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范文

时间:2023-03-01 12:29:44

现代服务

现代服务范文第1篇

对于2008年春节前发生在中国南方的那场特大冰雪灾害,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忘记。而对于杨华飞而言,更是记忆深刻。当时,雪灾使得湖南、江西、浙江等17省地的电网遭受灾害破坏,造成了大面积的断电,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国家电网最大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及信息通信服务商,南瑞集团承担着大量的电网抢修支撑保障工作。而当时对于南瑞集团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运用信息通信系统,保障抢修人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抢修工作,减少灾害所带来的影响和损失。“仅用了两周时间,就基本完成了供电系统的恢复工作。”南京南瑞集团信通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杨华飞说道。

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抢修工作,离不开应急指挥、生产调度等信息系统的应用。“在应急抢修工作中,生产调度和应急指挥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让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统计出受损线路的地理位置和情况,能够自动判断出离抢修地点最近的物资存放地点,使得抢修资源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抢修现场”。

从杨华飞的介绍中不难看出,信息化已经在国家电网公司中得到了普及和应用,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南瑞集团信息通信及现代服务业板块业务正是伴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建设而逐步成长,如今已成为南瑞集团最大的业务板块。

近几年来,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兴起,南瑞集团在电力信息化领域也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杨华飞认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是21世纪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国家电网公司也提出“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构建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就信息通信技术而言,将会涉及信息采集交换、海量数据存储、信息集成与展示、电网信息模型标准等基础信息技术,及传统通信技术、IP通信技术、3G/4G通信技术等复合通信技术。

“因此,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海量(实时)数据管理平台,电网实时运行数据、电网拓扑结构数据、计量数据、用户数据等智能电网信息集成,多维度展现、关联信息展现一体化展示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数据挖掘及时的信息系统高级应用和信息安全与运维将成为建设热点。”从杨华飞的介绍中可看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已开始在我国电力行业中得到应用,而这对于南瑞而言,显然也是很好的发展机会。

“从业务需求发展形势看,电力企业对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的应用需求正处于爆发期。南瑞集团一直高度重视IT技术的研发创新,目前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都已有所行动。如我们已开展了电力大数据应用策略研究,提出电力大数据应用总体架构,目前正分析梳理各业务条线的典型应用场景,2014年底,部分典型业务场景大数据分析将得到全面应用。云计算方面,我们研发的云计算资源管理平台已在国家电网公司硬件资源池建设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用电信息采集及分析应用已完成试点建设”。

现代服务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化生产者服务

1现代服务业的涵义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它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包括直接因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同时也包括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金融、物流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工业的发展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主要依靠信息科技、人才等与知识相关的要素投入的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由主要依靠消耗资源向更多地依靠智力支持和科技进步转变。

2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互动关系

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许多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制造业是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代表现代服务业的生产者服务业的活动,其产出的相当比例是用于制造业部门生产的中间需求,没有制造业的发展,他就失去了需求的来源。通过对美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表明,用于制造业部门的生产者服务增加很快,约占整个生产者服务产出的48%;另一方面,制造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生产者服务业的有力支撑。许多生产者服务部门,如金融、保险、电信、会计、技术服务、咨询、R&D、物流等,都是支持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部门。生产者服务能够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因此,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依赖于服务的附加和服务业的整合。服务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正越来越多地进入生产领域,对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制造业中间投入服务的增加,正在使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变得愈来愈密切,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之间出现了“耦合”现象。二者相互提供支撑,也日益交织,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产业结构日趋高度化。

3现代服务业对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推进作用

(1)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现代服务业需求收入弹性高、发展潜力巨大,而且资源环境约束小,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靠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来换取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

(2)制造业服务化倾向体现在现代服务业中。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企业融资到产品的设计、营销等各方面都会有现代中介服务机构为其提供服务。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善于利用现代服务业所提供的各种帮助,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全面了解到国内外市场变化的动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专业化的服务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风险发生的几率,而且可以使企业专注于发展生产,集中力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造业部门的服务化倾向也体现在,制造业部门的产品的服务性上以及随产品一同售出的知识和技术服务等。

(3)生产者服务业是产品价值链中价值增值的主要来源。有资料表明,产品价值构成中,有高达75%~85%与生产者服务活动有关,计算机市场上增值部分的60%—70%来自软件和维护服务。因此,有效率的生产者服务是制造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产品竞争力的前提和保障。

(4)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其精髓生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并使制造业能级提升。要建设制造业基地,必然要以发达的服务业作为重要的支撑,尤其是专业化分工深化后,产业链的运转对由制造业延伸形成的生产业的依赖显著增强。大力发展生产业,是在工业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下加速制造业升级,实现整个第二产业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关键环节,是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进一步地,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打破产业结构的空间限制和工业化水平的束缚而获得超前发展,有可能使产业结构演进次序或演进规律发生新的变化。

(5)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中间投入服务)服务业,正在成为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货物商品竞争能力的关键投入,更是企业构成产品差异和决定产品增值的基本要素。产品差异来自于一个企业在设计、生产、销售、运输、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个性活动,而这些活动中的每一项又都有助于企业取得相对成本优势,增强产品竞争能力,树立企业形象。服务能够引导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

4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总体规模小,发展水平落后。从全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看,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中国服务业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以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200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2%,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0%以上的水平,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在45%左右。另一方面,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较低,2003年底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国内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29.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50%左右水平。

与其他产业相比,我国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差别很大,发展的不平衡对服务业整体的提升会产生影响。另外,受现有基础和一些传统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等还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服务业满足巨大市场需求的供给压力仍然相当大。

(2)服务业内部部门发展不合理,结构失衡。从总体上看,中国服务业内部结构落后,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而保险、金融、咨询、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仍然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的结构。而目前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内部结构中,新兴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已经明显超过传统服务业的比重,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这个发展趋势也较为明显。

(3)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还有很大的体制性政策性制约因素。我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政策,忽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发展缓慢,服务业发展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导致经济结构中服务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同时,国家对现代服务业的一些行业(如邮政、电信、金融)的准入限制,使非公有制经济很难进入,导致这些行业缺乏竞争,经营机制僵化,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

(4)服务支撑体系不完善。现代服务业对工业的支持是综合的、配套的、快速反应的体系,能有效满足制造业的服务需求。设计、生产、营销、配送、支持产品等是制造业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其中,服务业的效率对整个链条的效率影响很大。因而各个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都把服务放在重要的位置,通用汽车的利润来源构成中服务所占比重在90%以上。但由于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制造业产前、产后服务体系跟不上,致使整个服务链条脱节,影响了制造业的效率。服务的低效率,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5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日益融合,更多地表现为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的渗透,特别是与生产过程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直接作用于第二产业的生产流程。在发达国家,多数企业已经把服务业作为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加以重点培育。因此,我们要在战略高度上认识服务业,积极发展服务业。

首先,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越来越紧密地相互融合,使得产业经济活动中服务业比重逐步上升,附加价值提高,加工制造环节附加价值比重下降。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专业服务外置化趋势的发展,产业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物流等商务服务业的支撑,单纯靠扩大加工规模降低成本的空间不断缩小,附加价值越来越有限,只在制造环节下工夫,依赖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走为跨国公司“代工”的路子,发展战略上会受到很大局限。因此,在我国打造国际制造业中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制造业与服务业日益融合的国际趋势,把大力发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技术咨询、广告营销、金融中介等相关新兴服务业,加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合作,作为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其次,积极培植生产型现代服务业,加速经济增长。传统服务业要提升,新型服务业则需要培植。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是一种互动互补的关系,因此,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就必须与工业实现“捆绑式发展”。随着世界逐步进入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单纯的加工制造业将逐渐失去竞争力,利润空间也不断萎缩,要突破这种局面,就应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服务业上来。近年来,制造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等服务业的支撑。所以,应在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研发中心、公共数据服务中心、产品设计创意中心等特色产业载体的建设,加快发展软件服务业,发挥信息服务对经济发展具有的倍增效应。

再次,以产业协调发展为前提,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与第二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相比,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业明显滞后,要合理定位布局,加快载体建设,加大内外资引进力度,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业,同时加快发展与新型城市化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全面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服务业体系。

