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基本步法教学范文

时间:2023-11-14 17:41:16

武术基本步法教学

武术基本步法教学篇1

【关键词】武术教学 基本功 训练方法

一、武术基本功教学的阶段划分

武术基本功主要包括腿部、腰部、裆部、桩功、手眼、冲拳等六个部分。在众多的内容中,根据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武术教学实际,将基本功的教学分为四个阶段。

1:初级阶段,主要以基本身型、手型和步型等内容进行教学。

2:在前一段基础上,不断提高要求和难度,同时进行身法、手法、步法和腿法方面的教学。

3:提高巩固阶段,对已学内容不断强化、反复磨练,并同平衡、跌仆、翻腾功的教学密切配合、协调一致。

4:应用阶段。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教学与训练,使学生对武术基本功已初步形成概念,并掌握了一定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术。在此技术上,以基本功小组合形式,进行综合练习,为以后的套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武术基本功的教学是由上述4个阶段组成。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内容与任务的需要,从实际出发,对基本功的教学与训练进行科学安排,灵活运用,使学生在每堂武术课中真正学到一点东西。

二、武术基本功教学步骤

武术基本功是由不同的基本动作、基本技巧和基本训练方法所组成。练习过程中要使学生有效的掌握基本功,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步骤,才能达到这一目的。第一步,通过教师的慢速示范及简略讲解,使学生明确动作的架式结构及正确做法。在讲解过程中先讲整体姿势,再讲上肢或者下肢。第二步,主要明确基本功动作要求和规格。讲解顺序是由下肢、躯干而后手臂。这一步的基本功任务是力求在练习中,做到准确与工整,并对所出现的错误动作及时发现、纠正。倘若学生初学时一时还达不到规格和要求标准,教师应详细讲解,以便学生课后进一步练习。第三步,着重于基本功练习要领的讲解。讲解时最好将练习要领归纳成几个字,即便于教师讲解又便于叙述记忆。如前压腿时可将其要领归纳为:一翘(被压腿的脚尖上翘)、两挺(上体挺胸、被压腿挺膝)、三收髋(被压腿髋关节内收)。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平时善于分析和发现动作要领,在此基础上方能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提炼。第四步,结合动作或练习的技击意义进行讲解。武术运动之所以有别于其体育项目,其最主要的一点即在于它的攻防技击特点。所以在基本功的教学过程中还必须结合其技击特点进行教学,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动作或练习的理解,同时也可提高学生进行练习的积极性。

三、武术基本功的几种教学方法

1.串联式教学法。即在基本功练习过程中,按照其难易度和内在联系,进行科学而系统的教学,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从一个练习过渡到下一个练习。如:在介绍和练习了基本手型、步型后继而进行基本的手法和步法的教学;当介绍了各种压腿后再进行各种踢腿的练习;继之作各种腿法,最后再练习各种跳跃。这样使前一动作为后一动作服务,一环套一环;动作也由低级到高级、由易到难,使学生稳步扎实地前进。

2.自我对照法。学生在最初的基本功练习时往往会信心不足,教师这时应该抓住其在武术方面的强力求知欲,结合自我对照法进行教学,使学生随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其学习信心。自我对照法即是教师将学生平时的练习成绩记录下来,学生也可进行自我登记;训练一段时间后(1周或者1月),进行一次小测试,通过前后成绩的对照,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从而激发学生练习基本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基本功的练习效果。

3.比赛法。在基本功训练一段时间后或者掌握了一定的基本动作之后,教师可在班内或组内,以及班与班之间组织基本功比赛。通过比赛不仅可以检查教学质量和效果,找出所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4.典型带动法。在武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多差异也大,所以教师除提出一般要求外,还要善于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并发挥典型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不仅要发现基本功好的典型,也要发现基本功较差的典型。这样使好的典型发挥其骨干作用,帮助和带动其他水平较差的同学,同时通过典型的教育启发,并对其重点辅导,从而带动全体共同提高。这也是“抓两头带中间”的典型带动法

四、武术基本功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提倡良好的武德武风放在首位。练好武术基本功贵在一个“恒”字,要能够吃大苦耐大劳;在武德上要提倡嵩德谨已,常言道“无拳无勇,无德无拳”既此谓也

2.武术基本功训练一定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练习基本功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保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训练程度,科学的进行基本功训练

3.武术基本功训练一定要强调姿势的正确与工整。学习一个基本动作,无论在其架构、发力特点和心志意向等方面,都学精雕细刻,而不能只强调动作的做法而忽视基本姿势的培养。否则一旦形成错误动作定型就很难纠正了。如:社会上许多功夫不错但姿态难看,如弯腰、驼背、耸肩、曲腿等等,其原因就在于学习的初始阶段没有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就必须强调基本姿态的培养。

4.武术基本功训练一定要合理安排运动量。学校武术教学主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所以不能以练基本功而练基本功,更不能不顾及学生的身心健康盲目练习基本功。这就势必牵涉到运动量大小的问题。运动量过大超出学生生理承受的限度,容易导致过度疲劳和引起伤害事故,同时也容易造成动作变形;运动量太小达不到训练效果。所以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合理安排运动量。

5.武术基本功训练一定要合理安排练习内容。武术教学中基本功的内容不能多而杂,更不能走过场。应该根据不同得以、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以及武术课的实际需要和基本功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的安排基本功内容,每次课一般按排2-3个基本动作,力求做到少而精。

6.武术基本功训练一定要强调安全保护、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进行基本功练习时教师和学生要随时检查场地、器械和周围环境。集体练习时要注意队伍之间的间隔距离,做到互不影响、确保安全。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介绍一些自我保护方法(如自我摔倒保护法、自我防护法等),这样在发生意外时学生可以自我保护,不致受伤。

武术基本步法教学篇2

(一)武术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渊远流长,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深受青少年学生喜爱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我们分别从功能、结构、方法和典型性4个角度,对武术教材的特性,做如下分析:

