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经济范文

时间:2023-02-21 09:58:24

乡村经济

乡村经济范文第1篇

一、庙会的传统祭祀活动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大白水村庙会,即四月初七由大白水村举办的土圣寺庙会,土圣会庙会习惯由周边的串道、卫村、麻港、南庄头、卫家庄、阎庄、大白水七村轮流举办。会期一般为7天,庙会期间,本村村民和附近村民定要到寺庙祭祀叩拜,献上精心备制的“厚礼”。庙会的祭祀活动源自古代农业社会村民对神灵的崇拜祭祀活动。新年伊始,人们敬神以求平安;农稼之时,人们求神以祈丰年;天灾人祸,人们盼神予以解除;生老病死,人们请神来保佑;就连打仗,人们也请神来帮忙。比如,公元前684年,齐师伐鲁,鲁庄公曾把“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1]55作为战胜齐国的条件之一。当代乡民进行祭祀活动,主要为的是祈求家人平安、儿孙满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即使外地工作的人,也定要回村进香拜神,求签问卦。祭祀活动既满足了村民精神寄托的需求又消耗了大量的祭祀物品,客观上为村民提供了从事祭祀物品加工供应等多种方式增加村民收入的机会,拓宽了村民通过从事非农产品加工、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的途径,给村民带来了经济利益,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和村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以村民庙会祭祀不可缺少的三牲、干鲜果、食油、糕点、糖果、茶饮、香料、蜡烛、爆竹、各色纸张、布帛、金箔、吉祥物等祭祀物品的加工供应为例,说明祭祀活动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首先,纯农产品类如水果、蔬菜、糕点、粗布等的供应,可促进村民从事瓜、果、蔬菜等作物种植,糕点、粗布等物品的加工,不仅满足了庙会期间寺庙招待香客、村民招待来访亲朋、餐饮部门招待顾客的需求,而且也使村民在从事传统大田粮食作物种植之余,可以发展其它多种经营,通过辛勤劳动,为家庭生活增添一笔额外的收入,这就有效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有助于乡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祭祀用品交易频繁,客观上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走上特色化、商品化道路。由于庙中昼夜不停地焚香祭拜,使祭祀用的香料、蜡、各色纸张、糕点、糖果等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这时村民可以投入一定的财力,购进原料,组织人员自行加工生产,然后将产品拿到庙会市场上去出售。不少村民以家族为单位从事各色纸张、肉食、糕点、糖果等的个体加工生产,其产品价格便宜,不仅供应庙会期间的小食品市场,而且还可以常年性的供应周边其它村的小食品市场。可见庙会祭祀活动既为村民提供了从事多种非农产品加工生产的机会,使村民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有利于农村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发展乡村经济,有助于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再次,对于祭祀所需的村民无条件加工生产的物品,如特制供品、专用香料,就得靠商贩从其它县区购入。因庙会多举行于春末夏初的农闲时间,一些较有商业头脑的村民便会充当贩卖商从外地购进所需货物,这些货物大多价格低廉,村民虽然增加了路费,但仍可获得可观利润。再加上这些商人更了解农村市场需求,往往在购入某些主要商品的同时还会连带购入其他多种商品,如主要购入香料的商人还会购入针、线、剪刀、菜刀、鞋子、帽子、袜子等其他较为廉价而又实用的商品一起在庙会上出售①,这样,既丰富了庙会商品市场,又使村民赚到了钱,鼓足了腰包。

庙会举行祭祀活动,大量的香客前来许愿、还愿、求神赐福,因而带来了丰厚的礼品或留下金额巨大的布施金,这就增加了寺庙的经济收入,壮大了寺庙经济实力,不仅有助于寺庙的重修扩建,而且有助于寺庙利用充足的资金为寺庙所在地区公共事业服务,促进和谐社会发展,为乡村经济振兴创造前提条件。由于当代庙会组织成员,尤其是管理人员,已不再是单纯的宗教人士,而主要变成思想觉悟较高的已卸任的党员干部或村里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老者、能人,这样使庙会收入的香火钱除了部分用于必要的寺庙修缮外,另一部分可用于进行多项乡村公共活动。每次庙会过后都会组织一个捐助活动,给本村和附近村里的鳏寡老人发放生活补助金,有时还赠送食油、白面、白糖、糕饼、粗布等寺庙里日用过剩的物品;对于附近村里的特困户还提供以房产作抵押的无息贷款,帮助他们从事小本买卖,实现自力更生;庙里每年还要拿出一笔款项用于资助贫困儿童上学;为村庄修筑道路、修建农业灌溉设施、购买防护林树苗等,可以说为村民做了不少好事。庙会的香火钱逐渐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趋势发展,成为民间集资的一种特殊形式,庙会将宗教积德行善的信念与现实中扶贫济困结合起来,为地方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做成了一些地方政府想做而无法做到的事情[2]108-109。庙会通过祭祀活动将宗教提倡的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信念与现实中的扶贫济困切实结合起来,促进了乡村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庙会虽以求神拜佛的宗教活动为其源头,但使庙会形成规模并经久不衰的决定性因素却是经济活动[3]44。正是这些经济活动,使庙会以它独特的形式对乡村经济的发展产生着不可小觑的促进作用。

二、庙会的商品贸易活动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庙会也是一个传统的商品交易市场,庙会期间,商业和有关的服务行业营业额陡增。”[4]3庙会商品贸易活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传统祭祀活动的影响。庙会举行祭祀活动,本村及周边乡村的善男信女纷至沓来,贩夫走卒也从四面八方汇聚此地。庙会市场上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应有尽有,平时买不到的、卖不掉的都可以在此时找到卖主、买主。同时,由于庙会在一年之内是固定的一次,对于终日在田间劳作,无暇进城购物的村民来说是难得的购物机会,因而四邻八乡的村民大多会赶来参加庙会的商品贸易活动,客观上为当地的旅馆业、餐饮业、特色小吃、水果销售业等行业带来了大批消费人群,从而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发展。乡村庙会商品贸易活动多以民间贸易为主。庙会市场上出售的商品主要是中下层消费者需要的中低档生产、生活用品,这些商品技术含量不高、更新换代较慢,但结实、耐用、价格便宜,可以满足村民日常生产、生活需要,适合乡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村民与市场的联系日渐密切,村民大都积极参加商品贸易活动,但乡村传统的集市贸易难以满足村民的需要,这就迫切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商品贸易市场,从而促进庙会活动的开展。同时庙会活动对乡村店铺的经营管理者也产生了巨大的刺激作用,使他们在外来激烈竞争的推动下,提高商品质量,增加产品种类,缩短商品更新换代时间,促使乡村商业经营者逐步走上多渠道经营,多元化发展,更全面、更周到地服务乡村。近几年,庙会市场上交易的商品种类日渐丰富。乡村庙会不仅仅局限于乡村生产、生活所需要的传统用品的供给,适应生产、生活现代化的发展,许多自动化、电动化的商品也进入了庙会市场,使商品贸易开始跨出狭小的地域范围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为乡村经济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以大白水村庙会上的商品种类为例:生产工具类,除了农业生产所需的铁锹、长中短柄锄头、木耙、镰刀、耕犁、长短扁担等较为原始的生产工具外,又新增了简易播种机、小型耕耘机、自动喷雾器、三四轮拖拉机配件等,这些现代化工具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生产领域的技术革新,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生活用具类,除了铁斧头、铲刀、菜刀、砂锅、塑料盆、桌椅等传统日常用品外,出现了自动刮削器(厨房用具)、自动擦玻璃器、手动小型缝纫机、各类型厨房换气扇、电动打浆机、卧式电风扇、台式电风扇、电磁炉、电饭锅、煤气灶具、摩托车、电动车等较为现代化的商品。这些商品在便捷乡村生产、生活的同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缩小了城乡差别。籽种类,除了传统农业作物的种子如玉米、粟、马铃薯、高粱、花生等外,还出现了新引进的美国豆、日本豆等高产作物,以及草莓、西红柿、青椒、茄子、苦瓜、菜花等对温度要求较高的瓜、果、蔬菜的种子,并且卖者配有专门技术人员负责教授种植技术,指导农民兴办各类瓜、果、蔬菜大棚,使农业经营不再局限于传统大田粮食作物的种植,而是朝着农业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p#分页标题#e#

这就拓宽了村民的致富途径,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儿童玩具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毽子、皮筋、风筝、万花筒、布娃娃、小汽车、小手枪等纯娱乐性玩具,更多的是有益于开发儿童智力,增强动手能力的各种魔方、拼图、遥控汽车、遥控飞机、四驱车、带声音的图书等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新型玩具,既开阔了乡村儿童的视野,也刺激了儿童商品市场的新变革,促进了乡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其他类商品也有很大变化,如食品类,除了各类炒瓜子、炒大豆、麻花、麻叶、锅魁、饸烙、削面等外,庙会上还出现了保德的红枣,宁武的山蘑,灵丘的烧饼,新疆的葡萄干、哈密瓜、羊肉串,山东的苹果,海南的西瓜和香蕉等。这些商品不仅产地正宗而且价格合理,很受村民欢迎,丰富了村民的物质生活。庙会期间在寺庙的四围内外,摊贩杂陈,百货齐集,并且庙会贸易多属临时易活动,除以庙内空地为中心地外,还延伸至庙外,大白水村的中心街道上,形成临时性的商业街市。虽然乡村庙会贸易活动遵循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但由于庙会期间形成了集聚性的商业街,众多商家、众多商品齐聚于一条街,使庙会贸易竞争异常激烈,从而出现了众商家在激烈的竞争中为取得地理位置优势,纷纷“抢”、“占”铺面摊位的现象,即每天早上各商家赶个早来等量、占据街道相对繁华热闹、客流较多的地段,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庙会活动有效地刺激了乡村经济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获得快速发展①。近几年政府加强了对庙会商贸活动的管理,使这种“抢”“、占”现象比往年大为缓解。由于外地商人的介入,其商品或是质优、或是价廉,销路极好,对本地商人形成极大的威胁,迫使本地商人积极调整商业经营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求得生存、发展。这样庙会商品贸易可以有效地刺激商家在质量、价格、服务、信息等方面不断改进,从而有利于村民消费结构的改变,以及乡村落后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机制的调整,有助于乡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近年来,乡村庙会的发展也深受国家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政策的影响,在庙会市场上科普读物成为一大销售亮点,村民争先购买。庙会上的图书主要有新品种作物栽培技术类、现代化农田管理类、农业机械化操控类、作物病虫害防治类、肥料与农药简介类、有关国家对农村实行的新政策、新法规的介绍与解说类,还有反映农村生活、都市生活的文学作品,不仅丰富了乡村庙会市场,更有助于提高村民素质,使村民了解国家为促进农村发展颁布实行的各种优惠政策,逐渐认识到自身各方面的不足与落后,进而积极参加各种技术培训或外出学习各项新技术、新知识,引进现代化的先进技术设备,发展乡村农业生产,促进乡村经济全面发展。庙会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通过特殊的市场形式,产生了特殊的效果和作用[5]109。