服务业活动是工业企业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服务业与工业像唇齿一样相互依赖着。拥有日益增多的专业化厂商并以人力资本作为主要的投入品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特征,工业企业通过购买服务提供者的服务,能够使社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源源不断地参与到工业生产过程。因此,服务业是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引进工业生产部门的推进器,它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这些资本进入生产过程的桥梁。但在我国,本应作为中间投入的服务多由企业自身完成,大量可以通过社会分工节省成本的机会没有被恰当地利用。当既有的服务业需求(如广告、会计、咨询顾问、信息系统、银行投资与市场调研等)变得日益复杂时,专业化的服务便显示出其远大的发展前景。相形之下,附属于企业内部的服务部门则是一个成本中心,虽然他们也与外界的服务企业较量,但实际上却很难产生竞争的压力和动机。只有当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专业化服务企业变得更加专业和更具效率时,才会使企业认识到与专业服务企业合作与协调的好处。服务业的开放以及由此带来的服务效率的提高,将使以往由企业内部自行提供的服务逐渐分割给专业服务企业,有助于改变工业企业将所需要的服务内部化的倾向,有助于企业整个生产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2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财贸经济,2004(2)

3郑吉昌.服务业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与前景[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2)

4李江帆.新型工业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4(1)

现代服务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流服务客户服务企业竞争力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企业面临着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压力。商品在进入成熟期以后,顾客对于商品的比较不仅仅放在质量方面,而更侧重于伴随商品购买所得到的服务,服务在顾客决策中已占据重要地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客户服务,去主动靠近顾客,并以顾客的需求和利益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服务成为企业竞争力重要表现。作为顾客服务主要构成部分的物流服务,则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已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竞争的中心逐步转移为物流服务的竞争。目前许多大型制造业、零售业的跨国公司,为争夺全球市场,把物流服务作为自己的竞争优势。同时,它们也从高效率、优质的顾客服务中获得巨额利润。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提升和确定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保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需要关注的重大课题。

一、物流服务的内涵

物流服务是企业为了满足客户(包括内部和外部客户)的物流需求,开展一系列物流活动的结果。物流的本质是服务,它本身并不创造商品的形质效用,而是产生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站在不同的经营实体上,物流服务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要求。

1、作为客户服务一部分的物流服务

从工商企业的经营角度看,物流服务是企业物流系统(logisticssystem)的输出,是保证顾客对商品可得性的过程。企业物流服务属于客户服务的范畴,是客户服务的主要构成部分。在这里,物流服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1)有顾客所期望的商品(备货保证)

(2)在顾客所期望的时间内传递商品(输送保证)

(3)符合顾客所期望的质量(品质保证)

日本物流学者阿保荣司教授认为,用以解释物流概念的“距离理论”强调的是物流在克服空间距离方面发挥的作用,很难反映出物流的真正目的。应该用“到达理论”替代“距离理论”。“到达理论”强调物流服务的本质是将商品送达到用户手中,使其获得商品的“利用可能性”。利用可能性等于存货服务率与配送服务率的乘积。如果存货随时能够满足订货要求,则存货服务率为100%;所订货物在按规定的时间准确送达到用户手中,则配送服务率为100%。如两项服务率都是100%,则用户的商品利用可能性也就达到100%。这个观点实际上体现了logisticssystem(后勤保障系统)内涵。现代物流对于服务要求可以用5r(5个“合适”)来表示,即将合适的产品,以适当的数量、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送达到合适的地点。

2、作为物流企业产品的物流服务

从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角度看,物流服务就是企业的产品,其产品内容就是物流服务的内容。物流企业的服务要满足货主企业向其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需要,无论是在服务能力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要以货主满意为目标。在能力上满足货主需求,主要表现在适量性、多批次、广泛性(场所分散)等方面;在质量上满足货主需求,主要表现在安全、准确、迅速、经济等方面。物流企业的服务市场,来自于工商企业的物流需求,因此,物流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开拓市场,首先要把握工商企业的物流需求内容和特征,将物流服务融入到工商企业的物流系统当中去,树立以货主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二、物流服务与工商企业竞争力

作为企业客户服务一部分的物流服务,最终要通过顾客的满意度体现出来。客户对于企业物流服务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商品的库存保有率、订货周期和配送水平等方面。

不久前,日本的日经bp社长篇连载,题为“战胜中国制造——日本企业的五张王牌”。该文提出,日本制造企业要在和中国制造的对抗中东山再起,可以在先进生产方式、及时响应客户、专利技术、质量品牌、产品设计开发等方面提升潜力。零售商伊藤洋华堂认为,日本的买家不应光把目光盯在国外市场上,忽略了日本制造的优势。虽然日本生产的服装比中国货要贵得多,但中国服装产品从下订单到摆上柜台的供货周期长达三周,而日本产品则只需一周,这一优势对日本洋华堂来说极富吸引力(中国经营报,2003-06-30)。

上述例子说明,在市场瞬息万变,产品生命周期缩短,需求个性化日趋明显的环境下,供应商的供货周期长短,直接关系到作为下游企业零售商经营效益的高低。零售商期望制造商能够对订单做出快速反应,以便在最终消费者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所需商品,以便把握每一个商机。供货周期的缩短,还有助于需求方降低库存,节约费用支出。同样,对于最终消费者来说,希望能够在零售商那里买到品种齐全的商品,并享受到良好配送等服务。供货周期和配送服务以及库存保有率正是构成企业物流服务的主要内容,物流服务是增强商品的差异性、提高商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运作水平,已经成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物流服务的水平决定于企业的物流系统,而物流系统的工作涉及到众多的方面,如销售预测、结点网络设计、原材料采购供应、库存管理、运输和配送等。其中的每一项工作的质量,都会影响到作为系统输出的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因此,要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首先必须提高物流系统中的每一项工作质量。

现代企业物流系统不仅仅是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功能”的整合结果,而是基于采购、生产、销售、物流(pd)一体化的后勤保障系统(logisticssystem),或者说商品供应系统。这个系统相当于企业的后方支援系统,前方就是市场。企业除了向市场提供合格的、可以让消费者接受的、具备一定功能的有形商品外,剩下的主要就是物流服务。有形产品通过生产系统制造出来,而物流服务则通过物流系统(logisticssystem)产生。因此,现代企业物流系统所涉及的工作已远远不是用运输、仓储活动等可以涵盖的。从一定意义上讲,运输和仓储只是实现物流系统输出的手段和工具。

三、物流服务水平的确定

保证具有优势的物流服务水平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在适当的物流成本下提供最优的物流服务,从而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物流服务水平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随着市场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因此,合理物流服务水平的确定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对顾客服务进行调查。通过问卷、专访和座谈,收集物流服务的信息。了解顾客提出的服务要素是否重要,他们是否满意,与竞争对手相比是否具有优势。

2、顾客服务水平设定。根据对顾客服务调查所得出的结果,对顾客服务的各环节的水准进行界定,初步设立水平标准。

3、基准成本的感应性实验。基准成本的感应性是指顾客水平变化时成本的变化程度。

4、根据顾客服务水准实施物流服务。

5、反馈体系的建立。顾客评定是对物流服务质量的基本测量,而顾客一般不愿意主动提供自己对服务质量的评定,因此必须建立服务质量的反馈体系,及时了解顾客对物流服务的反应,这可以为改进物流服务质量提供帮助。

6、业绩评价。在物流服务水平试行一段时间后,企业的有关部门应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检查有没有索赔、迟配、事故、破损等。通过顾客意见了解服务水平是否已经达到标准;成本的合理化达到何种程度,企业的利润是否增加,市场是否扩大等等。

7、基准与计划的定期检查。物流服务水准不是一个静态标准,而是一种动态过程,也就是说,最初顾客物流服务水准一经确定,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要经常定期核查、变更,以保证物流服务的效率化。

8、标准修正。通过对物流服务标准的执行情况和效果的分析,如存在问题,需要对标准做出适当修正。

四、中国企业物流服务的现状

由于我国企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对生产环节和企业内部管理比较重视,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生产领域以外的物流环节顾及较少,可控能力有限。加上历史形成的条块分割体制,“大而全、小而全”等传统观念和作法,使企业物流服务水平还很难适应市场的需要。

