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1 00:06:32

新闻工作经验总结

新闻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作为各个新闻媒体常规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就性报道在每年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是,随着受众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媒体市场化程度的发展,成就性纪念报道却越来越难做,社会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一些精心策划的报道也很难产生预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如何改进创新,提高传播效果成为新闻界的当务之急。

提升报道理念的新闻性

建设成就的量变过程和纪念报道的史料内容使该类报道较难产生新鲜感,加上日常已做充分报道,更容易让受众有似曾相识之感,造成报道的弱时效性。另外,成就性纪念报道往往是宣传任务、规定动作,难免存在说教化和表面化问题,特别是一些主题先行、贴标签式的报道,根本就不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阅听这样的新闻作品难

免让受众有“应景”之感。

今年年初,一些媒体陆续开始了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主题的报道,依据报道内容和报道模式,目前主要存在三类问题:第一类是对改革开放进程的梳理或对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回顾,尽管采用了对亲历者、见证者专访的方式,有的报道也注意利用新闻由头,但仍感觉像是回忆录。第二类内容倒是丰富,也融入了新近发生的事实,但报道格局像是三段论,开头是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中间是工作总结式的现状介绍;最后是对未来的展望,看着又像是城市发展规划。第三类是一些行业和专业媒体立足自身特色,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轨迹,可惜很多看起来也像各个行业的经验总结或业绩汇报,缺少新闻要素是这三类问题的共同点。从受众的心理来分析,受众收受新闻不是看先进事迹、典型经验,更不是工作总结,而是期望在及时实现信息需求满足感的同时,进一步取得现实的有用性。导致成就性纪念报道被受众冷落的原因之一就是一些报道本身违背了最基本的新闻定义和新闻规律,把新闻报道做成工作经验的总结、建设成就的展示,缺乏与新事物、新变动、新现象的联系,内容既不新鲜也无新意,削弱了新闻传播的主功能,因此,在报道理念上回归“新闻性”是做好成就性纪念报道的首要前提。

加强表现手法的贴近性

据2006年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的《从受众需求角度看新时期正面报道》的调查报告,受众希望媒体多报道社会成就和突破给老百姓带来的实际好处。这说明,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凝聚力、发挥引领作用,就必须同实际生活的热点相结合,考虑老百姓的兴奋点,寻找建设成就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关联点,拉近重大社会事件和普通群众之间的距离。

在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时,新华社主办的经济参考报做了一期《从公厕革命到城市文明》的选题,在利用轰动一时的独家报道《访厕所》的基础上,注重在报道的贴近性上做文章,用前些年和现如今的对比手法,从人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入手,反映出生活的沧桑巨变。这种报道宏观着眼微观落笔,在历史大跨度中寻找新闻亮点,从百姓身边的事或百姓能感知的事入手,大中见小,使报道更具亲和力,更易于受众接受。成就性纪念报道的客体往往涉及国家经济建设、行业领域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等宏观领域,操作上容易面面俱到、宏大叙事。媒体不能让老百姓感觉所报道的成就对于国家和某一地区很重要,但却与自己关系不大而失去兴趣。因为具体、贴近的事物总比抽象、遥远的事物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产生兴趣,产生真情实感。所以,在内容上贴近受众的实际生活,尊重受众的思维方式和阅听习惯,不要让人觉得报道脱离实际,与自己的利益毫无关联而影响报道的感染力。

注重内容整合的故事性

纵跨若干年的成就性纪念报道往往离不开数字、概念和理论,有时理论多于新闻、议论多于事实、抽象多于具体。从现代新闻理念来看,充满个性化的故事、充满人文精神的报道,远比枯燥乏味、缺乏情节细节的经验介绍,更易于打动和感染受众。因此,要努力在操作层面上做到既有用又好看,让受众在收受新闻信息时能够保持阅读。

10年前,地域性较强的羊城晚报为了报道改革开放20年的建设成就,充分利用当年的报道资料,以及地方新闻的接近性因素,策划了《“001工程”回忆录》,报道对象是改革大潮中出现在广东的“第一”。在第一组报道中,向读者介绍了第一代的个体户、摩托车手、股民和出租汽车司机,并配发了他们的照片。这些报道既讲述他们当年如何成为“第一”的故事,又报道他们今天的情况和想法,读来生动有趣,引人思考。依据对已有新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该报在今年4月又推出了《改革开放30年:我的故事》系列报道,选取了在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商业领域的诸多先行者,以第三人称讲述这些人是如何艰难创业,如何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每篇报道由几个生动的小故事构成,娓娓道来,绘声绘色,可读性强且发人深省。这样的报道内容显然能够发挥媒体的独家优势,因此也就有了个性和特色。然而要做到把故事讲的精彩绝非易事,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在非事件性素材中找到事件性素材,善于讲述带有新闻性的“故事”。不仅形式上要好听好看,还要有深度和锐度,能够给受众以启迪。

多年来,成就性纪念报道是新闻界共同致力于改进和创新的重要报道领域,为进一步提高该类报道的有效性和影响力,为受众提供更好看、更有启迪、更有深度的报道,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和认同这些成就,新闻媒体需要紧扣现时代的受众特点,从受众信息需求的角度出发,结合成就性纪念报道自身的特点,在两者之间寻求契合点,进而营造出鼓舞人、凝聚人的社会氛围。

新闻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视新闻 后期编辑 技巧 应用实践

电视新闻是以电视屏幕为基本载体,向社会大众传播新闻信息的传媒手段。电视新闻包括摄像、采访、拍摄以及后期编辑几个部分,在后期编辑处理完成之后将内容呈现给人们。电视新闻后期编辑工作对电视新闻质量影响意义深远,完成电视新闻后期编辑工作需要掌握丰富的后期编辑技巧。

(一)电视新闻后期编辑内容。电视新闻后期编辑是指新闻拍摄之后,应用各种图像技术、声学技术和文字处理技术对新闻信息的重新加工处理,从而弥补新闻信息直接表达上的不足。良好的电视新闻后期编辑能够向人们更清楚、更准确的传达出电视新闻的内容,充分显示出电视新闻的价值。

(二)电视新闻后期制作要求。第一,电视新闻内容的真实。新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真实,为此,电视新闻后期制作需要保持原有新闻内容的真实,不能为了提升电视新闻的热度应用技术篡改新闻内容。第二,电视新闻后期编辑人员要拥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素养。电视新闻后期编辑人员要具有一定的文字编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捕捉信息的能力。

(一)后期编辑模糊处理。在电视新闻编辑后期处理的时候需要对新闻采取模糊处理的方式,应用新闻模糊处理方式、技巧处理新闻。模糊处理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紧急新闻的处理。对于突发面临的紧急新闻,不能对其盲目确定,需要应用模糊处理方法提升新闻本身的时效性。第二,涉及法律、道德新闻 模糊处理。电视新闻处理中需要遵循社会道德,对于违法的信息,比如人的姓名、肖像、住址等隐私信息需要进行模糊处理。第三,为了防止稿件内容泄漏采取的模糊处理。对于涉及到军事信息、国家政治要点的新闻信息需要进行模糊处理。第四,涉及当事人图像的新闻要进行模糊处理。

(二)电视新闻DV编辑技巧。伴随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DV技术也成为电视新闻后期编辑人员常应用的采编技术。受电视新闻突发性的特点,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规定对于通过DV拍摄新闻予以适当奖励的规定。新闻采编人员通过应用DV拍摄别样的画面,之后经过后期加工制作形成别具一格的播报。这种新成为一种新型新闻资源,进一步拓展了新闻工作人员对新闻信息的获取方式和获取范围。

但是通过DV拍摄的新闻在新闻画面、新闻编辑文字等方面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一些应用DV拍摄新闻的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新闻拍摄、采编知识,也没有经过专门的拍摄训练。为此,需要DV新闻拍摄人员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知识技能。

(三)舆论新闻后期编辑技巧。电视新闻的舆论性处理,需要相关人员遵循一定行业原则,尊重新闻真实性、及时性,根据法律规定科学处理舆论新闻。尊重新闻事实是指新闻后期编辑工作要实事求是;服务监督是指对政府部门新闻进行披露的时候要学会应用舆论压力促进政府部门内部改革。

新闻的后期编辑不仅需要了解编排原理,而且还需要了解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艺术文化知识。新闻后期编辑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从是否吸引人上判断新闻的重点。第二,要认识到放到头条进行播报的新闻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新闻。第三,要经常更换新闻编排的方法,给观众带来别样化的视觉享受。

(一)加强对新闻内容提要和回报的合理安排。电视新闻内容要采用精确化的语言进行高度概括,突出新闻的重点内容,为电视新闻后期收视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中要做好提要工作。提要的编写要反映社会发展的热点以及党的思想、方针、政策等,尽可能的多涉及更多的内容信息。回报是对之前播报新闻的简单重复。回报能够补偿中途没有看到新闻观众对信息的总体把握。

(二)加强对头条新闻的谨慎选择。电视新闻是按照一定顺序播出的,因而头条新闻往往具有先声夺人的特点,是一则新闻能否吸引人的关键。为此,新闻的后期编辑需要慎重选择头条新闻内容。头条新闻的选择考察新闻编辑者的思维能力和工作经验,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经验总结。

(三)应用“峰谷编排法”优化组合新闻信息。传统新闻编排方式是“倒金字塔”,即在对多种新闻信息分析对比之后选择最为重要的新闻信息排在最重要的新闻版面上。在新闻媒体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这种排版方式社会适应性不高,为此,新闻后期编辑排版需要采用一种新的方式――“峰谷编排法”。

峰谷编排法是将电视新闻比作是高低起伏的山峦、山谷,依据峰谷穿插交替的方式进行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新闻节目的播出要从高峰新闻内容开始,最早向人们展现最具价值的新闻内容,从而更好的吸引观众坚持看完新闻。这就要求新闻内容的安排要有规律的起伏,可以借鉴国外新闻分段播出法,将长新闻分成几个等级进行播出,每一个部分中都有不同的重点内容,从而在新闻的全过程播出中足够吸引观众。

(四)在恰当的时机应用配乐。画面和解说词是新闻播出的重要叙事符号,也是新闻的主心骨。音乐能够丰富画面和解说词的内容,为画面和解说词增添光彩。比如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在出现人员死伤画面的时候,大多会在播报的时候配上哀鸣的音乐,从而更好的引起人们内心悲痛共鸣,加强人们对历史的记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后期编辑能够帮助新闻获得更多的市场,提升新闻的质量。为此,需要新闻工作者不断努力,学习更多的新闻后期编辑技巧,提高个人职业素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完成好每一次的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提升电视新闻的总体发展层次。

参考文献:

[1]. 探析电视新闻的后期制作[J]. 新闻传播,2016,20:63+65.

新闻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在我们企业内部的现实工作中,同样所有企业的领导都在外部或内部的信息中寻觅着对自己工作有借鉴的东西,指导自己更好地工作,同时把自己的经验加以总结供他人分享,使得大家共同进步。

但是,由于某些企业领导人对新闻信息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只想享用兄弟单位的新闻信息,却不愿提供本企业的新闻信息。他们号称只求低调行事,但求不出大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些企业在系统内已有相当规模,工作做得可圈可点,可就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推广,即便在系统内的报纸上也不愿留声留名,自称“低调”,实际是一种不作为的表现。

还有些企业,通讯员写稿件很积极,但企业领导不予以支持甚至干扰,使通讯员写稿的欲望受到压抑,这些企业的信息更是传递不上来。

出现这些情况,无非是企业领导对新闻信息有着某种错误认识而已。他们自认清高,羞于和媒体接触,要么自认为没能力和媒体打交道,要么反感了事实上存在的媒体中的一些虚夸现象,要么以低调行事,总之采取一种躲避的方法。

作为从企业成长起来的新闻工作者,想说的是,真正的企业家应该充分认识媒体,灵活利用媒体,大可不必躲避新闻媒体或敬而远之。

企业新闻宣传是激励员工的一种方式

笔者在国内大大小小知名的或不知名的不少企业采访过,接触过各式各样的员工。总体上说,员工们对于本企业事情能经常见之于报端是自豪与骄傲的,特别是对外人或朋友们讲起来,总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就说明员工是愿意自己的企业在报纸上有声音的。这是社会对企业的肯定,无疑也是对企业员工的一种激励和肯定,这种激励作用对员工的鞭策是巨大的。反之,试想,一个企业长期得不到社会的认定,只是死气沉沉的生产再生产,没有活力,这个企业的凝聚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对企业的宣传不只是领导自己的事,也是员工的事情,是对员工工作的一种认同,领导不应该单方把对员工的认同剥夺。本单位的事情见诸报端,对职工是一种精神奖励,是一种荣耀,特别在邻里或亲朋之间,是一种自豪和荣誉。按人的五个境界需求一说,这是一种更高的精神激励,体现着一种社会的认同,企业领导为什么不利用之呢。

宣传企业是激励员工的一种方式,这种本属社会对员工的褒奖不该将之剥夺。

企业新闻宣传是创新工作的需要

企业宣传实际是信息传递。企业工作中的改企改制、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班组生活等所有生产要素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新鲜经验和作法,值得在系统内交流,把这些有用的信息和经验,及时提供给编辑部,在媒体上,成为对垒系统有用的东西,这就成为了效益。

比如讲安全,这是个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问题。我们常常说警钟长鸣,但这个钟如果天天鸣,时间长了耳朵也就磨出茧来了,不一定能起到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造好的、新颖的安全工作方式,通过对这种新方式的宣传,让员工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而且运用,从而达到强化安全意识的目的。

实际上每个企业每天都在创造着新颖的、效果好的安全宣传方式,那么让这些好的安全方式和做法在报纸上露面,让各企业都能学到,对全系统是一件好事,以此不断提高全系统的安全管理水平,我想这也是集团领导要办这张报纸的初衷之一。

可有些企业只知拿来别人的经验,不去交流自己的经验,这样我们就达不到经验共享的目的。

要善于和媒体打交道,善于利用媒体。

媒体是形形、错综复杂的群体,习惯于在企业内打交道或者和上下级打交道,乃至于和客户打交道的企业领导,和媒体打交道常是敬而远之的态度。

从媒体的属性上讲,有主流媒体和市场化媒体之分。主流媒体分中央和地方的主流媒体,这类媒体一般来说市场竞争和生存的压力不大,更多承担正面宣传引导的职能,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器。而市场化媒体从本质上就是企业,市场竞争压力大,更关注社会受众的需要,这类媒体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代表部分社会受众以挑剔的眼光关注和报道我们的企业。

无论什么媒体,都不必敬而远之。媒体并非无冕之王,它也有它的从业规则和新闻纪律,当他出现失误报道时,也会受到国家法律和报社纪律的处罚。

不可否认,新闻是双刃剑。但企业家要敢于直面新闻宣传工作,更应该有处理好“双刃剑”的能力。不必投鼠忌器,要善于利用新闻,让新闻为自己服务,这才是企业家应有的态度。避让三舍、敬而远之的行为不应是企业家的行为。

有位名人说过,一流人才是企业家。为什么这样说呢?企业家不是谁封的,是自己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出来的,没有点本事是不可能出人头地的。特别是我们国有企业的领导,都是上千人中脱颖而出的,如果没有分析判断能力,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可能走到领导岗位上的。相比之下,学者和国家干部只要平稳处事,不出大错,就能一劳永逸下去。企业家不同,经历过大风大浪,遇到过骤风暴雨,特别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什么艰难困苦都经历过,是几千人、几百人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因此上说,企业家是一流人才。

企业家既然是一流人才,就有一流处理问题的能力。之所以没有去处理,只不过是没有接触而已,不是不能处理。

企业家要善于让新闻为已所用,别的不说,在我们的媒体上,一年发100多篇稿件就值多少个广告位啊。不否认新闻界有惟利是图、有偿新闻的现象,但不是所有的媒体都这样,那么择良地而栖之应是一种选择。

积极支持本企业通讯员的工作

新闻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政治性;专业性;服务性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3-0046-02

随着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从事传媒事业的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一线采集新鲜信息并且向公众公开报道的人,更是为人们所熟知,这类人通常称为记者。在记者这个群体中,新闻记者尤其为人们所关注,他们采访报道的新闻事件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及震撼力,给人们以思考、回味,进而从中了解事实的真相或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那么,怎样的记者才是合格的记者、才是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记者呢?笔者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尤其是新闻记者必须具备“三性”即政治性、专业性、服务性。

1政治性是记者的旗帜

新闻具有很大的倾向性,人们在选择事实、报道事实和评论事实的过程中,常常会表现出自己的倾向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十分明显。在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进程中,新闻记者更应该具有明确的倾向性,即坚定的政治立场。在我国,新闻记者的政治立场,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的。我们新闻记者无论是选择采访事实,还是报道、评论事实都不能脱离这个指针。

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新闻记者的政治敏感性呢?培养新闻记者的政治敏感关键是增强新闻记者的对国家、对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是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没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记者是不称职的。新闻记者的政治敏感性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必须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实践中思索,在思索中实践。

首先,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新闻记者肩负的责任就是在工作实践中用自己手中的笔、肩上的摄像机,描绘、记录,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并把从中发现的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通过自己的笔、自己的摄像机反映出来。但是,新闻记者的这种反映不能违背党的宗旨,不能脱离党的方针、路线。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必须努力学习并深刻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样的记者,才是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符合时代潮流的记者,只有这样的记者才能有勇气、有魄力对违背党的宗旨的行为和思想、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和思想、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行为和思想给予揭露、鞭挞。

其次,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要明了自己的不足。新闻记者肩负的使命是神圣而伟大的、光荣而艰巨的。新闻记者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必须要知道自己的缺陷,只有克服了这些缺陷,才能顺利完成自己的使命。新闻记者不能只是简简单单的写稿,更应该具有政治家的眼光和态度,并以这眼光和态度去认识事物,进而从中找出能够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的方式方法。这就是说一名新闻记者在面对着采访到的新闻事实时,应该如何进行梳理归纳、评价升华,进而写出广受人民群众欢迎、并且能够反映或揭露一些实质性问题的精品力作,才是新闻记者应当考虑解决的问题。新闻记者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理论素养,并且能够深刻领会、灵活运用,与自己的新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弥补不足,成为一名称职的新闻记者。

