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1 07:10:02

武术培训总结

武术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裁判队伍;现存问题;对策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Referee Team of Wushu Routinein Fujian Province

MA Qing

(Sport Institute of Jimei University Fujian Xiamen 361021)

【Abstract】With the change of Wushu competition rules, and increasing levels of Wushu Routine of Fujian, there comes a higher demand of the Wushu referee team also made. Literature, survey research method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routine referee team of Fujian Wushu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vince and the National Wushu referee team.

【Keywords】Referee team,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各项武术赛事的增多,武术套路运动发展迅猛,无论是国内竞技武术套路赛事的发展还是使武术走向世界的最终目标,都对武术套路的裁判员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作为国内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对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员队伍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这对推进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福建省一级以上的武术套路裁判员共发放调查问卷45份,回收40份,其中有效问卷39份,回收率88.9%,有效率97.5%。

1.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的现状进行研究,总结队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课题需要,在集美大学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等资料库中下载、收集和整理了大量武术套路裁判员方面的文献资料,并阅读了一些社会学和统计学等相关教材,这些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1.2.2问卷调查法

为了解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的现状以及他们的队伍发展规律,我们给45位福建省一级以上武术套路裁判员发放了问卷,问卷调查为我们提供了进行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1.2.3数理统计法

依据统计学理论,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并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综合实际情况得出相关结论。

2结果与分析

为了对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了解,我们对福建省的部分国家一级及以上等级的裁判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我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培养存在的问题、我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等。

2.1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培养存在的问题

从表1来看;有82.1%的裁判员认为,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中普遍存在外语水平较低的问题。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是对世界各国运动项目发展的了解的重要手段之一,当今武术套路比赛已经与国际接轨,执裁过程中有外籍人员参加的比赛将越来越多,需要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越来越多,没有良好的外语水平,会制约我省武术套路裁判与世界接轨。同时,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也是用世界其它国家运动项目发展来“看”武术项目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有69.2%的裁判员认为武术套路裁判员外出进修、学习、观摩的机会太少,从而极大地限制了我省武术套路裁判员与其他省市裁判员的沟通与交流,不便于他们了解最新的武术发展动态。缺少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机会,不利于裁判队伍的发展,更有碍于我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有51.3%的裁判员认为我省裁判员对裁判理论业务学习钻研不够,因此影响到裁判员临场执法的水平。对于裁判员来说,坚持反复学习竞赛规则,领会竞赛规则的精神,并且将此牢记于心,可以确保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处理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时掌握执法的主动权。有43.6%的裁判员认为裁判队伍培训机会少、时间短。对裁判员的培训往往只是应急性的赛前培训,而且时间短促、内容老套、形式单一,培训考核采取宽进宽出,常常是全部通过,没有任何竞争悬念。然而,这只是对有机会执裁的裁判员来说,对于没有多少机会执裁的裁判员来说,参加一次培训更是难得。

2.2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表2看,有69.2%的裁判员认为我省武术套路裁判员队伍没有建立全面的定期培训制度。平时不培训,只进行赛前突击性的培训,裁判员的积极性和业务能力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裁判员队伍业务水平的发展。有53.8%的裁判员认为奖惩制度不完善,对在裁判员执法过程中出现错判、误判的裁判员没有采取应有的惩罚措施,对于优秀的裁判员也只是发个优秀裁判员证书,没有调动队伍的整体执法积极性。相应奖惩措施的缺失致使裁判员的工作积极性严重下降,从而影响到队伍的执裁水平。有46.2%的裁判员认为我省还没有制订一套系统完善的考核制度。对武术套路裁判员进行定期考核,优胜劣汰是十分必要的。调查显示,有些裁判员一旦获得一定级别的裁判员称号之后,便不思进取,疏忽业务的进一步学习。长此以往,日积月累,裁判员的业务知识不断生疏,执法水平不断下降,不能适应高水平比赛的执法,严重影响了我省裁判员整体执法的水平和声誉。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79.5%的裁判员认为具备较高武术套路运动技术水平的裁判员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武术套路运动本身的内涵,进而对运动员临场的演练水平、动作规格和难度创新的理解、辨识也更加准确,并且能客观、公正地进行执法。裁判可以在执法中掌握主动权,对所有运动员的比赛情况作出迅速准确的评判记录。43.6%的裁判员认为主副裁判员在执法时的判罚尺度较难统一,其中原因主要是由于裁判员的等级、业务水平、执法次数、临场经验、对竞赛规则的理解的诸多不同造成的,不排除主观思想上的差异。38.5%的裁判员认为我省裁判员能够参与执法机会太少,缺乏临场执裁经验,大多数都是只能执裁本省县市区比赛,省级以上的大型比赛执裁机会寥寥无几。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出现严重机会不均等。25.6%的裁判员认为就坐位置直接影响到裁判员的观察视角,因为瞬间观察什么,以哪个坐标系统作为参照物,是判罚的重要依据;尤其是C组裁判员对运动员的起跳一瞬间、落地时的双脚角度,裁判员就坐位置与观察动作的视角判断不统一,可能造成漏判、错判。

3我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3.1提高裁判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作风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我省部分武术套路裁判在比赛中对犯规尺度标准和得分的评判标准把握不一致以及对场面控制力表现出严重不足。这样的问题可能是裁判技术水平较低引起的,但也可能是裁判员思想作风方面的原因。武术套路比赛中,确实客观存在着裁判员对运动员演练水平和动作质量的打分受裁判自身裁判技术和思想作风等因素的影响。假若裁判员的技术或思想作风不过硬,特别是思想作风会严重影响比赛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只有良好、过硬的裁判技术的裁判队伍,才能保证竞赛公平和公正,也才能有利于运动员将自己的技术水平发挥出来。所以裁判员队伍的技术水平、思想作风管理建设是我们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3.2提高我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

我省武术套路裁判员业务水平的高低、执法尺度的松紧,将会直接关系到我省武术套路运动一级裁判队伍发展的好坏。我省目前暂时还没有专门组织裁判员进行业务进修和培训,仅仅是组织一些赛前的短期集训。因此,要提高裁判队伍整体的业务水平,除了裁判员平时要加强自我进修以外,我们相关组织机构还应该组织裁判员进行长期的、有计划的进修和培训。当然,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也应积极积累和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努力提高自身业务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临场分析和应急能力。

3.3提高我省武术套路裁判员的整体英语水平

尽管我国没有明文条例对我国武术套路一级裁判员的英语水平作出硬性指标要求,但要想晋升部级以上裁判是要通过专门的英语考试的,英语在裁判工作中的作用也愈加突出。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省武术套路裁判的整体水平,就要在我省的一级裁判考试中加强对英语能力的考查力度。对需要晋级的裁判员实行英语考试的“一票否决制”,英语达不到相应要求的,坚决不予继续晋级的资格。以促使裁判员提高自身英语水平,为更加优秀的裁判队伍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3.4积极为裁判员提供更多进修、学习和观摩的机会

相关主管部门应想方设法为我省裁判员提供与外省市裁判员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机会。把我省骨干裁判员派出去进修学习,回来后采取学术报告等方式,向其他裁判员讲解国际、国内大赛新动态、新的裁判方法;请国内外知名国际武术套路裁判员来我省作武术套路裁判方面的学术讲座。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为裁判员提供一个互相交流与学习的渠道。尽量让我省武术套路裁判员能够及时了解执裁的最新发展动态,加深理解竞赛规则,并恰如其分地运用竞赛规则去执法以后的比赛。

3.5建立定期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裁判培训制度

相关职能部门按层次和类别分批定期地对裁判员进行业务培训。聘请专家讲学,每年定期举办一次全省武术裁判骨干培训班,充分发挥国际级和部级裁判员在年轻裁判员培训、队伍的管理与建设等方面的带头作用。

3.6建立健全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的奖惩制度

在我省对裁判队伍进行管理的同时,也应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一般一次大赛结束后,我们都要对裁判工作进行总结。同时也要对优秀裁判员予以表彰。这些优秀裁判员应在裁判工作中有突出表现和特殊贡献,并且应由大会组织委员会推举和认可。对优秀裁判员除颁发“优秀裁判员证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给予家庭较为贫困的优秀裁判员颁发一定的奖金和奖品,鼓励他们在工作中继续努力,兢兢业业,献身裁判事业。在裁判工作中,对裁判员出现的有意错判、漏判等现象,一旦发现,就应提出严厉批评,情节严重的要按照规定降级或撤销相关裁判员的裁判资格。

4结论与建议

(1)现阶段我省多数武术套路裁判员的执法机会和接受培训机会仍然严重偏少,其中执行任务的主体仍然是老裁判员。我国武术套路裁判基本上都是兼职的,而非职业的武术套路裁判,这一状况直接影响到裁判水平与国际接轨。武术套路兼职裁判员在接受任务时,往往遇到困难和阻力偏大,而且应对能力不足。

(2)我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整体英语水平普遍偏低,严重制约了我省裁判水平与世界接轨。主要因素是裁判员的业余学习主动性不高,进修、学习和观摩的次数偏少。

(3)我省对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的管理存在不足,队伍基础薄弱,管理职责不够明确。没有健全有效的选拔、培训、考核、奖惩等一系列配套制度,职能部门对裁判队伍的组织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就培训和使用裁判员等方面,应当探索制定长期的计划和管理目标,以使裁判队伍整体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武术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总结和2011年工作计划2012年以来,武术协会在xx市委、市府的领导下,在市体育局、市民政局的具体领导和关心指导下,和社会各界朋友的热情关心支持,协会领导班子带领全市武术工作者和武术爱好者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全国武术工作会议精神,遵照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制定的武术发展规划和中国武协的要求,勇于创新、勤奋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我市武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主要工作有如下几方面:一、重新成立xx市武术协会1、在市体育局、民政局的关心支持下,由发起人xx、xx、xxx、xxx、xxx等同志的共同努力,起草了xx市武术协会章程,积极酬备启动资金叁万余元,发动社会各界武术爱好人士自愿加入本社团的会员有秘书长、副秘书长及委员;推荐、表决通过协会名誉会长和顾问。体育局主要领导为会长颁发了会长任职证书。2、本社团积极向xx市民政局社团主管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名称为xx市武术协会,简称xx武协。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得到了民政局社团登记管理机关领导的具体指导和帮助,2012年7月,经民政局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通过,xx武协正式成为了合法的社团组织。二、建章立制,健全和完善各培训组织机构武术协会是依据《武术协会章程》成立的群众社团组织,我们依照新的武协《章程》的规定,结合各自的实际,下大气力,认真帮助做好各训练场馆的建章立制,健立、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管理有序。使我们的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管理体系。健全组织机构 :协会机构组成采取层级管理模式,设会长1名,副会长7两名,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2人,委员10名。下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财务部、培训部、五个基本部门。会长:协调管理本社团所有部门的各项日常事务;组织开展重要的社团活动;提出社团的合理的发展路线;对社团协会班子成员的任免提出建议;审批和宣读本协会的各项重要决议。副会长:协助会长管理协会的各项工作和日常事务,积极提出活动建议,工作设想。 办公室:负责办公室的日常事务。包括办公室各种资料的收集、存档、管理;办公室的布置、卫生、办公室值班的出勤情况;一般性会议的通知、会议记录;接待工作等。组织部:负责协会的日常活动管理,及提出并策划组织非日常性活动。日常活动包括:外部活动(联动)联系情况;非日常活动包括,每半年组织一至二次中小型活动;每年组织一次大型活动(拟定每年8月8日配合体育局搞好全国“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活动进行大型武术表演);包括活动的策划、人员的联络、活动的具体组织安排等。宣传部:全面负责协会的宣传工作。

