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14 13:43:52

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范文第1篇

1演拳传统补充直、东地区的大众娱乐形态晚清民间演拳活动具有综合性特征,其中,以武戏为重心的戏曲、评书和小说为乡村男性主体的戏曲演出和说书艺术的接受群体普及了基本的武术知识。武戏和朴刀棍棒类武打小说经过几代艺人的传播,在中国乡村几达深入人心的地步。戏曲和评书以其感性化内涵为艺术元素,具有直观性、感性化、立体化、扮演化特征,且有现场全方位的感染力。戏曲和评书在公共空间的表演,更易为文化程度不高的下层民众所接受。

以武戏为主体的民间戏曲和秘密宗教、乡土巫术有联系,包含了尚武之风和独特的神秘主义精神。由演剧和观剧组合成的文化风气,时而超越了阶级苛限,融会到大众巫术的领域。戏曲和巫术的合流,缔造了以直隶、山东为主体的华北地区泛江湖化的生活风尚。晚清山东文化可分为三重版块,一是以青岛为核心的胶州半岛地区。属于齐文化区,齐人以好巫术、善经商著称。周锡瑞认为,清中叶的若干异端组织中均有降神附体仪式,这些仪式多来自民间治病中流行的跳大神之类。“在山东的这种活动可以追溯到周朝齐国。这种降神附体也渗入到一些秘密宗教之中”[18]。二是以曲阜为核心的儒文化区,儒文化区的民众以好读书、守礼制著称。三是梁山地区。梁山古为丘陵水泽地带,此地区历史上素为侠文化区,民众不善隐忍,性格坚狠,以尚武崇义著称。义和团爆发地区涉及鲁省者,皆覆盖该地区。习练武艺本身就是尚武风习的表征,1960年河北南宫沙柳寨80岁的郭栋臣曾说:“赵三多擅长梅花拳,他是大门,收的徒弟很多。当时威县民风尚武,在沙柳寨以西、以南各村落中,都设有梅花拳的场子,聘有教师。”[12]“鲁西的尚武传统使得该地区内习武团体普遍存在。这种强调练武的民间文化促使人们去钻研拳术和剑术”[18]。劳乃宣辑《义和拳教门源流考》记载了嘉庆十三年七月戊寅周廷森上谕军机大臣的奏折:“给事中奏请严惩聚众匪徒一折,据称今日江南之颖州府、亳州、徐州府,河南之归德府,山东之曹州府、沂州府一带地方,多有无赖棍徒,拽刀聚众,设立顺刀会、设立顺刀会、虎尾鞭、义和拳、八卦教名目,横行乡曲,欺压良善。其滋事之由,先由而起,遇会场市集,公然搭设长棚,押宝聚赌,勾通胥吏为之耳目。”[15]从这几则材料可见,晚清直隶、山东以及周边地区的拳术之普及,尚武精神之广泛,民间武器之泛滥,已成规模。山东义和团的早期首领赵三多、阎书勤、朱红灯、王和达等都有过习拳练武的经历,赵三多本身即为武术家。清朝是中国武术的集大成时期,而晚清更是武术名家辈出、武星辉耀的时代。这和当时的时尚也是分不开的。晚清时代,习武不仅是汉族子弟的习惯,也是满族贵族成员的爱好。清朝立朝以来,皇族子弟素有骑马射箭的课程。义和团在北京地位最高的支持者端王的儿子溥儁即有习武爱好。佐原笃介、浙东沤隐《拳乱纪闻》载:“目下皇太后已为庆王等钳制,嗣君大阿哥现由义和拳教师二人教以各种幻术,以及拳棒等项,复有少年亲王四人,为大阿哥之伴,一体学习拳棒。”[16]这里所说的幻术,指的是魔术,因为魔术表演历来是武术文化的一部分,武术家表演魔术,无非是事先取得心理优势,让对手失去了对抗的信心。大而言之,魔术还会扩张成一种战无不胜的意识,尤其是在军事战斗中,义和团屡次用魔术代替战斗,呈现出以戏拟态度对待现实战斗的情境。艾声《拳匪纪略》记载了庚子年五月华北地区义和团利用魔术心理企图取得战斗胜利的事。二十七日,京中路大令武比部来定,云东交民巷各使馆已烧,拟尽杀洋人。又得津信,洋兵已与大沽协韩公在陈家沟开仗,韩败受伤,再战再败,拳民作壁上观。铁桥已为洋据,吾邑拳党谓余曰:“拳师在某村以红头绳系巨碌碡,咒语提之而行。”众惊异,拳师云:“此不足以尽吾技,吾能以细绳拴教堂脊,曳之应手而倒,神乎不神?”余曰:“此戏术也,止能提碌碡,不能曳教堂。如能曳倒何不早办?盖以碌碡欺人也。”拳以为余说为谬[16]。

艾声以为拳师之术,皆为“戏术”,可见义和团拳师以红头绳系巨碌碡提之而行等表演,确有作戏成分,而“拳民作壁上观”,等同于是在生活中看戏,仍与戏剧相关。武戏的生活化现象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始终存在,即使在十分急迫的作战时刻也不例外。龙顾山人《庚子诗鉴》载溥儁习武之事。“溥儁之立,以其母常侍燕游,得宠于孝钦后。吴絅斋侍讲清宫词云:‘佛香高阁盘旋上,亲捧箯舆有福金,盖指此。儁亦慕拳术,尝与数宫监于颐和园隙地练拳,为太后所见,立召入切责之。并责徐桐等不善教导,致蹈此下流之习。此与前首所述大公主事,皆足证孝钦初意不尚拳也。’”[14]溥儁继承乃父性格,不仅习武,还仰仗其权势又兼略通武艺,在宫中多有跋扈事。《庚子诗鉴》又载:“《景侍郎日记》云:溥儁于宫中肆行无忌,一日呼帝为‘鬼子徒弟’,为帝所闻,奏知太后。太后大怒,立命鞭儁二十,以示罚。端邸愤恨甚,但畏太后不敢发。其人性狂悍,幸犹惮太后,每太后诃斥,辙震惧失措。”[14]晚清武术和后世经过无神论思想过滤后的武术不同,它保留有浓厚的神秘主义元素,其中,江湖人士所演习武术即有各种幻术成分,尤其是教派首领,都通晓几手幻术。江湖人士善幻术的目的很广泛,第一,为了保持武功窍门的神秘性,以掩饰武术的攻杀技法。第二,为了联络同门同道方便,特意编排、规定好了一整套花色繁多的所谓“门户”。武术中的“门户”本无技击作用,但有装饰性的门派象征意义。第三,武术家为了夸张性威吓对手,常要在公众场所制造神秘气氛,以便赢得民众信任,阻吓对手,达到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当然,戏法和幻术之类的非体育性和武术性技术秘诀时常还掌握在不太通晓武艺的其他江湖艺人和秘密宗教家的手里。石香村居士《勘靖教匪述编》记载,清朝川陕白莲教起义首领冷天禄即是巫师出身,冷天禄有武术功底,且通幻术,“手舞蛇矛,悍诈异常,官兵多中其诡计,在贼中最著名”[5]。光绪年间的《达县志•隐逸》记录:冷天禄“尤有异术,常以箸入烈火,经时不焦;竖瓢中水,直上高丈许,如冰柱。游戏市廛间,观者如堵”[5]。

冷天禄的超凡武功显然是被夸张化了。依照现代科学来衡量,这样的武功只能说是幻想,而无实际的意义。《达县志》恰是以“隐逸”的规格对待冷天禄的,于是,身为传统江湖人士的冷天禄就成了民间草根人士对超凡化侠客人物的理想人物。但是,剥除了依附在冷天禄身上的超凡想象,冷天禄本人通晓武术又精通幻术的情况,自有其可信之处。义和团多源说很盛行,但义和团起源于武术团体也一直是一种主流观点。“查北方民俗刚强、好勇斗狠是其故习。此项拳民所习各种技勇,互有师承,以之捍卫乡闾,缉治盗匪,颇著成效。应请责成地方官,谕饬绅众,化私会为公举,改拳勇为民团,既顺舆情亦易钤束,似于民教两有裨益”[2]。义和团运动过程中曾产生过很多奇观,其中,义和团拳术传播时间之快,地域之广,覆盖面积之大,都是超常规的。那么,是何种能量促进了武术的超常规传播。注意到这个问题且解开这个谜团的是柯文,他认为:“义和团运动在高速发展阶段的一些鲜明的特征,如名称和主要的口号、降神附体仪式、刀枪不入的信念和仪式、‘拳术’和气功、以及拳厂(农村地区)和坛(城市地区)为中心的松散的组织形式,以及以青年农民(其中许多是孩童)、季节性雇农和无业游民为主的人员构成等,都是对山东原有的模式的继承和发扬。”[3]但是,柯文未曾注意中国武术和巫术本是相通的,具有同根性。武术的运动学层面,为体育类的健身、防身、攻击型格斗术,但是,武术向来与秘密信仰难以分割,习练者在练习武术时都要连带学习各种技击心理学,其中包含了幻术类技巧,因此,紧要关头,习武之人只要放弃或减少武术中属于物理学和生物学、运动学之类的内涵,增加神秘主义内容,就会呈现出巫术的状态。经典武侠戏曲和小说作品经常出现的超人式侠客形象,大多为丧失了技击能力而专以所谓神功异能对付敌手的异人,此类角色通常使用的法宝多为幻术,也即魔术以及与之相类似的法术。武侠人士高度夸张化了的幻术和异能,实为结合了武术和巫术两者优点的再创造的表演类把戏。真正做到武术和巫术的分离,则是近代以后受到西方体育观念影响以后的事,所谓物理学武术就产生于此,以区别于古代的宗教学武术。武术家与西方人所说的拳击家区别还是明显的,柯文对此有明确的见地。义和团运动有许多谜团,我们必须予以破解释,其中之一与“Boxer”(西方人对义和团的称呼)有关。中文中的“拳”或“拳术”泛指武术活动,其中许多类目与西方人心目中的“拳击”毫无关系。由于“拳”是通称,所以,关于义和团运动的中文著述很少单独使用这个字。当时,敌视该运动的中国人往往使用“拳匪”一词,后者于1898年春,初次出现于鲁西北,在该运动的高速发展阶段,它与更具官方色彩的称谓“义和团”一直被交替使用。[3]柯文所说,其实已经涉及到了中国和西方武术的本质差异问题。

西方拳术是物理学的肌肉做功,中国武术是教育学的礼法教导;西方拳术富有竞争性,中国武术注重礼仪性;西方拳术以功利性见长,中国武术以宗教学为归依。尤其是中国武术极富宗教学内涵的实情,在义和团所运用的拳术上体现得最明显。柯文曾论述:“义和拳是中国‘拳术’的一个流派(或一种风格)有别于19世纪末在鲁西北流传的其它拳种,如梅花拳、洪拳、猴拳、阴阳拳、神拳,等等,换言之,1898—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的独特性不存在于‘Boxer’一词中。”[3]此种区别就是义和拳所具有的宗教内涵,中国武术的宗教内涵和民间风俗具有更为紧密的关系。义和团的组织形态借鉴了秘密宗教的组织方式。团众的战斗力来自两方面,具体的技术性战斗力源自武术,而其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却出自巫术。而唯一能够统摄三者的行为与观念形态即为武戏。由于缺少了物理学对武术的分解,中国的武术自然而然就偏向了民间文化,尤其重视在公共空间的表演,这便与武戏产生了更为深远的血缘关系。晚清京剧名家谭鑫培少学武生、老生,极善武术,功夫上佳。凡遇江湖武林高人,必虚心求教。谭鑫培曾拜武术家张四把为师,学习耍锏,向艺名“盖旋风”的邓天红学习武把子,甚至还拜能人、异人学习轻功、内功和夜行术。谭鑫培还向少林寺的曾方丈学过六合刀、撒手锏等绝艺。鸣晦庐老人《闻歌述忆》载:“谭少年本以武生知名,长庚物故,遗命以三庆部属之杨月楼,而命谭领众武行。谭幼彗娇好,喜修饰,衣履整约,便给冠其俦。善武技,而多内工。悟空之棒,传之少林。石郎之刀,故老云实授于米祝家之祝翁者。能一步箭至檐端,飞行无滞。”[13]谭鑫培曾将武术中的六合刀法用到《翠屏山》一戏中,刀法纯熟,身段边式,入宫表演此剧,深得慈禧太后欣赏,因之赐名“单刀叫天”。谭鑫培还在《卖马》一剧当中,将张四把所授之锏法及少林寺曾方丈所授之“撒手锏”和六合刀中的“拦马橛”的刀刃用法化到了秦琼的耍锏表演当中。舞台上只见双锏舞动,金光闪闪,气势非凡,尽显末路英雄的悲壮之气。在《恶虎村》中,谭鑫培饰演的黄天霸立于舞台当中,四喽罗分立舞台四个斜角,逐个将酒坛砸来,谭鑫培全用肩抗、肘送、膝顶、足踢,从容不迫,准确地将酒坛送回到对方手中。[4]戏曲武功和武术在民间表演文化的体系里,几乎是无界限的,所不同的只是戏曲武功更符合舞台场合,且伴随完成了戏曲完整的故事情节。民俗范围内的武术表演,接近于流于场面的武技,且大多以戏曲武功为主体。戏曲武功和武术尽管在功能上不尽相同,但在演出的美学冲击力方面,则更趋一致。可以认为,恰是占场做演的武戏表演给了直东地区民众一种超越乡土意味的感性化、粗鄙化和假设性的军事化思想,戏场的虚幻色彩直接带动了团民的表演欲望,激励他们在战斗中产生乐观取胜的虚拟想象。晚清华北农村盛行小戏。单县李半庄公社尘庄80岁尘劳汗也回忆说,当年“在火神庙外扎了彩棚,师父们坐在里面。彩棚两边架起两棵大杉杆,竖着两排红缨枪,唱的一台梆子戏,一台柳子戏,可热闹啦!场子四面,三棵、五棵、十棵、八棵,一堆堆地摆满了红缨枪,红了半个天。场子的秩序很好。