纵览“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无不从各个层面认证了新闻记者只有具备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及政治敏感性才能写出优秀的、感染人、震撼人的作品。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广播消息《高举国旗,呼唤救援》,就是站在政治的高度上,抒发了边境线上的哈萨克族牧民对国旗的情感、对祖国的强烈的认同感及党、政府、人民军队对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深切关怀。如果记者没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及高度的政治敏感是挖掘不出这个事件所蕴含的的时代精神的,更不用说写出如此感人、如此有社会影响了的作品了。

可以说, 新闻记者的政治敏感性不是天生俱来的,只有靠自己在工作实践中去学习、揣摩、总结才能提高。

2专业性是记者的精神

做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新闻事业也是一样,而且,新闻事业独具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新闻报道工作,新闻记者必须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新闻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新闻是没有专业的专业”。长期以来,新闻界的从业者们大都认为,一个优秀的记者要具备“万金油”式的工作能力,什么都要懂一点。这就是说作为一名记者最大的本事就是要善于利用别人的知识来充实自己,要在采访中学习,在采访中提高,在采访中完善。

那么,新闻记者需要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呢?首先,过硬的文字写作能力,这是成为一名新闻记者的必要的先决条件。新闻报道要赢得受众的欢迎,就必须具有可读性。受众在看或听新闻报道时,通顺的、合乎规范或生活习惯的语言,是能够让广大受众接受的。新闻记者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字写作能力。如何培养新闻记者过硬的写作能力呢?关键就是要不间断地练习、不间断地写作,平时养成见到什么就写什么,在写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要写的事物的特点,并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不同,试着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描述事物或事件,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

其次,强烈的新闻敏感,这是新闻记者能否成功采访到令人满意新闻的关键。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为了进行新闻采访,必须要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这敏锐的洞察能力即新闻敏感性。这种敏锐的洞察力就是记者的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最主要的就是让自己成为一名有心人,对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接触的事件、人物,进行仔细观察、详细比较,尤其是细节的区分、比较,并且及时总结记录下来,长此以往,就会养成自己的观察、比较能力,就会在生活、工作中发现与众不同的东西、问题,进而采写出能够真正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第三,独特的新闻视角。当前,新闻媒介众多,受众有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一个新闻媒介要吸引受众或受到受众欢迎,必须得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而这独到之处必须得通过新闻记者来体现。面对着同样一件新闻事,不同的记者有不同的报道方式,有的记者写出的报道,泛泛而论,平平而谈,受众过目或过耳,即成烟云,了无痕迹;而有的记者的报道却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受众的关注,给受众以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这表明能不能从独特的角度发现和写出别人没有发现的独特见解和独特思考不仅是一个新闻记者能不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媒体能不能在新闻竞争中获胜的主要因素。

第四,熟练运用各种报道方式。新闻报道方式有很多,如何运用适当的方式报道新闻素材是新闻记者的一项基本技能。新闻的报道方式主要有消息、通讯、特写、新闻故事等多种方式,如何运用这些方式,报道新闻素材是对新闻记者基本技能的考验。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做一个细心人,时时刻刻留意事件之间的差别、新闻报道之间的不同,甄优别劣,取优汰劣,掌握运用适合自己选题的报道方法,不断在工作实践中提高自己熟练运用各种报道方式的能力。

第五,勇于吃苦的敬业精神。党中央关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提出就是要解决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与实际、与群众、与生活脱节的问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样一个新闻选题,有的新闻记者写得生动有趣,充满生活气息,深受受众欢迎;而有的新闻记者却写得是言而无味,干巴巴,对受众是了如无痕迹。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名新闻记者是否深入实际、是否深入生活、是否深入群众。我国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的“脚板底下出新闻”、“ 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就是对“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具体体现。有句成语“闭门造车”就形容某些整天呆在办公室的新闻记者,他们不愿意吃苦,不愿意主动出去采访,只在办公室翻材料、作总结,或等开会,这样做是接触不到鲜活的新闻素材的、是写不出有感染力、震撼了的好的新闻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勇于吃苦、敢于吃苦,勇于实践,勤于实践,主动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主动投身到人民群众火热生活中去,才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激情、才能感受到人民群众生活的热情,才能发现并抓住社会主义建设及人民群众生活的亮点,才能让这些客观存在的活生生的现实,激发出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进而写出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甚至是震撼力的新闻精品力作。曾经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作品《黄河大桥贪污案引出的问号》、《田沛发》、《遭遇县里说情人》等,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些作品都是新闻记者积极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坚持实践,乐于实践,并在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新闻素材后,经过认真的思考分析,而写出的影响面大、且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新闻作品。

可以说,一名新闻记者只要善于观察生活、乐于分析生活、肯于吃苦、勇于实践,并且能够运用通畅的语言、灵活的表现方式,把接触到的新闻素材恰当的提供给受众,那么,他就是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如果他的品种不仅为受众所接受,而且为受众所欢迎,那么,他就是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

3服务性是记者的责任

新闻记者,植根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奉献于社会。这就阐明了一个宗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是新闻记者的终身使命。1917年普利策新闻奖刚创设时,只有两个奖项,即“公众服务成绩优异奖”和“新闻奖”,后来增加到14个奖项,但“公众服务成绩优异奖”仍居首位。这表明服务公众是新闻事业的初衷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媒体也是服务”的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那么,新闻记者怎么样才能做好服务性的新闻呢?首先,新闻记者在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进行采访时,要转变观念,考虑受众的接近性心理,从受众的角度出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受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多元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服务性报道时,不断拓展新闻视野、拓宽报道领域。例如开办政府热线、政策咨询等栏目,为受众解读相关法规政策,给他们工作、生活提供指导;或针对某些受众关心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提供信息、建议,帮助受众找到方法,解决问题。

其次,要考虑到人们对媒体的关注。服务性报道做得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媒体或记者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让人们感受到,媒体不仅仅是喉舌,还是朋友、是公仆。因此,必须树立受众观念,努力学会在引导中服务,在服务中引导,从而更好地密切媒体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第三,新闻记者在写服务性新闻时,一定要注意讲求真实性、讲求权威性、讲求时效性、讲求通俗性。真实也是服务性新闻的生命。服务性新闻往往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内容必须要真实、必须强调要有权威性。同时,服务性新闻也要讲求时效,在某一时期内,这个新闻对受众来说是有用的,过了这个时期也许就是一个故事或说明了。服务性新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某种程度上,能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指南。所以,服务性新闻必须具有可读性,让受众容易接受,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作,让受众感到可亲、可信,看得懂、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

曾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的电视新闻《个人消费信贷红红火火》就是一篇典型的服务性新闻。这条消息及时、敏锐地抓住涉及经济、金融和人民生活的一件新鲜事――个人消费信贷已经开展了,告诉人们一个信息――贷款重心已经从生产领域向个人消费领域迈进。人们从中获得了可资借鉴、参考、应用的新事物、新经验、新观念。

可以说,服务性新闻是媒体获得受众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新闻记者只有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出发,如实的采访与受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并及时公布,才能获得受众的认可,进而提高媒体的市场竞争力。

当前,正值我们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历史时期,新闻宣传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作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媒体的具体执行者――记者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政治定力,稳定的政治立场”即政治性;必须“具有适应新形势、新技术、新任务的能力” 即专业性;必须“具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服务的精神”即服务性,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优秀的新闻记者。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奖作品选(2004年度第十五届).

[2]新闻传播精品导读(广播电视卷).

[3]全国好新闻精品赏析.

新闻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所谓市民报,是指以市民为读者对象、满足市民需求的综合性报纸。市民报,同机关报等其他类型的综合性报纸一样,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类报纸。在社会主义时期,是否还需要市民报?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但是,在新中国建国后很长一个时期内,所谓市民报,其实只有晚报一个品种,在建国初期甚至只有上海的《新民报晚刊》一花独放。直到改革开放后,市民报才出现了大发展的势头,先是晚报纷纷复刊或创刊,后又出现了都市报等不少新品种,市民报这个新概念也应运而生。当然,目前尚未有一个为新闻传播界普遍接受的定义。

如果我们考察这类报纸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之路,可以发现,是赵超构先生最先提出并且认定社会主义需要市民报这一观点。而且,赵超构先生早在主持《新民报晚刊》工作时就努力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因而,他也堪称社会主义市民报建设的先行者之一。赵超构先生自1934年进入南京《朝报》担任国际新闻版编辑,直至1992年在上海《新民晚报》社长任上去世,所工作的报纸就其性质而言,都是以市民为读者对象的报纸即市民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赵超构先生在从事市民报的办报实践中已经树立了市民报的基本理念,积累了办好市民报的丰富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超构先生作为一位与共产党人同舟共济的爱国报人,在党的领导与支持下,主持上海《新民报晚刊》(1958年后改名为《新民晚报》)的全面工作,后担任社长。1953年《新民报晚刊》公私合营后,这份报纸就其性质来说已经是一份社会主义的报纸。如果按照当年一切以苏联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经验为准,走苏联《莫斯科晚报》之路,那么,这份报纸也就只能转变为机关报或准机关报。事实上,《新民报晚刊》一度也确实走过这道弯路。难能可贵的是,在党的领导和夏衍等当时一批有眼力与胆识的中共报人的支持下,赵超构先生在主办《新民报晚刊》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中国的晚报之路,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不同于苏联《莫斯科晚报》的办报路子,即把《新民报晚刊》办成一份市民报的路子。

赵超构先生公开提出关于在社会主义时期办市民报的理念与观点,则是在1956年我国第一次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兴起之后。他在《新民晚报1953年以来的工作总结》中指出:办社会主义的晚报,总的要求是“在党的领导下,用党的思想教育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报道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的成就,批判一切不利于社会主义的思想行为和社会现象,鼓舞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热爱党和人民政府,热爱社会主义生活。”但是,“根据党委领导下各报分工的原则,根据社会主义报纸应当做到统一而又多样的原则,根据晚报的传统,新民报应该跟其他报纸求同存异,发挥特点。求同,是求政治思想之同;存异,是创造晚报的特点,标晚报之新,立晚报之异。”“求同,是求人民报纸之同。所有的报纸都应该宣传党的政策,都应该宣传社会主义,都应该具有指导性、真实性、战斗性、群众性,这是人民报纸的共性。存异,就是根据分工原则,发挥自己的特点,晚报应当不同于日报、专业报,应当不同于综合性的报,地方报纸应当不同于中央报纸。这是存异。”(《赵超构文集》第六卷,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第507~508页)“如果所有的报纸都挤到一条线上去,那只会削弱了宣传的力量,没有什么好处。”(《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495页)值得注意的是,在求同存异这个问题上,赵超构先生所持的观点是两点论:“只求同而不许存异,抹煞各报特点,要求各报都办得像解放报一样,不具体分析各报特点,强求一律,这是教条主义的看法;片面求异,否定了人民报纸的共性,这是机会主义的看法。这两种看法都要反对。”(《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507~508页)

联想我们现在的报纸竞争态势,该同的不同,为了片面求异忘记了自身是一份社会主义报纸;该异的不异,在体现各报特色时却拿不出什么新东西,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同质化现象的出现并日趋严重,除了为获利而跟风媚俗这一原因外(这一原因留到下面谈市民报的风格特性时再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厢情愿地力图“一报统天下”的幻想。胡乔木曾经说过,办报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我们办一张这样的报,让人家看了我这张报,就不必看别的报;第二种方案是我们办这样一张报,让人家看了别的报,还非要再看我们的报不可。(《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568页)第一种方案显然很难行得通,虽然很有诱惑力、很过瘾;第二种方案才是实在的、可行的。考察我国报业的发展历程,即使是党的机关报,有人也想按照第一种方案办报,但最终也没能办成这种报纸。因此,赵超构先生当年非常理智地选择了第二种方案,不仅成就了今天《新民晚报》的宏图伟业,而且还使《新民晚报》这类市民报因其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性而在社会主义报坛上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在我国50年代初期“一切向苏联看齐”之时,《新民报晚刊》的出版,真有“万绿丛中一点红”之感。

市民报的存在是否合理,就像其他任何一类报纸的存在是否合理一样,其检验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它有没有自己的读者对象。当年,赵超构先生提出晚报应该是不同于《解放日报》的一类报纸的观念,是因为他认为晚报有其不同于《解放日报》等机关报的读者对象。赵超构先生说:“不能预想或规定以某个阶层、某个专业、某种年龄、是领导或是群众作为晚报的特定对象。”(《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554页)但是,“从工人、干部到知识分子,从小朋友到老爷爷,从领导同志到一般专业干部,他们都是晚报的读者。”(《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554页)因为“他们读晚报时候的身份,不应该是工人、农民、干部,而是城市居民。”(《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570页)

请注意“城市居民”这一提法,按照今天的表述就是市民。确实,我们每一个住在城市里的人,一定有城市居民这一身份,都有一张居民身份证,都有自己作为城市居民的需求,即使是有自己的职业、职业身份和职业生活的人也不例外。每个人在工作时间的需求可能是各不相同的,但在八小时之外的业余时间的需求基本上是一致的。既然市民及市民需求的存在是客观的事实,因而以市民为读者对象、以满足市民需求为宗旨的报纸即市民报,也就有了自己存在的理由与必要。1982年《新民晚报》复刊之际,赵超构先生援引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飞入寻常百姓家”,把市民报的基本方针准确而又形象地界定为“穿梭飞行于寻常百姓之家的燕子”,(《新民晚报》,1982年1月1日第一版)“我们的报纸,应该使老百姓各有所得。”“报纸要办成老少皆宜。”(《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576页)赵超构先生特别强调要为民分忧、与民同乐,做老百姓的知心朋友。赵超构先生为《新民晚报》写的《复刊的话》有一句话:“为民分忧,与民同乐。”在正式发表时被当班编辑改成了“为国家分忧,与百姓同乐”,受到了赵超构先生的批评。(《赵超构传》,张林岚著,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第300~301页)

那么,怎样办好社会主义时期的市民报?社会主义时期市民报究竟有什么不同于《解放日报》等机关报的风格特性?对此,赵超构先生在主持《新民晚报》工作期间,积极探索,努力践行,早在1956年就提出了著名的“短、广、软”三字风格:“短些、短些、再短些”;“广些、广些、再广些”;“软些、软些、再软些”。(《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507页)

“短”、“广”两个字,不是赵超构先生的发明,“软”这个字才是赵超构先生的创新。赵超构先生提出“软些、软些、再软些”这一观点,是为了打破当时由于大学苏联经验而造成的报业沉闷局面。内容枯燥、语言生涩、形式呆板,成了当时报纸的通病。但是,“软些、软些、再软些”这一观点提出后,在当时是有不同意见的。听说后也担心太软了黄色的东西会出来,因而在1957年3月10日同新闻出版界代表的谈话时指出:“‘软些,软些,再软些’要考虑一下。不要太硬,太硬了人家不爱看,可以把软和硬两个东西统一起来。”(《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90页)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的担心是不必要的,他后来曾对吴冷西说去上海看了几天《新民晚报》,认为办得还是比较严肃的。(《吴冷西论新闻报道》,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337页)因为赵超构先生提出“软些、软些、再软些”,目的是对当时报业的沉闷局面猛击一掌,虽在字面上看确有矫枉过正之嫌,但“软”的底线心中还是十分清楚的。赵超构先生在1957年3月在报社大会上阐述道:“‘软些、软些、再软些’。我们是比较地重视趣味,要求生动的。我们所谓软,指的是思想既要正确,又要把报纸弄得生动一些,通俗一些,把文章写得深入浅出,对读者亲切一些。不是不择手段的软,也不是片面追求趣味的软。只是反对老是板面孔教训读者的作风。”“总之,办报是在跟读者交知心朋友,过去那种板面孔、搬教条的路子是不受欢迎的。”(《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510页)因此,赵超构先生所谓的“软”,指的是由市民报的读者对象广泛所决定的趣味性,或可读性。(1981年11月5日《新民晚报》复刊前夕,赵超构先生在全社职工大会上谈编辑方针时称之为“可读性”。)他曾详细分析与阐述了趣味性这个概念,认为趣味可分为三类:“有有益的趣味,有健康无害的趣味,有有害的趣味。”“有益的趣味本身就有思想性,例如英雄模范事迹、学者的科学成就、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很可以写得生动有趣,它本身就有趣而有教育意义。”“有的东西虽不能从本身硬找出一些思想性来,例如马戏团杂技演员表演总要贴上一些社会主义标签,那是可笑的,下一局棋,打一局桥牌,就不必找社会主义的政治意义。但是这些文娱活动是社会主义生活中的必需品,可以使我们身心愉快,更好地去工作。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我们就干,这就是健康的趣味。”“落后的趣味,指的是诲淫诲盗、幸灾乐祸、庸俗丑恶的东西,它对社会主义不利,我们不干。”(《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505页)总之,新闻媒体应该以移风易俗为荣、以跟风媚俗为耻。社会主义的市民报应该用有益的、健康的趣味去占领市民的业余生活,代替那些低级下流的腐蚀人心的东西,“帮助人们更好地休息”,(《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491页)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令人感慨的是,对“太软了黄色的东西会出来”的担心,在今天反倒应验了,举目环视当今的报纸、电视、互联网,各种有害的趣味充斥其间,特别是在网上黄色的东西更是触目可及。来了一阵风,不管是香是臭,以跟上为荣。只要社会上已经形成了热点,不管多么粗俗、庸俗或低俗,不以献媚为耻。因此,我们今天很有必要重读赵超构先生几十年前的这些教诲,分清哪些趣味是有益的、哪些趣味是健康无害的、哪些趣味是有害的。

至于“短”、“广”两个字,“短些、短些、再短些”这句话是胡乔木先于赵超构先生提出来的,“广些、广些、再广些”作为报纸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早已有之,当然这一表述是赵超构概括出来的。赵超构先生对“短”、“广”这两个字的贡献,是他从市民报的特点出发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其中不乏个人独特的见解。

