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标准范文

时间:2023-03-13 01:20:00

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范文第1篇

国外专家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方面研究得比较具体,他们订出了10 条参考标准:① 有充分的安全感;② 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估计;③ 有切合实际的目标和理想;④ 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 能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⑥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 适度的情绪控制;⑨ 在不违背集体意识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⑩ 在不违道德规范的情况下,能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综合国内外心理学专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结合我国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基本可以从5个方面评定:

1. 有正常的感觉和知觉,有正常的思维,有良好的记忆。在判断事物时,基本准确,不发生错觉;在回忆往事时,记忆清晰,不发生大的遗忘;在分析问题时,条理清晰,不出现逻辑混乱;在回答问题时,能对答自如,不答非所问;在平时生活中,有比较丰富的想象力,并善于用想象力为自己设计一个愉快的奋斗目标。

2. 有健全的人格。情绪稳定,意志坚强。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外界的事物,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办事较少盲目性和冲动性。意志力非常坚强,能经得起外界事物的强烈刺激。在悲痛时能找到发泄的方法,而不至于被悲痛所压倒。在欢乐时能有节制地欢欣鼓舞,而不是得意忘形和过分激动。遇到困难时,能沉着地运用自己的意志和经验去加以克服,而不是一味地唉声叹气或怨天尤人。

3.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帮助他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在家中与老伴、子女、儿媳、女婿、孙子、孙女、外甥等都能保持情感上的融洽,能得到家人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尊重。在外面,与过去的朋友和现在结识的朋友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人不求全责备,不过分要求于人,对别人不是敌视态度,而从来都是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出现。无论在正式群体内,还是在非正式群体内,都有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4. 能正确地认知社会,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活动相一致。如对社会的看法,对改革的态度,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对社会道德伦理的认识等等,都能与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态度基本上保持一致。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不接纳社会,与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能同向同步。

5. 能保持正常的行为。能坚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一切行为符合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身份和角色。

心理健康标准范文第2篇

1.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及效率上都有其内在的节律性。比如,白天思维清晰,注意力集中,适合工作及学习,而夜晚精力不足,适合睡眠,以养精蓄锐。如果一个人到了晚上不能正常地进入睡眠,则说明其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处在紊乱状态。

2.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高低常以注意力是否集中作为客观的判定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那么此人极有可能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

3.暗示性

容易受到暗示的人,往往极易被周围的环境或事物所影响,从而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和思维上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这类人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因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精神活动十分不稳定。

4.心理活动强度

心理活动强度是指一个人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遭受强烈的精神打击后,心理活动强度较弱的人往往会留下心理阴影,甚至可能会因为某次精神刺激而发生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而心理活动强度较强的人虽然也会出现一些应激反应,但不会因此而致病。

5.心理活动耐受力

心理活动耐受力是指一个人对生活中反复出现的精神刺激的耐受能力。这种慢性的精神刺激虽然不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剧烈的冲击,但却久久不易消失,几乎每时每日都缠绕着人们的心灵。在受到慢性精神刺激后,心理活动耐受力较弱的人往往会出现抑郁、焦虑、喜怒无常等负面情绪,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6.心理康复能力

由于人们对自身的认识能力不同、生活经验不同,因此,每个人从一次精神打击中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及恢复程度也有所不同。这种能力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康复能力。一个人的心理康复能力越强,说明他的心理越健康。

7.自控能力

一个人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其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当一个人的自控能力较强时,他的心理活动及思维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也恰如其分,神情集中,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而这种表现正说明其心理很健康。

8.自信心

一个人是否具备恰当的自信心是衡量其精神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得到提高。

9.社会交往能力

社交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心理层面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对朋友或亲人表现得十分冷漠,甚至断绝与之来往时,那么,这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就构成了心理学中的一种精神病症——接触不良。反之,如果一个人过分地热衷于进行社会交往,那他很可能处于一种不健康的躁狂状态。

10.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包括人们对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工作性质、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陌生的环境,而且还能通过实践和认识去改造环境。