卖东西的都不准大声叫喊,卖红芋的小锅都得放得远远的”[12]。义和团民活跃的华北地区,柳子戏和梆子戏最为盛行,齐鲁燕赵旧地尚武之地民众尤其喜欢如《打登州》之类的武戏。此地流传的其他戏目还有《金沙滩》、《黑打朝》、《两狼山》、《反徐州》、《打登州》、《临潼山》、《绿牡丹》、《对金刀》、《黄桑店》、《武松打店》、《狮子楼》、《寺林》等。武戏的表演招式多取法于武术套路,类似谭鑫培那样将少林武术的招式融入武戏,实为对武术和武戏的双重贡献。武戏和武术的血缘关系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武戏的节奏感给了武术更好的表演效果,武术的真功夫,还原了武戏武打的真实性,两者一直呈现出一种良好的互动联系。柯文统计过鲁西南和鲁西北拳民的差异,他认为:“与鲁西南大大刀会和冠县的拳民不同,神拳的绝大多数徒众都是贫苦农民(至少在开始阶段是如此),鲁西北虽然有新教(美国公理会)和天主教(意大利方济各会)的教士和教民,但早期的神拳道德观念: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和睦邻里、戒贪戒色等等。他们负有家护院的职责,其中一些人还行医治病。早期的神拳首领朱红灯之所以广受欢迎,原因之一就是他常给人治病(他擅长医治皮肤病),且不收患者的钱。”[3]1965年12月,齐河县富足店公社大李庄80岁的李连武回忆:“朱红灯这个人,个子不高,一脸大黑麻子,身子很粗很胖。他在这庄学神拳有四、五年的时间,他为人很好,常常给人家治病、疮的,给人家治病他也不要钱。”[12]可见,朱红灯有行侠的行径,这样的行侠行为,一方面是传统文化自然延续的结果;另一方面,则与华北地区的特殊区域文化密切相关,尤其是与戏剧、小说中的人物有关联。柯文的见解值得注意。在初始的阶段,神拳的发展比较平稳。官府不压制他们(实际上也很少关注他们),他们公开练拳和举行宗教仪式不避任何人。他们的仪式包括向东南方向叩头、念咒、吞符(把烧后的纸灰当在水中搅拌后喝下)和请神(几乎所有的神都是小说和戏剧中的著名人物)等。这正是不久以后进入到扩张阶段的义和团普遍采行的仪式。虽然早期的神拳举行降神附体仪式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神助,替人治病(中国的巫师有此传统),但当他们于1899年春越来越多地卷入与教民的暴力冲突以后,降神的主要好目的由治病变成刀枪不入了(也许受了大刀会的影响)。[3]正是由于义和团和中国传统的拳术、武戏的关系,义和团的感性化特质日益明显。换言之,义和团本身即是个很感性化的半宗教武术组织,“拳匪”一词就非常富有想象力,它张扬尚武力度,隐括反叛情绪,并播散出原始的野性和蛮力,其引申意义无疑包含了对武技所具有的表演性、观赏性和舞台性的肯定。晚清时期的中国武术由于尚未脱离巫术武术的体系,因此,它和武戏具有意义上的重叠关系和血缘上的相通之处,以武戏本位的立场,武术堪称武戏的单独表演体系。[10]

2社戏活动中的尚武仪式西方学者对素来敏锐。周锡瑞曾论述过鲁西北自然环境和秘密宗教的关系。“鲁西北的自然与社会状况,可以说是产生秘密宗教的理想温床。这里经常发生天灾人祸,又缺乏一个有力的士绅阶层来强调儒家正统的伦理观念,因此,很多农民便转向这种或那种秘密宗教,以寻求宗教或个人精神上的安慰,其中,不乏被秘密宗教的‘平等语言’和‘道德为本’所吸引的人,而这些宗教观念如理查德•石(RichardShek)所言,正存在于民间秘密宗教中。”[18]周锡瑞还说:“中国的秘密与广大农民的普通在一些方面有所不同。前者的宇宙论、末世说和救世说都区别于后者。此外,从社会角度来看,秘密宗教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宗教,个人单独参加,被许诺可以得到拯救,认为自己有别于秘密宗教外的‘非选民’。因此,当白莲教起义时,他们聚集的会众来自四面八方,并且一般与村社没关系。他们的宗教集体与村社不同,是一种教徒的聚合。”[18]首先,社戏为直、东地区普通民众提供了聚集的时机和场所。早在1896年之前,大刀会首领刘士端就曾利用唱武戏的方式办理集会,招募成员,扩大组织。[11]周锡瑞曾对此做过精辟的论述。普通民间宗教与村社紧密相连,这并不是说村庄相当于西方中世纪的教区,因为一般来讲中国人的宗教活动不是集会式的。人们只要需要(求子、祈丰或祛灾),就可以一个人到庙宇去,而不必等到休息日集体去。大多数华北村庄都有一个小庙宇里面供奉着土地神或关公。村社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要收敛修建这些庙宇的捐款。干旱时,祈雨也是村社的一项重要活动。有庙会时,这些庙宇就成为村社活动的中心。在大一点的村子或者集镇上,每年都要举行这类庙会。在我所见到的大部分华北平原资料里,庙会一般都叫“迎神赛会”,庙会的中心活动是演戏,主要为庙神而演,人们把庙神请出来,坐在有帐篷或阳伞的前排。

此外,这些活动把农民从单调乏味的农活中解脱出来,因而受到农民的欢迎。邻村的亲戚们可以趁此团聚。人们搭起货棚卖吃的和喝的,还进行。人群和演戏造成一种欢快的气氛。从戏剧和庙会中表现出来的村社认同也极其重要。同样重要的是,神灵不仅是观众的一部分,而且,许多从历史神话小说中演化而来的戏剧人物也变成民间神祗。由于有常驻僧侣的村庄极少,而且,在大城市庙宇中接受宗教教育的农民也不多,所以,中国农民的宗教观就主要来自这些戏剧形象。这就是秘密宗教借用民间戏剧的原因。秘密宗教借用民间戏剧中的神祗,就能将自身融入村社的民间文化中,而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神选之民存在。[18]由此可知,社戏是一种界于庙会和迎神庆典戏曲演出之间的一种戏礼性、仪式性民间娱乐活动。举办社戏要求有相当的聚众空间,因此,理解了社戏,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义和拳的起源状况。“义和拳降的神都来自这些社戏。大部分神都是军事人物,这并非偶然。从我们知道的鲁西社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以军事题材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和《封神演义》为蓝本的社戏最受欢迎。这个地区习武成风,出现这种偏好乃是理所当然。当然,《封神演义》中下凡辅助周朝的姜子牙在鲁北齐国受封,《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也是在鲁西扎下根基,这一切无疑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8]。华北社戏的社会呈复合而多用途之状,多事之秋的晚清,民间起事的可能性恰好隐藏和潜伏于类似社戏这种民间集会事宜。

华北社戏还为本土青年展示了古代英雄的形象。“民间文化的尚武色彩肯定有助于年轻的义和拳民与华北农村道德体系的结合。但是,华北农村的功用也有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将习武者与当地村社联结起来。我们所看到的清中叶的习武者都处在村社之外。很多人过着漂泊的生活,作贩盐、行商或保镖,其他人则、到集市上行凶闹事。当公共秩序瓦解、盗匪四处蔓延的时候,先是鲁西南,然后在直隶边界的鲁西北,年轻人开始练武保卫身家”[18]。练拳习武的最佳组织形式便是护青队伍,这样的护青组织,满足了刚到性觉醒时期青年的英雄梦想。“19世纪末,护青组织的普遍出现是鲁西北村社保家卫国趋势的最好说明”。“让年轻的武术迷们来看庄稼,是顺理成章的事。于是,习武者的武艺在他们自己的村社里有了用场,他们就不再到集市闹事或拦路抢劫。这些练武术的年轻人虽然当不了游侠,却可能成为村里的英雄”[18]。其实,这很可能确定了鲁西北义和团民和古代游侠的独特精神关系,出身于社会底层的义和团民,其起事的正义性正是从这里找到了原始的生发点,团民行为的崇高感尚可从次基点上得以延续和扩展。侠的思想虽然在先秦受到过尊崇,但汉以后却遭受到历朝最高统治集团的厌弃和禁绝。中国古代的侠义思想属于社会底层人士一种较为普泛的观念,具体而论,侠义思想集中流行于两大群体,一是流民,一是秘密宗教组织,两者共同构成了所谓的江湖社会。周锡瑞同样认识到了侠义思想的顽固性和局限性。

是官方的儒家思想将秘密宗教视做为“异端”,而它根本不反映大众的看法。清律把“异端”的范围定得很宽,它包括农民日常喜好的巫术和降神附体的习俗。实际上,鲁西边界地区可能特别容忍“异端”活动:这里毕竟造反历史悠久,包括古代起义、白莲教和练武组织。后两者时常有接触,但它们的关系不是组织上的,而是互相利用,甚至是偶然性的:有时出于权宜之计结成联盟,有时利用玩拳弄剑吸引会众,有时秘密宗教准备起义便大量吸收有武艺的人。但是,比这种偶然联系更为重要的是喝符、念咒、降神附体和刀枪不入这一系列活动,它们融入了该地区的民间文化之中。只有在官府的眼里,它们才是“异端”。而人民则对这些活动非常熟悉,尤其是当剔除了白莲教非正统的末世说以后。我们已经看到,这些习俗是山东民间文化的一般组成部分。[18]不可否认,晚清士人和民众之间在精神上有一条很深的沟壑,这个鸿沟便是信仰体系。士人子弟多以参加科举考试为最终生活或生命追求,自然,他们认为舞弄拳棒是小道末技,甚至是低贱之举,所以,身为文盲或准文盲的普通农民,只能选择有利于他们心神健康的。相比较儒学为主的文化格局,侠义信仰并非官方的主流思想,但是,民间草根人士在生存受到压迫的状态下,仍旧会首先选择侠义思想为武器,因为主流的儒学信仰体系无法完整地为他们提供安身立命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归宿。那么,社戏、武术、上法仪式等诸般娱神娱人活动,都成了底层民众信念寄托所在。“随着时间的流逝,异端习俗和普通大众文化的界限愈来愈模糊。秘密宗教从民间宗教和社戏(儒士们也对它不满,禁止所有艺人参加科举)中借用了很多东西。当秘密宗教愈来愈以符咒和巫术为人所知的时候,他们就与从事同样活动的云游道士难以区分了。这些变化不仅使秘密宗教更加紧密。同时,在日益恶化的环境中,习武者作为村社的保卫者,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18]。

一旦发生这两种变化,义和团运动的条件就已经成熟。拳民的“异端”活动———喝符、念咒、刀枪不入和降神附体———在鲁西农民看来极易理解的。因此,它们很容易为广大农民接受,这场大规模的民众运动也就能够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席卷华北大部分地区。此外,该地区业已存在的村社防卫措施为新拳民与村社的结合奠定了基础。拳民应该作为村社的保卫者而出现,这不仅有助于为村民们所接受,而且,也有利于为官府所容忍,这是义和拳所希求的。19世纪末,官府和农民都在寻找抵御步步进逼的西方帝国主义的新方法,列强的威胁为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提供了最后的前提条件。[18]晚清直、东地区的秘密宗教徒和习武者的关系很密切,很多时候,习武者既是武术行当中人,还是秘密社团甚至是秘宗教的信奉者,参加过秘密宗教。“当练拳被当成一种吸引人们逐步加入秘密宗教的方法时———其目的不管是为了广招徒众还是为了收敛钱财(或者两者兼有),在某种程度上武术团体就变成了秘密宗教的附属”[18]。“很清楚,发动起义反抗朝廷的最有效方法是将那些具有白莲教传统的秘密宗教信徒与武艺加身的习武者结合起来。山东和邻近的华北平原地区不断地提供这种条件并非偶然,因为这一地区不但以秘密宗教出名,而且也以尚武着称。早在宋朝(960—1279),山东人的勇敢好武就非常有名”[18]。科奇侯恩在《转变的中国》载:“山东人蜂拥来到富裕的满洲,他们身强力壮,品行好。中国海军中最优秀的兵员均来自他们当中;这些人勇敢无比,不管是沦为盗匪,或是自力更生开发辽东和满洲的资源。”[18]19世纪末,西方人的材料也总结了山东人以下几个特点是好武、节俭和智慧。山东人的尚武精神既能利于政权亦可加害于政权。从清代至今,军队都是去山东募征那些强壮、忠诚、勇敢的士兵来保卫国家。但是,同样的性格也使另一些人沦为盗匪。山东人以“好义”著称,而这种“见义勇为”也极易使他们变成霍布斯鲍姆(EricHobsbawm)所说的那种“社会盗匪”,鲁西尤其如此。

社戏的流行和尚武民俗的存在凝聚为鲁西北及周边地区民众中间的生活惯性,两者和睦相处,共同融合为一种非官方参与且又相对独立的自然文化生态。社戏的精神和尚武的传统汇合成了一种时代的风尚,演化成了直东地区草根文化的基本元素,并对直、东地区青年团众集体性格的锻造以及义和团运动的爆发,起到了根源性的促动作用。

