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范文

时间:2023-03-17 03:39:43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范文第1篇

对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内涵的系统的专门论述,目前尚不多见,但从相关研究的表述及人们的一般认识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倾向。

其一是扩大化、泛化趋势,即将人的整体素质仅分为身心两种,将除生理素质以外的一切因素统统归之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范畴之中。诚然,德、智等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心理素质为基础,体现着心理素质的功能,但其间毕竟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一界定实际上混淆了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界限,在实践中易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所独有的目标。内容。功能的模糊乃至丧失,使人们误以为德育和智育实际上就可取代心理素质教育,因而不利于心理教育实践。

其二是,将心理素质狭义化,即将某一具体内容的心理教育等同于系统、全面的心理教育。诸如,视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自信心培育,或承受挫折能力的训练,或心理卫生教育等。这些内容无疑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但不宜将其中某一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等同。如果在心理教育实践中厚此薄彼或单打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难以发挥心理素质教育应有的功能。

其三是,视心理素质为所有心理现象所具有的水平、层次和质量。这一观点无疑是符合心理科学的。但鉴于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且对心理现象的要素的理解、划分尚未完全统一,客观上各种心理因素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的可能性及价值大小也不同,在心理教育中,有必要视其可能性和价值大小确定重点方面。

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界定将直接影响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也事关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因此,心理素质的界定首先必需符合心理教育学的基本要求,注意处理与其他教育内容的关系,避免泛化或片面化;其次必需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同时还应兼顾社会对人的心理方面的现实要求。

基于此,笔者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应从其性格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动力的大小、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行为表现的社会适应与否这五个方面全面评估。

性格品质是指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对自己的态度是自信还是自卑,自爱还是自弃,进取还是退缩;对他人是宽容还是计较,温和还是粗暴,合群还是孤僻;对工作、学习是喜爱还是厌恶,勤奋还是懒惰,认真还是马虎,负责还是塞责,踏实还是轻浮等;在情绪方面是乐观还是悲观,开朗还是抑郁,稳定还是易波动,强烈还是宁静;在意志方面,是有目标还是盲目,自觉还是冲动,自制还是放纵,勇敢还是怯懦,果断还是寡断,镇定还是惊慌,坚强还是脆弱,有恒还是无恒,灵活还是死板;以及在认知方面的特征和对待集体、社会的态度等等。性格品质在人的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不同的性格品质对自身及社会的价值上存在质的差别,有优劣之分,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其他方面。例如,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这一性格特征直接制约着心理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动力的激发,影响心理健康及行为表现。因而它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内核。但同时,它的形成又是在心理能力的训练中,在心理动力的促动下,在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下,在行为结果的反馈中逐步强化、积淀而成的。

心理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和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在认知方面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等。心理适应能力包括许多方面,主要为:适应客观的自我意识能力,如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能力;适应自我发展所需的自我定向、自我设计、启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扬弃、自我表现的能力;适应他人所需的知觉他人、理解他人,人际交往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适应社会所需的社会知觉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竞争及协作能力;适应生活与环境所需的自理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承受挫折能力、情绪调适能力、心理保健能力、行为自控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形成当然是综合素质作用的结果,但首先离不开优良的性格品质、强大的动力、健康的心态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强弱又反作用于心理素质的其他方面,并直接制约行为表现。例如一个情绪调适能力强的人,更易形成开朗的性格和稳定而愉快的心境,产生积极的内驱力,避免许多痛苦、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障碍,并引发积极而适当的行为表现。

心理动力是指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所产生的,来自主体自身的驱动力。它既有动力大小的量的水平差异,同时,因其行为的目的指向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于自身或社会,因而在考察其心理动力大小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其动力所指方向是否适当。心理动力是一个人的性格优化、能力强化、心态健化、行为良化的内在力量源泉,它对于性格的塑造、心理能力的训练、心理健康状况及行为积极性可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同时,心理素质其他方面以及人的整体素质,又会对心理动力的大小产生强化或弱化的影响,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高层次的个性心理倾向和思想道德素质左右着心理动力的目标指向。

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在这里我们仅以心理健康的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标准来衡量。即看个体是否存在情绪、认知、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心理障碍,有没有心理疾病。性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制约心质、心能、心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并直接导致行为表现,决定行为适应与否。

心因是指直接由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所引发的行为表现。此外,人的行为中还有一部分是属于环境压力所导致的被动服从行为。心因表现的适应与否是一个人心理素质高低与否、心理健康与否的外在体现。而心因所带来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及心理健康。这里的适应一方面要看其是否适应社会及环境要求,另一方面要看一个人的自觉的行为表现是否与其年龄及特有角色相符合。

综上所述,广义的心理素质的五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的。既可互相促进而进入良性循环,也可能互相制约而陷入恶性循环。其中性格品质是最基本的、长期发挥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因素,居于最基本的位置。心理能力是心理素质的直接体现,是主干成分。心理动力是心理素质中最活跃、影响最直接也最全面的因素。这二个方面构成狭义心理素质的结构。而心理健康水平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内在标志,心因表现则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外显标志。由于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表现都与其他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作用着狭义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因而也应将这两个因素纳入广义的心理素质结构体系之中,以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在心理教育中,应将性格品质培育、心理能力培养、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动力的激发及行为表现的引导统一起来全面实施,以便形成合力,发挥出整体的心理教育效能。

心理素质各方面不仅内部存在相互的联系,而且与其外部的其他素质也存在密切关系。相对说来,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性格品质中包含着个体对他人、集体及社会的态度,而这些结果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一个人其他的性格特征也会间接地影响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比如一个性情暴躁的人,他有可能在一定情况下产生过激行为,从而违反道德规范。一个自我中心的人,在自身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更易表现出自私、甚至损人利己的非道德行为。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会目光短浅,难以形成崇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反之,一个人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就更易接受科学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良好的性格品质是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基础。性格品质的培育。优化,是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任务,也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的最直接的结合点。

心理能力包括智力与心理适应能力两大方面,其中的智力及其开发和利用,直接影响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成为其基础和条件。心理适应能力在制约个体的社会适应的同时,也制约着对自我的适应及发展,成为一个人在充分实现自我的同时顺利地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制约着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进程顺利与否,因而是个体社会化的心理基础。

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是身体疾病的原因。如心因性疾病的产生与性格的病态、情绪障碍、心理能力的缺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因而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

心因是一个人现实行为表现的组成部分。如果心理素质良好,心理健康,那么适应的心因就增加,被动服从的行为就会减少。心理素质和以之为基础的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制约着人的行为表现,决定着其社会适应状态

心理动力不仅直接制约心理素质其他方面的优化,而且同时作用于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心理动力的大小对人的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减缓作用,其指向则影响着各种素质发展的方向,并且决定着人的素质发展及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

心理动力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地位,分别成为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当然,其他素质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心理素质各方面的变化。

心理素质范文第2篇

一、应对自然界的反映,培养学生遵守技术规范的素质

可将这部分内容细分为数学、宏观科学和微观科学三部分。数学分层次教学内容可分为:小学的数和形的四则运算及变化;中学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及其应用等。有关宏观科学素质,主要让学生从了解诸如热气升腾、河水下流等自然现象入手,分析背后隐藏的科学原理及应用之可能,培养学生遵循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有关微观科学素质,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在分子、原子、电子等水平上理解同化异化、有机合成等变化原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培养学生应对自然的素质,类似于传统的科学文化教育,对应于数、理、化、生、地等自然科学课程,但应注意:(1)理论性较传统课程浅显。我国现行文化课程理论性过于艰涩,已成为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理应作相应调整。(2)注重与学生成长、社会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研究探索,既弥补了传统课程研究性成分不足的问题,又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留下空间。此“素质”正是我国教育所缺的,做这样的处理更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研究创新的能力。

培养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的途径是通过游戏、生活、实验等实践活动在其幼稚空白的大脑皮层上形成行之有效的应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和科学方法,养成合乎技术规范的行为习惯,为逐步架构自己的思想体系作准备。用黄全愈博士的话说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而不是去练习徒劳无益的“像不像”的问题 [1]。

