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2 16:07:07

我国高等教育论文

我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着眼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深刻分析高等教育阶段特征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20多年的大规模扩招以后,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稳定而有序发展的阶段,即马丁·特罗所指的大众教育阶段。从当前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虽具备从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过渡的认识基础和科学内容,但在大众化教育向更深层发展背景下,如何做到形成与现代化建设全局紧密联系,能够广泛适应各种不同需求,并成为当前不断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说到底,它实际上关乎到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的渗透及变革,这也是办成人民满意大学的方向性问题。在过去,我们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采取的是摸着石头过河,依照走一步看一步的发展路径,没有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清晰的定位,其结果不仅导致学科发展缓慢、视野狭窄、学科水平落后,创新能力不强,也与“人民满意大学”的办学宗旨发生偏离。作为一个将长期存在的发展阶段,大众化发展阶段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此阶段的发展规律,结合不同的教育形式不断地总结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深刻认识其阶段性特征,破解高等教育发展难题。

(二)着眼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处理好教育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关系

“办人民满意大学”必须遵循当前自身发展规律的思维,让教育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在此要求下,就是要处理好教育与市场的关系,在教育与市场中协同共进。一方面,必须强调高等教育的基础目标是育人为本,依照人的全面发展来培养人。高等教育如果一味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为自身的发展要求,忽略了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要求,单纯地依附于“商品意识”的培养理念,造成的结果势必会形成人才过剩和资源的浪费,因为市场总是先于教育的变化发展速度。在此条件下,就应该注重教育的内化功能,把教育形成的生产性劳动包括知识、技能和教育服务,经受教育者内化后,转化为相应的生产能力,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这也是马克思指出的“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的认识要求。高等教育当前阶段的发展规律,就是“办好人民满意大学”,这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立足点,决不能丢弃。另一方面,要强调“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过程,发挥市场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虽然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表明的是教育活动中的客观必然性,相较于市场经济规律反映经济运行中的不同变量关系及其发展态势有着本质不同,但两类规律共同隶属于整个社会,都是以社会发展为关键要素,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而同时,市场经济规律又通过若干中间环节与教育规律发生着联系。由此,当前坚持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整体思路应着手以下内容,即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自身发展的同时,结合市场经济规律,促成高等教育的深层改革和协调发展,特别强调高等教育的外部规模改革与发展,如积极筹措办学资金,加大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引入竞争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利用利益分配机制,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等。

二、审时度势,科学谋划高等教育发展思路

办人民满意的大学,须审时度势提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创新高等教育发展思路,着手当前高等教育管理方式、价值定位和发展方向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转变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去行政化”管理方式

尽管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在世界各国或地区各有其不同的表现,但是大学有其普适的发展规律,即以人为本、文化多元、协同并进。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长期受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思维影响,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领域不可避免地沾染了行政人员官员化、管理方式行政化、教师边缘化等行政管理的各种陋习[2]。这种因高等教育管理领域行政权力的扩大和滥用导致我国目前高等学校功利化严重,大学精神日渐沦丧。对于在民主文明和权力保护意识不断强化的今天,特别需要政府转变其对高等教育直接进行行政干预的传统管理方式,实行未来高等教育实践管理中的“去行政化”形式。这里的“去行政化”并非意味着不要行政管理,而其中关键在于“化”的解决方式上,形成在学科研究中按照科研发展规律展开研究,让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公众参与到教育决策中,从实质上实行决策民主化,让公众有序参与到教育决策中来,使得最终的决策真正体现各方的意见和要求,从而形成教育中的公平与正义,拒绝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行政的角色是管理、是服务、就是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谋划高等教育发展上的“生态文化”价值的定位

21世纪将是生态文化繁荣的时代,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同样需要不断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特别是生态文化的熏陶,增强其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崇尚和谐精神的生态文化品格。[3]大学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荟萃场所,其教育发展既有共同的总体目标,也有个体发展特性的追求。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要符合“生态文化”价值观作为指导原则,它注重整体、兼顾个体、强调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是教育追求上需要把握的目标要求。高等教育要求走“生态文化”发展之路首先应体现在高等教育管理章程上,在内容上要做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在综合能力上,包括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的目标追求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生态文化管理手段;从方法和效果上,“生态文化”价值理念抛开以往过多地关注整体,强调个体教育对象的特色发展模式,更符合时展要求。生态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生态位”,都有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和条件,但这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整个生态系统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适时地做出调整,不然个体在其中就可能面临丧失“生态位”的风险[4]。这些理念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言,同样具有启发意义,同类型的高校应该秉持契合自己的办学定位,适时调整在发展中的空间和条件,既要明确发展内容,又要强调综合化能力乃至方法和效果的协调并进,同时在自己的“生态位”上发展谋划,争创“生态位”上的“首位”。只有如此,让不同的高校在各自的“生态位”上科学谋划、高等教育的协同并进,才能突出特色,形成高等教育系统的“循环共生”。

(三)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上的“内涵式发展”

近10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一直是以注重有形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虽然这种发展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发挥了其应有的时代意义,但由于此种模式下对生产要素过度依赖性,导致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缺乏对高等教育发展品质的观照等众多后遗症,致使现今高等教育面临诸多的信任危机。结合现状,党的十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未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强调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其根本要求就是要改变过去偏重规模上的扩张和数量上的增长形势,走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及打造内在软实力为内涵的发展道路。相较于过去的“外延式发展”,以提高有形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使用结构的平衡为立脚点,高等教育中的“内涵式发展”则更加注重无形生产要素的使用。在有形生产要素的使用中更多地以发展高等教育的内涵和品质为发展方向、更加广泛地关注无形生产要素的挖掘和利用,用综合先进的理念、高效合理的管理制度、完善科学的学科课程、深厚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科学的办学结构等全方位、立体式地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发展。

三、突出特色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场和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日趋强烈,使得办学特色愈发成为高校办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高校必须把办学特色放在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并努力形成和凝练自己的特色优势。在此特色形成的过程中,既要处理好满足社会需要和开发高校自身潜能的关系,同时也要兼顾学科发展规律与特色优势凸显上的关系。

(一)处理好满足需要与开发潜能的关系

办人民满意的大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提法,但并非仅中国的大学才需要这么做,其实,它对世界上的一些著名的大学在管理和办学中都具有普遍意义。大学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家长的需要、政府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①。这些需求实质上反映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教育观念的改革所带来的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克服不利因素积极努力的探索等方面。因此,为达到满足需求,一方面必须结合现实需求,摒弃一窝蜂地追赶潮流、盲目攀比的做法,立足于自身和外部环境,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应该有开放的、包容的胸襟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借鉴和吸收时展中合理成分,创新原有的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无外乎于适应两条基本规律,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人才以及适合社会外部环境发展需求。从个人的角度讲,每个受教育者都是有差异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不同的需求。教育就是要针对不同的个体,充分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为其提供成长的土壤,充分开发其潜能,最终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从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此种需求以社会分工为背景,必然会对人才的培养规模、学科专业的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以此来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该注意到,“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也集中体现在学科建设中,若某些学科领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优势,确立了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同样也会惠及其他学科的改造和重塑,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