3武戏元素在民间信仰体系中的表现形态华北地区的武术精神对民众心理有较强的渗透力。

民国初年人罗惇曧曾说:“北人思想,多源于戏剧,北剧最重神权,每日必演一神剧,《封神传》、《西游记》其为最有力者也。故拳匪神坛,所奉梨山圣母、孙悟空等,皆剧汇总常见者。愚民迷信神拳,演此劫运,盖酝酿百年以来矣。”[6]北方民众以武戏为精神指针,说明了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尚武传统本身和武戏的关系紧密;其二,武戏的降妖捉怪的内涵在社会生活中的播扬力依然明显。以武戏为基础组成的民间文化结构和草根文化生活必然会波及义和团的集团性政治斗争,武戏会促使观剧人依照武戏做出自己的规程性和方向性想象,于是,原本属于艺术欣赏内涵的戏曲,就脱壳而出,具备了巫术作法的凝聚力和激发斗志的战前动员,并最终成为民众在现实生活中再现尚武行为的行为艺术的表演活动。“讬言持符念咒,能以降神附体,金刃不入,枪炮不伤,游行各处,诱惑乡愚,拜师传经,立厂设坛,聚众而演习。其所供奉之神,大都采择稗官小说之人,穿凿附会,荒诞不经”[1]。

多元文化碰撞后,各种文化便会以相互融合的方式体现其固有价值,即便是强势文化,亦无以全面覆盖弱势文化。换言之,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无法彻底同化掉另一种文化形态,文化总会以混合的方式呈现出新质,并缔造出新一代文化风貌。从社会学和人类学角度观察,人类社会并不存在一种文化全面替代别种文化的现象,新的文化只有在多元文化的“混血”状态下始可实现。具体到鲁西北和直隶西南地区,习武练拳和秘密宗教的传统相互影响,便混合成了一种新质的文化。同时,神拳作为一种文化新质体,其兼容秘密宗教与拳术两者于一身的过程,并非简单结合地将两者相加。其中,“传统民间的戏文对农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义和拳所供奉的众神都来自这一方面。而烧香磕头也不是秘密宗教所特有。到19世纪末,传统的宗教与秘密之间的界线日渐模糊,而神拳仪式中有很大成分并不完全来自秘密宗教”[18]。武侠类戏剧和小说为何对义和团运动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应当从多方面考量。“附在义和团员身上的神也即是山东民间文化中的人物。他们主要来自白话小说《三国演义》、《封神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封神演义》是一个重要来源,因为它把公元前11世纪建立周朝的英雄人物同保护三教(佛、道、儒)反对异端的传说结合起来。小说《西游记》中保护唐代和尚玄奘去西天取经的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也都是家喻户晓,受人喜爱。这同他们保护佛教的角色有关系”[18]。珀塞尔《义和团起义:背景研究》曾经研究过义和团起事的季节性特性,他关注到了义和团起义多在春天,正是因为春季为华北地区庙会旺季,庙会的演剧活动,给义和团可提供了集体起事的机会。“义和团的反教行动在鲁西北真正开始蔓延,是在1899年春天,因为,这通常是赶庙会与看戏的季节。两者之间的巧合也许不是偶然的事情。

同样,1900年直隶义和团的活动开始逐步高涨也是在春天。在有些场合,义和团甚至占据戏台,在这个为他们提供神祗的舞台上,表演我们的降神术”[18]。如上所述,民众很可能将义和团的仪式当成了“跳大神”那一套。在华北平原,通晓一整套符咒与魔法的武术团体和教派组织比比皆是,为人们接受这种新形式的神拳打下了基础。但是,义和团活动还受另一种重大影响,它对民众怎么看待这场运动作用更大,那就是戏剧。从此可见,义和团运动和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有关,是多重社会和文化元素促合而成的,其中,民间戏曲的影响力无处不在。潘光旦《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引《燕兰小谱》资料统计,以伶人数量多少为准,清朝戏曲演出活跃程度的地域性排序如下:北平(京兆)与河北(直隶)第一,江苏第二,四川第三,浙江第四,陕西第五,山西第六,山东第七。据《听春新咏》记录,嘉庆年间,秦腔末流时期,伶人分布排序则是河北、江苏、陕西、四川、山东、山西为前六名。[8]据解放后的资料统计,仅分布在山东省的戏剧剧种就有34种之多,相比较而言,鲁西地区较山东其它地区剧种又更为繁多,而这里正是义和团运动的最初发源地。[17]晚清戏曲中的花部压倒雅部,武戏的扩张力急速提升,在广袤的华北平原的村镇,武戏的演出无时不有。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地区山东与直隶两省都是戏曲的发达区域。以花部武戏为主体的新型的戏曲类型正是通过自身魅力把广大民加及引到它的周围,又悄然把这种影响力播散、扩展到观剧者身上,促使观剧人产生戏曲生活化和生活戏曲化的通类联想。中国戏曲的素材多种多样,但总体说,有五大类型,分别是历史戏、神仙道化戏、才子佳人戏、公案戏和鬼怪戏。而在以农村青年为主体的义和团众看的多是历史戏中的武戏类别。以三国戏为例,三国时期的重大事件,在戏曲中皆有所表现。如《借东风》、《辕门射戟》、《斩马谡》、《群英会》等皆搬演三国故事。大到黄巾起义、赤壁之战,小到吕布、貂婵情事,都被搬上了戏剧舞台,风云人物纷纷登上戏剧舞台,其中忠厚恩慈的刘备,忠勇无畏的关羽,粗豪爽劲的张飞,胆气过人的赵云,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武艺高超的马超,勇力过人的吕布等人更为民众喜爱与欣赏。除三国故事外,晚清时期有关水泊梁山、杨家将等为题材的戏,也通过戏曲舞台广泛传播。义和团运动首先爆发的鲁西地区所流行的戏剧的内容多以历史题材的武戏为主,内容决定形式,其艺术表现也跟从粗犷、豪迈的风格,如山东梆子的“四大征”,即《穆桂英征东》、《秦英征西》、《姚刚征南》、《需振海征北》。内容多为讨伐征战故事,皆为好勇都狠、张扬武力的武戏。

神仙道化戏和鬼怪戏素为深受大众欢迎的中国戏曲,其中又以两部传统神怪小说《西游记》与《封神演义》戏为最重要。神仙戏的审美价值堪称最高的,神仙戏以此美轮美奂的舞台表演展示了戏曲特有的间离效果,其吸引力自非别的戏曲题材可比。神仙戏对义和团的影响是直接为其树立了诸多崇拜的神灵。以武戏为主体的花部戏曲更加强化了动作的功能,动作作用于人的眼睛,映入人的内心,又反作用于人身体。所以,花部戏曲对人的影响是有声有色的,形神兼备的。在武戏十分流行的直东地区,武戏深刻地影响了广大民众的心灵。民众观戏,习其声,仿其形,本是平常之事。义和团运动在直、东地区的爆发不是偶然的,作为直隶、山东民间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表演、社戏聚会以及武戏展示,都为义和团起事提供了感性化、情绪化和动作学的叙述背景。广义的花部戏曲包含了武术和社戏,因此,由完整的戏曲文化体系组成的娱乐和休闲方式时而转移成活的历史载体,史上的英雄人物或神通广大的神灵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渐被民众所熟悉。花部戏曲的外在教导作用,使得直、东地区下层民众在心灵深处激荡着一股向往先贤和神灵的激情。当然,直、东民众反洋教举动的直接促发点是降神附体仪式,降神附体仪式实为完成了凝聚民心的所谓最后一击,为民众入团的质变程序,但是,武戏精神普泛的文化当量则为直、东民众由民转团的量变储备。恰是武戏文化促使直、东民众的反叛愿望具体化、现实化了。武戏文化的熏陶和武戏人物的鼓惑,从戏曲教育本位和纪念先贤立场出发,则为实现种族和信念凝聚力的又一种实现途径,其积极的价值是显见的。其一,团民们可以根据舞台上的神异侠客、爱国将军、无敌神仙和自己的先祖、先烈产生联想,并模拟他们使用的武器去装备自己,实现和戏台英雄们的精神共鸣。这样的动作体验过程,具有与神相通、神人合一的幻想成分,对团众具有心理变异和感性升华的作用,属于降神附体仪式的心理准备程序。其二,面对洋教的压力,戏曲所播扬的奇幻动作及其装腔作势的语言风格,带有天然的炫技逞威特征,此类模仿之举反映了以直隶、山东青少年为主体的义和团众处于性成熟早期的特有的心理动能。其三,武戏文化中的感性形象和夸张动作,已成刺激直东农民幻想潜能的工具,迫使团众在武戏形象的鼓惑下,找到了一条释放他们神圣意志的机会。由此意义观览,晚清时代追寻生命自由和个性解放维度至大者,则非义和团莫属。其四,武戏文化为终极的降神附体仪式铺设了基础,将年轻拳民诡异莫测的心理状态整合成了统一的神圣意志,最终勾勒成了义和团的主流观念。其五,团民通过降神附体仪式的训导,犹如获取了模仿这些神灵行为的许可证,义和团员们感觉到获得了戏中神灵般无可匹敌的神力。其六,晚清直、东地区降神附体仪式能量释放的结果,更是武戏所扬誉的神巫相通文化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动能再现。花部戏曲和降神附体仪式的合流,组合成了戏巫文化,两者的合力,合并成直、东地区底层民众的精神世界。

武术文化范文第2篇

众所周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武术也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武术从古至今便传承武德、武魂等高尚精神,其独特的方式同样吸引着人们前来学习探究。武术的类别较多并且动作复杂,通过影视传媒便能够对任意一种武术形式进行详细介绍。由于影视传媒现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并且传播的对象及其广泛,因而武术文化传播通过武术影视进行传媒将会取得显著的成果。

二、影视传媒的特点

首先,影视传媒具有试听兼备的特点,因而能够让大众更加直接地接受资源信息,从而让传播效率更加广泛。现有的大众媒体传播媒介通常为广播、文刊、网络等,其中文刊类主要是通常视觉直接进行传播,广播通过听觉传播,影视传媒则身兼视觉、听觉等传播途径,因而更加能够引起大众的关注。其次,影视传媒能够反映真实的场景,因而便能够将剧情、人物进行真实地还原,从而达到历史重现的目的。所以大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便能够直接获取影视所要传达的历史信息。而在高科技发展速度较快的今天,影视传媒更加注重让观众享受身临其中的感觉,在影院中设有的3D立体观影项目不但让观众能够真正融入一部电影中,同时也能够让观众体现到不一样的观影乐趣。最后,影视传媒能够将大量的信息进行传递,从而引起大众的反响。而影视作品通常经由卫星或者无线电波进行传递,大众在家中便能够进行观看。

三、武术影视传媒的主要方式

(一)武打电影

众所周知,电影比电视起步较早,并且其深远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现在,而武打电影一直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追捧。我国武打电影通常包括多种类型,拍摄电影的题材十分广泛。中国早期的武打电影明星以李小龙为代表,其在电影中所展示的武术类型为截拳道。而李小龙所演绎的多部电影也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追捧,如《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等均取得了过亿的票房。

(二)武术类电视作品

武术类电视作品的起步则晚于电影,电视其受欢迎程度却与武打电影持平。而武术作品通常包含多种类型,如武术争霸赛、武术纪录片、武术娱乐节目等。由此可见,通过电视进行武术作品传播也成为当今武术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

四、影视传媒对武术文化传播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武术在中国文化历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发展时间已经长达几千年。中国武术逐渐走出国门并代表中国文化进入到世界人民的眼中,而真正将中国武术展现给世界的就是李小龙与成龙两位武术巨星。他们在电影中一直向世界传递中国人的自尊不可欺,并秉持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此外,他们在电影中所饰演的角色通常展示了多种武术类型以及高超的技术动作,从而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极力称赞。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世界人民才逐渐体会到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并进行钻研。由此可见,武术影视传媒能够完整地表达人物的动作以及声音,从而利用图像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样不但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时也能够让观众及时融入剧情并提高观众的知识面。此外,武术影视传媒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例如,在《少林寺》播出后,河南嵩山少林寺便成为了大众的必去之处。这样一来,大众在参观的时候便能够直接了解到少林寺的相关文化,同时也能够体验到武僧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武术影视传媒对武术文化传播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与此同时,影视传媒还能够利用先进的媒体设备对宝贵的武术文化进行保存,从而利用电视、电影等媒介进行信息传递,这便是武术纪录片。通过对宝贵的武术信息进行录制,这样就能够避免武术信息的丢失或者失传等现象。通过纪录片,大众能够清晰地观看到每个武术动作的细节,从而便能够做到在家中进行习武。例如,《太极拳》纪录片便受到老年人的广泛热爱,由于太极这一项武术运动动作十分柔缓,十分适合老年人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与此同时,武术影视传媒也丰富了教学手段。由于人类的精力有限,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难以做到精神十分集中,所以在现场学习时便会漏掉许多动作。但是,通过影视传媒练武之人便能够对自己较为薄弱的地方进行观看从而进行弥补。影视传媒的信息会一直留存在互联网中,因而便能够为练武之人提供借鉴。另外,在一些大型武术比赛中,录制人员通常会对全程比赛进行录制。诸多热爱武术的人们无法亲自到场观看,而影视传媒便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大众可以在赛后利用网络媒体进行观。通过研究我们能够知道,武打不但具有竞技功能,同时也具有娱乐表演等功能,而这些功能不但丰富了大众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能够让大众更加关注武术,从而将武术文化进行传播。例如,《卧虎藏龙》这一部武侠电影,在电影中每一位演员们就身兼其独特的气质,并且通过诸多唯美的场景以及漂亮的武术动作向观众展现了十分洒脱的精神,这就给予观众诸多美好的向往。这不但让此部电影大获好评,同时也让众多演员走向国际。而演员的成名也能够对武术文化传播起到促进的作用,如李连杰便已经成为中国武术协会的形象大使。李连杰因出演诸多武术电影被世界人民所认知,其所具有的国际影响力能够将中国武术文化进行世界传播。因此,李连杰便开发了太极拳市场,从而带领太极文化真正的走出国门,进入世界人民的眼中。最后,武术影视传媒的另一功能便是促进了经济发展,从而推动了武术文化发展。通过影视传媒,武术不但被塑造成令人崇拜的运动,同时也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与热爱,这在无形中便促进了武术经济需求的增长。在早期时,中国便提出了“以武养武”的发展路线。在此过程中,通过将武术器材以及相关的武术录像、图书进行推广售卖从而达到获取武术经济收益的目的。