从功能角度来看,其一,练习武术首先可以使学生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还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其二,练习武术可以有针对性地治疗多种疾病,促进身体的康复。其三,练习武术可以促进学生修心养性,提高个人精神境界。其四,练习武术可以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武术运动的特点,以及武术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并理解练习武术的意义不仅在于强身健体、抗御疾病,修身养性,而且在于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武术这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其五,练习武术可以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组合动作、拳术、器械套路等武术的技术技能,并理解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

从运动技术结构来看,拳术以勾、拳、掌、肘法配合冲、推、摆、按、挑、抡、搂、穿等基本手法和弓步、马步、虚步、歇步等步形,以及平衡、旋转、跳跃等各式腿法,为其基本运动技术。将其各式手法、步形、腿法组合成套路,则成为应用运动技术。棍术:以提、撩、抡、击、绞、点,扫、舞花等为棍术基本运动技术。将棍法、步形、腿法组合成套路,成为应用运动技术。刀术:以劈、扎、截、斩、推、挑等刀法,及缠头、剪腕花、藏刀等手法为刀术的基本运动技术。将刀法和手法组合成简单套路,则成为应用运动技术。剑术:以提撩腕花、剪腕花、腕云剑等基本运动技术,配合劈、刺、架、压、抽、带、提、挑、撩等剑法和步型,组合成简单套路,则成为剑术的应用运动技术。

武术教材的运动方法特性:依照一定的拳法、刀法、棍法、剑法等规则,尽情地活动肢体和手中的刀、棍、剑等器械,以及展示各种表演的架式、力度、精、气、神和动作美感。武术教材的典型性表现在:武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进行格斗,而是运用武术教材来培养学生养生自卫的能力。因此,武术教学并不在于比赛,也不在于游戏,而在于表演和欣赏,在于展示自己的一招一式、精神和动作美感,以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

(二)民间体育项目

我国民间体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它往往与民俗民风、文化艺术结合在一起,既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又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体育资源,并使之发扬光大。由于民间体育项目内容繁多,特点也不同,因此,我们分别对几项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做如下分析:

1.拔河:拔河是民间常用的健身方法,可以进行单人对拔或集体对拔。进行拔河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和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的团队精神,对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协作精神,具有重要作用。从运动方法来看,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力量均衡的两队,在规定的场地范围内,发挥本队最大力量,遵守规则,战胜对手。拔河项目的典型性在于同伴间的相互配合,动作的协调一致和团队力量的展示。

2.踢毽子:踢毽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广的项目,可以单人踢、多人踢,可以表演,也可以进行比赛。经常踢毽子,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灵敏性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协作与竞争精神有重要作用。从运动方法来看,踢毽子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器材简便易制,活动形式活泼多样,踢法也变换无穷。踢毽子项目的典型性表现在:通过踢毽子的准确度、表演的花样和一次重复的次数,来展示个人或团队的高超技能和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

3.荡秋千:荡秋千是典型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受少年儿童的喜欢。由于各地民风习俗的差异,产生了不同规格的秋千和不同的荡法,有吊绳式、车轮式、纺车式、磨盘式等,有一人秋千、双人秋千、4人、6人、8人秋千等等。进行荡秋千运动可以培养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和力量素质,对于锻炼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有良好的作用。从运动方法看,荡者站(或坐)木板上,两手握绳,手心相对,两臂自然弯曲,与胸同高,前摆屈膝下蹲,摆过垂直部位时,两腿蹬板并逐渐蹬直,送髋,挺腹;由前上方后摆时,屈膝下蹲,后摆过垂直部位时,臀部向后立方提起,逐渐蹬直两腿;两手随前后摆动而自然协调用力。荡秋千运动的典型性在于荡起的高度以及次数。

4.跳绳:跳绳是以跳跃为主的运动,经常从事这项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弹跳力、协调力、灵活性和耐久力等身体素质,对增强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特别是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可以产生良好作用。从分类的角度看,按绳的长度可以分为长跳绳和短跳绳;按绳的数量可以分为跳单绳、双绳、三绳等;按参加人数可以分为单人跳绳、双人跳绳和多人跳绳。其运动方法花样繁多,有跳短绳(如向前单摇单、双、两脚交换跳;向后单摇单、双、两脚交换跳;正、反编花跳;正、反双摇跳等)、跳长绳(如单脚跳、双脚轮流交换跳、改变方向跳、抱膝跳、蹲跳等)以及跳花绳等。跳绳运动的典型性表现在动作的连续次数以及完成动作的花样。

5.摔跤:摔跤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摔跤是两个人的直接对抗,既较力较技、又斗智斗勇,深为广人青少年所喜爱。它对提高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内脏器官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特别是对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本体感觉,有较大的帮助和明显的作用。摔跤运动要求学生要有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的精神。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动作包括有站立姿势、步伐、手法、倒地方法、自我保护、保护对方等几个方面。其典型性在于双方激烈的对抗,并战胜对手。

6.举石担:举石担类似于举杠铃。经常进行举石担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力量、动作速度等身体素质,对促进人体内脏器官的机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有重要作用。其动作方法主要包括推举(如力量推、颈后推、坐推、卧推、斜板推、步推等)、抓举(在腿抓、高抓、箭步抓等)、直管提举和屈膝上举等。其典型性表现在:举起的最大重量和一次练习能够重复的次数。

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要点

(一)武术教学

1.武术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武术动作方法及其动作攻防的含义,其难点在于动作的力度、套路的节奏和内外兼修的结合。

2.把握武术教学的三个环节:(1)基本动作的教学。手型和手法、步型和步法等基本动作是学习套路的基础。学习基本动作,要注意动作规格,准确掌握,建立良好的肌肉感觉。(2)组合动作和基本拳术的教学。注意逐步增加组合动作的难度,可以通过变化练习的条件进一步掌握基本动作。学习基本拳术时,要注意使学生理解掌握套路的特点和动作的要求,并逐步提高动作的准确性,体会套路的节奏,发展身体素质。(3)攻防动作和器械的教学。随着学生对武术运动感受的加深,应该在巩固和提高的基础上,进行攻防动作的学习,理解攻防动作的含义,掌握攻防动作的方法,建立攻防意识。学习器械套路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器械教材,使学生了解器械的特点,掌握器械套路的动作方法。

