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宣传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1 05:42:47

新闻宣传工作经验总结

新闻宣传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要做好人民政协新闻报道宣传工作,必须充分了解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了解其内涵不断丰富、深化和完善的过程,正确认识和深入把握人民政协的统战性、党派合作性和民主协商性特点,尤其是要把学习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就加强和改进政协宣传工作的一系列新部署放在突出位置,特别是学习2006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等具有历史意义的纲领性文件,这对于指导我们的新闻报道实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前,人民政协事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社会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使人民政协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的内容更丰富,舞台更广阔,领会好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在新闻报道中及时、准确地反映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界别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利益诉求,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政协新闻宣传工作要着力从五个方面体现政协特色,即体现团结和民主特色,体现民主协商特色,体现界别特色,体现政协统战理论研究特色,体现政协人才荟萃的特色。同时,要着重做好六个方面的“转化”文章:即将政协的真知灼见转化为社会思想财富,将政协的成就业绩转化为媒体报道亮点,将政协的工作经验转化为典型指导新闻,将政协的统战资源转化为生动的新闻故事,将政协的理论研究转化为新闻评述论文。这对于今后《联合日报》的新闻报道思路和报道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合多年来在报社的工作经验和对政协新闻报道的粗浅认识,笔者想着重谈一个问题,就是政协新闻报道宜抓“小”放“大”。这个“小”,不是主题“小”,而是切入点“小”,不是大而无当,而是角度新颖,一事一记,善于抓住亮点,深入报道,从而达到以小见大、主题突出、灵动迅速、鲜活亲切的宣传效果,才能更好地展示成绩、传授经验;这个“大”,不是大主题,而是大而空、大而无当,是看似重大实则空洞的东西,所以,与其有,不如无,与其写,不如干脆放弃,因为读者对大而空的文章从不领情,他们不会从中获得启发、感动和收获。我们宣传的最高境界是“不露声色”,是在读者的阅读愿望中达成宣传目的。政协新闻宣传不是不需要工作和经验总结,但经验总是人做出来的,而做事从来都是具体的。好的政协新闻报道,必须以人为本,首先要考虑读者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才能将想说的话真正说到读者的心坎儿上。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创新思维方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其一,要时刻记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人民政协是人才库、智囊团,各级政协委员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过程中,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发展中积极建言献策,并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言、立功,他们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发掘、报道政协委员的先进事迹、履职经验,尤其是他们对社会民主进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助推作用,是我们首先要重视的问题,要下大气力总结整理,从生动、具体的人与事入手,表现政协委员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二,要认真倾听委员的声音,关注委员关注的社会焦点、难点、热点问题,与委员共呼吸,深刻把握他们所关注问题背后的社会背景,畅通其说话渠道,使他们的关注真正转化为社会效益。在报道中,要抓住本质和重点,避免面面俱到,以偏概全,要寻找最能体现其履职亮点的具体实践,以最客观、生动的笔触进行记录。

其三,经验、工作性报道要抓鲜活的细节。这往往是政协新闻报道的不足之处。比如某市围绕党委、政府提出的“生态建市”战略,政协多次组织调研和考察活动,积极主动地建言献策,为党委、政府决策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参考作用。报道这类题材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该具体采访参与调研、视察和建言、献策的政协委员,倾听他们的工作心得,通过他们的视角解读政协主题工作的思路和意义,并实地采访“生态建市”的效果,用亲历亲闻说明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作用。

其四,用故事说话。故事由人物和事件组成,人物和事件是密不可分的。报道政协新闻,要努力寻找新闻事件的故事性,这就需要更深入的采访和更新颖的视角。同样一个工作经验的报道,如果没有故事性,就没有阅读价值。新闻应该像倒叙的故事,有结局,有情节,有悬念,有高潮。尽管我们的报道思维和价值观念与西方不同,但努力使新闻写得生动有趣无论如何都是有意义的追求。

新闻宣传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一、农机化宣传信息工作思路

2009年,全市农机化宣传信息工作总的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机化宣传信息工作,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面和舆论导向,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农民的宗旨,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强化农机化宣传信息,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农机化新闻宣传,为推动全市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

二、宣传信息工作重点

1.宣传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国家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要求措施、中央及省、市关于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各项要求和措施。尤其要大力宣传本系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工作会议、农机工作会议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执行情况。

2.宣传水稻机插秧技术、机械化秸杆还田技术对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农民的认知程度。

3.宣传特色农机具试验示范的成效和经验做法,展示农机化在现代高效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4.宣传规范、培育和扶持新型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发展的情况,以及农机大户、农机协会、农机(股份)合作社等多种类型的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经验和成效。

5.宣传农机跨区作业组织与管理,帮困助贫、抗旱救灾、节本增效、助农增收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效。

6.宣传建设“平安农机”、“和谐农机”的经验与做法。

7.宣传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情况、农机质量监管情况、农机打假情况等工作经验和做法。

8.宣传规范农机执法队伍建设、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农机系统能力作风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9.宣传情系农机、乐于奉献,为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机化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先进农机工作者的典型事迹。

10.及时反映农机化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及重要突发事件和敏感性问题。

三、宣传信息工作任务

全系统全年完成农机化信息200条以上报送任务,其中:局人秘科、管理科、监理所、推培中心每月上报信息不少于4条,其它各科室、单位及各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每月上报信息不少于1条。全年完成农机化调研文章10篇以上,其中:局党组成员及各科室、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每人至少1篇。全年在扬州市级以上报刊、广播、电视及政府部门网站发表新闻、信息100篇以上;在*报、广播、电视及政府网站发表新闻、信息150篇以上;自办《*农机信息》20期以上。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信息宣传工作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扩大影响、了解民意、争取支持、推进工作、提供服务的重要手段,是做好农机化工作的“助推器”。各单位(科室)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宣传信息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与重点工作一同研究部署、一同检查落实,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科室)具体负责的分工协作制度,把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创新宣传形式,务求取得实效。对不同的宣传对象,要积极创新宣传形式,提高宣传效果。要高度重视政务信息报送工作,明确专人负责,抓住农机化热点、亮点工作,让更多的领导和相关部门了解农机化工作。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主流媒体覆盖面广的优势,加强与专业记者的沟通联系,请他们帮助宣传农机,让社会各界了解农机化、支持农机化。要利用现场会、送机下乡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提高农民的认知程度,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农民手中。要推动农机化信息宣传由一般性动态报道向政策解读、形势分析、经验总结等纵深报道转变,在宣传信息深度开发、开拓创新、破解难题等方面下功夫。要在农机化重点技术推广和重点农时季节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较大的农机化信息宣传声势。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各单位、科室要选择一名熟悉农机化工作,有一定文字表达能力,且事业心较强的同志为农机化宣传信息员。市局将适时开展新闻写作、信息采编、网络知识等专业培训,提高宣传信息工作人员的信息策划和采编能力。要加大对宣传工作的投入,争取为从事宣传工作的同志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从事宣传信息工作的同志,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和农机化发展的各项政策,提升对全局性问题的认识能力,开拓视野、拓宽思路,敏锐地发现信息,科学地筛选信息,科学地加工信息,不断提高信息的质量。

新闻宣传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宣传工作 改进措施

新时期,做好职业院校的宣传工作,应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做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创新。充分利用学校刊物、宣传橱窗、学校网站、电视台以及新媒体微博、微信等宣传载体,宣传学校的工作目标、任务、主要思路、具体措施;宣传改革发展的重大成就;表彰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利用多种宣传载体唱响主旋律,做好舆论宣传,起到引领、激励教职工为学校发展的共同目标而奋斗,为学校的和谐稳定、改革发展,鸣锣开道,凝心聚力的作用。

一、思想重视是做好宣传工作的前提

学校党委应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充分认识到宣传工作是党组织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基本条件之一,党的路线、方阵、政策,党的各项主张,都是通过各种宣传途径来向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传递的。在学校的各项工作实施中,宣传工作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并对学校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为此学校党委应在每年的党委工作计划中都提出目标,制定措施。在召开的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进行部署和贯彻。同时党委也要十分重视宣传阵地建设。根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内凝心聚力、对外塑造形象”的工作要求,学校的刊物要适应办学定位、学科特色、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的新情况,在栏目的设置、内容的选择和功能定位上都要推陈出新成为内、外宣传的窗口。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应当率先垂范,将宣传工作切实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为校刊和网站撰稿、为党员党上课,为职工宣讲学校工作的方针和思路,定期召开主题座谈会,进行政策宣传的同时了解职工所想,多种途径为学校的宣传工作注入强大推力。