三、庙会的休闲娱乐活动拉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庙会的休闲娱乐活动是对传统祭祀活动中的娱神活动的继承和发展,与传统祭祀活动相比,娱神成分大为减少,娱民成分大为增加,主要发挥了放松身心、娱悦乡里、振奋精神的作用,促使村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繁重的田间劳作,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为国家各项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庙戏是庙会娱乐活动中一个历史最为悠久,也是最受欢迎的活动项目。“庙会唱戏所以盛行,在于农村极端缺乏娱乐。农民平时农务繁忙,终日碌碌,生活极其简单,除春种秋收,娶妻生子,年节酬酢,烧香逛庙,墙根谈天外无甚娱乐可言,惟庙会一事,在农村娱乐活动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故农民绝不肯轻易放弃。”[6]165庙戏的剧种多有山西北路梆子、晋剧等。演唱的曲目多为传唱千古的经典曲目,也有部分是新近编成的反映现实生活感人事迹的曲目。唱戏时,十里八村的村民,不论男女老少都会聚到戏台前,人山人海。唱戏分下午与晚间两场,晚上戏毕后,定要举行摔跤赛(摔跤是当地传统的体育娱乐活动),常常持续到天亮。唱戏时间一般为两到三小时,这又为买卖商人提供了活动的机会。卖香烟的、卖瓜子的、卖饮料的、卖糖果的、卖水果的、卖其他各类小吃的、卖儿童玩具的,还有卖饰品挂件的。孩子们、戏瘾不大的人看累了出来转转,买点消遣的食物,别有一番乐趣。再者,村民难得全家出来看台戏,娱乐、放松一下,为了让家人尽兴,花钱也大方,平时舍不得,这时也会破例多买些;这样,庙戏也为乡村的商业发展提供一个活动的大舞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外,外地村民前来看戏顺便走走亲戚,亲戚自然会热情款待,因而各类水果、新鲜蔬菜、鸡蛋、肉类、各种糕点的销售量也极大增长,可见几台庙戏带来的消费活动,对拉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庙会娱乐活动的一大看点莫过于街头杂艺表演,主要有高跷、旱船、舞龙队、舞狮队、大头娃娃、威风锣鼓、挠搁、各种类型的秧歌等。多在开阔而人口集聚的路段进行表演,以舞狮队开路,狮子是成双成对表演的,每对狮子还配有一名与其嬉戏的少年,少年多手持绣球,名曰:“狮子滚绣球。”挠搁表演独具特色,每年都吸引不少外地游人前来一饱眼福。挠搁是老少双人舞,由一壮汉背上绑起一根竖起的铁杆,铁杆高两米左右,铁杆顶端有铁座,座上绑有一个化了妆的五六岁孩子,称“小挠搁人”。“小挠搁人”按民间故事传说,扮演成金童玉女、观音菩萨、各类大仙等。大型秧歌表演分古装、现代装类型,无论哪种都规模庞大,着装艳丽,是不可不看的活动项目。这些表演活动不仅带来了庞大表演队伍及其后勤工作人员,比如搬运工、炊事员、化妆师、车队司机等,而且吸引了附近县、区、村群众前来观看。这些各具特色的杂艺表演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群众聚集到一地,为本地经济发展带来庞大的消费人群,客观上有力地拉动了当地餐饮业、旅馆业、商品贸易等各行业销售额的增长,有助于当代乡村经济发展。庙会的休闲娱乐活动也间接促进了邻近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庙会期间,外来香客、商旅在参加完庙会的一系列活动之后,为了此次出行更加充实,往往会顺便游览附近的旅游景点。

如往东走可参观佛教圣地五台山,顺便选择享受一下奇村、顿村温泉;往南去晋祠、榆次老城、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晋商大院,再往南走可以去观览洪洞大槐树、广胜寺、鹳雀楼、唐代铁牛等根祖文化景观;北往的人群则可以游览宁武冰洞、芦芽山、悬空寺、华严寺、云冈石窟、九龙壁等古宗教建筑景观。可见,有特色的庙会活动有利于当地及邻近地区旅游业及其相关配套行业的发展,有助于增加地方经济收入,有利于乡村经济的发展。庙会的休闲娱乐活动,又为农村相对独立的个体乡民充分接触、交流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乡民在相互交流中增进了彼此的友谊,营造了较为和谐的社区氛围,这既有助于村域凝聚力的形成,又会使村域内乡民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增强村域的向心作用,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互助,对村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7]9。乡村庙会活动在经过几千年传承发展之后形成了既包含古老的信仰崇拜,又融入现代社会气息的一个特殊文化现象。“在庙会中,民众可以通过拜神、娱乐等活动,解除困惑、放松身心,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又可以通过商品交换,获得所需物资,满足物质上的需求。”[8]43#p#分页标题#e#

乡村经济范文第2篇

新乡村建设为了谁?这是一个主人的问题,直接的答案十分明确,当然是农民,但深层次答案并不简单。通过十二天的考察学习,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新乡村建设群众的思想工作必须做好,群众要有积极性,在我们考察的一些村当中,有经济实力强的,各种基础建设村里全包,如辽宁的兴城四家村、山东寿光的三元朱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非常强,建一个村部50多万元,不用群众拿一分钱。江西的石城县大坝新村、益兰花村,经济较落后,资源困乏,但新乡村建设有声有色,有特点,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关键是思想工作做得好,农民参与积极性高。他们的做法是通过民间理事会解决新乡村建设,做得很好。理事会成员由村中德高望重、奉献意识浓、组织能力强的“五老”、村干部、党员和致富能人组成。理事会出面与广大群众协商化解矛盾,让群众做群众工作,真正让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因此,我认为新乡村建设重要的是教育群众,因为农民是新乡村建设的主人,要改变群众无政府状态,目前我市农民(包括我乡农民)对新乡村建设认识有许多偏见,认为新乡村建设,国家和政府要给群众多少好处,一切都由国家和政府掏腰包,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问题要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媒体的广泛宣传等活动,让农民真正认识到他们即是新乡村建设的主人又是主体,通过建立理事会制度,使村屯很多事通过理事会来解决,坚持走群众路线,既要尊重群众意愿,又要有政府的主导作用,让农民群众无异议、满意。

二、抓好新乡村建设农民主体问题

农民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这是一个“谁来干”的问题,作为新乡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最担心的是自己会全部成为买单者。过去有不少类似“人民某某人民办”的口号,新乡村建设决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为此,新乡村建设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广泛参与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党委领导就是要解决各级干部的思想问题,思想和思路必须统一。政府主导,就是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着实、抓投入。农民主体就是农民自己的事自己办,不能指望政府包办一切。社会参与就是解决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有人的出人,有智的出智,有钱的出钱。当然,发展生产必不可少,要千方百计让农民增加收入,凡是典型投入必须慎之又慎,避免政府投钱,个别人满意,而多数人不满意,虽然政府在主导上有“鸡”随“米”走的情况,但“米”必须是引导性的,投米是让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得更好,调动农民积极性,使新乡村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决不能什么事都由政府包办。

三、抓好新乡村建设主导问题

政府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这是一个“怎么干”的问题。新乡村建设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短期就可以完成的事,既等不得,又急不得。推动新乡村建设,政府责无旁贷,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主导作用的前提,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首要的问题规划必须先行,根据各村屯情况的不同,经济发展不同,做出既适合于本村,又体现出本屯特点的规划,让村民理解和把握规划的科学性和超前性,不失时机地把握和利用好上级政策。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要尽可能让群众早日享受到阳光普照,抓住中央的政策能解决一件就先解决一件,享受改革带来的好外,同时又不脱离实际,不改变群众好的传统生活习惯。

我们虽然没有像“四家村、三元朱村”那样的经济基础,所有的事由村里全部包办,但我们也不能完全按江西大坝新村和益兰花村那样完全用农民腰包里的钱办自己的事,我们要多掌握国家政策,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政策,多渠道、多方面争取资金、物质和社会帮助,调动农民积极性,让农民积极行动起来。

中央在新乡村建设中虽然有大量资金投入,但我们的国情地域广阔、农民人口众多,十里不同天,三里不同俗,平均到每个人头就不多了,积极引导农民参与,要切实把发展自还给农民,坚持既尽力又量力而行,引导、帮助和支持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用自己的双手积极、稳妥、扎实地建设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防止一哄而起、大拆大建,真正把中央的惠民政策变为农民群众的福祉,切实把事情办好,让农民舒展疑虑的眉头,不让百姓吃亏。

结合实际,努力开创我村新乡村

建设新局面

有幸随市委、市政府组织的新乡村建设考察团对四省进行了为期11天的考察,通过听取经验介绍,实地参观,走访农户和座谈讨论,提高了认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工作信心,学到了宝贵经验。同时,也感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所考察村屯,既有比较富裕的村,也有经济比较落后的村,但他们的新乡村建设干得有声有色。

回来后,我们村党支部就考察情况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新乡村建设必须克服“等、靠、要”依赖思想,必须更新观念、主动迎上。做为横道河子文华村双河社作为市里的新乡村建设示范社,我们准备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那一世

1、繁荣乡村经济,解决农民“钱袋子”。充分利用好现有耕地,进行科学种植,增加单产,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畜牧业,利用现有的资源发展养牛、羊、猪等;搞毛皮动物养殖:狐狸、貉、獭兔、貂等;鼓励支持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创业,增加收入;利用现有的玉米皮资源搞艺术品加工(拖鞋、地毯、壁挂、兜、筐、各种垫件等),还能出口创汇,增加收入。要走一条在建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搞建设的新路子。

2、搞好基础建设,改善乡村“脏、乱、差”。从村容、村貌整治入手,我村拟建沼气池52个;修屯内巷路1000米;建标准化卫生厕所50个;建铁栅栏600延长米;砖瓦房危房改造4座。通过以上建设内容,初步解决乡村人居环境。

乡村经济范文第3篇

一、灾害与租佃关系

频繁严重的自然灾害,深刻影响着农村租佃关系的变化。按珀金斯的观点,中国的租佃制度在各个地区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北方的低租佃、南方的高租佃。[4]但实际上,即使在同一省区之内,租佃关系在各地仍存在较大差别。在广西,与广东相邻的苍梧道地权最为集中,北邻贵州的柳江道地权最分散,如下页表1所示:租佃关系之所以出现这种区域性的差异,千家驹等人认为与人口密度和商业资本的多少有关;[5]2黄宗智认为与生态环境的优劣有关[6]。诚然,这些确实是影响广西租佃关系高低的因素,但自然灾害是影响广西租佃率的一个罪魁祸首。苍梧道的佃农成分之所以高达57.9﹪,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灾害频发。苍梧一带河道纵横,在民国时期的38年中,苍梧共发生水灾30次,平均1.27年就发生一次水灾,为历史上发生水灾最频繁的时期之一,而且民国时期苍梧还有5次旱灾的纪录。[2]191由于灾害的频繁发生,广西农村中农户性质的变迁非常剧烈。1937年至1942年各县自耕农成分都明显减低,阳朔、苍梧、郁林、柳江、河池5县自耕农分别减少了15、2、10.5、7.49、13个百分点。河池的佃农成分稍有减少,其余4县都有提高,阳朔增加了25个百分点,苍梧增加了5个百分点,郁林增加了9.5个百分点,柳江增加了11.77个百分点。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地区频繁发生灾害,而且,灾情较重。据统计,从1937年到1942年,广西共发生水灾55次,旱灾57次。[2]423,447阳朔在1939年、1942年两次遭遇大水,其中1942年受灾12.89万亩,损失粮食554万斤;苍梧在1942年也发生了大水,西江最高水位达27.92米,持续半月始退;郁林在1939年、1942年两次水、旱灾同时并发,庄稼受损较大,灾情严重,出现了饥荒;柳江在1939年夏发生旱灾,田地龟裂,有1/3以上水田插不下秧,至7月就有千余户断粮。[2]423,195,239,243,79灾害的频繁出现使得大量自耕农失去土地成为佃农。

