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2 18:05:34

线上教学总结

线上教学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SPOC;中医翻译;混合式教学

近些年,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和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在教育技术领域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与MOOC相比,SPOC更加强调学生完整、深入的学习体验,通过限定学生规模和课程的准入条件,避免了MOOC的高辍学率和低完成率情况。因此,SPOC是将MOOC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是MOOC的继承、完善与超越[1-3]。中医英语翻译是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是连接学生中医药知识和英语能力的桥梁,是培养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解决中医英语翻译传统课堂课时不够、学生课堂参与机会少、翻译练习枯燥等问题,是中医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的重点。本研究将探讨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在中医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由于江西中医药大学英语专业没有平行班,且学生只有30余人,所以本教学研究需跨学期展开。2019年9月选取2017级英语专业本科生作为对照组,2020年9月选取2018级英语专业本科生作为实验组,2组各35人。在实验开始前,组织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参加中医翻译测试,测试的题量、题型、难易度基本保持一致,分别得到实验组平均成绩68.23分,对照组平均成绩67.43分。2组平均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任课老师按照中医英语翻译教学大纲要求,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主讲翻译理论和技巧,学生进行翻译训练。1.2.2实验组开展基于SPOC平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分为线上学生自主学习和线下翻转课堂两大教学模块。下文将以“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的翻译”为例,详细介绍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实施过程。1.2.2.1线上教学过程教师提前2周布置学习任务,学生5人一组,共7组,在上课前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登录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英语翻译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翻译的视频和课件学习,完成相应内容的线上小测试,检测自主学习情况;(2)针对教师线上提供的中医经典汉英资料,收集其中修辞手法的翻译并分组讨论翻译方法;(3)完成线上作业,找出《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修辞手法并给出适当翻译;(4)线上互动讨论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发现。教师全程监控学生的线上学习过程,学生线上单元小测试成绩、视频和课件观看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及互动讨论次数等学习记录均计入线上学习成绩。1.2.2.2线下教学过程在线下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以下学习过程:线上视频、课件学习成果PPT汇报,线上学习资料小组讨论结果总结,线上作业问题探讨和经验分享。(1)线上视频、课件学习成果PPT汇报。各小组派代表以PPT的形式汇报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及其翻译的线上视频、课件的学习成果。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和其他组共同评分,成绩计入小组成员平时成绩。通过学生的成果汇报,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翻译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2)线上学习资料小组讨论并总结汇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线上提供的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及其翻译的双语资料,学生分组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翻译案例中常用修辞手法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作出总结,最后根据学生案例分析情况进行打分,成绩计入小组成员平时成绩。在这个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医古文汉语资料逐步建立中医思维;另一方面,通过英文资料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医古文不同修辞手法的翻译策略和方法。(3)线上作业问题探讨和经验分享。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找出《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修辞手法并给出适当翻译”的线上作业,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汇报翻译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表现进行打分,成绩计入学生平时成绩。在该环节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通过查阅文献理解《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常用修辞手法的内涵,拓展其医古文知识面,而且还能在自主翻译过程中逐步提升探究、创新等能力。

1.3评价指标

(1)课程结束后,组织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参加中医翻译测试,测试的题量、题型、难易度基本保持一致,分别测得2组平均成绩。(2)课题组对实验组学生发放问卷,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基于SPOC平台的中医英语翻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反馈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翻译测试结果

课程结束后,实验组测成绩平均分77.2353高于对照组平均分64.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2.2问卷调查结果

课题组对实验组学生发放了问卷35份,回收有效问卷34份。问卷结果表明:有31人选择非常喜欢和喜欢基于SPOC平台的中医英语翻译混合教学模式。在多选题“你最喜爱的翻转课堂活动是什么”的回答中,29人认为线上视频、课件学习成果PPT汇报环节可以帮助掌握所学知识点,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30人觉得自己在线上学习资料小组讨论并总结汇报环节更愿意主动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31人认为线上作业问题探讨和经验分享不仅有助于自己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探究、创新等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基于SPOC平台的中医英语翻译翻转课堂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认可和好评,是培养学生中医翻译能力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3讨论

3.1基于SPOC的中医英语翻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3.1.1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基于SPOC的线上学习平台有利于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点学习,在线下翻转课堂完成知识的内化,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中医英语翻译课堂课时不够的问题[4]。同时,教师通过翻转课堂中学生个人和小组的线上视频、课件学习成果PPT汇报,线上学习资料小组讨论结果总结,线上作业问题探讨和经验分享等环节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指导。线上和线下教学环节的有机整合,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3.1.2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传统的中医英语翻译教学仍采用教师主讲中医翻译理论和技巧,学生进行翻译训练的模式,这种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学习氛围不佳。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完成学习内容,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次实施的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以“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的翻译”为例,在线上学习环节,要求学生进行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翻译的视频和课件学习,完成相应内容的线上小测试,检测自主学习情况;然后针对教师提供的中医经典汉英资料,收集修辞手法的翻译,并分组讨论翻译方法;学生完成线上作业“找出《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修辞手法并给出适当翻译”并讨论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发现。在线下翻转课堂环节,要求学生完成课件学习成果PPT汇报、线上学习资料小组讨论结果总结、线上作业问题探讨和经验分享等学习任务。通过这些学习任务,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学生中医翻译的学习兴趣。

3.2基于SPOC的中医英语翻译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注意的2个方面虽然基于SPOC的中医英语翻译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效果显著,但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1)在线上教学方面,应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设计线上教学视频的形式、内容,以及线上测试、作业的数量和内容[5]。(2)在翻转课堂环节,应合理安排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任务的组织形式。不建议中医英语翻译课程的所有知识点都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比如中医翻译原则、中医翻译技巧等需要理解和应用的教学内容比较适合翻转教学,中医翻译的过程、中医翻译的单位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则不适用。

参考文献

[1]贺斌,曹阳.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3):22-29.

[2]梅雪,孙颖,曹珊,等.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微生物学各论翻转课堂设计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9):36-38.

[3]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等.从MOOC到SPOC:一种深度学习模式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28-34,53.

[4]孙淼,魏巍.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9):18-20.

[5]张利峰,张美芬,刘可,等.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4):493-497.

线上教学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闻采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力培养

作为高等院校本科新闻学专业必修课,新闻采访课程一直都是应用型高校新闻学专业重点建设课程,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的应用性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2020年面临新冠疫情的特殊情况下,本校新闻采访课程进行了首次线上课程的教学工作,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线上教学经验,2020年下半年及2021年,开始综合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积累的经验尝次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期使该门课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更加符合新时代新闻人才培养需求的目的。

一、课程建设历程

多年来,本校新闻采访课程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新闻采访的基本原理知识、学生的新闻采写实践与优秀新闻作品的赏析三位一体有机结合,使该门课程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2020年,新冠疫情的特殊情况下,新闻采访课程进行了首次线上课程的教学工作,开课前,对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慕课、腾讯会议、腾讯课堂、钉钉、QQ群、微信群等多个可供学习的平台的研究与学习。选择了超星学习通、腾讯课堂两个平台进行配合式教学。同时,对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慕课、智慧树等平台提供的优质慕课进行了系统学习,精选出了与自己课程相关的慕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新闻采访学”,进行直播教学的补充,将直播内容与慕课及平台的电子教材有效地衔接在一起,课上通过线上提问、即时讨论、精彩案例解析等方式加大与同学们互动的频次与力度,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趣味性,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课后有针对性地布置本章节相关作业,进行效果评估,积累线上教学经验,完善工作技巧。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积累了较为成功的线上教学经验。2020年下半年及2021年,开始综合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积累的经验尝次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展顺利。

二、应用型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

应用型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定位为能够在各类新闻媒体、网络媒体、广告传播机构、出版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新闻报道、编辑、管理与运营等岗位或者职业的创新与应用型专门人才。预期学生毕业后在专业领域能够达成以下目标:1.掌握扎实的新闻采访基础理论和知识,能够胜任新闻记者、新闻编辑、评论员、媒介管理等岗位。2.在新闻采访实训过程中,锻炼出良好的新闻策划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媒体运营能力及知识融合能力,能够解决新闻相关实践领域具体应用问题。3.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及跟踪行业发展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及时了解新闻专业的最新理论、研究方法及国际前沿动态。4.具有灵活的知识整合及运用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媒体市场需要。

三、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

1.课程内容新闻采访课程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线上课程利用超星学习通的各种资源,植入国家精品开放课程“新闻采访学”,以及新闻采访的优秀作品,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及延伸性学习。线下课堂部分进行教材基础理论及知识的讲解,同时,结合线上线下的学习内容,安排有价值的实训内容,进行新闻采访的实践操作。线下理论课+线上慕课+优秀作品赏析+实训,四位一体,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互动交流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实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跨越。2.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新闻采访课程线下教学部分已完成较为完备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教学基本工作的建设。实训部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已形成整套流程及内容。线上部分,经过近两轮教学实践,在网络教学平台超星学习通已建立较为完备的课程资源库,已植入国家精品开放课程“新闻采访学”及部分参考资料,并建立了随堂测、作业、试题库等内容,做好了充分的线上教学准备。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

综合新闻采访课程线上线下教学的新需求,进行了新的教学设计,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编写教学大纲,加大了线上教学的比重,细化了线上线下教学的具体要求,使得线上线下教学内容能够紧密地结合起来,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改变学生固有的传统学习方法,线上引导学生在课前对资料进行预习。教师在线上及时地对预习情况进行监测,在良好的预习基础上,对线下课堂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整,课后则通过实时、资料推送、分享与讨论等线上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更好地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补充。在考核方法上,改变传统的课程考核体系,更加重视对线上学习的监控和对过程的考核。在线上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对线上线下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地反馈,并根据反馈结果进行双向即时的调整,达到相辅相承、互为补充的效果;如何在线下实训课程中加入有价值的线上资源,使实训课程更加丰满,同时,加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力度与频次,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对于这一问题,设计了“双向互动研究型学习为主”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五、日常教学情况