二、应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培养学生遵守社会规范的素质

人的本质在于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素质教育必须培养青少年应对社会上的各种人际关系,实现培养现代人的目的。之所以提出应对社会生活的素质,是因为这方面的素质太重要了。“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人非生而知之,传统课程中没有相应的教学内容。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青少年虽然摒弃了传统“不合作”的陈腐观念,而在实际情景中,大多数青少年仍囿于“小而全”、“不求人”的行为之中。在学校,学生只要“得分高”,评价体系就显示他素质“高”。而现实中,这个同学可能很少有朋友,一点儿也不会与人相处,甚至与邻居都不会相处。这种人除会做死题目外,见人脸就红,张嘴就得罪人,融入社会都困难,何指望他建设社会?许多治安、刑事案件往往是因为学生之间不宽容、不会相处引起的,有的手足相残,有的弑母犯上,甚至有的博士也处理不好简单的人际关系。至于因此造成的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损失,统计起来绝非是小数,如果将此解释为“突发事件”而束之高阁,显然是无所作为的消极思想。如果听之任之,“突发事件”必将继续发生而成为“必发事件”。所以,加紧研究及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社会素质包括:(1)与个人的关系。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与人友好相处。(2)与群体的关系。培养学生勤于沟通、热心合作、乐于助人、善于竞争的品质,提高调动对方参与、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活动本领,深刻理解集体对于个体的意义,使人性在集体生活中得到锻炼、升华。(3)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关心社区、政区、国家大事,关心社会事件对自己未来生活质量的影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与时俱进的人生价值观,促进直至引领社会进步。

三、应对自我发展的反映,培养学生自我反省的素质

人反映外部客观世界必以对自身内部主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为前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的成员盲目对待人生的时代已经结束,严格自我管理、挖掘自身潜能、迈向人生辉煌的时代已经到来。现实社会生活中,有些青少年迫于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往往自暴自弃、自残自戕,价值观的改造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在纷纭复杂的社会变革面前不知所措,意志钝化、理想泯灭,以致美好人生刚刚起步而方寸之心却已先乱,以这样的素质怎能适应现代社会呢?而许多学校又整天忙于教学生机械做题,没有时间帮助学生整理思绪,造成许多学生厌学、逃学。这些迷失人生努力方向的学生,往往以制造“突发事件”为能事,给社会带来一定危害。从心理学角度看,启迪学生的自我意识,既可避免许多“突发事件”,又能使许多肇事者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而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自省素质包括:(1)自我肯定。解决学生生存的问题,培养学生正视自己与现实的关系,冷静处理身边的各种矛盾,理智调适负面情绪,努力达到适应环境、悦纳自己。(2)自我激励。激发上进心,谋求主动发展。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建立与社会发展相平衡、相协调的与时俱进的现代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审视现状,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要,帮助学生设定人生目标,激起学生希望满足的动机,鼓励学生采取有效的行动,最终达成希望的目标。生存与发展是学生必须学会的两项自我管理的本领,培养学生的自省素质,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黄全愈.“创造性”能不能教.中国青年报・冰点.2000-04-0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8.

心理素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结构

一、引言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偏: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之偏,纠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之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素质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已达成了一些共识。学者们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的体系,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有效成长的教育。素质的内涵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时代要求不同的素质。

那么,何谓素质教育呢?文辅相认为,素质教育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关于素质这一概念,心理学与教育学有着不同的解释。心理学认为,素质是由遗传或先天因素决定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特点,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教育理论界的许多学者认为,素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素质既包括先天遗传特征,又包括后天习得的素养。素质着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至于素质的特征,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内潜性。素质是人的潜能,不但遗传素质是与生俱来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也必须内化为人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视为素质的形成。人的素质的外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方能实现。

(2)整体性。素质结构中的各种因素可以处于不同的水平或层次,这些因素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结构之中,整体的水平取决于因素的水平及要素间结构的整合。人的素质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构成素质整体的各因素也可以区分为不同层次,并得到测量。

(3)稳定性与发展性。素质一经形成,就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质,并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当然这种稳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的素质和一定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程度相联系,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对素质的要求不同。另外,个体的素质也是发展的。

(4)社会评价性。人的素质具有优劣好坏之分,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优良素质,这些优良的素质可以得到客观的测量。

此外,也有学者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对素质的特点作了划分,如遗传性与习得性的统一,相对稳定性与发展变化性的辩证统一,内在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等等。

关于素质的结构,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二分法,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三层次说,认为人的素质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五成分说,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划分,将人的素质相应地划分为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或者将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

这些分类虽然繁简不同,它们在本质上基本一致。不管怎样分,心理素质都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居于社会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之间,起中介作用。应该注意到,对素质结构的探讨,不能纯粹从抽象的逻辑出发,应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

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应与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研究联系起来。如果不将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放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上,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就没有必要。这种研究实际上反映了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是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中所提出问题的回应。至于大学生的素质,我们认为主要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和专业素质。

二、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依据

大脑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后天的环境、学习和训练对脑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需要以学生脑的生长、发育与开发为中介;而且脑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人脑经过长期进化,其结构极其复杂和精细。遗传因素虽然决定着大脑发育的总方向和主要轮廓框架,但是大脑神经系统的精细结构和功能特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换句话说,人脑之所以发育成为人脑而不是动物的脑,这是遗传决定的;但是,究竟发展成什么样的人脑,是优秀的大脑还是平庸的大脑?这与后天的环境因素、营养条件、教育方式、学习训练乃至社会文化背景都有关系。婴儿出生时,脑内绝大多数神经细胞已基本形成,但还没有发育完善。神经细胞的突起和突触连接以及微小神经环路的建立在后天发育过程中有非常大的变化,甚至在人的一生中都会进行修饰。也就是说,人脑在一生中都有可塑性,脑的微细结构和功能特性都在变化。但是,在出生后至7、8岁这一段时间特别敏感,其可塑性最大。就素质教育而言,丰富的感官刺激,学校的各类教育和训练、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等的影响,通过儿童生理素质,特别是大脑这一物质基础,发展成为人的各种心理品质。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应重视运用大脑发育的规律,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发展。

人的毕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特别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以及心理品质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发展速度是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基础。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再到衰老直至死亡,其心理品质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属于成年初期(或称青年晚期,从18—35岁)。在这一阶段,其思维方式由青少年时期的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特别是在23—40岁之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元认知也有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已基本形成,但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同一性得到确立,进而促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关系的思想,对于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结构的建构具有指导意义。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在“最近发展区”,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不二法门。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智力发展的思想,可以合理地扩展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

心理学研究不同层次或水平的区分对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参考价值。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大致可以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在社会关系的体系中研究人的发展,这些主要是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与社会科学交叉。第二个层次,研究个性的结构,如需要与动机、能力与态度的动力过程、行为的结构和动力过程、调节机制等。第三个层次,研究从感知觉到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第四个层次,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主要与上述第二个层次的研究有关。

三、心理素质的涵义、特征

1.心理素质的涵义

关于心理素质的涵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许燕认为,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基本说明了心理素质的本质,但是没有说明心理素质与人的单个的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各种实践的关系。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这一定义抓住了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及特征,但这个定义中所说的生活实际比较笼统,其针对性不够。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清楚地说明了心理素质形成及其特性,该定义中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社会适应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学生心理发展有其年龄阶段特征,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重点应有所不同,社会适应与创造并非对所有年龄的学生都同等重要。

综合上述几种看法,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2.心理素质的特征

刘华山对心理素质的特征概括得比较全面和准确。经过简化其观点,可以认为心理素质具有如下四方面的特征:

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人的心理特质,不是人的个别心理或行为表现,更不是一个人一时一地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但是,心理素质又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具有自我延伸的功能。

综合性。对心理素质,不应从简单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的角度来加以研究,不能将心理素质简单地看成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其特性,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应从个性层面上着手。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可评价性。心理素质对人的活动成效有影响,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其品质具有优劣高低之分。人的某些个性心理品质,如内向与外向,一般不对人的行为成效产生影响,因此不应将它纳人心理素质之列。