3.注意武术教学的顺序。从总体上说,武术教学可以采用三种顺序:(1)先分段学习,再全部学习。这种教学顺序适用于专项技术教学。(2)先全部学习,再分段学习。这种教学顺序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3)分段学习与全部学习结合。武术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倩况,对三种教学顺序进行选择,一般而言,学习时间较长、比较系统的武术专项教学,可采用第一种顺帛短时间的学习介绍,可采用第二种顺帛普通中小学的武术教学,以采用第三种顺序为主。具体到单个动作以及相互之间连接的教学,则要注意如下教学顺序:(1)明确动作名称和动作方向路线。(2)明确定势的规格要求。(3)突出动作的攻防要点。(4)注重体会动作的节奏、形神配合,并逐步提高要求。(5)注意动作之间连接的技巧。(6)反复练习,提高动作质量。

4.重视运用直观教学法。如示范和讲解是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正确概念和建立动作形象的有效的、直观的和基本的方法,示范和讲解应紧密结合。同时,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采用挂图、录像等直观教法手段辅助教学。

5.做到六个突出,即突出武术的民族特点,强调“苦、严、巧、恒、猛”,突出武术的技击特点,强调攻防部位、方法和力度;突出武术形神兼备的特点,强调“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的内三合和“手与脚、肘与膝、肩与胯”的外三合要求,突出武术的节奏特点,强调“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等“十二型”的要求,突出武术的眼神配合的特点,强调眼有神,随手走,盯主攻(方向或部位);突出武术的“八法”特点,强调“拳如流星、眼似电、腰似蛇行、步赛粘、神要充沛、气直沉、力要顺达、功宜纯”的要求。

(二)民间体育项目教学

1.民间体育项目内容繁多,特点也各异。因此,选编民间体育内容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从实际出发。选编民间体育教材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和可能,把那些便于开展的项目选人教材。(2)突出地方特色。选编民间体育教材要把具有本地区传统的、民间喜闻乐见的项目选人教材,以突出地方特色。(3)突出思想品德教育。对于一些表达爱情等情感的民间体育项目,要结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进行筛选或改编,使其达到既锻炼身体,又使学生受到良好教育的要求。

2.民间体育项目的教学既要考虑满足学生的兴趣,又要做到对学生有专门的教学要求。如拔河、踢毽、跳绳等项目教学,不要单纯迎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比赛,而一定要坚持有练有赛,重视基本技术的掌握,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增加比赛激烈程度和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3.注意教学安全卫生,尽量避免出现伤害事故。如摔跤、荡秋千等项目教学,要注意踝、膝、髓、腰等身体部位的准备活动,练习中要注意擦伤、摔伤,不可麻痹大意。

4.结合民间体育教材内容,适当穿插一些身体素质练习,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发展。如举石担教学时,可以穿插安排一些诸如仰卧起坐等腰腿肌力量的练习,以使学生身体各个部位得到均衡的锻炼。

参考文献

[1]罗希尧.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鸿江.中国传统体育导论.北京:中国书籍出版杜,2000

[3]焦嘉诰.体育分科教材教法.台北:台湾开明书店,1983

武术基本步法教学篇3

关键词:武术选修 课教学现状 对策研究 公体学生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56-03

引言

武术不仅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我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娱乐观赏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习练武术还可以培养人们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武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已经走出国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已进入亚运会,成为亚运会唯一一项非奥运会项目。要弘扬中华武术,就要提高武术运动的技术水平和普及程度。随着高校武术教学的发展,学校已成为武术传播的一种重要场所和途径。尽管近几年来普通高校武术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校武术选修课教学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主要存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陈旧及对老化、学生武术基础较差、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专业武术教师和武术场地、器械的缺乏等不足。本文通过对影响山西省高校公共武术选修课教学现状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山西省部分高校公共武术选修课的教学改革以及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山西大同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忻州师范学院2009级、2010级部分公体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山西大同大学图书馆查阅期刊和阅读武术选修课教学方面的相关书籍和文章,并认真研读了中国期刊网上关于高校公共武术选修课的研究文献和科研成果,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向山西大同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四所普通高校公共武术选修课的公体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80份,回收率为95%,作废问卷15份,有效问卷365份,有效率为96%。

1.2.3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利用Spss11.0数理统计分析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相关数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武术在山西省高校公共武术选修课中的开展情况

2.1.1武术选修课的普及程度

四所高校中都开展公共武术选修课,且都在大一、大二学年进行。学生通过一学年的武术选修课学习可以学会一至两个基础套路,但动作规格和演练水平只能勉强达到教学要求。

2.1.2武术选修课的教学内容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感兴趣的武术内容依次是器械、防身术、跆拳道、徒手套路、散打和对练套路。而从表2中可以看出,武术选修课所教授的内容基本是24式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第三路等基础套路。与同学们经常在电视电影里看到的精彩花哨的武术动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能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对同学们感兴趣的器械套路、散打、防身术等教授地则很少。再加上太极拳的习练对头部、上下肢、躯干的要求特别严格,在很短的时间里很难收到成效,以及太极拳在习练过程中要求心平气和、神凝意专,与学生好动的心理形成极大的反差,使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疲劳,对武术选修课的学习失去兴趣,也能使学生对武术课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2.1.3学生对武术的认知情况

对于武术的认识,大多数同学认为武术就是打打杀杀。他们只认识到了武术攻防技击性的特点,而没有认识到武术是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这种片面的认识和理解对武术的发展和传播是十分不利的。武术选修课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武术的基本技术动作,而是要通过武术选修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深一步的理解和继承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

