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措施

时间:2022-10-20 07:46:24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措施

[摘要]优化资产结构可以更有效地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资产结构;优化;上市公司

一、引言

毛彦龙(2006)指出,资产和资本是同一资金的两个侧面,是企业经营、理财的对象和载体。企业融资的不同来源决定了资本结构,而投资的不同方向决定了企业的资产结构。以往的研究较为重视资本结构的合理配置,而对资产结构的优化则研究较少。仅通过对资本结构进行优化,全面系统地改善企业的资金运作,成效并不显著。应结合资产结构的优化。

然而,目前企业的资产结构存在较多的不合理之处,不仅在总资产中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的各项资产的比重失衡,而且各项资产的内部结构也并不合理。资产结构的优化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财务成果。优化资产结构,可以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绩效。

二、资产结构的相关概念

关于资产结构的定义,本文采用下述定义,倪红霞等(2003)认为,“资产结构是指企业各项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各项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以及流动资产内部的短期投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占流动资产的比重等。”

三、我国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总资产结构比例失衡

1 流动资产比例过大

虽然,较多的流动资产可以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但由于流动资产的盈利能力较弱,过高比重的流动资产,会增加机会成本,降低企业的获利。同时,不合理的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例,将使得各资产之间将难以进行很好的配合,影响了总资产的利用效果,降低了企业绩效。

2 固定资产比重较小

固定资产是企业产生利润的主要源泉,对企业的财务成果产生重要影响。若固定资产所占比重较小,那么固定资产将超负荷运转,其使用寿命将大大缩短,日常维护费用也会增加,从而难以实现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的效果。

3 无形资产比率偏低

无形资产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虽然,近年来,我国企业已经加大了对无形资产的投资力度,但我国企业无形资产比重仍然偏低,与“Morgan Stanley全球资本指数”的标准比例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二)流动资产内部结构不合理

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和存货是流动资产的构成主体。从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应收款项和存货占有较大比重。应收款项和存货的变现能力较弱,其比重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将越低,同时,企业资金的占用量将越大,资金难以得到有效利用,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绩效。当流动资产量一定时,货币资金与应收款项、存货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应收款项和存货所占比重较大时,货币资金所占比重较小,而货币资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资产,此时,公司的偿债能力较弱。

(三)固定资产内部结构不合理

固定资产在购置前,缺乏相关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没有综合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市场供求状况,进行科学的考察与评估,盲目进行新项目的投产,而当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后,由于市场需求预测有误,产品销路不畅,使得部分固定资产被闲置。被闲置的固定资产不仅不能带来销售产品的收益,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反而会增大企业的成本费用。固定资产中的非经营性资产所占比重过大。如福利设施等非经营性资产,虽然可以惠及企业职工,但考虑其直接投入与产出,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收益,因此,非经营性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

(四)无形资产内部结构不合理

我国企业所持有的无形资产中,土地使用权的比重较大,而技术含量较高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专有技术等比重较少。致使我国无形资产的技术水准偏低。当今世界,高科技含量的无形资产已成为企业取得超额利润的武器。技术水准偏低的无形资产结构,显然无法让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企业对无形资产的利用效率偏低。虽然,无形资产的研发力度已大为增强,然而,无形资产的潜力却没有得到更深一层次的挖掘,其功效仍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我国上市公司资产结构的优化措施

(一)总资产结构的优化措施

企业需要加快流动资产的循环,增强其流动性。需要考虑企业所在行业,并结合固定资产,进行流动资产的配置,提高企业资产的综合使用率,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相对于流动资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固定资产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固定资产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工具,若想扩大企业规模,需要投入大量固定资产,并同时考虑固定资产的配置结构。无形资产占比需要提高。企业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必须掌握核心科技,因此,应当加强无形资产的研发力度,提高企业的无形资产比例。企业不但可以将无形资产用于生产经营,而且可以将其用于投资,或是进行无形资产交易,从而获取超额利润。

(二)流动资产内部结构的优化措施

适当增加货币资金在流动资产中的比例,并努力提高其周转速度。同时,要综合考虑货币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能力。过多的货币资金会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在保持企业资产具有足够流动性的同时,需要适当控制货币资金的比重。对应收款项进行严格管理。首先,按销售客户的信用等级和财务状况进行分类管理。其次,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在产品刚打入市场时,可以采取适当宽松的信用政策,待产品销路稳定后,应执行严格的信用政策,控制应收账款的赊销额度及赊销期限,并加快对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确保资金的安全。对存货进行科学的管理。应适当减少存货的库存量,防止存货积压,同时加快存货周转。当然,应保证不发生存货短缺。企业可综合当年的市场行情、产品市场的淡旺季,进行存货储量的调整,使存货发挥更大的效益。

(三)固定资产内部结构的优化措施

在项目投产前,应当进行可行性评估。综合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如市场供求状况、行业生命周期及国家政策,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对所需固定资产的类型及数量,进行测算。同时,企业的收益主要来源于经营性资产,应提高经营性资产的比重,有助于企业收益的增加,对于为职工福利而设置的非经营性资产,应当对其比重进行严格控制。

(四)无形资产内部结构的优化措施

除了自行研发无形资产,企业还可以通过外购途径,购入专利权、专有技术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无形资产,提高无形资产整体的知识性水平,提高企业的收益。同时,强化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发掘无形资产的多种功能,拓宽无形资产的应用渠道,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功效,提高对无形资产的利用率,从而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

五、结论与启示

合理配置资产结构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绩效。由于各类资产的收益性、流动性存在差异,总资产的结构、各类资产的内部结构,都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绩效。

最优资产结构可以使得企业资产的收益性和流动性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当然,在实务操作中,实现最优资产结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特点,并借鉴同行业者的成功经验,进行不断地调整,实现资产利用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毛彦龙,运营企业的资产、资本结构及其对称性结构问题分析0),交通财会,2006(01)

上一篇:海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模式比较 下一篇:大股东私有收益与并购绩效问题的研究综述