11.自我调节能力

心理健康标准范文第3篇

(4)在环境中能保持独立,能欣赏宁静;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我决定、自我管理,是积极负责的有主见的行动者。在面临遭遇打击、剥夺、挫折时能保持一种相对的安祥冷静。对荣誉、地位、奖赏、威信以及别人所给予的爱并不刻意地追求,荣辱不惊,威武不屈、富贵不淫。

(5)注意基本的哲学和道德的理论;喜欢思考人生的意义,既生活在现实中,讲究实际,追求实效,又生活在诗歌、伦理、象征、超越的境界里。

(6)欣赏的时时常新。对于平常的事物,如朝旭夕阳,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能分辨工作的历程与结果,对两者都能欣赏;

(7)能和少数人建立深厚的友情,并有乐于助人的热心;对人类怀有一种很深的认同、同情和爱的情感,具有帮助别人的真诚愿望,把人类都看作彼此是同一个大家庭的成员,

(8)具有真正的民主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能对任何性格相投的人表示友好,完全无视该人的阶层、文化教育程度、信仰、种族或肤色。具有谦卑的品质,没有地位、年龄的优越感,向一切在某方面比自己有所长的人虚心求教。他们较少受外界的压力和阻力的限制,具有创造性的观念,以新鲜、纯真、率直的眼光看待生活。他们具有幽默感,常有双关语、笑话、妙语、揶谕和开心的巧辩,特别是富有思想性、哲理性的幽默。

心理健康标准范文第4篇

关键字:多元文化;心理健康标准;相对性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241-01

西方心理学的多元文化论被美国心理学家皮尔森认为“以文化为中心的观点提供了除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对人的行为进行解释以外的第四个解释的维度,它的意义就像三维空间之后发现的作为时间的第四维度”。其中,多元文化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领域。那么心理健康标准是否也应朝着多元文化方向发展?

一、多元文化的心理学内涵

多元文化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以承认文化之间的差异为前提,强调多种文化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共存,反对以一种文化的价值标准来判断另一种文化的是非优劣;更反对某种文化居于统治或霸权地位。

多元文化论认为,文化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一种社会行为不仅受到行为者个体内部因素的调节,也为社会的文化因素所制约,而且由于个体的某些内部因素如需要、动机等也是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因此从根本上讲,行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他们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而孤立的存在,研究者也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背景孤立的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

虽然传统的西方心理理论在个人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忽视文化的作用,但并没有脱离文化,只不过仅仅反映了西方的主流文化。而当这些理论被当作一般规律而应用或推广到非西方文化中时,必然会导致将理论中潜含的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强加于其他民族身上的局面,必然会导致以西方白人文化为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的倾向,从而得出不合适的结论。因此,多元文化论者并不要求完全放弃原有的心理学概念,而是要求更加关注文化在这些概念中的作用。多元文化思潮不是以竞争的姿态出现的与传统心理学理论相抗衡的作为“第四势力”的理论形态,而是对传统理论起到补充完善作用的元理论。

但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所讲的个体文化身份的多样性,不仅指属于不同文化的个体的心理行为带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还指明了同一个体同时属于多种文化、其心理行为带有多种文化色彩的可能性。

二、心理健康标准的内涵

心理健康标准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的客观指标,是制定心理健康量表、心理健康诊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受心理学各理论流派的影响,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纷繁复杂,充满了差异。目前我国学者判断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至少有7种:统计学标准、社会学标准、主观体验标准、生活适应标准、医学标准、心理学标准及发展标准。就这些标准而言,除医学标准较为客观,较少争议外,其他几种均存在极大争议。

