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范文

时间:2023-03-11 22:32:26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范文第1篇

01、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5)唐代时期:诗

(6)宋代时期:词

(7)元代时期:曲

(8)明清时期:小说

02、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

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A、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开天

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C、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0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或《诗三百》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起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现手法为“赋”“比”“兴”。

(4)《诗经》的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04、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1)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

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历

5月5日投汨罗江而死.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得伸展抱负的愤懑。

名篇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3)《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

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

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

(4)我国诗歌史上常有“”并称。“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指的是《离骚》,二者又代表了文学。

05、我国第二部诗歌总集——《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2)《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诗歌编为一个集子。它是

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有诗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06、先秦历史散文

(1)《尚书》:上古之书,记言古史,上自唐虞,下到尚周。作者不详。今存

(2)《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240多年的历史。

孔子编订。记事简单,类似现在的新闻标题。

(3)《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为春秋做传的,记事比《春秋》多13年,

作者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4)《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内容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500多年的历史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5)《国策》:又名《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国别体史书,共12策33篇。西汉刘向编订。

(6)名句: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满招损,谦受益|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亡羊补牢,犹为迟也

07、先秦诸子散文

(1)《论语》:儒家经典。孔子弟子编纂。反映孔子思想(礼治),20篇。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2)《孟子》:儒家经典。孟子著,反映孟子思想(仁政),7篇。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人,儒家重要人物。

(3)《荀子》:儒家著作。荀子著,反映荀子思想(唯物主义),32篇

荀子,名况,后人尊称“荀卿”,赵人,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墨子及弟子著,反映墨子思想(兼爱),53篇

墨子,名翟,鲁国人,墨家创始人。

(5)《老子》:即《道德经》,道家经典。老子著,反映老思想(无为)81章

老子,名耳,字伯阳,道家创始人。

(6)《庄子》:即《南华经》,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思想(清净无为),33篇

庄子,名周,宋国人,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韩非著,反映韩非思想(法治),55篇。

韩非,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8)《孙子》:即《孙子兵法》,孙子著。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13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齐国人,我国古代军事家。

(9)《吕览》:即《吕氏春秋》,杂家代表著作。吕不韦集门人编写,160篇。

吕不韦,韩国商人,曾为秦的相国。

(10)名句:工欲上其事,必先利其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可忍,孰不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08、汉处著名文学家——贾谊

(1)贾谊,西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世称贾生、贾长沙,33岁死。

(2)贾谊的著名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

贾谊的著名辞赋有:《吊屈原赋》,《鸟赋》

(3)贾谊共有文章58篇,西汉刘向将其编订为《新书》。

09、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作家

(1)“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属于韵文。

(2)形成期(汉初---汉武帝)多为书写悲愤之情的“骚体赋”,有贾谊的《吊屈原赋》枚乘的《七发》等。

全盛期(汉武帝---顺帝)多为歌功颂德的长篇“大赋”,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班固的《两都

赋》和杨雄的《甘泉赋》等。

转变期(汉顺帝---汉末)多为篇幅较小的抒情“小赋”,有张衡的《二京赋》蔡邕的《述行赋》等。

(3)“汉赋四大家”是:杨雄、司马相如、班固、张衡

10、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二十岁开始漫游,三十二岁继父职为太始令,四十二岁开始

写〈史记〉。后因李陵(李广之孙)降匈奴一事得罪汉武帝受宫刑并下狱。出狱后发愤著书,历经十多

年,完成《史记》。

(2)《史记》,又叫《太始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52万余字,分为本纪(12)、

世家(30)、列传(70)书(8)、表(10)五部分,记载了从传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3)《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司马迁还有辞赋8篇和著名的散文《报任安书》

(5)名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1、班固与《汉书》

(1)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其父班彪曾撰〈史记后传〉。班固曾被污入狱,其弟班超替其

力辩,出狱后任兰台史令,奉诏写史,历经二十余年,完成《汉书》。

(2)《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西汉)。全书共100篇,分为帝记(12)、列传(70)、表(8)、

志(10)四部分记载了从汉武帝到王莽共229年历史。

(3)班固还是东汉著名的辞赋家(〈两都赋〉)

(4)名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2、汉乐府民歌

(1)“乐府”是两汉时期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有二: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演奏,二是采集