抓好武术宣传,武术既有健身、防身功能,又是体育竞赛项目,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召开联谊会、研讨会、座谈会等有效宣传手段,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开展宣传活动,逐步建立武术宣传网络,营造武术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环境,逐步使广大人民群众把武术当成文化娱乐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使武术工作者及时了解武术发展现况,为武术进一步普及,推广大造舆论;出版协会宣传资料、杂志等。财务部:监督管理协会的财务收入、支出情况和固定资的保管。包括会员费、奖金、赞助金及固定资产的保管;财务支出的报销;固定资产的出借管理。培训部:全面负责武协日常训练的考勤和会员的意见收集;了解掌握各武术学校、武馆、培训点的实际情况,加以引导和督促、管理;加强教练员、会员以及武术学校、武馆、培训点,各武术流派之间的学习交流,不断提高武术技能武术理论知识。三、推广武术健身运动,积极配合政府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1、为迎接每年8月8日为全国“全民健身日”的到来,掀起我市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潮,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市体育局决定,开展以“健身强体”为主题的全民健身活动。武术协会主动向市体育局申请在xx市文化广场承办全市大型武术表演。为了保证第二个“全民健身日”活动在我市取得实效,使“全民健身日”成果真正惠及全市广大人民群众,体育局的领导关心重视下多次指示和引导工作,武术协会领导班子多次开会研究布署,统筹安排、精心策划,于8月8日晚上8点 至10点20分在xx市文化广场圆满地举办了一场大型的武术晚会,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观看表演的市民达6千人以上,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全民以武术健身运动的氛围,掀起了我市前所未有的全民健身热潮,度过了一个热情祥和、健康快乐的“体育节”。 出席这次晚会的体育局领导有xxx局长、xxx局长、xx股长等,武术协会名誉会长xx先生,顾问xx、xxx先生,及武术协会全体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参加此次活动单位有xx少林武术培训基地、xx明星文武学校、xxT体跆拳道培训馆、市xx药业有限公司太极拳队和协会领导及部分会员,共有100多名武术爱好者参加了此次晚会的武术表演,内容丰富,分别有南拳(包括朱家教、刁家教、忍拳、廖家棍等);少林拳(刀、剑、棍),太极拳、剑、功夫扇;跆拳道等计划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xx市武术协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全体协会领导班子和全体会员们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带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武术健身运动,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1、领导班子分工责任制。张xx会长主管协会全面工作;xx常务副会长、xx副秘书长分管办公室;xx常务副会长,xxx副会长,xx委员分管组织部;xx副会长,xx委员分管宣传部;xx常务副会长、xx副秘书长、xx委员分管财务部;xxx副会长、委员李国威、xx兼管培训部(少林拳、南拳);xx常务副会长、xx委员兼管太极拳;xx副秘书长、xx委员兼管跆拳道;xx常务副会长、xx副会长、xx委员兼管后勤部;2、会议制度。每月召开领导班子例会一次;每季度召开全体委员学习研讨会一次;年终或次年初召开全体会员大会(春节前)作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与迎新春团拜会相结合。平时有活动需要开会研究的,随时另行通知。领导班子通讯必须保持畅通,以便工作沟通。二、积极组织开展活动1、积极组织武术骨干下乡宣传武术健身活动并进行各种形式的武术表演,充分带动我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为民造福。2、继续做好挖掘民间武术工作,主动联络客家民间武术志士,把客家(如朱家教、刁家教、李家拳、忍拳、廖家棍等)优秀拳种发扬光大。3、认真组织武术骨干学习裁判员理论知识,大力培养、申请我市武术裁判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我市今后举办武术比赛、表演赛打下良好基础。为我市武术技能培训和理论水平的提高会得到有力保障。同时,要做好为广大武术爱好者提供有偿服务教学或免费服务教学。4、认真做好今年8月8日全国“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活动的准备工作,全力配合政府体育部门的活动安排。

武术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体育体制也发生了改变。以往业余体校的培养模式已不能再满足市场的发展需要,各种形式私人开办的体育培训机构应运而生。本文对平顶山市区少儿武术培训机构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建议,为平顶山市武术培训机构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少儿 武术培训机构 现状 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平顶山市区少儿武术培训机构。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研究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访谈法。通过各种渠道有针对性地与本研究有关的人员进行访谈,获取研究上的资料。

3.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的方法进行归纳推理和总结,得出结论。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少儿武术培训机构类型

(二)少儿武术培训机构的盈利状况分析

经济效益是市场运作的驱动力。笔者对22个培训班的盈利状况调查如下:处于赢利状态的有15家,占62.8%;处于亏损状态1家,占4.5%。目前平顶山市武术培训班大多处于赢利状态。

(三)少儿武术培训机构规模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培训机构的类型大体可以分为公办和私办,由表1可知公办可分为以下三种:1.市重点体校武术训练点(2个);2.市教育局下属少儿武术培训学校(5个);3.市团委下属青少年宫(1个)。私办可分为两种:1.个人独立投资拥有长期使用权,以及拥有培训必需硬件所有权的(8个);2.个人租用场地,只在培训时间内拥有场地使用权(6个)。其中,私办培训机构占较大比例。

(四)教练员现状分析

1.文化程度

教练的文化程度不仅反映出他的理论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反映出他的实践经验。调查发现,本科以上学历为25.0%,专科以下占43.8%虽然武术运动是一项技能运动,但是理论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科学的训练理论能更加正确的引导学员进行科学、健康的训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从教资格

三、建议与对策

(一)转变教练员的观念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

在平顶山市目前的少儿武术培训市场上,如何使教练员的观念尽快转变,就成为了这个市场良性健康发展的关键。教练员一定要转变从前他们自己在业余体校训练时接受的教练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转变从前“教练员为主”的旧观念,培养开拓进取精神,树立服务的思想观念,用优质的服务为社会培养体育人才,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并从事体育训练。教练员只有用服务行业的服务理念、职业道德来规范自我,本着服务的理念开展工作,才能把自己的培训水准提高,才能使培训事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二)加强对少儿武术培训服务的营销组合策略研究

少儿业余武术培训是属于服务性的产业,这就要求教练员也就是培训班的开办者要有一定的市场营销的经济意识。培训班的经营者要有一定的组合策略,概括起来可分为一、培训内容策略,包括武术培训内容的发展课程计划、课程设计以及实际时间等;二、培训内容价格策略,主要解决如何看待和评价课程内容的价值,实现营销目标和利润目标;三、促销策略,主要是研究如何促使更多的孩子来参加乒乓球的培训,如何和更高一级的武术俱乐部和专业队建立梯队建设框架,从而使自己的培训班在学员出路问题上有新的突破

(三)规范和加强少儿武术培训市场的管理

平顶山市的少儿武术培训市场起步晚、规模小,行业组织尚未形成,这就要求各个培训班要加强相互交流,为自己培训班也为整个培训市场健康合理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虽然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加强以及政府层面的管理宣传力度的加大,但整体的宏观层面以及中观层面的管理、监督比较缺乏,因此,在微观层面就更需要各个培训班加强自身的管理

四、结论

体育培训机构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机构。开展的越来越火热,少儿体育培训市场也引起了关注,人们对少儿体育培训机构的认识更加理性化,不再是走专业化的道路,而是促进少儿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对少儿武术培训机构进行了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平顶山市区武术培训机构的生存与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李强.武汉市体育社会培训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2008.

武术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武术文化;推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在依法治体上再下大工夫,强调依法治体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对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谋划和研究。特别强调,一定要做好事关民生的五年一次的国民体质普查工作。自2001年武术申奥失败后我国相继编排了《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全国武术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等一系列教学书籍,进一步完善对传统民族武术文化。

1.武术文化的概念

武术文化是在中华民族这块特定的沃土上诞生的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内心修练为特征,以达到身心和环境和谐统一为准则的文化现象。中国武术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充满着武术文化所特有的哲理性和科学性;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启慧等特性,具有精、气、神、力等[1]。

2.研究方法和目的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差法、访谈法和综合分析法了解黑龙江省体育发展现状,武术文化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以及开展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培训班的意义;目的是加大宣传中国传统民族武术文化,扩大全民武术健身的热潮,向世界推崇中国武术文化,培养终身武术锻炼的意识。

3.黑龙江省体育和武术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

3.1黑龙江省武术文化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武术锻炼的人数比占总人数的0.5%,由于黑龙江省武文化发展相对较缓慢,武术文化更新的时间比较长,位于我国的边缘位置受“外来武术文化”的影响很大;进行武术锻炼的人群主要是中老年,对武术文化的宣传力度较小;武术指导员严重不足;学校武术体育老师不足20%。

3.2影响黑龙江省武术文化发展的致因

造成黑龙江省武术文化发展滞缓的原因不仅有客观原因还有人们认识上的主观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3.2.1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部,地广人稀,冬季严冷时间较长,人们出去锻炼受限,俱乐部的收费较高,对于大众的健身都造成一定的制约。又相邻韩国,朝鲜和日本,之前受侵略时间长,人们的观念相对滞后,接受外来流行文化的能力比较强(体育文化除了),但对于体育文化的接纳空间很小,长时间的封闭观念,人们对于传统体育的关注逐渐降低,形成目前传统武术的各们各派,缺少传统武术的内涵。西方文化的冲击,是一部分原汁原味的武术文化流传止步,奥运会的举办,给国人视角上的震撼,而传统武术的主要目的是健身养生,和竞技体育相比,对人们视觉上的冲击相对较小。

3.2.2群众的健身意识较强,但健身器材和场地严重缺乏

黑龙江省特殊的气候条件,造就人们的空闲时间比较多,人们走出家门的意识比较强烈,健身意识也较高,但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少,质量差,无法满足锻炼的需要。

3.2.3大众的习武观念有所偏颇

许多人认为,习武是男性运动,像太极拳、太极扇之类的武术运动比较适合年龄较大,身体锻炼需求量较小的人群。和散打、跆拳道相比,传统武术缺少时尚感、韵律感,而且学习起来对年轻人心理需求的刺激强度小。另外,我国对武术文化的宣传时间比较短,对武术的健身价值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年轻人对传统武术文化和武术有些排斥。

3.2.4政府对武术文化的支持力度不够

受地理位置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黑龙江省一直将冰上运动作为重点发展项目,在人力、物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而对武术这类小项目关注度不够。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以来,黑龙江省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广场舞的发展位居我国前列,对武术文化的宣传相比较少。据观察综合分析,牡丹江城市居民武术锻炼的人数仅占晨练人数的3%,并且通过对一部分武术锻炼者的访谈了解到,他们对武术文化的了解不太清楚,从来没有参加过武术的相关活动,锻炼内容靠模仿,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指导,对武术的健身作用仅仅认识在身体出汗、精神足,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进行武术锻炼时间较长,而且比较喜欢。可以看出,政府对武术文化的宣传力度值得各个政府部门的思考,尤其在对培养武术裁判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方面。

3.2.5受外来“武术”文化的冲击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外来的“武术”项目进人我国,如柔道、空手道、跆拳道等。这些外来的“武术”项目都具有技术简单,易学易掌握的特点,加之其文化内涵的总结升华与宣传推广工作做得比较成功,吸引了大批喜爱武术的青少年青睐[2]。黑龙江省又比邻相对发达的日本、韩国和俄罗斯严重阻碍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

