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19 15:32:04

心理素质知识

心理素质知识范文第1篇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兴趣在初中生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能形成学习的动机.要使学生爱上物理这门课程,教师首先就要想方设法让他们产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讲述压强一节时,我用以玻璃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子,然后倒过来,发现玻璃片并不会象我们所想的一样掉落在图1地上,而是象杯子有吸引力一样被紧紧的吸在杯子上面了(如图1).在讲授声音的发生时,可让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咙,让学生惊奇的发现原来每天都听到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等,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实践证明,要让初中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物理课堂和实验中来,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例如,在讲惯性一节时,我先给大家演示一下惯性小球的实验,然后让他们自己做一下,来体会一下,把笔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张纸上,迅速抽出纸张时发现放在纸上的物体并没有随纸一起运动,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其回到课本中找到答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学习液体、气体的转化这堂课时,就可以鼓励学生回家观察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在学习运动和静止这堂课时,联想到我们在坐火车时的感受.总而言之,就是要把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融汇到课堂中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无处不在,周围的很多事物都和物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很多生活中的现象,教师要着重用比较生动、形象的物理理论知识来进行解释,由简单到复杂,遵循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如此一来,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高学习物理这门课程的热情,并且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

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不同于我们从小就学习的语文、数学,这门课程非常注重理论的推理、判断,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都有着科学的根据.要学好这门课程,不是简单的背诵物理概念或者公式,不是单纯的记住某个知识点,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去理解其中蕴含的客观规律,将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在讲声学和光学时候,可以问为什么打雷和闪电明明是同事发生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见打雷的声音?在讲惯性物理知识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在车上竖直向上抛东西时,为什么车子在快速开动,人却站在车上不动能够接到抛出去的东西?学生会想,是的,东西抛上去了,我们和汽车一起在快速前进,怎么还能正好接到被竖直抛出去的东西呢?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种想象的原因,再如,地球时刻在自西向东自转,并绕太阳公转,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笔直向上跳时,地球走了,我们落下来怎么还会落在原来起跳的地方呢?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候,可讲述为什么溜冰时候,你向前推墙壁,自己却反而是向后运动了,人划船时候,怎么是要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这样学生通过不断地设疑,不断地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和规律.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鼓励学生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才能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朱烨

心理素质知识范文第2篇

在百度搜索上,“编辑心理素质”有3440万条信息。CNKI学术期刊(1979-2008)涉及心理素质的文章有31213条,其中有关编辑心理素质的文章0篇;人大复印资料中有关心理素质的文章有38篇,而编辑心理素质的文献为零;维普数据(1989-2008)资料库中有关心理素质的论文有9878篇,而涉及编辑心理素质的文章仅有4篇……因此可见,研究编辑心理素质的文献稀少,学术界对编辑心理素质的关注程度不够。编辑是文化产品内容的选择者、策划者、加工者和推荐者,是文化精神产品的把关人。其心理素质健全与否,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而且也影响着出版物的质量,影响其工作绩效。

理论价值。对编辑心理素质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首先,有助于拓展编辑心理的研究领域,有助于理解和认识到在今天急剧变化的出版业对编辑提出的要求,还可以深化编辑心理的研究深度、丰富编辑心理研究的理论成果。其次,有助于深化对编辑人员进行选拔教育的研究。心理素质是编辑选拔或教育的核心要素,因此对编辑心理素质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编辑心理辅导及编辑人员的选拔提供可以借鉴的心理学依据,增强编辑选拔和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实践价值。对编辑心理素质进行系统的研究,其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了解我国编辑工作者的心理素质发展现状,为改善和提高编辑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完善其人格提供心理学依据。其次,为促进编辑的职业发展、提高专业特性提供心理依据。第三,有助于帮助编辑更好地应对信息社会给编辑行业所带来的挑战。

心理素质的概念。心理素质作为个体整体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对于心理素质的概念,学界众说纷纭。纵观学术界对于心理素质的研究,基本有两类论述。第一类是从心理素质的本质与基本特征来界定心理素质的概念,其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素质是一个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因素(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钱含芬,1996);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刘华山,1999);心理素质是多种类、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王极盛,1997);心理素质就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刘晓陵,金瑜等,1998);心理素质是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联系的心理品质(张大均,2000)。 第二类是从心理素质的内部结构来界定,其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素质应该包括和谐的心理健康状态、优良的个性品质、健全的人格、特征强烈的市场意识、良好的社会认识品质等(王凤琴,穆兰英,1997);心理素质的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即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张大均,2000);心理素质是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由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构成(燕国材,2000);心理素质的结构概括为五个方面,即元认知能力、一般认知能力、社会智力和实践智力、人格心理素质和心理行为的适应水平(刘金平,2002)。

在对国内已有关于心理素质的各种定义广泛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张大均对心理素质的界定比较系统,既有本质特征的把握,又有内部结构的阐释:

编辑心理素质的概念与结构。当前对“编辑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探讨比较混乱,鲜有确切的论述。目前对这一概念进行探讨的主要文献有以下几种。

余冠儒(1992)对高校学报编辑心理素质做了论述,认为高校学报编辑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大公无私,认文不认人,以质取文,甘当人梯;精深而广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社交能力;敏捷灵活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果断刚毅的判断力;坚定勇敢的性格等心理素质。李薇(1995)从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和知识素质三个方面,对学报编辑的心理素质进行了探讨,其中,道德素质主要包括以“为人作嫁”为己任的人梯精神;公正廉洁,以质取稿;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智能素质主要包括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知识素质主要包括学科知识及知识结构的多元性和开放性。郑汉阳(1997)认为编辑素质,就是指编辑在从事文化成果传播、出版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直接决定出版物质量,并对社会文化积累、社会道德形成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和显著效果的心理品质的总和。编辑素质在结构上,至少应包括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科学素养、劳动技能素养、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养五个方面的内容。

倪峭丹(1997)在《科技编辑心理素质近论》一文中,从宏观角度提出编辑应该具有知识结构的综合优化,驾驭市场经济的胆略;从微观的角度认为,编辑应了解读者心理和作者心理;对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具有高度的敏感和热情的进取心理;发掘好稿,珍视人才,公平竞争,甘当人梯;摈弃门户之见,同行相轻,嫉贤妒能;文理渗透,通专兼顾,团结协作。

陈毕君(1999)认为,编辑的心理素质“包括编审、加工、求新的社会态度和不徇私情、不以人取稿、不为专家和名人、权威的带有徇私性的影响和左右以及周围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坚持选题和组稿标准的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他进一步在对编辑应具备的素质的论述中谈到,编辑“起码要具备一般的认识、意志、鉴赏、审、编、校及创造性思维等心理素质”。