2018-201年第二学期学习方式为线下课堂教学,学生平时学习态度较端正,全体学生出勤较好,多数学生对新闻行业业务的学习训练兴趣浓厚,专业领悟能力较强,一些学生对专业产生了较强的学习热情,达到了基本教学目的。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在疫情的特殊情况下,新闻采访课程进行了首次线上课程的教学工作,开课前,对多个可供学习的平台的研究与学习。选择了超星学习通、腾讯课堂两个平台进行配合式教学。并精选出了与自己课程相关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新闻采访学”,进行直播教学的补充。在对线上课程的摸索与实践过程中,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很高,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学习效果较预期更好。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线上线下资源,进行了课程的重新排布,从整体上看,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趣味性得到增强,同学们线上线下互动的频次与力度加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参与热情较高,线上线下出勤率较好,任务完成较为理想,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六、期末考核情况比对与分析

2018-201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试题命题,考试形式为非卷面形式,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进行采访提纲设计与采访预约信设计的能力,及对新闻材料组织与整理的实际应用能力。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与2020-2021学生第二学期,鉴于课程具有应用性较强、灵活度较高的课程特点,均采取非卷面考试方式进行。通过学生提交新闻作品的方式,考查学生对于新闻采访规律及相关知识的掌握,重视对学生活学活用能力的考查。试题综合性强,集中考查了学生采访提纲设计能力、新闻采访能力、稿件写作能力以及采写特点的总结能力。试题有一定的灵活度,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扎实程度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评分标准严谨合理。从参加考试的学生整体情况来看,成绩均呈现出“中间大、两边小”的分布趋势,绝大多数学生的期末成绩与日常课堂表现及平时成绩相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该门课程三年的期末考试能够很好地对学生的整体知识掌握程度、灵活运用能力进行考核,绝大多数同学对于日常教学与期末考试的适应度很高,但试卷也反映出了个别学生知识运用不够灵活,面对综合性、提高性的考试内容,不能运用自如等问题,高分段考生数量偏低,中等偏上成绩考生较多,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加强对学生活学活用能力提升的培养。

七、过程考核情况分析与反思

新闻学专业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环节较为单一,考核依据主要来自于考勤、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期末考试情况,不够完整客观。新闻采访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后,利用线上课程平台,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动态、实时的诊断评价和反馈,在传统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加入对于课前预习、课后学习全过程的精准化评价,使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与高校教学评价体系都更为完善。以下为已有线上过程考核数据样例:从整体的考核情况来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继续延续已有的教学经验,加强新闻采访基本理论的应用教学力度,利用现有的资源,结合行业发展与从业经验边学边练边改,从总体提升学生的行业与专业素养,为以后在新闻行业内从事相关业务奠定基础。同时,精选新闻采访的经典案例,结合新闻采访理论进行分析讨论,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能力。总体来看,新的考核办法,有利于学生今后在日常学习中调整思路、拓展视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使用。

八、课程未来的阶段性建设

第一阶段:在已有的线上线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第一轮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同时,学习国内各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先进经验,开发线上平台资源,丰富完善教学内容,改良考核办法。第二阶段: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实践,重点完善线上资源与实训教学的结合,与业界联动,开发部分实训基地,争取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对媒体时代的适应能力。第三阶段:在继续进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大量查阅相关文献,梳理国内外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相关学术观点和研究现状。调研高校线上教学的阶段性成果。设计调查问卷并发放给学生,同时对教师进行访谈。整理各方面数据,总结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经验与不足。第四阶段:结合前3年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经验,及各方面调查研究结果,梳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完整的教学文件及资料建设,形成相对完备的课程操作办法。第五阶段:使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文件,按照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新一轮教学实践,查缺补漏,撰写课程总结及研究报告及课题总结,完成课程建设。

九、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包括:课程系列教学文件的重新梳理与确立、线上资源更好地拓展与开发、实训基地的建立与拓展、新型考核机制的确立、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的动态监控机制的建立,等等。在接下来课程建设中,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云课堂等信息化手段创新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与教学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信息化、个性化、智慧化、多方交互性的新型课堂,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同时,进一步调整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日历,将线下教学内容与线上资源、实训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改革考核办法,强化过程考核,激发学生日常学习兴趣与热情;密切关注行业前沿变化与发展,开发出更多更好地的线上教育资源,变化多种教学手段,变传统的以“单一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双向互动研究型学习为主”的模式,线下理论课+线上慕课+优秀作品赏析+实训,四位一体,使人才培养方向与市场更好地接轨。

参考文献:

[1]祝智庭,雷云鹤.翻转课堂2.0:走向创造驱动的智慧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16,(03).

[2]王勇.民办高校如何面对“新媒体时代”[J].新闻爱好者,2016,(7).

[3]祁鑫,宋会英,陈强.线上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及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20,(32).

[4]于亚萍.新形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J].现代农村科技.?2020,(10).

[5]李淑芳.多元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01).

[6]高兰芳.“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10).

线上教学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远程教育;线上教学;TBL;临床见习;儿科学

近几年,网络环境下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或微课程等自主学习为前提联合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eam-BasedLearning,TBL)已成为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热点[1-3],TBL是一种经典的以实践导向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医学教育模式,依赖于预习评估、固定团队、相互评价及任务应用四大要素的成功实施,包括课前讨论问题及团队准备、课堂学生讲解及评价、教师引导及点评小结三个阶段[2],有效提高医学生在临床见习中的参与度,增强学生责任感[4],教学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在国内外多个医学院应用和推广中深受学生的欢迎[5]。以儿科学临床见习为例,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儿科教研室已开设TBL教学多年,并出版有专门的教材———《儿科学TBL教程》[6],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受到学生高度评价[7]。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受疫情防控要求,经典的网络环境下TBL教学方法无法正常开展,各种必要的教学活动必须转为线上进行,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教学改革:互联网TBL在线教学方法

《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在线教学方案制定与实施,为保证医学生在居家隔离、线上学习过程中也能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保障在线学习等效于线下课堂实质教学质量,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首次全网络开展临床见习教学。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积极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深度融合互联网与传统医学教育,尽力保留线下TBL教学精髓,调整该教学方法在互联网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流程以适应线上教学的特点和要求。以儿科学为例,儿科教研室已顺利开展10余次全网络环境下TBL在线教学儿科见习,现总结分享全网络环境下在线TBL教学方法见习的流程和经验如下。(一)主要流程的改革。1.基础临床知识来源。自主学习的途径均来自于网络开放课程或微课程;增加教学PPT作为学习资料下发,将网络开放课程(慕课)代替传统课堂教学课程作为必学课程。2.课前准备流程。包括教案、病案、流程及通知。相同之处以教学内容为主。重要改革点在于教学平台及形式的改变,包括建立在线课堂的远程教育平台、通知学生在线TBL见习课堂流程、在线教学相关设备及网络提前检测。3.上课流程。包括课前签到,学生依次发言、互相点评,课尾教师简单重点总结点评及课后问答。在线TBL远程见习教学依然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为辅,教师仅纠正引导课堂内容掌控课堂时间及流程。改革之处有两点:(1)课前二维码签到,教师开启的网络教学平台代替传统意义的教室面对面的学习环境;(2)课后问答,师生在发达的信息网络支持下,随时开展一对一解答。(二)经验总结:以线上TBL教学方式的临床儿科见习为例。以儿科学为例,儿科教研室已开展五周互联网TBL在线儿科见习教学,涉及236名学生,分为24个小组,随机分配9~10人组建一个固定团队,分四次进行,目前已开展10余次互联网TBL在线教学模式下儿科见习。1.考核性评价及满意度。包括阶段性考试(慕课成绩占40%及TBL课堂及课后成绩占20%)及期末考试(占40%)。与上一年同时期线下具有的课后考核成绩相比,平均成绩无降低。采用5项李克量表问卷调查从学生对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及整个线上教学的接受程度整体评估学生满意度,最终获得较高满意度(平均分为4.16分)。2.线上教学优势。(1)延续TBL教学传统优势:分组预习及课堂表现方面,学生均能较好地发挥各自优势,达到灵活应用吸收知识的目的[2-4],可能与互联网下TBL线下教学及线上教学的基础知识来源差异较小有关。(2)互联网优势:互联网平台支撑下学生相互之间课前讨论、课堂发言及点评,利于疫情期间沟通交流,避免长期“居家隔离”的“孤独感”。优势还表现在课堂上网络平有的学习优势,如学生自主采用Word、PPT、思维导图等进行表述,使学生与教师以语音在线表达为主、配合各种方式的视觉学习,强化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归纳总结。3.线上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各组学生针对既定发言有充分准备,但其余部分可能了解不足,非发言学生可能存在“事不关己”状态。解决方案:利用随机抽问,促进学生全方位学习。(2)部分学生发言或提问完全超纲,甚至存在“集体引导性钻牛角尖”。解决方案:在适度简短拓展教学范畴的基础上,提醒学生课堂上重点掌握重点内容,了解内容有兴趣者课下查阅或探讨。(3)未经过临床训练的学生临床思维还未很好建立,尤其体现在病史特点总结部分,部分学生总结时杂乱无逻辑。解决方案:纠正错误或者补充遗漏部分,加强引导,逐渐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4)时间把控,部分学生拓展过于深广,占用时间多。解决方案:通过限制发言时间,提醒简单明了、重点突出,目前学生几乎都已经能够做到规定时间内简单总结,逻辑清晰,拓展部分以文字展示,有利于学生个体化选择进一步学习和理解。(三)担心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目前学生感觉新奇、热情很高,若未来继续较长时间线上教学、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学生可能会逐渐兴趣减退、积极性降低、流于形式化和程序化。拟解决方案:仍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方法,在病案讨论中逐步增加学生分析与讨论内容(教师需注意及时纠错及引导)。比如学生“主持”课堂,如更换或增加课堂“主持人”,将教师主要引导时间和学习导向改为教师支撑和提醒前提下由学生轮替“主持人”;甚至还可以增加关于病案重要知识点线上小辩论赛教学等模式。

二、总结

疫情期间,在教育部有效指导高等医学教育的基础上,各大高校教职人员及学生积极配合在线教学,促使远程教育进一步发展,我们尝试将经典的线下儿科TBL教学拓新为在线教学。为此对课程设计和教学法进行大幅度调整、全方位准备,预见性地分析和解决在线教学可能产生的问题,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儿科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还增强学生团队协作及责任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有助于医学生为适应日益复杂的医疗系统的需求做好准备。本文以TBL儿科见习经验出发,希望能促使更多医学相关教学甚至非医学教学等远程教育相互分享交流经验,达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兴趣为桥梁,辅以针对性个体化调整,促进学生互助分享应用所学知识,达到了等效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信息化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18):48-50.