民歌。后来,乐府就成了民歌的代名词。

(2)乐府民歌的最大特点是写现实生活,叙事性强。

(3)乐府民歌的佳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长歌行》等。

(4)《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是〈离骚〉),它与北朝的《木兰诗》

合称为“乐府双璧”。

13、先秦诸子散文

(1)《论语》:儒家经典。反映孔子思想(孔子,名丘,儒家创始人。)

(2)《孟子》:儒家经典。反映孟子思想(孟子,名轲,儒家重要人物。)

(3)《荀子》:儒家著作。反映荀子思想(荀子,名况,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反映墨子思想(墨子,名翟,墨家创始人。)

(5)《老子》:道家经典。反映老子思想(老子,名耳,道家创始人。)

(6)《庄子》: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思想(庄子,名周,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反映韩非思想(韩非,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8)《孙子》: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孙子,名武,我国古代军事家。)

(9)《吕览》:杂家代表著作。吕不韦集门客编。(吕不韦,曾为秦的相国。)

古文化常识

一、年龄称谓

0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0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0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二、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三、古代主要节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0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0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0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0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0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古代的刑罚

(0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02)劓刑:割鼻子

(0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0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

(05)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马迁)

(06)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

(07)大辟:砍头

(08)炮烙:将人烧烤死

(0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

(10)汤镬:将人煮死

(11)腰斩:从腰部斩簖

(12)凌迟:又叫“千刀万剐”

(13)弃市:暴尸街头

五、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将公历年换算成干支年的方法(略)

(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六、有关官职的问题

1、词语

(1)授官:除拜

(2)升官:迁擢

(3)降官:谪左迁

(4)免官:罢黜

(5)招聘:征辟

(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徙

(7)大臣辞职:乞骸骨

2、六部:

(1)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

(2)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

(3)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

(4)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

(5)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

(6)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

*“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关于史书

(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共三部)

第一部是春秋时期孔子编的《春秋》;

记事详备的一部是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左传》;

最大的一部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2)国别体:以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共两部)

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

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

(3)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事件。

第一部是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

第二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清史》。(共二十多部)

(4)通史:打破朝代界限,自古及今地记叙历史。

第一部是司马迁的《史记》;

第二部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共两部)

(5)断代史:记叙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第一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

第二部是南北朝时期范晔的《后汉书》;……《清史》。(共二十多部)

说明

(1)以上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实际上同一史书可归入不同体例。如《史记》,可以说它

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2)清代乾隆年间编订的“二十四史”是24部史书,打头的一部是《史记》,压尾的一部

是《明史》,体例全都是纪传体。而且除《史记》是通史外,其余23部都是断代史。

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作者不详)

(2)《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春秋·孙武)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春秋·左丘明)

(4)《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

(5)《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丘明)

(6)《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

(7)《汉书》: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东汉·班固)

(8)《孔雀东南飞》: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作者不详)

(9)《离骚》: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战国·屈原)

(10)《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

(11)《尔雅》:我国第一部词典。(汉代经师汇集)

(12)《马氏文通》:我国第一部语法书。(作者不详)

(13)《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南朝·刘勰)

(14)《狂人日记》:我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现代·鲁迅)

(15)《女神》:我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现代·郭沫若)

(16)屈原:我国第一位诗人。(战国)

(17)陶渊明:我国田园诗的开创者。(东晋)

(18)谢灵运:我国山水诗的鼻祖。(南北朝)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范文第2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

01、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5)唐代时期:诗

(6)宋代时期:词

(7)元代时期:曲

(8)明清时期:小说

02、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

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A、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开天

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C、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0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或《诗三百》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起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现手法为“赋”“比”“兴”。

(4)《诗经》的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04、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1)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

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历

5月5日投汨罗江而死.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得伸展抱负的愤懑。

名篇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3)《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

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

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

(4)我国诗歌史上常有“”并称。“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指的是《离骚》,二者又代表了文学。

05、我国第二部诗歌总集——《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2)《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诗歌编为一个集子。它是

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有诗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06、先秦历史散文

(1)《尚书》:上古之书,记言古史,上自唐虞,下到尚周。作者不详。今存

(2)《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240多年的历史。

孔子编订。记事简单,类似现在的新闻标题。

(3)《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为春秋做传的,记事比《春秋》多13年,

作者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4)《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内容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500多年的历史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5)《国策》:又名《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国别体史书,共12策33篇。西汉刘向编订。

(6)名句: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满招损,谦受益|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亡羊补牢,犹为迟也

