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00:49:30

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随着社会心理学的日益发展,研究课题也日益丰富和扩大。从早期的社会促进研究发展到社会惰化的研究从顺从的研究发展到反顺从和独立性的研究,从侵犯的研究发展到利他精神的研究,从吸引的研究发展到爱情的研究,从人际知觉的研究发展到归因的研究,等等。显示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正日益广阔和深入。

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领袖人格是领袖人物在社会政治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持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的总和。与其说,统治阶级在夺取权力的过程中,会涌现出一个最为优秀的领袖人物或一个领袖群体。毋宁说,每一个时代,都有着对极具感召力和创造力的领袖人物的渴求。领袖人物所具备的这种感召力和创造力,源自领袖独特的能力、性格、气质及道德品质,即人格魅力。领袖人格体现了领袖人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应承担的角色,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以其特有的渗透力,发挥着领袖职位权力所不具备的作用,直接影响领袖的政治行为。伯恩斯在谈及领袖的作用时说,“领袖的作用是由社会的实际变化来判定的,后者又是以动机及对人们的需求和渴望的满足为尺度来加以衡量的。”[2]这里所说的人们的需求与渴望,即人们对领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创造力的期待,也即社会公众对领袖人格的心理预期。至于公众为何会对领袖产生这样一种心理预期,库利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社会个体在其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这种潜在的内心需求。库利认为,在社会个体特别是追随者的身上,存在着未得到引导的精力。他说:“个体的精力、激情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某些趋向,都隐藏在他的内心深处,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别人都无法测度,但他们却是以往社会生活的全部精髓,这类成分的存在使人产生一种要生存、要去感知、要去行动的朦胧要求;倘若没有放松和引导这一本能倾向的外来刺激,他就无法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或者他起码会处于一个不正常的状态,他的内心储存着易燃的因素,只有碰上合适的火花,它们才能释放出来。而这个火花通常是某个人的暗示、某种能释放生命力、把骚动着的生命能量转化为力量的激发因素。”[3]这种来自人的内在要求而非外部强加的要生存、要去感知、要去行动的朦胧需求与存在于体内的未得到引导的精力相结合,便在青年中、在一般人的想象和热切渴望中产生了对崇拜的渴求。作为由社会个体组成的民族,他们越是富于活力和进取精神,就越需要理想和一个能向他们提供榜样的领袖。[3]伯恩斯在研究各种领袖类型时,将其划分为变革型领袖,即那些有能力将人们的思想提升到更高境界的领袖,和交易型领袖———领袖接近群众着眼于物物交换两大类。认为变革型领袖比交易型领袖要更胜一筹。变革型领袖中伯恩斯最关注道德型领袖。他引用了甘地的例子,说明道德型领袖产生于并最终回归于群众的需要,能够创造满足追随者美好要求的社会变革。变革型领导关系最终成了一种道义上的关系,它提高了人类行为的层次,并激发了领导者和追随者合乎道德的理想,对两者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3]由此可见,领袖的精神特质、宽广的意识、出众的才能和智慧、卓越的品质和号召力为人们的信念提供了依据,引导着追随者为实现某些目标而奋斗,而这些目标体现了领袖及追随者共同的价值观和动机、需求、愿望、理想和抱负。领袖人格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能够唤起人们内心的崇拜,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渴望,从而获得人们自觉的追随和自愿的服从,对领袖的政治实践产生直接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同样表明,对领袖的过度迷恋和盲目追随往往会导致极端的领袖崇拜,将领袖个人神圣化、贬低人民群众,突出领袖的个人地位,无视集体和群众的作用,最终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损害了国家政治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代社会要求树立法理的权威,以法制的有效规范和制约取代个人专权,反对极端的个人崇拜,走依法治国的道路,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最重要启示。当今时代,社会公众的民主与法制观念日益增强,人们不再迷信权威,盲目崇拜领袖或英雄人物的个人魅力。但是,人们对极具感召力和创造力的领袖人物的内心渴求并没有改变。因此,我们不应无视领袖对公众行为的重要引导作用,而应认真分析当代社会公众对于领袖人格的心理预期,巩固政权体系的合法性基础。

二、对意识形态的心理预期

作为政治合法性资源结构中最为基础的部分,意识形态不仅为政治权威的合法性提供了道义上的诠释,而且培育了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威的心理认同,使社会成员积极投身于社会运动。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绵延数千年,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其凭借政治社会化机制将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传播、弥散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内化为牢固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心理,外化为人们共同遵行的政治规范和政治生活准则。而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首先在于中国共产党用先进的思想意识把群众根本的利益提高到未来理想层次上,契合了民众对意识心态的心理预期,唤醒了民众的自觉意识,从而获得了民众的心理认同。一个文明国家存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它们之间互相碰撞、互相融合。这其中总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的意识形态。社会成员对其心理预期拥有更高层次的体现,它包含公平、公正、正义、理性、权利、义务、责任、竞争、效率、开拓创新以及自由、自主、平等、博爱、民主、法治等内容。在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和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带来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导致社会的不断分化。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与国际接轨”的生产方式,引发了人们在思想上的反映,使中国社会心理迅速世俗化。在贫富差距扩大的情况下,世俗化的社会心理易发生不稳定现象。与经济全球化同时发展的文化全球化在中国社会的反映是消费主义日渐扩张和传统意识形态削弱,使传统意识形态整合、引导社会心理的功能减弱,加剧了社会心理不稳定。[4]这种状况导致了社会心态的世俗化与不稳定,社会焦虑、社会冷漠增加,社会不信任扩大、固化,群际冲突、社会矛盾增加。[5]这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挑战,政权体系合法性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意识形态表达的目的在于对社会的思想文化整合。那么如何用先进的思想对日益分化的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社会进行整合?这要求必须遵循意识形态政治表达的要求,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渗透到社会现实的生活信仰和道德信仰之中,内化而融合成一种民族精神和政治认同,营造与培养与公众社会心理需求相一致的政治意识形态。

三、对政府绩效的心理预期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对人类需求的优先考虑必须成为判断公共政策是否合法的最终基础”。[6]这里的人类需求也即社会成员的需求包括物质性需求和精神性需求两大类。合法性基础本质上存在于政权体系对这两类需求的满足。政府绩效作为政治合法性资源中最直接和直观的资源,是以政府及其执政党为代表的政治权力体系通过提供最现实的政治产品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求,借此证实其政权体系的正当性和正义性,唤起社会成员的认同、支持和服从,从而获得并巩固其政权体系的合法性基础。如前所述,社会成员对意识形态的心理预期往往在政权体系的合法性构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我国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更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特征。改革开放前,我国政权体系的合法性基础主要建立在社会主义信仰与追求之上。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由神圣化走向世俗化,物质极大丰富,社会成员的需求不断扩大。如何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意即如何迎合公众对政府绩效的心理预期,已成为政府能否赢得社会成员的政治忠诚和支持的重要因素。与之相适应,政府的系列政治主张及其全部活动都必将围绕不断解放生产力,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政府绩效是否切实反映了公众的要求和愿望,还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与公众的需求和愿望相比,政府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有可能成为其中心工作。要克服这种状况,不仅需要转变执政理念,更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公民需求的评价机制,以保证政府绩效的取得与公民需求有机衔接。同时也应看到,政府难以永远保持令公众满意的经济增长率,甚至特定时期还可能出现经济负增长。因此,政绩的合法性可能随时都会被民众不断增长的需求所消解。如果将政权合法性仅仅维系于政府绩效,片面追求政府绩效,很可能会付出民主、公正、自由等方面的代价。因此,只有将政府绩效与最广泛的公众利益联系在一起,在绩效评估中坚持公民导向,保证公众需求与政绩的成正比增长,才能获得民众最广泛的认同、支持和拥护。