(二)处理好人才培养模式与求真务实的关系

“办人民满意的大学”要从教育实践出发,强调教育结构的协调,突出教育质量,并紧密结合时展。同时,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承载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必须认真思索、潜心研究,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发现新真理,构建社会的理想模型。为达此目标须从人才培养模式和求真务实两方面下工夫:一方面,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发展方向,探索自身发展的特色,最终为培养特色鲜明的人才和促进社会外部环境的发展服务,达到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谋优势,在发展中确立个性化办学理念、在服务中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在比较中凸显自身特色,在教学的内容、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等方面锐意进取、大胆革新,确定不同的培养方案、方式和途径,形成独具一格的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应当把“求真务实”当成办学特色道路上的首要精神驱动力,是学科教育传承与发展的基础,指引着人的精神世界,以批判的精神塑造和引领先进的、有生命力的东西,有利于营造优良的社会办学环境,促使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只有“求真务实”的教育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作为思维定势和氛围存在于一所高校群体中时,其实它已成为一股力量支配着“满意大学”的发展方向。

(三)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教育发展理念

创建大学办学特色绝不是偏离大学教育中最本质、一般性规律和普遍性规律而标新立异去搞另一套东西,大学教育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能,如更多地关注学术性、追求教学的科研的创新、始终着眼于长远利益、注重基础性和前沿性科技的探索和发展、注重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等,而不能急功近利,这是教育发展中普遍规律和一般属性,是不可放弃的、“不可为的”,也是大学教育发展中的根本和核心。而办学特色则是建立这一般性规律和普遍性规律之上的,由每个大学根据自身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和办学优势,形成鲜明的个性。大学的办学特色说到底就是一个大学文化问题,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文化。英国著名学者阿什比曾比如大学就好像一个有机体,各种类型的大学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遗传和环境。大学的传统文化就是这一有机体的遗传属性。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就是在继承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借鉴先进思想和经验而不断创新的一种文化,这是“有所为”的。若在办学中抛弃“有所为有所不为”理念,搞胡子眉毛一把抓,其结果是不仅不能凸显办学特色,也体现不出办学优势,也远离了“人民满意大学”的办学目标,最终定将会淹没在大众化办学形式的浪潮中!

四、结语

“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体现为教育事业的业绩与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期望之比值基本吻合或较为接近。它体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表明了教育工作努力的根本方向。[5]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来说,“办人民满意的大学”是实现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重要前提,是大学办学价值的终极追求。

我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CSSCI;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分析

作者简介:赵丹(1987-),女,浙江建德人,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江西 南昌 330022)吴微(1980-),女,江西鄱阳人,江西鄱阳县教育局。(江西 鄱阳 33310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010-02

自2003年9月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相继于2004年4月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近十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本规模及教学质量上快速发展。2011年12月下旬,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委)对所辖、所属民办高校2011年度依法办学情况进行了年度检查和整理,统计我国现有独立学院309所,民办普通高校386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900余所。民办高等教育正在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本文依据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总库》(CSSCI)收录的2003年9月至2011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的发表数量、发表时间、文献来源、作者单位、中心关键词等进行分析,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现状进行一定层面的评估与分析。

一、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数量来源分析

这里选取2003年9月《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后近10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数量与文献来源为考察对象。

表1呈现2003年9月至2011年CSSCI收录的民办高等教育论文数量及主要文献来源。从近十年间发表的论文数量看,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09年达到峰值的1473篇后,2010年及2011年略有下降。其中通过对民办高等教育论文的不同文献来源统计,期刊类6616篇,在总共检索的9835篇文章中期刊类文章是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占总量的67.27%。博士29篇,硕士582篇。作为民办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研究的高层次代表,博士和硕士论文的发表数量仅占检索总量的6.21%。除去期刊、博士、硕士论文外,报纸、会议、年鉴占发表总量的26.52%。从数量来看,如图1所示,近10年间各类文献数量一直都在波动之中,数量增减幅度不均。以上数据可以说明如下问题: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中,高层次、全方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偏少。理论研究是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不成熟,何以揭示民办高等教育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更不用提为民办高等教育实践进步提供可行的、系统的指导。

二、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作者单位分析

这里选取2003年9月至2011年间发表民办高等教育类论文数量超过50篇的作者单位为分析对象。

表2通过对2003年9月至2011年CSSCI收录的民办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的作者单位进行统计分析,阐述近十年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数量超过50篇的25个高等院校的概况。根据学校属性划分,2003年9月至2011年民办高等院校共发表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文献1508篇,占检索总量2409篇的62.60%。其中浙江树人大学发表232篇民办高等教育相关文章,位列25所院校榜首。2003年9月至2011年,公办高等院校共发表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类文章901篇,占检索总量的37.40%,其中厦门大学研究发表169篇相关文献。公办院校中发表的类似文献数量主要集聚在50~80篇之间。以上数据主要说明在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这个领域内,主要的研究群体出自民办高校本身。毋庸讳言,自身在民办高校工作的研究人员是获得民办高校发展现状与动态的先行者,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状况有清楚的认识。但是一线的教育实践者可能受其工作性质的影响而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理论,更多的是对工作经验的归纳与感触,而无法驾驭理论,不能将宝贵的实践经验上升为抽象概括的指导理论。另一方面,公办院校拥有强大的理论研究基础与能力,但却缺乏相应的实践意识,更多的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思考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其研究缺少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这种现象的延伸只会导致理论研究者看似堂皇的理论被实践者所不齿,而实践者将长期处于理论的基层而阻碍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质的飞跃。

三、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中心关键词分析

图1反映了2003年9月至2011年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方向。在总共检索的中心关键词中,对策、管理、投资、体制、公益性、发展、模式等词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

由于民办高等教育自身的独特性,其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中并非一支强壮的支流。民办高等教育在不断直接地引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并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这对民办高等教育而言,既有其有利的一面,又有其弊端。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可以在其他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可以不断借鉴并引用其他学科的成果来充实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体系,这对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图1所示,民办高等教育理论所研究与探讨的问题集中在经济领域、社会问题等方面,过多地依附于其他学科反而使其自身作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独特现象被掩盖。近几年,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甚至正在逐渐蜕化为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

到目前为止,整个民办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对其他学科的借鉴作用越来越大。这表现在民办高等教育理论自身与其他学科理论的联系日益密切,也表现在日益增多的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逐渐渗透到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队伍中来。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合理与必要的。问题在于,多学科的视野和多学科的研究人员是否把理论研究的着眼点汇总在民办高等教育身上。换句话说,可以给民办高等教育划分不同的学科研究领域,但是研究者是否有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整合认识?是否有总体上的深层次把握?