1、企业内部轻视>

流服务,不能上下一致遵循物流服务规定,以至物流服务水平不能与需求方达成共识,物流服务不能获得顾客满意。

2、物流服务水平的确定程序不清,高层管理人员不关心物流水平的确定,一味强调低成本运作,未从全局考虑就予以确定或直接交由物流部门确定物流服务水平,责任不清。

3、在物流水平的确定过程中,未能详细了解顾客有关物流方面的需求,也缺乏对竞争对手物流服务水平的了解。

4、企业对物流服务外包认识不到位。美智管理顾问公司(mercer)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2年合作完成的中国专业物流市场调查报告中指出,企业对使用专业物流公司提供物流服务的态度,仍然是阻碍专业物流供应商吸引客户的最大的障碍之一。许多物流企业在开发潜在客户的过程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自己能做,包出去干什么"。这说明许多企业可能就没有将物流外包的想法,没有认识到使用外部物流服务是提高企业自身物流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企业的物流服务难以得到根本的改善,物流服务没有融入到企业的竞争战略当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终影响企业的目标收益和长期的竞争优势。

五、企业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加卓有成效地从事物流经营活动的能力。由于企业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竞争力能力的高低,因此,如何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已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1、转变观念,树立顾客至上的服务意识

物流服务水平的确定不应只站在供给的一方考虑,而应把握顾客的要求,从产品导向转变为市场导向。由于产品导向型的物流服务是根据供方自身需要所决定,难以适应顾客的需求,容易造成服务水平设定失误,同时也无法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格局及时加以调整。而市场导向型的物流服务则是根据经营部门的信息和竞争企业的服务水平有针对性的加以制定,因而更加接近客户的需求,并能对其及时进行控制。

2、开发差别化物流服务

企业在制定物流服务要素和服务水准时,应当保证服务的差别化,即与其他企业物流服务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这是保证高服务质量的基础,也是物流服务战略的重要特征。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具有对比性的物流服务观念,即重视了解和收集竞争对手的物流服务信息。

3、建立物流信息系统

为了谋求物流服务的高效率与高质量,必须建立一个能够迅速传递和处理物流信息的信息系统,这是物流服务的中枢神经和支持保障。利用电子化、网络化手段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实现从网络前端到终端客户的所有中间过程服务。

4、借助外部资源,提高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包已成为商业领域中的一大趋势。企业越来越重视集中自己的主要资源于主业,而把辅助外包给其他企业。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已逐步将物流功能委托给外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有些公司虽然还保留着物流功能,但越来越多地开始由外部合同服务来补充。物流功能外包方式对于企业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以及降低物流成本产生了积极作用。

首先,外包能够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物流成本通常被认为是企业经营中较高的成本之一。工商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由专业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专业化物流设备、设施和先进的信息系统,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经验,有利于取得整体最优的效果。企业可以不再保有仓库、车辆等物流设施和设备,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也可转嫁给专业物流企业来承担,从而可减少投资和物流运营成本。

其次,外包能够使企业获得良好的服务。专业物流企业在帮助企业提高自身顾客服务水平上,有其独到之处。专业物流企业利用信息网络和结点网络,加快订单处理速度,缩短从订货到交货的时间,进行门对门运输,实现货物的快速交付,提高顾客满意度。同时,通过其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加强对在途货物的监控,及时发现、处理配送过程中的意外事件,保证货物及时、安全送达到目的地。另外,产品的售后服务、退货处理、废弃物回收等工作也可由专业物流企业来承担。

六、合理设定企业物流服务水平

企业对其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并不是漫无止境的,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必须以高成本作为支撑,而过高的成本势必影响企业的收益,进而会对企业的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企业在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时,还应充分注意物流服务水平合理化的问题。在合理设定物流服务水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物流服务应与顾客的特点、层次相符

由于顾客的需求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在确定物流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制定多等级的物流服务或服务组合势在必行。企业在决定物流服务时,应把物流服务当作有限的经营资源对待,根据顾客的经营规模、类型和对本企业的销售贡献度的大小,将顾客分成不同的层次,按顾客的层次确定服务水平。

2、在确定物流服务水平时,要权衡服务、成本和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由于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存在“效益背反”的关系,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必然导致较高的成本。合理的物流服务水平,应使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保持平衡,并实现物流服务的整体最优。

3、对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要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对物流服务的实施情况,应根据市场形势、竞争对手状况、顾客的需求、商品特性等的变化,定期进行评估。检查有无索赔,有无误配、迟配、事故、破损等现象发生,了解当前服务水平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以便做出相应的改进。

【参考文献】

1.詹姆士.斯托克,莉萨.埃拉姆.物流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3.翁心刚.物流管理基础.[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现代服务范文第4篇

加快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既是事关区域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当前,加快我镇的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是应对宏观形势变化,增创发展新优势的现实需要;是促进工业提升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城镇化发展,塑造城镇品牌的重要路径;更是全面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

二、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围绕“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按照“立足*,依托*,辐射*”的要求,抢抓战略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政策洼地,破解发展瓶颈,加快发展休闲餐饮业、城北工业新城的配套设施、工贸物流业,鼓励发展商贸商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总量做大、行业集聚和产业提升,构建*城北区域特色现代服务业高地,把现代服务业培育成为我镇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提升我镇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三、总体目标

全镇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5.5%,到2012年达到2.3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2.5%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8400人以上,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28%;到2015年达到3.45亿元,占GDP比重力争达到34%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9500人以上,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达到30%;到2020年全镇服务业增加值6.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7%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1000人以上,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达到35%以上。

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工作重点

(一)加快发展休闲餐饮业,打造休闲餐饮胜地

我镇将抓住机遇,发展餐饮业,帮助农民创收并积累财富。重点做好以城北工业新城休闲餐饮业和塘岭休闲山庄为龙头的餐饮业。发挥双塔底的城郊交通优势、塘岭的高山蔬菜优势、闲置农舍优势,把*土鹅、土鸡、胴骨等知名农家菜在更大范围内宣传开来,促进休闲餐饮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发展现代物流业,构筑城北现代物流集散区

1、加快建设物流中心,着力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城北工业新城物流中心建设,满足市区、*镇集镇及城北工业新城的物流综合需要,同时辐射本省、*、*、*等地,形成*城北工业新城物流集散区。

2、加快完善交通设施,着力构建物流枢纽。依托*火车站、*南高速、46省道等,形成我镇出入中原腹地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的南北快速通道的关节点。

(三)构建城北商贸商务名镇

依托原有城北工业新城的发展基础,深化规划布局,优化功能档次。按照做精做特的要求,加快改造和提升,有序推进特色集镇建设。大力扶持商贸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发展特许经营、连锁经营、总、电子商务等新型商贸业态,积极引进大型连锁企业来我镇设立中心店和分店,大力支持本地商贸龙头企业建设生产资料加工配送中心、商贸物流配送中心,实施跨地区经营的总部经济战略,带动我镇商贸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构建面向周边县、市、区的商贸服务网络体系,加快推进大型商业网点建设,大力发展便利店和社区商业,完善多层次流通网络,构筑便利实惠的居民商贸服务体系。

(四)做好城北工业新城招商引资工作

一要注重市场化运作。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积极鼓励和支持市场化运作,拓宽投融资渠道,放宽、放胆、放手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的作用,引导和吸引社会广泛参与,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先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和境外投资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二要注重借力发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服务业的开放程度,着力吸引投资,鼓励引导社会资金以并购、收购、参股等方式参与现代服务业发展。要加大现代服务业项目招商力度,大力引进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大企业,借力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要千方百计向上争取,力争有项目列入省、国家项目计划,力求获得政策、资金等支持;要在加强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同时,注重引进一批懂管理、善经营的中高端人才,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强化现代服务业人才支撑。三要注重项目推动。坚持“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分期建设”的原则,超前谋划包装项目,有计划、有重点地排出一批休闲餐饮、现代物流、商贸商务等方面的项目,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全力以赴推进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2009年力争各类招商引资项目2个,到位资金1000万元,新启动建设项目2个,投产投运项目2个,新包装项目3个。

五、组织保障

现代服务范文第5篇

[人物档案]

陈波,2006年起担任凯捷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此前,曾担任惠普公司中国区执行副总裁,毕博管理咨询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中国华润集团中国业务部总裁,狮王啤酒集团亚太区业务发展及对外事务总监兼狮王无锡太湖水酿酒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等职。

陈波当过兵,做过政府官员、国有企业领导、跨国公司高管,有长期的“甲方”背景,他还是世界著名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中惟一不说外语的人。这种“特立独行”,不仅没有使他感到不便,反而使他能够更好地表现他所代表的独特文化。