基础性。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应是那些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3.心理素质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心理素质与上述几个概念也存在着差别。

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能力和人格特质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但是心理素质并不是能力和人格特质的简单拼凑,而是那些对大学生的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个体处于此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心理健康状态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至于创造力,在直觉的水平上,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找不到一个学者们公认的创造力定义。心理学家曾提出了多个关于创造力的理论模型,其中,斯腾伯格(Sternbers)提出创造力三维度模型(Athree-facetmodelofcreativity),即创造力包括创造力的智能、创造力的智能风格和创造力的人格层面,代表着学者们倾向于将创造力的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统合起来理解创造力的发展趋势。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人的创造力高低受人的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尽管不同学科的最佳创造力的年龄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最佳创造力年龄在23—40岁之间。由此可见,大学本科生应该为今后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学术研究和工作作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应该承认,创造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不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部,甚至可以说它不是大学本科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最重要成分。也许,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社会适应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更重要的成分。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思路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关系到心理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培养规格和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问题。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与载体;心理素质是外界刺激影响人的行为的中介,又是社会文化素质与生理素质相互影响的中介。鉴于心理素质在个体素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推行素质教育时,查明心理素质的结构就是一项基础理论工作,它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培养的起点。

1.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要求与策略

在确定合格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时应注意:(1)体现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不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几个孤立的方面。(2)反映大学生在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3)既考虑到大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需要,也考虑到国家、社会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4)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于未来需要,强调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5)以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年龄阶段特征和“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大学生这一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素质结构。

研究策略:(1)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实验研究为手段;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2)采用研究指标多元化的建模原则,通过专家(理论取向)、用人单位及高校教师(职业取向)、学生(个人取向)等多层面,确立心理素质模型的指标体系。

2.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可能结构,例如,王极盛认为人的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和潜能因素。梁宁建认为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元认知、智力等。这两项研究虽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有参考价值,但是这两项研究都将心理健康水平与看成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成分,这显然是将心理素质(内在)与心理素质的表现(外在)混在一起了。下面的几项研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许燕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师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和再生素质等六个方面的素质。其中,每个素质又各自包括若干心理品质。这项研究的缺点是抽样的范围较窄,所得结果虽然能反映师范生的心理素质结构,但是未必能够全面说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

张大均等人从理论上建构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验证他们提出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这项研究所建构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简单明晰,认知因素作为一项重要的心理素质成分如实反映了中学生的学习是他们主要从事的活动。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中学生有较大差别,而且国家、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更高,所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在整体上是否与中学生相同,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台湾学者黄光国认为,现代社会中高素质的个体应具备如下特征:自律的道德情操,适应性的认知及行为能力,追求卓越的动机,均衡的价值体系,统整的自我规约系统,豁达的人生观。黄先生提出的上述看法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其中均衡的价值体系,统整的自我规约系统,豁达的人生观这几个方面是在心理学与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界面上谈人的素质结构,属于上述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层面。

心理素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心理素质 研究 述评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A

1 心理素质研究的基本概况

心理素质研究历经30年的发展,现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文献。我们在CNKI学术期刊网上,通过在线访问(http://),以“心理素质”为题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三个较权威的来源数据库中搜索,共检索到3820篇文献,三个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文献数及所占比例分别为:3236篇,占84.71%;66篇,占1.73%;1篇,占0.03%。其中刊登在有关教育和心理期刊上的文献有3167篇,占文献总数的82.91%。

从文献数量及发表年度看,具体分布如下:1981-1985年共31篇;1986-1990年共111篇;1991-1995年共264篇;1996-2000年共1008篇;2001-2005年共1467篇;2006-2010年共422篇。总体看,心理素质的研究成果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1996年后有一个明显的增速期,但2006年以来五年的文献数量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下降。通过CNKI学术趋势搜索发现,在心理素质的学术关注度中,张大均等于2000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被引用192次;张大均于2002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被引用90次,①该两篇论文对我国心理素质的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心理素质的研究对象

心理素质的研究是为了适合素质教育的需要,本着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开展的,因此心理素质研究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心理素质研究初期主要以研究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一时期主要围绕研究学生心理素质的必要性、现状、存在的问题、问题原因分析、提升策略等,有研究者还开发了具有一定信效度的心理素质量表。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大,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的研究迅速发展,研究者在提出自己理论体系的同时,编制了符合测量学指标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并从实际调研、现状分析、问题归因、特征概括、教育促进等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了深入探讨。可以说,近30年来心理素质的研究既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受到了包括学术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重视。心理素质的研究对象也从创立之初的学生心理素质,逐步拓展到幼儿教师、中小学教师、军人、护士、推销人员等群体的心理素质。②

3 心理素质的研究内容

心理素质自提出后,一段时间内主要是进行思辨性质的理论分析,对心理素质的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众多研究者从操作层面对心理素质及其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如樊富珉于1996年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③尤其是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研究者在围绕心理素质概念、结构成分、研究方法、评价体系等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从实证的角度自主开发了具有较好信效度的测量问卷,与此同时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对心理素质研究可能涉及的内容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将心理素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心理素质的概念和结构的理论建构与实证支持;心理素质测量工具的研制;心理素质教育及培养的方式和途径。④

4 心理素质的培育策略

心理素质研究的终极目的是在实践中提升个体的心理素质,培育策略的研究正是吻合了此种需要才被广大研究者所重视。自心理素质诞生伊始,即有研究者对心理素质的培育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但多为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思辨性的阐述。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以及心理素质研究的不断深化,心理素质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清晰,众多学者对心理素质的概念、结构、测评工具等进行了以实证支撑为依据的科学研究,对现实中心理素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有了数量化的把握,这一趋势极大地推动了心理素质培育策略研究的针对性、有效性。培育策略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素质培育的模式、评价体系、途径等,目前已经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为我国实际开展心理素质的培训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如林少真等认为团体咨询对于促进成员的某些人格品质的发展,优化心理素质是有效的;⑤张大均等开展了探索教学心理规律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⑥

5 心理素质研究的分化

心理素质研究肇始于我国素质教育背景,因此,开展心理素质研究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服务;另一方面,虽然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是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但提高国民素质必须着眼于提升全民的素质,尤其国民的心理素质,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国民的心理素质亦是心理素质研究的主要目的。在1996年之前,我国研究者主要围绕心理素质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探讨;1996年之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主要围绕学生(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结构成分进行探讨。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素质既有共同性更有差异性。基于此,不少研究者采取整合与分化相结合的取向,一方面致力于对心理素质研究的整合,另一方面致力于心理素质研究的细化。心理素质研究的细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青少年学习成长等具体方面心理素质的具体化研究。如江琦、张大均等对大中学生的考试心理素质及其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⑦二是对不同职业人群特殊心理素质的研究。如冯正直等对军人心理素质的概念与结构进行了研究。⑧

心理素质研究的不断细化,反映了我国心理素质研究整合与分化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行不悖的基本走向。

注释

① http:///trendshow.php searchword=%E5%BF%83%E7%90%86%E7%B4%A0%E8%B4%A8&tjType=&databasetj=define_search.

② 刘传星.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内隐观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11.

③ 樊富珉.大学生心理素质分析及教育措施[J].青年研究,1996(9):24-27.

④ 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3):56-62.

⑤ 林少真,何少颖.团体咨询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中的应用[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3):163-165.

⑥ 张大均,郭成.探索教学心理规律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6):104-111.

⑦ 江琦.大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考试绩效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06.