一线从事宣传工作人员是做好宣传工作的重要抓手,要满怀宣传工作热情、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着力在“博、思、勤”字上下功夫,一是要着眼一个“博”字,平日里坚持通过读书、看报、新闻联播以及参加各种培训来广泛吸收知识,吸收宣传新方法、了解宣传新态势,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二是要注重一个“思”字,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要勤思索,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稿件撰写中,使稿件内容活起来,增强可读性。三是要坚持一个“勤”字,做到勤记、勤看、勤练习,为提高写作能力,大量阅读范文,不断撰写稿件。

二、建好通讯员队伍是宣传工作的基础

宣传工作是学校的整体工作,不限于某个科室,它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若想做好宣传工作,必须要有学校各个部门的人员参与其中,这样宣传工作才能反映学院的整体风貌,才能为学校的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打造一支立场坚定、业务娴熟、作风优良的通讯员队伍是做好学校宣传工作的坚实基础。宣传队伍建设要以“强化队伍、加强互动、提升素质”为目标,努力做到六个“注重”,从而了解广大职工的所思、所想和呼声,确保通讯员队伍的良性发展。

一是注重通讯员队伍的激励考核。制定和完善通讯员队伍的考核机制,强化对支部各处室的上稿数量与质量的考核。根据供稿和用稿情况,反映工作情况的及时性及先进事迹和功能工作经验总结的情况等。二是注重通讯员网络的动态管理。建立通讯员信息库,及时更新通讯员名单及信息,确保通讯员网络作用的正常发挥。三是注重通讯员互动的有效开展。建立完善通讯员QQ群,定期通过QQ群进行互动,一方面让通讯员了解近期的宣传重点。四是注重通讯员能力的不断提升。举办多种主题的通讯员培训班,邀请媒体资深记者对通讯员进行专业培训,增强通讯员发现新闻的敏锐性和稿件撰写的专业性。五是注重投稿途经的便利和畅通。不断改进稿件收集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数字平台,加快新闻传送速度。六是注重对通讯员信息撰写能力的单独辅导。

三、坚持三贴近原则是宣传工作的关键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我们党宣传思想工作长期实践的总结。在学校的宣传工作中要将广大师生的需求作为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贴近校园实际、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师生的原则,宣传动员师生、引导教育师生、帮助服务师生,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方法。

第一,抓住关键点,贴近校园实际。宣传工作必须贴近学校建设发展的工作实际,就教育政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招生与就业、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释疑解惑 。就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理论宣传,就重要时政新闻和校园重大事件进行宣传报道等等。

第二,选准切入点,贴近生活。宣传报道要深入基层,深入师生、深入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把握学校主流,从点滴中挖掘生动事例予以报道,力求切入点的选择能够真实客观、生动活泼,起到够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

第三,突出闪光点,贴近群众。贴近群众是宣传工作的落脚点,宣传工作者要扎根于群众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将宣传的镜头更多地对准广大师生。

四、宣传工作要做到四转变、四提升

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宣传工作应与时俱进。目前,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学校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在这一要求及背景下,学校的宣传工作要做到四转变、四提升。

第一,注重宣传工作在理论上解疑释惑的价值,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第二,从报道学校各项会议、管理制度、事务活动、领导活动以及上级领导下基层检查、调研的动态信息向有观点、有建议、有落实情况的高层次信息的转变,实现信息处理水平的提升。

第三,促进学院新闻宣传工作从被动接受采访向主动邀请媒体采访转变,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加强与校外媒体的联络与合作,积极拓展社会资源,实现宣传工作对外传播力度的提升,进一步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四,从时效性、直观感、现场感及互动性不强的传统媒体向借势新媒体、打造全媒体宣传平台的转变,巩固发展传统媒体。

做好职业院校的宣传工作,要坚守内聚力量、外塑形象的理念,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校园内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风尚,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观念上及时更新、工作上不断创新,将学校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推动学校宣传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单位为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刘婷婷(1982―),女,文学学士,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宣传处文字编辑。]

参考文献

[1] 孙剑坪.当代电视传媒功能扩张趋势对高校德育的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7).

[2] 汪银生.关于大学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3).

[3] 纪宝成.发挥好大学文化交融与创新的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11(24).

新闻宣传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改革;宣传;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034-02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改革向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途径。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几千年,且不断创造出伟大奇迹,其所依赖者,除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等物质因素外,便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所具有的改革创新精神。从传说中黄帝“修德振兵,治五气,五种”[1],颛顼绝地通天,尧舜禅让,到信史中的商鞅变法,庆历新政,乃至清末维新,中国的历史实际就是一部改革的历史。在漫长的探索过程中,中国的改革家和学者逐渐意识到要完成社会物质层面的革新,首先应当实现社会成员精神世界的涅,而促进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就必须依靠宣传的力量。因此,我国改革宣传研究的历史亦如改革史一样源远流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和平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宣传工作随之展开。中国改革宣传研究从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并陆续诞生了一批研究成果。比如,《政策通俗宣传资料》(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会,新华书店中南总分店,1950年)、《工会报纸的经济宣传》(陈浚,工人出版社,1954年)、《农业宣传工作经验汇编》(一知,农业出版社 1958年)等,《当前文字改革的宣传报道工作》(蔡世纬,新闻战线,1959年第12期)、《用漫画来宣传文字改革》(闻世忠,语文建设,1959年第15期)、《大力宣传按劳付酬的原则,做好工资制度改革的思想准备工作》(刘子久,中国劳动,1956年第2期)等。上述成果多是新闻、教育、宣传等领域从业者的经验总结,理论深度还比较有限。除此之外,就是当时党政领导或新闻宣传工作负责人的文章、讲话,如1953年11月27日~30日,各中央局宣传部长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胡乔木在发言中指出,今后各方面的工作都要以总路线为中心,总路线的宣传是十几年的事情,总路线是长期任务,全国宣传任务不可能离开这个基础。同时他还对具体工作领域的宣传工作提出一些意见。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1954年5月5日~25日)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在题为《党的宣传工作为贯彻党的总路线和党的四中全会决议而斗争》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党的宣传工作必须为贯彻党的总路线而斗争。这些文章或讲话的内容一般是站在布置任务的角度对宣传战线工作人员发出的指示,所涉及的多是具体问题,并未向理论的方向进行转化。1956年之后,由于国家正常的发展建设步伐受到政治运动的干扰,改革宣传研究也无法继续进行。直到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包括改革宣传在内的各项理论研究才重新走向正轨。这一时期的改革宣传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学科框架下展开。

一、宣传学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宣传,将宣传视为革命与建设的有力武器,但是由于解放前缺乏和平安定的环境,很难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我们具有从事这项研究的一切物质技术条件,但由于党的领导思想的‘左’的错误,窒息了科学的发展。与政治斗争结合得十分紧密的宣传工作,直接听命于领导,很难把宣传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探索其利害得失的规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实行一系列改革、开放、搞活的新政策,解放了科学工作者的思想,打开了科学研究的大门。”[2]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国的科研工作者推出了一批有分量的著作,如《宣传科学研究纲要》(林之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宣传学概论》(向在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宣传学导论》(李良荣,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宣传学讲授纲要》(宋锡仁,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现代宣传学概论》(戴元光,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等,促成了宣传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改革开放和宣传学建立的大背景下,改革宣传研究工作加快发展,且成果斐然。

1.区域性改革宣传研究。中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惯、自然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改革以及改革的辅工作必须因地制宜。正因为如此,改革宣传研究也应结合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比如,丁军辉先生通过对辽宁电视台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而组织的宣传活动的反思,提出要做好东北地区的改革宣传工作就必须充分认识当地的历史和现实,用辩证的方法和多变的采访内容,去满足多变的传播对象的需要。[3]再如,蒋晓丽先生在《传媒宣导抚慰功能――兼论在西部地区的特殊功能》一书中,集中探讨了面对中国西部这样一个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人文资源相对匮乏的特殊地区,大众传媒如何更好地发挥宣导抚慰功能,以实现西部大开发的规划目标。[4]