纵观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存在着两种思路:其一,遵循“众数原则”的思路;其二,遵循“精英原则”的思路。众数原则,这一原则假定社会成员中绝大多数人的心理行为是正常的,偏离这一正常范围的心理行为可视为异常,它集中体现了常态分配标准。但是,在西方一些学者制定心理健康标准时还遵循另一原则“精英原则”,这是马斯洛从世界近代史上38位成功的名人的人生历程中归纳出来的,可说是一种尺度最严的“精英标准”。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是其内在本性发展得最为充分的人,这样的人才代表真正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标准应该根据自我实现者的心理品质来确定,即以自我实现者所共有的那些心理特点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这一原则被西方其他一些学者所认同,如罗杰斯称作是“机能充分发挥”;奥尔波特称为“成熟”;弗罗姆看作是“有创造力”。

从以上可以看出,马斯洛坚持以人的生物学基础作为衡量人类个体价值选择的唯一标准,并用少数“自我实现者”的价值选择标准去解释人性并确定人格健康与否,是有失偏颇的。因为个体价值选择受后天因素的影响并然是多元化的而不是一元化的。

三、心理健康标准的文化相对性

历史上,心理健康标准应该是跨文化的,还是受文化影响的, 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人本主义者和其他研究者形成对峙。人本主义者的观点是容易理解的。因为他们主张以人的内在天性的实现情况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且人本主义者认为人类全体都有共同的内在天性,自然这种标准就应该具有文化普适性。但是其他研究者指出,心理健康标准往往有文化相对性, 虽然有许多行为尤其是严重的精神异常在多数文化中都被视为异常,但也有不少行为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看待。一个被广泛引用的例子是对同性恋的看法。

由此认为,任何心理健康标准都深深地刻有特定时期特定社会文化的烙印。由于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因而使心理健康标准本身具有文化相对性和跨文化性的特征。主体通过活动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就决定了心理的社会文化历史性,不同的社会必然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的心理健康标准。因此,心理健康标准是相对的和受价值支配的,它具有社会性,并随着文化的不同而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标准是特定文化下的产物。

四、总结

根据多元文化理论和心理健康标准的复杂性,认为心理健康标准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也不可能存在单一的标准,心理健康标准应该是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不同群体都应有自己的心理健康的标准,这样才能更好地判断个体心理健康的程度。而且心理健康标准的多元化也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不同的社会群体采用不同的心理健康标准,将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Pederson P.Multiculturalism as a fourth force[M].Tayor andFrancis,1999,16-19:114.

[2]高媛媛,高峰强.试析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对后现代心理学的贡献[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3).

[3]马翠萍,茄学萍.建构中国文化视野下的本土心理健康标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7):83-85

心理健康标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军人心理健康衡量标准

一、心理健康及衡量标准

1.心理健康的界定及其特征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把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这一定义是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界定的。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笔者在此不予过多阐述。

心理健康实质上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

(1)智力正常。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2)情绪稳定与愉快。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

(3)行为协调统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思想混乱,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4)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5)良好的适应能力。人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将能够适应,这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2.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

关于如何衡量一个人心理是不是健康,心理专家们持有不同的观点。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心理健康十条标准: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我国心理学家郭念锋和许又新也曾提出过十标准论和三标准论。不管如何设定心理健康的标准,但归纳起来,都离不开六个方面:(1)智力。(2)情绪。(3)人际关系。(4)个人行为是否合理。(5)人格。(6)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军人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

1.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心理行为表现,一个人的年龄与他的行为一般是相对映的。比如,小孩子遇到陌生或害怕的东西,就会吓的哭着找妈妈。而一个大人,遇到了陌生或害怕的事后,虽然也会恐惧,但不会也是哭着找“妈妈”。同样,过于幼稚、过于依赖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人际关系和谐。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能够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在与他人交往中,能以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乐于助人。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与集体和周围的人们格格不入。

3.情绪积极稳定。心理健康的人在生活中积极的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的,如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经常能体验到快乐,幸福感强,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并能通过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进行自我调节,迅速恢复到轻松愉快的情绪状态。

4.意志品质健全。健全的意志品质体现在军人身上就是在学习、训练、遂行任务中不怕困难和挫折,知难而上,而且有一定的毅力,能不断战胜困难而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甚至当逃兵;当需要做出决定时,也能当机立断,而不是优柔寡断。