结合图1分析,多数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并非真正的理论研究者,只是基于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单一的问题和观点,缺少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积累,更不能完全具备将相关知识整合的能力。这样一来,所产生的结果是使民办高等教育理论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就如一个依附品,经验性的概括比较多,而缺乏自立于学术领域的理论根基,让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成果显得稚嫩。

总之,通过对2003年9月至2011年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情况的多维度数据考察和分析,可见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在总体上来说是不断朝着高水平和宽领域方向发展的。在理论上也产生了一大批对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活动规律的不同方面进行概括性认识的研究成果。由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并不是由民办高等教育理论来推动的,而是由一批民办高校的一线实践者为适应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而主动实施的。科学的教育理论必然产生于富有活力、充满探索精神的教育活动中。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广,民办高等教育日益社会化,民办高等教育体制日益完善,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在不断革新,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民办高校办学人员,水到渠成地产生了对民办高等教育指导理论的迫切需求。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旨应更多地体现在理论意识的觉醒和理性精神的增强,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从自为阶段上升为自觉阶段,注重把多维度的、多层次的外域知识融合在民办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中,让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泽龙,苏新宁.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现状与学术影响力评估——基于2001—2009年CSSCI论文数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3).

[2]郑金洲.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世纪末我国教育理论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1999,(5).

[3]李泽林.民办高校:现状、问题与对策[J].成人教育,2005,(9).

[4]张剑波.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4,(5).

[5]袁玉立.学术影响力与学术期刊的导向[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3).

[6]王长乐.试论教育理论研究的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7).

[7]柳海民,赵兴明.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困境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1,(12).

[8]黄藤,王冠.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及发展问题的宏观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6).

我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双飞翔的翅膀托起一张印有“Pop Music”字样的圆形光碟,这就是2007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流行音乐教育论坛暨首届“学院杯”邀请赛logo。11月8日至11日,这个logo闪耀在四川音乐学院校园。该院和四川省教育厅、文化厅主办,川音通俗音乐学院和橙天歌歌数码娱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在规模、规格上创国内流行音乐高等教育领域之最。11日晚,“学院杯”决赛暨论文颁奖晚会在成都金沙国际剧场举行,四川省音协主席、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敖昌群,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付林、副主席陈小奇等上台颁奖;川音通俗音乐学院教师余政仪、施涛合作的《改变研究模式调整教学方法》、上海音乐学院选送的歌手杨添茸,分别获得论文和“学院杯”一等奖。

四川音乐学院通俗音乐学院作为全国第一所流行音乐高等教育院校,自2001年创办以来成果斐然。全国音乐、艺术院校的流行音乐专业高等教育,也各显其能各具特色,正在引领流行音乐健康发展。但是,我国的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毕竟不像传统音乐教育那样,拥有完整的体系和深厚的积淀。其教育教学的理念、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选编、目标培养等等,亟待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川音通俗音乐学院作为最早建立流行音乐教育专业的“先锋队”,深深认识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遂牵头率先举办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流行音乐教育论坛暨首届“学院杯”邀请赛,希望通过各院校的交流沟通,使中国流行音乐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完善。

作为此次活动顾问的金铁霖在9日的开幕式上热情致辞,谈及自己从美声艺术的学习者到民族声乐的教育者,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研究通俗唱法,“那时高等院校还没有相关专业设置。我为歌手成方圆、韦唯等上过课,她们后来在流行歌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此前,媒体流传“金铁霖教授批评李宇春唱功不行”,当李宇春一袭黑装登上舞台,向母校表示诚挚感谢,并向金铁霖致意时,金教授颔首微笑,一派学者与长者风范。而何洁与2007“快乐男声”总季军魏晨、第9名王铮亮同台献歌竞艺,更为开幕式演出频频增加“亮点”。李宇春、何洁开个唱、出专辑,魏晨已签约被包装,王铮亮在京出演音乐剧《莎士比亚密码》男1号……川音学子成为娱乐“新宠”,打出一片新天地,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此次论坛从27篇应征“中国高等艺术学院流行音乐教育论文”中,评选10篇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论文奖。一等奖作者之一的余政仪是李宇春的主科老师,他和施涛从流行音乐演唱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双重实践出发,提出“应建立流行歌曲风格化练声的新观念”,认为在艺术类高等教育中,流行歌曲演唱专业不适合分级教学;把“音域”作为衡量标准,那是对歌者个性特征的抹杀;而放弃更重要的“音乐文化”显然更不合适。获奖作者、天津音乐学院现代音乐系教师刘柱喜则以流行乐队组合教学模式为探索目标,谈及该院“红色浆果”、“蛋糕炸弹”等乐队组合在全国重大比赛频频摘金夺银,该专业毕业生“出口”畅通,就业形势良好,已有多个乐队组合签约实力强劲的公司,现场演出、发行专辑等业绩喜人。德国、荷兰、匈牙利等国的流行音乐高等教育专家,相继在论坛介绍各自成功经验。高等音乐院校“产品”质量,最终还将接受日新月异的音乐市场的检验。

我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中国语文独立设科教育110周年之际,由上海师范大学李杏保教授领衔主编的《国文国语教育论典》(以下简称《论典》)隆重面世。是年,恰巧又恭逢上海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作为一名长期与李教授共事的语文教育研究工作者,我有幸见证如此盛事,不免往事历历,心潮澎湃。

李杏保先生1961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有18年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从教伊始,他就常常光顾旧书店,搜罗夏D尊、叶圣陶、朱自清、罗常培、胡怀琛、朱光潜等语文教育前辈的著作。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于1962年就已搜集到时人并不熟知的王森然的著作《中学国文教学概要》(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始知其为刘志丹、谢子长的老师,同志则为中国王森然学术研究会的第一任会长),并倾心研读这部论著,萌生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诚意。

1978年,他支教返沪,调入上海师范学院分院。在撰写《试论陶行知教育思想》论文时,无意中接触到大量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论文。不久,又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搜集到了大量民国时期的上千种教科书。于是,酝酿既久而一气挥就了《编纂〈中国新语文教育大系〉构想》。1984年,他与陈必祥等好友撰著了《语文教育发展史》;1986年,易名《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语文传统教育名家张志公乐为之题签),在云南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实际上,这些已经吹响了我国语文教育史研究的集结号,同时,也擘画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宏伟蓝图。

在随后的15年,杏保先生等在语文教育史的教育和研究方面筚路蓝缕地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荦荦大者,有著作《20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曾获1992年第六届全国图书金钥匙优胜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1999年被中国新闻出版署、中国版协教育图书研究委员会授予第一届全国教育优秀图书奖二等奖)、《语文学科教育参考资料类编》、《20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等。杏保先生在壮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在当时的语文学科教育界,都可列为翘楚。今年,他年届古稀晋五,依然壮心不已,应语文出版社之诚邀,“新编”了《国文国语教育论典》,实在令人称道。