心理素质范文第5篇

一、培养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

1.培养心理素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

要学生在德、智、体等诸方面主动发展,就要提高其在行动上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信念和激励基因及认识能力正是这种主动发展的内在条件。例如,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钻研精神,使学生在追求中求进步、在探索中求发展。这种心理上的自主意识是学生主动发展的前提条件。

2.培养心理素质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现代教学要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的客体地位为主体地位,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变三脱离教学为三结合教学。教师也要转变观念,视学生为学习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要做到这种转变,首先就必须以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为保证。

比如,没有良好的想象、思维、注意能力,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就很难奏效;没有一定的认识、理解、分析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很难发挥。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就是要打破过去那种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形式僵化、教学方法陈旧呆板的状况,这就要求现代教学要把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启动学生的内部诱因,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3.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目前,不少中小学生时常出现心理障碍,如厌学、焦虑、青春烦恼、孤僻、自卑、早恋等心理异常表现。很多少年儿童意志脆弱,抗挫折能力差,缺少用正确的心态看待社会现象的能力,有些学生则做出莽撞的事情或走入岐途等等。这些都是由于学生心理素质差、缺少健康心理所造成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有效预防和矫治儿童的心理问题。但这不是单纯靠思想教育而能奏效的,因此,仅从这种意义上讲,也要把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做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来抓。

4.培养心理素质是塑造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

今天的中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21世纪的中国,将是高科技、高效率、高竞争的时代。高科技要求人们要有高智力的头脑;高效率要求人们办事、工作要高速度、快节奏;高竞争要求人们要经得住失败和挫折的考验,具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这种由于现代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时代特征就要求现在的中小学生——21世纪的接班人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

1.结合学科课程进行有机渗透

课堂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心理素质的培养也离不开各学科的教学活动。应立足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渗透,尤其是智力因素,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几种认识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科教育形成的。有些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个性的培养也离不开学科教学,如政治课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体育课培养学生坚强意志,锻炼耐力、毅力;地理课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教育等等,这种渗透是潜移默化的,是经常的,也是有效的。

2.结合课外阵地进行环境育人

这里主要指的是课外环境。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除了课内环境——课堂教学外,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课外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人际环境、文化氛围等等。人的发展,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是受环境影响,因此创建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格外重要。校园环境十分重要,学生天天接触、日日熏陶。优美的校园环境,比如一进校门有别具一格的文化长廊,立雕、浮雕栩栩如生,绿树、鲜花竞相辉映,使学生心情格外舒畅,一入校就有一个良好的心境和兴趣。这种美化、绿化、净化,清新和谐的校园环境对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环境也不可忽视。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孩子的个性培养方面更有显著地位,正确的家庭教育能使孩子从小形成勤俭朴素、吃苦耐劳、宽容豁达、明辨是非等良好的心理品质。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今被经济大潮冲击的五彩缤纷的社会里,学生要接受什么,摒弃什么,是不大容易分辨的,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除了有社会舆论的导向还要有学校教育的正面引导,使学生排除社会文化环境的心理干扰和不健康社会行为的干扰。要组织学生有目的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工厂、深入农村、深入部队、用正面的典型英模事迹等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唯物辩证的观点和信念,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这是社会环境的特殊作用。3.结合心理保健课和心理素质讲座进行专题教育有条件的学校都应开设心理保健课,这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专门课堂。要有固定的教材和教师,通过心理保健教给学生一些必备的心理常识和心理自我保护方法。

在这里可以系统、规范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心理咨询,及时消除学生心理障碍,这也是作为教师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中不可推卸的责任。心理素质教育专题讲座是一种灵活、实用的教育形式,可使学生获得更广泛、更有深度的心理健康知识。

4.结合活动课进行综合的心理素质教育

自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课程方案》,将原来的课外活动以正式课程的形式纳入课表后,活动课就从“第二课堂”走进“第一课堂”,并在课程三大板块——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中占有重要位置。活动课是一种以结合学习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主体活动的体验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主体活动及体验为主要形式,以促进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具有浓厚的实践性和广泛性。活动的特殊功能决定着它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地位,也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心理素质范文第6篇

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就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内容。良好的情感,应该包括关心和同情别人,表达和理解情感,控制情感,自尊、自信、有独立性,适应能力强,能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够受到人的喜爱,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勇敢、善良等。

过去,人们更关注孩子的智商、关注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大多数父母都想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通过学习开发智力,认为孩子越聪明,成功的机会就越多。人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成果。来自新西兰的一个研究表明:如今孩子的智商是提高了,高于前半个世纪20个百分点。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一代比一代更聪明的同时,情感和社会技能却在急剧下降。在精神健康等方面,今天的孩子在许多方面都不如上一代。比如:美国近15年的统计,儿童和少年的忧郁症增加了近千倍,来自保护儿童基金会的一组统计数字呈现出:美国平均每天有3名25岁以下的青年死于爱滋病;平均每天有25人感染爱滋病;每天有6名儿童自杀;有342名18岁以下的少年犯暴利罪被捕;每天有1407个少年母亲生下婴儿;有2833名儿童退学;每天有6042个孩子犯非暴利罪被捕;有135000儿童携枪上学。这说明不是孩子智商高了,孩子就必然有成功幸福的未来。情商是靠后天培养的,有关研究表明:智商更多是天生的,而情商更多是靠后天培养的。这就意味着无论你的孩子天赋如何,你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创造成功的人生。

有个成语叫“笨鸟先飞”,那“笨鸟”为什么要“先飞”?为什么能“先飞”?这当中实际上就涉及到一个“情商”的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把一个人学业上的成绩、事业上的成就、生活上的成功都仅仅归因于理性心理素质,特别是归因于智力——或者是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并可由智力测验测得的智力,或者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发展而成的智力,即认知能力或一般能力。这种“智力决定论”的片面观点(特别是“IQ”决定论的宿命论观点)致使在社会生活、社会文化和社会心态嬗变、经济关系多元化、各种文化价值观念互相撞击、社会心态复杂纷繁的今天,我们的现代教育,特别是对心理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显得那么的软弱无力!

我们现代教育的主导方面是用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铸造下一代的灵魂,而且反映社会和教育进步的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教育活动中,但是同时,学校教育中也存在着与时代要求不一致的东西:一是“应试教育”倾向的仍然存在——重“双基”训练,轻能力培养。有的学校,与考试关系不大的科目尽量压缩课时,完全不考的科目则干脆不开,活动课程形同虚设,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更是踪迹难寻。考试、升学竞争的片面强化造成了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乃至心理挫伤:有的学生因厌学而离家出走;有的学生考不上重点就轻生……。第二,是教育态度与教育方法的不够正确:这样“不准”那样“不能”的过分苛求、过多管束,对学生形成不适当的压抑;这样“等级”那样“评比”对学生形成的不够理解与不够尊重。有的老师甚至缺乏起码的爱心,对学生简单粗暴、动辄施罚。三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各种社会文化的冲突面前,显得有些被动——在这信息爆炸的年月,让人困惑的事情也实在太多:这边是笙歌丝竹剪彩庆典,那边是水深火热济困扶贫;这边是学习抗洪英雄李向群,那边是数百人围观的事而无人相助;这边是一贫如洗捉襟见肘,那边是公款挥霍富得流油;这边有人进“贵族”学校,那边有人只奢望能进“希望小学”或“宏志班”……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泛滥,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奉献精神等受到强烈冲击的紧要关头,在课本上讲国有企业如何稳步发展,而生活中学生的父母却双双下岗的矛盾时刻,或者茫茫然不知所措,或者固守一些过时的观念和价值标准,或者不能理直气壮地坚持我们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主旋律,有力抵制各种消极的文化观念和思潮的影响,从而在学生中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往往更敏锐、更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心态的变化。由于家庭结构、家庭人际关系、家长素质等的差异,家庭教育可谓五花八门,但总是打上时代和社会的鲜明印记。一方面,与当今社会的改革开放、社会生活的民主化和现代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为好的传统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新型家庭教育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但是,另一方面,旧的已经不合时宜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仍然普遍存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开放社会中各种消极的文化观念也直接反映到家庭教育中来,“应试教育”对家庭的影响更是随处可见。不少家庭特别是高收入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千方百计在物质上满足子女的要求,却不注意从思想上加强教育、从身心上促其磨炼。不少家庭在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上表现出过多的功利主义和脱离实际的倾向,常常以大人主观设计的模式或者目前社会地位的高低、实际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孩子的发展方向,致使升学报考时金融、外贸、财税、电脑等专业屡屡爆棚,而其他家长们自认为没什么前途的专业则少人问津——哪怕孩子自己可能非常喜欢!期望过高,而不顾孩子本身的意愿和潜在条件;只要求孩子学好、学精实用性知识和技能,而不重视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尤其不懂得重视心理素质的发展。在具体要求上,有的过分苛求,对孩子进行超越其年龄阶段和实际承受能力的强制训练与掠夺性智力开发;有的则只顾自己的事业或只顾挣钱,而对孩子的成长很少过问,似乎是任其自生自灭。在教育方法上,有的过分成人化,有的则一味管束、指责、压制,既不尊重,也不理解;还有的家长却娇惯溺爱,放任迁就,混淆了孩子心中的是非,降低了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许多家长因此而不能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相当多的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障碍,初中生约为13.7%,高中生约为18.8%。可以说,学生的情商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影响极大。如何注意学生情商培养,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重要心理问题之一。