[2]姚跃英,林虹,刘庆国,等.临床医学专业核心课程群实施WTBL的设计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17(6):558-562.

[3]周婧婧.《预防医学》课程”混合式教(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5):51-53.

[4]JabbarHA,JarrahiAH,VameghMH,etal.Effectivenessoftheteam-basedlearning(TBL)strategyonmedicalstudents”performance[J].JournalofTaibahUniversityMedicalSciences,2018,13(1):70-76.

[5]BurgessA,BleaselJ,HaqI,etal.Team-basedlearning(TBL)inthemedicalcurriculum:betterthanPBL?[J].BMCMedicalEducation,2017,17:243.

[6]万朝敏,母得志,高晓琳.儿科学TBL教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

[7]郭慧,高晓玲,陶于洪.浅谈改良TBL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2):79-80.

线上教学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线上;本科教学;质量保障

1线上教学的整体现状

设计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级量表的调查问卷,随机抽取陕西省的4所高校,面向学生、高校教师发放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

1.1线上课程软件平台使用情况

软件平台是教师授课前的首要选择,也是学生听课的重要学习工具,不同平台的使用直接的影响学生学习听课效率。通过抽样问卷调查显示,54.55%的教师优先选择“腾讯课堂”且主要采用直播的形式。学生问卷反馈,雨课堂和钉钉也是另一受欢迎的软件平台,分别占比到20.48%和16.9%,仅次于腾讯课堂。目前,高校并未对平台有统一规定,主要根据教师意愿自主选择。选取时,根据数据抽样调查及访谈了解,“软件易操作上手”及“平台信号稳定”成为教师的首选因素。虽然部分教师也会考虑到软件辅助工具的丰富化程度及课堂监控功能,但仅有4.55%的教师会考虑到学生对平台使用的意愿偏好。这就使得学生每天疲于辗转切换不同平台上课,甚至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设备内存已不够下载更多的平台。

1.2线上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现状

(1)脱离了教室约束,出现新的课堂优劣现状。首先,学生要完成在线学习必须同时具备2个条件———硬件电子设备和较稳定的网络。通过问卷数据调研发现,仅使用手机参与教学的学生高达22.38%。这也将引发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按照一节课50分钟时长计算,学生通过手机的小屏幕进行长达一学期的线上课程是否对视力健康有影响;手机显示出的板书字体大小是否能清晰辨认;是否会有通信电话、信息等中断学生听讲。另外仍有近1%的学生所处环境并不具备完成在线教学的条件,无法进行线上听课。显然,在线教学相比线下,其有效课堂教学时间是减少的。从数据调研显示,不论是从教师还是学生角度,超过一半以上人认为线上课堂更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如思想不集中,甚至完全不在状态。(2)在线教学的出勤率相对提高,但教师对学生的掌控力度却大幅度降低。因不再受地域限制,学生便可以随时进行签到,这就使得学生脱离了传统的课堂监控,教师无法确定学生是否真正在听课,也无法通过学生面部神态了解其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3)线上课堂增添了一些传统课堂不具备的优势,如丰富的辅助功能,多样的教学资料的推送等,可以帮助教师实现线下课堂不能完成的课堂互动环节,增加课堂活跃度,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通过数据调查,46.15%的教师反馈通过线上教学学生作业完成度更高,2.56%的教师收获到超出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也热衷于线上课堂独有的“回放功能”,便于课后进行知识点巩固和学习。同时,线上课堂节省了来回路途时间,也减轻了身体疲惫感。

2线上教学质量保障

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质量的实质等效,需要通过教学管理顶层设计、市场需求跟踪、教师、学生等的共同努力来实现。(1)教学管理在保障教学质量过程中不容忽视。从问卷调查及访谈中发现教师对教学管理的作用并不明晰或并不完全认可其作用的重要性。如果将教学管理的保障作用量化为1-10个等级,问卷显示34.15%的教师选择了1-5等级(不太重要)。但教学管理在实际教学秩序的保障中起到了对方向正确指引和执行力提高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发挥好教学管理职能、激励好教学管理工作者是保障线上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①教学管理及质量监控执行前,做好相应配备及保障准备工作。目前部分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并不了解一线教师工作,其制定出的政策缺乏可执行性,这需要加强管理工作者的意识形态革新,例如进行兄弟院校间的交流、校企合作-走进市场企业、增加校内外培训机会等,其培训目的不仅仅是相互学习,更重要的是保障这些学习内容是可转化、可落地执行的。同时,重视教学软硬件设备建设,从经费支持、奖罚措施等制定并落实对一线教师的激励政策。②由于线上线下教学的媒介和形式不同,课堂教学质量指标体系也应有所区别。然而目前高校并未对两者课堂的教学质量指标区别设立。以抽样问卷的某大学为例,线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中包含了教师仪态仪表、学生课堂抬头率、调动学生情绪度、课堂运用板书情况等指标,但这些指标在线上课堂里是难以衡量的。对于线上课堂而言,平台及课件制作满意度、软件操作流畅度、线上师生互动效果、线上课堂作业完成质量等也应加入衡量指标中。③教学管理有必要形成一个周期性的总结机制,这种总结必须要打破形式主义,要紧跟政策调整、市场变化及师生需求。以高校常态化教学检查为例,首先,设立有效的师生意见反馈渠道,使师生愿意提出意见、渠道通畅透明、问题能被有效解决;其次,每个总结周期进行自查,检查内容是否符合教师教学过程,检查方法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秩序管理、督促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或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教学检查工具是否有提升效率的可能性等;最后,总结周期的设立要符合变化规律,间隔过长不利用教学质量的保障及教学效果提升,间隔时间太短则无法精准的把握弊处,反而过大的增加了无效工作量。(2)标准化的同时,注重学科特色,不搞一刀切,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及市场变化,改善教学配套、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到线上课堂教学中,以线上软件平台选择为例,既要注重其功能也要考虑师生使用的便利性。问卷显示,57.14%的教育机构教师选择软件平台时首先考虑软件的实用功能,而高校教师则更注重使用简单,而非教学效果。所以,高校在选择教学软件平台时,更有必要横向参考企业类机构的选择,紧跟市场、优化师生软件使用体验感。同时,网络是线上教学运行的前提,应加强教学楼网络化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及网络稳定性,为线上教学解决后顾之忧。在向社会教育类企业的教师或管理者单独发放问卷调查发现,线上教学质量跟学科具有相关性,例如艺术表演类课程因学科实践性较强,其线上教学的效果远不如线下教学,诸如此类学科线上教学建议直播课程会优于录播课程。(3)重视教与学,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制定切合实际的执行方案。第一,提高教师教学执行力,构建有效课堂。相比线下课堂,线上教学有效课堂时间在减少,提高教师教学执行力成为关键。教师应构建针对线上教学的教学模式,包括课堂前引导学生自学、线上课堂互教互学、课堂练习、课堂纠错、课后作业、学生汇报,有效利用线上课堂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第二,融入课堂思政元素,通过案例引用结合知识点融入线上课堂,牵动学生思路,增加学生兴趣度及课堂满意度。学生的配合度和参与度是高效线上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得不到学生反馈的课堂更是会大大打击教师的上课积极性。要提高线上教学质量,首先要注重学生意识引导,提高学生对大学教育的认知,使学生愿意学习,从自我意识上杜绝逃课挂科,而不是依靠教师的点名监控来强制让学生听课。首先,要倾听了解学生为什么不愿意认真听课,出现逃课、上课睡觉及玩手机现象,政策上可允许学生设立学生代表解决学生意愿,问题解决应具有可持续性、可跟综合性。其次,进行就业压力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市场竞争的紧迫感,推动学习的积极性。(4)不拘于传统教学思维,敢于创新,多元化借鉴以提高线上教学质量。近几年提出的“教学环节过程性倾斜”得到了师生的认同,但在落实执行时主要表现在加强教学环节的过程检查与监控,而教学考核形式、占比等并未有明显变化。可以借鉴一些“过程化教学”表现形式多样而灵活的西方教育模式,以加拿大温莎大学UniversityofWindsor课堂教学为例。①多样化课堂教学环节。给学生配备实名制遥控设备Clicker,每堂设置多个15秒的随堂遥控答题小练习并以此纳入总分考核,督促学生认真听讲、帮助学生完成教学重难点内容消化。②重视过程化考核。将教学过程考核占比提高至70%,包括课堂系统作答、周随堂测试、月度考核、课后作业、学生团队知识点汇报演讲等多样形式体现,期末考核只占比30%,打破一次定性的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优势,极大地提高考核的公平公正性。③突破应试化考试题型。教师以教学目的为指导原则,而不对考试题型、数量严格规定,部分课程甚至可以根据学科特色开卷考试且允许学生携带电脑等电子设备进入考场进行网络查找。以《市场营销》课程考题为例,设置实践开放性题型,考生入场前领取1杯果汁,5块不同口味的点心,考卷仅为一题:“请为您领取的食品做一份详细的营销策划,已达到最理想的销售目标,考试时长3小时”。在这道题目里需要学生运用上所有已掌握的理论及实践知识作答,可细化到是单品销售还是套餐销售,广告推销推季节选择等。这对于学生而言,反而是极大的检验了课堂学习效果,激发了学习兴趣。