赵超构先生认为,“短”、“广”、“软”三个字,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其实短与广也就是软,不短不广就不软。”(《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506页)具体而言,所谓“短些、短些、再短些”,就是“有话即长,无话即短,多登点短文章,少登些长文章,节约时间,便利群众”。(《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497页)而且,晚报等市民报一般都采用小型报的篇幅,人们一般把这类报纸称之为小报。但市民报作为一份综合性报纸,市民还要求我们做到“消息快、消息多”,因而还得节约篇幅,“改进文风,坚决删掉可说可不说的话”,(《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491页)作为直接发挥指导性作用的评论文章,赵超构先生认为晚报等市民报应该采用“小言论”的形式,“一些大道理,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况,化成小道理来讲”。(《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515页)

所谓“广些、广些、再广些”,就是要扩大报道面,体裁多样,内容多样,从言论批评到幽默漫画;从增产节约到家务事、儿女情;从科学知识到社会新闻,生活的各个侧面都应有。市民报是办给广大群众看的,是办给千家万户看的,其报道范围应该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牵涉到千家万户的种种事情。赵超构先生对“广”字的新贡献,最具有胆识的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报纸也需要社会新闻的观点。建国初期,社会新闻曾经是个,总有人认为社会新闻是资产阶级报纸用来耸人听闻甚至毒害读者的精神鸦片,也有人把社会新闻同黄色新闻划等号,因而认为社会主义报纸不能搞社会新闻。1956年第一次社会主义新闻改革兴起后,赵超构先生提出社会主义报纸应该有社会新闻,并在主持《新民报晚刊》工作中积极实践,突破了社会主义报纸不能刊登社会新闻的。最初,搞社会新闻经验不足,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赵超构先生坚决顶住“一棍子打死”的批评,还乐观地预期:“社会新闻今后还要繁荣起来,‘百花齐放’,这朵花不能没有。尽管现在还有一些人、还有一些报纸反对社会新闻,但他们将来也会跟上来搞社会新闻的,政治经济文化各种新闻都有了,‘道德新闻’不能没有,我们的社会新闻就是要从道德的观念出发来惩恶劝善,移风易俗。”(《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507页)时至今日,事实已经证明赵超构先生在1957年作出的预言完全是正确的,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已跟上来搞社会新闻了,社会新闻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1957年,赵超构先生还在《新闻业务》上发表文章《关于社会新闻的一些意见》,从理论上探讨了社会新闻的定义、范围,报道社会新闻的目的等有关问题。当时他对社会新闻下的定义是:“社会新闻是以个人的品德行为为重点,而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新闻。”据此,他认为社会新闻可以包括三类内容:一是“新社会的新人新事新气象”,二是“有关婚姻、家庭、懒汉、刻薄无情、流氓行为、诈骗、自私和愚蠢、腐化堕落、吹牛拍马、投机取巧、趋炎附势……这一类道德风纪方面的世态和事象”,三是“犯罪新闻”。当然,害多利少的事件还是不宜于在报上公开发表。(《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511~512页)

此外,赵超构先生倡导“广些、广些、再广些”,还有一个目的是想“开辟一些地方新闻”,(《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572页)因为某一城市的晚报主要是办给这一城市的居民看的,这一城市里发生的事情,哪怕是邻里琐事,也都应该成为报道的一个方面。这一点,我们确实做到了,但是开发的力度还不够,或者说发掘得不深。我们身边的事、本地区的事的报道,总觉得有点“灯下黑”的味道,不深入、不精彩。而报纸、电视、互联网上报道天南海北的东西,千奇百怪,给人的感觉是身边很单调,而外面的世界则充满色彩。

关于包括晚报在内的市民报,在报道与宣传内容方面,赵超构先生也作过比较深入的分析与探讨。社会主义报纸的基本任务,大致有四项:政治宣传,指导当前的斗争和工作;反映生活,指导生活;提供读者以各种知识;培养读者的健康趣味。作为一份市民报,当然也要承担上述四项基本任务。1982年《新民晚报》复刊时,赵超构先生又把这些要求概括为“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的十六字办报方针。但是,“晚报是供人们工作之余看的,是供人们在灯下看的,因此就要帮助人们更好的休息,就要成为人们过好文化生活的朋友,而不应该成为板起面孔教育人的教科书。”(《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491页)

关于宣传政策,赵超构先生认为,“一定要结合社会上的实际问题来宣传党的政策。……只有多研究社会问题,才能宣传好社会主义。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社会问题,来宣传社会主义的人与人以及个人与集体、国家的正确关系,提高人们的觉悟,这就不是空空洞洞地背诵教条了。”(《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545~546页)此外,还要平等待人、以理服人;“要做到平易近人,跟亲友谈心那样。这问题看起来好像是个文风问题,其实是一个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你板起面孔来训斥人家,用大帽子压人家,或者抡起棍子吓人,这至少是不文明。”(《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546页)在宣传策略上,要细水长流、潜移默化、下毛毛雨,而不是下倾盆大雨。唐代诗人杜甫有两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觉得可以援引为晚报在宣传政策工作的座右铭。

但是,正如赵超构先生早在1957年就明确指出的那样,政治宣传即指导斗争与工作这项基本任务,晚报这类市民报,限于条件,只能量力而行,不可能像党报那样做。晚报等市民报的重点,应该放在“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后三项基本任务上。关于传播知识,赵超构先生认为,作为市民报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反映与指导生活、提供知识,范围要广,衣食住行、文化娱乐,以及国内外时事知识、科学知识、医药卫生知识等等,乃至名胜古迹、民情风俗,无所不包。特别是要根据读者的实际,365天,每一天都不轮空,点点滴滴地供应读者以各类知识。关于移风易俗,赵超构先生认为,党报应该多管一点党风及干部作风,而晚报则偏重于社会风气问题。他还敏锐地发现可以把移风易俗与搞社会新闻结合起来:“移风易俗的题材应当是多样的,为此,我们要加强社会新闻:一种姑名之为道德新闻,一种是法制新闻(有别于旧报刊的所谓犯罪新闻)。资产阶级报纸在社会新闻上搞黄色新闻,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在社会新闻上搞红色新闻呢?”(《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550页)关于丰富生活,赵超构先生强调既要关心群众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物质生活,更要考虑丰富读者的业余精神生活,要办好体育版、文化版和副刊。副刊一定要又广又杂,不拘一格,“只要有益有味,不含毒素,丰富多彩是没有的。”(《赵超构文集》第六卷,第552页)丰富市民的生活,并不是一味地去迎合市民的爱好,还要有干预生活的勇气,要积极培养读者的健康趣味。

今天,赵超构先生已经去世15年了,他为办好《新民晚报》这份以市民为读者对象的报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赵超构先生有关《新民晚报》办报实践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探讨,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市民报建设的重要理论宝藏之一,至今对晚报、都市报等市民报的建设仍有强烈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新闻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归纳了近年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九类问题,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一系列评估标准。作者认为,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需要借鉴这一评估标准,以提高论文质量。中国大陆的大学新闻传播院系要求论文以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获奖、来自较高的课题级别等等作为学术评价标准,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证明论文的价值。关键词学术论文评估标准近年中国大陆招收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数量急遽增长,重点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已经与本科生相当;而研究生导师,即使破格提拔,增长也是有限的。初带研究生的生手导师较多,如何保障研究生的教学质量,特别是毕业论文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这里谈谈常见的论文写作中问题,以及评估论文学术水平的标准,交流一下,供同行们讨论。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九种问题我近年评阅硕士和博士论文近百篇,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九种:一,将论文写成教材或普及读物。虽然处于学习阶段,但硕士、博士论文无论如何属于学术论文一类。而现在一些论文,有的很像教材,将某一论证对象从定义、重要意义开始说起,方方面面都讲到,讲完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的很像普及读物,对某一别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外国的),方方面面做了介绍,介绍完全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一篇关于探险报道的硕士论文初稿,从什么是探险、什么叫探险报道、探险和探险报道的历史开始写起,然后是详尽的关于探险报道的写作要领、注意事项,直至采访时要穿什么衣服等,全写到了,相当全面。写完了,文章结束。另一篇关于世界性通讯社的博士论文,叙述了各大通讯社的历史,只在各章最后有一数百字的段落“论证”几句,论文就算写完了。没有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发现,也没有研究的新视角。这样的论文每年所展比例不小,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二,将论文写成了工作经验总结或理论宣传文章。可能有的作者在读研前是做宣传工作的,或者担任领导干部的文字秘书,这种工作经历使得作者写的论文,文字流畅,话语是成套路的,诸如:在……形势下,在……领导下,为了……,以……为基础,以……为指针,做到打实几个重点……、突出几个……、落实几个……等等。读了文章,好象在喝白开水,除了有些词句漂亮外,实际上并没有提出新观点、新发现、新视角。例如有一篇关于舆论监督的论文,作者为了在第一章显示论证的理论性,三个小标题分别是:舆论监督是……生命、舆论监督是……旗帜、舆论监督是……保证。但是舆论监督本身到底是什么,反而没有说出来。因为作者真心诚意地以为,这就是“理论”论证,报纸上理论版确实尽是这类“理论文章”,有些还是级别较高的党政领导人的文章。有一篇论述某报纸论文,本来是可以写成学术论文的,但是作者陷到这个媒体里太深,进去出不来了,没有站在客观的立场用学术眼光来观察问题,当谈到这家媒体存在的意义时,小标题是“……的理论意义”,内容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分别为该单位的题词。作者误以为,高级领导人题词,就是“理论”。这种情况与中国大陆的新闻工作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宣传、商业公关与新闻报道混同有关,每年在论文中这种类型的所占比例也较大。除了学生的问题外,这与部分导师本身就在具体的新闻工作领导岗位,对于学术研究不够熟悉也有关。因此,需要强调区分学术研究论文与政治宣传、企业公关文章,有时它们都叫“理论”,但所指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三,论文中缺乏基本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一些论文,分析太缺乏本学科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仍然在使用诸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中学时代学的大众哲学常识,来“分析”问题。不能说他们说的不对,但是实在没一点学术研究的味道。这种情况到了写论文的时候再纠正,已经晚了。这反映出研究生的学科基础理论教育较为薄弱。从入学就应加强学术理论思维的训练,将文科的基础知识打牢,真正懂得什么叫“研究”。四,论文的理论前提不可靠或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即使行文、具体论证和结构不错,由于论文的立论不成立,全盘皆败。例如一篇论述古代文论对现写作作启示的论文,将韩非谈到“文章”如何的一段文字作为“纲”,展开来写。显然,作者误将引文中的“文章”的概念理解为现在的“文章”(先秦文献中的“文章”是“文采”之意)了。这个理论前提一错,后面再怎样写都没什么意义了。另一篇论文,阐述舆论学的发展历史,谈到18世纪西方第一部使用现代“舆论”概念的著作,根据别人的介绍,将作者对舆论的划分(“公意”与“众意”),抄写中误为“众意”与“民意”,没有再看原著,就论证起这两个抄错的概念含义如何不同。一开头就出现这种理解错误,后面的论述自然跟着错。这与学术研究存在不同意见是两回事。不同学术争论是正常的,但是基本的事实,包括事实本身和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公认的原因,总要正确。理论前提起码能够自圆其说,也就是能够“成立”,不然就没有共同的讨论基础了。五,把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作为理论依据。不少作者在讨论论文的基本概念时,并没有理论根据,常把字典、词典作为论据,试图证明什么。我们写的是学术论文,不是小学生学习一个字词时查字词典那种情形。为了理解一个概念,论述中可以涉及这个词汇的语法构成和意义解释,但这只是这个基本学术概念的技术性解释,读者将等待着关于这个概念的真正学术性阐述。然而,常常查了字词典后,关于基本概念的解释就算完成了。现在新闻传播学文章中常出现“××性”的概念,创造和使用很随意,缺少科学内涵,这是造成论文学术价值评价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六,不会写绪章。任何文章总要有一个开头,学位论文的开头通常要求有一篇绪章(叫序、序言、前言、绪论、绪章等等均可),这篇绪章的任务是交代自己的选题、论文的主攻方向、文献检索过程和情况(即前人这方面已经做了些什么)、自己的论文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或所有整理)、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大致的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关于论文的问题。但是现在不少论文的绪章,写什么的都有,或是感谢之类,或者是发表感想,像散文而不是论文。对绪章提出一定的规范要求,就是逼着作者必须考虑自己是否做了文献检索,论文是否提出了新观点。七,忽视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往往有这种情况:论文的“参考文献”没几篇,但是文章却提出了大胆的假设,说得头头是道。这是由于知道得太少,胆子越大的缘故。这样的论文中通常矛盾很多、别人(但是作者不知道)已经论述过的东西较多(但是往往有明显漏洞),可是作者自己感觉良好。“参考文献”不是论文的形式主义的部分,而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考察作者在写作这篇文章时看了哪些东西,这些东西是否本学科的代表作,也可以从侧面考察学生的治学态度是否严谨。如果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没有开列出几篇东西,已开列的也不是代表作,而且编排没有规范,那么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这篇论文的水平高不了。八,非必需地引证和论述自己导师和可能评议论文的老师的论著。如果恰好论文涉及导师的研究领域,而且导师确实在这方面有独到的观点,学生引证是正常的。但是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即不少论文的选题与导师或其他相关老师的研究没有直接联系,或者他们的论著并不是学界的代表作,学生却千方百计要引上几段,有些引证的内容就是大白话,谁都会说,甚至连导师论著中的“俗话说……”都引上了。关于非正常引证的动机是复杂的,F.索恩(Thorne)曾归纳了六种非正常引证的动机,情况如下:为阿谀某人引用;以自诩为目的引用;为相互吹捧而带有偏见的引用;为支持某一观点牵强的引用;为维护某一学术研究派别利益的不正常引用;因迫于某种压力的引用。[1]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类非正常引用不可能反映与研究对象的真实联系,最终影响论文分析结果的客观性,玷污学术研究九,写作中缺少“假设论敌”的意识。于是,写作时只考虑有利于自己观点的一面,有意无意地回避不利于自己观点的材料。这很容易被别人抓住作者论证中的缺口。如果每论述一个问题,自己多想想,别人会就这个问题给我挑什么毛病,如果每一个问题在写作时都这样自我提问,文章就会论证得较“圆”,逼着自己治学严谨些。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建议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采用“社会科学成果评估指标体系”[2],对学术论文进行较为科学的评估。若了解了其结构要素,我们在写作论文时就会有一种学术标准进行自我衡量,以保证论文至少像个论文,多少有些创造性。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是由一系列指标构成的。首先考察论文的规范性。这里的规范性,不仅指引证的规范,而是指研究者对研究资料的占有、分析深度、遵循学术引证规则这三方面的情况如何。是否充分占有资料,这本身就是论文的最大规范问题。不充分占有资料,特别是不占有最新的资料,无法保证观点的创造性,有些结论可能是许多年前就已经有的了;或者造成论文低水平的重复。这种情况下当然仍旧可以写上许多话,但这无论如何算不上有水平的论文。这三方面的论文“规范”,从一开始就将那些不占有研究资料而拍拍脑子随意想出若干“××性”,或随意地从个别事例推出整体的文章,从学术论文中予以排除。资料的占有和分析,实质上是要求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或对现实有所了解,防止研究者因某些局限而忽略必要的事实,疏漏某些可能的逻辑关系。当然,这些关于论文的规范性考察,并不等于论文就具有科学性了,但是它会影响到论文结论的科学性;而且,规范的论文也能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较为清晰的学术发展脉路。第二,对论文的难度作出评估。假如第一关过了,可以认定算是学术论文了,那么马上就面临第二个问题,即这篇论文实际付出的精力有多大?一般地说,付出精力大的研究,其成果的质量也较高。这里的指标有两项,一是论文的规模,一是论文的复杂程度。这里的“规模”,不是指参与人数的多少,而是指研究本身所要操作的概念、事实要素或实证研究中的变量等的多少。需要处理的因素越多,规模越大;反之越小。这是考察作者研究能力的一种指标,并非文章越长规模越大。有时一篇论文并不长,但是需要很多论据,必须论证得当,它的规模就属于较大一类。例如关于北京“新疆村”的研究论文,涉及人口、经营规模、材料来源、语言和文化生活、社会管理系统、雇佣关系、同胞关系、家庭、生育、宗教、民族政策、法治、饮食等等,必须处理这样多的因素。因此,可以认定该项研究的规模较大。这里的“复杂程度”,不是指涉及面大(有些选题涉及面较宽,但是逻辑关系简单,分析起来并不困难),而是指需要处理的因素之间逻辑关系复杂。有些看起来不大的选题,如果其中要说明的各种关系较难把握,那么应当说其复杂程度较高。例如“我国的地下色情产业”这个社会学选题,它似乎算不上重大选题,但是真正研究起来,要处理的各种因素间的关系非常复杂。

新闻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科技新闻;科技报道;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071-06

一、引 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人心,科学技术成为社会前进的重要推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大众对科技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科技新闻报道做为大众了解科技信息的主要重要,引起了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科技新闻传播应不断顺应时代进步的要求,为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一)科技新闻研究趋势

如下图所示,2012年是科技新闻研究成果较为突出的一年,这一年航母遨游、蛟龙探海、神九飞天、北斗导航等重要科技成果为科技新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科技新闻的发展与科技成果的涌现密不可分。

科技新闻的研究逐渐从以“新闻”为重点转向“科技”和“新闻”并重。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2011年以前,热点关键词主要为:传播、编辑、写作、研究、深度报道、人文关怀等,偏重于“新闻”的研究。2011年,科学素养、科技信息、科学性成为最热门的关键词,这一年是开始重点关注“科学”本身的一年。2012年“中国科协”荣登热词榜首,“思想交流”、“中国人”、“杂志”、“新闻网站”等热词紧随其后,这表明“新闻”和“科学”同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2014年,微时代成为了热点,这与微信的飞速发展紧密相关,信息传播平台的研究开始出现。

(二)文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文献检索时段以2000年为界分成两个部分,检索的关键词为“科技新闻”和“科技报道”,来源期刊确定在新闻传播学科中的南大核心和北大核心期刊。2000年以前的文献来自中国知网,排除与研究主题明显不相关的论文,获得41篇;2000年至2015年10月之间的文献来自万方数据库,排除与研究主题明显不相关的论文,获得80篇。总计获得研究样本121篇文献。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其进行研究。

(三)研究目的和实践意义

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信息传播的广泛需求,使得科技新闻的发展广受关注。本文旨在综述目前“科技新闻”研究涉及的研究领域和主要成果,为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者厘清研究脉络,同时为科技新闻宣传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文献分析