07、先秦诸子散文

(1)《论语》:儒家经典。孔子弟子编纂。反映孔子思想(礼治),20篇。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2)《孟子》:儒家经典。孟子著,反映孟子思想(仁政),7篇。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人,儒家重要人物。

(3)《荀子》:儒家著作。荀子著,反映荀子思想(唯物主义),32篇

荀子,名况,后人尊称“荀卿”,赵人,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墨子及弟子著,反映墨子思想(兼爱),53篇

墨子,名翟,鲁国人,墨家创始人。

(5)《老子》:即《道德经》,道家经典。老子著,反映老思想(无为)81章

老子,名耳,字伯阳,道家创始人。

(6)《庄子》:即《南华经》,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思想(清净无为),33篇

庄子,名周,宋国人,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韩非著,反映韩非思想(法治),55篇。

韩非,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8)《孙子》:即《孙子兵法》,孙子著。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13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齐国人,我国古代军事家。

(9)《吕览》:即《吕氏春秋》,杂家代表著作。吕不韦集门人编写,160篇。

吕不韦,韩国商人,曾为秦的相国。

(10)名句:工欲上其事,必先利其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可忍,孰不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08、汉处著名文学家——贾谊

(1)贾谊,西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世称贾生、贾长沙,33岁死。

(2)贾谊的著名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

贾谊的著名辞赋有:《吊屈原赋》,《鸟赋》

(3)贾谊共有文章58篇,西汉刘向将其编订为《新书》。

09、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作家

(1)“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属于韵文。

(2)形成期(汉初---汉武帝)多为书写悲愤之情的“骚体赋”,有贾谊的《吊屈原赋》枚乘的《七发》等。

全盛期(汉武帝---顺帝)多为歌功颂德的长篇“大赋”,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班固的《两都

赋》和杨雄的《甘泉赋》等。

转变期(汉顺帝---汉末)多为篇幅较小的抒情“小赋”,有张衡的《二京赋》蔡邕的《述行赋》等。

(3)“汉赋四大家”是:杨雄、司马相如、班固、张衡

10、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二十岁开始漫游,三十二岁继父职为太始令,四十二岁开始

写〈史记〉。后因李陵(李广之孙)降匈奴一事得罪汉武帝受宫刑并下狱。出狱后发愤著书,历经十多

年,完成《史记》。

(2)《史记》,又叫《太始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52万余字,分为本纪(12)、

世家(30)、列传(70)书(8)、表(10)五部分,记载了从传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3)《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司马迁还有辞赋8篇和著名的散文《报任安书》

(5)名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1、班固与《汉书》

(1)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其父班彪曾撰〈史记后传〉。班固曾被污入狱,其弟班超替其

力辩,出狱后任兰台史令,奉诏写史,历经二十余年,完成《汉书》。

(2)《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西汉)。全书共100篇,分为帝记(12)、列传(70)、表(8)、

志(10)四部分记载了从汉武帝到王莽共229年历史。

(3)班固还是东汉著名的辞赋家(〈两都赋〉)

(4)名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2、汉乐府民歌

(1)“乐府”是两汉时期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有二: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演奏,二是采集

民歌。后来,乐府就成了民歌的代名词。

(2)乐府民歌的最大特点是写现实生活,叙事性强。

(3)乐府民歌的佳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长歌行》等。

(4)《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是〈离骚〉),它与北朝的《木兰诗》

合称为“乐府双璧”。

13、先秦诸子散文

(1)《论语》:儒家经典。反映孔子思想(孔子,名丘,儒家创始人。)

(2)《孟子》:儒家经典。反映孟子思想(孟子,名轲,儒家重要人物。)

(3)《荀子》:儒家著作。反映荀子思想(荀子,名况,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反映墨子思想(墨子,名翟,墨家创始人。)

(5)《老子》:道家经典。反映老子思想(老子,名耳,道家创始人。)

(6)《庄子》: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思想(庄子,名周,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反映韩非思想(韩非,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8)《孙子》: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孙子,名武,我国古代军事家。)

(9)《吕览》:杂家代表著作。吕不韦集门客编。(吕不韦,曾为秦的相国。)

古文化常识

一、年龄称谓

0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0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0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二、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三、古代主要节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0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0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0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0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0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古代的刑罚

(0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02)劓刑:割鼻子

(0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0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

(05)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马迁)

(06)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

(07)大辟:砍头

(08)炮烙:将人烧烤死

(0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

(10)汤镬:将人煮死

(11)腰斩:从腰部斩簖

(12)凌迟:又叫“千刀万剐”