陈波就职凯捷之初,公司85%的客户和85%以上的收入来自跨国企业;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凯捷进行了“一机两翼”的战略转型,中国本地企业的业务增长迅速,75%以上客户和60%以上的收入来自本地企业。

覆盖整个供应链

陈波说,目前市场上的咨询公司有几种不同的形态。一类叫做管理咨询,这类咨询更多地覆盖企业的战略、组织等方面。另一类是信息技术咨询,以硬件和硬件服务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还有一类是专门做外包的咨询公司,但这类公司除了IBM以外都没有软件,不提品和技术,只提供解决方案,是作为技术的实施商来服务客户的。

和以上几类咨询公司不同的是,凯捷做了很多的并购。2000年,凯捷并购了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同年进入中国市场。在并购安永之前,还并购了Gemini(双子星公司),当时是欧洲最大的战略咨询公司。2004年并购了中国本土的一家战略咨询公司――远卓管理顾问公司。2007年又收购了一家金融服务公司。

陈波介绍,实际上,凯捷的业务组成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管理咨询占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解决方案服务占三分之一;外包服务占三分之一。外包实际上也有两类,一类是提供技术外包,凯捷叫硬体外包,就是桌面管理;还有一种叫流程管理外包和业务外包,凯捷更多的是做流程和业务外包。技术外包占的比重比较小。因此,从战略、思想、组织、流程,一直到业务转型、业务优化,凯捷覆盖了客户的整个供应链。

陈波表示,除了企业,凯捷还有一个非常成功和重要的客户群――城市。很多城市对产业、经济发展以及GDP的增长模式都有反思,在这个方面,凯捷做了很多事情。比如说,凯捷服务于上海某区区政府,它们正在进行政府体制改革先行的试点,凯捷帮助它们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预算成本,使政府的服务更加明确。凯捷还为很多开发区重新规划增长方式和产业优先方式。未来,凯捷还可以为领军型城市和西部城市做更多的事情。

凯捷有两个翅膀

2006年之前,凯捷更侧重于为跨国企业服务,也就是为跨国企业在欧洲和北美建立多年合作关系的客户提供延伸,实际上只把中国作为一个交付平台。2006年,陈波加入凯捷以后,强调两个中心:一个中心是继续为跨国企业提供服务,另一个中心也要为中国本地企业提供服务。

陈波认为,如果说凯捷为一个中心或者一个市场服务的话,那凯捷只是一架“直升机”。而凯捷应该成为“大飞机”,即,有两个翅膀――一个翅膀是为跨国企业服务,另一个翅膀是为本地企业服务。在确定了这样的战略之后,凯捷在新的市场中业务增长非常快。从85%的客户是跨国企业、85%以上的经营收入来自于跨国企业,到现在75%或者更多一点的客户是本地企业,60%以上的收入来自本地企业。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陈波说,要成为“大飞机”,要形成两个翅膀,凯捷必须具备四个“发动机”:

第一个发动机是技术的领先性,也就是凯捷提供的解决方案、提供的技术服务和业务模式必须具有领先性。

第二个发动机是知识转移。凯捷要把全球最佳实践与本地的实践相结合,这也叫做本地的知识转移。本地知识转移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人才转移达到本地化。这种“本地化”是知识本地化,而并非员工中国化。陈波说,凯捷有很多外国员工,但陈波要求他们做一个“来自外国的中国人”,而不是“在中国的外国人”。

第三个发动机是企业文化,它实际上是一种文化驱动,通过文化来驱动人员、模式、倡导理念以及面对客户时所提倡的精神等各个方面,它是企业成功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四个发动机就是人才。

除了发动机之外,陈波还强调持续航行能力。陈波在办公室摆了一个“空客340”的模型,也摆了一个直升机的模型。“就是说,我们不需要单一的发展模式,而需要一个持续性的发展模式,通过这样的模式,形成我们与其他行业伙伴具有差异性的竞争优势。”陈波说。

与客户分享创造

陈波对许多外国同事都说,很难把任何一个在全球成功的模式简单复制到中国来。这个想法其实来源于他个人的体验。

加入咨询公司以后,陈波曾拜访过中国一个很著名汽车企业的CEO。对方当着陈波的面,从书柜顶上拿下四本书,把上面的浮尘擦掉,对陈波说:这是某某咨询公司给他们做的战略咨询,花了几百万,没有用。“当时我很有挫折感。”陈波说。

如今,陈波已经到凯捷工作一段时间了,在此之前,他帮助另一家全球知名咨询公司的在华业务取得行业第一的骄人业绩。但客户花很多钱从咨询公司得来的东西,为什么最后会被放在书柜顶上?陈波依然很震撼。“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一些咨询公司没有去了解中国企业的客观运营环境,只是简单地把国外或者本土某一客户的成功经验简单复制。因此从战略来讲,要在中国发展,就一定要了解中国的市场文化。”陈波深入思考后这样认为。

凯捷要求与客户共同去创造一个相互实践的过程,分享共创实践的过程,以此形成卓越成果。“我们更强调相互的知识转移。比如我们要求客户必须能和我们形成一个团队,要求他们必须在一个阶段里,没有感觉到你是凯捷的,我是客户的,大家一定要从思想上、语言上、行为上都形成一个团队。我们会研究客户的发展理念,用客户的语言而不是咨询公司的语言,去总结客户的实践过程及其成功的结果。比如说在实施项目上,我们创造一些符合客户文化的实践和体验过程的知识及管理。我个人认为,这是目前我本人和我的团队得到客户认可的最大原因。”陈波说。

思想火花连成串

陈波说,过去凯捷一直做制造业,没有做过电信,但通过两年多做电信项目,凯捷的团队中出现了电信专家,也为客户培养了一批解决问题的专家。

做中国电信项目的时候,陈波第一次去访问自己的团队,发现很多的女孩子都哭了。她们大学毕业刚到咨询公司工作几年,就被派到电信项目中,客户会挑战她们,说:你懂电信吗?不懂电信,怎么能给我服务呢?那时候,实际上很多人都很沮丧。但陈波告诉大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我们的脸皮太薄,缺少“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思想,缺少一个学习的心态。你要放下架子,增厚脸皮,张大嘴,去学习。后来很多电信客户主动来找凯捷做咨询,因为咨询是很特殊的行业,需要很多方法论。咨询行业核心的能力就是知识结构,没有一个公司的知识库比得上咨询公司的知识库,凯捷的知识库有40年的积累,有上万个企业成功、失败的案例。

陈波曾经在一家啤酒企业任职。有一次,一家咨询公司的几个年轻人来找他,陈波就问他们:你们喝酒吗?他们说不喝。陈波就说:你们不喝酒,不懂啤酒,来找我做什么咨询?其中的一个年轻人说了一番话,把至今印象深刻。

这个年轻的咨询师说:“虽然我不喝酒,但有一个很大的知识库来支撑我。您看到的也许是自己的三到四家竞争对手,但我看到的是全世界几十家同行业企业;您看到的也许是30个品牌,而我看到的是上千个品牌、它们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从我们的方法来讲,我们不是你们的上帝,也不是你们的牧师,我们是你们的伙伴,用不同的东西来帮您做诊断,帮您形成逻辑判断。您可能有很多火花,我们是来把您的火花连成串,做成珍珠链送给您的……”

陈波说,这个年轻人的话很对。很多企业领导人都很有思想,很有火花,但很难有时间把火花连接成串。什么叫实践?实践就是由专业的咨询公司帮他们连珠成串。

陈波认为,凯捷给员工的理念是怎么让他更有价值,这样才能够给客户展现价值。过去,陈波对啤酒并没有理解,有一次他到酒厂去,酿酒师给了他很大的启发。酿酒师说,啤酒是一首诗,是一种文化,啤酒在酿造过程中,被注入了很多人性的、文化的东西。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陈波才真正爱上了啤酒。“同样,对咨询行业来讲,激情也是价值最大的东西。很多客户与凯捷合作,首先感觉到的是我们有激情,我们的激情感染了他们。如果你对一个事物没有激情,根本就不可以燃烧自己。所以,我觉得与其燃烧别人,还不如先燃烧自己。”陈波说。

以母语形成文化

虽然是跨国公司的大中华区总裁,但陈波是一个不说外语的人,这在他的工作群体中是非常少见的。凯捷的创始人曾经用英文跟他说:“陈波,我真的很愿意与你共事,你是第一个只说母语的人。”