2.1.4学生的武术基础

基本功是练好武术的基础,要上好武术课,扎实的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从表3中可以看出,除少数(11.78%)的学生以前接触过武术外,有88.22%的学生以前没有学习过武术,对武术最基本的手形、步形、手法和步法等最基本的都知之甚少,因此,给教师上课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2学生对武术选修课的兴趣

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人们一旦对某种体育运动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项体育运动中来。从表4中可以看出,有95.07%的学生对武术表现出积极的学习兴趣,并且愿意进行武术选修课的学习,有4.93%的学生对武术不感兴趣。

2.3理论课的教学时数

理论是学习技术的前提,从表5中可以看出武术理论课教学时数在1到2学时的占大多数,但还有部分学生没有上过武术理论课。

2.4教学场地与时间安排

大多数学校没有专门的武术场馆,武术教学在能在学校空地进行,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固定的上课场地。学生的专业课一般安排在早晨8点到10点、下午5点到7点或晚上。武术选修课只能安排在上午10点到12点或下午3点到5点进行。2.5武术选修课术课的教学情况

武术选修课的教学一般是进行术课的教学,只有在刮风下雨下雪等天气的时候进行理论课的学习。通过术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武术套路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3 结论

山西省地处中部地区,教学设施相对于发达地区较落后。高校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材老化,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理论课教学时数较少,缺乏武术场地和设施,缺乏武术氛围等。

3.1学生的武术基础薄弱

无论是武术教学还是训练,都必须将基本功放在首位。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基本功对学习武术套路的关系,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由于学生在柔韧性和力量方面都较差,致使在上课过程中极易疲劳,例如在学习虚步亮掌时,由于学生的柔韧性和力量差,在做虚步时很难做到大腿面与地面平行,老师在纠正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保持一个虚步的动作不变,很容易产生疲劳影响教学质量。在学习基本动作和套路的过程中也很难达到动作技术的要求和教学要求。

3.2理论课教学时数普遍较少

在调查中发现,四所高校普遍存在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少的问题。理论课教学时数普遍较少致使学生通过一个学期武术选修课的学习,虽然学会了一两个武术套路,但很难更深层次地理解武术中的尚武崇德,以及尚武对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与作用等的重要内涵,甚至连所学套路最基本的技法要点都一知半解。

3.3武术教学场地不足

通过调查得知四所高校的公共武术选修课都在室外进行。因为学校体育场馆等设施有限,部分教师只能在学校篮球场或空旷的平地等进行武术教学,如遇到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武术课的教学不得不终止,成为制约武术选修课教学的瓶颈。

3.4时间安排不合理

大多数学校武术选修课的教学实间安排在上午10点到下午4半之间,如果在夏天由于天气较热,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感或因出汗等产生中暑,是制约武术选修课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4 建议 4.1加强武术基本功的教学

扎实的武术基本功对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提高专项身体素质,更快地学习和掌握武术高难动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动作和基本姿势,才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武术套路的效率和武术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大教授基本功的课时数,并在教套路的过程中经常强调基本功的规范。

4.2增加学生的武术理论知识

武术与中国哲学、兵家、传统美学、传统医学、宗教、艺术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武术不仅是要学习武术的动作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武术理论知识是武术选修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不仅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作风、意志品质、文化修养和心理健康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4.3运用多种形式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用于武术选修课的教学。在教学中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武术比赛、武术教学录像或视频,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与自己的动作进行比较,自己发现问题,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树立清晰的动作表象。此外,在教学中结合动作的攻防技击性教学,还能加深学生对武术动作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武术动作。

4.4合理安排武术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和教学方式的安排应该尽量新颖多样,不仅要达到武术选修课的要求,而且应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学习上。在以后的教学中可适量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器械、防身术、跆拳道等。

4.5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及培训

在每年的暑假或寒假对武术教师进行培训,了解最新的教学动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的业务水准和教学能力,提高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武术基本步法教学篇4

关键词: 武术套路教学 教学步骤 教学方法 练习方法

1.引言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武术套路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和教法,但总体来说,武术是集健身、修身、防身于一体的中华国粹,它以特有的踢、打、摔、拿、击、刺等技术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的各种套路。我结合多年的学习、实践和教学经验,对套路教学谈一点看法,并与同仁探讨。

2.从教学步骤分析

武术教学首先从基本功开始,以后逐步过渡到套路练习,一般先从拳术练习开始,然后进行器械练习。在教学中要运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逐步掌握武术运动的技术。

2.1 基本功练习。

学生的基本身体条件、技术基础、意志品质等各有差异,因此,对基本功的练习要有不同的要求,并且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观察、发现和总结,因材施教。结合武术术语进行讲解、示范、慢速领作,使学生初步掌握动作运动方向路线及手型、步型的变化,在反复的练习中逐渐掌握动作要领,为后续套路教学奠定基础。

2.2 套路中的组合练习。

武术套路是将各种不同动作按一定顺序排列组合在一起的练习,前一个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因此,在学生基本功提高的基础上,要先把套路中的部分动作进行组合练习,按顺序熟记动作名称,而教师边说名称边示范动作,同时学生一边念动作名称,一边练习动作;还可以采用教师与学生共同练习动作时,教师讲出第一个动作名称,要求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说出第二个动作名称,这种手、脑、口并用的接力式练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然后教师的示范速度相对加快,逐步变为正常速度,并且对动作进行分析讲解,要求学生反复练习,使学生改进动作细节并较准确地掌握套路技术。

2.3 完整套路的练习。

武术套路一般由十几个、几十个单势动作有机组成,动作复杂多变,形式要求各异,如太极拳的演练,每一招、每一式都以柔和、缓慢、轻灵为主,行功走架如行云流水,动作之间节节贯穿,绵绵不断。而长拳练习要求节奏鲜明,快速有力,舒展大方。教师通过对每个动作的分析讲解与示范,和学生反复练习,让学生体会武术的技法;手眼身步法,呼吸与劲力,以及运动节奏的配合,以便进一步达到“形神兼备”的要求。

3.从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要快速掌握武术套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教学质量,必须注重教学方法。