(13)弃市:暴尸街头

五、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将公历年换算成干支年的方法(略)

(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六、有关官职的问题

1、词语

(1)授官:除拜

(2)升官:迁擢

(3)降官:谪左迁

(4)免官:罢黜

(5)招聘:征辟

(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徙

(7)大臣辞职:乞骸骨

2、六部:

(1)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

(2)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

(3)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

(4)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

(5)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

(6)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

*“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关于史书

(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共三部)

第一部是春秋时期孔子编的《春秋》;

记事详备的一部是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左传》;

最大的一部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2)国别体:以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共两部)

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

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

(3)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事件。

第一部是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

第二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清史》。(共二十多部)

(4)通史:打破朝代界限,自古及今地记叙历史。

第一部是司马迁的《史记》;

第二部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共两部)

(5)断代史:记叙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第一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

第二部是南北朝时期范晔的《后汉书》;……《清史》。(共二十多部)

说明

(1)以上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实际上同一史书可归入不同体例。如《史记》,可以说它

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2)清代乾隆年间编订的“二十四史”是24部史书,打头的一部是《史记》,压尾的一部

是《明史》,体例全都是纪传体。而且除《史记》是通史外,其余23部都是断代史。

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作者不详)

(2)《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春秋•孙武)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春秋•左丘明)

(4)《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

(5)《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丘明)

(6)《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

(7)《汉书》: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东汉•班固)

(8)《孔雀东南飞》: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作者不详)

(9)《离骚》: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战国•屈原)

(10)《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

(11)《尔雅》:我国第一部词典。(汉代经师汇集)

(12)《马氏文通》:我国第一部语法书。(作者不详)

(13)《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南朝•刘勰)

(14)《狂人日记》:我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现代•鲁迅)

(15)《女神》:我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现代•郭沫若)

(16)屈原:我国第一位诗人。(战国)

(17)陶渊明:我国田园诗的开创者。(东晋)

(18)谢灵运:我国山水诗的鼻祖。(南北朝)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范文第3篇

一、地名

要注要注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洁和现代不同的地方。

(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

(2)八荒:人为东、东南、南、西南、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茺为荒远之地。八荒指远离中原的地方。

(3)九州: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杨州、梁州、雍州。

(4)山东:指崤山以东。

(5)江南:泛指长江以南。

(6)江左:即长江以东。

(7)江表:长江以外,指江南。

(8)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9)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恒山,中岳嵩山。

(10)南京又名建业、建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洁和现代不同的地方。

(11)开封又名大梁、汴州、东京。

二、礼仪习俗

1.年龄称谓

襁褓:婴儿。

孩提:2~3岁的儿童。总角:幼年儿童。豆蔻年华13岁女子。及笄:15岁女子。冠、加冠、弱冠:20岁男子。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50岁。花甲、平头甲子:60岁。耆:60岁。古稀:70岁。耋:70~80岁。耄:80~90岁。期颐:100岁。

2.谦辞和敬辞

窃:私下、私自。敢:冒犯、冒昧地。蒙:承蒙。请:请允许我、请让我。枉驾:有劳大驾。惠赐:指对方给以了好处。

三、人名称谓

(1)人名。古人有名、字、号,当大官的死后有谥号。如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谥文忠。名和字间一般有联系,如诸葛亮字孔明,孔明就是很亮的意思;也有反义的,如韩愈字退之,退之就和愈相反。

(2)谦称。王侯自称孤、寡人,大臣自称臣,一般人自称仆、不地、不佞、愚等,女子自称妾。晚辈自称小子。

四、文化典籍

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六艺经传――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

《吕氏春秋》――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又名《吕览》,系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

《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系西汉刘向编订。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世说新语》――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

《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

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

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古代文学;文学目录;发展;演变

一、文学目录发展概览

文学专科目录是指文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文学文献积累到一定程度,读者产生了检索文学文献需求时所产生的专科目录。

先秦时期文史哲不分家,文学还没有与学术分开,目录亦尚未出现;汉代统治者重视官方图书建设,图书编撰业发达,产生了大量文献,我国第一部官修藏书目录《七略》随之产生。《七略》设《诗赋略》著录文学作品,但诗赋略只著录诗赋,不录散文及其他文学体裁;古代专门性的文学目录出现在文学自觉独立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文学别集目录及总集目录;后来唐初所撰《隋书·经籍志》确立集部,将文学文献区分为楚辞、别集、总集三类,奠定了古代文学类目的基本体系,历代官修、史志、私家藏书目录大抵沿袭了这种体系;元代的元曲杂剧发达,成为古代文学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出现了《录鬼簿》等一系列的戏剧专科目录,文学目录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是古代目录业发展的鼎盛时期,除了官修的《四库全书总目》等综合性目录,民间的私藏目录种类繁多,将白话小说、戏剧等官修书目不予设置的文学种类著录其中,弥补了官修文学目录的不足。