在此期间,河池却存在着佃农获得土地,转变为半自耕农的情况,佃农成分减少了3个百分点,这固然与这里地广人稀,农民较易获得土地有关,然而,这也与河池少有灾害有着密切的联系。据载,河池在整个民国时期没有水灾的记载,旱灾仅有1次。[2]369虽然有漏载的可能,但也足以说明河池灾害较少。倘若灾害频繁,农民即使拥有再多的土地也抵挡不住灾害的侵袭。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就得向其交租。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将土地租给他人使用而获得的收入。马克思指出:“不论地租有什么样独特的形式,它的一切类型有一个共同点: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7]封建社会的地租形态一般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新桂系时期,广西各县一般盛行实物地租(包括分成租和定额租),钱租很少。据广西统计局统计,1934年广西全省分成租占56﹪,定额租占39﹪,钱租占5﹪。据省农业管理处农业经济研究室对各县的调查,1942年全省分成租占50﹪,定额租占42﹪,钱租占8﹪。这几种田租形式因各地地域的不同而有差异,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分成租是广西最流行的一种租佃制度。地力肥沃,收获较有保证的农田多实行定额租,而地力瘠薄、旱涝不均,收获很难预测的农田就实行分成租。[8]35在灾害频繁发生、无法准确把握田间产量的情况下,分成租是业佃双方都愿意采用的租佃方式。从佃种期限上也可以看出自然灾害与租佃制度的内在联系。1934年广西统计局的调查资料显示,广西全省租佃以不定期者最多,达70﹪;短期(5年以下)次之,占15﹪;长期(5年以上)占12﹪;永佃制仅占3﹪。[8]269这种租佃模式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灾害对租佃制度的影响。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得田地的收入没有可预见性,于是很难保证佃农按期足额缴纳地租,一旦佃农缴不上地租,对地主来说就是很大的损失,地主就要寻找能够缴纳地租的佃种者,所以在广西不定期者往往居多。由于是不定期,所以农民便不会穷尽全力爱护土地,更不会去增加土地的投资,这种恶性循环使得良田逐渐失去肥力,进一步加速了农村经济的衰退。

二、灾害与乡村借贷

新桂系时期,广西多数农民的生活相当艰苦。稻田较多的桂东南数十县的农民,常用价廉之甘薯、芋类及玉蜀黍等充饥,把省下来的一点稻米拿去出售。他们每年总是处于入不敷出的悲惨境地。据千家驹等人在1933年对广西12县780户农家收支进行的调查,每户农家年均收入总数为293.90元,支出总数为324.79元,不敷30.89元。[5]62平常年景尚且如此,一旦灾荒来临颗粒无收时情况就更惨。“除少数小地主与小资本家外,一般农民即遇丰年,难供温饱,一遇荒年,或婚丧等事,便无以应付,为生活所驱策,不得不向小资本者用高利求贷,或向当铺押借,购买必需品或耕作资金,而图苟延残喘,期待丰年”,[9]广大农民一遇荒年歉收只能求救于借贷。根据1934年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对苍梧等5县21村借款农户成分的调查,在广西各类负债农户中,半自耕农平均负债最多,自耕农次之,再次是佃农,其他农户(主要包括出卖劳力者、小贩、从事加工业者和从事杂业者)最少。[1]229借款农户的这种分配,实际上与他们的还债能力密切相关。聪明的放款者不会轻易放款给极度贫穷的农民,因为他们已经失去还款的能力。但越是贫穷的农民,越需要靠借贷来维持生活。自诩“救济农村经济”的广西银行,在灾害来临农民急需借款之时并未兑现他们的诺言。1942年,广西遇到特大的自然灾害,部分县兼受水、旱两种灾祸,受水灾的有49个县,受旱灾的有62个县,被淹田亩800,000亩,重灾民达1,500,000以上。广大灾民原期望广西银行能够普施化雨,广发贷款;但银行为了防止呆账,停止农业长期贷款,短期放贷在币值暴跌的情况下也较上年大为减少。面对这一事实,广西银行也不得不承认:一般农民筹款,只得求助于旧式借贷。在这种情况下,贫民告贷无门,只有饮鸩止渴,求救于高利贷。广西的高利贷情况,一般分为借钱还钱、借粮、预卖作物等。借钱还钱通常利率为月利2分到3分,也有高达5分以上者。借粮多在青黄不接之春荒时借,秋收后还,利息有另加利钱或另加利谷两种方式,在百色甚至有借一斗还两斗者。

预卖作物是最多的,预卖价格各地不一,如阳朔县预卖价格比收获后每担市价减三元,百色县减两元至四元,其余各处减30﹪至40﹪不等。一担谷子的价格不过六七元,但预卖时减了二三元,而预卖与收获的时间相隔不过二三个月,可见高利贷剥削的沉重。[5]3如此高的利率,使得生产缩减,农村破产。据统计,1933年广西借粮的农家占农户总数的58﹪,借钱的农家占农户总数的51﹪。[10]关于借贷用途,据1934年广西统计局对昭平等14个县36个村的农民进行调查的结果,“用于生产者不过24﹪,用于消费者76﹪,可见多数以解决饥荒为目的。”[8]276造成饥荒的原因很多,如耕地缺乏、人口增加等,但“历年各种灾害,更为直接促成借贷之动力”。[1]247而且灾害愈严重,借额愈多,借贷利率愈高。如邕宁县定英村“叠遭旱灾”,蟠厢村自1931年起也连遭风、水、虫各灾,致使次年“借额突增”;柳州社湾村各类农户以1930年借款最多,也是受灾害之影响。[1]250抗战后,广西面对前所未有的,许多利欲熏心的地主、商人趁火打劫大放高利贷。在阳朔等县,夏季借谷1担,秋收时要还5担;贺县、昭平、柳江在上半年借谷子1担,到新谷登场时,要还3担至4担。有的地方,有粮食的地主豪绅有意屯粮不借,迫使农民在5~6月间以极低的价格忍痛出卖田间的青苗。当时在贺县和平乐等地,5~6月间卖青苗,每担谷一般只能卖7,000元到9,000元,而当时的谷价却在每担30,000元以上。[11]在武宣,借100斤得在借据上写借400斤,甚至要写上借600斤,而且还冠冕堂皇地说是“念在亲友,不要利息”的份上。[12]这样,农民在还债之后就所剩无几,甚至全部所收还不够用来还债,往往是春借秋还冬又借,苦不堪言。人们在饥荒时求救于高利贷,无异于剜肉补疮、饮鸩止渴,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能借此苟延残喘,而当高利贷都无法借到时只能坐以待毙,活生生地饿死。甚至有些过去曾经是富裕的农户也逃脱不了此劫难,因为灾难来临是不分阶级、不分贫贵富贱的,如在兴安县界首乡石门村,有一个叫蒋廷玺的人,曾是当地的富户,“有田三百亩”,而现在“粒米皆无”,在告贷无门的情况下,全家四口人,“相继饿毙”。[13]#p#分页标题#e#

三、灾害与地权转移

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赖以生存的命根子,没有了土地就没有了一切,所以不到万般无奈的时候,农民一般不会出卖他们的土地。然而,当灾害突然降临的时候,境况本来就很严峻的农民往往会陷入告贷无门的窘境,为了生活,或者说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奔走于高利贷者之门,以土地为抵押换来需要的款项,有时如果抵押借款无门,只好也被迫忍痛割爱,把土地典当出去,这成为“一般农民逐渐失地的第一步骤”。[14]广西典当土地的手续十分简单,只要找中间人和债主说合,订立当契,将田单交给债主就算完事。每亩土地能够典当的价格,“视土地良窳,生产丰瘠而异”,“通常无论各种水田畲田,其典价往往约当地价半数上下,其最高者可达地价之80﹪,如南丹县甲进村,郁林县古城村;其最低者仅得地价之20﹪,如阳朔县之长同村,大多数农村典价约当地价之50﹪至60﹪”。[5]83土地当出之后,最通行的当期是3年,一般在3年内不得回赎。由于受灾害的不断打击,农民日益贫困,实际上很难赎回自己的土地。当农民再需要借款时,即可将当地“找绝”,另立卖契,找进那部分未付足的地价,永远绝卖。新桂系时期,广西的地价总体上呈下降趋势。1934年与1931年相比,水田、平原旱地、山坡旱地的价格分别下降了25﹪、26﹪、8﹪。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1933年对苍梧、邕宁、柳州、桂林、龙州等5县的农田买卖价格进行了调查。广西各地的地价差异很大。上等地以柳州的价格最高,平均每亩84元,最低是桂林,平均每亩34元;下等地以邕宁最高,平均每亩33.3元,龙州最低,平均每亩9.8元。

而从上页表3可以看出,从1934年开始,地价跌得相当厉害,可见1934年以后的地价与1933年相比显得更低。也就是说,到1934年柳州上等地的价格,平均每亩不到84元,而龙州的下等地的价格则低于9.8元。地价狂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灾荒无疑是地价下跌的重要原因。1933年,广西苍梧、博白、富川、恭城等10余县连遭水、旱、雹灾,且灾情严重,官僚豪绅地主则趁灾大肆压价吞并土地。农民失去土地的方式虽然是零星、“拖泥带水”的,先抵押、后典当、再活卖,但零星的收买也能使地权呈现集中的趋势。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对1934年广西22县农村各阶级占地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地主和富农在户数方面并不占优(仅占9.8﹪),但他们却占耕地总数的51.2﹪;尽管中农和贫农占总户数的90.2﹪,但他们仅有48.8﹪的土地。土地分配的这种不均现象,可以说是灾害迫使农民不得不出售土地所致。1946年至1947年,广西发生了更严重的灾荒。一些小自耕农受灾之后,为了眼前的生活,在乞求借贷不成的情况下,不得不顺应富户“谋买食田”的心理,把土地低价出卖。一年可收三四担谷子的田地,富户只需花一担谷子就可以买到手,有时甚至50斤也能买到。在全县咸水街这样一个小地方,灾民出卖土地就达300亩。[11]因此,灾荒之后,大部分土地逐渐集中到地主富农手中,广大农民的生活更加悲惨,怪不得夏明方在《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一书中多次提到“灾荒是土地兼并的杠杆”。

乡村经济范文第4篇

中国经济“失衡并增长”已经持续多年,尤其是乡村经济远落后于城市经济。以下的分析在于解答结构调整能否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支点。笔者的观点是肯定的

(一)乡村经济城市经济结构失衡状态下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经验

一般地说最优经济增长路径应是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其结构也得到优化。按照这一假设,“失衡并增长”的模式显然不是最佳经济增长模式。从中国改革开放前10年的实践来看,我国一直坚持增长优先的原则,其原因是基于计划经济时代长期的短缺。改革开放之初,结构失衡表现在:乡村中的各行各业都落后于城市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城市经济尤其是第二产业中的工业过速发展;农产品相对工业产品供应相对短缺;生产资料供应过剩,消费资料短缺;生产资料供给中初级产品、低附加值产品过剩,高附加值产品不足;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配置行为过剩,市场配置行为不足。人的积极性尤其是农民的积极性得到巨大释放。虽然经济发展的质量与结构问题被忽视,但GDP却实现了较高的增长率,达到10%。从改革开放的第二个10年来看是向市场经济转型的10年,由于前10年,高速增长背后的结构失衡不断累积,环境、社会代价日益增加,可持续增长的根基被严重侵蚀。但这段时期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明显增强,开放改革的前沿沿海地区经济阔步前进,虽然遭遇90年代初的急刹车和末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经济增长率仍达10%。第三个10年的结构问题是城乡差距和东西部差距,但是这一时期我国的制造业和城市化及基础设施的巨额投资和西部大开发及新农村建设带动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增长率仍达9%以上。不难看出这3个10年政府的调控政策都是调了结构带动了增长。首个10年,主要鼓励增加消费资料生产和基本建设;第二个10年主要进行企业现代化改造和城市化初期。第三个10年主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城市化建设和制造业的大幅度投资以及平衡东西部和城乡差距,基本都是从结构调整开始最后实现GDP总量增长。就中国国情来看,没有增长也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和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如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福利的全覆盖、经济发展活力、乃至世界影响力扩大和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是依赖于经济的高速增长,这其中乡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关键是如何保持较高的增速。从以上我国改革以来三阶段的经验分析来看,经济增长都是由于政府给予了某些地区以特殊政策或给予某些产业以特殊政策,首先刺激这些地区或产业的过度增长,再通过这些地区和产业的优先增长带动周围地区或相关产业的增长。这个经验我们可以用以下过程概括:城乡经济供求均衡(低速增长)——政府打破平衡——资源的在乡村和城市重新配置和集中——收入和利润的增加——经济增长(较高速度增长)。要说明的是,改革开放之初,乡村严重落后与城市经济我国的经济结构是失衡的。虽然其基础是计划经济,政府向家庭和企业放权让利改革,但由于乡村和城市经济起点不同实际上是放大了这种结构失衡,进一步加剧了乡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结构失衡。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着力控制经济和经济结构失衡有可能带来的风险。高度重视社会、资源和金融风险及房地产泡沫,做到防微杜渐,做到各方的和谐或基本平衡;其二,从执行角度,要切实保证经济发展的正能量不断增加,从顶层设计开始,大刀阔斧削减体制中负能量生成因素。