四、对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

社会制度是超越个别群体、被赋予了合法性的行动规则复合体,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行政制度、家庭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医疗制度、军事制度、金融制度等。[7]制度规范是对遵守正式制定的非个人专断的法规的肯定。作为社会分工日益发达,社会日益组织化、专门化的产物,它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和缜密的规范程序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和分配社会资源,用经验事实证明政权合法性,增强政治认同感。社会成员对制度规范的遵守建立在其对制度规范的认知、情感体验、态度倾向以及价值判断等心理预期基础之上,反映了社会成员内心对制度规范合理性与有效性的认同程度。对政治权力体系而言,了解人们对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有助于唤起人们对制度规范的信仰与认同,建立起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体系的制度忠诚。为迎合社会成员对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需要以法理的权威取代超凡魅力的个人权威,建立民主、公平、合法的制度规范,有条不紊、有章可循。政府必须建立一套严密的酝酿、吸纳、表达、监控机制,使得政府的运作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成为政绩体现和意识形态整合的根本保证。同时,随着社会成员民主意识逐步提高,必须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走民主化和法制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至今,一直致力于反腐制度建设,并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制度体系,治理腐败成效显著。但应当看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制度规范是合法性资源最缺乏的领域。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适应其要求的某些制度规范尚未完全建立,无法唤起社会公众对制度的信任;另一方面,已经建立起来的制度规范基于种种原因,在实施过程中比较偏离价值准则,无法获得社会公众对制度的心理认同;更为严重的是,腐败现象的存在以及得不到有效的抑制,加重了部分群众的相对剥夺感和受挫感,导致政治认同弱化,消解了业已提供的合法性资源,因而无法培育社会公众对制度的忠诚。这一切使得制度规范的运作变得非常困难。为此,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高度,在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内涵和实践路径做出新的探索和创新。党的十七大进一步确立了以健全惩防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路。党的十提出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党的十之后的反腐败,在我党历史上,是最具特点的历史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新时期“反腐”的最强音,指出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明确了关于反腐工作的新要求和工作方向。事实证明,反腐制度建设的大力推进及其取得的巨大成效迎合了社会成员对于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满足了社会成员的普遍愿望,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和普遍认同,从而为巩固政党及政权体系的合法性赢得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1.名誉感的驱使名誉感对群体成员思维的影响其实是一种社会比较心理。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人们总是希望得到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好感,个人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展示自我,一旦发现自己的观点受到了批评或质疑,在名誉感的驱使下,一些人就会稍稍朝着占主导地位的立场调整自己的观点,对于自己存有异议的观点保持克制,对于多数派的意见,表示更多的支持。对名誉感的过度追求势必会造成极端主义,因为这样使得群体内的分歧和异议被变相的压制,表达不同意见将被视为是不忠诚的表现,人们受到对自己名誉的某种担忧的驱使,也许就不会由于信息和有说服力的论点而改变立场,更不可能有机会认识到自己身处的群体的偏见和偏见的严重程度。

2.辩论中的“舌战优势”桑斯坦研究发现:在许多领域中,持某个观点的人会比持对立观点的人具有天然的“舌战优势”。比如,在涉及到罚款的情况下,主张做出较高金额罚款的人们比主张做出较低金额罚款的人们具有天然的“舌战优势”,双方的讨论结果也往往趋向于更高的罚金。拥有“舌战优势”的一方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占据了道德上的有利位置。在惩罚性措施中,对于错误行为的惩罚被认为是正当的,而与此相对立的免于处罚甚至从轻处罚都可能会触犯众怒,使自己处于道德上被动的位置。在很多情况下,处于“舌战优势”的一方经常在不经意间可能将问题的性质严重夸大,导致在论战中的双方向处于“舌战优势”的一方迅速偏移,群体最终走向极端。

3.社会流瀑效应桑斯坦认为,群体极化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社会流瀑效应的刺激,“当流瀑效应发生时,信念和观点从一些人那里传播到另一些人,不是依靠传播者的实际所知而是依靠他人所持有的想法而决定自己的观点。而这种信念很可能是错误的,因为人们都不是依靠自己私人的信息而是依靠自己所信任的别人做出的判断。”社会流瀑效应的产生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与群体成员间信息的传播方式有关,而另一种形式则与名誉感相关联。信息型流瀑:假定群体中的成员依次发言,A认为某种恶劣的行为实际上已经发生,B现在知道了A的判断,假设他根据自己所掌握信息的判断与A的不同,但同时又不足以明确辨别谁的观点更加可信,这时B就有可能会采用随机方式决定,其结果很可能是同意A的观点;现在轮到C来判断,在A和B都已经表示恶劣的行为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那么即使C所持有的信息表明前两个人错了,他也很可能会忽略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转而同意A和B的说法,因为在C看来,A和B所得出的结论很可能都是有理由的,而自己的信息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这样C实际上就处于一个信息流瀑之中。名誉型流瀑:在名誉流瀑中,人们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或者什么可能是正确的,但他们仍然采取从众行为,以保持别人对自己的好感。比如A认为某一社会现象是不合理的,而B表示同意A的看法,不是因为他真的认为A是对的,而是他不想得罪A,或者显得对公共利益毫不关心,如果A和B都表示这一现象不合理,那么C即使不觉得这一现象有什么问题,也不会公开反对A和B的观点,甚至还可能会附和他们的判断,原因就在于C不想受到A和B的敌视,失去群体对他的好感,这样一个名誉流瀑就在事实上产生了。可见,社会流瀑效应就是使群体成员在新的观点和意见面前发现了现有结论的不合理之处,也不会轻易采取和他人不同的行动,结果往往是促使群体讨论走向极端。

4.“群体思维”的特征“群体思维”这一概念是由社会心理学家欧文•贾尼斯提出的,用于解释那些可能会导致社会的失误、灾难,甚至某些形式的极端主义的决策过程。贾尼斯认为,某些群体在决策时会窒息不同的意见,注重达成共识而非正确性,对于替代性选择和后果的研究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结果往往酿成惨败。群体通常强调团结一致和志趣相投,而这一观念将使得群体成员面临的信息和名誉压力加强,群体成员会沿着处于优势地位的观点不断倾斜,直至走向某一意见的极端。群体思维还会贬低对某一决策或观点的重新审查与思考,对对立面的看法也始终抱有成见,要么视之为十分邪恶而不愿与之交谈,要么视之为十分愚蠢的意见而不愿对其进行审慎的思考。一个受群体性思维影响的组织,总是会施加各种压力,迫使人们采取单一与组织中占主导地位相一致的思维方式。

二、大学生群体更容易走极端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他们朝气蓬勃、富于激情,看重个人名誉,充满正义感,具备较强的集体观念,组织性纪律性强。这些特征使得这一群体更加容易走向极端化。

1.大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名誉诚如前文所述,名誉感经常扮演着极化推手的角色。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四年中都要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校园内,宿舍、班级、年级成为他们最容易找到归属感的集体,因此他们也非常看重宿舍、班级甚至年级同学对他们的看法和评价。一旦了解到别的同学的想法,他们就会朝着占据主导地位的立场调整自己的观点,克制自己所持有的相反意见,而对目前集体中多数派的观点表现出更多的热情与支持,以使自己显得更加的“合群”。在讨论的过程中,意见处于弱势地位的大学生会越来越不愿意表达自己私下持有的信息,使得自己所处的集体的立场逐渐走向某个极端。

2.大学生更容易受“舌战优势”的影响大学生群体通常更加富有正义感,在对一些违反规则或是道德行为的批判上,也往往更加富有激情和不遗余力。“舌战优势”经常发生在讨论实施惩罚性措施的情况下,主张予以较重处罚的人在与主张予以较轻处罚的人进行辩论时,往往会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道德上的优越感会使主张较重处罚的人底气十足,气势上足以压倒主张较轻处罚的人,最终的辩论结果也往往偏向形成较重的处罚。对于富于社会正义感的大学生而言,这种“舌战优势”发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在对一些不公正现象进行批判性讨论的时候,大学生群体的正义感有时会让他们冲昏头脑,盲信自己对某一恶劣行为的严厉声讨是正当的,在多数大学生都自信的选择对某一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时,那些对处罚结果的合理性存在怀疑的群体成员,这时也因为在讨论时的劣势地位,而难以对讨论的方向发生实质性的影响,群体讨论的结果更加容易向着主张严厉处罚的一方走向极端。

3.大学生管理模式容易滋生流瀑效应国内高校对大学生特殊的管理方式,决定了这一群体更容易受到社会流瀑效应的影响。在寄宿制条件下,所有学生被以宿舍、班级、年级等为单位分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群体,群体成员生活和学习在一起,彼此之间比较容易形成情感联系,这样一些具有情感联系且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的群体,正是社会流瀑效应产生的绝佳温床。例如,某个宿舍的同学在讨论学校食堂饭菜价格是否合理的问题时,A同学根据自己对其他高校食堂饭菜价格所掌握的片面信息,认为本校食堂饭菜价格很不合理;同宿舍的B同学在听到A的判断时,由于对自身掌握信息的不自信或者出于不愿得罪A同学的考虑,也做出了学校食堂价格不合理的判断;现在轮到同宿舍C同学,此时即便他掌握一些能够证明A和B同学判断错误的信息,但是出于不愿受到A同学和B同学敌视的目的,最终也会做出学校食堂价格不合理的表态,一个简单的社会流瀑效应就这样发生了,当这一效应的范围扩大到班级、年级时,一场针对学校食堂饭菜价格的群体极化事件就有可能发生。