《论典》的另外两位主编方有林、徐林祥先生在语文教育史研究方面亦用力甚劬。方有林在上海师大虽然师从于我,但是在专业深造方面向李教授请益尤多。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已正式出版,并获得学术界好评。徐林祥教授,是语文教育史研究专家顾黄初先生的入室弟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持筹建并于2004年3月开通了中国语文教育网(http://)。他的《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堪为语文教育史研究领域的佳作。

30多年前,上海师范学院(分院)建立的“民国教育资料库”,在孕育《20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方面功不可没。近年来,上海师范大学十分注重近代教育资料的搜集和开发,校图书馆在合并了原上海师院分院(现为上海师大奉贤校区)后,进一步建成了具有师范教育特色的“教师教育资源库”,包括“中小学教材资源库”“民国教育期刊电子资源库”等,为语文教育史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为扎实的史料支撑。这些,将为《论典》的再度开发和完善,提供必要的条件。

语文出版社为语文教育事业做了一件大好事。复兴中华国文国语教育梦,是中华语文教育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梦”“中华文化复兴梦”的必要条件。《论典》这部典范文献,将久远地迸射中华近现代语文教育的灿烂光辉。

为了更好地发挥《论典》的典范作用,倡议围绕《论典》的出版,语文出版社还可以联合相关出版社、语文类学术期刊,引导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论典》研读活动,团结和吸引有志于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同道,不断拓展和深化语文教育史的学科研究,不断涌现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结集出版,或在相关杂志上刊载,或在网络上发表……假以时日,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史料将更为丰富,研究力量将不断涌现和集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将不断注入凝重的文化历史积淀。

我祝愿:整个中华民族的语文教育事业,将不断地展现与我们祖国大国地位相当的崭新人文精神风貌!

我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 2004年新闻侵权研究综述 2004年以来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综述 2004―2014年10年间蒙古栎胸径生长规律研究 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综述 2004年 2004年 2004年~2011年我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研究综述 2004年―2013年我国图书馆信息政策研究综述 景德镇市2004~2014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2004年以来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研究综述 灰色系统研究进展( 2004―2014) 2004年中国反腐热点综述 2004年世界军事形势综述 2004年台山市发展情况综述 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综述 知识型员工隐性激励研究综述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管理研究综述 2014年古希腊史研究综述 2004年进入视野 2004年考试月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梁宏. 2012年中国劳动力状况调查报告[M]//李培林,等,主编. 2014年中国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75-196.

[21]吴克明,赖德胜.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4(3):38-41.

[22]温海燕,陈平水. 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问题初探[J]. 生产力研究,2006(5):127-129.

[23]吴克明.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J]. 江苏高教,2004(2):40-42.

[24]Lanvin, B. & Evans, P. The 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 2013[R/OL].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Skills For Employment. (s.d.)[2014-03-16]. .

[32]刘维奇. 收入分配对我国教育消费的影响[C]//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5:150-156.

[33]杨卫军. 当前“知识失业”是过度教育还是教育深化?[J]. 教育与经济,2003(9):63.

[34]陈晓燕. 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 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55-58.

[35]杨竹节. 论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J]. 江苏高教,2003(3):52-53.

[36]吴回生. 知识失业现象、原因和对策[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8):19-22.

[37]杨青. 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91-92.

[38]郑文力. “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19-121.

[39]许林,许丽. 国外“过度教育”问题研究对我国解决“教育深化”问题的启示[J]. 教育探索,2009(8):153-155.

[40]谭崇台. 发展经济学[M].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176-179.

[41]袁祖望. 走出高校扩招的认识误区[J]. 现代大学教育,2001(3):35-38.

[42]寇学臣,等. “知识失业”:从“教育过度”到结构调整[J]. 辽宁教育研究,2007(1):20-22.

[43]刘长亮. 从筛选假设理论浅析我国“知识失业”现象[J]. 学理论,2011(3):94-95.

[44]史越清,王效仿. 知识失业问题的总量性原因实证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94-98.

[45]牛风蕊. “教育过度”――知识失业的悖论[J]. 现代教育科学,2006(6):27-30.

[46]赖德胜,孟大虎. “知识失业”加剧凸显政府职责[J]. 人民论坛,2007(8):44-46.

[47]赖德胜,田永坡. 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J]. 经济研究,2005(11):111-119.

[48]贾晔楠,李仙娥. 对我国当前“知识失业”问题原因的经济学分析[J]. 教育探索,2006(7):34-36.

[49]盛,周玉龙.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知识失业――基于一个修正模型的分析[J]. 中国市场,2011(4):13-15.

[50]刘兰,肖利平. “知识失业”与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0-53.

[51]耿永志. 基于内外市场分割的大学生“知识失业”问题探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07(2):68-69.

[52]卢菲菲,黄建如. 我国大学生“知识失业”问题探析――基于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视角[J]. 湖北招生考试,2011(4):27-30.

[53]黄英良. 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分割与知识失业[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54]李薇辉. 对“知识失业”问题的理论探讨[J]. 上海经济研究,2005(3):75-82.

[55]冯浩. 知识失业凸显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J]. 青年教师学报,2007(11):99-102.

[56]冯浩. 知识失业与大学生创业教育[J]. 才智,2008(9):20-21.

[57]冯浩,李华香. 从知识失业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J]. 中国成人教育,2006(6):28-29.

[58]边文霞. 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面临困境动因研究成果综述[J]. 现代财经,2010(4):92-97.

[59]翟娟娟.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知识失业问题分析――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为例[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6-42.

[60]袁祖望. 大学生失业问题的辩证分析[J]. 江苏高教,2007(4):90-92.

[61]王永莲,吴忠平. 内部人控制视角的“知识失业”[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24-26.

[62]林霓裳. 企业短视行为对知识失业的影响――基于北京市用人市场的调查分析[J]. 人口与经济,2010(1):44-47.

[63]杨卫军. 对当前“知识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 教育科学,2004(2):1-3.

[64]陆万军. 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治理――基于职业搜寻的理论视角[D]. 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67-78.

[65]陈迎明.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研究十年回顾: 2003-2013――基于 CNKI核心期刊文献的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2013(4):35-44.

[66]岳昌君. 中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综述[C]//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2004:23-32.

[67]王静珊. 当前青年“知识失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1-4.

[68]周鑫. 试论知识失业引发的社会心理效应及其对策[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202-204.

[69]郑元凯. 浅析我国知识型失业的成因与治理对策[J]. 华东经济管理,2007(4):74-76.

[70]杨冬民. 对人才资源中“知识失业”现象的探析[J]. 经济问题,2004(4):22-24.

[71]王志凌,石实. 知识失业者的就业激励-保障体系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2):196-198.

[72]王淑桢. 金融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对策之文献综述[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88-90.

[73]黄芳. 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兼谈知识失业问题[J].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53-56.

[74]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发展调查[J]. 教育研究,2010(9):107-36.

[75]陈依娜. 我国知识失业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3.

[76]田永坡. 高等教育扩展与“知识失业”:国外的研究和经验[J]. 高等教育研究,2006(7):103-108.