通过分析归类,目前科技新闻研究内容可分为四种:业务研究(42篇)、理论研究(42篇)、报纸期刊研究(34篇)和人才培养(3篇)。其中,业务研究分为采访(25篇)、写作(8篇)、摄影(2篇)、电视科技新闻报道(2篇)以及采写综合的研究(5篇);理论研究分为科技新闻本体研究(14篇)、报道理念研究(23篇)和传播效果研究(5篇)。

目前,核心期刊对科技新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业务研究、理论探讨以及报纸期刊研究上,专门针对科技新闻人才培养的研究屈指可数。在科技新闻业务研究方面,存在重采访轻写作的现象,主要集中在科技新闻采访上,科技新闻写作方面的研究较少。新闻摄影的研究仅有2篇,且均在2000年以前,这在读图时代是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科技新闻理论研究方面,存在重理念轻效果的问题,而且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文章较少。此外,对科技新闻自身具备的特点、应该包含的要素以及科技新闻的作用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

(一)业务研究

对于新闻业而言,新闻业务水平的高低是决定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对新闻业务进行研究一直是学界和业界的重点。科技新闻业务研究主要分为五个方面:采访、写作、摄影、电视科技新闻报道、采访与写作结合的研究。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认为,新闻工作者应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局,学点哲学、学点科学,力求以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进行报道;要求科技报道要有明确的观点,有点科学作品的味儿[1]。

1.采访

科技新闻采访一直是业务研究领域中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对象。采访研究是对采访的采编机制创新、采访技巧、地方科技新闻采访等方面的探索。另外,随着网络媒体的日益壮大,网络媒体如何围绕科技事件进行专题报道也成为了研究的对象。

良好的采编机制是采访业务得以更好进行的制度保障,因此采编机制对新闻业务水平的提升尤为重要。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学者要毅认为应当从新闻信息管理机制的建立、科技新闻策划、科技报道中导语和导读的提炼以及虚假新闻的防止[2]等几个方面对采编机制进行创新。在科技新闻的采访中,严谨是前提,贴近是关键,通俗是根本[3]。

在采访技巧上,业界人士的探讨较多。医药卫生报社董文安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了挖掘科技新闻的7种基本方法:第一,填补空白,区域领先;第二,科技成果,技术创新;第三,突破禁忌,打破常规;第四,会议中寻,材料中找;第五,健康节日,热点话题;第六,善用数字,注意量变;第七,由表及里,追根溯源[4]。另外,旧稿也是一个重要的新闻源[5]。中国日报社王英认为,对于一些现有知识成果的报道是新闻源的重要出处,但是在报道过程中应该注意,寻找新的时间和由头来赋予报道价值和兴趣点,同时还要注意报道角度的选择,选取一个特殊的视角方能是“冷”新闻变成“热”新闻[6]。

地方报如何做好科技新闻也是科技新闻业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部分研究也以新闻从业人员居多。《衢州日报》记者邹跃华认为,地市报记者科技报道的重点应放在普及的层次上,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始终贯穿于科技报道之中,在富有地方特色的新闻报道中加以体现,这是地方报做好科技新闻的重要方法[7]。辽宁阜新日报社李艳秋认为,地方报在报道科技新闻时要注意选题强调贴近性,增强新闻实用性,语言通俗生动[8],将科技新闻为民服务落到实处。这些观点都强调了地方科技新闻的报道,必须具有当地特色,这也是将科技新闻真正落实到为人民服务上的措施。

随着网络科技在各个领域的逐渐深入,对网络科技事件的报道也是科技新闻报道的重点。网络媒体围绕科技事件进行专题报道,成为一种新颖、深入、全面的传播方式。它具有新闻的快、研究报告的深、百科全书的全、互动手法的新奇等鲜明特色,提升了科技报道的影响力[9]。

2.写作

在研究样本中,新闻写作研究占业务研究总量的19%,由此可见,对科技新闻的写作重视程度不够。

科技新闻作为硬新闻,要具有可读性,在新闻的写作过程中就必须注意方法。科技新闻写作中要使“硬”新闻实现“软着陆”[10],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11],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突破专业技术“瓶颈”[12],注意新闻语言的修辞[13],注意数据的合理运用[14],同时,通过图表的运用增强新闻的可视化效果[15],能使科技新闻更具有可读性。另外,新华社从科技新闻的组织策划、报道形式、写作手法做的创新尝试[16]值得关注。

3.摄影

科技新闻摄影的研究文献仅有2篇,且发表在2000年以前。一篇为刘庆云的《科技新闻摄影要有新突破》,刊于《中国记者》1987年第1期;另一篇为吉林《城市时报》记者梁二平的《科技新闻摄影要登台》,刊于《中国记者》1990年第6期。新闻摄影一直是新闻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新闻摄影研究的严重缺位,显然不利于科技新闻的全面发展,应该加强对科技新闻摄影的研究。

4.电视科技新闻

电视科技新闻的报道是科技新闻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对电视科技新闻报道的研究也较为缺失,在此次研究样本中,只有2篇专门研究电视科技新闻。上海有线电视台印轶青在他的《论新世纪的电视科技报道》提到电视科技新闻要做到声画同步、直观性强,加强电视科技新闻的深层报道,重视科技评论,让科技新闻为经济建设服务[17]。华北科技学院的张玲玲认为,电视科技新闻的报道要注意:把握重大科技事件的报道;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寻找与社会事件的交叉点;高度重视科技报道评论工作[18]。

5. 采写综合

有部分研究者将采访和写作业务进行了综合研究。湖南省常德日报社总编室的胡德桂认为,科技新闻的采写要讲求权威来源,讲清专业术语,讲究报道艺术[19]。暨南大学新闻学院的蔡慧研究了《北京晚报》和《羊城晚报》的“神七”报道,提出了“让科技新闻做出晚报的风格”的观点[20],这种观点有利于增强科技新闻的可读性,值得借鉴和学习。

另外,科技新闻的采写有一些常见的误区,也值得我们注意。例如,错把炒作科技事件的幕后或科技人物的隐私当作报道重点;对科技成果假冠“最”名,堆砌奖励,吸引眼球;围绕论坛速记内容来写“专访”,将论坛嘉宾发言当作深度报道等等[21]。

(二)理论研究

理论是任何一门学问得以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新闻要得到长期的发展,就应该注意科技新闻报道理论的研究。只有站在理论的高度看问题,才可以避免沉溺于细枝末节,从宏观上对科技新闻进行把握,是科技新闻发展的关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只会阻碍科技新闻前进的步伐,因此,理论研究对科技新闻的发展至关重要。

1.科技新闻本体研究

这一部分主要针对科技新闻本身的研究。在整个科技新闻理论研究中,针对科技新闻本身的研究约占36%。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新闻的品质、新闻文本、新闻可读性、传播模式、传播系统、传播形态以及科技新闻资源整合等方面,另外还有对科技新闻报道的创新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的专门研究。

科技新闻的品质不仅包括科技新闻本身的价值,还包括新闻的表现形式和新闻的认识与利用价值,科技新闻必须与当前社会的中心工作紧密相连[22]。《科技日报》编委刘亚东在《科技新闻的热点、冰点和盲点》一文中提出:事实、真相、生动,突破科技新闻的“三重门”,以达到清晰生动地呈现关于事实的真相的目的[23]。这是对科技新闻品质的进一步完善。

科技日报社左朝胜认为,对重大科技事件充满感情地报道,展现理性思考的美感,提升笔端的情感“温度”,才能让读者从报道中获得阅读和思考的审美,增强科技报道的可读性[24],这是科技新闻品质提高的重要保障。科技新闻的报道要发挥主流媒介优势,突出抓科技报道的广度和深度;立科学态度,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重视人文关怀,改进科技报道的方式方法[25]。科技新闻还要注意去提升科技新闻的审美价值[26]。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学院江昀教授从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角度对科技新闻的传播系统结构以及传播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种科技新闻的传播模式:科技线性传播模式、科技控制传播模、科技系统传播模式[27]。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孙发友副教授则对传播科技发展与新闻文体的演变做了深入研究。在科技新闻的研究中,需要这种跨学科进行的研究。

科技新闻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也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有研究者从全面开发新闻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媒介资源、充分发掘人文资源、注重立足环境资源、善于调用受众资源五个方面[28]为科技新闻资源的整合提出了建议,观点较为全面,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胡西伟和王瀚东指出,科学报道在传统上习惯于“科学侠客”和“节庆”模式,既有宣传过度的现象,又有传播缺少的问题,体现出科学传播的精英思维模式惯性,忽略与社会公众日常生活发生密切联系的科技信息[29]。另外,我国科学传播中存在一些异化现象,如科普专题节目中渲染神秘现象、科幻作品中的迷信色彩、伪科学广告欺骗大众、科技新闻报道的片面性等[30]。这些问题在科技新闻报道实践中广泛存在,应该得到足够重视。

2.报道理念

新闻学者李斌指出,科技新闻正面临财经化、全球化、基础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为科技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经化趋势也就是产业化趋势,这要求科技报道应该多从财经角度进行思考;全球化趋势,就是科技报道必须放在世界的大背景下来定;基础化趋势就是指在科技报道中必须重视对基础研究的报道[31]。

科技新闻的人文要素一直是学界和业界强调的重点。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刘建明认为科技新闻应富有人文色彩[32],江苏常熟电视台徐强对科技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提出的建议认为:宏观考察是展开人文关怀的基石,辩证思维是把握人文关怀的方法,严谨求实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前提,以人为本―是体现人文关怀的核心,深入浅出是深化人文关怀的途径[33]。

科技新闻真实性历来是研究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伪科学大案的出现为新闻界敲响了警钟。在与伪科学的斗争中,新闻媒体主要扮演了“斗士”角色,向伪科学猛烈开火,但有时也扮演了为伪科学抬轿的不光彩的角色,致使伪科学披着科学的外衣泛滥成灾,媒体必须对其进行反思[34],使科技新闻具有知识性[35],真正为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另外,有学者提出,科技新闻重在传播科学精神[36],要让科技新闻具有持续影响力[37],以提高新闻价值、保证传播正能量。科技新闻传播要做到:挖掘科技含金量,提升科技新闻价值;重视预警功能,降低灾难事故危害;防忽悠甄别真伪科学,保证科技新闻传播正能量;坚持大众化平民化,提高传播水准[38]。科技新闻记者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科技新闻报道的导向性和科学性[39],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2015年开始,科技新闻报道理念的研究有了新的变化。有学者将风险沟通理论引入科技新闻报道研究,研究科技灾难事件中的风险沟通[40]。

3.传播效果

科技新闻传播效果的研究在本次研究样本中只有4篇。研究发现,目前科技新闻传播处于弱势地位[41],网络的迅速发展也给科技新闻的传播带来巨大挑战,科技知识比例偏低、快餐化和媚俗化、传播失实等现象[42],使得科技新闻的质量大打折扣。

另外,动漫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近年来被大量应用于科技新闻、电视科教片等科技普及活动中。动漫生动形象,可以降低公众对科技知识理解的难度,缩短公众与科技知识之间的距离,提高科技普及的效果[43]。

(三)报纸期刊研究

对科技新闻有关的报纸和期刊进行的研究在科技新闻研究领域中成果丰富。这类研究既包括对某一家报纸或期刊进行的个案分析,也包括从宏观层面进行的科技类报纸和期刊的研究。

对科技期刊的研究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了。宋培元是较早开始研究科技期刊的学者,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他的《我国科技期刊的分类和分布》和《外文版科技期刊的现状》分别载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0年第4期和《编辑学报》1992年第4期。他也研究科技期刊的效益和经营,其《科技期刊的效益和经营》一文见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2年第1期。戴勇和张家骏同时期还开展了大规模的研究,对210个科技期刊编辑进行了调查与分析[44]。王振永对黑龙江省科技期刊质量管理、压缩整顿、探索改革和促进繁荣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45]。

肖宏、李颖等人则对科技新闻的质量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46]。朱倩蓉、吴民淑从《中国药理学报》的实践中总结出科技期刊首先应该重视科技知识的传播的观点[47]。贾鹤鹏、王大鹏等人从经营上研究了科技期刊,认为科技期刊应该加强与大众媒体的合作[48]。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传播中心的莫扬在我国党报的科技新闻报道研究中有重要建树。莫扬对《人民日报》等六家有代表性的党报2005年以来科技报道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党报对科技领域的关注程度普遍不高,报道比重大多呈下降趋势,深度报道很少,信息来源主要集中在政府及科研机构,报道相对集中于动态性、实用性信息,有关部门应该予以重视,应大力扶持以社会效益为中心的科技报道,应改革科技新闻政府体系及科研机构宣传模式[49]。这些研究都对科技新闻工作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科技导报》的苏青和黄永明以《科技导报》设立科技评论栏目“半月科技风云”为例,论述了科技期刊设置科技评论栏目的意义及其作用,探讨了科技评论栏目的定位原则和基本特点,强调要重视科技期刊科技评论栏目的设置,加强对科技期刊开设科技评论栏目课题的深入、系统研究[50]。

湖南大学在从历史的角度对科技新闻进行研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该校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贺靓对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综合性科普期刊《科学画报》进行了深入研究,深入阐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科学画报》对科学普及的作用。该校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的陶贤都和李艳林做了《科学时报》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的相关研究,陶贤都与李浩鸣对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会刊《科学的中国》与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做了研究,陶贤都与罗元就《科学世界》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传播进行了研究。在中国近代科技知识的介绍与普及、国民科学化运动中这些刊物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部分科技新闻研究者的研究重点是围绕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展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期刊联合编辑部、《生物工程学报》编辑部的陈宏宇、郝丽芳、武文结合《生物工程学报》2010年针对科技新闻热点快速组稿的实践,提出了以科技期刊编辑的视角,从选题的敏锐性和及时性、选择合适的约稿对象、充分发挥编委撰稿和荐稿的作用、让约稿对象了解选题的新闻价值和时效性、以及编辑在约稿过程中应发挥的主要作用等几个方面抓住科技新闻热点快速组织优秀稿件的建议[51]。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高健、陈新石、游苏宁就学术期刊编辑如何为大众媒体撰写和推荐科技新闻做了相关研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湿地科学与管理》编辑赵爱云就科技期刊图文并茂办刊模式进行了探索。《河南教育报刊社》的宋金榜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必须提高对文稿科学性的识别、鉴审能力,以维护科技期刊的科学性[52]。中国《循环》杂志编辑部的常文静和王宝茹提出科技期刊编辑在工作中应慎重对待“尚未见报道”(即目前被没看到其他人或媒体进行相关报道)这样的表述[53],认真核实,使报道准确严谨。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杨小兰和谭英以《农民日报》为例,对不同时期涉农报刊的农业科技新闻报道进行了对比研究[54]。《河南科技报》的杨军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系列报道深化农村科技新闻的思想[55],《长江蔬菜》的张丽琴等人为提高《长江蔬菜》科技传播能力,提出在调研的基础上选题策划、密切关注蔬菜产业科研动态、创新发行手段、多种出版形式并存等相应的发展策略[56],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作为重要的科技期刊研究刊物,也吸引了一些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创刊至2012年共刊文4717篇,1990~2006年间载文量呈稳步上升态势,近5年趋于稳定[57]。有研究指出,在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今天,为了提高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引入国际科技期刊新闻政策已势在必行[58]。

科技期刊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作为科技新闻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值得关注的重点,有必要制定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道德标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上海分会的李殷和钱俊龙认为学院科技期刊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需要借鉴相关行业(如新闻、广播电视、出版、科学研究)的职业道德标准,同时,所制定的职业道德标准应体现科技期刊工作的特殊性[59]。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就科技期刊的内容方面提出了建议。《安全与环境工程》编辑部的万希岭认为,科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国家政治体制的稳定和经济建设的繁荣,科技期刊应报道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60]。《中华护理教育》杂志编辑部张立新认为,科技新闻报道是学术期刊内容中比较薄弱的方面,在学术期刊中增加科技新闻报道是非常必要的[61]。中南大学新闻中心胡光华建议研究型大学校报加强科技新闻宣传[62]。

(四)人才培养研究

科技新闻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新闻人才的培养,但是,从现有文献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科技新闻人才培养的研究重视不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传播中心的莫扬和孙昊牧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招生、学位授予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重点高校科技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并从发展规模、教学体系、师资等方面与美国进行比较,着重分析了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63],对我们科技新闻人才的培养做了系统而详实的研究。

另外,莫扬等人通过对哥伦比亚大学的科技新闻人才培养的分析对我国科技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他们认为,培养高质量的科技新闻人才要做到:第一,严格训练,让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水准;第二,大量开设科学、新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课程;第三,“案例研究”课程直接深入科学和新闻问题;第四,大量学习中等难度的科学课程,并亲自完成科研项目;第五,让学生在新闻课程的学习中,像记者那样去工作[64]。

三、科技新闻研究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上述核心期刊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目前国内科技新闻的研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研究内容方面,业务研究重采访而轻写作和摄影,理论研究重理念而轻效果,受众研究缺失,人才培养研究薄弱。具体来说,新闻业务研究方面,从文献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研究新闻采访的论文占60%。采访固然重要,但是写作一样不可忽视,如何将科技新闻写得生动有趣一样值得关注。现有对新闻理论进行研究的论文中,实践与理论想结合的研究不多,更多的研究者都是为就事论事,将理论融于实践的较少,故而存在重理念而轻效果的现象。纵观121篇研究文献,没有专门研究新闻受众的文章,现在科技新闻的研究中,受众研究严重缺失。需知,只有充分的了解读者,才能写出被其喜欢的新闻。此外,科技新闻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新闻人才,但是目前专门针对人才培养的文章仅有3篇,人才培养研究还未被重视,缺少新闻人才将不利于科技新闻的后续发展。

第二,研究方法方面,质化研究居多,量化研究偏少。由分析可知,现在关于科技新闻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多以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为主,还有一些研究成果则主要是新闻工作者的实践经验总结,研究的科学性亟待增强。虽然研究方法本身不存在优劣之分,质化研究可以很好的说明实物的本质和特征,量化研究可以从普遍性上说明问题。但科技新闻研究中量化研究的缺失,可能会造成缺少对科技新闻某个领域整体情况的把握,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利于更好地把握科技新闻的发展规律,也不利于后期研究的开展。

第三,跨学科研究和与其它学科相结合进行开展的研究较少。这会导致研究视野和角度单一的问题,科技新闻的研究应该充分和其他的学科相结合,开展丰富多样的研究,丰富科技新闻研究的分支领域和研究成果。

四、研究前景和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新闻是传播科技信息的重要途径,科技新闻对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科技新闻也必然是研究的重要领域,发展前景良好。

研究者在进行科技新闻研究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平衡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关系,加强对新闻及摄影的研究,受众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和科技新闻人才的培养也有待加强。同时,应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让科学新闻研究的内容异彩纷呈。

在研究方法上应该多样化,加大量化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的运用。质化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为科技新闻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质化研究本身也存在不足,需要量化研究对其进行弥补,因此,量化研究对科技新闻的研究同样重要。

总之,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正在迅猛发展,最新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且逐步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科技新闻的发展有着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为科学新闻的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科技新闻的研究必将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 钱学森.科技新闻工作怎么做[J].中国记者,1990(7).