3.1 完整法与分解法。

在武术练习中,不论是徒手还是器械演练,套路中的动作路线、方向、架势结构、发力特点都比较复杂,初学者要完整掌握套路,必须通过一定的步骤,层层深入,最终掌握完整的动作。

完整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练习内容从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地完整教给学生的一种方法。完整法能给学生以完整的概念,因而它是武术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法。对动作结构简单和难度不大的动作,或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一般采用完整法。但是武术套路是由几十个动作所组成,包括起势、收势和每个单势动作。在教学中可根据动作的结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

分解教学是指把一个完整的练习内容合理的分解成若干部分,并按部分多次练习,然后达到完整地掌握运动技术的一种教学方法。分解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完整地掌握动作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分解法是为了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所以,必须与完整教学法及时配合。对动作难度大,手法、步法变化复杂的单势动作,如旋风脚、侧空翻等,可运用先分解后完整的教学方法;有些动作虽然难度不大,但方向变化较多的单势动作,也可用先分解后完整的教学方法;对攻防含意较强的动作,可进行攻防性分解。当学生理解动作含意后,再转入完整练习。

3.2 直观示范法。

直观示范法是教师本人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和明确所学习的动作要领、动作方法、动作路线、技术结构和运动方向等。在教学中,采取直观示范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示范给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因此,示范要根据套路的不同特点,表现出特有的风格,而且要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及速度,可做多方位的示范。在教学时,应按照各类拳种、器械的特点,先进行一次正常速度的完整示范。示范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全貌,形成完整概念。教师示范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学生人数和队形决定,若教师示范位置的选择或对运动路线变化方向考虑不周,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示范时还要注意示范面的选择,以单个动作来说,示范面可分正面、背面、侧面和镜面四种。示范的选择要根据教师的意图而决定。就套路示范来说,由于动作方向变换较多,在教学时一般采用背向,以使学生建立与教师相同方向的概念。

4.从练习方法分析

练习法是学生根据课的任务与内容要求,有目的、有意识地以自身反复实践来掌握练习内容的一种方法。练习是掌握动作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最有效的方法。

4.1 先粗练,后细练。

粗练,即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弄清和掌握动作的方向路线及来龙去脉,对于手型、步型的准确性要求不高,对套路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细练,让学生更加明确方向路线,提高动作质量,使动作姿势更加优美,步型更加准确,身法体现出武术的风格。

4.2 先集中,后分散。

武术教学多采用集体练习,它不仅便于教师纠正学生的技术错误,而且有利于学生在相互比较中更快地掌握动作,在集中练习时,可采用领做或口令指挥方式进行练习。当学生初步掌握动作后,可进行分组练习。分组练习不仅能充分发挥小组作用,而且便于教师巡视指导。当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动作后,要安排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单个练习。这个方法能加深对动作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套路的熟练程度,也便于帮助学生不断改进技术。

4.3 比赛性练习。

作为中国武术特有表现形式的套路运动,通过一招一式,表现攻与防的内在含义,它以这种独特的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当学生已经掌握部分动作或完整套路时,可以分小组进行比赛。比赛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而且能通过学生互评、老师点评,便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动脑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5.结语

武术基本步法教学篇5

关键词:小学体育;武术内涵;武术精神;教学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0;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2-0074-0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武术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武术教学训练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武术运动频繁出现在体育教材中,其价值性日益凸显,武术在提升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小学体育武术教学训练中存在诸多问题,学生未能真正把握武术内涵,武术精神没有渗透到武术教学中,严重影响了体育训练的开展。武术不仅能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在武术教学实践过程中融入武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把握规律,彰显武术内涵

1. 教学规律

教学规律是指在教学中客观存在的、稳定的,对教学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的规律。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环境因素和各项条件复杂多变,教师要把握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体育教学规律,并根据教学实际需求设计课堂教学。教师要积极探索和把握教学规律,并将教学规律运用到教学中。武术教学是训练学生专注性、强化学生思维的一项活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要保证学生愿学、乐学。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发挥着引导作用,教师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组织安排好武术教学活动,组织好课堂纪律,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武术、学习武术,体味武术精神的内涵。这是武术教学中教师作用的具体体现,把握体育教学规律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在学习“旭日东升”抱拳礼时,教师集结整理好队伍,检查好学生人数,顺势导入本节课学习内容――抱拳礼。学生认真听讲,识记。教师做完整示范,同时讲解动作要领,学生边看边识记。教师示范后学生掌声不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学生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分解动作要领,对动作起势作详细要求:动作利索,按照拍子,步调须一致,并进行分组训练,根据动作特点进行八拍训练。在分组训练时,教师要求学生面对面,将同学作为镜子,一个动作结束后,对面同学提出改进意见。这样的训练方式抓住了学生爱表现的特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学生认知规律

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在武术教学训练中,教师要运用注意规律,创设含有武术精神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代体育课堂,不仅是简单讲解动作和传授知识,更是文化的传承。发展体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热爱自然的人、勇于超越自我的全面发展的人,而武术精神的内涵则是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体育精神和武术精神的内涵是一致的。武术运动既能强身健体,磨炼意志,还能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因此,教师在武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同时强化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设计教学,教学内容不能太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武术教学要循序渐进,扎实推进练习。在学习“武术的简介和基本手型”时,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动画,提出思考问题:什么是武术,你了解哪些武术流派,学习武术有什么作用?现在的学生接触面较广,对武术有基本的了解,学生边看边思考,然后总结出答案。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及时总结中华武术内涵及作用,让学生对武术有较全面的了解。