4.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群体思维”影响大学生是一个组织性纪律性非常强的群体,在学校日常的素质教育中,也会不断强化大学生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团结一致和凝聚力的重要性。这些品质对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这些品质在某些情况下,却有可能会加剧群体极化出现的可能性。桑斯坦的研究表明:如果群体成员高度的团结一致和志趣相投,由于信息和名誉两方面面临的社会压力都得到加强,群体中发生流瀑效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大,随之而来的是群体讨论的方向可能会由于损失了那些持有不同信息和观点人们的意见而出现偏差。团结一致的潜台词其实就包含了需要抹杀不同意见,鼓励群体成员意见和观点的同质性;凝聚力的形成同样也是需要群体中的某些成员牺牲个人的观念和看法,服从在群体中处于多数派地位的观点,在这两种品质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群体的集体讨论往往更容易走向极端。

三、预防大学生群体极化的对策

对于如何防止群体极化现象的发生,桑斯坦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对策:传统主义、后果主义、协商民主的理念以及多样性与平衡。这些对策在预防大学生群体极化方面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主义强调经验和约定俗成的传统的重要性,可以有效避免大学生由于激情与冲动引发的极化;后果主义通过对某一极端化事件所可能产生的恶劣后果的预判与呈现,能够有效地警醒群体讨论的极化倾向;协商民主重视各种不同意见的充分表达与辩论,有助于增加观点的多元性;而多样性和平衡则鼓励新的观念与声音,避免群体成员的同质性,通过相互交锋的观点让讨论更加理性。

1.重视传统的作用英国政治家埃德蒙德•伯克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发现,民众的激情容易导致人们受到某种思想的煽动而走向极端,相对应的,他提出要注重世代相传的经验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具有理性的公民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而把大量的权力授予社会传统。传统主义肯定能够作为对走极端的一种制约机制发挥作用,如果群体成员尊重过去的做法,他们就不大可能会将其抛弃,转而选择内部讨论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尊重传统的人们发生极化的可能性极小。大学生群体富于创新精神,喜欢挑战和冒险,但有时候也很容易被自己的激情冲昏头脑而做出极端的选择。大学生要正视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将激情先放置于传统和经验中冷却一下,充分尊重过去的传统和积累下来的经验的重要性。在许多情况下,“动摇不定和反复无常比固执和最盲目的偏见还要糟糕一万倍”。

2.加强对极端化后果的预判和警示受边沁功利主义的影响,桑斯坦提出了应对群体极化风险的另外一种对策,即后果主义。后果主义主张认真调查某种行动所可能产生的后果,通过必要的调查能够要求人们与事实接触,减轻社会争端以及与群体极化相关的风险。桑斯坦研究发现:通过较好的认识一种或者另一种对策的后果,可以有效地降低群体极化的可能性,许多严重的分歧也是可以缩小的。对于大学校园中发生的许多群体极化事件而言,如果一开始就对即将产生的后果做出准确的预判,那么参与这一群体行为的成员会更加倾向于主动避免极化结果的发生。这是因为,对群体向某一个极端发展所可能产生的后果的预判,可能会约束人们对现状所抱有的激情,进而遏制群体的极端主义倾向。高校的管理者们应当在预测各种可能的极端化事件的后果上多做文章,针对存在极化倾向的大学生群体积极开展教育工作,通过分析其群体行为的可能后果有效警示大学生群体的极端化行为倾向。

3.注重观点的多样性与平衡观点的不同可能会成为一种起保护作用的力量,制度如果允许各派之间发出不同的意见,常常能够促进讨论与周密的考虑,起到制约多数人的过度行为的作用。在校园讨论中,通过培育多样性的观点可以有效实现某些冲突之间的平衡,而在缺乏一些不同声音质疑的环境下,年少轻狂的大学生们很容易沦为某种狂热情绪的受害者,沉湎于同质信息所构成的回音室之中,任由自己的错误倾向毫无节制的向极端化发展。因此,高校管理者应当注重培育校园中各种意见和观点的多样性,努力形成这样一种局面:针对校园讨论中每一种似乎占据绝对优势的观点,总能够找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和分歧的意见,以防止这种观点变得偏激。

4.融入协商民主理念协商民主的结果虽然最终也指向共识,但这一共识的达成是建立在更加注重协商过程的广泛参与以及协商品质的审慎明智的基础之上的。“协商民主致力于同时解决民主的包容性与深思熟虑性”,在大学生管理中充分借鉴协商民主的理念和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大学生群体在错误的方向上走向极端的概率。这是因为,协商过程所要求的广泛参与,能够有效地提高讨论过程中观点和意见的多元性,避免群体成员观念的过分单一和同质性;协商品质所要求的审慎明智,在提高讨论群体中每位成员做出正确选择的概率上作用明显。在一些校园公共事件的讨论过程中,坚持协商民主的理念就意味着要广开言路,允许最大范围的接受志在参与讨论的大学生以及各种不同的观点,意味着对每一项议题的讨论都是经过审慎的思考和充分的论证,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一个人,每一种不同的意见都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重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大学生群体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走向极端。

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网上不文明行为。网络言行随意放纵,人们向网络投放没有价值或负价值的作品。调查发现,有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言语或符号缩写;有61.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少数大学生把网络当成“情绪公厕”,借助论坛、聊天室等对他人或团体进行恶意攻击,并且借此逃脱法律的约束。浏览黄色网站。互联网中渗透着不少色情的东西。据调查,11%的大学生承认有过虚拟,36%的大学生主动寻找过,曾经浏览过的比例接近50%。大学生虽然生理已成熟,但心理还不成熟,特别是社会经验和阅历不足,受网络影响较大,大量浏览不健康的信息和资料,将对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损害,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因此而走入犯罪的泥潭。剽窃他人工作成果,抄袭他人作品。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巨大、获取迅速、便捷、信息公开程度高等特点。在大学校园中,学生的学习离不了网络信息的检索、吸收与借鉴。但目前在高校学生中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均存在部分学生不以学习他人、提升自身为目的,而是直接剽窃他人劳动成果,抄袭他人作品,完成自身学习任务。网络道德观偏差。网络道德是人们利用互连网络进行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道德关系。网络道德与现实生活中的传统道德有一定的差异,具有主体指向性不明、规范约束性差等特点。有研究表明,有31.5%的学生认为“网络虚拟的欺骗很正常”、“说什么无所谓,只要开心就好”,表现出明显的道德感弱化现象。网络犯罪行为。当网络失范行为超出一定的限度,对现实社会中的他人或财物造成损害,即可认定为犯罪行为。部分大学生虽掌握较高水平的知识与技能,但却未能用于正途,而是为满足个人利益,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例如网络黑客行为、网络诈骗行为和网络盗窃等。

二、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分析

由此,去个体化将会导致个体的责任感下降,但却增加了对团体规范的顺从。引发去个体化行为的最主要的认知因素是个体自我意识的减弱及群体意识的增强。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行为通常受道德意识、价值系统以及所习得的社会规范的控制,并且能够不断地从现实的社交网络中的其他个体那里获得反馈,从而增强自我觉察。自我觉察的人,会表现出更强的自我控制,并且行为更清晰地反映他们的态度。自我觉察的人更少地作出欺骗行为,更易约束自己的行为。网络社会所具有的强大的交往、交流平台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了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而不是面对面地交流,由此造就了庞大的网络群体。但便捷、迅速的网络交流平台,却缺乏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的约束机制,使得个体行为缺乏有效的反馈监督,从而降低个体的自我觉察,从而更容易出现失范行为。个体在网络中很容易就淹没于群体之中,失去自我意识,丧失自我判断能力。同时,网络行为本身即具有身份隐匿性的特点,这将使个体更容易在群体中迷失自我而出现行为解放,做出一些单独时不会、不敢做的事情。青年学生本身即具有心智发展不成熟、行为判断能力不足、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等特点,在缺乏约束的网络行为中,部分控制能力差、自我约束水平低的学生就有可能出现欺骗、浏览不良网站等各种负性网络行为,甚至出现极端的网络犯罪行为。从众。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网络用它的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现实的精神文化空间,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并且以信息海量、更新迅速、互动性强等优点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大学生们的视觉注意力。青年学生虽然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充满热情,勇于创新,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强,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表现出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因此,某些负性网络行为,例如浏览黄色网站、使用不文明语言等行为往往是受到同伴影响而出现的“随大流”行为。