这个创始人是法国人,法国人很强调法国语言的优越性,所以他说自己和陈波很投缘。

实际上,陈波在1994年加入一家跨国企业的时候,就曾经问过该公司的全球总裁:“我说中文,不说英文,为什么一定要请我?”该公司的总裁这样回答他:“我请你去服务管理的市场,99%的地方都是在说你的母语,你需要说英文的地方只占1%。所以,我需要你用你的母语形成市场文化,用你的思维观察能力来告诉我中国的市场是怎么样的。”

这句话给了陈波很大的信心。事实证明,陈波不说英语反而有优越性,这样他更容易坚持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对中国市场的看法和对文化的阐释。陈波据此认为,很多人强调沟通是语言,其实不是,沟通是文化。很多合资企业失败了,归咎于语言不通,不是的,是文化不融。

很多说英语的人,往往改变自己原有的价值去迎合某种东西。陈波说他迎合不了,也不会去迎合,这样反而可以更好地坚持自己的观点。

以国际视野建言

陈波认为,凯捷全球交付与共享中心落户昆山花桥虽然只是个案,但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更新知识、清晰定位,在三方面做好文章,避免规模化的企业“总部迁移”现象出现。

首先,上海要敢于正视和香港等现代服务业发达城市的差距,从解放思想的高度加快政府官员的知识结构更新。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政府官员具备国际化视野,并透彻了解产业发展规律。

有这样一个例子:2008年11月,凯捷亚太区总裁来沪考察。来访前两周,凯捷将消息通报给某集团的负责部门,希望对方能够提供一份材料,以吸引亚太区总裁将总部从新加坡迁往上海。很快材料来了,但内容主要是张江软件园的成本优势、劳动力红利、面向制造行业的相关政策和配套等,而这些知识并不契合凯捷这类现代服务企业的需求。

陈波谈到,外向型经济的加工制造业是“带着轮子”的工厂,成本敏感;而高端服务业是人才驱动、科技创新和高附加值产业,需要综合考虑国际、科技、人文、生态、人居、区位优势。更进一步,和昆山乃至上海本地部分区县比,其提供的材料中强调的成本优势也缺乏说服力。

其次,让“大社会小政府”体现新上海特色,不仅要做“环境建设者”,更要做“产业参与者”。

上海构建“大社会小政府”由来已久,但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体现新特色?陈波结合凯捷海外政府服务经验和上海特色,将其理解为“完善的社会服务”和“有限的经济管理”。

即政府应该做“环境建设者”,以利于经济建设、产业引进、人才发展、社会福利,成为政府新的职能中心;同时政府应该从过去对经济的“直管”转变为“指导”,进行战略研究规划和重点推动,加速符合经济规律的市场化发展。而社会性事务可以通过指定认证机构、服务外包和社会化经营等方式实现,进而培养一批完善的社会服务企业,一举两得。以税务为例,政府进行税收,而税务服务则可能通过第三方机构实现。

第三,优化人才战略,不仅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才资源,也要“招得进来留得住”,重在“发展”。

相比于昆山、南京或杭州,人才聚集功能是中心城市的独特优势。上海此点优势对人才驱动的现代服务业有巨大吸引力。陈波介绍凯捷人才结构呈金字塔形,其中顶部的高端人才仍然来自并部署在中心城市上海,他们能够为客户提供高价值服务。

现代服务范文第6篇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经济转型;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F72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068-03

作者简介:于巧玲(1982-),女,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政策与管理。

一、现代服务业概念的界定

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在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 规划的建议中被具体地加以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改组和改造传统服务业”,其后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提出“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目前,对于现代服务业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其中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一是指区别于传统服务业,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的国民经济新兴领域;二是指与现代技术密集、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伴的信息服务、研发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现代物流、市场营销服务等,但主要是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服务业;三是伴随着工业化、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理念的高度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更加突出了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点。

现代服务业中的“现代”应该是一种相对定义,即相对于“传统”,服务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应发挥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和匹配的功能。据此,本文中的 “现代服务业”是指那些与现代技术密集、产业分工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别于传统服务业,主要依托于信息技术和符合市场经济特点的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高成长、高增值、高知识含量、具有新服务方式的行业,如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和法律服务业等。

二、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现代服务业是与传统服务业相区别的概念,内涵极为丰富,它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延伸,是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有以下特点:

第一,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享有产业链中的高端利润,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咨询、创意、研发、设计、销售、物流、售后等服务活动在整个价值链中的价值含量日益提高,在欧美发达国家,汽车、计算机行业在服务过程中创造了80%的利润,而制造过程只能获得20%的利润。显而易见,即便最大的销售额来自产品本身,但是最高的利润却来自其相关服务。

第二,高技术度。现代服务业生产过程以知识与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主,是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新经济的代表。物流、电子商务和计算机软件服务业是依托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是经过信息化和现代的经营理念改造提升而来或由现代的经营理念发展而来。服务业就像一个纽带,将技术知识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它一方面通过积极地利用新技术为企业提供服务――如金融、广告、保险等,另一方面通过自身扩散或创造新技术――如多媒体、电子商务软件开发等。在高度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现代服务业将这些服务部门的工作分离出来,由现代服务业中一些拥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来进行这方面的工作。近年来技术知识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注意,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广泛使用,现代服务业创新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ICT的使用。

第三,高人力资本。劳动力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劳动力接受过初等教育,具有基本的劳动能力,适合在制造业部门中从事各种低层次的劳动工作;第二类劳动力则是那些完成了中等教育并获得了职业技术证书的劳动者,适合从事低层次的熟练工作,例如普通的商务记录、客服等;第三类劳动力是指那些受过高等教育并拥有技术或专业资质的人,包括医生、管理人员、工程师及科研工作者。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倾向于利用第二及第三类劳动力。因此,发展现代服务业要进行较高的人力资本投入,才能够提供专业性的服务。

第四,行业创新活跃。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必然具有创新活跃的行业特征。现代服务业是以技术、知识、人力资本和文化的高度集中为特征的,这些都是创新的基本要素。现代服务业的产出多以无形产品为主,而这些产品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其创新性,所以现代服务业的产出如果不具备创新性,其价值也就无从谈起。同时,融合了诸多创新要素的现代服务业必然表现出创新活跃的特征。

第五,某些服务具有虚拟性。这种虚拟性不但体现在提供的产品具有无形性,如咨询与某些技术的提供,也体现在成交往往具有滞后性,如保险理赔等。虽然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提供虚拟化的服务创造了便利的硬件条件,但由于它固有的无形性又要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建立在较高行业信誉度的基础之上。

三、现代服务业的分类

第一,按功能,现代服务业可分为:基础服务(交通、仓储、通信等);生产和市场服务(金融、中介、电子商务、物流等);个人消费服务(旅游、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公益性信息服务、基础教育等)。

现代服务范文第7篇

政策: 重磅出击

短短的一年内,国务院出台的两条重要政策,都聚焦在“服务业”。

2007年3月19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2008年3月13日,又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2008〕11号)。

其实,“十一五”规划已经提出了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而早在10年前的中共十五大,就已经将“现代工业、农业、服务业”并举。

为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国务院迅速地下发了两大纲领性文件?虽然这两个文件并不足以直接指导企业界的行动,但为何全国各地政府将促进“现代服务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工作来抓?