高鸣涵(1998)在《编辑心理素质三论》中,从心理过程知、情、意的角度,结合编辑职业特点,提出了编辑应具有的一些心理品质,但未对编辑心理素质进行定义。梁利(2002)认为,编辑心理素质是指编辑工作者在从事文化传播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直接决定出版物质量,并对社会文化产生直接影响的心理品质养成的总和。它对编辑选择稿件的倾向性、编稿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以及校对工作均有影响。编辑的心理素质包括能力素质的养成、培养优良的性格、培养缜密的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培养灵敏的注意力。竹效民(2004)认为期刊编辑人员良好的心理素养主要表现为:具有创造性的心理素质,稳定的心理素质,包容的心理素质,缜密的心理素质。袁士迎(1998)认为,编辑应具备从政心理、奉献心理、进取心理和创新心理。姬建敏(2004)认为,编辑的心理素质是指编辑在编辑出版活动中,决定其编辑成效的、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它是一个结构和过程相统一的系统,包含行为、知识、能力、人格、价值观等成分。

综合来看,对编辑心理素质成分的探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与职业道德有关的素质(如公正无私、奉献、责任心等),与职业认知有关的素质(如知识结构、注意力、想象力、创造性等),与职业个性有关的素质(如坚持性、进取心、稳定性等)。这些研究大多是理论层面上的描述,并没有涉及编辑心理素质的本质和核心,更没有述及编辑心理素质的全部内容。研究的对象不全面,以上观点基本上多是从高校学报编辑的角度进行研究中得出的,没有涉及更多行业的编辑。研究的深度不够,无法整合形成明晰的架构。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就已有的研究看,关注编辑心理素质的很少,而涉及编辑心理健康的较多。研究表明,编辑人员是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高危人群。如吕应春(2005)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南省11家科技期刊114名编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科技期刊编辑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5.79%,责任编辑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于一般编辑。又如姬建敏(2005)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南省高校学报54名编辑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低于常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躯体化、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女性编辑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性编辑。她还对河南省108名科技书、报、刊编辑运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与学报编辑研究的情况一致。这说明编辑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应当引起学界的注意。

心理素质知识范文第3篇

当今的世界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已逐步从从知识能力向心理素质转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当代大学生正处在重要的心理转型期,面临学习和就业等多重压力,这些压力给大学生心理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心理素质教育课的开展,不仅能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还能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保持客观开朗的心理状态,使大学生具有更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展也是实现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在现代社会中面临各种压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就业。心理素质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大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我国的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所以,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是实现我国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理论阐述远远多于实践指导。为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满足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但是这种课程一般都是公共选修课,课堂教学以教授讲解心理学知识为主,课程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理论阐述远远多于实践指导,尤其是在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操作层面上,还未得到更多的重视,所以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大学生的需求。我国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主要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强调心理咨询多于重视心理教育发展。目前,国内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方式主要是课堂教育,而忽视了大学生心理的教育发展,高校每年时有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这反映了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此同时,毕竟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是正常的,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不仅仅要在课堂上开设课程和重视心理咨询工作,还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主动和学生沟通,化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困境,采用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的教学方式

有针对性的精选课题。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解枯燥无味的知识,为了提高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实际效果,就必须在心理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把心理教育基本理论与心理素质拓展相结合,开展对大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有实质性帮助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精选对大学生有实质帮的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选择上要贴近大学生实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人际交往训练、情绪管理训练、心理疾病预防、恋爱心理教育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训练等,通过贴近现实生活的课程,能使大学生在课堂上达到锻炼的目的,提高大学生在实际面临这些问题时的心理素质。开展情情景教学方式。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应注重创设教学情景,学生在特定情景下更容易激发自身潜在的心理机能,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常规心理理论知识教学外,要更多的采用心理拓展的形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情景教学的优势,在创设的情景中使大学生得到锻炼,提升自身健康水平。在情景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这样更容易使大学生融入到情景当中,其次,还要充分利用戏剧、表演以及情景剧等丰富的情景表现形式,创设出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情景,使大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得到锻炼,提高其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心理素质。不管运用何种表现方式,都要突出心理素质教育的主题,通过情景教学使大学生心理素质得到训练和提升。开展个性化教育,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为了让大学生全面发展,使教育效果向纵向发展,就必须有意识的针对教学内容对大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针对不同学生开展不同的个性化教育,要鼓励大学生以他们不同的个性和认知来彰显自己的特点,让他们认识到人生的多角度发展和个性化色彩。认知水平的提高对大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认知水平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认识、判断、评价的能力,认知水平的高低与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信息储量等因素有关,是影响人们思想形成的主观因素之一。在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各种现实问题,比如学习压力、重大丧失、恋爱失败、经济困难以及生理缺陷等,通过这种十分现实的问题来引发大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引发其正确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心理需求。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与其他同学交换看法,还可以结合表演和辩论等形式,使学生在表演中享受心理素质提升后带来的变化,这不仅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还能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

四、结语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社会竞争竟会更加激烈,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除了坚实的文化知识,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我国当前的心理素质教育还处于自发阶段,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加强我国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确保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繁荣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心理素质知识范文第4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在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日渐丰富起来。重庆市理工类高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

1.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

近年来,重庆市高校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普遍开设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大学生心理卫生、心理咨询辅导以及情绪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而且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学生自我认识、加强学生情绪管理、改善学生人际交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建立心理咨询机构

为了能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校园适应环境,培养大学生适应能力,重庆高校普遍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类的组织机构,成为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3.创办心理热线与广播节目

高校通过创办心理热线与广播节目,向全校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由专职心理学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心理问题,使许多内向、自卑、不善于面对面表达的学生从中受益。

4.兴办心理素质教育网站

许多高校充分利用网络便利、隐秘以及快捷的优势,通过兴办符合大学生普遍性心理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开展师生网上咨询和互动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5.成立心理素质教育的社团组织

为了使心理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推广,许多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等社团组织,通过心理沙龙、心理情景剧比赛、心语讲座、放映心理学电影以及进行团体心理咨询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有针对性的活动,向大学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学生应对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良性发展。