3.2.6网络宣传效果不明显

21世纪是网络的年代,而黑龙江省参加武术锻炼的人群重要集中在40岁以上,这个年龄段的人对网络宣传效果了解比较少,使武术文化的流传方向朝向大众化、一般化发展。

4.黑龙江省为全面推广武术文化实施的措施

黑龙江省教育局、体育局根据黑龙江省各市、区参加体育锻炼爱好者人群实际情况的分析,将国家规定的23种段位拳中的7种段位拳(长拳、形意拳、螳螂拳、八极拳、八卦掌、自身防卫术和趣味武术)作为黑龙江省各地区群众爱好者的锻炼项目。参加培训和考核的人员需学习《中国武术段位制工作手册》及武术段位制理论教程教学法,从而进一步发展武术的社会领域空间,考核前32名武术爱好者小朋友汇演的《武术.新三字经》加大了对武术的推广力度。下面是参加“2014年哈尔滨.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培训班”的学员,他们是来自各个高校、武馆和中小学的武术老师。

黑龙江省武术文化推广拳种与年龄段对比分析中数据统计如下:

长拳有58人,24-30岁7人,31-40岁27人,40-64岁24人;形意拳25人,都是40岁以上;螳螂拳15人,

47岁以上;八极拳15人,50岁右;八卦掌14人,55-64之间;自身防卫术13人,25-40岁上下;趣味武术3人,30岁左右。

由数据统计可知:黑龙江省参加传统民族武术的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40岁以上),占参加培训人数的65%;长拳由于普及面较广,动作简单易学,受到各个年龄段的健身爱好者的喜欢;自身防卫术在年轻人群中较受欢迎;趣味武术是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武术活动,动作是根据学生的身体年龄设定的套路,目前在我国的开展范围较小,尤其是黑龙江省群众的武术从小抓起的意识还没有建立。经过此次培训,来自各个地市区的学生、老师和健身爱好者将会对大力推动黑龙江省的武术文化的发展。

表1黑龙江省武术文化推广拳种与性别对比分析表

拳种

性别比长拳

58人形意拳

25人螳螂拳

15人八极拳

15人八卦掌

14人自身防卫术

13人趣味武术

3人

男:女51:721:414:115:014:04:90:3

从表1可知:参加民族传统武术的男女比例明显很大,尤其是螳螂拳、八极拳和八卦掌,造成目前比例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人们都认为习武是男性的天下。但女性小数目的参与武术锻炼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思想,将会对中国的女性群体参与武术健身队伍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因为女性在参与到运动中后,得到健身的价值会鼓舞家人和朋友,女性对提高全民健身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经查阅和与形意拳与八卦掌教练、爱好者了解到,形意拳和八卦掌相对其他几种拳类动作难度较大,学习时间较长,导致学习的人数比较少。趣味武术教师都是女性,由于趣味武术的动作特点和成人规定动作相比力度小,负荷小,女性和男性武术教师相比,女性武术教师在语言表达、肢体动作和表情展现方面比较适合趣味武术动作的教学,对培养小学生对武术兴趣方面起到个更大的积极性作用。

5.建议

1.武术文化要进行社会化推广要考虑文化的多样性,辩证的结合东西方文化的精髓,使我国的武术运动项目适合各类人群。同时,要注重对武术的理论性建设,所有的实践都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运用成熟的理论性建设指导武术爱好者,使人们从根本上喜欢武术健身活动,有利于推动黑龙江省武术的快速发展。

2.正确定位对武术文化的认识,不断实现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更新。

3.丰富高校武术推广内容和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后备社会体育指导人员。

4.运用科技系统进一步让人们了解武术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武术的健身功效

5.全面总结和加强对武术文化的宣传力度。加强中小学校武术普及与推广力度,从小培养武术习惯,接受中国武术文化教育。完善我省武术竞赛机制,定期举办各种规格的青少年的武术比赛,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加人到武术训练的队伍中,为我省武术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体育局体育科技项目,项目编号:KT13-03

牡丹江师范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重点项目:yjsxscx2014-03mdjnu

参考文献:

[1]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大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4):17-20.

[2]戴国清.黑龙江省武术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5

武术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一年来,区武术协会以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党的体育路线、方针、政策要求,为传承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局、区民政局社团办的指导下,以发展武术事业为目标,通过“建章立制、夯实基础、和谐办会、求真务实”来开展武协的各项活动,促进我区全民健身运动的良性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一、建章立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区武术协会成立之初,严格按照武术协会章程要求,建立健全武术协会内部机构(设办公室,财务部,社会培训部,竞赛、教练、裁判部,段位考评小组)在区武术协会常务理事会的监督下,制订协会工作计划和各部门职能工作内容,各司其职,形成有章可循,规范管理的工作格局。

区武术协会办公室在第一季度认真汇总编制了各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在协调各职能岗位认真抓好落实执行的同时,注重内抓管理、外塑形象,全方位的加强了与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之间的沟通,社会培训部建立了“区武术协会会员俱乐部”,为会员的训练及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全年共举办了各类武术培训13期,为区武术事业的传承创新、普及与提高做出了贡献;段位考评小组认真开展中国武术段位制工作,使我区武术爱好者的武术竞赛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竞赛、裁判部认真组织了“2005年区‘武林杯’首届武术比赛”,并协助市体育局担任了市第二届运动会中的武术散手、少儿武术套路比赛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财务部严肃财务管理纪律,做到钱帐分管、帐目清楚、对帐落实、审核到位、监督落实。

协会常务理事会坚持每一季度一次工作会议,理事每半年一次研讨会,促进了协会民主议事、重大议题集体研究的管理体制的落实,使武术协会的各项工作做到了分工明确、运行有序、各司其职、团体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保证了武术协会的各项活动的良性运转。

二、夯实基础,促进发展

区武术协会一成立就面临三大制约发展的难题:一是武术师资力量薄弱。二是武术队伍素质不高。三是活动经费严重短缺。如不能很好的解决上述三个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和抓好基础工作,武术协会将不能很好的发展壮大,针对上述情况,武术协会班子集中精力,求真务实地抓好以下几个基础问题的建设。

〈一〉加强武术师资力量的培训,提高师资素质。

师资的能力及素质是推进、提高我区武术运动开展的关键,为了提高师资能力与素质,我们采用内联外引,请进来、走出去,立足于自培提高来组建区武术协会自有的教练员、裁判员、办事员队伍。

一年来,武术协会先后举办了两期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聘请省师范大学***教授、市师专***教授及市少体校陆荣光高级武术教练员担任辅导授课工作,同时选送了四名已获得中国武术四段的会员到福州省体育学院参加太极拳培训,借此契机来提高教练员的业务素质。并在区文体局的支持下,自行培训了三名三级裁判员,积极吸引大专院校毕业的教练员参与武术协会活动,聘请十运会太极拳冠军**担任区武术协会技术总顾问来帮助提高武术协会教练员的教练队伍。

在抓现有的师资队伍培训的同时,武术协会重视中国武术段位制推行落实工作。一年中举办了春、秋两季的中国武术段位申报、培训、考评、审批工作,计有83位会员参与了中国武术段位考评活动,其中有16人获得了中级武术段位,67人获得了中国武术初级段位。已获得段位的运动员、教练员人数居全市之首,为师资后备人才培养、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后备力量,达到适应我区武术协会发展的需要。

〈二〉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协会发展壮大

解放思想,打破常规思路,以改革为动力,拓宽办会领域,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队伍建设。以往,在人们的观念中“武术协会”就是“武人之家”,武术协会班子勇于突破着常规观念,把谈文习武融为一体,认识到武术协会不仅是习武人之家,更是弘扬中华传统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他需要创新,需要人才。为此,武术协会在抓队伍壮大建设的过程中,认真地抓好以下三件事,来吸引广大武术爱好者加入协会并参与活动。

1、以言论为导向,发挥言论引导作用。广泛开展武术全民健身运动是利国利民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多渠道的宣传手段,让社会各界了解武术协会的工作性质、特色和内容,吸引人们喜爱并参与武术协会的活动,把武术健身活动与弘扬先进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进行有机的结合。

2、把普及武术教学推向社会。首先打破武术健身作用的神秘感,先后在区政府大院、闽东技校、工业学校、十中、市电力局等开办武术套路、太极拳普及教育活动,让人们真实地感受到武术健身的效果。其次是发挥优势互补,加大与其他协会的交流互动,例:与摄影协会联合举办“元宵武影”晚会,与武警内卫中队联办“庆八.一建军节”晚会,与区老体协联手参与市第二届运动会太极拳表演等活动来推广中华武术先进文化的内涵。第三是指派武术教练深入到南际、西山、北山、先锋广场进行普及性教学,扩大武术健身的影响力,同时注重“从娃娃抓起”的工作方针,在区机关幼儿园、城南小学开设少儿武术教育工作,利用会员俱乐部开设暑期少儿武术培训班,为学校提供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课外健身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在抓队伍发展的同时,重视抓好队伍建设。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以挖掘、培养、选拔人才作为武术基础工作,选派作风正、业务强的同志担任武术教练,克服武术流派之间的分歧,举办“传统武术研讨会”来促进武术各流派的交流,达到共同探讨、共同提高、继承发扬的目的,把“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的文明习武道德观融入日常武术训练之中,在日常训练中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确定骨干。组建区武术协会散打队、天虹散打队、区武术协会太极拳队、城南小学少儿武术队等,来适应相关武术交流活动并取得了成效。例:区武术协会散打队代表蕉城区政府参加市第二届运动会获得三金二银的好成绩,区武术太极拳队在市第二届运动会开幕式上的集体太极拳表演均获得观众的热烈赞扬。

〈三〉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努力改善办会条件

资金是制约区武术协会发展的关键,武术协会刚起步之时,资金严重缺乏,几乎处于白手起家,武术协会班子没有等、靠、要,而是群策群力,多方筹措,迎难而上,充分发动会员想方设法融入资金来改善办学条件。武术协会刚成立之时,为了给会员创造一个良好的武术锻炼场所,同时也为协会今后发展提供一个立足点,武术协会决定创办“区武术协会会员俱乐部”,在一没有资金二没有设备的情况下,武术协会发动全体会员添砖加瓦来兴办俱乐部,武术协会领导亲自带头,全体会员的积极响应,共捐款3000多元,会长、秘书长提供了近200平方的训练地毯,30平方米的训练镜子及沙袋、散手设备。常务理事李秀禄、会员杨健搬来了全套健身器材。副会长***同志亲自制订《“区武术协会会员俱乐部”管理规定及训练条例》,副秘书长彭成全全身心投入指挥安装布置。众人添材火焰高,在全体会员的努力下,在三月份即完成了俱乐部的创建工作。

一年来,区武术协会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靠全体会员,特别是武术协会中层管理人员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通过积极主动和富有成效的多渠道筹集资金,成功的举办了“元宵晚会”、“首届武林杯比赛”、“重阳节登山”等活动。二是及时向区文体局、区民政局社团办等部门汇报工作,取得创业难的理解、工作难的关怀、资金难的帮助。三是注重武术协会自身造血功能的作用,充分利用会员俱乐部开办各类培训班,筹措解决部分资金缺口。四是精打细算,勤俭办会,把每一分钱均有价值的用在了刀刃上,来保证武术协会各项活动的开展。