(二)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具有的现实性因素

现阶段,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内在积极因素比较多,具体反映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乡村城镇化将继续推动宏观经济增长。乡村城镇化和体制创新、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彰显。以乡村城镇化为例,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从25%提高到70%,用时近百年,而我国2007年城市化水平是44%,到2014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54.6%。虽然如此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我国的经验城市化每提高1%,经济就增长3%,故此伴随农村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对基础设施行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刺激作用,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量。如城市、城镇地下管网的改造和更新、城市垃圾处理的投资等都将成为新的增长点。所以中国经济在一个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仍是现实的和可能的。第二,乡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大为改观,城乡市场趋于一统。乡村市场主体进一步丰富和活跃,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鲜活力。市场之所以重要,首先不在于它会产生有效率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它为人们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机会,为企业提供了各种经济资源自由组合的选择权利。近3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市场经济主体的这种自由选择权力。因为改革开放后,由计划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市场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其创造财富的激情被释放出来,遂产生了如此高的经济增长率。第三,政府调控实力和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反哺。现阶段我国政府拥有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大力发展农业,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反哺的财力与年俱增,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日益丰富和科学。30年来,我国政府成功地将粮油计划供应转变为市场化,防范和控制了多次出现的经济和社会波动,成功的防范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2003年以来,政府又将总量调节和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及时把控调控的方向、时机和力度,保证了经济快速增长。其二,政府政收入规模不断攀上新台阶,使政府调控的物质基础日益雄厚。其三,政府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截至2013年末,政府外汇储备已达3.82万亿美元,比上年增加5097亿。进一步提高了抵御各种经济波动的能力。我国的经济实力的提升,离不开乡村经济的支持,新中国成立之后的60几年来,乡村经济通过剪刀差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这是无可置疑的。政府发展西部,发展三农的政策将是长期的,资金也将是充裕的。

二、政府今后结构调控取向及国际比较

(一)政府的调控取向

1.科学地确定各地乡村经济区的发展定位[5]。我国的空间经济布局应该是东北经济区、华北经济区、西北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华东经济区、华南经济区和西南经济区。每个经济区乡村经济都应都设立相应的经济特区——模范乡村经济区。每个特区之间实行差异化的政策即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又可以发挥当地优势,在全国看来还是合理分工。各地要根据乡村资源和环境的负荷、开发开放情况及发展态势,把握乡村经济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选择非模式化的发展道路。

2.合理乡村经济产业宏观布局和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其一,保护制造业,中低高端制造业合理布局,切不可随意将中低端制造业挤到乡村,防止乡村经济走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治理的老路。乡村经济产业向低耗、无污染、技术密集度高的方向推进。其二,继续支持和发展乡村经济中的农业。农业生产的基础还相当脆弱,我国每年都要进口大量农产品。无容置疑,今后随着时代的进步,将有大量资本进入农业,农业生产必将进入以农户加企业、家庭农场、现代化的农业股份制企业为龙头的生产模式阶段,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业将吸收相当数量的从业人员进入。其三,优化第三产业和其他产业结构。我国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和高收入国家的50%相比,三次产业结构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尤其在乡村,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更广阔。

3.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引进新能源技术。目前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通讯能源供应水源供应、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非常落后,跟不上乡村经济和社会发胀的要求。所以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从头开始,基础设施的支撑体系要与乡村人口、产业的空间格局相适应,不能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蓝本直接复制到乡村。乡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4.乡村经济区域发展方面的创新。协同和联合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创造乡村经济区域发展的自动更新机制;实现乡村区域互补互惠,共同发展;以县域经济发展为主线,实现城乡市场的进一步融合。以连片开发,整村推进为模式建设新农村。创设系统的乡村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5.乡村经济与社会结构层面调控取向。经济层面,既要防止过快的增长,又要防止过低的经济增长的极端现象。在社会层面,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不远的将来实现乡村和城市不同阶层国民社会保障的统一,缩小收入的两极分化。加大环保力度,城市不得将乡村作为垃圾场。

6.继续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应该才正式开始,看看乡村混乱的村镇布局、破旧的民宅、泥泞的道路,新农村的建设与开发这应该成为经济增长点。

7.鼓励乡村企业生产技术升级换代和科技创新。

(二)促进经济增长手段的国际比较

1.以发展科技作为经济增长的手段。欧美发达国家人均GDP破5000美元之后,政府先后制定和完善了科技产业政策。在人均GDP收入突破10000美元高收入后又形成了完整的产学研体系,建立促进经济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以美国为例,20世纪80年代先后颁布旨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贝赫-多尔法案》、加快产学研结合的《史蒂文森-怀德勒法案》。日本则高度重视技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倡导“技术立国”的口号。亚洲四小龙在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也开始注重自主研发,开始走上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并重的发展道路。

2.注重乡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的阶段而变化的。从20世纪50年代起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之后,又不断调整三次产业内部的结构,以金融、市场中介服务、房地产等为支柱,以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等为内核的创意产业,快速发展起来。在第逐步取代了传统产业。亚洲“四小龙”的发展历程证明了本人的论点。

3.注重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的危机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接受了政府干预的理念。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推行,标志着他们开始推行凯恩斯主义,加强政府干预,致经济得以快速恢复和发展。人均GDP从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着手,健全和完善调控体系。以美国为例,又对罗斯福新政后的市场经济进行了改革;英国则又进行新一轮私有化运动,同时对国家的福利制度改革;法德两国则建立健全自己的政府调控体系;日本政府是为了创造稳定的经济环境,重构财政和金融制度。亚洲“四小龙”始终在计划和市场之间摇摆,在50-70年代开始学习社会主义的优点建立国营企业和编制经济计划;80年代后政府又开始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减少政府干预,调整社会经济关系,以及搞国营企业私有化和放开贸易管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总之是利用结构调整手段促进经济的增长。

4.注重拓展乡村发展空间。乡村发展空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又是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后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重要举措,包括法国、英国、日本及新加坡和韩国等。这些国家的特点是国土面积狭小,发展空间有限。我国则不同,广阔的乡村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舞台。乡村的绿色、环保开发区建设,以及乡村城市化、小城镇化和现代乡村别墅的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将吸引居民从城市向乡村转移,也将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国政府是强力政府,始终把乡村经济和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放在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地位。政府推动经济增长将是始终的。从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到2008年的金融海啸,我国政府的政策践行了这个宗旨,保持了经济的增长。不论产业结构失衡与否,政府均可采用鼓励刺激个别产业进步的政策,从而产生产业的极化效应,促进经济的增长。可以得出结论:乡村经济和城市供求均衡(低速增长)——政府打破平衡——资源在乡村和城市重新配置和集中——乡村产业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较高速度增长)逻辑下经济增长不会有时间下限。

乡村经济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村休闲农村转型经济发展

休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休闲将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乡村休闲尽管尚处于自发的萌芽状态,但其蕴涵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已展示出强劲的发展趋势。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乡村休闲成为我国目前农村经济转型和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机遇。本文选择从乡村休闲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着手,重点阐述乡村休闲的方式、农村经济转型的方向以及乡村休闲在农村经济转型中的积极作用和着力点。以期能够丰富乡村休闲产业的理论体系,起到对乡村休闲发展的指导作用。

农村、乡村与休闲概念的释义

(一)农村与乡村的概念

大多数学者把“农村”和“乡村”视为城市的相对面,并不区分“农村”和“乡村”在用词上的差异。学者袁镜身先生在《中国乡村建设》一书中也把“农村”和“乡村”合二为一进行论述,认为“乡村,是相对于城市的、包括村庄的集镇等各种规模不同的居民点的一个总的社会区域概念。由于它主要是农业生产者农民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所以又通称为农村”。

从字面意思理解,“乡村”和“农村”的区别可能在于认识的角度不同。“乡村”是从生活和居住的角度来看,表明乡村中的聚落,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而“农村”可能更多地是从生产的角度来认识,意为从事“农事活动”的人群聚落。“乡村”聚落的居民未必是农民,而“农村”聚落的居民则一定是农民。很多城里人居住乡村,他的身份可能依然是城里人;而很多农村居民居住在城里,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也与农业生产活动无关,可他们依然被视为农民。本文为了论述的方便,将不对乡村和农村的概念进行严格的区分。

(二)休闲的概念

对于什么是“休闲”,理论界已有许多界定: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著名的休闲研究教授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受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于光远先生在《论普遍有闲的社会》中指出:“休闲是人们对可以不劳动的时间的一种利用,它是人的行为,是可以自我做主的”。

从语义上讲,汉语中的休闲包含两层含义:休,停止劳作,休假,休息;闲,闲适、悠闲的状态。本文更倾向于休闲是一种面对生活的状态与心态,是人们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自主选择地从事某些个人偏好性活动,并从这些活动中获得惯常生活事务中所不能给予的身心愉快、精神满足和自我实现与发展。真正的休闲不是消遣,不是打发时间,而是在休闲时间里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总之,休闲是人的生命状态的一种形式,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现代人追求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生存状态的较高目标。

乡村休闲方式

乡村休闲产业。乡村休闲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为龙头的综合性产业,当然,这里所说的乡村休闲,并不一定是在村庄里休闲,也不仅是指已经发展起来的乡村景点景区,而是一个包罗范围较广的环都市乡村地带。这个地带与城市保持有一定的距离,环境主体是生态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尚未或很少侵入,大体上保留着山水和田园生态面貌,交通条件一般较好。乡村休闲以其乡村性、平民性、参与性和体验性,适应了人们对原生性和生态性的要求,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喜爱。

乡村休闲方式。由于乡村消遣、乡村旅游、农耕体验和其它“发生在乡下”的乡村休闲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而非一种生产活动,休闲消费者所获得的只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远非传统意义上的“产业”所指,“经历”和“体验”产品供给是相关厂商群的彼此相互协作、有机组合的“共同产品”。因此,乡村休闲产业至少包括乡村旅游产业、乡村娱乐产业、休闲观光农业、乡村休闲度假产业等。近年来,不断增长的乡村需求强力促进了乡村休闲的发展,目前乡村休闲的内容形式主要包括乡村旅游、采摘农园、农家乐、体验农园、乡村娱乐、农家美食等。具体来讲,主要表现为:大城市附近的农家乐;高科技农业体验观光园;农业新村,特点是经济发达、乡村城镇化,在发展中有意识地使本村成为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古村落的开发,如江西安义的古村群、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等;农业的绝景和胜景,如桂林的龙胜梯田;乡村娱乐和休闲度假。

事实上,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乡村休闲方式,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转型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农村经济转型方向及问题

所谓经济转型指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体制转型,即从高度集中的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二是结构转型,即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经济转型是由供给约束向需求约束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形态的变化。我国当前的经济转型主要表现是:经济增长由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由资源约束转变为市场约束。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改革开放30年来,在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运行机制下,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但也必须看到,农业的发展还主要体现在数量的增长上,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而且农业发展由过去的资源约束变为现在的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可以说当前面临的挑战更大。要实现农村经济转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千方百计改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促使农业向质量和效益型转变。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发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而乡村休闲则是当前农村经济中最具附加值的产业之一。加强乡村休闲的发展将大大促进农村经济的高效、优质发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整体的发展进程。

乡村休闲在农村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和着力点

作为一项综合性的产业,乡村休闲能促进一、三产业的紧密结合,在发展中具有立体式的乘数联动效应:可以使农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扩大就业;能使农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跨越流通环节适时缓解农业产业化中购销体制不畅等诸多难题;能有力地推进乡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乡村环境等。

