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范文

时间:2023-02-24 23:37:13

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范文第1篇

脑梗死后抑郁症(PSD)是脑血管病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大量临床观察证明,脑梗死不仅可直接致病人产生抑郁症状,还间接影响病人心理情况,发生率高达20%~60%[1]。脑梗死病人常合并多种疾病,对健康或疾病效果感到忧虑,又因疾病本身常带来失语、表达、沟通等功能障碍,抑郁情绪发生率更高。本研究对我院住院脑梗死病人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帮助病人缓解抑郁情绪,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集我院2010年2月—2011年9月期间住院脑梗死病人598例,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排除有认知障碍的病人,再通过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2]进行评分,筛选确诊患有抑郁情绪的病人180例,均经过临床有效体征与CT确诊,全部入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3](多脏器功能损害、昏迷、听力或意识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等病人除外)。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干预组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81.2岁±4.1岁;对照组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79.4岁±5.0岁。

1.2方法

所有确诊患有抑郁情绪的病人均给予原发病及合并症的对症和支持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脑梗死发病后第3天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包括提供基本信息、倾听、暗示、安慰、鼓励、帮助释放情怀等心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群体心理干预,在病人床边采用小讲课方式指导刚毕业或新入职护士如何做好脑梗死病人的健康宣教,内容还可以包括疾病的转归、治疗措施及自我护理等知识,边讲课边联系病人实际情况,并肯定该病人的可康复程度;表面目的是指导护士工作,真正目的却是暗示病人,提高病人的自信心;许多病人虽然一直没开口,但听完小讲课后绝大多数会受鼓舞,有意识尝试参与各项相关康复治疗。②个体心理干预,根据测评结果以及产生抑郁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如有目的、有效地沟通及引导,让病人明白主动参与康复锻炼是恢复肢体功能的最好办法之一。③分散注意力,喜欢音乐的病人也可播放其爱好的乐曲,暂时忘却负性情绪,效果好的还能重新唤起对生活的梦想。④宣传家庭和社会给予支持,争取家属的配合,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4,5],让病人感受到关注与关爱的同时,明白自己也有为他人而活着的义务。⑤严防自杀,自杀观念与行为是抑郁病人最危险的症状,了解病人的精神需求及病情变化,采取24h看护及时发现问题,适当口服抗抑郁剂治疗,激励病人的求生欲望等有效措施。结果分别于1周及3周后进行疗效比较并详细记录。

1.3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病人精神状态明显改善,行心理干预后的SDS标准分下降>6分;有效:病人精神状态有所改善,干预后SDS标准分下降3分~6分。无效:病人精神状态改善不明显或加重,干预后SDS标准分下降<3分。总有效是显效和有效之和。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1周后进行SDS疗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周后进行SDS疗效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脑梗死并发抑郁情绪的机制及因素

脑梗死后由于中枢神经元的损伤,影响了神经通路,导致代偿性的受体水平不能上调而产生抑郁;炎症细胞因子过度分泌导致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系统功能障碍而引发抑郁;左侧大脑半球损伤在脑梗死后抑郁发生率更高[6]。突发脑梗死给病人带来自尊障碍、孤独心理、经济生活负担及躯体疾病、生活能力下降、甚至生命威胁等恐惧心理而引发抑郁情绪的发生[7]。

3.2早期心理干预的重要性

抑郁情绪可使脑梗死病人的躯体疾病恶化或加剧,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起到不可忽视的负性作用。护理人员通过自身的态度、语言、表情对脑梗死后抑郁病人施行早期的心理护理干预,给予耐心的安慰、疏导、关心与鼓励,消除其孤独、焦虑、消极等不良心理因素,能有效改善病人的心理承受和调节能力,缓解精神压力,降低认知障碍的发生,促进病人身心康复,有效提高脑梗死后抑郁症的治愈率。

心理干预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癌症患者; 心理干预; 康复

[中图分类号] R395.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207-01

本文资料来源于本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内科、外科、放疗科住院病人及其家属、单位的调查。具体如下:

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抽样原则作填表调查,表格发出720份(病人及其家属、单位中240份全部收回),240例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调查结果如下。1)性别:男145例,60.42%;女95例,39.58%。2)年龄:20-39岁,54例,22.50%;40-59岁146例,61.25%;60-79岁40例,66.67%。3)文化程度:文盲10例,4.17%;小学38例,15.83%;初中65例,27.18%;高中84例,30.50%;大学以上43例,12.92%。4)病种:头劲部肿瘤38例,15.83%;生殖道肿瘤31例,12.92%;淋巴肉瘤15例,6.25%;消化道肿瘤25例,10.42%;鼻咽癌84例,35.00%;肺癌29例,12.08%;乳腺癌18例,7.50%。5)心理情绪:见表1。

表1受调查者心理情绪

2 护理

2.1 护理要点 护士除执行手术、化疗、放疗常规操作护理,还针对病人确诊、病情好转、病情发展各阶段有的放矢进行心理护理。

2.2 护理结果 减轻癌症病人的心理压力本身就是一种治疗。240例病人经过有的放矢心理护理,有效地开精神枷锁,减轻心理压力,稳定情绪,95%顺利完成各阶段治疗,病情痊愈,好转出院,5%病人病情未控,转入保守治疗阶段。

3 讨论 人是“社会动物”,疾病和健康一刻离不开社会影响,了解、掌握癌症产生、发展根本原因―社会心理因素,才能更有效地指导人们防癌治癌,帮助患者康复。现代心理治疗的特点是:

3.1 把人看成社会一员,建立或保持一个不发生躯体与精神的气氛的环境 临床实践体会到:“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家庭、单位社会环境比治疗病人本身更为重要”。我们具体做法是:扮演好护士重要社会角色是正确疏导病人负性情绪转移,促进病人及其家庭恢复生机和加强病人与单位的桥梁作用的重要保证。调查结果表明:患者感觉生命安全受到威胁47.5%,生理上寻求给予生存希望占73%,要求有效医疗措施占86.7%,希望得到精神上帮助占83%,希望别人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占100%,启迪了我们如何正确疏导病人负性情绪转移非常重要。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必要条件,护士角色行为是重要保证。通过护士文化素养、道德品质,技术水平、仪表态度,为病人素造一个“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给予患者生理、心理上各方面的关怀、关爱,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是认真负责、诚恳支持、帮助他们,取的病人合作与信任。进一步诱导病人敞开心菲,给予适当疏导。针对性解开患者精神枷锁,使病人负性情绪迅速得以自控,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对癌症治愈或生命延长有积极意义。

3.2 护理工作不应局限于病人,还包括家庭、单位乃至全社会 家属情绪直接影响患者,临床实践体会:若家属情绪低落甚至抵触,不利患者治疗和康复。调查结果可喜的是只有14.16%病人曾想过死。有91%家庭对病人是支持的。护士如何负起引导和帮助家庭与病人共同度过癌症危机,消除病人生理和心理上不稳定因素,让病人重新回到家庭生活的起始点来,极为重要。