二、讲练结合,体现武术价值

1. 创设体验情境,磨炼意志

武术是一种直观性、体验性强的运动,良好的体验情景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音乐等创设教学情境。日常武术教学活动枯燥,是简单动作的叠加,学生不愿参与其中,而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可通过游戏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武术价值。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分组比赛,在比赛中让学生体验竞技体育的乐趣,同时领会武术知识和技术要领。学生学习武术不仅能强身健体、自卫,对身体发育也有积极的作用,还能磨炼学生意志。现在学生独生子女偏多,大多娇生惯养,意志力薄弱,遇到问题不能独立解决,易出现心理问题,武术训练能克服学生的诸多心理问题。将武术精神渗透到武术教学中,既是新时期体育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需求。一位体育教师上武术教学课,没有直接引入学习内容,而是先播放了一段爱国影片《叶问》。看完电影后,教师问学生:“看完影片,谈谈你对武术的理解。”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学生说:“武术是一种力量,它能保护自己和别人。”有的同学说:“武术是一种正能量,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帮助别人。”还有的同学说:“武术虽然是一种武力,可是中国的武术还包含着武德,包含着仁爱。”然后,教师进一步总结武术内涵和精神。学生通过看电影总结出武术精神,这样的教学比直接灌输效果要好得多,带给学生的震撼更强。

2. 持续力量训练,强健体魄

武术理论知识是基础,它为动作学习奠定基础。武术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武术内涵、武术作用、武术基本动作等。武术教学训练中,教师要重视理论的传授。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力量训练。武术学习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有的拳法、腿功、棍术、剑术都要由基本的练习开始,如上步、弓步、马步的练习。这些练习就是要加强学生身体的稳定性。如果不能扎实练好基本功,那么武术训练的价值就不复存在。很多武术动作需要反复训练,内容单一,枯燥乏味,且有的学生对知识要领的掌握不很到位,动作容易做错。这时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要不断讲解动作要领,让学生记在心中。持续的力量训练,学生不仅能掌握技术要领,逐渐领会武术动作的内涵和精神,还能增强学生身体的抵抗力,强壮体魄。通过这样的讲练结合,训练效果大大提升。

在讲“武术的三种手型、三种步型”时,教师先对三种基本手型和步型进行基本理论讲解,然后进行训练。在练习出拳时,教师没有让全体学生练习出拳,而是全班成圆形队伍站立,先由教师喊口令,学生照做,对做错的同学,教师罚其喊口令,依次推进。教师巡回监督,纠正学生的不当行为,同时讲解练习方法及步骤。在学习其他手型和步型时,也用这种讲练结合的方式,极大增强了训练效果。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还举行一对一耐力对抗赛,小组之间、同桌之间进行对抗,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力量王”,并对冠军进行奖励。这样的力量对抗让学生在竞争中获得了乐趣。

三、规范套路,培养武术道德

武术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基础,将攻守进退、刚柔虚实、动静疾徐等运动变化规律变成整套练习形式。武术套路学习必须坚持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相结合的原则,对特定的武术动作统一要求,规范动作,明确要领。武术套路教学的直接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套路是武术的精髓,武术套路主要包括弹腿、冲拳等,它是武术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的成果。传统武术教学套路陈旧、内容单一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扎实推进学生基本武术功底的培养,从扎马步、压腿、踢腿、基本手势等入手,由易到难,逐渐推进。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必须规范套路,创新武术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武术道德,这样的武术训练才是科学的、有效的。一位体育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基本武术套路时,没有像其他教师一样一味灌输理论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武术功底,让学生扎马步,同时,还为学生讲解霍元甲、陈真、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人的事迹,让学生感受武术大师的爱国精神和武术品德,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国情感。

四、结束语

武术教学训练对克服学生不良习惯有较好的作用,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好习惯,武术教学能矫正学生存在的缺点。在武术教学中,要在把握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彰显武术内涵,体现武术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武术道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田锡祥.少儿武术训练方法的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3(05).

武术基本步法教学篇6

【关键词】武术教学 基本功练习 套路教学

前言

武术是集健身、修身、防身于一体的中华国粹,它以特有的踢、打、摔、拿、击、刺等技术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的各种套路。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与实践,对套路教学谈一些看法。

一、从教学步骤分析

武术教学首先从基本功开始,以后逐步过渡到套路练习,一般先从拳术开始练习,然后进行器械练习,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1. 基本功练习:学生的基本身体条件、技术基础、意志品质等各有差异,教师根据不同性别、素质的学生,对基本功的练习要有不同的要求,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观察、发现和总结,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逐渐掌握动作要领,为后续套路教学奠定基础。2. 套路中的组合练习:武术套路是将各种不同动作按一定顺序排列组合在一起的练习,前一个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因此,在学生基本功提高的基础上,先把套路中的部分动作进行组合练习,要让学生按顺序熟记动作名称,教师边说名称边示范动作,同时学生一边念动作名称,一边练习动作。然后教师的示范速度相对加快,逐步变为正常速度,并且对动作进行分析讲解,要求学生反复练习,使学生改进动作细节并能较准确地掌握套路技术。3. 完整套路的练习:武术套路一般由十几个、几十个单势动作有机组成,动作复杂多变,形式要求各异,如太极拳的演练,每一招,每一式都以柔和、缓慢、轻灵为主。而长拳练习要求节奏鲜明,快速有力,舒展大方。通过教师对每个动作的分析讲解与示范,和学生反复练习,使学生体会武术的手眼身步法、精神与动作、呼吸与劲力,以及运动节奏的配合,以便进一步达到“形神兼备”要求。

二、从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方法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武术教学也一样,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快速掌握武术套路的关键。为了顺利完成武术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教学质量,必须注重教学方法。1. 完整法与分解法:完整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练习内容从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地完整教给学生的一种方法。完整法能给学生以完整的概念,因而它是武术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法。对动作结构简单和难度不大的动作,或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一般采用完整法。分解教学指的是把一个完整的练习内容合理的分解成若干部分,并按部分多次练习,然后达到完整地掌握运动技术的一种教学方法。分解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完整地掌握动作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分解法是为了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所以,必须与完整教学法及时配合。对动作难度大,手法、步法变化复杂的单势动作,如旋风脚、侧空翻等,可运用先分解后完整的教学方法。2. 直观示范法:直观示范法是教师本人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和明确所学习的动作要领、动作方法、动作路线、技术结构和运动方向等。在实际教学中,采取直观示范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示范给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因此,教师示范要力求准确,根据套路的不同特点,表现出特有的风格,而且要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以及速度,可做多方位的示范。因此,教师示范必须正确,以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分节、分段教学时,要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选择相应的示范速度,对难掌握的动作,可采取慢速示范与重复示范。教师示范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学生人数和队形决定,如果教师示范位置的选择或对运动路线变化方向考虑不周,都会直接影响领做效果。示范时还要注意示范面的选择,以单个动作来说,示范面可分正面、背面、侧面和镜面四种。就套路示范来说,由于动作方向变换较多,在教学时一般采用背向,以使学生建立与教师相同方向的概念。