乡村休闲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休闲是农村地区扶贫的重要突破口,而且可以推动广大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乡村休闲能够充分发挥和挖掘农业资源的价值和作用,发展乡村休闲能把农业的生态环境、农村民俗文化和空间环境等无形资产转化为合理的经济收入。因此,顺应时展潮流,强化市场导向功能,摆脱传统的单一种植业开发模式,运用现代手段和技术,发展乡村休闲,可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另外,农业经济不能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而产供销一条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乡村休闲的发展在促进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可打破产业界限,有助于形成产供销、服工农、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和购销渠道,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乡村休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乡村休闲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类产业需要的劳动力多,其基本的服务工作对员工技能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或是经过一定的岗前培训就可以胜任。而且乡村休闲产业的关联度高,它与餐饮、娱乐、交通、建筑、食品、旅游工艺品等产业密切相关,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这就意味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转移,农民的就业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缓解。

乡村休闲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休闲的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以提高游客进入旅游目的地的便利性,因此必须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譬如道路交通、通讯、医院、商店等基础性设施。乡村休闲的开发将进一步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状况,逐步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乡村休闲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要维持乡村休闲市场的持久性,就必须注意并保持乡村生态系统的持久性。乡村休闲把发展生产、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内涵结合起来,它的生产要素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乡村环境,遵循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准则。通过乡村休闲的规范开发,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农业、农村发展的过程之中,更好地创建清洁、优美的乡村环境,维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乡村,使整个农村成为物产丰富、风景秀丽的生产基地和生活乐园。

乡村休闲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发展乡村休闲,可以将先进的文化和观念引进农村地区,有利于打破农村地区信息闭塞的状态。在与外来游客交往的过程中,当地人民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视野逐渐开阔,思想道德素质得以提升,这就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契机。乡村休闲产业是服务产业,又是文化产业。如果没有视顾客为上帝的服务精神,就难以立足于市场,更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发展乡村休闲产业还可以培养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顾客的文明意识。

乡村休闲方式与农村经济转型之间的关联性可见图1所示。

结论

综上所述,乡村休闲的发展缘于旅游者的消费动机所形成的新的类型和休闲市场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乡村休闲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发展乡村休闲,能够实现农村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罗书林.发展我国休闲产业的必然性研究[J].苏州工职院学报,2008

2.袁镜身.中国乡村建设[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乡村经济范文第6篇

一、对西部乡村资源状况的认识

(一)西部乡村资源,是一种在综合上落后的资源。资源是一切经济建设的基础,西部乡村之所以长期以来比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落后,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是西部乡村资源条件脆弱,缺乏发达地区的种种优势。在薄弱的基础上难以建立巍峨的大厦,在温饱都成问题的地方,难以讨论如何发展商品经济。在西部大开潮中,发展西部乡村的商品经济,使更多的西部乡村人民迅速过上宽裕、小康的生活,是一个带有战略性的根本问题。而做好这件事的前提是,要做好西部乡村资源的研究和治理工作,把劣势的自然资源变为优势的资源。

我们说西部乡村资源条件落后,是指其综合情况落后,综合性评价得分比较低。至于一些个别性项目,往往不乏优质的东西,有的甚至在全省、全国来说还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得天独厚的、让人羡慕的。如果不采取综合分析的方法,我们便很容易被这些个别事物所迷惑,一叶障目,使我们把握不到西部落后的本质原因。西部乡村资源与其他地区的资源一样,大致可以划分为自然资源、区域资源和人文资源三个组成部分。自然资源是指山水田林气候条件等,这是资源条件中最为人们重视的主体部分。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非常之大,自然资源条件好的地方,都是可以称之富庶之地的地方。区域资源是指一个地方座落位置的优劣情况,主要是指它离城镇、港口、码头远近的情况,反映的是其受经济中心幅射的程度、交通便利的状况等。人文资源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二点:一是一个地方对商品经济的意识程度,二是劳动力的素质情况。

(二)西部乡村中一些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资源特征。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西部乡村资源落后,是一种综合上的落后。这种综合上的落后,主要表现在如下的一些方面:

1.商品资源缺乏,村民谋生主要还依赖自然资源,而自然资源的品位又比较低

与东南沿海及中原地区比较起来,西部是比较典型的传统农牧业区域,就整个区域来说,西部地区的商品经济也欠发达,中等规模的城市的密度远不如东南沿海地区。在乡村地区,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特别大,而这些自然资源呈相对的劣势:山高、水恶、地薄、温差悬殊、雨量多寡极不均匀等等,凡是大自然里数得出来的不良资源的特点,在西部乡村几乎都可以一一找到对应的参照物。由于过份依赖自然,老天爷又偏不作美,所以长期以来西部的村民都比较艰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都主要集中在这一带地区。改革开放以后,情况有所好转,但根本性的东西到目前仍然没有改变。

2.村民素质普遍偏低

首先是文化素质偏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西部地区每年也培养了不少高学历人才,但挡不住孔雀东南飞的冲击,短期内西部还很难扭转人才缺乏的局面。其次,西部乡村地区劳动者的技能素质比较差,即使有些人有一点突出的技能,也都是些农耕牧操作方面的行家里手,其他专业的技能人才比较少,善于开展商品经营活动的人才当然更少。劳动力素质低下是西部乡村经济结构调整起关键作用的制约性因素。最后是人文观念滞后,由于大多数是传统农牧耕作区,人们重农轻商观念比较突出,在一些贫困山区更是如此。温饱即安,小富即足,怕担风险,偏重眼前利益等等,种种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陈旧保守观念,在西部乡村还是很有市场。

3.低水平的粗开发相当普遍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激励下,西部乡村群众跟全国其他地区的乡村群众一样,意气风发,克勤克俭,创造种种人间奇迹,用有限的土地较好地解决了十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西部环境虽然恶劣,资源条件相对较差,但西部乡民开发利用资源却也同样火爆,不但有效地解决了本身的吃饭问题,而且也与全国各地农民一样,遭遇亦喜亦忧的卖粮难、卖菜难、卖果难的问题,由于西部交通条件较差,农副产品和普通劳动力大量过剩,说明西部乡村对资源的低水平开发已经达到了必须深入整治才有出路的地步。

(三)西部乡村资源是一种开发潜力很大的资源。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感觉到,西部乡村资源属于相对贫困的资源、品位低、开发难度大,但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个角度看,西部乡村也拥有一些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所没有的资源优势,我们在讨论西部资源问题时,对这些也必须加以充分的注意:一是西部乡村资源是尚未实行商品性开发的资源,可塑性比较强。西部地区长期以来都是以自然经济为主,没有包袱,商品经济的负面污染甚少,一张白纸,可以写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转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以后,稍加努力,便很容易见成效;二是自然资源数量巨大,无论是从区域面积、人口数量、物产品种还是从其他自然资源情况看,西部资源的集合数量都非常大,随便可以超越一般中等国家,即使按人口平均计算,他们也远远超越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数量也是一种力量,在巨大的数量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取得成功,其表现出来的经济总量会形成巨大的势能,深刻地影响着全国其他地区;三是市场潜力巨大。西部乡村长期滞后,人们的消费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状态。在发达地区被视为普遍的东西,在西部远远尚未普及。随着西部村民逐渐走上富裕、小康的生活之路,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便会呈现出来,影响整个国家的商品物流走向和市场容量。西部这个巨大市场,目前也已经牵动着发达地区的目光,吸引了种种开发热情,是其他地方没有的独特优势。

二、改造资源条件,为发展西部商品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说西部乡村的资源,仍然有其自己的各种优势,但是,这种潜在的优势,在开发上是颇费力气的,还等待我们投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其中,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共同进步,是我们党和国家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行西部大开发,缩小东西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从根本上调节社会分配不公,则是完成这个任务的重要的一步棋。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主张用开发组合的办法,对西部乡村资源进行重排重组,去掉粗糙陈旧的东西,提高资源的总体品位,把他们改造成为成为更具优势的资源,使之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造福于西部乡村的人民。但组合改造,仅是一个非常原则的口号,在具体上应该如何操作,还有待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对于这个问题,许多地方都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在此,笔者不揣冒味,也试提出如下一些意见:

(一)西部乡村资源的组合改造,必须是以发展特色商品经济为目标。首先是明确我们的整合改造,是为了发展商品经济,而不是为了发展自然经济,不是为了提高一般农林特产品的品种和数量。这个强调是很有必要的,西部乡村传统经济意识浓厚,如果不对这个问题进行着力宣传,便很容易走入歧途,一些地区在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深刻的教训,一说改造资源就拼命地围绕提高一般农副产品产量打主意。结果是产品上去了,都卖不出去,成不了商品,还浪费了资源。其次,我们发展的商品经济,必须突出有特色的商品经济的规划。现在科学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乡村资源在一个区域内又具有一定的雷同性,如果对这个问题注意不够,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模仿,就很容易发展为雷同经济。在商品经济社会里,雷同经济缺乏竞争能力,是很危险的。在乡村资源规划改造时就必须很意识地加以注意,尽量立足于本地的资源特色,实施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经营策略,确保产品具有市场竞争能力。#p#分页标题#e#

(二)西部乡村资源改造工作,要引进市场机制并把它作为组织推动改造的重要手段。改造资源发展商品经济在一个地方来说,是村民自己的事情,我们可以寄希望于国家的扶持帮助上。但是,由于我们的国家很大,各个地区的底子都很薄,在短时期内要国家对自己加以特别的注意和投资,是很不现实的,我们必须立足于自身的力量。同时,我们改造资源环境条件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商品经济,因此,改造的组织工作便应引入市场机制,使改造过程中权利义务对等,谁投资谁受益,自负盈亏。最后,要注意运用法律手段,做到依法行政、司法公正,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投资。西部目前尚是欠发达地区,资源力量相当匮乏,只有运用市场机制,才有可能吸纳更多的改造资金,才能达到顺利改造,开发西部乡村资源的目的。

(三)西部乡村资源改造组合,要注意提高改造成果的科技含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提倡依靠高科技手段对资源条件开展改造,首先就是因为高科技手段具有强大的威力,它可以使改造工作做得更快更好,提高工作效率,其次,从经济角度看,西部乡村资源改造的任务非常繁重,高科技方法正好派上用场。普遍运用高科技手段,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节约改造成本,提高本地资源条件的能力。此外,我们还应该借助改造之便,有意识地加以考察,对一些适合本地生长能为我所用的科学技术,及时吸纳进来,形成我们自己的新项目,促进本地经济结构的优化。

(四)坚持地方特色的原则。这里提出的地方特色与我们上面提到的地方商品经济,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性但强调的重点又不相同。后者强调的是发展经济的一个方向。我们这里要强调的地方特色是在资源改造工作中,要注意保护和利用好自己的有特色的东西。由于区域条件的不可替代及人文历史上的区域独特性,使任何一个地区都会有一些唯一的特色的东西,包括特色的自然资源和特色的人文传统。对于这些带地方特色的东西,包括特色的自然资源和特色的人文传统。对于这些带地方特色的东西,我们在改造一个地方的资源环境时,应该着力加以保护和利用,使之与发展经济的主旋律和谐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色经济。即使是由于技术或资金限制,一时利用不了的,也应妥加保护,为后代造福。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劳动力素质。西部乡村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之所以比发达地区落后,除了资金投入少的因素外,基础设施薄弱也是一个很现实的制约条件。在西部乡村资源改造组合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牵住这个牛鼻子,动员一切力量,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区域形象,增强区域吸引力。同时,西部乡村劳动力大量过剩,西部建设必须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关键的关键来抓好。否则,即使将来物质资源条件改善了,商品经济可以长足发展了,但由于本土人员素质不高,还得长期仗仰从外地引进人才,望人兴叹,本土人士难以成为本土资源的主人。

(六)坚持重视环保的原则。建设与环保之间的关系问题,在东部沿海的部分地区已经走过了不少弯路,为了急于把经济搞上去,有些地方在“发展才是硬道理”借口的掩护下,曾提出过“先致富后治污”的口号,结果是经济上了一个台阶,但环保的欠帐也相当大,回过头来治理,要花费数倍的力量,西部乡村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特别注意整治环境条件,明确树立“环保也是生活质量”,“生态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等观念,做到对恶化环境的项目少做,努力保持生态平衡。环保问题除涉及到人们生活质量之外还关系到社会的公平问题。在污染严重的地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往往是一些弱势民众,而受益者不会成为直接的受害者。从社会学角度看,污染问题不仅是单方面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会伤害人们的公平感觉,危及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环保与效率是一对难以完全协调的矛盾,从目前的生产技术和经济实力看,我们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完全保持良好的环境,还很不现实,尽管如此,我们绝不能放弃环保,要竭力提倡在发展经济中充分重视环保问题。