3.3 癌症患者的经济条件差异大 有的患者病情尚未稳定,急于上班,结果造成复发或转移;癌症康复延长,一旦想重返岗位,领导不同意,不容易康复的身体和振奋的精神再次消沉下去;长期病假许多福利待遇被取消等等不利的社会因素,造成癌症患者心理上的困扰。可喜的是调查结果有90%单位对病人家庭是支持的。护士处在病人与单位之间的关键位置上,如何帮助病人引线搭桥,排忧解难,解轻病人社会心理压力,不容忽视。病人说:“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晓得自己身陷困境时,有可以信赖的亲朋好友,且能助一臂之力,心里就会感到莫大幸福生活才有意义,生存才有价值”。只有具备强大有利的支持,才会更好应付来自社会环境中各种的应激因素,因此护士各种如何走向社会,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治疗环境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3.4 病人本身的主动性 心理治疗护士不是教育和改变病人,而是启发病人与疾病做斗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病人自己去改变自身的病理状态,护士应是病人的朋友而非教育者。大量事实证明:癌症病人生命期不仅取决于病情和医疗措施,而且于患者自身的精神状态密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癌症患者确诊后产生紧张、恐惧的负性情绪,癌症病人的心理活动虽各有程度不同,归根到底是求生意志强烈反应成为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必须及时给予疏导。我们具体做法是:针对各个阶段进行心理护理。

3.4.1 确诊阶段 此期病人心理状态极为复杂多变,必须促使不良心态转化,帮助认识以下问题:1)正确认识和对待癌症―用抗癌明星康复的事实告诉患者:癌症并非绝症,给病人以希望。治疗中病情有好转、缓解或病友痊愈出院,立即抓住“黄金时机”向病人灌输癌是可以治愈的道理,使病人放下思想包袱,增强接受治疗的信心。2)正确对待生死问题―帮助病人从死亡低谷中走出来,告诉患者:“生老病死”乃是大自然规律,向“癌星”们学习,将生死置之度外,拼力挣脱死神束缚,哪怕只有1%希望也作100%努力,放下包袱,主动配合治疗才是唯一求生出路。3)正确对待人生价值―有些病人错误认为:癌是死,不如早死,以免受苦。对此类病人除加强心理疏导外,还应加强于其家属、单位联系,多方关怀帮助,让病人认识存在社会上的价值,鼓励其对生活热爱、对事业追求,生活有目标,希望可使病人向往永生。

3.4.2 治疗阶段 此期患者经过确诊,精神上受到考验,多数要求尽快得到治疗。调查结果表明,生理上希望有效医疗措施的占86.7%,对治疗有信心的占95.83%,战胜癌症信念鼓舞自己的占34%,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占64%。此期由于各种治疗手段可出现副反应,应针对性地耐心解释,支持鼓励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和预防副反应,同时还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必须懂得抗癌也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败。注意加强饮食疗法和体能才有健壮的体魄坚持到治疗结束乃至战胜癌症,帮助患者顺利渡过治疗阶段。

3.4.3 病情好转阶段 此期必须巩固和强化病人良好的心理状态,并树立与癌症长期斗争的思想,帮助患者认清要战胜癌症应向“癌星”学习,树立长时间地保持心理平衡顽强地活下去,癌症是可以治愈的意念。

3.4.4 病情恶化阶段 此期临床症状多、痛苦多,要积极对症处理。用优质服务改善晚期患者不良心理,要始终给予以希望来提高病人终末期生存质量。

心理干预范文第3篇

方法 将186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于转科入院或出院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急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关键词】 急诊;心理干预;SCL-90评分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3-0321-03 中图分类号:R 4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3.032

急诊患者多为急、危、重症患者,具有病情急、进展快、复杂而多变等特点,患者无心理准备,对患者来说是一种重大应激源,容易引起不良心理反应,对治疗配合程度降低。资料显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减轻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1]。本文对急诊患者实施了心理干预,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成年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3例,其中男68例,女25例;年龄19~69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3例, 初中以上大专以下38例,初中以下32例。对照组93例,其中男66例,女27例;年龄20~68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2例, 初中以上大专以下40例,初中以下3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具体干预方法:①支持性干预,护士仪表端庄,举止大方、稳重,热情接待,真诚、态度和蔼。善用非语言沟通技巧,以亲切的目光、良好的言行举止、娴熟的护理技术为患者服务,在抢救、治疗中做到稳、准、快,增强患者的安全感。②针对不同类型的急诊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服毒自杀患者常有社会或家庭因素在内,如与家人吵架、失恋等,多表现为悲观、抑郁、羞辱,渴望得到尊重、同情、理解。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干预,用理解、同情、真诚的语言去感化、温暖患者受伤的心灵,积极开导,鼓励他们面对现实,主动配合抢救。外伤急诊患者多为打架、交通事故、自然灾害造成,身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患者看到伤口流血,加上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具有强烈的恐惧感。医护人员要保持沉着、冷静,用娴熟的技术,快速进行抢救,做到忙而不乱,操作熟练、准确,取得患者的信任,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急腹症患者因发病急,腹痛剧烈,心情焦虑烦躁,希望来到医院以后尽

快得到诊治、止痛,医护人员应先让患者感受到自己已被重视,取得患者的信任,再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询问病史。同时强调患者配合检查及准确回答病史的重要性,让其明白只有尽快明确诊断方能止痛,否则单纯止痛只会掩盖病情,影响诊断及治疗。③健康教育干预,在抢救、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疾病、不同的健康问题,向患者、家属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

3.效果评价 于转科入院或出院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2],包括9个因子:躯体化、焦虑、敌对、恐怖、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偏执和精神病性。每项评分等级均为五级: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比较严重(3分)、严重(4分)。

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讨论

心理干预可提高急诊患者健康心理状态,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促进疾病的康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状态越来越受到重视。急诊患者由于发病急、病情复杂且变化快等特点,患者常常出现不良心理应激反应。研究表明[3],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积极作用。在本研究中,干预后两组患者SCL-90评分结果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急诊患者通过给予支持性、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其健康心理状态,使其顺利接受治疗。

心理干预形式应具综合性、个体化、全方位性,有资料显示[4],急诊留院观察患者中,均希望获取健康教育知识,且文化素质越高,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越大;年龄越大越重视日常保健知识。在本研究中,多数患者主动了解病情,尤其是与预后相关的信息。因而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水平等具体情况,把疾病相关信息向患者宣教。患者是独立的个体,心理干预要做到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干预,注意了解患者性格及心理问题,进行个体干预。对急诊患者的心理干预除患者本身外,还应该包括患者的亲属和社会成分,帮助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心理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刘 红.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抑郁状态的心理干预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0(2):297-298.

[2]郝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J].现代康复,2000,4(8):1127-1129,1145.

[3]井丽君, 张志霞.心理干预在急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5):8951.

[4]廖月红.急诊留观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4下半月版):126-127.