(二)消极影响

同时,武术影视传媒也是一把双刃剑。尽管武术影视作品对武术文化传播起到了推进的作用,但同时也对其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由于影视作品通常对现实进行夸大、虚化,就导致了脱离现实的现象。一些武术影视中的人物通常为了达到剧情效果而身兼现实生活中不能达到的能力,如刀枪不入、飞檐走壁等。由于影视媒体的受众对象通常十分广泛,而对于一些青少年来说就极容易被剧情所误导,从而引发诸多事故。此外,影视传媒也忽略了武术的真正内涵。一些传统的武术比赛现在已经成为人们娱乐的项目,这严重违背了武术的文化内涵。由此可见,在武术影视传媒的过程中观众需要明辨是非,这样才能够对武术内涵进行真正的了解,并且发扬中国武术的强大。

五、结语

武术文化不但是中国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向世界宣扬中国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武术影视传媒的存在不但能够完成传承中国武术文化的重任,同时也能够带领中国武术走向世界。但是,由于武术影视传媒的多样性便使得武术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被扭曲,让武术文化失去了发展空间。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武术影视传媒必须做到以诚信传播为主要传播理念,从而做到真正保护武术文化的目的。综上所述,武术影视传媒对武术文化传播利大于弊,只要秉持传承中国武术为传播理念,相信定能够让中国武术站在世界文化舞台中央,发光发热。

武术文化范文第3篇

作者:次春雷 单位:吉林体育学院武术系

中国自古代开始就认为解决大众百姓的温饱问题,就可以获得“天下太平”,这对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农耕文明国家来说,确实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最低生存保障条件。“太平盛世”可以体现中国人对“养”价值的终极追求。中国人眼中的“养”文化大都表现在“养护身体”、“养家糊口”、“修身养性”等价值观念上,这些内容都与武术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人们通过习武可以使自己身体变得更加强壮,满足生命的需要,体现出“养护身体”的价值功效;习武者在武德的教化下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陶冶情操,改变了自己的性情与性格,满足了人们“修身养性”的需要;人们还通过习武获得了谋生手段,保证了自己和家人的长期生存资格,体现出“养家糊口”的作用。“养”是建立在“生”的基础上,同时又是一种对“生”的现实价值和意义的超越与升华。“养”是为了使人更好的“生”(即存在),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生命观”的深刻认识,表现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尊重以及对人自身的终极关怀。前些年有学者曾提出,“武术属于体育,但又高于体育”,国内学者对此观点颇有争议。笔者认为武术运动具备了体育的健身、娱乐、竞技等方面价值,但还包含了中国传统的养生价值,这个内容成为武术区别于西方体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西方体育的观点是“生命在于运动”,以“身体运动文化”为核心的思想;而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运动文化是武术,而武术所体现出的内涵则是以“运动养生文化”为核心的思想内容,集中反映出中国儒、释、道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处世原则,还表现出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以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东西方文化的焦点也在于对“和”文化的追求及“和而不同”思想探讨。武术本身所反映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其核心思想就是儒家文化中的“尚和中庸”、“和为贵”、“和谐”的思想以及对“和平”的不懈追求,而武术本身则具备“争斗”、“攻击”的性质,但这些内容不能代表武术文化思想内涵的全部。武术的自身功能特点与“和”文化的追求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但二者又具备了相互制约,对立统一,协调发展等特点。人类私欲的膨胀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导致了战争的出现,而动用武力则是平息战争和稳定社会不和谐的重要手段,武力是解决文治以外最有效的方法,以武力的征服建立一个有秩序的新世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精髓之一就是“以和为贵”,把“和”视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成为自古以来人们为人处事的重要准则和信条。佛家也有句名言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道家的主张则是“不争”、“无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思想。墨家所倡导的是“非攻”、“兼爱”。兵家的至上境界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说武术文化在中国主流文化儒、释、道、墨、兵家中无论是提倡入世还是主张出世的思想都是期望天下太平而无争,愿世界和平。“和平”体现了武术与奥运,中西文化的共同追求,从奥运的“神圣休战”到武术的“止戈为武”的无处不体现出人类对“和平”的渴望,人类的渴望赋予了奥运与武术共同的神圣追求。中国追求和平文弱的民族性格,导致了不尚征伐,而尚和中庸的民族个性,所追寻的是在和平中求发展、谋进步、倡和谐。因此,中国历史重大战争都是出现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性格同时决定了武术的价值取向,所体现出的是追求人类和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秩序文化。西方的民族性格主张尚力、尚强,西方人视竞争为生存之本,在竞争中谋发展、求生存。这些内容集中体现了中西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文化意境。武术对“合”的追想中国武术中“合”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对“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形神合一”、“阴阳合一”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融入与思考。“天人合一”的思想起初所表现的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认为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抗逆的,人要生存就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渴望达到人与自然的调和。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古代人具有较强的现实感,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是造物主并主宰着万物,是宇宙并拥有强大的力量。“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人类一种恒古不变的精神追求。后来随着人们对大自然和事物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刻,“天人合一”逐渐变成了人类通过自身实践活动对自然规律的探寻,希望可以使“天道”为“人道”服务的一种追求。天人的追求决定了武术的和谐发展。“知行合一”反映出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认知观点,在武术传承与实践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知行合一”的含义是“知”代表知识、认知;“行”代表行为、实践;知行合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知易行难”、“知难行易”的矛盾。古代武术谚语有云:“既学艺,必试敌”,体现出古代习武之人对学习认知与实践价值的重视程度,反映了中国古人重视实用价值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形成了武术传承中“学以致用”的思想特点。“知行合一”的价值对武术传承质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武术的传承与实践提供了思想保障。“形神合一”是构成武术文化的基本要素。“形”指的是人的外部形态,也可以说是由外部形态变化而构成的武术动作与姿态;“神”指的是人的精神、思想,也可以看作是人内涵的反映。“形神合一”是形体与精神在武术行为中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通过武术行为反映出武术文化内涵的外延,举手投足间无不表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具有东方特色的武术文化。“阴阳合一”是武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学说之一。“阴阳”可以说是古代哲学理论的代名词,用来说明一切事物内部不同属性的相互对立统一与转化的过程。因为阴有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等特点。“阴阳合一”辨证之道和对立统一的思想在武术演练与技击对抗中应用广泛,如武术中经常出现虚实、动静、攻防、刚柔、奇正等变换,无不体现出阴阳调和、多变的意识形态,丰富了武术文化理论体系。同时为武术流派的产生,如:阴阳八卦掌、阴阳五行拳、太极拳等拳种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参考。这些内容也反映出了中国武术的人文追求,集中体现出的是对“和合”文化的追求,其中“和”指的是和平、和谐,“合”相合、融合。在“和合”中求进步,谋发展,这也是中国武术文化的思想本源。

传统文化的内涵所反映出的则是“以人为本”的终极追求。而武术的追求并非局限在对“养”、“生”、“和”、“合”等文化方面的追求,我们可以以此侧面了解到武术的价值追求本身始终都是围绕着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从满足人类需要开始到完善人类需要而结束,不断为人的和谐发展与满足需要而提供服务,其主要价值功能就是为人类服务。通过武术运动使人自身以及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达到和谐完善的目的。武术运动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成为奥运特设项目只能看作是武术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奥运会后的发展才是武术运动所要面临的新课题。若想进一步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就必须要深度挖掘武术的文化内涵,使更多的人通过武术去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在继承和发扬武术文化的同时从中受益,以保证武术运动能够始终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不断发展。

武术文化范文第4篇

摘 要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古典美学、传统理论学和医学等多种文化知识,具有悠久的文化价值。高校武术文化传播工作的水平和武术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本文通过对武术文化价值的研究,针对武g教学过程中怎样融合文化教育的内容进行深入探讨,让学生能够深入的感受到我国优秀文化的精髓,以此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关键词 传统武术 文化武术教学 传承发展

中华武术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因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民族习惯和宗教因素的影响,民族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随之产生了哲学、伦理学、美学、养生等多种文化内容,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民族特点的武术文化体系之一。

一、武术文化在高校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将武术与传统文化离开传承

武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校进行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武术的核心内容是文化的传递,没有文化的融合武术只能是一个皮囊。现在的高等教育比较注重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但是我们在传播武术文化的时候,却把武术文化的俗文化过分扩大。以至于在武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过分关注其中的历史价值,而忽视了其中的文化价值。我们在传播武术文化的时候,很多人对于武术文化的认知,基本上停留在岳飞的精湛武艺上,关注岳家枪,注重太极拳的变化多端,看重霍元甲迷踪拳的英勇无畏。随着时间的流淌,人们对于武术文化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人们对于岳飞在中华武术文化中的促进效用关注力度不强,也没有认识到其中的民族精神,并且没有把太极拳和现在的太极哲学理论知识融合起来进行叙述。人们对于霍元甲在民族为难之时所展现出来的武德涵养也没有进行深入体会。只是注重对于武术过程中人和事的叙述,没有关注传统武术文化中的精髓所在。而且对于武术的文化价值,也没有进行深入的剖析。

(二)传统武术教学内容在高校的缺失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在现在的社会中主要呈现“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两种类型。所谓的“竞技武术”就是以官方传递为主体的现代化武术。实际上竞技武术是岁武术的体育效用进行进一步的增大,是武术对于体育的另一种反映。和竞技武术相比,民间传统武术需要传递,在现在的社会中,以人为主要传播介质的民间武术逐渐淡薄化。高校是武术发展和继承的摇篮,但是现在高校中的武术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以竞技武术为主要题材,对于传统武术的融入比较少。这样就使得高校不能对中国的武术进行有效的传递和发展,也严重阻碍了民间传统武术发展的长久性。现在高校武术教学的内容主要有初级长拳、初级棍、初级剑、24式太极拳等,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武术像是陈式太极拳、八卦掌、本土拳种、八极拳、通背拳等内容比较少,在高校武术教材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融入。所以,在高校武术教育中应该肩负起发展和传播武术文化的重担,适当增加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

二、武术教学中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武术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培养与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核心价值的展现,更是一个民族长久发展的主要力量。学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动力,爱国是民族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民族发展的永恒动力。所以在现在的高校武术教学中,不能只是对武术技术进行讲解和教学,还要根据武术教学的实际状况、技术特征和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来不断的找寻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哲理内容,从而更好的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武术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卫国强身。从古至今,很多英雄豪杰都留下了令人称赞的光辉事迹。比如在明朝,戚继光和少林寺的人一起抵御敌人的入侵,认真学习武艺技术,严厉打击倭寇的入侵,使得民族精神得到充分的展现。他们在守护国家和民族安全的时候,不顾及个人利益,而是以国家的利益为中心,不畏,誓死捍卫祖国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武术文化中包含了浓厚的文化价值和人文思想。所以,在武术文化教学的时候,需要不断的提升大学生的自身素养和精神品格的构建。武术文化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发展,也就是通过对武术的练习,使得人们能够对自然和生命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有效的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全面融合。高校利用武术文化教学可以让大学生在提升自我素养和综合发展的过程中找到其中的平衡点,从而构建全面的人格,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式。

(二)武术文化教学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我们经常都会听到很多耳熟能详的有关习武精神的经典语录,这就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在过去认为练习武术就是“练功夫”,其中的“功夫”就是指做事情时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是指在一个事情上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和成绩。把这种习武精神有效的融入到武术教学中,能够有效的加强大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三)武术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营造武术传统文化氛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价值也在不断的传播。文化的类型也更加的丰富多样,例如服装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在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能体现出来。武术也是一种文化,但是很多人对于武术的认知只是保留在技术方面,没有认识到武术是一种具有价值的中国文化,这种思想就阻碍了武术文化的传递。所以,武术在现在的社会发展中不能按照过去的发展模式来进行,需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传播和发展。在文化的环境中构建学习氛围。比如通过语言、举止、服装、等内容来加强文化的渲染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武术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体会武术的独特魅力。通过不断的学习,加强学生对于和谐统一观念的认识,能够善待他人、贡献社会,从而构建和谐统一的人际关系。

(四)武术教学过程中突出武德培养

武术文化中拥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人文思想,无论是在内容方面还是在形式方面都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从古至今,中华武术都是主张以武修德,武德修养以礼为先。所以在武术教学的时候怎样进一步加强武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首先,需要充分的激发老师在教学中的个人威信,德育教育不但需要对其进行说服和训练,还需要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影响。老师威信的体现在于其人格魅力的展现,老师自身的形象和老师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品格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较深入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所使用的语言以及老师的行为举止都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思想情感造成重要的改变。第二,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在教学传统武术的时候,可以引入一些优秀的电影给学生欣赏。让学生学习这些电影中所传递的武术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感受人物那种不畏、刻苦锻炼的精神品格,从加强学生的自我防卫能力,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最后,在教学的时候还要适当的引入德育的内容,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使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比如:在上课之前或是课程结束之后,师生可以互行“抱拳礼”。并且要进行基本的礼仪问好。这样能够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情感的传递,传播“尊师爱生”的文化美德。在练习套路、教学比赛或检测的时候,都需要向学生行礼,或是在练习的过程中两个人也要相互行礼,这样能够培养学生虚心向他人学习知识、坚强勇敢的精神品格。

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TY122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方芳.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探析[J].青少年体育.2016(09).

[2] 刘凤虎,杨斌胜,张辉.基于SWOT-AHP模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08).