网络中大量的人际交往机会及交流平台为大学生网民的交往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得部分具有共同经历、共同爱好的网民之间交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并在频繁的交往中固化成为一个群体。群体成员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抵制那些对群体的设想和言论提出质疑的人,而且这种抵制会以针对个人的嘲讽、打击等形式出现,导致那些对群体言行有不同意见的个体面临来自群体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个体会选择从众。同时,网络言论的自由极大地增加人们对他人开展语言攻击、抵制他人的可能性。大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并具有强烈的归属与交往的需要。因此,他们更希望通过网络平台与他人交往并加入群体,也就更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出现从众行为。挫折-攻击。挫折攻击理论主要由多拉尔德、米勒等人提出,是指当人的一个动机、行为遭到挫折后,就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甚至出现犯罪行为。攻击的形式可以表现为语言攻击、身体攻击等。调查显示,76.6%的人感觉当前互联网上羞辱、谩骂等人身攻击现象普遍。其中,25.6%的人表示“非常普遍”。仅3.9%的人“很少”或“没有”发现类似情况。所谓“挫折”是根据某种愿望进行有目的的行为时,由于内部或外部障碍,使欲求的满足受到阻碍,这种状态就是挫折。多拉尔德认为,攻击的发生强度与欲求不满的量成正比,挫折越大,攻击的强度也越大。现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均较以往有较大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就业、经济的压力较以往均有所增加,导致一部分学生内心出现较强的挫折感。同时大学生宣泄心理压力的途径有限,或者是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通过在互联网上羞辱、谩骂甚至报复他人的方式,发泄自己挫折感,或者过度宣泄着自己的情绪。

三、应对策略

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成因的心理学分析及青年学生本身具有的心理行为特点,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建立有效的解决途径首先,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自我管理水平。自我意识是指人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事物关系的一种认识、情感和意向。它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是对自己的认识、态度、行为的调节的综合性表现。增强自我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能促进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促进自我的发展,从而使自己的言行和思想能通过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与自我管理水平。大学生的生理日趋成熟,但心理成熟滞后,表现为自我意识发展在多方面存在矛盾。学校、老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互动性,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不要在虚拟网络中迷失自我,做出负。其次,加强挫折应对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挫折应对能力。现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多比较顺利,成长环境与物质条件较以往也有较大改善,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应对困境、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就缺乏有效的挫折应对能力训练,从而导致学生抗挫折能力较差,一旦离开既往熟悉的生活环境,进入大学后遇到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境时,容易产生较强的挫折感,从而产生一些非理性的认知并导致某些负的出现。长期处于慢性、低强度压力下,部分学生会出现负性情绪积聚状态,同时又缺乏有效的宣泄途径,易导致孤僻、焦虑、强迫等心理问题,并进而导致各种不适行为表现。高校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应通过各种途径使大学生们学会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有效应对挫折。高校、教师应从根源上帮助大学生正确认知困境,认清自己的真实需要,正确处理挫折,避免网络心理问题的产生,并针对负性网络行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与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另一方面可以把网络教育作为心理教育的内容,通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网络心理咨询,着力预防和矫正网络不良心理倾向和心理问题,如网络焦虑、网络成瘾等,引导大学生自我调适,纠正不良的网络心理。

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体育领域中的科学研究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向上都有很大发展,本文中笔者以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出发,对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发展态势做一系统的分析,主要探讨了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目前在我国形成独立学科的趋势,对该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体育作为一类如此广泛而深入开展的社会活动,存在着众多的现象需要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去解释和控制,研究其中的关系和规律是我们体育科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体育社会心理学为我们认识体育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学科体系中仍然处于边缘的位置,它的发展远远的落后于社会实践的需要。笔者从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入手,探讨了该学科发展的基本间题,并对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目前发展态势做了分析。

1、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概念、研究内容和结构体系

1.1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概念

国内目前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概念有如下两种理解,第一种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运动团体中成员在交往、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以及个体与团体之间的相关系。在这个概念中指出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团体中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以及个体与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并没有指出学科的性质。第二种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体育活动中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团体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交互作用的科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这个概念的描述中我们看到研究对象增加了一个方面:即团体与团体之间相互作用,并给出了学科所隶属的科学范畴。从两个已有概念中我们看出双方都忽略了体育中关于人与社会之间互动作用的研究,如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体育中的人与社会文化、社会观念、、体育中人的风俗习惯、时尚流行、偶像崇拜、这些内容同样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但是在以上两个概念的表述中没有包括进去,所以已有的学科概念的内涵不足以说明体育社会心理学全部的研究对象。根据以上对体育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分析我们进行了如下的界定:体育社会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与体育中的人与社会(包括社会成员、群体、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相互作用过程心理现象和行为;它是把人、体育、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用心理学联结起来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1. 2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的结构体系

依据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概念的界定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取向,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体系做了如下的构建:

1)体育中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行为。主要是人际关系的研究,例如体育中的人际关系特点、人际关系模式、竞争与合作的心理研究、个体的社会归因、人的社会性动机和需要等,这类研究是这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起点。

2)体育中群体内部、群体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这是目前体育社会心理学最关往的一个研究内容,包括了和体育相关的各类群体的研究,运动群体、观众群体等。研究它们的群体构成模式、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道德规范、群体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和行为如社会助长、从众、群体失范等。

3)体育中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作用过程研究。这个方面是研究中比较重要但是却被忽略的一个内容,它包括体育与人的社会化研究,这里面包含了体育与人的自我概念、自我的心理发展;体育与人的社会态度;体育与、体育与社会价值观、体育与民族心理、体育与人的社会认知等。

以上三方面的研究取向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一个方向的研究往往会影响到其他的研究态势,不同的研究内容之间有着复杂的内部关联。

2、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基本历史发展脉络

实际上有关社会心理学中较早的一个实验研究就是和体育紧密相连的,1897年美国的特里普立特(tripplet)进行了有无其他竞争对手的存在对个体竞赛成绩影响(即社会促进或说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的实验研究是一个典型的体育领域中社会心理学研究,这一研究被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认为是社会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他认为只有实验程序被引入有关人类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研究才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正式出现。这一研究也早已经被公认为运动心理学的发端,我们同样更有理由认为是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源起。随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繁荣,国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体育社会心理学进行正式深入研究,当时主要是探讨运动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心理效应。到了60年代运动心理学的研 究中体育社会心理学成为了一个主要的课题之一。70-90年代是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和完全独立阶段,1975年美国学者rainer.martens出版了《体育活动的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in physcial activity)主要探讨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定 义、社会促进、模仿和观察学习、社会强化、社会化过程、人际关系能力、运动攻击、态度、运动人格等;1980年加拿大albertv.carron出版了《运动社会心理学》(ssocialpsychology of sport)一书;1981年美国学者b.3.c ratty出版了《运动社会心理学》一书作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教科书。根据1993年出版的《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手册》(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psychology)指出当代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领域包括:动机的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团体动力和个体的终身发展,它反映出当代研究的主要方向。这一大段时期内我国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一直呈现出微弱的姿态被包含在运动心理学中迟缓的发展着。

3、当前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发展态势,形成独立学科所需要的条件

3. 1目前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当前我国体育领域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起步阶段,这其中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1995年由邱卓英、邱宜均撰写的“当代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主要问题”(武汉体育学院报,1995, 1)一文的发表,该文考察了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与发展情况,分析了其研究方法并对未来的发展研究做了预测,没有论及我国的体育社会心理研究;19%年由华东师大季浏博士主编出版的《体育社会心理学》一书,系统的介绍了国外关于体育中运动团队的社会心理研究,丰富翔实的阐述了国外当时前沿的研究成果。2002年由马启伟,张力为合著的《体育运动心理学》一书中用了一章的内容介绍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这三者的研究文献对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是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中有重要意义的标志性事件。虽然有了以上重要研究文献发表,然而有关的后继研究却仍然不多,笔者查阅了1998年以来几类体育学术期刊中有关社会心理学的学术文献,其基本情况如下:

由表1看出,1998到2002年的五年时间里五种刊物中有关社会心理的研究文献数量很少,甚至达不到一年一篇的水平,但从2003年开始《体育科学》和《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分别有四篇和三篇与社会心理学相关的文章发表。从发表文章的内容上看总数17篇中有8篇是针对体育与不同群体心理健康方向的研究,其余的分别是关于体育交往,学生体育兴趣,心理能力与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研究。颜军在“1990 - 2001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一文中统计得出:10年间运动心理学论文中有82篇是与体育社会心理学相关研究,占运动心理学论文总数7.7% 。由此看出目前我国体育论文中涉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所占比例很小,而且多为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体育与群体心理健康,体育与心理发展,心理品质等;缺少对竞技体育团队的研究,包括团队的结构模式与凝聚力、内部的竞争与合作、团体的社会心理效应等;运动员的个体归因,社会态度;体育领域中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研究,球迷骚乱、偶像崇拜、危害竞赛的公正的集群行为、失范行为,体育对个体的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体育与社会心理的交互作用过程,体育与社会的价值观念等。从论文的质量上看,深入系统的研究少,和当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展结合的不紧密,对国外的先进的研究介绍的不够,停留在较浅的阶段,但这已经推动了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讨论体育领域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不能不提到1999年10月在武汉召开的第三届亚太地区体育运动心理学会,这次大会的论题之一就是“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可是在随后的儿年中相关的研究文献仍然很少,而且没有太大的突破性发展,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仍然是处干迟滞状态,但是我国已有的研究和当前体育发展形势无形为其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3. 2形成目前发展迟缓态势的原因