(收稿日期:2011-03-24 修回日期:2011-05-03)

心理干预范文第4篇

【关键词】癫痫;患儿;心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33-02

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慢性病,治疗时间长,复发率及病残率均较高。其父母的心理状况以及对癫痫知识掌握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患儿的态度以及疾病预后,我们对68例癫痫患儿父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1)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根据其结果实施心理干预,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8月~2012年5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且符合癫痫诊断标准(2)的68例患儿的父母(均选择1名家长,父亲或母亲)。其中男7例,女61例;年龄24~41岁,平均27.9±11.4;文化程度:初中9人、高中38人、大专以及以上21人;职业:农民15人、工人11人、干部17人、技术人员16人、其他9人。

1.2 方法

1.2.1 量表评定:于患儿入院2天内由责任护士采用SAS、SDS以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患儿的生活情况、治疗经过、服药情况、家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需求情况等)各1份对家长进行评定后,在患儿住院期间对家长进行心理干预,于出院前日再测评1次。标准分≥50分为临界分,得分越高表示受评者焦虑及抑郁情绪越重,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1.2.2 心理干预:对住院的癫痫患儿父母采用集体授课和个别心理干预相结合,时间为患儿整个住院期间。心理干预由责任护士及主管护师负责实施。内容包括:①集体健康教育:讲解有关癫痫疾病知识、药物治疗、交流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应对策略、社会康复等方面的知识,强化处理应激的能力,减少愤怒和自责,保持恰当的期望值。每周1次,每一次60min。②根据各个量表评定所存在的心理问题采用劝解、启发、疏导等方式进行个别心理干预,以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同情,每周1次。③通过心理心理咨询、黑板报、宣传栏、发放健康知识小册子等形式宣传癫痫基本常识,以加强有关疾病知识应对技能教育。④帮助患儿父母掌握处理癫痫发作的技能,提高其心理安全感,同时给予心理支持、情感介入及指导家长如何应对应激,调整自己的情绪等。

2 结果

2.1 癫痫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癫痫患儿父母焦虑量表(SAS)得分为(52.34±9.21)分,≥50分检出有焦虑情绪35例(51.47%)。癫痫患儿父母抑郁量表(SDS)得分为(51.76±10.08)分,≥50分检出有41例(60.29%),见表1。

2.2 心理干预效果:针对患儿父母所存在诸多心理问题,我们采用了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其尽可能多地了解癫痫的性质、发作表现、治疗手段、预后以及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帮助他们掌握处理癫痫发作的技能,提高心理安全感,减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另外,通过对患儿积极有效的治疗和综合护理措施,及时控制病情,也最大限度降低了患儿父母的社会心理应激反应程度,增强了自信心,并能很好地配合患儿住院治疗,提高服药依从性,促进病情康复。心理干预效果见表2。

3 原因分析

从调查结果显示,癫痫患儿父母普遍在诸多心理问题,从适应到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等,尤其是初发病情严重的患儿及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心理障碍更为突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子女患病对父母来说是较大的应激事件,而社会上对癫痫病人的偏见和歧视由来已久,多数人避之唯恐不及,使患儿的父母有“羞耻感”,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父母对患儿患病的不接受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良情绪进一步导致家庭气氛紧张。②患儿的反复发作使父母对子女的前途担心,导致内疚、绝望、失败感;③癫痫相关知识的缺乏是导致父母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主要原因之一。癫痫常识匮乏,使父母对患儿疾病的发作感到恐惧、孤独、茫然,不知所措,失眠、紧张、害怕等;④父母担心子女不能治愈,遗传后代,以及担心子女住院治疗受罪,病情加重,变呆、变傻等。

4 结论

癫痫患儿的父母的确存在诸多心理问题,根据患儿父母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予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癫痫患儿父母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了患儿父母对癫痫疾病的认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照料患儿,促进患儿康复。家庭是儿童接触社会的第一场所,构成了影响儿童行为的外环境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儿童心理及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少学者强调指出,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情绪,尤其是母亲的情绪对患儿心理的影响非常明显,父母情绪对患儿的影响甚至要大于疾病本身的影响。因此,癫痫患儿父母有关癫痫疾病知识的增加,可以改变他们对患儿的态度,使之不再歧视、排斥患儿,更加耐心,细致地照顾患儿,坚持用药,定期复查,从而提高癫痫患儿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残率。

参考文献

[1] 吴 文源.焦虑自评量表(SAS).上海精神医学,1990,新2(增刊):44.

[2] 诸福棠主编.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806。

心理干预范文第5篇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7-0031-02

【摘 要】目的 探讨术前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121例择期手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进入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手术前一天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不接受心理干预而自然进入手术。在手术前一天和手术前一小时分别接受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1]、抑郁自评量表(SDS)[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3]的评定。结果 研究组在手术前一小时的焦虑、抑郁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

【关键词】心理状况 术前 心理干预

Preoperative patient mental status mental intervention

ZHONG Jun Xia ,GUO Qiong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MianYang ,MianYang 621000 ,Sichuan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 mental status of Preoperative patient and influence by mental intervention.Method Divide 121 patients of selective operation hospital admission into investigated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investigated group accept mental intervention in the first preoperative day,control group has no intervention in operation。In the first preoperative day and the first preoperative hour,accept evaluation of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self-rating anxious scale(SAS)、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symptom checklist(SCL-90) .Result In the first preoperative hour,the anxious、depressive score of investigated group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Mental Status ;Preoperative ;Mental Intervention

有研究表明[4],手术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在术前会出现明显的焦虑。为探讨心理干预对术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术前患者心理健康保健工作提供相应理论依据,本文作者特进行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6年9月- 2007年3月住绵阳市三所医疗机构的121例择期手术患者进入研究,排除患有心、肝、肾等重大躯体疾病者、既往或现在患有精神障碍者。

1.2 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进入研究组和治疗组,研究组在术前一天即接受专业的心理干预,内容包括:针对个人开展术前和术后可能发生的焦虑和抑郁、焦虑与抑郁的应对、自我调节、术前和术后焦虑与抑郁的治疗以及针对集体的团体心理健康辅导等等。对照组不接受心理干预而自然进入手术。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姓名、年龄、种族、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既往有无精神疾病史、疾病严重程度、手术的大小、家族中患精神疾病情况和是否愿意接受心理健康保健等等)、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在进入研究前一天和手术前一小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以及手术前一小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的自评量表(SCL-90)[3]评定,由两名主治医师进行评定,评定前作一致性评定,评定者之间一致性检验为Kappa=0.89。

1.3 所有资料由专人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的统计分析包括卡方检验、t检验等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计121例,其中研究组61例(50.41%)、对照组60例(49.59%)。年龄:(20-72)岁,平均(44.12±16.34)岁,其中研究组为(22-69)岁, 平均(42.56±15.27)岁 ;对照组为(20-72)岁, 平均(46.98±16.21)岁,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44,P>0.05)。种族:研究组为汉族53例、羌族5例、回族3例;对照组为汉族55例、羌族3例、回族2例,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42,P>0.05)。受教育年限:研究组为小学12例、初中15例、高中18例、大专及以上19例;对照组为小学10例、初中13例、高中21例、大专及以上16例,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33,P>0.05)。