三、和谐办会,增强活力

区武术协会自创建以来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各个有意义的节假日开展会员联宜会促进会员之间和谐相处,友谊交流,增强感情,主要做到了以下几件事:一是充分利用会员俱乐部的作用,通过训练、交流、切磋武艺,增进团结和友谊、增强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消除自古以来武无第二、门派之间不交流的旧习俗,达到交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挖掘、探索与创新相结合的和谐相处的新武德。二是开展了“元宵晚会”、与市电信公司联办“七.一”庆祝党的生日晚会、与市武警内卫部队联办庆祝“八一”节联欢会、参与区政协“八一”慰问武警消防大队联欢会、组织重阳节登山活动等,让会员领悟团体活动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为会员之间交流提供了聚集的机会。三是关心会员生活,组织探望生病的会员,提供武术协会的亲情力。四是热情听取顾问及广大会员的各类意见,努力改进武术协会工作作风,与会员共甘苦,办好协会的每一件事。和谐的会风,使会员感到家的温情,激活会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协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

四、2006年武术协会的工作总体思路

2006年武术协会总体工作思路是以“锐意进取、勤政办会、讲求贡献、精通业务、服务会员”为中心开展各项活动。

〈一〉发展目标

1、面向农村建立蕉城区武术协会下属分会三个。

2、新增武术协会会员30%,会员总人数应达到200人。

3、推进中国武术段位制落实,新增中级武术段位人员10名。

4、组建学校、企事业武术活动网点3个。

5、举办太极拳、传统武术、散手单项交流竞赛活动三场次。

6、筹措活动资金3万元。

〈二〉工作内容

1、依照《章程》要求,推行民主管理,征集决策,发挥武术协会领导班子主观能动性。

2、按照责任到人、分层落实的原则,提倡求真务实、雷利风行的工作作风,努力提高武术协会各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

3、争取政府政策的支持,举办一期武术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充实壮大师资力量。

4、以会员俱乐部为立足点,开展各类训练培训、交流活动,提高队伍整体水平。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建立太极拳、传统武术、散手专业队伍。

6、加强交流,增强活力,走出区门,与兄弟县市开展各类武术交流活动。版权所有

7、深入调研、注重传承、挖掘整理民间宝贵的武术资料,出版《区武术名人志》。

8、按照“从娃娃抓起”的工作方针,积极在城乡中心学校设立武术兴趣小组。

9、发挥优势互补,加强与其他社团互动,开展健康向上的各种联宜活动。

武术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房凯(1989.8-),男,汉族,山东莱芜,硕士研究生,华南师范大学,运动与健康。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学校近十多年武术教改的目的与途径进行探究分析,结果认为:武术在学校未真正普及,许多学校没有按照教学大纲开展武术课程;影响武术在学校展开的因素:课时少,师资匮乏,过于竞技化和套路化的影响力关系,没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理论教材,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针对武术教改存在问题以完善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传承武术传统文化视角展开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相关建议。

关键词:教改;目的;途径;学校武术

1、学校武术研究成果及学校武术教育现状

1.1学校武术研究成果

据文献资料发现,当代学校武术研究主要通过对武术与中华民族精神、武术教学与学校体育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在中小学武术教学中提高认识、积极贯彻《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改革教学理念、加强武术教材内容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武术教学过程中的武德教育、加强武术师资队伍建设是弘扬民族精神的路径选择。梅杭强,解乒乒,郑建,郭楠。主要从武术人才培养与民间武术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指出武术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学资源缺乏、课程体系陈旧、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现象,其教学现状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目标与现实的矛盾。在当前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等文中都扼要指出了当前体育院系武术专项武术教学突显的各种不足,他认为在教学模式上应该从“基本功―规范化套路”的竞技武术教学模式、向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招法―套路―招法[1]过渡,该观点代表着学术权威的观点,对学校武术的具体改革指明方向。

1.2学校武术教育现状

学校武术教学现状具体表现有:1对武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时安排较少;2每次课教学内容积累增多,教学和复习时间相隔都比较长,学生没有场地及时练习和复习,动作本难记难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动作示范不标准。学生对武术中的手、眼、身法、步的配合以及器械的使用方法等都缺乏正确认识,掌握技术动作慢且不理解,教学效果极其一般;3师资严重匮乏、武术拳种较多、内容丰富、技术动作路线复杂,不具备一定武术专业素质的教师很难胜任教学要求。4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遗忘速度较快。武术教学缺乏对学生兴积极性的激发,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死板毫无新颖可言,教材内容老化,教学模式陈旧,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缺乏吸引;套路结构的严谨性和模式化与学生学习兴趣不相应。

2、武术教改的目的与主要途径

2.1武术教改的目的:1、促进武术实质性进入学校体育课程;2、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3、普及和深化武术运动在群众体育和终身体育的程度。

2.2武术教改的主要途径

武术的本质在于技击性,以攻防为形式,求赢为目的。统一并有助于教学效果真正长期落实的途径。[3]学校武术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大力开设武术课程,认真分析、总结武术教改的核心内容,探讨武术教改的目的与途径。大力培养学生武术学习兴趣,从而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良好运动习惯。通过分析,课程、教师、教材、学生、制度、是影响武术在学校不能很好普及的主要因素,[4]上述要素应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协调发展,才能够使武术真正顺利进入校园,从而实现武术的健身价值[3]。

2.2.1课程方面

在课程方面,学校体育课程应该从教学内容和课时等方面增加武术比重,1961年教育部规定了每学期武术课时数(小学6学时、中学8学时);由此可看中小学武术课程课时太少,应增加武术教学课时提高教学效率,老师精讲、给学生留充足时间练习新授课教师所教教学内容,在课中把难度动作达到熟练自动化。

学校武术资源匮乏,武术理论课和术科比例严重失调,理论尚不完善[5]。而术科一味追求高难新的竞技武术套路,长期以来武术人才培养过度关注竞技武术,从而忽略传统武术的重要性。

2.2.2教师方面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说是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和重要角色”,武术教育的传承者、维护者这一艰巨重担落到老师身上,教师的任务在于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辅助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然而教师专业水平又影响和制约着学校武术发展,应通过师资培训提高武术教师的必备素质,教师是教学主体,加强对武术师资力量的培养,提高武术教学水平,应通过师资培训提高武术教师魅力,激发和巩固学生的习武兴趣。

2.2.3教材方面

武术教材在书库中比比皆是,但大多是对动作的讲解、动作要领的阐述说明、然而对动作攻防含义、动作技能技巧却很少提及、教材长篇论述、全是文字的累积、毫无新意可言,教材编选要抓住武术的本质,突出技击性、攻防含义、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材方面应以“淡化套路提倡攻防”为原则,要有所创新;核心内容应突出武术动作的攻防趣味性,恢复武术技击性的本质特点,发挥武术课程的健身、防身、修身和娱乐价值。达到作用和任务明确,结构完整,使整个武术课程内容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灵活实用、系统完整。

2.2.4学生方面

学生是教学过程主体因素,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目的的让学生完成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因此武术教育改革的起点和终点须定位为“学生”。课程设计、教材的编制、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教学内容等,都要围绕这一定位来考虑去设计,总之本着增强和巩固学生的习武兴趣,挖掘学生潜能、扬长避短、区别对待的原则。

在体育教学论中,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才会产生良好教学效果,正确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主动了解武术健身价值、娱乐价值、注重武德与武礼,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掌握武术基本功、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2.2.5制度方面

利用政府的政策性加强政策导向作用,把武术列入体育中高考项目,引起学校领导、体育教师以及学生的高度重视,加强武术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切实将武术教学就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邱丕相,王国志.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体育学刊,2006,13(2):76-78

[2] 龚双安.竞技武术国际化发展的保障体系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4):169-172.

武术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出席本次大会的主要领导包括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国际武术联合会主席伍绍祖、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宣传部部长阳向东,以及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群体司、人事司、科教司的负责人员,前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徐才、张耀庭、李杰、王筱麟也出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2天,共有来自全国55个单位的160名代表参加会议。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小军作了《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努力开创武术工作新局面》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武术走过的六十年光辉历程,为武术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总结了过去四年中的工作,并对未来四年的主要任务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在25日下午的分组讨论会上,与会代表分别结合肖天的讲话,探讨新时期发展武术运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围绕高小军的工作报告。讨论如何推进武术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工作;并对《中国武术协会章程》提出了进一步修改意见,以及对中国武术今后发展五年规划进行了畅谈。

本次大会是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也是中国武术协会的换届大会。大会选举了新一届中国武术协会组成人员,高小军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

中国武术协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国武术协会委员及教练委员会、裁判委员会、科研委员会、新闻委员会、产业委员会、传统武术委员会、青少年与学校武术指导委员会的各专业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听取了专家对武术发展的意见。

(周欣)

“獬豸杯”第八届香港国际武术节成功举办

2010年3月12日上午,“獬豸杯”第八届香港国际武术节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隆重开幕。

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68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是历年来参会人数最多的一年,仅裁判队伍就达300多人,分12块,场地同时进行不同项目的角逐。另外,今年还增设了跆拳道项目的比赛,不仅增强了大会的国际性,还体现出了“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办节宗旨,可为大会的一个亮点。

本次大会还有一个新亮点就是,参赛选手年龄呈现多元化,年龄最大的达86岁,最小的年仅3岁,年龄差达83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武术活动不仅老少咸宜,并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参加武术锻炼的人不分老幼已蔚然成风。

武术节以“獬豸杯”冠名,取义于獬豸这种上古神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正公平,不偏不倚之寓意。赛事始终贯穿着这一宗旨,使运动员真正赛出了风格和水平,整个比赛活动于3月14成功落下帷幕,取得了圆满成功。

(刘伟)

武术之乡丹江口市推广武当武术进校园

为弘扬武当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师生身体素质,武术之乡丹江口市在全市中小学校进一步推广普及武当武术。

该市教育局确立了活动主题为“学武当武术、展太极风采、强学生体魄、养良好品德”,将普及武当拳、武当操。为了将活动深入落实,要求各学校抽派1-2名有武术基础的体育教师,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武当武术培训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考试合格者颁发武当武术教练员证书,获得证书的辅导员回校后对全校体育教师进行全员培训辅导,确保每位体育教师都会打武当拳,同时号召全校教师积极参加武当武术培训。掀起教师学武当武术、爱武术的高潮。另通过“组建武当武术兴趣小组”、“武当武术进课堂”、开展“武术节”、“以赛代练,以赛促练”等多种途径,有效推广普及。

(武 宣)

“2010海峡两岸中华武术论坛”在台北举行

3月27日下午,“2010海峡两岸中华武术论坛”开幕式在台北圆山大饭店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武术界代表二百多人出席。

主办单位台湾“国际洪门中华总会”理事长蔡龙绅在会上致辞。蔡龙绅表示,透过这次武术论坛,希望海峡两岸武术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交流集思广益,达成“以武会友、交流两岸、强身健体”的大会目标;并能将此次盛会所有成果贡献于两岸人民,期望中华武术传统文化能在世界舞台发光发亮造福全人类。

由中国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李卓彬带领的大陆武术代表团包括青城派掌门人刘绥滨、武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爱新觉罗・洪丽、武当派十四代掌门人游玄德(松鹤道人)、少林武僧队总教练释德扬、崆峒派玄空掌门人白义海等近二十人参加了这次论坛。开幕式上两岸武术运动员共同表演了精彩的武术节目。

武术论坛一直进行到4月1日结束,期间包括:武术座谈晚会、武术交流演武、武术论坛等内容。分别在台北、台中、花莲进行。

(叶进华 王 小 吴景腾)