1)我国学术研究者没有关注这一新兴学科,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认识不足。这同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社会心理学在我国尚没有取得学术主流地位。

2)高素质研究人员的匾乏。最具研究实力的专业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很少主动介入体育领域中的研究,而专门的体育工作者又缺乏必备的深厚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知识和科研方法。

3)已有的研究结合实际的基本论述较多,缺少深入的基本理论研究,影响学科发展的基本问题还没有经历学术争鸣和探讨从而达成学术共识。已有的研究多数集中在体育领域中的个体和群体心理的心理健康、集群行为上,缺少体育与社会认知、体育中人际关系、体育文化活动与社会心理、体育人口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研究。

4)研究方法单一,缺少科学的实验工具和方法的使用,文献综述、经验概括较多,对比研究、严谨的调查研究、实验性研究不足。

3. 3体育社会心理学形成独立学科需要的内外部条件

体育社会心理学科的出现由三个原因决定:社会中体育实践活动的发展,相关母系学科的发展,研究人员的关注视角。据此,我们得出该学科的所需要的独立条件,外部条件:社会发展对解释和解决体育领域中新现象、新问题的学术研究的渴求增加,从而加大投入来推动;与体育社会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的充分发展,社会心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等;研究的人力资源队伍增强、研究内容的充分深入、研究方法工具的专门化等;产生了相关的社会制度来支持并得到应有的学术关怀。内部条件:学科自身发展的基本理论进一步拓展;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新问题增多致使研究的内容广泛而深入,并有相当的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形成了一个研究领域的群体活动;研究方法的完善和个性化。一门学科独立的标志是有经典人物、经典文本、经典事件,并形成了一个新的完整的研究领域,目前我国该学科的研究中还未出现如此局面。

4、结束语

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 课程内容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035-02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科学的基础性分支学科之一,它在心理学知识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社会心理学课程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其核心议题是个体如何受到他们现实的、想象的与隐含的存在所影响,内容涉及自我、人际关系、群体与社会等层面,思考人作为社会存在的行动与思维规律,其不但对于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培养合格公民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将社会心理学列为通识课程。然而,我国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在内容体系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应以理论本土化、适应社会需要、实验独立设课为主要方向而展开改革,最终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一、当前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较为陈旧、落后,未能及时反映国际主流研究的新内容

仅就美国而言,专业社会心理学期刊就有20多种,此外能够发表相关研究成果的期刊数以百计。以美国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报》(JPSP)为例,从1965年至2000年期间就有7277篇。而我国高校的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依然以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美国经典研究成果为主要教学内容,严重落后于国际主流社会心理学研究水平,能够反映的20年80年代以来的新内容很少,更遑论最新研究进展。如“微观理论”是二战后社会心理学理论发展的新趋势,目前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理论成果,但是,能够在现有教材中所反映出来的依然只有“挫折―侵犯理论”、“期望理论”、“激励双因素理论”等较少内容。

(二)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

自1978年学科恢复以来,中国人已经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学术自信等方面的原因,敢于把这些研究成果编入教科书的极少。目前除“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等极少数理论外,几乎都未进入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之中,这种情况并不利于学生树立学习自信与热情。

(三)课程内容体系教学重心失当

当前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于理论建构过程的探讨,也没有分析西方社会心理学理论对于描述、解释中国人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适用性问题。西方社会心理学自形成期以来,积累了日益繁芜的知识成果,单单描述这些成果就已经需要大量篇章才能完成。因此,现有的教学内容体系往往没有办法细致探讨理论的建构过程。而且更大问题是,当西方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知识在被引述的时候,通常是作为全人类(自然包括中国人)行为的共性而得以尊崇,而文化心理学指出:文化与情境对于人类的心理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即使在美国,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外在效度也经常受到质疑,它甚至被称为“美国白人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学”,而在遥远的中国课堂上,很多结论却作为关于人类行为的“真理”来传输给学习者。

(四)由于课程内容体系过于繁杂,经常无法按时完成教学计划

目前最为畅销的国内教科书通常包括16至18个章节,而且随着版次的增加教材也越来越厚,动辄四五十万字甚至70多万字,而社会心理学的授课时数通常为54课时,即使教师对某些教材内容点到为止,也很有可能无法完成全部章节的讲授。

(五)缺乏统一的学科范式与贯穿整个学科的学科主线

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松散,与普通心理学课程相比,其知识成果远不成系统,社会学取向与心理学取向之争使得有些章节具体而微观,有的章节抽象而又宏观。学生们经常反映缺乏学习主线、对内容记忆的难度较高等问题。国外教材通过划分研究层次并在每一层次内以问题为主导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而国内尚未广泛接受这种方法,对于课堂内容体系的编排仍处于缓慢的探索阶段。

二、改革目标与预期效果

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要服务于高校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科学教育的最普遍形式,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社会心理学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授课经验的丰富与积累,可以有针对性地思考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问题,其改革目标与预期效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往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对自身、对生活、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往往有一定局限,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改革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整体认识能力。

二是提高大学生的研究能力。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尚有许多空白点,有许多领域可供学生加以探索,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不能以全面包容已有知识为目标,而是要引导、鼓励学生去探索,并在不断的探索与发现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三是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也应面对这一重要课题,从自己的专业特色出发,让学生更加了解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独特属性、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应该如何适应与改造社会等问题。

三、改革思路

(一)以适应社会实践需要为导向改革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

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应服务于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而素质教育最终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实践需要的专业人才。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往往是“宽口径”的,所谓的“适应社会实践需要”往往有着多重内涵。

首先,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要使学生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课程更加了解自身、了解他人、了解社会,能够妥善处理自身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并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设计出既有科学价值又具有可行性的研究方案。

其次,要有助于学生社会能力的形成。社会能力是个体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进行交往和协调的能力,调整、控制和改变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能力,以及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的总和,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社会组织能力等方面。社会心理学课程体系改革应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为导向,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实践需要的人才为最终目标。

(二)走本土化之路

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必须要根植于对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实践的详细考查基础上。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物学属性,这是其社会心理与行为存在共性的自然基础,但是,由于受到不同历史文化与社会情境的影响,中国人必然有不同于欧美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如果不加鉴别地将西方社会心理学理论知识作为解释中国人行为的普

遍真理的话,那么,必然会导致滥用与误用的情况发生。

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应当以西方学者所提出的普遍性问题作为授课框架,在具体内容上重视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但对其研究成果的适用范围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即使它可能很好地解释中国人某些日常生活现象(如“基本归因错误”),存疑的态度和提出验证的设计方案还是必不可少的。

走本土化道路不是要求学者另外提出一套完全本土的概念,然后据此设计出不同于国际主流的“纯中国化的社会心理学”。而是在国际主流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命题下,探讨与发现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与外国人相比具有哪些共性特征和独特之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发现、积累、提炼日常生活中各种相关的规律现象,最好是在未讲解相关理论之前就让他们首先提出自己的解释理论或假设,然后通过课程内容学习来对比自己的解释与经典解释之间的异同,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探索、验证课堂学习内容,让学生去观察其有效性和适用范围。这一过程有助于学习者进一步发现已有理论的空白点,发现有价值的社会心理学议题。

(三)进行社会心理学实验独立设课的尝试

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可以探索社会心理学实验独立设课的可行性。当前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中对实验过程有所忽视,而实验法等实证方法的引入却是奠定本学科科学地位、促进其高速发展的基础。社会心理学理论具有反身性,它不独立于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之外,它们的传播会导致相关心理与行为发生变化,因此,理论知识不是永远有效与全世界通用的,理论知识的获得思路与方法才更加重要。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应由知识的介绍转向知识的获得。

实验独立设课的益处在于:一是实验课的安排更加灵活。需要时可以在相关课程之后,随即让学生们进行验证性实验;也可以安排在相关课程讲授之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对比经典实验过程来提高自己的实验设计能力。二是社会心理学实验独立设课不需要太多的学时,关键在于启发性。只要让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实验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即可,如此可以有效地补充基础心理学实验。在独立的实验课时中,验证性实验与自主设计实验可各占一半。

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本土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研究进路;课题选择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4)01-0003-04

1997年9月在台湾心理学会的年会上,我发表了一篇名为“我的‘自我’探索”的讲话(杨中芳,1999)。在那篇论文中我语带双关地,讲述了自己如何从探研“自我”的过程中,逐渐走上“本土研究”的道路。15年后的今天,我很荣幸地被邀请在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年会,为祝贺其文化专业委员会之成立讲几句话。除了表达衷心的祝贺之外,我想依据过去这十几年,自己逐渐由研究“自我”走上向研究“中庸”之路的经验,讲一讲如何采用本土进路,来寻找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从而令社会心理学、本土心理学及文化心理学三者紧密结合。

社会心理学原为研究人们在人际交往活动中所涉及之心理及行为现象的学科。人际交往活动是指:某一特定人群(两人或以上)、在某个特定的地方及特定的场合下,依据他们所共同持有的一些信念、价值及规范等惯性想法所进行的互动。在这些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大家所共同持有的这些惯性想法,不就是该地方及该场合的本土文化了吗?用这样的本土文化为释意工具,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特定人们的交往活动背后的心理意向及意义,不就是本土心理学所提倡的研究思路吗?那么,社会心理学本来就与文化心理学及本土心理学分不开的,何须还要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下另辟文化心理学的专业委员会呢?