2.2 两组不同时期SAS、SDS总分比较 (见表1)

注:组内比较P

由表1显示,SAS、SDS总分研究组在术前一小时较术前一天有明显降低,组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1),术前一小时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

由表2显示,除精神病性、人际关系二项外,其他各项评分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

2.4 发生焦虑、抑郁者SCL-90总分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 (见表3)

由表3显示,秩和检验表明,发生焦虑、抑郁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是否愿意接受心理健康保健呈负相关,与疾病严重程度、手术大小呈正相关。

3 讨论

一些文献研究表明[4],对于患者而言,手术会带来巨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接受手术者的心理波动很明显,情绪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波动,情感上亦比较敏感,对小事常过度反应,变得焦躁易怒,有时又莫名的沮丧、哭泣,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严重的情绪障碍,导致抑郁症,表现为持续的抑郁情绪、兴趣下降或愉丧失,易发脾气、厌食或贪食、疲劳感、内疚感、注意力集中困难、自我评价降低,常有早醒或入睡困难,严重者认为活着没有意义,出现自杀企图。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术前接受专业心理干预者的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情绪)明显低于未接受心理干预者。接受专业心理干预前两组SAS、SDS总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接受心理干预者SAS、SDS总分在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

本文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发生焦虑、抑郁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是否愿意接受心理干预呈负相关,与接受手术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手术大小呈正相关,与国外的研究一致[5-7]。这可能与接受手术患者疾病越严重、手术越大,医护人员越是担心手术是否能成功、其心理压力越重,越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有关,而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愿意接受心理干预者,其应对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手段要多些,更容易应对负性情绪。

本文研究结果还表明,症状量表中多项因子分未接受心理干预者明显高于接受心理干预者,这可能与未接受心理干预者处于压抑的心情、未能寻求到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方法有关。

总之,由于生理变化、心理应激和内分泌环境发生变化,术前患者可能产生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专业的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在术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保障患者的心身健康、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金华.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260.

[2] 王征宗.焦虑自评量表.上海精神医学,1984,11:73.

[3] 龚耀先.修订症状自评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医学院出版.1996,16-23.

[4] 张烨.手术病人焦虑评估及分析.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24): 3596-3597.

[5] Ruchala P L, James D C.Social support, knowledge of infants development, and maternal confidence among adolescent andmothers.J Obstet Gynecol Neonatal Nursing, 1997, 26(4):685.Moran

[6] C F, Holt V L, Martin D P.What do women want to know after childbirth.Birth,1997,24(1):27.

心理干预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妇科肿瘤;心理特点;心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5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90-01

在我国,癌症的发病率每年增加2.5%左右,病死率年增1.8%[1],是继心脑血管疾病后的又一最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其中妇科肿瘤的发病率亦呈持续增长的趋势,是一种常见的危害妇女身体健康的多发病。由于妇科肿瘤患者病发部位的特殊性以及由各种放化疗造成的生殖器官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导致患者在术后会普遍产生悲观、失望、焦虑、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对我院接收的妇科肿瘤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临床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效果良好,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101例妇科肿瘤患者,并均经病理证实。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49.72岁,患者均无性格智力障碍等其他精神疾病,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疾病。其中,子宫肌瘤49例(48.51%),宫颈癌12例(11.88%),卵巢囊肿瘤23例(22.77%),子宫内膜肿瘤7例(6.93%),卵巢肿瘤10例(9.90%)。将患者随即分为常规组(n=55)和干预组(n=56),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并且在年龄、文化程度、手术类型与患病类型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进行正常护理,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护理。

1.2 心理特点分析 据我院接收病人的情况,对其心理特点进行如下归纳总结。①恐惧心理,主要表现为心理压力过大、失眠多梦、精神恍惚、心律变快,不敢面对现实等。②悲观失望,对事物均抱着消极的态度看待,甚至有些文化程度较低的病人认为自己无法治愈,甚至拒绝接受治疗,惶惶不可终日。③焦虑绝望,情绪严重失控,害怕死亡的到来,反复询问护理人员,寝食难安。④抑郁心理,患者一旦确诊并接受事实,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对所有事物漠不关心,拒绝与外界交往,更有甚者有轻生的打算。⑤心态平和安详,积极配合治疗,并乐于鼓励别人,有强烈的求生欲望。

1.3 心理干预方案

1.3.1 一般护理 肿瘤常识的普及,科学地向患者讲解肿瘤发生的原因与治疗方案。熟悉患者病情,向患者讲清楚治疗的必要性与同时给予患者强大的心理支持,增强患者能够治愈的信心。依据患者要求可为其病情保密,消除患者过度紧张、消极的心态,正面接受治疗,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1.3.2 依照病人不同的需要与心理护理的程序,采取独特的心理干预方法。根据接收病人的情况,制定以下方法来进行心理干预,帮助病人缓解压力与病痛,以期尽早恢复。①焦虑心理的消除。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采取24负责制,使患者尽快适应新环境,医护人员主动为患者耐心讲解肿瘤常识并尽量满足患者要求,鼓励安慰病人并耐心听其倾诉进而消除患者焦虑心理。②抑郁心理的治疗。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与其交流,并尽量让患者的家人朋友参与进来,让患者依然可以感觉到人情的温暖,社会的友爱,从而坚定其治愈的信心,积极地配合治疗。③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告知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脱发、色斑等副反应,然而治疗结束后头发会再生、色斑亦会消退、肿瘤切除后女性特征仍会保持等,消除患者后顾之忧。教给患者一些消除紧张恐惧的方法,如听音乐、深呼吸、看书、聊天等。④给予患者特殊的护理。给患者相对轻松自在的病房环境,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并接受相关治疗,医护人员要善于交流,能给患者以亲切感,积极引导患者主动走出心理阴影。病情缓解后合理引导患者进行正常饮食并进行相关运动,某些可以独立完成的事件自理完成,确定自我价值,增强求生欲望。

1.4 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住院后12h内及出院前12h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与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进行测评[2],并对两组出院前的各种指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1.5 数据处理 所有取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进行处理,采用X2检验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DS,SAS,QLQ-C30分值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SDS,SAS,QLQ-C30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出院前各分值显著改善,而常规组无明显变化。干预组与常规组出院前各分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病发率的比较 常规组术后并发症病发率为10.91%(6/55),干预组术后并发症病发率为1.78%(1/56)。干预组明显低于常规组,说明心理干预方法在一定程度可以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3 讨论

妇科肿瘤已成为一种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且发病呈逐渐年轻化、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治疗妇科肿瘤的主要方法仍是传统的手术配合药物治疗[3],由于绝大多数手术需切除卵巢或子宫,因而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症状,甚者会有轻生的念头。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导致睡眠障,更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引起生理节律紊乱,终而影响患者的术后的康复[4-5]。由于当前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注重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现有医学研究表明,心理状态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相偶联的机制影响机体免疫功能;这种机制在中医上则称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病不可愈”。因此通过心理干预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精神状况及治疗效果。如何实行简单有效的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6-7]。

本研究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的心理干预方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症状,根据数据分析,患者的抑郁、焦虑指数均有所下降,生活质量指数升高,并发症并发率降低,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恢复正常生活具有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虹,蒋冬梅.肿瘤患者家属的心理及需求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7,13(28):2722-2723.