3结论

虽然线上教学依托于互联网科技平台,使教学道具更加丰富,其便捷性使师生也不再局限于实体的空间、时间,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不可能相互取代。(1)线上教学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言语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但不能替代与学生线下面对面的身教。教师本身的一言一行,甚至日常里的良好习惯,都将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学习或效仿的标杆。本科教学,我们学习的不仅是文化课知识,更是应用能力、社会阅历的增长。(2)教学环境、课堂氛围不能被替代。相比在不可控环境下,如家里、户外等,在教室里学生更容易专注于课堂,且不易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大学校园在国家扶持下不断建设与发展,配备了较完善的生活及教学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活动中心、校园环境等,这些都是线上教学无法完全实现的。(3)教学内容的差异性,使得线下教学不可能被完全取代。深度教学需要师生面对面反复研讨、实践才可得出结果;实践性课程、竞赛指导等更是离不开线下教学。同时,线下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实现多文化融合,特别是来自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国家的学生。但线上教学又弥补了线下的不便,使整体教学更高效、更具选择性,促进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线上与线下教学是相互共存,相辅相成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必将成为本科教学的常态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葛玉敏,于歆杰.疫情下在线教学与线下课堂的“实质等效”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20,(10).

[2]于歆杰.初谈在线学习的实质等效[J].中国大学教学,2020,(4).

[3]王德明,常明.基于OBE理论构建在线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论坛,2020,(5).

[4]梅林晨.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线上教学实质等效问题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1,(1).

线上教学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SPOC;教学模式;问题解决;计算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0-0025-05

一、引言

从MOOC到SPOC再到“微课”,全世界教育工作者从未停止对教学模式方法探索和改进,目前产生的SPOC课程教学方式,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优点,得到老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可和赞誉,尤其适合我国高校集中式管理方式的课程教学改革。现在对SPOC模式发展过程、SPOC与MOOC的区别分析、SPOC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SPOC课程教学设计方式以及SPOC与常规教学的优势对比等方面有不少的研究文章,有的文章还运用了大量调查图表对比说明这种方式对课程教学改革带来的好处。但对SPOC课程教学具体实施完整过程,对事先应当谋划解决哪些问题,实施中如何解决出现的新问题等研究考虑的不是太多,当然这也与有些SPOC开课过程的不彻底有关。因此,本文着重从对具体实施中问题的解决的角度进行探讨,对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实施所带来积极效果没有作更多叙述。目的就是要放在应用落实上,希望能为后来实施者提供一些参考。

在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率先打造出SPOC平台,推出《大学物理》等课程,配套了完整的教学资源,开启了SPOC模式在中国的应用[1]。

二、SPOC的概念与特点概述

本文重点主要探索SPOC课程教学具体实施过程,因此只对SPOC作简要介绍。

1.SPOC的概念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简称SPOC),中文意思是“小众私密在线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即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SPOC是在高校范围课程教学的新发展,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而设置的在线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在这里,Small、Private与MOOC中的Massive、Open相对。“小众”是指学生人数一般在数十人到数百人之间。“小众”(Small)有助于提升学习参与度、互动性及完课率。“私密”(Private)是指只对“小规模”满足准入条件的申请者完全开放课程(而对旁听者仅限于部分开放),故具有一定的私密性[2]。

2.SPOC课程的特点

(1)模式自由。SPOC教学内容可以是MOOC的超集,通过线上的在线讨论和线下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含翻转课堂)实现SPOC方式,因此SPOC = MOOC + 补充交流的模式。

(2)体现学习的全程关照。由于学生是受准入条件限制的,相对学生人数较少,老师可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由教师完成作业的批改、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答疑和讨论,以及面对面的“补课”等[3]。

(3)出勤率会提高。SPOC中可以明确或隐含地给学生形成出勤,因为线上学习平台可比较容易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统计,而线下的课堂本身就有教师的考勤环节。

(4)保证进度一致。由于学生在参与线下课堂学习交流的时间点上有基本进度一致性的控制,从而促进了线上学习的基本同步。

(5)体现知识的自我构建过程。体现了学习的建构主义原理。

(6)因材施教。通过洞悉学生线上学习和线下课堂表现信息,比如前续课程成绩、以往表现、个性、优缺点等,主动要求部分学生再做一些特殊的内容训练。

(7)责任与荣誉感。一般来说在一个班里的学生进行了分组,每一组成员在学习、讨论等方面的表现,会影响本小组荣誉,因此会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8)课程选择权。学生在选择某门课程的SPOC方式之后,必须按照教师的规定来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学习环节。确保该门课程教学的有序性和完整性。

(9)身份验证。因为是有准入条件的,因此SPOC能做到保证学生本人听课,也能做到线下考试。

(10)SPOC 与传统教学结合的课程资源应用模式,能够促进学校资源在教学应用中进一步落地生根,有利于高校实施课程教学改革[4]。

(11)SPOC 更加强调赋予学生个性化、完整、深度的学习体验,对学生进行更严格的认证和评估也使得课程证书更具效力,提高了课程完成率和学习质量。

(12)SPOC 相对而言成本较低。小规模以及限制性准入的特点,有利于挖掘其潜在商业运营模式,更能保证在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计算机网络SPOC模式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及解决

SPOC的概念以及在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优点,大家已经有更多的共识。目前的关键问题是更多进入到真枪实弹的大规模的应用阶段,并在实践过程对所遇到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对后面实施或许更有现实意义。所以笔者结合基于SPOC课程模式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与大家分享。

1.获得支持

SPOC课程是由线上和线下(课堂)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这一点与MOOC、远程教育等还是有区别的。因此要开展SPOC课程教学必须有线上与线下两个大环境的支持,缺一不可。这就决定了开课教师要想开展教学,就必须获得一定的外在支持,否则很难不走样地完成SPOC的教学过程。要获得的外在支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SPOC的线上学习环境是以学习网站的方式作为支撑平台的,但这种网站与常规形式的学习网站有明显区别,比如它要具备对学生学习时间、内容、问题回答、即时测试、即时问题回答、学习能力结果分析以及线上综合成绩评定等功能。这些技术实现,对一个开课教师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况且老师的主要精力以及注意力也不应当在此。我们计算机网络课的线上平台是由从事网络教育的软件开发公司来完成的。线下用到的相对固定的环境(如多媒体教室)等的支持,由学校、系院协调完成。

①获取学校层面课程教学改革立项资金的支持

我们开展的基于SPOC 模式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就是西安文理学院课程教学改革立项,支持经费为5万元。对于没有立项支持的可建议学校将SPOC课程教学改革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立项以获得支助。

②获得二级学院或系的支持

现在许多高校将类似教学改革费用分配到系院,由系院自己根据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情况进行支配,因此可申请系院的支持。

③获得社会从事教育资源与软件开发公司的支持

在我国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的今天,许多从事教育软件开发以及线上教育资源建设的单位、公司,也急需与高校合作开展SPOC课程的网上平台开发与建设。一些公司为了在学校打开渠道,展现自己网上平台功能特点,或许会无偿或以较少费用来完成SPOC线上平台的开发。因为对一个SPOC线上平台来说,课程可以不一样,但平台往往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因此对公司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④租用已有的SPOC线上平台

现在一些公司已经开发了自己的SPOC在线平台为大家提供服务,学校SPOC课程实施者可以租用已有平台,把自己课程各种类型资源放上到此平台上去,同样可以导出相应的线上学习信息。从短期来看这种方式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但从长远来看,同样要支付租用费用,并受到使用年限的限制,受制于人且不同课程所体现的个性化需求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⑤获得线下环境的支持

线下环境由学校内部解决。SPOC的线下课堂教学并不能完全脱离线上,线下老师在课堂也会随时用到线上平台,所以线下环境除了教室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外,能方便连上学校的局域网或互联网等。对开课班来说,该课程每次上课必须保证在此相对固定的教室或环境中进行。一般在下学期开课前,要以系院形式在本学期末向学校教务处提交相关SPOC课程安排要求。以便教务处进行统筹安排,避免发生冲突,影响正常开课。

2.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实施

只有在线上和线下以及资源建设具备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开课。

(1)确定计算机网络SPOC线上平台建设问题

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是西安文理学院首批5门课程以校级课程改革立项方式来建设的,学校非常重视,并给以资金支持。学校为了让课程主持教师把更多精力放在SPOC课程的设计、相关资源建设等能真正体现SPOC特质建设上面来,学校最终选择与公司合作,由公司提供SPOC在线平台,并负责如课程录像、视频制作等任务,大大减轻了有关技术问题对教师的困扰,明确了教师在SPOC课程中的定位问题。

(2)选择计算机网络为SPOC课程的优势

由于我校的校园网还没有自己的SPOC在线承载平台,显然要实现学校多个课程的SPOC教学形式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优先选择一些课程作为SPOC方式开展教学。要体现核心课程的重要性,同时也要选择特别适合线上形式的课程。计算机网络课本身就是讲计算机网络理论,而线上学习平台本身就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搭建的,在线学习可直接感受(如对传输层、应用层)网络功能,如果在学习中能根据所学知识对网络故障进行处理,不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应用能力,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线上线下教学关系处理