中国武术争霸赛开战

4月2日-4日,“蓝带啤酒2010年中国武术散打功夫王争霸赛”第一阶段赛在山东菏泽演武楼拉开战幕,著名解说员黄健翔受邀担任比赛嘉宾主持。

本次比赛共分5个级别,分别是男子75公斤级、80公斤级、90公斤级、100公斤级和女子56公斤级。其中男子每个级别中共有18位分别代表不同队伍的选手参与竞争,最终卫冕冠军黄磊、“过江龙”姜春鹏、“西北少侠”冷鑫等16名悍将过关斩将,进入16强,他们将代表中国队参加6月份中国VS伊朗国家队对抗赛。

“蓝带啤酒2010年中国武术散打功夫王争霸赛”由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办,是目前全国最高水准的武术散打赛事,也是中国最具权威性、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历时最长、影响最广、奖励级别最高的武术赛事。该赛事分为选秀赛、擂主赛、功夫王争霸赛3个阶段进行,是一场贯穿全年、跨年度的赛事。今年的功夫王争霸赛囊括了国内散打界最优秀的一批选手。

(武 宣)

首届大学生武术节4月10日开幕

以“尚武竞技健身交流”为主题的大学生“武术文化节”,4月10日在西北师范大学拉开了帷幕,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来自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十六所高校的100多名武术爱好者将在此一决高下。据了解,举办首届大学生“武术文化节”是为了更好的响应高校“阳光体育”,更好的在兰州高校普及武术运动,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武术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武术文化国际化中国形象孔子学院武术段位制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10―0001―03

现在日本的空手道、柔道和韩国的跆拳道项目,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武术影响的遗迹,而现代武术文化的国际化推广是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报“武术项目”为主要特征的。尽管申报“项目”未能成功,但留给我们的经验是极其宝贵的。后奥运会,竞技武术将要实施“三轨制”:(1)准奥运赛制,即准备推入奥运会项目的赛制;(2)职业赛制,即开拓竞赛市场的赛制;(3)武术运动会赛制,即从整体上展示武术全貌、能与奥运会相媲美的赛制。这样,无论武术能否进入奥运会,竞技武术的赛制都将逐步完善。另外,就是武术的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武术是要讲经济效益的,“以武养武”不是一句空话,它是一种实体的再现。市场规律要求武术加快市场化建设,逐步形成开放式的产业开发体系。中国武术协会与有现代经营理念、经济实力雄厚的部分企业集团组建武术产业发展公司,以组织武术赛事、人员培训、用品开发;武术文化市场宣传、运作、拓展。初步构成了武术产业发展的崭新格局,为武术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还有三项重要措施:

1 以武术塑造“中国形象”

武术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理应承担起塑造“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要从民族化和国际化“两化”的高度认识武术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任务。基于武术文化的民族化的考虑:武术能够很好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观念、思维方法、价值取向、审美情感、生活习俗、文化心理等基因,并从整体上具有某种同源同构的全息映照的关系。“中国人在武术上的种种思考,同样可见之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医学、美学等等领域”。正如有的研究认为:“传统武术基于黄色人种,讲究五短身材,显示腰围大腿的正三角阴性体型,人体重心较低,体现恋土归根的农业民族心态。竞技拳击基于白色人种,强调身高体重,突出胸围手臂的倒三角阳性体型,人体重心较高,体现离土超越的工商民族心态。”在文化形态的分类中涉及到了游牧文化、商业文化和农耕文化,其中商业文化背景下积淀的西方人性格具有外向、扩张、冒险、进取的特征,而农耕文化下的中国人体现的是内倾、和谐、伦理和审美的特征。由此,也有人得出了“中国武术与西方武术技术上的本质区别是它的步法”,即“中国武术是一种静态型武术,强调下盘稳固”,而“西方武术是一种动态型武术,步法移动。”这一观点值得商榷。而在某些西方人眼中,中国文化就是一种与基督教文化相冲突的文化,是一种西方强势文化与正在兴起的东方儒家文化的碰撞,面对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异军突起(中国、中国人、中国风、中国梦、中国元素、中国制造、中国符号等等),提出“中国”的鄙视言论。严峻的现实已经提醒我们:中国必须明白,我们的形象并非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还应取决于别人对中国的看法。

这就涉及到武术文化的国际化问题了。客观的说,近30年来我国在武术推广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让世界上喜欢中国文化的人们从不同侧面了解到武术的魅力。美国纽约一所武术学校的创始人,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为了改变有些学生练武术“仅仅是为了掌握格斗技术”的片面性,他“下决心带这部分学生来到中国,以便帮助她们来体验武术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哲学和人文精神,以寻武术之根”。在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都或多或少有习武的情结。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亚洲大趋势》一书中说:“整个世界舞台正上演着一出大融合的戏剧”,“西方人正在从东方‘进口’思维方式和传统观念”。他在书别举例说美国公园里80岁的东方人和30岁的西方人一起打太极拳,有些人还研究中国道家的打坐和内功修养方法――养生气功。这说明武术文化正在成为一股世界潮流。美国习武之人还有一种认识,中国武术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搏击和防身,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与历史渊源更是令人着迷。

在武术国际化推进过程中,我们提出了“武术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的语录或口号,表达了中国武术文化资源共享的良好愿望,但时过境迁,再仔细思考一番,其“武术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提法是一种悖论。这里不妨按照逻辑学加以推理:设民族为A,世界为B。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也即A=B,既然A=B,以逻辑上讲也即B=A。于是反过来说,这一命题就变成了世界即民族,继而推导的结果也就变成了:世界的就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就是越是民族的。人们大多将此悖论归于鲁迅,鲁迅的原话是:“现代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可惜中国的青年艺术家,大抵不以为然”。无论如何,世界的与民族的是有本质区别的。法国学者、作家弗雷德里克,马特尔在《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战争》一书中强调:未来之争就是文化之争。每个民族若要存在,只有保存自己的文化,使之不被湮没,同时还要向外传播自己的文化,而且希望别人接受自己的文化。西方的强势文化已在世界占有主导地位,中国的年轻人都说着英语,看着好莱坞大片,喝着可口可乐,吃着麦当劳,玩着迪斯尼,开着福特车,多少年之后,无论我们的经济多么发达,但在世界上属于中华民族标记符号的东西在哪里?正因为如此,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文化是保有自己民族精神和国民性最根本的东西,未来的一切竞争都是文化竞争,每个国家、民族都要坚守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中华武术的国际化推广意义也就在于此。世界需要中国武术,武术也需要得到世界人民共同分享,并构成外国人观察中国、体验中国的一个重要渠道。

2 孔子学院设置武术课程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热”的国际化势头不断升温,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建立孔子学院。孔子作为儒学的创立者,其核心思想集中于“忠恕之道”或“中庸之道”,也就是今天的“理想主义”、“和谐友善”。这些思想不仅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而且影响到国外,其中国外孔子学院的凸起,方显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启动了在国外培养汉语教师和介绍中国文化的计划,拟协助各国建立100所孔子学院。先后在美国、瑞典、日本、韩国、肯尼亚、德国等国家办起了孔子学院,仅一年时间在五大洲已开办了26所,可谓办院迅速。到2009年底,已在80多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282个孔子学院,孔子学堂若干。而到2011年底,已扩展到世界上100过个国家或地区,并建立了353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学堂。在启动计划后,就有武术人士呼吁“孔子学院如果把武术引入课堂,不仅可以传授武术功夫,而且可以传播中华文化的信息和知识”。五年过后的今天,教育部明确要求:所有孔子学院应适当设置武术课程,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那么,儒家又是如何看待“止戈为武”的?孔子认为“唯礼是从”,强调“宗法伦理道德”。只要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安于既定的政治秩序,上下都注意伦理修养,并从“仁爱”出发,做到“克己复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等等,社会便会充满着“仁爱”,于是“止戈为武”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由此又想到道家又是怎样对待“止戈为武”问题的,老子是从“道法自然”出发,揭示了“柔弱胜刚强”的规律。老子的德治与孔子是有区别的,认为统治者必须做到“无为”,一方面要做到“绝杀弃智”,另一方面要杜绝“法令滋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顺应民意,推进社会,实现“德治”。老子思想开启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争鸣,使得各学派在“止戈为武”的问题上发表了不同见解,以致于影响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合纵连横、秦扫六合,并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目标,也使得武术、兵法标榜青史,万古流传。

此时也不禁要问:孔子学院何其多?为何没有老子学院?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前局长何志平提交了一份“关于在海外设立老子学院”的提案。“我们不仅需要像‘孔子学院’这样的汉语学府,还应建立推广中国文化生活的学府,抓住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切实将中华文化核心价值和优秀传统更深入地向海外传播。”据鹿邑县老子文化中心主任陈大明介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学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而排在第二位的就是《道德经》。他还说:“在西方,老子比孔子更具影响力。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在西方更受尊重,它体现的是一种普世价值与终极关怀,能被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皮肤、不同语言的人所接受。”在欧洲有一种时尚,许多有文化、有教养的人士,将新版的《道德经》作为新婚贺礼,可见其影响深刻。

在中国“老子学院”还停留在纸面上,而在2009年9月世界上第一所“老子学院”在澳大利亚悉尼正式成立,目的是向中外人士推介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播撒老子学和谐发展理念的种子。预计鹿邑县的“老子学院”是多功能一体的文化中心。

3 向海外实施武术段位制

中国武术协会推广的“中国武术段位制”是普及武术,满足全民健身需要的又一重要举措。作为普及武术的一种手段,同样包括着国际上所有的武术爱好者,实施十余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保持武术段位制在国际化发展中考评标准的一致性,出台了《段位制管理》的“海外要求”,其中有:有关海外武术传习人和爱好者考取中国武术段位制的管理工作统一由中国武术协会段位制办公室负责。各地武术组织在开展涉外武术培训、比赛等活动时,如拟结合《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内容开展段位活动,可向中国武术协会段位制办公室申请。中国武术协会将批准具备相关条件的单位承办这类活动。要想做好这项系统工作,至少需要完成三项任务:一要充分发挥各国武术组织的作用。目前已有120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术组织加入了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各种国际武术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广武术段位制同样要靠这些组织。这些年的实践也证明,有些武术组织还不能完全代表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个武术界,它游离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武术协会之外,这直接影响到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宣传和普及。二要选派武术专家和评委巡回指导。中国武术协会应积极协调和帮助各国武术组织做好段位制的技术培训和考评员培训,要使参与培训的人员学懂《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中的相应规定。中国武术协会将向涉外培训提供必要的技术、教材、软件等支持,并配合远程培训。若可能将武术赛事与段位制宣传呈现在国际奥委会比较重视的电视网(EBS、ESPN、STARTV)上加以宣传。今年6月,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在“神舟九号”上秀了3分钟的太极拳,可谓是意义非凡,传播到世界各地,“地球人都知道”。据行家预计:近期内,很能在一定范围掀起一股新一轮的太极热潮。可见,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宣传力度。三要推进“国际武术联合会武术段位制”草案的出台。中国武术研究院受国际武联的委托,正在筹备和起草“草案”,“草案”是以我国实施段位制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为基础,并考虑到国际武术发展的实际情况而拟定的。它的尽早实施,可以满足世界各国武术爱好者参与段位制考试、晋升武术段位等级的需求。