[2] 张明星.焦虑对妇科良性肿瘤术后康复的影响与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8,22(24):35-36.

[3] 杨红.护理干预措施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9(4):139-140.

[4] 张素花.妇科肿瘤病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4):191-194.

[5] 苍宁.关注妇科肿瘤对妇女健康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1):F0002.

[6] 杨桢.恶性肿瘤的心理学研究概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94-196.

心理干预范文第7篇

【关键词】心理干预;CT扫描患者焦虑抑郁心理

作者单位:136000吉林省脑科医院CT扫描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简称,是检查方便、迅速、分辨率高、无创性的一种新的医学检查方法。现已成为一种很流行的医学辅助诊断手段。CT扫描是利用人体不同组织吸收射线的能力不同来达到显影的目的,故对身体有一定的电离辐射,加之对疾病的担忧,一种恐惧心理犹然而生,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抑郁心理,在检查过程中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最大限度减轻焦虑抑郁心理、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各种并发症、降低伤残率、减轻了家庭和社会负担[1]。本文对CT扫描患者抑郁焦虑心理进行分析,并探讨心理干预对CT扫描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的改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0月至12月入院实行CT扫描意识清醒的80例患者,其中男35例、女45例,年龄16~81岁,平均48.5岁。

1.2方法将80例入院CT扫描患者以SAS、SDS进行评估,8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干预:向患者及家属宣传CT扫描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我们将CT扫描的原理和注意事项写成板书,摆放在候诊室,并印刷成印刷品发给患者及家属,让他们了解和认识CT扫描。工作中我们再次进行宣传和讲解,把工作做细,尤其对年龄较大者反复叮嘱,检查前去除扫描部位的金属异物及体外异物,以免造成伪影。告诉他们不要害怕,检查时应服从工作人员安排,取某种必要的,扫描时不要乱动,否则会影响图像的结果。

1.2.1在实施心理干预过程中,注意沟通的技巧,首先使家属了解患者确实存在焦虑抑郁心理,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护士着装整齐、精神饱满、亲切的谈吐,使患者在第一时间里愿意接纳、信任你,放心把自己的健康交予你,这对患者情绪稳定,控制病情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

1.2.2关心患者,护患之间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有同情心、责任感、称呼得当、语言得体,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患者的权利;告诉患者检查目的,并询问其感受,告诉患者有不舒适的感觉可随时与医务人员交流;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注意非语言表现,收集有关信息,并向患者提供有关的咨询及心理支持。

1.2.3在扫描时磁场所产生的梯度声音很大,让他们有心理准备,嘱其不要害怕,并且嘱咐患者保持不变,不要活动,可使图像清晰,我们采用在检查室内放音乐,对焦虑患者进行音乐治疗[3],或让最亲近的家属陪同检查,有时甚至医生和扫描员陪同他们一起在检查室内,这样就大大的减少了患者的恐惧与害怕心理,使扫描顺利完成。

1.2.4对增强扫描患者,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轻重、血管的大小和检查部位及诊断要求来确定注射速率、剂量和压力,要有过硬的穿刺技术,减少对患者身体及心理造成不必要的痛苦,避免造影剂渗出,导致增强扫描失败。有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护士可以通过设计的语言和行为实现对患者的心理调控,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控制一切消极影响,帮助患者保持最佳身心状态[4]。在患者和家属同意的情况下,给予静脉注射药物,告诉患者不要紧张,然后慢慢推药,这样就减少了患者的顾虑。

1.2.5在检查期间,随时观察患者反应,尤其对于心理压力大表现沉默的患者,要根据其面部表情分析心理状况,护士要及时察觉患者心理上的孤独无助,焦虑等情绪,与患者交谈,询问患者有无不舒适的症状,使其放松,告诉患者目前状况,医生正在商议最佳的治疗方案,让患者放心,减轻焦虑。

2结果

表1患者心理干预前后SAS量表(分)

SAS的总初分SAS的标准T分总印象干预前48.18±5.5168.25±8.74 轻度焦虑干预后32.71±2.8652.13±2.17没有焦虑表2患者心理干预前后SDS量表(分)

SDSSDS总印象干预前50.24±6.2169.45±7.01轻度抑郁干预后23.41±7.1137.62±3.13没有抑郁由表1、表2可见干预前后相比,干预后焦虑抑郁心理明显改善。

3讨论

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心理干预,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通过实施正确的心理干预,可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心理负担,控制不良情绪,从而帮助患者保持最佳身心状态,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最佳扫描质量和成功率。心理干预重在心理支持,是心理护理常用的方式,也是基本方法之一,具有广泛性。心理疏导是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对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进行疏通引导,以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的过程,心理疏导的基本工具是语言、具有针对性[5]。对检查时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针对患者个体差异进行干预,同步的心理支持和疏导结合在一起收到很好的效果。护士采用心理方法与患者交流,运用良好的言语对患者进行同步心理支持和疏导,更能满足患者心理需要,减少负性情绪,解决患者心理问题,帮助患者建立对疾病的正常反应性,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主动促进心理转化,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利于恢复。通过心理干预,使患者愿意接受检查,配合程度增大,图像清晰度增加,为医生诊断奠定了基础,全部照片达甲级片标准,为临床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对CT扫描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病情易于控制,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并对疾病康复,减少并发症有着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惠玲,杨惠花,张妍.护理部对稳重病人实施全程人文关怀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8.

[2]李清梅.整形美容门诊护士与就诊者的沟通技巧.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180-181.

[3]张明园.精神科量表评定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4-38.

[4]刘晓红.护理心理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269-289.

心理干预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创伤;骨折;心理调查;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438-01

创伤骨折患者对突如其来的严重创伤,多数心理反应剧烈,表现为恐惧、焦虑、悲伤、抑郁、孤独、等负性情绪,甚至由此引发抑郁症或焦虑症等精神疾病,严重者导致坠楼、自杀等恶性事件发生,如不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将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有研究利用四种国际通用量表,即:症状自评量表(SCL-90 )、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抑郁量表(HAM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伤后一周内的57例创伤骨折住院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状态调查、评定,然后对有心理障碍的检出者及时进行急性应激心理干预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接受系统心理干预后的患者,悲伤、抑郁、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得以有效控制直至消除,心理应激水平明显提高,从而防止了患者及他人受到危机情景的伤害,杜绝了恶性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在住院期间保持了良好的身心状态,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1创伤骨折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

1.1 恐惧、焦虑心理

在创伤骨折初期,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心理,原因是:(1)患者对突发的意外创伤无心理应激准备,并且骨折部位的剧烈疼痛也可导致患者出现紧张烦躁、大喊大叫或感到生不如死的极度焦虑;(2)伤肢离断或大面积创伤的患者,一时无法面对躯体完整性受损的残酷现实,对可能成为残疾人产生了严重的恐惧感。