武术文化范文第5篇

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是指后人为了继承传统武术的技术与文化,在其发生地或者流传地域所建构起来的新的境地。历史环境的变化和社会文化的更替也造成了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变质。第一,传统武术文化发源于民间,其再生性文化空间的变质与它所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存不仅含有武术文化内涵的继承,传播路径的抉择和传承人产生机制等方面的合理配合,而且也要以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为依托。第二,随着人们逐渐重视弘扬传统文化,部分历史上流传的民俗节日也逐渐恢复开展,人们花费大量精力试图恢复曾经存在于历史中的传统武术文化原貌,然而不可阻挡的是传统武术再生性文化空间的变质。遗憾的是大众所能看到的是武术家不断上演的竞技武术样式,而以民间文化为内核的传统武术文化日益成为历史的回音,活在人们的记忆中〔4〕。例如,当今种类繁多、花样百出的武术节会,只有为数不多的运动员的身影和掌声,而社会武术活动早已变成以武术为健身手段的武术爱好者的自我消遣和娱乐。传统武术再生性文化空间的转型,使其本身在传承过程中日渐脱离武之为武的本真和本来面目。近些年来,一些以弘扬传统武术文化为口号的武术比赛转而成为招揽顾客的商业演出,例如商业气息浓重的武林风擂台赛,虽然创造了很高的电视收视率和大众关注度,却在无形中促使了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变质。

2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

2.1实现武术文化的活态传承

传统武术文化作为我国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其活态传承是传统武术文化空间保护的核心部分。因而,在保护传统武术文化血脉,拓宽传统武术文化生存空间的基础上,扩大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人的规模是必需的,其固有的师徒垂直传承与耳提面命的口传心授,能够更好地实现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动态传承不仅包含传统武术的基本技术技法,还包括弘扬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等的系列内容,照顾到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内在的层级性。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地确立传统武术传承者的社会身份,明确其与相关方面的责权利关系,形成可视化的传统武术传承评价标准,对于传统武术的当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习得的,同时也是依靠代际相传而保存其血脉的,然而这种传承需要有合适的文化空间作为背景。传统武术门派林立、技法多样的特征决定着其文化空间传承的复杂性。原初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并不是全然不动地复制前人武术活动遗迹的过程,毕竟这种未受干扰的原生态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因而,应该在对原初性武术文化空间进行保护的同时,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例如,定期邀请传统武术名家教拳,访问传统拳师练功场所,深入拳师生活、进行拳理领悟,还原乡村传统武术习练场景,以真正实现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优化。

2.3发挥政府和社会双驱动力

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双向努力。一方面,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逐步落实,从2006年开始,政府已经将大批优秀的民间武术拳种纳入了“非遗”保护名录,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创造了最有利的时机。传统武术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被贴上了国家形象的文化标签,于是成为我国至为珍贵的文化资源。例如河南焦作市将一山一拳作为焦作市的旅游名片,又如四川省峨眉山市将峨眉武术作为本市形象的象征和身份标志。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和其所属群体的角色和身份会随着场景的变动而转化,其所属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同样依靠其环境变化,环境的变易决定着他们的文化认同程度,而文化认同又必须在特定的文化空间内实现〔5〕。因而,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认同的基础上,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基因的保持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双驱动联合力量来推进,形成集文化、教育和旅游三位一体的驱动机制,打通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播渠道,适当放宽国家政策,灵活调整政府策略,成立有关的传统武术社团、研究机构和表演团体等传播平台,对传统武术文化实施多层次的保护。

3结论

传统武术在传承过程中,其非物质文化的保存较生态传承更难进行,从而造成原初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转向。传统武术由于它传承体制上的独特性及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渐行渐远的图景呈现,使在当今剧烈变动的社会中毫无变异地保护传统武术原初性文化空间几乎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景。传统武术再生性文化空间的转型,使其本身在传承过程中日渐脱离武之为武的本真和本来面目。传统武术所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的变迁和试图恢复曾经存在于历史中的传统武术文化原貌的艰巨性,使以民间文化为内核的传统武术文化日益成为历史的回音。传统武术文化的动态传承不仅包含传统武术的基本技术技法,还包括弘扬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等系列内容,照顾到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内在的层级性。在对原初性武术文化空间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应该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例如,定期邀请传统武术名家教拳,访问传统拳师练功场所,深入拳师生活,进行拳理领悟,还原乡村传统武术习练场景,以真正实现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优化。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认同的基础上,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基因的保持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双驱动联合力量来推进,形成集文化、教育和旅游三位于一体的驱动机制,对传统武术文化实施多层次的保护。

武术文化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1

摘 要 在现阶段日趋紧张的国际竞争中,民族文化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中国热”的浪潮下,中国文化发展到了全世界,中国的武术更是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因此,加深在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的传承教育,对于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中的影响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武术文化 教育 影响力

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民几千年积攒下来的宝贵财富。因此,弘扬武术教育、加强武术文化的传承,对于现阶段日益发展的民族文化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一、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一)对道德本身的促进作用

在我国的武术文化汇中,“武德”是武术文化的核心。“武德”就是指社会的公正原则,如正义、公正、尊师、助人为乐等。加大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的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对人的教育意义是巨大的。它在培养着一个人的道德品行的同时,又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因此,加大对武术教育中的武术文化的传承,是我国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工作重点。

以大多数武道大师而言,他们大多数都提倡平心、平和。我国传统的水墨画往往是一个人心境的体现,2009年4月11日,武道大师魏来在南京举办了美术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副会长言恭达亲自为画展题词。当画展上记者询问魏来为什么能在书法绘画艺术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时,魏来解释道:武术提升了他的心性,所以他能平心静气的将爱好放在书法美术上。由此可见武术文化能磨练人的心性,提升人的品质。

(二)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重要途径

在现阶段的国际竞争中,文化竞争成为现代竞争的主要方式。在20世纪末期,外国文化对我国的冲击持续加大,这种文化冲击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的各个领域,“韩流”、“欧美流”成为了很多青少年的关注焦点,而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

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的传承,会有效的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现代,每个青少年都有一份对武术的激情,武术教育在青少年中的推广所受的阻力较小,同时武术文化又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所以说,武术教育中更要加大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力度。

二、加强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传承的措施

(一)要明确武术教育与武术文化的区别

想要加强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的传承,首先要明确武术教育与武术文化的区别。一些武术的教育中把武术教育与武术文化混为一谈,殊不知武术教育只是单纯的教育,单纯的讲解武术的招式;而武术文化更接近于一种思想,对人的行为动作、思想方式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说,武术教育不等同于武术文化的传承。

在很多武术教育中,往往会忽视了对武术文化方面的传承,这是现阶段我国武术教育中的常见现象,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武术的学习中,只是单纯的学习招式,而往往忽视了武术的瑰宝――对人性的培养,这是我国武术教育中的一大缺失。由此可见,区分武术教育和武术文化的工作势在必行。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载体,而学生又是武术文化传承的主体,因此,一定要发挥学校在武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首先,要营造校园的武术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知程度。氛围是学习的前提,所以说,武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相应的校园氛围的支撑。学校可以适当的开展业余武术活动,在节假日期间组织学生参观武术学校,通过解说员的讲解,进一步加深武术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也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画报等校园宣传措施,在学生中普及武术文化知识。另外,学校也可以鼓励创办校园的武术团体,进行简单的武术文化的交流。

(三)要明确武术文化的位置

武术在很多国人的心中,只是一种为格斗而产生的技巧,这是很多国人对武术的误区。首先,我们不能忽视武术创建的初衷之一:防身,武术的创建之初也存在着军事的目的。但与此同时,武术对于修身养性、强健身体的积极作用,也对医学、伦理等方面的广泛涉猎,所以说,武术文化是诸多文化的集合。

现阶段的教学中,也要明确武术文化的地位,通过对武术文化深度剖析,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美的将武术文化与现代教学融合在一起,也要明确武术文化在现代教学中的位置,不能本末倒置。

(四)注重对武师的武术文化培养

武师作为武术教育的实际接触者,对武师的武术文化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武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武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展现出良好的武术文化的素养,对于他的学生而言,会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因此,武师的培养,对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

三、结束语

在国际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把国家的综合实力放在经济的发展上,也要兼顾民族文化的发展,明确民族文化的发展对武术文化的带动作用,这对于武术文化的发展,起到引导性的作用。同样,现阶段我国要将武术文化的教育推广到学校,保证武术文化能在人民中顺利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伏静.高校武术教学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11.

[2] 李勇,邢伟.文化的传承:当代武术教育的核心问题[J].搏击武术科学.2010.9.

[3] 陆小黑.浅谈当代武术教育中的文化教育[J].搏击武术科学.2011.7.

武术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武术电影;武术文化;影响;精髓

武术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仅是一种技击技术,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集娱乐休闲、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等功能于一体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上世纪二十年代,电影《车中盗》第一次将武术这种技术搬上了电影的荧幕,从此拉开了武术电影的大幕。随后,享誉世界的《李小龙》、《黄飞鸿》等武术电影相继走红。时至今日,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以及几代电影人的不懈努力,武术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市场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并逐渐在世界上掀起一阵阵关注中国武术的狂风。很多外国人习惯上称中国的“武术”为“功夫”,外国就有口口相传的“中国功夫”的说法。

武术电影的成功,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武术的传播与发展。一方面,它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熟悉并喜欢上了武术,继而迷恋和学习武术;另一方面,也让更多的外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武术。中国武术又称“国术”或者“武艺”,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等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徒手的或者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套路和单势练习。[1]

中国武术源于中国,但是属于世界。武术的影响不仅存在于中国,对于世界也有很重要的存在价值。在世界的范围内,人们都知道中国功夫,很多人都知道李小龙、成龙等优秀的武术电影人。

一、武术电影的精神影响

《天龙八部》、《黄飞鸿》、《少林寺》等武术电影里那些习武之人的铁骨铮铮总会让人萌发一种发自内心的钦佩之情,他们的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完美展现他们的精气神。影片中那些习武之人的精气神就是一种对于武术文化、武术精神的有力的宣传。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电影,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远大于电影本身,中国功夫就是其中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李小龙一身漂亮的拳脚让世界为中国功夫发出了第一声惊叫,而到了八十年代,一个名叫成龙的男子改变了传统中国功夫电影硬朗的表现形式,让世界为中国功夫发出了再一次的尖叫。可以说,李小龙、李连杰和成龙等为代表的中国功夫巨星把中国武术电影乃至中国武术精神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武术不仅仅是一种体育,可以锻炼人的身体,武术还可以是一种精神,激发人类的内心灵魂。武术是我国的瑰宝,以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通过格斗这种形式来展现人的身体美。随着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广为传播,武术借助这种媒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武术电影的核心是武术,电影中所要表达的也是武术精神。武术是武术电影标志性的符号,武术精神是武术电影的内涵。司马迁曾经这么说过:“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2]武术精神的精髓需要我们世人细细体味。

中国武术文化是一种朴素的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武术电影在极为丰富多彩的理论和技术中反应出较为深刻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国武术文化,体现了质朴的中国文明。例如看成龙的武术电影,观众心里就会产生一种英雄气节。所以,中国武术电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冥冥之中就已注定。

武术电影传达的精神时时在社会上传递着正能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影响了很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影响很普遍。毫不夸张的说,武术电影的精神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指引的作用。每一部正义的武术电影,都能启发一部分人,都有一种精神注入到观众心里。

二、武术文化的认识

中国武术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有着极其深厚群众基础的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武术运动,对发扬祖国文化遗产,增强人民体质,振奋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武术文化具有兼容并包、道德至上、宗教中心、务实精神和恒久意识、崇尚权威、追求中和等得文化特征。

武术文化中的兼容并包:武术有几百种武术,有很多派别。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武术技术,各种拳法,腿法都兼容到武术的概念中。

武术文化中的道德至上:很多人都在武术文化中提到“道德”。不曾习武,先习德。每一个习武之人都对武德有着深刻的理解。中国武术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突出了“道德”修养作用,以传统的“美善统一”来协调习武者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以确立“德”与“艺”的统一,这既体现出对社会总体价值系统的继承,又能表现出根据自身的特殊“技击”行为特点,对传统的道德体系不断补充,以便于形成中国传统的无数道德理论的内涵,影响着习武者精神范畴中的特定的行为规范,即以德修身,以德养艺的价值观念。

武术文化中的宗教中心:几乎所有的习武之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武艺只传给自己的弟子,从不外传。这就是他们的家族观念,传习限制。

武术文化中的务实精神和恒久艺术:每一个习武之人都是从小踏踏实实学习武艺,扎扎实实的练习。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们提倡“艺无止境”,总是在不断地努力、刻苦的练习。希望自己的武艺能在不断地练习中得以提升。

武术文化中的崇尚权威:从各种武术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每一个派别都有自己的掌门人,创始人等。每一个成员都很尊重自己的掌门人或者创始人。他们骨子里有一种很明显的、很突出的门第情谊。

武术文化中的追求中和:武术的内涵离不开儒家、道家、佛家的精髓。是这三家的思想主导着武术的精神。

另外,武术本身是一项体育运动,武术锻炼应该与人的身体健康相吻合,要想提高武术锻炼的效果,习武之人就更应该注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身体的统一和谐。哲学中所谓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指人要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人的行为和内心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其实反映的就是讲述道、理和自然的意思。在武术电影中经常出现“知行合一”的哲学观,“知行合一”其实是武术界最推崇的,是武术的认识基础,也是武术发展的必要机制。只有习武之人知其行为,晓其结果,武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武术文化也与哲学理念相辅相成。