一、注重自我教育,有效控制不良情绪

中学生的情绪和感情不够稳定,处于过渡时期。一些学生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有时为一点小事而伤心或大发脾气,有时为某次考试不理想而沮丧。有的学生时常被悲观、忧郁、孤独、紧张等不良情绪所困扰,导致学习没兴趣,精力不集中,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甚至有的学生因考试不理想或学习上的压力,居然从高高的楼顶上跳下来。由此可见自身情绪控制尤其重要,实践也证明,一个人的情商的高低,很大程度体现在自身情绪控制的成败上。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控制情绪呢?

控制情绪,并不是简单的抑制,而是重在自我教育、自我疏导、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北京大学心理系孟邵兰教授在人类情绪中指出:"情绪情感是认识自我的镜子。"她还强调"人对自己要有自我的认识,特别是要认识自己的精神状态,它包括智慧能力和情感动机、个性习惯等"。每当学生产生不良情绪时,应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具体分为三步。

(一)正视现实。要求学生接受并正视自己的不良情绪,因为每个人并非时时刻刻是积极乐观的,偶然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了解自己的情绪处于什么状态,即是什么心情或心境,并让学生认识自己产生不良情绪时的一些身体表现(姿势、言语、面部表情和体态等方面)。如:悲伤时痛哭流泪,痛恨时咬牙切齿,恐惧时手足无措。训练学生通过深呼吸、分散注意力等方法使自己的身体平静下来。

(二)找原因,查根源。找到自己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人什么事产生的不良情绪,着重分析自己主观方面的原因,并回忆自己曾有哪些类似的不良情绪及被不良情绪缠绕的体验和危害性。

(三)解决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任何不良情绪都是可以控制、转换的,如"化悲痛为力量"、"自卑的超越"等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求有效控制情绪的方法,如通过语言与他人沟通得到他人的理解或转移精力(听音乐、散步等)便情绪得以缓解。实践表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开展自我批评,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对控制不良情绪,收效良好。

二、注重挫折教育;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人生之路不总是一帆风顺,挫折对每个人来说也是难免的。但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强,能打击或经得起挫折,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经不住挫折考验,面对挫折恐惧而消极悲观、承忧郁,自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重者则导致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特别是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强竞争、快节奏、多变化给人带来更加强烈的情绪冲击,使矛盾、冲突更普遍更尖锐。因此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地给学生补上挫折教育这一课。

心理研究表明,承受挫折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在常教育工作中,经常教育学生要有意识容忍和接受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明白许多饱经风霜、遭遇过人生坎坷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忍受挫折,更有作为。建议在班上设立"心理信箱",在每个假期布置一份特殊的作业----让学生给老师写一封信,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承受能力。然后把学生反映的心理问题认真进行分类,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组织开展了"挫折教育"系列活动,如"十六岁的花季"、"伟人年轻的时候"、''''二十一世纪的我"主题班会,"爱我中华、爱我班级"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同时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挫折教育情景,寓挫折教育于日常教育工作中,定期组织一些难度较大的活动(爬山、义务劳动),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重在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认识"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道理;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家庭贫困的学生,注重引导他们自强、自立;对女生,注重引导他们自信、自强、自尊、自爱。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比如班上有个学生,家庭条件优裕,从小娇生惯养,各方各能力不及一般同学。后来他父亲不幸因病去逝,他承受不住这个沉重打击,日益消极悲观,不再愿意与同学交往,成绩一落千丈。针对这个现象,可以在班上开展了"爱心教育"系列活动,让他感觉到班集体的温暖,同时我多次找他谈心,帮他排除心中的烦闷,还让他担任班干部,从各方面鼓励他,帮助他树立信心,使他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渐渐地从父亲去逝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他在班级"挫折教育"系列活动中表现突出,工作出色,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

三、注重乐观教育.营造良好的心境

乐观就是以宽容、接纳、愉悦和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周边的现实世界,它能很好地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美国心理学教授马丁认为:"乐观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因而培养学生请商,还要注重乐观教育,营造良好的心境。

如何使自己乐观起来?美国两位心理学家米勒和戴尔纳通过认真调查研究认为:乐观的人多数是自爱、自信的,自我控制能力强,且性格外向易与他人交往。鉴此,我通过目标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问题(如"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幽默感,以轻松的心情对待环境压力,以微笑对等生活等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乐观主义精神,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自然、自信积极,乐观向上。

心理素质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人口发展现代个体审美心理素质

“1994年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这里的‘人’应该既指个体的人,也是指群体的人口;既涵盖了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也涵盖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①

人口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全球共同关注的战略问题。而人口发展的质量,即人口素质如何是人口能否科学发展、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最根本所在。据调查表明②:在我国的现代教育中,我们更多地重视人的知识与技能教育和培训,而人的发展既包括提高人在现实社会的生存与生活技能,又包括实现人的权利和为人的权利实现创造条件,还包括培育和重塑现代人所必备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和社会态度。笔者以为,教育应对时代的变化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无论是教育观念、教育手段,还是教学内容都应顺应时代而变革,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有良好心理素质、快速应变能力,以积极心态学习并对待风云变幻的外在环境、适应环境且能创造环境的高素质人才。

一、个体审美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摆在教育面前的重要任务

考察中外教育史可以发现,过去的教育概念,主要是指成人一辈对儿童、少年、青年的生活生产经验传递、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传授和道德情操熏陶这种社会现象。现在的教育概念是人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应接受教育,即终身教育观。一方面,教育使人获取生存技能;另一方面,教育为人的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可能性。人们对客体的认识,譬如我们如何看待一个物体、一件事情、一种体验以及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各种关系,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待客体的情感,而我们的快乐或痛苦的情感体验又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生活中充满着各种矛盾,以什么方式来对待和缓解矛盾或者从根本上解决矛盾,或者说当客观矛盾无法解决时,人应该怎样从精神层面正确认识矛盾的存在,怎样调整心态以达到内心冲突的平衡,都成为我国现代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时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审美“具有超越陈旧平庸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潜在力量”“审美特殊的表意实践可以颠覆日常性的压力和刻板,舒张人的情感需求,满足想象力的自由伸展。”③所以,人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审美心理素质总是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新行为紧密相关的。如果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价值取向的话,那么个体审美心理素质的培养则是摆在教育面前的重要任务。一个人的知识获取量可以有多有少,但一个人不能没有对待生活的审美态度。

二、民族审美心理素质是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的教育参照

不是所有的主体在面对客观对象或改造对象时都是以审美活动的形式来完成的。“审美活动是人类的高级活动方式,需要特定的素质和能力以及相应的对象,它们都是长期劳动、实践造就的”,④所以,个体审美心理素质是可以通过训练而得以产生或提高的。每一个个体都在相对的群体里(如民族)生存发展,受到特定群体生存理念、精神意识以及价值观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融入群体并找到适合自己全面发展的空间。特定群体的生存理念、精神意识以及价值观中最核心的并得以传承的那部分理念、意识、价值观往往是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某个特定群体审美心理的典型特征,是社会进步、民族进步进程中的诗意化特征,是促使社会发展、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以情感为中介来认识客体的思维方式在整个人类世界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认识客体的思维方式使每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人在面对未知的时候,在人的认识能力还没有达到将未知变为已知的时候,以共同情感为中介将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民族的力量、国家的力量、地区的力量,使人们产生不畏惧未知、不惧怕未来的信心和对集体力量、自我力量的体验欣赏感,从而产生自我认同、民族认同的,这种认同感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形成乐观的对待生活的态度,这种思维方式就是认识世界的审美方式。只有具备了审美认识现实的心理,人的精神才能超越现实,才能拥有迎接挑战、改变现实的激情。只有这样,人的心灵才能在一种积极状态下舒展地运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投入到现实生活,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性。