1.2 否定现实的心理

由于部分创伤骨折患者伤势过重或伤残程度超越了自己的承受能力,拒不承认现实的一种应付危害情景的自我防卫方式,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患者总以为自己伤很轻,对未来盲目自信;另一种情况是对自己应对创伤的能力持一种否定态度,认为根本无法救治而失去治疗的信心,严重者可有自杀意念和行为川。

1.3 悲伤、抑郁心理

患者受到突发剧烈的创伤刺激,面临生命危险的关头,精神和肉体承受双重痛苦,感到无力改变现实状况时,导致患者产生的忧愁、压抑情绪,表现为每天哭泣不止、度日如年、苦闷不安、夜不能寐的悲伤、抑郁心理。

1.4 孤独失助心理

由于创伤骨折患者身心受到了巨大打击,急需亲人的安慰和陪伴,但这些患者却往往多是由路人或交警送来就医的,暂时失去与亲人的沟通,失去了躯体和心理支持,再加之患者住院后对病房环境、医护人员及各种抢救器材的陌生,以及患者正常工作、学习、生活规律的中断,均可导致患者感觉茫然、适应不良,加重了孤独失助感。

2创伤骨折患者急性应激心理干预措施如下:

2.1 消除恐惧、焦虑,稳定患者情绪

主要做法是:(1)医护人员及家属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接纳患者,通过与患者交谈,全面了解病情和心理状况,满足患者的治疗和心理需求。同情、体贴患者,使患者有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尽快稳定患者情绪,消除恐惧和焦虑;(2)医护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耐心、细致地为患者治疗伤痛,并做到一切从患者的切身利益出发,使患者安心治病养伤,避免忧愁,控制焦虑情绪的发生;(3)整洁安静的住院环境以及和谐的病室效应也是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的必要条件;(4)有效地控制疼痛,减轻焦虑;(5)采用“忙碌遗忘法”来消除患者心理上的不安和焦虑,如:引导患者读书看报、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收听广播、音乐等;(6)对恐惧、焦虑及疼痛较重的患者,有研究人员采用了镇静止痛等药物配合治疗,稳定患者情绪。

2.2 重建认知,增强自信,勇敢面对现实

具体做法:(1)在患者心情尚平静的情况下,根据病情程度,在医疗保护制的原则下,适度告知患者主要伤情,纠正患者扭曲的认知,让那些对自己的伤情认识过重或过轻的患者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的伤情,以利更好地配合医疗护理工作,使之早日康复;(2)激励患者实现自我价值。有研究人员分析,部分患者表现出自我评价丧失,自我价值感降低,不能面对现实和正确处理生活突发事件。这就要设法调动这类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帮助患者树立人生的信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对家庭、社会的价值,指导患者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工作、婚姻、家庭问题,勇敢地克服生活、工作、学习上的暂时或永久的困难,使患者重新认识和接纳自我,以利早日重返社会。

2.3 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心理干预措施:(1)鼓励患者将内心苦闷倾诉出来,达到诱导发泄的作用。管床人员应以良好稳定的心态安慰支持患者,并以积极的态度陪伴患者,利用换位思考,同情患者处境,耐心聆听患者内心感受,不可轻易打断、否定或劝说,要让患者充分宣泄内心深处的压抑;(2)积极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健康,首先要协助患者家属稳定情绪,特别要嘱其控制悲观情绪在患者面前流露。患者的亲朋好友要尽量多陪伴、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抚工作,这样有利于病人对角色转化的适应,对消除悲观、抑郁心理及伤痛的恢复有良好的作用。

2.4 解除患者孤独、失助心理

心理干预措施:从创伤骨折患者被发现的那一刻起,相关人员要积极处理做功能检查等,力争通过这些争分夺秒、科学有序地救治环节让患者体会到受助的积极态度,使其得到安慰,使患者的孤独、失助心理得到缓解,给患者以极大的心理支持;

3讨论

对比有心理障碍的骨折住院患者及时进行应激心理干预,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接受系统心理干预后的患者,悲伤、抑郁、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相对为及时心理干预的对照组能更有效控制患者自身的负性情绪直至消除,相应的心理应激水平也明显提高,从而防止了患者及他人受到危机情景的伤害,杜绝了恶性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在住院期间保持了良好的身心状态,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外科学 [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23-624.

[2] WHO.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instrument [s].Geneva: WHO,1993.

心理干预范文第9篇

关键词:启动;无意识;目标追求;具身认知;心理干预

一、引言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启动(priming)研究主要关注外部环境(包括语义概念、视觉图像、身体感觉等)对相关心理表征的激活和心理表征的激活对不同心理现象的影响,如暴露于黑人相关的词语中时能激活被试关于黑人相关的心理表征并产生黑人具有攻击性的刻板印象[1],用手摸过温暖的杯子后,能激活被试心理温暖(psychological warmth)的心理表征并能使被试更多地知觉他人具有温暖的特质(如友好、善良等)[2]。启动也被用来当作一门实验技术,采用该技术的一般实验过程是:主试首先给被试呈现启动刺激,然后被试完成一个表面上与启动任务无关的任务,最后主试要求被试回答是否知道实验的意图和两个任务之间的联系。如果被试没有意识到实验的意图和两个任务间的关系,并且启动刺激确实影响了被试的认知、情感、行为等,就认为发生了启动效应。比如,巴格(Bargh)等人发现用老年人刻板印象相关的词语(如有皱纹、白发苍苍等)启动的被试比用中性词语启动的被试走路更慢,并且被试并没意识到这些词语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1]。

传统的心理咨询强调来访者主动地、有意识地通过意志努力来改变自身的不良认知、情绪和行为,如贝克的认知疗法强调通过有意识地挑战自动化思维来改变来访者潜在的功能性失调。即使行为主义不强调有意识地改变认知,但他们的暴露或行为矫正技术都需要来访者的意志努力。传统心理学中关于自我控制的研究也认为只有通过有意识的控制,才能达到成功或者积极的结果。但是,现有一系列研究表明无意识的过程可以获得与有意识过程一样的结果。如巴格等 (2001)的研究发现,在没有时间完成两项任务的情况下,被成就目标启动的被试比控制组的被试更愿意继续完成枯燥的第一项任务,而不是选择去完成第二项有趣的任务;而且在面对障碍时,实验组被试比控制组被试表现得更有恒心[3]。这意味着对于行为的改变,不论是有意识过程还是无意识过程都具有同等程度的作用。因此,使用以启动为基础的心理干预方法似乎成为了可能。

二、以启动为基础的心理干预的理论基础

社会心理学中以启动作为研究技术主要应用在对无意识目标追求(unconcious goal pursuit)与具身化(embodiment)的研究中,因此以启动为基础的心理干预也应该以这两个理论为基础。