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中国不可能永远做一个制造大国,中国需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来推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在最近的这两年中,经济学家们发出了共同的呐喊。

一方面,中国制造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自2007年起,中国制造业成本继续攀升,使得制造业迁移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2007年7月,全球第二大笔记本电脑制造商仁宝拿到越南政府颁发的投资牌照。据仁宝发言人透露,越南工厂将在2009年年初开始量产,在未来5年内,越南工厂的产能将占据其总产能的50%。

与此同时,年销售手机约1.5亿台的诺基亚也在越南大规模地投资设厂,该厂年产将达到1亿台。在过去一年中,诺基亚在全球一些地方陆续关厂和裁员,诺基亚成为跨国公司们投资流向转变的一个缩影。

有资料显示,2007年广东省有244家外商或台商投资企业撤离。同时有调查显示,目前在珠三角的8万家港台企业中,有37.3%计划搬离。无独有偶,在北方目前也已经有103家韩资企业撤离山东。

另一方面,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呈现出利润、价值向服务业经济转型的趋势。数据显示,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大约有50%的公司属于服务企业,剩下的制造企业中,又有大约25%的收入来自于服务,一些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甚至达到了50%。因此,生产业的发达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造业的发达程度,中国制造业水平的提高,也将依赖于我国生产业的发展。

据科技部“现代服务发展战略”课题组成员安筱鹏介绍,通常,各国都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业经济的提法来反映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西方早已进入了服务业经济时代。” 安筱鹏说,“二战以后,西方很多发达国家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就已经达到了70%。而中国200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进入到信息时代,大家就用新名词来反映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结构、新阶段和新水平。依赖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发展起来的服务业,在欧盟称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美国称为“战略产业”,在中国称为“现代服务业”。

而在现代服务业上,中国同西方国家的落差更大。根据安筱鹏提供的数据,西方国家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例超过了50%,如美国为60%,英国为57%。而中国连相关的统计数据都难以找到。

“中国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背景是,数字化和信息技术在过去10年中的快速发展。” 东软董事长兼CEO刘积仁认为,中国的现代服务业必然呈现出两个特点,一个是基于IT提供的服务,一个是在全球产业链分工细化中寻找到新机会。

“今天,中国有很多人在网上写博客,在网络上制作电影,通过网络卖东西,还有一些医生通过网络远程诊断病人。10年前,我们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些事情。”刘积仁认为,新兴服务业的产生,带来了很多新的就业机会,有助于缓解中国每年400多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

同时,随着全球产业分工的细化,原本依附于制造业的内部服务如研发、设计、人力资源管理、营销、运输等服务活动正在向外分包出去,“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只要抓住了这种服务转移带来的产业机会,就不必惧怕低端制造业务的局部撤离。”

各地政府顺势而动

近年来,作为烟台市中心区的芝罘区将发展的目光集中到了软件、动漫以及服务外包等高端产业,着力打造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和区域中心,具有无污染、低能耗、高就业特点的软件外包是该区优先发展的产业。

此前,记者曾与多家软件企业的老总交流,遗憾的是,知道“现代服务业”这个概念的人都屈指可数,能够对其相关问题进行点评的企业界代表就更少了。然而,与记者交流的短短5分钟里,区长王中却多次表达了“响应中央号召、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思路。烟台市芝罘区不过是一个总人口近70万、面积大约174平方公里的地方,政府与企业对同一个问题关注度的落差,让记者很震惊。看来,中央政府政策的重磅出击已初显成效。

“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国家“十一五”规划对各地政府提出了明确的需求。

这层意思后来反复出现在7号文和11号文中,重要性也日益提高。11号文件在开头部分明确提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都要把服务业发展任务分解落实到年度工作计划中。发改委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订服务业发展考核体系,在条件具备时,定期公布全国和分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结构等主要指标。”

各地政府没有辜负期望,纷纷顺势而动,不仅提出了本地服务业发展的目标、重点发展的服务业种类,还开始探索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扶持政策。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早在两年前就试行了《北京现代服务业促进主题实施方案》。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底子很好,2006年,北京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已达到70%,接近于世界高收入国家水平。因此,北京提出了“到2010年,现代服务业高端部分产值占GDP的比例达到20%以上”的目标。北京所说的高端,是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为代表的服务业。

不过,记者并没有找到这份试行实施方案的正式版,据了解,方案中所提到的“现代服务业科技促进专项基金”也还只是一个设想。

上海计划重点推动6大领域的发展,其中优先发展的是信息服务业,把上海建成全国信息服务中心、国际性信息服务集团的主要聚集地和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电信枢纽之一。预计到2010年,上海将实现信息产业增加值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他重点发展的行业包括金融业、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会展旅游业等。

以“促进现代服务业”为关键词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可以看到,青岛、天津、西安、宁波、杭州、大连、大同等多地都已经将其纳入了经济发展的计划中。杭州在坚持“工业兴市”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商贸与物流、金融、信息服务与软件、房地产业等8大现代服务业,并出台了一批细致的优惠政策,包括新增1亿元人民币资金,使得杭州现代服务业的专项资金达到5.475亿元。

政府的美好愿望,怎样才能转化成企业欢迎的“甘露”?现代服务业与IT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IT相关企业对现代服务业的政策又有怎样的期待呢?

企业: 翘首观望

“如果我们深入地去看现代服务业,就会看到一个蓬勃发展的世界,一个变化万千的世界,这其中有很多东西值得再思考,在IT提升传统产业、软件行业本身的发展上,软件企业也有着无穷的商机。”联创科技(南京)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黄锡伟表示。

与东软一样,联创也是记者采访的企业中少有的非常关注现代服务业的软件企业。

这很好理解: 只有那些在政策夹缝中的企业,才会对国家的政策分外敏感。何况,发展现代服务业还远没有落到实处,只有具体的实施细则、优惠政策出台,才会吸引更多企业的目光。

大家关注的是哪些产业形态会明确得到扶持?企业到底可以享受到哪些具体的扶植政策?

期待政策扶植多样化

北京现代服务业科技促进中心黄斌部长介绍,咨询业特别关注现代服务业的具体优惠政策,“尤其是税收政策。”

自2005年以来,北京市科委在“北京现代服务业促进主题计划”下设立了“科技咨询专项”,意在培育和鼓励优秀的咨询公司成长。仅2005年度,就有新华信、慧聪等28家咨询机构获得了专项资助,资助总金额达到410万元人民币。

然而,仅有资金还远远不够。现代服务业的成本核心是人力资源,“如果按照现有的税收政策,服务业所承受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都太重了,基于制造业模式的财税政策亟待改变。”黄斌表示。

北京联信永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俭赞同这一观点。虽然联信永益目前收入的大头来自系统集成,但是,早在2006年,他们就提出了“360度IT服务”的发展目标,尝试打造IT服务连锁模式。这个“服务”,就包括行业应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技术服务3大类。

“我们做软件这一块业务,享受了一些政策,却从来没有凭单纯的服务概念拿到政策优惠。”陈俭说。按照政府对软件企业增值税优惠的政策,联信永益可以先按照17%交增值税,再享受14%的退税。然而,在联信永益5亿多元人民币的营收中,能够享受政策优惠的比例不到20%。

面对硬件比例逐渐下降、软件和服务收入比例逐渐上升的收入结构变化,陈俭特别希望国家能出台一些专门针对服务的优惠政策。

产业界的这个困惑,在2006年出台的《北京现代服务业促进主题实施方案(试行)》中也有所体现。“现有的软件产业政策偏重于软件产品,对软件服务化的发展趋势支持不足,信息服务业发展也尚处于自发状态,缺乏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

考虑到很多企业并没有关注到国家的7号文和11号文,我们特意从中挑选了一些政策亮点。在服务领域市场准入上,11号文提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降低一般业企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除了特殊规定外,一律降低到3万元人民币,并研究在营业场所、投资人资格、业务范围等方面适当放宽条件。

在推进服务领域对外开放上,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和城市加快形成若干服务业外包中心; 在中央外贸发展基金中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公共平台建设及企业发展等。此外,政府还将支持服务企业“走出去”,为软件和服务外包的出口,开辟进出境通关“绿色通道”,并鼓励贸易、咨询、法律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人力资源等企业积极为服务业“走出去”提供服务。

在资金上,11号文明确提出,“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要支持设立专业化产业投资基金,主要从事服务业领域企业兼并重组,优化服务业企业结构。”目前的难点在于,各地政府如何将这些专项资金、税收优惠等政策进行细化,并制定出具体可行的细则。

另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就是企业如何找到统一的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府窗口?