[2] 要毅.创新科技新闻采编业务机制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4(3).

[3] 郑越华.如何把科技报道做“鲜活”,严谨是前提,贴近是关键,通俗是根本[J].新闻记者,2007(2).

[4] 董文安.挖掘卫生科技新闻七法[J].中国记者,2014(2).

[5] 吴小军.怎样发现重大科技新闻[J].中国记者,2001(5).

[6] 王英.科技新闻如何“冷”中出“热”[J].中国记者,2008(7).

[7] 邹跃华.从意想不到的获奖证书想起――地市报记者如何搞好科技报道[J].中国记者,2001(10).

[8] 李艳秋.地方报社科技新闻亲民三招[J].中国记者,2014(3).

[9] 陶贤都,沈玉华,李娟娟.网络科技事件专题的特色――以“嫦娥一号”报道为例[J].当代传播,2008(5).

[10] 张晓祺.从“嫦娥三号”报道看科技新闻“软着陆”[J].中国记者,2014(2).

[11] 姚英.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怎样写科技新闻(下)[J].中国记者,2004(4).

[12] 李杜.论提高科技新闻记者素质的有效途径[J].湖南社会科学,2003(2).

[13] 良止,赵娟廷.现代汉语科技新闻语体述要[J].修辞学习,2001(6).

[14] 牛欣民.科技新闻报道中数字的应用[J].当代传播,2003(3).

[15] 徐腾飞,颜清华,彭兰.信息图表助力科技类新闻的可视化报道[J].新闻界,2013(16).

[16] 潘治,邓海燕.“深度撞击”的“撞击”成果――科技报道与新华社的三个创新[J].中国记者,2005(8).

[17] 张玲玲.2008年我国重大科技电视新闻报道特色分析――央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报道为例[J].新闻界,2009(3).

[18] 印轶青.论新世纪的电视科技报道[J].新闻大学,2001(2).

[19] 胡德桂.科技报道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J].新闻记者,2004(7).

[20] 蔡慧.科技报道如何做出晚报风格[J].中国记者,2009(2).

[21] 郭涛.当前可以报道一些误区及对策[J].中国记者,2012(2).

[22] 王剑萍,杨继桢.科技新闻的品质要义初探[J].新闻记者,2001(9).

[23] 田秋生.科技报道三重门:事实、真相、生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7).

[24] 左朝胜.情感、美感与温度――科技报道可读性的三个源泉[J].中国记者,2012(6).

[25] 谢瑞东.试论如何加强我国当前的科技报道工作[J].图书馆论坛,2001(2).

[26] 余永祥.如何提高科技新闻的审美价值[J].新闻大学,1998(1).

[27] 江昀.科技传播系统的结构和传播模式分析[J].求实,2006(4).

[28] 王逸涛.从“神舟五号”报道看科技新闻资源的开发与整合[J].新闻界,2003(6).

[29] 胡西伟,王瀚东.科技报道中的问题与创新[J].湖北大学学报,2013(7).

[30] 于洋,王前.我国科学传播的异化形态研究[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1).

[31] 李斌.把握科技报道的三个趋势[J].中国记者,2001(6).

[32] 刘建明.为科技新闻增值的人文要素[J].新闻大学,2000(1).

[33] 徐强.科技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2).

[34] 王灿发.科技新闻真实性的把握――兼论20世纪末新闻媒体与伪科学的斗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4).

[35] 陈泽余.增强科技新闻的知识性[J].新闻大学,1993(2).

[36] 沈英甲.重在传播科学精神[J].中国记者,2006(9).

[37] 蒋建科.让科技新闻具有持续影响力[J].中国记者,2005(11).

[38] 张婷.提高新闻价值、保证传播正能量――科技新闻如何提高传播水准[J].中国记者,2013(8).

[39] 汪令来.从“克隆报道热”看科技新闻报道的导向性和科学性[J].新闻传播,1997(5).

[40] 陈一香.科技灾难的风险沟通:以台湾媒体对日本3?11地震的明义再现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4).

[41] 彭菊华,丁玲娜.科技新闻弱势传播原因分析[J].当代传播,2006(4).

[42] 董玉芝.突发公共事件中科技新闻网络传播效应思考一一以2013年3月爆发的H7N9禽流感为例[J].新闻大学,2013(5).

[43] 楼旭东,荣元.论动漫对科普传播效果的影响[J].当代传播,2008(3).

[44] 戴勇,张家骏.210个科技期刊编辑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2(1).

[45] 王振永.黑龙江省科技期刊管理概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1(3).

[46] 肖宏,李颖.浅谈科技期刊的质量观[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1).

[47] 朱倩蓉,吴民淑.学术期刊应当重视科技知识传播――《中国药理学报》科技新闻工作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

[48] 贾鹤鹏,王大鹏,杨琳等.科技传播系统视角下的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合作[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5).

[49] 莫扬.党报科技报道内容分析与思考――以《人民日报》等六家报纸为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

[50] 苏青,黄永明.科技期刊科技评论栏目的设置――《科技导报》“半月科技风云”栏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1).

[51] 陈宏宇,郝丽芳,武文.科技期刊编辑如何抓住科技新闻热点快速组织优秀稿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6).

[52] 宋金榜.科技期刊编辑怎样鉴审来稿的科学性[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6).

[53] 常文静,王宝茹.科技期刊编辑应慎重对待“尚未见报道”[J].编辑学报,2005(2).

[54] 杨小兰,谭英.不同时期涉农报刊农业科技新闻报道对比研究――以《农民日报》为例[J].新闻界,2008(1).

[55] 杨军.以系列报道深化农村科技新闻――《河南科技报》的办报实践[J].中国记者,2012(10).

[56] 张丽琴,吴四平,廖燕华等.创新发展《长江蔬菜》提高科技期刊传播能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4).

[57] 颜志森,邓友娥,邵晓军.《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创刊以来载文量及栏目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1).

[58] 孔朝霞,王晶,钟紫红等.国际科技期刊的新闻政策及引入我国的必要性[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4).

[59] 李殷,钱俊龙.科技期刊相关行业职业道德标准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

[60] 万希岭.科技期刊应报道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J].编辑学报,2004(5).

[61] 张立新.科技学术期刊增加科技新闻报道的探讨[J].编辑学报,2005(2).

[62] 胡光华.研究型大学校报加强科技新闻宣传的意义及应坚持的原则[J].湖南社会科学,2005(6).

[63] 莫扬,孙昊牧.中美高校科技新闻人才培养比较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2010(4).

新闻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农业科技;新闻;采访与写作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51-0001-06

1 农业科技新闻的概念

所谓农业科技新闻就是在农业科技领域发生的新闻,它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按照有关新闻学的概念,农业科技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在农业科技领域的事实的报道。

我们也可以把农业科技新闻看作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形成的交叉学科,具体地说,农业科技新闻是农业科学和新闻学的交集,农业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子集,而新闻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子集。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李庄在《人民日报历届全国好新闻获奖作品集》(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年6月第一版)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有人说“新闻无学”,这话不对。但是新闻工作经验总结不够,新闻理论研究薄弱,这些方面的不足,确实应该抓紧补救的。选择某些新闻作品,就这些作品采访、写作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新闻工作问题和经验,加以分析研究,集腋成裘,汇为理论,有助于早日消解“新闻无学”的说法。

笔者正是按照这一思路,试图通过大量的农业科技新闻采写的实践,总结、描述农业科技新闻的基本特征,阐明农业科技新闻的规律即农业科技新闻的科学性和理论性,进而通过农业科学的科学性来进一步证明新闻的理论性,从这个侧面证明新闻也是有“学”的。

假如我们能用同样的方法,将其他各个类别新闻,如工业新闻、经济新闻、卫生新闻、体育新闻等等,都系统地总结一下,用这些学科或行业的理论性来证明新闻的理论性,这样就能从特殊性归纳出一般性,从而全面证明新闻的理论性,这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2 农业科技新闻的特征

在大量的新闻采写实践活动中,我感觉到,农业科技新闻如同农业科学一样,也有自身的一些规律和特征。大致归纳如下。

1)科学性

作为农业科技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在农业科技领域的事实的报道,是用新闻手法对科技成果进行的推广和普及,其报道对象是农业科技,在稿件中势必要准确反映科技成果的主要特征,例如成果的水平、应用范围、应用前景、增产幅度等等,即使记者要使该项成果通俗化,采取许多修辞手法用于写作,但绝对不能脱开科技成果而随意发挥,因而农业科技新闻始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是农业科技新闻的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农业科技新闻的灵魂。相反,如果为了追求通俗化和生动性,而不顾科学性,甚至违反了科学性,那么所写的稿件也就不能成为农业科技新闻了。

2)季节性

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农业科技的应用自然也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也是农业科技新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例如,到了春季,就应该及时报道春耕生产以及抗旱等方面的农业科技新闻;到了夏季,就应及时报道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方面的新技术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农业生产,才能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尽管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保护地栽培技术不断创新,“反季节蔬菜、反季节水果”等大量问世,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对于像我们这样一个拥有数亿农民的大国来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农业的季节性和农业科技新闻的季节性仍将长期存在。

3)区域性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生产结构千变万化。因此,某一项农业科学技术往往只适合在某一个区域推广,这样就决定了农业科技新闻具有区域性的特点。而不像其他技术,具有相对广泛的应用范围。对于许多农业科技成果来说,不仅省与省之间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县与县之间都有差异。因此,我们在采写农业科技新闻时一定首先要考虑它的适用地域和范围。

4)可推广性

这也是农业科技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显著的特点之一。由于农业科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科学,许多科技成果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加之广大农民朋友对农业科技有极为迫切的需求,这就为这些科技成果的推广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这样就使农业科技新闻在具有新闻价值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可推广性。例如,记者报道了一个新品种的消息,立即就会收到许多要求推广该品种的读者,同时,也会引起有关领导和农业推广部门的关注,对农业科技推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在新闻实践中已被许多事例所证实。

5)新闻性

这自然是农业科技新闻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如果不是对农业科技领域发生的最新的事实的报道,就不具备新闻价值。当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新品种、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必须按新闻的要求及时予以报道。农业科技同样也不能缺少新闻性,如果缺少了新闻性,同样也不能成为农业科技新闻。

6)持久性较强

同其他新闻、特别是社会新闻相比,农业科技新闻虽然没有太大的轰动效应,但它却具有持久性较强的特征。例如对一些化肥、农药、品种的报道,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可以持续到数个月甚至一年,有的农业科技新闻竟然在发表两年后还有读者来信来电询问,其社会影响的持久性不可低估。

7)时效性较弱

这同样是农业科技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重要特点,农业科技新闻早发几天或晚发几天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不错过季节就行。也就是说,在季节性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农业科技新闻还具有时效性较弱的特点。不像有的新闻,例如会议新闻,必须当天发表才行。当然,也有一些特别重大的农业科技新闻其时效性也很强,不仅必须及时见报,而且还要突出处理。例如,假设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被研究清楚了,这就是一个十分重大、会引起轰动的新闻。

8)反馈率高

这同样是农业科技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重要特征。一般情况下,对农业科技新闻的报道都会引起较大的反响,特别是广大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和广大农民朋友,他们纷纷来信或来电,有的要求购买良种,有的希望同课题组直接取得联系等等。报道农业科技新闻的记者、编辑经常会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这也成为媒体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渠道,成为读者参与办报的一个重要渠道。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民科技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我国政府对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视,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开始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农业科技新闻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的重视,纷纷创办了周刊或专版,组织相关报道,从事农业科技新闻报道的记者也迅速增加。加之农业生物技术的不断突破,农业科技不仅在农业领域发挥巨大作用,而且已开始在农业以外的行业发挥作用,例如在生物制药、环境保护、城市园林等领域,农业科技已开始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9)可预见性

农业科技新闻一般会具有可预见性,因为,从科研立项开始,记者就可以追踪科研进展情况,及早等待科技新闻的出现,给新闻采写提供了充分的准备时间。不像许多突发性的新闻,无法预见。我们也可以预见,农业科技的前景将十分广阔.因为有专家早就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的世纪,继信息技术之后,生物技术必将发生革命性的突破。而农业科技作为生物技术的载体,也必将迎来革命性的突破。

10)政策性

农业科技新闻的报道也离不开政策性的指导。例如,有些科技成果的报道也必须遵守相关的政策法规,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有的农业科技新闻如果离开政策性的指导,不仅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有时还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政策性也是农业科技新闻的一个基本特征。

3 农业科技新闻的作用

农业科技新闻在实际生活中究竟能产生那些作用?我认为至少能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促进成果转化,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科技新闻最根本的生命力在于农业和农民的强大需求,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的科技含量还比较低,农业科技成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新成果层出不穷,产生了一个无形的科技成果市场。另一方面,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需求市场,即广大农民对农业科技的巨大需求。在这两个市场之间,新闻传播起到了桥梁和沟通的作用,实现了这两个市场的对接,对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这也是农业科技新闻受到读者欢迎的根本原因。

2)提高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影响

通过农业科技新闻报道,可以让全社会了解农业科技工作和科技人员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进而赢得政府和全社会对农业科技工作的支持。事实上,我国许多农业科技界的知名人士都是通过媒体的传播而迅速被全社会了解和认识的。在这方面,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体会更深。

3)促进农业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般的农业科技新闻报道都会引来大量读者来信,这些来信转到农业科研人员手里后,不仅让农业科研人员了解了农业生产对科技的实际需求,同时,从农业生产一线反馈回来的信息也为农业的科学研究方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4)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科技意识

30多年来,已有相当一批农民朋友依靠农业科技新闻报道提供的信息走上致富路,在当地产生了较大的示范作用,提高了农民朋友的科技意识,进而带动更多的农民走科技致富的道路。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4 农业科技新闻的采访

4.1 采访前的准备

在采访农业科技新闻前,我体会应做3个方面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学习相关的农业科技知识;其次要查阅有关资料;再次是要模拟写一篇新闻腹稿。

1)学习相关的农业科技知识

我认为这是采访农业科技新闻必须要做的。例如,要采访转基因抗虫棉,就必须学习和了解遗传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搞清楚什么是转基因抗虫棉?它有那些特点?它还有那些不足等。有了这些基本知识,就能同专家对话,就能提高采访效率。那么,如何学习农业方面的知识呢?也有人反映,学习农业知识谈何容易!其实,只要培养起对农业的兴趣,再坚持把自学和参加各种培训班结合起来的办法,就能够掌握一定的农业基本知识,以满足采写新闻的需要。如果有时间,可以到就近的农业大学或农校听课,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也可以借阅一些比较通俗的农业科普书籍自学,遇到问题再请教专家。相信经过努力,许多人都会成为半个农业专家的。其实,有一些国家的新闻法就明确规定,从事工业报道的记者必须具有工程师职称,从事农业报道的记者必须具有农艺师职称。具有相关专业职称的记者报道相关专业的新闻,就会有很大的优势。

2)查阅有关资料

每次采访前,最好能查阅一些有关采访对象的资料,了解主要情况,明确采访重点,考虑一下要提出的问题,把它列成一个采访提纲备用。

3)写一篇新闻腹稿

如果可能,也最好在采访之前先模拟写一篇新闻腹稿,这样就会更加明确采访的重点和所需要的内容,大大提高采访效率。例如,1990年5月,水利部组织去黄淮海地区采访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管道灌溉技术,我虽然学过农业,但对水利方面的知识了解地并不多。在飞往南京的飞机上,我就从窗口俯瞰黄淮海大地,想象着管道灌溉技术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对了!埋在土壤里的一根根管道不就是大地的动脉、农业的血管吗?于是我想好了要写的题目:给大地装上“人造血管”,随后又详细地写了一个新闻腹稿。在几天的采访过程中,我紧紧围绕这个新闻腹稿所需的内容进行采访,不断充实事实,不断用新的知识和技术修正腹稿,终于比较顺利地写成了这篇通讯。文章见报后受到专家和各界的好评。水利部领导还委托办公厅打来电话予以肯定并表示感谢。这篇通讯还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水利部联合评选为第二届全国水利好新闻二等奖。

4.2 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1)反季节法

即当事物发展出现反常、异常情况时,常常会出现新闻线索。1991年5月,人民日报组织了“记者在基层”系列采访活动,我们一行5人赶往宁夏采访,按照农历,已是立夏的时节,然而,等我们到了宁南山区,却赶上了一场大雪。这种天气和节气的强烈反差使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具有较大价值的新闻线索,于是我便全力投入到抗冻防灾的采访活动中,采写出“冻灾发生之后”的通讯,被编辑部配发编者按,作为“记者在基层”系列采访活动的第一篇报道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显著位置(见人民日报1991年5月13日头版),后被评为社内好新闻奖,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与我们同行的另一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一位村支书一心为百姓的事情操劳,竟然将自家去年收割的小麦堆放至今,仍顾不上脱粒,都快一年时间了。这同样也是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记者经过深入采访,终于采写出“宁南山区采访日记”(见人民日报1991年6月17日第四版),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1988年10月,记者赴吉林采访,正赶上国庆节放假,记者便去了吉林大学,想趁着清静随便看看校园,没想到却碰上了几个利用假期做实验的学生,一了解才知道,他们几个虽然还未毕业,但已成立了公司,正在开发尿激酶。于是,记者采写出了“未拿毕业证书先领营业执照”的新闻,发表在《人民日报》科技、教育版的头条位置,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2)课题跟踪法