三、从练习方法分析

练习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课的任务与内容要求,有目的、有意识的以自身反复实践来掌握学习内容的一种方法。1. 先粗练,后细练:粗练,即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弄清和掌握动作的方向路线及来龙去脉,对于手型、步型的准确性要求不高,对套路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细练,让学生更加明确方向路线,提高动作质量,使动作姿势更加优美,步型更加准确,身法能体现出武术的风格。2. 先集中,后分散:武术教学多采用集体练习,它不仅便于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也利于学生在相互比较中更快地掌握动作,集中练习时,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具体情况,可采用领做或口令指挥方式进行,领做时对学生动作可逐步提出要求。当学生初步掌握动作后,在体育骨干的带领下进行分组练习。分组练习前,教师可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这不仅能充分发挥小组作用,而且也便于教师巡视指导。3. 比赛性练习:通过比赛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学生互评、老师点评,便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养成动脑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总之,武术教学内容丰富,套路是中华武术的精髓,教学难度较大,作为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们一起揣摩、商讨、演练,提高武术课教学的质量,传承武术文化,弘扬中华瑰宝。

【参考文献】

[1]齐慧侠. 关于武术教学方法的探讨. 辽宁体育科技,2003(2).

武术基本步法教学篇7

【关键词】大学生;武术学习策略;调查

武术是我国的国术,是高校重要的体育教学内容之一。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湖南工业大学学生(以下简称湖工大学生)对武术学习策略的掌握存在两种缺陷:一是部分学生缺乏武术学习策略,二是部分学生不会有效地使用武术学习策略。通过调查了解湖南工业大学学生掌握武术学习策略现状,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优化湖南工业大学学生武术学习策略,不仅能提高他们武术学习的效率,而且对他们步入社会后自学各种武术套路受益匪浅。因此,调查并传授湖南工业大学学生武术学习策略,对他们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实现大学体育教育向终身体育教育对接具有重要的意义。

、武术学习策略的定义2002年推出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大学生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体育素养的目标。依据学习策略的理论,结合纲要相关内容,我们将武术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者在武术学习过程中,为掌握武术基本功、武术套路动作、武术图解知识而进行有效学习的步骤、规则、方式、方法及调控手段的总和。武术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认知策略(学习方法)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指学习者用在编码、储存、提取、运用等认知过程中的认知方法或技能。元认知是指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进行监控、调节、评估等。武术学习策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迁移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在武术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湖南工业大学非体育专业武术选项班2009、2010级学生共216人,其中文科生98人,理科生118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主要查阅的文献资料有:教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统计、武术、学习策略等方面的著作及相关资料。

2.调查法

①问卷的设计本研究以张绍礼编制的《体育大学生体育技能学习策略量表》为基础,增加了将武术图解知识转化为技能知识的学习策略,结合了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编制了《湖工大学生武术学习策略调查问卷》。此问卷共分为三个内容:武术基本功学习策略、武术套路学习策略、武术图解知识学习策略。

②调查问卷的效度及信度

访谈了沈阳市体育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专家及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教研室教师。经客观检验和主观评价的多次修改后,确定调查问卷内容。经专家效度检验,证明调查问卷所列各题能反映所要调查的内容,具有较高的效度。运用重测法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两次的相关系数为0.782,说明检验结果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③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2009年12月,抽取了湖南工业大学2008、2009级武术选项班的学生进行调查。试卷所有的问题都用陈述句表述。试卷为三点量表,分别是:A,经常使用这种策略;B,偶尔使用这种策略;C,从不使用这种策略。发放试卷216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92.6%。

3.统计法:所有调查数据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

三、湖工大学生武术学习策略应用现状与分析(一)武术基本功的学习策略湖工大学生学习武术基本功时,最常用的学习策略首先是结合手法进行步型、步法的学习,经常使用这种策略的占57.5%,偶尔使用这种策略的占26.5%;其次是为掌握好基本功,经常进行身体素质练习,经常使用这种策略的占42%,偶尔使用这种策略的占25.5%;最后是对不同类型的基本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经常使用这种策略的占4O.5%,偶尔使用这种策略的占26%。

但是湖工大学生在武术基本功的学习策略的使用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从不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基本功的学习和锻炼占66%。基本功又是武术学习的基础,基本功不扎实,武术套路动作就不可能练好。

仅靠上课时间对进行基本功的学习,基本功提高起来就较慢,因此,课外要加强基本功的练习。二是从不根据自己身体素质和技能状况,制订武术学习计划的大学生有65%。在调查中我们得知:湖工大学生普遍认为学习计划应由老师来制订,体育老师怎么要求,他们就怎么练习,这说明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缺乏主动性。三是从不做静力练习巩固步型的共有59.5%。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腿部力量差,静力练习不能坚持较长的时间;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对静力动作的练习不够重视,因此,选择率低。

转贴于 (二)武术套路动作的学习策略

湖工大学生在武术套路的学习中,使用得较多的策略依次有:一是通过观察别人的动作反省自己的错误,经常使用这种策略的占31%,偶尔使用这种策略的占43.5%;二是我知道武术动作的攻防意识,经常使用这种策略的占28.5%,偶尔使用这种策略的占42.5%;j是我能依靠自身的感受纠正错误动作,经常使用这种策略的占27.5%,偶尔使用这种策略的占41%;四是我经常与同学相互学习,相互纠正错误,经常使用这种策略的占35%,偶尔使用这种策略的占27%。