二、各时代文学目录的演变

(一)先秦时期:远古时代,科技不发达,劳动产生文学,先民在想象中创造了神,虽然口口相传编制了很多神话传说,但还没有形成图书;夏代产生了文字,朝廷开始设立史官编撰图书,文献的最早载体简策出现,文献就这样产生了(到了秦汉时期图书编撰已成规模);从远古的狩猎社会过渡到西周的农耕时代,周天子为了解民情通过两个途径采集诗歌:民间采诗和贵族献诗,直到春秋中叶,经过五百年的积累,由官方整理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三百》,后被先秦两汉奉为儒家经典,称为《诗经》;《诗经》把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大类,先秦时期的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分为释诂、释言、释训等十九类,成为最早的单书文学分类,由此我国古代文学目录于先秦时期萌芽。

(二)两汉时期:国家藏书大量散佚(秦始皇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大量古籍被毁坏流失),汉武帝虽广开献书之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但还没有对图书进行编目整理;当时的图书载体多为简册,图书堆积如山,学者利用图书极为不便,在这样的背景下,汉成帝出于文化政治统治的需要,下令对图书进行大规模整理,(先秦子书多,秦汉经书多,这与政治气候有关:诸子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产物,经书是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产物。)于是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官修综合性图书目录《七略》。汉代刘向刘歆父子领衔编撰的《七略》将图书分为六个大类:六艺略(包括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这其中的诗即诗经,小学即语言训诂,都不包含在现代所属的文学类)诸子略(包括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这里小说家也没有归入文学类)、诗赋略(屈原赋、陆贾赋、孙卿赋、杂赋、歌诗等)、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等。文学图书目录集中在“诗赋略”,但只包括诗赋,不包括其他文学体裁。汉赋是汉代特别发达的文学样式,官府又设专人采集诗歌,所以将诗赋单列一类,反映了当时主要的文学成就。《七略》以六艺略为首,反映汉代崇尚儒术、提倡经学的学术风气,现代所谓“文学”在汉代只是“诗赋”类的“文章”罢了。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专科的文学目录

1、文学专科目录出现的历史文化背景: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长期分裂、战乱频繁的的时代,也是封建王朝不断更迭、各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在文化方面,这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人口的大流动和民族关系的大变动带来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大交流。玄学、佛学、道教、儒学以及法家、名家相互争胜又相互吸收,导致文化上的繁荣;人们处在不断变化的开放的大环境中,思想活跃,视野开阔,感情奔放,富于创新,勇于探索。科学技术、宗教哲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音乐舞蹈、书法绘画、雕刻建筑等诸多方面均有空前的发展,为即将到来的大唐盛世积蓄了力量和智慧。

2、文学专科目录出现的文学背景:(1)文学从学术中独立出来:文学在汉代除了诗赋其他文学样式还包含在学术中,到了南朝,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宋)范晔《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也就是文学家传,与《儒林列传》等并立,文学已然从学术中独立出来;(2)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如曹丕的《典论·论文》,(《典论》已散佚,而其中的“论文”由于被南朝的萧统选入了《昭明文选》而得以完整保留下来。)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学专论,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四科共计八种,其中奏议与书论属于无韵之笔,铭诔诗赋属于有韵之文,其本质相同,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表现一定的情感。但其“末异”,也就是说,在其文体特征上,奏议要文雅,书论重说明,铭诔尚事实,诗赋则应该华美。雅、理、实、美,就是“末异”,它们都是关于文体的不同风格体貌;陆机的《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文赋》的出现,正是文学摆脱经学附庸地位而得到独立发展之后,在大量创作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理论结晶,《文赋》首次把创作过程、写作方法、修辞技巧等问题提上文学批评的议程。陆机写《文赋》的宗旨是为了解决创作中“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矛盾,所以以创作构思为中心,主要论述“作文利害之所由”,即文章写作的方法技巧和艺术性的问题;《文心雕龙》的上篇主要的篇幅就是讨论文体,《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一部文学总集,当然对文体有更为详细的辨析,文体辨析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3)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曹丕所谓的“文气”,是指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作家的自然禀赋、个性气质,属于生理和心理范畴,没有伦理色彩。“文以气为主”尤其强调了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这种个性只能为作家个人所独有的;诗赋的“绮靡”“浏亮”,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再加上对用事的对偶的讲究,证明当时的文人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这对中国文学包括诗歌、骈文、词和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专科目录