SPOC课程是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如何把握处理好线上与线下的教学关系,在SPOC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关键。关系处理不当,教学过程就会走样,效果就会打折扣,因此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和思考。对此,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计算机网络课的线上线下关系。

①线上教学内容以“重、难点知识”为主。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让学生在网上先学习重难点内容,线下由教师对线上学习没有理解的内容再进行讲解、讨论,即紧紧围绕重、难点内容展开教学。但其缺点是,学生独自在线上直接学习难点内容时会有畏难心理、情绪,不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悖于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②线上课程以“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为主。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初学者的心理,可消除畏惧心理,有利于调动学生自我在线学习的积极性,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与认知过程,尤其适合本科生。把一些难点和重点知识留在线下课堂来讲解,发挥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即时交流的优势,让线下课堂更有吸引力,使线上与线下作用更加明显。

③兼顾①和②方式。一般来说这种方式不好把握,在SPOC课程建设实施初期最好不要用这种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有时不好拿捏,可在课程开设以后进行探索和完善。

④把常规课堂教学内容不加区分地搬到线上去。显然这种方式有悖SPOC课程教学本质特点,比如,一些大学举办的网络远程教育,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即把课堂教学以录像的方式放在网上,对SPOC模式来说最好不要选择这种线上方式。

在我校5门课程中,以选择第①种和第②种方式为主,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选择了第②种。通过与我们开课老师的交流以及对学生的调查,学生普遍比较欢迎第二种方式,由于这种方式线下课堂还要讲重难点知识,因此,线上学习学生的心理压力比较小,有主动学习的愿望。

(4)重视构建线下讨论环境

在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教学过程中,对线下课堂教学环境进行了重新排置。根据SPOC课堂教学与常规的课堂教学对教学环境不同的要求,课堂除了老师精讲重难点内容以外,更多时间用来创设主题进行“头脑风暴”讨论,为了提高讨论互动的效果,对常规课堂的桌椅排放进行重新摆放,让每个学生尽量“暴露”在教师视野之下,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或被迫发言的机会。为开展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教学,学校专门提供了易于布置的教室。

(5)教学内容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在实践计算机网络SPOC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设计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索和解决。

综合考虑进行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整体设计。这也是SPOC教学模式的要求,把握好两者的侧重与平衡关系。

①线上教学设计把握。把握好线上学习主要是学生自己学习这一显著特点,在内容的难易程度上要把握好。我们选择了前面讲的第二种方式。在设置网上作业题、思考题、扩展发挥题、测验内容、主题讨论等方面以学生经过稍作努力就能完成为标准。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融理论与技术、产业为一体,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许多有名的IT软、硬件企业进行友情链接,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前沿技术与产品。

②线下教学设计的把握。把SPOC的线下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区分开来,设计讲授的难点、重点内容要明晰凝练,同时要把线下课堂的讨论主题、讨论内容作为不可缺少部分进行精心设计。

四、评价问题

评价在SPOC模式教学中显得极为重要。在高校教学考核中,评价对学生来说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SPOC课程由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组成,因此与传统课程考核评价明显不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1.对课程教师的考核

教师是课程的引领者和具体实施者,对实现SPOC教学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当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考核。

(1)考核是否执行了SPOC课程的教学规范。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大的方向不走样的关键。学校教务处对此专门制定了细则,并由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成员负责检查评价,且考核评价贯穿于整个学期教学的过程,体现形成性结果的评价。

(2)突出对线上各种资源更新建设的评价检查。由于线上教学是SPOC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线上资源的完善、更新有明确数量比例与时间节点要求,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严格执行了这一要求。

(3)制定适合于SPOC模式的计算机网络课教学和实验大纲。对以前教学和实验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进度表进行修改,对课时数进行调整,根据SPOC课程要求重新撰写了计算机网络课的教学设计脚本和教学内容。完成了线上和线下两个大纲。

2.对学生评价与考核

对学生的考核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的成败。怎样才能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考核形式征得学校教务处的同意。对于一门课程考核一般有考查和考试两种方式,大多数学校规定考试课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卷面成绩两者按一定比例组成,如果SPOC课程的考核也采用这种方式,就显得不够全面。为此,我们提前与校教务处沟通在征得同意后向学生作了说明,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否则在课程结束形成成绩时有可能出现麻烦。

(2)学生成绩组成要达到最佳比例。我校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的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线上学习综合成绩。主要由线上平台所具有的考核分析功能给出每一个学生的评价或成绩;二是线下课堂讨论、互动表现评价成绩,含有考勤等;三是试卷考试成绩。由于课程的SPOC教学方式仍处于实践发展阶段,为引起学生对线上和线下学习的同等重视,规定考试试卷卷面占50%,线下课堂讨论表现占20%,线上学习评价占30%的分配比例。经过上学期实施来看效果比较好。

(3)SPOC课程考核教师作用重大。对学生的线上评价考核,由线上平台功能基本可以给出,但对线下课堂学生总体表现,尤其是学生在主题讨论、互动等的表现,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还要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我们在计算机网络课教学中安排由分组讨论中小组长对学生的表现作记录,记录表是有条目且已印好的制式表格,本堂课结束后要求学生签名,以强化学生对自己本堂课表现的认识,以便后续坚持或改进。

(4)阶段性测试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阶段性测试目的要明确,形式内容要灵活。不要仅仅局限于常规的笔试形式,还可以让学生撰写个人学习课程的阶段性总结,比如在学习网络层知识概念时,让学生写一份该层所对应的路由器产品商家及其路由器产品性能水平的报告,以加强学生从知识原理到技术最后到对产品的了解,强化学生的工程思维等。

(5)对学生表现进行阶段性总结。这是强化学习过程的重要方法,要专门抽出时间与全班学生进行面对面总结交流,以提示或提醒学生下一步的学习行为。比如,我们采用先让小组长对本组学习情况进行陈述,紧接着个人自评,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点评等。

总之,SP0C课程教学模式,就是要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体现了建构主义认知原理,因此,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应当体现这样的思想。

五、长效机制的建立

经过我们对计算机网络课的实践,要真真正正在某一门课的教学中不打折扣落实SPOC教学模式,看起来简单,但在实施中会遇到这样或者哪样的问题。为了保证不走样,必须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我们主要从两大方面进行了考虑。

1.学校层面

(1)将学校开展基于SPOC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纳入学校专业课程建设发展规划之中。比如可将其纳入学校发展的“十三五”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规划之中,从学校顶层重视起来。

(2)校教务处尽快建立健全实施SPOC课程教学的相关管理制度。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职能部门,校教务处应对实施中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形成制度,同时也要有校财务、资产管理处等协调支持。

(3)调整SPOC课程任课教师的课时分配机制。计算机网络SPOC课的实施,显然要比目前常规方式教学要付出更大的脑力和精力。如果在分配等方面没有体现,恐怕没有教师愿意主动承担参与SPOC这种教学方式。经过反映情况,我校现在采用给以SPOC方式上课教师在原本常规课时基础上再增加50%工作量(课时)的方式。

2.教师层面

教师是SPOC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认同SPOC课程的教学模式。要有奉献的思想准备。我们在开始实施计算机网络SPOC课时,先征求了几位老师的意见,并达成一致,以避免在实施中出现不同的想法。

(2)不断学习提高SPOC课程教学能力。显然,在SPOC课程教学中,对教师的知识、技能等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学团队专门制定了适应SPOC教学的提高方案。

(3)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讨论。要不断感受理解SPOC课程教学模式真谛,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修正,定期集中介绍自己的经验体会。

(4)对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外在问题,及时进行反映沟通。课程在进行中,时间不等人,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及时向主管领导反映问题,比如向教学主任、院长反映等。我们对一些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沟通就能解决的事情,要主动出击。

在计算机网络课实施中,我们感到运用SPOC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的改造,而不是使教师这个角色消失,教师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转变,即从知识传授者变为教会学生如何理解知识的推动者。

六、结束语

SPOC课程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大家普遍赞同和认可的,其线上与线下不可分割的统一性特征,非常契合我国高校“围墙”式管理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因为当下完全脱离课堂式的教学方式是不现实的,但又要考虑以学生为主的自我知识构建,SPOC可谓是目前比较好的选择。现在最关键的是要尽快行动起来,应更多重视关注实施过程中问题的解决研究,因为理论上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这样或许更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奇,杨竹筠.SPOC:结合高校教学的融合创新[J].物理与工程,2014,(1):15-18.

[2]贺斌,曹阳.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3):22-28.

[3]陈江:http:///question/24854631/answer/29218517[DB/OL].知乎.

线上教学总结范文第6篇

一、主要知识及主要方法

1.与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问题,大都是综合性问题,解法灵活,技巧性强,涉及代数、三角、几何等多方面的知识,现把这类问题的求解策略与方法介绍如下

(1)平面几何法

平面几何法求最值问题,主要是运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平面几何知识求解.

(2)目标函数法

建立目标函数解与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问题,是常规方法,其关键是选取适当的变量建立目标函数,然后运用求函数最值的方法确定最值.

(3)判别式法

(4)圆锥曲线定义的应用

①运用圆锥曲线的定义解题常用于:a.求轨迹问题;b.求曲线上某些特殊的点的坐标;c.求过焦点的弦长、焦半径.

②要注意不断总结和积累应用圆锥曲线的定义解题的经验,以便提高灵活应用定义解题的能力.

a.在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求轨迹时,若所求的轨迹符合某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则根据圆锥曲线的定义,写出所求的轨迹方程;若所求轨迹是某种圆锥曲线上的特定的轨迹,则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列出等式,化简.

b.涉及椭圆、双曲线上的点与两个焦点构成的三角形问题,常用第一定义结合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来解决问题;涉及焦点、准线、离心率、圆锥曲线上的点中的三者,常用第二定义解决问题.

c.研究有关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值问题时,常用第一定义把曲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另一焦点的距离或利用第二定义把曲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其相应准线的距离,再从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意义去解决有关的最值问题.