三、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的实施途径

1.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与个体自我确证

“现代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着的概念,但任何一个“现代”的概念都包含了与时俱进、积极进取、自主、凝聚、创新等含义,“现代化的人”也应该是具备与时俱进、积极进取、自主、凝聚、创新精神的人。现代化的人必须体现人的观念和品格的现代化,必须体现现代人应具有的审美素质。

马克思的劳动起源说及人类学家对人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告诉我们:从人的出现到人对自己的确证,人走上了一条对自身反省和思考的必由之路,当人通过某一中介(本质力量对象化后的物体)看到了人对人自身反省的过程,看到了人在自身的活动及其活动的延续过程中所有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的全过程。于是活动及其活动的延续连同共时的情绪及其持久的情感全部成了人审视的对象。这对象被称为“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与审视对象情感融合的过程就是美的体验过程,即审美的过程。在当今社会,只有培养具备审美心理素质的人,特别是培养具备与时俱进的现代的审美心理素质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人口发展的目标。“审美现代性具有自身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它内在的反思性”,这种反思“不断地反衬出现存世界的黑暗和不公正,激励人们对美好的新世界的追求。”⑤所以培养人的现代的审美心理素质,首要的是培养人在反思中确证自己的能力,培养人实践中积极体验的心态。

2.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与移情教育

个体受教育的过程是个体接受信息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成为受教育者头脑中的有用信息。审美是个体从接受信息到输出有用信息的过程的中介。因为“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心理机制是移情,所谓移情即审美过程中的主体将自身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之上,主体的情感灌注于客体之中,使得原本死气沉沉的对象获得生命活力,此时意境便产生了。审美主体的情感又通过新生成的审美意境得以升华”。

审美心理素质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必须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审美心理素质教育定位于受教育者人格的发展:其本质核心是感性的独立;其基本特征是情感的通融;其特殊功能是创造力的释放;其价值定向是生命的体验。可以通过具体教育内容引发学生的预期心理活动,养成相应的审美心理素质:(转第123页)(接第135页)在智育中展开认知活动,获得感性领悟;在德育中激发动机,内化情感体验;在体(劳)育中实践意志品质,感受生命潜能;在美育中获得审美策略,独立创造意象,这些审美心理素质的综合可实现完整人格的塑成。⑥

笔者以为,人的感性独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感性特征。从人的社会化来看,任何人所能理解与获得的世界,只是与他们经验有关的有限的部分。虽然人的知识和经验有主要基于事物的传统性的,也有主要基于事物的现代性的,但现代人对事物的审美关注与其所认识的事物是不能割裂看待的。这就需要人的自身发展必须随着社会化进程而发展,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正向轨迹,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自我发展的轨迹。由于人们真正理解和消化的认识是和自己经验有关的,因而社会存在既对人的观念、意识产生影响,但又因为社会存在未能转化为人的经验时,人的认识又可能具有滞后性,即在文化变迁中出现“文化堕距”现象。正如在中国改革的初始阶段,有些人曾一度抱着观望的态度一样。因此,对每一个人来讲,人的全面发展并不能随着社会的进步自然而然地实现,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智育中展开认知活动,并不一定就能让受教育者获得感性领悟,移情教育是学生感性领悟的前提,需要强调的是移情教育不是哪一门或几门学科的事,而是各门学科教育、各类教育都应把握的原则。移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丰富个体的情感,提高个体的感性理性认识水平,感性理性认识水平越高,个体的审美心理素质越好。

3.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与爱的教育

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爱的教育,是个体审美心理培养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现代社会是高度分化的社会,分化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分化有正向效应和负效应。在中国社会转型期,计划体制的消解,改变了社会个体许多传统的心理定式(依赖、服从);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利益的市场化调整,又使某些人面对竞争和市场伤害而无所适从。我们看到,一些社会成员能够积极地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一些成员却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节拍。面对这种情况,整个社会应当表现出关爱,尤其是我们各级基层政府,应当积极地给予他们支持(物质的、精神的)。“执政为民”是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观,更是一种实际要求。正如我们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不是仅仅给予物质的帮助,更重要的是重塑他们的人格与自尊,重塑他们对社会发展的信心与信念,重塑他们健康的心理、人生观、价值观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爱的教育应该是让个体体验到自尊的教育,是让人自强的教育,是给个体留有独立思考、自主发展空间的教育,也就是审美的教育。

结语

审美教育不是教育的某个环节,审美教育贯穿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只有在审美化的教育过程中,个体才能将学习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将学习视为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只有在审美化的教育过程中,个体才会在自我发展进程中遭遇挫折时充满希望和信念;只有在审美化的教育过程中,个体才能真正融入世界并理解世界。个体审美心理素质的培养能促使个体顺应时代,充满想象,学会创造,学会合理实现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为个体参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空间。总而言之,就是促进人口质量的提高。所以,个体审美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摆在艺术教育面前十分重要的任务。

注释:

①杨绪斌.人口发展的内涵与评价.中国人口网,2005.3.15.

②陈友华.中国人口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光明观察刊发时间:2006.1.5http://

③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文学评论,2002.5.P48-53.

④⑤黄楠森,陈志商等.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卷).北京出版社,2004.12.P287-293.

心理素质范文第8篇

关键词:钢琴演奏心理素质心理调控能力钢琴演奏者心理障碍

钢琴演奏者的基本职责是把乐谱上所记载的谱符化为动人的音乐,传递给听众并引起听众的共鸣,这一过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音乐表现”。怎样才能使演奏具有震撼人心的表现力呢?首先演奏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音乐才能和全面的技术功底。

心理是客观现实在大脑中的反映。人在宇宙万物间的一切活动都是由大脑神经系统来指挥,由心理来控制的。在接触客观事物与现象,唤起思维变成行为的过程中全都离不开人的“心理”。而作为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真实地被感知与欣赏的听觉艺术——音乐,也是如此。尤其是表演专业中的钢琴演奏,同样要运用大脑精神系统来指挥与控制,同样得运用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来操作,只不过这种操作要求更高,它不仅需要演奏者的大脑装有多层面的信息容量,还担负着将音乐符号转化为充满生命律动的各种音响,用最佳二度创作揭示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和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

音乐不像建筑、雕刻和绘画,经过不断构想、思索与推敲、修改那样独立地持久的客观存在,它(钢琴演奏)是短暂的存在,即“一锤定音”——在短暂的时间里,一气呵成地奏出心中所祈求的音乐、音色和音响。可想而知,当演奏者在进行现场表演时,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即冷静、头脑清晰和良好的表现欲望等。当演奏者被听众热烈的反应所感染时,往往会在表演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节奏的变化,对某些音的强调,或一些微妙的对比等等。而这一切都是他灵感火花的迸发,在这一时刻,潜意识层已进入了他全部生命的每一个细节。此时,他正以自己的心声向听众直接倾诉。因此,演奏者只有在高超的演奏技巧、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等各方面较完整地结合为一体,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演奏者。

一、素质因素

素质是指每个人所具有的身心条件的综合表现,是心理条件、生理条件及其机能特点的总和,其大脑特征最为重要。而演奏心理素质的先决条件是生理机制,它是指原始情绪在演奏活动中的反应程度及其变量。不同的人在音乐演奏中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就钢琴演奏者来说,演奏时对外部和内部环境作用下所形成的思维、情绪和意志等态度和程度都直接影响演奏的成败。在钢琴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在训练时无拘无束、动作灵巧,一旦上台便会心慌意乱、手足无措,出现“脱轨”现象。这正是由于不正常的心理活动而失去了正常的演奏状态,使音乐停顿,有时虽然没有停顿,但失误比较大,控制不住键盘,没有理智地进行演奏,从头至尾“混乱”得使人无法听下去。师范生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由于生理上的紧张导致心理紧张呈不良的循环状态。由此可见,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对演奏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技术因素