6.实现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化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以及服务工作,许多高校运用心理学专业软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建档,并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以期系统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新时期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也从单一的课程教育模式转化为具有“点、线、面”全面教育特点的“校—院—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结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对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我国高校的现代心理学教育发展比较晚,且过程曲折,改革开放以后,心理学在我国才开始进入初步发展时期。当前,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学生心理疾病的咨询与治疗上,对学生心理素质提高以及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不够重视,存在深入研究不够、投入经费不足、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等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2.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不规范,教学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目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已经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并得到了全面的普及,但是效果还是有限。一些高校只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没有统一科学的课程评估标准,任课教师缺少学科背景和专业能力,课程教学效果较差,课程建设和管理缺位,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3.心理咨询机构建设不完善,心理咨询老师专业化程度低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涉及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知识,是一项专业性特别强的工作。尽管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绝大多数由辅导员兼任,专业化程度低,具有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人员少,这极大地影响了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顺利进行。

4.应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缺乏有效性,轻事前预防,重事后检讨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存在的最为紧迫的问题是大学生因为情感、升学、工作等压力,自杀及心理犯罪事件频发。目前多数高校仅仅以开展心理素质课程学习、开设心理咨询中心等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但却无法做出实效性检验、无法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轻视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从而使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教育观念落后

第一,社会教育。长期以来,社会发展在需要高知识、高技术人才的同时,忽视了人才的心理素质培养。社会在选择人才的时候,重视重点院校或者重点学科的毕业生,认为学习好的学生能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导致很多学生重视社会需求,忽视自己的心理需求。第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大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准,学校重视学生的文化教育,人力和财力都有重大投入,奖励措施无不从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考察,很少以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劣为考察标准,“重文化,轻心理”的现象较普遍。第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从遵循“学而优则仕”到“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以成功人士作为孩子的学习对象,特别是有些专制的家长除了让孩子学习应有的文化知识外,摒弃了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在心理素质教育上,很多家庭教育无法起到有效的正面作用。第四,个人教育。用人单位大都以学生的知识能力来招聘人才,为了赢取学校和家庭的赞誉,为了毕业能找到好工作,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得不十分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自己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健康发展,以至于部分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压力过大而导致心理问题频发。

2.体制机制不健全

第一,教育管理体制。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一般被纳入学生工作管理体系,由学生工作处统一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及管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教育管理体制以省时省力适应大学生的需要。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学生心理状况的巨大变化,这种突出管理职能的体制无法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进行整体有效推进,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第二,人才培养机制。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都会或多或少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但差异性明显、实效性缺乏。文科类高校多,理工类院校少;本科教育多,研究生教育少;重课程开设,轻实践培训;重教学计划完成,轻教育效果评估。第三,考核机制。高校在进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只重视课程教育以及课外咨询,想通过课程学习等达到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却缺乏有效的后期考核,这里不仅指课程结束后的课程考试,而且还包括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考核。

3.保障条件缺乏

第一,专业支撑。与文科类高校特别是师范类高校利用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优势相比,许多理工类院校缺乏与心理素质教育有关的学科条件支撑,仅仅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中心等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较文科类院校,氛围明显欠缺、成效不如人意。第二,相关培训学习。理工类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缺乏相关实践培训,不仅受教育学生缺少实际的心理训练,教师也没有定期开展心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比专业课教师的培训机会要少得多,在应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上往往失去了先机。第三,心理素质教育整体薄弱。目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与其他素质教育缺乏有机联系和相互支持,难以发挥素质教育的整体效果。心理素质教育只是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就业压力不得不把文化知识教育放在重中之重,而把心理素质教育划入边缘教育范围。缺乏对心理素质教育进行有系统、有意识、有针对性的研究,应对学生心理问题采取临时补救方式,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影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对策建议

1.切实发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作用,提高对心理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深刻认识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必须紧扣素质教育目标,明晰心理素质培养内涵,切实把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教育规划中来。必须重视体制机制建设,加大经费、人员、设施等基础建设的投入,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和服务中,推动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建立健全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教学制度,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和基本环节建设

首先,必须把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加强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使大学生能系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其次,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心理咨询必须是有相关学科背景和相关认证资格的教师来承担,并定期进行专业化、系统化培训,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再次,要进一步促进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规范化并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和完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估机制。最后,要积极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恋爱、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心理问题的研究,加强对独生子女、理工科、边远农村以及单亲家庭的学生的心理干预,切实帮助广大学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心理困惑,促使他们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

3.积极拓展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促进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不能单靠咨询辅导,也不能单靠课程教学,应当积极探索、拓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实现素质教育整体发展。特别要通过心理素质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实现人才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而心理素质教育是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基础。

4.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确保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的有效预防和指导

高校在大学生因情感、学习等原因出现心理危机时,应有相应的预防措施并能迅速应对,特别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校园氛围,及时派出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对其进行专业指导,并对学生本身进行有效的预防、有力的干预,使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及时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来。

心理素质知识范文第5篇

社会工作者又称之为“社会治疗师”,其兴起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的迫切需求。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在社会工作者完善自我、塑造健康人格、增强适应能力、调节性情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开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对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目标认识不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内容体系不完整、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体系不健全;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形式单一。为此,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标,加强教育内容体系的研究,完善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形式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职业心理健康发展

社会工作者又称之为“社会治疗师”,其兴起是为了满足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的迫切需求。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结构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工作者职业应运而生。社会工作者职业也将会迎来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人数规模迅速扩大,其专业化和职业化道路将会越走越远,它将会成为一个蕴藏着巨大生机的职业。

一、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有助于社会工作者完善自我

社会工作者敬业奉献的工作为受助者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和力量,但是由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多变,工作压力颇大,并不是获得丰厚回报的职业。所以在从事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正确认识其职业角色,时常反省自我,积极接受现实自我,不断追求完善自我。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可以激发社会工作者积极主动地认识自我,使社会工作者加深对社会工作职业角色的认知,正确处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关系,肯定自我在职业中的价值,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评价自我,而不以单一的标准苛刻自我。

(二)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有助于社会工作者塑造健康的人格

开展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是以基础心理学知识教育为基础,结合社会工作的职业特点,培养适应社会工作环境需要的综合心理因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普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介绍个性心理的内涵及其相关知识,并了解影响个性发展的主观因素,使社会工作者学会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应让社会工作者了解符合职业特点的必备心理素质因素,并且根据职业需要寻求优化自我个性的有效方法,主动完善自己的性格,培养健康的人格。