2.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范围问题的讨论常用以下方法解决

(1)结合定义利用图形中几何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2)不等式(组)求解法:利用题意结合图形(如点在曲线内等)列出所讨论的参数适合的不等式(组),通过解不等式组得出参数的变化范围.

(3)函数值域求解法:把所讨论的参数作为一个函数、一个适当的参数作为自变量来表示这个函数,通过讨论函数的值域来求参数的变化范围.

(4)利用代数基本不等式.代数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往往需要创造条件,并进行巧妙的构思.

(5)结合参数方程,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直线、圆或椭圆的参数方程,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均含有三角式.因此,它们的应用价值在于:

① 通过参数θ简明地表示曲线上点的坐标;

② 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及其变形公式来帮助求解诸如最值、范围等问题;

二、典例分析

点睛(1)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往往与圆心有关;(2)函数法是我们探求解析几何最值问题的首选方法,其中所涉及到的函数最常见的有二次函数等,值得注意的是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考察不能被忽视.

三、总结

线上教学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云班课;混合教学模式

无机与分析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是化学类、化工类、材料类及医、药、农、环境等化学近源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由于涵盖的内容广泛,知识点多而杂,使得“无机与分析化学”学习难度较大。传统的课堂授课和实验教学手段具有一定局限性,例如教学时间受课时安排的限制,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对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难以准确把握,而信息化教学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手机的使用率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高校大学生这个年轻的群体中影响更是广泛而深入[1]。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手机占用了学生很多的精力和注意力,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这对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将手机“化敌为友”,使手机成为好的教学帮手呢?“云班课”平台的开发和使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使教学过程和手机移动终端合理结合,让手机成为有效的学习工具。2019年12月以来,国内外先后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平台,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在线上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云班课”平台的使用,为线上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丰富了线上教学的形式。当然,线上课堂也存在一些缺陷和弊端,线下课堂有其无法取代的必要性。因此,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的充分结合,优势互补,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基于“云班课”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

“云班课”是一款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即时反馈的互动教学平台[2]。教师在客户端(电脑或手机)上创建“无机与分析化学”班课,学生通过手机下载“云班课”APP,并使用邀请码加入班课。教师分别通过课前、课上及课后三个教学环节与学生进行反馈互动(图1)。首先,课前教师上传教学资源,包括课件资料、教学视频等,学生下载进行学习。利用“云班课”布置预习任务,学生提前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上,教师通过发起“一键签到”、“限时签到”等快速实现点名签到,在此过程可以通过查看学生签到时与教师的距离,从而避免学生旷课但远程签到的情况。通过布置小组任务使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对讨论结果进行汇报总结,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随堂测试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测试结束后可以直接查看分数、答案及试题解析,快捷方便。课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及拓展任务,学生完成后上传,教师进行作业评价。另外,可以通过云班课轻直播进行实时答疑讨论,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线上辅导。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2基于“云班课”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案例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中元素化学部分的内容知识点较多,要求掌握特征离子及其化合物的颜色、性质、鉴定及分离,需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将“云班课”和实验课引入教学活动中,将有助于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为了使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颜色、性质有更直观的印象,将实验课与理论课结合,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获得化合物的颜色、状态、变化等信息,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但是,通过历届学生的反馈,在课堂上提问做过的实验现象时,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不是很好。例如在讲解Fe3+、Fe2+、Ni2+、Cu2+、Zn2+、Cd2+几个特征离子的鉴定时,学生虽然做过这个实验,但对各离子的鉴定试剂及颜色现象仍会混淆不清,掌握效果不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理论课前利用“云班课”上传实验视频、图片及元素化合物资料供学生学习记忆,并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提前预习,使学生有目的性的去学习,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考试是检验学生课程目标达成度的主要手段之一。与传统的纸质试卷考试形式相比,手机考试成为适应时展要求的新型无纸化考试模式[3]。利用“云班课”平台进行手机考试,具有节约成本、方便环保、公正无误、利于成绩分析等优点。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可以在家利用云班课进行线上考试,在考试前,教师在云班课中建立试题库,可以在系统中标记题型难易程度及章节,组卷时各章节及难易知识点分布一目了然。考试过程中,题目乱序及选项乱序,避免学生互相抄袭。在学生提交试卷后,系统直接给出成绩,方便快捷。考试后可以导出详细的成绩分析,包括学生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标准偏差、百分制区间人数分布、每题正确率和分布比例等(图2),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分析与总结,从而进行可持续改进。

3基于“云班课”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云班课”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的引入会充满好奇心,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搭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平台,在“云班课”轻直播及私信里,经常会有学生提问,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利用随堂测试、头脑风暴等教学环节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核方便,评价及时,利于教学反思并进行可持续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在对学生进行课程目标达成度的问卷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能够通过这样的混合教学模式有效达成课程目标(表1)。

4结束语

移动信息化为“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机遇。实践证明,利用云班课来辅助“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能够丰富教学形式,增加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孟婷婷.关于蓝墨云班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亚太教育,2016(15):114.

[2]王宏,张虎.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学习探究[J].价值工程,2018,37(7):252253.

[3]郑倩,刘华,唐钒,等.云班课助力机能实验学手机考试的探索———以川北医学院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5):7981.

线上教学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MOOC;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林业3S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热门话题,其数量也持续快速增长。来自世界上200多所知名大学超过800个MOOC提供给公众,数百万学生接受它们。MOOC的迅猛发展给传统教学带来了强烈冲击,并引发了大批学者的研究。然而我们通过对MOOC学习者行为研究发现,MOOC仍然不能代替传统课堂教学。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MOOC 教学的快捷资源共享优势,结合传统课堂教学的研讨型优势,探索建立线上线下的混合型教育模式。

本文提出基于MOOC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并在某学院林业3S技术课程教学中实施线上线下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模式可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MOOC 的优势与不足

大规模在线课程,即MOOC,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教育形式,出现于2008年。随着Udacity,Coursera和edX三大MOOC公司与传统高等教育的合作,2012年MOOC发展迅速。我国也相继出现了众多的MOOC平台,如学堂在线、智慧树、网易课程等。MOOC在线,就意味着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去,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这些课程往往是公开而且免费的。

然而,据统计,大部分MOOC参与率很高,而完成率通常不到10%。MOOC相当于一个讲座,通常采取一组短视频段的形式,其知识点碎片化,要求授课教师按照MOOC教学的特点将教学大纲的内容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和编排,将知识点打散,再进行串联。这对于学生尤其是没有专业基础的初学者来说,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习深度不够。而学生评估通过在线测验和项目,通过网络传递接口,使用社交媒体工具或专门的在线讨论论坛提供。这种师生互动方式,完全失去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人文方面交流的机会,缺乏思维的深度碰撞。

三、基于MOOC的林业3S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实践

1.线上――课前学习

林业3S技术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需要许多前期知识储备,如所用的ARCGIS和ENVI软件的基础操作等。学生在上课之前先在MOOC平台自主学习课程任务相关的视频。

我们的视频分为基本操作和课外拓展两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视频来观看。基础视频一般时长20分钟左右,涵盖课程任务的核心操作。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增加课外拓展视频的学习。之后可以自主测试与任务相关的练习题目。考虑到课堂的针对性,要求学生提交问题记录。可以是视频中没看懂的地方、知识点、疑问等,也可以是不会做的题目或其他各种问题。

2.线下――课堂教学

借鉴Robert Talbert 教授的翻转课堂模型,学生已经在课前通过线上观看MOOC视频形成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并自我测试。老师通过收集的学生的问题反馈,提前整理和准备,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讲解共性问题、重点和难点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分问题分别讨论展示,讨论学生提出的大部分疑问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各个同学的表现要及时跟踪记录,方便教学管理反馈及评价。

翻转课堂模式虽然降低了很多教师的重复性劳动,但需要教师全程跟踪参与教学活动并及时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因此需要教师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3.课后练习

林业3S技术课程有大量的上机实践操作项目,目的是训练学生熟练操作软件制图能力及图像处理的能力。由于课时的限制,课堂教学没有办法给学生提供大量练习时间。学生可以通过课后自己练习的方式来提高。我们常用的两个软件在学生个人电脑和机房都有安装,学生可以在课后自主选择练习方式。在练习过程中,如遇到操作难点或忘记需要用到之前的知识点,可以通^网上MOOC的形式重复观看学习,这样即可保证上机实践效果,还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在留言讨论区和老师沟通,及时解决碰到的问题。上机实践的评定要求学生在线提交实验报告,内容主要是练习结果图和操作步骤总结两部分。

4.课程评价

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学质量、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我们改变了过去简单的“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采取线上线下共同考核的方式。最终成绩由三部分组成:MOOC资源学习、讨论、互动20%,上机实践提交的实习报告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50%。这样的评定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估,要求老师全程跟踪管理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记录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间、在线学习进度、在线测试完成情况、讨论参与情况等。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衡量其在线学习的效果进度以及真实性。

四、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效果评价

我们从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价。大多数学生认为通过线上预习能够有效地将知识内化,做到心中有数。在面对面的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增强,改变了以往课堂满堂灌的形式,老师讲解总结重难点的时候,更有针对性和共鸣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但线上答疑效果不如面对面授课效果好。线上答疑由于双方在表述方面存在问题,由此不能很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不能给出令学生满意的答案。总体而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更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可极大地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良好。

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是一种在教师监管下的自主学习模式。线上学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一个可供自主选择的学习环境。线下课堂教学为师生提供一个可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教师通过对线上线下教学的合理组织和设计,既能保证教学进度,还能通过对线上学习的监控,辅助完成教学任务。在高职院校实施基于MOOC 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共享优质的线上MOOC 资源,又能够使线下课堂面对面活动变得更加灵活。这种学习方式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体验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己掌控学习的能力和对学习内容的深入探究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可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贾冰媚.远程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探析[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2.