然而,出于两个原因,我认为是有必要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下另辟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的,而且这个专业委员会应该着重鼓励用本土进路来选择研究课题及提出研究问题。我之所以这么主张,是因为这与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不开的。在华人社会中,近代社会心理学发展得比较迟,对于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什么,以及要怎么研究,都以西方“先进”国家的马首是瞻,百年不变。至今我们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多为西方学者的英文原著或中译本,或根据这些名著,加入一点“国情”,改编而成。我们所得的社会心理学知识其实是西方社会的社会心理学。

自从我进大学念心理系,一直都被教,后来一直都在用,最后又一再教给学生的研究方法及程序是:在外国顶尖的学术杂志内去找研究课题,找出能反驳或补充他们研究理论的想法,成立假设,然后用实验或问卷所得到的数据去支持、修改、甚至原有的理论。学校老师的晋升制度及学生的成就考虑都一再告诉我们,唯有这样做,我们的研究才能与西方的研究分庭抗礼,被登在那些顶尖刊物内,从而一举成名,有经费支持、有学生追星,日子从此过得红红火火。

我们甚少置疑这些教科书中所述的社会行为及现象,在搬到中国人的社会情境中来时,其心理意义是否会有改变;在埋头看外国顶尖刊物时,也甚少抬头望一下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包括文化/社会/历史)中,有哪些更迫切需要及值得研究的课题,而这些课题可能是西方教科书中所不重视及不感兴趣的。就这样,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把社会心理学里的本土文化抛于脑外了。更不幸地是,现时正逢脑科学在心理学是显学,社会心理学家们也就积极地参与进入个体的脑内及基因内的行列了!

我们大多人都没觉得,只研究西方社会塑造给我们的“人”,而把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丢掉了,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也没有认真想过这样做对不对?好不好?还有没有其它思路来研究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及行为?大家都认为,学科进步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要走向世界、“超英赶美”。在早年我自己开始研究“自我”这一课题时,就悟出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样有什么太大问题的原因(杨中芳,1996)。当时,我在先遍览西方有关“自我”的名著及理论后,发现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及研究课题,比较个体化、比较抽象,把研究对象一由“两人以上的人们”,先变为单个的“人”,而后再去了血、刨了肉,好像在X光片上“人”一样。那么,世界上所有的人,看来还都很像,没有什么必要去看文化差异。我们在翻译的“自我”教科书或论文中,也真还得到了不少可以应用到我们生活中的一般性知识及常识。因此,我们也就挺踌躇自满地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自用,过着和和美美的小日子。

这里,当然不是去讲述本土心理学发迹的故事(请参阅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2005),仅让我快快一提,台湾心理学界,在杨国枢老师的倡导下,有一批心理学研究者,包括我自己,较早即发现:中国人的心理学恐怕不能像西方社会心理学那样,只单挑社会中的“个体”来研究(进入个体,去看他或她的社会认知、社会自我等等)。我们中国人的“人”是“社会人”,必须在人际交往的社会情境中,研究人们如何在他人面前表现自我(面子),如何与他人维系关系,何时与他人产生情感及交心(表现真我),建立信任及互助。提倡本土研究者认为,研究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学终究还是要把“社会/文化/历史”情境捡回来,才能让大家彼此看到各自在灌了血,添上肉之后,到底长的是什么样子;才能更贴切地理解那些与自己日常交往的同胞们,在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为什么那么做;才能更和睦地与他们相处;才能更准确地去帮助有适应问题的人;以及才能更有效地发大财、赚大钱等等。这些不正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者本来就应该选择的课题吗?

本土心理学提倡者认为,社会心理学的进步,也许不在于有多少以中国人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在外国的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而在于它是否能在原地生根,成为一门让当地人更能彼此理解及更促进良流及发展的学问。过去几十年,本土心理学在台湾已经,在某一个程度上,成了一个气候。目前在台湾申请社会科学研究经费补助时,如果没有把研究对当地老百姓有什么效益说清楚讲明白,是不容易通过的。在大陆社会科学界,特别是在管理学的领域,已有逐渐朝这条路上走的迹象。大家所共同关心的议题是要从什么地方切人去做本土社会心理及管理学研究。

对本土心理学是什么?本土心理学要研究什么问题?以及要如何进行本土研究?即使在本土阵营的同事,大家说法都不一(杨中芳,1991a)。在这里,当然更不是讨论这些分岐的地方,我只把我自己多年来对这些问题的体会说一说。我认为,本土心理学是采用本土进路来理解当时当地人之行为现象背后的心理意义之研究成果。那么,什么是本土进路呢?以及如何应用到社会心理学研究之中呢?较早我曾提出本土心理学研究的6个要点及步骤(杨中芳,1991a),现将之重述如下,并用我过去对“自我”的研究作例子来简单加以说明之:

(1)以实际观察当地人当下的人际交往活动及行为现象为研究素材,寻找值得做研究的课题及问题(例如,人们相互表现的面子行为);

(2)用日常生活中当地人熟悉及惯用的概念、语言、想法及经验为构思基础,来发展可以做研究的构念(例如,面子代表的公我、真诚的私我);

(3)在当地人自身文化/社会/历史的脉络中,寻找理解其活动及行为现象的释意系统(例如,公我/私我的双层自我结构及自我表现的双向型态);

(4)再依之找出某些活动及行为现象(例如,大公无私、公私不分、假公济私等等)背后之心理意义的说法;

(5)设计研究方案,或研制适合本地人的研究工具,以检验所提出的说法或修订构想的释意系统;

(6)从而建立一套对当地人而言,更贴近自己生活及更能用得上的社会心理学知识体系。

在以上这6个要点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第(3)点:要找到当时当地人所共持有、相互用以理解彼此行动背后之心理意图及意义的惯用想法:信念、价值及规范等。我称这些想法为释义系统。依我的见解,这一释义系统即是当地“文化”的主要内涵。这就让本土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紧密地接合在一起了。

当然,有关文化心理学是什么?应该研究什么课题?在众专家面前,我不敢说三道四。但从我以上对本土心理学的简述,以及对文化是什么的见解,已经可以看到本土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是相互依存及滋养的。我认为,本土心理学的重点在于研究进路的选择,是要先搁置在西方顶尖学术刊物内寻找研究课题的惯性思维,抬起头来,在自己文化的沃土上寻找更贴切理解中国人之社会心理学的切入点;而目前我所理解的文化心理学的重点,则在于将文化特点或现象视为个体的研究变量,向上寻找其普世的心理源头或向下寻找其如何影响具体行为,甚至脑活动及基因的组成。对本土心理学工作者而言,文化心理学可以和文化社会学及文化人类学结合得更好,共同为他们提供构思释义系统的素材。

基于上述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发展及现状的两大特点:(1)太过依赖西方社会的理论及研究方向;以及(2)太过注重对“个体”,而非“人际”的研究取向,我认为开辟文化专业委员会来鼓励及支持文化心理学的成长是必要的。不过,我寄望这一文化专业委员会能更着重推动,把文化视为是人际所共同持有的惯性想法,而不是个体内在所有的(基因、脑活动或认知)的构念,从而将研究重心转到社会心理学原本应该研究的主题-人际交往、关系、情感与信任等。这样,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就可以与本土心理学结合得更好一些。这对维护中国社会心理学的整体均衡及健康的发展是有帮助的。

下面我就自己的经验,谈一谈要如何用本土进路来选择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课题。早年当我刚立志要从事本土研究之际,我选择的课题是“自我”,经过多年的尝试、困惑及寻求,最终我发现人们天天在用的“面子”概念、活动及行为现象是用本土进路来研究中国人“自我”的一个好的切入点(杨中芳,1991b)。这是因为,在没有其它人在场的情境,亦即没有人际交往的活动,人们好像没有面子问题。至于什么是有面子,什么是没有面子,端视当时是在什么地方(农村还是城市),什么场合(生孩子)跟什么人(同事还是村民)在一起,进行什么样的活动(满月洒)。这样一来,“社会”及“文化”很自然地就进入了本土研究之中。当我在CCTV12看到,一个城市务工人员为了没有涨上每月20元的工资,而把老板杀了,理由是“太没面子了”!我想“面子”对中国社会中生活的人而言,好像仅次于自己的生命,比他人的命还重要。