即当一项科研课题开始进行课题立项论证时,就开始进行跟踪采访,及时了解课题进展情况,积累素材。一般情况下,根据课题的计划即可大概知道什么时间出成果,以及该项成果的价值和意义。这是采写农业科技新闻最常用、最有效、最能高人一筹,同时也是最有希望写出独家新闻的一种方法。其实,该方法也适合于一般的科技新闻。因此,要经常到科研计划部门多走走,了解掌握国家准备开展那些方面的研究课题,就能掌握采访报道农业科技新闻的主动权。

3)农业需求调查法

即经常进行一些小型的调查,了解一下农业和农民的需求,就会从中发现许多需要采写的新闻线索。例如,通过调查,发现农民喜欢特种养殖,那么就立即去采访一下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和相应的专家,写一些有关特种养殖方面新品种的消息,或者专家对特种养殖技术和市场预测方面的建议,是会受到农民欢迎的。

4)知识预测法

即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大胆预测,也会发现许多线索。例如,我们现在就可以预测,如果有一天科学家揭开植物光合作用的奥秘,将必定是一个轰动世界的重大科技新闻。再如,生物技术的一系列突破也将都是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新闻。还有,平时由科学家培育出的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都是会受到读者欢迎的。

5)信息筛选鉴别法

即从平常获得的各种信息中筛选鉴别出有价值的线索。我们每天都会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各种内部简报等途径得知许多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一定的加工和筛选鉴别,也是获得线索的主要途径。例如,1989年初,教科文部副主任蒋涵箴从中国农业大学寄来的简报中发现,该校王树安教授试验成功了“吨粮田”,觉得很有新闻价值,但有人担心会不会像58年那样搞浮夸,蒋涵箴便将这一份材料交给我研究,我用所学知识进行了筛选鉴别,还拿出了大学所学的《植物生理学》的笔记,找到了“吨粮田”的科学原理和依据,于是蒋涵箴立即带我去中国农业大学采访,写出了“北方有可能亩产吨粮”的报道,成为全国最早报道“吨粮田”的文章,对“吨粮田”的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还有一次,中国农业大学打来电话通知我采访他们举办的首届“农民科技日”,我当时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新闻,尽管我前一天还在上夜班,直到夜里3点钟才下班,第二天还有其他采访任务,但我还是选择了去采写“农民科技日”,早上7点钟就爬了起来,赶往农大采访,当天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农民喜赶科技集”的短通讯,产生了较大影响,后来还获得了全国现场短新闻奖。

4.3 农业科技新闻采访技巧

在新闻采访方面,各人有各人的做法和技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断创新。我个人在采访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听被采访者介绍情况时要抓住重点;在采访过程中,一般首先遇到的就是采访者介绍情况,由于农业科技新闻具有区域性、季节性等诸多特点,加上各地农业生产条件千差万别,因此在听被采访者介绍情况时一定要抓住重点,尽快弄清楚对方要表达的主题,进而做好提问的准备。二是提问要击中要害;在向被采访者提问时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击中要害。这样才能在采访过程中赢得主动权,提高采访效率。三是遇到敏感问题时要采取迂回的办法获得所需的信息;例如,有许多农民不愿露富,要想直接询问其实际收入几乎很难做到。这时不妨分散其注意力,随便从种、养、加等各个方面入手,分别了解收入情况,最后将所有收入加起来,就能算出其实际收入了,从而达到采访的目的。四是要尽量多用行业和专业术语同采访对象交流;如果采访对象是农民,就要采取拉家常的方式进行采访。如果采访对象是科技工作者,就要用专业术语同采访对象交流,这样就能从心理上靠近被采访者,当然也就容易获得更多的采访信息和一手资料。五是要尽量多的占有基本素材。在采访过程中不要怕麻烦,想尽一切办法,应该尽量多的占有一手资料,为写稿提供翔实准确的资料和数据,避免回去后又发现缺少素材,再重新搜集。

5 农业科技新闻的写作

5.1 农业科技新闻的写作原则

1)让“易碎品”成为“持久牌”

新闻被称为“易碎品”,然而,农业科技新闻却并非如此。在农业科技新闻的采写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条农作物新品种、化肥新品种或其他实用技术的消息见报后,立即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编辑部和记者本人会收到大量读者来信、来电,有的还登门造访,寻求科技信息。他们中既有农民,也有干部、科技人员,甚至还有学生。有时来信还持续长达两年时间。这就是农业科技新闻的魅力!因此,我认为,至少在农业科技新闻领域,新闻已不再是“易碎品”,而有可能成为“常青树”。也许有人会说,新闻就是新闻,拖这么长的时间,新闻岂不变成“旧闻”?我认为,首先,农业科技新闻作为新闻是成立的,是毫无疑问的,农业科技新闻一开始就是对新近发生在农业科技领域的事实的报道,是符合新闻的要求的。其次,农业科技新闻的影响力之所以持久,是由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和农村的现实情况决定的。农业生产周期本身就比较长,一个品种或一项技术通常要用好多年,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慢,加上农民目前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有待提高,农民对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投入也有限,农民兄弟希望一个品种或一项技术尽量多用几年,这是现实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农业科技新闻时尽量考虑到这一点,从较长远的目标出发,写清楚该项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周期,让“易碎品”成为“常青树”。这是针对具体的写作而言的,但就农业科技新闻的全局来看,我们应该按照新闻的要求,及时报道农业科技领域的所有新闻,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切莫因为农业科技新闻具有的持久影响力而形成“一劳永逸”的想法。例如,1989年6月,记者去陕西采访,一路乘坐火车经过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看到各地到处都在用火烧麦秸,白天在烧,浓烟滚滚,夜里也在烧,整个夜空都被照得通红,我当时就想,全国每年该有多少麦秸被烧掉?这既是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对环境、交通等产生了不利影响,这绝不是一个小问题。我决心关注这方面的科技进展情况。因为,麦秸和麦穗一样,也是农民辛勤劳动得来的,也是农民花费好多化肥、水等的投入得来的,它的成分和麦穗基本一样,也是由碳水化合物组成的,也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在植物生理学上,人们把麦穗的产量叫做经济学产量,而把整个作物(包括地上和地下部分)的产量叫做生物学产量。看来,在学术上,麦秸还是有其应有的地位的,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当中,人们更需要能吃的粮食部分。然而,一把火将麦秸烧掉也太可惜了,有没有办法利用麦秸呢?一路上我都在思考着。几天的采访结束后我要返京,顺便去看望我的老师孙益知教授,闲谈中孙教授说,咱们学校的能人真不少,水利系一位教授发明了一种机器,能把麦秆压成蜂窝煤。听到这里我一下兴奋起来,当时离火车开车的时间只剩下20分钟的时间了,我全然不顾这些,赶紧请孙教授打电话联系,一会儿,水利系的杨松甫教授打着手电筒过来了,原来正赶上实验室停电,杨松甫教授简单介绍了情况,带我参观了设备,给了一些介绍材料,我就赶紧往火车站跑。在返京的路上,我写了约400字的消息,最后见报时虽然只剩下100多字,但是其社会影响却出乎意料,杨松甫教授收到了许多群众来信、来电,编辑部也收到大量读者来信和来电。对于促进这项成果转化、引起全社会关注起到了应有的作用。1994年,中国农科院院长王连铮研究员带领专家去山东省荷泽召开现场会,推广该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研制的301菌种堆肥现场会,我听说后立即赶往荷泽采访,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消息,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没想到,几年后,麦秆的问题终于成了一个大问题,燃烧麦秆等作物秸秆的问题愈演愈烈,不仅影响民航飞机的起降,还影响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重视,1998年12月,科技部在成都举办了全国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研讨会和现场会,记者立即前往采访,看到了来自全国的许多有关的科技成果,感到很欣慰。但是,我认为,我国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路还很长,作为新闻记者,有义务继续关注和报道。因此,在采写这方面的报道时,就特别要注意不能将有关新闻写成“易碎品”,而要写成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常青树”。1995年,我写了一篇题为“全元肥向全国推广”的消息,直到两年后还有读者给我来信询问有关情况;1998年,我采写了一篇“养羊技术帮你走上致富路”通讯,见报后收到了上千封来信和来电,反响之热烈让我备受鼓舞。1997年,我采写了一条短消息“”,见报后反响很大,事隔一年后,我去农科院采访,顺便去看望芽苗菜的发明人,正巧他在接一个长途电话,我预感到这是人民日报的影响力仍在起作用,我立即请这位发明人问对方,是从那里得到的信息,对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位女干部,她说最近去图书馆查阅去年的人民日报时偶尔看见的。我想,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反响,最主要的是人民日报多年来形成的权威性高、发行量大的特点在起作用。在采写方面,我体会主要是想把“易碎品”写成“常青树”,在报道中尽可能多写读者最需要的信息和内容,从而使新闻产生持久力。

2)莫小瞧“豆腐块”

“短些!再短些!”曾是新闻界多少年来一直在呼吁的,也是社会各界对新闻的一种期盼。然而,事实却是短新闻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其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有削弱的趋势。我以为,新闻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读者的需求也同样是多种多样的,就像生物多样性一样,长文章和短新闻一样,都是组成新闻的要素,他们之间并不矛盾,并不互相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现在的问题是大家对长文章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的比较充分,而对短新闻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的还不够多,在一些地方,甚至对短新闻在存在一定的偏见。我并不是要把短新闻的地位说得多么重要,只是希望能给短新闻以应有的地位和重视。记得我之所以下决心从事新闻工作,是我的老师、原西北农业大学校报主编夏鲁平先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说,我国一位著名的学者对香港的文化市场作了一个调查,发现香港的文化市场中的出版物有80%以上都是新闻和信息,这位学者分析说,这是因为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对新闻和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例如,甲、乙双方对垒,甲方的子弹打进了乙方的枪筒,乙方的枪打不响了,像这样在现实中发生的事实,单靠作家在创作室里是无法想象的,而只有新闻才能主动、及时、客观地向读者报道这一事实。听了这个故事后,我对新闻产生了更大的兴趣,逐渐产生了从事新闻工作的念头。在新闻实践中,我感到在科技新闻领域、尤其是农业科技新闻领域,短新闻是最受读者欢迎和喜爱的,也最能发挥其推广作用的。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许多办得好的农业科技类报纸和刊物的实践中得到印证。我的理解是,短新闻是新闻的“文言文”,是“高能块”是“压缩饼干”,它占据的版面又少,新闻容量又大,是最经济的传播形式。有人认为短新闻好写,体现不出记者的水平。我认为短新闻就像百米赛跑、像智力抢答题,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在有限的篇幅里,把一件事情说清楚了,说得通俗了,必然有其自身的难度。因此,我要呼吁:莫小瞧“豆腐块”。

3)让新闻“科学”起来

我认为,要写好农业科技新闻,最好亲身体验一下农业科技活动,参加一些农业科研课题和农业科技咨询、推广工作,这样就对农业科技工作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对采写农业科技新闻大有帮助,提高农业科技新闻的科技含量,避免出现明显违反农业科学原理的错误报道。反之,如果不能体验农业科技活动,甚至很少去过农村,只是凭专家的介绍就来写稿,就容易脱离生产的实际需要,甚至闹出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我于1974年就开始参加农业社的生产劳动,上大学和参加工作后,陆陆续续参加了一些科研课题,积累了一点实践经验,这是我从事农业科技新闻的最大优势。

4)让“农业科技新闻”通俗起来

农业科技新闻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基层农业干部和广大农民,因此,农业科技新闻是不是通俗,是不是能让他们看懂,就成为衡量一条农业科技新闻好坏的根本标准。因此,要写好农业科技新闻光是懂农业是远远不够的,文学、哲学等其他方面的知识是同样重要的。应该想办法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我认为,对从事农业科技新闻的记者和通讯员来说,农业科技知识和文学方面的知识同等重要,二者不可偏废。

5)切忌盲目跟进和雷同

如果从媒体上看到对某件事情的报道,就马上写一篇类似的新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写作方法,有时还能被采用。但是,如果盲目跟进,也容易造成雷同,失去新闻价值。例如,报纸上刊登了一篇“山鸡飞上因特网”的通讯,没过几天,编辑部就收到了“土豆飞上因特网”“玉米飞上因特网”等一批类似的来稿;报纸上刊登了一篇“农民喜赶科技集”的通讯,过了几天,编辑部就收到了“农民赶科技集”“农民赶科普大集”等相似的来稿,大同小异,无法采用。

6)新闻稿也重在修改

人们常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新闻其实也是如此,尽管新闻的时效性很强,但也应抓紧时间修改几遍,把新闻写得更好。

7)坚持送审制度,严防差错出现

新闻稿再急,也要坚持送审,确保不出差错。同时,要尽量保存好第一手采访材料,以留做查询备用。

5.2 农业科技新闻的写作技巧

我体会,在农业科技新闻写作方面,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参考,可以从农业科技新闻的基本特征出发,勇于创新,每次都力争写出新意,吸引读者。

1)导语的写作

我认为导语是农业科技新闻的关键和核心,是需要下功夫去研究和写作的。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的导语在农业科技新闻写作中经常被采用并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是拟人化导语。这种导语比较吸引人,也比较通俗易懂,可以经常采用。例如,我于1989年初写了一条消息“近千家植物医院在全国兴起”,导语是这样写的:“人生了病,可以到医院去治疗,家畜家禽生了病,可以到兽医院去诊治,如今,既不会说话,又不会走路的庄稼生了病,也能到植物医院去就诊了。”消息见报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报社一位资深的老编辑在评报栏里的报纸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评语:“这是一条科技好新闻!”

二是设问式导语。这种导语比较吸引人,先提出问题,再用新闻事实逐步予以回答,层次、段落比较分明,容易记忆。

三是叙述式导语。这种导语似乎显得比较平淡。但是,对于无法采取前两种导语的新闻,就只能采用叙述式导语了。不过,只要动脑筋,这类导语也是可以写好的。

2)消息的写作

依据农业科技新闻的基本特征,在消息写作时一定要突出背景,写清楚技术成果的基本参数,以及该成果适合推广的地区和季节等等。同时也要写一段“专家建议”或“专家估算”等,展望一下该成果的发展前景和增产幅度、效益等。

3)通讯的写作

要选取重大题材,即能引起读者兴趣或者能改变农业生产现状的重大技术和人物、事件等。从实际情况来看,通讯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但反馈率并不高。

4)言论的写作

要选取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焦点问题,用科学原理做论据,用众所周知的农谚等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说明自己的论点,就会形成自己的特点,也容易为广大农民所接受。

5.3 如何提高农业科技新闻稿件的中稿率

1)写好农业科技新闻稿件的前提

(1)爱三农

只有热爱三农,对农村、农民和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才能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帮助你克服各种困难,作好农业科技新闻的报道工作。

(2)泊名利

如前所述,农业科技新闻一般不会像其他新闻那样经常产生轰动效应,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因此,从事农业科技新闻报道不能急功近利,而应淡泊名利,踏踏实实做好每一篇报道。参加劳动。要写好农业科技新闻,我体会,如果从来没有参加过农业生产劳动就首先应力所能及地参加一些农业生产劳动,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了解农民和农业生产实际的需要,形成比较符合实际的农业新闻观,同时也可以尽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常识性失误。有人说记者是“只说不练”,做农业记者就首先做到“既说又练”“先练后说”,这样才能把新闻写实、写活。有些国家的新闻法还明文规定,从事农业报道的记者必须具有农艺师职称,我想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3)提高敏感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是究竟应该报道那些才会更受到农民的欢迎?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科技新闻的敏感性,能够在成千上万项成果中迅速挑选出农业生产急需的技术。

(4)真心为农

要搞好农业科技新闻报道,就要真心为农民服务,时时刻刻替农民着想,虽然“城里不知季节变换”,但我们应该把季节的变换和农民的需求记在心上,把他们的需求作为采写新闻的目标之一,你就会觉得有许许多多的新闻值得花功夫去写。

(5)不怕吃苦

报道农业科技新闻,就得经常深入农村,经常到比较艰苦的地方去采访。同其他行业的记者相比,采访农业科技新闻的记者要吃更多的苦头。因此,要搞好农业科技新闻报道,就必须要有长期吃苦的思想准备。

2)提高农业科技新闻稿件采用率的方法

对于广大的基层通讯员来说,要在有影响的媒体上发表新闻确实不容易。那么,如何提高农业科技新闻稿件的采用率?在实践中我感到有以下几点需要引起注意。

(1)字迹要工整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但也常常容易被人忽视。如果字迹不清,根本无法看清,就谈不上采用了。记得我参加中国青年报“理想与青春夏令营”征文时,就将稿件写得很工整。后来参加工作后到中国青年报拜访了负责征文的编辑,他说,那一天很巧,一上班就看见桌子上给我分了一摞来稿,放在最上面的一篇写得特别工整,不由得我一口气读完,觉得内容也很不错,当时就决定将这篇稿件放在头条位置。平时我也是将每一篇稿件写得工工整整,然后再投稿。现在做了编辑,经常看来稿,也确实觉得喜欢看字迹工整的来稿,对字迹工整的来稿总要仔细阅读。当然,现在都已进入网络时代了,许多来稿都是打印好的稿件,有的还是用电子邮件发来的,似乎不存在字迹工整不工整的问题了。其实不然,因为对许多农业方面的来稿来说,手写稿仍占相当大的比重,传真稿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即使以后也都用电脑写稿,字迹工整,也就是说认真做事的这种精神是不能丢的。打完稿件后,应该认真校对一遍。

(2)标题要吸引人

标题可以说一条新闻稿件的眼睛,一定要做得简洁、生动,别具一格,要一下子能吸引住人。有人总以为做标题是编辑的事情,反正我们做的标题编辑是不会采用的。这其实也是许多基层通讯员不能很快提高新闻稿件的采用率的原因之一。你的稿件标题不吸引人,有时候就不能促使编辑对你的稿件产生阅读的兴趣,这样就有可能使好的稿件失去被采用的机会。