如果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力是“软件”的话,那么充分的技术准备就是“硬件”。在钢琴演奏中“硬件”比“软件”更为重要,没有扎实的基本功、音乐修养,再好的心理素质也无济于事,在演奏中只能是“滥竽充数”。由此可见,充分的技术准备、练习的准确程度,以及对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是消除演奏者精神紧张、减少心理压力的重要前提。在演奏的全过程看谱、双手触键、脚踩踏板、耳朵聆听中,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作品整体风格的把握,旋律的突出,又不能忽略伴奏部分,既有横向线条,又有纵向和声衬托,还要抓住低音进行,色彩性的变化音……这一切都是在流动的瞬间完成的。因此,演奏者必须在这流程中把握住各种细腻、复杂多变的瞬间,协调各种知觉,随时调整各部位的动作。要协调各知觉,核心问题是“心理调控”,就是按照音乐的要求,迅速转移与分配自己的“注意”点于各个不同的侧面,通过心理控制好触觉与运动觉。只有基础的工作准备好了,演奏者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备而来”,这样才能增强现场心理调控的功能。

三、临场经验

在演奏时,周围环境与平时练习时的环境不同是造成学生心理紧张和怯场的一个直接原因。因此,要多给学生艺术实践的机会,要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演出中去体会演出的过程与心得,让学生觉得演出与平时练习时的心态是一样的放松、自然。当然,演奏者要想排除演奏中的心理障碍,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调控能力和顽强的学习毅力,首先取决于自身是否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心态和成功的信心。其次,要懂得排除心理障碍与提高心理素质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它需要演奏者在漫长而艰辛的练习过程中去体验与品味,尤其要注意平时基础的训练,对曲目要进行严格把关,认真仔细地完成好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动作和每一个技术环节,并攻克所有的技术难点和重点。只有基础打扎实,才能很自如地控制住键盘,另外在走台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排除心理负担。只有这样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学习计划,有效地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才能减弱演奏时的心理障碍,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演出中,消除演奏者的紧张心理,防止“怯场”,使演奏者的技术水平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演出过程中,要有良好的心态——冷静+自信+适度的兴奋感,尤其在钢琴演奏中,调动大脑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与控制,使自己排除一切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与障碍,完全沉浸在美好的乐声中进行演奏。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保持冷静的头脑。当然,演奏中通常会出现某些丢音或失误,要能及时挽救,不要造成残局而不可收拾。

眼睛看到的是琴键上呈现的音符,耳朵听到的是手指头发出的旋律,脑海中想的是音乐形象。所听、所想的都是自己要表现的音乐,这样对稳定心态和情绪有很大的裨益。

结语

要想让学生在钢琴演奏过程中获得最佳心态,必须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克服各类不同的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到各类观摩、演出和实践中去,多增加学生艺术实践的机会,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去体会过程与心得,并不断地进行总结与交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比较自我感受来调整感觉,以便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客观而准确的评价,从而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守义,邱曼君.通俗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5.第1版.

[2]赵晓生.国乐精粹.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1.第1版.

心理素质范文第9篇

【摘 要】杂技艺术人才的培养,克服心理障碍是一个重要环节。只有不断增强杂技演员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才能确保临场水平的正常发挥,只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优秀杂技演员,才能拥有长久的艺术生命。

【关键词】杂技;高空演员;心理素质

杂技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通过一代代的杂技艺人的不断努力,发展为当今的一种舞台艺术形式。当代杂技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舞台上杂技演员的健美英姿,高超技术,展现了现代生物学、生理学等多种技术应用,揭示人体潜能的奇异能力,给人以美的享受。杂技艺术发展到今天。杂技演员的表演已从比较单一的技巧表演发展到多样化的综合表演,在不断变革、开拓、创新中。显示出了杂技技艺的无止境境界。杂技表演日愈向人体的极限挑战,杂技技艺越来越向高、精、尖水平发展。杂技演员无论欲在任何一个杂技艺术作品和精品中有上佳的表现,其体能和技艺基本功是基础。杂技演员心理素质培养是伴随一位杂技演员艺术生命的终身课题,从一无所知的学员到创造奇迹的演员,我们都应该注重对其心理素质的培养。以被动接受与主动接受相结合;而对成熟演员的心理索质培养,有客体的因素,但主要是主体的因索在起作用。但在任何一个杂技演员的成长过程中,其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无不凝集了教练的心血与智慧。杂技训练中,每一类型的节目训练都有各自的心理特点,如脱手节目、“蹬人”、“空竹”、“手技”、“高车踢碗”这类节目,是杂技节目中要求动作准确性和稳定性都非常高的,影响准确性和稳定性虽有基本功扎实与否的因素,节目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场地适应性方面的因素,但根据训练的实际情况来看,心理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据笔者从事杂技表演多年的体会来看,同等技术的不同演员,或同一技术的同一演员在不同场合下,由于他们怀着各种不同的心理参加训练或演出,结果各有不同。有的演员对训练演出缺乏信心,感到非“跑托”不可,因此演出时产生害怕的心理,紧张导致技巧发挥失常,出手轻重不当,有的演员会抱有消极态度,有的演员因不能自控而兴奋过度,这些对于技巧的发挥,都会产生不良效果,不能准确无误地完成动作。特别表演高空杂技节目的演员,更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具有别人不具备的聪明、果敢、英勇、顽强、无所畏惧的心理。要求演员在表演时,既能把握每一个动作的完成节奏,又善于在高空中以优美的姿势赢得观众审美心理的。《空中大飞人》演员在十多米高处做团身四周接手动作;《抖杠》演员完成空中转体1800度的动作等,演员均不系保险绳。在高空中越是高难的动作技巧,就越需要胆略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因为这是最危险、也是最难练的技巧。有的演员因为“跑托”受伤,产生了恐惧心理,就会产生在训练或演出中心里发慌,上去怕掉,就是勉为其难地上去也会感到失控,动作协调性差,动作僵硬,不舒展,以至心里忐忑不安,有力不从心之感,不能正确理会技术要领,这样,就势必影响动作稳定性,造成“跑托”,走进一种恶性循环。但是只要有良好的基本功和技术水平,加上平时注意心理训练,在某种失利或身体处于不舒服的情况下,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发挥出好水平。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杂技演员平时也要注意心理素质的训练,对于高空节目或平衡性较强的节目训练应加大难度或增加训练次数和改变条件等,做到熟能生巧,不断提高平衡能力、控制能力,克服恐惧心理,多进行一些有观众观摩的训练或联排,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它能使演员适应演出的心理要求,更好地发挥平常水平。另外,教练在平时的训练中,语言、神态对受训者心理也是有很大影响的。如果教练发现受训者有紧张情绪时,就要教导受训者做到胆大心细、按要领完成动作、要有必胜的信心。由于教练的心绪平静,语言简练和蔼,就能增加受训者的自信心,缓解紧张情绪,克服不正常的心理阴影。抓住了受训者的心理特点做工作,收效就大。反之,如果只顾训练技巧,不解决心理的非正常反应,就很容易造成动作变形,如果教练一味训斥、惩罚,这样就更会让受训者产生抵触情绪,训练不再是一种自觉行为,对领会技巧要领或完成技巧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培养杂技演员的表演欲望心理。 在心理学“欲望”这词几乎很难看到。每个人都有食欲、、占有欲、名誉欲以及知识欲等欲望,这也是人的本能。在这些欲望之中知识欲和技术欲是最高尚的欲望之一。对杂技演员来说,掌握好一个节目、演出当中取得好成绩是他们最大的快乐、也是最大的愿望。但是不同的是演员对节目兴趣的不同、理解作品的感受不同,意识不到此次作品是否他所欲望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杂技演员必须理智思维、必备“我不是为演出而演、我是成功而演、为发展杂技事业而演”的心理状况。 感情、欲望和思维,是基本生物推动人类行为的三个工具,因而欲望属于驱动程序,有欲望才有前进的动力。杂技演员的表演欲望是他们在杂技事业成功的基本元素。在训练过程中,指导老师应该激发演员的表演热情。首先自己示范给学员看,吸引演员们对杂技节目产生感兴趣,产生表演的欲望感。培养杂技演员和谐的心理状态。节目就算是个集体,每一杂技演员就是集体的成员。节目的成功或失败关系到集体里面的每一个成员。在杂技表演中,演员都混而成一个,好像是被一种感情所激励而动作的单一体。