(三)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有助于社会工作者增强环境适应能力

在实践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面对复杂的工作情景既要克服自身的心理压力、维持自身的心理健康,又要以健康的心态、良好的精神风貌、乐观的态度接触和感染受助者,帮助其重新树立克服疑难、重回正常生活的信心,实现助人自助。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与其职业特点相吻合的职业心理素质,才能预防自身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因此,科学、有效地培养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心理素质,因势利导地促进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健康的发展,将会提高社会工作者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四)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有助于社会工作者调节情绪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情绪体验。有的人积极乐观,有的人消极懈怠;有的人易受到环境影响,情绪波动大;有的人不易受环境影响,情绪较为稳定。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可以使社会工作者理解情绪的理论及完成社会工作所需要的情绪心理因素,并且掌握情绪的自我管理的技巧,主动调整情绪,从而有效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五)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有助于社会工作者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在实践工作中,社会工作者要能够与同事建立团结合作,组织协调各种资源,为受助者提供最好的专业服务。社会工作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与人交往,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社会工作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有利于帮助个人适应环境,利用工作资源。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能够帮助社会工作者通过学习人际交往的有关知识,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培养适当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他们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学会协调环境,树立参与人际交往的信心和积极的心态,培养自己适合人际交往的良好个性,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外,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在社会工作者提高学习能力,增强挫折承受力,增加就业能力等方面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是保证社会工作者职业稳定性的重要基础,但因工作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工作者离职的主要原因。可是,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职业心理素质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及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只是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敦促其认真工作。他们习惯性地将注意力放在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认为只要社会工作者学习掌握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就能顺利完成工作。同时,管理者受政绩考核机制的影响,往往倾向于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与工作成绩密切相关的社会工作实务中,而不愿意将其花费在与工作成绩没有表面关系的社会工作者心理素质教育上。所以,在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方面投入的教育资源少之又少。

(二)对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目标认识不清,教育开展普及率不高

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对象应该是整个社会工作群体的心理健康。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应着眼于社会工作者心理障碍发生之前,是为应降低精神障碍新情况的发生比率,减少潜在伤害发生,促进全体社会工作者心理健康而采取的一种普遍性的预防措施。目前,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者及社会工作者都认为心理素质教育等同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认为只有当少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者表现出精神障碍了才需要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而不是全体社会工作者。但是工作压力是所有社会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风险,工作压力带来的心理冲击有可能伤害到每一个社会工作者,如果出现了问题才采取治疗的措施来补救则为时已晚。因此,所有的社会工作者都应该接受防止出现精神障碍的预防性心理素质教育。

(三)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内容不完整,缺乏针对性

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应该围绕社会工作职业特点,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体系的建构。目前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比如,有的学者研究社会工作者面临的心理压力;有的学者研究如何建构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的结构及其包含的心理因素;还有的学者研究社工的职业倦怠、心理健康等内容,这些研究都是零星分散的,各自为政。至今没有出版过一本系统性的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教材。

(四)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体系不健全

首先,从纵向来看,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应自成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的学习。一是认识职业心理素质。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是通过在高校里接受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学习来认识和了解社会工作,在此过程中逐渐认识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及其内涵。二是构建自我职业心理素质。在实习阶段,社会工作者在社工督导的指导下参与实践训练,在训练中思考职业心理素质的意义及内涵,并将职业心理素质内化为自我从事社会工作职业的坚强态度,积极构建自我职业心理素质,预防职业心理压力对自己产生伤害。三是强化职业心理素质。社会工作者在工作岗位中定期的接受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增强职业适应,缓解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这三个层次组成了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完整体系。完成上述三个层次的教育必须由高校和社会工作机构同等重视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并在课程设置及机构设置的各个环节里共同合作。目前,由于这样的合作还比较欠缺,造成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不能完整地体现价值。其次,从横向来看,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应融入到各科的课堂教学及社会工作实务中。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心理素质教育因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深入地挖掘整理,引导学生思考专业价值及意义。

(五)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社会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教育主要以为社会工作者提供心理咨询为主,在少数教育院校和研究机构中偶尔会聘请心理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这些讲座的内容主要以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为主,很少能够结合社会工作的职业需要。这种少量的、不经常的、不定期的心理素质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教育的需要,并且教育形式的不完备,也限制了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成效。

三、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

第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社会工作者,使管理者理解每一位社会工作者。增加管理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转变行政命令的工作方式,帮助社会工作者发掘潜能,完善人格,发展职业。改革考核机制,不能唯工作成绩论。第二,建立全面的社会工作机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将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状况纳入考核范围,将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开展状况与社工机构工作绩效挂钩,使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有制度的保障。第三,设立有关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研究的课题,增加课题经费,公开面向高校及研究机构招标,鼓励学者参与研究。

(二)明确教育目标,普及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建立社会工作者心理素质档案

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能够适应社会工作环境心理素质的社会工作者。第一,普及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做到教育的全员化。第二,建立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机制与心理危机的预警机制,切实加强关注心理危机多发季节与多发人群的重点监控。第三,设立固定的心理咨询室,向全体社会工作者开放,及时提供心理减压服务。第四,建立社会工作者心理档案。在社会工作者入职前通过心理素质量表测量其心理素质状况,对其数据结果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归档,严格管理,动态跟踪,以便为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警提供有效的资料,为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和研究提供动态的资料。

(三)加强教育内容体系的研究,整合研究力量,鼓励共同开发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新内容

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内容急需完善,最基础的心理素质教育内容为基础心理学知识,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学知识,理解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还要与职业相结合开展有针对性、专业性和系统性的研究。社会工作管理机构应该组织集中分散的研究力量,在一个共同的研究目标指导下整合有关社工职业心理素质的心理压力、心理素质结构和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使之能够互相呼应。在此基础上,编写有关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专业教材。同时,鼓励其在内容研究中适当融入心理学教育的前沿观点。如当前备受关注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中的自我效能感、积极情绪体验与调节、提高情商等这些观点非常适合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

(四)完善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体系

首先,转变育人的观念,明确满足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学习的需求:第一层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兼顾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能训练与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开设基础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课程,同时,还应该设置职业心理教育课程,建成全面覆盖的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完善的心理素质教育体系;第二层在实习阶段,社会工作的实习施行督导制度。督导是由社会工作机构内资深社会工作者担任的,他们有成熟的人格,丰富的工作经验,健康的职业心理素质。督导既要教导社会工作者专业服务的方法与技术,又要对实习人员进行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所以,社会工作者在实习阶段应该结合社工督导制度,以督导为榜样,提供替代性成功体验,使社会工作者或者社工专业学生学习督导的榜样行为,将督导对待专业价值观的态度内化为自身的专业价值观,主动接受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第三层在社会工作者正式入职后,社会工作机构应该进一步建立由心理素质教育牵头,“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矫治”同时发挥作用的全面保障措施,并最终实现所有的社会工作者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其次,因为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应融入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所以,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善于挖掘学科知识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职业心理素质,积极抓住学生重视专业课学习的特点,建立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将心理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有机结合。

(五)促进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形式多样化发展,鼓励创新方式方法

随着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社会工作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应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第一,组织专业教师,积极开发网络课程,利用网络的传播效率,提高教学的效率。第二,组建社会工作实验室,以校园网络为平台,设计开发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实训软件,学生可以在实验室里完成内容丰富的实训内容,从而减少教育成本,增加教育的有趣性。第三,利用网络定期举行心理沙龙、心理健康协会、聊天室等社团活动,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一个倾吐心声、发泄情绪和互相交流的场所。

作者:黄晶晶 单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伟梁.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4.