中国古代的文学文献主要分为总集(汇集多人作品,包括一种或多种文学体裁的作品合集)、别集(收集一个作家全部或部分作品的个人作品合集)、单行文献(单行的小说、戏曲、散文,单行的文学理论专著,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丛书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多体总集开始出现,曹丕的《建安七子集》是古代最早的多体总集,晋代多体总集有挚虞《文章流别》;南北朝多体总集有《陶渊明集》、萧统《文选》、徐陵《玉台新咏》等;这一时期个人文集也日益增多,文人自编或由他人代撰的个人作品目录开始出现;单行文献方面,有晋代陈寿的《三国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刘勰撰写了我国古代第一步全面系统的文学评论专著《文心雕龙》。

从汉代《七略》的产生到魏晋时期,文学创作日益增多,子书、兵书相对减少,目录的六分法已不适用,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甲乙丙丁(后代经史子集的始祖)的四部分类法的目录。甲纪六艺及小学等书;乙有诸子、兵家、术数;丙有史记、旧事、杂事等;丁有诗赋、图赞、汲冢书等。自此,四部分类法称为我国古典分类法的主流,官修书目如《崇文总目》、《四库全书总目》;史志目录如两唐书志,宋史、明史艺文志,私家目录如《郡斋读书志》、《遂初堂书目》、《直斋书录解题》等,都采用了四部分类法。

(1)别集目录的出现:文学专科目录始自建安时代的曹植。《三国志·陈思王传》称其“先后所著赋、颂、诗、?、杂论凡百余篇”,曹植自己开始编订文集,编制个人别集目录,虽已亡佚,但从《晋书·曹志(曹植之子)传》“先王有手所作目录”可见其确实是存在的;魏晋之际的别集目录还有文学家嵇康的《康集目录》等。

(2)总集目录:汇集诸家文学作品篇目的目录

西晋荀勖的《文章叙录》:《隋志》称其为“杂撰文章家集叙”,是文学创作总目录之渊源。

挚虞的《文章志》,是汇集多人作品,亦有作者生平事迹及文章流传存佚情况简介的传录体式文学专科目录。

荀、挚二人之后多有续作,都没有完整地流传下来,但可以反映出当时文学的兴盛,文学作品集结丰富壮大的情况。

(3)汇集各种文学体裁的文学专科目录:南朝刘宋时期王俭的《文翰志》:王俭依《七略》撰《七志》,他将《七略》中的“诗赋略”改称“文翰志”,是文学目录的重大变化。说明在当时的文学观念里,文学作品已不仅仅是先秦两汉所重的诗赋了;梁阮孝绪的《文集录》:阮孝绪撰《七录》却不因袭《七略》,《七录》在文学目录方面开创了集部,分为楚辞部、别集部、总集部、杂文部四个子目,比随后的《隋书·经籍志》集部还多了“杂文”一类,全面地反映了当时文学文献的丰富发展。

(4)专录一种体裁的文学专科目录:陈代释智匠撰有《古今乐录》,这是乐府解题一类的文学专科目录,对此后唐宋《乐府古题要解》、《乐府古今题解》之类专录一种文学体裁的目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隋唐宋时期:隋代结束了南北朝的混乱局面,唐代步入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唐代科举取士以及古文运动,造就了唐诗别集、文言散文以及传奇的量大质优的涌现,唐诗的繁荣、宋词的兴盛,小说的成熟,许多文学作品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

(五)唐宋时期:文学目录的编撰方法、分类体系和理论研究都出现了大的变化。最具特点的是正史史志以及官修私撰综合性目录中“集部”的确立,也就是说其时文学类作品基本集中在此部之中。

1、《隋书·经籍志》集部的确立

《隋书·经籍志》是继《汉书·艺文志》以后我国现存最古的第二部综合性图书分类史志目录。《隋志》专门设立集部,在集部集中著录各类文学文献。它不仅收录诗赋,也包括商颂、周雅、祭祀、铭文等作品。自此以后,历代综合性图书目录多沿袭《隋志》体例而专设集部,使集部成为古代文学目录的基本形式。