2.改革中的典型报道研究。在我国,典型报道既是一种常见的新闻报道形式,也是一种常见的宣传形式。每当政府要出台重大决策或者完成某项战略规划的时候,往往要借助于典型报道进行舆论引导和经验普及。因此,改革开放一经提出,媒体中典型报道的数量便明显激增。“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的六年来,报刊宣传的典型人物多达千人,其中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有近百人,产生较大影响的有十余人。”[5]典型报道的这种表面繁荣,难以掩饰其背后存在的问题。1987年,陈力丹先生就宣称典型报道是在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将随着文明的发展而逐渐走向消亡。[6]尽管很多学者对此表示怀疑,并陆续发表文章进行反驳。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传统典型报道的社会影响力在不断降低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很多学者将研究的目光锁定在改革开放中典型报道的重生和突围方面。比如,《典型报道的受众心理实证研究》先是总结了转型期中国典型报道所面对的种种挑战,继而肯定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典型报道在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依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全书运用传播学的方法考察了当前受众心理与典型报道价值取向的契合程度,对受众接触典型报道的动机、认知、态度、行为等进行了初步探索,籍以启发实践领域的新闻传播者。[7]

3.针对具体媒体的改革宣传研究。大众传媒在改革宣传过程中的总体目标指向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媒体的特性不同,决定了具体分担的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方式不尽相同。比如,王涛先生就针对报纸的特点,总结出了这一传统媒体所肩负的五项改革宣传任务,其中“为改革的理论探讨提供宽松的场所,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8],与报纸自身的传播特性最为契合。再如,吴太平从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意识、改革栏目设置、转变工作作风和改革内部体制四个方面,阐述了电视媒体如何做好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宣传。[9]董晓平先生则专门著文,分析了广播电台如何通过优化节目结构、完善播出方式、提高节目质量来完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宣传任务。[10]

二、传播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关注发展与传播交集问题的发展传播学在西方诞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中国学界开始了发展传播学引进和本土化探索,并推出大量的专著和论文。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实际就是通过调整现存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思想观念以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公民的现代化至关重要,它既是改革的目标之一,同时也是改革得以实现的精神保证。而促成公民观念转变的最重要途径便是媒介宣传教育。因此,发展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改革宣传研究既有直接的贡献也有间接的启发。比如,《大众传媒与农村》一书通过对江苏农村受众媒介接触行为的调查,揭示了大众媒介与苏南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关系,并着重阐释了大众媒介在促进该地区农民人格和社会心理现代化转变中的作用。[11]再如,《社会转型传播学》的作者站在中国处于转型期的宏观时代背景下,对变革社会中的传播意义、传播结构、传播分化、传播失衡、传播整合以及社会转型与大众传媒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并构建了中国社会转型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其中有关社会转型时期,大众传媒与民众幸福感形成的关系,以及大众传媒的社会整合功能的论证与改革宣传的关系尤为密切。[12]

三、历史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受现实环境的影响,学术界开始了改革史的研究。在众多改革史的研究成果中,有一些便涉及到了改革宣传问题。如《启蒙与呐喊》一书的第七章占领舆论阵地,集中论述了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的改革宣传观,以及在这种宣传观的指导下,改良志士们如何创办报纸宣传维新、占领舆论阵地。另外,作者还对维新报纸比较集中的天津、长沙、上海三地的宣传情况进行了专门的归纳和分析。[13]再如《西学与变法――研究》,这本书以历史学为主,同时吸收了传播学的方法,对《万国公报》的宣传内容和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第三章主张变法部分介绍了《万国公报》所进行的变法宣传以及这些宣传对维新变法派所产生的影响。[14]

当代改革宣传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表现在研究成果数量上的丰富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学科背景的交叉性。但是,已有的研究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亟待弥补的不足之处。按照宣传学的学科架构,改革宣传的研究领域应当包括三部分:改革宣传理论、改革宣传实务和改革宣传史。目前,实务研究部分的发展速度明显超过理论和历史部分。改革宣传理论的研究主要散布于宣传学、传播学之中,只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现象被学者提及。有关改革宣传史的研究不仅成果数量不多,而且分布不均,呈现出一种“中”字型结构,即绝大多数专著、论文都是集中于近现代,对于中国古代改革宣传史、当代改革宣传史触及不多。理论与历史研究的薄弱,也给实务研究带来不利的影响,限制了后者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未来的改革宣传研究工作应当在密切关注现实问题的同时,适度地向改革宣传理论和改革宣传史方向加以倾斜。

参考文献:

[1] (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第一[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 林之达.宣传科学研究纲要•序言[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3] 丁军辉.“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宣传的一些理论思考[J].记者摇篮,2004(2).

[4] 蒋晓丽.传媒宣导抚慰功能――兼论在西部地区的特殊功能[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2008.

[5] 余小萄.浅议“典型报道中的几个问题”[J].新闻学刊,1987(1).

[6] 陈力丹.典型报道之我见[J].新闻学刊,1987(1).

[7] 丁迈.典型报道的受众心理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8] 王涛.报纸在深入宣传改革中的任务浅探[J].新闻与写作,1988(3).

[9] 吴太平.深化电视宣传改革 自觉服务经济建设[J].新闻爱好者,2003(10).

[10] 董晓平.深化广播改革宣传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9).

[11] 方晓红.大众传媒与农村[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2] 姚君喜.社会转型传播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13] 王青.启蒙与呐喊[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

新闻宣传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一、站在团结动员广大青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团的宣传报道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共青团事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强调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项重大任务的提出,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共青团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今后一个时期,团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

团的宣传报道工作是共青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党对青年成长的要求、形成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推动团的各项工作发展等多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团的宣传工作肩负着团结动员广大青年为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的重要使命,要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广大青年中打牢建设和谐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引导青年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新形势新任务给团的宣传报道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应该说,团的各项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都有密切的联系。比如,青年志愿者行动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特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保护母亲河行动关注生态,促进环保,其目的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都为团的宣传报道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团的宣传报道工作也面临不少新的挑战。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特别是把争夺青少年作为主要目标,从各方面向青少年进行渗透。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青少年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今后一个时期既是我国的“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热点难点问题增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极为繁重。特别是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和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此,各级团组织特别是团的宣传思想战线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看到团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牢牢把握大局,不断提高认识,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做好团的宣传报道工作,努力开创团的宣传报道工作的新局面。

二、充分发挥团属媒体作用,切实做好团的宣传报道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成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动员青少年参与社会的重要手段。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机关刊,在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推进团的各项工作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各级团组织要充分发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的作用,做好团的宣传报道工作,做好服务大局、服务青年这篇大文章。

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关系到团属报刊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我们做好团的宣传报道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所在。团属媒体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大力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好党对青年健康成长的关怀和要求,宣传好广大青年成长进步的主流、时代风貌和共青团的各项工作,为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当前特别要注意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对一些案件,如王斌余案件的报道,要正确引导公众情绪。二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报道要注意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特别要看到主要的方面,正确引导舆论,不能有失偏颇。

要提高宣传报道水平。做好团的宣传工作,必须树立用正确的舆论占领阵地的意识,不断加强整体策划,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要按照团的工作总体部署,加大报道力度,努力为青年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青年办实事。共青团在教育、引导、服务青年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中的探索和创新,有不少的闪光点,有很好的新闻宣传价值,其中很多工作在社会上都是开风气之先的。各级团组织要把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以及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通过大众传媒特别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报刊宣传出去。团属报刊也要通过报道这些好的做法,更好地为共青团联系青年、引导青年服务。

要注重宣传报道工作创新。新形势下,团属媒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开展鲜活生动的宣传报道,努力创新表达方式,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要大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团结引导广大青年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要围绕青年在学习、工作、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需要,为青年提供文化精品、精神食粮和优质服务。当代青年朝气蓬勃,充满激情,大有希望,大有作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十大杰出青年和广大的青年志愿者等,都是当代青年中的优秀代表。他们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的青春是奉献的青春,多彩的青春。他们奏响了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交响乐章,奏响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之歌。我们做青年工作的,要经常深入到青年中去,与青年在一起,了解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追求。我们的青年报刊要时刻贴近青年,大力讴歌青年先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奏响时代的强音,才能赢得青年,也才能赢得市场。