[77]林志强,祁琳. 知识失业时代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研究[J]. 河南社会科学,2010(9):215-217.

[78]常怿. 论媒介素养与大学生就业解困[J]. 云梦学刊,2007(12):84-85.

[79]梁清. 直面教育的“类发展困境”――对教育研究的社会学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5):5-8.

[80]张成武. 知识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策略[J]. 现代教育科学,2007(6):67-69.

[81]李豫黔. 从知识失业现象分析我国高校文科建设――兼论文科招生规模与教育教学质量的统一[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5):19-24.

[82]李豫黔. 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视野下的文科知识失业分析[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5):34-40.

[83]武向荣. 教育扩展中的过度教育现象及其收入效应――基于中国现状的经验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2-136.

[84]张京京,张原瑞. 高等教育最优规模探讨[C]//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1-9.

[85]尹希果,王燕飞,谭志雄. 中国高等教育深化问题及对策[J]. 教学研究, 2006(3):95-98.

[86]刘得扬,袁霁. 我国知识失业现象的“托达罗模式”解读[J]. 煤炭高等教育,2008(11):24-27.

[87]赵世奎,张彦通. 过度教育的预警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4):81-84.

[88]张源源,刘善槐. 大学生就业不公平问题探析[J]. 教育研究,2011(9):51-55.

[89]郑勤华. 印度的高等教育扩展与知识失业[J]. 教育与经济,2005(1):55-58.

[90]骆四铭,王小敏. 印度“学位与职位相分离”政策及其启示[J]. 复旦教育论坛,2012(1):88-92.

[91]吴军. 化解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之困的思考[N]. 贵州日报,2010-06-08(011).

[92]谢作诗,杨克瑞.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 教育研究,2007(4):45-48.

[93]付八军.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的相关性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5(3):12-16.

[94]毛亚庆. 高等教育发展的知识解读[J]. 教育研究,2006(7):24-29.

[95]张少雄. 学习的永恒维度与永恒评价指标[J]. 大学教育科学,2013(6):88-91.

[96]谢作栩.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的理性思考[J]. 现代大学教育,2007(5):19-21.

我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践与探索 转型的忧思: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理念冲突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思考 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机遇和挑战* 传统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发展的思考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初探 我国普通本科教学评估制度改革中的政策工具研究 普通本科软件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 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普通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型高校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面向应用型二类本科高校的考研引导机制 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与探索 普通本科院校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教育向应用型专业转变的教学改革与探讨 TAFE学院师资模式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建设的启示 《关于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 完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的建议 我国普通本科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研究 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若干热点问题辨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熊丙奇.谁来改变教育?[M].中西书局,2014.

[3] 刘晓.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2.

[4] 赵俊芳.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六十年的历程与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09 (10).

[5] 别敦荣,易梦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与政策对应[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01).

我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对教学提出一定的质量要求,而对教学是否达到了质量要求的判断就是教学评估。只有做好教学评估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对于高等教育评估的方法国内国外都有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估方法;内部评估;外部评估

关于高等教育的评估有很多方法,国内和国际上可参考的方法很多,对这些方法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对于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有很重要的作用。教育评估可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一、内部评估的方法

内部评估可以是高等院校自我评估,高等院校针对性的对学校师生及职工人数,教学及教学保障设备,教学方法、条件,考试及学生成绩等进行全面评估。高等学校内部开展的教学质量评估主要包括十个方面。

1.课堂教学质量评估

课堂教学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课堂质量评估的办法是:评估工作分别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的课堂教学督导组和各二级学院(教学部)组成评估小组,组织同行专家、教师和学生对本院任课教师进行评估。评估具体办法不只限于听课或只听一次课,可采取多种形式,全面了解,综合评价。

2.专业(学科)评估

专业办学水平既决定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水平,也是高等学校整体办学的基础和办学水平的具体反映。所以,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就要切实开展专业评估。

3.教材质量评估

教材质量评估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原则,利用可行的评估手段对教材选用及其预期的教学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实现教材质量评估的反馈调控、咨询决策作用。测评的一级指标主要有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印刷质量。测评的二级指标主要侧重教学水平、学科水平、思想水平和图文水平四个大的方面。

4.教师教学质量评估

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占中心主导地位,应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是国内外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最经常和最主要的方式。

5.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评估

教学计划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专业教学计划体现国家对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教学和管理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评估主要是依据实验课情况、教学实习、理论教学等指标进行评估。

6.课程建设评估

高等学校通常开展的课程评估主要是依照教学文件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验与管理、教学质量等评估标准体系在课程建设评估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合格课程、重点建设课程、一类课程以及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等的初评、推荐工作。在此基础上,学校“课程建设评估小组”的成员在校长或主管校长的领导下负责对上述课程的评估,得出评估对象的最终分值。

7.教研室工作评估

教研室是高等学校最基层的教学组织单位,制定合理的教研室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有利于充分调动系(部)和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教研室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有力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教研室评估具体包括的内容有师资队伍、教学基本管理、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运行管理、教学研究、教学效果、科研管理等。

8.实验室工作评估

对高等教育实验室的评估具体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实验室的体制与管理、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实验队伍、环境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9.教学成果评估

针对教学成果的特点,涉及的评估一级指标有研究水平、对教育进步的作用和教育效益。对教学研究成果的评估活动有三种类型:即鉴定性评估、评奖性评估与自由评论式评估。在我国较为常见的是评奖性评估和鉴定性评估。

10.毕业论文(设计)评估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评估是考核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学业完成情况的重要内容,主要考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性质、难度、分量、综合训练等情况和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因此,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科学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其细节指标包括“选题的性质、难度、分量、综合训练”和“论文或设计质量”。

二、外部评估的方法

1.政府机构主导的评估

国外是政府组织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专门进行的评估。如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QAA)。QAA的使命是促使公众相信高等教育质量和学位标准一直是得到维护和加强的。QAA与高等学校一起,致力于促进和支持教育质量与标准的持续改进。澳大利亚大学质量机构(AuQA),AUQA负责审核澳大利亚所有的自认证高等学校,此类学校,目前共有44所,其中40所是大学,AUQA还按照全国高等教育批准过程议定书,负责对所有9个州和地区的认证权力机构进行审核。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由政府主导。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评估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实行对高等学校宏观管理的一种职能,其主要目的是更好地加强和改善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通过建立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2.大学排行榜

“大学排行榜”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建立大学排行榜是教育质量评估的一种方式,它通过各高校间的横向比较来说明每所高校的相对教育质量水平。但是判定一个大学的好坏有很多标准:约定俗成的、口碑的、政府扶持力度的、招生分数的、毕业分配的等等。目前,尽管各个大学排行榜在各项评价指标与权重上有不同的操作技术与理念,但都吸取了欧美国家大学排行榜的排序形式。