乡村经济范文第7篇

(一)基本情况

**县有15个乡镇102个村、388个村民小组。全县村集体总资产1689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1664万元,货币资金1087万元,固定资产10962万元。农村集体经济负责4973万元,债权4260万元。集体经济年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10个,占9.8%;5-10万元的村19个,占18.6%;2-5万元的村27个,占25.2%;1-2万元的村26个,占25.5%;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村13个,占12.7%;集体无收益的村7个,占6.8%。

(二)乡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主要途径

1、加大土地开发力度,提高集体地的利用率。各乡(镇)通过项目开发、股份合作、划拨机动地等方式,增加了乡、村集体地的面积。目前,全县共有乡村集体土地842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为提高集体土地的利用率,大部分乡、村采取公开招标承包的办法,提高土地的承包费,增加了集体收入。

2、采取滚动发展的管理方式,增加集体畜数量。一些乡镇、村集体充分利用集体余留的集体畜,采取“铁畜”代牧的办法,实现了集体畜从无到有。即将集体畜承包给本乡、村信誉较好的农牧民代牧,代牧母畜总数不变,当年生产的小畜采取个人和集体分成的办法,实现了集体畜的滚动发展。截止**年底,全县集体牲畜共有39653头(只)。

3、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发展集体林、草地。一些乡村在鼓励农民退耕还林的同时,积极发展集体林。有的将一些多年未种的弃荒地以较低的价格承包给农牧民进行退耕还林;这些办法既增加了集体收入,又让农牧民得到了实惠,在运行中效果较好。通过几年的发展,全县各乡村已有集体林32297亩,集体草场44890亩,成为集体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4、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一些乡村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采取合资、入股、引资等办法,筹办乡办、村办企业。有的乡村充分利用本地的地源优势,开发旅游业;有的将集体闲置的房屋、加油站、农机、磨(油)房等进行承包经营,增加集体收入。目前这几部分的收入已达到47118万元,占集体经济总收入的8%。

二、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我县乡村集体经济呈现继续发展壮大的趋势,集体经济的产业结构出现了多样化,经营管理形式也多种多样,集体资金积累逐步增加,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主要是:一是部分乡村干部不重视,管理不善。很多乡村干部对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有畏难情绪,认为发展集体经济困难多,见效慢,有钱不如用在建办公室等政绩工程。二是乡村集体经济规模小,方式单一。相当一部分村交通不便,自然资源匮乏,生产方式单一。发展集体经济主要依靠种植业和养殖业,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一块地、一群畜、一片林”,而现有的集体地、畜、林数量较少,虽然有一定的收益,但缺乏发展后劲,不适应农牧区经济的发展需要。三是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包袱沉重。相当一部分乡村除机动地收入外,无任何集体经营收入,由于历史的原因,还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大多数乡镇负债在几十万元以上,有的达到上百万元,甚至有的村也达到了几十万元。一些乡、村虽有发展集体经济的可行性项目,但因为底子薄、基础差,没有启动资金,无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四是在发展集体经济中,集体利益和农牧民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较难解决。如:留用集体地的面积过多,势必会违反国家土地政策,侵占农牧民的利益;集体畜发展壮大后,也会引发集体与个人争草场的现象。同时,国家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不大。如:在退耕还林工作中,只允许以个人名义退耕还林,集体无法享受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在国家重点扶持的乡、村中,扶贫资金也要求落实到个人,对发展壮大贫困乡、村集体经济没有优惠条件。

2、集体经济薄弱的主要原因

我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造成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从主观上讲:部分乡村领导存在“等、靠、要”思想,发展意识和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不强;少数村党组织自身建设薄弱;人才相对缺乏;农牧民群众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漠不关心、不支持;从客观上讲,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经济积累底子薄,发展资金匮乏;乡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鼓励支持村级发展集体经济的优惠政策少;激励机制和考核责任制尚不完善。

三、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的建议及对策

1、强班子、抓队伍,打牢壮大集体经济的组织基础。第一,选好配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队伍。要改革选人用人办法,不断调整和优化乡村领导班子结构,尤其是选好配强乡村两级“一把手”领导,切实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热心为群众办事,群众信得过,有开拓进取精神,善经营、懂管理,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进基层领导班子。第二,加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实行跟踪培养,培养成熟及时大胆启用。要建立“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能人中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的选人用人机制。积极发挥“三强书记”和“千名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带领引导群众发家致富,壮大集体经济。第三,强化对乡村干部的教育培训。要采取多种形式和行之有效的办法对乡村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更新观念,克服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增强迎难而上发展集体经济的信心,组织他们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实用技术,提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本领和能力。

2、因地制宜,积极培育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集体经济能否发展壮大,根本在于理清思路,选好项目,找准“路子”。就我县来讲,要全面实施“六个一”(每个村有一块集体地、一群畜、一片集体林、一套集体农机具、办一个小型加工厂、成立一个支部加协会的新经济组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措施。各乡镇要积极总结经验,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依靠本乡镇的自然资源及地缘优势,按照“多轮驱动,多轨运行,多渠道发展”的思路,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特色经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多渠道发展村组集体经济。第一,盘活土地资产,搞活土地经营。首先各乡镇要加强土地承包(机动地)管理,严格程序,及时收取土地承包(机动地)款,为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基本的收入来源。其次是要建立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对属于村集体的“荒山、荒地、荒滩、草场”等土地使用权以公开招投标、承包、拍卖、租赁或采取股份合作等形式转让给专业经营大户、工商企业及其他投资主体。同时,针对承包到户但有些农户又没有开发热情而造成资源搁置的状况,由村集体采取“倒包”办法或者由经营大户与农户签订转包开发合同,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第二,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一是通过参股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具有特色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等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二是通过兴办旅游业求发展。各乡镇要充分依靠各自的自然资源、地缘优势及人文历史景观的有利条件,加大旅游开发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开发生态公园、休闲公园、山水公园、人文历史、民族风情园旅游等景点,积极发展观光、休闲、渡假等旅游,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第三,实行资本经营,盘活存量资产。发展村集体经济,实行资本经营,应从单一实物资本增值转向多种资本增值,要充分利用集体所有闲置的房产、仓库等设施,通过招标、租赁给农户开发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第四,大胆尝试,把现代企业经营制度引入集体经济发展。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大力提倡发展由村民、开发商和集体共同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集体土地、房屋等资本,走多种形式开发利用的合作经济之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第五,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调动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吸引工商企业、社会资金和外资的投入,并充分发挥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和自然资源环境优美的优势,大胆让利,多渠道引进资金,开发包装一批旅游项目,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加快集体经济的发展。第六充分利用支部加协会组织的职能优势。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村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各类协会,使协会在党支部领导下,发挥带领农民调结构、抓发展和闯市场的优势。支部加协会组织通过收取适当的中介费用实现农民收入不断增长,集体积累不断增加的双赢目的。

3、健全机制,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一是加强财务管理。管好用好集体资金全面推行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和村级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定期的财务审计和村干部离职审计制度。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村财乡管制度,实行村会计、出纳双委派制,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各乡镇要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坚持“四不变”(即: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财务管理审批权不变、基本核算单位不变)、“五统一”(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记帐、统一公开、统一建档)原则,严格控制管理费支出,按照精干、高效的目标配备村干部,尽量减少管理人员,以此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二是加强集体资产的管理。各乡镇在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登记的基础上,对集体资产的占有、经营及日常管理做出明确规定,落实经营管理责任制,使集体积累逐年得到增加,确保集体资产保值。三是彻底清理不良债务。对一些因种种原因造成不良债务的村进行清理,采取措施,进一步盘活集体资产,扭转财务状况恶性循环的局面,使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走向正轨。四是强化民主监督,深化民主管理。各乡镇每年要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建立村干部任期内及离任审计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村务、财务制度。同时实行民主理财,定期公开帐目,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作用,重大投资决策和建设项目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让农民群众真正担当起主人翁职责,提高农民群众自治意识,从而维护村集体经济有序、稳步发展,避免资产流失,达到保值增值的目标。

4、切实加强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领导。

乡村经济范文第8篇

1乡村旅游的有关问题

1.1乡村旅游的含义

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与其他的旅游形式不相同,它是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民俗文化等等,为城市居民提供娱乐、休闲、观光、度假、健身以及购物的旅游活动。它可以使游客在休闲、游乐中学习到一些乡村生活方式及民俗,村民亦能从这种旅游中获得经济收益,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1.2乡村旅游对游客的供需关系

为什么乡村旅游大受欢迎?它与风光的独特魅力,生活方式有关的休闲,这也体现了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要。最吸引游客的就是乡野农村的美丽风光,悠闲地生活方式,宁静的生活空间,清新的生活空气,朴素的生活活动。这些乡村特点满足了游客回归自然、放松心情的需要。在大都市这座“钢铁丛林”中生活久了,就会对复杂的、商业化的、高强度的都市生活方式产生厌烦,而有别于都市生活方式的小型乡村的独特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就会对这些都市人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人类都有怀旧情结,特别是具有历史气息的古旧乡村更是城市居民旅游的首选。为了满足自己的这种行为动机,人们往往会选择保持了乡野气息的乡村来放松。同时,对于长期居住在都市的儿童少年来说,到乡村旅游,可以达到扩大知识视野,了解大自然,了解农村,了解农事,陶冶情操的目的。

1.3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开始热衷于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寻找乐趣,融合自然的乡村旅游便应运而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给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政治保障。1995年实行了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长假制度,自此,乡村旅游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越来越快,已成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三个旅游黄金假期,全国城市居民去乡村旅游的人数在不断上升之中。

1.4我国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

自国家旅游局在1998年开始提倡“华夏城乡游”之后,我国乡村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发展速度加快,其势已不可挡。乡村旅游在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满足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带来了新的商机。现在的乡村,农业资源丰富却得不到有效利用,常常造成浪费。发展乡村旅游业则可以高效利用这些过剩的农业资源,产生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缓解了农村经济中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旅游产品各种各样,都是土生土长的原材料制成,可直接进入市场,增加农民的收入。近年来,绿色产品越来越受欢迎,虽然价格可能过高,但是依然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乡村旅游发展传统的农产品加工技艺,生产原汁原味的农产品,实行绿色、无污染、无公害的生产。产业结构的调整,先进设备的引进,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乡村旅游的发展,解决了一大部分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在乡村开展“农家乐”项目,农民竞相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科学管理知识。这样农民学习了科学文化知识,青壮年劳动力参加到“农家乐”项目中,加快了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培养,而且吸纳了农村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城市居民终日生活在拥挤、吵闹的环境中,精神的不到放松,心理压力大。为了缓解压力,多数人选择外出旅游,回归大自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拥挤额的情况,也开阔了旅游空间。另外,发展乡村旅游,还有利于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塑造良好的乡村文化形象。

