲故事的人。

新闻教育模式问题何在

为什么一些中国记者不会讲故事?一些记者写的东西没人爱听、没人爱看呢?说到底是中国当前的新闻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出国际新闻传播真正需要的新闻人才。初步分析一下,世界上有这样几种新闻教育体制,一种是美国式的。美国顶尖级大学是不办新闻学院的,比如哈佛大学,只有一个新闻政治与公共政策中心,作为一个思想库而存在,主要做研究工作。麻省理工学院只有一个科学新闻中心,主要是培训专职科学记者。美国最有影响的新闻学院设在哥伦比亚大学。美国一流大学的新闻学院与传播学院是分开的,如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只培养讲故事的人,不设传播学专业。而传播学院主要培养市场营销、媒介经营管理、广告、公关等方面的人才。从传统上看,欧洲很多国家的新闻人才主要是新闻媒体自己培养,比如在英国,英国路透社和BBC(英国广播公司)都设有自己的新闻学院或培训中心。英国名牌大学剑桥、牛津都不设立新闻学院。前几年牛津大学发现不设立跟不上媒体技术和媒体产业的发展,决定和路透社合办,把路透社新闻学院更名为牛津大学路透新闻学院。德国的记者主要由德国的媒体,如德新社办新闻学院或培训机构。过去20年,每年都有来自中国日报、新华社的记者被送到德国媒体自办的新闻学院接受专业培训。法国的大学过去不设新闻学院。近年来,法国的一些大学开设了新闻学院或者新闻系。但是法国的大学办新闻教育要获得法国记者协会的新闻教育资格认证。甚至在法国大学里做新闻教员,其教书的资格认证要经过法国记协下属的一个有新闻媒体资深记者和总编辑组成的新闻教育委员会的资格认证。法国新闻工作者组成的新闻教育委员会还负责考察认证大学新闻学院的师资水平、专业背景、课程结构,从而决定这所大学是否有资格办新闻学院和颁发新闻学位证书。

中国的新闻教育体制跟拉美很相似。拉美地区有一千多家传播学院,传播学院比新闻学院更好办一些,新闻学院需要大量新闻业务教员,大学难以引进和聘用。中国现在基本上走拉美化道路,传播学院或者新闻专业办得比较多,据统计全国已有超过900家高校开办新闻传播学院或专业。由于有些新闻教育办得较滥,笔者作为一名新闻教育工作者,甚至听到这样一些说法,数学学不好就去学新闻;外语学不好,就去学新闻;别的教不了,就去教新闻。新闻工作好像成为了一门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专门手艺的行当。

新闻记者不是不需要任何门槛,而是一个高门槛、高智力职业,我们要给新闻学一个清晰的定位,新闻学不是社会科学,是人文艺术学科。传播学是社会科学,需要掌握统计、市场调查方面的知识。但是新闻学是用一种人文的、人性化的和人道主义的视角,培养讲故事的工匠和艺人,培养兼具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叙事大师。新闻学既然是人文艺术学科的一部分,核心课程就应该是语言、文学、历史和写作,因为新闻本身就是历史的第一稿。同时根据学生、记者个人对于不同新闻报道领域的兴趣,在大学里可以辅修医学或者环境,或者财经,或者法律的学位。

新闻教育如何改革

为什么中国的新闻教育要做一个改革呢?已故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凯瑞在给新闻学定义时说,新闻学是一种描写的艺术。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这就像物理学家在实验室,通过实验结果,描述宇宙,描述基本粒子,是对现实的一种描写。作为记者,更是报道现实世界的方方面面,比如报道国际问题、经济问题、农业问题、健康医学、环境生态等等。为此,相应领域的记者,既要掌握高超的新闻报道与写作技能,还要知晓相关领域的知识。

近年来,我在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项目。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闻教育模板,理想的新闻教育有这样几种模式:(1) 其他院系的本科+新闻学院的硕士;(2)新闻学院的本科+其他院系的硕士。 比如,本科医学院学生,研究生阶段学一个新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从事医学与健康报道。 如果本科是新闻学专业,研究生就不用再学新闻学,应该去法学院、商学院或者环境系再学一个学位。