[2]祝怀新,孙敬娜.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远程高等教育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6(11):74-77.

线上教学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分析化学;在线教学平台;线上考试

线上教育,亦称远程教育或在线教育,一般指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行为,以网络为介质的教学方式,纵使师生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借助直播、录播等多种形式,可随时随地进行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1,2]。在互联网大背景下,2020年春季学期,海军军医大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教学团队探索了腾讯会议、智慧树等多个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经过反复实践,逐渐形成有效的在线教学模式,完成了光谱分析法概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等章节的在线教学。然而,在线教学中师生处于分离状态,需要学习者结合教学活动安排,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设定学习节奏,对于学习自主性要求较高。此外,在线教学中学习者容易产生孤独感,易受身边事务干扰,常难以深入学习思考,对学习内容的系统性梳理较少等情况,均会导致难以自发进行深层次学习[3]。为了有效引导和组织学生完成在线学习,教学团队采取了线上考试的教学策略,整合利用多个在线教学平台展开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考试。通过组织线上考试,一方面,教师可借助线上考试成绩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下一阶段教学的实施内容与方法;另一方面,以线上考试为切入点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并促进在线学习过程中深层次学习的发生,最终达到课程的教学总目标。

1课程简介

分析化学是药学专业教育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是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和中药学等各个学科领域的必备基础。按照分析测定的原理可以将分析化学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其中化学分析主要为分析化学的理论基础,涉及四大滴定法(即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仪器分析部分主要包括光学分析法、质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与技术。本校面对药学相关专业开设的分析化学课程分别以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两种形式设置在大学一年级与大学二年级,共设86个理论学时,44个实验学时。作为一门着重突出应用性的学科,分析化学的教学始终以灵活运用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为总目标,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更需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实现课程的教学总目标,首先,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类分析方法的原理和条件;其次,使得学生理解各种分析方法之间的共性,注意区分不同分析方法的个性,并充分意识到各种方法之间的互补性;最后,要求学生掌握综合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4]。

2线上考试的意义

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考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亦是反馈教学信息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分析化学教学团队在多年教学工作中已经建立了一套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借助考核评价体系反馈教学问题,并针对性地推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与完善。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团队采取线上教学模式完成了多个章节的教学。为了检验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况,进一步完善教学实施,正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学团队在课程教学的中期设置了线上考试。目前,线上考试系统的发展已经有了较长的历程,但我国线上考试仍主要应用于普通话水平考试等部级考试。截至2020年春季学期,仅有少数文献对高校课程的线上考试进行了报道[5,6]。如何顺利开展线上考试仍备受广大师生的关注,其中主要关注的问题为线上考试的可行性与公平公正两大方面。对此,分析化学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展开了线上考试的实践与系统研究,以期为今后教学提供经验性指导。

3线上考试的实施

线上考试的准备和实施涉及多个环节,包括试题的准备与考试通知、试题、测试中突况的应急处理、测试评估总结等。本次线上考试在课程教学的中期进行,扮演着期中考试的角色,旨在准确分析学生的学情,以便教师及时针对性地调整下一阶段授课的方式及内容;同时,通过设置线上考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及时了解认知自身的学习情况。为最大程度上实现本次线上考试的目的,教师需要做好每个环节的准备工作。

3.1试题准备环节

受线上考试实施过程的限制,考试采用开卷测试模式,须避免客观性及基础问题,避免在教材参考书中即可直接找到答案的考题。在准备试题的过程中,主要根据知识主体框架选取试题,侧重于学生深化理解知识与灵活应用的能力,均设置开放型应用题,包括计算、解谱分析、综合设计等,最终形成一份时长90min的测试卷。可提前两周通知学生测试时间、试题相关章节、题型,以便学生做好考试准备。

3.2组织考试环节

3.2.1在线教学平台的选取目前,常用的在线教学平台包括钉钉、智慧树、超星泛雅、大学MOOC、腾讯会议、雨课堂等,均具备视频直播与语音互动等功能,可以满足在线授课的基本需求。然而,相较于常规的在线教学课堂,线上考试较难控制,在实施过程中更加需要借助合适的在线平台提高教师控制考试秩序的可操作性,以保证试题的及时与答卷的按时查收。经操作使用测试,教学团队综合考虑各平台的特点,最终采用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并组织在线考试。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支持从学习进度、学习行为等多角度进行学情分析,教师能够动态监测学生的考试答题状况,及时发现考试中的突发问题以便针对性地指导,为学生顺利完成线上考试提供个性化的帮助。通过教师端平台设置,可以严格限制进入考场时间和答题交卷时间,即未到考试时间学生无法查看试题,考试截止时系统立即关闭交卷系统,并自动提交已上传的答题。此外,考虑到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不支持同时进行直播与在线考试,考试过程中如遇突况学生难以及时与教师进行连线沟通,教学团队联合使用腾讯会议等其他在线平台随时保持师生互动,有助于迅速解决突发问题。3.2.2线上考试的开展在组织考试前,教学团队统一培训学生在线教育平台的操作,组织学生提前进行线上考试系统的模拟操作训练,以熟悉考试流程。此外,线上考试的顺利开展需要充分做好测试环节中突况的应急处理方法备案,包括提醒学生备妥答题纸笔,确定QQ群以及电子邮件等收发试卷答题的备用途径。开始考试前,主考老师简要介绍答题界面并宣读考试注意事项包括考场指令、答题时间与提交要求等,有效保证在线考试秩序。为避免答题过程中发生学生间交流等情况,将考试设置为两个部分,每部分均为45min,同时要求学生手动书写答题并拍照提交,每部分考试结束后学生将无法修改已提交的答题内容,从而提高考试的时效性和评估准确度。进行线上考试过程中,主考老师借助腾讯会议线上平台与学生保持连线,及时了解和应对学生无法完成交卷等突况与问题。考试结束后,教师随即按照学生的班级、学号、姓名等信息校对并整理答题文件,采用统一格式分别命名,便于批阅与归档。

3.3线上考试的批阅与反馈环节

为深入贯彻阅卷的规范性与标准化的要求,教学团队制定了系统的试卷批阅规则,对过程评分、误判修订等批阅细节均进行了明确规定。在批阅的过程中,智慧树在线平台支持批阅老师在学生的答题处输入评语,针对失分点进行标注并附上个性化点评,一方面,可以及时向学生反馈问题;另一方面,清楚标注评分明细,便于追溯记录与核查。完成阅卷后,教师及时通过智慧树平台在线公布考试成绩及答案,并完成线上考试过程记录及具体实施情况说明;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总结并思考线上考试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改进建议,以供后续考试借鉴。

4线上考试的实践分析与启示

4.1线上考试的实践分析

在线教育作为发展新趋势,利用各种线上平台可打破传统教育的时间、地域等限制。线上考试不受空间和场地的限制,便于组织开展。通过线上考试,一方面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在本次线上考试实践中发现,当提前发出线上考试通知后,学生在课余时间对于所学知识的交流更加活跃,互相解答知识盲点,在进行知识梳理的过程中对于较难把控的知识点,学生与教学团队的交流讨论更加积极,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之间的讨论,也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另一方面,有效促进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教学团队在课后答疑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知识的思考程度更加深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成,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自主性的目的。因本次线上考试对于师生都是第一次经历,即使进行了上述的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在考试过程中仍发生了一些问题导致部分学生无法顺利提交答题,包括:①答题中仍存在少数学生不熟悉提交操作界面的情况;②部分学生反馈可能存在个人网络环境问题,即使在截止时间前5min开始上传图片,系统卡顿界面一直显示上传中,最终上传失败。因上述问题未能顺利提交的几位同学通过QQ及时收取答题。在今后线上教学/考试中可采用以下对策避免类似突况:①提前将可能发生的具体提交问题的解决方法演示截图分享给学生。以本次线上考试为例,在第一部分提交时,主考教师发现有同学不了解突发问题解决办法后临时制作了简要操作演示幻灯,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在第二部分环节中学生已能够自行解决这类突发问题;②线上考试交卷受网络平台等影响,预留充足的交卷时间(如5min以上)可以保证答题内容顺利提交;③同在线授课,线上考试实施的前提需要保持网络畅通以及强大的在线教学平台,今后的工作中可考虑客户端容量较大的在线教学平台开展。

4.2线上考试的启示

多数高校进入线上教学模式,促进了在线教育平台的更新完善,同时推动了线上考试的快速发展,其命题、试题发放、成绩评定等方面均得到了愈加充分的技术支持。实践表明,在线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平台的优势,结合线上考试教学手段,着力构建多维教学平台与策略,可有效提高线上教学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采取线上考试教学策略的在线教学模式与线下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功能互补,有助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吕森林.中国在线教育产业蓝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2.

[2]LAVANYAGK.EnrichingeducationthroughE-learning[J].JResVocEdu,2020,2(10):1-4.

[3]胡小平,谢作栩.疫情下高校在线教学的优势与挑战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0,(4):18-22.

[4]柴逸峰.分析化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5.

[5]韦俊旭.线上考试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8):90-91,93.

[6]王漱阳,刘秀萍,张志刚,等.疫情期间本科生病理解剖学课程在线考试的探讨与实践[J].复旦学报(医学版),2021,48(1):71-75.