三、武术电影与武术文化的精髓

中国的武术电影或者是武术文化的精髓都体现为“侠”。武术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入了中国传统的武术文化——“侠”文化,这种“侠”文化让武术文化保持着非常独特的个性,也成了武术电影长青不老的灵丹妙药,给中国武术电影爱好者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精神震撼。武术是武术电影中的核心,也是电影要表达的主要对象,离开了武术,武术电影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但武术电影如果没有了“侠”文化,那也就失去了灵魂,也就失去了中国武术的独特魅力,也就不能吸引全世界人民关注中国的武术了。

“武”和“侠”本是武术电影里的最独特的东西,对于武术电影来说,“武”就是电影的本质,“侠”是电影的内涵。电影通过“武”来表现“侠”。电影里的“侠客”就承担了这种“武”和“侠”的表现体,侠客使用武术动作把“侠”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喜欢武术电影的中国人心中都有那么几个侠客深深地感染自己,如李小龙、黄飞鸿等等。武术电影的核心是武术,离开了武术也就没有了武术电影,而武术电影里没有了侠义,武术电影也就失去了其灵魂,中国的武术电影也就失去了东方的独特魅力,武术文化也就缺失了很重要的一方面。所以,侠义也是武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四、结语

我们应该知道,中国武术并不是电影上华丽的拳脚与特技,也不是荧幕上漫天飞舞的剑仙。中国的武术,应发于防身,立于健身,博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中国的武者通过电影形式正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发扬中国的武术文化,传承着中国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武术精湛的技艺,武术有的武术精神、武术文化都是我们中国甚至可以说是世界的一笔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张宏斌.司马迁与侠义精神.渭南师范学院学报,1993(3)

武术文化范文第8篇

传统武术是我国的国宝。它不仅是一种力与美的高尚运动,而且是一门内含哲理与文化精神的艺术。其修炼的科学性、适应性,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并将其纳入中国文化的大道。所以,研究探讨传统武术,我们首先必须用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去诠释,循理以求道。我们练拳,追求的是一种乐道精神,是去体会一种快乐的意境,一种愉悦的享受,一种文化与人生的价值。武术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它是一门文化、一种艺术。

传统武术,由于具有可传播性,因而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它之所以能世世代代传承下来,是因为它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它之所以对人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是因为它有较强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个性特征。人活百年之后会死,而具有文化思想基础的传统武术,却可以永存,无限地延续。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形成新的文化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五千年华夏文明的传承,也形成了我们民族优秀的武术文化。影响之大,延续之久,独树一帜,至今放射着灿烂的光芒,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内涵哲理与深邃的传统文化精神。

传统武术,从体育的角度来讲,它是以功法为基础,以套路为载体,以技击为核心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肢体运动的角度来说,它是一门由力至劲,由肢体到精神的运动学问。用文化的眼光看,它是道、德、技三位一体的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道,作为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古哲学理论,与武术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与结合。习武人练拳悟道,把道视为拳艺的最高层次,把富有哲理思想的阴阳五行学说、天人合一观念以及气本体论等道学理论融入武术之中,体现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觉,表现出传统武术高尚的文化品位。德,对于习武人来说,“武德为上”、“习武育德”、“以德服人”是各拳种各门派,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积极倡导的一种理念与行为规范。因为国人理解“武”,是止戈为武,最终是和。因此,不用武、求中和、不战而胜的境界,被视为武的境界。古人云:“德者、得也。”德是根本,功法技艺的提高,离不开高尚的人格和达观向上的精神,这是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技,作为包含武道和武德的一门自卫武艺,自然而然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外兼修、练养合一、道技一体、以心为始、修炼自我、完善自我的运动风格。它不同于国外以征服别人为主要特点的搏击运动项目。虽然两者比较,也有其共同性,但各自代表着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所以,传统武术中的许多东西,用西方的一套文化理论,还远远解释不清楚。因此,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文化去诠释传统武术。但是,作为习武人,也大可不必把武术文化看得过于玄妙深奥。我以为,构成武术文化的主要思想精神,它是一种道德规范,一种养生实践,一种防身技巧,一种表演艺术等等,由此而形成的独特文化氛围,并把它贯穿于众多习武人的生活之中。实际上武术就是一种修炼人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人练拳,而是拳练人”。从而,也形成了不可估量的武术文化与人文价值。

二、习武修身,是一种行为的道德规范,它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传统武术,无论哪门哪派,都十分重视道德伦理精神,都把德艺双修视为一种高品位的修养。而其行为和修炼的道德判断、价值取向,则是以儒家的“仁学”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思想为基础。仁学和道学的伦理理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两千多年以来,一代又一代地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塑造高尚人格,建设文明社会,协调各种关系等方面,起着人类进步的滋润之力。而关系人体生理和精神的传统武术,自然也深深地烙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和浓厚的道德色彩。我们从各拳种各流派的拳谱内容、授徒规矩、技击思想、侠义行为等等方面来看,都不难看出,儒家所倡导的社会伦理原则和人道主义思想以及在实践中形成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传统美德,也渗透于武术的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习武人走向崇尚道德之路,并构成了习武人的道德内涵――武德。历代武术大师倡导的尊师重遭,义气之风,爱国精神,自强意识,仁爱互助,贵和乐群等仁学思想,都在习武人身上有着明显的体现。不仅积淀了一种宝贵的民族感情,而且,包含着一种沉深的理性观念。甚至,把传统武术视为“仁拳”,更加凸现出它的道德文化精神。

同时,习武人在修身实践中,也深受道家自然主义伦理思想的影响。道家崇尚的道德,是一种以“道法自然”为思想基础的伦理精神,是一种强调尊道贵德的大宇宙伦理思想,这种真朴自然,少私寡欲,把道德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伦理观念,对习武人也起着明显的指导作用和积极的影响,使真正追求高层次的习武人,对于武德的修养,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做起,而永无止境。其精神境界则更为高尚。这种境界是善的境界、是美的境界、自由自在的境界。这种自律平和,至诚无欺的道德,注重修炼心灵的高层次,注重人品的净化,人格的升华。这种高品位的修养,是伦理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对习武人,而且对当今的现代人来说,同样具有现实意义。习武人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习武修身,涵养品德,讲正义,讲义气,讲修养,讲道德,继承和光大儒、道伦理思想的优秀传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武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都将为人类道德文明,做出富有实际意义和特殊价值的贡献。

三、习武强身。是一种养生文化的实践,它蕴含着中华传统养寿思想的精华。

传统武术的核心虽然是技击。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武术强身健体的社会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技击实战的淡化,在关系人类生存质量的健康事业上,传统武术更凸现出它的“养生、强身、益寿”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在传统武术延绵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武术养生文化。其养生思想之渊薮,则明显地表现出与儒、道、医等传统文化的血缘关系。

儒家主张“流水不腐”,提倡运动,重视心性修养,讲“仁者寿”。同时,也讲究“中庸之道”生活规律,起居有常,食不厌精,尤其讲中和、适度、节制。静养主张“养吾浩然之气”,以保养人之精气神,动养主张“依于仁、游于艺”,高高兴兴,乐山乐水,调养心情,多做好事。这些珍贵的传统养生思想,均散见于传统武术各拳种的拳谱之中,并为历代拳家所效法。在习武养生,练气调神的自我实践中,去体悟心性修养对拳艺的提高,对健身的作用。在习武养生的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自强自立,刚柔相济,行仁行义的立身精神。

传统武术的养生思想,特别是形意、八卦、太极三大拳种,都把重意识、重养气,顺自然,求虚静以及天人合一的平衡和谐特色,贯穿于拳理练法之

中,形成了传统武术重内、重合,重轻松的养生风格。道家讲“道法自然”,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把精气神作为主要修炼对象,这就抓住了人体运动健康的实质性问题,其修为方法,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入静调息,吐纳导引,培精养元,内外兼修,强内壮外,从而使道家一系列道功道术的养生理论,融合渗透于武术养生之中,例如形意拳丹田之说,桩功之论,就特别讲究“气沉丹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以及“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等气化理论。不难看出,道家的这些功法内丹理论,都被巧妙地移植到了形意拳的拳理拳法之中,并借用道家“气本体论”的哲学思想,把气作为提高拳技,习武养生的原力与本根。这种传统的“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的修炼思想,把“养气、爱气”视为健身之大要,即使技击、散打,也是以身心健康为基础。因此,这种传统武术的修为方法,都贯穿着习武人追求“天人合一”、延年益寿、享受健康的生命理念和一种至高的生活艺术。

为了更好地吸收、借鉴传统的养生思想,提高养生质量,习武人还十分重视学习中医医学理论,使传统武术和中医整体观念结合起来,运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气血理论以及经络学说,科学地指导练功实践。因此,一般来说,习武人对人体骨骼、经络、气血、关节、穴位等人体的生理作用都有所了解,并运用于培养内气,疏通经络,穴位按摩等养生功法之中,医学理论在武术中的运用,使习武养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武术养生、功夫按摩、武术伤科以及运动医学等武医结合的技术成果,同时,也形成了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祛病养生功法,如“吐纳六字诀”、“五禽戏”、“易筋经”、“洗髓经”等,均成为我们华夏民族特有的武术养生法,在武术保健,医疗及技击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传统武术不论动养,还是静养,其基本的精神,都体现出儒家的“中庸之道”、“贵和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虚静特色”,医家的“气血理论”、“经络学说”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传统武术健身之道,就是养生文化的一种实践之道,它蕴含着中国文化和谐意识的特点,重合、重内的哲理,给人以愉悦身心的享受,延年益寿的良效。从养生的角度讲,传统武术将成为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大众化的休闲运动。

四、习武防身,是一种先天本能基础上的后天训练,它体现着传统武术可贵的仁爱,侠义精神和兵法哲学思想。

传统武术,说到底是一门博击的学问。武术的功法、套路、技击术三大运动内容,都以技击为主体意识。武术运动的本质特点,首先就在于它具有可贵的攻防技击价值。不论它延伸出多少其它功用,攻防技击性的特点,将永远存在。否则,就不称其为武术。因此,我们练拳习武,除了追求健身、演艺,陶冶性情之外,也应大力提倡学习防身自卫的技击知识,学习防身实战的技能技巧。当然,学习技击,不一定非打不可,也不一定非上擂台不可。除特殊情况之外,输赢胜负,生死搏斗并非目的。传统武术的技击特点,旨在增强攻防意识,提高自卫防御能力。因此,魂魄并练修本能,顺其自然圆中求,应是我们学习传统武术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其实,人无需锻炼,就有防御的本能,只是各人素质不同,自卫能力也不同罢了。事实证明,在特定环境下,人人都有这种无条件反射的先天本能,人在遇到危险紧急关头,都会自动做出保护自己的灵敏反应,都可能表现出非常态的力量和运动。这种人体迅速爆发,自动应急的潜在功能,我们称之为本能反应。学习武术的攻防技能,就是建立在这种先天防御本能基础之上的一种后天强化训练,经过练拳练打的训练,绝对和未经训练的人不一样。这种训练具有增强攻防意识,提高条件反射能力,灵巧肢体,提高技击自卫能力的作用。它的技击理论与实践,贯穿着我们民族的仁义道德思想,阴阳变化观念以及兵法思想与科学原理。

传统武术的技击特色,由于受“仁德”伦理精神的深刻影响,运用于技击思想中,也体现出一种仁爱精神。相传少林拳“技击之道、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内家拳“不主动搏人”,太极拳“舍己从人,先化后打”,形意拳“先顾后打,顾打结合,防御为能”,八卦掌“随机而变,迂回侧击”等等技击思想,都是传统武术注重仁德思想的技击特色,这就不难看出传统武术的技击思想,并不以主动出击为能,而是以自卫防身为主要目的。先父布学宽先生常给晚辈武学讲:“意拳(指形意拳)之拳法,主张先守后攻,既能安全自己,又能克制对方。在技击中以武德为重,在自卫的原则下胜敌,故往往不是先发制人,而是后发制人。战斗即要伤人,非在万不得已时,不要轻用。一般情况下,杀伤力强的毒手不可轻用,致命部位不要轻易出手”。充分体现出我们传统武术作为仁拳的一种善良宽厚精神。特别是在本门,同行之间切磋较技,更是强调武德为先,先礼后兵,把“技击争胜”的个性特征,纳入“以礼而行”的范畴。太谷形意拳门的拳艺切磋,就十分注意宽广的胸怀,谦恭的态度和互相尊重的友爱精神。在互不伤害的原则下,研究技艺。点到为止,讲究技法的奥妙,手法的变化,注重以巧取胜,先父布学宽生前极力倡导形意拳的“柔化打法”,就是要求以仁爱友谊精神去切磋拳技,既不伤身,又不伤感情。从而达到较技互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为武术技击赋予一种“人性向善”、“贵己存身”、“以武会友”的仁学内涵与阴性思想。然而,武术技击思想的宽厚精神,并不是无人性立场,是非不分,对于横行霸道,欺老凌弱,为非作歹的不道德行为,历代武术大师都倡导并发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为民除害的英雄侠义精神,表现出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传统美德。并强调武勇以民族观念,民族气节,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思想为准则。反映出习武人的技击思想以仁德为主要精神的价值取向。

传统武术的技击原则与规律,始终以阴阳哲学思想为指导。技击中,把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总的纲领,形成了极具哲学内涵的技击理论特色。由于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变化,皆由阴阳运动使然,阴阳变化观念也运用于拳理拳法之中,成为武术技击理论的基本指导思想,并演绎出一系列武术阴阳概念。诸如内外、刚柔、松紧、开合、动静、起落、进退、束展、快慢、虚实、吞吐、智勇等等,使武术技击之法,具有明显的阴阳特征。而实战中多变的手、眼、身、法、步和劲力的变化以及战略战术,也无一不是阴阳的展开与体现。传统武术从理论到实践,始终贯穿着“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的易学观念。因此,先师常日:“拳之大要、重在阴阳。”而“五行学说”在武术中的运用,又尤以形意拳颇具代表性。不仅以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创编出五行拳,而且,技击特色也明显地