北京现代服务业科技促进中心是2005年3月成立的直属于北京市科委的、为综合性的现代服务业提供服务的机构。同时,北京市科委下面还有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技术交易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等几个专业性的推动服务业发展的直属机构,这导致现代服务业的推动工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交叉,“纵向和横向都有交叉,因为我们并不分管其他的几个中心。”北京现代服务业科技促进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这个问题在国家层面则更为严重。黄锡伟表示: “至少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发改委等几大部门应该共同出面,对现代服务业产业升级问题进行研究。”

新业态摆脱尴尬

国务院7号文有这样一段表述文字,“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充分发挥科技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和节能服务业”。

这句话在工业设计界引起了热切的关注。虽然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年发展历史的工业设计还没有盼来属于自己的产业政策,但是,工业设计这个行业门类终于从设计中自立门户了,这至少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可见,这种由IT技术带来的新型产业形态将层出不穷。那么,到底哪些算是新型服务业业态?黄斌认为,必须要从界面、流程、技术、环境渠道4个方面构成的服务四维模型入手,考察一种形态是否能够称得上新型业态。“第三方支付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业(包括手机、互联网、GPS等终端),都可以称得上是新的服务业态。”黄斌认为。

像位置服务本身不仅诞生了网络导航、定位服务、位置信息服务等一批新产业,同时,基于位置的服务产业在改造、提升如物流、交通、旅游、安全、城市规划等传统产业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这些行业的精确信息化管理。

而北京现代服务业科技促进中心则表示,今年他们将重点关注两个行业,一是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业,二是都市消费型物流业。

前者主要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展开。国务院7号文提出,“规范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广告会展等商务服务业。”北京市的试行方案也指出,“加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新材料、先进制造、能源环保等领域新的分析测试方法的研究以及服务模式推广。”

后者主要围绕物流业的创新展开。除了如何采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个效率更高、可控性更强的物流网络外,还涉及物流业本身的创新,如货物运送车的变革等。

此外,电信相关的增值服务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如VoIP、基于电信的支付等。3G也给数字内容开发商和提供商带来了新机会,基于手机终端的互联网服务、游戏服务、IPTV、流媒体等增值业务的空间也很大。

各种类型的外包服务将会越来越火。这种外包,将涉及企业从成立、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的全产业链,每个环节都蕴藏着巨大的外包机会。

人们对现代服务业也寄予了厚望,不仅将“中国服务”与“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相提并论,还认为,服务创新很可能成为继技术创新之后,创新的一大亮点。

正如黄斌所说,在现代服务业这个“创新非常激烈和密集”的行业,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找到创新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当别人都在挖金子的时候,为掘金者提供铁锹的人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金矿”,关键看你是否愿意去思考、去寻找。

评论一

定义“现代服务业”并不重要

对于一个新名词,我们最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应该如何定义它?它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现代服务业自然也不能幸免。那么,到底现代服务业是什么?

2006年8月正式启动的国务院中长期科技规划发展战略研究“现代服务业的科技问题发展战略”专题组的200多位专家,在进行了两年的项目研究后,仍然没有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已经弄清楚这个名词的内涵和外延了。

专题组专家安筱鹏,跟记者分享了他们对现代服务业的试分类,以及现代服务业和信息产业到底是什么关系。

现代服务业往往被划分为生产业、消费业、公共业和基础业4大类。其中,与国家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就是生产业,包括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电信服务等。与人们生活以及和谐社会相关的,就是消费性和生活业,如餐饮、旅游等。公共服务业则包括电子政务、医疗、教育等。

从另一个纬度来看,信息技术不仅直接催生了一批新兴服务业的产业形态,如电子商务、在线软件应用、动漫、网络游戏等,还改造、提升了一批传统服务业,服务业对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如现代物流业利用信息技术对运输产品实时定位、合理安排运力,网上的证券交易、网上银行、ATM机所带来的现代金融业等。“被信息技术改造过的都具有现代服务业的特征。”安筱鹏认为。

然而,这些观点也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

一直致力于推广现代服务业以及服务创新、服务科学等相关概念的北京现代服务业科技促进中心,以自己的《科技&现代服务业》专刊为阵地,组织多方人士探讨现代服务业的相关问题,但是对现代服务业并未形成标准的定义。

2005年8月底,北京市统计局下发了试行的现代服务业统计标准。记者查阅后发现,被这一统计标准列入现代服务业的行业分类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九大类。

如今,近3年时间过去了,北京市统计局的网站上并没有出现正式的现代服务业统计标准。

既然现代服务业的清晰界定这么难,业界和学界就不应该过多地纠缠于它的定义和界定问题上。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兴未艾的时候,对政府来说,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是一种态度和引导; 对企业来说,找到自己认为有潜力的现代服务业业态,提升技术含量,就足矣。至少,别让那些只关注现代服务业包括哪些形态、专门奔着优惠政策而去的企业钻了空子。(文/陈淑娟)

评论二

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有区域特色

2005年~2006年,一股创意文化产业的风刮过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2007年~2008年,现代服务业接过了接力棒,全国上下,各省、各地市、各区县都争先恐后地推出了相关的政策。

与这个类似的,还有最近两年许多城市刮起的一哄而上的发展软件与服务外包的风。记者就曾经到过这样一个城市,论软件人才,该市高校数量屈指可数; 论自然条件、交通的便利度,这个城市的国内航线不超过35条,每周只有180个航班。

这就难免让人奇怪: 既然不具备相关的条件,何苦非要在软件外包这棵歪脖树上吊死?显然,发展路径的趋同,折射出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定位不明晰的尴尬。

对于中国来说,全国同刮“现代服务业”这阵风其实并不可怕,毕竟,现代服务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但是,如果各个省市都把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列为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门类,那就有点恐怖了。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该体现出区域特点,各地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业切入点。空间上的高度集中和功能上的区域辐射,本身就是现代服务业的一大突出特点。如果说传统产业形成的是一种上游、中游、下游的垂直线形分工的话,不同类型和功能的现代服务业则是一种新的水平网状分工,形成产业合力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

港口城市打造现代物流中心; 汇集了多家金融总部的上海打造金融中心; 杭州等旅游城市把旅游业放在优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之首……这些都是好现象。然而,细细比较不同城市的发展规划,除了发展优先程度上的差别外,各地都摆出了现代服务业的六大行业或行业,差异性依然难以体现。

现代服务范文第8篇

在百度上输入“什么是现代物流”,就可以得到如下定义:现代物流(Modernlogistics)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它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即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以此延伸和放大传统物流的功能。在中国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现代物流是根据客户的需要,以最经济的费用,将物资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它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等活动。”中国六部委(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民航总局)于2001年3月在“加快物流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对现代物流的定义是这样表述的:“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而传统物流仅看作是“后勤保障系统”,两者之间有巨大的区别。

二、服务营销的理念

服务营销与市场营销有着本质的区别,或者说服务营销是市场营销的延伸和扩展。市场营销观念是以市场为导向,企业的营销活动是围绕市场需求来做的。而服务营销观念则是以服务为导向,企业提供的是服务,服务是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广告宣传、销售安装、售后服务等各个部门的事,甚至是每一位员工的事。也就是说服务营销比市场营销更加关注服务本身,例如服务的标准、服务的质量、顾客对服务的满意度等等。不少学者和企业家都认识到服务对企业长期发展和形成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服务营销与有形产品的营销也是不同的,因为有形产品本身就可以向顾客展现自己的竞争优势,而服务就无法做到,任何服务都是无形的,它们的营销更加复杂,如工作人员的表情、态度、举止、谈吐等都是服务营销的一部分。

三、现代物流与服务营销的关系

1.现代物流与服务营销的关系

现代物流与服务营销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物流业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因此现代物流企业提供的是服务,而且通常是无形服务。服务营销贯穿了现代物流的整个活动过程。例如在运输过程中,现代物流企业对运输工具、运输路线、运输时间及地点等方面的选择都要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基础。同样,在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等活动过程中,物流企业所要考虑的都是如何让顾客满意,如何为顾客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的服务。可以说,现代物流离开了服务营销的理念就失去了与竞争对手竞争的能力。对于物流企业的客户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普通的标准化的服务,而是符合他们需要的、可以为他们带来便利的服务。因此,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取决于其所提供的服务是否达到或超过客户所期望的程度。而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顾客是否对该企业具有忠诚度和是否愿意与该物流企业建立持久的联系。

2.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建议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时间越来越长,外资企业的进入越来越多。我国的物流企业面临的竞争和挑战日益增多,如何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是物流企业当前应当重视的问题。我国目前物流业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每年约有2.6万亿元左右的物流支出,要想从中获得较大的份额,关键是物流企业如何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现代物流服务的定制化程度较高,不管是对物料供应的服务,还是商品配送的服务,都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去进行服务的设计与提供,这种高定制化的服务只有通过采用服务营销的策略才能够实现。