1.5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在经济结构中的地位还很微弱。乡村旅游的重点特色是在乡村中体会乡情、乡曲、乡趣,可是一些乡村旅游却有城市化的倾向,建立大型城市化的娱乐设备,人们似乎只是从一个城市走到了另一个城市,完全失去了乡村旅游原有的乡土气息,古朴的生活乐趣和本色。开发经营者只重视了乡村旅游的旅游功能,未能带动本地的农业收入,还有本地农民思想认识上不足,认为旅游可有可无,无法与旅游业相融合,导致旅游业的特色发展不起来。有些地区的乡村旅游忽略了农业资源和农民的积极主动性,发展的项目单一化,缺乏特色,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另外,大部分的乡村旅游都是一个模式,重复建设,不注重对一些有深度的民俗文化的开发或无序开发,形成民俗资源的浪费。受我国农村地域的限制,我国乡村旅游布局分散,项目类型多,规模却很小,未形成产业体系。在贫困地区,农民自发组织的旅游资金少,交通不便利,乡村旅游很难发展起来。乡村旅游还受季节影响,这就造成了旺季时,游乐设施容量不够,环境压力大,管理跟不上;淡季时,游乐设施闲置,经济收益下降。投资者为了获取最大的利益空间,往往雇佣当地的廉价劳动力,以自家亲属来管理,用人制度及其不完善,内部管理混乱。政府的法律亦是空白处,对乡村旅游投资,没有一个严格的法律划分,致使一些投资商钻法律空子,造成乡村资源的破坏与浪费。乡村环境具有其脆弱性,如果对环境不妥善管理和保护,势必会造成“在哪里旅游,破坏哪里环境”的情况发生。比如有些游客乱扔垃圾,随意在树木上刻画,任意采摘花木做标本,捕捉野生小动物等等,这些都是对环境造成损害。还有的开发商为了追求短期利益目标,在生产上的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到附近的河流小溪中,造成水体污染;任意开发土地与森林资源,缺乏合理的计划,将资源开发到最大限度,破坏生物多样性,使环境遭到不可恢复的破坏。

2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国资源开发的战略,它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及的方面很多,有经济、文化、环境等。需要达到适度的经济增长;保护民俗文化及古物建筑;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等目标。

2.2什么是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应该是一种无污染、无破坏、可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无公害旅游活动。杜绝为了短期利益目标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做到当地的生态环境与旅游可以相协调,统一发展;发扬人文资源,维护乡村特有的乡情、乡曲、乡趣。最主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实现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2.3为什么要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

乡村旅游在满足城市居民放松、休闲、娱乐的目的后,留下了一些问题,比如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破坏,乡村文化被城市文化所冲击等问题,多方面困扰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所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使乡村旅游长久、健康、科学地发展。

3如何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1乡村旅游与社区建设

在乡村旅游的建设上,社区的参与至关重要,因此首先要建立适合乡村旅游的社区模式。需要考虑资源利用、经济基础和制度保胀的综合因素,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游客,调动乡村居民参与建设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2政府制定政策,鼓励发展乡村旅游

政府应将乡村旅游的发展问题当做发展乡村经济的头等大事,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在乡村旅游的开发手续上做到简化、精准、及时,降低门槛。同时,在管理上建立经济、法律、行政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制度。加大旅游地区的检查、监督,扶持旅游地区的规划建设,保证治安,建立群众组织,加快立法进程,推动整体发展。

3.3提高思想建设,搞好农游结合

由于个人的价值观取向不同,一部分开发商为了追求短期目标而肆意开发资源,完全不计后果,思想认识不到位,对乡村资源造成了不可计量的损失。同时,农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有误,认为这只是开发商的事,与己无关,造成农游分离,农民经济得不到带动。当地关部门要搞好思想建设,积极宣传乡村旅游的有关知识,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做到农游结合,提高本地经济的发展进程。

3.4科学规划,开发以农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

在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尊重农民的利益和权益。鼓励并扶持农民果园、菜园、垂钓园、农家乐等建设。培育无公害农产品,游人即可以观赏,也可以品尝,还可以带走的一些列农产品,如花卉、水果、蔬菜等。

3.5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乡村旅游的一大依赖就是乡村无污染、原生态的环境,如果环境遭到破坏,那如何谈发展乡村旅游?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禁止砍伐树木,禁止捕捉野生动物,禁止采摘野生花草,鼓励农民制造生态农产品,具有艺术气息的小物件等等来作为纪念品销售。营造较好的基础设施保障,实现朴实的乡村环境氛围,突出特色,拉大与城市环境的反差,让游人获得真切的乡土环境感受。处处为游人着想,方便游人观光、购物,保证食物的卫生管理,使游人在感受浓郁的乡土气息时,有意识地进行环境保护。

3.6保护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文化

人文因素是保证乡村旅游真实性的重要依据,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乡村原有的文化是有别于都市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形式,可以使游客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陶渊明式的乡村恬静氛围。保护乡村文化,包括保护传统民俗、农耕文化等,有助于乡村旅游乡村性的发展。

4结语

乡村经济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双休日的实行,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特别是近年出现的乡村旅游让许多人度过了轻松而有趣的周末。乡村旅游的出现为城里人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带动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不过也出现了诸多不如人意的问题,如卫生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整体规划、产品形式单一雷同等。要想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就必须采取措施,解决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如制定科学的高水平的区域发展旅游规划,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加强宣传等。

现代旅游最重要的特征是普及性和大众性。所谓的普及性和大众性,实际上就是最大程度按照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来开展旅游活动,旅游业也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尽可能多的人消费自己的产品,使企业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大众旅游兴起以来,经常性的休闲度假已渐渐取代一年一次或几年一次的观光型旅游而成为旅游的主要形式,西欧发达国家每人每年外出旅游3至4次,在英国已占到全国人口的55%,瑞典更高达75%,休闲度假已成为发达国家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现阶段,虽然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大多数人的收入仍然十分低下,衣食之外稍有节余却不足以很风光地远行逍遥。而社会时尚的召唤、追求生活质量的意识,促使现今中国平民十分渴望休闲度假。但是,国内旅游业却在一定程度上因盲目、浮躁和急功近利而忽视他们的需求。在我国,因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旅游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依然很小,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对大多数人来说,旅游还是奢侈品,只有少数市民节衣缩食一年或几年才能外出旅游一次。这种“打牙祭”式的消费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市民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渴望和高涨的旅游需求。一些主要面对国内游客的旅游热点,因季节性强、旅游交通拥挤、旺季人满为患和价格上涨、质量不佳而使游客往而却步或扫兴而归。旅游热点的门中门、票套票和部分旅游业的不规范操作行为,也使某些旅游企业声名狼藉,为人诟病。一边是豪华宾馆的冷若闲置、国家财力的耗费,一边是广大工薪阶层因阮囊羞涩而无力消费、望洋兴叹;一边是旅游热点的季节性人口过密,一边是大众化旅游产品的缺少。高涨的旅游需求与旅游产品不如人意之间的尖锐矛盾,使国内旅游市场上形成一个巨大的空白和广阔的真空地带。在普遍的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休闲度假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几个人自发去郊游,在农家短暂歇脚休息却产生了国内旅游业一个影响深远的新生事物——“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察、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一、乡村旅游的兴起无疑带动了农村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

1.吸纳农村多余劳动力,增加农村收入。乡村旅游以“离土不离乡”的形式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门路。广东河源市的苏家围景区,自2000年开展乡村旅游以来,当地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从当年的1000多元上升到3000多元。乡村旅游,使祖祖辈辈靠老天吃饭的农民,也享受了经济社会的成果,走上了致富之路。

2.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城市居民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风貌,同时传播了城市文明。农民群众在旅游服务实践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主要要素,这使得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和补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出现的诸多问题抑制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1.各区域“各自为政”,难成规模效益。乡村旅游一般以户为单位,没有统一规划,盲目开发资源,不做切实可行的旅游发展规划,导致农村旅游业不能健康持续发展。

2.缺乏宣传,没有品牌效应。一些乡村旅游经营者市场促销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积极性。

3.乡村旅游开发资金严重不足。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强大的资本做后盾,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更需要大量资金做支撑。农村一直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其经济实力还很薄弱,由于乡政府不可能对其旅游发展做大规模投入,加之农民收入有限,因而资金短缺就成为制约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4.基础设施建设仍需不断加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一些乡村旅游点在交通、食宿、卫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着进一步发展。

5.乡村旅游总体水平不高,资源开发力度小、层次低,特色不够明显,内涵不够丰富,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名牌拳头产品。尤其是在乡村文化方面的发掘和运用不够。一些乡村旅游点在开发建设上存在追求城市化的趋向,削弱了原汁原味的农家本色。

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1.制定科学的高水平的区域发展旅游规划。资源要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必须实施科学的规划。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大好形势下,乡村旅游必须适应形势,站在全局的高度,重新制定一个科学的、高层次的、高水平的旅游发展规划。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突出重点,形成特色,这样才能保障乡村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加强宣传,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积极向相关媒体提供新闻线索,想办法通过电视台、日报、周刊、广播电台、旅游网等媒体的报道(转载),把一块荒废的沙滩从零开始摇身一变成了可以让农民增加收入的“宝地”,逐步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到了“花最小的钱、做较大的宣传”。

3.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旅游开发资金,因此如何筹集资金发展农村旅游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难题。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在融资方面要全方位突出,多渠道引资。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大好时机,抓住政策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经济。二是利用各种优惠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各种投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和利用民间资本等多种形式的投资。

4.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旅游业的综合性、关联性的特点决定了旅游产业是一个政府主导性极强的产业。国内外旅游实践证明,凡是实行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的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就上的快、效益好。党委、政府要因势利导,寻找切入点,积极创造条件,采取低门槛进入的办法,引导和鼓励当地有文化、有素质、热爱旅游的农民青年充分利用资源,开发田园风光休闲旅游景点,开设农家饭店、农家旅店等,想方设法把每天有成千上万过往家门口的游客留住,拉动消费,促进农民增收。

乡村经济范文第10篇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因此商品中的“非物质”所蕴含的价值随之增长。商品既具有“物”的价值,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同时又含有“文化”的价值,为人们提供“精神”需求。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在于人们对商品“文化”诉求的增强,乡村旅游开发的实质是其独特的文化资源而为游客提供的“文化产品”,即“卖的是文化”。本文试图从文化经济的视角来分析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即文化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一、商品的文化价值

文化产业及文化经济学的提出是针对现代社会中文化及商品的“文化”价值所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这一事实的回应。任何商品都具有“物”的价值和“文化”价值,只是在“物”缺乏时,尚未温饱的人们对于商品“物”的追求大于“文化”的追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物”的价值意义相对于“文化”价值来说,已大大减少。作为“交换”的商品,一生产就不完全是纯自然的物,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和交换的“物”,因而蕴含有观念性的东西。马歇尔•萨林斯在《文化与实践理性》中认为,生产是某一文化逻辑的物化过程,“因而,生产不只是,而且也决不是物质效果的实践逻辑。它是文化意图。肉体存在的物质过程是作为社会存在的意义过程而被组织起来的———对人来说,既然它们始终是在确定的方式中被界定的,这就是他们唯一的存在方式”,“为了对生产作出文化的解释,重要的是要注意到,物品的社会意义(正是它的社会意义使得物品对一个特定类别的人是有用的)显然并不来自它的物理属性,而是来自它在交换中被赋予的价值”。[1](P220)商品的使用价值如同价值一样也具有社会属性,相同的商品对于不同文化人们其使用价值不可能完全相同。如萨摩亚人宴会上分肉的情形,一只猪分成10份,每份都有一定的名称,分给相应的具有某种地位的人,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不在于吃猪肉,而在于分给他肉。[2]萨摩亚人宴会上的猪肉对于萨摩亚人来说,其“物”的价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宴会上猪肉的“文化”价值,即分给其相应地位的猪肉。狗在美国被看作与人亲密的动物,狗肉在食谱上成为美国人的一种禁忌,但对于将狗肉列入佳肴的韩国人和中国人来说,其使用价值完全不同。