3.行业中介评估体系

在英国和美国还存在第三种处于官方和媒体评估体系之间的评估体系:即行业中介。他们对学分的授予、确定及把关起着一定的作用,有助于掌握大学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如美国的CHEA,CHEA既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方面的引领,又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服务。尽管这种评估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不能为各方面所普遍接受,但社会中介机构作为实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手段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

4.评估专家组织实地评估

外部的评估专家到接受评估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认真听取学校领导有关教学工作的汇报,深入课堂听教师讲课,召开座谈会,比较广泛地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并且随机听课,调阅随机抽取的学生毕业论文和实验、实习报告,对学生进行随机性的基本技能、课堂技能和实验实践技能测试,查阅部分院系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等有关资料和教学管理文件档案,进行个别访谈和专题调研等最后对考察的情况进行讨论评议。

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估的方法有很多,我国高等教育应该借鉴国内外较好的评估方法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参考文献:

[1] 张军.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方法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Researches in Higher,1986(1)

[2] 周治淼,王慧,朱山立.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理性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10)

[3] 刘雅丽.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评估方法及策略探究[J].湘潮,2008(3)

我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教育规律 研究现状 概念 研究方法

文化革命期间,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到灭顶之灾。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我国的教育事业开始新的发展。在这30多来,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绝大多数的公民所接受。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在国人的重视下迅猛发展,但在关于教育的理论却相对落后。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一直处在不愠不火的境况当中。这由于谁也没找到教育理论的研究方向。揭示教育规律则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然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反思。

一、我国的教育现状

(一) 对教育规律工作开展比较慢

从1978年开始的教育研究来看,我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8~2011共发表教育研究论文199811篇,其中中国博士学位论文1258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8791篇。1978~2011年共发表教育规律研究论文495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1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0篇。我们可以看出关于教育规律的论文只占教育论文的0.24%.关于我国教育规律研究的论文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这也凸显了我国在教育规律研究方面的缺失和不重视。

(二)对教育规律的结构认识不清

我国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五花八门,学界的意见各不相同, 这也导致我国的在这方面的研究的方向不清晰。教育规律一词在我国是经常出现,但在国外是很少提及,这使得在学术交流方面变得很困难。尽管教育规律难以下定准确的定义。但我还是找到我认为比较有说服力的概念。程少堂将目前的教育规律的分类总结为块,加上他自己对教育规律分为教育的结构分类、教育的功能分类,教育的发展分类则共九大类[1]。

二、教育规律存在吗

恐怕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教育规律是存在。就目前关于教育规律的现状来看,我已经默认了这个回答。实际上,这上面有了预设了一个基本的假设:教育是科学的。教育从其产生来看,它是“科学”所特有,一门学科有了“规律”,才算是成熟,才能称得上是“科学;当然一门学科要穿成为“科学”就要有“规律”。如果怀疑教育规律的“有”,那岂不是在怀疑教育是“科学”?而教育是科学吗?这是存在着很大争议的。那么到底教育的规律特征是什么呢?要的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先要对“规律”的定义和内涵进行说明。规律,亦称为“法则”,是指事物变化 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2]随着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和非线性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规律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新的观点把世界及其规律分为三种,即必然性规律、偶然性规律及其统计性规律和有序与无序混沌现象及其非线性规律。

三、教育的概念

教育规律一词在我国是经常出现,但在国外是很少提及,这使得在学术交流方面变得很困难。尽管教育规律难以下定准确的定义。我认为教育规律的定义之所以那么难的出于教育规律本身的复杂性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尽管教育规律难以下定准确的定义,但我还是找到我认为比较有说服力的概念。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认为:教育规律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3]“教育规律就是教育系统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系统及其环境(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之间的一种本质,必然的联系。”[4]教育规律是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教育现象内部诸方面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同样具有客观性,必然性,普片性和抽象性。教育规律包容了社会规律,自然规律和思维规律,它是这三方面的规律的有机结合。[5]

四、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哲学,历史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突破,往往是在旧方法或旧的思维中打破缺口,而不是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从教育规律的研究现状上看,我国对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未成火候,或者说有方法但难以取得新的突破。教育规律的具体研究是有难度的,这种难度就在于教育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对复杂的问题只能用复杂性的研究方式进行。

基于这种情况,有一种研究方法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很有借鉴意义。这就是基于设计的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是美国学者这几年探索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研究思路,它是,它是一种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进行研究和设计工作的新方法,通过对大量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总结出教育的规律。

DBR是一种系统而灵活的研究方法,它基于研究者和实践者合作,通过迭代分析,设计,完善和执行来提取骄傲与理论和改进教育实践。它的基本特征有五点:一是实效性,DRB对理论 和实践同时改进;二是支撑性,设计是在相关研究、理论和实践支持下,并在真实环境中进行的;三是交互迭代性,设计者与参与者共同工作,研究过程是分析、设计、实施与再设计的迭代重复过程;四是综合性,随着不同阶段不同问题的出现,研究方法可以相应变化;五是情景性,研究结果是与设计过程及情景相关联的。[6]

但这种研究方法仍在发展当中,距技术的成熟仍有一段距离。但它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如果能把它应用到教育规律的研究当中,对教育的研究意义是不可言喻的。

只有在不断思考和追问中,通过合理的教育架构的归类,科学的教育规律研究方法,来获得真正的教育规律。最终使教育事业适应教育规律,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能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少堂. 教育规律分类新探[J]. 高等教育研究. 1996(3) .

[3]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 487.

[4] 顾明远主编 教育大辞典[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50

[5] 扈中平、李方、张俊洪主编的现代教育学的第三章为“ 教育规律、教育则和教育艺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1

我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本文对兰州大学教育学院71篇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了研究,对其采用的研究方法及论文的性质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研究方法应用方面存在研究方法表述缺乏规范性、思辨研究当道、实证研究匮乏、研究方法单一落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对研究方法的理论认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并举、多元化、综合化研究方法等建议,以使兰州大学及其他教育学院能够更好地发展,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缘起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自2002年成立以来,目前已建有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几年来,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基础良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作为尚在发展的初级学院,我院在课题研究方法的选取和运用上和其他院校尚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进一步巩固在校研究生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科学地选取和应用研究方法,更好地为科研打好基础,有针对性地指出并及时纠正学生在该方面现存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另外,从理论层面来看:方法是深入了解一门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有学者曾经指出,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方法不断更新和使用的历史,理论的探索,归根到底是方法的探索。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1984年诞生以来,在20多年的时间里有了很大发展,学科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理论探索水平不断提高,但纵观其研究方法,从“无独特的研究方法”到“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一直颇受争议,其发展的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高等教育学科的不成熟。教育学者周川曾撰文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发展相对滞后的表现之一,即“研究方法尚未成型,研究规范尚待建立。既缺乏严格的科学实证研究,也缺乏严肃的理论思辨研究。”