要不断加强团属新闻出版队伍建设。当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为我们加强团属新闻出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要结合新闻出版单位的实际,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编辑记者的学习、教育和培训,引导编辑记者讲政治、讲道德、讲法制,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引导年轻编辑记者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关系,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要把“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巩固和扩大“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引导团属新闻出版单位进一步增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出版工作的自觉性,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加强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编辑记者队伍、经营管理队伍建设,为推动团属新闻出版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三、认真落实“全团办报、服务全团”的方针,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共青团的宣传舆论阵地

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是青少年文化事业的主体,是共青团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在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落实“全团办报、服务全团”的方针,把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办好,做强做大,从而巩固共青团的思想舆论阵地,不断扩大共青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全团办报、服务全团”是团的宣传报道工作长期的经验总结,是团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团的宣传思想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从理论上看,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是共青团的机关报、机关刊,是服务全团、团结引导青年的坚强阵地。团属报刊的性质决定了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是团属报刊的主人。从实践上看,只有做到“全团办报、服务全团”,团属报刊才能真正成为我们党和团组织联系广大团员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成为不断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的一个重要保证。办好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不只是报社、杂志社人的责任,更是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的责任。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这一方针,在推动报刊质量提高和事业发展、完成全团的宣传报道任务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新形势下,坚持“全团办报、服务全团”的方针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只要我们各级团组织和团属报刊结合团的宣传报道工作实际,进一步落实这一方针,就能不断巩固和扩大共青团的宣传舆论阵地,更好地服务全团工作发展,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

各级团组织要大力支持报刊的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团办报”的良好局面。各级团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分管同志要具体负责,充分调动有关方面的积极性,采取有力措施,为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要积极参与办报办刊,就编辑、采访等工作向报刊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报刊提高质量。要扎实做好自身的工作,推动共青团工作深入发展,为搞好宣传报道提供丰富的实践基础,帮助报刊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要协助报社、杂志社加强记者站和通讯员队伍建设,关心、支持记者和通讯员的工作,巩固和发展“全团办报”的网络格局。要用好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善于通过团属报刊来传递共青团工作的信息,报道工作经验,指导各地工作。要利用团属报刊的平台,做好服务青少年的工作。特别要从共青团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的战略高度,大力支持报刊事业发展,帮助报刊扩大在青少年中的影响,扩大社会覆盖面。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近年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报道各地团组织的重点工作,宣传青年先进典型,展示青年时代风采,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今年7月以来,中国青年报进行了版面调整,进一步加强了共青团工作的报道,充实了团的报道队伍。这些措施,强化了中国青年报作为团中央机关报的办报宗旨和定位,为各级团组织服务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服务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报刊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贯彻“政治家办报”的原则,按照党的要求做好宣传报道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深入报道团的各项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充分反映共青团工作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崭新实践和生动创造,有关采访报道要舍得给版面、给位置,舍得配精兵强将,舍得花功夫策划,舍得发重头稿件,切实把服务全团的工作落到实处。要坚持“三贴近”,坚持“三深入”,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团的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以服务青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为基层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充分发挥共青团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按照中央关于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提高报刊质量,壮大报刊实力,推动团的机关报刊实现新发展。

新闻宣传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6篇

刚才,陈*等先后发言,就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贯彻“服务全团”方针和各地团组织支持一报一刊发展,用一报一刊联系青年、指导工作作了介绍和交流。这些经验很值得总结,听了很受启发。借这个机会,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向辛勤工作在共青团新闻出版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对大家为共青团新闻宣传工作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讲几点意见。

一、站在团结动员广大青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团的宣传报道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共青团事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项重大任务的,对共青团工作了新的要求,也为共青团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今后一个时期,团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

团的宣传报道工作是共青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党对青年成长的要求、形成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推动团的各项工作发展等多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团的宣传工作肩负着团结动员广大青年为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的重要使命,要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广大青年中打牢建设和谐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引导青年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新形势新任务给团的宣传报道工作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应该说,团的各项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都有密切的联系。比如,青年志愿者行动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特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保护母亲河行动关注生态,促进环保,其目的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都为团的宣传报道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团的宣传报道工作也面临不少新的挑战。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特别是把争夺青少年作为主要目标,从各方面向青少年进行渗透。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青少年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今后一个时期既是我国的“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热点难点问题增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极为繁重。特别是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和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此,各级团组织特别是团的宣传思想战线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看到团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牢牢把握大局,不断提高认识,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做好团的宣传报道工作,努力开创团的宣传报道工作的新局面。

二、充分发挥团属媒体作用,切实做好团的宣传报道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成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动员青少年参与社会的重要手段。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机关刊,在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推进团的各项工作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各级团组织要充分发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的作用,做好团的宣传报道工作,做好服务大局、服务青年这篇大文章。

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关系到团属报刊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我们做好团的宣传报道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所在。团属媒体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大力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好党对青年健康成长的关怀和要求,宣传好广大青年成长进步的主流、时代风貌和共青团的各项工作,为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当前特别要注意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对一些案件,如王斌余案件的报道,要正确引导公众情绪。二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报道要注意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特别要看到主要的方面,正确引导舆论,不能有失偏颇。

要提高宣传报道水平。做好团的宣传工作,必须树立用正确的舆论占领阵地的意识,不断加强整体策划,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要按照团的工作总体部署,加大报道力度,努力为青年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青年办实事。共青团在教育、引导、服务青年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中的探索和创新,有不少的闪光点,有很好的新闻宣传价值,其中很多工作在社会上都是开风气之先的。各级团组织要把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以及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通过大众传媒特别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报刊宣传出去。团属报刊也要通过报道这些好的做法,更好地为共青团联系青年、引导青年服务。

要注重宣传报道工作创新。新形势下,团属媒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开展鲜活生动的宣传报道,努力创新表达方式,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要大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团结引导广大青年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要围绕青年在学习、工作、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需要,为青年提供文化精品、精神食粮和优质服务。当代青年朝气蓬勃,充满激情,大有希望,大有作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十大杰出青年和广大的青年志愿者等,都是当代青年中的优秀代表。他们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的青春是奉献的青春,多彩的青春。他们奏响了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交响乐章,奏响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之歌。我们做青年工作的,要经常深入到青年中去,与青年在一起,了解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追求。我们的青年报刊要时刻贴近青年,大力讴歌青年先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奏响时代的强音,才能赢得青年,也才能赢得市场。

要不断加强团属新闻出版队伍建设。当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为我们加强团属新闻出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要结合新闻出版单位的实际,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编辑记者的学习、教育和培训,引导编辑记者讲政治、讲道德、讲法制,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引导年轻编辑记者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关系,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要把“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巩固和扩大“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引导团属新闻出版单位进一步增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出版工作的自觉性,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加强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编辑记者队伍、经营管理队伍建设,为推动团属新闻出版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三、认真落实“全团办报、服务全团”的方针,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共青团的宣传舆论阵地

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是青少年文化事业的主体,是共青团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在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落实“全团办报、服务全团”的方针,把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办好,做强做大,从而巩固共青团的思想舆论阵地,不断扩大共青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全团办报、服务全团”是团的宣传报道工作长期的经验总结,是团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团的宣传思想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从理论上看,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是共青团的机关报、机关刊,是服务全团、团结引导青年的坚强阵地。团属报刊的性质决定了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是团属报刊的主人。从实践上看,只有做到“全团办报、服务全团”,团属报刊才能真正成为我们党和团组织联系广大团员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成为不断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的一个重要保证。办好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不只是报社、杂志社人的责任,更是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的责任。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这一方针,在推动报刊质量提高和事业发展、完成全团的宣传报道任务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新形势下,坚持“全团办报、服务全团”的方针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只要我们各级团组织和团属报刊结合团的宣传报道工作实际,进一步落实这一方针,就能不断巩固和扩大共青团的宣传舆论阵地,更好地服务全团工作发展,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