5.自我意识正确。自我意识正确,就是能客观的评价自己的优点、缺点,如对自己的能力、长像、性格和优缺点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然后快乐地接受自己,包括接受自己的缺点。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和要求。自我意识正确的人,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

6.个性结构完整稳定。一个人的个性是稳定的,是结合了遗传,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等多个因素长期形成的,一般是不会改变的。如果一个平时非常节约的人,有一天,突然花钱变得很大方,以前都不让战友碰的东西,把它送人,或者无缘无故把自己的钱分给大家,则说明他可能出现了心理问题。

7.环境适应良好。在人的一生中,内外环境都是不断变化的,有的变化还很大。作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军人来说,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会因为环境改变,而长期出现紧张、焦虑、失眠等状况。

三、把握军人心理健康标准需注意的问题

1.一个人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不能等同

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比如,某战士今天训练时出了差错,受到班长批评,该同志心情不好,情绪低落,这是正常的,不能认为自己心理不健康了。但是如果连续很多天都想着被班长骂的场面,而且一想起就紧张焦虑,就要引起重视和注意了。因此,不能因为某一时间,某一件事,出现了不健康的行为,就简单地给自己或他人下个结论认为心理不健康了。

2.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随着一个人的成长、经历、环境的变化,心理健康状况也是会有所改变的。现在心理健康,不等于一生就心理健康;现在心理不健康,不等于你一辈子就不健康了。

3.军人心理健康的七条标准是一种理想的尺度

心理健康标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国内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大多是从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出发,主要是指关于习惯、人际关系、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协调性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等方面。总之,国内外关于心理健康的内涵的提出尽管表述各异,差异较大,但认知、情感、意志、行动、人格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外协调一致是定义心理健康的基本要义。因此,从操作性定义的角度出发,一般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个体内部协调与外部环境适应相统一、平衡的良好状态。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心境状态,但是怎样才能测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状态有何标准?从目前现有的针对大学生所设立的心理健康标准而言,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之处:其一,心理健康标准更多依照心理健康标准的共性所制定,大学生的时代特征较弱;其二,研究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大多基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与分析,很少采用专家评定法;其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抽样群体具有局限性,有的研究仅以某一高校为样本,效度受到影响。针对不足之处,下面本文将探讨更加合理的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基本心理能力

在基本心理能力维度上,评定项目包括安全感、有抗压能力、自主性,有独处和自主的需要、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自我认识与接纳。马斯洛指出心理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解脱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关于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对于具有安全感和不具有安全感的人,马斯洛也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心理安全感会直接影响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以致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水平。抗压能力在过去的心理健康标准研究文献中少有涉及,但随着大学生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抗压力能力成为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重要项目。总的而言,安全感、有抗压能力、自主性,有独处和自主的需要、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自我认识与接纳五个要素是大学生基本心理能力的基本反映指标。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内外协调适应

在内外协调适应维度上,包括良好的社会适应、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人格完整与协调、人际关系和谐、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这和叶一舵的“二维适应论”相得益彰。内外协调适应也体现了目前对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社会性和个体性的统一,表面上看社会性和个体性似乎是对立的,但其实两者是不可分离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互动的、双向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因此,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外两个方面。从内部状况来说,心理健康的人心理机能健全,人格结构完整,能积极地满足自我的基本需要;从外部关系来说,心理健康的人行为符合规范,能与他人和社会保持一种亲和关系。[1]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情绪情感稳定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和李春荣认为情绪是否稳定是衡量人的心理健康的核心标准。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都始于情绪的波动。情绪之于心理健康就像体温之于身体健康,情绪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指标,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察觉的外显表现。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角色与功能协调