高等教育中方法本身不成熟的发展状态又极大地影响了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应用。高校学生,尤其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生,他们初涉研究领域,对方法的应用还不能得心应手。本文以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为基点,通过对我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运用的状况研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厘清我院硕士研究生进行毕业设计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他们应用研究方法的规范性程度,分析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对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存在什么样的不足,而后针对不足,探寻出路,同时也力图为今后教育研究方法的教学提供指导与帮助,为我院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应用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本研究的意义,一方面,它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把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对方法进行探究与思考,有利于方法自身理论的不断完善;对方法的深入探究,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和理论的完善;另一方面,它也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对研究方法的进一步探索,有助于指导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应用,在教学中为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依据,为学院研究方法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以文献为样本,在对所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当前我院研究生使用研究方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这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采用文献计量法。文献计量法(又称文献调查法)是情报学与数学、统计学等相互交叉和结合而产生的研究方法。文献计量法产生以后,首先被大量地运用于科技文献中,但近年来,它的理论和方法也逐步运用到教育研究领域,如《论教育研究方法更新与现代教育家的培养》、《我国教育科学发展状况的文献计量学研究》、《通过引文分析看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现状》、《教育理论与实践》等,都试图用文献计量法对教育科学的学科发展及研究状况加以统计分析,并探讨了其中的某些规律,为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策略启示。

2.抽样方法

由于历史原因,我院建院较晚,可供选择的样本总体较小,所以本研究以完全抽样的形式选择了研究对象。从兰州大学学位论文库里,搜集到高等教育学专业2007学年至200年硕士学位论文71篇。

3.研究框架

(1)样本总体中对研究方法的表述情况,列出所有的表述方法,以便观察研究方法叙述的规范程度。

(2)研究方法的总体频次分布情况:用表格直观显示论文中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发现研究方法的应用特点。

(3)从定量和定性(思辨与实证)两个方面统计论文分布情况:用表格直观显示定性和定量论文的研究数量,立足数据,发现问题,寻找规律。

4.研究的结果

通过对学位论文库里的71篇论文的分析,从研究方法部分,共找出了22种研究方法的表述形式,分别如下: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调查法、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法、访谈法、学科交叉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归纳演绎法、数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网络调研法、质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图表法、资料分析法、经验方法、数据比较方法、经验交流法。

研究方法的总体分布情况:由于研究对象中研究方法应用混杂,叙述模糊不清,本文主要统计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这里的“常用”是指出现频次5次以上的,即主要是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法。(见表1)

定量与思辨及定量与实证的分类比较:其数量与构成见表2,在71篇学位论文中,定性与思辨论文65篇,占91.5%,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思辨研究是我院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定量与实证论文6篇,占学位论文总量的8.5%,这一结果表明,在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方面,我院有某种程度的欠缺。

三、问题与不足

1.研究方法表述缺乏规范性

通过对每篇学位论文中作者自己标注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考察与统计,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毕业生在表述自己所用的研究方法时,缺乏规范性和逻辑性,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比如《大众化下研究生规模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把研究方法表述为图表法;再如《我国高水平大学教育学科建设研究》,把研究方法表述为规范分析方法。诸如此类的表述混乱现象不在少数。另外还存在一些逻辑混乱、重复表述的现象。比如在介绍自己应用的研究方法时,有把调查法和问卷法并列等现象。

2.思辨研究当道,实证研究匮乏

科学研究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思辨研究(可以是文化的、政治经济学的、历史的等等),目的是获得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结论;另一类是实证研究,目的是获得对事物属性的认识。由于受思辨学术研究传统的影响,在我院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依然大量从人文主义的视野对高等教育活动和高等教育现象进行系统研究,从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高度出发,审视高等教育活动和高等教育现象。在研究中非常看重思想性和理论性。而相比之下,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力度较弱,在上述研究结果中显示,仅有8.5%的学位论文着眼于定量与实证的角度。而定量研究与实证研究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中恰恰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案例、实地研究、用实际情况及真实数据更能有力地证实实验研究者的观点,因此,在高等教育领域我们应适当增加实证研究的应用。

3.研究方法单一落后

统计结果表明,我院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主要为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等等,研究方法比较传统和落后,虽然也有些论文力图突破传统的限制,运用了质的研究方法,但总的来说,大多数的论文还是因循守旧、缺乏创新。在已发表的71篇学位论文里,思辨性研究仍居绝大多数,科学设计、规范研究的成果较少。新技术新方法引进速度慢,实际应用少。模型化方法、文化人类学方法、三角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元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参与式观察等此类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中已经较为成熟的新技术新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推广的速度慢,实际应用的更是少之又少,制约了学科的发展。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强对研究方法的理论认识

教育研究方法一方面担任了认识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的工具与手段的角色,另一方面又作为教育科学发展成果的一部分汇入教育科学进步的长河,研究方法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如果用错了方法,研究的论文就会成为缺乏生命的文字堆砌,既得不出有效的结果,也没有实际的意义。要想在实践中正确地运用,首先要在理论上做到深入地了解,否则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从上述研究方法的表述上,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大部分硕士论文的撰写者不清楚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论实质,以致于表述上杂乱无章,逻辑混乱,进而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针对这种现实,建议我院多开设一些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论课,让大家在课堂上接受一些系统的理论知识,解决自学的分散与不系统的问题。

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并举

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作为事物的两种不同规定性,质和量构成了科学研究的两个取向。依据这两个不同取向,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形成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也可以表述为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它们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补充的研究方法,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是科学研究的必然要求。一般来说,定性研究在前,定量研究在后,即先要认识事物的质,把不同的事物区分开来,然后才能根据质的规定性,搜集和分析事物的数量特征,进行量的研究,量的研究反过来又促进质的研究,使认识不断深化。这里说要适当加强定量研究的应用,并不是说定量研究能够代替定性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基础、 形式、 结构和功能方面是存在差别的。从本质上说,它们是以方法论的形式展开了两种不同的研究纲领和两种不同的认识论框架。从技术上讲,则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采取了不同的解题方式。要有效地运用定量的方法从事科学研究也必须对研究对象在质上的特点有一定的理解,没有高水平的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只不过是盲目的数字游戏。事实上,有效的研究大多是能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合理地结合起来的研究,而要使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很好地结合,单纯依靠定性研究,而不深入考虑教育科学的复杂性,很容易出漏洞。与此相反,仅把教育科学研究局限在数量化这个层面,同样也会产生新的片面性结论,所以在教育研究中,定量与定性的结合势在必行,“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多元化、综合化的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序列组成的整体性复杂结构。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以及科学不断分化与综合的今天,研究方法多元化已成为21世纪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黑格尔曾说过:“方法并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这就是说,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是相一致的,是由后者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就要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的复杂性,要求研究方法多元化。另外,对一个重大问题的研究,往往不是从某一学科、某一领域、某一角度就得以解决,而是要从多角度、多侧面研究才能完成。单一的方法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取得一部分信息,而大部分信息可能被忽视,使研究难以奏效。在许多情境中,最佳选择可能会是各种方法的结合。因此,交叉综合使用两种以上的研究方法已成为教育科研方法的发展趋势。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我院的学位论文中发现教育学院研究生存在研究方法表述缺乏规范性、思辨研究当道、实证研究匮乏、研究方法单一落后等问题,而同类问题在其他高校教育学院中也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对研究方法的理论认识,注重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并举,有意识采用多元化、综合化研究方法等措施加以解决。这对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教育学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安雪慧.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法[J].上海教育科研,2008,(4).