各级团组织要大力支持报刊的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团办报”的良好局面。各级团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分管同志要具体负责,充分调动有关方面的积极性,采取有力措施,为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要积极参与办报办刊,就编辑、采访等工作向报刊意见和建议,帮助报刊提高质量。要扎实做好自身的工作,推动共青团工作深入发展,为搞好宣传报道提供丰富的实践基础,帮助报刊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要协助报社、杂志社加强记者站和通讯员队伍建设,关心、支持记者和通讯员的工作,巩固和发展“全团办报”的网络格局。要用好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善于通过团属报刊来传递共青团工作的信息,报道工作经验,指导各地工作。要利用团属报刊的平台,做好服务青少年的工作。特别要从共青团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的战略高度,大力支持报刊事业发展,帮助报刊扩大在青少年中的影响,扩大社会覆盖面。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近年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报道各地团组织的重点工作,宣传青年先进典型,展示青年时代风采,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今年7月以来,中国青年报进行了版面调整,进一步加强了共青团工作的报道,充实了团的报道队伍。这些措施,强化了中国青年报作为团中央机关报的办报宗旨和定位,为各级团组织服务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服务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报刊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贯彻“政治家办报”的原则,按照党的要求做好宣传报道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深入报道团的各项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充分反映共青团工作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崭新实践和生动创造,有关采访报道要舍得给版面、给位置,舍得配精兵强将,舍得花功夫策划,舍得发重头稿件,切实把服务全团的工作落到实处。要坚持“三贴近”,坚持“三深入”,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团的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以服务青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为基层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充分发挥共青团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按照中央关于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提高报刊质量,壮大报刊实力,推动团的机关报刊实现新发展。

新闻宣传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7篇

一、站在团结动员广大青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团的宣传报道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共青团事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强调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项重大任务的提出,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共青团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今后一个时期,团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

团的宣传报道工作是共青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党对青年成长的要求、形成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推动团的各项工作发展等多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团的宣传工作肩负着团结动员广大青年为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的重要使命,要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广大青年中打牢建设和谐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引导青年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新形势新任务给团的宣传报道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应该说,团的各项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都有密切的联系。比如,青年志愿者行动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特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保护母亲河行动关注生态,促进环保,其目的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都为团的宣传报道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团的宣传报道工作也面临不少新的挑战。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特别是把争夺青少年作为主要目标,从各方面向青少年进行渗透。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青少年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今后一个时期既是我国的“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热点难点问题增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极为繁重。特别是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和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此,各级团组织特别是团的宣传思想战线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看到团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牢牢把握大局,不断提高认识,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做好团的宣传报道工作,努力开创团的宣传报道工作的新局面。

二、充分发挥团属媒体作用,切实做好团的宣传报道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成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动员青少年参与社会的重要手段。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机关刊,在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推进团的各项工作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各级团组织要充分发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的作用,做好团的宣传报道工作,做好服务大局、服务青年这篇大文章。版权所有

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关系到团属报刊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我们做好团的宣传报道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所在。团属媒体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大力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好党对青年健康成长的关怀和要求,宣传好广大青年成长进步的主流、时代风貌和共青团的各项工作,为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当前特别要注意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对一些案件,如王斌余案件的报道,要正确引导公众情绪。二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报道要注意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特别要看到主要的方面,正确引导舆论,不能有失偏颇。

要提高宣传报道水平。做好团的宣传工作,必须树立用正确的舆论占领阵地的意识,不断加强整体策划,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要按照团的工作总体部署,加大报道力度,努力为青年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青年办实事。共青团在教育、引导、服务青年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中的探索和创新,有不少的闪光点,有很好的新闻宣传价值,其中很多工作在社会上都是开风气之先的。各级团组织要把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以及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通过大众传媒特别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报刊宣传出去。团属报刊也要通过报道这些好的做法,更好地为共青团联系青年、引导青年服务。

要注重宣传报道工作创新。新形势下,团属媒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开展鲜活生动的宣传报道,努力创新表达方式,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要大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团结引导广大青年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要围绕青年在学习、工作、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需要,为青年提供文化精品、精神食粮和优质服务。当代青年朝气蓬勃,充满激情,大有希望,大有作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十大杰出青年和广大的青年志愿者等,都是当代青年中的优秀代表。他们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的青春是奉献的青春,多彩的青春。他们奏响了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交响乐章,奏响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之歌。我们做青年工作的,要经常深入到青年中去,与青年在一起,了解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追求。我们的青年报刊要时刻贴近青年,大力讴歌青年先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奏响时代的强音,才能赢得青年,也才能赢得市场。

要不断加强团属新闻出版队伍建设。当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为我们加强团属新闻出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要结合新闻出版单位的实际,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编辑记者的学习、教育和培训,引导编辑记者讲政治、讲道德、讲法制,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引导年轻编辑记者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关系,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要把“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巩固和扩大“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引导团属新闻出版单位进一步增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出版工作的自觉性,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加强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编辑记者队伍、经营管理队伍建设,为推动团属新闻出版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版权所有

三、认真落实“全团办报、服务全团”的方针,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共青团的宣传舆论阵地

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是青少年文化事业的主体,是共青团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在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落实“全团办报、服务全团”的方针,把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办好,做强做大,从而巩固共青团的思想舆论阵地,不断扩大共青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全团办报、服务全团”是团的宣传报道工作长期的经验总结,是团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团的宣传思想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从理论上看,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是共青团的机关报、机关刊,是服务全团、团结引导青年的坚强阵地。团属报刊的性质决定了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是团属报刊的主人。从实践上看,只有做到“全团办报、服务全团”,团属报刊才能真正成为我们党和团组织联系广大团员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成为不断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的一个重要保证。办好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不只是报社、杂志社人的责任,更是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的责任。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这一方针,在推动报刊质量提高和事业发展、完成全团的宣传报道任务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新形势下,坚持“全团办报、服务全团”的方针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只要我们各级团组织和团属报刊结合团的宣传报道工作实际,进一步落实这一方针,就能不断巩固和扩大共青团的宣传舆论阵地,更好地服务全团工作发展,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

各级团组织要大力支持报刊的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团办报”的良好局面。各级团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分管同志要具体负责,充分调动有关方面的积极性,采取有力措施,为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要积极参与办报办刊,就编辑、采访等工作向报刊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报刊提高质量。要扎实做好自身的工作,推动共青团工作深入发展,为搞好宣传报道提供丰富的实践基础,帮助报刊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要协助报社、杂志社加强记者站和通讯员队伍建设,关心、支持记者和通讯员的工作,巩固和发展“全团办报”的网络格局。要用好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善于通过团属报刊来传递共青团工作的信息,报道工作经验,指导各地工作。要利用团属报刊的平台,做好服务青少年的工作。特别要从共青团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的战略高度,大力支持报刊事业发展,帮助报刊扩大在青少年中的影响,扩大社会覆盖面。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近年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报道各地团组织的重点工作,宣传青年先进典型,展示青年时代风采,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今年月以来,中国青年报进行了版面调整,进一步加强了共青团工作的报道,充实了团的报道队伍。这些措施,强化了中国青年报作为团中央机关报的办报宗旨和定位,为各级团组织服务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服务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报刊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贯彻“政治家办报”的原则,按照党的要求做好宣传报道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深入报道团的各项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充分反映共青团工作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崭新实践和生动创造,有关采访报道要舍得给版面、给位置,舍得配精兵强将,舍得花功夫策划,舍得发重头稿件,切实把服务全团的工作落到实处。要坚持“三贴近”,坚持“三深入”,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团的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以服务青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为基层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充分发挥共青团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按照中央关于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提高报刊质量,壮大报刊实力,推动团的机关报刊实现新发展。

新闻宣传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8篇

一、站在团结动员广大青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团的宣传报道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共青团事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强调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项重大任务的提出,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共青团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今后一个时期,团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