事物的选择不是事物本身的物质属性规定的,而是人们的文化,即思维模式。可食与不可食,当然不可否定物的“自然属性”,即能够满足人体摄取能量的需要,但“文化”的属性在这一规约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印度人拒绝吃牛肉,穆斯林痛恨猪肉,美国人不吃狗肉等就不是消化生理和营养的问题,而是和其文化有着决定意义的关系。消费从来就是“文化”的,“在以物品的消费来实现自我满足表象后面,我们实际上是在参与一场文化的游戏:我们是在扮演着和表达着自己的社会角色,并且是在令人愉快地履行着社会职责。这就把消费概念化为一个公共性的问题,而非一个私人的问题,也就把文化推至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从而也就把‘关系’和‘场域’确立为研究的聚焦基点”。[3]在当代社会,商品对于人们,不仅具有交换价值,同时还具有“文化”价值,“一件物品绝不仅只是有交换价值,也绝不仅只是从物质上生产出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物件,它同时也是铭刻了某种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的东西。它不仅具有经济生命,也具有社会和文化革命。因此我们不仅要从经济的视角,而且要从文化的视角来对它进行研究”。[4](P22)人们的经济淹没在社会关系中,莫斯在《礼物》中认为库拉圈既不是完全慷慨无偿的支付,也不是完全自私图利的生产和交换,它只是一种混杂在一起的东西。未被回报的礼物仍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显得卑下,尤其是当收礼者无意回报的时候。西北美洲的特林其特人、海达人到冬季时,举行“夸富宴”,人们会烧掉整箱的燃烛或鲸鱼、烧掉房屋和成千条毯子,还会打烂最珍贵的铜器,然后投入水中。[5](P68)在“夸富宴”这一看似不理性的消费其实蕴含“文化”理性,在“夸富宴”这种“财产之战”中获胜的一方不仅自己的等级获得了提升,而且连他的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得到提高,而节俭反而被视为蔑视的对象。

“购物,即使是日常用品的购买,现在都已经几乎完全失去了其作为一种活动的地位,而简直变成了一种体验。它失去了一种物质性,成了一种文化事件”,[4](P154)“我买故我在”,购物在消费社会里,已不是一种为了获取为人所使用的“物”,而是在购物中体验生活。购物不仅成为一种休闲活动,而且成为人们自身身份的一种界定。波德里亚认为,商品的象征或符号价值已经变得日益重要,“任何只要被当成财富的源泉或满足的源泉,当成使用价值,就是可以忍受的,哪怕是被异化,被剥削的最差的劳动也是如此。只要人们还能发现一种与个体要求或社会需求或社会需求相符的‘生产’,个体或历史的最差的形势就可以忍受,因为生产的幻觉永远是让生产符合其理想使用价值的幻觉”。[6](P41)在消费社会中,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由于物质的满足而增长,“文化”的消费成为消费的中心。近几年来,中国乡村旅游正是靠“文化”的依托得到了发展,“卖的就是文化”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质。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

乡村旅游主要是一种文化旅游。旅游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其文化的体验决定游客的目标,“虽然有的人把旅游看作是自愿的,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但旅游本身在自己的社区应被认为具有某种精神上的东西。因为旅行是一种不平常的活动,所以其目标从象征意义上来是神圣的,从精神上说它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问题”。[7](P31)游客到乡村旅游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体验乡村文化,因此游客消费者和旅游经营者形成了一种文化交易模式:旅游经营者经营文化、销售文化,即“卖的就是文化”;而作为消费者的游客到乡村旅游是为了享受文化,即“买的就是文化”。因此,文化在乡村旅游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文化,没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是无法在旅游业这一重要文化产业的竞争中获取优势的。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因此为获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护和利用文化这一主题提上了日程。当然,并非一个区域所有的文化都能成为旅游文化资源,旅游文化资源是指总的文化中具对游客有吸引力的地方,即显性文化,如民族服饰、建筑风格、民族风情等。旅游的发展必然带来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冲击,因此在旅游业发展中,保护和利用旅游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p#分页标题#e#

文化是一个群体共享的理想、价值和行为准则。如果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流落到一座荒岛一段时间后,或许会形成某种社会;然而,这一群体的每一成员会保持他或她自己的身份和文化背景,一旦群体成员从荒岛逃生,这一群体就立刻解体了。[8](P34)文化是文化持有者的文化,因此在文化保护和利用时,最重要的是“保护谁,谁利用”的问题。目前,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一些开发者、经营者往往在不了解当地传统文化的情况下,为迎合游客消费倾向,将民族传统文化庸俗化。如一些旅游区出现利用一些民族传统婚姻形势,硬拉游客与旅游服务者举办所谓的婚姻仪式宰杀消费者的情况。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误用,而且是一种不遵守规范市场的服务行为。同时,游客大多来自大都市等发达地区,而乡村旅游往往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中国经济发展的二元性,导致了游客所代表的强势文化和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弱势文化在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相撞,使得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乡村遭到文化的巨大冲击。在强势文化影响下,旅游目的地居民往往羡慕、模仿游客,向强势文化靠拢。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由于一些乡村传统文化的丧失,使本来具有特色的旅游也变味了,从而丧失了旅游发展的基础,更无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正是基于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这一聚焦点,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文化是该文化持有者的文化,他者对这一文化的了解和感情不可能与文化持有者相同,如一个美国基督教者和一个阿拉伯穆斯林人对猪肉的看法是不可能具有相同的感情,一个将其视为可食,一个将其列为不可食。在一个文化种群看来是好的东西在另一文化中不一定就是好的,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因此,传统文化的保护及怎样保护并不是上级政府或外来旅游经营者能完全替代的,这一文化的主体理应有完全的主导权。

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既对立又同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强势文化的冲击,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遭到丧失。一些经营者由于只注重经济利用,盲目开发,结果使几百年来历史的传统仪式毁于一旦。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文化商品化作为旅游消费品时,根本没有经过当地人许可,而且一些经营者,为了短期效应,想怎样经营就怎样经营,往往造成传统文化的庸俗化。可以说,一些旅游开发者将旅游开发到哪里,传统文化就破坏到哪里。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一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导致了传统文化的破坏而认为旅游与文化保护是无可调和的矛盾,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求在旅游开发中注重文化的保护。没有文化,旅游势难发展,在旅游开发中注重保护,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文化的保护也需要发展,我们不可能设想,也不可能要求一些贫困落后地区坚守自己的贫困而担当起文化保护的责任。只有发展了,才能使文化持有者认识到其固有文化的意义。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正是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在许多村庄都可见到某种民间艺术的复苏。例如,小学生要学猴舞、音乐以及雕刻。巴厘年轻人的身份是靠他们的技能得以认可,即其技能对游客和当地观众同样具有价值。如果他们的雕刻、舞蹈或戏剧表演很棒,这种技能可能成为他及他家庭的赢利之源,而且给个人带来极大的自豪感和满足感。[7](P140)

三、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

旅游具有文化性。在旅游业中,旅游产品的生产既是一种经济的生产,也是一种文化的生产,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文化的多样性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较为重要,旅游的发展,只有打造出有特色的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近几年在旅游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越来越重要。对于游客消费者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大众文化的另一端,对大多数游客具有求异的吸引力。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如云南贵州一些乡村旅游就是依托一些对游客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歌舞艺术来发展的,如《云南印象》、《丽水金沙》、《多彩贵州》等。文化的多样性,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平台。然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能不能为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提供平台则是另一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靠的是乡村传统文化,“卖的是文化”,如果旅游业发展的利益为外地公司和他者所分享,文化持有者的乡村不能分享旅游所带来的发展,其固有文化的保护必定是空谈,也极不合理。在乡村旅游中,“文化”、“旅游”、“经济”是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环节。乡村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旅游品牌的打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只能在带动乡村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为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保护资金和发展平台。印度尼西亚巴厘人正是因为旅游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许多人充满激情地发扬自己的文化。近年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促使了一些村寨经济得到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如雷山县郎德和西江两个苗寨。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为乡村经济发展服务,只有乡村经济得到发展,才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平台。基于此,旅游目的地居民参与乡村旅游业,并在旅游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便具有重大意义。既然卖的是乡村民族传统文化,因此获得的利润就不应将该文化的持有者排斥在外。但是,由于旅游业体制的不健全,一些乡村旅游将村民排除在外,或者村民参与程度低,大量的旅游利益为外来经营者所分享。一些乡村尽管旅游发展红火,但旅游目的地居民仍处于原有的贫困状态,并且旅游的发展为其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旅游利益分配的不合理,必然引发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纠纷和冲突,如一些乡村居民毁坏作为旅游观光的自然资源,导致旅游资源的破坏;对于外来旅游经营者将自己排斥在外,又利用其传统文化进行旅游开发时,更是充满了敌对情绪。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没有村寨社区参与旅游的利益保障机制,就无法解决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就无法使乡村旅游真正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推动力。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积极态度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来自城市的游客消费者来乡村不只是观光,而是为了体验乡村的生活。一般游客的旅游由于事件等条件的限制,可能只观注一些显性文化,如服饰和歌舞,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文化体验的需求也随之增强。因此,在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中,没有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如在贵州苗族村寨的旅游发展中,过去大多数游客只注重苗族的飞歌、美丽的服饰和具有独特风情的吊脚楼等显性文化,而现在,一些游客逐渐关注苗族的内在文化,不只是追求美丽服饰的一饱眼福,而是希求获得苗族当地居民对其服饰图案的解释。在偏僻欠发达的乡村社会,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p#分页标题#e#

如何发挥其文化的优势,为经济发展服务,是当今乡村发展的重大课题。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美好的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而偏僻的民族贫困山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旅游业是一个依托性较强的经济———文化产业,不仅能够发挥民族村寨的文化优势,带动农产品的销售,而且还能够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由于经济的贫困导致了一些传统文化的丧失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只有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人们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传承自己的文化。如贵州省雷山县,依托苗族传统文化,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具有当地特色和优势的“茶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为游客喜爱的消费品。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支柱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以点带面的局面。旅游景区的发展,必然带动周边乡村社会的发展。云南罗平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如菜油、生姜、蜂蜜、萝卜等优势产品的发展。一些偏僻欠发达的民族山区,在目前的经济发展中暂处劣势,但这些取缔往往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利用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转劣势为优势,是贫困民族地区发展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四、民族文化、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

现代化的发展,不仅在经济上造成了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而且在文化上造成了都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分野。随着现代城市物质供给的满足,商品价值中“文化”的价值凸显,并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诉求。在消费社会,人们对于商品的看法,与物质欠缺时代有着不停的观念和判断标准,即在商品“物质”使用价值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文化”的使用价值。文化经济学正是由于现代消费社会中文化产品及产品中“文化”价值成为主导潮流这一经济事实而产生的。当然,文化产品的价值并非是个人规定的,“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无论其消费还是生产,都受到特定时空中某种主导文化价值体系以‘普遍性’声言而展开的社会选择的预先规约。用经济学的术语说,文化产品转换的条件就是市场进入的条件。只不过一般经济物品是以物质质量、资本实力和技术水平等自身的要素为一户来获取市场进入条件的;而文化产品的市场进入,除了自身要素外,则在根本上受制于主导文化价值体系的社会选择”。[9]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正是在文化产品兴起的一个结果,乡村旅游这一消费产品其价值主要在于它的“文化”价值。生活在都市文化中的城里人,长期局限于繁杂的办公室和家庭之中,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一体化也使人们的精神绶带巨大的压抑。因此,进入休闲的旅行,以从日常惯例的社会力量中解脱出来成为人们旅游的主要目的。尽量从原有的压抑中解脱出来,最理想的方式是进入一种宁静的于都市文化迥异的乡村异文化之中,近几年民族村寨旅游正是在这一背景中发展起来。游客进入乡村,是为了获得另一种文化享受,文化成为乡村旅游的生命,乡村旅游目的地只有提供给游客一种宁静的异于都市文化的乡村文化,才能满足游客这一消费者的需求。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在于“小桥、流水、人家”人与自然和谐的田园风光,在于具有独特风情的民风民俗,即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性知识”。游客到哪一个旅游地旅游,主要在于他选择购买哪一种“地方性知识”,即文化。由此,乡村旅游业务的开发不能完全地复制同一种文化,应办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同一游客之所以到丽江旅游而同时又去西双版纳旅游,主要在于到西双版纳可享受与丽江不同的文化。乡村旅游目的地之所以不断吸引不同的游客,正是乡村旅游目的地文化的不可复制性、独特性。同理,同一乡村旅游目的地要不断地吸引游客,而且对那些到过的游客继续具有吸引力,不仅要有独特的文化,而且要使文化具有多样性并充满活力。

上一篇:市场发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乡村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