武术培训总结范文第9篇

1 全国武术工作会议的召开

1982年,全国大规模的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受到株连的干部、群众得以解脱,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82年12月5日至11日,第一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第一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得到国家领导人和全国各地政府、院校的高度重视,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13所体育院校、火车头武术协会负责人以及新老武术工作者和特邀老武术家共367人参加了会议。教育部、全国总工会、也派人列席了会议。会议结束时,时任国家主要领导人、万里、方毅、杨尚昆、余秋里、宋任穷、廖承志、彭冲、阿沛·、刘澜涛、肖克、钱昌照等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全体与会代表并合影留念〔1〕。会上国家体委副主任徐才作了题为《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开创武术运动新局面》的讲话。讲话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建立33年来的武术工作发生的根本变化和取得的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徐才同志进一步指出了当前武术工作的方针、任务和措施。

这次会议总结了建国以来武术工作的经验教训,制订了武术运动发展的方针、政策和任务,标志着我国的武术运动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此后,尽管1983年第5届全运会将武术仅作为表演项目,不计入全运会金牌,但从1984年起,全国武术比赛就恢复了,而且从第6届全运会开始武术一直都是全运会的正式竞赛项目,且凸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 武术学术研究的展开

武术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新兴的青春学科〔2〕。伴随着武术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武术研究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等的纷纷成立,武术学术研究日益活跃起来。

2.1 中国武术研究院的建立

1978年,面对国家体委武术处管理项目多,而人手又少的实际情况,张山在国家体委运动司司务会议上提出了“应将武术处的其它项目分离出去让武术处集中精力管武术”的建议,该建议得到大家的赞同。运动司于是向国家体委领导提出报告,建议成立棋类处,将射箭项目安排到射击处,将摔跤放到举重处,而得到批准。武术处经过这样的调整,解除了兼项的弊端,武术处的力量得以加强。

适应武术发展以及向国外推广的实际需要,1983年,武术处又提出成立武术司的建议,但没有被采纳。此时,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正在全国逐步深入铺开,面对这些研究成果需要专业认识,进行专门研究。根据这一情况,武术处提出成立武术研究院的折中方案,并得到国家劳动人事部批复。1985年3月10日,国家劳动人事部发出了《关于国家体委建立武术研究院的通知》,批准建立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事业编制为38人。

1986年3月31日,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对外称中国武术研究院)在首都体育馆正式挂牌成立。1987年9月,根据国家体委《关于武术工作管理体制问题的通知》意见,为了有利于加强武术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进一步推动武术在国内外的推广,国家体委训练竞赛司武术处、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和中国武术协会三者合并在一起,人员全部转入武术研究院,同时增设训练竞赛处和秘书处两个部门,相应地武术研究院的事业编制增加到49人。

中国武术院处合并完成后,为更好地管理武术工作,同时根据国家体委机构改革要求“把群众基础较好和具备一定条件的单项协会试办成独立经营的实体的要求”,1990年4月18日,经研究决定中国武术协会开始向实体化过渡——中国武术协会既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又是国家体委直属事业单位,在本项目的业务管理上兼有部分行政职能,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的体育方针、政策,统一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国武术运动的开展,推动武术运动在国内的普及和向世界的推广,并致力于武术技术和理论水平的提高”。

此时,中国武术研究院和中国武术协会均为国家体委直属事业单位,两个单位实行统一领导管理,下属职能机构统一设置,其合计事业编制为59人。

通过这样的调整,基本上理顺了武术管理工作的关系,杜绝了相互间的制约,为武术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的胜利召开

1987年6月23日至27日,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人民体育出版社、《中华武术》杂志社联合在西山招待所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着重对武术的发展战略,武术的定义和特点,武术的历史与源流,武术对增进健康、促进康复、提高智商的原理和机制、武术的哲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国家体委对这次学术研讨会极为重视,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作了《一定要把武术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的讲话;国家体委副主任徐寅生对武术在全民健身中的重要作用给与了充分肯定,他在讲话中指出:“田径是各项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这是对运动训练而言。中国的武术富有民族的特点,对老、中、青、少都很适宜。我想,随着武术不断推广和发展,将来武术能不能成为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的基础项目呢?我看完全可能。发展武术运动,比其它项目更加方便〔3〕。”2.3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的成立

早在1964年7月28日,为了加强体育院校和体育科研机构的横向联系,国家体委科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就决定建立中国体育学会,并随即草拟了学会章程(草案),酝酿了理事候选人名单。但好事多磨,1980年12月15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成立大会才在北京召开。由此,中国体育科学研究工作逐渐走向正规。

作为新中国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随着“挖整”工作的完成、武术学术研究的活跃、中国武术研究院的建立,武术成立自己的学术组织提上了议事日程。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987年6月25日下午,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期间,经国家体委党组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会批准,在北京正式成立了隶属于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武术学会。中国武术学会的成立,对于团结和调动各方面的武术科研力量积极开展武术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以此为契机,全国性多学科、多方位的武术研究兴起。

2.4 1988年全国武术学术专题研讨会的召开及武术概念表述的完成

1988年12月20日至24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学会在北京召开了“1988年全国武术学术专题研讨会”,对武术的概念、武德规范、武术套路和散手的技术发展方向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就以上问题形成了如下较为一致的意见〔4〕:

(1)武术的概念

对武术的概念,这次会议上形成了较为一致的意见:从广义上看,武术既是文化,又是体育;从武术作为体育项目这一狭义的理解看,武术的定义应是“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

(2)武德规范

代表们一致认为武术应有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武德规范宜概括为“尚武崇德,强身养性”八个字。

(3)套路技术发展方向

多数同志认为1960年国家体委提出的“质量高,难度大,形象美”九字方针,促进了武术技术的发展,仍可作为以后武术套路技术发展的方向。1988年武术训练工作会议提出的“突出项目特点,加强攻防技能,严格动作规范”精神应给与充分肯定。除此以外,武术套路还应强调创新,为此,今后武术套路技术发展的方向可以概括为“突出项目特点,加强攻防技能,严格动作规格”与“高、难、美、新”相结合。

(4)散手技术发展方向

代表们普遍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散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项目,基本技术体系已经形成,竞赛制度及裁判规则趋于完善。今后的任务是进一步完善散手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和训练体系,深入挖掘、整理传统的散手技法,加强散手训练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另外,代表们还对“技击不属于武术”的提法进行了辩论,认为这种提法与历史事实不符。代表们认为“开展武术套路和散手‘一体化’竞赛的设想是可取的,但对目前提高武术竞赛的技术水平不利,故不宜在高水平运动队中实施,但可在基层训练中广泛试用”。

3 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

学校是进行国民教育和培养人才的基地,武术的发展只有进入学校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大发展。1988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对体育、主要对学校体育作了一次重要讲话,其讲话要点可归纳为八点,其中四点专门谈到了武术,李铁映认为体育课不要全部西化,要符合中国的实际,“武术是国宝,要把武术等民族体育纳入各级学校的正规教育,要编写教材,作为正式课程开课”〔5〕。

3.1 中、小学的武术教育

1982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保证中小学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中小学的体育活动得到进一步加强。有的单位还结合自身特点,利用课外活动开展了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和锻炼。如北京史家胡同小学从1984年9月起,在体育教学上增加了武术课,并经区教委推荐,在校外聘请了三名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武术教练。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便使开设武术课的二至六年级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一些武术基本动作和武术操。进而武术操成为该校课间操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了以往课间仅做广播操的单一模式。由于武术运动简单易学,不受场地、器械和天气的影响,该校逐步形成了练武术的风尚〔6〕。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的讲话。1986年4月,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了普及义务教育规划,有步骤地把实施9年制义务教育推向全国。

1987年颁行的《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形式和健身方法,是三至六年级的基本教材之一。各民族地区,可以选用本地区传统的武术作为补充教材。教学大纲对武术内容的规定,有力地促进了武术在中小学的普及和发展。

3.2 体育院校的武术教育

武术走向世界的根基在国内,学校武术是全民武术的基础,大学应当成为探索武术奥秘、造就武术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改革开放以后,被“”中断的学校武术教育重新打开局面,武术成为高等院校校园内亮丽的风景。1982年北京大学和同济大学率先成立了武术协会,随后各高校相互效仿,武术在高校有组织、有计划地迅速开展起来。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武术项目单独成系被提上的工作日程。1982年,国家教委组织有关专家对体育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查和论证。1983年,北京体育学院成立了武术部,1986年更名为武术系。

1987年10月,为进一步完善高等体育教育结构,办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以适应社会主义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要,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修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的通知》。1988年11月,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了新修订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在这个目录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点共83个(其中5个试办专业点),其中有北京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4个武术专业本科专业点。

与武术本科生教育逐步完善的同时,武术硕士研究生的招收工作亦提上工作日程。从1979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实行学位制度,但武术硕士学位因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启动。就这样,自1978年就开始招收武术硕士研究生的北京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其毕业生仅获得毕业文凭(证),并没有硕士学位。这种状况自1985年发生了改变,1985年7月15日至23日,来自北京、上海、武汉、成都等体育学院的林伯原、康戈武、郝心莲、张选惠、温力、郭志禹、陈峥、冯胜刚、杨宝生等9名武术研究生齐聚上海,参加1985年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活动。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培养的第一代武术研究生,他们已先后在北京、上海、成都等体院攻读研究生课程,并先后通过了毕业论文。

3.3 武术馆校的兴起

武术馆校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大背景下,适应社会的客观需求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

1981年7月15日经河南省体委批准,梁以全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专业武术学校——登封县体委少林武术体校〔7〕。自此以后,武术馆校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武术馆校的发展对于普及武术运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民族素质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治安混乱,未经审批私自招生、滥办武校等社会问题。为了加强管理,引导这些武术馆校和私人授拳者确实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民健康服务,国家体委于1983年8月18日下发了《关于对群众自办武术馆和私人教拳加强管理的意见》。后来随着武术馆校的出现,又出台了7章21条的《经营性武术组织管理规定》,对武术经营性场所的管理部门、经营条件、申请与审批、权利与义务、奖励与处罚等进行了规范和约束。这些规章制度的颁布实施,为武术馆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武术遗产的挖掘与整理

武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类范畴,要靠武术传人来继承与发展。解放初,已知道的武术拳术有200种,器械有400种〔8〕。经过“”的破坏,许多优秀的传统武术文化遗产濒临淹没的境地,摸清武术的家底成为武术界的强烈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多年来被忽视的武术遗产挖掘、整理工作,被重新提上了议事日程。

4.1 武术遗产挖掘整理的第一阶段

1982年12月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后,“献拳经拳谱、献兵器实物、献功法技艺”的武术遗产挖掘整理工作在全国先后展开。

1983年初,国家体委成立了全国武术遗产挖掘整理小组,负责对各地的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和协调、督促。同年5月,国家体委在江西南昌召开了“全国武术挖整工作会议”,国家拨出了数十万元专款支持这项工作。同时决定1984年六、七月间在河北承德举办第一次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成果汇报会。随后,全国有28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挖掘整理小组。北京、上海、武汉、西安、成都、沈阳六所体育学院在国家体委挖整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六个大区分片与省、区、市密切配合进行武术挖掘整理工作。

1984年6月26日至7月4日,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成果汇报会在河北省承德市举行,各地带着精选出的普查成果会聚承德,举办了第一次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成果展览。

这次成果汇报会,使全国各地的挖掘整理工作者交流了经验,为第二阶段的武术遗产挖掘整理工作做好了准备。

4.2 武术遗产挖掘整理工作的第二阶段

1984年的成果报告会标志着全国武术挖掘整理的工作第一阶段的任务——普查工作已经基本结束,随后武术挖掘整理工作进入到第二阶段——系统整理阶段,其主要任务是:“首先,要继续抓紧普查工作,做到在全国范围内,无‘遗漏’和‘空白点’。要摸清各地拳种分布状况,取得准确数字。同时,要把注意力及时引到深入发掘那些有学术价值的古谱、真迹,确有实用价值的技艺、功法和有真正历史价值的文献、实物等领域,最大限度地把武术精华挖掘出来”〔9〕。