[2]田虎伟.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的比较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4).

[3]田虎伟.高等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8).

[4]陈桂生.略论“教育研究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2006,(7).

[5]丁杰.我国高等教育先行研究方法分析[J].高教探索,2005,(4).

[6]徐辉,季诚钧.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我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决定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和低效率,如何进一步发展,需要处理好高等教育中公平与效率两大关系。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上来讨论效率与公平如何尽量达到兼顾,以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 效率 公平 高等教育 资源配置

效率和公平是相伴而生的。任何一件事都有效率和公平问题。效率和公平在某些事件中可以同时实现,“双赢”和“多赢”就属于这种情况。而大多数情况下,两者存在着矛盾。效率和公平是一个历史性难题,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常常处在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境地,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效率与公平的获得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当政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而对高等教育资源进行有重点和选择性的分配时,会丢失公平;而当政府为了公平而对高等教育资源平均配置资源时,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就会受到损害。

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遇到的不公平问题

(一)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地区间不平衡

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致使人均教育经费及教育资源配置地区之间的差距相当显著,这种教育资源的配置状况直接造成了我国不同地区之间高等教育在质量、水平、数量及发展速度上的差距。

(二)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的下放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部将绝大多数的大学下放给地方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分权管理,在于调动地方自主办学的积极性。这一举措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对于发达地区而言,其经济足以支撑当地的高等教育的生存与发展,与以前比较,甚至在很大程度上盘活了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的运行同经济发展呈现出良性循环的局面,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而经济落后的老工业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情形却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以老工业基地为例,由于老工业基地经济的转型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撑,因而经济的转型很困难。地方政府在应对经济上的关停并转方面已经是捉襟见肘了,就更谈不上对教育的投入了,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数量也就成为了问题。越是在经济发展的断裂带上,学历主义上演得越激烈。家长们把孩子上大学当成了孩子未来发展的唯一出路。其结果,使得质量平平、数量有限的地方大学的身价被抬高了许多,明显地表现是入学分数的提高和学费的激增。

(三)市场经济追求效率优先的原则在短期内也加强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我们目前选择的是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主要目标是效率。在教育方面,为了追求教育的效率,我们还将公益性的教育事业产业化、市场化。甚至还试图通过刺激教育消费来拉动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我们学习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采取产学合作、校企联系、教学科研统一、创建科学园区、高等教育私营化、高等教育产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等措施,旨在提高高等教育效率。目前,我国的教育市场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教育的市场公平与教育的社会公平在内涵上存在显著差距,使得教育在追求效率时,忽略了社会公平。这是因为,教育的社会公平以平等为其内核,目标是实现教育的机会均等;而从市场的角度看教育的市场公平,则以不平等为其内核,目标是实现教育效率,这必然会对教育机会实行有差别的分配。当教育走向市场,教育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买卖时,就会出现谁花钱谁受教育的局面,教育的社会公平就成为一种理想。

(四)历史上高校布局不均衡也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

我国多数大学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相对集中于大城市。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大学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发达地区不仅在大学的数量上占有优势,而且在大学的质量上也占有绝对优势。名牌大学大多坐落于发达地区。其结果,当地的孩子就有更多的机会上大学、读高水平的大学。由于地方的保护政策,就出现了发达地区的孩子仅仅凭借较低的高考分数便赢得了名牌大学的入门证的教育社会现实。

要解决这一类公平问题,又要考虑到效率问题,还是应当从公平问题上着手,从公平上来注重效率。

二、公平与效率如何兼顾,谁先谁后

(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考虑到公平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公扩大了各地区投资高等教育的总量和增量的差异,高等教育发展区域出现失衡现象,教育公平难以实现。目前市场化、产业化倾向的教育体制改革由于没有考虑教育的公益性和高校的非营利组织性质,使得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越来越严重,表现为“学费贵、上学难”。处理不好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公问题,不仅不利于高等教育资源效率的提高,也会破坏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环境,不利于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显示了政府对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决心。也只有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公平,给受教育者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孩子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其人力资本,才能为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条件和基础。

(二)公平优先也在于效率指标的难量化

在经济上用效率促公平已达成共识,但在教育领域,教育的公益性和高校的非营利组织性质给用效率来衡量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的效果却带来很多困难,高等教育效率指标如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很难量化,量化也会歪曲效率,会出现伪质量现象,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用数来衡量高校老师的科研水平,高校论文数量确实增加很快,但高质量的论文少,学术泡沫很重,学术风气浮躁,甚至出现学术腐败,这也是我国大的科研成果少,科研突破少的原因所在。追求数量往往让质量下滑,最近几年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但学生质量下滑的数量扩招,引起高等教育贬值,这也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目前对市场化、产业化倾向的教育体制改革的质疑不仅体现在其带来的不公平问题,对其效率问题同样受到置疑。此外,歪曲效率会加剧不公平,或出现新的不公平,如最近几年的扩招虽然让更多的人上学,但毕业就失业,出现新的不公平现象。

(三)教育公平优先集中体现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

高等教育的公平是高等教育效率的基础,没有一定的公平将制约效率的提高,也只有公平的提高和实现才能带动效率的提高和持续,对于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主要集中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上,目前政府应从解决高等教育起点不公平问题和完善学生资助体系两个方面采取相应政策,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最终提高其效率。高等教育起点不公平是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虽然“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由于高等教育的倾斜政策所导致的高等教育地区布局的不均等和高校招生的地区不平等,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是不平等的,同样的考分在部分地区可以上重点大学,但在其他地区可能分数线都达不到。所以,在机会均等方面,要多考虑分数不等的原因,而目前的高等资源配置格局不会在很短时间改变和扭转,引入多元投资渠道可以缓解其对高等教育公平和效率的消极影响,但经济的趋利性也只会增加在高等教育资源多的地方投入,可见政府要在引导资金向高等教育薄弱地区倾斜方面多做工作,要多往基础教育和落后地区教育投入资金。

公平优先是解决目前不公平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资源效率的有效途径,但公平优先不代表追求极端的公平,要考虑不公平的必然性和实现公平的相对性,在公平优先的同时,也注重效率的提高,既要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也要追求高等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均衡、结果合理和规模适度,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互动,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和谐配置。

参考文献

[1]占绍文,王云玲,陈文慧.我国高等教育公共资源配置现状分析.理论导刊, 2008(3).

[2]庞国斌.公平理论视阈下我国公共高等教育投资资源配置若干思考.教育科学,2007(4).

[3]刘宛晨,周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财政政策研究―――基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6).

[4]吴祖梅.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关系探析.当代教育论坛,2006(9)

上一篇:全国教育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优秀教育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