〔2〕赵兴奎,张大均.心理素质:结构构建及分类意义〔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137-139.

〔3〕张德兰,郭堃.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职业与教育,2013,(10):99-100.

〔4〕田淑梅.高校女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结构探析〔J〕.教育探索,2006,(3):100-101.

心理素质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 职业心理素质 企业

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工院校开展“职业人”培养的重要途径。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在毕业生职业心理素质的调研中发现:技工院校毕业生进入企业就业并不乐观,仅约52.3%的毕业生能在一年内独立开展工作,约32%的毕业生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胜任工作。这些角色转变缓慢的毕业生,职业心理素质普遍偏低。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先后走访多家企业,研究提炼了与企业员工职业心理素质相关的多项品质,将其融合到学校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中,开发了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互动、符合技工院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职业心理素质课程。

一、技工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职业意识模糊

技工院校学生因受限于文化水平,专业选择往往由家长一言而决,未能与自身的兴趣爱好、职业发展有效地结合。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又因专业理论性强、技术操作难等问题,部分学生未能有效地学习,易产生学习倦怠。很多学生对“将来之出路”“未来,我要做什么?”等问题思考较浅,进行与专业发展相匹配的职业规划更是少之又少。部分学生对就业政策、就业流程、职业资格证书等缺乏清晰认知,未能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准职业定位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

2.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薄弱

技工院校对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不够,部分学校将其等同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仅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而忽略了“职业活动”中的职业关键。学校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脱离企业需求而大谈职业心理教育,未能准确把握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方向,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侧重的也仅是就业技巧传授,缺乏把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职业人”的长远目标,与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脱节。此外,学校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观念落后、师资力量缺乏,教学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未能形成有效的校园教学氛围,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也未能有效地引入教学实践。

二、技工院校职业心理素质课程内容分析

职业心理素质是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在职业行为上的表现及个体的心理素质在职业生活的适应程度,强调个体心理素质在特定职业领域的具体化。职业心理素|培养课程内容应来源于企业,技工院校应在充分调研企业用人需求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提炼职业心理素质相关核心元素,把准校本教材课题方向,构建以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体系。

1.重视职业意识,设计职业探索能力模块

职业意识是调节职业活动的思维体系,是职业活动中的自我意识,是实现自我价值与自我满足的内在动力。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在设计职业探索能力中,对职业意识内容的选择可包括职业需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气质等。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职业心理学家金兹伯格的“职业意识在个人活动中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的理论;正确处理好“空想时期”“尝试时期”和“现实时期”三者之间的关系;内容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正确体现个体的职业需求是一个复杂的机构,一是从生活需要出发,职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二是从发展个性的需要出发,满足个人的职业兴趣;三是从承担社会义务的需要出发,把社会需要作为自己的职业需要。

2.关注职业能力,设计适应职业能力模块

职业能力是运用知识结构处理及适应各种问题的技能,它的高低直接影响从业者能否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和工作效率。在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设计中,可以从知识结构及技能结构两个方面着手。

知识结构是职业活动所需的心理储备,能理性认识及合理分析职业活动的过程。在设计知识结构内容时,应当提炼归纳职业技能活动所需的知识内容并教授相关概念。

技能结构则是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和与职业匹配的运动技能,不同的职业对技能的要求也不一样。如在人际关系冲突时需要的技能是沟通处理;在自信心不足时需要的技能就是自我肯定;在出现拖延时需要的技能则是自我管理。

3.重视企业案例,设计企业式的教学情景

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典犁案例的选择要重视学校教材和实践经验的联系。案例应来源于企业职业活动,通过对企业职业心理活动典型职业情景的筛选、提炼,再打造出可供学生分析和情景模拟的案例。案例进入课堂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组内分工,共同完成情景模拟,并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给予解决方案。学生在仿真的情景模拟中发现并解决的问题,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并提供了问题的思考方向。

三、探索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

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实现了“内容到经验的转化”,课程内容编排体系采用“体验式学习圈”理念,与“合作课堂”结合,打造“鹰之个人,雁之团队”。

1.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以体验式教学作为载体

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应遵循“体验式学习圈”的原理,“有效的学习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反思、最后总结形成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坚持“双主体论”,承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并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表演、游戏、讨论和训练等教学活动中,亲身体验,近距离接触,潜移默化,收获成长。

引入组织行为理论,强调把个人融入团队,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分享心理状态,深刻了解个人与团队发展的辩证关系。此外,在合作课堂模式的辅助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和组外竞争力。

2.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以合作课堂作为舞台

职业心理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团队意识培养,运用“合作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需要学生合作完成,因此教师要事先组织学生完成小组组建,指导学生开展团队建设,如要求学生明确组内分工,确定组名、目标、口号及共同约定的手势等内容。此外,要营造良好的合作课堂环境,教室的布置要改变传统的课桌椅摆放方式,要体现合作与讨论为主的课堂氛围。

合作课堂提倡“合作”,强调“生生合作”“师生合作”,追求学习过程中的“自主”状态,与“体验式学习圈”理念有效融合,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热情。

心理素质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

一、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的内涵

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以及辅导员培养的目标,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素养的形成

知识素养是辅导员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知识素养的形成是以知识结构的完善为前提的。辅导员作为学生大学生活的“导师”,其知识结构应包括三个方面,即思想政治工作知识、教育与心理科学知识及广泛的社会文化知识和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这三个方面在辅导员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不同的功能,并共同影响着其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最终形成其知识素养。

2.智能品质的培养

智能素质是辅导员心理素质结构中的重要功能部分,是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操作系统,人在实践中能否发挥出能量及能够发挥出多大的能量,主要看其智能结构的质量。包括对各种影响进行教育加工能力的培养,对教育影响进行传导的语言智能的培养,对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3.情绪情感品质的培养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绪和情感是心理素质结构中的动力成份。