在探索中国人的“而子”概念及行为现象时,我进一步发现,人们在与别人交往过程中,在别人面前要表现的自己(公我),它与私下自己内心对自己、他人、事物的看法(私我)并不一定一致。我提出了一个“双层自我”的自我表现释意系统(Yang,2005)。人们似乎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会选择用公我或私我来作自我表现。那么,到底人们在生活中要在什么时候表现什么样的“自我”,就成为一个很本土及很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这个研究课题上,我发现一个人的外表行为如果太贴近“公我”,人们会觉得他太“虚伪”、太“表面”、太“没有诚意”、太“八面玲珑”、太“圆滑”;但是,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太贴近“私我”,人们的反应是这个人太“鲁莽”、太“没礼貌”、太“心直口快”、太“没掩拦”、太“不懂人情事故”。那么人们要如何表现才能与人们相处得更好一些,让自己的日子更好过一些呢?中庸之道的实践性及灵活性进入了我的注意范畴,引起了我的研究兴趣。

许多人认为我之所以选择“中庸”这一课题,是因为它是儒家之经典,从而认为本土心理研究就是要回到传统概念中去找研究题材。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儒家经典中,中庸之道固然是对君子行事的要求,但它并不是我选择这个课题的主要原因。在选择中庸这个课题之前,我注意到,在周遭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中庸”这个词,经常出现,虽然不一定带有褒义,更多时候是带有贬义。不管如何,它并不只是古典经书中的概念,而是现今华人社会人们用以形容或评价他人行为的一个常用思维架构,值得作为一个本土课题来研究。也就是说,我是因为在观察到它在现今社会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才选了这个研究课题(杨中芳,2008)。

根据对中庸这一概念的进一步认识,我提出了“中庸实践思维体系”这一理解中国人处理日常生活事件的释意系统,用之来探看对中国人而言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经过多年的不断尝试及坚持,目前累积了小小人气。研究的课题及研究方法都逐渐在扩大,包括了中庸思维历程的基础研究,以及应用于企业及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研究(杨中芳,2010)。在几个学术会议上,中庸团队组织了专题研讨会。今年初,我们在厦门开了一个比较具规模的专题学术报告会,目前正在把该会议的论文结集成书。将来当各位读了这包括上、下两册的论文集之后会发现,中庸心理学研究其实才刚起步,许多课题及问题需要更多的同事、同学的参与,我希望在座对文化或本土心理研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我们的行列。

在引导中庸心理学研究“上路”之后,我本着“退而不休”的精神,想再回到我多年前开端的人际关系、情感及信任研究(杨中芳,2001)。当年我曾提出一个人际交往的释意系统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模型。我想用这一系统来进一步理解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是如何建立,如何消长,及如何感知的;人际情感与信任是如何表达及被感受到的。我计划用中国人的“送礼”活动及行为现象,作为载体来研究这个课题。最近,当我听说,在广州,一个年青医生的父母在家中准备了一个房间,专门摆放过年过节,帮儿子接收及送出的礼物时,我抵不住诱惑,想要知道他的妈妈心中是怎么计算及打点这些礼品的。这不是文化心理学上好的研究题材吗?

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原版教材;双语教学;社会心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203-02

双语教学是指采用两种语言作为媒介开展教学活动,其目的之一是通过引用外文原版教材,促进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二是促进具有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动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优秀教材的选用既是开展双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关系到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原版教材由于内容更新快、知识呈现形式丰富生动、语言地道等原因逐渐成为双语教学教材建设的首选。

我国高校心理学教育开展较晚,但是心理学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却日益彰显,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心理学人才已成为心理学专业的重要教育目标。但是由于我国国内心理学研究水平及研究成果等方面的不足,高校心理学专业课程的教材中多是反映国外研究成果的内容,社会心理学更是如此。相对于国内传统教材更新速度较慢、说教性强等特点,选用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活动将有助于开阔学生眼界,了解心理学发展的前沿动态,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等。因此,我们选取社会心理学作为试点开展原版教材的双语教学,并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教学摸索出一定经验。

一、教材选择

教材既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课堂教学的直接依据,高质量教材的选择更是关系到双语教学过程能否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之一[1]。我校社会心理学开课所选用的英文原版教材《Social Psychology》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David G.Myers主编,在美国有700多所大学或学院的心理学系都采用这本书作为社会心理学课程的主讲教材。这本教材已成为美国心理学教科书同类教材的一个标尺,其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结合的风格是其精华所在。同时,它丰富多彩的插图和插话以及崇尚实证、言而有据的表达风格使其成为同类教材的佼佼者。

David G.Myers开篇以单独的一章介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随后的部分则围绕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展开,分成第一至第四编(共16章)。为便于阅读,每一章由3~4节组成。每一章以预览开始,以概要结束,便于学生掌握章节的结构及核心概念。同时,教材内容呈现形式灵活多样,采用了大量的插图、观点聚焦、图表等形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该书2008年新版中500多处新的引用和举例则关注到了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从而有助于专业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向,发现自身的学习兴趣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聚焦专栏和联系社会等内容则重点关注当前发生的事件和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社会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些结构的设置,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对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

二、师资队伍

使用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是对授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极大挑战。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更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听力水平和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双语教学的教案准备、相关辅助资料收集和授课计划的安排都要求授课教师投入相当的精力,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由于原版教材在内容安排、案例介绍和知识点的组织等方面与国内教材存在极大差异,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也要及时转变思路,改变既往生搬硬套的刻板的授课方式,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除此之外,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授课教师之间更应该开展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例如相互听课、集体备课等,从而取长补短,交流经验,以促进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目前,我校社会心理学的授课教师皆为具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的青年教师担任。年轻教师的特点是精力充沛,思想灵活,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能较好地接受新知识、新方法,能够做到教学相长,既锻炼了自身,提高了专业素质,也做到了与学生的较好沟通,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

国外教材的普遍特点是知识难度不高,但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并且善于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引用、观点聚集等形式阐述、论证理论。我们所选用的David G.Myers的《Social Psychology》书中多达几千处的研究成果引用既体现了作者开阔的视野、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具有较强的时代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原版教材的内容呈现形式多样,涵盖了丰富的插图、说明性图表及插入性专栏等内容,与国内系统化、条理性的知识介绍方式有较大差别。因此,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表现形式,开展多样的课堂讨论、小组辩论等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改善教学效果。在社会心理学的试点授课过程中,无论是课堂上的集体讨论、小组讨论,还是安排学生的课后讨论、资料查阅及完成论文,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出了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及对本门专业课程学习的强烈兴趣,尤其对英文教材中出现的较多案例介绍,均表现出强烈的阅读兴趣。由此,通过本次课程学习,极大地调动了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专业学习的信心。同时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与中学阶段的学习方式有很大不同,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课后学习的内容非常多,而英文原版教材丰富翔实的案例,对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习主动性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教学手段与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与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原版教材的双语教学因其与传统教学模式差异较大,对教师与学生双方都要求较高,因而更宜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促进双语教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原版教材的内容表达方式、内容结构具有形式多样、例证丰富的特点,因此在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CAI课件等载体,将图像、文字、声音等结合起来,活跃课题气氛;把学生之间的主题讨论与教师对难点的讲解释疑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3]。同时,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出声朗读并翻译、用英语进行讨论、发言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的发展[4]。目前,社会心理学的双语教学采用中英文兼顾的形式,在课堂授课的初期,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及接受能力,教师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比较多地注意讲解内容的安排、课题的进度安排,及时开展有效的教学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较好地完成了教学计划。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对新教材的接受能力也在逐渐增强,教师适时地增加难度,学生参与内容逐渐增多,并且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在社会心理授课过程中加入实验内容,划分小组后通过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实施和教师总体把关等过程,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实验研究中来,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好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方式

随着现代高校教育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百分制闭卷考试的一站式考试模式也正逐渐被口试、半开卷式及综合性考试模式所取代。双语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也决定了考试形式可以采取更客观、更有效的考核形式。

由于原版英文教材内容的设置形式与国内传统教材的差异较大,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应把学生平时的表现纳入最终的考试成绩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通过开展课堂提问、专题讨论、小论文书写和主题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多种表现予以效果评定记录。学期结束,结合最后的笔试成绩,综合形成学生的期末成绩。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课后作业完成的情况与质量的评定,不仅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取教学信息与教学效果反馈,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授课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更有利于学生及时总结,加深印象,巩固知识掌握。综合性的考核评定方式更客观、更公开,对避免学生形成死读书、读死书的刻板学习模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积极的作用[1]。

在试点教学过程中,《Social Psychology》学期结束的考核方式就采用了综合评定的方式,既兼顾了学生在平时课堂回答问题、讨论时的表现,又把学生完成的论文、实验设计及实施等方面的成绩纳入到最后总评成绩中,最后,汇总期末考试试卷成绩,形成学生本学科的最后成绩。

五、存在问题

双语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多方面的配合与努力,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更需要学校各方面政策的倾斜与支持。优秀原版教材的选用与有效利用更是对师资队伍、学生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近几年的社会心理学的试点教学,在收获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原版教材内容的理解等方面。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外文教材内容所涉及的案例、准则与我国实际国情及标准、准则之间的差异。二是学生英语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原版教材的双语授课内容、授课形式等方面的接受能力也就出现一定差异。

总之,原版教材的双语教学目前虽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它必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较大影响,成为现代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阴洪杰,张帆.高等学校双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2]梁文艳.双语教学中使用原版教材开展教学的探索[J].高教探索,2007,(6).