本文认为我国的现代物流企业应当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业务模式,为不同的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首先要制定顾客服务的标准;顾客服务的标准要因顾客而异,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需求,从而对服务标准的定义也不同。其次,要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不少物流企业的员工都存在服务意识淡薄、服务理念落后等问题,导致无法很好地为顾客解决问题。服务营销观念有利于物流企业实现和强化近几年来在市场竞争中日益受到重视的服务个性化和差异化。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普遍趋势的开放式竞争态势下,如何将服务营销观念进行归纳并形成对现代物流企业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服务营销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服务范文第9篇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服务经济

随着社会的发展,服务业逐渐取代制造业引领经济发展的主角地位,成为衡量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面对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嘉兴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提出了 “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因此研究嘉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十二五”的战略目标更好的实现做铺垫,也为嘉兴现代服务业监管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 现代服务业的基本内涵

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含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觉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但归纳起来就是:与传统服务业相对的具有高技术性、知识密集型、动态性、生产性的、新起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主要分为生产业、生活业及农村服务业。其中生产业是指那些为进一步生产或者最终消费而提供服务的中间投入,主要包括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节能环保服务业及服务外包产业等;生活业主要是指直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服务行业,主要包括旅游业、批零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社区及家庭服务业等;农村服务业主要包括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及农村社区服务体系等。

2 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义

2.1 发展现代服务业能改善环境缓解资源短缺 嘉兴已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制造业已经相当成熟,但也面临资源匮乏和环境瓶颈的制约,如果加快发展金融、物流、批发、各类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不仅可以是服务业本身得到升级,而且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减少传统工业产业等带来的环境污染,有利于直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经济持续发展[1]。

2.2 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R·K·谢尔普指出:农业、采掘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砖块”(bricks),而服务业则是把它们黏合起来的“泥灰”(mortar)[2]。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和制造业有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这表明服务业经济具有较强的渗透性,能加快传统服务业的产业升级,促进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2.3 发展现代服务业能提高区域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强力驱动下,世界产业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后,已经迈向服务经济时代[3]。目前国内一些先进城市的服务业发展较好,服务业占GDP比重较高,北京达到71%,广州为58%,上海为52%。可见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有着重大意义。嘉兴处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面对长三角地区中城市群的激烈竞争,只有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其在GDP中的比重和质量,才能提高综合竞争力。

3 嘉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3.1 嘉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2012年嘉兴服务业增加值为1114.07亿元,同比增长10.2%。服务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3.1%。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占GDP比重为38.6%,占比增幅达1.7个百分点,进一步提升了服务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十二五”期间嘉兴市大力实施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和服务业“倍增”计划,同时为促进服务业提速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出台了《2012年度嘉兴市服务业发展工作要点》和《嘉兴市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管理办法》标志着嘉兴市服务业开始迈向标准化时代,服务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具体体现在:①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员能力现状。服务业行业具种类多,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于一体的产业优势,可以广泛提供各种就业机会,吸纳从第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大批富余劳动力。②服务业龙头行业快速发展。嘉兴港区将新建、续建19个三产服务业重点项目,涉及总投资29.17亿元。嘉兴港区在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与生产业联动发展这一目标时,以临高物流和大型专业市场这两个为“龙头”,并以此带动科技服务业、酒店餐饮旅游业、房地产业、金融服务业、商贸及社区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此外,港区还将继续推进酒店餐饮业、商业和房地产业建设。③服务业聚集现象突出。随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的提出,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以服务业为主的聚集区不断涌现。目前,嘉兴首批15家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初步完成规划。在2011年已经有嘉兴现代物流园、嘉兴科技城、平湖九龙山旅游度假区、海宁经编产业生产业集聚区4个省服务业集聚区。在2012年又新增了4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另外10个市级服务业集聚示范点发展也呈现良好态势。

3.2 嘉兴现代服务业中存在的问题 ①嘉兴市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比较低。在长三角区域内,由于区域的划分和竞争,各地区部门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嘉兴在金融保险、交通运输、文教卫生、科研技术等方面仍有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②新兴行业未形成规模。嘉兴市目前还是以传统行业为主,例如海宁皮革城和桐乡羊毛纱市场,新兴行业例如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还未形成规模,信息服务业发展缓慢,并且其发展规模普遍较小;科技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工业设计、节能环保等新兴科技服务业发展不成熟,要依附于传统的工业企业,且规模偏小。③缺乏有影响力的企业。虽然目前服务业企业数目纵多,但大多以小规模的个体户为主,上规模的企业不多,没有品牌效应。方便的交通使得嘉兴的消费者大量流失到了上海和杭州等发达城市,导致嘉兴的消费品市场受到了制约。④宣传力度不够。政府追求高速的经济发展,往往注重生产,轻服务。企业和居民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地位,对新兴服务业的支持程度不大。⑤缺乏专业性人才。嘉兴市政府对服务业的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同时与当地的高校交流不够,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针对性,缺乏创造力。政府对服务业人才的激励机制力度不够。

4 发展嘉兴现代服务业的建议

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建议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更加优惠政策,建立低门槛的准入制度,提高对外开放的程度,进行招商引资,鼓励和吸引更多资本进入各类服务行业和领域。设立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影响大、带动作用强、服务业重点项目的补助和奖励,重点扶持现代物流、金融业,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建设。制定和健全各服务行业法律法规。

4.2 培养人才,争创有竞争力的服务业区位环境 高速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对于人才,要重新认识人才的概念,突出 “适用即为才”,不以学历,出身论英雄,适当引进外来“淘汰”人群;搞 “人才本土化”,重视内部挖潜培养,充分利用本地高等教育优势带动成人职业教育。[4]通过政府与高校、企业的合作,加强进行各种培训和教育,注重实践,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同时制定完善的人才的奖励机制,减少人才的流失。

4.3 确定服务业主导行业 服务业行业具有种类多的特点,如果齐头并进,以同等的资源分配使用,那服务业的发展效率和速度就不具有竞争力。所以可以选取能够对整个现代服务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具有向导性和带动性作用,具有现代化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服务方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行业作为主导行业优先发展,重点培养。随着“产业”发展战略的提出,加快科技、信息等新型服务业的发展,使其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领头羊。

4.4 大力发展生产业 近年来嘉兴市市生活业发展较快,满足了人们对于日常用品消费的需求,而生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要坚持以发展生产业来提升制造业和农业的发展。重点把握好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创意服务外包和产业、金融服务业等五大行业。

参考文献:

[1]周易,王惠初.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报告[M].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10:106-107.

[2]RonaId Kent Shelp:The Role of Service Technology in Development,in Service Industriesand Economic Development-Case Smdies in TechnologyTransfer,NY:emgerPublishers,1984.

[3]张宝利.洛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2):83-84.

[4]周洁.长三角产业转型与人才开发战略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现代服务范文第10篇

一、服务业与传统第三产业的关系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服务业是指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即国际通行的产业划分标准的第三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服务业按服务对象一般可分类为:一是生产业,指交通运输、批发、信息传输、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科研等,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含量;二是生活(消费)业,指零售、住餐、房地产、文体娱乐、居民服务等,属劳动密集型与居民生活相关;三是公益业,主要是卫生、教育、水利和公共管理组织等。

二、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产业结构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生产活动以单一的农业为主的阶段,农业劳动力在就业总数中占绝对优势;第二阶段是工业化阶段,其标志是第二产业大规模发展,工业实现的收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第三阶段是后工业化阶段,其标志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由快速上升逐步转为下降,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对照工业化阶段规律,服务业结构演变同样具有规律性。一般来讲,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以发展住宿、餐饮等个人和家庭服务等传统生活业为主;在工业化社会,与商品生产有关的生产迅速发展,其中在工业化初期,以发展商业、交通运输、通信业为主,在工业化中期,金融、保险和流通服务业得到发展,在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型业态开始出现,广告、咨询等中介服务业、房地产、旅游、娱乐等服务业发展较快,生产和生活服务业互动发展。在后工业化社会,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等进一步发展,科研、信息、教育等现代知识型服务业崛起为主流业态,而且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三、现代服务业的概念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国外对现代服务业的定义主要是指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或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如网络服务、移动通讯、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如电信、金融、中介服务、房地产等。 它有别于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以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及居民社区服务业等为代表。

四、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等需求。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

五、现代服务业的分类

(1)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2)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3)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4)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务业。

六、现代服务业的时代特征

上一篇:现代诗词范文 下一篇:后现代风格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