1.无意识的目标追求

目标(goal)是个体期望达到的某种状态或结果在大脑中的表征,它可能潜在地影响人的评价、情感和行为活动。许多理论假设目标的追求都是有意识的,但是随着社会认知心理学的无意识领域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提出,目标可以被自动地激活,人们可以无意识地追求目标。目标的自动激活对社会评价、社会行为和主观经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标观念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一旦被激活,就会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朝着目标方向进行[3]。

无意识目标追求的自动化模型认为,目标是一个心理表征,它可以被环境中的特定刺激所激活,因为过去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常常一贯地追求该目标。比如,用刻板的方式经常、反复地看待某群体成员,那么该群体成员就和这种刻板印象表征形成紧密联结,当出现该群体成员信息时,就会激活其刻板印象[4],引发符合刻板印象特征的目标行为[5]。有研究者使用了无关学习范式研究发现,“印象形成”启动组和“记忆”启动组的被试在报告是否尽力形成目标人物印象或记忆目标人物信息方面并无差异,并且几乎所有被试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阅读目标人物行为时追求了特定目标,但是事实上,印象形成组比记忆组的记忆效果更好,并且他们对行为信息的记忆也有更高的主题组织(thematic organization),即采用了印象形成的记忆方式去记忆[6]。大量的研究表明,无意识的目标追求与有意识的目标追求通过相似的心理加工过程对认知和行为产生相同的结果[7]。

2.具身化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具身化是指我们的思想、感觉和行为是以感觉经验和身体状态为基础建立起来的[8]。根据具身认知理论(theories of embodied cognition),认知表征是以头脑中的感知运动系统为基础建立的。人们通过经历到的身体状态发展起抽象的知觉表征,由于具体的感知经验是这些表征的一部分,因此,这些经验的激活会影响心理模仿和抽象的思考。

一系列实验支持具身认知理论。威廉姆斯(Williams)和巴格 (2008)用实验证明,个体仅仅用手感觉物理的温暖(physical warmth)就能激活人际温暖(interpersonal warmth)的概念,从而影响人们的印象形成和分享行为[2]。史诺(Schnall)等人也用实验证明了身体干净和道德之间存在具身的联系[9]。这几个研究证明了人们会用具身的温度和干净来认识抽象的人际关系和道德,人际温暖和道德纯洁的感知是以温度和干净的身体经历为基础构建的。至于这种联系的建立,威廉姆斯等人提出了搭脚手架的过程(the process of scaffolding): 对抽象事物的表征或理解是以人们早期经历的物理环境(如空间位置上的移动)为基础建构起来的[10],当抽象的概念被已经存在的概念搭脚手架似的建立起来时,这些概念就在头脑中相互联系起来,因此启动一个概念就能激活相联系的概念的表征。比如,在小时候我们经历母亲温暖的拥抱(物理上的温暖)时,同时感受到了母亲的关爱、信任等(心理上的温暖),我们就用客观实在的物理上的温度来构建抽象的心理温度,导致启动物理上的温暖就会激活心理上的温暖[2]。并且,许多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已证实物理和心理上的温度激活一些相同的脑区[11]。

三、以启动为基础的心理干预的可能应用领域

心理干预的一个目标是调节来访者的情绪并促进他们的人际关系。根据这个目标,具身认知方面的研究发现身体体验的温度与人际温暖(interpersonal warmth)紧密相连。个体仅仅用手接触物理的热量(physical warmth)就能影响对他人的评价。温度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亲社会行为,受过温暖启动的被试更愿意把实验得到的礼物分享给自己的朋友[2]。温度还能影响个体的孤独感,感到自身被社会排斥的人往往估计室温更低,而通过洗热水澡能降低他们的孤独感,并且人们在感到孤独时会倾向于更长时间地泡热水澡。温度甚至会影响人际信任,物理温度和人际信任会激活相同的脑区[12]。此外,物理距离也会影响人们的亲密感。威廉姆斯和巴格(2008)要求被试按照指示在坐标纸上画出对应的点。这些坐标指示对应的点可以分为三类:点之间距离比较小、点之间距离比较大以及点之间的距离适中。结果发现:画过较短物理距离线段的被试比画过较远距离线段的被试认为与朋友、家人和家乡有更强的情感依恋[13]。这些研究显示了对物理温度或距离的干预可能调节与人际关系和情绪相关的心理症状。物理的启动,对儿童良好的依恋形成以及其他情绪问题的治疗也很有价值。无意识目标追求方面的研究也发现情绪的调节可以在无意识情况下进行,得到的调节效果甚至超过有意识的调节。上述研究展示出了以启动为基础的心理干预与传统心理干预的不同,个体的改变可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

启动干预也可以提高特殊群体(如老年人、幼儿等)的适应,而传统的心理干预可能达不到这种效果。比如对于缺少意志力的群体(如幼儿),他们很少能够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行为去适应社会环境,因此传统的需要来访者进行有意识地调控自己行为的干预方案可能起不到显著的效果。而无意识的启动干预无需意识的参与就能改变来访者的情绪和行为,有研究甚至证明那些经常不用意识调控自己情绪的被试,在无意识启动的干预下情绪的调节效果,比经常用意识调控自己情绪的被试的效果更好[28]。此外,一项关于提高老年人适应的研究使用阈下启动范式发现:相对于消极刻板印象相联系的词汇(如糊涂的) 被积极刻板印象相联系的词汇(如博学的)启动的老年人,记忆能力表现得更加出色[14]。当然,启动干预也能促进普通群体的适应功能。如有研究发现启动老年人刻板印象也能影响非老年成人的记忆表现[15]。启动甚至能改变我们的态度,降低自身的负罪感,从而使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如最近有研究发现混乱的背景(如垃圾、废弃的自行车等)能增加个体对少数民族的歧视[16],因此有可能通过干净背景的启动来减少个体对少数民族的歧视。钟(Zhong)等人 (2006)的研究发现,通过简单的洗手就能洗去个体心灵上的负罪感[17]。

四、结语

以启动为基础的心理干预方法可以丰富现有的心理咨询技术。对于许多人际关系和情绪障碍问题,可以通过启动相应的外部线索来对个体进行干预。相似地,一些不良的习惯(如吸烟、酗酒、拖拉),也可以通过启动来访者的厌恶或是回避进行改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该技术来激活我们期望的心理表征,比如通过设置电脑桌面背景,暴露于真实或者虚拟的环境中来改善我们的心理状况。但是使用启动技术干预心理问题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未来的研究应该检验该技术的生态效度和对真实咨询来访者以及临床病人的干预效果。我们相信,整合传统的心理干预技术和以启动为基础的心理干预方法能对当代心理咨询技术的发展带来更光明的前景。

[1]Bargh, J.A., Chen, M. & Burrows, L.. Automaticity of social behavior: Direct effects of trait construct and stereotype activation on ac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7):230-244.

[2]Williams, L.E. & Bargh, J.A.. Experiencing physical warmth promotes interpersonal warmth[J]. Science, 2008,322(5901):606-607.