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个体在领悟和扮演自己角色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冲突和障碍。杨光玮等指出,在适应大学生活初期的角色转换过程中,学生内心的要求和愿望与变化了的外界条件,时常发生矛盾如果这些矛盾处理不当,使个体心理冲突剧烈,就会引起心理倾斜,产生心理失衡,严重者引发一系列心理疾病。[2]除了作为普通公民的一般要求外,社会期望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并且掌握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大学生希望自己能够最大限度地贴近社会期望,以此来指导、规划自己的实践。这基本上体现了大学生角色扮演的一般过程。然而现实生活中的90后大学生由于自身的心理特点、个人思想意识特点及个人能力的差异,使得他们角色功能与理想状态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学生与角色的和谐,体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性,是其心理发展的关键,也是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高层次要求。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良好的学习能力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目前大学生的学习问题却令人担忧。《搜狐~麦可思2009级大学新生月度跟踪调查9月报告》指出,54%的本科新生主要遇到了学习问题。学习问题中,比重最大的是进人大学以后“缺乏学习动力”,其次为“对所学课程内容没有兴趣”。纪君燕对大学生进行了“您认为以下哪项是大学里最重要的(可多选)”的提问,结果显示选择人数最多的是“实践,形成社会工作能力”,占总人数的“78.6%”;其次是“学习,掌握大学学习能力”,占66.9%。[3]说明大学生还是十分重视自身学习能力的。良好的学习能力是促进大学生潜能开发和自我实现的一个基础条件,学习能力的欠缺会引绪和行为问题,因此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维度。

参考文献:

[1]李闻戈.对大学生自我接纳的现状及特点的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2011.

[2]杨光玮,吴建新.大学新生角色转变过程中的心理调适[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

[3]搜狐教育.09级大学新生跟踪调查:35%本科生对大学不满意[EB/OL].http:///20091118/n2683070

心理健康标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标准;要求;现代教学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民生活压力的加剧,人们的内心也往往受到巨大的挑战和冲击。什么样的心理是健康的,我们应该如何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心理已成为迫在眉睫的话题。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美国学者坎布斯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有四种特质:积极的自我观念;恰当地认定他人;面对和接受现实;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利用。

国内著名的心理学家王登峰根据各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较为详细地提出了有关心理健康的几条指标,主要有以下五点: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具有自知之明,既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都能做到恰当、客观的评价,又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的切合实际。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人相互沟通和交流,人际关系和谐。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各自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情,把工作看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

4.面对现实,接受现实;适应现实,改变现实。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主动地去适应现实,并进一步改变现实。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的积极情绪总是占据优势,虽然也会有悲观、忧愁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

二、对现代教学的几点要求

1.赏识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越是自尊、自信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中的心理状态往往越好,能显示出超常的能力。在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尊。平时多与学生平等沟通,多给学生关爱,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学生的潜能一旦被激活,他们的自信心会获得极大的满足,对学习就会充满激情与渴望。

2.多活动,培养团队精神。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既尊重自己,同时又悦纳他人。那么这个人乐群性强,能与集体融为一体,同时又能从集体中获得自己发展的养料,不断完善自己。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每天早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升国旗,让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国歌声中得到升华;在课堂上多组织一些小组竞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激发。

3.倾注爱心,给学生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师生之间愉快地交流,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在愉悦中健康发展。作为一个教师,要把班内每个学生的情况牢记于心。要把自己的爱分给班上每一位学生,同样,作为学生,他们深深的敬爱自己的老师,快乐地从老师那里获得渊博的知识,同时又获得尊重、认可和鼓励。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师生之间乐于交流,用爱心相互感染,这也为以后学生踏入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奠定良好的基础。

4.专业辅导,帮助学生保持良好心境。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能适当的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虚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交中不妄自尊大也不恐惧害怕。每个学校都要设置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及时对心理出现偏差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而且每个班每周应至少开设一节心理课。班主任也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当学生感情、生活等方面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加以疏导。

总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评价标准不统一,误区多,只能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我们将培养大量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又有较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共同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

心理健康标准范文第8篇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健康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根据各方面的研究结果,归纳起来,有关心理健康的几条指标如下:

1 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期望与要求;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对自己总是不满意,由于所定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卑;总是苛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得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面临的心理危机。