1986年3月25日至27日“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总结表彰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对在武术挖掘整理中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了奖励,同时举办了展览会。至此,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告一段落。这次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除港、澳、台外,按照“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标准,初步查明全国有129个拳种,基本上摸清了武术遗产的家底。

5 竞技武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1982年的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后,随着武术散手成为正式竞赛项目,我国武术的竞赛活动改变了以往基本上以武术套路为主的单一竞赛模式。另外由于“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全国少年‘武士杯’比赛”以及不定期的全国体育学院武术比赛、武术世界杯、国际武术节等不同样式比赛活动的开展,较为完善的武术竞赛体系开始形成,这有力地推动了竞技武术的发展。

5.1 全国单一拳种——太极拳竞赛制度的出现

随着日本太极拳水平的提高以及受到日本全国太极拳武术比赛成果举办的启发,太极拳列入全国比赛的单一项目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1984年,在黑龙江组织的全国太极拳、剑邀请赛的参赛情况并不让人乐观,武式太极拳仅有两个人参加比赛,且水平一般。这更促使国家体委下了把太极拳列为单一拳种进行全国比赛的决心。1986年10月15日至19日全国太极拳、剑比赛在山西太原举行。

太极拳的练功方式——太极推手是一个较能体现中国文化特点的项目,是中国武术“巧斗”、“艺斗”的重要体现。早在1953年的“民运会”上,部分裁判员和武术家就进行了太极拳活步推手表演,并发明了胸前插小旗,两人拔旗比赛的太极推手竞赛设想〔10〕。20世纪70年代,国家体委为了继承发展这一文化遗产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工作,为了竞赛的需要,1979年制定了第一部《太极推手竞赛暂行规定》。在进行表演、表演赛的基础上,从1982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的全国对抗性项目表演赛中,均设有太极推手。

全国太极拳、剑以及太极推手表演赛的举办,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开展太极拳演练的积极性,推动了太极拳在中国的进一步普及和提高。

5.2 武术散手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1982年《武术散手竞赛规则》(初稿)以及首届全国武术散手邀请赛后,散手运动按照“积极稳妥”的方针,从1982年至1985年分别在北京、南昌、潍坊和太原举行了四届“全国武术对抗性项目(散手)表演赛”。1989年,散手成为正式比赛项目的呼声日益高涨。经中国武术研究院院长徐才批准,技术研究部主任吴彬邀请了习云泰、江百龙、高美健、朱瑞琪、李晓秋、蔡洪祥、郑旭旭、袁镇澜、蔡仲林等云集北京,由陈国荣具体操办研究散手的“解冻问题”。会议由吴彬主持,会上各试点单位汇报了实验情况及群众的反映。散手运动经过十年的实验证明是安全的。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散手运动可以“解冻”。最后由江百龙执笔起草报告,由吴彬定稿后逐级上报,散手运动终于成为国家的正式比赛项目〔11〕。至此,以武术套路竞赛/表演和武术散手竞赛为基本框架的新的全国武术竞赛体制基本形成。

5.3 亚运会竞赛套路的创编

1982年12月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召开后,为开创武术运动的新局面,大力发展竞技武术运动而创编了系列亚运会竞赛套路。

1988年亚洲武术联合会决定成立技术委员会,由吴彬任主任。吴彬上任不久,就面临为亚运会创编统一的竞赛套路的问题。最后经国家体委武术处、部分大专院校的专家及中国武术研究院技术部的共同探讨,决定由当时国内最好的运动员获得冠军时所使用的套路作为国际推广套路的蓝本,并考虑国外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技术程度,适当删掉特别高难的动作,然后形成向外推广的标准国际武术比赛套路。1989年前,为1990年第11届亚运会量身定做的长拳、南拳、太极拳系列规定套路终于创编完成。

6 逐渐走向世界的中国武术

武术走向世界是中国人民的心声,武术前辈吴图南、万籁生在解放前都提出过武术走向世界的问题。1935年,当时的中央国术馆就以“国术南洋旅行团”的名义在东南亚地区进行了武术表演,这实际是标志着武术的有组织推广工作已经开始。

解放后,有规模地开展武术推广工作,是从1974年中国武术代表团访问美国开始的。此后,武术出访活动频繁。1982年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武术要开展国际交流,积极稳步地向国外推广”。时任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的钟师统在《中华武术》创刊号上就提出了“让中华武术走向世界”的问题〔12〕;1983年,国家体委提出了向世界推广武术的几步设想:一、举办国际武术比赛;二、筹备建立国际武术组织;三、培养武术的技术骨干;四、加强武术的对外宣传和出版工作。

为落实这几步设想,我国开始派出优秀的武术运动员、教练员到墨西哥、加拿大、英国、新加坡、意大利、马来西亚等国表演和执教,给这些国家的武术运动顺利开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6.1 举办面向世界的武术训练班

随着武术在世界的发展和普及,许多国家纷纷要求中国举办教练员、裁判员和运动员培训班,传授技艺。1982年,首次中国武术国际友好表演赛前,“江苏省武术馆已先后四次举办外国武术爱好者训练班”〔13〕。

1986年6月,全国武术锦标赛期间,中国武术研究院首先在我国济南举办了国际武术裁判员、教练员训练班。这样可以边接受培训,边观摩武术比赛。办班的内容主要包括初级拳、南拳、24式太极拳、刀、枪、剑、棍等。由于武术有许多专业术语,翻译成英语较麻烦。为此,培训班采用了汉语、英语双管齐下的办法,并请在北京学武术的美籍华人陈继光担任翻译。这次培训班请张文广、门惠丰编写了教材,蔡龙云讲理论课、陈昌棉教南拳,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首次办班的成功,使身为中国武术研究院技术研究部主任的吴彬信心大增。1987年2月又在深圳举办了第二届国际武术教练员培训班。由冯志强、吴彬、陈昌棉、夏柏华、于立光、陈道云、邱建国、张郑、陈国荣等人主教。另外,在这次培训班上还决定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武术节”。其后,同年8月又在广州举办了第三届国际武术培训班。

1989年6月在澳门举办了国际武术教练员培训班,此时正值“”发生,培训班排除干扰照常举办,上课井然有序。这期培训班是第一次教授亚运会正式比赛的7个套路,其中门惠丰教授太极拳、黄建刚教长拳和棍术、吴彬教枪术、白文祥教刀术。

随后,我国还陆续举办了各种类型的训练班,全国各地举办的武术外训班(如1988年,北京体育学院举办了国际武术培训班),也呈增长的趋势。这些都为武术的国际化推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6.2 南京中国武术国际友好表演赛〔14〕的举办

1982年9月27日至29日,由江苏省武术馆和美国全美中国武术协会联合发起、江苏省体育服务公司承办的中国武术国际友好邀请赛,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举行。美国全美中国武术协会、加拿大武术协会、香港武术健身协会、菲律宾中华光汉国术馆总馆和中国江苏省武术馆等五个国家和地区派出的45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这次表演赛。另外,从事武术教学已近半个世纪的北京体育学院教授张文广,中国武术协会副秘书长李天骥,78岁的沙国政,72岁的何福生等武术宿老,陈式太极拳名家陈小旺,杨式太极拳名家杨振锋,吴式太极拳名家吴英华、马岳强夫妇,孙式太极拳名家孙剑云,女子全国全能冠军王冬莲的教练庞林太等30余名武术名家也邀参加了本次表演赛。

“举行国际性的中国武术比赛,这还是前所未有的创举”,“因此,这次表演赛的主要特点,就是一个‘新’字”〔15〕。这是中国武术的首次国际盛会,对于这次表演赛,人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门票当天就被抢购一空,可容纳一万名观众的五台山体育馆每天被挤得水泄不通。

为更好地宣传中国武术,中国国际电台同时用多种语言向国外广播。中国新闻社电影部还拍摄了大型彩色记录影片——《中华武术之光》向全世界发行。更为重要的是,在表演赛的闭幕式上,通过了由张文广、李天骥、何福生、沙国政等30名武术名家和武术工作者致全国武术工作者、运动员、爱好者的公开信,希望大家以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来共同促进中国武术走向世界。另外,国家体委武术处还派出了由张山牵头的调研组前往南京观摩赛会,了解海外参赛运动员对武术向外推广的热情和运动水平。这次赛会办得很成功,这次调研也很重要,为以后举办类似的国际武术活动摸索了经验〔16〕。

6.3 洲际武术组织和国际武术联合会的建立

1982年的中国武术国际友好邀请赛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随后,其它国际武术赛事相继举办。1984年4月,由湖北省武术协会出面,在武汉举办了国际太极拳邀请赛,共有来自美国、日本、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法国、联邦德国、瑞典、意大利、墨西哥以及香港、澳门12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加了比赛。

武术运动在世界的日益发展和普及,使成立国际武术组织的时机日趋成熟。

经国务院批准,以中国武术协会名义发出邀请,1984年10月26日至11月5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日本、墨西哥、菲律宾、新加坡、瑞典、美国、泰国以及香港、澳门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术组织负责人到武汉参观“全国武术比赛”,并就成立国际武术组织、举行国际武术邀请赛等问题进行了磋商,共同签署了《备忘录》〔17〕。

武汉磋商决定由中国牵头,成立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备会,之后,国家体委随即向国务院递交了报告。次年获得批准。

武汉磋商还决定由中国牵头,尽快举行国际武术邀请赛,以此为契机1985年8月21日至26日,在西安举行了第一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参加比赛的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香港、日本、澳门、摩洛哥、菲律宾、新加坡、西班牙、泰国、英国、美国、中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89名运动员(男73,女16)〔18〕。另外,还有4个国家来参观比赛。尽管中国选手夺得了全部的15枚金牌,但日本太极拳的水平已经接近了我国这次参赛运动员的水平;有些技巧性的动作(比如“旋子360转体”、“侧空翻”、“鲤鱼打挺”等),美国、加拿大的运动员都完成得不错,并不明显比中国运动员差。

比赛期间,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术组织代表举行了会议,同意成立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备委员会,由中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和新加坡5国代表任筹委,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徐才被推选为筹委会主席,武术处处长赵双进任秘书长。会上,欧洲国家代表还聚集一堂商讨成立欧洲武术联盟的问题,并一致同意把习用于欧洲武术团体名称的“功夫”一词改用“武术”。在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备委员会的影响和带动下,国际性武术比赛以及各大洲的武术组织纷纷建立。

1985年11月,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8个国家代表在意大利成立欧洲武术联盟(欧洲武术协会),并在次年5月于比利时举办了首届欧洲武术锦标赛。

1986年11月2日至4日,中国武术协会受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委托,在天津举办了第二届国际武术邀请赛,来自五大洲20个国家和地区的145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比赛期间,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磋商成立亚洲武术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一致通过中国为筹备委员会主席,秘书处设在北京。几乎与此同时,1986年11月5日,南美洲武术功夫联合会在阿根廷宣布成立。

1990年10月3日,以推动各个国家和地区武术团体的联合与统一,促进国际武术运动的发展为宗旨的国际武术联合会终于在北京正式成立。大会推选中国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担任国际武术联合会主席。李梦华认为“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信任,而且是朋友们对武术运动发源地——中国在推广武术运动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普遍承认”〔19〕。国际武术联合会成立后,为便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武术,确定了7个武术套路和9个级别的武术散手作为比赛项目,对武术的国际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11〕〔16〕昌沧.王友唐.郭博文等.四牛武缘〔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徐才.徐才武术文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3〕徐寅生.武术将成为增强全民族体质的基础项目〔J〕.中华武术,1987,9:5.