以五行学说为指导,形成基本的技击攻防原理,充满着阴阳互易,五行生克之理,闪烁着前辈的哲学智慧之光。

同时,传统武术还明显地吸取了《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作为技击理论的重要基础。并在技击实战中,广泛运用兵法战略战术,以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我们常见的“知己知彼”、“引进落空”,“奇正之变”、“虚实互易”,“兵贵神速”、“速战速决”,“常山蛇阵”、“连环出击”,“避实击虚”、“以柔克刚”,“诱而取之、乱而取之”、“后发制人”、“不战而胜”等等,都是兵法思想在武术技击原则和方法中的广泛运用。在传统武术的技击思想中,还特别倡导以巧取胜,讲究技法的奥妙。而要产生良好的技击效果,就必须讲科学。由于一系列科学原理,诸如转圆原理、杠杆原理、反弹原理、松紧原理、极限原理等等原理在武术技击中的运用,使攻防技法更加细腻、精巧、多变、奥妙无穷,而产生良好的效果,甚至产生一种奇特而迷人的魅力。因此,任何一个习武者,要想获得“心手相忘”的圆熟境界,就应从微妙而细腻的技巧训练开始,讲究科学性,反复练习,熟中生巧,形成动力定型,条件反射,使深厚的功力与多变的招法,灵活地贯通到实战中去,使技击之法,成为防身自卫的“工具”,成为技法变化的一种艺术,体现出传统武术技击的独特风格和内涵意义。

五、习武演艺。是一种力与美的艺术展示,它反映出和谐统一的美学思想和品味意境的文化特征。

传统武术的运动之美,给人以独特的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享受。武术之所以称之为艺术,也如同戏剧、舞蹈、书法等艺术一样,除了独特的风格,创新精神以及技法的奥妙之外,它的美感特征:武德之精神美、形式之演练美、情趣之意境美,构成了传统武术善与美、力与美、意与美的艺术风貌,充分体现出一种高层次的审美理念。

武德,集中地表现出习武人的思想精神之美。传统武术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以孔孟仁学为准则,以美与善相统一的美学思想规范道德行为,倡导尊师重道,乐善助人,扶弱惩恶,行侠仗义的人道主义精神,通过练拳习武,培养和提高习武人的伦理道德感情。形成了武德的传统精神之美,使武术的演练之美富于一种思想艺术的境界。同时,道家的“简朴自然”、“主静贵柔”、“天人合一”等一系列美学思想,也直接融化于武术之中,形成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刚柔相济,自然和谐的审美特色,反映出一种“外儒内道,儒道互补”的文化内涵。

传统武术作为一种人体表现形式,不仅讲究内意,而且讲究外形,套路的演练性,表现出多姿多彩的动态美感和各具特色的审美风格。例如:太极拳的舒缓轻柔、连绵不断;形意拳的包裹严密、劲力精巧;八卦拳的身灵步活、协调连贯;长拳的舒展大方、穿崩跳跃;南拳的厚重沉实、刚劲勇猛;戳脚的腿击连环、拳脚互用;少林拳的古拙紧凑、刚健敏捷等等,从外形上都体现着习武人的不同精神气度,内里更包涵着一种文化哲理和技击技法。无论是简单的质朴美,还是繁杂的气势美,都体现着一种生存自卫的实用性和拳法演练的艺术性。从各拳种演练的套路上,我们不难看出对立和谐、对称平衡、天人合一、丰富多样的美学特征,无论路线布局上的曲直、圆弧、斜线、对角等变化格式,还是整体上的起势、承接、高潮、收势等约律化,都表现出一种刚柔相济的劲节、舒展优美的功架,浑厚博大的气势,动静相间的节奏、圆融活泼的神韵,从而构成了传统武术特有的巧妙变化的艺术之美,给人一种愉悦的享受,充分体现出武术的表演性、观赏性的美学价值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社会价值。

传统武术,由于吸收了古典文化中重抒情写意的美学思想和“不求形似、力求传神”的观念。因此,在练法上强调动感、美感、节奏感的同时,也十分强调纯朴自然的平淡之美。并且,特别重视练出磅礴的气势、无穷的韵味、悠远的意境,使拳术中深层的“虚空说”内涵与丰富巧妙的拳法变化融合起来,形成了形神一致,内外合一的运动风格。有的拳种甚至形成了“重内不重外,重神不重形”的拳法特点,体现出一种阴性的抽象美学理性。不仅构成了传统武术的一种独特的神韵趣味,探幽发微的审美意境,而且,也寄托了习武人的一种内在而含蓄的感彩。这种传统的练法,追求的是一种神情意趣和修炼自我的意境之美。它使习武人在练拳习武中,感受到一种随心随意,妙趣横生的乐趣。既要练出自我,显示个性特点,又要获得精神上的愉快,心理上的满足。对于修心养性,怡情悟道,涵养品德自然也起着良好的陶冶作用。这种武术的文化价值,不仅使习武人重视武术动作的外在形式,而且,更注重内在的“神、情、志”,体现出既重形又重神的美学思想。因此,许多习武人把练拳习武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我修炼,自娱自乐,并把它视为一种“德艺双馨”的修养,,竭毕生之精力,去下工夫,静心磨练,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和不求名、不求利,只求得一种兴趣上的自我满足以及技艺上的高境界。

六、结束语。

武术文化是传统武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内涵丰富,集中地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古文化思想。实践证明,武术的概念,只有用文化的眼光去看,用自己民族的文化去理解,去诠释,才能准确地、全面地反映出武术的民族特色;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武术的思想性、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艺术性;才能显示出传统武术高雅的文化品位和一种特殊的文化价值。否则,它只能是一种人体肢体的活动,或者说是一种单纯的拳脚运动。如果我们看出了武术的文化性。武术就有了品位,就有了魅力。我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强势文化、先进文化。我们应当重视它、珍爱它、传播它。

扎根于传统文化沃土中的传统武术,经过几代习武人长期不懈的努力,积淀了浓厚而系统的武术文化理论,构建了武术文化的尚武精神,即“天人合一”的和谐意识,孔孟仁学为准则的道德原则,重直觉、尚体悟的实践品格,“万物一体”的整体思维,“贵己存身”的人本精神。这些宝贵的武术文化精神,皆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它表现出习武人“文武合一”的一种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包含着习武人代代相传的思想智慧和生生不息的理性精神。文化沉积之丰厚,在各拳种的拳谱及武学理论中均可窥见一斑。太极拳所体现的《太极学说》,形意拳所强调的《心意理论》,八卦拳所取法的《八卦哲学》,苌家拳所阐述的《中气论》以及技击中所蕴含的《兵法思想》,养生中所形成的求虚静、重养气、顺自然、修品德的思想特色等,都是我国古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在武术中形成的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思想成果。对于习武人来说,都具有永恒的指导意义。

武术文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梅山武术 文化 内涵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30-04

人类文化发展和演进有两条最根本的线索,一是从传统向现代迈进、一条是从民族性向世界性拓展。从世界文化的宏观视野审视民族传统体育这项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通过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来提升国家在当代世界的文化竞争力,彰显我国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的地位,提升民族认知能力和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作用。梅山武术源于梅山人们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在梅山蛮抵抗历代统治者残酷的斗争中糅合了外来技击特征,发展为自成体系的地方拳种,梅山蛮“出操戈戟、居枕铠弩”,长期保持着尚武好胜的习性,在梅山地区这块特定区域内,习武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深刻的影响着梅山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面对正在走向世界今天的武术,它的民族文化特征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不注重发扬其民族特性,它将失去独具的光彩,也便失去了推向世界的魅力。

内涵,是指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事物质的规定性。研究梅山武术文化的内涵,可以揭开梅山武术文化的本质特征,剖析梅山武术文化的独特之处,为今后相关学者研究梅山武术文化的内涵、特质及在和谐社会中的发展与创新,确保梅山武术文化研究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探究梅山武术文化在武术现代化中的价值取向及和谐社会的建构与梅山武术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提供学理依据。

1 梅山武术的文化渊源

1.1梅山武术是梅山峒蛮主要的谋生手段

生产劳动是原始人类最主要的社会活动。在生产劳动中,体力和生产工具的运用技能无不依赖合适的动作和方法,据宋吴致尧《开远桥记》载:梅山,春秋战国时为“梅山蛮之地”。地方千里,广谷深渊,高岩峻壁,绳桥栈道,民居十洞之中;食则引藤,衣制斑斓,言语迷离,出操戈戟,居枕铠弩,刀耕火种,摘山射猎”。在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人们长期过着原始生活,为了求生和与猛兽搏斗,则必须使自己具有强健的体魄和翻山越岭的奔跑能力,并不断改造和创新与自己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健身炼身器械和工具,学会和掌握符合实际需要的格技动作和方法。这段记载,是梅山人们原始生活的真是写照,也是他们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武功的渊源。

1.2战争是梅山武术产生的直接动力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始计第一)这些都是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是关系到国家存亡、民之生死的。无论是为了进行防御性抵抗,还是为了发动进攻性战争,加强军备训练都是一个国家首要任务之一。由于战争的需要使得武器和战斗技能得到迅速发展。氏族公社后期,一些部落首领为了扩充自己的财富和人口,便掠夺其他部落,由此引起了部落之间的战争。古代传说中的皇帝、炎帝和蚩尤之战,据《世本》记载:“挥作弓”“夷牟作矢也,皆皇帝臣”。又如《洞冥记》载:“黄帝采首山之铜,始为铸刀”,古代传说中“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其北宋时,梅山洞主符天锡、李天华、赵天梓臂力过人,有万夫不当猎。”他们雄踞一方,聚民练拳护洞,外御强敌,内务狩猎,通过长年累月的锻炼,人人体魄健壮,个个好武善斗,勇猛异常。公元977年,宋太宗派客使瞿首素进攻梅山,斩“梅山二万”,仍未征服。在对付统治者残酷征讨的斗争中,梅山峒蛮增强了搏斗的能力,为了生存,各峒主带领男女老幼拿起武器,严格操练,从而使梅山武术技击性套路与器械格斗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3宗教活动对梅山武术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梅山文化在历史记载中最初表现为一种村落的巫教文化,是梅山原始先祖征服、解释大自然及社会生活的生动历史记录。梅山巫教是梅山文化传承、蕴含及表现的主体,在梅山巫教中有系统的神、坛、符、演、会和相关教本,在祭神施教活动中的男神名叫张五郎,女神名叫白氏仙娘。梅山教徒按职业分成三类,所谓“上路梅山,张弓挽弩;中路梅山,追山赶猎;下路梅山,捞鱼摸虾。”教徒习惯在腰带上悬一木雕或骨雕的梅山祖师形象,求得福佑,遇难呈祥。他们崇拜自然、图腾、祖灵,重祭祀,小至上山打猎、下水捞鱼,大至造屋架桥、婚丧喜庆都要先举行祭祀仪式,而在祭祀和传教诉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特别是融演唱、舞蹈、武术于一体的“搬开山”,至今仍在湘中一带流传。唐以后,发展成为祭祀人身着僧袍道服,执长柄柴刀,锣鼓声中,上下左右起舞耍刀,舞姿粗犷,节奏自由,同时揉入“乌云盖顶”、“枯树盘根”等大量武术动作,章淳在《开梅山歌》中就以“川堂之鼓当壁穿,两头击鼓歌声传”的诗句,记录了这种“群众文化”的盛况,梅山武术正是在这种祭祀活动中得以发展流传。

1.4梅山武术是一种具有民族体育属性的武术文化

梅山峒蛮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艰难生存,同时又要抵抗当时统治者的残酷征伐,忙时或追山赶猎、或捐棚放鸭、或捞鱼摸虾,闲时操练武功,不可能产生像其他民族一样娱乐性很强的体育活动,比如风筝、秋千,因此,梅山武术便是梅山峒蛮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流传下来的体育项目。梅山地区地势险恶,峰峦起伏,山高林密,因此梅山武术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即重桩功,少腾挪跳跃,具有“拳打卧牛之地”的特点。又因梅山蛮不服王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梅山地区基本上与外界隔绝,因此梅山武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具有封闭性。直至宋代章淳开梅,梅山纳入宋朝版图,统治者有意向梅山地区移民,梅山武术才融入其他民族的技击特征。从文化学角度来讲,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地域性、生产性、封闭性,也正是这种特性,梅山武术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已经深刻的融入到梅山峒蛮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行使着生产、斗争、娱乐和教育的社会功能。封闭文化形态下的梅山武术其主要目的便是生产实用,当遭遇外来侵犯时便表现为敏感和冲动的对抗。从梅山文化、梅山地域的视角看,这种敏感和冲动的对抗(或称之为反抗)是梅山峒蛮追求自由的不屈精神的体现。因此,梅山武术的特殊性体现在它不仅是一种地方拳种,也是一种影响梅山地区社会走向和梅山峒蛮政治态度的传统文化。

2 梅山武术文化的内涵

梅山武术的历史形成于远古的生产劳动,其发展于古代军事斗争和原始宗教祭祀。当年梅山峒蛮面对的都已成为尘封的历史,如今梅山武术的实践舞台在现代社会中已大大缩小、梅山武术封闭的传播模式已经被现代工业文明的网络传播所击败,现代梅山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是闲来练武,忙时追山赶猎,而是融入到现代忙碌的生活中。根据梅山武术文化表现形式及社会功能价值,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角度出发可以系统地将梅山武术的文化内涵依次划分为原生态形态文化、次生态形态文化及艺术形态文化。