2 接受他人,善与人处。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而且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能为他人所理解,能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能融入生活小集体中,乐群性强,在与挚友相聚之时共欢乐,在独处沉思之时也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妒、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自别于集体,与周围的环境和人格格不入。

3 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工作看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能把工作中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贮存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4 能够面对现实和接受现实。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者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怨天尤人,因而无法适应现实环境。

5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在心理健康的人身上,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据优势的。虽然他们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这些消极的情绪体验一般不会长久。他们能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逊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狂妄也不畏缩恐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

6 人格和谐完整。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的各方面能平衡发展,人格在其整体的精神面貌中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时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为一体。

7 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操作能力的综合,一个人如果智力低下的话,就不能算心理健康。

8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在人生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段的人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就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常见的心理异常

一般而言,我们可参照上述标准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异常则要求助于临床心理学家的测查与诊断,普通人不能随意给自己和他人胡乱下心理异常的结论。

1 忧郁。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会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2 狭隘。即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既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3 嫉妒。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感到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等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4 惊恐。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怖感,如怕针、怕暗、怕鬼怪。轻者心跳厉害、手发抖,重者失眠、梦中惊叫等。

5 残暴。有点小事,自己不痛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戏弄别人,对别人冷嘲热讽,没有关爱之心。

6 敏感。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说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并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7 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别人,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感到抬不起头来。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对自己都缺乏情趣,压抑感太强。

心理健康的判别标准

心理异常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既反映为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要清晰地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目前最常用的区分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种:

1 自我评价标准。如果一个人自己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这个人的心理当然不会完全正常,但一般不可能存在大问题。心理基本正常的人,完全可以察觉到自己现在的心理活动和以前的差别、自己的心理表现和别人的差别等等,这种自我评价在医学上叫自知力。

2 心理测验标准。心理测验只有通过有代表性的取样、建立常模样本、检测信度、检测效度和方法的标准化,才能形成测评量表,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专家的主观看法,但是心理测验也往往会存在误差,目前并不能完全代替医生的诊断。

3 病因病理学分类标准。这种标准最客观,是将心理问题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的医学标准。如果一个人身上表现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可以找到相对应的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依据,则可认为此人有精神疾病,其心理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

4 外部评价标准。人的心理活动总是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大家都认为某个人有问题,一般这个人就真有问题。即使旁边人没有看出来,专业人员也可以通过当事人的各种表现判断其是不是有问题。

心理健康标准范文第9篇

心理健康对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越来越显得重要,不可轻视。中学生不仅要练就一副经得起任何环境考验的身体,而且要养成一个承受得起各种精神压力的健全的心理。惟其如此,中学生才有可能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心理健康,是使同学们在德、智、体、美这些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有以下几个好处:身心健康是互相依存、互相关联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健康有助于高尚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心理健康有助于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那么,中学生的心理怎样才能算是健康的呢?

一、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即指人的认识能力与活动能力所达到的水平。智力构成的要素很多。如有: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动手能力等。智力是人们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人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心理保证。

二、情绪健康

情绪稳定,具有良好的心境,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是重要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情绪起伏易变,易出现两极性的特点。情绪稳定性的发展,说明理智对情绪的控制与调节正在加强,也反映了中学生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因此,了解情绪的性质和情绪稳定性水平是判断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方面。

情绪心理发展健康的青少年,他们情绪基调是积极、欢愉、乐观向上的,而少有消极、苦闷、忧郁、暴怒的情绪表现;他们能战胜恶劣的心境,摆脱过度紧张的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困扰,能自我控制。

三、意志健全

意志是一个人能够自觉确定目的,并且根据既定的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种种困难,进而达到目的心理过程,衡量意志健康的主要依据是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一个意志心理不健全的,在事物面前,常常表现为优柔寡断,患得患失,举棋不定;或者懒于思考,轻举妄动,草率从事;或是见异思迁、虎头蛇尾,遇难半途而废,在做重要决定时,常表现为犹豫和恐惧。