线上教学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混合学习;图像处理;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0-0053-04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D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相应地,“数字图像处理”也成为一门重要的信息技术类课程。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许多教师对此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与实践。笔者通过调查研究,经过归纳总结,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1.数字图像处理在各普通高校以选修课的方式出现,课时一般在16或者32学时,主讲教师在

较少的课时内要完成内容的讲授、指导学生练习操作,又要对典型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分身乏术。2.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背景不同,知识准备上存在偏差。3.由于选修课多安排于晚上,教师下课后留在课堂的时间不足,师生交流讨论以课内为主,很难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4.选修课的教师往往是兼职,因此没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教学资源的制作、学生作业的及时评价与反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通过寻找开源项目新闻系统在本校架设部署“Photoshop换影留型”学习网站,完成对教学资源网站的设计与开发,帮助学生完成线上简单学习。自主编写并开发Photoshop课程作业提交系统,促使学生互评作业与教师点评结合,对学生作业及时评价并发现作业中碰到的典型问题予以纠正。使用即时通讯工具创设学习群对师生交流不充分的现状进行调整。笔者将线上学习课程与课堂学习课程进行有机混合,对混合教学模式进行实践,试图改变当前高校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师资匮乏、重视总结性评价而轻视形成性评价与师生交流不充分的现状,建设一个低成本的校级混合教学课程。

二、实施混合教学的先决条件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使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互为补充,提升师生交流频次。笔者所在的高校已完成数字化校园,信息化较完善。教学区内完全覆盖学校无线网络,各学生宿舍校园网全部部署。学生基本完全拥有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有条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线上学习。学习网站和作业提交网站的部署可以让学生在网站上浏览课件、观看课程视频、提交作业等操作,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部署的网站包含了基础工具组、图层蒙版与通道、色彩的调整、滤镜操作、图像处理高级操作五个基本内容,与教学大纲要求的图像处理教学内容相一致。网站上的课程内容主要采用了图文并混与视频来呈现,为了方便学生进行观看,课程视频采取时间短数量多的方式。另外,网站上对每个知识点有拓展、与其它知识点有联系等内容,有利于学习者进行自主拓展、深度学习。

为了使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学生学习,强调团队教学,邀请同校相关专业老师成立三人教学团队,分工制作教学视频和图文教程。挑选已经结课的优秀学生作为即时学习群里的交流讨论助教。课程内容的不断优化更新和学生助教的加入使得及时反馈、动态改进教学策略成为可能。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数字图像处理教学模式创设与实践

所谓混合式学习(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题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混合的过程不单是技术手段上的混合,也是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的混合。笔者尝试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图像处理教学模式的构建。

1.教学环境方面

教学环境作为对学习活动的支撑,其设计必须参照教学内容来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应不同的教学环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与概念的讲授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在此情境下,传递-接受模式是主要的教学模式。常规的多媒体环境能很好的适用此种情况。本校机房部署凌极第三代数字语言实验室系统,可实现专业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考试中心、开放式学习中心等多功能合一的专业教学环境。教学系统可以直接导入各种多媒体格式的课件进行教学,为课堂交互反馈提供了较好的教学平台。此系统是对传统课堂授课模式的有效技术补充。在综合性较强的图片处理教学内容中,教学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包括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校园网建设、学生宿舍、图书馆等校园环境。软件环境则包括有利于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有利于辅助课堂教学和师生交流互动的网络教学平台与即时通讯软件。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使得本校的无线网络达到无死角覆盖,教学资源网站与作业提交网站的搭建及学生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线上学习、讨论交流等活动可以高效进行。

2.教学内容方面

由于图像处理课程学生的学习背景不同,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既要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有适当的内容拓展、与其它知识的联结。内容设置的层次渐进性,易于不同层面的学生自主学习,引发学生对各知识点之间进行有效的联结内化。(见表1)

在网站教学平台上以各种图文并混教程、课程视频、幻灯片课件等呈现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在线或者下载后脱机观看。在学生使用频次较高的课程视频制作上,优先考虑由教学团队采用当下校本素材自行录制教学视频。在录制前,通过查找学习相关知识的视频,采众之长,适当的简化、凝练后由本教学团队老师将知识点融入到与学生卷入度较高的实例中进行讲解。作为学习检测的手段,结合知识内容,在网站教学平台上布置每个章节的课后作业,并要求学生在下一次上课之前必须上传到作品提交网站。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方面提供了更加详实丰富的教学内容,是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的有力保障。

3.教学时间方面

在教学时间方面,分为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时段。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每个时段都有一些适当的变更。在基础知识与概念的传授阶段,课前阶段要求学生做一次对上节课内容的简单测试题,课中注重对基础概念和知识的传输,课后针对学生答疑。在综合实际操作知识组合阶段,课前教师在即时通讯工具群组中本次学习任务,学生自定时间观看课程内容,在完成初次学习后,需要完成针对内容相关的小测验。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学生可通过即时通讯工具群与教师、在线助教或同学讨论解决。

课中阶段主要实施翻转课堂。课前完成知识点的掌握,课中通过讨论、协商和探索完成知识的内化和联结。图像处理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站教学平台已经简单学习了本节内容,在课中就有较充分的时间开展探究讨论和项目协作等活动。在教师的监督指导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针对图像处理技巧与操作等问题进行探索分析,在探讨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与联结,提高学生对已有案例使用方法的逆推分析和实际处理能力。

课后阶段主要是通过课后作业查缺补漏与知识拓展阶段。在学生作业提交网站上评定学生的作业,教师主评,学生互评。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阅了解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的对这些学生进行指导。对没有完成作业进度的学生及时督促。对本章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进行知识的拓展学习。学生通过评阅他人作业和查看老师对作品的评价,查找自己与他人的差别,查缺补漏,对自己薄弱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学生评价别人作品的同时,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也是一次梳理的过程。

4.教学方法方面

在线上线下混合式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模式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混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传统的课堂讲授式学习(对于一些基本的色彩概念,原色与补色,像素等知识内容),案例分析(通过观察实际应用的图像案例,比如楼下公交站牌上的广告,学校主页的设计、本校某餐馆的菜单设计等),团队合作(学生分组,按照主题内容要求,分工完成素材的寻找、构图的设计与最终的效果处理)生生间交流学习(学生之间就图像处理课程学习进行经验交流),基于问题解决式的学习(如针对图片的某一种专项处理,比如给一个破旧且有折痕的黑白照片进行修复上色),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各种工具组合利用能力和交流能力等。

5.学习评价方面

线上线下混合式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模式在学习评价上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过程,结合平时作业成绩,兼顾学期末终章作业结果,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是总成绩占比的40%,考虑到学生可能通过观看其他学习网站的同类课程内容来进行自学,因此,针对线上学习的评价占比20%。主要是通过分析学生在网站的登录次数,在线测试成绩和观看视频的时间来评价。线下成绩评价占比20%,通过学生的出勤率、回答问题的次数、在团队讨论时是否能积极有效的提出问题或者回答问题等表现进行评价。

总结性评价包括终章作业的评分和各成员互评分,占总评成绩的60%。各成员互评分占20%,主要检验学生在线下协作过程中是否有效的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由成员互评和教师评价共同确定分数。终章作业占40%,主要是鼓励学生自己从素材的找寻、图片的构图、围绕某个主题完成图片的综合实际应用能力,以教师评价为主。

四、混合教学效果分析

2014年3月-2014年11月,在这两个学期中,笔者在图像处理选修班,开展了32个学时共有120名各学院的学生参与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图像处理教学模式的实践,在课程整体结束后,使用李特克量表、学生综合成绩分析报告和单人访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调查,汇总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与建议。

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持较高的满意度(76%的学生持肯定意见)如图1示。异于其它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课堂参与程度好。

笔者将每次课后测验题(5次测验,每次10题)答对数、提交作品数目(5次提交作品)与作品的师评分数作为统计对象,对比分析了测试班的60份报告和对照班的60份报告(见表2),从表2中可见,测试班的学生在平时课后测验、作业提交次数及作品师评分上小幅度高于对照班的同学。

五、总结与展望

在上线下混合式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中,将线上学习和传统课堂教学,根据课程内容的需求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五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混合。合理安排传统课堂教学或翻转课堂,促使学生在课程的投入时间上加大投入,学生在课下有较多的时间进行自学,在课堂内开展探讨,围绕课程中的难点进行协商、交流、解决;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注重教学过程的指导,在指导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通过教师的归纳总结反馈给学生更深入的课程理解。当然,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非课堂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监督和整体学习氛围,学生容易受外界干扰而无法顺利自学。课程作业较多,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在此门课程上,导致其它课程学习时间减少。多种学习方式有时候流于表面而未达到深入学习等。这些问题给今后的教学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4.03:1-6.

[2]Charles D.Dziuban, Joel L.Hartman, Blended Learning[EB /OL].http: / /www. .hk /search?hl=zh-CN&source =hp&q = + Charles + D.+Dziuban%2C+Joel+L.+Hartman% 2C+Blended+Learning&aq=f&aqi=&aql=&oq=&gsrfa=2014-06-02.

[3]孙曼丽.国外大学混合学习教学模式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192):153-160.

[4]敖谦,刘华,贾善德.混合学习下“案列-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03:122-126.

[5]徐明,周恕义,乔虹.教学模式引导下的多样性数字化学习环境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4.03(24):94-99.

[6]钱文华,徐丹,岳昆等.图像处理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S2):240-242.

[7]邵文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5:60-62.

[8]费少梅,王进,陆国栋.信息技术支持的SCH-SPOC在线教育新模式探索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04:57-60.

[9]欧阳丽莎,李思思,王艳凤.混合教学与德国探讨式教学在艺术教育中的整合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06(317):93-97.

[10]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4(24):27-32.

上一篇:高斯求和教学总结范文 下一篇:教学总结及改进措施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