[3]Bargh, J.A., et al.. The automated will: nonconscious activation and pursuit of behavioral goal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1,81(6):1014-1027.

[4]Bargh, J.A..Conditional automaticity: Varieties of automatic influence in social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J]. Unintended thought, 1989,3:51-69.

[5]Aarts, H., et al.. Social stereotypes and automatic goal pursuit[J]. Social Cognition, 2005,23(6):465-490.

[6]Chartrand, T.L. & Bargh, J.A.. Automatic activation of impression formation and memorization goals: Nonconscious goal priming reproduces effects of explicit task instruc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71(3):464-478.

[7]Gollwitzer, P.M. & Bargh, J.A.. Automaticity in goal pursuit[M]. Konstanz: Bibliothek der Universit.t Konstanz, 2005.

[8]Barsalou, L.W.. Grounded cognition[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J], 2008,59:617-645.

[9]Schnall, S., Benton, J. & Harvey, S.. With a clean conscience cleanliness reduces the severity of moral judgments[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8,19(12):1219-1222.

[10]Williams, L.E., Huang, J.Y. & Bargh, J.A.. The scaffolded mind: Higher mental processes are grounded in early experience of the physical world[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9,39(7):1257-1267.

[11]Todorov, A., Baron, S.G. & Oosterhof, N.N.. Evaluating face trustworthiness: a model based approach[J].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2008,3(2):119-127.

[12]Kang, Y., et al.. Physical temperature effects on trust behavior: the role of insula[J].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2011,6(4):507-515.

[13]Williams, L.E. & Bargh, J.A.. Keeping One's Distance The Influence of Spatial Distance Cues on Affect and Evaluation[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8,19(3):302-308.

[14]Levy, B.. Improving memory in old age through implicit self-stereotyping[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71(6):10921107.

[15]Dijksterhuis, A., et al..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associative strength and automatic behavior[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0,36(5):531-544.

[16]Stapel, D.A. & Lindenberg, S.. Coping with chaos: How disordered contexts promote stereotyping and discrimination[J]. Science, 2011,332(6026):251-253.

[17]Zhong, C.B. & Liljenquist, K.. Washing away your sins: Threatened morality and physical cleansing[J]. Science, 2006,313(5792):1451-1452.

心理干预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老年; 心理问题; 干预

[中图分类号]R39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100-01

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明显增加,老年化现象日益突出,随之而来的老年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加,研究老年人心理,预防和减少老年人心理问题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笔者根据1年来在本院老年病治疗中心(有慢性疾病,生活能治理)271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l月至2009年12月因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住院患者,男199例,女72例,年龄65-95(平均78.3±0.9)岁。要求住院期间意识清楚,语言流利,接触尚好,初中以上文化,男女不限。

设计表格:①是否能正确地对待老和死;②是否能经常参加社会活动;③是否能保证情绪稳定,适应能力强;④是否愿意多接触新鲜事物,努力阻止思想僵化;⑤是否具有较强的自信心5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71份,收回有效问卷268份,占调查人数98.8%,调查全部在本院老年病科进行调查,结果提示:80.5%老年患者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体现在:①不能正确地对待老和死占55%;②不能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占25%;③情绪不稳定,适应能力减弱占56%;④不能多接触新鲜事物,思想僵化占42%;⑤无自信心占17%。

1.2 干预方法

1.2.1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难得糊涂,并且要加强与外界的接触,多出去走走,多与病友进行交流,多参加老年群体性活动,不要把自己禁锢在病区的房间内。工作人员同时与其一起探讨他们曾经对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了解其辉煌的过去,以示我们的尊重,增强病人的自信心[1]。

1.2.2丰富自身精神内涵。工作人员应该帮助老年人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绘画、编织、唱OK等,既不浪费过多体力又能陶冶情操,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益处。在日常生活的安排上,继续学习或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多参与医院内组织老年社交活动,适当运动,每天能参加集体老年操,一起散散步,唠唠嗑,对疾病的认识进行交流。

1.2.3 加强与老年患者的沟通,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相比,老年人情绪的持续性较差,情绪变化多、波动大,情感依赖性增强,需要陪伴和倾听,容易显得固执[2]。工作人员在为老年人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多和他们进行沟通,从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在听老年患者叙说的时候要有耐心,对老人的行为和想法要多包容,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患者将内心苦闷倾诉出来,达到诱导发泄的作用。增加医患沟通,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老年人对生活的信心。并提供各种相应指导,协助病人制定和实施具体的保健和康复方案。帮助病人充分认识自理的重要性,情绪控制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并执行各种治疗、护理及康复活动。

1.2.4解除患者孤独、失助心理。离休老年患者住院后医务人员与他们打招呼时,切忌直呼姓名或以床号代替姓名,应尊称他们过去的职务名称,以视尊重。与老年人谈话要耐心倾听。回答问题语速要慢,声音要大。还让他们适度宣泄和求助,让他们觉得自己有价值、有力量、很重要。这种方法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并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使老年人忘掉“老”字,发挥“银发力量”。老年患者住院期间需要得到家庭、朋友、同事、社会团体等的关心和理解。工作人员经常和家属沟通,鼓励家属亲友经常探视,给以情感的支持和照顾,寻求社会团体的援助等,以消除老年患者孤独失助的心理。

2 结果

干预后问卷调查结果如下:不能正确地对待老和死由55%下降到20%;不能经常参加社会活动由25%下降到5%;情绪不稳定,适应能力减弱由56%下降到17%;不能多接触新鲜事物,思想僵化由42%下降到23%;自信不足由17%降到了7%。总有效率达到 72%

3 讨论

住院老人一系列心理问题经干预后部分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或消除,有些患者症状并未得到改善,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黄昏心理 因为丧偶、子女离家工作、自身年老体弱或罹患疾病,感到生活失去乐趣,对未来丧失信心,甚至对生活前景感到悲观等,对任何人和事都怀有一种消极,否定的灰色心理。②自卑心理 由于退休后经济收入减少,社会地位下降,感到不再受人尊敬和重视,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可表现为发牢骚、埋怨,指责子女或过去的同事和下属,或是自暴自弃[3] ③无价值感 对退休后的无所事事不能适应,认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失去存在的价值,对自己评价过低。

④不安全心理 有些老年人对外界社会反感,有偏见,从而封闭自己,很少与人效,同时,也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变得恐惧外面的世界。⑤老年性精神障碍 有些老年人,长期缺少规律的生活,又很少参加群体活动,或是家庭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不和,生活没有愉悦感,就可能诱发各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癔症等。总的看来,老年期的精神障碍发病率略高于其他年龄里。

上述原因是一部分人老年人患者心理问题难以解决的直接因素,这些均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因此,密切观察老年患者住院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时针对性的给予心理干预,避免病情加重,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对促进老年患者躯体健康、康复具有十分必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洁.老年患者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J].常州实用医学,2008,24(4):275-276.

[2]吴凤兰.老年心理问题与老年抑郁症[J].中华医学与健康,2005,2(4):56-60.

上一篇:小学生心理健康范文 下一篇:行为主义心理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