〔4〕周荔裳.群雄荟萃议武术定义及其它〔J〕.中华武术,1989,2:2-3.

〔5〕昌沧.武术是国宝,应走进各级学校课堂——听李铁映同志谈话有感〔J〕.中华武术,1988,10:2.

〔6〕赵惠明.培养能文能武的新少年——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开设武术课〔J〕.中华武术,1985,10:45.

〔7〕赵连祥.少林宗师——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梁以全〔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8〕宝.加强武术的整理研究〔J〕.新体育,1956,21.

〔9〕向武术挖整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国家体委武术处负责人答本刊记者问〔J〕.中华武术,1984,6:31.

〔10〕聂华.我国第一次民族形式体育盛会〔J〕.体育文化导刊,2002,4.

〔12〕钟师统.让中华武术走向世界〔J〕.中华武术,1982,1:4.

〔13〕〔14〕〔15〕陈德荣.走向世界的可喜一步——简评南京中国武术国际友好表演赛〔J〕.中华武术,1982,1:42.

〔17〕武述文.让中华武术造福全人类——写在外国武术界人士汇聚武汉以后〔J〕.中华武术,1985,1:9.

〔18〕国家体委.中国体育年鉴(1986)〔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武术培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武术;武术协会;调查与分析

一、引言

大学校园内学生社团的存在和发展是校园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体育社团是高校社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社团对于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完善大学生的人生、营造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武术社团对于创新武术传承模式、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希望通道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武术协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发展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旨在丰富校园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文化建设,服务于贵州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与人才培养。

二、黔南师院武术协会发展历程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武术协会于2001年10月经院团委批准正式成立,其宗旨是继承中华武术文化,弘扬中华武术精神,强身健体以培养新一代武术人才,发扬团结。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从成立至今已经有了10年的发展历史,十年来,它在全体协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与学院的关心领导下逐渐成长壮大,并初具规模。以时间进程为基本脉络来看,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武术协会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2001-2003年)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武术协会成立之初,在组织管理体系上很不规范。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缺乏专业的指导人员,协会组织机构内部人员分工不明确,日常的各种活动难以开展,开展活动的次数难以得到保证。在专业特征上与体育系没有形成链接关系。

(二)发展阶段(2003-2007年)

2003年事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武术社团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武术协会在专业特征上与体育系有了对接,由体育专业学生来管理协会的日常事务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体育系在名义上指派了专门的武术教师定期对协会的各种活动进行指导。与此同时,在协会管理人员的努力下,协会会员数量持续上升,至2007年会员数量达93人,是武术协会成立以来会员数量最多的一年,协会的各种日常活动得到顺利开展,的所有这些标志着武术协会迅速壮大起来。

(三)平稳推进阶段(2007至今)

自2007年以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武术协会每周活动次数基本稳定,管理制度在原有基础上没有大的变动,这标志着武术协会的发展已经进入平稳推进阶段。

三、黔南师院武术协会的发展现状

(一)管理体系。

图1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武术协会管理体系结构图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武术协会是以《中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委员会文件》(院党发[2000]7号)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生社团管理条例(试行)为活动准则。由院团委直接领导与管理。

从武术协会自身运作机构来看,会长与副会长是主要领导力量,管理日常的各种事务。下设训练部、宣传部、组织部、外联部、财务部、委员会六个部门。分别管理日常的训练、对外宣传、活动组织、对外联络、经费收入与支出管理、日常的会议管理等。从形式上来看,武术协会的管理体系是十分完善的。

(二)入会方式。

每年开学的时候,该社团会在学校人员流动比较频繁的地方设点,进行会员的招募。想加入武术社团的同学可以在此报名,并填写个人信息,缴纳相应的入会费用,即可以成为该社团会员。也可以找到该社团领导人,向其表明自己的意愿,说明为什么在该社团设点时没有报名的理由,经社团负责人讨论研究和进行审核过关的即可成为该社团会员。

(三)会员人数。

表1近五年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武术协会会员人数统计表

从近五年协会人员数量(见表1)来看2005年至2007年呈现递增趋势,但2008年与2009年协会会员数量与前三年相比已经明显下降,这可能与协会在会员招募过程中的宣传力度不够以及学院的武术氛围太差有一定的关系。从武术协会会员性别比例来看,男生人数要多于女生,主要原因武术相对比较符合男生的心理需要。从会员的专业特征来看,非体育专业学生数量明显高于体育专业学生数量,其主要原因是作为体育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的运动技能在数量上相对较多,难以有过多的时间来参与武术协会的各种活动。而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之所以人员数量相对较多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大学体育课每年都开设有武术教学内容,且为必修项目,部分学生为了能够考试及格选择参加武术协会,寻求合适的指导人员帮助自己考试过关,二是可能非体育专业学生了解的健身项目相对较少,他们希望参加武术协会来获得一定的健身技能。

(四)经费来源。

目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武术协会的经费来源主要由以下几个途径:一是通过在协会举办各种活动时向都匀市的部分公司或商家出让企业冠名权,拉取一定的经费赞助。二是参与学院的各种活动时取得较好名次时所获得的奖金。三是院团委每年划拨一定的经费。四是每年招募会员时所收取的会员费,一般为每人五元人民币。

(五)经费支出形式。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武术协会经费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于购买训练用的器械。二是用于办理会员证与会员档案。三是用于开展日常的各种活动。

(六)指导力量。

精干的指导力量是保证协会活动质量的关键所在。目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武术协会培训指导力量是以每届武术基础较好的会员为主要骨干力量。此外还有部分体育系的武术教师为协会的名义指导老师。

(七)活动次数。

体育社团活动次数可以作为衡量该社团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由于武术协会会员来自不同系别、不同专业。各自的课程设置有所差异,这就导致武术协会在周一至周五难以开展集体性活动。

因此,武术协会将开展活动的时间放在周末,一般为周六、周日各一次。

(八)活动内容。

新颖的社团活动内容是吸引广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武术协会的活动内容主要有武术基本功、青年长拳等简单武术套路、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和武术散打的培训以及参与学院和其他系所举办的文艺晚会。

四、黔南师院武术协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管理缺陷

从行政行为上看,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武术协会属于学院团委管辖范围。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当中,由于院团委所管理的学生社团与各种日常的校园文化活动较多,加之武术协会在专业特征上已经挂靠体育系,院团委对武术协会的日常管理工作相对比较松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院团委对武术协会日常的各种活动少有过问。其次,没有参与协会管理人员的选拔工作。第三,没有对武术协会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查指导。从协会组织内部职能来看,尽管武术协会设立了培训部等六个职能部门,但在实际活动过程当中,各部门并没有各施其职,如宣传部并没有做好对武术协会的宣传工作。外联部没有做好各种活动的赞助拉取工作,都是由协会会长与副会长亲手操办。

管理上的缺陷,直接影响了武术协会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制约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指导力量不足。

优秀的指导者对于协会会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武术协会的培训指导力量以学生骨干为主,但目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在武术教学水平上还不太理想,体育专业学生武术水平较差,没有参赛经历,这就说明学生作为培训骨干力量是明显不合适的。同时,尽管武术协会在名义上有专业的专业指导教师,但指导教师忙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难以有时间来指导武术协会的各种培训活动,这也是制约武术协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宣传力度不够。

该社团只是在每年开学的时候摆设一个招新会员的摊点对新会员的招收,并没有具体的对该协会进行宣传。很多同学对该协会一无所知,以为此社团是为了收取他们的报名费而成立的,因此不愿加入该社团。这也是该社团会员人数不能逐年增加的原因之一。

(四)活动次数不够。

武术从向群分类理论来看,属于技能主导类项目,必须通过长时间,多次数的累计练习才会有一定的学习效果(从“拳打千遍、其义自见”的拳谚来看至少每天应该练习一次)。但目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武术协会由于会员课程安排、指导力量不足等原因的影响,开展集中培训活动的次数还十分有限(每周为两次、一般是每学年上半年开展情况较好,下半年基本没有开展),这是不利于武术协会的发展的。

(五)活动内容缺陷。

目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武术协会的活动内容以武术基本功、青年长拳、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散打为主要的活动内容,从这些内容的特点来看都属于大学体育必修课程,对广大会员来说缺乏新鲜感与吸引力。从现有活动数量与我国129个拳种这一庞大的数据比较而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武术协会活动内容就明显偏少。

(六)经费保障不力。

目前从武术协会的经费来源途径来看似乎十分可观,事实并非如此。院团委在名义上每年会给武术协会下拨一定的经费,但由于学院的实际情况,往往很难到位。其次,由于武术协会在学校的知名度不高、规模太小,开展各种活动时公司与商家也极少有人愿意提供经费赞助。同样,在招募新会员时所收取的入会费在办理会员证与会员档案时已经所剩无几。这样,在经费保障不力的情况下,武术协会也就难以开展各种日常活动。

五、在黔南师院发展武术协会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领导与管理制度。

首先,院团委领导应对武术协会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可定期的对该协会的成员进行武术学习检查、监督指导,并拨出一定的经费让该协会得以更好的发展。其次,协会各职能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相互配合,组织好日常的各种活动,定期召开内部会议,总结每一阶段协会工作成就与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加强指导力量培训。

建设高质量的武术协会指导员队伍是全面推进武术协会会员武术技术水平的基本保证,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强指导力量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武术协会指导人员的武术素质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开展以培训全体武术教练为目标、骨干教练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尤其是提高其传统武术理论、技术的继续教育,可以使该协会教练的整体武术素质明显提高。培训后,应采用各种形式的方法和手段对其培训内容进行强化和巩固,使教练不断自我完善,成为武术素质合格的武术教练(这一块可以找我院的武术教师对我们的教练进行培训)。

(三)加强社团宣传力度。

该协会应该多在院内院外开展一些武术活动,也可以以切磋的方式到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在院内开展以武会友之类的活动,以达到在校内宣传的作用。此外可以通过张贴海报、发放传单、开展迎新表演活动等形式加强对武术协会的宣传力度,从而提高该社团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参加武术协会。

(四)适当增加活动次数。

在协会会员上课时间冲突的情况下,协会负责人可以组织会员利用晨练或晚上的空余时间开展集体活动。其次,在每次集体活动次数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每次集体活动的时间来保证活动的质量。

(五)设法解决经费问题。

首先,院团委要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按时下拨经费。其次,武术协会可以开展一些收费性的表演活动,拉取赞助来扩充经费来源。最后,武术协会还可以组织会员倒卖一些具有特殊纪念价值的武术装饰品或服装来赚取一定的活动经费。

六、结语

回顾历史,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武术协会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管理制度、经费保障、指导力量、活动次数与活动内容上还存在诸多不足,这是急需改进的地方。还需要更多的武术协会人的共同努力来创造武术协会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栗胜夫•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窦•试论中国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3(6):11―13•

【4】徐武,黄光丽•民间传统武术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四川体育科学,2002(4):33-36•

【5】冉学东•中国传统武术体系裂变的文化价值因素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6):14-18•

【6】康戈武•传统武术期待腾飞之日[J]•中华武术,2002(11):18-22•

【7】王岗•武术发展的文化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232-234•

【8】王少军•论传统武术发展现状与对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6) :58-60•

作者简介:

上一篇:绘画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潜能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