仅仅有一个好的新闻教育体制远远不能完成新闻人才的培养工作。新闻学院最需要的是好老师。中国现有超过900个大学办新闻教育专业。但是,哪一家是经过中国新闻界资深记者和总编辑们进行认证的?几年前,我曾提出,在中国记协设立一个中国新闻教育资格认证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成员必须是有影响的媒体领导人和资深的新闻工作者。新闻教育不能办成新闻学院自己每天在唱卡拉OK,自己给自己打分,自己认定自己的资格。

对未来中国的新闻学院教师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有丰富和成功的媒体从业经验,不仅要求他们过去当过记者,而且还要要求他们一边教书,一边继续兼职当记者,而不是只写学术论文。在2010年10月13日我51岁生日这一天,我自己又重新回到了媒体,每周二在英文版的环球时报上写半个版的专栏文章。为什么要求大学新闻教师边当记者,边教书呢?华盛顿邮报的医学与健康记者大卫・布朗是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博士,他一周在报社上4天班,另一天在一家医院出门诊,给人看病。他说:“这样做是确保我作为卫生记者能时刻跟上医药界的最新发展。”在日新月异的媒介发展中,作为新闻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置身于新闻一线中。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如何认定一个新闻学院的学生是否合格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不要求学生写学术论文,而是要求学生做一篇新闻作品。几年前,我担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时,在学院实施新闻作品和学术论文双轨制。结果,极少有人选择用新闻作品作为毕业文章。为什么?太难。两年来,有两个同学先后用新闻作品代替学术论文,结果在写作中和答辩时,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不仅是对学生的挑战,更是对学院教师的挑战。

笔者认为,国际新闻人才最根本的能力是他一辈子都有一种寻找一个好故事的好奇心,具备叙述一篇好故事的独到视角,具有写出一篇好故事的流畅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在过去两年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著名教授西蒙・托平每年都来中国采访,我一直陪着他采访。他今年90岁,是第一个报道占领南京和唯一一个报道淮海战役的西方记者,也是当年去延安采访老一辈革命家的美国记者。 他一只手拿着笔记本,一只手拿着笔,肩上背着沉重的单反相机,无论走到哪儿,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是一个记者,其次才是大学教授。我希望中国的新闻学院也能培养出这样的好记者。

新闻学本科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学;毕业考核;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4-0117-03

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加强实践教学为核心,鉴于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的特点,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教研室近两年开始着手改革,强化本科毕业论文的实践性,变写论文的单一模式为论文、节目制作、调查报告等多种模式,制定考核规范,对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广播电视人才进行了初步尝试。

一、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

1. 选题盲目,自主选择性不高。毕业论文的选题并没有确立审核这一环节,不少选题缺乏创新;题目过大或过小,学生不好操作。学生选题时没有太多自主性,大多是由指导教师提出建议,学生从中选择相对容易操作的选题。在选题过程中,学生并不了解所选题目基本的过程和要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很难被调动。

2. 内容空洞,缺乏实际价值。网络上的相关资料易于获得,但由于学生缺乏深入的理论指导,导致大部分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内容脱离实际,实际价值不大;有的论文内容浮夸,缺乏理论分析,仅凭个人喜好分析电视作品。这样一来,论文从内容到研究价值都较为空洞,很难说有什么指导意义。

3. 学生依赖性强,论文原创性差。学生在选题和进行论文写作时过分依赖导师和相关资料,自主性差。个别学生只是把寻找到的资料堆在一起就发给导师,完全依赖导师来选择合适的思路和内容。同时,大多学生依赖网络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复制、粘贴、修改,使原创性很难保证。

4. 就业对毕业论文的冲击增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寻找工作,或是准备研究生和公务员的考试,认为毕业论文好坏对其找工作影响不大而忙于择业。大多数学生持应付的态度,致使毕业论文质量不高。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考核模式改革实例

1. 提早做好论文、作品和调查报告的选择工作。指导老师要提前布置选择工作,使学生在论文、节目制作、调查报告等多种模式中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教师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满足学生的选题要求。同时学生也要根据教师建议作出慎重选择。