团的宣传报道工作是共青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党对青年成长的要求、形成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推动团的各项工作发展等多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团的宣传工作肩负着团结动员广大青年为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的重要使命,要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广大青年中打牢建设和谐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引导青年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新形势新任务给团的宣传报道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应该说,团的各项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都有密切的联系。比如,青年志愿者行动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特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保护母亲河行动关注生态,促进环保,其目的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都为团的宣传报道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团的宣传报道工作也面临不少新的挑战。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特别是把争夺青少年作为主要目标,从各方面向青少年进行渗透。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青少年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今后一个时期既是我国的“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热点难点问题增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极为繁重。特别是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和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此,各级团组织特别是团的宣传思想战线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看到团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牢牢把握大局,不断提高认识,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做好团的宣传报道工作,努力开创团的宣传报道工作的新局面。

二、充分发挥团属媒体作用,切实做好团的宣传报道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成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动员青少年参与社会的重要手段。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机关刊,在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推进团的各项工作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各级团组织要充分发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的作用,做好团的宣传报道工作,做好服务大局、服务青年这篇大文章。

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关系到团属报刊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我们做好团的宣传报道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所在。团属媒体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大力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好党对青年健康成长的关怀和要求,宣传好广大青年成长进步的主流、时代风貌和共青团的各项工作,为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当前特别要注意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对一些案件,如王斌余案件的报道,要正确引导公众情绪。二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报道要注意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特别要看到主要的方面,正确引导舆论,不能有失偏颇。

要提高宣传报道水平。做好团的宣传工作,必须树立用正确的舆论占领阵地的意识,不断加强整体策划,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要按照团的工作总体部署,加大报道力度,努力为青年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青年办实事。共青团在教育、引导、服务青年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中的探索和创新,有不少的闪光点,有很好的新闻宣传价值,其中很多工作在社会上都是开风气之先的。各级团组织要把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以及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通过大众传媒特别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报刊宣传出去。团属报刊也要通过报道这些好的做法,更好地为共青团联系青年、引导青年服务。

要注重宣传报道工作创新。新形势下,团属媒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开展鲜活生动的宣传报道,努力创新表达方式,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要大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团结引导广大青年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要围绕青年在学习、工作、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需要,为青年提供文化精品、精神食粮和优质服务。当代青年朝气蓬勃,充满激情,大有希望,大有作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十大杰出青年和广大的青年志愿者等,都是当代青年中的优秀代表。他们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的青春是奉献的青春,多彩的青春。他们奏响了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交响乐章,奏响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之歌。我们做青年工作的,要经常深入到青年中去,与青年在一起,了解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追求。我们的青年报刊要时刻贴近青年,大力讴歌青年先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奏响时代的强音,才能赢得青年,也才能赢得市场。

要不断加强团属新闻出版队伍建设。当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为我们加强团属新闻出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要结合新闻出版单位的实际,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编辑记者的学习、教育和培训,引导编辑记者讲政治、讲道德、讲法制,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引导年轻编辑记者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关系,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要把“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巩固和扩大“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引导团属新闻出版单位进一步增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出版工作的自觉性,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加强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编辑记者队伍、经营管理队伍建设,为推动团属新闻出版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三、认真落实“全团办报、服务全团”的方针,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共青团的宣传舆论阵地

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是青少年文化事业的主体,是共青团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在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落实“全团办报、服务全团”的方针,把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办好,做强做大,从而巩固共青团的思想舆论阵地,不断扩大共青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全团办报、服务全团”是团的宣传报道工作长期的经验总结,是团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团的宣传思想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从理论上看,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是共青团的机关报、机关刊,是服务全团、团结引导青年的坚强阵地。团属报刊的性质决定了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是团属报刊的主人。从实践上看,只有做到“全团办报、服务全团”,团属报刊才能真正成为我们党和团组织联系广大团员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成为不断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的一个重要保证。办好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不只是报社、杂志社人的责任,更是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的责任。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这一方针,在推动报刊质量提高和事业发展、完成全团的宣传报道任务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新形势下,坚持“全团办报、服务全刚才,同志、郗某同志、陈同志、孙某同志、向某同志等先后发言,就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贯彻“服务全团”方针和各地团组织支持一报一刊发展,用一报一刊联系青年、指导工作作了介绍和交流。这些经验很值得总结,听了很受启发。借这个机会,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向辛勤工作在共青团新闻出版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对大家为共青团新闻宣传工作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讲几点意见。

一、站在团结动员广大青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团的宣传报道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共青团事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强调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项重大任务的提出,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共青团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今后一个时期,团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

团的宣传报道工作是共青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党对青年成长的要求、形成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推动团的各项工作发展等多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团的宣传工作肩负着团结动员广大青年为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的重要使命,要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广大青年中打牢建设和谐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引导青年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新形势新任务给团的宣传报道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应该说,团的各项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都有密切的联系。比如,青年志愿者行动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特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保护母亲河行动关注生态,促进环保,其目的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都为团的宣传报道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团的宣传报道工作也面临不少新的挑战。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特别是把争夺青少年作为主要目标,从各方面向青少年进行渗透。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青少年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今后一个时期既是我国的“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热点难点问题增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极为繁重。特别是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和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此,各级团组织特别是团的宣传思想战线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看到团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牢牢把握大局,不断提高认识,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做好团的宣传报道工作,努力开创团的宣传报道工作的新局面。

二、充分发挥团属媒体作用,切实做好团的宣传报道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成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动员青少年参与社会的重要手段。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机关刊,在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推进团的各项工作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各级团组织要充分发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的作用,做好团的宣传报道工作,做好服务大局、服务青年这篇大文章。

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关系到团属报刊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我们做好团的宣传报道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所在。团属媒体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大力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好党对青年健康成长的关怀和要求,宣传好广大青年成长进步的主流、时代风貌和共青团的各项工作,为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当前特别要注意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对一些案件,如王斌余案件的报道,要正确引导公众情绪。二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报道要注意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特别要看到主要的方面,正确引导舆论,不能有失偏颇。

要提高宣传报道水平。做好团的宣传工作,必须树立用正确的舆论占领阵地的意识,不断加强整体策划,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要按照团的工作总体部署,加大报道力度,努力为青年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青年办实事。共青团在教育、引导、服务青年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中的探索和创新,有不少的闪光点,有很好的新闻宣传价值,其中很多工作在社会上都是开风气之先的。各级团组织要把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以及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通过大众传媒特别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报刊宣传出去。团属报刊也要通过报道这些好的做法,更好地为共青团联系青年、引导青年服务。

要注重宣传报道工作创新。新形势下,团属媒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开展鲜活生动的宣传报道,努力创新表达方式,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要大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团结引导广大青年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要围绕青年在学习、工作、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需要,为青年提供文化精品、精神食粮和优质服务。当代青年朝气蓬勃,充满激情,大有希望,大有作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十大杰出青年和广大的青年志愿者等,都是当代青年中的优秀代表。他们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的青春是奉献的青春,多彩的青春。他们奏响了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交响乐章,奏响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之歌。我们做青年工作的,要经常深入到青年中去,与青年在一起,了解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追求。我们的青年报刊要时刻贴近青年,大力讴歌青年先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奏响时代的强音,才能赢得青年,也才能赢得市场。

要不断加强团属新闻出版队伍建设。当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为我们加强团属新闻出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要结合新闻出版单位的实际,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编辑记者的学习、教育和培训,引导编辑记者讲政治、讲道德、讲法制,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引导年轻编辑记者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关系,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要把“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巩固和扩大“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引导团属新闻出版单位进一步增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出版工作的自觉性,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加强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编辑记者队伍、经营管理队伍建设,为推动团属新闻出版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三、认真落实“全团办报、服务全团”的方针,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共青团的宣传舆论阵地

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是青少年文化事业的主体,是共青团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在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落实“全团办报、服务全团”的方针,把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办好,做强做大,从而巩固共青团的思想舆论阵地,不断扩大共青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全团办报、服务全团”是团的宣传报道工作长期的经验总结,是团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团的宣传思想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从理论上看,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是共青团的机关报、机关刊,是服务全团、团结引导青年的坚强阵地。团属报刊的性质决定了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是团属报刊的主人。从实践上看,只有做到“全团办报、服务全团”,团属报刊才能真正成为我们党和团组织联系广大团员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成为不断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的一个重要保证。办好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不只是报社、杂志社人的责任,更是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的责任。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这一方针,在推动报刊质量提高和事业发展、完成全团的宣传报道任务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新形势下,坚持“全团办报、服务全团”的方针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只要我们各级团组织和团属报刊结合团的宣传报道工作实际,进一步落实这一方针,就能不断巩固和扩大共青团的宣传舆论阵地,更好地服务全团工作发展,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