[3]李香玲.普通心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5).

[4]冯晨昱,李桂山.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11).

基金项目:滨州医学院教学课题(210841)。

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第9篇

校园心理剧的理论基础是莫雷诺(Jacob L.Moreno)于20 世纪30 年代创造的心理治疗模式的心理剧,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心理干预技术。中小学教师在掌握和运用心理剧技术探索校园心理剧的时候往往存在一些疑惑和困难。同时,因为校园心理剧是包含着文学(剧本)、音乐(音乐伴奏、音响效果及唱腔等)、美术(布景、灯光、舞台布景)、舞蹈(演员优美的动作、姿态)等多种因素的艺术性的心灵表达活动,因此对表达的技术与艺术有一定专业要求,仅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难以独立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园心理剧在中小学的积极推广。

为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与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将共同举办中小学校园心理剧培训与研讨活动,现诚邀各学校相关人员参加,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加人员

中小学校长、学校德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音乐教师、美术教师等。

二、研讨内容

模块一:理论篇

心理剧的原理及其治疗技术

校园心理剧的基本理论及操作技术

模块二:实践篇

校园心理剧实践操作流程及技术运用

模块三:观摩篇

成都市建筑职业中专校校园心理剧现场观摩

三、研讨专家组成

国内心理剧资深导演、心理学博士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成都市建筑职业中专校德育心理研究室校园心理剧团队

四、研讨时间、地点

1.报到时间:2013年6月9日

研讨时间:2013年6月10日~11日

2.报到地点:成都市建筑职业中专校

会议地点:成都市建筑职业中专校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东虹路(三环路东四段内侧十陵立交——成渝立交之间)。学校附近的火车站是成都东客站,汽车站是五桂桥公交总站。乘车路线:5、66、80、85、94、97、98、108、120、122、136、137、200、223、537、854、855、856路。

五、研讨费用

1.会务费:980元/人(含授课费、午餐费、资料费)。

2.外地参训人员可协助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

六、考核与证书

学员完成研讨内容并经考核合格者,将颁发由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具章的结业证书。

欢迎学员围绕校园心理剧提交论文,题目自拟。论文要求:(1)符合本次会议相关主题要求,且未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2)论文内容应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及参考文献,作者及其单位、邮编、电子邮件地址;(3)论文提交邮箱。会议将在了解学员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提交论文的质量决定是否结集出版,优秀论文可推荐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发表;(3)会议将根据提交的论文质量评选出优秀论文,并颁发由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具章的获奖证书。

如愿参加2013年6月5日会议研讨的学校和个人,可以提前将研讨的主题、相关内容和联系方式发到组委会邮箱。经组委会讨论后通知学校或个人作会议发言。

七、其他事宜

凡参加研讨的学员,均可提交学校在校园心理剧方面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与会专家将择选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答,现场交流。

凡参加研讨的学员,每人须携带免冠照片2张(注明单位、姓名及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复印件1份。

八、付款方式

账号:3100028909024906284

账户: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

开户行:工行北碚胜利分理处

九、报名及联系方式

报名电话:010-88810835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培训部 王老师

咨询电话:18623548686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刘老师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社会心理学

一、合作学习的提出和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合作学习的提出

Robert E.Slavin在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用认知理论和动机理论解释了合作学习(coperative learning)的优势,从而使合作学习逐渐被人们认可和应用。合作学习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增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氛围,同时对提高学生非智力方面的心理品质有显著的效果,所以它被世人称为是最近十年来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了“社会心理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限选课,它的内容涉及影响个体社会行为的多个因素,比如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个体如何认识到作用在自己身上的社会力量;个体基于积极或消极的社会关系;个体如何将社会心理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去。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他们对心理学理论知识体系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为他们的学习、应对挫折、人际交往、沟通等多方面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我国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当前我国大学“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授模式。在课堂上,老师主要向学生传授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生按时听课并做笔记,课程结束后参加本门课程的期终考试即可拿到学分。老师没有对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关注和重视,这必然造成了我国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缺乏创造意识和能力,缺乏对知识的质疑精神,最终也导致了大学生人才的质量令人担忧的状况。在大学“社会心理学”课堂上实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变学生被动参与教学过程为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合作教学充分调动了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体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基于相互依赖的学习环境,能够相互帮助、共同促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心。这不仅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和人际关系和谐是非常有益的,而且这也是我国大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必然会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这就是教学方法。过去常关注教师的教学思想,现在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人心理成长和发展。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教学发展的宗旨,而且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方式、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心理,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学会积极做人、积极愉快的交往和获得终身的发展。笔者在大学“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特别是针对大四学生到课率低的实际情况,基于合作学习视角之下,发挥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院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及其效果

1.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

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着重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大学课堂上的许多理论,依靠单纯的讲授方法,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更谈不上深刻体会这种理论的现实价值所在。如果不改革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能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不活跃,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的程度也不高,更谈不上学生应用和解决自己实际生活中重大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了。笔者给大四文科学生上课时发现,学生到课率仅为60%左右,其原因主要是大四学生考研复习、找工作、考各种资格证书,放松了对专业课程的要求。

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迫切需要改革,必须打破当前这种僵化和无效的教学模式。作为目前全球众多国家都在采用的一种富有实际效果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设计时,应考虑到在该课堂的教学设计一般程序中,将构建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合作的结构为主,同时还要把合作学习的那些基本的要素(比如任务、方法、管理、评估、情境、技能等)纳入到课堂教学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关于如何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而言,笔者采借了西方学生小组学习法中的“拼图链接”和主题角色扮演的方法。学生按自愿的原则组成小组,每组成员不超过9人,老师将每次课程的学习内容按小组数量分成一定数量的单元。每个小组随机从学习内容中抽取一个作为本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小组内部讨论和商量每位成员在这个学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担任的角色和身份。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一次机会成为一次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教师”或“专家”。小组成员认可抽取到的教学内容,努力掌握内容,同时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和协作,集体备课,写出一份质量较高的讲义。在即将到来的课堂上,“专家”或“教师”将给所有的学生讲授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同时由本组所有同学一起负责全部同学的疑难解答工作。每个小组都必须认真完成其抽取到的教学内容,每位小组成员也不断地进行着角色和身份的转换。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中,如何让各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彼此关心,从而共同提高课堂学习的良好社会新氛围是这种合作学习法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在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先讲授相关理论,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在各个主题扮演活动中实际的角色体验活动掌握理论知识。比如讲“偏见”这一章知识时,学生以9人为一组,老师先对学生提出主题扮演活动的要求,然后由学生在各小组组长的分工下查找相关文献和资料,设计主题剧本,讨论主、次要演员的人选,经过彩排,最后开一个角色扮演活动的总结报告。笔者专门拿出6节课(共3次,每次2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全专业总共有76名学生,被随机分成为11组,每组为6~7名学生,这样可以保证每位学生都会参与本小组的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之中,而且小组内部成员是缺一不可的,相互之间必然会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合作、高度互动的人际关系。在这种良好的人际气氛中,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主题任务。每小组自愿产生一名组长,组员在组长的组织协调下开展准备活动。笔者根据每章的重点内容,给出了11个主题(比如著名社会心理学专家莅校讲座、爱上你、傲慢与偏见、助人为乐、一次重要会议等等),然后按随机原则将学生分为11个小组。其中各组的组长由学生自愿申请担任,但必须得到本小组成员的认可。角色扮演活动一般安排在本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学生在学习了“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的相关理论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通过合作学习,在统一的主题之下,把角色扮演活动作为一种对本门课程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

2.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笔者在对这种教学方式近10年的运用中,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同时也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学生在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中表现非常积极,为了能让本小组的扮演得到全专业和老师的肯定和认可,他们积极为本小组的主题角色扮演活动出谋划策、群策群力,不遗余力地在一起讨论剧本、商定演员、排演剧本,直至达到他们希望看到的效果为止。笔者从学生身上看到了真正属于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内心感到十分欣慰和快乐。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他们对“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的理论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同时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在活动中得到了提高。而且,学生们坦言自己在今后的人际相处中会更多地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

上一篇:社会管理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新闻学本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