2. 制定系统的、操作性强的毕业设计规范。2010年6月人文学院决定开始实行多种毕业模式考核,之后广播电视教研室的有关老师对规范和考核标准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经过学院领导的完善和校领导的审订形成了最终的规范,其中对选题范围和质量、指导职责、过程指导、修改、评阅、答辩、评分、总结等各个环节均作出明确规定,从而建立了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实现了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专题片创作的过程中涉及主题构思、文案策划、脚本撰写、拍摄、剪辑等五大板块,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深入的考评。相对于传统的论文形式,毕业作品的文案工作并未受到轻视,仅文案部分就包括“导演阐述”“文字稿本”“分镜头脚本”“教师意见”等四部分,工作量不亚于毕业论文。此外,毕业作品的创作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品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都需要毕业生独立完成,这就要求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

3. 指导教师全程跟进,严格把关作品的选题及制作流程。指导毕业作品对于指导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在构思策划阶段,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充分了解并准确把握学生的创作意图是指导老师的第一要务,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学生的创作思路进行准确的指导,对执行的可行性提前做好预期。第二,在分镜头脚本撰写阶段,教师要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的文字格式和内容进行严格的把关,指导学生写出一份成熟规范的脚本,以便于拍摄、剪辑时有规可循。第三,在拍摄阶段主要由学生自行操作,指导教师的任务就是对拍摄的素材从拍摄手法、素材内容、构图角度、景别配置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点评,去粗取精,为后期剪辑保留有效素材,减轻剪辑负担。第四,在剪辑阶段,教师要通过粗剪、精编并多次向学生反馈:内容上,指导学生理顺逻辑关系,合理配置叙事结构;画面上,要求学生对多角度拍摄的镜头有机组合,镜头成组;特技上,点拨学生适当运用剪辑特技,增加画面美感,转场流畅,从而使节目更具整体性。

4. 借助业界力量帮助学生完成节目制作。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本集中在校园内进行,导致现有实践作品选题集中在大学生生活、感情等狭窄的范围内,人物形象和文字语言雷同,作品缺乏思想性和艺术性。[1]通过学生实习的实践环节可以使学生了解电视台等业界的工作流程,拓宽思路,跳出校园的单一环境,制作出有一定社会责任和现实意义的作品。通过与业界相关传媒机构的联系,还可使学生在制作毕业作品的同时也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5. 实验室实行全时制,在工作时间对毕业班学生全面开放。人文学院的实验室从开始建设至今一直秉承着为学生服务、加强学生实践锻炼这一宗旨,除了上课时间,在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时间都免费为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非线性编辑室、演播厅里进行自己的创作,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作能力,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提供了方便。2011年和2012年毕业班学生制作节目的考核方式出台后,院实验室对其拍摄和剪辑提供方便,优先满足毕业班学生的制作需要,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考核模式改革的效果与分析

总的来说,该毕业考核模式改革还是相当成功的。在现场答辩时,当毕业作品《格桑花开》开始播放,采访同期声和后期配乐以及拍摄者的解说都撼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效果,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将此类毕业考核模式进行下去的决心。不过,由于是初步尝试,缺乏经验,再加上时间仓促,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仍然需要改进和提高。

1. 确立评价标准,使学生有的放矢,早作准备。由于该毕业考核模式申请于2010年6月才确定通过,而真正的评价标准也是2010年9月份左右才完成,学生选择节目制作的时间非常有限,仅剩半年多的时间,所以学生出于安全可操作的考虑,选择节目制作的比例较小(毕业生45人中仅7人选择)。同时,由于时间紧张,评价标准中有一部分不够妥当,通过此次考核、答辩,指导教师已经很清晰地感觉到需要修正的地方并进行了调整。以后,这种毕业考核模式要在学生上大学二年级分专业时就讲述清楚,同时在专业教学时不断重申评价标准,给学生提出建议,使其有的放矢,早作准备。

2. 从理论评价转变为实践评价。专题片创作的过程中涉及主题构思、文案策划、脚本撰写、拍摄、剪辑五大板块,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深入的考评。文案部分包括“导演阐述”“文字稿本”“分镜脚本”“教师意见”等四部分,保证了学生创作的独立性,避免了抄袭现象。作品的形式对于学生而言,既是考核检验,更是锻炼提高。对于作品的评价打分则要区别于以往传统的论文模式,要进行评价角度的转变,变单一的理论学术评价为拍摄、剪辑、制作、写作等综合实际能力的评价。