(3)导语要生动

在标题之后,导语就显得比较重要。一般情况下,编辑要阅读处理许多来稿,不可能对每一篇稿件都仔细阅读,如果标题和导语读完后感觉没有什么新意,很可能就不再往下看了。因此,当你觉得一个新闻非常有价值时,就一定要在标题和导语写作上多下工夫。

(4)传稿要及时

我们在阅读读者来信时,经常会发现有的稿件写得不错,也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就是因为错过了时机而无法刊登,令人惋惜。因此,发稿、传稿一定要及时,并一定要再打电话予以确认,同时给编辑部留下自己的联络方式,以便编辑改稿时遇到问题时好同作者联系。

(5)多写科普稿件

作为基层通讯员,采访的范围也很有限,不像大的媒体的记者,有很大的采访范围,有较多的新闻线索来源。要想提高稿件采用率,多写科普稿件是一条可供选择的途径。要尽可能利用本单位的图书馆等,查阅资料,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和要求,写一些科普稿件投过去。

(6)多增加新闻品种

新闻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9篇

摘要本文归纳了近年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九类问题,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一系列评估标准。作者认为,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需要借鉴这一评估标准,以提高论文质量。中国大陆的大学新闻传播院系要求论文以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获奖、来自较高的课题级别等等作为学术评价标准,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证明论文的价值。

关键词学术论文评估标准

近年中国大陆招收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数量急遽增长,重点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已经与本科生相当;而研究生导师,即使破格提拔,增长也是有限的。初带研究生的生手导师较多,如何保障研究生的教学质量,特别是毕业论文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这里谈谈常见的论文写作中问题,以及评估论文学术水平的标准,交流一下,供同行们讨论。

1、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九种问题

我近年评阅硕士和博士论文近百篇,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九种:

一,将论文写成教材或普及读物。虽然处于学习阶段,但硕士、博士论文无论如何属于学术论文一类。而现在一些论文,有的很像教材,将某一论证对象从定义、重要意义开始说起,方方面面都讲到,讲完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的很像普及读物,对某一别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外国的),方方面面做了介绍,介绍完全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一篇关于探险报道的硕士论文初稿,从什么是探险、什么叫探险报道、探险和探险报道的历史开始写起,然后是详尽的关于探险报道的写作要领、注意事项,直至采访时要穿什么衣服等,全写到了,相当全面。写完了,文章结束。另一篇关于世界性通讯社的博士论文,叙述了各大通讯社的历史,只在各章最后有一数百字的段落“论证”几句,论文就算写完了。没有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发现,也没有研究的新视角。这样的论文每年所展比例不小,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将论文写成了工作经验总结或理论宣传文章。可能有的作者在读研前是做宣传工作的,或者担任领导干部的文字秘书,这种工作经历使得作者写的论文,文字流畅,话语是成套路的,诸如:在……形势下,在……领导下,为了……,以……为基础,以……为指针,做到打实几个重点……、突出几个……、落实几个……等等。读了文章,好象在喝白开水,除了有些词句漂亮外,实际上并没有提出新观点、新发现、新视角。例如有一篇关于舆论监督的论文,作者为了在第一章显示论证的理论性,三个小标题分别是:舆论监督是……生命、舆论监督是……旗帜、舆论监督是……保证。但是舆论监督本身到底是什么,反而没有说出来。因为作者真心诚意地以为,这就是“理论”论证,报纸上理论版确实尽是这类“理论文章”,有些还是级别较高的党政领导人的文章。有一篇论述某报纸论文,本来是可以写成学术论文的,但是作者陷到这个媒体里太深,进去出不来了,没有站在客观的立场用学术眼光来观察问题,当谈到这家媒体存在的意义时,小标题是“……的理论意义”,内容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分别为该单位的题词。作者误以为,高级领导人题词,就是“理论”。

这种情况与中国大陆的新闻工作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宣传、商业公关与新闻报道混同有关,每年在论文中这种类型的所占比例也较大。除了学生的问题外,这与部分导师本身就在具体的新闻工作领导岗位,对于学术研究不够熟悉也有关。因此,需要强调区分学术研究论文与政治宣传、企业公关文章,有时它们都叫“理论”,但所指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三,论文中缺乏基本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一些论文,分析太缺乏本学科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仍然在使用诸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中学时代学的大众哲学常识,来“分析”问题。不能说他们说的不对,但是实在没一点学术研究的味道。这种情况到了写论文的时候再纠正,已经晚了。这反映出研究生的学科基础理论教育较为薄弱。从入学就应加强学术理论思维的训练,将文科的基础知识打牢,真正懂得什么叫“研究”。

四,论文的理论前提不可靠或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即使行文、具体论证和结构不错,由于论文的立论不成立,全盘皆败。例如一篇论述古代文论对现作启示的论文,将韩非谈到“文章”如何的一段文字作为“纲”,展开来写。显然,作者误将引文中的“文章”的概念理解为现在的“文章”(先秦文献中的“文章”是“文采”之意)了。这个理论前提一错,后面再怎样写都没什么意义了。另一篇论文,阐述舆论学的发展历史,谈到18世纪西方第一部使用现代“舆论”概念的著作,根据别人的介绍,将作者对舆论的划分(“公意”与“众意”),抄写中误为“众意”与“民意”,没有再看原著,就论证起这两个抄错的概念含义如何不同。一开头就出现这种理解错误,后面的论述自然跟着错。

这与学术研究存在不同意见是两回事。不同学术争论是正常的,但是基本的事实,包括事实本身和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公认的原因,总要正确。理论前提起码能够自圆其说,也就是能够“成立”,不然就没有共同的讨论基础了。

五,把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作为理论依据。不少作者在讨论论文的基本概念时,并没有理论根据,常把字典、词典作为论据,试图证明什么。我们写的是学术论文,不是小学生学习一个字词时查字词典那种情形。为了理解一个概念,论述中可以涉及这个词汇的语法构成和意义解释,但这只是这个基本学术概念的技术性解释,读者将等待着关于这个概念的真正学术性阐述。然而,常常查了字词典后,关于基本概念的解释就算完成了。现在新闻传播学文章中常出现“××性”的概念,创造和使用很随意,缺少科学内涵,这是造成论文学术价值评价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不会写绪章。任何文章总要有一个开头,学位论文的开头通常要求有一篇绪章(叫序、序言、前言、绪论、绪章等等均可),这篇绪章的任务是交代自己的选题、论文的主攻方向、文献检索过程和情况(即前人这方面已经做了些什么)、自己的论文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或所有整理)、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大致的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关于论文的问题。但是现在不少论文的绪章,写什么的都有,或是感谢之类,或者是发表感想,像散文而不是论文。对绪章提出一定的规范要求,就是逼着作者必须考虑自己是否做了文献检索,论文是否提出了新观点。

七,忽视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往往有这种情况:论文的“参考文献”没几篇,但是文章却提出了大胆的假设,说得头头是道。这是由于知道得太少,胆子越大的缘故。这样的论文中通常矛盾很多、别人(但是作者不知道)已经论述过的东西较多(但是往往有明显漏洞),可是作者自己感觉良好。

“参考文献”不是论文的形式主义的部分,而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考察作者在写作这篇文章时看了哪些东西,这些东西是否本学科的代表作,也可以从侧面考察学生的治学态度是否严谨。如果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没有开列出几篇东西,已开列的也不是代表作,而且编排没有规范,那么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这篇论文的水平高不了。

八,非必需地引证和论述自己导师和可能评议论文的老师的论著。如果恰好论文涉及导师的研究领域,而且导师确实在这方面有独到的观点,学生引证是正常的。但是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即不少论文的选题与导师或其他相关老师的研究没有直接联系,或者他们的论著并不是学界的代表作,学生却千方百计要引上几段,有些引证的内容就是大白话,谁都会说,甚至连导师论著中的“俗话说……”都引上了。

关于非正常引证的动机是复杂的,F.索恩(Thorne)曾归纳了六种非正常引证的动机,情况如下:为阿谀某人引用;以自诩为目的引用;为相互吹捧而带有偏见的引用;为支持某一观点牵强的引用;为维护某一学术研究派别利益的不正常引用;因迫于某种压力的引用。[1]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类非正常引用不可能反映与研究对象的真实联系,最终影响论文分析结果的客观性,玷污学术研究

九,写作中缺少“假设论敌”的意识。于是,写作时只考虑有利于自己观点的一面,有意无意地回避不利于自己观点的材料。这很容易被别人抓住作者论证中的缺口。如果每论述一个问题,自己多想想,别人会就这个问题给我挑什么毛病,如果每一个问题在写作时都这样自我提问,文章就会论证得较“圆”,逼着自己治学严谨些。

2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建议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采用“社会科学成果评估指标体系”[2],对学术论文进行较为科学的评估。若了解了其结构要素,我们在写作论文时就会有一种学术标准进行自我衡量,以保证论文至少像个论文,多少有些创造性。

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是由一系列指标构成的。首先考察论文的规范性。这里的规范性,不仅指引证的规范,而是指研究者对研究资料的占有、分析深度、遵循学术引证规则这三方面的情况如何。是否充分占有资料,这本身就是论文的最大规范问题。不充分占有资料,特别是不占有最新的资料,无法保证观点的创造性,有些结论可能是许多年前就已经有的了;或者造成论文低水平的重复。这种情况下当然仍旧可以写上许多话,但这无论如何算不上有水平的论文。

这三方面的论文“规范”,从一开始就将那些不占有研究资料而拍拍脑子随意想出若干“××性”,或随意地从个别事例推出整体的文章,从学术论文中予以排除。资料的占有和分析,实质上是要求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或对现实有所了解,防止研究者因某些局限而忽略必要的事实,疏漏某些可能的逻辑关系。当然,这些关于论文的规范性考察,并不等于论文就具有科学性了,但是它会影响到论文结论的科学性;而且,规范的论文也能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较为清晰的学术发展脉路。

第二,对论文的难度作出评估。假如第一关过了,可以认定算是学术论文了,那么马上就面临第二个问题,即这篇论文实际付出的精力有多大?一般地说,付出精力大的研究,其成果的质量也较高。这里的指标有两项,一是论文的规模,一是论文的复杂程度。

这里的“规模”,不是指参与人数的多少,而是指研究本身所要操作的概念、事实要素或实证研究中的变量等的多少。需要处理的因素越多,规模越大;反之越小。这是考察作者研究能力的一种指标,并非文章越长规模越大。有时一篇论文并不长,但是需要很多论据,必须论证得当,它的规模就属于较大一类。例如关于北京“新疆村”的研究论文,涉及人口、经营规模、材料来源、语言和文化生活、社会管理系统、雇佣关系、同胞关系、家庭、生育、宗教、民族政策、法治、饮食等等,必须处理这样多的因素。因此,可以认定该项研究的规模较大。

这里的“复杂程度”,不是指涉及面大(有些选题涉及面较宽,但是逻辑关系简单,分析起来并不困难),而是指需要处理的因素之间逻辑关系复杂。有些看起来不大的选题,如果其中要说明的各种关系较难把握,那么应当说其复杂程度较高。例如“我国的地下色情产业”这个社会学选题,它似乎算不上重大选题,但是真正研究起来,要处理的各种因素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关系越复杂,需要运用的知识量、知识深度、研究能力等的要求就越高。

第三,对论文的研究成份进行评估。一篇论文,不一定完全是研究性的,有些成份属于是在普及某些知识,或者仅仅提供了一些资料。根据智力对材料加工程度的差异,研究性质成份是指论文中提供了新的认识的那部分。

因此,需要先对论文的研究成份的多少下一个判定,这里提供了四种选择:25%、50%、75%、100%。看来还是简单了些,但重要的不是划分研究成份占多少的讨论,而是要在观念上学会区分研究、普及、资料这三种不同的成份,努力使自己的论文增大研究成份。一般地说,硕士论文如果有50%属于研究成份,可算是相当不错的了。这里需要说明:并非只要属于研究成份就好,同样属于研究成份的部分,水平高低差异很大,这里还要有其他的衡量标准。

第四,考察论文的科学性,即可靠性。这需要根据对论文研究性、普及性和资料性成份所作的划分,分别评估。如果确定成果全部或部分属于研究类,就要首先对成果研究部分的科学性进行评估。这里有五项标准。

1,基本理论依据或前提的可靠性。提出这一对论文的基本要求,在于经常存在这样的情况:论文中具体概念没有发现不成立,论据也颇有力,论证不能说不严密,方法也有效,但是由于理论前提不可靠,实际上一切皆不能成立。例如若有人提出“太阳黑子活动决定经济发展”的假设,这完全可以通过计量经济分析证明该假设成立,而且在统计学上确有明显性。但是这在经济学方法论上是完全错误的,错就错在没有可靠的理论前提。

2,概念使用的科学性(明确、严谨、有效)。概念是任何论文的基本单元,将概念的“明确、严谨、有效”要求联系在一起,是针对这样的情况:概念需要很好地反映特定事物的范围或本质,仅仅做到“明确”是不够的。有的很明确的概念,不具备处理、解释其定义范围内事实的能力,不能有效地说明结论。一些文章中常见的脱口而出的一连串“××性”,就属于这种情况。

3,论据(理论或事实)的可靠性和充分性。这里的“可靠、充分”是对论据说服力的衡量标准。“权威人士”的话,可以作为辅助的论据,但不宜单独作为论据,就在于它虽然通常是可靠的(这里是指真实),但不能作为“充分”的论据。

4,论证逻辑的严密性和完备性。这里实际上涉及两个标准,一是具体论证中要做到滴水不漏;一是论证的整体充分,没有空缺。

5,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这里的两个标准,前者是指所采用的方法是科学的。例如考证某一事物为历史上的第一,方法上就要保证是对全部资料进行了检索和分析,而不是只依据部分资料得出这样的结论;实证调查的推论,则不能超越原抽样的总体范围,否则便不可信。所谓“有效”,是指所采用的方法正好能够说明作者要证明的论点。显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在于它是否复杂和新鲜,而在于能否有效地说明论点。

当然,并非每种研究成果都适用于这五项,前四项一般适用于理论型论文;实证型论文需要重点考察第五项,而前几项可能不全适用于对它的评估。

第五,对论文的价值进行评估。这里也包括五项标准。这是对该论文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包括论文对学术发展的贡献程度----学术价值、论文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社会价值。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同行专家组可以对论文的学术价值提出若干评估的衡量标准,但是社会价值是难以具体分解的,因为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不是“社会价值”需要的“主体”。因此,这里涉及学术价值的前四项较为具体,关于社会价值的后一项相对抽象。

1,问题提出或选题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某个学科的学术发展,提出问题本身如果带有启示作用,常常有力地推动学科整体的发展。为什么说论文的选题很重要,原因也于此。

2,所提供的新事实、新知识对学科发展的贡献。这是针对某一类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的,它们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新事实或提供新知识,例如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等方面的论文。新闻传播学的论文中,有一部分也需要用这个标准衡量。

3,所获得的新认识新结论对学科发展的贡献。这是针对另一类论文的,它们主要在观念领域有所创新,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对世人和学科有启迪作用,例如哲学、文论、政治学、法学、方法论等方面的论文。新闻传播的论文中,有一部分需要使用这个标准。

4,所提供的分析角度或研究方法对学科建设的贡献。这是针对所有论文的。我们很难要求每篇论文都能提出新观点、新事实、新知识。但不少论文的研究视角较为新颖,或者研究方法与众不同,给人以启示,那么这类论文也应该肯定它对学术发展的贡献。

5,论文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在这里的含义是:对论文所取得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作用的可能性作出综合判断。这只适用于纯应用性的论文。

一篇学术论文,如果在以上五项中有一项能够作出一些贡献,应该是很成功的了。因此,在衡量自己成果的价值时,要有自知之明,感觉在某一项可能作出些贡献,就努力在这方面下功夫,争取有所收获。全面追求“贡献”或追求很大的“贡献”,很可能结果是完全没有“贡献”。特别在自我感觉非常好时,更需要正视这五项衡量的标准。

第六,关于论文中普及性成份和资料类成份的评估条件。普及性知识和资料类成份,并非没有价值,但不应在学术论文中占主导,不然,就很难说是论文了。如果自己的论文中有普及性和资料类内容,也要尽可能使之可靠和严谨。下面是关于这两方面的评估标准:

对论文普及性成份科学性的评估条件:1,对原成果概括和转述的准确性。2,介绍阐释的清晰性。

对论文普及性成份的价值评估条件:1,对开拓学术视野的贡献。2,对解决某一具体学术问题的贡献。3,论文普及性成份的社会价值。

对论文资料类成份科学性的评估条件:1,所提供资料的可靠性。2,资料选取的必要性和充分性。3,资料处理的科学性。

对论文资料类成份价值评估的条件:1,对开拓学术视野的贡献。2,对满足学术研究需要的贡献。3,论文资料类成份的社会价值。

3“核心期刊”发表、评奖、课题来源能否作为论文的衡量标准

现在中国大陆有新闻传播院系的大学,对教师的论文和硕士、博士论文的衡量标准中,发表在所谓“核心期刊”上,或者评委成员大多认为达到在这些期刊发表的水平,或者发表的东西获得了什么级别的奖,或者研究本身是某一级别的课题的一部分,会在论文的评价上给予特别看待。有的学校硬性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才能够作为毕业、晋升的条件。新闻媒体给予了报道,往往也会加重对论文评价。这些衡量标准,在现在中国的国情下,是不科学的,也没有国家法律法规的依据。

由于现有的国情,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新闻报道或评价,以及课题来源等不一定来自科学共同体(指本学科最具权威的专家组)的判断和决定;目前中国大陆的学术刊物是否“核心期刊”,并不是科学共同体公认的,它们的认定受到较多的非学术因素的制约;学术评奖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非学术因素,某些有价值的论文,恰恰可能存在争议,而评奖通常给予了争议较小的;课题来源和级别只反映政府管理机构对社会科学的需求和导向,难以证明论文的学术价值;媒介的报道或评价不能反映论文的价值,因为记者的评价是非专业的。所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这一评估体系,暂时不采用这些间接指标。

学术同行引用频率本应当成为评价论文的重要标准,但鉴于目前中国大陆人文-社会科学界尚无社会科学引证系统(例如美国有《社会科学引证索引》),并且研究者尚未普遍遵循研究规范,现在暂时也没有将同行引证作为评估标准。