辅导员情绪情感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懂得情绪情感产生的机制、特点、功能及正常值;了解自己情绪情感发生发展的特点、水平和规律,学会一些调控的手段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情绪反应能力和适宜的渲泄方式,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沉着的情绪,并具备较强的抗干扰和自控能力,防止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发生;掌握大学生在情绪情感方面心理疾患的常见表现,掌握分析其成因和处理方法的一般知识;特别应重视进行理智感、美感、道德感等高级情感的陶冶,使其情操发展并升华到较高的水平。

4.需要与动机品质的培养

需要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意识到的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对一定的客观事物的追求。动机是指激起一个人去行动或者抑制这个行动的一种意图、打算或心理上的冲动。动机是有意识的,它是由需要而产生的。需要与动机是推动人希冀、追求、行动、发展的内驱力,是人的心理素质中最能动的本质力量。辅导员的需要与动机品质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了解需要与动机在成才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自己的需要层次、需要结构、动机水平及优势和不足;了解影响自我需要与动机水平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努力提高自身的需要层次与动机水平;掌握运用需要与动机理论开展自我动机激励和在工作中有效进行动机激励的方法,提高工作绩效。

5.自我意识的培养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对自己与周围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其主要表现在评价别人与自我评价的能力、独立性与自制力等方面。人的兴趣、能力、情感、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无不受自我意识的制约和影响。自我意识是心理素质整合水平的评价指标。辅导员自我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懂得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机理与过程;了解自我意识发展对人才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自我意识,实现自我修养能力的提高;善于利用自我意识,实现自我调控,保持心理健康;并善于指导学生发展自我意识,开展自我教育。辅导员自我意识发展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其角色的心理适应。另一个重要标志是自我调控能力的提高。

二、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高校教师的政治素养。首先,要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树立起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的理想抱负。其次,提高教师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使教师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并通过教师亲自参加改革实践来加深理解。第三,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求他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处处做学生的榜样。第四,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具体的工作和问题进行,避免空洞说教,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才更能有针对性和良好的效果。

2.搞好岗上培训,提高对心理素质培养的理论认识水平。辅导员的岗上培训对于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辅导员大多数不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除师范院校外,其他高校的辅导员均缺乏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系统学习。但辅导员工作繁忙,岗前培训一般时间较短,所以岗上培训应坚持集中辅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3.在实践中强化心理训练,培养其心理教育能力。辅导员不仅要博览群书,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完善知识结构,还要勇于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各方面的实际能力,尤其是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在解决学生思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培养心理教育能力。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与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联系密切。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自觉运用心理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强化心理教育能力。同时要将心理教育能力以及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列为业务考核的重要指标。

心理素质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辅导员 心理素质 培养

一、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的内涵

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以及辅导员培养的目标,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素养的形成

知识素养是辅导员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知识素养的形成是以知识结构的完善为前提的。辅导员作为学生大学生活的“导师”,其知识结构应包括三个方面,即思想政治工作知识、教育与心理科学知识及广泛的社会文化知识和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这三个方面在辅导员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不同的功能,并共同影响着其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最终形成其知识素养。

2.智能品质的培养

智能素质是辅导员心理素质结构中的重要功能部分,是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操作系统,人在实践中能否发挥出能量及能够发挥出多大的能量,主要看其智能结构的质量。包括对各种影响进行教育加工能力的培养,对教育影响进行传导的语言智能的培养,对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3.情绪情感品质的培养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绪和情感是心理素质结构中的动力成份。

辅导员情绪情感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懂得情绪情感产生的机制、特点、功能及正常值;了解自己情绪情感发生发展的特点、水平和规律,学会一些调控的手段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情绪反应能力和适宜的渲泄方式,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沉着的情绪,并具备较强的抗干扰和自控能力,防止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发生;掌握大学生在情绪情感方面心理疾患的常见表现,掌握分析其成因和处理方法的一般知识;特别应重视进行理智感、美感、道德感等高级情感的陶冶,使其情操发展并升华到较高的水平。

4.需要与动机品质的培养

需要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意识到的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对一定的客观事物的追求。动机是指激起一个人去行动或者抑制这个行动的一种意图、打算或心理上的冲动。动机是有意识的,它是由需要而产生的。需要与动机是推动人希冀、追求、行动、发展的内驱力,是人的心理素质中最能动的本质力量。辅导员的需要与动机品质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了解需要与动机在成才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自己的需要层次、需要结构、动机水平及优势和不足;了解影响自我需要与动机水平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努力提高自身的需要层次与动机水平;掌握运用需要与动机理论开展自我动机激励和在工作中有效进行动机激励的方法,提高工作绩效。

5.自我意识的培养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对自己与周围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其主要表现在评价别人与自我评价的能力、独立性与自制力等方面。人的兴趣、能力、情感、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无不受自我意识的制约和影响。自我意识是心理素质整合水平的评价指标。辅导员自我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懂得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机理与过程;了解自我意识发展对人才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自我意识,实现自我修养能力的提高;善于利用自我意识,实现自我调控,保持心理健康;并善于指导学生发展自我意识,开展自我教育。辅导员自我意识发展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其角色的心理适应。另一个重要标志是自我调控能力的提高。

二、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高校教师的政治素养。首先,要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树立起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的理想抱负。其次,提高教师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使教师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并通过教师亲自参加改革实践来加深理解。第三,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求他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处处做学生的榜样。第四,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具体的工作和问题进行,避免空洞说教,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才更能有针对性和良好的效果。

2.搞好岗上培训,提高对心理素质培养的理论认识水平。辅导员的岗上培训对于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辅导员大多数不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除师范院校外,其他高校的辅导员均缺乏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系统学习。但辅导员工作繁忙,岗前培训一般时间较短,所以岗上培训应坚持集中辅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3.在实践中强化心理训练,培养其心理教育能力。辅导员不仅要博览群书,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完善知识结构,还要勇于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各方面的实际能力,尤其是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在解决学生思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培养心理教育能力。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与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联系密切。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自觉运用心理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强化心理教育能力。同时要将心理教育能力以及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列为业务考核的重要指标。

心理素质知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素质教育 实践路径 优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03-05

[作者简介]曾成刚,贺伟婕,向晋辉,重庆文理学院教育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重庆永川402160)