各级团组织要大力支持报刊的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团办报”的良好局面。各级团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分管同志要具体负责,充分调动有关方面的积极性,采取有力措施,为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要积极参与办报办刊,就编辑、采访等工作向报刊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报刊提高质量。要扎实做好自身的工作,推动共青团工作深入发展,为搞好宣传报道提供丰富的实践基础,帮助报刊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要协助报社、杂志社加强记者站和通讯员队伍建设,关心、支持记者和通讯员的工作,巩固和发展“全团办报”的网络格局。要用好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善于通过团属报刊来传递共青团工作的信息,报道工作经验,指导各地工作。要利用团属报刊的平台,做好服务青少年的工作。特别要从共青团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的战略高度,大力支持报刊事业发展,帮助报刊扩大在青少年中的影响,扩大社会覆盖面。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近年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报道各地团组织的重点工作,宣传青年先进典型,展示青年时代风采,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今年7月以来,中国青年报进行了版面调整,进一步加强了共青团工作的报道,充实了团的报道队伍。这些措施,强化了中国青年报作为团中央机关报的办报宗旨和定位,为各级团组织服务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服务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报刊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贯彻“政治家办报”的原则,按照党的要求做好宣传报道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深入报道团的各项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充分反映共青团工作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崭新实践和生动创造,有关采访报道要舍得给版面、给位置,舍得配精兵强将,舍得花功夫策划,舍得发重头稿件,切实把服务全团的工作落到实处。要坚持“三贴近”,坚持“三深入”,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团的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以服务青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为基层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充分发挥共青团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按照中央关于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提高报刊质量,壮大报刊实力,推动团的机关报刊实现新发展。

新闻宣传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9篇

一、深化认识、充实力量,把信息调研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一是坚持党组带动。对涉及法院全局或与审判工作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院党组坚持亲自出题目、定对策,协调有关业务庭室提供素材。同时,党组成员带头深入基层,掌握真实情况,接触第一手资料,亲自撰写调研文章,形成了全院上下重视、人人动手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大物质投入。克服基层法院办公经费紧张的困难,先后投入10多万元进行信息调研工作的硬件设施更新,配备先进的数码相机、数码录像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为高效优质的开展调研信息工作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三是着力推进信息化进程。创办具有特色的互联网站,提高网站信息调研文章的质量和品位,使其成为审判公开、沟通民意的重要窗口。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提升信息调研工作服务效能。

一是围绕审判工作开展信息调研。针对基层法院案件数量大、案多人少矛盾突出、案件复杂多样等特点,始终坚持以解决审判工作中的难题为切入点,找准审判工作的结合点,选准调研工作突破口,突出工作重点。创办《审判指导专刊》,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对审判中带有普遍和共性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并以此指导业务庭室的审判工作,促进了审判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二是围绕法院改革发展开展信息调研。为贯彻落实三五改革纲要精神,稳步推进改革工作,该院坚持各项改革措施均以调研为依托,以调研明思路、定步骤。围绕建立科学审判管理机制、加强司法职业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为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为方便迅速的解决矛盾纠纷,落实司法便民,区法院在前期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关于创设速裁中心综合论证报告》,从国外民事快速审理程序、小额诉讼的司法实践,到我国民事简易程序的法理支持以及速裁中心的价值论证等方面均作出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自2007年速裁中心成立以来,共结案2742件,案件的平均结案时间不到5天,既提高了办案效率,又降低了诉讼成本,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

三是围绕工作大局开展信息调研。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根据本辖区内党委的工作部署,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民生社情问题的调研、宣传活动,力争通过审判工作,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2011年金融危机蔓延,市部分企业的经营出现了一些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辖区经济的稳定发展,为此区法院成立调研小组,就“服务企业发展,应对金融危机”这一专题多次深入基层企业进行司法调研,通过邀请专家座谈和上门服务等方式,及时提出司法建议,有效规范了企业管理,堵塞了企业经营漏洞,提高了企业抗风险能力。

三、创新制度、健全机制,形成信息调研工作大格局。

(一)健全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将调研工作列入岗位责任制,把调研工作任务量化分解到各部门、落实到人,制订了《关于加强调研信息宣传工作意见》,规定各部门每月至少报送3份信息,每年至少完成一篇调研课题,形成了部门有指标,法官有任务的岗位目标管理模式。同时,把信息调研工作与法官提拔、晋升、以及各种评优选先挂钩;出台了信息调研成果奖励制度,对被采用的信息调研成果,依据采用报刊的不同级别分别给予物资和精神奖励,激发了全院干警参与信息调研工作的热情。2012年以来,全院共发表各类稿件124件,其中部级26篇,省级47篇。

(二)建立健全成果转化机制。制订了《进一步促进调研信息成果转化利用的意见》,对成果转化的方式、途径和要求作了具体规定。实践应用中,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信息调研成果转化为审判指导性意见。将多年的调解工作经验总结为《区法院调解经验报告》,通过召开调解工作专题研讨会,向全院推广,案件调解率稳步上升。2012年,全院共调解结案4590件,调撤率比2011年同期增长7.4%。二是将信息调研成果转化为司法建议。在审理一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时,针对问题,提出“交警部门出具赔偿凭证需完善”的建议,引起公安交警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采纳了建议,并对其相应的执法文书进行了完善。三是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法制宣传素材。依托互联网站设立了《法学研究》、《案例评析》、《司法为民》等专栏,将信息调研成果通过网络平台、新闻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实现资源共享,以扩大调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新闻宣传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0篇

一生善于运用新闻媒体指导、推动中国革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他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也是我党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一位卓越的党的新闻工作者。

“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

1921年1月16日,在长沙文化书社参加新民学会会友会时,曾明确表示:“我所愿做的工作:一教书,一新闻记者,将来多半要赖这两项工作的月薪来生活。”①

从进步书刊的热心读者,到较系统地学习新闻学理论,真正与新闻结缘是从他1918年到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的那段生活开始的。

成立于1918年10月14日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被称为“中国报业教育之发端”,由时任北京《京报》的总编辑邵飘萍向北大校长蔡元培倡议而设立的,蔡元培亲任会长。研究会主要集会地点在北京大学文科大楼三楼的第34教室。邵飘萍和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徐宝璜担任导师。当年参加这个研究会的大部分是北大文、史、哲、法等系的学生,也有少数教职员。就是经常参加听讲的会员中的一名。

“五四”运动时期,既是中国人民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政治革命运动和文化革命运动时期,也是革命报刊大发展的时期。此时的革命活动就与其新闻实践活动紧密相联。

1919年7月,年仅26岁的创办并主编了湖南省学生联合会机关报《湘江评论》,公开宣布“本报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为反帝反封建运动大声疾呼,在众多进步报刊中表现突出。

同年9月,他接受湘雅医专学生会的邀请编辑该校校报《新湖南》,以批评社会、改造思想、介绍学术、讨论问题为己任,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军伐张敬尧督湘期间的虐政进行猛烈抨击。

10月,他支持周南女校学生会编辑校报《女界钟》,亲自为该刊撰写数篇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如倡导妇女要在经济上实现独立等,影响波及校园内外。

11月,他应长沙《大公报》聘请任馆外撰述员。在看了长沙22岁女青年赵玉贞因反抗包办婚姻无果,被迫在花轿中自刎身亡的消息后,在13天的时间里陆续撰写了9篇评论文章,对封建包办婚姻制度、对当时黑暗的社会制度进行控诉和批判。

此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培养革命干部,积极创建湖南自修大学。1923年4月,创办湖南自修大学校刊《新时代》月刊,以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研究中国革命问题。

1925年12月,担任中央宣传部部长的创办和主编了国共合作下的中央宣传部机关刊物《政治周报》,在宣传共产党的革命统一战线方针、消除国共合作思想障碍、团结左派共同对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此期间,还先后在北京的《新青年》、长沙的《大公报》、上海的《申报》、北京的《京报》、广州的《前锋》等20余种报刊上发表文章。