既然现在不少大学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要求获奖、要求较高的课题级别和媒介报道等等评价要素,论文的作者很难不去追求。但在舆论上,我们需要做一些工作,至少在认识上要清楚,这些标准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证明论文的价值。

回过头来再看这一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估体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现有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解决一般情况下对论文的评估,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这要以社会环境整体宽松、人们的心态较为正常为前提。如果只允许一种意见存在并且人们都一致赞同这样的做法,或者人们普遍地处于某种激昂和偏执的状态,再完美的评估方案也会评出十分荒谬的结果,因为可能会出现密尔(J.S.Mill)所说的“多数的暴虐”现象[3]。另外,为了保证这一评估体系的公正,需要评委的数量相对多些。如果委员人员太少,每个评委的权重就会过大,自然影响评估的公正性。

其他参考书目:

(1)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林学谛著《环境、交往与思维》,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金观涛、华国凡《控制论和科学方法论》,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年版。

(4)M.尼尔.布朗《走出思维的误区》,张晓辉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

(5)金观涛、刘青峰《论历史研究中的整体方法/发展的哲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

(6)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李银河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柯惠新等《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8)李茂政《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论的相容性及内在联系性》,《第二届两岸传播媒体迈向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169-180,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1999年编印。

新闻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0篇

我近年评阅硕士和博士论文近百篇,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九种:

一,将论文写成教材或普及读物。虽然处于学习阶段,但硕士、博士论文无论如何属于学术论文一类。而现在一些论文,有的很像教材,将某一论证对象从定义、重要意义开始说起,方方面面都讲到,讲完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的很像普及读物,对某一别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外国的),方方面面做了介绍,介绍完全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一篇关于探险报道的硕士论文初稿,从什么是探险、什么叫探险报道、探险和探险报道的历史开始写起,然后是详尽的关于探险报道的写作要领、注意事项,直至采访时要穿什么衣服等,全写到了,相当全面。写完了,文章结束。另一篇关于世界性通讯社的博士论文,叙述了各大通讯社的历史,只在各章最后有一数百字的段落“论证”几句,论文就算写完了。没有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发现,也没有研究的新视角。这样的论文每年所展比例不小,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将论文写成了工作经验总结或理论宣传文章。可能有的作者在读研前是做宣传工作的,或者担任领导干部的文字秘书,这种工作经历使得作者写的论文,文字流畅,话语是成套路的,诸如:在……形势下,在……领导下,为了……,以……为基础,以……为指针,做到打实几个重点……、突出几个……、落实几个……等等。读了文章,好象在喝白开水,除了有些词句漂亮外,实际上并没有提出新观点、新发现、新视角。例如有一篇关于舆论监督的论文,作者为了在第一章显示论证的理论性,三个小标题分别是:舆论监督是……生命、舆论监督是……旗帜、舆论监督是……保证。但是舆论监督本身到底是什么,反而没有说出来。因为作者真心诚意地以为,这就是“理论”论证,报纸上理论版确实尽是这类“理论文章”,有些还是级别较高的党政领导人的文章。有一篇论述某报纸论文,本来是可以写成学术论文的,但是作者陷到这个媒体里太深,进去出不来了,没有站在客观的立场用学术眼光来观察问题,当谈到这家媒体存在的意义时,小标题是“……的理论意义”,内容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分别为该单位的题词。作者误以为,高级领导人题词,就是“理论”。

这种情况与中国大陆的新闻工作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宣传、商业公关与新闻报道混同有关,每年在论文中这种类型的所占比例也较大。除了学生的问题外,这与部分导师本身就在具体的新闻工作领导岗位,对于学术研究不够熟悉也有关。因此,需要强调区分学术研究论文与政治宣传、企业公关文章,有时它们都叫“理论”,但所指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三,论文中缺乏基本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一些论文,分析太缺乏本学科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仍然在使用诸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中学时代学的大众哲学常识,来“分析”问题。不能说他们说的不对,但是实在没一点学术研究的味道。这种情况到了写论文的时候再纠正,已经晚了。这反映出研究生的学科基础理论教育较为薄弱。从入学就应加强学术理论思维的训练,将文科的基础知识打牢,真正懂得什么叫“研究”。

四,论文的理论前提不可靠或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即使行文、具体论证和结构不错,由于论文的立论不成立,全盘皆败。例如一篇论述古代文论对现作启示的论文,将韩非谈到“文章”如何的一段文字作为“纲”,展开来写。显然,作者误将引文中的“文章”的概念理解为现在的“文章”(先秦文献中的“文章”是“文采”之意)了。这个理论前提一错,后面再怎样写都没什么意义了。另一篇论文,阐述舆论学的发展历史,谈到18世纪西方第一部使用现代“舆论”概念的著作,根据别人的介绍,将作者对舆论的划分(“公意”与“众意”),抄写中误为“众意”与“民意”,没有再看原著,就论证起这两个抄错的概念含义如何不同。一开头就出现这种理解错误,后面的论述自然跟着错。

这与学术研究存在不同意见是两回事。不同学术争论是正常的,但是基本的事实,包括事实本身和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公认的原因,总要正确。理论前提起码能够自圆其说,也就是能够“成立”,不然就没有共同的讨论基础了。

五,把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作为理论依据。不少作者在讨论论文的基本概念时,并没有理论根据,常把字典、词典作为论据,试图证明什么。我们写的是学术论文,不是小学生学习一个字词时查字词典那种情形。为了理解一个概念,论述中可以涉及这个词汇的语法构成和意义解释,但这只是这个基本学术概念的技术性解释,读者将等待着关于这个概念的真正学术性阐述。然而,常常查了字词典后,关于基本概念的解释就算完成了。现在新闻传播学文章中常出现“××性”的概念,创造和使用很随意,缺少科学内涵,这是造成论文学术价值评价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不会写绪章。任何文章总要有一个开头,学位论文的开头通常要求有一篇绪章(叫序、序言、前言、绪论、绪章等等均可),这篇绪章的任务是交代自己的选题、论文的主攻方向、文献检索过程和情况(即前人这方面已经做了些什么)、自己的论文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或所有整理)、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大致的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关于论文的问题。但是现在不少论文的绪章,写什么的都有,或是感谢之类,或者是发表感想,像散文而不是论文。对绪章提出一定的规范要求,就是逼着作者必须考虑自己是否做了文献检索,论文是否提出了新观点。

七,忽视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往往有这种情况:论文的“参考文献”没几篇,但是文章却提出了大胆的假设,说得头头是道。这是由于知道得太少,胆子越大的缘故。这样的论文中通常矛盾很多、别人(但是作者不知道)已经论述过的东西较多(但是往往有明显漏洞),可是作者自己感觉良好。

“参考文献”不是论文的形式主义的部分,而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考察作者在写作这篇文章时看了哪些东西,这些东西是否本学科的代表作,也可以从侧面考察学生的治学态度是否严谨。如果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没有开列出几篇东西,已开列的也不是代表作,而且编排没有规范,那么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这篇论文的水平高不了。

八,非必需地引证和论述自己导师和可能评议论文的老师的论著。如果恰好论文涉及导师的研究领域,而且导师确实在这方面有独到的观点,学生引证是正常的。但是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即不少论文的选题与导师或其他相关老师的研究没有直接联系,或者他们的论著并不是学界的代表作,学生却千方百计要引上几段,有些引证的内容就是大白话,谁都会说,甚至连导师论著中的“俗话说……”都引上了。

关于非正常引证的动机是复杂的,F.索恩(Thorne)曾归纳了六种非正常引证的动机,情况如下:为阿谀某人引用;以自诩为目的引用;为相互吹捧而带有偏见的引用;为支持某一观点牵强的引用;为维护某一学术研究派别利益的不正常引用;因迫于某种压力的引用。[1]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类非正常引用不可能反映与研究对象的真实联系,最终影响论文分析结果的客观性,玷污学术研究

九,写作中缺少“假设论敌”的意识。于是,写作时只考虑有利于自己观点的一面,有意无意地回避不利于自己观点的材料。这很容易被别人抓住作者论证中的缺口。如果每论述一个问题,自己多想想,别人会就这个问题给我挑什么毛病,如果每一个问题在写作时都这样自我提问,文章就会论证得较“圆”,逼着自己治学严谨些。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建议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采用“社会科学成果评估指标体系”[2],对学术论文进行较为科学的评估。若了解了其结构要素,我们在写作论文时就会有一种学术标准进行自我衡量,以保证论文至少像个论文,多少有些创造性。

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是由一系列指标构成的。首先考察论文的规范性。这里的规范性,不仅指引证的规范,而是指研究者对研究资料的占有、分析深度、遵循学术引证规则这三方面的情况如何。是否充分占有资料,这本身就是论文的最大规范问题。不充分占有资料,特别是不占有最新的资料,无法保证观点的创造性,有些结论可能是许多年前就已经有的了;或者造成论文低水平的重复。这种情况下当然仍旧可以写上许多话,但这无论如何算不上有水平的论文。

这三方面的论文“规范”,从一开始就将那些不占有研究资料而拍拍脑子随意想出若干“××性”,或随意地从个别事例推出整体的文章,从学术论文中予以排除。资料的占有和分析,实质上是要求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或对现实有所了解,防止研究者因某些局限而忽略必要的事实,疏漏某些可能的逻辑关系。当然,这些关于论文的规范性考察,并不等于论文就具有科学性了,但是它会影响到论文结论的科学性;而且,规范的论文也能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较为清晰的学术发展脉路。

第二,对论文的难度作出评估。假如第一关过了,可以认定算是学术论文了,那么马上就面临第二个问题,即这篇论文实际付出的精力有多大?一般地说,付出精力大的研究,其成果的质量也较高。这里的指标有两项,一是论文的规模,一是论文的复杂程度。

这里的“规模”,不是指参与人数的多少,而是指研究本身所要操作的概念、事实要素或实证研究中的变量等的多少。需要处理的因素越多,规模越大;反之越小。这是考察作者研究能力的一种指标,并非文章越长规模越大。有时一篇论文并不长,但是需要很多论据,必须论证得当,它的规模就属于较大一类。例如关于北京“新疆村”的研究论文,涉及人口、经营规模、材料来源、语言和文化生活、社会管理系统、雇佣关系、同胞关系、家庭、生育、宗教、民族政策、法治、饮食等等,必须处理这样多的因素。因此,可以认定该项研究的规模较大。

这里的“复杂程度”,不是指涉及面大(有些选题涉及面较宽,但是逻辑关系简单,分析起来并不困难),而是指需要处理的因素之间逻辑关系复杂。有些看起来不大的选题,如果其中要说明的各种关系较难把握,那么应当说其复杂程度较高。例如“我国的地下色情产业”这个社会学选题,它似乎算不上重大选题,但是真正研究起来,要处理的各种因素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关系越复杂,需要运用的知识量、知识深度、研究能力等的要求就越高。

第三,对论文的研究成份进行评估。一篇论文,不一定完全是研究性的,有些成份属于是在普及某些知识,或者仅仅提供了一些资料。根据智力对材料加工程度的差异,研究性质成份是指论文中提供了新的认识的那部分。

因此,需要先对论文的研究成份的多少下一个判定,这里提供了四种选择:25%、50%、75%、100%。看来还是简单了些,但重要的不是划分研究成份占多少的讨论,而是要在观念上学会区分研究、普及、资料这三种不同的成份,努力使自己的论文增大研究成份。一般地说,硕士论文如果有50%属于研究成份,可算是相当不错的了。这里需要说明:并非只要属于研究成份就好,同样属于研究成份的部分,水平高低差异很大,这里还要有其他的衡量标准。

第四,考察论文的科学性,即可靠性。这需要根据对论文研究性、普及性和资料性成份所作的划分,分别评估。如果确定成果全部或部分属于研究类,就要首先对成果研究部分的科学性进行评估。这里有五项标准。

1,基本理论依据或前提的可靠性。提出这一对论文的基本要求,在于经常存在这样的情况:论文中具体概念没有发现不成立,论据也颇有力,论证不能说不严密,方法也有效,但是由于理论前提不可靠,实际上一切皆不能成立。例如若有人提出“太阳黑子活动决定经济发展”的假设,这完全可以通过计量经济分析证明该假设成立,而且在统计学上确有明显性。但是这在经济学方法论上是完全错误的,错就错在没有可靠的理论前提。

2,概念使用的科学性(明确、严谨、有效)。概念是任何论文的基本单元,将概念的“明确、严谨、有效”要求联系在一起,是针对这样的情况:概念需要很好地反映特定事物的范围或本质,仅仅做到“明确”是不够的。有的很明确的概念,不具备处理、解释其定义范围内事实的能力,不能有效地说明结论。一些文章中常见的脱口而出的一连串“××性”,就属于这种情况。

3,论据(理论或事实)的可靠性和充分性。这里的“可靠、充分”是对论据说服力的衡量标准。“权威人士”的话,可以作为辅助的论据,但不宜单独作为论据,就在于它虽然通常是可靠的(这里是指真实),但不能作为“充分”的论据。

4,论证逻辑的严密性和完备性。这里实际上涉及两个标准,一是具体论证中要做到滴水不漏;一是论证的整体充分,没有空缺。

5,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这里的两个标准,前者是指所采用的方法是科学的。例如考证某一事物为历史上的第一,方法上就要保证是对全部资料进行了检索和分析,而不是只依据部分资料得出这样的结论;实证调查的推论,则不能超越原抽样的总体范围,否则便不可信。所谓“有效”,是指所采用的方法正好能够说明作者要证明的论点。显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在于它是否复杂和新鲜,而在于能否有效地说明论点。

当然,并非每种研究成果都适用于这五项,前四项一般适用于理论型论文;实证型论文需要重点考察第五项,而前几项可能不全适用于对它的评估。

第五,对论文的价值进行评估。这里也包括五项标准。这是对该论文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包括论文对学术发展的贡献程度----学术价值、论文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社会价值。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同行专家组可以对论文的学术价值提出若干评估的衡量标准,但是社会价值是难以具体分解的,因为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不是“社会价值”需要的“主体”。因此,这里涉及学术价值的前四项较为具体,关于社会价值的后一项相对抽象。

1,问题提出或选题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某个学科的学术发展,提出问题本身如果带有启示作用,常常有力地推动学科整体的发展。为什么说论文的选题很重要,原因也于此。

2,所提供的新事实、新知识对学科发展的贡献。这是针对某一类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的,它们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新事实或提供新知识,例如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等方面的论文。新闻传播学的论文中,有一部分也需要用这个标准衡量。

3,所获得的新认识新结论对学科发展的贡献。这是针对另一类论文的,它们主要在观念领域有所创新,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对世人和学科有启迪作用,例如哲学、文论、政治学、法学、方法论等方面的论文。新闻传播的论文中,有一部分需要使用这个标准。

4,所提供的分析角度或研究方法对学科建设的贡献。这是针对所有论文的。我们很难要求每篇论文都能提出新观点、新事实、新知识。但不少论文的研究视角较为新颖,或者研究方法与众不同,给人以启示,那么这类论文也应该肯定它对学术发展的贡献。

5,论文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在这里的含义是:对论文所取得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作用的可能性作出综合判断。这只适用于纯应用性的论文。

一篇学术论文,如果在以上五项中有一项能够作出一些贡献,应该是很成功的了。因此,在衡量自己成果的价值时,要有自知之明,感觉在某一项可能作出些贡献,就努力在这方面下功夫,争取有所收获。全面追求“贡献”或追求很大的“贡献”,很可能结果是完全没有“贡献”。特别在自我感觉非常好时,更需要正视这五项衡量的标准。

第六,关于论文中普及性成份和资料类成份的评估条件。普及性知识和资料类成份,并非没有价值,但不应在学术论文中占主导,不然,就很难说是论文了。如果自己的论文中有普及性和资料类内容,也要尽可能使之可靠和严谨。下面是关于这两方面的评估标准:

对论文普及性成份科学性的评估条件:1,对原成果概括和转述的准确性。2,介绍阐释的清晰性。

对论文普及性成份的价值评估条件:1,对开拓学术视野的贡献。2,对解决某一具体学术问题的贡献。3,论文普及性成份的社会价值。

对论文资料类成份科学性的评估条件:1,所提供资料的可靠性。2,资料选取的必要性和充分性。3,资料处理的科学性。

对论文资料类成份价值评估的条件:1,对开拓学术视野的贡献。2,对满足学术研究需要的贡献。3,论文资料类成份的社会价值。

“核心期刊”发表、评奖、课题来源能否作为论文的衡量标准

现在中国大陆有新闻传播院系的大学,对教师的论文和硕士、博士论文的衡量标准中,发表在所谓“核心期刊”上,或者评委成员大多认为达到在这些期刊发表的水平,或者发表的东西获得了什么级别的奖,或者研究本身是某一级别的课题的一部分,会在论文的评价上给予特别看待。有的学校硬性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才能够作为毕业、晋升的条件。新闻媒体给予了报道,往往也会加重对论文评价。这些衡量标准,在现在中国的国情下,是不科学的,也没有国家法律法规的依据。

由于现有的国情,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新闻报道或评价,以及课题来源等不一定来自科学共同体(指本学科最具权威的专家组)的判断和决定;目前中国大陆的学术刊物是否“核心期刊”,并不是科学共同体公认的,它们的认定受到较多的非学术因素的制约;学术评奖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非学术因素,某些有价值的论文,恰恰可能存在争议,而评奖通常给予了争议较小的;课题来源和级别只反映政府管理机构对社会科学的需求和导向,难以证明论文的学术价值;媒介的报道或评价不能反映论文的价值,因为记者的评价是非专业的。所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这一评估体系,暂时不采用这些间接指标。

学术同行引用频率本应当成为评价论文的重要标准,但鉴于目前中国大陆人文-社会科学界尚无社会科学引证系统(例如美国有《社会科学引证索引》),并且研究者尚未普遍遵循研究规范,现在暂时也没有将同行引证作为评估标准。

既然现在不少大学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要求获奖、要求较高的课题级别和媒介报道等等评价要素,论文的作者很难不去追求。但在舆论上,我们需要做一些工作,至少在认识上要清楚,这些标准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证明论文的价值。

上一篇:拓展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下一篇:群众工作经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