早在1995年12月,教育部就正式颁布试行了《中国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把心理素质教育(包括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列为十大教育内容之一。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知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必要手段,是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不良、自我管理困惑、人际交往障碍、交友恋爱挫折、考试紧张焦虑、求职择业矛盾、人格发展缺陷、情绪调解失衡、经济困难压力等心理问题,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心等全面发展的有力保证,是培养全面发展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是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成长成才要求的重要形式。

然而,长期以来,许多高校的领导和老师认为,心理素质教育重点只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不是针对全体学生。这既违背了教育全体性的基本原则,也不符合高校的实际。不少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还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在校大学生的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与适应不良、人格障碍、精神病等心理问题发生率在16~30%之间,大学校园恶性事件接连不断发生。伴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并且存在着年级、性别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活动“抓两头,放中间”的习惯,即心理素质教育针对少数心理和行为有问题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发展正常的学生,就等于忽视了对大学生基本心理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和活动性原则的强调。而这个原则要求在心理心理素质教育中,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心理素质教育。特别是在以信息技术扩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作为标志的知识经济大潮扑面而来的今天,如何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特征,高度重视和大力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心理健康,保证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推动社会进步,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路径选择和运行机制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一,要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并非易事,而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大学生要懂得交往,愿意交往,谨慎交往,并在交往中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

第二,要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仅要进行深入全面精细的思考,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还要善于从身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不人云亦云,也不自以为是,要以时间、地点、具体条件为转移,敏捷、灵活、严格地处理问题,这才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思维品质。

第三,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当前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谈恋爱,已经不是什么个别现象了。而由谈恋爱引发的一些问题却给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学校仅仅采取不提倡、不禁止,保持沉默和回避的态度是不适合的。应将恋爱观教育作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爱情的内涵和意义,引导教育大学生培养爱的能力,进行恰当的两往,培养自己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让他们学会处理恋爱与学业、恋爱与集体、恋爱与道德等关系,正确对待恋爱。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路径

第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库。大学生入学后,在心理上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适应难,这几乎在每个新生身上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对环境的适应、人际关系的重构、学习内容和方式的改变、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和定位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问题。针对这种现状,我校举办了“蔚蓝杯”心理健康有奖征文比赛,要求新生围绕“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这一主题进行思考。此外,我们还为新生进行个别咨询,举办了题为“大学生心理调适及环境适应对策”的讲座,并现场就学生提出的有关疑问进行了答疑。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减轻了新生入学以来存在的心理压力,使他们重新轻装上阵,投入到愉快的学习和生活中。

为了尽早发现问题,积极防御,及早诊治,全面维护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在新生入校接受身体健康检查后,还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量表(16PF)》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并将测试结果反馈给了每一位被试。在反馈时,除了向学生讲清分数的含义外,还要着重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评价自己。同时,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提出建议,对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少数学生采取个别咨询的办法,以求进一步了解和解决问题。总的来说,通过测试,既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全面了解自我、客观评价自我的机会,促使学生重视心理健康,同时又为在校期间有针对性、及时地教育学生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并为研究历届学生心理发展变化轨迹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实践证明,由于不同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以及对事物感知、接受、转换的能力不同,所以在学校设立面向学生的心理咨询机构,运用现代化手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库,形成对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有机配置,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人的心理素质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它是可以改变的,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素质水平,甚至可以弥补先天造成的不足。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较高,但因他们涉入社会不深,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部分学生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加强心理素质的自助教育,将心理素质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对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升学以及择业等问题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给予正确的引导,以帮助他们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高辨别是非的综合判断能力、承受挫折的适应环境能力。

第三,重视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大学生一般心理问题尽管在程度上可能不太严重,但它发生的面却很广,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几乎在每个人身上,在不同时期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如不及时解决,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为此,我们一方面要有意识地针对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同性问题,适时进行团体咨询;另一方面,对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进行个别咨询。这种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办法,会收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第四,做好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治疗,帮助他们消除内心痛苦。心理治疗是一种比心理咨询更费时、难度更大的康复活动,它主要针对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来实施的。尽管这些障碍和疾病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所占的比例不算太大,但其对患者的影响却是刻骨铭心的,常常令患者和家人苦不堪言,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就可能从此毁掉他的一生。

第五,运用各种媒体,广泛、积极地宣传和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校园内外的各种媒体如广播、学报、校刊、网站等,在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学院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小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广大学生的兴趣。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测验、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指导与服务。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要求,让大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素质教育。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良好的心理氛围,能唤起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第一,组建以校领导牵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形成一个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核心、以系(院)“思想政治辅导员”及“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为两翼的三级立体网络机构,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在全校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

第二,坚持在各校区实行心理咨询值班制度。安排专、兼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或聘请校外专家定期接待学生,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同时还可向学生提供预约咨询,不定时地为师生提供心理健康个别和团体辅导教育服务。

第三,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支持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生动活泼、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组织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周、心理剧场、心理培训、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沙龙、心灵茶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全面营造浓郁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优化策略及发展模式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优化策略

教育策略是选择实施教育目标的最优化方式。对心理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进行创造与改进,特别是在增强时代性、针对性、时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是非常关键的。

1.和谐互动策略。心理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整体优化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在心理素质教育中营造和谐互动的气氛是实施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教师应以尊重、平等、关爱的态度对待学生,无条件接纳学生,激发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传统课堂中师生单向交往的狭隘和低效局面,实现师生之间全通道的多向交往与合作学习策略,使师生共处于一种心理期待和认同的情景之中。

2.行为改变策略。行为矫正在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帮助学生更新认识、端正态度、调节情绪和调整行为方式方法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必然要借助心理学中设计行为塑造或行为矫正的方法和技术,实施行为改变策略。在-实施行为改变策略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实现行为改变目标;二是要促使学生通过实际练习,掌握行为改变的方式;三是矫正不良行为,引导学生认清不良行为的危害,帮助他们分析引发不良行为的具体因素,提出、指导不良行为的改善措施,及时地对学生制定的矫正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调整和修改。

3.体验内化策略。研究表明,体验内化在学生心理素质形成过程中起关键的定向作用。本策略的内涵是在学生积极参与训练活动和了解、接受训练策略的基础上,强调对内容和策略等的反思体验过程,保证内化的效果。

4.合理监控策略。合理监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为保证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完成既定的训练任务,而对训练的全过程积极、适度、主动地进行计划、检查、反馈、评价、调节和控制所做出的教育策划。心理素质教育的合理监控策略,突出地体现在教师对训练活动进行设计和开展的“三导”技术上,即编导、引导和开导技术。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模式