《隋志》除专设“集部”著录文学书籍外,其他三部也有文学性书籍的类目,主要有《经部》的“诗类”、《子部》的“小说家类”及《史部》的“杂传”类。

2、专录一种体裁的解题目录:以乐府诗目录最为突出。

3、作家诗文系年目录(年谱或年表),宋代出现的新型文学专科目录。

4、宋代科举制度发展,印刷事业繁荣,私人藏书目录盛行。宋人的私藏目录主要有:《郡斋读书志》、《遂初唐书目》、《直斋书录解题》,都设“集部”,集中著录文学文献。

5、南宋郑樵的《通志·艺文略》:《艺文略》是通记百代之有无,著录先秦以来至宋代的图书,它既录已存的书,也记历代散佚的书,既记书籍,也记图谱。文学类目在《艺文略》中不再称集部,而定名为“文类”,再分为22子目。子目中除了总集、别集,还有诗、赋、颂、铭文、碑碣、表章、启事、奏议、诗评等,将文学类目分析得如此详细周密,在此前的官修和史志目录中都从未有过。

(六)元明清的文学目录

1、元代的文学目录

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经籍考》之集部:分为别集、诗集、歌词、章奏、总集、文史六类。这六类所著录的文学书籍以当时现存为主,各书解题,不仅辑录评述议论,还博采了作家传志、原书序跋、他人笔记、语录、诗话等有关资料,对于后世的学者做学术研究极具参考价值。

元杂剧是古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类别,元末钟嗣成系统载录元杂剧作家作品的戏曲文学专门目录《录鬼簿》问世,古代文学目录进入繁荣发展阶段。

2、明清两代是我国传统目录学发展的鼎盛时期

(1)《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清史稿·艺文志》等都继续设集部著录文学文献。《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典五类,小说家类著录在子部,子部小说家包括了古记、杂史及志怪类古小说著作等。《四库全书总目》不收白话小说和戏曲作品,反映了统治阶层的意志。

(2)明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私人藏书目录,不仅大都著录文学文献,白话小说和戏剧作品也被录入书目当中,古代文学目录得到进一步发展,弥补了官修的《四库》等目录著录文学作品的不足。

(3)专题性文学目录大量涌现:除《录鬼簿》等一批戏曲文学书目外,还出现了其他类别的专题文学书目,如《文选李注引群书目录》(引书目录)、《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晋南北朝文编目》等极具参考价值的文学专科目录。

三、从古代文学书目的变化看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

古代文学书目的发展是与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息息相关的。先秦时期所谓“文”与“文学”是最广义的,几乎等于现在的学术或学问,其时文史哲不分家,文学作品还没有从学术中独立出来,例如《诗经》,《诗经》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但自汉代起将它奉为儒家经典而非为文学作品;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产生诸子百家,出现很多子书,却也并不属于文学类书籍;先秦诸子,本质上是哲学家而不是文学家。虽然哲学常借着文学技巧表现其思想但毕竟“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萧统《文选·序》);直到思想开放、民族大融合、文学自觉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才产生了文学专科目录;《隋书·经籍志》首设集部著录文学文献,是为载录“因物骋辞”、“叙事缘情”之“文”而设(隋志集部序),这里的文,不仅包括诗赋,也包括祭祀、铭文、商颂等,表明了文学概念的扩充和发展;南朝王俭“以诗赋之名不兼余制”,改“诗赋志”为“文翰志”;稍后的阮孝绪认为“倾世文词,总谓之集”(郑樵《通志》),改“文翰志”为“文集录”;《隋志》进一步将“文集录”引伸为“集部”,反映了文学文献所包含的内容不断扩大和文学思想不断包容的过程,对于先秦以来十五家被称为“小说”的作品,“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述说者之所造也”(班固),使得小说在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上一直未进入官修文学类目而在子、史之间徘徊(清代只在私撰目录中著录白话小说和戏曲作品)。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 目的中国文化经历四五千年的浓缩,成为世界文化的精髓。而经是文化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阅读经典不仅能够提高文学素养,提升境界,而且能够增强文学品味和民族自豪感。在当今英语盛行的时代,更加深入的研究经典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过:大学是囊括经典,网络众学说之学府也。因为经典是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文化浓缩。阅读经典不但使你视野开阔,获得启发,而且使你思想进步。