在传播先进思潮的同时,自己也从一名革命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②

由此可见,早期的新闻实践活动异常丰富,从报纸到通讯社,从内刊到校报,从撰写专栏到组织、编辑稿件,甚至筹集资金、发行推广……新闻业界的众多领域都有涉足;消息、通讯、评论等新闻的十八般武艺都运用娴熟。可以说,早期的新闻学习和新闻实践为他积累了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也为新闻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政治周报》是亲自创办和主编的最后一个刊物。在随后的革命生涯中,他依然十分重视新闻工作。土地革命时期,他积极为苏区的报刊撰稿,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他领导了《新中华报》和《解放日报》的出版,还经常为《解放日报》和新华社撰写社论和重要文稿。新中国成立后,他虽然日理万机,仍撰写了许多论述党的新闻事业和宣传工作的讲话和文章,并亲自为《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撰写社论和评论。

“一生与新闻工作结缘达60余年,持续时间之长,是包括马恩列斯在内的,任何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难以企及的。”③

重视受众重视效果重视规律

科学理论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又指导发展着的实践。新闻思想是多年亲自指导和主编报刊的实践的积累和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和全党多年来革命报刊实践所取得的经验的继承和发展。

新闻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要坚持报刊的党性原则。党的报刊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它的任务是宣传党的政策,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反映群众的生活;它的作用是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和群众见面,目的是团结、教育、组织群众,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坚持真实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真话,不讲假话。要坚持改进文风,反对党八股,提倡文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等等。

综观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我们不难发现,他有三个“非常重视”――

重视受众。在新闻实践中把新闻媒体看作是团结群众、教育群众、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群众是媒体最主要的受众。为此,他非常重视群众的感受、群众的创造,强调要坚持依靠群众办报。“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④1942年3月8日,为《解放日报》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这是对党的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重视效果。“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死了多少他是不管的……真正的好心,必须顾及效果,总结经验,研究方法。”⑤正因为如此,对“对牛弹琴”一词有不一样的评论――“‘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为什么不看对象乱弹一顿呢?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我们和无论什么人做朋友,如果不懂得彼此的心,不知道彼此心里面想些什么东西,能够做成知心朋友吗?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⑥

为此,反对党八股,鼓励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到一个地方要有适合那个地方的宣传口号和鼓动口号,又有依照不同的时间,制出不同的宣传和鼓动口号。”⑦他鼓励创新,鼓励学习群众中生动的语言,甚至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我们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我们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跃进。中国的和外国的要有机地结合,而不是套用外国的东西。学外国织帽子的方法,要织中国的帽子。”⑧

重视规律。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重视新闻规律是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的重要特点之一。如在指导《时事简报》的编辑工作时,他制定了先本地、后国内、最后才是国际新闻的编排次序,体现了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原则。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更是他一直强调的。在当年新闻研究会聆听邵飘萍、徐宝璜讲演时,对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就有了基本认识。邵、徐二人特别强调报纸所登的新闻“第一要确实”;“所谓新闻者,非闭门捏造之消息,非以讹传讹之消息,非颠倒事实之消息,亦非明日黄花之消息”;新闻应“丰富而正当,使阅者不出屋而知天下之大事”;“据实登载,和盘托出,造成正确之舆论”;“访员不可受贿,为他人隐藏事情,或于编辑时颠倒事实”;“访员编辑之格言,第一为‘信’字”。⑨

在1925年12月5日为《政治周刊》撰写的《发刊理由》中明确宣布――“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东内哄’。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⑩

正是因为重视受众、重视效果、重视规律,党的新闻事业逐步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成为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革命成功、促进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科学的理论不应是一成不变的,科学的理论应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今天重温的新闻实践活动,学习的新闻理论,不能脱离今天国内国际的社会实际,不能脱离媒体变化发展的现实环境。

离基层越近 离真理越近

下面着重谈一下新闻规律中最重要的真实性问题。新闻是历史的纪录,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关乎着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生命力,关乎着党的新闻事业的形象和未来。

目前,全国新闻战线正在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重温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有助于我们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增强本领。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共产党人的党性要求。列宁指出:“我们的力量在说真话!”他说:“我们应当说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而群众、人民、大众将在事实上即在斗争后作出究竟有没有力量的解答。”???1945年4月24日,在《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中也专门强调要讲真话。他说:“那一天我说过,我们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今天再说这样一点,就是要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偷就是偷东西,装就是装样子,‘猪鼻子里插葱――装象’,吹就是吹牛皮。讲真话,每个普通的人都应该如此,每个共产党人更应该如此。”???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一种态度。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创造者,力量来自于人民,智慧来自于人民。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也来自于人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党长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苦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思想的活的灵魂。只有真诚地与人民群众交朋友,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请教,寻找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鲜活的实践与创新,新闻事业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一种能力。客观世界是纷繁复杂、发展变化的。要从中挖掘有价值的、真实的新闻,需要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本领。从原则上说,新闻采访就是调查研究。“报上的一切文章都应该是调查研究的结果”。而正是调查研究的大家、行家。他提出:“我们的口号是: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何为正确的调查?“有同志要问:‘十样事物,我调查了九样,只有一样没有调查,有没有发言权?’我以为如果你调查的九样是一些次要的东西,把主要的东西都丢掉了,那末,仍旧是没有发言权。”???如何对待调查来的资料?“详细地占有材料,抓住要点。材料是要搜集得愈多愈好,但一定要抓住要点和特点(矛盾的主导方面)。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列宁研究帝国主义,都是收集了很多统计和材料,但并不是全部采取,而只是采取最能表现特点的一部分。”???

从目前的实际状况看,虚假新闻久治不愈,固然与社会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大环境有关,但媒体自身存在的种种主观因素同样不容忽视。有些媒体的负责人对新闻真实性原则不以为然,掉以轻心;一些记者编辑采编作风浮躁、浮夸、肤浅。通过互联网搜索信息的多了,深入一线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少了;对名人富人的追捧多了,对弱势群众的关注少了;粘贴整合素材的多了,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弱了。

新闻是跑出来的。人民日报社前总编辑范敬宜曾告诫新闻学子:“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虽然现在信息手段十分发达,利用信息工具了解和掌握情况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方式。但无论信息技术多么发达,传播渠道多么丰富,媒体人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追根溯源、追求真理、追问真相的本领不能丢。

但总体来看,我们还未建立起对虚假新闻刚性的、长效的追查、问责、监督、惩戒机制。尊重事实,坚持真理,杜绝虚假新闻,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今年1月27日,人民日报在第四版推出全新栏目“求证”。旨在针对各类争议新闻、疑点事件进行报道,力求通过严谨核实与深入调查,澄清事实、还原真相、回应关切、阻击谣传,促进和谐,提升公信力。至今已推出《郑东新区是不是“空城”》、《钱云会之死――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宫小村调查――残害儿童硫酸泼脸不是事实》等报道,聚集当下网络世界中被广泛质疑、争论的新闻事件,用翔实深入的记者调查,对一些不实的传闻给予澄清和反驳,对还原事实真相起到了推动作用。

求真务实是党报的品格,帮助公众辨真伪、明是非,是媒体的职责。希望能有更多的媒体和媒体人加入到“求证”的队伍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扬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在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方面、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注释:

①《新闻活动》(增订本)第74页,潭一著。

②《西行漫记》第131页。

③见方汉奇为《新闻活动》(增订本)一书所写的《增订本序》。

④1943年11月29日《组织起来》,《选集》第三卷第933页。

⑤《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选自《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7-877页。

⑥1942年2月8日《反对党八股》,《选集》第三卷第836-837页。

⑦1929年12月《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文集》第一卷第99页。

⑧《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6-83页。

⑨《新闻活动》(增订本)第12页,潭一著。

⑩1925年12月5日《文集》第一卷第22-23页。

???《列宁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7月第1版,第283页。

???《文集》第三卷第349页。

???1931年4月2日《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的土地状况的通知》,《文集》第267-268页。

???1941年9月13日《关于农村调查》,《新闻工作文选》第63-64页。

???1941年9月13日《关于农村调查》,《新闻工作文选》第63-64页。

上一篇:机械加工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下一篇:车间管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