四、思想与行为协调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表现为思想和言行是协调一致的,常表现为思想逻辑性强,说话有条理,行为按部就班,有始有终。心理不健全的人,则常表现为思维混乱,矛盾百出,言行不一,颠倒事非,支离破碎,有头无尾,毫无秩序。

五、人际关系和谐

人在社会中生活,最重要的是人际交往。以中学生而言,不外乎是父母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属关系和集体关系等。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与他们和谐相处,正常交往、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就具有正常的心理适应,使人产生安全感、舒适感与满足感。

六、行为反应适度

行为反应适度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人与人之间行为反应不同,有的反应敏捷,有的反应迟缓,但都有一定限度。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超过限度,经常表现为敏感或异常迟钝,产生一种变态表现。

七、经得起挫折和失败

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在一帆风顺中成长起来的幸运儿,在生活道路上根本没有碰到过荆棘和坎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生活领域的扩大、社会责任的增多,面临的种种问题会多起来,碰到的困难和挫折自然也会多起来。有了挫折需要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坚持理想,绕过障碍,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毅力,有的要对现实,放弃不切实际的奢求,对于天灾人祸的不幸,也不要一蹶不振。

心理健康是人生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分重要,我们每一人都要积极地行动起来,关爱自己和周围的一切。

心理健康标准范文第10篇

如何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呢?张国玺教授给我们提出了10条标准,您不妨逐条来对照!

1 充分的安全感

何谓安全感?是指没有危险或受到威胁的感觉。安全感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因为,安全感所需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个小天地就是家。家就是遮风避雨的小屋,家就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家才会有安全感。当然社会环境的安定,自然环境的优美,工作环境的舒适都有利于安全感的体验,都会有利于心身健康。

2 充分地了解自己

充分地了解自己,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像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都不利于心身健康。

3 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生活目标切合实际,是指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如果制定的生活目标超出所能承受的范围,超出越多精神负担就会越重,所体验的挫折感就越强烈。“知足常乐”就是要对自己的家庭生活及环境有满足感,这样心情才能愉快。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无忧”和“知足”即是自我内心世界的自我体验和感觉,是情感世界的自我调节的结果。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无忧无愁、知足常乐,就会有一个好心情,就会感到人生的道路上充满着阳光和欢乐,这样的人自然会健康长寿。

4 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三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过多的空闲时间,常常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对老人的心身健康有较大影响。老年人应该“走出小天地,融入大自然”,也就是说,不要总把自己关在家里,要走出家门,或与大自然接触,与社会接触,与各个年龄(特别是老年)的朋友接触,并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这对预防老年抑郁症及老年痴呆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了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等,为老年人提供思想交流和文化活动的场所。在大中城市中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老年大学,也有助于老年人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同时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

5 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何谓个性?个性,就是个体的独特性,也就是说一个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的独特的、整体的特性。个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等。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生活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例如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无兴趣,也不适合他的性格,那么他未必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但能力很差,力不从心,也会感到很烦恼。

6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过七十还学巧”,对于学习新知识来讲,没有年龄界限,所以,老年人应该注意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飞速地发展,各种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比如,不学习电脑就体会不到网上聊天的乐趣,不学健康新观念就会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都有益。

7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何谓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之间的直接交往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人际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师徒关系等。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认知因素是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了解;情感因素指交往双方相互间在感情上的好感程度和交往现状的满意程度;行为因素则是指具体的人际交往行为。情感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建立起着主导作用,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疏程度及稳定程度。因此,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人际关系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 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与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凡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会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绪体验;而不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会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绪体验。发生于外界的客观事物引起人体内心的相应情绪反应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之一,所以,人们应该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但对不愉快的情绪必须给予释放或称为宣泄,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同样对心身健康无益。

9 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本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超出社会道德范围,不妨碍他人的利益,不能损害社会团体的利益。一个人的才能与兴趣爱好应该对自己有利,对家庭有利,对社会有利。否则只顾得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而损害了他人或团体的利益,就会引起人际纠纷,增添不必要的烦恼,反而无益于心身健康。

10 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上一篇:心理热线范文 下一篇:青少年心理辅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