什么是经了?谈到经,大家可能只会想起《金刚经》,《六祖坛经》,《波罗密心经》等大量的佛教经文。这是对经的狭义理解,经是某一领域的浓缩,是对某一领域的概括,是由这一领域的杰出人物总结出来的。不是任何人写出来的东西都可以叫经,经是某一领域的鼻祖或始祖的著作。后人对他作品的论述,解说或补充只能称为论,他们也只能叫亚圣。

我们看看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学派纷纷成立。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他的著作叫《道德经》;墨家始祖墨子的著作是《墨经》;大家会反问道儒家始祖孔子的著作《论语》和兵家始祖孙武的作品《孙子兵法》怎么都不称经啊?这可能与他们谦逊有关,但是后人还是将他们的著作并入经。四书五经不是有论语吗?《孙子兵法》《孙膑兵法》《鬼谷子》《李卫公答唐太宗》《尉廖子兵法》等不是合称为武经七书吗?还是经啊!

再看,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开创我国诗歌先河。第一部神话是《山海经》;第一部中医著作是《黄帝内经》;此外中医研究者将《皇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辩》《金匮要略》合称中医四大经典。首部中药著作是《神农本草经》;中国的首部八卦算命著作是《周易》,也叫《易经》;《三字经》是我国的启蒙教育著作;我国第一部数学著作叫《周髀算经》。此外我国还有《孝经》,《十三经》,《太玄经》等,他们有的虽然不是始祖写的,但是他们将这一思想领域浓缩概括,集这一领域之大成。因此,世界上的科学家、专家都一致认为,世人要在21世纪活的更轻松,就必须回到孔子时代。

看看世界几大宗教,每个宗教都有它的经文。被基督教教徒奉为金科玉律的是《圣经》,而伊斯兰教浓缩在《古兰经》里面,此外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唐代皇帝为读真经,特派使者去印度取真经。中国人将这些书翻译过来用“经”是很恰当的。

李白的《侠客行》有:纵使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而我这个社会恰好相反,应该更多的人去钻研经,这些经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1】刘力红 思考中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黄海宸. 对话经典 (j)科学与文化 2009 (02)

【3】张晓震 我们需要的国学 (j)教育 2009 (28)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范文第6篇

活动一开始,我们先制定了活动计划。我们计划在一周的时间内,搜集关于诗的知识,学会给诗歌分类,能够正确地赏析诗歌,我们还希望能自己学写一首小诗呢!为了完成计划,我们确定了组长,并给每位同学合理地分了工。。

我是负责查资料的,上网进入了“google”页面,输入了关键词“诗歌”。哇!关于诗歌的知识可真不少呀,据google搜索统计现共有2850万个词条是关于诗歌的。我立即点开了其中几个网页,进入了诗歌知识的海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距今已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另外两部诗歌总集分别是——《楚辞》、《汉府乐》……”,“我国的元曲,是一种小令,兴盛于元代,大多由民歌而来……”,“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在诗歌知识的海洋里,我流连忘返,增长了许多知识。

通过这次活动,我的收获可不小。我们小组的同学搜集了许多的古诗和现代诗,可这么多的诗,涉及面这么广,怎么整理呢?当我们学会了给诗歌分类后,这些整理的事情就变得容易得多了,真是小菜一碟。我知道了诗歌分类可以按作者分、按题材分、按形式分、按体裁分……我们按照作者给搜集来的诗歌分类,不一会儿,就把小山似的资料整理好了。

我们还学会了欣赏诗歌,知道了欣赏诗歌前,要先把诗多读几遍,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读,可以用不同诗人写的诗对比着读,还可以边读边在脑海里描绘画面,走进诗中读。学会了这些,欣赏诗时,我们就可以体会诗人创设的意境,更加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和含义了。比如:读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短短几句,让人感到琴声初起,仿佛小儿女在耳边窃窃私语。忽然,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战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与敌人奋力拼杀,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情节仿佛就在眼前。

最后,我们还尝试着当了一回小诗人,一首首富有童趣的小诗,就从我们的笔尖流露出来。我也写了首诗——《四季的树》。

四季的树

春天的树,

秋天的树,

发了绿芽,

金黄一片,

归来的鸟儿

孩子们收到

有了新的家。

秋姑娘送来的信。

夏天的树,

冬天的树,

郁郁葱葱,

光秃秃的,

炎热的天气

像年迈的老人

有了一丝的清凉。

却挺直了腰杆。

上一篇:儿童诗歌大全范文 下一篇:赞美母爱的诗歌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