湖工大学生在武术套路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不能口述动作要领的占64%。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掌握好新的体育知识和动作技术,达到长期记忆的目的,口述动作要领是必须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动作要领简化为口诀、顺口溜,有利于学生对新的体育信息进行编码记忆。二是记不住动作名称的占6l%。

在武术分段练习或整套动作练习时,很容易忘记动作。

动作名称的学习非常重要,它对武术套路的学习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能将套路中的动作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图,只要记住了动作名称,可随时从网络中提取信息为套路练习服务。三是不能将学过的体育知识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的占52%。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体育学习成绩取决于学生天生的身体素质的好坏,因而忽视了体育学习策略的迁移教学;另一方面,在体育课堂上,教师教授新动作时,学生们只是机械地模仿教师的动作,然后进行强化练习,而未能将教师传授的体育知识内化,灵活运用到其它体育知识的学习上来。

(三)武术图解知识的学习策略

湖工大学生在学习武术图解知识较好的是:知道图解中的箭头表示什么动作方向的占56.5%。其余几种策略使用较差:62.5%的学生从未在学习复杂的武术图解知识时,先练手法,后练步法,再进行完整练习;2011,牛弟lU期冒埋讲九·59%的学生从未在学习武术图解知识时,按照学习动作名称、动作路线、动作要领的顺序进行的;57.5%的学生课后从未通过看图解知识自学过武术动作。总之,湖工大学生学习武术图解知识方面的能力较差,说明他们将体育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知识的迁移能力不强。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调查表明,将近有60%的武术策略,经常或偶尔使用的大学生在50%以上,说明湖工大学生掌握体育学习策略总体情况较好。但从调查的情况看,湖工大学生在武术基本功的学习中,在利用课余时间自觉锻炼、制定学习计划、巩固步型方面存在欠缺;在武术套路的学习中,记忆策略及迁移策略较差;在自学武术图解知识的过程中,将体育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知识的迁移能力比较薄弱。

(二)建议

1.加强武术学习策略的传授。

湖南工业大学学院体育教师应根据武术教学内容、大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和学校的条件合理地选择、运用武术学习策略,并将武术学习策略的多种范式传授给学生。

2.加强武术学习策略的反馈与调控。

在武术学习过程中,将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指导等方法,大学生们通过自我反馈与他人反馈,调控自己的学习策略。

3.学会武术学习策略的迁移。

在武术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师生之问、生生之间的交流,对新学武术知识的特征进行分析,联系相关旧知识的武术学习策略,达到迁移武术学习策略的目的。

参考文献

武术基本步法教学篇8

一、体育运动学校武术教学目标的特点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的特点以及国内外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改变了过去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育实数框架的新标准。它重新构建了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拓宽了课程学习的范围,将体育课程学习的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这五个学习领域的划分真正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发挥体育课程健康育人的功能。由于中小学的体育课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就是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按照这个课程目标,学习内容被划分为五个领域,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这5个学习领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而且各个学习领域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来完成的,不可能把这五个学习领域隔离开来进行教学,更不可能理解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通过理论课、知识课来教育完成,它都是在身体活动课程当中来完成的。所以,了解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思路和想法是很有好处的,在培养武术教师上武术课时,教什么内容,如何去教,教学方法的改革等等工作,是值得深思的,很多地方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注重武术基本功的教学

武术基本功是学好武术的基础和前提,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接受武术套路的学习。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内容非常丰富,按身体部位和练习形式可分为八大类:肩臂练习、腿部练习、腰部练习、手型手法练习、步型步法练习、跳跃练习、平衡练习和扑滚练习。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结束大学体育必修课以后,许多套路已不能再完整地练习,但所学基本功动作,如腿法练习种的正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等直摆性腿法,前蹬腿、弹腿、侧踹腿等屈伸性腿法,各种掌法、拳法、腾空动作以及发展柔韧相练习的各种压腿压肩和下腰等动作,学生多能很好的完成,也能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三、抓好动作组合练习的教学

武术动作组合练习是指把几个基本动作有序地编排起来,遵循武术的基本要求,结合身、眼,手法、步法及精神进行练习。组合练习是套路练习的必要准备和过渡。武术套路是由多个组合按照套路的风格,特点有机编排而成的,组合练习掌握好了,进行套路练习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也就提高了学习兴趣。

在进行组合练习时,重点应放在动作规格、劲力协调、精神上,体现出武术的形神结合、内外合一、攻防兼备的技击特点。反复的组合练习,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既为套路练习打下很好的基础,又为学生日后的锻炼提供更多、更便利、更有效的锻炼方法。

四、完善武术套路教学

武术教学在运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每学期一般开设2~3个套路,学生在1~2年的必修课中应该学到8~12个套路,学生除了完成必须的学分之外,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性格特点和爱好,有目的地选择3~5个套路作为终身锻炼的手段。

武术套路按其功法可分为内家拳法和外家拳法,同时也有徒手、有器械,有长兵、有短兵,有单练、有对练,等等。课程设置上应全面一些,而从难易程度上来讲,徒手的拳术套路比器械套路容易掌握,所以应先教徒手套路,以此来牢固地掌握武术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体现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演练特点,才能教授有器械方法的器械套路。徒手套路练习是器械套路练习的基础。在进行徒手套路教学时,应注意:弄清套路中动作的方向、路线,使学生通过老师完整的套路示范、简明易懂的讲解,首先弄清方向和路线的曲折迂回,来龙去脉。掌握动作规格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动作连贯一致,用力顺达。准确掌握动作的劲力、节奏、精神、协调,达到内外合一。了解动作的技击作用,理解武术仰视无高的含义。反复练习,日臻完善,理解“拳打千遍,身法自然”的道理。

五、注意将武术理论教学贯穿于技术教学之中

上一篇:旅游资源的核心范文 下一篇:化学电镀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