2.1原生态形态的梅山武术文化

所谓原生态形态的梅山武术并不是指梅山武术的原始形态,原始形态的梅山武术是指在梅山武术形成期的原始社会背景下,梅山武术主要的社会功用是战斗手段和生产手段,是一种不自觉的下意识的形态。而梅山武术的原生态形态是梅山武术形成体系之后,自身延续了原始形态中的若干社会功能,同时又形成了独立的功法练习及套路以期达到健体强身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同祭祀宗教结合已达到自娱娱神之目的。这种原生形态自觉有序地、有意识地传承与发展、构筑了梅山武术的雏形体系。在现实社会中,原生态形态的梅山武术文化主要以“打”的表现形式活跃于民间“武把式”的身上。在梅山地区,原生态形态的梅山武术实际上仍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民间的传统节日习俗、生活、生产乃至宗教仪式等活动中而存在,是梅山地区民族文化与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梅山地区,民间“武把式”严格固守着先祖前辈口传面授的某些套路功法及流传下来的武功典籍,其中有些套路功法在流传过程中被练习者不断撰改,但严格来说,这些“武把式”手中的典籍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梅山武术的原生形态,我们称之为梅山武术的原生形态。

2.2梅山武术的次生态文化

所谓梅山武术文化的次生形态是相对于梅山武术的原生形态而言的,与其他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较,梅山武术其娱乐、审美特征相对较弱,而其封闭性、生产实用性更强。在历史文化变迁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表现为一方面使人们强烈意识到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应与社会大众文化价值观念相符,另一方面,体现在人们对于自身价值意识的觉醒及其对社会价值的追求和渴望,使自身被束缚的个性和受羁绊的欲望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体育全球化的今天,梅山武术试图以单纯的原始文化形态融入现代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却很难处理好和现代社会价值取向相互背离的矛盾和自身与生俱来的历史文化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国家体育总局为核心的体育部门加强了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与整理,1979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关于发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在挖掘的过程中,湖南的梅山武术也被作为稀有拳种和武术遗产进行抢救,众多民间拳师受邀请纷纷献出自己的拿手绝招,梅山武术的发展曾一度受到省体育局的高度重视,在此期间,梅山武术的发源地新化县连续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武术之乡”。但梅山武术在传播过程中所碰到的尴尬境界是,梅山武术是一种强调在狭隘山区的实际运用并注重桩功的运动,而其现代价值取向却是向着奥林匹克精神的更快、更高、更远靠拢,梅山武术的现代传承代表晏西征在参加了第四届“全国武术之乡”传统武术比赛后表述了自己的观念:“场上武术裁判员由于没有认识到继承传统武术的重要意义,在实际评分过程中只注重现代武术表演中的速度、力量和高难动作,对传统套路中的一些原汁原味的动作评分很低”。因此,梅山地区相关武术学校在传承和发展梅山武术的态度上,相关学者和教练主要运用现代竞技武术规则对梅山武术的内容加以改造,同时在保留少数梅山武术典型动作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现代武术中的腾空跳跃等难度动作,这种形式的梅山武术迎合了现代竞技体育的审美观,适用了现代竞技体育规则,但基本上已经脱离了传统武术“拳打卧牛之地”“重桩功”的传统思路。梅山武术这种试图融入现代竞技体育圈子又试图保留自身特色的状态我们戏称为次生形态,这也是大部分传统体育在现展中面临的一种尴尬境界。

2.3梅山武术文化的艺术形态

艺术形态的梅山武术的具体表现形态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宗教祭祀活动,在梅山地区,梅山民众重祈福祭祀,咏歌之时手之舞之,且足之蹈之也,民众在祭祀活动中跳大仙,同时揉人大量的模拟猎狩时常用的攻防动作,并随着梅山后代的繁衍与生存而流传至今。这种以武舞为主体的表演随着如今梅山地区以梅山武术为主题的旅游热潮的升温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甚至以武舞剧的形式多次被搬上表演的舞台,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向海内外观众传播梅山文化。艺术形态的梅山武术对于推广梅山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由原始宗教祭祀嬗变而来的梅山地区民俗节日表演承载了梅山武术的艺术形态,这种艺术形态下表演的梅山武术不为经济利益所驱动,延续了梅山地区原始宗教神秘而纯粹的心灵信仰。这些具体可以在梅山地区至今流传的“打泥巴”、“顿屁股”等民俗节日中找到梅山武术艺术形态的影子。

3 梅山武术文化的现代社会价值

3.1梅山武术具有丰富的健身价值

梅山地处湖南省雪峰山中段,山高林密,峰峦起伏,人们长期过着原始山地生活,为了与猛兽搏斗和求生存,梅山民众必须具有翻山越岭的奔跑能力和强健的体魄,“梅山峒蛮闲来练武习艺,忙时追山赶猎”,是其生动反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为了对抗统治者的征伐,另一方面是梅山民众谋求食物的需要。虽然如今的梅山民众已很少再追山赶猎,但是作为一种原始文化特征,梅山武术的健身价值依然存在。这是因为梅山武术在与其他文化交流过程中涵摄了我国传统养生学、医学、仿生学的诸多精华,大大丰富了其健身价值价值,这种价值随着梅山武术的流传而保存下来,在今天的湖南省梅山地区,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练梅山武术。同时,由于梅山地区广大农村缺乏基础的体育设施,人们也很少接触现代西方体育健身运动,于是土生土长的梅山武术便成为了梅山民众最佳的健身方式。在调查访问中,有67.85%的学者和专家认为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梅山武术开发成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健身运动方式,有多达96.45%的学者和专家一致认可梅山武术在梅山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因此,梅山武术不仅仅是梅山地区古老的地方拳种代表之一,更是梅山地区优秀的民众传统体育项目,有积极的健身价值。

3.2梅山武术的教育价值

近代以来,在梅山地区,随着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梅山武术的教育功能也开始被世人所关注,1938年新化县城西正街正式成立中国国术研究所,研究所所长由县教育科长兼任,同时有7名研究员,第二年改名为中国国术馆,馆长由县长兼任,所有研究员改称为教员,同年招收广大青年农民50人入馆学习国技。国术馆自开馆以来共举办5期培训班,学员培训达370人之多。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梅山地区,地方各类武校培训班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据相关资料显示,有县办武术馆一家、私办武校多达24家之多,在县城外开场授徒的武师多达300余人。据新化县教育局李志成介绍,如今在新化县内各中小学,每个学生业余时间都必须学习新编梅山武术套路,要求新化县各级中小学保证至少每周一个课时用于学生学习梅山武术,并每年定期举办一次中小学梅山武术比赛。作为地方典型传统文化代表,梅山武术得以在梅山地区各中小学传承;作为一种传统的强身健体的运动方式,无疑也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因此梅山武术的教育价值功能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 3.3梅山武术的经济价值

经济功能在武术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武术特有的表演观赏、竞技、组织宣传及开展相关的经贸活动;二是武术健身修身的效果自身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功能。习练武术能增进人身心健康、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促进社会和谐。随着梅山文化旅游的升温及国内外梅山文化研究热潮,梅山武术因为其独具特色及神秘的源流和作为一种武舞类节目开始走向现代舞台向外来游客展示,这种形态的梅山武术文化在现代流变中满足外来游客猎奇探秘心理,注重表演性,梅山武术从地域经济学角度来说是梅山地区极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人文资源,对于梅山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4 结论

武术文化范文第10篇

摘 要 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报告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再度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中国梦想,让中华文化焕发出了全新的时代气质和进取气象。

关键词 中华武术 武术文化 武术从业人员 文化传播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它在健身和技击,磨练意志,提高人格修养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颇受人们喜爱。我国早在公元前,包括器械在内的各民族的多种武术即已形成;其内功修炼的一些具体方法,在医学宝典《黄帝内经》即有记载,至今传习,只不过现在还未能弄清与现代武术有什么样的差异。然而,不管怎样,中华武术在华夏大地上代代相传,成就了中华民族心理素质的一个部分,即尚武精神。而武术的本体与尚武精神二者相互为用,使中华民族各家各派武术得以传承、发展、演化和派生,名家辈出,代不失人。到了近代,已是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尉为举世奇观。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做出的重要贡献。

一、中华复兴启迪的武术演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要是针对1840年以来苦难深重的中华转型轨迹而言,在近代中国转型长剧中,武术文化经受的时代振荡和历史落差也是空前的。众所周知,晚清被公认为武术史上的集大成阶段,但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扯开的近代中国转型帷幕,亘古未有的转型大潮不仅无情地把武术从发展顶峰抛入凄冷的低谷,而且强力地中断了之前长期延续的惯性轨道,从此开始了以奥林匹克为镜的体育追求与文化嬗变之路。诚如马克思所言:“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1840―1949年间的武术发展状态与近代中国宏观转型语境休戚相关,而近代中国转型语境又离不开同时期资本主义强势扩张的国际背景,空前的内忧外患决定了晚清以降的中国武术无法按部就班地顺延自身的历史辉煌,在最后一抹落日的余晖中不得不步入了陌生与迷惘并存、迂回与探索交织的近代转型之轨,同时也生动地昭示出传统文化与民族命运唇齿相依的真理。

如果武术历史轨道一如既往地在远离了列强分割与文化裂变的传统氛围中自主延伸,晚清以降的武术发展成果无疑会别具一番风姿,当代武术状况抑或也是另外一种面孔。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趋势注定中国武术将直面奥林匹克之风的劲吹与熏染,武术文化与奥运大潮的激荡与吸引也必然构成人类体育文化的携手与共融。

二、我国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

(一)国际武术联合会发展现状

国际武术联合会是国际性的武术组织,是在1999年韩国汉城召开的国际奥委会109次全会上通过决议的合法组织,其主要目的是在世界上推动和鼓励发展武术运动,组织世界性的赛事活动,推动和鼓励国际交流,促进会员协会之间的合作及相互了解,提高世界人民的健康水平。通过20余年的不断发展,到目前为止,国际武术联合会已发展会员144个。国际武术联合会、各大洲洲际武术组织以及各国武术协会不仅是我国武术进行国际化传播的重要标志,而且在中国武术在世界各地的快速开展上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武术在全世界的传播和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比如,近年来开展十分火暴的中泰、中美、中日拳王争霸赛等,也大大促进了中国武术文化的横向传播。

(二)我国武术文化国际传播方式

传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武术的国际化进程和发展。目前,我国武术文化国际传播方式主要有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四种。人际传播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不公开场合的交际,传播方式主要是指一一对应的师徒传承,通过口传身教,便于学习和领悟武术的真谛。自古以来,我国武术的许多门派都崇尚这种师徒传播的方式,但是相互交流甚少,对中华民族武术的整体发展具有阻碍性。群体传播的主要形式就是中国组建武术代表团出访国外。在调研中发现,认为武术群体传播得较好的国家占50.3%,这充分表明群体传播方式在我国武术国际传播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组织传播是指国际武联、各大洲武联、各国武术协会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较大规模的赛事活动,如武术艺术表演,武术散打比赛,武术套路比赛,城运会、全运会、世界杯、世锦赛、各大省市都会有武术比赛的项目。当然各个武术发扬地区,都会举办各种的武术比赛、争霸赛,武术馆校赛等等。调查得知,认为武术组织传播得较好的国家占58.6%,这说明组织传播在我国武术国际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高水平的武术赛事中更有利于武术文化的传播。大众传播则主要是通过广播、杂志、网络、电视、电影、报纸为媒介进行的。比如,以武术为题材的电影《少林寺》、《精武门》、《卧虎藏龙》等,通过把武术搬到银屏上,使全球各国的人都能对我国的武术进行了解和认识。如河南卫视《武林风》,2009年2月17日,河南电视台与澳门澳亚卫视等机构合作推出的中华功夫卫星电视台,成为向亚太地区及欧美等地推广中华功夫的又一重要平台。

中华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但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包含中华武术,中华武术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但中华武术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来说,哲学、国学、中医、音乐、宗教、饮食、建筑等在中华文化的组成中比中华武术要重要,而其他的如服饰、风俗等都很难找出公认的比中华武术弱势的中华文化组成部分。其实中华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并不是在中国历史中所有时期都被主流文化所承认的。我们应该认知,重要的组成部分永远只能是一小部分,且明显比其他组成部分要重要,对主流的影响明显更大,所以在武术专业范畴内,武术从业人员一厢情愿地表述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概念其实是不成立的。

总之,中华武术是根植于中华文化土壤中形成的,中华文化包含中华武术,中华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武术从中华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中汲取营养促进了中华武术的发展成长,武术以武术技术这种表现方式来呈现中华文化。

三、传播全新武术文化视界

“武术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武术”。武术文化世界传播是当代中华复兴工程重要内容也是其软实力建设的有机内涵。以“改革”和“开放”为关键词的发展战略奠定了中华伟大复兴的综合基础,武术文化的“中国梦”同样“不是关起门来自说白话,而是与世界一道共同追梦,实现互利共赢。”如何合理依托中华伟大复兴的时代特点和多元文化融合的全球格局,在积极场域的基础上尽可能保持并体现武术文化一脉相承的“中国气象”和“中国特色”,依然是当代武术工作者需要充分展现智慧、信心面对的一道传统难题。我们既要“增强战略定力”,更要体现超越时代的深远战略眼光和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风采。

不可否认,中国武术发展正将迈入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性历史进程,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传统短板与时代难题,但是,30余年的改革开放已经使我们拥有了审视武术自身和放眼人类文化的综合素养与全新视界,在中华伟大复兴梦想开创的武术文化发展新起点上,时代赋予了中国武术足够的时间、空间去冷静而深刻地审视过去历程、总结历史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革故鼎新、继往开来!

综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国武术同国外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都与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因此,中国武术和国外其他体育项目都是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产物,同属于世界体育文化的范畴。而历史上任何一种优秀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高度发达的象征,而且将会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财富。所以,中国武术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相信已为期不远。

参考文献:

[1] 赵军.中华武术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影响[J].祖国.2012(22):122.

上一篇:语言文化范文 下一篇:审计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