3. 加强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配合,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此次毕业考核模式改革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学生的作品选题不合适,缺乏思想性,有些则有模仿的痕迹,缺乏个性色彩。这主要是教学过程中实践与理论结合不太完善所导致的。目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专业教学内容已经采取了理论和实验教学相结合,如《电视摄像报道》《非线性编辑》和《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等课程,均以2∶1的比例设置理论和实验课程,使学生有了一些实践的经验。但是,有些实验课程仅仅停留在完成理论的补充这一基础任务上,缺乏启发、开拓的作用,创新性更是很难培养。所以,要加强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配合,多带领学生拍摄规范的、有水平的电视节目,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

4. 解决实践教学环节指导教师缺乏的问题。现阶段学校广播电视新闻学学科师资在实践教学中缺乏经验也确实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与业界的联系,适当地引进有媒体工作经历的媒体从业人员,由他们协助担任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教师,可以保证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2]另外,学院应多给在校教师提供学习业界专业知识和媒体经验的机会,扩大学院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为专业建设积累必要的资金和宝贵经验,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附:指导实例——《格桑花开》

1. 学生报《格桑花开》选题,感觉很不错,故事性很强。

2. 主题思想和叙事手法,在几个方面存在问题。

第一,该选题主题思想上略显稚嫩,不是很平实很客观地去反映这群玉树孩子们的生活常态。而往往正是这种最寻常的生活场景,才是他们生活的最真实体现,也是最感人的。学生在前期策划时,补充了政府领导和汉藏情怀方面的内容,突出了政治性,但由于选题较大,内容欠丰富和集中,因此,难以达到实际的播出效果。

第二,在选择主旨人物时没有主线,范围很宽泛,没有一个核心人物。这对于一个纪录片来说,就相当于一个人没有灵魂,做起来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不会让人有刻骨铭心的印象,所以这位学生只关注一个核心人物——玉树女孩,其他人物只是她的衬托,这样一来,人物会比较有血有肉。如果像学生刚开始定位的那样,采访很多学生,又因为纪录片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最后易导致各个角色都有描写,但各个角色均不多的境况,整个纪录片就会很无力。

第三,在拍摄技巧上面对这么多要素,该拍什么不该拍什么,很多情况下,学生把握起来会很难。这就要求他们尽可能地去捕捉那些细节性的画面,真正地用心灵去和孩子们沟通,着力去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的片子看起来才会非常有质感,有力度。

3. 后期剪辑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这个片子的播出质量。镜头语言的把握、叙述逻辑的运用和节奏的把握,对于阅历尚浅的学生来说,确实很难。学生在剪辑时,叙事逻辑性不强,镜头的潜在语言和舆论导向不明确,往往剪辑出来的片子让大家看后没有一个总体上的主旨接收感,不知道到底在说些什么,到底想传达什么。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节奏的控制,画面的长度,景别、镜头长度的选择,包括一些必要的特技处理,甚至再加上现场音响、解说词和音乐的配合所塑造的抒情环境,往往不能和观众自然的情感抒发节奏相配合,要么太长,让人觉得节奏太慢,有些腻烦,要么就太短,没有足够的感情抒发空间去宣泄,这两种都会让人很不舒服。

4. 配音和音乐的运用。一个好的纪录片都有一种统一的风格和情感暗含在里面,纪录片里传出来的各种声音都会影响这种情愫的表达。如果配音和整个纪录片的基调很不搭的话,就像一朵典雅的兰花上叮着的那只苍蝇,让人无心去欣赏,打破了整个画面的美感。音乐更是这样,配乐的感觉不对,整个片子所想抒发的那种情感就会被破坏。因此,在节奏上就应该注意,什么时候播音乐,播什么样的音乐,播多长时间,都应按照片子的叙事节奏来定,在给学生指导时,应进行重点讲解。

参考文献:

[1]雷晓艳.《电视节目主持》课程教学改革的“551”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0).

[2]岳筱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11).

The Exploration on Graduation Inspection Pattern of Broadcast Television Journalism Specialty

Yang Lei, Cao Lin

Abstract: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radio and TV journalism specialized in China taking the graduation thesis as the single assessment model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graduation, th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of Hebei economic and trade university proceeds the mode reform of graduate assessment for radio and TV journalism, change the single mode to thesis paper, program production, report and so on many kinds of assessment model,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practice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上一篇: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秘书学专业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