总之,良好的表演、心理素质的形成,是建立在掌握良好心理训练方法并持久不懈、日积月累的训练之上的。可见,杂技艺术人才的培养,克服心理障碍是一个重要环节。只有不断增强杂技演员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才能确保临场水平的正常发挥,只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优秀杂技演员,才能拥有长久的艺术生命。

心理素质范文第10篇

目前,国防生心理素质培养工作正处于摸索阶段,大多数签约高校没有把国防生作为特殊的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在校国防生心理疾患苗头疏导矫治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育质量。国防生在校学习期间,其心理素质发展受到外部环境与因素以及内在个体因素的双重影响,自身存在多种问题:其一,由于国防生自我约束力还比较薄弱,很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诱惑,耽误学业和正常发展,但是这又使得学生感觉到很自责,认为自己不思进取,这种自我心理的矛盾和冲突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其二,有些国防生贪图一时安逸享乐,对待军政训练和政治教育态度消极,缺乏战斗精神和吃苦精神。其三,面对未来的发展,大多数国防生缺乏合理的规划,面对将来如何在部队分配和发展的问题时准备不足,由此也造成了一种迷茫和恐慌的情绪。另外,从国防生任职培训院校和部队反馈的信息来看,少数国防生还存在入伍动机复杂、心理承受能力弱、管理能力差等问题。

二、国防生心理素质培养问题产生的原因

国防生在学校和驻校选培办的双重领导下,应瞄准新形势下“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要求,针对国防生心理素质培养问题产生的原因,重点围绕部队第一任职需要,接受挫折教育,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一是国防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针对性还不够强。国防生毕业后将要走进军营,融入部队生活。相比学校舒适、优越的环境而言,部队作风严谨、管理严格、压力较大等,这些往往会给国防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国防生的抗压能力薄弱的问题急需解决。首先,国防生对于即将到来的部队生活,即将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存在一定畏惧心理。畏惧心理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国防生在部队生活中的适应程度。其次,相对于学校较为轻松,较为自由的环境,部队更加强调服从意识,一切行动听指挥,要求每名士兵、军官令行禁止,不允许有过多的想法,往往易导致国防生存在消极、抵触心理,认为自己被束缚在了牢笼之中。再次,由于接触的部队文化较少,军人意识较淡薄,往往在进入部队后对部队文化存在着消极排斥心理,使之不能很好地融入部队生活。最后,国防生由于接受的教育程度往往较高,而在部队环境中,有时存在专业不对口、发展受限等问题,便会产生怀才不遇的心理挫败感,认为部队环境不适合自己的发展,自己的才能不能很好地发挥。部分部队领导反映,国防生进入部队以后,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适应部队生活较慢,无法发挥出自己应该起到的作用,通过对国防生适应能力较差的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国防生在部队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在学校的环境下,与军营的生活环境差距很大,再加上对军队了解甚少,往往使在校国防生看不清部队形势,不知该如何进行针对性的自我培训。其次是在较短时间内,国防生要完成从高中生变为大学生,从大学生到国防生,再从国防生向合格军官的转变,时间紧、任务重,往往难以很好地完成。再次是国防生群体中,家庭差异情况较大,有的家庭条件较优越,从小没吃过什么苦,面对部队紧张艰苦的生活适应较慢;还有的国防生家庭比较贫穷,虽有一定的吃苦经历,但与部队严格有序的生活相比,差距也很大,自卑心理容易形成。二是国防生抗击失败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和免疫力还不够强。大学阶段是人生的第二个“心理断乳期”,接触面广、兴趣爱好广泛,他们具有当代大学生的一般性特点,非常关注自我、注重个性表达、情感体验丰富、情绪波动较大。这是国防生心理素质培养需要面对的客观现实。国防生首先是在校大学生,其次是后备军官,双重身份决定他们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非常渴望排遣寂寞、发泄不良情绪,及时交流想法,此阶段的国防生正处于波动起伏、走向独立、易于争强好胜的特殊时期,他们在校学习时间长、生活阅历浅,无部队生活经历,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较弱,自我认识不够深刻。国防生渴望恋爱、交友,喜欢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感情过多的依赖于社会交往,但由于受部队规章制度、条令条例和学校各项制度的限制和束缚,交往圈变得狭窄,世界观和人生观即将形成而尚未定型,交往对象相对固定、交往形式相对单一,其社交需求得不到满足,多元文化冲击着他们尚不成熟的心智,因而心理上易显露出叛逆,不服从命令。其次,现在的国防生大部分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从小被家人宠爱,渴盼自由和民主,希望时时得到关心、理解、尊重和认可。然而部队是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强调更多的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和令行禁止,这与他们的学习、成长环境反差较大,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适。再次是宣传不够到位,有的国防生对部队了解不够,对未来发展方向迷茫,对部队许多先进典范不了解,缺失楷模、动力不足,因而出现以消极心态应对部队生活的现象。

三、国防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方法途径

国防生心理素质培养必须贯穿于国防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不断创新培养内容和教育形式,从而提高国防生心理机能,把心理活动能量激发到最佳水平。一是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体系,定期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和心理行为训练,让国防生系统学习心理学的基本常识,掌握心理活动规律,提高自我认知和防护能力,具备适应紧张、艰苦军事工作的强健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同时,加快建设一支专业和兼职相结合的国防生心理骨干队伍,积极鼓励报考国家心理咨询师,为及时发现、正确判明、果断处置国防生心理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做好心理疏导与调适工作。以国防生在学习、训练、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系列具体的消极心理为线索,紧紧围绕逆反、虚荣、自卑、定势、攀比、恐惧、困惑、牢骚、恐惧、侥幸、嫉妒、挫折、猜疑、从众、压抑、报复等心理现象,充分利用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学专家的研究成果以及国防生在这方面发生问题的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行为拓展训练,帮助国防生正确认识这些现象,掌握正确的疏导和调适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三是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目前,许多签约高校都己设立了专职的心理辅导、咨询机构,如“学生顾问处”“学生相谈室”“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还没有专门针对国防生设立的心理咨询机构,各签约高校应设立国防生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对国防生进行心理学教学和心理疏导工作,这样不仅能及时解决国防生心理问题,还能使心理咨询人员更好地了解国防生,便于全面摸清国防生思想心理底数,把国防生思想和心理疏导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四是引导国防生积极融入集体生活。实践证明,一个人越是躲避集体,心理问题就越多。良好的集体环境,对个人的心理疾病治疗会有明显的效果。要教育引导国防生与同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既可以增加乐趣,又可以互相帮助。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有一个知心的朋友倾听,缓解压抑心理;也会得到鼓励和支持,增强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和勇气。要支持国防生经常参加集体活动,与好友吹拉弹唱,与同学练习书法,与朋友下下象棋,与队友打打篮球,与领导散散步、谈谈心,久而久之心理压力就会减轻,并被快乐取代。要坚持善待宽容。同学说几句牢骚话、刺儿话甚至过头话,不能片面认为是与自己过不去,要从他们的声音中反思自己的疏漏和不足。多换位思考,做到宽容为先。怀宽容之心,立仁爱之德,处公正之事,兴务实之风。只有积极融入集体生活,具备良好的心态,国防生才能适应部队紧张而又艰苦的环境,在部队有所作为。

上一篇:心理课程论文范文 下一篇: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