根据对以上问题及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要使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真正取得实效,落得实处,其发展模式应进一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第一,更新思想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里“以人为本”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充分认识教育者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充分尊重自己的工作对象,用平等的态度竭诚为他们服务。过去的心理素质观念就是在思想上、行为上纠正学生的偏差,起到教育、规范学生的作用。而“以人为本”则是强调学生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发展能力,完善人格,培养个性。这就要求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要遵循实践教育的模式,而不是医学模式,即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被看作是正常人,而不是病人。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强调的是帮助来访者消除阻碍个体发展的各种因素,主要方式是谈话,被咨询者重在倾听来访者的诉说,并与之交流沟通思想。同时要把“以人为本”思想体现在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关心、尊重和激励上,把学生的冷暖放在心上,由“管教者”、“救火员”变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引导热点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第二,培养健全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基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责任感,对一个人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导向作用,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从根本上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他们勇于进取,增强责任心,保持上进心,提高自信心,以良好的情绪和高尚的情操克服消极情绪,为全面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改革教育内容,完善心理素质教育体系。调查发现,目前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大多采取了以开设心理学专题讲座和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尽管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需要。为此,必须从两个方面完善心理素质教育的体系:一方面要系统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学知识,通过对心理健康、心理素质意义的介绍分析,以及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有关技能的训练,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集中辅导。要采用讲授、讨论、辩论、演讲等多种形式,全面系统地训练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并解决带普遍性的心理健康与发展问题。另一方面,心理素质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过程,必须要有完善的内容体系,针对大学生特点及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心理素质教育计划,及时调整、更新心理素质教育内容,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心理素质教育内容体系。

第四,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大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往往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一般说来,低年级学生容易产生适应性和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高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学习、人际关系和择业及竞争方面的心理问题。有些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学生,常常会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导致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等心理疾病。为此,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进行心理调查、心理测试和行为观察,掌握充分的信息资料,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摸清各年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和特点,使心理教育具有针对性。

第五,加强对大学生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要把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仅仅是某个人某个部门的事情。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绝不只是学校专职心理咨询老师的事,也不只是德育部门的事,全体教职员工都应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各专业课教师都应抓住学生对专业课教育重视程度高,对专业课教师比较信任的优势,将心理素质教育有机地渗透于各科教学中。学科渗透能否产生实效,取决于教师能否把学科知识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心理素质教育内容挖掘出来并自觉施教。而这些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判断标准上:心理素质教育课堂上能否建立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能否为学生创造心理自由的环境,即创设学术自由、学术争鸣、教学相长的氛围,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化解心理上的困境等;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能否把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纳入学科教学大纲之中。目前高校各科的教学大纲基本上是一个知识技能的大纲,对于大学生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情感、意志、个性等非认知因素的内容并未反映在大纲内,既未要求,也无法去操作与检测,更无有力的保证措施。这就需要专业课教师能够认清新时期的人才观、教育观与素质观,自觉地把心理素质教育融入到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之中。

心理素质知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

一、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的内涵

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以及辅导员培养的目标,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素养的形成

知识素养是辅导员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知识素养的形成是以知识结构的完善为前提的。辅导员作为学生大学生活的“导师”,其知识结构应包括三个方面,即思想政治工作知识、教育与心理科学知识及广泛的社会文化知识和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这三个方面在辅导员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不同的功能,并共同影响着其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最终形成其知识素养。

2.智能品质的培养

智能素质是辅导员心理素质结构中的重要功能部分,是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操作系统,人在实践中能否发挥出能量及能够发挥出多大的能量,主要看其智能结构的质量。包括对各种影响进行教育加工能力的培养,对教育影响进行传导的语言智能的培养,对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3.情绪情感品质的培养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绪和情感是心理素质结构中的动力成份。

辅导员情绪情感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懂得情绪情感产生的机制、特点、功能及正常值;了解自己情绪情感发生发展的特点、水平和规律,学会一些调控的手段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情绪反应能力和适宜的渲泄方式,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沉着的情绪,并具备较强的抗干扰和自控能力,防止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发生;掌握大学生在情绪情感方面心理疾患的常见表现,掌握分析其成因和处理方法的一般知识;特别应重视进行理智感、美感、道德感等高级情感的陶冶,使其情操发展并升华到较高的水平。

4.需要与动机品质的培养

需要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意识到的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对一定的客观事物的追求。动机是指激起一个人去行动或者抑制这个行动的一种意图、打算或心理上的冲动。动机是有意识的,它是由需要而产生的。需要与动机是推动人希冀、追求、行动、发展的内驱力,是人的心理素质中最能动的本质力量。辅导员的需要与动机品质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了解需要与动机在成才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自己的需要层次、需要结构、动机水平及优势和不足;了解影响自我需要与动机水平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努力提高自身的需要层次与动机水平;掌握运用需要与动机理论开展自我动机激励和在工作中有效进行动机激励的方法,提高工作绩效。

5.自我意识的培养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对自己与周围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其主要表现在评价别人与自我评价的能力、独立性与自制力等方面。人的兴趣、能力、情感、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无不受自我意识的制约和影响。自我意识是心理素质整合水平的评价指标。辅导员自我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懂得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机理与过程;了解自我意识发展对人才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自我意识,实现自我修养能力的提高;善于利用自我意识,实现自我调控,保持心理健康;并善于指导学生发展自我意识,开展自我教育。辅导员自我意识发展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其角色的心理适应。另一个重要标志是自我调控能力的提高。

二、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高校教师的政治素养

首先,要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树立起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的理想抱负。其次,提高教师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使教师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并通过教师亲自参加改革实践来加深理解。第三,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求他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处处做学生的榜样。第四,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具体的工作和问题进行,避免空洞说教,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才更能有针对性和良好的效果。

2.搞好岗上培训,提高对心理素质培养的理论认识水平

辅导员的岗上培训对于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辅导员大多数不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除师范院校外,其他高校的辅导员均缺乏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系统学习。但辅导员工作繁忙,岗前培训一般时间较短,所以岗上培训应坚持集中辅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3.在实践中强化心理训练,培养其心理教育能力

辅导员不仅要博览群书,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完善知识结构,还要勇于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各方面的实际能力,尤其是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在解决学生思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培养心理教育能力。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与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联系密切。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自觉运用心理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强化心理教育能力。同时要将心理教育能力以及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列为业务考核的重要指标。

4.强化高校教师的人格自我完善意识

上一篇:文物保护管理范文 下一篇:校园文化建设理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